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选择

2024-11-08

人生选择(精选11篇)

人生选择 篇1

我们经常会看到, 那些坚持下来的人, 或者说扎扎实实“熬”下来的人, 总会有不错的结果。而那些貌似聪明的人, 不断变化目标, 去赶时髦, 但却总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国家公务员考试开考, 141万人报考, 再次创下新的记录, 逼近研究生报名人数。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增长, 最热门职位是4961:1。公务员已经成为这个社会人们最喜欢的职业了,

很多同学都在纠结自己人生的选择, 也经常问我:考公务员吗?一位年轻同事告诉我, 他的同学放弃了一个技术工作, 父母花了20万给他搞了一份公务员的工作:“你知道他每天干什么吗?每天就在街道负责填表登记, 我不知道是他爸妈出了问题, 还是他脑子出了问题。”

无独有偶, 日前一个家长问我, 孩子要上大学了, 学习哪个专业好?4年后毕业情况会好一些?

所有这些, 不知道如何回答, 说实话, 我也没有准确的答案, 但想起一个故事, 可能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我与太太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当时, 社会上最崇尚的是去外企, 其次是大私企, 公务员因为挣得太少, 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国企, 则完全属于最后一位的选择, 没名也没有钱。

太太是学化工的, 正赶上能源行业大萧条, 石化行业没有人愿意去, 属于最糟糕的国企, 大家纷纷改行, 只有一个同学被迫去了一家国有石化公司。近20多年过去, 这个同学却成了“最有成就的人”, 是一家上市大国企的高管了。当初, 那些有本事的人, 多数出国了, 留下的, 基本去了外企, 如今生活殷实, 但绝对比不上这位风光。一位在外企摸爬滚打10余年的朋友说;你知道吗?我们已经有10年没有涨工资了。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每一个时代的价值选择都不一样, 昨天外企热闹, 今天国企热闹。今天这个行业吃香, 明天那个行业吃香。每一个行业都有其自然的生命与波动周期, 不可能是直线上升或直线下降的。时髦恐怕是永远赶不上的。

当一个行业兴盛的时候, 很多精英就会涌进这个行业, 同时, 国家及相关部门就会对这个暴富或者有特权的行业逐渐进行干预、监管, 于是这个行业就逐渐进入一个低潮。于是很多优秀的精英就去赶另外一个潮流了。等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 那些所谓的精英与赶潮流的人, 就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往往只是抓住一点尾巴而已。更重要的是, 当大家都看到一种趋势, 蜂拥而去的时候, 这个行业实际上往往就没有机会了, 或者臭大街了。比如目前大学里在就业上“臭名昭著”的专业, 5年前, 10年前, 都是所谓的热门专业。

因此, 我们经常会看到, 那些坚持下来的人, 或者说扎扎实实“熬”下来的人, 总会有不错的结果。而那些貌似聪明的人, 不断变化目标, 去赶时髦, 但却总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更何况, 仍然处于巨变中的中国, 谁能说好10年后的变化?

那么, 怎么选择?

真正的选择, 是以不变应万变。第一, 清楚认识自己, 有什么特点爱好, 第二清楚自己的目标或者目的, 或者人生定位。在此基础上, 然后制定一个恰当的目标, 踏实地前行, 就一定会有机会, 就一定能确保赶上时髦, 一定能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盲目地赶时髦, 第一赶不上, 第二成本会更高。

很多人追问这个问题, 背后无非有让人生走得轻松一点的心理:付出不多, 收获多多, 甚至一劳永逸。很多的父母花尽心思为子女做这种安排与选择不就是这种心理作祟吗?

如果你坚持要问一些窍门, 那么我能推荐的就是“逆向思维”:当别人想朝东走, 你一定向西走, 当别人追热门, 你一定去赶冷门。

但是, 这点小伎俩, 还需要两个基础, 一是务必耐得寂寞, 因为当你追逐冷门的时候, 就意味着你在一个阶段是失落的, 不得意的, 不如别人的, 需要熬得住。第二, 必须兢兢业业做好手头的事情, 练就一身本事, 这样等你机会来临的时候, 就一定是你的, 否则, 行业的机会来了, 也不是你的, 你最多跟着喝点汤而已。

一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三十年河东, 三十择价年河时代的值选都不样, 天闹西西, , 每一个每一个时代的价国值选择都不一样行, 每, 吃昨天外企热闹今天企热。今这个昨天外企热闹, 今个直明天国企热闹。可今天这个期行业业吃香, 天那行业香。一个业都行吃香, 明天那个波行上生业吃香。每远一个行业都怕有有其其自然的命与动周, 不能是线上自然的生命与波时动髦恐是永赶不的。周期, 不可能是直线上升升或或直线下降的。直线下降的。时髦恐怕是永远赶不上的。

人生选择 篇2

著/鲍春来

文/王雪云(北京农职图书馆)

喜欢看竞技运动比赛,尤其是球类比赛,因而也喜欢这些运动员,虽然不是铁杆球迷,但只要电视转播,不论是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只要是球赛,我是必看的,有时还会去现场观看。所以看到《人生不止一种选择》这本书,因是羽毛球运动员鲍春来所著,立刻就借阅了。

鲍春来是前羽毛球国家队队员,羽毛球世界冠军。9月因伤退出国际羽联赛事。退役后跨界进入演艺行业,出演了《小时代4》、《全力扣杀》、《击战》等影视作品。《人生不止一种选择》这本书,以自传的方式,记录了鲍春来幼时的成长经历,从跟羽毛球结缘,训练时的艰辛,到摘得世界冠军的心路历程,以及身体的伤痛加之“林丹劫”的心理拷问,直至退役后,在世人不解的眼光里,跨界转型进入影视演艺界,开启新的人生。

鲍春来在拥有耀眼的荣光之前,走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成长之路,华丽转身后,他知道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能依旧艰辛,但他不怕,继续笃定执着地做自己,所以他无比期待,未来会跟一个怎样的自己握手言和。

大多数运动员退役后,会从事与体育有关的工作,如教练或体校老师,而鲍春来却选择了突破自己,从体育界到演艺界。他的选择,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人生每一次选择都是对自己的挑战,而人生从来不止一种选择。

作者:王雪云

人生无处不选择 篇3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选择岂非多半如此?(周国平《人生寓言》)

【主题解读】

南非哲学家与社会学家蕾娜塔·莎莉塞曾说过:“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就是人生方向的主宰者,因为我们拥有多种多样的选择,可以理性地作出最明智的决定……但是,问问你自己,你感觉更幸福、更满足了吗?”

不一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作出的选择深受所处社会文化和群体环境的影响,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择更需要智慧、勇气、毅力,很多时候,还要学会坚持和忍受。

【素材集锦】

三个人的不同选择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一人提一个要求的机会。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感悟】不同的选择会有不用的结果,不同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不同的有人生体验。所以,做好自己的选择,让自己今生无悔。

活生生饿死的贪官蔡京

蔡京是北宋神宗时期的高级官员,曾先后四次任相。蔡京的艺术天赋极高,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他的书法,跻身于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中。

然而,这位令人佩服的才子却是一位贪污犯。他在任期间,大肆搜刮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币制混乱,民怨沸腾。时人称他为“六贼之首”。靖康元年,宋钦宗即位,蔡京被贬岭南。在流放途中,因沿途民众不卖给他食物而被活生生饿死。

【感悟】一个人的才华如果用在正道,那他将是对人类有用的人。反之,将会被历史唾弃。所以,我们要做好选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蚂蚁的选择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前面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这段墙长有20来米,高有近百米。其中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前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辛苦地努力着向上攀爬,可是每到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等因素而跌落下来。这只蚂蚁并没有气馁,它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每一次跌下来,它都会迅速地调整好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

而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这段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了这段墙来到食物面前,开始享用起来;而那只“勇敢、坚定”的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感悟】很多时候,成功除了勇敢、坚持不懈外,更需要选择方向。通过观察、开动脑筋,选择一个好的方向,成功会来得更快。

蝗虫与青虫

不懂得选择与放弃只有死路一条。

一位祖父用纸给孙子做了一条“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只能容纳几只半大不小的蝗虫慢慢地爬行过去。但祖父捉过几只蝗虫,投放进去,它们都在里面死去了,无一幸免!祖父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用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因此,尽管它们有铁钳般的嘴壳和锯齿一般的大腿,也无济于事。”

随后,祖父又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再关上“龙头”,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小青虫们就一一地从“龙尾”默默地爬了出来。

蝗虫的死是因为它们只知道不停地挣扎,不懂得选择,也不懂得放弃;而青虫却恰恰相反,它们懂得放弃,知道如何去选择,所以活了下来。

【感悟】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差,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耐心慢慢地选择好一个方向,也没有勇气要将这个纸龙般的阴影咬破。

猎人与狼

傍晚,猎人为了追赶一只被打伤的野兔独自闯入山林,眼看就要捉到野兔,这时一只正在觅食的饿狼出现了。猎人的弹药已经用完,他立即掉头就逃。

狼已经饿了一天,当然不会轻易放过眼前的猎物,于是拼命在后边追。突然,狼掉进一个陷阱,可与此同时,它也一口咬住了猎人的一条腿。好在猎人抱住了旁边的一棵树,才没有被狼拖下去。猎人知道,如果他松手,就会和狼一起掉进陷阱;可他如果就这样耗着,很快就会没力,而且他知道狼群就快要来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狼打死,可狼的整个身体已没入陷阱,猎人根本打不到它。于是,猎人做出了选择——为了活命,他选择放弃一条腿。他从腰间抽出手锯,一只手搂住小树,另一只手锯断了自己的腿。

腿断了,狼和那条腿一起掉进陷阱。猎人拖着一条腿安全地离开了。

【感悟】壮士断腕,需要何等的勇气!猎人是智慧的,也是勇敢的。有时候,选择放弃虽然很残酷,但却是生命中必须的。

单飞,她选择属于自己的“娜扇窗”

2009年初,网球成为体育职业化的先锋,这一年,李娜和郑洁、彭帅、晏紫等网球“金花”率先在中国职业化的体育界大胆走上“单飞”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负盈亏”的职业选手,自主训练、参赛,比赛奖金主要归个人所有。

国家体育总局为她们的“单飞”开了绿灯,这完全称得上是中国体育职业化的一大突破。可喜的是,这些花朵虽然经历了不少挫折,但并没有凋谢,反而以今天的成功为网球职业化之路做好了开路先锋。李娜以前常说自己总是充当“开路人”,没想到“法网”的夺冠更让她成为网球大满贯的中国第一人、亚洲第一人。

李娜的“单飞”成功表明,在传统体育培养体制之外,还可以大胆地选择开辟另一条道路,即职业化之路。

【感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李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命运。“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按部就班的训练中,勇敢的李娜走在了前头,独树一帜地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成为体坛上的一个开路人。

李开复:用冷静掌控选择

“当你碰到危机的时候,要做最坏的打算,保持冷静,寻找机会。另外,当你要做一个选择时,我劝各位用概率的方法来看待问题。”李开复建议,面临选择时最好将问题的利弊量化,然后再用心决定选择哪一个。

1998年,他决定回中国工作时,分析了一下利弊。利是可以利用对中国青年影响的机会,实现他父亲的遗愿,拥有一个良好的创作研究环境。弊是职位不是很理想,搬家也很麻烦,缺少在中国工作的经验和关系等。而留在美国创业可以拥有自己的公司,自主权比较大,也可以避免迁居的麻烦。但是其实他并没有创业的欲望,因为创业要承担很大的压力,也要承担倒闭的风险。他用概率的方法衡量了这两种道路后,发现回中国工作是自己真心的希望,并且他的计算告诉他,回中国工作不仅不存在失败的机会,反而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事实证明:如果他当时没有冷静的分析判断,就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

【感悟】情急之下的选择与经过冷静思考后的选择,其结果将会大相径庭。人生有太多的偶然性因素存在,有的选择不容思考(比如救人),有的选择则可以经过深思熟虑(比如换一份工作等等),对于前者,人皆有本能,但对于后者,许多人容易出错,不是犹豫不决,就是操之过急,所以,李开复的例子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夏华:选择后要学会坚持和忍受

夏华,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199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留校任教。在一次国务院科研调查中,感悟出中国男装领域的空白,随后毅然辞职从事服装行业经营,于1994年创立了北京依文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创建男装品牌——依文。

夏华说,自己做出选择最重要的是要顾及亲人的感受。因为,来自内心的煎熬是种残酷的折磨。她当时决定下海创业时,给父亲打了通电话。电话那头,父亲沉默了十分钟,没有说话,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一个农村出来的女孩子,好不容易才成为高校教师,如今却要去站柜台、卖衣服。当时,夏华并没有办法说服父亲,只好默默挂了电话。足足一年时间,父女俩没有任何联系。随后,夏华搬出了学校宿舍,没有固定的住所,每天都要工作20个小时。但她觉得,事业上的艰难带给她的痛苦,比起不被父亲理解的痛苦,根本不值一提。

好在,那次转折让她在事业上完全独立了。事业小有成就后,夏华办了个文化演讲会,邀请企业家谈孝道,还特意请了父亲,令她没想到的是,父亲当着一千多人的面说:“看来,我女儿做的是对的。”

【感悟】夏华的选择是种自信的体现。但当这种自信面临亲情危机时,有时又是那么不堪一击。做出选择后,我们是会自信地坚持,还是会因身边人的不理解而放弃?很多时候,我们还得学会忍受,煎熬过后,才会苦尽甘来。

人生选择 篇4

人这一辈子, 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 而这些“风霜雨雪”就是我们那浑厚而朴实的生活背景。在《迷失的时候, 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一书中, 马李灵珊的《郭敬明与他的成功强迫症》让我颇有感触。尽管郭敬明很是迷恋上海, 在16岁的时候, 就写下了“燃亮整个上海的灯火, 就像一艘华丽的邮轮”, 而他的故乡自贡“多少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一句话, 它是一个像农村一样的城市, 一个像城市一样的农村……所以我固执地认定我将来的生活应该在上海”。但是, 上海这艘“华丽的邮轮”并不总是含情脉脉的, 大城市崇奉的是速度、力量和不顾一切的激情, 对于一个要自己拎着箱子报到的少年人, 他要学会的第一课就是:生活残酷, 现实不是文学。

郭敬明有些偏执地希望自己能够永远做时代的弄潮儿。从妈妈被地铁工作人员辱骂“册那, 戆色特了” (笨死了) , 到大学老师总遗忘他的存在, 一口上海话叽里咕噜, 再到参加一档财经类节目没有听懂主持人提出的问题。郭敬明非但没有迷茫、迷失, 反而患上了成功的强迫症, “他不能容许自己有任何完全不知道的事情”。所以, “每个月他要买几十本杂志和书, 从财经、时尚、娱乐、家居装潢到文学, 什么都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别人无论提到什么话题时, 他都能及时发表见解, 而这种感觉也让他特别享受。”

“你的决定是对的, 相信自己, 你做得到。”一如郭敬明对18岁的自己说, 人生在世, 不要总想着逃避, 既然闯进了社会, 人都无处可逃。没有礁石的阻挡, 哪有浪花的激越;没有羚羊的快捷, 哪有猎豹的英姿;有了风的拥抱, 帆张开了胸膛;有了雪的映衬, 梅越加冷艳高洁。人生的路上, 我们时时被不同的挫折所环伺, 被失败所包围。但是, 正是这些挫折和失败让我们越挫越勇, 越败越强, 只要不倒下只要不溃退, 失败和挫折就如垫脚石, 增加我们人生的的高度, 厚重我们的人生的底蕴。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是一定的人生价值的抉择。也许奋斗了, 耕耘了, 却未得到应有的收获, 但是, 衡量一个人有无收获的价值尺度绝不仅是在耕耘的土地上收获了多少!一如这么近那么远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一文中所言, “不要做只顾眼前的人, 不要做一个正常的人, 在别人眼里的正常, 或许也有另一个同义词——平庸。”其实, 在这个世界上, 有很多事情我们是无法完成的, 你想要尽快腰缠万贯, 你想要早日得名得利, 你想成为人中翘楚, 但是, 谈何容易?也正因为如此, 我始终都相信所有的艰辛必然有它的道理, 因为那是梦想的原始本质。

鲁迅先生说过, “其实这世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卢思浩的《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条弯路, 你要自己走》所表达的就是我们要为理想坚持奋斗的精神。一如其在文中所言的,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完美的结局, 但不是所有不是完美结局的故事都没有意义。”是的, 人这一生, “其实没有以后, 想做的就抓紧时间去做”。曾有朋友跟我说过, 不谈以后, 因为“以后”是由每一个“现在”组成的;如果现在都不能做好, 又何来以后, 所以想做的事, 都要趁早不要留到以后。

人生就是不断地选择_人生感悟 篇5

文/吴成云

上周抽空武汉一行,一下子见到了很多高中毕业后就一直没有再见到的同学,大家聚在一起感慨颇多,虽然只过去了十七年,但人生又能有几个十七年呢,更何况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这一时期呢!同学们的变化已经非常大了,博士已经产生了好几个,仍然在家修理地球的也有不少,大家说起某某同学,都感觉有很多期许,也有很多无奈!

之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变化都很巨大,是因为我们当初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起点不一样,所走的路径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人生精彩程度当然就有了差别。

人生与选择 篇6

故事

我出生在安徽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帮家里做点农活,然后就是和伙伴们一起去放牛、捕鱼虾、捉知了……。我还算个乖孩子,学习比较用功,成绩在班级保持前列。按部就班地进了初中,学习的压力大了起来,父母也会在耳边吹风,读书似乎成了我的唯一出路和选择,这时的学习多了些主动性和目地性。正所谓天道酬勤吧,中考时成绩在全县排名靠前,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以前读中专是农村孩子的主要选择,那时很多初中生选择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能到中小学当老师,还有一些是部委所属的学校,如电力、邮政、银行、工程技术等,在当时国家分配的体制下,读这样的学校还是很有希望的,至少保证有份不错的工作。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等职业教育很多学校的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学校逐渐开始实行推荐就业而不是分配工作,所以中专不再是许多初中毕业生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升入高中考大学。而我却在主动与被动间选择了一所中专学校,当时我就读的中专是铁道部所属的学校,部分铁路技术类专业还是计划和分配体制,这也是吸引我的一个原因吧。尽管我也有着大学梦,但在当时却受制于很多现实的因素。

中专求学期间,我面临着一些困难。出生农村的我来到大城市,来到许多优秀的同学中间,难免有些自卑,加上当时为了包工作分配而选择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及家庭的一些原因,当时甚至有过退学的想法。好在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专注在我能改变的事情上,尽量学习好本专业。同时从286、386上的DOS、五笔字形开始学习计算机,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后来还和同学在校内成立了计算机协会。正是由于这样的经历,让我日后有机会留在学校从事计算机的技术支持工作,有机会走上讲台讲授一些相关的课程。刚开始学习电脑时,并未想过留校一事,只是觉得它会对我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用。也许这段经历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将来可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同学们来说,希望你们能从故事中获取到你们想要的。中专毕业留校工作后,我又马上开始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很功利地选择了英语专业,因为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也是学习英语的过程,而且将来的工作学习也用得上。终于在2002年如愿拿到一个专科文凭,同时还获得了MCSE(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和CCNA(思科认证网络专家)等计算机方面的国际通用证书。由于工作和学习很好地结合,我也如愿通过网络教育拿到计算机本科文凭。工作上也渐渐得心应手,逐步稳定下来。

当家人朋友都以为我可以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时候,我却决定参加研究生考试。经过近一年业余时间的准备,我于2004年考取了复旦大学法律硕士。读书期间我发表了几篇论文,参加了两项课题研究,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为将来求职或求学做好了准备。三年后硕士毕业再度留校,从事学生的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工作。当沉静下来回顾过去时,恍然发现原来自己的经历可以有很多心得,然后与需要帮助的人一起分享,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那些看似痛苦的过去,原来真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然,工作中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我已经定好了下一个目标,并且正在努力之中。有时我感叹自己的生命轨迹如此相似,还以为是在原点,别人却说实际上我已经涅磐重生了。其实我自己知道,我只是一直有着坚定的目标和信念,并努力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用一句主旋律的话来说,就是我真正做到了践行青春理想!

建议与忠告

每个人的背景不同、面临的情况也不同,但有些却是可以主动选择和面对的。如果你成绩很好,梦想着上名校,那当然值得高兴和祝福。如果你成绩一般,也许被认定为二本、三本“候选人”,也不应该伤心和失望,毕竟在高考真正到来之前,你还有时间去努力和改变。即使就读高等职业教育,你也一样有光明的未来。你应该自信地说:那个没参加过高考的家伙,都有机会在高校做老师,我们更是可以有光明的未来。虽然有调查显示,高学历人群的平均收入要高于低学历的人群,但就个体而言,学历与收入并不一定是划等号的。就算收入高也并非幸福快乐。笔者认识一位国内知名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咨询师,他说他的客户群体中,绝大多数是所谓的“有钱人”。当然,你也可能会说,低收入群体没钱享受价格不低的心理咨询服务。问题的关键是把高学历等同于收入高,把高收入等同于幸福快乐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实问题还是要回到原点:每个人都追求成功,但成功的标准和原则到底是什么,恐怕这个问题是见仁见智。我的理解是,成功的标准是个性化的,只能以主观的幸福观去尝试衡量。所以很难说一个千万富翁比一个百万富翁幸福,否则财富排行榜就可以直接替换成幸福排行榜了,所以量化的标准很难设定。曾在一则新闻中看到,重庆火锅协会拟制定《火锅底料国家标准》,将对“辣度”和“麻度”分级标示,50度属于很辣,8度是入门级别。我应该吃几度的辣呢?这个问题,就像问自己在幸福排行榜上的排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个可供参考的尺度:每天我们扪心自问,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充实快乐,对自己对他人有没有意义。如果你的内心积极上进,又祥和而安宁,那么你就是幸福的。

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应当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是否参加高考、是否读取名牌大学,作为选择应当都无可厚非。但社会的现实导向确实是鼓励大家读书改变命运、提升幸福,这本身并没有错。但错的是大家真的就理解成高考是一考定终身。现在,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正稳中有升,涌现出很多很好的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给了很多人多一次的机会(尽管这也引发了教育公平的争论),也不乏许多人参加SAT等考试进入国外知名高等学府,因此想要继续深造,总有很多机会。而且高考并非真的是一考定终身的,通过努力你依然有很多新的选择和机会。就算没有继续深造,你也可以进入社会大学进行学习和锻炼,你可以选择在职学习或重返课堂,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也可以选择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由于工作的机会,我有幸接触到很多参加在职教育的年轻人,他们一样充满激情、满怀希望的生活。其实,用一个数字还是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的,就算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5%,仍有四分之三的年轻人已经进入社会,开始他们独立的生活。在此,不是有意贬低高考的价值和作用,更不是鼓吹读书无用论,只是想提醒大家,除了高考成功,你们还有很多路可以走,将来在职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人性化,不排除为个人量身定做学习方案。

不知正在网吧上网的你或者正在沉迷于青涩之恋的你是否会读《湖北招生考试》,读到这篇文章。也许你因为缺少关心、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我放弃了。也许你只是在美好的人生年华比别人多玩了些,这并没有多大的错,但你同时要学会给自己设一个目标,然后去为之努力。因为这个目标会让我们和家人过得更好,让自己的存在更有价值和意义。生命远比自己想象的要丰富,别给自己贴上一个“差生”的标签,做一些所谓和“差生”相匹配的事。你只是基础差一些,你只是更需要关心和鼓励,从自我做起,通过努力你是可以改变的。

我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讲授SQA(苏格兰学历委员会)的HND(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文凭)项目课程。刚开始上课时,总是有学生缺席或是心不在焉,当我得知他们一年的学费高达三万五千元人民币时,我非常震惊,内心开始责备他们花这么多钱就来学校虚度光阴。其实他们有许多选择,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了解了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后,我为他们设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而不一定是去英国留学。终于他们愿意回到教室,愿意听课和学习,在得到鼓励和支持之后,他们竟然在这门课上有了不俗的表现。其实,豆蔻年华的人只是需要一些关注和支持,他们并非天生叛逆,故意不学习,惹事生非,只要找到问题的症结,不好的现状还是能改变的。

我们还很年轻,只要我们去做那些积极的选择,一切皆有可能。请你一定相信:积极的心态、勤劳的付出和对生命的感恩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无限可能。

人生选择 篇7

路遥, 这位陕西当代土著作家, 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 作为农民的儿子, 他深深地爱着他的故乡, 承袭和接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农村生活作为他写作的源泉。饥饿的经历和苦难的生活, 给路遥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也促使他拿起自己擅长的笔杆, 来记录这忧伤或者痛苦的一切。坎坷的经历造就了敏感的灵魂, 使之对人生的体验更为深刻, 情感更为复杂。[1]路遥在《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里所写的, 都映射着自己辛酸的经历和复杂的性格特征。他的作品凝重深沉, 像黄土地一样平凡质朴, 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年轻一代农村青年的心路成长历程。

《人生》是路遥创作的第一部经典长篇小说, 它的发表标志着路遥的文学之路开始步入巅峰, 也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这部作品一经发表, 就引起了强烈的学术争议, 不仅因为它是理想童话和现实悲剧的矛盾结合, 它所描述的爱情悲剧也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索。《人生》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底层年轻人在起步奋斗中, 理想、激情、爱情、惶恐和痛苦交织于一体的精神世界, 激起了人们心理强烈和持久的共鸣, 深刻揭示了人物背后的社会环境及不合理的城镇二元户籍制度对人性的压抑。

2 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看《人生》的悲剧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是将理性选择和制度分析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派。它最初源于政治学者对美国国会制度和行为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后, 以肯尼斯·谢普斯特为代表, 在理查德·麦凯尔维、威廉·赖克等理性选择学者的研究基础上, 转向制度分析。[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者认为, 一方面, 个体行动者的行动是受功利最大化的动机所驱使的结果, 另一方面, 行动者的行为受到制度框架的影响和控制。制度不仅仅是激励和约束个体行为的一种机制, 更重要的是一种规范或规则。[3]因此, 个体行动者的功利最大化需要通过制度来实现, 同时他们的行动也受到制度的约束。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 把城市人和农村人严格区分开来, 改变了长期以来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法规, 形成了当代中国城乡二元对立的户籍体制。路遥把自己对城市的批判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对农村奋斗青年的摧残写进文中, 揭露了当时城乡人民生活的完全对立。

高加林作为一个典型的人物, 代表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的农村青年, 因不安心像父母一样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 试图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人生。然而“走后门”及以权谋私严重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制度, 抑制了像高加林这样的农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个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在这部作品中, 还有一个重要的行动者———刘巧珍。高加林和刘巧珍的凄美爱情更进一步突出了城乡人民的完全对立。刘巧珍付出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 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 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当高加林再次回到城市, 他们的爱情就已经走向了尾声。回到城市的高加林与他的同学黄亚萍产生了爱情。他们有着共同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远大的理想, 都享受着城市的美好生活, 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执着追求, 无疑成为人生路上的知己和伴侣。正当他事业爱情双丰收时, 命运跟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又被打回了原籍, 被迫离开了自己向往的城市。

城乡二元户籍制的设立不能满足个人功利化的需求, 必然阻碍个人的进步, 造成城乡的隔离和差距。这项制度安排, 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和人性解放的意义上, 不仅退回了革命史的出发点, 甚至还倒退得更远。[4]这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制度自身的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割裂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抑制了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农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期发展下去弊端凸显, 必然会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

3《人生》引发的思考

3.1 健全法律法规, 推出新的户籍制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城市二元户籍制度, 推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户籍制度势在必行。要使户籍制度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避免出现《人生》中高加林的悲剧, 国家就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恢复居民的迁徙自由权, 使公民真正实现平等的权利, 同时制定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法》并推出相对科学的户籍管理政策, 推动户籍管理的法制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的建设。

3.2 转变思想观念, 政府主动帮助进城的农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5]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知识、有能力、眼界开阔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因此, 政府应该尽量地保护在城市中扎根的有能力的农村人。目前有一部分农民工长期在城市中做工, 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已融入到了城市生活中, 而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稳定工作, 事实上已经成为“准城市居民”。政府可以考虑帮助这些农民工, 以确保他们享受市民待遇和各种社会福利保障。户籍制度的改革应首先从这一部分人做起, 对副省级以下的城市全部开放, 对副省级以上的城市可以从打工年限和经济门槛上适当的限制。[6]

3.3 政府要对多种配套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与背后承载的劳动就业制度、医疗保健制度, 以及在文化教育、转业安置、子女落户等方面所衍生出的许多具体制度和规定紧密联系在一起。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其他配套制度的配合和支持, 其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也促进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瓦解。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 促进教育投资的改革,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保障适龄儿童入学和受教育的权利。同时, 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仅把土地上的还要把城市中的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内。

参考文献

[1]张连义.略论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2011, 27 (1) :90.

[2]房乐宪.欧洲一体化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J].教学与研究, 2012 (4) :81-82.

[3]燕继荣.发展政治学 (第2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209.

[4]王海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J].炎黄春秋, 2011 (12) :11.

[5]邸进.试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命运[J].理论与探索, 2008, 170 (2) :15.

人生选择 篇8

道德与公益课程应是对学生心灵的呼唤,真正有效的课程应是顺应儿童的天性,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唤醒他们的道德生命,激活生命力量,使道德与公益伴随他们的一生。

培养一位现代公民,首先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一个真正的人是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公民的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自己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基于这两方面的思考,为了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公共精神,提升学校道德与公益的专业化品质,我们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建构出道德与公益可选择课程,从而形成更加丰富且完整的道德与公益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升华学生的德行,为其整个人生奠基。

在道德方面,强调学生自我人格的健全。人性由何完成?蔡元培先生曰:在发展人格。因此,培养一个现代公民首先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一个真正的人是建立在健全人格之上的拥有完整人性的人。在公益方面,我们突出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生存必然要与他人、集体、社会以及自然发生各种联系,因此,作为公民的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并在亲身实践中不断提高处理这些关系的能力。

道德与公益课程体系包含国家课程规定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在此基础上,由我校自主开发的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以及认识自己与整个社会关系的可选择课程。其中,道德与公益的可选择课程以学生道德成长的核心关系为原点,其核心关系由远及近地表现为“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我与自然”5种形式,以这5种形式为经,以学生道德成长的主题生活为纬,通过经纬坐标,确定道德与公益的基础德目和教育载体,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合作分享、尊重感恩、公共平等、爱国责任、和谐健康的人格品质,实现中关村一小对学生“会学习、懂生活、能负责、敢担当”四个方面的目标培养,最终以德为学生的人生奠基。本课程具有开放性、价值性、综合性、生活化、实践性的课程特征。其中,开放性是本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它不受时间、空间、课程形式的限制,而且依据时代的变化、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展,我们会不断丰富课程的形式和内容。

德育课程与活动的实效性偏低一直是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传统德育课程存在着学生主体性缺失等问题。目前,德育课程正处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要提高德育课程与活动的实效性,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此外,学生知行脱节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德育课程缺乏实效性的表现,因此我们在设计道德与公益课程之初就明确,应当让道德与公益课程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以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为基点,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在道德与公益课程中,坚持合作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共同进步、成长。

在课程实施渠道方面,第一是设置专项课程,该课程时间灵活,每班每周安排一定的课时,让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与公益教育。第二是将学校的“五节”课程化,通过艺术节、读书节、英语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德行。第三是利用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入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大自然等,亲身体验,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

学校三(1)“蓝精灵班”学生曾前往河北林杏琴希望小学,开展“结伴同行,共同成长”的主题活动,这一活动很清晰地反映出道德与公益课程的精髓。道德与公益课程源于这个班的班本需求,三(1)班的每个班级成员都像蓝精灵一样有着独特的个性,缺少团队意识和自律能力,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同伴关系过于简单;二是孩子长期处于一个班级环境中,同质性太强。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我们需要通过道德与公益课程帮助学生改变自己,在懂得共性规则的基础上张扬个性。基于此,我们设计的课程思路是:打破班级界限、学校界限,给孩子创设一种与现有关系差别较大的异质同伴,为他们创设较丰富、较复杂的同伴环境。

正是在这样思路的指引下,我们找到河北林杏琴希望小学,因为这所学校的学生情况非常符合我们的课程设计思路,而且两所学校的学生通过共同学习、游戏、用餐、观影等环节,看到了其他个体,体验到不同质的同伴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建构自己在集体中的认识,发现自身的不足,实现自我教育。

道德与公益课程的开展是体验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尤其不受时间、空间、课时的限制,而且家长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由此可见,本课程的开设形式多样,学校的很多班级也会根据班本需求自主探索、开设相关课程,这也体现出本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合作性等原则。

道德与公益课程在实施时坚持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必要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从而使课程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为主。

监控课程实施状况,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是保障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措施。我们不断完善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机制。学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满意度及其对课程的有关想法是学校进一步改进课程的重要资源。因此,在课程实施之前,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有哪些期待,课程实施后要了解学生的满意度以及想法和意见。学生成长服务中心将根据学生课程实施前后的反馈,适时调整和改进课程,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积极开发校外教育资源。一方面,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特别是通过“跟爸爸、妈妈看社会”这一课程的实施,可以将学生家长有效地纳入学校教育资源中,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把每个家庭看作一个生命成长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幸福人生。另一方面,北京作为首都,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学校应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开辟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等。

道德与公益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是对学校道德与公益工作的深化和改革,也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与发展。作为学校道德与公益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其他工作的开展,为其他工作提供动力、支持。道德与公益课程的生活化、实践性特征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能够有效地改善现有的道德与公益状况,逐渐建立有学校特色的新型道德与公益模式,使学校道德与公益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有效。通过与国家课程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公共精神,使德性升华,并为其整个人生奠基。

人生选择 篇9

《推销员之死》是由两幕剧及挽歌组成的剧本, 以威利·洛曼为主角表现了一个推销员的悲剧一生, 并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 两个家庭的对比表现了20世纪美国社会的一个侧面。阿瑟·密勒在《悲剧的特性》一文中写道:“悲剧是对人类为幸福而斗争的最精确地平衡着的描绘, 我们最为敬慕悲剧的原因就是因为悲剧以最真实的方式来刻画我们。”

论者试从剧本中长子比夫·洛曼的生活经验入手, 以多重选择下的人生困惑为主题, 通过自我定位的困惑、多重选择的混乱、时间感的迷失以及归属感的寻求等四个层次来解读此剧的悲剧意味及其带来的知识、启迪。

一、自我定位的困惑

比夫·洛曼作为家中的长子, 少年时代即是学校里的风云球星, 被威利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而他本人也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年后他却一事无成, 父子关系僵硬, 爱偷成性;一个富有活力的年轻人如何会变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呢?以下分别从三方面就行论证:

1、父亲的影响

在比夫的少年时期, 父亲威利是他的人生偶像。作为一个推销员, 威利不仅靠自己挣来了房子和车子, 而且还周游了许多地方。在与查利父子的对比中, 比夫更觉得父亲自己人生中的灯塔。少年的比夫幻想能成为父亲一样的人, 成为拥有好人缘的人。

父亲的偷情事件让比夫彻底对父亲失望, 也让心中那个万能的父亲形象彻底崩坍。比夫回家后把印有弗吉尼亚大学的球鞋烧掉, 这同时也烧掉了对父亲的崇拜。他不再以父亲为榜样, 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父子关系也不再融洽, 而是相互仇恨。在成年比夫的心里, 父亲就是一个自私自利, 蠢头蠢脑的人。

在比夫的性格形成过程中, 因一次偷球事件父亲对其的纵容养成了比夫爱偷成性的习惯, 后来父亲又鼓励比夫去偷建筑工地的建筑材料, 这类事件让比夫的恶习彻底养成。比夫更换了二三十种职业, 全都是因为偷窃而被开除。可以说在比夫的思想中, 只要不被逮住, 偷窃根本就不是问题。在人格的定位上, 比夫就已经陷入了混乱中。

2、自我天真的幻想

由于上述父亲的影响, 比夫在少年时期是学校的风云球星, 经常炫耀那双印有弗吉尼亚大学字样的球鞋, 天真地认为只要有好人缘, 肯去冒险, 就能取得如同父辈一般的成功。

成年后比夫更换过各种职业。他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 只是一味地厌恶城市, 渴望拥有一个牧场, 在野外自由自在。在比夫的人生计划中, 他讨厌脚踏实地地做重复的事情, 幻想别人可以资助一大笔金钱, 他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不管是少年的比夫还是成年的比夫, 都耽于幻想, 不肯认真地做一件事情, 自我的定位更是一团糟。

3、哈比人生态度的蛊惑

哈比是家中的次子, 从小就同哥哥比夫一样崇拜父亲, 他是威利人生哲学的最好继承者, 擅长交际, 擅长夸大其辞, 但是不肯认清现实, 精神空虚, 待人虚伪。每次当比夫回到家后心情沮丧, 哈比就带比夫出去寻乐, 哈比不仅阻止了比夫进行自我检讨, 而且拉着比夫深入到威利人生哲学中。哈比就如同威利一样, 蛊惑比夫相信骗人的美梦。哈比和比夫同是父亲人生信条的信徒, 在威利对比夫影响减弱的同时, 哈比则取代威利对比夫进行洗脑。

比夫作为剧中威利的长子,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威利人生哲学的影响, 正是在这种影响中, 比夫养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哈比作为另一个威利又在比夫自我检讨的时刻又一次把比夫拉进了骗人的美梦中, 由此而知, 比夫在进行自我定位时没有明确的界定, 由此而产生的对人生和对世界的混乱也是必然的。

二、多重选择的混乱

对比夫而言, 人生的困惑并不是没有选择, 而是选择太多, 在这种不同的选择中, 他迷失了自己。以下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证:

1、职业的频繁更换

比夫自中学毕业后, 先后上过各种函授课程, 也更换过二三十种职业, 却大多从事底层的工作, 但是这些工作在比夫的心里只是糊口的手段。对于选择工作, 比夫并没有明确的想法, 他也根本不想去找一个稳定的工作, 他只想得到最后的结果, 就像他和哈比幻想的那样, 有一个自己的牧场, 能在野外自由自在地工作。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众多的选择都是幻想的, 没有任何实践的可能性。

2、对爱情、家庭生活的矛盾心理

工作上接连碰壁以后, 他又开始幻想婚姻生活了, 但同时他却又到处作乐, 没有安定下来的意愿。他既想结婚, 又想游戏人间。尤其在哈比的影响下, 结婚永远只是寂寞时打发时间的一个话题。在剧本中第二幕中, 当他在餐厅里心情沮丧时, 因为哈比诱骗了两位女性, 他便抛下父亲和哈比一起出去玩乐。对比夫而言, 爱情、婚姻是一个多选题, 他不愿意为了婚姻而放弃现时的玩乐, 但在玩乐中内心又是极度的空虚, 转而幻想有稳定的婚姻生活。比夫少年时看到父亲偷情后, 心理一直有阴影, 怀疑婚姻的忠诚度, 这也是为什么他想结婚却总在哈比的鼓动下继续玩乐。

3、理想和行动不一致的混乱

正如每一个青年人对自己有期许一样, 比夫对自己也寄予期望, 从十几岁就开始离开家去拼搏, 由于父亲灌注的信条, 比夫也认为有好人缘, 肯去冒险, 就能取得像本大伯一样的成功。可是他从不肯在一个地方待长久, 每次都因为偷窃东西而被开除。少年时就因为练球而逃课, 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 成年后频繁地更换工作, 但却没有认真工作的激情, 认为工作都是一样的。“我抱定宗旨不虚度此生, 可我每次回到这里, 我就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只是虚度此生。”相比比夫的混乱, 剧本中安排了查利父子作为陪衬, 伯纳德是比夫的少年玩伴, 学习认真;而查利是一个务实的人, 做得多而少谈空想, 剧本中这对父子均成功了, 取得了自身领域的成就;而比夫自从中学毕业后一直交坏运。

比夫为自己设定了多项选择, 不管是对职业规划, 爱情、婚姻生活还是未来, 但每一种都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这种幻想和行为的混乱既是威利人生哲学和信条的影响, 也是比夫自身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所致。

三、时间的迷失

文本中大多是威利在回忆与现实的场景, 借由威力的回忆, 我们得以窥见比夫的生活的轨迹演变。比夫在时间线性轴上始终没有正视“现在”这个时间段。哈比和威利总是把比夫拉回以前的生活中。比夫沉浸在少年的光阴里, 并认为过去的自己是值得骄傲的。忽视“现在”这个状况的原因就是因为过去造成的。每当比夫正视“现在”时, 威利和哈比就开始打断, 用过去来排斥现在。而当比夫对未来有幻想时, 哈比就会把这个幻想进行无限加工, 而威利则负责把这个幻想充实, 并努力使所有人相信这个幻想一定能够实现。哈比不知道“现在”是什么, 也不愿意正视“现在, ”只有在第二幕中和威利冲突的时候比夫才说出“在这个家里咱们从没说过十分钟的真话!”……“其实我无非只是想要出来, 等候一个时机说说我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罢了!为什么我不能说这句话, 威利?”在与威利的冲突中, 比夫正视了自己的现况, 并强迫威利和哈比也看清楚自己的现况, 把这个时间段延伸到自己的家中。在哈比三十多年的生活中, 时间不是作为辉煌的过去, 就是作为未来, 从没有对“现在”有明确的认知, 而在冲突的高潮处比夫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时间轴, 不再迷失在哈比和威利描绘的时间轴。

四、归属感的寻求

对于归属感, 是比夫一直在寻找却又困惑不解的问题。原本他在父亲的影响下可以遵循父辈的人生道路, 但威利的偷情事件让比夫放弃了父辈的道路, 父子关系变得僵硬。在第二幕的冲突高潮处, 比夫终于说出了积压的话语:“我毫无长进, 因为你净对我吹牛, 吹得我神气活现, 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你就该听听真相——你是什么货色, 我是什么货色。”比夫正视了与父亲的关系, 葬礼上, 比夫又回忆起了往日的父亲, 不是万能的, 也不是自私的, 而是为家庭付出的情景。比夫终于不再和父亲存在心结了, 他回到了最质朴、最真实的父子关系中。相对于查利父子的实用主义生存原则, 比夫又不赞同。他正视了自己的现状, 尤其在求见比尔·奥利弗后, 比夫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为什么我要勉强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呢?其实我无非只是想要出来, 等待一个时机说说我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罢了!”并且也看清了自己家庭中一直存在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并哀求父亲把那套骗人的美梦烧掉;比夫在文本的结尾处看清了自己家庭中存在的虚幻的梦, 也打破了附加在自身上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在归属感的寻求中, 他只是认清了过去和现在, 对于未来的道路, 作者并未向我们说出, 我们也只能猜测比夫会有一个实在的未来而已, 但到底是什么, 我们都不知道, 就连作者本人也说到:“我很抱歉, 在观众头脑中, 剧中的长子比夫未曾实现他的宿愿, 因而他不能成为父亲威力的灾难的更加有力的平衡人物。”

五、小结

纵观20世纪上半叶, 美国社会充满了激进的理想和梦幻。阿瑟·密勒通过《推销员之死》向我们展现了底层民众的生活和他们的精神状态, 在这出悲剧中, 作者不仅描绘了威利的悲剧一生, 也展示了长子比夫的人生困惑。在摈弃了父亲和兄弟的影响后, 比夫认清了自身, 这也是作者努力揭示的社会深层意蕴, 空虚和幻想不会带来成功, 反而会让人迷失, 只有认清了现在, 才会解除困惑, 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阿马丁, 编.阿瑟米勒论剧散文[M].陈瑞兰, 杨淮生, 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7:9, 48, 10.

人生选择 篇10

老一辈教育家, 也有叶澜这样受惠于老一代教育家的贡献, 在基础教育和学校改革领域卓有成就的当代知名教育理论家。“他们都是当代中国教育界德高望重的人物”。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教授通过对这11位学者的深入访谈, 接触到他们的生活世界, 在本书中呈现了他们从童年开始的教育、生活、学术经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教育家们的“思想肖像”, 叙述他们虽饱受沧桑之苦但却从未背叛其使命的人生经历, 使人们得以从中领悟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一些重要的教育理念。

阅读本书是一种心灵享受。不仅教育家们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不凡人生令人动容, 作者深厚的叙事功力亦值得赞叹, 她真实地呈现了11位学者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下献身学术、献身教育, 矢志不渝地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呕心沥血的人生经历, 以及他们在各个历史阶段所走过的道路和做出的贡献, 给人以诸多启迪。

启迪之一:中国文化的底蕴是其不竭的思想源泉和人生动力

在对中国教育学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作者逐渐了解了中国的老一辈学者:“发现他们的教育方法事实上均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性论、学习观、社会观和自然观。”“他们的人生道路以及他们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一直在诠释着儒家传统的可能性。在当前这个文明对话的时代, 他们恪守的道德即使是在东亚之外也能够激起人们的共鸣。”可以说, 这一点认识既是作者本人研究中国教育家的内在动力, 也是她理解中国教育家的逻辑起点。但与一般的思想史研究侧重于著作解读不同, 作者则是把思想史转换成生活史, 并因此采用了叙事的研究方法, 不仅生动再现了11位学者的人生经历, 而且深刻揭示了其中的中西文化互动与儒家传统价值观。

顺着作者的笔触, 我们看到, 本书描绘的11位学者在求学的生涯中都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儒家经典和儒家为学之道, 虽然他们中许多人有出国留学的经历, 在国内求学者也一样受过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洗礼, 但他们从小浸润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已在其内心深深扎根,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曾接受传统教育, 父母受儒家思想熏陶之后形成的价值观与信仰更是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产生过影响。”他们的一生反映出了儒家教育模式的真正特征与不朽价值。正是这些文化传统对教育家们的人生起到了支撑作用——无论是战乱、失学、与亲人离散的人生苦难, 也无论各种政治运动的严酷考验:谢希德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从海外返回大陆, 并从此与1960年自菲律宾移居台湾直至1986年谢世的父亲终生未得相见;1937—1941年, 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 汪永铨跟随父母辗转于武汉、桂林、昆明、四川, 父亲对他的教育和迁徙的经历使他自幼年时就有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主意识;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李秉德曾被打成右派;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刘佛年被残酷批斗, 遭受了各种侮辱;等等, 社会的剧变以及个人遭遇的坎坷均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11位知名教育家的人生故事或许恰好可以理解为‘儒家之道’变成了‘肉身’。某种意义上, 他们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儒学著作——这些著作表达了丰富的人性, 对于社会与国家的贡献亦堪称是多姿多彩”, 作者的这一概括无疑十分精辟。

启迪之二:献身学术, 成就教育人生

20世纪的中国政权更迭, 岁月动荡, 对选择了教育学术道路的11位学者来说, 经历了国家和个人的双重磨难。虽然成长道路各不相同, 但执著、坚守, 淡泊功利是他们的共性。“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科学的春天来临时, 他们播下的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李秉德作为教学论和教育实验的开拓者, 毕生致力于在中国背景中进行教育实验, 为建立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教与学的方式呕心沥血并卓有建树;顾明远领导创建了中国比较教育学会且在1983—2002年间担任该学会的主席, 为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同时也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潘懋元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建立一门新学科——高等教育学, 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组织编写了第一本高等教育学著作——《高等教育学》, 他与他的同事们及弟子们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王承绪领衔翻译了《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与张瑞璠合作主编了三卷本《中外教育比较史纲》, 主持完成了重大课题《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 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谢希德从一位知名科学家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位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女校长, 同时也是带领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刘佛年从1949—1980年一直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之一, 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之时, 使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全国师范教育领域中的领头羊, 并提出师范大学不仅仅是要培养教师, 还要培养管理者和教育领导;而朱九思领导下的华中工学院 (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 从一所高度专业化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得到世界认可的综合性大学, 甚至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先驱;汪永铨在北大生活工作了半个多世纪, 目睹了北大的变迁, 并在反思教育和国家发展的一些深刻问题的过程中成为一个高等教育思想家和领导者;叶澜则开始进行理解教育理论和中国基础教育新方法的研究, 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教育思想体系, 提出建立“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另一位女学者鲁洁的教育家生涯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度过的, 她以自己的杰出才能为该校的道德教育、农村教育以及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出身寒微, 10岁才上小学的渔民之子王逢贤则靠不懈的努力, 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哲学家和道德教育专家, 一位具有独立精神的思想者和教育家。

11位学者可谓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 “他们有着中国传统学人的风范, 淡泊名利, 一心向学, 勾勒学术色彩浓厚而富有人文情怀的教育研究, 并大力培养后辈人才, 成绩斐然, 却一点也不张扬”。他们的成长都与一所或几所大学密切相连, 伴随着大学的命运和自身学术的发展, 他们各自心中的教育使命及其人生意义也得以揭示。从艰辛备尝到“终成正果”, 其教育人生的曲折与艰辛让人感慨万千。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 有好奇, 有阵痛, 有欢乐, 有眼泪, 甚至还有愤怒与反抗, 孤独与寂寞。但是他们知道, 这些都是破除旧的体制、旧的思维与观念、旧的行为准则的必要过程, 他们义无反顾地行走着。时至今日, 他们中的一些人已故去 (如李秉德、刘佛年、谢希德) , 但他们的献身精神和学术传统依然震撼着我们;还健在的教育家们, 他们已进入耄耋之年, 最年轻的也已67岁, 但他们依然在带学生、做研究、写文章、提建议, 思索着、探讨着。他们关心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素质提高, 关怀着教育学科的创新与建设, 关注着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们将自己的教育智慧及其被中西优秀文化熏陶出来的专业生命奉献给了20世纪的中国教育, 力求使他们深爱着的中国教育无论遭遇何种政治、经济的变局都能够朝美好的方向发展”。与人文社会学界及自然科学界的前辈一样, 本书所描写的教育学界的前辈也是中国辉煌教育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读至此, 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启迪之三: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是一份世界遗产

11位学者的故事并非只有个案意义, 作者的独到之处在于结合他们个人的人生经历及其所在大学的发展历程, 以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勾画出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复杂多变和丰富多彩的发展图景;通过这些知名教育家所呈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取向和独特命运, 诠释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内涵,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

作者在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及其在11位主人公身上的表现之后, 深刻地指出, 在当前的文明对话时期, 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无疑可以看成是一份世界遗产, 是值得全球教育家共同分享的公共资源。11位学者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们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不仅可以激励来者, 而且可以丰富21世纪的全球教育对话, 可以使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从中受益。

应该说, 作者的这一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回顾关于20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过程, 虽然已经有许多人作过研究, 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在政治背景下面展开分析, 常常将教育政策与实践理解为经济现代化和建构民族国家的工具。”“从持续不断的教育变革, 政策文件、法规、制度变迁, 统计数据, 到乡村层面的教育问题, 诸如入学率和扫盲成就等, 人们都可以找到详细的档案记录。然而, 这类研究却不多见, 即考察个人的生活经历, 进而揭示个体心目中的 (中国) 教育经验”。本书正是这样一部从人生经历展开教育研究的上乘之作。作者在1997年秋到2001年春之间对11位学者进行了数十次访谈, 每次草稿都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修改,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替我仔细校对其中的细节内容, 同时还会给我提供更多的合适材料。”作者从叙事研究的角度对11位教育家一生的教育、生活、学术及其领导生涯进行了研究, 从不同侧面生动描绘了现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所蕴涵的优良传统。“透过教育家们的‘肖像’, 感受这些知名教育家的生活经历与理想追求, 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他们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 这11位知名教育家中有不少人曾在中小学任教。王承绪193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江苏无锡中学师范科后, 在无锡中学实验小学任教一年, 任四年级班主任, 他感到这一年的实践经验非常有价值。李秉德1934年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在他的老师李廉方主持的教育实验区内找到一个职位, 在距离开封市三里路的一所农村实验小学当了两年的校长, 这一经历奠定了他一生执著于在学校教育最基础阶段进行教育实验。潘懋元15岁时得到一个任小学教师的机会, 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1937—1939年潘懋元又去了农村小学教书;在厦门大学读书期间, 他先在一所小学任兼职教师, 又在一所中学做兼职, 从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1948年, 顾明远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一所小学里担任教职, 这一年的教学经历从此改变了他, 看着孩子们学习给了他极大的乐趣, 他感觉做老师非常快乐, 这为他选择接受师范教育、从事教师工作打下了基础;1958年, 顾明远受资深教育家王焕勋邀请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 一直到1963年回到北师大。刘佛年从国外留学回来后, 1943年在长沙一所中学担任了两年的英语教师。作为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的一名年轻的教师, 叶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东师大附属学校教两年书, 1974—1976年她又加入第一批教师援藏队, 支援西藏创办小学教师培训学校, 她认为这些经历对于她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这些经历对这些知名教育家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他们十分看重自己的工作, 教学经历改变了他们, 使他们感悟到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专业, 而且是一项事业, 这对他们日后成为教育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到, 教育家, 大多经历了普通教师——名师——教育家的过程。

选择自己的时尚人生 篇11

“我”谈时尚

“时尚的定义其实真的见仁见智。我的时尚点可能更着重于中国民族文化,例如东北风。”来自吉林的王亚臣在阐述自己的时尚观时,很明显带着对家乡东北的眷恋。他的画板上还挂着一幅未完成的画,“这幅画的背景是在东北无人区,没有人居住。我就在里面加了两头狼,感觉效果很好,很有意境。”王亚臣的作品基本都是原创,他喜欢把自己在创作时的情绪展现在作品中。

和大家印象中的艺术家一样,在穿衣打扮上王亚臣也很有自己的时尚之道。“我们搞艺术的人可能都很另类,会留胡须、长发,穿得很花哨。”在常人眼里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打扮过于夸张,但王亚臣却认为这样很自由、随意。

在“快时尚”越来越被大众接受消化的当下,王亚臣说这其实也是整个社会在加快脚步往前走的表现。“对我们设计师而言,我很高兴看到这种现象。‘快时尚’其实就是超前设计,今年设计明年的流行色、流行花型,始终走在前头。”一些国际走秀、电影、时尚颁奖礼其实都是下一季时尚流行趋势的先锋,在其中找到一些好的元素加以设计,也很容易找到设计创新点。谈到很多人把“快时尚”理解成一种怪诞的、夺人眼球、哗众取宠的方式时,王亚臣表示了他的理解。他以前段时间一直占据娱乐版面的张馨予戛纳红毯的“东北棉袄”礼服为例,这次红毯造型饱受质疑甚至恶搞,但王亚臣觉得礼服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东北花棉袄是民族的东西,明星通过红毯走秀来表现中国元素是值得鼓励的,并不能因为你觉得它另类就全票否决。

“我”做时尚

除了亚臣花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的身份外,王亚臣同时还是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会员、绍兴工业设计协会会员、绍兴家纺设计师协会会员。在平衡艺术家、时尚工作者和商人这三重身份时,王亚臣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他认为自己其实就是一个纯粹搞艺术的职业艺术家,“我的初衷就是画画,至于商人的身份,那就好比文化带动产业,艺术也会带动产业发展。”王亚臣从25岁参加工作以来,做过装修、室内设计、平面设计,还做过工程,中间走过很多弯路,但却从未改变过要画画的初心,环境一直在变化,那颗想要画画的心却一直在坚持。他透露接下来准备在绍兴美术馆开画展,把自己平时出去写生拍照的收获以及一直以来坚持创作的东西都展示给大家看。

除了明确定位自己的艺术家身份外,王亚臣对他与手下员工关系的定位也很独特。“我和他们其实就是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做事儿,我就是带着一帮学生在一起学习。”王亚臣坦言,现在有很多学生喜欢做花型设计,但是却不懂制版,这就好比你还不会走路就已经想要跑步一样。因为缺少基础,他们设计出来的东西很难让人感受到有内在的涵义。所以王亚臣始终坚持在旁指导,启发他们的灵感。他笑言现在创意园里有很多都是他的学生,有些有能力独立出去了,也发展得很好。时尚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梦想,也会慢慢变成很多人的梦想。

“我”与中国轻纺城

中国轻纺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要走上创意时尚之路。纺城在面料、花型及新材料的研发设计方面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创意园就应运而生了,这其实就是把纺城的各个创意资源集中在一起,形成创意产业基地,促进纺城的创意时尚产业发展。王亚臣的亚臣花型设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中国轻纺城作为产业基地大市场,为聚集人才、培养创作氛围做出了很多努力。”王亚臣如是说。中国轻纺城其实就好比是孵化基地,在纺城的帮助下,再加上自身的定位精准,企业才得以真正地孵化。

王亚臣在感谢政府大力扶持的同时,也希望中国轻纺城能够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例如像法律、税务、市场营销等配套服务,促进纺城全面发展。加强人才培养,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针对企业现有的人才队伍加强培训,适当出台激励和奖励措施,培养一批创意时尚领头人,为打造时尚柯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推动艺术和产业合作创新,例如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健全合作保障,促进企业与学校的人才对接,为柯桥的创意时尚事业注入新鲜活力。“我已经在这里买房安家了,作为新柯桥人,由衷地希望自己能在政府带领下发展得越来越好,这也是无数新老柯桥人的念想。”

不难看出,王亚臣很有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亚臣花型设计有限公司是在柯桥突出产业优势的历程中一步步走出来的,而纺城未来的发展也需要这里所有的企业共同努力。他很感激纺城能有这么好的平台供自己发展,所以在做好时尚设计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纺城的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篇: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下一篇:演化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