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文化

2024-08-20

亲情文化(共7篇)

亲情文化 篇1

1 案例背景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湛江卷烟厂成立至今已有30余年, 在这风风雨雨的三十年中, 湛江卷烟厂取得了许多辉煌, 这与我们几代湛烟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尽管今天的成就值得庆贺, 但我们仍然清楚地感受到部分职工身上的不良思想仍然突出, 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具体表现为:

1) 工作中漫不经心, 得过且过, 缺乏责任心。例如某些职工在工作专挑容易的, 对于困难工作能推就推, 推不了就应付了事。

2) 对生产原料及厂内的公物及设施不爱惜, 随意浪费。例如部分车间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只为了自己工作的方便, 造成生产原材料的浪费, 还有部分职工在使用生产设备时不知爱惜设备, 造成设备使用寿命的缩短。

3) 职工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 无法有效地配合完成工作。例如部分职工在工作中只当“推手”, 不当“抓手”, 给厂内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改善存在于职工中的各种不良工作习惯, 厂领导班长除了推行绩效考核制度用以约束职工的工作行为之外, 更旨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系列为广大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并通过构建企业文化激励机制在把握人的本性及需求的基础上, 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

2 实施措施

我厂近年来在公司“共创喜悦新生活”以及“真心传递喜悦”等双喜精神指导下, 注重“喜”文化的传播, 寻找职工心中喜悦之事, 将职工之喜与企业之喜融合, 以达到企业与职工的共喜的目的, 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旨在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 在职工中培养“家”精神,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2.1 打造“亲情”湛烟, 增强职工的归宿感

为了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 湛江卷烟厂近年来招收了不少大学生, 这些新生力量的注入, 使湛江卷烟厂的职工队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其中不少新大学生迅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担当起了重要作用, 成为了湛江卷烟厂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但是由于这些新大学生中许多人都是独自一人远在异乡, 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难免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困扰。湛江卷烟厂领导察觉了这种情况后, 经过与有关部门的协商, 组织了“相约湛烟, 和谐家园”大学生亲属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的方式是利用中秋佳节的时机, 邀请近几年入厂工作的大学生的家长及亲戚, 到厂里看一看, 聊一聊, 让家属们了解我们企业, 顺便看一下自己的子女所生活的城市, 让家长们对自己子女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让因路途遥远而无法在中秋佳节团聚的家庭得到了团聚的机会。座谈会上, 大学生们因为得到了在自己的亲人面前表现自我的机会而兴奋不已, 纷纷施展才华, 贡献了多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而家长们则从自己子女的表演及汇报中, 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以及改变。

本次活动共吸引了四十多个家庭的七十多名亲属参加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 湛江卷烟厂很好地演绎了广东中烟公司“共创喜悦新生活”以及“真心传递喜悦”的内涵要求, 将四十多个家庭的喜悦汇聚在一起, 成为其乐融融的大欢喜, 同时将湛江卷烟厂这个大家庭的亲情关怀传递到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们心中, 犹如一家人一般度过一个特别的中秋佳节。

2.2 完善厂长接待日制度, 建立厂与职工沟通的桥梁

近年来, 为了更好地在职工中宣传与贯彻厂的管理理念及制度, 同时解决职工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拉近厂领导班子与普通职工之间的距离, 厂在2008年开始实行厂长接待日制度。厂领导的接待时间定在每个月的10号与20号, 来访的职工只需提前预约, 就可以在接待日当天与轮值的厂领导进行深入交流, 而厂领导一般会当场对职工的诉求做出答复, 就算无法当场答复的, 也会在会后责成有关部门向来访职工做出一个全面的解释。厂长接待日制度的开展, 为基层职工们提供了与厂领导进行平等深入交流的机会, 同时也为厂领导更好地把握基层职工的思想动态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卷接包车间一名职工长年因工作及生活的原因纠结在思想的误区,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在班组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通过厂长接待日厂领导的促膝长谈, 耐心解答, 最终打开了来访职工的心结, 调动了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厂长接待日制度的开展, 搭建了职工与厂领导的沟通平台, 畅通了职工民主反映意愿和要求的渠道, 引导教育职工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为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3 开展各种送温暖活动, 切实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

为进一步稳定职工队伍, 构建和谐企业, 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我厂每年通过走访慰问、扶贫济困、权益维护、精神关怀、强化服务等, 对全体职工, 特别是对劳动模范和困难职工开展送温暖活动, 切实把湛烟大家庭的温暖送到困难职工当中。

我厂每年的元旦春节期间, 都组织开展主题送温暖活动, 为困难职工送上企业的关怀和温暖。如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 我厂开展以“缓解职工难、情暖职工心”为主题的送温暖活动。除组织全厂职工召开喜迎新春座谈会外, 还对患病、家庭困难、军残等75位职工进行了送温暖活动。另外, 近年来我厂还多次通过组织劳模座谈会、新入职职工座谈会等形式多不同的职工群体进行了慰问, 切实做到帮扶困难职工、服务广大职工、稳定职工队伍, 构建幸福湛烟, 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2.4 开展大型职工生日会, 让喜悦共享

为了加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宿感, 贯彻执行“真心传递喜悦”双喜文化价值观, 同时加强企业的人文关怀力度, 企业近年来一直为职工举行庆祝生日的活动。活动开展的方式有发生日卡、祝福短信以及举行职工生日会。其中在生日会上, 厂专门集中了近两个月生日的职工一同庆祝生日, 由厂领导宣读祝福致辞, 并与寿星们共同分享了生日蛋糕, 共饮了香槟酒, 许多员工情不自禁发表了生日感言, 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通过举办员工集体生日会, 加深员工的企业归宿感和集体荣誉感, 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形成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和谐氛围, 共同构建和谐、幸福的湛烟!

3 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 使我厂的职工在工作生活中有了明显的变化:

1) 整体职工队伍的责任心提高了, 通过“家”文化的思想教育, 职工对企业的态度由单纯的工作单位逐渐转变成为了像家的一部分, 更加懂得珍惜现有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平时没人敢管的管理盲区现在有人管了、平时没做到位的自检工作现在有人做了、平时不经意间就浪费掉的材料现在有人注意节约了。

2) 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融洽了, 通过各种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使职工更加了解企业, 主要体现在现在职工是更多地去理解和执行企业新颁布的规章制度,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抗拒和逃避。

3) 职工的情绪更加稳定了, 通过开展各项困难帮扶和慰问工作, 使职工现在遇到了困难能找到合适的部门帮忙解决问题,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出现情绪波动, 甚至影响工作;同时, 新入职的大学生也更加脚踏实地, 安于本职工作。

4 经验总结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企业文化活动, 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总结经验如下:

1) 开展企业文化激励, 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实施情感激励, 必须至上而下, 由领导以身作则, 才能引起职工的共鸣, 才能调动职工的情绪。通过领导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来感染职工, 让职工认同企业, 从而自觉地提升责任意识和归宿感。

2) 开展企业文化激励, 把握职工思想动态是核心。开展企业文化活动, 关键是要了解目前职工中的主流思想动态是什么, 才可对症下药, 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在活动前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职工思想动态调查上。

3) 开展企业文化激励, 宣传是重要一环。文化最关键是要宣传, 想要在职工群众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必须将宣传工作做到位。为此, 应拓宽宣传渠道, 创新宣传方式, 保证宣传质量, 确保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能正确地传达给每一位职工。

5 借鉴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构建湛江卷烟厂激励体系企业文化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实现职工和企业全面和谐发展。创建良好的激励文化体系, 同时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良好氛围, 从而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亲情文化 篇2

“家,甜蜜的家”感恩亲情主题文化节活动实施方案(草)

家,家,甜蜜,甜蜜的家!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哦,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约翰.霍华德.佩思

一、活动宗旨

亲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种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影响持续、方式缜密、内容全面、形态复杂、功能完善和体系庞大的文化。为了更深层次的弘扬亲情,感悟亲情,回报亲情,我校决定举行“感恩亲情文化节”主题大单元活动。以“家,甜蜜的家”为活动主题,以文化为价值追求,凸显文化相通、血脉相连的亲情,拓展亲情主题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课程资源开发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中,渗透新公民教育、新综合教育、新学力教育、新阅读教育和可能性教育的全新理念。

二、活动口号 亲情世界,温馨家园; 猜猜我有多爱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相信你; 你是我的孩子等等。

三、工作目标

(一)吸纳亲情的优秀文化,丰饶学校文化内涵,加速积淀我校文化底蕴,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都市田园文化课程体系。

(二)以课程整合为目的,以亲情文化为主题,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加速包括亲情社区在内的市民社区建设。

(三)搭建学科课程教学研究的平台。以亲情文化节为主题,以汇报课、研究性展示课为重要内容,鼓励和指导教师进行情境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反思研究、协作研究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活动时间

2015年9月~2015年12月

五、活动分类安排

(一)环境板块

1.宣传画制作及张贴 :制作亲情文化节宣传画,在校园和社区张贴; 2.学校大门、廊道:体现亲情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布置;

3.班级环境布置:装饰学校楼道、走廊;4.组织进行环境文化建设评比;

5.在校园利用课间和中午时间播放体现亲情类歌曲。

负责部门:发展规划中心、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文化中心 负 责 人:王来润、单海华 协助:美术组、音乐组

(二)阅读板块

1.亲情文化读本的完善 2.亲情文化读本导读; 3.亲情故事采编

负责部门: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研发中心、“彼得潘”儿童阅读社 责 任 人:刘静园协助:语文组

(三)教研板块

学科教学研究:以亲情文化为主题,骨干教师上研究性展示课,展示课要渗透和倡导情境认知理论,探索和尝试文化情境教学模式;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更需注重指导学生的过程研究。

负责部门: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研发中心、各教研组 负责人:刘静园 协助:各教研组组长

(四)活动板块 1.“感恩亲情”书画、动漫(电脑绘画)、制作系列活动(手制连环画等)加强家庭、社区、学校的教育沟通,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访和家长开放日,了解学生与家人的相处情况,了解他们的家庭亲情故事,组织相关主题系列比赛。

负责部门:创意城儿童学院 负 责 人:刘静园 协助:艺术组、科学组 2.家庭才艺展示

每个班级推选两个家庭参加家庭才艺展示,要求每个家庭至少有3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也可),每个共建单位也需出一个以上节目参加,才艺展示尽量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师才艺大赛也可穿插。)

负责部门: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文化中心 发展规划中心 负 责 人:单海华、王来润 协助:艺术组 3.“小鬼当家”回报亲情系列活动

让学生通过谈话、亲子通信,了解自己的亲人的生活、工作的情况,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如做家务等)体会做家长的艰辛,加深对亲人和生活的理解,学会关爱他人。(包括教师节开展“今天,我来当老师”模拟体验活动。)

负责部门: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文化中心 负 责 人:单海华 协助:李骏骅

4、亲子竞技活动(亲子运动会)通过竞技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在游戏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加深感情,邀请FSC创意联合委员会一起参与。(结合体育文化节)负责部门:创意城儿童学院

负 责 人:刘静园 协助:体育组 5.“爱在屋檐下”亲情动漫音乐情景剧比赛 以班级为单位推选,每个年级选出一部亲情动漫音乐情景剧参加比赛。剧目内容围绕亲情方面感人故事,可以由老师及家长等一起参加表演;FSC创意联合委员会、教师组也需要参加。

负责部门: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文化中心、工会

负 责 人:单海华、李骏骅 协助:各部门其他人员 6.十大孝子、十大优秀家庭(含亲善之家、礼仪之家、书香之家等)、十大公益妈妈(含网络妈妈、交通妈妈、童话妈妈等)评选。

自荐与推选相结合,评出家庭优秀孩子和家长,推进礼仪社区、书香社区、平安社区的建设。

负责部门: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文化中心 负 责 人:单海华 7.亲情故事讲述大赛

参赛选手通过口头描述、身体语言、舞台技巧讲述一个自选的亲情故事。共分四组,分别为学生组和教师组。

负责部门: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研发中心(负责学生)、工会(负责教师)负 责 人:刘静园 李骏骅 8.亲情故事征文比赛 通过活动,了解和调查身边的亲情故事,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征文作品要求全部为原创,体裁不限,教师、家长都需参加。负责部门: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研发中心(负责学生)、工会(负责教师)负 责 人:刘静园 李骏骅

【教师、家长:撰写“白马湖人心中的白马湖人”,并组织此主题论坛】 9.亲情互动主题班队综合实践活动课 每班(或中队)用一节班会时间举办亲情互动主题班队会,邀请家长来参加。要求学生在班会上与自己的家长交流,把自己的心理话说给家人听。以此方式加强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负责部门: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文化中心 课程研发中心

负 责 人:单海华 刘静园(创意联盟新家长学校:11月22日)10.亲情文化论坛 就“《孝经》阅读是与非”、“亲情伦理的当代意义”等话题举行辩论赛或沙龙.负责部门: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研发中心 负责人:刘静园

11.亲情电影赏析系列 组织师生欣赏《小孤星》、《马语者》、《雨人》、《我是山姆》、《一样的月亮》、《把信送到阿根廷》、《柯利亚》、《硫磺岛家书》、《罗斯之歌》等涉及亲情主题的国际获奖大片。(文化鉴赏)

负责部门: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研发中心、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文化中心 负 责 人:刘静园 单海华 12.“别样的亲情”亲情公益活动

通过开展亲情公益活动,把“别样的亲情”送到鳏寡孤残等家庭,展示白马湖学子的公益精神。(重阳节等节日体现)

负责部门: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文化中心 负 责 人:单海华 13.2015“我爱我家“感动白马湖温暖人物评选活动

白马湖是个大家庭,所有教师和家长以及共建单位的支持和温暖是至关重要的。(如:“最辛劳、最细腻、最无私、最美丽、最可爱”教师评选等)

负责部门: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研发中心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心 负 责 人:刘静园单海华

14.家长教育学院亲情辅导系列

邀请国内专家有针对性地对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进行相关的家庭教育的辅导,强化家长对亲情纽带和亲情伦理在儿童成长中作用的认知,并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拟邀全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

负责部门: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文化中心 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研发中心 负 责 人:单海华 刘静园

15.“感恩亲情”主题动漫音乐会(兼表彰会:2015年感动白马湖温暖人物)时间:2015年12月22日

六、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亲情文化节”主题大单元活动的组织领导,要求各中心依据分工,合作协调,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组长:郑巍巍(总策划)副组长:三中心负责人(执行)

七、活动要求

(一)在思想认识上,全校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形成共识。

(二)在组织上,加强领导和组织,建立起活动项目部门和个人负责制。

(三)在协调上,各部门分工合作,密切协作,不得互相推诿。

(四)在工作安排上,服从大局,克服困难,按时按计划完成任务。

(五)在活动中,积极探索课程整合、资源开发、理论培训的新模式、新方法,创造性开展工作。

(六)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所以,活动的设计安排,均应指向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让全体学生、教师、家长以及联合委员会都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主题性大单元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来。

(七)积极与校外媒体、上级主管部门、社区、家长联系,注意活动的宣传。

(八)各中心工作方案由牵头人负责制定,于9月20日之前上发郑邮箱。

二〇一五年九月六日

附件1:“爱在屋檐下情聚创意城”——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心活动方案 附件2:感恩亲情文化节主题阅读版块——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研发中心活动方案 附件3:感恩亲情文化节之“亲情伦理的当代意义”主题沙龙论坛——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研发中心活动方案

附件4:“感恩亲情文化节”之书画、动漫、制作等系列比赛——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研发中心活动方案

附件5:感恩亲情主题文化节之环境版块——发展规划中心活动方案

构建亲情共融的社区文化 篇3

带着颐养天年的美好愿望和期待,大庆退休职工来到成都、太仓等油田“叶落归根”工程小区,但同时也要面对远离家乡、亲人和朋友以及在陌生环境能否适应而带来的孤独感和恐惧感。该公司积极想办法,以建设亲情共融文化为抓手,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使流动党员们积极走出家门,参与到活动中,融入到社区中,打造出一个团结友爱的幸福社区。

“破冰”活动,建立友谊。成都大庆蜀苑物业管理处流动党员联系服务站(以下简称成都服务站)以“东北风”凝聚东北人的思想为突破口,组织流动党员每晚在广场扭东北大秧歌。这一提议产生了一呼百应的效果,流动党员们自然而然克服心理障碍,纷纷主动加入到秧歌队中,熟悉的曲调和舞步不但驱走了他们的陌生感,还赋予了现在居住区以亲切和家的味道。如今东北大秧歌已经成为服务站的“品牌节目”,多次参加温江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深得当地群众的喜爱,并在“东北风”中建立友谊。太仓大庆锦绣新城流动党员联系服务站(以下简称太仓服务站)自2007年成立以来,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拉近物业与业主以及业主之间的距离,连续10年举办乒乓球、台球、扑克、钓鱼等比赛,以及“秋季趣味运动会”等以“乐”为主适合老年人的比赛项目,几乎每个月都会开展。这些丰富的活动已成为人际交往的“融冰剂”,为流动党员搭建友谊平台,现在他们的朋友圈已扩大到整个社区,对小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凝聚众心,升华亲情。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流动党员在服务站的组织下生活得越来越开心,但每到元旦、春节等象征团圆的节日到来时,思亲、思乡之情自然油然而生。远亲不如近邻,太仓服务站在传统佳节到来时,组织流动党员及业主一起联欢,把大家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延伸了“家人”的内涵。并且每年元旦都举办“庆元旦、迎新年”联欢晚会,以流动党员为主,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快乐别人,幸福自己,展示出“我的晚年我做主”的潇洒姿态;每年春节前举办“迎新春茶话会”,流动党员们围桌而坐,唠家常,叙友谊,话管理,谈发展,其乐融融,营造特有的一家人、一家亲的感动氛围;除夕之夜还组织大家“包饺子,看春晚,共度除夕”活动,大家彼此祝福、彼此温暖,创造属于自己的亲情热度,使流动党员们体验着“出门在外一家亲”的真情实感。

融合情感,构建和谐。为使流动党员更好地融入当地群众及生活中,服务站从文化等多层面加强两地融合。太仓服务站经常邀请太仓市老年文体协会来小区进行友谊赛,或开展南北文化交流,加强沟通融合;与开发区第三小学开展校企共建,以“手拉手前行,共唱和谐曲”“小手拉大手,重阳送亲情”等主题活动,多层面构筑“连心桥”。2010年举办的“金秋之夜广场文化周”活动,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400多位小区居民登台表演了上百个节目,6 000多人次的居民观看了演出,使两地人在活动中深度融合,太仓市各大媒体对此多次进行报道。在庆祝大庆发现50周年的大型活动中,成都服务站举办了“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既表现出对祖国华诞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大庆油田开发50周年的敬佩,进一步增强了流动党员作为大庆人的自豪感和光荣感,以及为大庆红旗增光添彩的使命感,同时也使当地群众更加了解大庆、热爱大庆,从而更加欢迎和尊敬大庆人。通过这些活动,更好地发挥了服务站服务职能,建设亲情共融的社区文化,奏响了幸福和谐大家园的序曲。

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不容忽视。物业企业,作为密切联系服务居民百姓的企业,应结合群众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亲情文化 篇4

前段时间参加在南京举办的为期18天的省三级医院护士长管理培训班, 聆听了各位护理界的专家精彩的讲课, 并且有幸到了中大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了四天的实习活动。学习完毕感觉受益非浅。获得了许多关于管理方面的理念和实际的管理技巧。回到单位, 立即整理思路, 找出科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并且制定了系列近期及远期改进计划, 目前已经着手开始从以下几方面抓提升服务内涵及提高护理质量建设。

1 开展了“亲情病房我的家, 亲情连着你我他”“病房处处有亲人”活动

1.1 召开全科护理动员会议, 介绍亲情病房概念, 设立亲情护士。要求病房每位护士都是亲情护士, 包括护士长。

1.2 每位亲情护士分配一到两个房间做自己的亲情病房, 在与原有工作分工不冲突的情况下, 为亲情病房的患者提供更细致的亲情关怀, 要求每位亲情护士每个在班工作日至少到床边关心慰问亲情患者3次 (上班前, 上班期间, 下班前) , 帮助患者解决心理上的疑惑、费用上的疑问等问题, 使患者感觉到病房里始终有自己的亲人关心, 有自己的熟人, 朋友帮助自己。弥补了因病房责任护士治疗工作量大, 而难以为患者提供更细致的服务的缺憾。

1.3 亲情护士休息时, 要求责任护士监管此护士负责的亲情房间, 晚夜间由夜班护士统一管理。做到亲情护士休息, 亲情岗位不休息。亲情时刻在病房。

1.4 经过近一周的前期动员、准备、检查、规范阶段, 现亲情病房已经顺利开展起来。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护士由初始的不适应, 变得很自然的去关心患者, 而且也将这份热情延伸到其他亲情病房的患者, 有时亲情护士不在班, 还特意交代其他护士帮助照应自己的“亲情患者”, 或者交代管床医生注意关照自己患者的病情。患者也由初始的怀疑到接纳, 到感激, 科室里护患氛围良好, 甚至也优化了医患氛围、医护氛围, 使得科室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2 设立了科室组织文化, 营造科室文化氛围

2.1 召开科室护理会议, 提出建立科室组织文化概念。每人提交一份科室文化定位, 经过大家筛选评定。

2.2 解读科室文化定位的内涵和意义, 引导大家正确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并且以此指导实际工作。

2.3 不断巩固科室文化氛围, 强化科室环境布置的人文气息, 从环境布置等方面凸显科室组织文化。

2.4 扩大科室组织文化的影响力, 力争辐射到科室每个人。

3 抓服务的同时, 护理安全也不能忽略

3.1 完成了各种工作流程的对照和补充, 引导各级护理人员学习流程, 培养执行流程的习惯, 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研究, 修订不合理流程, 以减少人力资源浪费,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3.2 跟班每个班次每项护理工作, 检查各环节是否合理, 各规章制度是否执行, 并不断完善工作细则, 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4 加强与护士的沟通, 深化对护士的人文关怀

4.1 继续与每位护士的谈话制度, 内容不局限在指导工作缺点等方面, 多听听护士在生活、工作上的困惑和苦恼, 尤其是针对年轻护士。因为年轻护士要面临工作压力, 规范化培训的压力, 再加上夜班比较频繁, 难以一下适应这样的生活节奏, 心理容易产生波动。所以采取了不定时的与护士谈心, 而且避免正式、刻板说教方式的谈话, 拉近了与护士的距离, 舒缓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也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鼓励护士参与到科室的管理工作中来, 积极表扬年轻护士的点滴进步, 极大的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对于年资较长, 且思想难以转变的护士, 采取单独谈话的方式, 帮助其转变思想观念。

4.2 继续执行排班的人性化制度, 每位护士在排班前仍然将自己希望下周得到的哪天休息写在联系本上, 护士长会按照各位护士的愿望, 尽量安排。如果难以安排, 会与护士协商, 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一般情况下, 排班结束后不允许换班, 但如果是护士确实临时有紧急事情, 并能和其他护士协调换班, 向护士长说明后就可更改。因为护士是我们工作质量提升的保证, 是她们的付出促进了我们各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所以, 我们要在爱护我们患者的同时, 更要真心的去爱护我们的护士姐妹。

通过这段时间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实践, 对护理管理工作有很多的感受: (1) 护理管理工作可以做很多事, 或者说可以有很多事情能做的更细致, 要想抓好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 不是单依靠住哪个环节就可以, 也不能样样都抓, 否则容易样样都抓不到位, 反而将管理流于了形式, 必须是分清主次, 抓大放小。重要的事情亲自去抓, 次重要的事情分权去抓。 (2) 护理质量管理和护理服务管理都是一件长久的事情, 质量的保证和持续改进就需要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的长期高效的运转, 并且在运转过程中不断的检查, 不断的总结, 不断吐陈纳新, 不断的在新环境, 新形势下调整工作模式, 保持管理系统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3) 管理工作管的不仅仅是工作, 主要还是对于人的管理, 这里包括对患者, 对陪人, 对工作人员——护士的管理。规章制度在管理中固然重要, 但人文精神在管理工作中也极其重要, 因为精神的影响力和自我约束力远比规章制度要牢固的多, 长远的多。

最后, 借用某位护理专家老师的一句话结束本文——护理工作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只要努力, 就能变好!

摘要:2010年1月底, 卫生部在南京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 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服务改革大局, 夯实基础护理, 改善护理服务, 树立行业新风, 促进医患和谐, 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的总体要求, 把强化基础护理, 改善护理服务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科室一直在尝试真正将优质服务做细致的方式方法。目前已经着手开始从以下几方面抓提升服务内涵及提高护理质量建设:①开展了“亲情病房我的家, 亲情连着你我他”“病房处处有亲人”活动。②设立了科室组织文化, 营造科室文化氛围。③抓服务的同时, 也要抓护理安全。④加强与护士的沟通, 深化对护士的人文关怀。通过这段时间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实践, 对护理管理工作有很多的感受:①要想抓好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 不是单依靠住哪个环节就可以, 也不能样样都抓, 否则容易样样都抓不到位, 反而将管理流于了形式, 必须是分清主次, 抓大放小。②护理质量的保证和持续改进需要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的长期高效的运转, 并且在运转过程中不断的检查, 不断的总结。③规章制度在管理中固然重要, 但人文精神在管理工作中也极其重要。

亲情文化 篇5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古代亲情诗的源头。“诗三百”中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人伦理常的国度。所谓人伦,是指存在於人类社会中以维系道德秩序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中国古代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有(又)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P125]《礼记·中庸》又称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为“天下之达道”[3](P28),《左传·文公十八年》称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为“五教”[4](P523),足见其重要性①。在古代人看来,人伦乃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所谓“无所逃於天地间”者是也。在这五伦之中,夫妇、父子(包括母子)、兄弟(包括姊妹)这三种关系,发之於“人之大欲”,归之於社会伦理,中国人常称之为“天伦”②,是因婚配、血缘和长幼等而产生的亲情。夫妇之道、孝道和悌道伦理,即是分别协调夫妇、父子和兄弟这三种基本家庭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亲亲,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一整套人伦规范。“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 [5](P292),由对故土的眷恋而产生的对家人共同生存的期望,既是中国人最为根本的本性与本质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可以说,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它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是以此为基点而衍发的。

中国古代诗歌以情之抒发为本质特征,所谓“情动於中而形於言”(《毛诗序》)。由于中国古代有这种重视人伦亲情的传统,亲情诗在中国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亲情诗的源头。翻开《诗经》,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诗三百”中,表达亲情者不下20首,带有亲情的成分者更多。家族人伦亲情对“诗人”们来说,不只是提供了一种文化背景,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母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礼义规范中,亲情一直处於“礼义”的严密框架之内,由情发礼止情感抒发机制而融铸的“温柔敦厚”诗教原则,於亲情之表达得到鲜明体现。

夫妇人伦是周人的首重之情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2](P143)。新婚是男女生活中幸福的起点,是人生的终身大事;男女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由此衍生出父子兄弟之家庭伦理亲情关系。《诗经》以《关雎》为首,即含有敦厚夫妇之意,正如《诗大序》所云:“风天下而正夫妇。”有夫妇始有人伦,《韩诗外传》卷一载孔子与子夏论《关雎》,借子夏之口云:“大哉《关雎》,乃天地之基也。”[6]夫妇乃是人伦礼义中极重要之一环,如《礼记·内则》云:“礼始於谨夫妇。”[7](P759)《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3](P23)《周易·序卦》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8](P294)只有夫妇关系和谐了,才谈得上其它。故《礼记·昏义》云:“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 [7](P1418)人伦造端乎夫妇,而后有五伦次序,从而构成君臣之国家关系。东汉荀爽延熹九年对策云:“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9](P2052)所以,可以认为《诗经》以《关雎》始,即象征它对人伦的关切。夫妇间的道德,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方能维系夫妇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②,《关雎》“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拟□□之好”[10](《孔子诗论》10、14、12),既有在雎鸠关关和鸣的河边与淑女邂逅的一见钟情,又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急切相求;既有 “求之不得”遭拒后对“淑女”情真意切的相思爱恋,又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夫妇和睦的挚情美满。

《诗经》写夫妇之义的诗篇尚未被后世儒家导向君臣国家的政治伦理轨道,而是充盈着浓浓的天然温情,从中可以领略到上古婚姻家庭生活的多彩图景。如《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 ,左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此诗题旨,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妇人乐其夫不再行役之辞:“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於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11](P43)诗人捕捉了一对情真意挚的夫妇奏乐舞蹈,相招相乐的行为片断:夫妇贫贱相守,心乐情爽,双双同歌共舞,自娱自乐,其形阳阳(洋洋),其情陶陶,於流美欢快的格调中,不难想象这是一对相敬如宾、鱼水情得的恩爱夫妻,和睦爱敬,其乐融融。如果说这里体现的是对“礼义”所倡导的夫妇之道的礼赞的话,那么《郑风·女曰鸡鸣》则恰似一幕夫妻家庭生活小剧,在率性朴质中表现出夫妇间温磬的爱恋: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闻一多认为此诗是“乐新婚也”[12]。全诗通过这对勤劳的青年夫妇维妙难肖的对话,以几个依次展现的特写镜头表现出二人世界的无限温情,夫妇间互敬互爱、互助互勉,和睦的生活、诚笃的情感和美好的心愿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春秋时期征战频繁,夫妇分离是家常便饭,《诗经》表现情深意笃的夫妇再次被宙斯之剑劈为两半时对当事人所造成的触及生存本质的深深挫伤,今天读来仍使人有心灵震撼之感。这方面以《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为代表。两首诗均为“妇人以夫久从征役而作”[11](P40)。《伯兮》共四章: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首章夸夫,次章思夫,三章写思之切,末章写思之苦,聪明英武的“伯”(夫君)使她自豪,分离又使她陷入生活紊乱的无尽痛苦之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愿言思伯,甘心疾首”,“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对“伯”的刻骨相思丢不了、治不好,一层深似一层,委婉曲折,真切感人,活画出一个鲜明而生动的思妇怀人形象,堪称千古“闺怨诗之祖”。《君子于役》共两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见景怀人,情思悲切,日落黄昏,这位思妇独自依门而望,鸡栖于窠,牛羊归栏,行役夫君,还未还家,“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一声深情的叹息,感人至深;“君子于役,苟无饥渴”,默默的祝愿中更见思之切、忧之深,在带有某种朴野色彩的情性表达中,显示出对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呼唤着生命性灵的完整;同时也以对“最难消遣是昏黄”的国人共通心理的敏锐捕捉,唱出了千载以下人们的共同心声。《邶风·绿衣》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他穿上妻子生前亲手缝制为自己的绿衣黄裳,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启后世“悼亡”诗之先河。《邶风·击鼓》写一位“从役者念其家室,因言始为家室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3](P19)感真情惋,动人心魄;《豳风·东山》写一位九死一生的戍卒在细雨濛濛的归乡途中思念家室的内心活动:“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心心相印,心灵感应,将征夫、思妇相互怀恋的真切感受和盘托出。此外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虽写弃妇之怨,不能算是亲情诗,但其中有很多对过去夫妇家庭生活的回忆,把那种爱恨交织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或哀怨或决绝,均表现出在合法婚姻家庭关系恶化破裂时对周礼所规定的夫妇正道的渴望。

“父母者,人之本也。”[13](P2482)父母子女间有着直接的血缘的关系,存在着最为浓烈、深挚的亲情。中国古代,父母子女之间天然的至性至情,既关联着人伦理常也关联着国家社会的治乱兴衰,成了中国古代诗歌重要题材之一。《诗经》中出现一些关於父母子女亲情的篇章。如《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毛诗序》云:“《凯风》,美孝子也。”父母作为子女的直接养育者,“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豳风·鸱鸮》),是子女终生难以报答的。全诗表现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和子女的感激之情,而为不能回报母亲养育深恩和期望而自愧自责。无私的母爱像长养万物的“凯风”(夏日的南风)一样,温润哺育着年幼的儿女,儿女长大成人母亲负出了多少辛劳,耗费了母亲多少心血!而自己却未能报效母爱以慰母心①,“其自责亦深矣” [11](P19)!全诗用的是《诗经》中常见的比兴手法,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起兴,兴中有比,在有声有色的夏日图景中蕴含无限温暖的母爱亲情,“寄意远而感慨深,婉而不露,微而甚切”[14](卷一),在重章叠句的复沓中,贴切地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情赞美和反躬自责的愧疚,“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15]相比起来,《小雅·蓼莪》中的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和强烈。父母生我养我辛苦劳累,恩深似海,而自己长年行役在外,未能慈乌返哺以尽孝心,返回家中时,父母竟然逝去,他看到家里野草丛生,想起“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养育之恩象昊天一样浩大无私,而自己却不能报答于万一。这些呼喊与痛哭,读之几令人泣下。《孔丛子·记义》载孔子语:“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全诗抒情跌宕起伏,回旋往复,艺术感染力强烈。“咏《蓼莪》则孝子悲”[16](卷五五)“蓼莪”成了后世表达悼念父母之情惯用的意象。西晋初王裒父母逝去后(裒父王仪任司马时为司马昭所杀),“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17](P2278)曹植《灵芝篇》:“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唐人牟融《邵公母》:“劬劳常想三春恨,思养其如寸草何……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翁母些》:“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清人杨贞《闻鸦喧忆亲抒怀》:“三复蓼莪诗,叹息欲废书。”张梦莲《忆亲》:“幼累爷娘长适他,伤心生女负恩多。风诗不少闺人泪,只有男儿赋蓼莪。”《凯风》、《蓼莪》是《诗经》中表达对父母深情的最感人的篇章,此外,《豳风·鸱枭》以禽言形式表现母亲不畏艰险保护子息,《周南·葛覃》描写已出嫁的女儿将回娘家前的喜悦,《唐风·鸨羽》写儿子因服役不能亲自侍奉父母的痛苦,《小雅·四牡》写外出为官的儿子思念父母而不能相见的苦闷,均真切感人。

一母同胞,情同手足;同宗共祖,血缘情深。《尚书·君陈第二十三》:“惟孝友于兄弟。”孔疏:“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18](P270)父子、兄弟同属天伦,兄弟之间友恭相处,也是对父母的孝行,因此兄友弟恭,就成了协调家庭内部兄弟之间横向关系的伦理规范,推而广之,则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从而形成“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念。《诗经》中涉及兄弟之情者,如《唐风·杕杜》、《王风·葛藟》,都是写流浪异乡无兄弟相助的`孤单和哀伤,《邶风·燕燕》写卫君作为兄长涕泣送别远嫁的妹妹。聚族宴飨是周人“亲亲”的重要方式,《周礼·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大雅·行苇》是一首周王宴飨族人的诗歌,以丛生聚居茂盛的芦苇起兴,引入此次宴飨的对象“戚戚兄弟”,以宴飨礼仪之隆重来歌咏兄弟之情。《小雅·頍弁》展现了一幅宴请兄弟亲戚们的和乐场面,十分热闹,最后又有一些伤感和及时行乐的思想透露出来:“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小雅·六月》亦云:“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兄弟共享美食,孝友亦体现于其中。而《小雅·常棣》更是专写兄弟亲情的名篇: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诗补传》:“言兄弟之相亲出於自然也。”表达的是兄弟在一致对外、平定丧乱之后相聚宴会的情形。以常棣华则覆萼,萼则承华喻兄弟间之自然亲情,以常棣花盛开之明艳起兴,赞美族人兄弟之亲近美好,极写兄弟欢宴,敦睦和好,张扬兄弟之情以巩固宗族。全诗共八章,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表现兄弟之情,朱熹《诗集传》对此诗的解说较为透彻:

此诗首章略言至亲莫如兄弟之意。次章乃以意外不测之事言之,以明兄弟之情,其切如此。三章但言急难,则浅於死丧矣。至於四章,则又以其情义之甚薄,而犹有所不能已者言之。其序若曰:不待死丧,然后相收,但有急难,便当相助。言又不幸而至於或有小忿,犹必共御外侮。其所以言之者,虽若益轻以约,而所以着夫兄弟之义者,益深且切矣。至於五章,遂言安宁之后,乃谓兄弟不如友生,则是至亲反为路人,而人道或几乎息矣。故下两章,乃复极言兄弟之恩,异形同气,死生苦乐,无适而不相须之意。卒章又申告之,使反覆穷极而验其信然。可谓委曲渐次,说尽人情矣。读者宜深味之。[11](P103)

“常棣”①、“脊令”已成为兄弟的代称,被后世诗文广泛运用。如王勃《自乡[还]虢》:“无使《棠棣》废,取譬人无良。”张九龄《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兴逐蒹葭变,文因棠棣飞。”杜甫《至后》:“梅花欲开不自觉 ,棣蕚一别永相望。”白居易《棣华驿见杨八题梦兄弟诗》:“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名作棣华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高骈《塞上寄家兄》:“棣萼分张信使希,几多乡泪湿征衣。”薛稷《饯许州宋司马赴任》:“令弟与名兄,高才振两京。别序闻鸿雁,离章动脊令。”孟浩然《入峡寄弟》:“泪沾明月峡,心断脊令飞。”《洗然弟竹亭》:“俱怀鸿鹄志,共有脊令心。”杜甫《得弟消息二首》其一:“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其二:“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一:“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戴叔伦《舟中见雨》:“功名何卤莽,兄弟总凋零。梦远愁蝴蝶,情深愧鶺鴒。”宋范成大《山会同馆兄弟南北万里感怅成诗》:“把酒新年一笑非,脊令原上巧相违。”明冯惟讷《秋日寄懐家兄》:“明月双悬江海泪,秋风一寄脊令诗。”

以上所述的是《诗经》中有关夫妇、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的亲情诗,另外一些篇章涉及到祖孙、姑侄、甥舅等亲情,兹不一一述及。《诗经》中还有很多篇章虽不全然是亲情诗,但也有涉及到人伦亲情的地方。如《邶风·击鼓》写戍卒思归,其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数句,抒发对家中妻子的深深思念,非常感人。还有一些诗里面涉及不止一种人伦关系,如《常棣》中既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也有“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还有“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更涉及到朋友一伦。《魏风·陟岵》中既有“瞻望父兮”、“瞻望母兮”,也有“瞻望兄兮”,这首诗中父子、母子、兄弟间的三次对话虽然简单,但“犹来无止”、“犹来无弃”、“犹来无死”深切叮嘱,其“父子兄弟相望之真情”[14](卷一),足令全诗生出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其它篇章中如《邶风·泉水》写外嫁别国的女子思归,回忆起当年出嫁的时候:“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大家族间的浓浓亲情。

家庭伦理是道德生活的核心,个人道德之养成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是家庭道德的伦理规范,以此来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亲爱和睦的家庭氛围,从而缔造全社会的和谐。家庭亲情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形式,作为一个特定的生存空间,是个体身体与灵魂的栖居地。在中国文化中,家与国具有同构性,“‘家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是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它的一切。”[19](P51)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中,“家”是“国”的起点,“国”是“家”的扩大,从家庭、亲戚到乡党、同窗,从社团、族群到社会、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以血缘亲情为主轴联结起来的,“家”不仅组织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而且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和价值指向;从个体来说,“事亲”又关联着自身的社会声誉与社会地位,所谓“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13](P3295)因此,人伦亲情不但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而且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定减少纷扰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一部最具奠基意义的文化典籍,《诗经》以形象而质朴的语言写出上古时代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妇爱的人伦理想,并由此而形成爱国爱家的乡土情结,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以孝为本的伦理观念,礼乐相配的文化制度,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培育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构建鲜明的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的融合统一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亲情在北,亲情也在南 篇6

9月来临的时候,黄嘉尧不得不在爸爸的陪伴下,到复读学校报到。办了手续后,他径直走到宿舍,连。再见”也没有和爸爸说。爸爸站在那儿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黄嘉尧那么讨厌爸爸,是他的花心,让妈妈受尽了痛苦,然后与爸爸分手离开了这个城市去了北京。

其实以嘉尧的成绩,绝对是上一流大学的料。可是,出乎意料,成绩一出来,不尽如人意。爸爸有些不相信这是嘉尧的成绩,于是去查分,竟然发现,嘉尧的数学答题卡忘了写名字,也就是说,嘉尧硬生生就丢了50分。爸爸一边责怪着他粗心大意,一边唉声叹气。看着爸爸伤神烦恼的样子,嘉尧觉得暗爽。没有人知道,那张答题卡,是他故意忘了写名字。

他只是想报复爸爸,他没有给自己完整的家庭和爱,却想左右自己的人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爸爸强制性地给他填报的全是本地的大学。嘉尧多么想离开爸爸,离开这个家。所以他用了极端的方式来反抗。甚至,他以为,在“监护不利”的情况下,妈妈可以接他走。没想到,还是要在这里复读。但是至少,他住校了,不用每天再面对爸爸和“喂”了。

“喂”是爸爸现任的妻子,是嘉尧的后妈。可是嘉尧从来都对他视若无睹、横眉冷眼。虽然,爸爸妈妈离婚,并不是因为“喂”;虽然,“喂”对他还是蛮好的,总是一副很关心他的样子;甚至,“喂”给自己生了个弟弟,但这反而让他更加讨厌她了。

有骨气的人,不花你们的钱

学校里复读的生活,很快让嘉尧暂时忘记了家庭的烦恼。他没想到,复读的同学还可以这么快活。好像,一部分人并不怎么重视学习,他们穿名牌衣服和鞋子,终日玩PSP。当然,也有很多埋头读书的。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毕竟这所复读学校的学费那么昂贵,能读得起的,非富即贵。其实嘉尧也是有钱人家小孩,只是他觉得他要有骨气,不要用爸爸的钱。他的生活费都是妈妈寄给姑姑,然后他从姑姑处拿的。妈妈一个人在北京打拼,所以嘉尧并不敢浪费。

开学后,嘉尧一次也没有回爸爸家。周末,他如果不去姑姑家,就是在学校复习,或者到校外的网吧玩游戏。他是游戏高手,周末晚上宿管不点名,于是嘉尧就在网吧玩通宵。一直到第四周周末的时候,爸爸打电话来,说同阿姨和弟弟来开车接他,就等在校门口。迫于无奈,嘉尧才慢吞吞地收拾东西出去。爸爸是个急性子,见嘉尧许久才出来,便喝斥他。嘉尧虽然恨爸爸,但还是敬畏他,所以也不跟他顶嘴。倒是“喂”热情地解围,说在城南发现一家江西菜,味道很不错。嘉尧转过头不理会她。

吃了晚饭爸爸回公司有事处理。嘉尧到家后在书房上网。看了一半的政治资料放在客厅茶几上,才两岁的弟弟爬上爬下,最后,竟把嘉尧的资料撕得乱七八糟。嘉尧如何能对尚不懂事的弟弟发火,见“喂”进来,伸手即推,嘴上喊着:“管好你的仔!”

“喂”手上的一碗汤应声落地,玻璃碗里是刚煮好的银耳鸡蛋,是嘉尧最喜欢的甜品。幸好是木地板,玻璃碗没有碎,只是银耳洒了“喂”满身。弟弟也吓得大哭起来。

嘉尧回自己的房间。他想这次一定惹恼“喂”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等爸爸回来教训他。可是直到第二天早上,爸爸也没有提昨晚的事。早餐的时候,爸爸看到“喂”的脚上有烫伤痕迹,问怎么回事。“喂”边给嘉尧的碗里放煎蛋,边若无其事地说,泡茶的时候,不小心打翻杯子了。

嘉尧没敢看她的眼睛。只埋头吃东西。

那天,他给在北京的妈妈发短信:喂在收买我。我才不领她的情。

妈妈打电话过来,说嘉尧一定是错了。她见过阿姨,觉得她是善良女人,让嘉尧尊重她。

嘉尧很听妈妈的话,可是这句话,他是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他怎么可能把她当成一家人?他觉得爸爸、“喂”和弟弟才是一家人,而他是个真正的外人。

谁是你的儿子

嘉尧爱鞋如命。爱科比如命。

科比是NBA里他最欣赏和崇拜的球员。NBA25周年时,NIKE出了科比的空军一号,可是价值不菲。嘉尧盘算着,这个月每天减一顿饭,再跟姑姑说要交资料费,或者干脆找份工打,怎么也把它拿下。那天他在家里打电话给好友阿涵时就是这样说的:“兄弟,有没有家教做,给我介绍一个,就等着买科比的这双空军一号了!”

当然,嘉尧绝对没有说大话,他的英语用广东话来讲就是很“GEN”。这一点,全复读学校的英语老师都不得不服。甚至有时,英语老师会让嘉尧到讲台上给班上的同学讲语法。

阿涵的家教还没有介绍来,“喂”却到学校来了。那天是体育课,当保安叫嘉尧到学校门口时,嘉尧愣住了,“喂”提着大包小包的食物、营养品,还有几本复习资料,嘉尧只冷冷站在那里,连人也不叫。最后,“喂”想把手上的袋子递给他:“嘉尧,给你买了双鞋,42码的,我量了你家里的一双球鞋。”

嘉尧站在那,意思就是不想要她拿来的东西。他根本不屑。这时保安说:带你妈妈到校园里逛逛吧!

嘉尧恶狠狠地瞪保安,一副要打人的架式,“谁是她儿子!你放屁!”

一阵骚乱。幸好哥儿们阿涵赶来,才中止了一场风波,“喂”有些讪讪地说:“那我走了!”

那天,是阿涵替他把那些东西带到宿舍的。打开装鞋的袋子,竟是嘉尧喜欢的那双空军一号。

阿涵走时拍拍他的肩膀:“哥们,你后妈挺好的。我说真的。亲妈都不一定这么纵容你。”

深夜里守候的爱

嘉尧依然不常回家。可是对“喂”,他似乎没有那么讨厌了。弟弟已经会脆生生地喊哥哥,也不知道是谁教他的。

一模考来临的时候,压力越发的大了,嘉尧不知道,怎么身边的同学都发了疯一样,要不就是拼命学习,要不就是拼命玩游戏。这是座封闭管理的学校,时间久了,会让人有发疯的感觉,宿舍里的男生开始想着法逃出去,他们发现学校的东面墙有一扇大铁门可以翻出去。

于是,一切都貌似风平浪静,男生们一如既往地上自习,然后回宿舍等着宿管来点名。11点的时候,宿管点过名,男孩子们便开始行动了,三五个相约,一起翻墙到外面的网吧,网游到凌晨,然后会在天还没亮时翻墙赶回宿舍,若无其事地等待早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终于还是走漏了风声,已经有几个男生翻墙时被宿管抓住,记了大过。嘉尧暗自庆幸,可是网瘾难戒,越是压力,他越想出去。那晚挣扎了很久,还是和同宿舍的阿胜一起翻墙出去了。直到凌晨五点,他们才溜回到学校南面大门外,阿胜给嘉尧放风,他准备爬这近四米高的大门。哪知,保安和几个宿管同时出现,把正准备爬的嘉尧抓个正着,而阿胜却趁乱逃跑了。没想到的是,“喂”却在这凌晨时分忽然出现了,她喘着气说:“嘉尧,都说一会到校内接你,会跟老师说明情况,你怎么心急得要爬墙?”

之后,“喂”就跟宿管解释说:“我是嘉尧的妈妈,今早要坐早班机出差,只是有个证件恰巧上次逛街时放在嘉尧的包里了,嘉尧怕保安凌晨都睡了,就急着爬墙给她送出来。”

在“妈妈”的保证和解释下,宿管也不好再处分嘉尧。其实,是阿涵听到宿管在凌晨的时候突击检查,就知道出事了。幸好男生宿舍有二十问,还有时间叫嘉尧回来,可是嘉尧的手机打不通,他只好打了嘉尧后妈的电话,其实,上次,买空军一号的事,是“喂”打电话问阿涵的,才知道空军一号是什么。

凌晨的微光里,在宿管的许可下,“喂”带着嘉尧在外面的小街吃早餐。他看到她给他叫最喜欢吃的豆花和油饼,抬头看她的时候,感觉她笑得很灿烂,只是,眼角似乎有了皱纹。心里很不是滋味,大口吃起来。

亲情在北,亲情也在南

嘉尧跟爸爸、跟“喂”的关系融洽了起来。周末回家,他会给他们讲一些学校的事情,弟弟已经学会跟在他的屁股后面走来走去,会耍赖让他抱。

填报志愿的时候,嘉尧给远在北京的妈妈快递了报考的资料,他想征求妈妈的意见。同时,他也把资料拿给,了爸爸和“喂”:爸爸,阿姨,你们帮我参谋一下,我的成绩没问题,希望志愿上别出差错!

亲情文化 篇7

《家庭树》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的第一课, 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 使其明白“我”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理解“家庭”的概念, 为懂得“我的成长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作好铺垫。本课根据儿童的实际认知能力, 除去了“家庭结构”的抽象概念, 设计了“家庭树”的具体形象, 以激发学生对家庭成员及其之间关系问题的兴趣与感知。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能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 愿意尊敬长辈。

2.行为与习惯:在生活中正确称呼家庭成员, 逐渐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庭结构) , 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

4.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交流, 形成能力。

教学准备:

全家福照片, 歌曲《家族歌》《让爱住我家》。

教学流程:

一、师生真诚对话, 走进学生生活

(一) 激趣导入, 谈家庭

导:同学们的活泼、热情让老师想起了童年。老师很想把自己引以为豪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同学们认识, 你们喜欢吗? (喜欢) 谢谢同学们。

1. 教师展示全家福, 并介绍家庭成员。

2. 学生相互交流其家庭成员及兴趣爱好。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全家福并作介绍。

评析:教者首先展示并介绍了自己少年时的全家福照片, 师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对话, 课堂教学多向互动, 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家庭结构的概念。

(二) 小结, 揭示课题

1. 师述:在这个家庭中, 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爸爸和妈妈分别是谁的孩子? (板书:爸爸、妈妈、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2. 这个家庭中先有了谁, 后有谁?

3. 揭示课题, 完成板书。

我的家庭先有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才有了爸爸、妈妈, 最后有了我, 我们一家三代人组成了家庭树 (老师画简笔画) 。今天, 老师跟同学们一块学习《家庭树》。板书:

4. 阅读《家庭小辞典》问:你读懂了什么?

评析:板书、简笔画的设计, 深入浅出, 形象生动, 有利于学生弄清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明白长幼位序, 了解家庭结构关系。

二、凭借活动载体, 生成教学目标

活动一:听录音, 说趣事

1.师述:同学们在家这所特殊的“学校”中生活了十年左右了, 一定与家人之间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 马小华也一样, 大家一起来分享他家的快乐吧。

2.听录音 (马小华与家人趣事) 。

3.学生互说家庭趣事, 再上台诉说自己的家庭趣事。

评析:这一环节学生在兴奋、欢快、活泼的气氛中品味着家庭的欢乐、温馨, 引发了学生的家庭归属感和幸福感。

活动二:认识亲戚

1.师述:我们在浓浓的亲情呵护下茁壮成长。你知道哪些人时刻关心爱护着你吗?

2.学生回答 (叔叔、阿姨、伯伯……) , 解释什么是亲戚。

3.他们和“我”是什么关系呢?听歌曲《家族歌》。

4.小组对抗赛。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评析:活动二的教学设计运用了听歌曲、小组对抗赛等形式,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强化了学生对家庭成员关系的认识。

活动三:理清父系亲戚关系

1.师述:同学们知道哪些人是爷爷、奶奶的孩子和爸爸的同辈吗?他们的孩子是“我”的什么人?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老师用卡片板演父系亲戚关系。

评析:此教学活动设计, 化难为易, 把学生引向深入, 为后面填写抽象的家庭关系图起到铺垫作用。

活动四:填写“我”的家庭关系图

1.师述:同学们的家庭成员各不相同,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我”的家庭关系图。

2.学生填图。

3.反馈。学生介绍“我”的家庭关系图的填写。

活动五:共唱《让爱住我家》, 回归学生家庭生活

1.师述:家是我们时刻眷念的地方, 爱支撑着我们的家, 那就让爱永住我家。

2.师生共唱《让爱住我家》。

评析:师生共唱《让爱住我家》, 再次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 回味家庭的温馨, 产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眷念之情。

三、总结升华情感, 回归学生生活

爱是付出、爱是感谢!同学们全心全意爱我们自己可爱的家吧!

反思:

1.师生真诚对话, 走进学生生活

克林伯格认为, 在所有的教学中, 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 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知识传递, 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家庭树》一课第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构建了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间对话的平台。师生在双向交流、多向互动中, 彼此敞开心扉, 相互接纳。道德认知有了生命才有情感, 道德认知回归生活, 应是新课程追求的价值目标。

2.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学生发展

新德育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强调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家庭树》一课的教学设计, 教者安排了学生喜闻乐见, 精彩纷呈的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去主动探究, 体验感悟, 生成教学目标。事实证明, 只有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获取切身体验的东西, 才能入脑入心, 珍藏久远, 有效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

3.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上一篇:中国油画家下一篇:应急平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