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口镇

2024-08-07

马山口镇(共11篇)

马山口镇 篇1

1 党政领导重视, 是确保免疫密度达标的保证

针对巴中曾口镇动物防疫工作面宽量大、任务艰巨的问题, 镇党委政府重视, 上下齐抓共管, 每逢春夏秋季和突击防疫时, 我们都及时向政府分管和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并提出建议方案。政府纳入议事日程, 解决防控经费, 出台专题文件, 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 与各村委会签订《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 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工作中安排专人督查。把动物防疫工作提到一定高度, 有位子、有保证, 增强了执行力度。

2 狠抓防疫人员业务培训, 是确保免疫密度达标的基础

2010年以来, 曾口镇组织专业人员编印了《巴州区曾口镇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培训资料》, 镇畜牧站职工和村防疫员人手一册。在镇政府组织召开的春防工作会议上, 聘请了巴州区防检站高级兽医师就免疫操作规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就部分防疫人员在过去的免疫操作中遇到的热、难点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3 建好“三支专业”队伍, 是确保免疫密度的根本

曾口镇严格按照“政府带保密度、部门履职保质量”的防疫工作机制, 各村组建了三支队伍:一是宣传解释组。由村、社干部组成, 负责分社、分片先行召开群众会, 及时召集养殖户密切配合该辖区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对个别不愿接受动物防疫工作的养殖户进行解释、疏导, 为防疫注射工作的顺利实施扫清障碍。二是免疫注射组。按每2至3个村组建一个免疫工作组, 每个组必须由3人组成 (至少两名防疫人员或一名畜牧站职工) , 该村防疫员任组长。一人负责免疫注射, 一人负责对免疫后的猪只佩戴耳标, 一人负责建立免疫档案、张贴告知书, 并监督免疫密度和质量。三是畜禽圈舍消毒组。由村、社干部指派专人在春秋两季开展免疫的同时一并对畜禽圈舍进行全面消毒, 按规定标准收取消毒费用。消毒药品由牧业中心提供。

4 妥善解决免疫反应和死亡补偿难题, 是确保免疫密度达标的关键

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每个免疫组无偿发放一定数量的常用应激抢救药物, 主要是对免疫后当场发生反应的畜禽进行现场抢救。二是成立免疫应激反应救治组。在公益人员和退休人员中精选两名身体健康, 业务水平高, 会驾驶摩托车的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处理免疫后经抢救还需继续用药的畜禽救治, 及对在免疫时畜禽巧合发病的畜主进行解释。镇畜牧站明确了他们的权、责、利。三是解决好确因免疫反应医治无效导致畜禽死亡的补偿费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处理:一方面, 死亡的猪只 (含母猪) 利用农业保险政策来解决养殖户的补偿。另一方面, 牛、羊、禽的死亡补偿在没有政策性保险的情况下, 主动要求得到当地党政的补助。去年春季政府已兑现给曾口站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5000元, 我们通过严格规范技术操作, 未出现一例猪、牛、羊死亡的事件, 反应救治和死亡补偿总计开支也未超出2000元。通过妥善解决免疫反应和死亡补偿, 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农户怕给畜禽打针的畏惧心理。

5 消除免疫死角, 是确保免疫密度达标的重点

统一印制书面通知书, 一式两份, 畜主留存一份, 镇站存档一份, 畜主和防疫员必须签字, 并书面告知养殖户。《通知》主要明示了三点内容:一是什么时候派哪位防疫员到户 (场) 来开展动物免疫工作。二是确定是什么原因 (畜禽属怀孕期、患病, 新引进仔畜) 当时不能免疫注射, 待空怀、健康后向村防疫员或畜牧站挂片职工主动申报补免, 并留存防疫人员和挂包兽医电话。三是凡因应免畜禽空怀及生病未免疫的, 事后不主动申报补免, 发生疫情造成的后果由养殖户承担全部责任。通过上述措施使我们的动物防疫工作真正由季节性变为常规化, 不仅夯实了免疫基础工作, 更确保了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达到100%。

无限风光在马山 篇2

心底间,对马山隐隐地怀有几分崇敬的情愫。马山以地质公园的名号驰名远近,那里的柱状节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接触变质带、沉积构造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撑得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3A国家级旅游风景区的份量。

马山虽小,最高海拔不过200余米,在当地的名气却不小。当地有民谣云“泰山云虽高,不及东海崂。崂山云虽高,只及马山腰。”马山在当地人们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其实离其不足百里的崂山,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高度,都在马山之上。之所以会出现“崂山不及马山高”的民谣,是因为当地人曾以崂山的山顶发现海蛎子的化石,而马山上也有海蛎子化石,却是在马山的半山腰处。由此当地的人们推断,很久以前崂山地区曾经是一片海,而马山则应该是一个孤岛,只不过岁月变迁沧海变桑田,才形成了今日之地貌。那“崂山只及马山腰”的传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马山地质公园山体由主峰马山、西峰大山、小峰宝安山、团山、长岭及周围坡地组成。自南、北两侧遥望,主峰马山、西峰大山呈二峰并峙状,形似马鞍,故又名马鞍山。

2014年,即墨市城市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受命对马山地质公园进行投资建设,到今年上半年,即将全面完成马山地质公园的建设任务,将马山打造成为一个以地质资源保护和展示为核心,兼具城市郊野公园特征,集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自然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益民健身休闲公园。

初到马山,开阔大气的公园布局和景观设置,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完全打破了来路上的主观想象。

占地6000亩的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省级地质公园,告别了昔日的旧模样,建设单位用励精图治和精心施工换来了马山景区的现今风貌,对地质古迹、人文景观、自然环境的用心建设均以保护地质生态为前提,采用整修园内道路,绿化、优化景观周边环境等方式,无任何破坏。

开放式的南入口进山道长670米,宽18米,大型雪松及银杏树在大道两侧铺陈开来,形成两条气势雄伟的绿化迎宾带,被赋予一个美丽而简洁的名字——“银杏大道”。林下设置休憩场地及自然草花组合。大道上依次“走”来的是:阳光·运动雕塑、公园大门、游客服务中心、石阵广场、童趣广场、士大夫广场6个节点及9处特色休憩点。与之相对的另一条由北进入的北入口进山道长330米,宽15米, 两侧行道树为红枫,特色枫林大道给游人呈现出另一番异样的绝美景致。

即墨市城市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花费心血精工细作而成的“两环”路,是环抱整个马山的两个环形圈。其中,内环路为黑色沥青路面健步道,长3107米,宽4米,沿途设有休憩点春、夏、秋、冬四处;外环路为彩色沥青路面健步道兼自行车道,长5438米,宽3米,沿途设有休憩点8处。“两环路”非常适合快步疾走和自行车健骑。

“两环”路将马山地质公园的必看景色串联起来,在层层新翠和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的花海中,我们一步步迎向马山石林、接触变质带、硅化木博物馆、森林体验区、地质花园、金色池塘、云龙湖等主要景观,饱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的壮美。

马山地质公园山体由主峰马山、西峰大山、小峰宝安山、团山、长岭及周围坡地组成。自南、北两侧遥望,主峰马山、西峰大山呈二峰并峙状,形似马鞍,故又名马鞍山。

占地6000亩的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省级地质公园,告别了昔日的旧模样,建设单位用励精图治和精心施工换来了马山景区的现今风貌,对地质古迹、人文景观、自然环境的用心建设均以保护地质生态为前提,采用整修园内道路,绿化、优化景观周边环境等方式,无任何破坏和人为雕琢痕迹。采用“喷播”等先进绿化技术增绿补绿,美国红枫、河桦等珍稀植物的引进,形成了特色绿化主题。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配套服务设施十分完善,南入口植草砖生态停车场36000平米,停车位694个, 北入口植草砖生态停车场14000平米,停车位309个。游览标识系统品种齐全、布局合理;公共厕所8处,均采用自动感应式冲水,节能环保;设立特勤队、游客服务中心、卫生保洁队伍等,确保了景区良好的游览环境。

置身马山,顺山势乐淘淘地走步上行,俯瞰即墨新市貌,动车即墨北站……徜徉在山间,不时偶遇结伴的三两姑娘聘婷而立,欣然拍照留念;帅气的小伙飒爽英姿骑车飞过,惊起林中鸟雀几只;还有晨练的阿姨们,一路欢歌笑语回荡山间,据说每天都会结伴同行,恋着这片山林美景。

◎大夫广场

大夫广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士大夫雕塑高约10米,系巨型花岗岩雕琢而成。雕塑左右各放置长约8米的自然置石。周边林地及水系景观静雅美观,形成山环水抱之势。前广场栽植28棵美国红枫,打造秋季景观亮点。大夫广场地面设置3处精美的青石地雕:“莲生三戟”“五福捧寿”“梅兰竹菊”寓意吉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及对传统美德的赞扬。

◎马山石林

马山石林是一种柱状节理石群,位于马山西南坡之团山,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据考证,此是1亿多年前由火山岩浆冷凝而成,现裸露部分高达28米,厚约30米,跨度达150米。柱状节理石柱群由无数根直径一米左右、呈四棱、五棱或六棱柱状的单个柱体紧密排列组成,气势雄伟,非常壮观。柱体内含有许多安山岩气孔晶洞,洞内有大量的方解石、冰洲石晶体,呈菊花瓣状,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尤其在安山岩中,发现此柱状节理在我国尚属首列,是世界柱状节理石柱三大奇观之一,从规模和科研价值上,都可与世界闻名的英国玄武岩柱状节理“巨人堤”和美国响岩体柱状节理“魔鬼塔”相媲美。

nlc202309081258

◎马山硅化木

马山硅化木主要分布于马山山体的四周山麓之下的沉积岩层当中目前已发现20多株。早在一亿三千万年前,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区内生长着大量的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被本地或异地掩埋,在高温高压等特定地质环境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硅化木化石。根据硅化木的木质构造推断,马山硅化木属松柏类的南洋杉科。硅化木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旅游价值。

◎接触变质岩带

接触变质岩带分布在马山东坡,马山极顶下,为火山岩(上层)与沉积岩(下层)的接触变质带(中部)。

火山岩、沉积岩、接触变质岩带分层排布,非常清晰。

由于岩浆的入侵及对围岩的烘烤等诸因素,在接触带部位莱阳群曲格庄组岩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了暗色接触变质带。在马山极顶东麓,可见紫色、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发生角化,但尚未形成角岩,以及沉积岩体边缘不规则分布的黑色角岩,在火山岩中也可见到砂砾岩捕虏体,长达几百米的接触变质岩带,宛如一条“黑色长龙”,将火山岩与沉积岩截然分开,极其壮观,具有非常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

◎云龙湖

云龙湖景点,位于团山和长岭之间,自北而南向石林望去,山体逶迤起伏,岩柱交错,宛如一条白垩纪巨脊恐龙横卧层林,蔚为壮观,龙头龙尾顾盼相望,栩栩如生。雨后,山顶蓝天白云,万里霄汉;山底湖水蓄满,波澜不惊。山水相映,云、龙、湖三位一体,相依相衬,构画出一副秀美壮丽的山水画面。置身其中,让你陡然回到亿万年前中生时代,留恋忘返。

◎森林体验区

森林体验区为游客提供林下体验服务,主要种植了丛生美国红枫、河桦树及朴树等,设置多个休憩木屋,以森林俱乐部的形式作为整个公园的综合接待服务区域。

◎地质花园

地质花园为小型的柱状节理石群,内有3米宽砂石路,多处置石组合旁种植了大片7色玫瑰,休闲木栈道连云龙湖等观赏景点。

◎观景平台

在观景平台可以俯瞰整个马山南侧风景,游客登高望远,早可观马山云霞漫天,夜可观马山万千星象。枝繁叶茂的绿色山体,与石林交相呼应,呈现一幅完美画面。

◎元宝湖景点

与观景平台对应,为马山最高蓄水点,形状近似元宝,故名元宝湖。湖中蓄水,寓意为马山增加人气财气之意,该湖制高点还有小溪流,象征马山川流不息,蒸蒸日上。

溪口镇社区现状及诊断探索 篇3

溪口镇位于奉化市西北部, 距宁波市35公里, 辖区面积379、6平方公里, 有54个行政村, 4个居民委, 2010年社区常住人口79057人, 其中男39948人, 女39109人, 男女比为1:0.97, 其中0-7岁儿童3651人, 占4.62%, 60岁及以上者13341人, 占16.87%, 社区已进入老龄化。

溪口社区主要慢性病发病以糖尿病为主, 占37.21%, 发病率为206.69/10万, 其次是脑卒中占34.48%, 发病率为191.48/10万, 男性发病第一位是脑卒中发病率为200.05/10万, 女性发病第一位是糖尿病, 发病率为206.69/10万。全社区年均死659.22/10万, 其中男性死亡率823.32/10万, 女性死亡率490.40/10万。男性脑血管死亡率居首位, 女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居首位;男女合计脑血管死亡率居首位,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居第二位;女性男性及男女合计恶性肿瘤死亡率都居第三位。

2 诊断探索

2.1 与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暴露率

2.1.1 不同年龄人群行为危险因素暴露率, 不同年龄段行为危险因素顺位, <20岁居前3位的分别是不运动、食盐摄入过多及超重, 20-59岁居前3位的分别为食盐摄入过多、超重及不运动;60岁及以上居前3位的分别是不运动、超重及食盐摄入过多。各年龄人群行为危险暴露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1) , 见表1。

表1不同年龄人群行为危险因素暴露率[n (%) ]

2.1.2 不同性别人群行为危险因素暴露率。在男性中行为危险因素顺位居前3位的是饮酒、高盐、高脂, 女性中行为危险因素顺位居前3位的是饮酒、不运动、高脂。其中饮酒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其余危险因素暴露率男、女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1) , 见表2。

2.2 卫生资源诊断

2.2.1 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

溪口社区是奉化市社区卫生服务农村示范点, 市镇对该工作非常重视, 市卫生局抽调责任心较强的业务骨干到溪口社区工作, 优化人员结构, 下拔经费, 为卫生服务中心购置医疗设备, 镇政府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 协调组织定期研究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有明确的分工及防治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医护人员137人, 其中中级职称94人;本科学历31人, 大专学历23人;责任医师17人, 每位责任医师服务人口为1518人。中心院内环境整洁, 占地面积17100平方米, 门诊大楼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 设有全科诊疗室、中医诊室、抢救室、康复治疗室等临床诊疗项目功能室, 配有检验室、药房、健康信息管理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心电图室、B超室等医技科室, 能满足农村基本医疗、卫生防病、妇幼保健等服务项目的实施要求。中心下设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52名医护人员, 设有全科诊疗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药柜等, 设置健康教育专栏, 并配备与开展诊疗项目相应和出诊所需的设备设施, 平均建筑面积为850平方米, 能基本满足服务人口医疗卫生需求。

2.2.2 经济资源

作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 市卫生局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每人每年20元并按时足额到位, 确保了社区卫生服务长效经济补偿机制的运行。

2.2.3 信息网络资源

溪口社区实施了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 全社区共有58名公共卫生联络员, 主要负责该行政村内流动儿童、农村家宴、死亡调查、儿童出生等信息收集及张贴发放宣传资料等工作, 每月收集1次, 每月在镇政府内召开公共卫生联络员会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收集的信息及时核实, 充分利用, 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了积极的必不可少的辅助作用。

2.3 政策环境诊断

2.3.1 政策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要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努力推动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服务对象, 以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防治工作, 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延长居民健康寿命。根据农村公共卫生三大方面十二项任务, 提高与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 不断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 积极稳妥地实施“农民健康工程”。

2.3.2 社区服务中心管理环境

从转变卫技人员的思想观念抓起, 从原来坐着等病人转变为上门服务、改被动为主动服务。改变医院管理模式, 创新考核制度, 对中心的考核从原来单一的业务收入为依据改变为综合考核制度, 从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情况、业务收入、农民群众的满意度等各方面进行考核, 充分调动了中心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摘要:21世纪人类健康将主要面临着慢性病的挑战, 生活模式的现代化及人口老龄化, 人群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了变化, 老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与慢性病、意外伤害、环境与职业危害等并存的疾病模式构成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与主要死因。为确定社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寻找造成这些公共卫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 确定社区综合防治的健康优先问题与干预重点人群及因素, 为社区综合防治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线数据, 本社区目前完成社区基线调查及相关资料整理和分析工作, 探索相应的社区诊断。

关键词:社区,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冯国双, 郭继志, 周春莲.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07) .

[2]王志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马山作文300字 篇4

走进大山门口,我们就看到即墨大夫雕像,庄严而又威武。然后我们就走进了陡峭的山路,每走一步,都感到惊心动魄,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掉下去,走到半路我有点累了,就打退堂鼓了,不想爬了,爸爸对我说坚持下去,爬到山顶,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于是,我们继续往上爬,爬到山中腰,老远就看到了马山石林,据资料记载,马山石林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凝而成。站在石林底下,我仿佛感受到了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的壮观场面,一块块巨大的石头,像一块块玉柱,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像一个个巨人,高耸入云,头顶天,脚踏地,保卫着美丽的马山。

我们离开石林,继续向山顶爬去,到了山顶,放眼望去,即墨大地的景象尽收眼底,真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上看到的风景真是不一样啊!

雪的西海岸 别样藏马山 篇5

“冰雪藏马山,冬天动起来”。这个冬季,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藏马山有些不一样——首届藏马山冰雪节已于元旦前拉开帷幕,将一直持续到2月29日。这是青岛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隆重推出的“体验式度假”新产品,成为青岛旅游市场冬季旅游的一张崭新名片。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滑雪、嬉雪,而且还能够品美食、赏美景、逛民俗庙会……让身心在体验中尽享愉悦。

在越冷越酷的首届藏马山冰雪节里,超高人气的千禧谷、汽车营地、森林公园、植物园、藏马公社、御马场、蓝莓小镇等成为冬季浪漫的狂欢地图,为超级玩家增添了无限的欢乐。据了解,青岛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是中国北方首个养生度假综合体,占地31.5平方公里,由旅游、地产、农业三个板块复合而成。本项目已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开园纳客,是集商务度假、文化体验、亲子娱乐、运动拓展、生态观光、养生养老等于一体的中国北方最具活力的旅游目的地,在青岛开启了全景全时全年龄度假的新时代。

水雪世界 畅玩无限

这个冬季,虽然冷空气让人不免想到寒风瑟瑟,但是在西海岸新区却是另一番景象,熙熙攘攘、温情浪漫的滑雪场、雪雕艺术、比基尼走秀等让这里浪漫温情、热闹非凡。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藏马山,冰雪比基尼走秀、雪地相亲会、雪地祈福、“藏马山·童话世界·特色民俗”主题雪雕创作等众多活动,让游客们“冰天雪地、冰雪狂欢”。

藏马山滑雪场,是山东省目前最大的滑雪场。这个冬季,这里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冰雪世界。在原有制雪设备的基础上,今年又新上了12台制雪机。600米高级滑道、400米中级滑道以及两条初级滑将带给你酣畅淋漓的游玩体验。新开辟的10000多平米嬉雪区,设计了雪地摩托、雪圈、雪爬犁、雪雕DIY、雪地马术、雪地挖掘机等项目供游客参与。

民俗大戏 年味十足

正月里来迎新春,藏马庄里唱大戏。正月初一至十五,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藏马山大庙会上,您将饱览撞钟祈福、踩高跷、舞狮舞龙、杂技马戏、传统娶亲、元宵赏灯会、猜灯谜等一系列民俗活动,您会亲身体验来自民间的时代经典,重温父母记忆。

高椅倒立、变脸、顶花坛、口吞宝剑等技艺让人眼花缭乱。乡村货郎的挑担叫卖、山东快书、花棍舞蹈等传统市井景象,让人体验消失的年味。古法榨油、织布纺线、手工豆腐、刺绣等传统技艺展演带您穿越旧日时光。

体验传统文化之余,还有极速飞车、滑板炫技等具有现代气息的活动,同样带给您不同的视觉体验。

此外,在藏马庄民俗村已有的50余种传统美食基础上,他们还邀请了国内外美食团队、特色美食名家,现场制作200余种原汁原味的特色美食,让您不出家门即可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

全民狂欢 一票畅游

为让游客尽情享受一个美好的假期,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推出各种畅游套餐,将度假区内部的“吃、住、行、游、娱”等要素全部包含,满足游客一站式休闲度假需求。

三口镇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6

1 生产现状

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产茶历史悠久, 境内自然条件优异, 有丰富的光照、水资源, 终年无严寒酷暑, 土壤肥沃, 植被丰实, 气候温暖、云雾多, 种茶的条件非常优越, 境内茶园良种率达30%, 品种有龙井43、柿大茶系列等, 境内茶园200hm2, 正常年份年产茶叶70余吨, 在全区占第6位, 产值达800万元, 近几年来, 按照以“市场为导向, 开发创名牌”工作思路, 三口镇的茶叶生产和炒制技术不断提高, 主打名茶“黄山槐”被1998年中国国际名茶节认定为具有“叶大扁直、色泽翠绿、滋味鲜爽醇厚”优良品质而闻名, 这几年先后获得了省、市名茶称号, 使三口镇茶叶名誉大增, 致使三口镇优质茶在茶叶市场单价一直稳居全区第2。但目前的猴魁市场, 形状各异的猴魁在大量仿制和被篡改, 造成了市场上猴魁泛滥横流。这些名茶在被仿冒者严重透支时, 消费者利益受到严重损失;这些篡改历史名茶做法, 对整个猴魁名茶的生存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伤害。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茶园投入不足, 管理粗放。三口镇优质茶园面积小, 仍有2/3以上面积的茶园生产条件落后, 投入不足。由于名茶生产与茶园管理缺乏成熟技术, 使茶园重修剪的多, 茶园郁闭度低, 水土流失严重, 茶农在春茶采摘后重剪, 茶棵小, 茶园裸露面积大, 低产面大。重采轻管, 致使茶叶内质差、产量低, 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加工设备难以迅速推广应用, 致使大多数茶园效益低下。二是千家万户的茶叶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经济纽带, 没有形成真正的共同体, 卖茶难、成本大、效益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从而严重制约了三口镇茶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茶叶制作有待规范, 不能失去传统特色。除茶园管理粗放、原料欠佳外, 生产炒制工艺不规范也是原因之一, 好多茶农用理条机杀青, 造成杀青不透, 用网夹重压使茶汁外溢, 虽然茶叶外形好看一些, 但香气、滋味下降, 色泽难看, 茶叶不耐冲泡, 失去太平猴魁传统的独特品质。四是社会系列化服务跟不上。首先三口镇境内无茶叶龙头企业, 缺少茶叶加工大户;其次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再者就是严重缺乏开发资金, 从而限制了三口镇名牌茶叶的开发规模。

3 发展对策

3.1 抓好基地建设, 全面提高茶园良种比例

建设生产基地是生产基础。在解决好生产责任制的前提下, 对基地要特别重视和加强技术管理, 首先要按照技术规范对基地茶园进行配套农艺技术管理, 扩大良种的应用;其次要改善生产、加工设备条件, 培训人才,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产量、品质和劳动生产率, 同时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3.2 发挥区位优势, 建立绿色食品茶基地

由于受地理、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口镇现有的茶园与有机茶园的标准相差甚远, 因此要想发展有机茶、无公害茶园必须另僻捷径。2003年三口镇被划为“太平猴魁”原产地保护区, 利用这一契机, 在三口镇境内雾家坑山场和新明乡三合村境内的三口山场新建2座13.33hm2“猴魁”基地;2007年相继在汪家桥洋田丁坑建立1座33.33hm2猴魁基地。这3座基地均远离城镇、居民生活区、公路而且附近还有一定距离的生物隔离带,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具有有机茶建立的基础, 这一举措还可填补三口镇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空白。

3.3 开展社会化服务推动茶业的发展

茶叶生产只有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生产才能上规模, 经济才能有实力, 才能降低产品成本, 保证质量, 产销衔接和具有市场竞争力, 以及对市场风险有承受能力。鼓励举办龙头企业和经销大户, 制定优惠政策, 推动茶叶产销一体化经营。积极向外拓展, 争取能与国内知名的饮料企业联营合作举办茶叶深度加工企事业 (如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 。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参与省内、外茶叶商品交易会, 以扩大三口镇茶叶在市场的知名度, 提高市场占用率和覆盖率。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茶农科技素质, 引导茶农树立“依靠科技创名牌, 依靠名牌创效益”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江治贤, 李莎.广元市茶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茶叶, 2008 (8) :14-15.

[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加工现状[J].中国茶叶, 2008 (8) :4-6.

祁门县历口镇山区山羊养殖技术 篇7

1 建设科学实用高床位羊圈

山羊喜干燥, 厌潮湿, 好运动习性, 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坐北向南、背风向阳、水源充足且有放牧羊场地的地块上建设羊圈[1]。为了达到冬季利于保暖、夏季利于通风降温的目的, 应根据所选择地块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设计的方式可以有2种, 分别为单列式、双列式。羊床及饲槽应设置在羊圈内。羊床的制作材料应选择木条, 条与条之间的间隔控制在1.0~1.5 cm并固定。羊舍的高度应控制在不低于2.5 m, 不同羊所设计的面积应有所不同, 对于种公羊及哺乳母羊, 应占1.5~2.0 m2/只, 而对于其他羊, 则占据的面积仅为0.8~1.0 m2/只即可。设计的用于每只羊运动的面积应至少是羊舍面积的2倍。羊圈顶部用石棉瓦、水泥瓦、茅草作覆盖物, 羊圈地面要具有干燥、通风、粪便便于清除等优点。羊圈地面要用漏缝地板, 距离地面1.0~1.5 m, 板材可用木条和毛竹等, 木条 (竹片) 间距为3.0~3.5 cm。

2 选择适宜山区的山羊品种

历口镇山区当地的山羊品种具有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产肉量不高等缺点, 不能与商品生产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因此, 必须引进生产性能优良的肉羊品种进行养殖, 且还可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进行杂交改良。山羊品种选择还应综合考虑饲养后本身的需要和当地的环境气候等因素。实践证明, 选择优良产能山羊、萨能山羊或南江黄羊作为第1母本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历口镇当地的母本数量多, 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 对当地的环境适应性强, 耐粗饲, 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选育, 以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

3 把握适宜规模, 合理分群饲养

养殖山羊应把握适宜的规模, 且由于养殖的目的不同, 对饲养管理的要求也不同。混养容易造成羊羔营养缺乏, 种公羊滥配, 导致羊群整体退化, 要求适时分群。一般母群规模在60~80只, 实行公母羊、孕羊与非孕羊之间分离。养殖户最小规模, 一般不宜少于20只, 适度规模50~60只, 较好规模养殖为100~150只, 养殖规模大小应根据羊场、家庭劳力和经济条件而定。

4 种植优质牧草及贮备越冬草料

规模养殖要获得成功, 其基础是合理地对饲草饲料进行调制[2]。一般在农区, 成熟作物的秸秆、秧藤、秕壳等中的木质素含量较多, 虽然其具有较差的适口性, 但其仍是农区羊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粗饲料来源, 必须对之加以合理地处理。可采取氨化、青贮、晒制干草等技术, 以贮备羊越冬的草料。羊羔10 d后开始补饲, 补料可用大豆粉、玉米粉和稻谷粉作精料。精料可加入适量切短的干笋, 成年羊可适当配食盐6~8 g和骨粉拌匀喂食, 小羊可加入食盐3~4 g。以促羊瘤胃育, 种羊吃草香, 长膘快, 在冬季母羊哺乳期应进行适量补饲。青料可用甘蓝、萝卜、氨化秸秆、红薯藤等。山羊虽然一年四季都能放牧, 但在冬季枯草时节, 雨雪天不能放牧时, 一般1只羊越冬储备干草75~100 kg、混合料10~15 kg, 应采用精料与青料搭配喂食的方式, 植杆精喂, 少喂勤喂, 以免造成浪费。有条件的地方冬季可在初田种植黑麦草、红花草等, 以供山羊在雨雪天气食用, 保证山羊的安全越冬。

5 加强免疫, 适时驱虫

羊圈 (舍) 内外检查性打扫, 搞好环境卫生。养殖户每年春秋季对羊舍、场地、用具进行1次大清洁、大消毒[3]。消毒程序:彻底清扫—清水冲洗—喷洒消毒液。消毒药可用10%~20%石灰乳, 或2%~5%烧碱水, 羊舍内用20%漂白粉溶液, 并根据当地山羊疫病流行性情况选用3联或5联苗, 羊痘、口蹄疫或疫苗和传染性胸膜炎疫苗进行春、秋季2季的定期防疫。山羊体内寄生虫每季度应驱虫1次, 可选择左悬咪唑、依维菌素等药物进行防治, 或根据病情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驱虫。每年对山羊进行2次全身药浴, 以驱除其体外的寄生虫, 药浴的药剂可选择螨净200~300 mg/kg水溶液或溴氰菊酯 (敌杀死、倍特) 50~80 mg/kg水溶液, 结合阿维菌素注射0.2 mg/kg体重, 可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注意羊场日常管理, 每季度灭鼠1次, 夏、秋季2个季节应每7 d灭蚊蝇1次, 同时还要留心观察羊群状态, 及时发现病情, 及时防病治疗。山羊驱虫 (体内、体外) 情况, 可选择广谱性驱虫药, 如丙硫唑或杀虫星、驱虫散等, 该药可驱除线虫、蛔虫、羊狂蝇等寄生虫, 一般山羊30日龄驱虫1次, 以后每2~3个月1次。特别是山羊进入一个新区羊场前应驱虫1次。体外寄生虫可用除癞灵和双甲咪乳油片溶或喷雾。

6 细心管理, 科学放牧

山羊吃百样草, 其采食能力强, 是一种适合于山林地放牧的畜种, 放牧可节省时间、劳力。利用天然的草场, 营养丰富, 促使山羊生长健壮[4]。山羊放牧首先要训练领头羊“识人意”。放牧时放牧员要做“二勤三稳”, 即:嘴勤, 放牧人放牧时吆喝羊群, 使羊听从出门、行走、回头、向左、向右、归宿等口令。“眼勤”要经常性观察羊粪、尿变化、性情、临产、回嚼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稳”, 一是放牧要稳, 让羊安心采食、来往有序, 吃饱吃好。二是出入羊圈要稳, 早上出门赶羊, 到牧地要拦住头羊, 羊吃饱回圈后慢慢放牧, 以防止孕羊流产。三是饮水要稳, 防止山羊渴后急饮, 抢水呛肺或拥挤掉入水中。羊群管理的关键是放牧人要根据气候特点掌握牧羊生长和更替的规律, 熟悉周围山林、草地、道路、水源, 以便根据当天气的候情况确定牧方向及放牧距离, 选择适宜的牧场和水源, 保证养吃饱饮足。另外, 放牧山羊群要根据季节变化, 冬季放牧应选择在背风的地方, 春季放牧应选择在朝阳坡, 夏季最好在山头上放牧, 早晚天凉放山沟, 秋季放羊可漫山游。

参考文献

[1]郑前芬, 陈义才.肉用山羊养殖技术要点[J].贵州畜牧兽医, 2010, 34 (2) :38-39.

[2]李连任.肉用山羊高效养殖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 2005 (11) :32-33.

[3]刘先明, 焦海燕, 丛永博, 等.肉用山羊优质高效养殖技术[J].养殖与饲料, 2008 (2) :14-15.

马山口镇 篇8

长清是神医扁鹊的故乡, 长清又是中药材基地, 长清栝楼生产种植历史悠久。栝楼是山东著名的道地中药材, 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能。胡世林主编的《中国道地药材》载:“用果者山东长清为道地之一”;长清马山栝楼质量优良, 以其个大、皮厚柔韧、皱缩有筋、色橙红、糖性足、焦糖气浓而享誉国内外。荣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马山栝楼”。

2 生长习性及适宜的气象条件分析

2.1 习性

栝楼喜温暖潮湿的环境, 较耐寒, 不耐干旱, 忌积水。雌雄异株。早春播种, 30~40天后出芽, 第2、3年大量结果, 根条伸长膨大;超过6年质量下降。雄株根条粉性重于雌株, 立架攀缘有利生长。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 皱缩或较光滑, 果瓤橙黄色, 粘稠, 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 味微酸甜。宜选择在拥有深厚、疏松湿润的土壤特性, 且又不涝的地区种植。但盐碱地不宜种植。

2.2 温度

栝楼对温度要求一般较为适应, 在年平均气温14.1℃, 年日平均温度20~30℃到年日平均温度20~25℃持续的天数分别为129.2天和62.9天, 的地区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从种子 (或块根) 发芽出土到初花这段时期, 一般4月上旬到5月上中旬, 历时30~40天。当外界气温稳定通过10℃ (土温达到15℃以上) , 种子 (或切根) 吸入水后开始萌动, 种子 (或块根) 长出种子根 (或不定期) 与胚芽 (或不定芽) , 芽出土后, 迅速向上生长, 随着气温的升高, 茎叶生长速度逐步加快, 叶片由小变大, 主茎逐渐增粗, 直至茎叶在架面均匀铺开。遇天气低于-5℃以下时, 宜在根茎周围加盖灰土、薄膜与秸秆予以保温, 防止冻害。

2.3 水分

栝楼正常生长发育与水分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年需降水600~1000mm, 若供应水分过多或过少, 对栝楼生长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多年生栝楼, 根系发达, 比较耐旱, 但在生长旺盛期和果实膨大期, 如遇干旱可采取灌跑马水的形式补充水分, 忌浇蒙头水。暴雨后应做好防涝工作, 及时排干积水。但是, 雨季防积水, 在干旱和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使土壤保持湿润。7~8月气温高, 叶面蒸发量大, 又值花果期需水量大, 要及时沟灌或浇水。沟灌时注意使土壤湿润即可, 防止漫灌, 造成烂根。

2.4 光照

光照时间长短, 对栝楼品质至关重要。栝楼对光照要求良好的植物, 适宜生长在房前屋后的空地、田间、山坡、林间或山谷等地方。长清年日照时数2334.7h, 相对比较适宜。因为栝楼生长期内需要1700~1900h, 旺长期要求6~8h, 6~8月日照时数>600h最佳, 如果此期偏多, 容易造成干旱, 相反阴雨日多, 光照偏少或是偏多, 不利于光和物形成, 造成产量不利, 雨水多, 造成栝楼品质下降。

3 繁殖方法

3.1 种子繁殖

选成熟的果实, 取出种子, 于清明前后将选好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泡一夜, 取出稍凉, 用湿砂混匀, 放在20~30℃的温度下催芽。每穴播种子4~5粒, 覆土3~4cm:保持土壤湿润, 15~20天左右出苗。

3.2 分根和压蔓繁殖

在3月~4月, 将块根和芦头全部挖出, 选择无病虫害、直径3~6cm、断面白色新鲜者作种。将其切成7~10cm的小段。注意多选用雌株的根, 适当搭配部分雄株的根, 以利授粉。另外、也可以压蔓繁殖。

4 栽培技术

4.1 整地

根据栝楼生长习性, 土壤类型为沙壤土, p H值6.8~7.4, 长清马山栝楼栽培地属黄河下游地区, 鲁中山区丘陵,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1m以上、质地疏松、肥沃、通气及排水良好, 无污水、洪水险情, 地下水位2.0m以下的地块。使其旱能浇、涝能排。

4.2 种苗栽植

1) 种子栽植, 每穴播种子4~5粒, 覆土3~4cm:保持土壤湿润, 15~20天左右出苗。

2) 根的栽植, 注意多选用雌雄株根的合理搭配, 将其切成7~10cm的小段种植。

4.3 除草施肥

每年于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 生长期见草就除, 保持田间无杂草, 植株封行后停止。栝楼移栽后10天, 喷洒10~20ppm赤霉素 (GA) 和0.1~0.3%尿素混合稀液1次, 促使幼苗生长迅速;苗高1.5m左右, 再追施1次尿素;5、6、7三个月份分别追施1次复合肥。从第2年开始, 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苗高30cm时:第2次于6月中旬开花前, 开沟施入, 施后覆土、浇水。

4.4 人工授粉和塔架

1) 人工授粉可在清晨6~8时进行, 采取对花办法, 即将雄花摘下对在雌花上。

2) 为增加产量当瓜蒌茎长30cm以上时, 每株留粗壮茎蔓2~3条上攀援物, 其余弱蔓全部剪除并开始搭设棚架, 架高1.5m左右, 可用长1.8m的水泥预制桩或竹、木柱等作主柱, 保持牢固。栝楼上架生长后, 使茎蔓分布均匀, 通风透光良好, 还可方便人工授粉, 增加结果率。

5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5.1 根结线虫

危害根部是根结线虫。防治方法:早春深翻土地, 曝晒土壤, 杀灭病源;块根栽种前, 用4%甲基异硫磷乳油800倍液浸渍15min, 晾干后下种。

5.2 黄守瓜

近似萤火虫, 也叫黄萤。防治方法:在清晨进行人工捕捉;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毒杀成虫, 2000倍液灌根毒杀幼虫。

另外, 蚜虫防治用乐果喷洒;栝楼透翅蛾防治用80%的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洒。

6 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及运输

1) 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栝楼栽后2~3年开始结果, 因开花期较长, 果实成熟不一致, 需分批及时采摘。然后将果实悬于通风处晾干, 即为全栝楼。也可将多年生栝楼根挖出, 切成小段晾干, 即天花粉。

2) 运输。运输过程中, 注意严防雨淋, 严禁用含残毒污染的仓库和车厢, 不允许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装, 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7 结语

结合当地气象条件有效地运用长清马山栝楼种植当中, 根据各个生长环节科学利用气象条件优势, 采取相应措施和方法, 对栝楼高产种植增产增收起到一定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孝雄.谈栝楼高效栽培的措施[J].安徽农学通, 2011, 17 (2) :100, 145.

马山口镇 篇9

关键词:马山童谣,创新,传承,发展

前言:马山童谣的历史渊源

“马山童谣”是当地民众的一种思想智慧的结晶,从侧面也反映出当时民众的悠闲雅致以及民俗风情的淳朴浪漫。“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是马山童谣中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一句“一赶赶到马山口”也奠定了其在豫西地带的“儿歌经典”和“童谣至尊”。由于它的经典,以至于一代又一代在民间流传,不少文学作家、音乐家对其做出高度评价,并对其进行改编唱作,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时至今日,马山童谣依旧对于孩童时期的人们来说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更是我们值得传承和发展的对象。而且马山童谣于2014年5月入选南阳首批非遗名录。

关于马山童谣的历史渊源,专家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受唐诗、宋词、元曲的影响而成,自盛唐时期已在民间确立雏形。

2)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客商云集马山口,带来了南国丝竹雅韵和北土粗犷、高昂的戏剧音乐和异地说唱。农闲时群众看戏,妇女儿童受到影响用俚语自编歌谣,相互传唱,为童谣的发展注入活力。

3)“五四运动”后,新文化的影响和歌谣运动的兴起都使马山童谣得到了健康文明的发展。

4)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内乡范围内有剧团二十多个,班社活动充斥乡里,此时童谣繁荣发展,童谣传唱鼎盛一时。

5)解放后,童谣又注入了新鲜内容。

任何一种言说或文本的形成,都必然是各种关系的产物。童谣作为当地民间流传的口头文艺形式,供人们听觉欣赏为主,它们出自长辈之口,经孩子诵念,一代代的传承下来,虽短小却内容丰富,用当地方言土语表达传播,故马山童谣必要以内乡方言来吟诵更能体会其中节奏韵味。记录当地社情人情,既有客观真实叙述亦有天马行空想象,最为可贵的是它对乡土生活原生态的表现,彰显劳动、生活、喻世、明理、勤学、孝廉、礼仪、亲情、和睦、博爱等中原民族的传统美德。所有童谣喻理人间情真、善恶报应、民生和谐、积极向上,极有深远意义,引领本土文化走向,是当地人发泄情感、表达思想、游戏娱乐的重要工具,凸现浓郁的地方特色,故尤其值得研究者挖掘研究并保护。

一、注重传承人培养

我们都应该明白谁是这个社会时代的传承人?结果肯定是21世纪的领头人,如果00后对此都不感兴趣,那么传承重任所遭遇的困难将是成倍的。正是因为对于马山童谣的基本理论研究不透彻才导致传承人断代的现象。传承人分布不均以及受教育程度不同是限制马山童谣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马山童谣大多是传承民俗生活和文化的童谣,例如:“花椒树,坷杈儿多,妈打我,找外婆。外婆外婆你说说,你收拾的闺女恶不恶!”此谣记叙母亲用花椒树枝责打孩子后,孩子跑去向外婆诉苦告状的情景;“月奶奶,黄巴巴,爹织布,娘纺花,呼啦呼啦呼啦啦;娃哭哩,哄不下,买个烧饼哄娃娃,爹一口,娘一口,咬住娃娃哩手指头,爹布拉(抚摸,揉),娘布拉,布拉哩娃娃笑哈哈。”这是生活里大人哄孩子时候所念得童谣;“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逮个鸡儿,叨豌豆儿,逮个猴儿,栽跟头儿,一栽载到嫂子门里头,看见嫂子花枕头。开开柜,看看花绫被;开开箱,看看花衣裳。嫂子不叫看,扒住墙头硬要看,墙头蹬倒了,嫂子吓跑了。”这首童谣是马山童谣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一句“一赶赶到马山口”在豫西奠定了“儿歌经典”和“童谣至尊”。从这首童谣可以看出历史上马山口确实是一个经贸繁荣的商业重地,也体现真实的农村乡土生活场景,读来令人感到朴素之美。

这些童谣在马山口镇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都能说唱几句马山童谣,但由于教育素质缺陷导致仅仅拘泥于当地而不能够更好的进行传承和发展。而且不能更进一步的对马山童谣进行剖析研究,也对马山童谣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壁障。

马山童谣的传承与发展是需要整个社会各界去关注并参与其中,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以及传承中出现的问题从多方面加以保护。马山童谣以儿歌为基调,彰显了勤劳、明理、孝廉、亲情和博爱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所有的童谣都展现了人间真情、善恶报应、阳光积极,意义非比寻常。而童谣不加装饰的词汇,通俗易懂但引人深思,是一种极佳的教育理念。童谣存在于儿童和由儿童长大成人的大人的记忆里,以语言为载体口述耳听,相对于文字符号静态凝固的书面文学,童谣因其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多样性、随意性及发生情境的差异性,故外在形态和内在意蕴的生成,呈现出变动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活情境同在的动态的文学,作为接受主体,在童谣每一次口耳相传的活动中,除了被动地接受,还有积极地呼应和再创造。同时,在另一情境下,受众主体又会成为童谣的传播主体,两个主体发生直接的交流和呼应,人的因素得以强化。但是马山童谣目前的传承集体还不稳定,老一辈的传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已不能在继续传承;而青中年的传承者忙于学习与工作,无暇顾及于此;而少年的传承者正处于培养过程中,更因新媒体的层出不穷使得少年传承者也沉迷于此。因此对于传承者的素质培养已迫在眉睫。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是传承的焦点,应在教学以及社会各界中得到发扬,让每一个传承人能接受最直接的信息,烙印心间。因此将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纳入现代教育,才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传承人。

二、创新传承方式

人类进入新世纪之后,可谓日新月异,每一天都是一个质的飞跃。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也大大改变了当代幼童与上一代幼童生活方式。也由于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多方压力迫使孩子们总是在学习,不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方式。所以,当代的孩子不是学习补习班两头跑,就是沙发上看电视、玩pad根本无暇或者说没有人去给他们传达这方面的思想。以至于童谣与他们失之交臂,渐行渐远,最后消失无影。因此创新传承的方式是对于非遗传承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让传承者放下手机,关掉电视,走进童谣的大门,是需要创新童谣的传承方式。而最为普遍的传承就是,家族传承,上一辈子将自己的记忆读给自己儿女听,其实这个难为可贵的是可以流传好几代人,每天外婆哄外孙睡觉都是靠的童谣,。但是这点还是完全不够,一次我们要创新思想,发扬传承方式。

马山童谣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童谣作为中国民间的乡土文化正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抢救一些正在流传尚未消失的童谣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山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是中华艺术园林中的瑰宝之一,也是最具中华文化特色的一种民间文学艺术,而马山童谣更是中华儿童文学中最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童谣的传承方式多以口口相传,没有形成工本图画的形式。因此可以借此为突破点,将童谣加图画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学类图书。这样不仅传承了高尚的中华文化,也为幼童开辟了一个新颖的艺术小天地,可以让孩子们在图书童谣的海洋里遨游。图画视觉的刺激加上自己朗诵的感官,能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童谣加图画的方式将会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创新研究价值。童谣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文学魅力,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使它回归到孩童的生活中来,造福子孙后代。

马山童谣读起来琅琅上口,押韵工整,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可以诵读出来,而其节奏、音韵有一种独特的听觉享受。马山童谣能否传承下去,在于他的传承方式是否符合当下的社会形势。当下形式乃是一个科技横飞的时代,而小孩子们的天性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展露无遗,唱歌跳舞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喜欢的。因此这就是一个完美的突破点,将马山童谣改变成歌曲,一来可以传承发扬童谣所阐述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二来可以避免孩子们受时下流行歌曲的影响,可谓一举两得,在歌中玩,在歌中学。形成一种新形势下的马山童谣传承模式。

童谣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童谣中的童趣正是吸引孩子们的地方,精良非凡的童谣能够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也是儿童天性的体现,为什么上一代人能够几十年不忘童谣完整语句,也正是因为在他们孩童时期童谣的童趣对他们产生极大影响,从而能烙印心间,从没忘记。教育教诲类童谣主要是帮助儿童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启迪智力,传播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作用。“好里好表缝好袄,好爹好妈领好小。黄鼠狼只夸它娃香,刺猬只夸它娃光。”这首童谣用反讽的手法意图让孩子明白对待事物要客观真实。“筛筛隔隔,大舅来了吃啥饭?打鸡蛋,烙油旋,不吃不吃两大碗。筛筛隔隔,大舅来了吃啥饭?俺家有个老母鸡,杀了吃吃你再走。”这是一首教育孩子待人接物的童谣,告诉孩子要待人热情,重视亲情。因此这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点,我们将其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当中,印书成册,将一些优秀的完善的有着传承意义的童谣编辑成书,并对各大中小学进行下发并开设课程诵读研究其中的意义,让孩子们在校就能感受到马山童谣的独特魅力并能从中得到教化,从而为培养传承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强化宣传方式

当下来看,马山童谣的宣传还未形成一套独立的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宣传机制,可以让马山童谣的宣传传承工作更加规范科学,进而大幅度提高宣传和传承效果。一个是建立一个专业的考察队伍,去往宛西的镇平、邓州、南诏等地进行实地采风,了解并记录当地民俗风土人情,整理马山童谣的发展史以及其艺术特色,为宣传马山童谣夯实基础。

童谣的表现形式有许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去引导孩子们对其产生兴趣,我们应该在宣传上进行加强。马山童谣既是口头文学,口头文学只是凭着口耳相传的形式保留下来(包括已记录整理和尚未记录整理的)。形成了“以口头语言方式传承的全部定型作品和各种民间说道的总和。”口头文学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宗教和其它民俗仪式而产生和发展,并成为人类积累各种知识的宝库,以及进行教育和娱乐的重要载体,更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艺的源头。一个民族口传的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任何知识能够得以代代相传,唯一的途径就是口传,口头性是其一个特征,它的创作和传播是即兴的,某些童谣似乎并不要求表达什么主题,或者刻意追求什么意义,更像是孩子们随口说说来的,某种程度上,童谣就是儿童口头上的游戏。由于童谣多为描写民俗日常和文化,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搭台演剧将一首首童谣“活”化。比如,“花椒树,坷杈儿多,妈打我,找外婆,外婆外婆你说说,你收拾的闺女恶不恶。”这首童谣叙写了妈妈用花椒树杈儿打我,而我就去找外婆告状的场景,如果将其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更能鼓舞人们参与其中。而另一方面,在校或者社会开展宣传马山童谣专题讲座,或请上一辈的传承者进行社区走访等线下活动,真正让马山童谣走进民生,建立感情。

马山童谣体裁广,内容丰富多彩,这也体现了它具有群体性特征,童谣的创作更是几百家之所长而共同创作出来精华。因此符合大众的口味以及审美认知,所以才可以在代代交替中以内心深处的记忆口口相传,得以保留。童谣的宣传想要达到一个飞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去慢慢引导和发展的。同时应该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对于在马山童谣的宣传发展做出贡献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带动马山童谣的宣传。但是一些政府部门以及新媒体做为一个较为强大、可以做到一呼百应的群体并没有形成宣传和保护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但是他们具有专业知识以及素质技能,所以宣传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去努力,通过新媒体,网络、刊物、报纸等等专题讲述马山童谣的发展史,加大宣传力度。

四、结束语

转渠口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剖析 篇10

转渠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敦煌市转渠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8人。其中,本科4人、大专21、中专3人;医生17名、护士6名、药学2名,影像1名,检验1名,公卫1名;中级职称1人、医师8人、护师6人。我中心设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公卫科、健康教育咨询科等9个临床科室及放射、检验等2个医技科室。

能够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急危重患者抢救治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外科下腹部手术。能够满足当地群众和居民的基本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中心通过落实“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各项措施;通过开展“三好一满意”“创先争优”等活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充分发扬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1],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具体措施

为了确实加强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进程,使居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结合中心实际,制定了转渠口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完成以下工作。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10年至今,经过2年的时间,组织人员,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截止目前为止,共建立居民建康档案2796户,10295人,建档率达98.8%。中心制定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在建档的过程中,遵照健康档案信息齐全完整、真实准确的原则,建立的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发挥作用。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人员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个月进行1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健康教育工作:按照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组织健康教育进机关,进村镇,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紧紧围绕五进活动,展开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的人群主要以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孕产妇及儿童,学校老师、学生,机关干部为主。在新华网、甘肃卫生、敦煌卫生信息网、飞天周刊等多家媒体和报纸宣传防病保健知识,受到各地群众的关注。并且利用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儿童节、艾滋病宣传日等多种节日及乡镇赶集日举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针对不同的疾病和个体开展健康咨询工作,做到有针对性、个体化、系统的解答人们的疑惑,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辖区居民对我院健康教育的成果予以积极的肯定,特别是推广的312经络锻炼法预防高血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广大群众好评[2]。

全面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中心对0~6岁儿童建卡建证,对每个儿童进行全程免疫规划。每个适龄儿童完成全程免疫规划需20剂次,接种覆盖率100%,在原来工作基础上继续做好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及强化免疫工作。

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心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做好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做好非住院结核患者、艾滋病患者治疗管理工作。

儿童保健:新生儿访视91人,每个新生儿2~4次,访视项目包括喂养方式、面色、皮肤、体重、头部(囟门)、口腔、胸部、大小便的检查等,了解疫苗接种情况。提供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常见病防治和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对0~3岁儿童进行系统管理,提供定期健康体检和常见病防治指导。对6个月~3岁儿童每年做1次血红蛋白测查,应系统化管理0~6岁儿童543人,实际管理543人,管理率100%。

孕产妇保健:对孕产妇进行系统化管理。包括孕妇定期开展产前检查:产前检查至少5次,产后访视至少2次。为产妇定期进行营养、心理、康复、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指导。系统化管理孕妇135人,实际开展孕期检查135人次,管理率100%。应开展产后访视90人,实际管理产妇90人,产后访视达332人次。产后访视率100%。

老年人管理: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关爱老人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了解本辖区内65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完善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档案,实施健康干预,提供健康服务。积极组织人员对全镇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随访管理,检测一般生命体征,血压、身高、体重等内容,并且进行心电图、B超、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的免费检查,并制作体检反馈单,在体检结束后反馈体检结果,使老年人都了解到自己的生命健康状况,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取得了重大成果,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高血压患者管理: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至少随访1次,每年随访至少4次,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健康评估、行为调查及干预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对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开展病情检测、效果评价、开展免费的心电图检查,每年4次,评估心脏情况。辖区共发现高血压患者1043人,系统化管理高血压患者1015人,管理率达到97.3%,随访高血压患者3520人次。

糖尿病患者管理: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對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至少随访1次,每年随访至少4次,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健康评估、行为调查及干预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对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开展病情检测、效果评价、开展免费血糖、心电图检查,每年4次。辖区内糖尿病患者85人,系统化管理糖尿患者81人,管理率95.3%,随访糖尿病患者282人次。通过长期努力,管理人群能积极配合社区服务人员的工作,每季度能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的检测。通过慢病随访,使管理人群的用药更规范,调整用药有依据,有效降低了糖尿病的并发症。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对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对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至少随访1次,每年随访至少4次。系统化管理重性精神患者17人,管理率达到100%,共随访重症精神患者51人次。对这些患者进行健康、督导服药、康复指导,使他们提升生活能力。

干预措施

中医养生保健好: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中的保健作用,大力宣传中医中药,发挥中医的“简、便、验、廉”,通过板报来教导人们如何养生。

饮食指导:针对我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多的情况,先从每一个工作者开始,培训各种疾病饮食宜忌,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饮食。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上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改变饮食“口重”的习惯。特别是中心长期强调高血压患者常喝芹菜汁,因为芹菜在敦煌广泛栽植,取材方便,经济有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糖尿病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题,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让他们了解治疗与预防的重点,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取得了好的效果。

药物治疗:针对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是中心一贯的宗旨,不同的患者对各种药物的接受程度不同。中心随访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通过长期的系统管理,推荐适合的药物,也是治疗的关键,是减少并发症,减低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由于存在个体差异,需在服药过程中不断摸索,以求最小、最合适的剂量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讨 论

中心积极进行疾病谱排序工作,对于不同的季节,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发病情况,提高警惕,及时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预防春冬季传染病的扩散、流行。根据疾病谱排序情况,在我镇,上呼吸道感染位于疾病发病的首位。每年11月~次年3月因为气候变化支气管炎、肺炎发病率上升,冬季车祸引起的外伤数量增加。4~6月因为花粉和灰尘的关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增加,主要有皮肤过敏、哮喘的发病率上升。通过长期的门诊观察,不同季节,不同时节引起的不同疾病各位医师都特别注意,有针对性进行治疗,并且增加这方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早预防,合理治疗,不走弯路。

同时针对中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分析原因。因为敦煌地处沙漠,这个地方的人们特别喜欢咸菜,口味比较重,喜欢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有关[3]。所以健康教育很大一部分在于教育我镇居民调整饮食口味,盐少,口味清淡。在随访的过程还发现高血压的发病在我镇具有季节性,夏秋季节血压偏低,冬春季节血压偏高,针对这一情况,适时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及服用时间,确保血压在正常范围波动,降低心、脑、肾损害。

长期以来,中心都把儿童,孕产妇保健作为重要内容,这方面的健康宣传从未间断,辖区居民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儿死亡率0,0~3岁儿童预防保健达到100%,这些数字说明中心长期以来在儿童及孕产妇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中心逐步完成乡镇卫生院的改革,把防病保健放在重要位置。总之,通过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解决我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 邓铁涛,邓铁涛.审定中医简便验廉治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25.

2 祝总骧.312经络锻炼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1-10.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8-248.

马山口镇 篇11

奉节县新城区地质条件复杂,滑坡、塌岸地质灾害发育。由于滑坡和斜坡变形体成因机制不明,给奉节滑坡工程治理和新城开发带来了很多困惑和难题。现有的勘查结果表明,在奉节新城区中心三马山一带,地下一百多米(最大深度超过150 m)的范围内岩土体松散破碎、强度较低、地下水含量丰富,在勘探平硐内该层垮塌破坏严重,在1号勘探平硐掌子面地段甚至为塑性流动状态,在新的库水条件下,新城区库岸是否稳定、三马山滑坡是否会受到二期尤其是三期蓄水的影响而整体稳定性发生改变,至今还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说法。因此,在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合理解决之前,有必要开展重点库岸变形监测,以确保奉节新城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三峡工程的顺利蓄建。

1 奉节新城区地质环境条件调查

1.1 区域地质地貌条件

奉节县位于川东复杂褶皱带东段与大巴山弧形褶皱带交接部位,齐岳山断裂纵贯该区,造就了现今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研究段内大范围出露三叠系中、下统地层,尤以中统巴东组分布最广,厚度较大。该组地层厚378 m~1 310 m,主要由黏土岩、水云母黏土岩夹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下统上部为嘉陵江组灰岩,仅在白帝城—夔门一带出露。

另外,研究工作区段接近三峡峡谷区的河谷—岸坡地带,该地库岸斜坡山顶高程达600 m以上,一般岸坡高程在100 m~300 m间,河谷一、二级阶地发育,三级以上阶地零星分布不连续,由于朱衣河、梅溪河与长江共同作用的结果,本区地貌呈现为:河谷相对开阔,河曲、阶地与漫滩均十分发育,岸坡具明显层状地貌特征。

奉节库岸地带沿线发育大小冲沟42条,其中工作区内发育有李家大沟、白杨坪沟、孙家沟、大河沟、牢笼洞沟等5条主要的大型、特大型冲沟,与新迁城址库岸防护工程有直接影响。

该区还发育有岩溶漏斗、溶蚀沟槽、切沟等微地貌形态;此外岸坡的侵蚀、剥蚀现象也十分严重,由于风化作用强烈,导致坡面形态复杂多样。人工改造也使地貌改观极大,如填沟造地、削坡修坎、筑坝拦淤、场地平整、沟渠路堑等。

1.2 库岸地层分布特征

研究区内主要出露底层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下统嘉陵江组(T1j)及第四系不同成因的松散堆积层。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上段地层,仅在夔门及南岸吴家沟一带出露,该地层厚度大于200 m;三叠系中统巴东组几乎遍布全区,共分4段,区内仅出露1段~3段,厚度大于700 m,为本区的主要工程地质基础;第四系各种成因类型的地层,连续或断续地超覆在基岩之上,该类地层受后期改造变动影响较大,很少保持原生状态,厚度不均一。分述如下。

1.2.1 基岩(碎屑岩、碳酸盐岩类)

1)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为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岩性为灰、深灰色薄层、中厚层、厚层块状致密灰岩夹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及含泥灰岩。

2)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巴东组为三峡库区控制岩土体稳定性的非常重要的一套岩层,为内陆湖相—泻湖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在库区奉节、巫山、巴东、秭归都有出露,其岩性、岩性组合在空间上存在一些变化,各段表现也有些差异。

1.2.2 第四系(不同成因类型的松散岩类)

①冲积层(Qal):

厚1 m~20 m左右,以粉砂、细砂、卵砾石为主,结构松散,卵石呈浑圆状,成分以砂岩、灰岩为主,大小一般3 cm~15 cm。

②冲洪积层(Qal+pl):

厚度不一,一般厚10 m~40 m,最大厚度可达60 m以上。冲沟及沟口为漂石、卵砾石等。

③残坡积层(Qel+dl):

一般厚5 m~25 m,最大厚度可达47.87 m以上,含碎石质黏土、岩屑碎石土夹碎块石。

④崩塌堆积层(Qcol):

一般厚5 m~20 m,最厚可达55 m以上,岩块碎石夹岩屑碎石土,成分为泥灰岩、粉砂岩及黏土岩,块径较大,一般1 m~1.8 m,呈棱角状。

⑤滑坡堆积体(Qdel):

一般厚15 m~40 m,最厚大于100 m。松散堆积层,滑坡体以碎块石或块石、碎石土夹岩屑,局部呈架空状。

⑥泥石流堆积层(Qnsl):

一般厚5 m~10 m,变化较大。堆积层物质以当地岩体母岩碎块为主,并与第四系碎石土混杂。

⑦人工堆积(Qr):

一般厚2 m~15 m,最厚达26 m,主要为工程弃土,块径大小不一,成分混杂,结构松散。

1.3 库岸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分布主要是黏土岩、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及砂岩等互层岩层,其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由于长江的切蚀作用和含水层的连续性不完整以及岩层性质,可以认为黏土岩为隔水岩组,泥质灰岩、泥灰岩及第四系堆积层为弱含水岩组,灰岩为富水岩组。地下水水文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即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孔隙中,但赋存介质厚度不大且结构松散、孔隙率大、强透水,孔隙水难以留存,仅见于厚度较大的堆积层。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灰岩、泥质灰岩和砂岩的孔隙裂隙中,富水条件受其孔隙性控制,并且在冲沟的切蚀作用下,一般埋藏深、水量不大,多出露在冲沟底部,泉水流量一般小于2.5 L/min,裂隙泉水一般常年有水,但随季节变化明显。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赋存于T2b1,Tb32碳酸盐岩溶蚀裂隙或溶洞中,区内分布范围有限。

2 奉节新城区地质构造及其影响

2.1 区域构造背景

以城口—青峰断裂为界线,以北为秦岭褶皱系,以南为扬子准地台,本区则处于准地台之次级构造单元——四川台坳与上扬子台褶带(亦称八面山台褶带)及大巴山台缘坳陷带二级构造带的交接复合部位。

扬子准地台基底主要由早元古代变质火山——碎屑岩及侵入其间的岩浆岩组成;区内沉积盖层出露齐全,侏罗系末的燕山运动使盖层产生强烈褶皱,并伴生一系列断裂构造,但本区内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较为少见。齐岳山脉以东构造线均呈NE向展布,组成隔槽式褶皱;齐岳山以西,由北向南构造形迹的展布方向由NWW向渐变为NEE向,均消失在齐岳山背斜的北西侧,宽阔平缓的向斜与梳状紧闭的背斜相间排列,构成隔档式构造。

2.2 新城区地质构造对库岸斜坡的影响

众所周知,地质构造往往控制着斜坡的产出状态,很多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奉节新城库岸斜坡的稳定性主要与三马山古滑坡整体稳定性状况,以及三马山滑坡中前部受江水和人类工程活动改造而产生的次级滑坡的稳定状况有关。当然,在奉节新城区地质构造也通过改变岩体产状,使各个部位地层产状变化较大,以及构造挤压使岩土体变得破碎、强度降低等间接方式对库岸斜坡稳定性产生影响。

三马山一带由于存在规模巨大的三马山古滑坡体,从地表露头和平硐揭露情况看,滑坡体内岩体破碎,力学强度较低,滑坡体内地下水含量丰富,再加上新城区的建设对滑坡体(尤其是滑坡体的下滑段)施加了巨大的工程荷载,其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状况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三峡水库进一步蓄水后(尤其是175 m蓄水),滑坡体前缘抗滑段将有很大一部分处于水下,将对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前缘局部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奉节新城区三马山滑坡一带的监测(尤其是深部位移监测),实时掌握三马山滑坡坡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状况,就显得非常必要。

3 奉节新城区斜坡稳定性研究及深部变形监测分区

3.1 新城区斜坡稳定性评价

通过调查发现,奉节新城区地质灾害最为发育,斜坡地质环境条件又最为复杂的地区则是三马山小区。调查和已有资料显示,三马山滑坡是一古滑坡。由于三马山斜坡上部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三段的泥灰岩和灰岩,岩性较硬;而下伏为岩性相对较软的巴东组二段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和砂质泥岩。在长期地质作用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基座软化,上覆岩体发生整体变形,产生滑坡,后期受地表水切割或其他地质引力作用,发育了数条南北向的冲沟,滑坡体逐步解体,形成了现今的地貌形态。

近期,受前缘长江下切、地表水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三马山滑坡前缘局部复活,表现为猴子石滑坡、植物油厂滑坡和老房子滑坡。

3.2 新城区斜坡深部位移变形监测分区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本次监测设计的任务和目标,对奉节新城区进行深部变形监测分区。通过现场调查和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三马山斜坡区是奉节新城区人口最密集,地质条件最复杂,滑坡灾害最发育,蓄水后最有可能产生浅表部甚至深部变形的区域。因此,选定三马山斜坡区作为本次深部变形监测区。基于此,开展新城区库岸深部变形监测设计。

4 奉节新城区斜坡深部变形监测网点的布设

根据监测剖面及监测点的布设原则,同时考虑到监测建设经费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和布置监测点,形成了如下两种方案(根据实际的监测建设经费,选择监测剖面布设方案):

方案一:布置一条监测主剖面Ⅱ—Ⅱ′。

通过调查,现场布置的监测点包括3个滑动式倾斜仪监测钻孔(ZK-1,ZK-2和ZK-3),3个地下水监测钻孔(ZK-4,ZK-5和ZK-6)和3个地表位移GPS监测点(施工时,在钻孔附近现场指定布设),地下水位监测钻孔孔底高程控制在140 m。如需进行孔隙水压力监测,则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埋设孔隙水压力计。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增设另一条监测剖面Ⅰ—Ⅰ′,则包括监测剖面Ⅰ—Ⅰ′和Ⅲ—Ⅲ′。

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增设了剖面Ⅰ—Ⅰ′,增设后的监测点共包括6个滑动式倾斜仪监测钻孔(ZK-1,ZK-2,ZK-3和ZK-7,ZK-8,ZK-9),6个地下水监测钻孔(ZK-4,ZK-5,ZK-6和ZK-10,ZK-11和ZK-12)和6个地表位移GPS监测点(施工时,在钻孔附近现场指定布设),地下水位监测钻孔孔底高程控制在140 m。如需进行孔隙水压力监测,则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埋设孔隙水压力计。

5 结语

通过调查得到,三马山斜坡区是奉节新城区人口最密集,地质条件最复杂,滑坡灾害最发育,蓄水后最有可能产生浅表部甚至深部变形的区域。因此,选定三马山斜坡区作为本次深部变形监测区。采用GPS监测、深部位移监测与地下水监测的手段,查明三马山斜坡区的深部变形情况,为今后的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现场资料。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下一篇:人性化的居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