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三口镇论文

2024-10-23

黄山区三口镇论文(精选3篇)

黄山区三口镇论文 篇1

历口镇位于祁门西部39 km, 因位于历山、沥水之口而得名, 于古溪、彭龙、渚口、箬坑、小路口5个乡接壤, 大青线穿境而过, 交通便利, 是祁门县西乡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清新时代气息的重镇, 素有“小小祁门县, 大大历口镇”之誉, 全镇所辖10个村, 58个村民组, 人口10 953人, 土地面积约为108 km2, 自古以来都是祁门县西路经济文化的中心。近年来, 当地党委政府及农业部门对畜牧业结构调整极为重视, 利用山林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鼓励农民养羊, 给予政策扶持, 山羊从无到有、从有到多, 现已发展一定规模, 成为当地农民经济增收的亮点, 山羊养殖户首先要同当地政府和相关技术部门申请养殖, 力争从项目资金、贷款贴息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山羊放牧要同所在村组签订必要合同, 划定放牧区域使山羊放牧合理化。山羊放牧要远离田园、林木园、茶地和农作物以防山羊践踏农民经济作物产生经济赔偿和口角上纠纷。笔者经10多年的实践, 总结出山区山羊养殖技术, 现总结如下, 仅供参考。

1 建设科学实用高床位羊圈

山羊喜干燥, 厌潮湿, 好运动习性, 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坐北向南、背风向阳、水源充足且有放牧羊场地的地块上建设羊圈[1]。为了达到冬季利于保暖、夏季利于通风降温的目的, 应根据所选择地块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设计的方式可以有2种, 分别为单列式、双列式。羊床及饲槽应设置在羊圈内。羊床的制作材料应选择木条, 条与条之间的间隔控制在1.0~1.5 cm并固定。羊舍的高度应控制在不低于2.5 m, 不同羊所设计的面积应有所不同, 对于种公羊及哺乳母羊, 应占1.5~2.0 m2/只, 而对于其他羊, 则占据的面积仅为0.8~1.0 m2/只即可。设计的用于每只羊运动的面积应至少是羊舍面积的2倍。羊圈顶部用石棉瓦、水泥瓦、茅草作覆盖物, 羊圈地面要具有干燥、通风、粪便便于清除等优点。羊圈地面要用漏缝地板, 距离地面1.0~1.5 m, 板材可用木条和毛竹等, 木条 (竹片) 间距为3.0~3.5 cm。

2 选择适宜山区的山羊品种

历口镇山区当地的山羊品种具有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产肉量不高等缺点, 不能与商品生产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因此, 必须引进生产性能优良的肉羊品种进行养殖, 且还可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进行杂交改良。山羊品种选择还应综合考虑饲养后本身的需要和当地的环境气候等因素。实践证明, 选择优良产能山羊、萨能山羊或南江黄羊作为第1母本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历口镇当地的母本数量多, 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 对当地的环境适应性强, 耐粗饲, 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选育, 以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

3 把握适宜规模, 合理分群饲养

养殖山羊应把握适宜的规模, 且由于养殖的目的不同, 对饲养管理的要求也不同。混养容易造成羊羔营养缺乏, 种公羊滥配, 导致羊群整体退化, 要求适时分群。一般母群规模在60~80只, 实行公母羊、孕羊与非孕羊之间分离。养殖户最小规模, 一般不宜少于20只, 适度规模50~60只, 较好规模养殖为100~150只, 养殖规模大小应根据羊场、家庭劳力和经济条件而定。

4 种植优质牧草及贮备越冬草料

规模养殖要获得成功, 其基础是合理地对饲草饲料进行调制[2]。一般在农区, 成熟作物的秸秆、秧藤、秕壳等中的木质素含量较多, 虽然其具有较差的适口性, 但其仍是农区羊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粗饲料来源, 必须对之加以合理地处理。可采取氨化、青贮、晒制干草等技术, 以贮备羊越冬的草料。羊羔10 d后开始补饲, 补料可用大豆粉、玉米粉和稻谷粉作精料。精料可加入适量切短的干笋, 成年羊可适当配食盐6~8 g和骨粉拌匀喂食, 小羊可加入食盐3~4 g。以促羊瘤胃育, 种羊吃草香, 长膘快, 在冬季母羊哺乳期应进行适量补饲。青料可用甘蓝、萝卜、氨化秸秆、红薯藤等。山羊虽然一年四季都能放牧, 但在冬季枯草时节, 雨雪天不能放牧时, 一般1只羊越冬储备干草75~100 kg、混合料10~15 kg, 应采用精料与青料搭配喂食的方式, 植杆精喂, 少喂勤喂, 以免造成浪费。有条件的地方冬季可在初田种植黑麦草、红花草等, 以供山羊在雨雪天气食用, 保证山羊的安全越冬。

5 加强免疫, 适时驱虫

羊圈 (舍) 内外检查性打扫, 搞好环境卫生。养殖户每年春秋季对羊舍、场地、用具进行1次大清洁、大消毒[3]。消毒程序:彻底清扫—清水冲洗—喷洒消毒液。消毒药可用10%~20%石灰乳, 或2%~5%烧碱水, 羊舍内用20%漂白粉溶液, 并根据当地山羊疫病流行性情况选用3联或5联苗, 羊痘、口蹄疫或疫苗和传染性胸膜炎疫苗进行春、秋季2季的定期防疫。山羊体内寄生虫每季度应驱虫1次, 可选择左悬咪唑、依维菌素等药物进行防治, 或根据病情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驱虫。每年对山羊进行2次全身药浴, 以驱除其体外的寄生虫, 药浴的药剂可选择螨净200~300 mg/kg水溶液或溴氰菊酯 (敌杀死、倍特) 50~80 mg/kg水溶液, 结合阿维菌素注射0.2 mg/kg体重, 可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注意羊场日常管理, 每季度灭鼠1次, 夏、秋季2个季节应每7 d灭蚊蝇1次, 同时还要留心观察羊群状态, 及时发现病情, 及时防病治疗。山羊驱虫 (体内、体外) 情况, 可选择广谱性驱虫药, 如丙硫唑或杀虫星、驱虫散等, 该药可驱除线虫、蛔虫、羊狂蝇等寄生虫, 一般山羊30日龄驱虫1次, 以后每2~3个月1次。特别是山羊进入一个新区羊场前应驱虫1次。体外寄生虫可用除癞灵和双甲咪乳油片溶或喷雾。

6 细心管理, 科学放牧

山羊吃百样草, 其采食能力强, 是一种适合于山林地放牧的畜种, 放牧可节省时间、劳力。利用天然的草场, 营养丰富, 促使山羊生长健壮[4]。山羊放牧首先要训练领头羊“识人意”。放牧时放牧员要做“二勤三稳”, 即:嘴勤, 放牧人放牧时吆喝羊群, 使羊听从出门、行走、回头、向左、向右、归宿等口令。“眼勤”要经常性观察羊粪、尿变化、性情、临产、回嚼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稳”, 一是放牧要稳, 让羊安心采食、来往有序, 吃饱吃好。二是出入羊圈要稳, 早上出门赶羊, 到牧地要拦住头羊, 羊吃饱回圈后慢慢放牧, 以防止孕羊流产。三是饮水要稳, 防止山羊渴后急饮, 抢水呛肺或拥挤掉入水中。羊群管理的关键是放牧人要根据气候特点掌握牧羊生长和更替的规律, 熟悉周围山林、草地、道路、水源, 以便根据当天气的候情况确定牧方向及放牧距离, 选择适宜的牧场和水源, 保证养吃饱饮足。另外, 放牧山羊群要根据季节变化, 冬季放牧应选择在背风的地方, 春季放牧应选择在朝阳坡, 夏季最好在山头上放牧, 早晚天凉放山沟, 秋季放羊可漫山游。

参考文献

[1]郑前芬, 陈义才.肉用山羊养殖技术要点[J].贵州畜牧兽医, 2010, 34 (2) :38-39.

[2]李连任.肉用山羊高效养殖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 2005 (11) :32-33.

[3]刘先明, 焦海燕, 丛永博, 等.肉用山羊优质高效养殖技术[J].养殖与饲料, 2008 (2) :14-15.

[4]曹育明, 丛永博.肉用山羊优质高效养殖技术[J].农村新技术, 2006 (7) :19-20.

黄山区三口镇论文 篇2

根据三口镇文明创建暨拆违控违工作相关要求,针对五月份我镇境域范围内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镇创建办认真落实每周例会制度,根据每周督查情况,及时将问题症结汇总,开展追踪问效,创建办成员加强工作沟通,有效保证工作效率。景上行保洁有限公司顺利承接我镇卫生保洁工作后,公司负责人赵阳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解决保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洁公司各项工作运转顺利,效果明显。

一、存在主要问题

(一)拆违控违刻不容缓。联中新村苏日明户违规搭建鸡舍,陈拥军等两户未批搭建钢化雨棚,新旧违建层出;巷联村有凯客栈隔壁小店私拉花雨布,严重影响美观;白果树村汪家村村庄内乱搭鸡舍现象突出,村劝说无效等,5月以来,多数村控违巡查不到位,联中村未报2次,白果树、湘潭、汪家桥未报1次。

(二)垃圾清扫有所改善。S103省道(芦溪桥-三口大坝段)垃圾清扫不利情况,自保洁公司人员调整后改善明显,但仍存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沙石积存等现象,特别是中心村绿化带内农户私种蔓藤类作物情况突出,水街长廊、座椅处堆放杂物、晾晒拖把等不文明现象存在,良好的卫生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持。

(三)垃圾清运不及时。“五一”期间,汪家桥村垃圾桶及居民小区垃圾池存在未清运现象,虽景上行保洁公司解释因运输车辆出现故障,但依据合同定期清运垃圾等条款,保洁公司应做好对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置预案,以保证各村组垃圾的及时清运。

(四)占道乱摆摊现象。经创建办督查,三夫街口的停车场处,肆意摆放摊点占道经营现象时有发生,协管员存在管理不力及未按要求着装情况,协管员应严格按照职责,对主次干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上车辆随意乱停放、随意乱调头等现象,及时予以阻止和劝导,加强管理,确保103省道集镇段的交通次序和安全。

(五)各村“片长”作用不强。村庄内公益设施督查不力,白果树村汪家村内公益设施长期堆放砖块,一直未得到解决;高速梅兰地段以及红四组白果树站牌牛皮癣被区文明办各通报一次;巷联村牛家广场卫生状况经过整改有所改善,但杂草仍需及时予以清除。

二、下步工作要求

(一)加强管理。各村要认真落实上报制度,对村内违建进行巡查,发现情况要制止并及时上报,认真落实片长责任,确保村组卫生环境整洁,各村请于6月20日前对本辖区的绿化带进行一次修剪。

(二)巩固成果。创建办、各村和保洁公司各司其职,克服懈怠情绪,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及时发现、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反弹现象,确保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

三口镇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3

1 生产现状

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产茶历史悠久, 境内自然条件优异, 有丰富的光照、水资源, 终年无严寒酷暑, 土壤肥沃, 植被丰实, 气候温暖、云雾多, 种茶的条件非常优越, 境内茶园良种率达30%, 品种有龙井43、柿大茶系列等, 境内茶园200hm2, 正常年份年产茶叶70余吨, 在全区占第6位, 产值达800万元, 近几年来, 按照以“市场为导向, 开发创名牌”工作思路, 三口镇的茶叶生产和炒制技术不断提高, 主打名茶“黄山槐”被1998年中国国际名茶节认定为具有“叶大扁直、色泽翠绿、滋味鲜爽醇厚”优良品质而闻名, 这几年先后获得了省、市名茶称号, 使三口镇茶叶名誉大增, 致使三口镇优质茶在茶叶市场单价一直稳居全区第2。但目前的猴魁市场, 形状各异的猴魁在大量仿制和被篡改, 造成了市场上猴魁泛滥横流。这些名茶在被仿冒者严重透支时, 消费者利益受到严重损失;这些篡改历史名茶做法, 对整个猴魁名茶的生存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伤害。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茶园投入不足, 管理粗放。三口镇优质茶园面积小, 仍有2/3以上面积的茶园生产条件落后, 投入不足。由于名茶生产与茶园管理缺乏成熟技术, 使茶园重修剪的多, 茶园郁闭度低, 水土流失严重, 茶农在春茶采摘后重剪, 茶棵小, 茶园裸露面积大, 低产面大。重采轻管, 致使茶叶内质差、产量低, 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加工设备难以迅速推广应用, 致使大多数茶园效益低下。二是千家万户的茶叶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经济纽带, 没有形成真正的共同体, 卖茶难、成本大、效益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从而严重制约了三口镇茶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茶叶制作有待规范, 不能失去传统特色。除茶园管理粗放、原料欠佳外, 生产炒制工艺不规范也是原因之一, 好多茶农用理条机杀青, 造成杀青不透, 用网夹重压使茶汁外溢, 虽然茶叶外形好看一些, 但香气、滋味下降, 色泽难看, 茶叶不耐冲泡, 失去太平猴魁传统的独特品质。四是社会系列化服务跟不上。首先三口镇境内无茶叶龙头企业, 缺少茶叶加工大户;其次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再者就是严重缺乏开发资金, 从而限制了三口镇名牌茶叶的开发规模。

3 发展对策

3.1 抓好基地建设, 全面提高茶园良种比例

建设生产基地是生产基础。在解决好生产责任制的前提下, 对基地要特别重视和加强技术管理, 首先要按照技术规范对基地茶园进行配套农艺技术管理, 扩大良种的应用;其次要改善生产、加工设备条件, 培训人才,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产量、品质和劳动生产率, 同时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3.2 发挥区位优势, 建立绿色食品茶基地

由于受地理、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口镇现有的茶园与有机茶园的标准相差甚远, 因此要想发展有机茶、无公害茶园必须另僻捷径。2003年三口镇被划为“太平猴魁”原产地保护区, 利用这一契机, 在三口镇境内雾家坑山场和新明乡三合村境内的三口山场新建2座13.33hm2“猴魁”基地;2007年相继在汪家桥洋田丁坑建立1座33.33hm2猴魁基地。这3座基地均远离城镇、居民生活区、公路而且附近还有一定距离的生物隔离带,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具有有机茶建立的基础, 这一举措还可填补三口镇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空白。

3.3 开展社会化服务推动茶业的发展

茶叶生产只有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生产才能上规模, 经济才能有实力, 才能降低产品成本, 保证质量, 产销衔接和具有市场竞争力, 以及对市场风险有承受能力。鼓励举办龙头企业和经销大户, 制定优惠政策, 推动茶叶产销一体化经营。积极向外拓展, 争取能与国内知名的饮料企业联营合作举办茶叶深度加工企事业 (如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 。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参与省内、外茶叶商品交易会, 以扩大三口镇茶叶在市场的知名度, 提高市场占用率和覆盖率。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茶农科技素质, 引导茶农树立“依靠科技创名牌, 依靠名牌创效益”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江治贤, 李莎.广元市茶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茶叶, 2008 (8) :14-15.

[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加工现状[J].中国茶叶, 2008 (8) :4-6.

上一篇:防火墙新技术下一篇:健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