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感类文章

2024-08-25

生活情感类文章(精选3篇)

生活情感类文章 篇1

摘要:本人从技巧的角度谈如何进行生活情感类文章的指导, 从选取独特的素材, 到关注感人的细节, 再到使用波澜起伏的手法和卒章显志的方法。这些方法既是基本的行文方法, 也是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 更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和作文视角的方法, 这对于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活情感类文章,技巧

“感人心者, 莫先关乎情”。真挚而热烈的亲情在生活中无处不现, 而亲情也是生活类作文中亘古不变的主题, 许多学生倍感其烦。那么这类作文如何选好材、用好材呢?

一、选独特的素材

生活类文章有一点可以作为写作的准绳, 那就是真材实感, 真性情。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那么每个家庭的父母长辈的性情也是各异的,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子女的爱也就有所差异了。在这样的背景中, 考场的学子就应该从生活中截取让自己最感动的, 或者在记忆的长河中印象最为深刻的独特的事情, 从自己的切身感动点引发开来, 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流之于笔端, 那么感人之深之切自然不在言下了。如习作《疯娘》一文, 作者精心选择了自己想吃冰棒, 疯娘赶至几里外, 徒步买来冰棒而最终冰消雪融的这个独特的生活场景, 我们在阅读之余虽然从理智上并不认可这样的生活片断, 因为这样的事情生活中并不多见, 但是当我们阅读之余感受那种独特的爱时, 晶莹的泪珠会溢满眼眶, 那是普天下最真挚的母爱, 自然弥足珍贵。

二、择感人的细节

写作生活类文章应该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在精雕细琢中显现亲情。这一点涉及对于人物的细致描写, 需要关注人物的言行举止和稍瞬即逝的神态心理, 对此加上自身的感悟进行详尽生动的刻画,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感动人。文学大家大多如此, 如著名的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中, 大家每每读到此处就会潸然泪下, 朱自清先生精雕细琢了年迈臃肿的老父亲为自己翻越高高的栅栏去买橘子的细节,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将一位充满爱心却让人酸心的普天下共性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在这一细腻的描写过程中作者也加入作为儿子对父亲的贴心的感悟与感动, 读者自然容易产生共鸣而潸然泪下了。

三、用波澜起伏的手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 这无非要求我们在叙事的过程中不能平铺直叙, 呆板行文, 力求增强文章的文艺性, 让文章读来跌宕起伏, 引人入胜。清代文学大师惜抱先生力主文章有阳刚阴柔之分, 他说: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 则其文如霆, 如电, 如长风之出谷, 如崇山峻崖, 如决大川, 如奔骐骥。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 则其文如升初日, 如清风, 如云, 如霞, 如烟, 如幽林曲涧, 如沦, 如漾, 如珠玉之辉, 如鸿鹄之鸣而人寥廓。他还说:大体文章之妙, 在驰骋中有顿挫, 在顿挫中有驰骋。这些言语同样要求我们要让文章不平, 要尺水兴波, 要让读者的情绪随我们一起进入胜境, 在九曲回廊、曲径通幽之后给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 给人一种畅快之意。如学生习作《我的父亲》一文中, 文章开篇就说:“我不喜欢我的父亲, 在别人眼里他是风趣的, 在我的眼里他却是无趣而冷漠的。”很显然这样描述父亲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好的印象, 但等到我们欣赏到父亲每晚在沙发上的默默等待, 再后来的我失败后孤独寂寞中的宽慰, “我终于明白了, 爱的形式是多样的, 也许, 冷淡的、冷漠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深挚的爱, 那才是父爱的真谛。”在这一写作的过程中, 我们的感情随着作者的感受, 跌宕起伏, 由心中的疙瘩到最后的情满自溢, 过程的延续饱满而流畅, 让人豁然开朗, 令人叫绝又发人深省。

四、用卒章显志的方法

在写作亲情类作文时, 还需要在恰当的时机, 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表现亲情。如《背影》的结尾, “我读到此处,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此处从儿子疼惜父亲的角度反衬出父爱的力量, 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直接抒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余音袅袅、情思绵绵。这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抒情方式。

但是, 有的文章也可借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如学生习作《懂你的爱》一文中:“我才醒悟, 这世界上, 有一种爱不用言语表达, 实际上, 言语也表达不了那份爱的深沉;我才醒悟, 这世界上, 唯有母亲明白, 爱不是用嘴说出的字, 是用心做出的事。”这样的议论可以让读者更能理性地体会爱的纯正伟岸。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借用多种修辞手法, 生动表达感受于亲情之下的那片深情。

亲情, 用独特的选材表现, 用细致的描述展现, 用出人意料的手法凸现, 用抒情的方式体现。学生只有做到以上几点, 文章就能感人而让人深思了。

参考文献

[1]张先亮, 蔡伟, 童志斌.作文指导及其质量标准[J].教育研究, 2008.

[2]韩清梅.情感作文教学的生命[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3.

生活情感类文章 篇2

我们都在忙碌着,当然我们现在所忙碌的并不是为了生计,而是在这个学校里每天三点一线的奔波,教室、宿舍、食堂偶尔停电则怒冲网吧。

读高中的时候最怕在学校里面呆着,认为这是地狱,不是人呆的地方,每天都在外面颓废而自在的过小生活,在别人看来似乎很舒服,每次一回学校同学们都惊讶的说:“你终于回来了,还以为你魂归西天呢!”我笑而不语,在教室呆几分钟看到老师来了然后跟着他出去,进来的时候拿着一张假条找班长签个字很潇洒的走了出去,以至在高三的时候很多人都学我整天的`请假出去玩,后来我请假的时候老班都埋怨我把他们带坏了。我真心冤枉啊!

春起秋落,这漫长而短暂的三年,我思想几乎停滞,我不明白我应该怎样走下去,什么才是生活。三年里我在他们周围一直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以至于他们都忘了这个人的存在。我居然连打酱油都这么不合格。

相比起生存,生活这词是我很难理解和想象的,我应该这样认为——我这些年是生存过来的,而不是活过来的。小时候老师叫我们写关于生活的文章,我们倾尽所有认为能衬托美好的词语去描绘生活——我们经历过很多挫折、荆棘、困难,似乎世间所有的苦都吃过后然后自己变得坚强、勇敢、面对困难永不屈折。我很难想象我经历过这么多挫折、荆棘、困难后我还能大无畏的坚持下去,最后像孙悟空一样成就无上道果。至少现在我已经被所谓的生活磨去了所谓的棱角,没了小时候的豪情壮志。

昨天JED给我们出了几个问题,左手有很多的钱,右手握着的是希望。很果断的选择钱。有人说你真是和财迷。如果是在以前我会选择希望,在我看来这是很神奇的东西,就像阿拉丁神灯一样你许什么愿都会实现。但现在如果在二者之前选择的话我很愿意要钱,现在希望这东西很飘渺,我不理解什么是希望,希望是什么,它能给我什么,所以我选择直接能给我带来实惠的东西。我没有高尚的人文主义精神认为放弃希望而选择满是铜臭的东西是无耻的事,我仅仅是一个市井小民,我以后的生活就是为了这些铜臭的东西而努力的拼搏着。想高尚你得有实力,没实力你谈高尚就像你说要步行去火星一样。虚假!

生活情感类节目的批判性思考 篇3

生活情感类节目的兴起引发了众多的社会争议, 也引起了学界的密切关注。支持者称生活情感类节目关注民生, 贴近百姓, 将普通人生活的点滴、老百姓心底最真切的感受反映到节目中来, 提供情感交流的平台, 使弱势群体得到应有的帮助。反对者则认为该类节目内容低俗, 题材过多涉及婚外情、家庭冲突、同居、乱性等不良社会风气, 是对社会形象的变相扭曲, 是对受众的错误引导, 有悖新闻伦理道德, 丧失了媒介的责任和道义。

2008年12月, 国家广电总局向各地方卫视下发“整改令”, 制止情感类节目的低俗化倾向, 要求各台进行自查。“现在情感类节目很多都是哭哭啼啼的悲惨故事, 讲述的是凶杀、乱伦等题材, 甚至有些是个案, 不是普遍现象。情感类节目在边缘题材的选取上过于集中, 很多事情也都不是真实的事件, 放大主人公经历的曲折程度, 讲述的都是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 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情感类节目过于集中反映社会边缘题材是此次严格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情感类节目在今后的选题上也应该多增加积极、向上的题材。

自国家广电总局下达“自查整改令”之后, 《人间》、《心灵花园》、《真情互动》等不少生活情感类节目都做了调整和改动, 应总局要求避免低俗化倾向。

一方面是广电总局的下令整改和学界人士的批评指责, 另一方面是电视媒体的模仿追逐和广大观众的欢迎喜爱, 可见, 生活情感类节目的确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从新闻接近性、娱乐化新闻的媚俗倾向、媒介环境和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负向功能, 以及新闻伦理的角度出发, 采用客观真实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 探讨生活情感类节目可能存在的传播偏差和伦理背离问题。

一、生活情感类节目与新闻接近性

新闻接近性, 即指新闻与受众的接近或相关联程度, 可以理解为新闻人物事件与受众及其生活的“相似性”。新闻的接近性是生活情感类节目的立足点和本质所在, 关乎大众生活、抒发百姓情感应成为其核心竞争因素。从此类节目的内容看的确符合新闻接近性的要求, 笔者对江苏卫视《人间》2009年8月28日至2010年4月28日的节目话题进行了分析归类, 统计发现, 在总共89期的节目中, 有26期关于爱情问题, 25期关于婚姻家庭问题, 24期关于亲情问题, 14期关于其它问题 (见图表2) 。由此可推断, 新闻的接近性对此类节目受到观众青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 新闻接近性真正构成了生活情感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分析发现, 某些生活情感类节目同样符合新闻接近性的特征, 但收视效果并不理想 (见图表3) 。可见, 节目所具备的新闻接近性并非获得高收视率的决定性因素, 促使观众观看此类节目的根本动因实际在于受众的猎奇心理、窥探欲求。与其说生活情感类节目的制作方着力追求新闻的接近性, 还不如说他们是深谙传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所谓使用与满足 (uses and gratification) , 是指受众使用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言”。[1]节目制作方正是在充分了解受众心理的基础上, 专门制造噱头, 利用煽动性乃至挑逗性的字眼引诱观众, “投其所好”。他们的此种行为动机, 从其栏目名称所呈现的风格上就可见一斑, 譬如“一女周旋两男之间, 又与第三人私奔”、“忘年恋背后的阴谋”、“妈妈男友大我一岁” (《人间》) 、“钢管舞女的艰难爱情”、“当女儿爱上继子” (《8090》) 、“半夜‘鬼’敲门”、“与空姐同居的日子”、“重庆男子与狼厮守, 放弃女友叫狼唱歌” (《人生》) 等等。这些话题之所以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提升节目的收视率, 主要不在于与百姓生活的贴近, 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击中了受众偏爱猎奇和窥探的软肋。

二、生活情感类节目与娱乐化新闻的媚俗倾向

“所谓娱乐化新闻, 就是指将各种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吸毒、嫖娼、三陪、偷情、离婚、坠楼、生活琐事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重点以及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中挖掘出娱乐价值。”[2]许多生活情感类节目具备了娱乐化新闻的基本特征, 从对贵州卫视《人生》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总共78期节目进行的分类统计来看, 其中32%涉及婚变 (又以“婚外恋”居多) , 32%涉及家庭纷争和亲人相残, 10%涉及爱情骗局, 8%涉及疾病和死亡, 3%涉及邻里矛盾, 3%涉及经济纠纷。 (见图表4) 。而电视媒体不仅不以批判和整治的态度报道这些负面新闻, 反而是通过煽动、刺激性的字眼, 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和爆炸性效果, 而且很多情况下实际不过是对琐碎的小事喋喋不休, 热衷于故弄玄虚和无病呻吟。比如贵州卫视《人生》2010年3月11日的一期节目《我和父亲的战斗》, 开头即打出极具刺激性的噱头:“网上惊现复仇日记:我恨!我恨!我恨不得将那人五马分尸, 恨不得放到油锅里去炸!男人们都贱!……我每天都想自杀!”看到此处, 观众们不禁疑惑十六岁的花季年龄、本应成长在阳光下的女孩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仇恨?究竟是谁伤害了她?是什么酿成了父女间的深仇大恨?带着这种悬念观看, 但直到节目最后, 我们都没有发现任何激烈的矛盾可以造成父女间如此深刻的恩怨。总结生活情感类节目发现, 它们一般都有这样的特质:节目讲述的道德情感问题并非真正难以评判调和, 却刻意小题大做, 将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将小矛盾、小冲突激化为大是非、大憎恨;把生活中偶然出现的不和谐因素故意集中、放大、暴露在受众面前, 还有意纠缠不清、故弄玄虚。

当然, 生活情感类节目绝不愿戴上“媚俗”的帽子, 于是把自己定位为调解矛盾、整合社会的角色;以此为出发, 大部分生活情感类节目都邀请嘉宾针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解说, 帮助当事人梳理情感问题。但遗憾的是, 除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频道的《心灵花园》每期邀请心理专家作为嘉宾之外, 其它此类节目的嘉宾都不是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 他们只不过是充当另一个主持人的角色。由于身份的局限, 节目嘉宾大都不能针对矛盾本质进行沟通疏导, 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 而只在事件的边缘或表层游走。有些节目貌似最终化解了争端冲突, 但实际矛盾的根源仍然存在, 节目所谓的化解纠纷、增进情感、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根本没有起到, 这不过是其昭然打着的旗帜罢了。“媒介总是把自己打扮成‘和事老’的角色, 但最后的结果往往于事无补, 反而可能激化矛盾。而媒体并不关心结果, 他们真正所需要的, 不过是当事人能配合他们做一期能打动人的节目而已。”[3]这一点上, 湖南卫视的情感故事《8090》表现尤甚, 该节目由嘉宾主持观察团充当“看客”, 他们争锋相对, 喋喋不休;这样是增加了节目看点, 但全然不顾当事人的尴尬与痛楚。综上所述, 生活情感类节目仍难以摆脱娱乐化新闻的媚俗倾向。

三、媒介环境与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负向功能

“大众媒介在我们同世界本身之间竖起一道不见实物只是虚影的隔离帷幕, 即媒介环境。”[4]对于媒介环境, 美籍华裔传播学者居延安表述得更加干脆:“我们看不到世界本身, 看到的是被大众媒介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这就是说, 受众对社会实况的认知和评价,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提供的信息。“如果人们经年累月听到的都是媒介事件, 日复一日见到的都是媒介人物, 那么久而久之便难免将媒介环境当成实际环境;如果人的主客观活动都被置于一种非实在的虚化环境中, 那么此种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潜移默化作用便不容忽视。”[5]

“负面新闻信息, 指处在原始状态的消极变动的事实, 即那些不合于实践的规律性、目的性、违背社会发展的行为活动。”[6]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 并不绝对产生消极影响, 但传播者应注意数量上的控制。因为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导致质的变化, 媒介信息是受众形成社会认知和道德认知的重要资源, 受众极易将媒介环境等同于身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负面新闻信息内容是消极的、丑陋的、令人侧目的, 传播量过多, 极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过量负面新闻的报道使受众形成一种与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的虚假认知, 并倾向于认为身处其中的社会缺乏安全感。因此, 它会加重受众的身心负担, 增加对他人和社会的不信任度。”[7]

依据媒介环境理论和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负向功能分析, 生活情感类节目大多涉及家庭纠纷、情感矛盾、心理障碍、道德背叛、侵权犯罪等负面、消极内容, 笔者对贵州卫视《人生》从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4月30日总共78期节目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总结, 其中只有9期是非负面新闻信息, 而属于负面新闻信息的节目多达69期, 占到总数的88% (见图表4) 。“节目中, 当事人的苦情、悲情被放大, 容易使人觉得这个社会存在的苦难太多, 婚姻、家庭、生活处处充满危机, 背叛、抛弃代替了忠诚和责任。当事人声泪俱下的倾诉画面, 虽然能产生视觉冲击, 满足观众共情、窥私、自我安慰的心理需求, 却难以传递出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念。”[8]由此可见, 从数量上分析, 生活情感类节目已经具备造成新闻传播负面影响的条件。从质量上看, 此类节目也难以摆脱面临带来负面新闻信息传播负向功能的危险。而且, 根据对节目进行过程的分析发现, 生活情感类节目的焦点并不是所谓的“家庭纠纷、情感漩涡、奇闻轶事”本身, 而是为营造矛盾冲突氛围并增强其激烈程度有意设置的节目流程。如此设置流程只为赚取观众眼球, 片面追求节目的高收视率, 根本难以发挥新闻传媒弘扬正义、正面引导的舆论作用。总之, 生活情感类节目所营造的媒介环境很可能起到助长道德错位、造成道德颓废、造成道德迷茫等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负向功能。

四、生活情感类节目与新闻伦理的背离

大众媒介担负着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守护正义的社会功能, 新闻传播活动从来不是新闻工作者随意发挥的场所;新闻工作者必须严守职业道德, 遵循新闻伦理规范, 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经济效益上, 片面地追求收视率, 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但遗憾的是, 生活情感类节目往往打着“亲近大众、呵护情感、化解矛盾”的旗号, 将当事人的私生活或者有悖伦理道德的行为暴露在聚光灯下, 公开展览, 任人评说, 以满足部分受众的窥探欲望和消遣需求。“有些平时在人前难以启齿的事情, 随着主持人的引导, 随着矛盾双方的唇枪舌战, 也渐渐成为观众娱乐的佐料。”[9]例如, 江苏卫视《超级调解》就曾播出过一期节目, 名为《变性男人婚后生活》, 节目着重挖掘当事人的性别扭曲倾向、变性手术的实施过程以及变性后的爱情婚姻纠葛;而将揭露当事人隐私的负面后果抛之脑后, 也许他们并未考虑节目过后当事人将承受更大的心理负担,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从受众的角度来看, 生活情感类节目也表现出与新闻伦理的背离。面对受众窥探、猎奇等消极需求, 新闻媒介不仅没有进行纠偏和正向引导, 反而表现为积极迎合、无条件满足;长此以往, 势必造成受众审美价值取向扭曲和审美水平下降, 这样正切合了拉扎斯菲尔德对媒介负面功能的分析, “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10]

除此之外, 作为新闻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 生活情感类节目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诚如我们所知, 真实性是生活情感类节目的灵魂, 真实性的丧失必将导致观众的丧失。虽然生活情感类节目故事本身的真实性难以考证, 但纵观节目的播放流程, 却可以明显发现其故意安排设计和表演做秀的痕迹, 即“以真事之名, 行表演之实”。“一些节目为了在现场形成戏剧化效果, 刻意追求现场画面冲击力, 甚至故意制造和渲染激烈的矛盾冲突, 营造出的是矛盾激化的‘看点’。”[11]例如, 贵州卫视《人生》2010年3月16日《一场游戏一场痛》这期节目中, 盘丽梅妈妈刚一上场就对女婿做出过激行为, 以及湖南卫视《8090》2010年1月18日《老师我可以爱你吗》一期中许老师男朋友的假扮者夺过鲜花扔向姚明哲的举动, 都很难让观众相信真是激愤所致、因情而发。

因此, 无论是从新闻的真实性, 还是从当事人的隐私和名誉, 抑或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出发, 生活情感类节目都存在着明显的传播偏差及与新闻伦理相背离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在对生活情感类节目繁荣发展归因的过程中, 不能只片面地看到此类节目与百姓生活的贴近, 而忽略其对大众消极趣味、需求的迎合及满足。从新闻事业的整体发展进程来审视, 作为新闻媒介研究者和工作者, 对于生活情感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生活情感类节目要想得到健康长久的发展必须真正以真实性、接近性、大众化为成长的基准点和原动力, 如目前节目中呈现出的低俗化趋势和媚俗倾向理应得到及时杜绝;新闻工作者也须以新闻伦理标准重新审视和规范自我的传播行为, 以保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总之, 生活情感类节目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确有其必要性, 但同时对生活情感类节目的进一步规范和管理也是必须的。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生活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透过其成长壮大的表层因素, 用批判性的眼光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从新闻接近性、娱乐化新闻的媚俗倾向、媒介环境和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负向功能, 以及新闻伦理的角度出发, 探讨生活情感类节目的传播偏差和伦理背离。经分析研究发现, 该类节目并没有将新闻接近性作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而存在娱乐化新闻的媚俗倾向;其营造的媒介环境必会产生传播的负向功能;而且多方面表现出与新闻伦理的背离。由此本文认为生活情感类节目的存在是合理的, 但对生活情感类节目的规范和管理也是必须的。

关键词:媚俗倾向,负向功能,新闻伦理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 (增补版) [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231.

[2]邓名瑛.传播与伦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46.

[3]刘国强, 张永德.电视情感类节目的伦理问题[J].新闻爱好者, 2008 (12) :182-183.

[4]李彬.传播学引论 (增补版) [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202-203.

[5]李彬.传播学引论 (增补版) [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204.

[6]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7.

[7]邓名瑛.传播与伦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39.

[8]明婷.电视情感类节目的优势与困境[J].视听界, 2009 (1) :80-81.

[9]苏雅芳.试析电视情感类节目存在的误区及原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3) :91-92.

[10]李彬.传播学引论 (增补版) [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191.

上一篇:国际标准化下一篇:小型化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