小学生学习园地对联

2024-07-19

小学生学习园地对联(共12篇)

小学生学习园地对联 篇1

小学生学习园地对联

小学是教育的.启蒙之地,适当地粘贴关于学习的对联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上联:穷而有志思壮举

下联:学不自满求创新。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朝晖

上联:黑发不知勤学早,

下联:白头方悔读书迟。

上联:学海,让我们游泳

下联:书林,让我们欣赏

上联:你的心,在书林中

下联:我的脑,在学海中

上联:书中只有黄金屋

下联:书中自有颜如玉

上联:岁岁致富岁岁富

下联:年年迎新年年新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

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故作轩窗掩苍翠

下联:要将弦诵答潺湲

上联:老有所为,莫为利己损人事;

下联:书宜常读,多读修身治国篇。

上联:荐能举贤精选良材担重任,

下联:择优拔萃广开学路育英才。

上联:欲破难关须向书中求巨斧,

下联:要攀高峰还从实践寻天梯

上联:科学坦途少有志方竟成,

下联:英杰豪气多无高不可攀。

上联: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上联:有无不争家之乐,

下联:上下相亲国乃康。

上联:敬老尊贤道德好,

下联:爱少惜才风尚新。

上联:富强由勤俭做起,

下联:幸福从奋斗得来。

上联:祝祖国繁荣昌盛,

下联:愿子孙幸福无穷。

上联: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

下联: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

上联: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

下联:敏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

上联:立品如岩上松,必历千百载风霜,方可柱明堂成大厦;

下联:俭身若璞中玉,经磨数十番沙石,及堪琢玉玺宝庙廊。

上联:天资聪颖慧根尚在;

下联: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上联:头悬梁,锥刺骨,巾帼挥毫书奇志;

下联:三更火,五更鸡,须眉仗笔写华章。

上联:为自我为将来谁言辛苦;

下联:比学业比收获莫做逃兵。

上联: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

下联: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

上联:十年磨剑三日锋;

下联:数载人生在其中。

上联:书到用时方恨少;

下联:学富五车不为多。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联: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

下联: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创辉煌。

上联:送祝福不忘感谢恩师;

下联:庆元旦牢记备战高考。

上联:天赋诗句在山水;

下联:人持风骨见笔墨。

上联: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

下联: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

上联:向名校进军百炼成钢唱出青春无悔;

下联:圆人生梦想半载奋斗笑吟三年等待。

上联: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

下联: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上联:胸万卷风雷动;

下联:无端直奔笔下来。

上联:学贵独得轻独享

下联:行成于思毁于随

上联:难也易也苦也乐也人人奋勇精神健;

下联:强者弱者进者退者日日攻坚斗志高。

上联: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

下联: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

上联: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

下联: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

上联: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待一朝试锋芒;

下联:万木争春春在何处但将今夕放眼量。

上联: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尚流云致远;

下联:须奋翮高飞。

上联:十年磨剑三日锋;

下联:几度看花一山月。

上联:十年磨剑三日锋;

下联:千里洗笔一江水。

上联:十年磨剑三日锋;

下联:几度落笔千山月。

上联:十年磨剑三日锋;

下联:千里落花一天月。

上联:十年磨剑三日锋;

下联:万里落天一江水。

上联:十年磨剑三日锋;

下联:万里看花一夜水。

上联:十年磨剑三日锋;

下联:万里看山一天月。

上联:学贵独得轻独享;

下联:心高直来不直分。

小学生学习园地对联 篇2

对联,不唯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体,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奇珍。因为在世界各国的各种文字中,只有中国的优秀方块汉字,才能形成对联,才能竖立写联读认,其他横写横读的文字,是不可能竖联成对的。所以,对联是世界文学当中独一无二的一种文学样式,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珍。

为了使这一奇珍在我国更为发扬光大,就必须后继有人。这个责任应该落到我们教育者的肩上;这个目标应该落实到青少年的身上。为此,特拟就了这篇《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对联》的稿件,以便逐步进行。

一、应引导学生对对联有所认识,提高他们对对联的兴趣和爱好

应该告诉学生们,对联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而且是非常贴近人民生活的;它不单只为上层文人学士所爱好,同时更为广大百姓所应用。在过去,无论城乡,每逢喜庆的日子,都要在家屋前门两边,用大红纸写上对联贴上,表示喜庆团圆,增加精神希望。尤其是每年的春节,百姓们都叫“过年”,人们除了准备许多食物享用外,还要为孩子们购制新衣,但最重要的,还得买好红纸,在节前请有文化的人编写对联,于春节前一天,贴在屋前大门两边,家家皆此,使得一城、一村、一街、一巷,都是一片红色喜气,安乐景象。虽说现今城市的民居建筑已无前庭后院之式样,多是高楼大厦,不易贴对联,过年庆节贴的人家少了,但在乡村贴的人家还是很多的。喜庆节日的气氛还是不减。这说明对联这一文化已深入百姓生活之中,成了生活文化、大众文化。再说,中国的优秀汉字和众多的精美词语,能在对联这一文体中广泛应用,灵活多样,这对学习祖国的语文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高考时的语文试题中,有时也有对对联的试题出现……等。

能引导学生对对联的学习有兴趣,他们对学习对联这一文体,就会采取主动方式,多方接触,容易进步;而且更会逐步深入,成为对联这一文体的能者。

二、必须引导学生懂得一些对联的基础知识

对联必须是两双配合成对互联,对联称为“副”。一副对联的两条,分别称为“上联”及“下联”。对联的字数是没有限度的,最少的只有二至三字,最多的可到几百字甚至千字。但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下联所用的词语,必须要与所描述的事物内容相吻合,要能表达一定主题。而对句要求对仗工稳,上、下联的词语一定要相对,词性一定要相对或相同。句式一定要一致,即上联某句是两个字,则下联同一位置的某句仍须两个字;若是三字或四字,则下联同位句式仍须三字或四字。另外,上、下联不能用相同的字混杂使用,要用相同的字,必须同在一定的位置上。如果上联中有数字性的字句出现,那么下联中也要对上数字性的字句才行。其中包括拾、百、千、万、亿等字句。总之,上联中有何种形式的词句出现,那下联中也一定要对上相似的词句才行。

三、平仄要相对

这是对每个字音声调的要求,使对联念起来有抑扬顿挫之感,具有一种音乐美。汉字有四个声调,分为平声、仄声两类。仄,通“侧”,就是不平的意思。古代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三声是仄声。普通话四声,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二声是平声,后二声是仄声。一般人,将平声和仄声都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即平声为“一”,仄声为“I”。

诗词和对联,讲究声调要和谐铿锵,在语句里就要平仄声适当搭配。如果一长串的平声字或仄声字,声调势必显得单调乏味。对仗,上下联相对应的字,如果平仄声完全相同,平对平,仄对仄,也会显得单调乏味,因此要求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不重要或次要处的字,平仄可以不拘。重要处(如节奏点所在和句末停顿处)平仄要合乎规定,基本上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就是说:在一副对联中,上下联一三五等单位置里的字音,可以不相对,相同的声律也不论;但上下联二四六等双位置里的字音,一定要相对,声律不能相同,平对仄,仄对平必须分明,必须讲究才行。此外,对联还有一条铁律,就是上联末尾字(即上联脚)必须仄声,下联脚必须平声。这是不得违反的。初学对联的人,对有些汉字难于分清平仄,这可查阅现行出版的“学生字典”、“新华字典”等词书,就知道了。另外应该知道,现时的诗词对联等文体的音律中,多提倡应用普通话的现代音律,所以词书上都标明的。

对联创自我国,是我国独特秀美的一种文学文化。长期以来,它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喜爱,贴近人民生活的各个部分。融入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形成了对联的许多类别,如:1.节日联:节日联里又分春联、其他传统节日联、现代节日联等。2.喜庆联:喜庆联中又有婚联、寿联、其他个人贺联、团体活动贺联等。3.挽联:挽联有挽伟人、名人、烈士等,挽亲友联包括挽祖父、祖母、外祖父母、父、母、岳父、岳母、伯、叔、舅、姨、夫、妇、兄、弟、姐、妹、子、女、老师、朋友、学生等。4.行业联。5.胜迹联。6.宅室联。7.题赠联。8.谐讽联:包括两类:讽刺联、谐谑联。9.杂题联,不属于以上八类的对联,统归入杂题联。如文艺联、某些集句联以及其他。

最后,特录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楹联教育委员会主任谷向阳先生的一幅题联于后,说明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朝代发展的重要性:

汉赋唐诗明朝小说;宋词元曲清代楹联。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对联的特点和对联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使学生对祖国的这一奇珍有所了解,对初学对联者有引导作用。

巧借对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3

关键词:对联 学习兴趣

对联似乎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许多老师在教学中也渐渐把它淡化。其不知如果能巧用对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能力。现就从教学的实践中摘出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关的几种对联,例说如下:

1.谐音联。北宋丞相吕蒙正,少年丧父丧母,家境十分贫寒。他向邻居亲朋求借,人们都不肯接济他。这种贫富不均的现象,使他深感不满。春节到了,家中空无一物,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先让学生动脑筋,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有的虽然回答了,但不在点子上。老师最后给出了答案,学生顿感省悟,激发兴趣,收益颇大。

2.双关联。一次一位学童遇到秀才,这位秀才狂妄无比,藐视学童,狂秀才骂道:“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个是先生?”这位学童从容应对,“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稻粱菽,麦黍稷”本是五谷,狂秀才说这些“杂种”,表面上指的是五谷杂粮,实际上骂这位学童为杂种。哪个“先生”,表面上是“先生”实际上又是指这些谷物种下地后,哪个先出土。然而这位学童毫不示弱,从容应对,“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也是一句双关,对仗工整。诗书易,礼春秋是四书五经中的代表作,许多正经,即是读书中的正经,暗指何必去装那些正经呢?既有正经在,又何必去问“老子”,表面上指的是道学家老子,实际上是学童自称为“老子”,狂秀才无奈,只好逃走。经过分析,学生的思路大开,忍俊不禁。在愉快教学中,提高了思维能力。

3.类比联。刘伶和李白都是酒仙,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已家喻户晓。向一家饭馆写了这样的一副对联:“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瓦缶澄来银无影,金刀割处玉无瑕”(豆腐行),把洁白如雪的豆腐和银玉进行类比。“许多丘壑胸中贮,无数烟云笔底生”(书画店)“今晚栖身留燕窝,明朝展翼赴鹏程”(旅店)“行程远大,脚跟须站稳,工作浩繁,步奏要分清”,横批“始于足下。”这些对联,都是运用了类比的方法,由此失误联想到彼事物,事物之间都具有类似之处,这样拿来比喻,十分妥帖,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状物比拟的准确性。

4.即席联。一次我把这样的对联讲给学生听。少年时的李鸿章,从小跟周老先生读书,时值盛夏,一天周和李同行,走到塘边,他俩脱下衣服下塘洗澡。周先生随口吟出了“千年古枝为衣架,”李鸿章随口应对“万里长江作浴池。”有一次李鸿章的父亲在算账,自言自语道,“日用千金,支付不易”,李鸿章马上答道:“花开万朵,色彩无穷。”这些对子对的既俏皮而且有气魄。

欧阳修未出仕时,家境贫寒,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一天暮色苍茫。他背着书囊,匆匆来到一座城下,此时城上有一老兵把守。欧阳修说,读书人远道而来,进程求宿,老者求一联以对,“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欧阳修道,“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生气地说:“我是要你来对的”。欧阳修说,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恍然大悟。原来他对的是“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老兵打开城门,让欧阳修进城。所有这些即席对子,可以培养学生们急中生智的能力和遇事应变能力,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5.多主题联。同学们在学习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时,其中有些对偶句子,实在使我们玩摩不已,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理解。无题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数人理解为这是对爱情的忠贞执着。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也有人把这两句作为歌颂教师的形象而引用。还有的用它来歌颂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精神,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直到生命的结束。究竟是些什么,主题是多角度的,只有自己去理解。因此这些句子,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李商隐诗歌中的对偶句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往往不拘于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只注重感情本身的表现,于是常常写出“人人心中所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境界,引起了古今读者的共鸣,读来爱不释手。

总之,在教学中巧用对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能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笔者真诚的希望同仁能注重对联的学习和巧妙运用。

有关学习的对联 篇4

上联: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 身顶寒暑啃函数 下联:平面几何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 腹忍饥荷研几何 上联:辉煌源于敬业勤奋 下联:精彩出自巧妙灵活 上联: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下联: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上联:争三好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德智体;下联:建四化钻研科技努力攀登高精尖 上联:玉不琢不成器;下联:人不学不知道。

上联: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下联: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上联: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下联: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上联:学如黄鹤习如鹊;下联:勤如羽翼奋如翅。上联:胸中万卷风雷动;下联:无端直奔笔下来。

上联:天资聪颖慧根尚在;下联: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上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下联:学富五车不为多。

上联: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下联: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上联:谦虚受益人生处处有阳光;下联:满盈招损生命天天皆阴霾

上联: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下联: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

上联: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下联: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

上联:懒惰厌学难成器;下联:勤奋博学出状元。

上联: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下联:彰显青春活力挥洒苦涩汗水。

上联:话虽未到口边,三思更好;下联:事纵放行心下,再慎何妨

上联:故作轩窗掩苍翠;下联:要将弦诵答潺湲。

上联: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憾;下联: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

上联:辞乙酉难忘闻鸡起舞;下联:迎丙戌仍需刺股悬梁。

上联:勤如羽翼奋如翅;下联:闲谈文章然谈心。

上联:勤如羽翼奋如翅;下联:闲谈江湖然谈心。

上联:勤如羽翼奋如翅;下联:闲唱江湖弹唱歌。

上联:勤如羽翼奋如翅;下联:闲谈风云抒谈天。

上联:勤如羽翼奋如翅;下联:闲唱云天时唱歌。

上联:勤如羽翼奋如翅;下联:静宁风云抒宁心。

上联:人不学不知道;下联:客惟思惟愿心。

上联:人不学不知道;下联:事惟思惟愿路。

上联:人不学不知道;下联:事惟思惟愿山。

上联:人不学不知道;下联:客惟思惟恐心。

上联:人不学不知道;下联:事惟思惟愿心。

小学生学习园地对联 篇5

传统的对联讲究“四讲”, 即“字数讲相等, 字音讲平仄, 词语讲对仗, 句法讲对称”。作为中考题, 为了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 一般强调用严式对, 即强调字数相等, 词性相对, 结构相同, 句式一致, 内容相关。 (一般对平仄不做要求)

今天我以2016年贵阳市中考题为例, 谈一谈中考对联题型的答题思路及学生常见问题。

【2016年贵阳市中考原题呈现】

材料: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简称FAST) 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计划中的最大单口径、最具威力的射电望远镜。平塘县的“大窝凼”喀斯特洼坑就像崇山峻岭间一个神奇的天然石碗, 能稳稳盛住FAST巨大的反射球面;而且雨水能向地下渗透, 不淤积在表面腐蚀和损坏望远镜。这不仅开启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思路, 还创建了这一领域的世界壮景。更难得的是, 此地5公里半径之内无乡镇, 具备了很理想的无线电环境。因此国家天文台决定让FAST“落户”在这里。

2007年FAST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批准。2011年FAST工程开工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获得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的批复, 并于3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2月, FAST的支撑框架建设完成, 进入了反射面面板拼装阶段;2015年国庆前夕, FAST综合布线工程完成, 工程进入冲刺阶段;2016年5月, 94%以上的面板安装完成, 工程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即将竣工的FAST将如“天眼”一般, 带着人类去探寻浩瀚苍穹, 甚至寻找外星生命, 解开宇宙谜题。

【题目】请将下面对联补写完整。

上联:依神奇地理建寰球壮景贵州地坑创伟业

下联:探浩瀚天穹揭宇宙谜题

以答案“华夏天眼开新篇”为例, 答题思路如下:

一、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 但不管长短,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上联是多少字, 下联也应该是多少字。如:上联“贵州地坑创伟业”为七个字, 所以下联的答案也必须为七个字。

二、词性相对。指上联和下联相应位置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 即实词对实词, 虚词对虚词。如:“贵州”对“华夏”, “地坑”对“天眼”, “伟业”对“新篇”都是名词对名词;“创”对“开”是动词对动词。

三、结构相同。指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 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等。如:“贵州地坑”对“华夏天眼”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创伟业”对“开新篇”是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四、句式一致。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即上下联在哪里停顿, 有几处停顿应当吻合。如:“贵州/地坑/创/伟业, 华夏/天眼/开/新篇”, 上下联都是“二二一二”式。

五、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 内容要密切关联,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从上下联表达内容的关系看, 可分正对、反对两种:1.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 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出句、对意思属同一范畴。2.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面来说, 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结合材料可以得出, 上下联的内容是正对的关系:上联“依神奇地理建寰球壮景贵州地坑创伟业”, 是根据材料中的第一段“平塘县的大窝凼喀斯特洼坑就像崇山峻岭间一个神奇的天然石碗……创建了这一领域的世界壮景”的内容所作。因此, 根据材料中的第二段“即将竣工的FAST将如“天眼”一般, 带着人类去探寻浩瀚苍穹, 甚至寻找外星生命, 解开宇宙谜题”的内容, 可以对出下联“探浩瀚天穹揭宇宙谜题华夏天眼开新篇”, 并且上下联用字不能重复。

在把握以上五个方面的基础上, 下联还可以对为:“中华天眼谱新曲”“中国天眼开纪元”“华夏天眼翻新页”等等。

同样以此题为例, 也明显地发现考生做“对联”题型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没有从词性、结构、句式入手分析词语, 字数对就行。如:“工程如天眼一般”, 总共有七个字, 但没有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没有相对的偏正结构和动宾结构;也不是“二二一二”式。

二、只考虑词性和节奏, 忽略了对联的内容衔接。如:“河滨公园数第一”, 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有相对的偏正结构和动宾结构;也是“二二一二”式, 但与材料及前面对联的内容没有关联。

三、字数明显的不同, 少于或多于所给对联字数。如:“平塘县天眼成为世界第一”超过了七个字。

四、上下联用字重复。如:“神奇天眼建伟业”, 与上联“依神奇地理建寰球壮景贵州地坑创伟业”中的“神奇”“建”“伟业”重复。

总之, 要想在考场中夺得头筹, 只要把握对联的基本特点, 并遵循这些特点, 就可以创作出符合要求的对联。对联的要诀可以归纳为:“名对名, 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现”就一定会有所裨益。

对联创作引领学生书面语言训练 篇6

对联创作功用探究

利用对联创作引领学生书面语言训练,源于对联这一特定文学形式的功用:

其一,一般来说,对联篇幅不长,创作起来看似简单,学生的抵触情绪不会太大,容易在班级中有效推广;另—方面,对联内容丰富,其简洁词句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较大。对联词句所需要的高度概括性,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遣词造句能力,极为有益。

其二,优秀的对联常常将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文字或庄重或诙谐,或质朴或华丽,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联的此类特点,使其易于引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创作的热情:同时,这些特点对于训练学生书面语言的综合表达很有价值,甚至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他本人所喜爱的某种风格。

其三,为避免合掌对,对联上下两联往往选用截然不同而又相辅相成的两个角度,这对于学生选取创作角度的思维训l练极具价值。这种创作角度选择的思维训练,容易深化到学生的一般写作实践中去,能提升学生作文谋篇布局的能力。

总之,这是一个简洁、适用而极具训练价值的文学样式。

对联训练策略

我们注意训练形式与训练要求策略的选择。训练形式上,主要有三项策略:

其一,同一内容,全员参与。要求本班学生全员参与对联的创作。为保证对联讨论时矛盾集中,我限定全班同学每次只就同一内容,自由选取角度进行创作。

其二,集中展示,轮流评说。对联作品集中上交给一位同学整理,在班级展示交流。一方面,这有利于增强同学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课堂上形成”对联冲击力”,让同学们在相互对比、相互欣赏中获得成就感,获得进步的动力。本项活动由全班同学轮流负责,每次—人。

其三,集中印发,总结回顾。每两周,我会将同学们创作并经过评析的对联集中印发,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共同回顾,继续推动下一阶段的对联创作。这项工作,也是一次阶段性总结,能帮助同学获得成就感。

其四,长期坚持,反复锤炼。婴儿学习说话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模仿练习与内化的过程,中学生书面语言训练的过程,模仿之外,大约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练习与内化过程。因此,对联创作只有经过长期坚持,反复锤炼,语言训练的效果才会显现,才能内化为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实践证明,在经过了.一个半月的连续训练之后,训练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训练要求上,主要有以下三项策略:

其一,温故求新,趣味保护。为了让同学们在对联创作与评说起步阶段“有话可说”,我们要求同学们从高一年级所学课文入手,每次选取一篇课文,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创作。为保护同学的创作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我们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创作角度,并在评说时尽量给予积极评价。

其二,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在对联创作开始之前,我们首先为同学们讲解了“对联基础知识”。在最初一周的评说修改中,我们把修改的重点放在对联的形式上,主要针对“仄起平收”的要求,因为这是学生最初阶段常有的问题,他们往往会忽略“仄起平收”这一类形式上的要求。后来的创作事实证明。“仄起平收”这一类形式上的要求实际上促进了学生遣词炼句的热情,他们为既能准确表达又能满足这一形式上的要求而骄傲,他们愿意玩一玩这种“技巧”。创作形式要求落实以后,我们最终把创作与评说的重心放在了对联的内容神韵与情感表达上。

其三,积极扩展,主动突破。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对联创作,目的在于书面语言训练,而不在于对联本身。为此,在学生进行了一个半月的创作练习以后,我们要求学生适当增加对联的长度,本学期最后两次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努力创作一副不少于30字的对联。虽然我们没有明确告知学生我们要将对联的创作逐步“散文化”,渐渐突破对联形式的限制,但我们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始终清晰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书面语言训练。

对联创作实践成果

我们采用“课下独立创作、课堂集中评说”的方式开展创作与交流活动。同学们在课下独立进行对联创作,至少提前一天将作品提交给负责整理评说的同学,材料整理完成后,以课堂十分钟演讲的形式,在课堂上集中展示评说。

本学期三十次对联创作与评说活动,涉及所学七位作家、二十三篇课文。

总结同学们一个半月学习创作对联的实践活动,有如下事实:—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同学们对联创作的前后变化,来看这一活动的成绩。在开始阶段,同学们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有的同学忽略了对联的“仄起平收”要求,要么仄起仄收(相如以口舌完璧归赵,廉颇凭诚意负荆请罪),要么平起平收(科举屡试不中,音律无师自通),甚至平起仄收(太史令才上术学,金龙降灵珠;河间相心下社稷,宝蟾承天命)。有的同学忽略了上下联的语法对仗,形容词对名词(阳嘉元年,地动仪出代代赞;机智巧算,政事之学样样通),偏正短语对主谓短语(楚天清秋阔,几逢花落;残月晓风情,梦断愁肠),等等。有的同学被对联的形式束缚住了,削足适履,或者言语费解,或者改变诗词名句(江南女子,执红牙板歌耆卿曲,晓风残月;关西大汉,持铜琵琶唱东坡词,大江去东),或者上下联没有关系,只是凑字数(酒醒处,孤独岸,风情千姿弄;周王土,温柔乡,烽火戏诸侯),等等。

经过一个半月的训练后,同学们已经明确了对联的基本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对联的创作技巧,所谓可以“带着镣铐跳舞”了。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

①楚江怀三闾,天地念离骚——觉思宇

②目断,偕一片琵琶;缄默云丝间,几缕哀叹音回,衔几世孤苦;翩跹月圆时,一曲轻愁——孙小婷

③仰观宇宙,顿悟时光流逝之迅速,悲喜相伴;俯察品类,难料生命消亡于无形,阴阳两隔——张安莹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例子中看出,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对联的“仄起平收”要求,上下联基本上是对仗的,不再让对联的形式给束缚住了。一个半月来,同学们在对联的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联创作已经入门了。

另—方面,我们还可以从同学们的话语中看出这一活动的意义。

有的同学写出了自己的收获:

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使得我每天都能拿起笔,写一些东西。——觉思宇

掌握了写对联的基本方法,书面语言有所提高,获得了许多乐趣。——孟祥瑞

在写每篇对联的时候,会对其内容、人物性格、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等重新进行思考,在回顾所学的基础上又加深了对已学课文的理解。——贾香子

虽然每次会为一字半句耗费不少的时间,但事后对自己的每一次进步都会感到欣慰。——洪雁

有的同学回忆了自己的进步:

一开始不愿写,也总写不好,后来在每次的练习中渐渐有些会写了,也对诗词、对联、古文这些有了更深的感受与认识。——韩岩

写对联的过程是一个上下求索的过程。记得刚开始写古文的时候,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我全无灵感,觉得才华无从在对联中施展,看到大家的古典文学功底深厚,我很自卑。后来,讲《再别康桥》时,有几位同学开始了创新,把对联写成歌词和诗,这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雷雨》的对联是我写的第一副让我满意的对联,还被觉思宇放在第一个讲,之后的对联我就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文艺了。特别是遇到能激起共鸣的篇目,我的对联创作就是一种享受。——袁梦

有的同学写出了自己的困惑:

写景说理的文章,觉得对联没什么感觉,仅是辞藻或文章道理的概括。而对于抒情的文章,则觉得有的可写。——贾香子

有的同学还写出了自己的希望:

下学期还可以在内容深入性与针对性上下工夫,更加注重质量与精神内涵,以带动相关综合能力的提升。——魏勐

从同学们的收获和进步、困惑和希望,我们看出了这一活动的意义。这将教励我们带领同学们继续前进。

有关学习的励志对联 篇7

下联:高步超常伦。

2. 上联: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

下联:明朝独占熬头,舍我其谁?

3. 上联: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 上联:与其临渊羡鱼;

下联:不如退而结网。

5.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6. 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

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

7.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8. 上联:天资聪颖慧根尚在;

下联: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9. 上联:自好学勤学学而自用;

下联: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10. 上联:玉不琢不成器;

下联:人不学不知道。

11. 上联:懒惰厌学难成器;

下联:勤奋博学出状元。

12. 上联: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

下联: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

13. 上联:胸万卷风雷动;

下联:无端直奔笔下来。

14. 上联:书到用时方恨少;

下联:学富五车不为多。

15. 上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下联: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16. 上联: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

下联: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17. 上联:业精于勤,荒于嬉;

下联:行成于思,毁于随。

18. 上联:黑发不知勤学早;

下联:白首方悔读书迟。

19. 上联: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0. 上联:墨犁耕心田;

对联综合性学习阅读附答案 篇8

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2分)①山清水秀—()②粗茶淡饭—()【材料1】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A)。”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 B。[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选自《于丹趣品人生》)【材料2】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非湘水净你,是 C /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材料3】(提示:以下左边一半读完再读右边)甲:《水壶传》我也爱看。甲:和祝英台嘛!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 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甲:你刚才说的梁山„„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乙:水泊梁山。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 甲:宋江有吧?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 乙:对对对!甲:有那本书啊!甲:扈三娘?乙:《》。

乙:有!甲:《》? 甲:化蝶了嘛!乙:梁山泊 乙:哎呀!(选自相声《满腹经纶》)13.【材料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2分)A B 14.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料1】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1分)。答: 15.【材料2】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请巧妙调换划横线句的语序,将其填在C处,使之意趣顿生。(1分)答: 16.【材料3】是相声《满腹经纶》的节选,读之令人捧腹,却又令人深思,请在两处书名号内填写同一部名著的名字,并说说这部相声讽刺了一种怎样的阅读现象?(3分)13.(2分)A.且停亭;B.且停停14.(1分)从容15.(1分)C.你净湘水16.(3分)水浒(或水浒传)(1分);对经典名著阅读很少,张冠李戴,不明所以,似是而非(2分)。(意对即可)17.(1分)吾将上下而求索(见错无分)

考题中的对联 对联中的历史 篇9

对联种类繁多,分类各异。如清代对联大师梁章钜所著《对联丛话》将对联分为故事类、庙祀类、廨宇类、胜迹类、佳话类以及哀挽类等十大类;今人则从字数上将对联分类为短联、中联、长联等,从联语出处将对联分类为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和创作联等,从应用范围上将对联分类为门联、装饰联、交际联等……为便于考生复习备考,笔者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将对联类历史试题分为历史人物类、历史事件类、历史现象类,并逐一进行例析。

一、历史人物类对联

历史人物类对联是用对联来表现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类对联从内容的角度看有的是介绍历史人物生平、褒扬其事迹、歌颂其功德;有的是对历史人物进行讨伐、针砭、讽刺和嘲骂;有的是对历史人物进行劝谏、讥笑、责难。从呈现形式看,历史人物类对联有的是时人或后人通过直接书写对联对历史人物进行馈赠、敬挽或评介等;有的是后人在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历史遗迹如庙、堂、亭、阁、宫、祠、馆、园、楼、台、廊、寺、墓、坟、碑、碣等处题写对联,一方面可以揽胜,另一方面可以发思古之幽情。

例1 “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挚,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结叹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

A. 鲁迅B. 李大钊C. 陈独秀D. 胡适

解析 题中的对联属于典型的历史人物类对联,从内容上看,该对联是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对联中的“仲甫先生”考生未必知道,但通过“科学民主,二旗高挚,南陈北李,建党丰功”可以得出该人物一方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在建党上做出了丰功伟绩,加上“陈”“李”两字更加决定了答案只能在B、C中选择。而与“晚年颓唐”相符合的只有陈独秀(李大钊早在1927年就被杀害)。

答案:C

例2 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A. 神农教民农耕B. 黄帝创制历法

C. 尧舜禅让D. 大禹治水

解析 该对联题写于与古代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遗迹(陵墓和庙宇)之上,旨在为历史人物歌功颂德。通过分析题中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在A、B、C、D四个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大禹治水。

答案:D

二、历史事件类对联

历史事件类对联是以对联的形式来对历史事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这类对联往往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史学家手头常备的重要史料之一。

例3 (2008上海高考)“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保路运动B. 五四运动

C. 五卅运动D. 一二·九运动

解析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可以从“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中分析得知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北洋政府最终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被免职;“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描写的是当时人们喜悦的场景。

答案:B

例2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黄兴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萍浏醴起义B. 浙皖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解析 题中的对联为著名民主革命领导人黄兴,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得知:“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指的是“七十二烈士”为国捐躯,“秋雨湿黄花”点出了“七十二烈士”牺牲的地点黄花岗。

答案:C

三、历史现象类对联

历史现象类对联就是以对联的形式表现某一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现象,该历史现象可以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生存状态的反映,可以是当时社会的流行元素,也可以是当时人们的某种心理趋同等等,不一而足。

例4 (2009年山东高考)右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 重义轻利思想

B. 维新图强思想

C. 实业救国思想

D. 中庸自保思想

解析 把握对联创作的时间“20世纪”,对联的内容“借热情规划商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莫教美利让四方”等既体现了重庆商会与美商争利的爱国思想,也反映了渴望大办实业的美好愿望。综合起来就是20世纪我国盛行的实业救国思想具体反映。

答案:C

例2 讽刺19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现象的一副对联写道:“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反映了

A. 外敌武力入侵的灾难

B. 中国人惧怕洋枪洋炮

C. 科学技术产生巨大威力

D. 吸食鸦片危害无穷

解析 题中的对联生动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吸食鸦片盛行,从而对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社会现象。“竹枪一支”“铜灯半盏”是吸食鸦片的必备工具,“妻离子散”“烧尽田地房廊”则是吸食鸦片后家破人亡、钱财散尽的写照。

答案:D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广州某校学生利用假期参观了肇庆古文化遗址——丽樵楼,该楼是为纪念宋代清官包拯在端州清廉为官而建。回校后,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包拯在端州的调查报告。下列四副对联最适合做调查报告主题的是:

A. 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B. 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宣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杏坛(注:学校)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亚炎黄子孙”。楹联褒扬的是

A. 黄帝B. 孔子C. 孟子D. 司马迁

3.“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此联称颂的英雄是

A. 戚继光B. 郑成功

C. 刘铭传D. 左宝贵

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此联是对何人作品高度而又恰如其分的评价

A. 罗贯中 B. 吴承恩

C. 吴敬梓 D. 蒲松龄

5.“怒发冲冠,只缘二帝蒙尘(注:指两位皇帝被掳走),壮志欲餐胡虏肉;精忠报国,而竟千秋遗恨,英雄未复旧河山。”下列选项中与此联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白登之围B. 安史之乱

C. 靖康之变D. 土木之变

6. 章太炎1904年为某人70大寿所作的讽刺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做七十大寿的“某人”是

A. 光绪皇帝B. 慈禧太后

C. 李鸿章 D. 袁世凯

7. 1976年“四·五运动”中,人民群众写下了大量的悼文、挽联。“五·四运动,四·五精神,顶天立地大英雄。生荣死哀,光耀二十世纪;八·一倡义,一·八赍志,赤胆忠心好总理,鞠躬尽瘁,恩被九亿神州。”张复同志写的这副挽联表达了对谁的讴歌、哀思?

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董必武

8. 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A.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 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9.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一位中方官员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 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 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 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 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11.“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A. 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 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 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12. 1979 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家贴了这样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 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大跃进”运动没有实现人民的愿望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0分)。(04年上海高考)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

“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

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副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选题2分,观点12分,史实12分,文字4分)

注意:

1. 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 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 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B 4. D5. C 6. B

7. B 8. D 9.D 10.D11.C12.D

二、材料分析论证题

(1)选题(共2分):题论相符,确切明了(2分)题论基本相符,不够确切(1分)。

(2)观点(共12分):如体现以下基本观点。人类文明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按0、2、4给分)

人类文明是前后继承、创造、发展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按0、2、4给分)

人类文明是互相补充、交融、促进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按0、2、4给分)

如从其他视角论述,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方式是多样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应按上述规则给分,但本部分最高不超过12分。

(3)史实(共12分):符合所论主题的史实,充分10-12分,较充分6—8分,尚可4分,较差2分;

(4)逻辑与文字(共4分):史论结合,文字通顺(4分);逻辑尚合理、文字较通顺(2分);论述散乱,尚可读通(1分)。

春天的对联 篇10

咱们的邻居———日本遭受9.0级大地震和浪高10米的海啸重创, 其破坏力超过1.1万颗广岛原子弹或20多个汶川地震。福岛核电站发生5级核泄漏事故, 所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已向外扩散开来。

东日本或将全毁!

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 人家日本人的淡定不能不令人惊叹:

一瞬间, 地动山摇。他们或许有过短暂的慌张, 但很快一切就随着强震的退去而变得平静。疏散如此迅速而有序, 应对如此冷静而不惊。“慢慢来, 不急, 只要冷静就好。”大地震震动了地球, 而日本人也震撼了世界。试问有哪个国家的人民, 在面对如此灾难时也能这般淡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国人:

一听说日本核辐射, 也不管到底放射性污染物会不会影响到中国, 就大惊小怪、呼朋引伴去抢购据说可以防辐射的尚未受污染的碘盐, 汇成了一股浩浩荡荡的“抢盐大军”。商家和国民一样手抽筋———他们是数钱数得手抽筋, 我们是抢盐抢得手抽筋。“人家面对海啸很淡定, 我们四处抢盐很慌张。”有人如是评说。

我还在报上看到一幅对联:上联:日本人在核辐射中等待碘盐;下联:中国人抢碘盐以等待核辐射;横批:无盐以对。

对此, 我只有苦笑。

在这个春天, 我们迎来的是一幅对比何等鲜明的对联:日本人“处震不惊”, 中国人“我为盐狂”。

从常识与修辞角度说, 这不是一幅工整的对联, 但它却是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对联!一幅带有强烈“黑色幽默”意味的对联。

然而, 苦笑之余, 我们是否该好好反思一下?

为何日本人在面对重灾时仍能够淡定如常?仅仅是因为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岛国, 在一次又一次的地震中, 日本人早已养成了冷静应对自然灾害的意识和习惯, 积累了不少抗震经验, 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灾害应急机制?防震抗震演习对日本人来说早已平常得如吃拉面?

为何我们国人如此轻信谣“盐”?为何我们国人太容易听信坊间流言, 一味地盲目跟风, 不等政府解释就已像无头苍蝇般乱飞?

这让我联想到“非典”时抢醋。国人的素质有待提高啊!

我又想起了俄罗斯。一个教授说:“现在大家都在嘲笑俄罗斯, 但只要你见到当地人尽管饿着肚子还排着长队买面包, 你就会明白, 这个国家将来会有多么强大。”

日本人和俄罗斯人的秩序让人惊叹, 而中国人的慌乱令人好笑。为何他们是钢筋混凝土, 而我们是一盘散沙!

是“素质”的问题, 还是“向心力”的问题?又或者, 并非“向心力”的问题, 而是其他的问题?

面对重灾, 人家日本政府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面对谣“盐”, 我们的政府也能第一时间澄清吗?

再过几周便是日本樱花绽放的时节了。日本人的力量使这个春天少了许多悲伤的黑色, 废墟上凄美怒放的樱花将使日本再次焕发生机!

若是把人家换成我们, 我们也能做到不让这个春天充满苦难与悲伤吗?

这确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个春天, 生的冷静与死的安息在日本共存;这个春天, 需要我们思考的很多很多。

噫呼!但愿别再在这样的春天出现这样的对联!读

学校:广东湛江市麻章中学

导师:陈海娟

小学五年级对联(简单对联) 篇11

旭日一轮处处红

四面青山被锦绣

三江绿水涌春波

万枝彩笔绘宏图,宏图璀灿

一元复始迎新岁,新岁峥嵘

今日得宽余,权借琴棋娱晚景

壮心犹未已,但将诗画写情怀

紫笋破冰辞旧岁

红梅得意闹新春

柳绿栎红新岁月

莺歌燕舞艳阳天

普天同庆,一片红霞迎旭日

大地腾欢,万条绿柳舞东风

春水泛桃花,水面文章呈异彩

东风梳柳絮,风光旖旎蕴深情

风回山野波争舞

春到人间共怒开

千秋日月千秋亮

一代风骚一代歌

六合回春,郊外梅花堤外树

九州聚宝,山中果木水中鱼

廉风指禹甸,人和政通千秋永

喜讯遍神州,岁稔年丰百业兴

绿柳千条征淑气

红梅万点缀新春

翠柏苍松皆旧貌

红墙碧瓦尽新楼

天外春回,处处河山添异彩

人间岁换,家家丝管祝鸿禧

神州呈异彩,琼枝玉树添新果

特色蔚奇观,北国南疆涌大潮

对联大全千古绝对 (一)

重重叠叠山青青山叠叠重重; 弯弯曲曲碧水水碧曲曲弯弯。

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日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小学生对联教案 篇12

(八)对联趣谈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一、对联故事

二、对联的特点

从以上对联的故事中,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呢?

A. B. C.

三、找联会

1、现在我们开展“ 找联会” 活动, 请同学们帮对联找到各自的朋友, 并谈谈自己的理由。上联 下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年年春色去还来 旭日融合开柳眼 笔花开遍四时春 处处桃花频送暖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珠树自绕千古色 春风摇曳送莺喉

2、下面四副对联的上联下联的内容顺序打乱了, 你们能把它调整过来吗? 乘风扬帆渔歌腾浪 学修养办事一丝不苟 文明经商门庭若市春满店 人梯巧搭登攀路 浪鳞归仓锦破满舟 法守则执准私面无铁 宾礼待至客貌如家人暖心 血栋心勤材梁浇

四、选联会

我市的退休老干部王爷爷是一位军属, 年轻时参加过抗日战争, 立过许多战功。我校将组织同学们去慰问王爷爷, 同时送一副对联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爱, 可是写什么好呢? 今天我们在这儿还得举行一个“ 选联会” , 看看这几副对联中哪副合适, 并谈谈理由。

①人勤早春昌 地肥五谷丰

②大推云亡梁木坏 老成调谢泰山颓 ③志大年高一身干劲 童颜鹤发满脸春风-④天朗气清延唇景 辰良日吉祝慈龄 ⑤舍己为人当仁不让 赴汤蹈火见义勇为 ⑥为爱鸟声多种树 因留花气久垂帘 ⑦ 岂有文章惊海内 从无书札到公卿

⑧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寸薪寸木恒濒力维艰

五.写联会

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也来写写对联?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1.这儿有几副上联,请大家对对下联。

蚕吐丝—— 辞旧岁—— 识时机—— 画饼充饥—— 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阔—— 处处春光好—— 家中世界小—— 冬去山清水秀——

2、填写对联

(1)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画亦精,字亦精,()()()()。(2)猜数字联: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以下对联 横批:南北 ——没有东西

上联:二三四五 ——缺()下联:六七八九 ——少()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

(3)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盖世,为世人所景仰,他写的对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又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与门前: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前去偷揭。可在月光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他只好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日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围观人,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众人一看,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4)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5)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对联:

(6)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下联调整为:

六、欣赏对联

1.让我们再来欣赏几副对联: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书写我国第一幅对联: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玩具厂对联:

多亏工匠巧 玩具藏智慧,博得小儿欢 娱乐长精神

北京潭柘寺的一联流传甚广: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明]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 杭州岳坟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孤山是杭州西湖的著名风景区,此间有一石亭,称“西湖天下景”,上面镌刻着一副对联,句为: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西湖冷泉亭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杭州西湖楼外楼

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

杭州西湖湖心亭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茑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

杭州四照阁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 绕廓荷花三十里,空潭无古今 拂城扬柳一千株

七.赠言结课

对联是节庆贺婚满堂生辉的使者,是华夏民族文墨精华的象征。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文化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请你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写一幅对联,到时贴在你家门口。课前故事:

鲁迅先生小时侯在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读书时,就有对联课。一次老师出题“独角兽”,同学中有的对“二头蛇”,有的对“九头鸟”,老师都不满意。鲁迅对“比目鱼”,老师点头赞同。还有一回,老师出了五字上联:“陷兽入阱中”,鲁迅对“放牛归林野”,也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我们所熟悉的清朝国学大师纪晓岚,他不仅学士渊博,才高八斗,而且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享有“铁嘴铜牙”的美誉。同时,他也是一位对联圣手,在对联百花园里留下了许多佳话。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于是出了一句上联:

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 一瓯油。

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 “我说的是——两蝶斗”。

纪晓岚随即说: “我说的是— 一鸥游”。

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见纪晓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 林间两蝶斗; 纪晓岚道: 水上一鸥游。

对联特点答案

A.字数要对,就是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相等,配好成对。

B.对仗工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C.讲究字的四声,讲究音韵,有抑扬顿挫之美。

写联会答案

蚕吐丝——蜂酿蜜 辞旧岁——迎新年 识时机——顾大局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 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王羲之的春联屡屡被盗

我国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书法艺术精湛,被称为“书圣”。有一年,他为自家撰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春风、春雨、春色”;下联是:“新年、新月、新景”,写完就让人把这副春联贴到外去了。可是春联贴出去之后,糨糊还没干就被别人揭走了,为的是珍藏他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知道后,只好再写一副:“莺啼百里,燕语南邻”,没等糨糊干了,又被人揭走了。于是王羲之就又写一副春联,又让人把春联贴到门外,这次没有人再去揭了。

原来,王羲之这次写得春联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众人一看,这春联不吉利、晦气,谁还要啊?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王羲之就让他儿子把这副春联的下半联再贴出去。下半联写得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连起来就是“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么一来,这副晦气的春联就变得大吉大利了。祸不单行昨夜行。这则传说的“本事”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到五代时才出现第一副春联。

但故事很有趣,对联亦不乏有艺术性,颇值一赏。

下联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示例:振兴中华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上一篇:灵犀与你高中作文下一篇:一年级下语文教案-快乐的节日-人教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