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自己的作品(精选10篇)
阅读自己的作品 篇1
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通过比较, 找出相同, 可以发现共性;找出相异, 容易发现个性。而共性和个性的发现, 就是理解深化的标志。文学作品的阅读若能引导学生借助比较进行巧妙开掘, 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比较, 可有效把握作家刻画典型形象的意义
文学作品中, 典型形象是作家精心打造的“新闻发言人”, 是作品灵魂的重要载体。因此, 典型形象中蕴涵着丰富的信息点, 若引导学生认真审视, 就能有效发掘其典型意义。
如鲁迅的小说《药》和《祝福》, 我们可以从生存资本、生存环境和最终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
先看生存资本。华老栓和祥林嫂的相同之处——勤劳、善良, 虽说这些资本并非卓世超群, 但起码已具备了一个“良民”的基本条件。不同之处则表现在:华老栓愚昧、不觉悟, 而祥林嫂虽然也愚昧, 但她毕竟还有脑子, 爱思考 (只是思考的问题较为肤浅) , 有一定的见识, 且敢于反抗, 绝非完全意义上的纯粹懦弱之辈。
再看生存环境。华老栓生活在被封建专制和封建迷信重重包裹的愚昧、麻木的社会境遇中, 以致于完全把自己变成了一部受人使唤的工具。而祥林嫂生活的环境虽然也愚昧和麻木, 但更多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无同情心, 甚至残忍。
最后是结果。华老栓由于完全麻木, 便完全没有了自主意识, 是一台纯粹的受人支配的机器。所以, 他只要自然生命还未枯竭, 便能在世上混日子。而祥林嫂不完全一样, 她身上虽然明显带着被封建礼教驯服的奴隶性, 但她的人性却未完全泯灭, 起码还有一点“怀疑”的念头 (问人灵魂的有无) , 也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拼死抗婚和捐门槛) ——虽然是为了更好地遵循封建礼教, 最起码可以说明她始终在为争取自己的“生存而斗争”。
综上可知, 作者的用意是很清楚的, 即越是愚昧, 完全不觉悟不知伤痛的人, 越是不知抗争。祥林嫂则不同, 她与华老栓相比, 生存资本“雄厚”得多, 完全有理由生存下去, 可事实恰恰相反, 在冷漠的令人窒息的社会氛围中, 她最终被迫放弃了生存权。究其本质, 祥林嫂想寻找生活的出路, 可无人指引, 最后只得在“彷徨”中死去。两相比较可以看出, 华老栓是完全麻木的, 而祥林嫂则是较清醒的, 两个典型形象所传达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就一目了然。
二、比较, 可更真切领悟人物命运的本质内涵
人物是小说的重要要素, 其命运的变化一定受某些特定因素的支配。只有通过比较研究, 才能有效把握支配人物命运的“总神经”, 从而让学生较深入的认识人物。祥林嫂、杜十娘和玛蒂尔德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祥林嫂有较“雄厚”的生存资本:勤劳、善良、吃苦、耐劳, 此外, 还爱思考, 有见识, 绝非完全意义上的懦弱之辈。照理说, 她完全有理由凭自己的“本领”生存下去, 可结果却被迫早早离开人世, 这是为什么呢?是那个社会逼死的。所以说, 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以她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是由当时冷酷腐朽的社会决定的。
杜十娘, 自身也不乏较好的生存资本:聪明、美丽、机智、颇有心机, 并且还热情、刚强、坚定, 此外, 她并未因当妓女而完全堕落。恰恰相反, 她虽当了妓女, 但一直没有放弃改娼从良的愿望, 并时时为之而努力, 还出现了一点曙光, 可结果还是因为社会处处不容而被迫投江自杀。显然, 她的命运也不是她自己说了算, 而是当时的黑暗现实说了算。
再看玛蒂尔德, 作为一个平凡的妇女, 美丽动人, 且小日子过得还可以, 这是上天赏赐给她的财富, 可她却偏不满足, 结果陷入虚伪空幻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并为此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一夜享乐夺走了她十年的青春。再放开看, 虽然当时的法国社会虚伪之风盛行, 但玛蒂尔德若不是虚伪性格作怪, 自己能有效掌握生存支配权 (十年辛劳就是明证) , 那么也许就不会有那场耐人寻味的悲剧了。
通过比较可知:三人虽然都是悲剧人物, 但悲剧的根源却有别。祥林嫂和杜十娘的悲剧主要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 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玛蒂尔德的悲剧主要是其虚伪的性格造成的。所以说, 祥林嫂和杜十娘的悲剧主要是社会悲剧, 而玛蒂尔德的悲剧则称得上是性格悲剧。
三、比较, 可以较深刻地领悟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
话剧是标准的纯语言的艺术, 想让学生真正领略不同的剧作家的语言风格, 有必要进行比较。
学了《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三块钱国币》之后, 可以把老舍、莎士比亚和丁西林的语言风格进行粗略比较, 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
老舍和莎士比亚, 他们分属不同的国家和民族, 我们便可以从“民族”这一角度, 寻找比较点。老舍的语言极像“北京的烤鸭, 慢工细火有韵味”, 表达含蓄, 借助一定的景或物抒情;莎士比亚的语言则像西餐, “做工简便而有情味”, 表达直露, 感情强烈, 直抒胸臆。延伸开来, 其实他们语言的共同点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这就有效印证了“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内涵。
老舍与丁西林, 两人语言的共同点是幽默, 且富有讽刺意味。但幽默方式各有侧重。老舍在《茶馆》中表现出的幽默是把沉重的话题轻巧化, 散发出一种含泪的笑, 蕴涵着一种严肃和悲哀;丁西林在《三块钱国币》中表现的幽默则是把生活琐事加以点化, 散发出诙谐的气息, 蕴涵着轻松和机智。
这么一比, “语言风格”这个较抽象的名词术语就变得具体可感了, 学生对不同剧作家的语言风格也有了较详细的了解。
如何挑选自己的摄影作品(两则) 篇2
首先,一幅好的作品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通过照片能告诉读者一件事或一个故事。有些作品拍出后,主题不清,让人看了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甚至连作者本人也说不清,还有些摄影爱好者模仿一些摄影大师的作品,但因为学识有限而不能表现出作品的内涵,片面 地模仿形式,以至作品失败。
其次,一幅好的作品应具有视觉冲击力,也就是能把观者的视线很快地吸引到你的作品上来,所以作品主题要通过一个主要对象来表达,这个主要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这就需要在拍片时充分思考并把握好摄影技术,更好地突出主体。
第三,画面简洁,构图合理。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除了需要具有明确的主题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主体外,怎样构图也尤为重要。有时现场事与环境复杂,很多不必要的景物会摄入镜头之内,所得照片也会显得凌乱,主体也很难得到突出体现,所以合理剪裁,使画面简洁非常重要。
我们在搞创作时,眼睛要多看,脑子要多想,所拍的作品一定要首先具有主题,然后是合理构图,并通过技术技巧来表现你的思想,当然,所得照片的画面一定要清晰、简洁,这才是一幅成功的作品。
反转片负冲的尝试
四川省南充市人民南路63号 袁孝正
反转片负冲就是使用反转片拍摄,利用C-41药水冲片,使原来的反转片成为负片型的底片。本人通过一年的试用,总的感受是反转负冲有利有弊。
反转片经过负冲得到的照片色彩艳丽,反差偏大,景物的红、蓝、黄三色特别夸张;客观地讲,反转片负冲比负片负冲在色彩方面更具表现力,其色调的夸张表现是彩色负片不及的,但在层次表现方面,反转负冲又逊色于负片负冲,所以首先确立拍摄对象再选择胶片类型非常重要。反转负冲主要适用于人像摄影和部分风光照片。这两种拍摄题材在反转片负冲的表现下,反差强烈,主体突出,色彩艳丽,使照片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然而,反转片负冲在拍摄、扩印、放大等过程中,难度大,要求高。因此,在拍摄时适当选择反转片尤为重要。在光源充足,景物反差强烈的情况下,可选用低感光度的反转片来拍摄。50°和100°的反转片可得到色彩饱和而艳丽的照片。在光照条件较弱的环境中摄影可选用200°或400°左右的反转片来拍摄,高感光度的反转片可一定程度地降低反差,使照片略微柔和。
反转片负冲的底片,在扩印和放大时的曝光控制和校色是最困难的,由于目前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使用反转片负冲工艺冲扩的人还不多,许多彩扩店对此比较陌生,一般拒绝冲扩,而接受冲扩的扩印员大多对反转负冲的底片扩印没有经验,扩出来的照片严重偏黄、偏蓝、偏绿等等,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摄影者最好明确地指出自己的需求,并现场监督扩印人员的操作,采用“优选法”挑选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反转片负冲的底片,在放大制作过程中也非常困难,因为与这种底片与负片的基色不同,其曝光宽容度最好控制在±0.3秒之间。
阅读自己的作品 篇3
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1981至1985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至1995年旅居日本,1995年移居美国纽约至今,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创作作品,是近几年在国际艺坛上最受瞩目的中国人之一,担任2001年上海APEC会议焰火表演的总设计;蔡国强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于2007年11月25日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上,以7424万港元成交(包括佣金),创下中国当代艺术世界拍卖纪录,超出原有最高估价接近两倍;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的核心创意成员及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2009年中国国庆60周年焰火表演总导演。他的艺术创作对西方艺术界产生了巨大冲击力,西方媒体称之为“蔡国强旋风”。
因为忙于生计,我并没有去上海观摩旅美艺术家蔡国强老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所做的《九级浪》的艺术展。但并不妨碍我通过互联网络,凭借着那些冰冷的文字与图片,对展览进行了观看与思考。在经历过无数次欣赏与比对之后,我很想留下这只言片语的感受,供大家批评指正!如有冒犯大家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包涵!
其实,蔡国强老师一直以来都是我比较喜欢,也比较尊敬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家。虽然早些年的收租院所引起的笔墨官司,我不甚了解之外,但是他在现当代中国艺术上实验与探索,还是有目共睹的。但凡他的作品一问世,我都是抢先一睹为快,如作品《草船借箭》、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大榕树》,当时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这两件作品中,我能感悟到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以及在艺术创作中巧妙运用火药痕迹的新探索、新突破,这与那些时下丑化和诋毁国人的,讨好国外收藏家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与不同。而我对这两件作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在今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里所做的《九级浪》展览中的作品《九级浪》、《静墨》、《撞墙》等作品中,我看不到蔡国强老师在作品中想要表达什么,想要说明什么,但我还是能依稀感受到这些作品的背后,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支撑着……
在作品《九级浪》中,蔡国强老师从他的家乡泉州找了一条没有航行执照的渔船,船上满载着99只仿真动物,由一艘大型的平底船从泉州运往黄浦江上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厅内安放。船上的各种动物,精疲力竭,奄奄一息,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九级大浪”。蔡国强老师想借此说明什么问题呢?不得而知!但是我猜想,绝对不会像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暨策展人龚彦女士所说的那样:“此次蔡国强先生结合当代馆‘发电厂’的独特背景,直面日益紧迫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丰沛的艺术探索,联动深切的人文关怀,在当下社会生活中意义重大”那么简单!也不会像某些网站上所说的那样:“无论是空中的雾霾,还是江上的死猪,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都到了紧要关头,也是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艺术界无法回避的议题”那么直接!我想,今天的中国,在一个消费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商业社会里,人们是不可能通过艺术去反思来的道路,也不可能用艺术去告诫自己将要去的“世外桃源”!
在作品《静墨》里,蔡国强老师挖了一个大坑,注入三十吨墨汁,再让一道“墨汁瀑布”从天而降。他的解读是:“这,其实和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很像,先挖一个坑,然后在想怎么办。”我想,如果把作品《静墨》比作整个中国现代化过程,是否有失偏颇,毕竟我们的现代化过程,不是能够用一句话,一件作品,一个图像,就能把这一复杂过程表达清楚。所以,在面对我们的现代化过程中,艺术家能做的事,像最普通的观众一样,观察、观察、再观察……
其实作品《撞墙》是蔡国强老师为德国柏林古根海姆博物馆所创作的作品。由99只仿真狼在空中狂奔,前呼后拥地朝着一面玻璃墙撞去。勇往直前,周而复始的场景,似乎想传达出一种英雄主义情绪:我不明白蔡国强老师把这件作品照搬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目的究竟是啥,但作品能够在两个艺术空间中同时展出,蔡国强老师一定想表达着什么。至于是什么,对于观众而言,也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此次展览中,还展示了蔡国强老师近些年来,创作的一些与火药相关的艺术作品以及艺术草图,因为此种风格与他以前的火药作品的风格,没有多少区别,在这我也就不一一论述。
阅读自己的作品 篇4
康剑飞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现任教于中央美院。在读本科期间康剑飞的作品就已经带有极强的“实验性”,毕业创作《重复组合》得到当时以靳尚谊先生为首的学术委员会的肯定,获得唯一的一等奖,并得以留校任教,成为新学院精神的代表。
康剑飞介入艺术领域其实很早, 1997年还是美院学生的康剑飞参加了由世纪翰墨画廊主办的“无标题—版画邀请展”同时参展的是如今赫赫有名的方力钧和洪浩。中央美术学院1997年毕业生获奖作品:一等奖 康剑飞。二 三等奖有一大串我们今天熟悉的名字。从毕业到现在仅中国美术馆就陆陆续续收藏了20余件他的作品。创作于2000年的黑白版画《圣宴》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获奖。30岁以前康剑飞几乎得到了大部分版画专业的奖励。
从2010年开始康剑飞开始创作《作为媒体的艺术》,作品无论从方法还是从图像来看都明显的带有“社会性”。任何通过照相机所获得的图像必定来源于可见的世界。而作品的创作方法不仅仅是“合作”的结果,更是艺术家调动其所能调动的资源整合的结果。在这组作品中,康剑飞剥离了所有他自己原来所掌握的关于艺术创作的技术,而是变成了他自己的旁观者。
作品产生的方法
“我象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我的作品被呈现,在今天我想艺术不仅仅是以艺术品的方式介入社会,而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介入,艺术在今天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是思考方式,也可以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如果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这样的话,艺术家应该给当代社会提供什么呢?我认为‘创造艺术的方法’比‘作品’更重要,将艺术还给生活,这是我要做的。‘艺术家是人人’比‘人人都是艺术家’更接近基本事实。
具体来说,康剑飞要呈现的不仅仅是“作品实物”本身,更是作品产生的方法以及由“方法”引申出的他对于“版画”的时代定位。康剑飞在这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看待艺术的角度,由“版画现状”折射出当代社会“功利性”“投资性”以及“投机心理”的泛滥。展览的最终目的是想要唤起人们对于价值观的重新思考。
探讨社会普遍价值观
目前康剑飞任教于中央美院造型学院版画系,是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工作室主任及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秘书长,策划并具体实施了“2011中国版画年”的活动,是观澜国际版画展的最年轻的评委,也是中国青年美展的终审评委,还兼任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艺术顾问。
康剑飞之所以对木刻版画有浓厚兴趣,是因为在今天木刻(版画)的本体属性处在传统的艺术形式(国画,油画)与新的媒介(影像,数码)之间的位置,它既保持了传统的某些精神性又带有时代的时尚性。版画的方法更容易形成某种思维方式。
在年轻艺术家中,像康剑飞这样身份多样的艺术家绝无仅有。“我把所有的触角都伸向这个社会,我想了解他的真实的样子,‘艺术来源于生活’作品的结实程度来源于艺术家对于社会的充分了解,但是同时我也会非常警惕,我要保持一个能够近距离观察社会的姿态,尽量的接近但是并不真正进入。”
目前国内市场中的优秀版画作品的价格不是很高,艺术价值也没有被较好的发掘。这种情况虽然和国人对版画的认识有关系,但是在艺术收藏市场广受关注的情况下和版画创作者不懈的创作下,国人对版画的认识也在逐渐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藏友们都逐渐的认识了版画这一独特的美术形式。
此外,版画在国外的巨大销售量和关注度,也让这一品种丰富、适合装饰家居的美术形式更加的引人关注。
此次由艺嘉文化呈现的康剑平的版画作品所体现出的内涵与美感,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内的版画收藏的热潮即将到来,也值得投资版画的藏友们出手。
《作为媒体的艺术——康剑飞作品展》
主办:艺嘉文化
承办:艺博画廊
展览时间:2012年9月7日 - 9月30日
康剑飞小档案
1973 生于天津市
1997 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
2000 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同等学历班
现为中央美院版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院版画系第六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央美院青年教师协会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金币总公司图案与设计评审委员会委员。
个展
2012 作为媒体的艺术——康剑飞新作展,艺博画廊,上海
内在的逻辑——观看黑鸟的方式,中间美术馆,北京
康剑飞个展,艺术北京,北京农展馆,北京
2011 与剑交锋——2011康剑飞与澳门版画艺术交流展,疯堂十号,澳门
2009 白痴总是什么都买,韵画廊,北京
2008 观看黑鸟的方式,龙艺榜画廊,北京
2007 舞台,德山艺术空间,北京
2005 放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1998 康剑飞作品展,可创画廊,北京
1997 康剑飞作品展,Tao画廊,北京
获奖
2004 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铜奖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
第七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和创作年会——学院奖
2004上海春季沙龙展——优秀青年艺术家奖
2002 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
第六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和创作年会——学院奖
2000 第十五届全国版展——银奖
1999 第九届全国美展北京展——银奖
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银奖
第五届全国书籍装桢艺术展设计二等奖
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文艺作品征集 评奖活动——佳作奖
1998 第十四届全国版展铜奖
1997 中央美院学生毕业展一等奖
日本冈松家族基金会一等奖
浅谈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 篇5
一、知人论世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 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故要让学生读懂某个作品, 就要指导学生从了解这个作家的生平、作家所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写作背景入手, 从而探索作者的写作意图,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至整体把握文意。如果对作者和作品所诞生的时代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那么我们的欣赏就是盲目的, 甚至是歪曲的。
象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他生活的时代, 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他经历了开元盛世, 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不仅造成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国家的严重危机, 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 明白了这一点, 这就不难理解他描绘的那整个苦难时代的生活画面。
二、品读语言
高尔基曾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 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 (《论文学》) 《课标》也强调“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因此, 文学欣赏的另一个重点, 应是对作品语言的品读。真正的文学大师的语言, 凝重似黄金, 纯净似水晶, 含蓄、空灵似“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 既能“话里有话”, 又有“无言之言”, 给人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 它有声, 有色, 有感情, 有厚度、力度、质感, 是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 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 并透过语言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这么说, 作者的努力是从旨趣到符号, 而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
文学欣赏就是要从这样的点滴心得起步, 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荷塘月色》中这类例子还有很多, 都值得慢慢咀嚼。通过点滴欣赏, 从而为自己增添了几许艺术的感应细胞, 文学鉴赏的高深素养就来自平时独立的点滴积累。
教师若不引导学生去品读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 结果将一无所得。
三、体验感悟
马克思曾指出:“现代英国杰出的小说家, 在自己卓越的、描述生动的书籍中, 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 比一切职业政治家、理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恩格斯评论巴尔扎克, 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步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 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可见, 这两位导师之革命哲学原理的形成, 也得益于文学的启悟。
作家创造意境也好, 塑造人物形象也好, 都要表现一定的主题。主题是作家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 从对题材的提炼中发掘出来的思想结晶, 也是作家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追求的集中表现。因此,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就要使学生学会通过作品的意境和意象, 积极联系社会现实或时代背景, 挖掘作品的主题, 领会主题的社会意义, 体会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生活的巨大功能, 真正辩识真善美和假恶丑, 从而使学生提高认识, 受到教育, 得到启发。
如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全诗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 激起学生对焦母专横无理的谴责, 认识到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对刘兰芝为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精神的由衷赞美, 作品结尾“多谢后世人, 戒之慎勿忘”, 是对读者的最大启示。
四、发现创新
文学欣赏是读者阅读作品时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是读者对作品意象的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 文学欣赏带有明显的意象再创造性。歌德说:“一件艺术品是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 我们也就应尽可能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照和欣赏。”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时, 不仅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从更高的要求来说, 还应包括更深层次上的根据原作进行再创造的能力的培养。《课标》也要求“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 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 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有道是,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是因为每个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不同而致。如对《红楼梦》的理解, “单是命意, 就应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红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读者欣赏的角度和眼光不同, 对同一部作品就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 只要言之成理, 都可以认为是一种创造。甚至同一个读者心目中的人物形象, 也可能随时调节转换而有所不同。有一位读者曾描述过阅读《阿Q正传》的十四次体验, 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从对阿Q的笑谑嘲讽到悲叹“国民性”的痼疾, 越读越有通彻心灵的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策略 篇6
一、多措并举,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看电视呢?是因为电视节目能够吸引他们, 对很多孩子来说, 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可能很枯燥, 如果强制他们阅读,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要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首先要让他们喜欢儿童文学。例如:本人所带的班级是从一年级开始带的, 在低年级阶段, 我就经常为学生朗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我希望这些故事能伴随他们成长, 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引人入胜的朗读中, 学生渐渐知道了丑小鸭是怎样成为白天鹅的, 白雪公主是多么的善良, 三毛受过多少苦难, 这些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接着, 我让学生轮流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讲一个故事, 每组每天一个人讲, 其他人听。这些故事可以是长辈讲的, 也可以是自己从其他渠道听到的。这样一来, 学生就有了阅读的动力, 一段时间之后, 我们班的学生都爱上了读书。
二、精选好书, 推荐阅读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教师应当重视这些差异, 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例如:我校二年段的教师就能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给他们推荐儿童读物, 因为他们正处于知识的渴求期, 对许多东西如天体宇宙、自然世界等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 每天都会有好多新的“为什么”。教师让学生家长带学生去购买注音版《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的秘密》等书, 鼓励他们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三年段的教师把《伊索寓言》《阿凡提的故事》《福尔摩斯探案集》等作品介绍给学生, 他们读得有滋有味。四年段的教师从上学期开始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名篇, 引导学生阅读 《水浒传》普及本, 结果许多孩子都着迷了, 有些学生甚至还看完了《水浒传》原著。五年级的教师经常结合课文内容为孩子推荐文学作品:读过《蜜蜂》, 向学生推荐《昆虫记》, 看了《狱中联欢》, 告诉学生《红岩》的内容, 不知不觉中, 学生读过的书越来越多了。
三、注意引导, 陶冶情操
儿童文学能教会学生好多道理, 但是儿童文学中那些深层次的东西, 学生是不容易读懂的, 此时, 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引导学生读懂儿童文学作品的真善美。记得一年级时,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听完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后, 告诉我:她很想和小矮人交朋友, 因为小矮人善良, 很有爱心。我认为, 一个经常阅读童话的孩子, 长大以后是不会成为一个狠毒自私的人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儿童文学中学会审美。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曾经说过:“一个很少阅读童话的民族, 他们的审美趣味是会有问题的, 整个民族缺少一种诗意的状态, 就连造房子、设计桥梁都会有问题!”我很赞成他的观点。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会给孩子带来许多美好的东西。如, 《丑小鸭》这个故事就让孩子们知道在困境中不要绝望, 只要不懈努力, “丑小鸭”也会成为“白天鹅”。一个童年的时候从来不看童话的孩子和从小读着童话长大的孩子, 他们生命里会有很多东西不一样。儿童文学的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四、监督评比, 形成竞争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喜与忧 篇7
为了“配合省级语文专题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检验新课程实施以来文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召唤真正的文学教育的切实施行, 引领文学教育面向未来的美好追求”[1], 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四川省2008年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课堂教学展示会于2008年11月26日至28日在绵阳中学汉龙英才学校举行。来自成都、绵阳、德阳、乐山、内江、南充等21个地市的23位优秀教师参加了展示。笔者有幸现场观摩了全部的22堂课的教学活动, 感慨颇多, 喜忧参半。
一.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主要收获
纵观整个展示活动, 首先,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关注学生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深入到我们的教学课堂;其次, 语文课程建设的主动性得到加强, 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第三, 教师的教学行为自觉地融入了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文学作品教学的文学味更浓了。可以说, 展示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成长, 充分展示新一代语文人的新姿态和新气质——探索的勇气, 创新的智慧”[2]。笔者对获得一等奖中的三堂课印象更为深刻。
沈赫男老师执教的是诗人何其芳的作品《秋天》。沈老师的教学设计简洁实用, 教学组织循循善诱。通过评价同伴的朗读、更换原作关键字词及语序, 体会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教给学生读诗和品诗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评诗、品诗、读诗中去尽情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和丰收、休闲、梦幻的美丽秋景。女老师漂亮的书法和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诵读让课堂熠熠生辉。
张忠文老师执教的课文是剧作家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馆》 (节选) 。上课伊始, 张老师以表演民间曲艺快板书的形式引出学习内容“茶馆”, 既传统又新颖。让学生大开眼界。接下来, 教师抓住“秦庞交锋”这个典型情节中的个性化人物语言去揭示戏剧冲突, 让学生反复揣摩、品读, 让表演、品味、鉴赏三位一体,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者和听众都兴趣盎然。教师的板书精妙、美观, 言语简洁、醇正。情趣饱满又凝聚浓浓语文味的戏剧文化大餐就此生成。
潘静老师2004年7月参加工作, 是最年轻的参赛教师之一。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潘老师的教学材料。文字浅显、意境深刻。短短的四十分钟, 杜甫的忧国之泪与思乡之情、教者的满腔热血与爱国情操交相辉映, 感染着课堂上的每一个人。老师的激情与点拨,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正如教师在结束课文时所总结的那样:我们能够理解诗人, 因为我们感动着香港、澳门的回归;我们期盼着与宝岛台湾的最后团聚, 因为统一后的祖国, 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一堂充满激情和浪漫的语文课让我们铭刻于心。
课堂上, 也有年轻教师表现出的教学机智让人惊喜。
某老师在执教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时, 教学接近尾声, 老师在拓展中引导:同学们, 当我们闭上眼睛,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会呈现眼前。是谁在晨曦初露的早上, 仔细叮咛, 为我们系上一颗颗纽扣;是谁在日落黄昏的傍晚, 倚在窗前, 焦急地盼望我们归屋。
有学生回答:爸爸妈妈是宽阔的大海, 我们永远也驶不出……说到这里, 学生不知何故停下来了。
老师马上补充:是驶不出爱的海洋吧。
学生点头称是。
于是, 这句由师生一起当堂生成的“爸爸妈妈是宽阔的大海, 我们永远也驶不出爱的海洋”就成了至理名言。
我想, 这就是文学作品, 这就是新课程改革让我们看到的文学作品教学的勃勃生机。曾几何时, 我们的语文课是那样的枯燥乏味, 原本美好的文本被一个个的考点弄得支离破碎。教学情景没有了、人物冲突没有了、语言品味没有了、社会生活也没有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课堂上的学生也不见了。我们为语文课堂上被重新激发和点燃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感到欣喜, 为素质教育实施所取得的巨大突破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忧虑
教学活动展示中, 我们也看到, 课堂上还存在一些理论与实践相悖、改革流于表面以及极端的功利主义倾向。对此我们深表忧虑。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 文学作品不见了。
应该说被选来参与这次教学展示的文学作品, 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只要方法得当, 是完全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的。学生们也是愿意和老师一起交流看书的体会的。鉴于以下原因, 文学作品魅力大打折扣。
其一, 教学目标众多, 教学活动匆忙。感受生活、体悟语言成了空话。
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看, 部分老师的教学目的甚多, 有一个老师竟多达十二个。教学结构成了一个个的细小的目标的堆砌。所谓的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被一个个的孤立的问题所取代。给人的印象是, 一堂40分钟的课, 老师在慌忙地提问, 一个接着一个;学生疲于应付, 不知所措。教学活动就像走马观花, 显得花哨, 却并不实用, 学生收获了了。有些问题漫无边际, 而有的问题又十分繁琐, 都没有意义。老师总想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展示出尽可能多的信息, 殊不知有时连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与平时教学时真实的课堂相去甚远。比如, 有一位老师执教的《杨修之死》, 便是由一个个的问题构成的。可以说, 小说里的杨修是被曹操杀死的, 而课堂上的杨修则是被老师“问”死的。
其二, 教学模式单调, 教学预设太强。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传统的以揣摩写作技巧为目的的“分层划段, 概括大意, 归纳写作方法”为特色的教学固有模式已经不见了。然而,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程序化模式。那就是“初读整体感知——再读合作交流——细读揣摩品味——最后练读练写”。初看起来, 没有问题, 单独探究一堂课也还可取。问题是, 连续三天时间, 如果说比较多的课、甚至大多数的课, 都像这样的似曾相识, 确实是给人带来一种审美疲劳。如果我们的学生常年累月听一个模式的课, 当然也会厌烦的。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却又成了新的“千人一面”了呢。
其三, 多媒体滥用, 文本被忽略。花哨的背后是本末倒置。
有感于眼下不少课堂教学多媒体使用过度、过滥的问题, 笔者想起了三十多年前就读小学四年级时的一堂语文课。题目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由于政治的和历史的原因, 那时候语文课上的文学作品很少。学校条件也差, 除了课本、就是黑板和粉笔。上课前, 老师找到了一幅宣传画挂在黑板上, 算是多媒体。老师不会讲普通话, 用的都是方言。开始上课了, 老师让大家关上书本并把眼睛闭上听范读。
……
1948年5月26日, 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 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 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 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 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 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 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 冲向暗堡, 前进中左腿负伤, 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 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 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 右手拉燃导火索, 高喊:“为了新中国, 冲啊!”碉堡被炸毁, 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年仅19岁。
……
就是这样一段话, 老师情真意切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学生。我们为董存瑞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所感染。如醉如痴。老师一读完, 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起来。先是同学自个读, 后来是大家一起读。读完以后, 老师简单介绍了董存瑞的事迹后, 就叫大家写生字生词, 做课文后的习题。下课前, 告诉大家把故事背下来, 回家讲给父母听, 算是课外作业。
就是这样一堂课, 现在想起来, 都还是那样的记忆犹新。
笔者以为, 有时候人们挖空心思去设计了很多, 到头来全是白搭。而不经意间, 让我们感动的却是那些最简单、最原始、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东西。比如, 文中提到的师生的朗读。
综上所述, 没有了自在的读、玩味的品、动人的情, 文学作品不就没有了吗?
第二句, 老师不见了。
由于知识和阅历所限,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总会有难尽人意的地方。况且新课标也倡导教师和学生要“视界融合、经验共享”, 达到教学相长, 共享成功的喜悦。试想, 如果整堂课都“以学生为中心”, 让其自由发挥, 教师站立一边, 那么教师的教又从何体现呢?俗话说“师高弟子强”。师不高, 弟子怎么强呢?归其要害, 笔者认为有三。
其一, 教材探究, 缺乏深度和创意。
有老师在执教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一文时, 遇到这样一段文字:
……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 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 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
……
老师给学生提的问题是:“尊老与爱幼, 哪个更重要?”
有学生答“尊老更重要”, 也有的答“爱幼更重要”。一时间, 老师难以找到合适的理由, 于是采用了课文中“我”的意见——“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以此教育学生要“尊敬老人”。
显然, 作者的本意并不在于“尊老与爱幼, 哪个更重要”, 重要的是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所以, 读者们看到了:
“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我们在阳光下, 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 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是肤浅的。
笔者设想, 如果教师能把“尊老与爱幼, 哪个更重要”作为一个假问题抛给学生, 让大家在辩论中去感受爱的真谛。通过“我”和“妻子”的具体行动, 让孩子们最终懂得:尊老与爱幼同等重要, 但都不能停留在嘴上。爱是需要付出的。而这正是现代独生子女所欠缺的。
果真这样的话, 文本的解读, 称得上既有深度, 也有新意。
其二, 教学点拨, 缺少针对性和时效性。
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原因, 主要有三。一是, 教师心目中没有学生,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成了教学的工具。也就是说, 学生回答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是否回答。因为它关系到教学的一个程序是否完成。二是, 教师的教学准备不充分。对学情研究不够。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超出预设的新问题缺乏思想准备。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只能消极应付。通常的情况是, 遇到学生的解答和预设答案相符时, 往往会喜形于色地对学生大加赞赏。反之, 则会一笔带过或匆忙地搪塞过去。甚至对学生的追问也视而不见。三是, 缺乏教学点拨策略, 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问题, 不知所措。或匆忙作答, 不能自圆其说, 让学生和听众大失所望。
第三句, 观众被忽悠了。
据不完全统计, 本次展示活动上, 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课堂, 老师和学生在不同程度演戏。学生们自觉和不自觉地在按照老师的设计方式学习。师生共同创造出“良好的”、“合乎要求的”课堂气氛。
其一, 廉价的和训练有素的掌声时有发生。
所谓廉价的掌声, 指在教师的授意或暗示下, 学生集体对参与教学的师或生用掌声表示赞扬的一种教学行为。所谓训练有素的掌声, 指学生集体不经教师的授意或提示, 用掌声对参与教学的师或生表示赞扬的一种教学行为。之所以廉价, 是因为有教师的授意或提示;之所以训练有素, 是因为没有老师的授意与提示。后者比前者还要可怕。因为学生知道老师想要什么, 在投师所好, 在帮助老师忽悠观众。笔者看来, 教学一方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另一方予以肯定和褒扬, 本身无可厚非。它的问题在于, 这种“肯定和褒扬”是“要来的”而非发自肺腑。是个别老师为了展示“教学效果”的表演行为。对学生的成长也十分有害。
其二, 装腔作势的研讨比比皆是。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于是, 为了“探究”, 也为了“合作”, 我们总会看到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讨论。正常的讨论确实有必要。但笔者认为, 讨论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一是, 参与讨论的群体对问题要感兴趣——这就需要讨论的问题要部分地来自学生, 或者师生一起确定;二是, 问题本身要具有一定难度, 经过思考或教师点拨后是可以被学生认识的;三是有教师的恰当参与, 以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四是讨论要有结论, 且这个结论是有一定的现实生成性的。然而, 我们课堂所见的部分讨论并不具备上述条件。问题和结论都由老师课前做出, 缺乏生成。所谓的讨论, 形式大于内容, 是教学的一个程序而已。
其三, 两分钟的作文秀让人叹为观止。
课堂上, 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老师按程序处理完课堂教学任务后, 往往要当堂指导学生“练读练写”。一方面, 是为了学以致用;另一方面, 也为了展示教学效果。于是, 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仿照书上的案例, 用两到三分钟的时间写一段话。然后在班上交流。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结果是, 不到一分钟, 就有学生一边写, 一边慌忙的把左手高高举起。老师一边看, 一边鼓励, 一边数数“一个、两个、三个……”。等到老师认为学生的状态和预期效果相接近的时候, 就满意地微笑着开始抽学生起来交流。不少的时候, 我们都会听到让大家啧啧称奇的好作品。不要说听课老师自愧不如, 有时就连专业作家都要拍案叫绝。然而, 有经验的老师们就会发现, 不少作品总让我们想起在哪本作文书上见过。
笔者奉劝那些功利主义老师, 现在的“观众”, 哪有那么好忽悠的啊。“实实在在做人, 简简单单教书”, 对自己、对学生其实都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课堂教学展示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从那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去发现我们所需要的。有鉴于此, 笔者不揣冒昧, 抛砖引玉。不妥之处, 祈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我们是这样开展文学作品阅读的 篇8
一、遵循认识规律, 制订阅读计划
(一) 师生共同参与, 确定阅读篇目。
《新课标》认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此, 我们在选择确定阅读篇目时, 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积极听取学生建议。鉴于初中学生的精神水准和知识视野, “文学作品专题阅读”的选材, 仍以师选为主, 生选为辅, 师生共同协商。我们除了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推荐书目向学生详细介绍外, 还将反映学生生活的精品 (如《花季·雨季》、《三重门》) 和流行时尚的好作品 (如《哈里·波特》、《玻璃门》) 列入推荐书目, 以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内在欲望。
(二) 循其序而渐进, 确定阅读步骤。
有些文学作品篇幅较长, 内容艰深, 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啃, 必然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计划实施初期, 我们应立足于“低”“小”“浅”“薄”, 即低起点;不可学“北冥之鹏”,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我们先选择一些篇幅较短、文字浅显、活泼引人的文学作品, 如《男生贾里全传》、《穿越风中之洞》等,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这样一开始就能降低他们阅读的心理压力, 引发他们阅读的内在动力, 让他们从阅读的乐趣中慢慢喜爱上文学作品。
待阅读养成习惯之后, 我们再推荐有一定深度的作品, 内容应是充满“大气”境界高远的经典作品:文学、历史、哲学、科学、宗教、艺术……按学生精神成长阶段的特征和需要, 让学生在学习中关注时代大潮, 思考历史趋向, 探索人生奥秘, 回应社会问题,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一书一文, 大智大情, 风云际会。不可学“蜩与学鸠”之辈, “决起而飞, 枪榆枋”而止, 以至于总是在地上“爬”, 想“飞”时再也“飞”不起来。
(三) 根据具体情况, 确定阅读时间。
“文学作品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 有容量大、耗时多的特点,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们都知道:语文学习要与数、理、化、外争课外时间, 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把“文学作品阅读”置于课外或第二课堂进行, 课时得不到保障, 是其开展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此外, 有些学生可能会由于兴趣的转移或课余时间的不足而半途而废, 也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单纯追求情节而盲目冒进。因此, 我们采用“课内为主, 课外为辅, 课内外相结合”的做法, 即每周安排两节课 (语文课和活动课各一节) 作固定的阅读课, 利用课余时间自我阅读。课内阅读, 让45分钟高效率、快节奏, 让教室里书声琅琅, 问题迭出, 思维四射, 精神焕发。课外阅读, 各人根据情况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一天读10至20页, 长期坚持下去, 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养成, 阅读的目的就能达到。
二、开发阅读资源, 创设阅读氛围
(一) 以课文为引子, 以图书为钥匙。
对于刚跨入中学校门的初一新生来说, 文学作品无疑是“一座座冰山, 有八分之七藏在水下” (海明威语) , 让人深不可测, 遥不可及, 敬而生畏。我们对初一两个班共90位初一新生作过阅读情况的调查得知:从不曾读过文学作品的竟占了总数的20%, 文学作品阅读的现状确实令人担忧。所以我们该做的第一步是拉近学生与文学作品的距离。
经过选择发现, 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科书对《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文学作品都作了节选, 我们把节选的精彩片段作为阅读的引子, 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这神圣的殿堂。对这些课文, 我们用朗读、赏析、编演课文剧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内在魅力, 激发其阅读整本书的强烈愿望。
此外, 我们还安排每两周一节的“阅读与欣赏”课, 并特辟“文学作品阅读走廊”专栏, 以洪宗礼主编教材中的“图书箱”和名著普及速读文库《一分钟世界名著》 (1-3卷) 为蓝本, 对所推荐文学作品的作者及时代背景、内容梗概、作品价值、阅读方法提示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文学作品, 为进一步有选择地阅读文学作品打下基础, 并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
(二) 发挥多媒体作用, 加深理解作品内涵。
现代传媒打破了以“视觉垄断”阅读文学作品的沉闷, 开启了“视听联袂”的崭新局面, 进而产生了许多可以被文学作品阅读所利用的资讯。这些资讯定然能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 便于学生对文学作品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
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前, 可先让学生从网上查阅笛福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材料, 再让学生阅读, 这样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会深入一些。在活动课上, 我们可以把根据文学作品《西游记》、《水浒传》、《骆驼样子》等改编成的电视剧或电影进行播放, 让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在比较中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室、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阵地, 室内可挂设有关读书名言的条幅, 出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 形成良好的读书环境。在阅读课上, 教者要深入学生, 与学生个体进行平等交流。如了解读书的进度, 解答读中的疑问, 问一问读后的感受, 说一说赞赏性的话等,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欣赏文学作品, 感受阅读的乐趣。另外, 我们还可根据阅读计划开展“每日一问”等读书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三、追求深层阅读, 鼓励探究创造
阅读文学作品如果仅仅停留在熟悉作品的故事情节等表层意义上, 这样的阅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阅读文学作品要能透过作品的文字表象,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素养, 从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阅读中我们采用下列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强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一) 撰写读书笔记。
文学作品阅读中, 学生在对作品中的情境及形象的感受体验中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平时我们应要求学生把独特的感受及时地记入读书笔记本。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也可作为读书笔记的重要内容。另外, 我们还根据作品情况出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写成读书笔记。如读《西游记》后, 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
1. 在唐僧师徒四人中, 你最喜欢哪一个?并说明理由。
2. 试描述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之后的心情。
3. 试概叙《西游记》的故事情节。
(二) 交流读书心得。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阅读时的讨论交流是拓展读书视野, 弥补认识不足, 加深对文学作品理解的良好方式。读书交流会可半月举行一次, 交流可采取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形式。交流前, 根据需要定好话题, 学生提前做好书面或口头准备。如阅读《水浒传》可举行以“我最喜爱的水浒英雄%%%%%%”为题的读书报告会, 也可举行以“怎样看待水浒英雄的‘义’”为主题的读书辩论会。
(三) 尝试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再创作。
初中学生求知欲强, 他们对问题往往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阅读文学作品时, 可引导学生在熟读一二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 用研究的眼光, 联系自身实际, 从文学作品中发现问题, 查找资料, 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 并得出结论。写前要求学生酝酿情感, 凝结情思, 触类联想, 激发灵感, 整理、组织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受。我们常用的激励语是:“写出你心中的鲁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因斯坦”。写后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 不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有个性、有独到见解的文章, 即便结构欠完整, 阐述欠周密, 都予以褒奖和鼓励并使之完善;对思想欠成熟, 见解尚偏颇的, 只要有一点闪光处, 也予以表彰和激励;而对借鉴他人过多的, 我也称之为“重新组合就是创造”, 我们反对抄袭, 但对重组得好, 能化为个人的一种特殊表达的文章, 也予以一定的肯定和保护。
结合这一年“文学作品专题阅读”的实践, 我们欣喜地发现, 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育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而且实现着文学教育的潜在目的———促成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摘要:本文作者在初一年级实施“文学作品专题阅读”课题研究, 至今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学生在“精神等级”和“能力层级”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或提高。本文就此从“遵循认识规律, 制订阅读计划”、“开发阅读资源, 创设阅读氛围”、“追求深层阅读, 鼓励探究创造”三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作品阅读,阅读计划,阅读资源,探究创造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3]浙江教学研究.2001年第5期
[4]叶圣陶研究文集.北京:开明出版社, 1991年.
[5]庄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7月第1版.
朝鲜画家,不知道自己作品多少钱 篇9
卖画为国家创汇
朝鲜画作创作态度严谨,艺术风格优美。“一流的水平,三流的价格”,是收藏界对朝鲜画作的评价。
在朝鲜,画家分为6个级别,最高为一级,最低为六级。除了评级,朝鲜还给画家们授勋。勋位有“人民艺术家”和“功勋艺术家”两种。“人民艺术家”是最高荣誉,只有一级画家才能获得;“功勋艺术家”称号也只有一级或二级才能荣获。现在,中国市场上的朝鲜画全部出自这些高水平画家之手。以朝鲜人物画为例,目前好的作品只卖四五万元人民币,但同等名气的中国画家作品则会卖到几十万元。很多中国藏家热衷朝鲜画,正是出于这一点。“前段时间,一位来自山东的藏家,一个月就收了上百万元的朝鲜画。”博宝艺术网投资顾问张梧桐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介绍说。
事实上,朝鲜画已经在中国市场流通了几个年头。它们首次在中国拍卖市场亮相,是2007年年初,在杭州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中,有10幅朝鲜画作成交。其中,“功勋艺术家”金正泰的作品《静静的岸边》以3.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这让朝鲜方面意识到卖画可以为国家创汇。從那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朝鲜画多了起来。这些作品通过朝鲜官方途径来到中国寄卖,画作所得直接由经销商与政府结算,朝鲜方面的收入全部归国库所有。画家们无权私自买卖。自己的一幅画到底能卖多少钱,对于这些朝鲜画家们而言,只能是个秘密。
“朝鲜的陈逸飞”
平壤美术大学是朝鲜画家的摇篮。知名画家无一例外毕业于此。就读于这所大学的学生,均来自“出身好”的朝鲜家庭。美术专业本科学制为8年,优秀学生还会被送去俄罗斯继续深造。
今年47岁的洪哲雄,被授予“功勋艺术家”,目前在平壤美术大学任教。他曾于2013年来北京作画,与张梧桐有过一些接触。
洪哲雄是朝鲜画家中坚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父母都是朝鲜著名的艺术家。受家庭熏陶,洪哲雄从小就酷爱艺术。他擅长风景画,作品完美地展现了朝鲜艺术的写实风格和娴熟技艺。人物画作品数量不多,但出来的都是精品。他笔下的人物形象立体饱满,面部表情、动作栩栩如生,如梦如幻,因此格外受中国收藏家的青睐。张梧桐告诉记者,目前洪哲雄的一幅普通作品在5万元以上,对于尚未被市场炒热的朝鲜画来说,能卖到这个价格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
对这样一位能创汇的画家,朝鲜国内自然非常重视,不惜花费重金,希望将洪哲雄打造成“朝鲜的陈逸飞”。为方便绘画,去年,洪哲雄与另外两位朝鲜画家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北京。朝鲜方面为他们租了一间条件优越的复式公寓作为工作室,一年费用在30万元左右,还为每个人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与朝鲜国内闭塞的环境相比,北京要自由多了,洪哲雄他们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下载绘画的教学视频,可以参观各大画展,去美术馆近距离接触世界名画,还可以与中国画家交流切磋画法。
尽管国外环境轻松,但朝鲜画家们非常自律,除了画画,聊天从不涉及其它话题,在生活中也会相互提醒、监督。
虽然洪哲雄名气很大,但待人接物都非常谦卑。“谦虚有礼,具有绅士风度,是朝鲜画家普遍的特点。”博宝艺术网朝鲜语翻译韩金姬告诉记者。但在专业方面,洪哲雄又表现得非常自信。一次,洪哲雄在欣赏过冷军(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领军人物)的作品后,自信满满地对身边人说:“给我足够的时间,我一定也能画出这样的作品。”
除洪哲雄外,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备受追捧的还有崔昌浩、金勋等朝鲜画家。今年53岁的崔昌浩被外界称为“宫廷画家”,就职于朝鲜万寿台创作社(相当于朝鲜的国家画院)。他的作品被当成礼物在国家元首间赠送。2011年,崔昌浩还受邀前往柬埔寨,为国王画像。2012年,他被授勋为“人民艺术家”。
“功勋艺术家”金勋擅长画野生动物,他曾被派驻非洲多年。几年前,北京一位藏家曾邀请金勋来中国,耗时近一年,创作了一幅巨型画作。画面上,雄鹰翱翔,狮子在草原上捕食,鳄鱼从河里探出头…… 现在,金勋已回朝鲜专门负责创作领袖画像。“能画领袖画像是非常了不得的,所以金勋被授勋为‘人民艺术家’是迟早的事,到时候他的作品价格肯定还要涨。”张梧桐说。
朝鲜画受追捧的原因
为什么朝鲜画的势头在艺术品市场一路看涨,其魅力究竟在哪儿?
几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分析说,朝鲜与外界的沟通有限,无论画家还是画作都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2013年2月,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有一场关于朝鲜画作的展览。开幕当日,展厅爆满,很多人只好踮起脚尖,有人边挤边说:“看看他们穿什么衣服!”显然,神秘感加深了人们对朝鲜画的兴趣。
“从技法看,朝鲜画不如中国画,但它胜在画面的美感上。”张梧桐说。纯粹,是朝鲜画作的最大特点,也是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国画作中缺少的东西。这与画家的生活状况有直接关系。有人曾开玩笑说北京宋庄的画家是“边烤串,边画画”。和中国画家为生计担忧不同,朝鲜画家没有生活压力,他们领国家工资,衣食住行,甚至作画的颜料、画布的费用都是由国家承担。这样的生活使得他们思想单纯,作品很少受到世俗的浸染,更没有对商业的媚俗和妥协。除此之外,朝鲜画延承了俄罗斯艺术现实主义的风格,加上其国情体制的客观需要,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色:画作大多颂扬美好生活,画面质朴、淳厚。
阅读自己的作品 篇10
一、从背景材料入手,让学生的阅读有航标
鉴赏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其人,一般而言,学生对鲁迅的概念化的文学常识可谓烂熟于心,但缺乏对鲁迅少年丧父的无限悲伤、农村生活的刻骨印象、读书求学的难忘经历、青少年时期学医救国的理想以及封建士大夫家庭出生由盛到衰的变故只是一知半解,而这些内容恰是学生必须了解他真实背景材料。我们只有让学生把鲁迅放在时代、家庭、事业的立体背景中,才能全方位认识鲁迅这个人。诸如《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故乡》等作品反映鲁迅农村生活的经历,让他拥有了一颗关注民间疾苦的爱心; 《藤野先生》一文描写了读书求学的经历,让鲁迅拥有了改造旧社会的远大理想。鲁迅切身体验到家庭的兴衰,让其拥有了一双冷静观察人情世态的火眼金睛;鲁迅的文字中蕴含着孤独、彷徨、痛苦,其火一样热情、冰一样凌厉的文字是他高度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使命感的体现。作品背景是理解文本的一把钥匙,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背景作为把握作品脉络的切入口,由人及己进而推己及人,当学生逐步走近作者的同时,也为走进作品奠定了的基础。
二、紧扣教学重点,让学生的阅读理性攀升
主旨深邃是鲁迅作品最微妙之处,他的作品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散文诗、杂文,其思想光芒不仅让茫茫黑暗中的人们看到星火的闪耀,而且使寒风中煎熬的百姓感觉到感受胸中火热。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时必须突出重点,即:剖析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逐步由感性阅读进入到理性阅读的层面。譬如:我在执教《孔乙己》一文时,就从孔乙己的性格特点、遭遇悲惨的原因和特定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三方面提出了探究性问题: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2了解封建科举制度;3分析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原因及反映出的性格特点;4思考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故事的用意;5分析孔乙己脱不下那件长衫的原因,寻找现代社会里类似孔乙己的“无形长衫”。有了这些问题作导向,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显得明确而集中,学生的思维训练就会流畅而深入。
三、品赏语言特色,让学生的阅读活色生香
苍凉而深邃的主旨不宜以亲切透明的文字为外衣,鲁迅作品的语风是刚烈和沉郁交替的,往往给读者别具一格的感受,我们只有引导学生自然走进鲁迅作品,并顺利跨越与作者的“代沟”,才能从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具体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把握精妙文句,激发审美情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务必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去接受美的熏陶,传承美的力量,用盎然的兴趣去感受美,用正确的眼光去欣赏美,用获取的审美力量创造美。譬如,我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先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寻找最精彩的语段,讨论、感悟语言的精美。像雪地捕鸟的片段描写让人感到刺激,“我”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五彩斑斓的大自然景物让百草园佳趣无穷;私塾先生摇头晃脑的读书模样出神入化……。学生在找、评、练、诵的过程中,闻到了迷人的气息,听到了美妙的旋律。
其二,咀嚼矛盾语言,培养理解能力。鲁迅作品中有些语言往往通过超乎常规的手段来表达讲话者的特殊情感,从而形成奇妙的语言现象。譬如:“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用在一个句子里,似乎矛盾不妥,但细想又合情合理。孔乙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 谁能确切地知道他是死是活?只能说“大约”,加上长久未看到孔乙己,又未听到任何关于他的消息,人们只能猜测他“大约”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词语更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也加强了小说对冷酷无情的封建制度的控诉和鞭挞力量。
【阅读自己的作品】推荐阅读:
求助自己阅读答案11-06
为自己的心灵不断加油阅读练习及答案08-13
跟自己比阅读答案06-09
议论文阅读《伯乐就是你自己》07-17
善待自己的作品09-30
为你自己高兴现代文阅读含答案05-11
拍摄自己的纪实作品07-23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研究与评价》”,结合“群文阅读”案例,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07-27
长篇文学作品的阅读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