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措施

2024-09-20

识别措施(精选10篇)

识别措施 篇1

摘要: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必需品, 也是审计中的重要风险点。针对存货的特点, 通过定量方法分析存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 从而确定存货在管理过程中的3个重大风险点, 分别是存货内控风险、存货损耗性风险、存货流动性风险。在此研究基础上, 对存货内控风险、存货损耗性风险、存货流动性风险给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存货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 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 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金运作情况的晴雨表, 又是流动性较差的流动资产, 在企业面对复杂的市场状况及自身经营压力之下, 加强存货风险管理显得愈加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存货控制或管理效率的高低, 直接反应并决定着企业收益、风险、流动性的综合水平[1]。廖芳等[2]指出存货具有流动性强、周转快等特点, 在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占有重要地位, 存货审计风险是审计必然关注的重点。闫军刚[3]也指出审计中许多复杂和重大的问题都与存货有关, 需要选择恰当有效地方法评估存货风险。在如何识别企业存货风险方面, 许璟旻[4]通过收集不良存货产品数据, 结合当前企业和市场情况, 对企业存货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王延志[5]通过分析存货的特点, 指出存货风险表现在存货分类不合理、计量缺乏真实记录和管理模式落后3个方面。曹杰[6]表示通过建立财务指标预警系统和周期盘点, 可对存货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防范。徐雅梅等[7]针对存货的特点, 指出了存货审计中应关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曲丽[8]指出存货截止测试、存货计价测试、存货监盘是存货审计中的重要审计程序。杨国勇[9]在分析了存货审计失败的原因后, 在成本计价、数量控制、质量控制方面给出了改进建议。本文在定量分析存货风险的基础上, 针对存货内控风险、存货损耗性风险、存货流动性风险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存货风险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1) 存货定义及风险管理的目的。存货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存货风险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 及时准确地识别和评估存货风险, 将存货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通过优化存货占用资金比例、提高存货周转率、缓解应收、预收回款压力, 达到优化改善企业资金配置和资金运营状况的目的;通过积累存货风险管理经验, 促进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从而提升企业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

(2) 开展存货风险管理工作意义。存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义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提高企业对存货风险管理的认识, 加强对风险指标、风险容忍度、风险限额等主要风险控制点的认知程度, 有利于风险管理量化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强化风险预警能力, 将先进的存货风险管理理念和成熟的存货风险管理工具相结合, 实现对重大存货风险的预警和防范;三是通过健全存货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形成风险常规化沟通机制, 最终形成广覆盖的存货风险防控体系。

2存货风险归集与识别

(1) 存货风险归集的原则和方法。在企业存货风险归集过程中要遵循客观性、普遍性及可变性的原则。客观性是指所归集的存货风险事项必须是客观发生的, 风险不可避免, 只能降低频率或减少损失;普遍性是指在存货管理环节中普遍存在且经常发生的风险事项;可变性是指在不同条件下存货风险是会转化的, 因此在存货风险归集过程中要保证所归集的风险事项在存货风险变动情况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存货风险归集方法可采用枚举法和专家经验法进行归集。一是组织开展对存货风险点的排查工作。根据各业务部门实际情况和专家建议进行存货调查问卷设计, 初步判定存货风险点;二是组织企业全部相关业务部门填报列举风险事项, 汇总整理风险事件数据库, 根据风险描述归集风险类型;三是结合企业存货管理专家意见, 进行广泛研究和探讨, 按重要程度进行关键风险排序。

(2) 存货风险类别评估标准。存货风险类别评估标准包括可能性和潜在影响2个方面:一是风险发生可能性标准, 如表1所示。存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其特定目标评估。

二是风险潜在影响标准, 如表2所示。根据实际情况及其特定目标进行评估, 风险影响类别分为:财务指标、声誉指标、运营指标。

(3) 存货风险识别归类。重要存货风险分为三大类, 包括存货内控风险、损耗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对应的风险点和风险程度, 如表3所示。

存货内控风险体系在风险管理全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管控作用, 存货损耗性及流动性风险为风险的防范起到了提前预警、主导风险管理方向的作用。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 通过普遍调查加以总结、归类, 判定风险程度。

3存货风险的应对措施

(1) 存货内控风险应对措施。为强化存货内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要从企业内控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进行应对, 通过对存货内控风险的全过程跟踪, 使风险管控覆盖存货管理的整个业务流程, 不留盲点, 使存货内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水平。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内控风险的事前防控能力: (1) 通过完善存货风险管理制度、优化存货业务管理流程等内控适应性测评, 对存货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进行评价, 设立适用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状况的制度及管理流程, 为强化内控创建良好的环境基础。 (2) 建立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 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资质等级、信誉及价格等情况, 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准入制度, 从源头上制止存货风险的发生。 (3) 建立定期和不定期存货盘点制度, 加强盘点控制。企业应对存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清查, 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 为企业存货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4) 制定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建立存货有关业务的岗位责任制, 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力和义务, 规范存货业务操作行为, 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 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二是强化过程控制,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1) 科学组织排产, 降低常规产品的材料预备投入量, 定期分析, 逐渐形成合理的存货量。计划、生产、仓储等部门应对原材料的需求周期进行充分讨论, 编制材料投入需求期量表和原材料采购期量表, 从采购周期和生产周期需求的角度严格控制库存量, 提高库存周转率, 降低材料预备投入量, 对库存量进行有效控制。 (2) 缩短在制品的加工周期, 提高存货运转效率。协调确定生产发货周期, 紧缩生产进度, 加强各责任部门的协作, 使库存材料能够及时投入生产部门, 保证上下游工序的紧密衔接, 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 及时使用库存物资, 促使存货持有量得到有效降低。 (3) 改进设计, 提高材料的通用性, 降低材料储备量。企业应从设计部门入手, 根据各类型产品规格, 发掘材料类型需求的同质性及通用性, 减少材料储备量;在生产加工上, 特别是对同一类型部套的加工尺寸及要求, 要尽可能进行标准化设计, 从而形成批量化生产。这样做不但能够提高产品的通用性, 降低材料储备量, 而且可为规模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制定存货库存量降低措施, 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损失: (1) 建立存货减值核销制度, 使存货减值核销风险工作常态化。企业应按年度、季度由专业机构定期查验超储原材料、在制品的损耗情况, 对于确属无法使用的存货, 在按物理损失程度、存货减值额度分类管理的基础上, 制定存货减值动态核销管理流程, 形成日常动态核销的分层管理机制。 (2) 定期核查库存积压物资, 对积压物资进行分类管理, 能够有效利用的, 要及时加以利用, 确属无效资产应及时予以处理。对于因生产计划调整暂时不用, 且不能串用的专属物资, 应延用到后续新增订货合同中;对于预见到将形成长期积压的物资, 应通过代用或行业调剂进行消化处理;对于设计改型、工艺手段提高等造成的库存沉淀, 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前提下, 在设计上尽量考虑替代使用。 (3) 积极开发新产品, 消化积存物资。对企业持有超储库存进一步甄别, 对能够利用的超储存货要限定期限由相关部门及时加以利用;确属无法用于现有产品的存货, 应密切关注市场产品走向, 在未来产品设计中加以考虑, 提高积存物资的升值空间以避免减值损失风险。

(2) 存货损耗性风险应对措施。存货损耗性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体现在存货库存量减降方面, 当出现存货损耗预警信息时, 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降低存货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原材料等物资的基础管理工作: (1) 开展存货资金的静态分析, 将静态物资资金分解到材料采购的月份之中, 让计划员建立物资量与资金的对应关系, 尤其是在贵重金属等方面。 (2) 对专用材料、特殊材料要依据需求做到定尺或倍尺下达采购计划, 减少边角余料, 避免造成浪费。 (3) 加大工艺方法、路线的调整力度, 消化库存沉淀。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技术交流, 克服技术、工艺倒退对用户产生的心理负面影响, 积极推进配用力度, 降低采购成本, 释放库存空间, 避免库存自然损失。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 提高原材料、在制品等物资的再利用: (1) 根据企业存货现状对有关产品要严格分类管理, 对暂停、暂缓的合同产品要积极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 对项目配套材料及三年无动态物资要加大串用、代用力度, 减少采购数量。 (2) 对于因计划调整而暂时不用和不能串用的专用性较强的物资, 应随时间的推移应用到后续新增订货合同中。 (3) 加强对暂停合同有关存货的再利用, 减少在制量。企业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明确部件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成本归集, 强化在制品的管理和应用, 降低在制品存货。

三是加大静态存货核销力度, 降低存货损失:对三年以上的静态存货, 且已确定为报废失效的物资, 应尽早进行账务处理。能够部分利用或再加工的物资, 应按企业的管理程序办理资产减值手续后进行报废、外销等处理;对于确无利用价值的库存物资, 应经相关部门鉴定后进行核销处理。

(3) 存货流动性风险应对措施。存货流动性风险应对措施的主要原则是加速企业存货周转速率,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最大程度盘活资产, 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提高企业效益。主要应对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存货资金成本管控, 科学采购, 事前预防: (1) 企业应加强对计划采购员的学习与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 使其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加工投料等情况充分了解, 并加强与价格审核、生产及仓储部门的沟通, 利用对本企业和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掌握, 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 (2) 规范采购行为, 增加采购透明度。企业应扩大对大宗物资的采购招标范围, 做到既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又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采购部门要本着节约的原则, 对供货单位的产品品质、价格以及财务信誉进行动态监控;在同类产品采购时要货比多家, 以求价格最低和质量最优。 (3) 建立供应商长期协作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与合格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要从整体上审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把优化供应链作为企业存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源头上降低企业的成本, 因此可以让供应商参与企业的存货管理。通过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 向供应商公布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 由供应商根据企业的存货消耗需求情况, 提前组织、安排存货, 既可降低存货采购成本, 又能减少存货资金占用。

二是优化存货分类管理, 提高存货管控过程效率: (1) 加强对重点存货的管理, 制定有效的存货管理战略, 严格控制各类存货的合理库存量, 提高存货周转率。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如, 可将重点类存货占全部库存价值控制在10%左右, 将通用类存货占全部库存价值控制在80%左右, 将其他辅助类存货占库存价值控制在10%左右。 (2) 加强与其他有关科研设计机构的交流与沟通, 提高产品的通用性, 充分利用库存物资, 降低材料储备量。 (3) 组织企业工艺、设计部门深入研究探讨, 进一步简化生产流程, 降低存货安全储备量, 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 提高企业存货周转率。

参考文献

[1]贾创雄.关于存货风险的预测和控制[J].商场现代化, 2005, 454 (18) :136.

[2]廖芳, 刘义秀.存货审计的风险防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5, 19 (2) :42-44.

[3]闫军刚.存货审计中的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J].机械管理开发, 2010, 116 (4) :127-129.

[4]许璟旻.企业存货风险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10, 611 (14) :31.

[5]王延志.企业存货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商业, 2009, 182 (3) :43-44.

[6]曹杰.八钢公司存货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财务与会计, 2010, 42 (3) :27-28.

[7]徐雅梅, 高天坤.存货审计应关注的问题及风险评价.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 26 (3) :16-18.

[8]曲丽.浅论存货审计要点[J].民营科技, 2012, 43 (11) :116.

[9]杨国勇.浅析存货审计风险及改进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 2011, 243 (11) :145-146.

识别措施 篇2

一、高空坠落危险源的识别

(一)临边作业

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楼层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及顶层楼梯口,垂直运输接料平台等临边作业。

(二)洞口作业

孔口与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米及2米以上的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边沿上的作业。板与墙的洞口,电梯井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

(三)攀登与悬空作业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的作业为攀登作业。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作业为悬空作业。柱、梁和行车梁等构件吊装所需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拉攀具,作业人员未从规定通道上下、阳台等吊车臂架施工设备进行攀登。钢构件吊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衍架等大型构件、钢结构安装与安装管道、模板支撑和拆卸,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门窗等悬空作业。制定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

一、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二、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督促施工单位按不同层次(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

三、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

四、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首层完工后,搭设合理、牢固能起到防护作用的外脚手架,在架体内侧支挂密目式安全网,应注意的是在支挂密目式安全网时,必须按规定高出施工层一步架。并在首层顶支挂第一道安全平网,在四层顶和顶层屋檐下支挂第二道和第三道安全平网,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事故。

五、对所有预留洞口,如通风道口,垃圾道口和短边边长超过250mm的预留洞口,加木盖进行防护,凡超过1000mm的洞口应在上方铺设厚度不小于50 mm的木板,并在下方支挂安全网。

六、对所有临边进行防护,如阳台临边可用预留的钢按规定绑扎严密,楼梯和进料楼层临边加防护栏杆,上栏杆在1.2米处,下栏杆在0.6米处各设一道,栏杆柱间距不大于2米,并在0.15米处加挡脚栏杆。

七、为保证防护措施能真正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人员及相关作业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制作过程和验收外,还应按规定要求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工作,以确保防护设施的完好性,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八、在外檐进行抹灰施工中,作业班组要对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拉结点、安全平网和密目式安全网、脚手板等进行使用前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操作。

九、凡作业层以下无安全防所设施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使用前必须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其安全带或安全绳的使用必须遵照高挂低用的原则。凡未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的不准作业,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机械危险源的识别

未采取消音、吸音措施;中小型机械无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有缺陷;平刨无护手安全装置;平刨和圆盘踞无传动部位无防护罩;使用平刨和圆盘锯合用一台电机的多功能机械;圆盘锯未按规定设置锯盘护罩、分料器、防护挡板的安全装置;搅拌机的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达不到要求;搅拌机无防雨棚和作业台不安全;设备发生故障时,未切断电源,就检修;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作业;搅拌机的料斗无保险挂钩或挂钩不使用;钢筋机械的冷拉和对焊作业区无防护措施。制定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本措施。

一、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管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二、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目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三、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按操作规程操作。

四、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使用后要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五、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上岗证者不允许从事特种设备的操作。

六、项目负责人、安全员、器材员及临电负责人,设备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中毒危险源的识别

化学危险品未按规定分库存放使用(如:涂料、卷材等物质存放不符合规定,油漆库和稀料库房未分开存放);在油漆库房调配稀料;喷漆作业不使用防护口罩;危险化学品仓库无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室或者密闭空间作业无通风措施,未进行气体检测。制定中毒事故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现场中毒事故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措施。

一、凡从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二、宿舍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及化学物品。

三、现场室内采暖一律使用独立的锅炉供暖,严禁使用明火照明、取暖,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需要独立用煤火取暖的屋室,其炉灶必须设在室外。

四、食堂要有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和体检合格证上岗。其生、熟食物必须分别加工制作存放。凡变质、糜烂的食品,严禁食用,每天要做好防蚊、蝇传染源的控制工作。

五、食堂内严禁非炊事人员进入,炊事人员不能留长指甲,并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对食堂做到每日清扫。

四、物体打击危险源的识别

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安全伤害的;人员不正确佩带安全帽、安全帽破损不合格; 高空作业人员随意抛掷物体;楼板缝、洞口下方未及时封闭防护;吊装作业、脚手架安装拆除区域内、模板安装拆除区域内无警戒和专人看护;楼上垃圾废料清理不及时;上料架吊蓝及上料平台堆放材料过多;吊装司索人员挂钩碰撞、上下垂直作业人员交叉作业;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防护不到位。制定物体打击预防措施

为了保证员工的身体不受伤害及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各级主管部门的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制定本措施。

一、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凡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帽。

三、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对人员形成打击威胁的部位,必须进行日巡查,保证其安全可靠。

四、对于吊装作业(含塔吊作业)除设指挥人员外,对有危险区域应增设警戒人员,以确保人身安全。

五、施工现场严禁抛掷作业(其中包括架体拆除,模板支撑拆除及垃圾废料清理)。

六、对卷扬机上料平台、上料花篮的安全门经常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其灵敏可靠,防止因失灵造成被吊物坠落伤人。

七、按规范要求在上料架、进料口、通道口搭设合格的安全防护通道,以保证员工的安全。

八、起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同时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司索人员应严格注意被吊物的整体状态,运行区域路线及其危险性。如有可能对作业人员形成威胁,必须通报指挥人员暂停作业。

九、作业前项目负责人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状态及要点,避免事故发生。

十、作业前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手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空载运行,在确定无故障情况时方能进行作业。

五、火灾事故危险源的识别

焊渣引燃引起明火;电焊机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杂物;在密闭场所施焊无排风措施;氧气瓶、乙炔瓶和焊点间的距离超标准;焊割时未配备灭火器材;焊接时未有监护(看火)人员;电气焊明火作业违章操作或作业垂直下方有孔洞未封闭;焊接作业和木工、油漆、防水交叉作业;非电焊工操作;氧气瓶、乙炔瓶平放卧到,氧气瓶、乙炔瓶暴晒;各种气瓶无标准色标,气瓶无防震圈和操作人员未领取动火证防护帽;氧气、乙炔气管混用;消防设施、工具、器材设置不符合规定;建筑物内存放易燃易爆材料;24米以上建筑未按规定设置消防立管和专用水泵电源;施工现场未设吸烟室或在现场内吸烟,木工操作间和油工配料间吸烟或明火作业;建筑内外无消防通道或通道不畅通;施工现场内住人或地下室住人;消防重点部位(木工、油料场所、配电室或仓库等)未配备消防器材,宿舍内吸烟或做饭;线路老化,违规用电引起火灾等。制定火灾事故的控制措施

一、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

二、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

三、建立明火作业报告制度,凡需明火作业的部位和项目需提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明火作业,危险性较大的明火作业应派专人监护。

四、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作到防患于未然。

五、严格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油漆、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材料库房,应单独保管。

六、对易燃物品仓库选址要远离员工宿舍及火源存在区域,同时要增加防护设施。

七、临时用房、仓库必须留出足量的消防通道,以备应急之用。

八、对于临时线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

九、冬季取暖炉应规范管理,符合防火防中毒要求。

十、定期对着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六、坍塌事故危险源的识别

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沟槽,未按标准设围拦防护和密目安全网封挡;超过2米的沟槽,未搭设上下通道,危险处未设红色标志灯;在沟、坑、槽1米内堆土、堆料、停置机具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不符合规定,又无措施未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制定坍塌事故的控制措施

为防止开挖基坑、基槽时或在楼层屋面堆放过多物料及支撑模板出现坍塌事故,特制定预案措施。

一、为防止坍塌事故发生,在施工前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教育,严格按技术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

二、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质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者固壁支撑。

三、对于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在雨天和解冻时期更要加强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四、遇有特殊情况,进行抢工作业时,要加强周边的警戒力量,保证安全施工。

五、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六、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楼层或屋面因施工需要必须放置材料机具的,必须进行结构载荷验算,采取有效支撑,加固措施,并经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放置。

七、施工用电危险源识别

在建工程附近的外电线路无保护;电器设备的接地与接零不合规范;配电箱与开关箱、漏电保护器、隔离开关未按规范设置;闸箱周围的物品未清理、破损的闸具未更换、漏电保护器参数失灵、配电箱内无标记、照明专用回路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无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不够、潮湿作业使用的照明线路及电压、配电线路材质是否合规;线路过道使用无保护;闸具、熔断器的参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预防触电的控制措施

根据国家JGJ46—2005规范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制定本措施。

一、安装作业前,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

二、在建工程外侧与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应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

三、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四、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五、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的电管理及安拆。

六、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七、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日进行巡查,项目部每周、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八、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米。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九、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十、照明专用回路设专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米的应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十一、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设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十二、使用移动电气工具和砼振捣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十三、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

广东宝钢置业有限公司

识别措施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 物流外包 风险防范

一、前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我国解决了50%以上的税收和70%以上的就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管理不完善、经营面较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这种“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面临严峻的考验,以物流业务为例,我国社会总物流成本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其中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完善的物流网络和人才,其物流成本要远高于大中型企业。因此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中小企业通过物流业务外包,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是大势所趋。国内外很多实践也证明,中小企业通过选择合适物流服务商,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出去,是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的明智之举。然而,物流业务外包是一把双刃剑,其带给中小企业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风险。今天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复杂,中小企业面对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如果中小企业在物流业务外包之前缺乏准确的风险识别和防范,不仅达不到物流业务外包的实际效果,而且会给企业的带来一系列的经营风险和后果。因此,如何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

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的内外部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物流业务外部外包中存在诸多的风险,主要包括:

(一)服务质量下降

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中小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上,提高了经营效率。但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中小企业只能被动的依赖第三方物流企业,整个物流业务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无法对外包的物流业务进行全面跟踪管理,顾客对物流业务的反馈也无法及时有效传递到企业,中小企业无法根据用户信息进行产品或服务的改进和完善,长此以往,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滿意度在慢慢下降。

(二)商业机密外泄

中小企业在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需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一定的信息共享,这将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的外泄。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客户资源是其宝贵的企业财富,如果物流服务提供商缺乏忠诚度,将企业客户信息泄露出去,对中小企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三)协调困难

中小企业物流业务外包中需要与物流服务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但由于物流业务服务复杂性和难以预见性,合同中不可能涉及到双方在合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这就需要双方企业在一些特定问题上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但由于双方企业员工素质不同、企业性质不同、价值观不同等,给双方沟通带来一定的障碍,有的会产生严重的冲突,甚至会引起法律诉讼。

(四)增加转置成本

所谓转置成本就是中小企业由物流业务自营向外包转化过程中增加的成本,转置成本是中小企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转置成本包括信息反馈成本、监督成本、协调成本以及信息系统的整合成本,当中小企业的转置成本小于业务外包带来的收益时,中小企业进行物流业务外包是有利的。反之中小企业盲目进行物流业务外包就会导致企业负担加重,经营成本加大。

三、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

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小企业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来进行有效的管理,风险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对中小企业物流业务外包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监控,从而实现风险管理的正常化和规范化。由于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涉及到不同的部门,需要不同部门的人员来共同参与和负责,例如财务、法律、仓储和质检等。为了提高风管管理的有效性,风险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大多由企业一把手来担任,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规范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管理

物流业务外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合作双方事先签订完备的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物流业务外包风险。在合同中双方认真考虑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中小企业和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职责,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合同未能正常履约的罚款方式和金额,物流业务服务的具体价格,中小企业对商业机密的保护要求,合同终止的条件,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额外成本的计算与支付等。合同条款越完善,越能规范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行为,保障中小企业的具体权益,降低物流业务外包中的风险。中小企业要邀请行业专家、专业律师、财务管理人员等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谈判小组,参与合同的谈判和制定过程。

(三)选择正确的物流服务商

中小企业物流外包业务对物流服务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中小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成功的关键。如果选择不正确的物流服务商,将不可避免的降低物流服务效率,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和物流要求来选择正确的物流服务商,不能一味的选择实力强、服务齐全的服务商,这将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营运成本。而是要注重性价比,综合考虑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能力、价格、企业信誉以及服务质量等诸多因素,从中选出最适合企业的合作伙伴,并与之建立长期的友好协作关系。同时为了加强对物流服务商的监管,促使其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中小企业要对物流服务商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完善,将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降到最低。

(四)设立物流外包风险补偿基金

风险补偿基金是防范物流外包风险的重要举措,中小企业资金有限,很难通过购买保险来使物流外包业务获得一定的保障,因此可以通过各个企业以一定的费率,定期缴纳一定的资金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来使中小企业物流外包业务获得一定的保障,风险补偿基金带有一定意义上的行业互保协会的性质,主要用途是防止参与联合风险防范的其中一家企业因物流外包过程中出现某一风险而导致企业遭受损失,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时,可以通过一定的补偿方式从风险补偿基金中抽出一部分资金对该企业的损失进行补偿。

总之,物流业务外包降低了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服务效率,深受广大中小企业的青睐。但与此同时,物流业务外包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在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辉,杨帆.企业你外包了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2]王淑云.基于核心能力的物流外包.企业经济,2008(6).

[3]杨帆.我国物流外包的实施障碍,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l).

识别措施 篇4

1 烟苗药害的症状识别

药害一般可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2类:一是急性药害。药害发生快, 症状明显, 一般表现为叶片褪绿斑点或褪绿斑驳;白色或褐色坏死点, 周围黄化, 坏死斑成片, 畸形, 类似花叶灼斑;斑点往往在施药后迅速发生, 药斑在植株上的分布缺乏规律性, 且大小、形态变化较大;而生理性斑点分布较普遍, 出现在植株上的部位也较一致, 二者相比有显著的差异。二是慢性药害。早期病状不明显, 一般表现为光合作用缓慢, 发育不良, 叶片失去光泽, 矮小及营养缺乏等症状。而烟草遭受除草剂等药害后, 叶片发皱与病毒病 (小叶病) 极其相似, 易混淆, 必须认真对比区别, 才能对症治疗。从病状上区分, 烟草遭受除草剂药害后, 叶片皱缩但没有泡状, 叶片的边缘、叶尖、腋芽及心叶部位发黑, 呈水渍状, 也就是农民朋友俗语说的“熟烫”, 其引起的畸形症状在田间分布普遍, 在植株上常表现为局部性症状;而病毒病的烟草叶片呈泡状皱缩, 叶片黄化, 着色黄绿相间, 植株矮小, 而病毒等引起的畸形症状在田间分布零星, 常表现为系统性症状。从发病时间上区分, 大面积的烟草药害常发生在施药后一段时间, 而烟草病毒病在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生。从发病株分布上区分, 遭受药害的植株可能全田发病, 着药量大的部分病情重;而烟草初染病毒病后, 在大田中点片发病, 并且常伴有蚜虫、粉虱等传毒昆虫大量发生。

2 发生的原因

一是烟草敏感期用药。烟草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对除草剂的敏感度更不一样。在正常情况下, 在发芽、3叶前对农药特别敏感, 此时用药浓度稍大极易产生药害。二是农药的种类和用药量过多, 浓度过大。乐果、混灭威、二溴氯丙烷不宜用于烟草, 否则极易产生药害。农药尤其是除草剂的用量比较严格, 每种农药都有规定的用量, 若用量过多、浓度过大, 就可能产生药害[2,3]。例如, 烟草小苗移栽烟田, 膜下施用除草剂或垄沟使用乙草胺用量过大时, 若不及时掏出烟苗, 易产生药害。三是农药的盲目混用。农药的混用是严格和科学的, 盲目混用, 不但无增效作用, 有些情况下还会造成药害。例如敌稗和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混用, 就会造成药害。四是外界环境的影响。若环境条件不适当, 会出现药害。例如多数除草剂随土壤或植物含水量的增加, 提高药效;但施药后雨量过大, 会造成除草剂淋溶下渗, 产生药害。五是除草剂残留药害。有的除草剂品种在土壤中的残留过长, 可对下茬农作物造成药害。六是农药产品质量不过关。有的农药可湿性粉剂加工质量不好, 粉粒粗, 或者湿润质量差, 悬浮性能不好, 加水后容易产生沉淀, 搅拌后也容易快速发生沉淀, 沉积在喷雾器底部, 使喷雾不均匀, 从而造成药害。七是喷雾器清洗不净。对用过除草剂的工具或喷雾器, 没有及时清洗, 再喷其他农药, 就能造成药害。如喷过二甲四氯后, 清洗不净就易造成烟草的药害。

3 预防措施

一是科学、正确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称取药量要准, 使用浓度要准, 施用药量要准, 配置的药液要均匀, 尤其在烟苗敏感期施药, 如发现标准剂量和浓度,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应更换农药品种;稀释农药的水质要好, 特别是乳油农药所用的稀释水, 要选用清洁的江、湖、河水, 不能用井水和污水;农药混合要科学合理, 连续使用要注意间隔时间, 不能随意混用农药, 以免引起药害;正确掌握施药时间和气温等天气情况, 施药时间一般在8:00—11:00、15:00—19:00为最佳;严格控制除草剂使用浓度和剂量, 不任意加大浓度和剂量。除草剂的使用比杀虫剂、杀菌剂等的使用更为严格, 每一种除草剂的用量和浓度都是经过多次重复试验测定出来的, 超过用量对农作物就容易造成药害。因此, 要熟练掌握除草剂使用技术和操作要点, 以防止产生药害。视苗情、草情、天气、土质, 灵活掌握施药期、施药量和施药方法。苗弱苗倒不施药, 毒土太干或田土太干不施药, 叶上有露水、下雨时不施药。在使用高浓度除草剂时, 药液均匀喷洒比较困难, 人的行走速度、手动掌握幅的宽窄与快慢、打气足不足、工作时间的长短等, 都影响喷雾的均匀程度, 也会造成重喷 (尤其在烟草小苗期) , 这样造成局部超量用药, 发生局部药害。二是严格按说明书用药。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去做, 特别是要重视并严格遵守其中的“注意事项”。不要使用标签失落、不明用法的农药。使用过除草剂、消毒剂的喷雾器要彻底清洗干净才能用于烟苗喷雾[4]。

4 补救措施

一是喷水或灌水冲洗法。如果喷药不当, 可能发生药害时, 应立即喷清水洗淋植株。如果用错了土壤处理药剂, 可用灌溉及排水交替进行的方法解救, 洗药后施速效有机或化学肥料, 以提高植物再生补偿能力, 促进植物迅速恢复生长, 减轻药害的发生程度。二是中和缓解法。如果用药发生错误, 发现又较及时, 可经水洗后进行异性中和。即酸性农药发生药害可用碱性农药中和化解。例如, 在使用乐果乳剂发生药害后, 可用石硫合剂、灭多威等碱性农药来中和, 或用硼砂200倍液喷洒1~2次, 即可缓解, 使植株恢复正常。三是喷药补救法。错用二甲四氯除草剂后, 叶片受害变白。对于由一些生长调节剂和传导型除草剂如2, 4-D、甲草胺、乙烯利、整形素等引起的药害, 可喷施赤霉素以减轻药害程度。也可用50%腐殖酸钠颗粒, 先用少许水溶解, 再对水成500倍液, 逐株淋蔸, 3~5 d后叶片可逐渐恢复其功能[5]。对于烟草遭受乙草胺药害不必使用杀菌剂, 可用济南绿邦生根壮苗剂30袋/hm2加光能素30袋/hm2对水喷施, 间隔5~7 d喷施2次, 可以恢复正常生长。四是使用解毒剂或吸附剂。可通过使用植物解毒剂或撒施石灰、草木灰、活性炭等方法来防止或减轻。如喷施硫酸铜发生药害, 可喷1%~5%石灰水解除。对受害死株缺苗的可补栽, 并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 2003.

[2]高艳卫.植物药害发生因素及补救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1) :151.

[3]桑景拴.药害的症状表现及补救措施[J].北方园艺, 2005 (6) :92.

[4]刘勇, 杨宇虹, 陈学军, 等.烟草漂浮育苗中剪叶工具消毒剂评价[J].中国烟草学报, 2007 (1) :41-43.

印刷厂危险源识别和措施 篇5

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危险识别1.火灾危险

印刷企业所使用的大量纸张、油墨、清洗剂等原辅材料都是易燃品,是印刷厂主要的危险源。

2.设备运行危险印刷、切纸、装订等机械设备运转速度快,传递能量高,某些设备

有开放工作面,违规操作极易对肢体造成伤害。3.电危险(1)静电高速印刷机在高速运转中会产生高压静电,严重时可能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2)导线电缆漏电绝缘层老化或破损失去绝缘作用,会使设备或其他接触导体带电,人体接触时触电受伤。4.化学危险品印刷或印后处理中可能会用到挥发干燥型油墨、清洗剂、汽油等易燃、有毒化学物品,危害操作人员健康,并可能诱发火灾。5.噪声危害生产车间中机械设备运行噪声大,一般在70~100B(A),主要是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长期在噪声中工作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利。

6.其他环境隐患工作通道被占用,安全标志不清晰或丢失的不安全工作环境,也是造成印刷生产安全事故不容忽视的因素。安全措施1.防火(1)厂房建筑符合防火标准印刷企业厂房建筑应符合防火标准,用科学的性能评估方法对厂房建筑进行消防安全特征分析,使厂房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必须满足消防安全最低要求。(2)导线电缆符合防火要求应采用标准的耐火电缆和阻燃电缆,禁

止超负荷用电,禁止私自、不安全接电、用电等。(3)建立火灾报警、监控系统建立火灾报警、监控系统,当监控参数超标时,自动报警,并启动相应设施,降低火险等级。

2.防止设备运行危险(1)严格操作规程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印刷机及其他设备,确保设备的防护装置工作状态良好,运行不正常的设备应停产检修。(2)严肃劳动纪律员工要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生产安全法规,同时要建立健全劳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3.防触电措施(1)防静电(2)防止导线电缆漏电设备应有正确的接地保护,导线电缆应避开人员必经之路,老化、破损电缆要及时更换,带电维修要遵守操作规范。4.安全使用化学品建

立和规范危险化学品的购入、储藏、运输、使用制度,结合生产工艺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

雏鸡常见病症状识别和防治措施 篇6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多于春、夏两季发病, 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性更高。

1.1主要症状

鸡新城疫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最急性型:病鸡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多见于此病流行初期, 流行快速, 死亡率高。急性型:病初体温高达44℃, 突然减食或停食, 鸡冠和肉垂呈紫黑色。精神萎顿, 离群呆立垂头缩颈, 双翅下垂。冠和肉髯暗红色或黑紫色。嗉囔内常充满液体及气体呼吸困难, 喉部发出咯咯声;腹泻, 粪便呈黄绿色, 混有血液, 粪便稀薄、恶臭一般2~5 d死亡。慢性型:病初症状与急性型相同, 出现神经症状, 腿、翅麻痹, 运动失调, 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伏地旋转, 一般10~20 d死亡。

1.2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雏鸡的抗病力, 同时严格隔离消毒, 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严格检疫制度。二是免疫接种, 一般1~3日龄雏鸡可用Ⅱ系疫苗滴鼻或点眼, 8周龄时用Ⅰ系疫苗剌种或肌注;疫区或受威胁区, 1~3日龄时接种Ⅱ系疫苗, 3周龄时接种Ⅰ系疫苗, 10~13周龄时再用Ⅰ系疫苗接种1次;紧急预防可用Ⅳ系疫苗肌注。

早期病例可采用高免血清治疗效果较好。鸡群一旦发生此病, 应立刻封锁鸡场, 彻底消毒环境, 紧急预防接种;死鸡、垫草、粪便应深埋或烧毁。

2 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2]。2周龄雏鸡多呈急性败血症型;20~45日龄鸡呈亚急性型;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2.1 主要症状

小鸡怕冷、食欲停止、下白痢, 白粪似浆糊状, 肛门周围沾满石灰色的稀粪。随着病情的发展, 白痢更明显, 拉屎时因为肚子痛而发出尖叫。发病雏鸡多在出壳后1~2周内死亡, 5~10 d雏鸡死亡率高达50%~80%。

2.2 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管理。鸡场或养鸡专业户应严禁引进病鸡和病鸡种蛋,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病鸡及带病鸡污染的鸡舍、饲槽、饮水器、孵化器具等, 应根据不同对象选用2%福尔马林或氢氧化钠或漂白粉等消毒药严格消毒。育雏室应保持清洁干燥, 温度适宜、稳定。二是药剂治疗。雏鸡出壳后, 一般可用0.01%~0.03%高锰酸钾溶液饮水1~2 d;5 kg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或四环素3 g, 连续饲喂6~8 d;也可采取每300羽雏鸡用40万U青霉素加清水1 kg,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饮1次, 连饮3~5 d。

3 球虫病

每年5—9月为球虫病流行季节潮湿的雨季为暴发期, 一般以15~50日龄的小鸡发病率最高, 死亡率可达70%~90%。

3.1 主要症状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幼鸡, 病初患鸡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饮欲增加, 嗉囊积液;腹泻, 粪便有白色丝状或肉色血块, 逐渐消瘦, 最后出现痉挛现象或昏迷状态而很快死亡。慢性型多见于较大日龄鸡或成年鸡病程较长, 病鸡生长缓慢, 羽毛松乱。

3.2 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 育雏期或中鸡期最好推行网养, 以防饲料和饮水被粪便污染。药物预防可从8日龄开始, 用0.04%球虫净或增效磺胺类药物拌料喂鸡, 每3~5 d为一个疗程, 隔15 d再用同样的方法给药一个疗程, 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二是药剂治疗。土霉素或金霉素每羽每天6~8 mg, 拌料饲喂5~7 d;磺胺脒, 按0.4%比例拌料饲喂, 连用5~10 d;磺胺二甲嘧啶, 按0.04%比例拌料饲喂, 连喂3 d, 停喂3 d, 再喂3 d;青霉素, 8~10万U/羽, 肌注, 1次/d, 连用2 d。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3]。2~15周龄鸡易感, 其中3~5周龄雏鸡最易感。发病快, 发病率高, 死亡集中在几天之内。

4.1 主要症状

早期厌食、呆立, 羽毛蓬乱, 畏寒战栗等, 继而部分鸡有自行啄肛现象。随后病鸡排白色或黄白色水样便, 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急性者出现症状后1~2 d内死亡, 死前拒食、羞明、震颤。病鸡耐过后出现贫血、消瘦、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

4.2 防治措施

对种蛋、孵化全过程, 育雏各阶段进行全面消毒, 保证鸡场各生产环节的卫生。消毒药以次氯酸钠、福尔马林和强碱效果较好。应用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疫苗D, 分别在雏鸡的14日龄和32日龄进行饮水免疫, 或进行滴鼻、点眼免疫。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品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以雏鸡最为严重。

5.1 主要症状

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有时伴有啰音、流鼻涕, 特别在夜间听得更清楚。随病程发展, 全身症状加重精神萎靡, 食欲减少或废绝, 羽毛松乱、怕冷, 常挤成一团。2周龄雏鸡常见有鼻窦肿胀, 流出黏性鼻液, 眼圈周围湿润, 常流眼泪并逐渐消瘦死亡, 死亡率可达25%以上。

5.2 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降低饲养密度, 避免鸡群拥挤, 注意温度、湿度变化, 避免过冷、过热。加强通风, 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合理配比饲料, 防止维生素, 尤其是VA的缺乏, 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二是药剂防治。对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首免可在7~10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弱毒疫苗点眼或滴鼻;二免可于30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52弱毒疫苗点眼或滴鼻。对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可于4~5日龄和20~30日龄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或用灭活油乳疫苗于7~9日龄颈部皮下注射。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 可于20~30日龄、100~120日龄接种4/91弱毒疫苗或皮下及肌肉注射灭活油乳疫苗。治疗可用家禽基因工程干扰素注射并加丁胺卡那注射液100 mL500只, 加2 mg地塞米松注射液30m L/500只, 加利巴韦林注射液30 mL500只, 混合肌注。

6 鸡痘

鸡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

6.1 主要症状

干燥型: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有小泡疹及痂皮。潮湿型:感染口腔和喉头黏膜, 引起口疮或黄色伪膜。皮肤型鸡痘较普遍, 潮湿型鸡痘死亡率较高。2种类型可能同时发生, 也可能单独出现。

6.2 防治措施

可在l1日龄和20日龄分2次翅下刺种预防治疗, 可用盐酸吗啉双胍片, 每只鸡1~2片, 2次/d, 连用2 d。对白喉型的, 可喂服成药“喉症丸”, 每只鸡2粒拌饲料喂1次, 连喂2 d。对皮肤上的痘痂, 可用5%碘酊消毒, 口腔内用碘甘油涂, 或涂以硫磺、雄黄等量合剂粉。

摘要:介绍了春、夏季雏鸡常见疾病及其发病症状, 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为雏鸡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雏鸡,病症,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金毓婷.雏鸡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新农民, 2004 (1) :23-24.

[2]杨同凯.雏鸡常见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新兽医, 2006 (3) 55-56.

识别措施 篇7

一、危险源识别

导入GB/T28001体系的组织一般均将所识别结果形成清单,列有危险源少则几十项,多则上千项,细究这些危险源的识别过程,至少有5方面值得讨论。

1.是否识别项越细越好

不少组织使用数百种的原辅材料和许多设备工具, 识别时将原辅材料、设施等分工序分别罗列,形成的危险源数目庞大,却仍难免有被遗漏,同时也陷入自身设置的繁杂路径。其实识别的最终结果不必针对每一具体品种、工序、部件和设备,而应考虑有害影响的共性,结合考虑相应的控制措施是否一致,若是, 则可合并同类项,如,硫酸、盐酸和硝酸等液态强酸, 冷冻机和真空泵等设备噪声,控制措施类同的话则不必分项罗列,应遵循从简的标准化原则。

2.识别方法的组合应用欠缺

识别的方法多种多样,不限于交谈讨论、观察和判断法,也有必要开拓一些组合性的识别方法,例如, 查阅同行业信息和内部检查记录,应用“安全检查表”、 “风险矩阵法”,这些方法更有利于体系已运行多年的组织进行动态性完善性的识别。

3.施加影响识别的错位

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包括代理商、顾客、供方、承包方等。不少组织主动替相关方识别危险源,并将其作为识别结果列入本组织的清单。由于不可能完全掌握相关方的作业特征、设施、以往绩效和人员技能等, 致使无法识别到位,有可能误导本组织人员。同时本组织的代替识别不等于已向对方施加影响,尤其是替对方识别而对方并不知情,根本无法达到“识别是为了控制”这一最终目的。

4.归口管理部门或各部门个别人员包办识别

由少数人员对本组织实施包办性的全范围识别, 结果容易造成识别不完全甚至可能出现盲区。究其原因是认为其他人员无时间或不懂等。实际上,识别是一项源于基层的过程活动,植根性很强,缺乏识别过程的参与不仅是全员参与意识和培训的缺失,同时也不利于控制措施的落实与执行。

5.各部门分别识别后交归口管理部门汇集即可

这种只是把各部门的识别项清单合订成一本清单的方法可能导致产品、作业流程与设施等相同情况下的识别结果(包括评价等)不一致,缺乏沟通交流不能互补和达成共识,不利于措施的周全和优化。

二、危险源评价

对危险源评价,目前以D=LEC法,或以法规和经验等为依据的是非判断法。从风险控制角度分析,单一使用某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影响评价准确性, 原因有以下三点:

1.忽略对识别信息的系统分析

对已识别的每项危险源逐一进行评价而得的D值或判断结果是孤立的或局部性的,不等同于对组织整体。

当以整个组织为单元时,某项危险源如果是普遍地存在和高频度发生,就需要从风险角度系统地分析: 后果与频度是否存在已从量变到质变的可能?有否可能转变为不可接受的隐患?是否应引起组织的重视而防范于未然?一句话,所评价的结果有必要从全局加以考虑,从中确定优先考虑的重点控制项。但此类需从风险分析角度的评价方式尚未被重视。

2.忽略对评价人员的技能评定

无论应用哪种评价方法,评价人群应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只有这样评价结果才具有准确性,达到抓真正重点的目的。这恰恰是在相应的评价程序或人力资源程序中所欠缺的。

3.忽略吸取外部事件事故教训

很少组织对外部同类或相似作业所发生的事故信息收集登记,并运用于本组织的评价。现此类的信息获取并不难,有必要建立外部事故记录,以供评价时借鉴。这对建成年限较短的组织来说尤为重要。

三、危险源控制措施

识别与评价目的是为了确定控制措施以扼制事故发生。现常见控制措施有3种方式:在清单中对每个识别项明确相应控制措施;只对不可接受危险源确定控制措施;在清单中没有任何控制措施的描述,视以相应控制文件作为措施确定。

有的组织所提供的控制措施栏目中仅单一以“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检查”、“使用PPE”、“应急预案”等表述,这不利于控制措施的执行,员工不一定完全知晓是指哪个具体文件。

无论哪项危险源,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基本可以“四步”确定:

1. 预防不良后果发生的措施。针对岗位人员的责任。包括具备责任与相关技能、遵守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要求等。

2. 阻止不良趋向的措施。针对监视与测量人员的责任。包括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分析不符合,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及时扼制事件或事故的发展。

3.应急响应措施。针对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组织者的责任。不仅预案应具可行性,同时演练策划具实战性, 一旦意外事故发生能使损失降至最低。

4. 管理方案完善措施。针对归口管理者的责任。 根据内外部检查结果或听取意见,分析现有措施,寻找不足之处和提升空间,打上补钉,必要时制定管理方案。

四、可考虑的其他改进之处

及时更新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不仅要考虑新活动和完善作用,同时也包括停工停产或取消某项过程时对相应的不可接受危险源的变化,一些组织只能提供审核当年的危险源的资料,不留存变化前的原信息, 这不利于若干年后重新上马的作业活动或类同的新设计开发的工作和对后人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雷克江.企业建立OSHMS中危害辨识问题探讨,安全与环境工程,Vol.11,No.2.79~81

识别措施 篇8

1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多于春、夏两季发病, 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性更高[2]。

1.1 主要症状

鸡新城疫潜伏期一般为3~5d,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 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最急性型:病鸡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多见于此病流行初期, 流行快速, 死亡率高。急性型:病初体温高达44℃, 突然减食或停食, 鸡冠和肉垂呈紫黑色。精神萎顿, 离群呆立, 垂头缩颈, 双翅下垂。冠和肉髯暗红色或黑紫色。嗉囔内常充满液体及气体, 呼吸困难, 喉部发出咯咯声;腹泻, 粪便呈黄绿色, 混有血液, 粪便稀薄、恶臭, 一般2~5d死亡。慢性型:病初症状与急性型相同, 出现神经症状, 腿、翅麻痹, 运动失调, 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 伏地旋转, 一般10~20d死亡。

1.2 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雏鸡的抗病力, 同时严格隔离消毒, 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大、中型鸡场应实行“全进全出”制, 严格检疫制度。二是采取免疫接种。安全区, 一般1~3日龄雏鸡可用Ⅱ系疫苗滴鼻或点眼, 8周龄时用Ⅰ系疫苗剌种或肌注;疫区或受威胁区, 1~3日龄时接种Ⅱ系疫苗, 3周龄时接种Ⅰ系疫苗, 10~13周龄时再用Ⅰ系疫苗接种1次;紧急预防可用Ⅳ系疫苗肌注。早期病例可采用高免血清治疗, 效果较好。鸡群一旦发生此病, 应立刻封锁鸡场, 彻底消毒环境, 紧急预防接种;死鸡、垫草、粪便应深埋或烧毁。

2 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3]。2周龄雏鸡多呈急性败血症型;20~45日龄鸡呈亚急性型;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2.1 主要症状

小鸡怕冷、食欲停止、下白痢, 白粪似浆糊状, 肛门周围沾满石灰色的稀粪。随着病情的发展, 白痢更明显, 拉屎时因为肚子痛而发出尖叫。发病雏鸡多在出壳后1~2周内死亡, 5~10d雏鸡死亡率高达50%~80%。

2.2 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管理。鸡场或养鸡专业户应严禁引进病鸡和病鸡种蛋,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病鸡及带病鸡污染的鸡舍、饲槽、饮水器、孵化器具等, 应根据不同对象选用2%福尔马林, 或氢氧化钠, 或漂白粉等消毒药严格消毒。育雏室应保持清洁干燥, 温度适宜、稳定。二是药剂治疗。雏鸡出壳后, 一般可用0.01%~0.03%高锰酸钾溶液饮水1~2d;5kg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或四环素3g, 连续饲喂6~8d;也可采取每300羽雏鸡用40万单位青霉素加清水1kg,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饮1次, 连饮3~5d。

3 球虫病

每年5~9月为球虫病流行季节, 潮湿的雨季为暴发期, 一般以15~50日龄的小鸡发病率最高, 死亡率可达70%~90%。

3.1 主要症状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幼鸡, 病初患鸡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饮欲增加, 嗉囊积液;腹泻, 粪便有白色丝状或肉色血块, 逐渐消瘦, 最后出现痉挛现象或昏迷状态而很快死亡。慢性型多见于较大日龄鸡或成年鸡, 病程较长, 病鸡生长缓慢, 羽毛松乱。

3.2 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 育雏期或中鸡期最好推行网养, 以防饲料和饮水被粪便污染。药物预防可从8日龄开始, 用0.04%球虫净或增效磺胺类药物拌料喂鸡, 每3~5d为一个疗程, 隔15d再用同样的方法给药一个疗程, 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二是药剂治疗。土霉素或金霉素, 每羽每天6~8mg, 拌料饲喂5~7d;磺胺脒, 按0.4%比例拌料饲喂, 连用5~10d;磺胺二甲嘧啶, 按0.04%比例拌料饲喂, 连喂3d, 停喂3d, 再喂3d;青霉素, 8~10万单位/羽, 肌注, 1次/d, 连用2d。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4]。2~15周龄鸡易感, 其中3~5周龄雏鸡最易感。发病快, 发病率高, 死亡集中在几天之内。

4.1 主要症状

早期厌食、呆立, 羽毛蓬乱, 畏寒战栗等, 继而部分鸡有自行啄肛现象。随后病鸡排白色或黄白色水样便, 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急性者出现症状后1~2d内死亡, 死前拒食、羞明、震颤。病鸡耐过后出现贫血、消瘦、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

4.2 防治措施

对种蛋、孵化全过程, 育雏各阶段进行全面消毒, 保证鸡场各生产环节的卫生。消毒药以次氯酸钠、福尔马林和强碱效果较好。应用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疫苗D, 分别在雏鸡的14日龄和32日龄进行饮水免疫, 或进行滴鼻、点眼免疫。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品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以雏鸡最为严重。

5.1 主要症状

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咳嗽, 有时伴有啰音、流鼻涕, 特别在夜间听得更清楚。随病程发展, 全身症状加重, 精神萎靡, 食欲减少或废绝, 羽毛松乱、怕冷, 常挤成一团。2周龄雏鸡常见有鼻窦肿胀, 流出黏性鼻液, 眼圈周围湿润, 常流眼泪并逐渐消瘦死亡, 死亡率可达25%以上。

5.2 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降低饲养密度, 避免鸡群拥挤, 注意温度、湿度变化, 避免过冷、过热。加强通风, 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合理配比饲料, 防止维生素, 尤其是VA的缺乏, 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二是药剂防治。对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首免可在7~10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弱毒疫苗点眼或滴鼻;二免可于30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52弱毒疫苗点眼或滴鼻。对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可于4~5日龄和20~30日龄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或用灭活油乳疫苗于7~9日龄颈部皮下注射。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 可于20~30日龄、100~120日龄接种4/91弱毒疫苗或皮下及肌肉注射灭活油乳疫苗。治疗可用家禽基因工程干扰素注射并加丁胺卡那注射液100m L/500只, 加2mg地塞米松注射液30m L/500只, 加利巴韦林注射液30m L/500只, 混合肌注。

6 鸡痘

鸡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

6.1 主要症状

干燥型: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 有小泡疹及痂皮。潮湿型:感染口腔和喉头黏膜, 引起口疮或黄色伪膜。皮肤型鸡痘较普遍, 潮湿型鸡痘死亡率较高。2种类型可能同时发生, 也可能单独出现。

6.2 防治措施

可在l1日龄和20日龄分2次翅下刺种预防治疗, 可用盐酸吗啉双胍片, 每只鸡1~2片, 2次/d, 连用2d。对白喉型的, 可喂服成药“喉症丸”, 每只鸡2粒, 拌饲料喂1次, 连喂2d。对皮肤上的痘痂, 可用5%碘酊消毒, 口腔内用碘甘油涂, 或涂以硫磺、雄黄等量合剂粉。

参考文献

[1]甘芳.雏鸡常见疾病的防治[J].新农村, 2004 (1) :19.

[2]付友山.雏鸡常见病的主要预防措施[J].新兽医, 2006 (3) :38-39.

[3]郭宝兴, 李柏康.雏鸡常见疾病的防治[J].畜禽养殖, 2005 (6) :15.

识别措施 篇9

关键词:移动存储设备,安全隐患,可信移动介质,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产业E时代向G时代的高速发展, 各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移动硬盘、u盘等移动存储没备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 其购置成本低, 使用方便, 体积小、携带方便、海量存储等优点致使其成为人们进行办公信息处理的首选存储设备。许多大量的敏感信息、秘密数据和档案资料被存储在这些移动存储设备中。同时, 移动存储设备的“不固定”特性也为当前企事业单位的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 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新的研究课题。

一、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隐患

1、公私混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由于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体积较小, 海量存储, 便于携带, 使用方便, 因此存在着不少人将u盘等随时携带和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的现象, 造成单位的资料和个人的资料混杂在一起, 不便于管理, 容易出现使用上的差错, 当移动存储体被借用时, 存储在移动存储体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资料存在泄露的风险。

2、现有的移动设备体积小、易丢失

移动存储介质由于体积小、重量轻, 更容易丢失。而移动介质本身往往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一旦丢失或被盗, 就会造成大量信息外泄。

3、数据本身容易损坏

作为档案资料保管的存储介质如果保管不善, 很容易造成存储介质不能渎取, 信息不能复用, 失去电子档案的保存价值。

4、现有的信息管理办法无法实现对移动设备的安全管理

缺少有效的移动设备管理监督机制保密机构和人员缺乏, 难以适应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工作的新要求, 对移动设备管理缺乏可资借鉴的管理经验, 对没备的信息安全检查不到位, 往往形成“感觉上重要, 而行动却无从下手”的管理空白。

5、病毒的载体, 安全的危害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往往忽视对移动设备的查杀毒工作, 由于移动没备使用范围较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外使用时感染计算机病毒的情况,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查杀病毒, 轻易将染毒文件在单位内计算机打开, 很容易将病毒传播到单位内部网中, 影响到单位内计算机的应用操作。

二、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隐患

对移动办公没备的信息安全管理, 仍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技术和管理两种手段, 达到有效防范信息失密的目的。

1、加强“人防”, 构筑人员安全关

一是加强保密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全员个人综合素质。使全体员在心目中树立“哪些是可以做的, 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是需要防范的”的理念, 从思想上筑起一道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的“防火墙”;二是要开展安全知识培训, 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对操作人员可以用网上攻击案例教育大家, 使他们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2、突出“技防”, 把好技术安全关

加密, 即俏皮话在移动介质上的信息都是加密处理的, 必须通过的解密程序或密码才能打开, 这样解决了数据的存储问题, 实现了信息的保密。

注册、授权, 即所有在企业内需要使用移动存储设备的必须登录相关软件进行注册, 只允许授权过的移动介质在内部计算机上使用, 未授权的移动介质在内部计算机上不可以使用。这样解决了载体的身份问题, 实现了访问控制。

监控, 即对企图使用未授权移动介质的行为进行监控, 对使用过程中的读、写、复制等进行监控, 这样解决了介质的使用问题, 实现了安全审计。

3、注重“管理”, 健全信息管理关

(1) 加强内部管理。防范内部风险主要是进一步完善计算机保密制度, 细化各个操作环节的管理规范和责任追究, 明确界定涉密信息范围, 切实落实各项具体措施。使计算机安全保密工作有章可循, 逐步实现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首先, 工作人员在使用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 (含u盘、MP3、IPod、PAD、移动硬盘、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移动存储卡等) 期间要做好防盗失、防损坏等保护工作。移动设备管理应当责任到人, 未经同意不得将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转借他人使用。尽量减少移动设备共用机会。其次, 定期对笔记本电脑的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进行升级维护及移动存储介质的防病毒、信息备份工作。再次, 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严禁存储涉密的任何文件、数据。此外, 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将软盘附送服务对象, 确实需要的, 将软盘格式化后, 只拷贝指定内容附送。

(2) 加强对移动办公设备管理的检查。检查主要是要形成一种机制, 树立管理权威。全面掌握单位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 定期对笔记本电脑进行信息安全检查, 如果发现违规情况应进行通报批评, 起到警示作用。对涉密笔记本电脑应严格管理, 专人专用, 专人管理, 严禁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使用。

(3) 加强对外来技术服务的管理。为了防范信息泄密, 确保信息与踟络的安全。应当进一步规范外来技术服务工作, 保证外来技术支持服务达到内部网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堵住外来技术人员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在内部网上传播计算机病毒的途径, 防范外来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方式窃取信息及重要业务数据的风险。

三、可信移动介质管理解决方案

可信移动介质解决方案, 须满足几个基本要求:一是, 通过移动介质交换的数据必须是密文, 保证数据离开应用环境后不可用;二是, 数据交换前必须通过正确的身份认证, 包括密码认证或USB KEY等授权硬件的身份认证;三是, 记录数据交换过程的工作日志, 便于以后进行跟踪审计;四是, 未经授权的移动介质, 在工作环境中不可用, 只有经过公司授权的移动介质才能进入到公司的办公环境;五是, 工作配发的移动介质带出办公环境后变为不可用。

根据以上思路, 中软信息安全实验室研究开发了一套“可信移动存储没备安全管理平台”。可信移动存储设备安全管理平台是利用信息保密、访问控制、审计等技术手段, 对企业移动存储设备实施安全保护的软件系统, 使企业信息资产、涉密信息不能被移动存储设备非法流失。移动介质识别系统的功能包括:首先, 它可以集中授权移动存储设备;其次, 要求移动存储没备认证;再次, 防止信息泄露;还有, 实行数据加解密和操作行为的安全审计等。实现技术有以下几项技术, 很显然要用到的授权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和加/解密技术, 另外还涉及到日志记录和审计技术, 即在整个环境中, 无论移动介质是否经过授权。

四、结束语

信息安全是信息发展的基础, 移动存储介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必须引起各企业的高度关注, 笔者建议大家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技术和管理两种手段, 达到有效实现信息安全的目的。所以, 移动存储介质的识别将会为各企业的信息安全加上最有必要的一道锁。

参考文献

[1]李清松.移动存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J].金融电子化, 2007, (11) :66-66.

识别措施 篇10

1 勘察使用的勘察手段与目的

以贵州为例对工程地质勘察中使用手段和目的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贵州省的地质情况。贵州省主要是喀斯特与非喀斯特两种地貌,导致这两种地貌形成的原因是受到流水的作用出现的剥蚀与侵蚀,由于岩溶的作用出现的溶蚀地貌。导致多种形态和地貌的地质类型,省内既有高原,有山地,还会出现丘陵与盆地、峡谷和溶洞等地貌。以岩酸盐岩,还有碎屑岩和硅质岩及粘土岩等地层情况(见表1)。

2 滑坡的成因

滑坡形成是受地形、岩性及水三大要素影响,尤其地形是导致滑坡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岩性是形成滑坡的基础,水对于滑坡形成则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1]。

2.1 地形地貌

贵州省工程的滑坡体一般位于山体人工公路旁,陡坡和路堤为滑坡体的破碎创造条件,形成了滑坡的地形条件,一般坡度都在60°以上[2]。

2.2 坡体堆积物质

坡体堆积的物质一般为黏性土,有些时候还包含了碎石,而土体的结构疏松,容易为裂隙的发生创造条件,很多坡体是人工填土,各种块石和碎石的回填,有着极强的渗透性,使降雨与地表水很容易渗到土体内部,导致土体的强度变低。遇水软,强度低而且易膨胀,稍加外力就会发生变形,产生滑动坡带。

2.3 山体坡面凹面

凹面的山体更易于汇集水流,造成坡体的排水不通畅,一旦发生连续的降雨或者强降的暴雨,土体内含水量过高,就会使重量增大,而土体一旦达到饱和,强度就会降低,土体会产生变形,出现软弱带。导致土体的抗滑力大大减弱,出现变形,受重力作用的影响,土地顺着软弱带形成滑坡[3]。

2.4 局部载荷

贵州省很多公路工程都是对自然边坡进行改造,进行公路修建的。这种人工的改造使自然边坡的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导致边坡局部发生载荷的集中,公路行车后通过重型的运输车后,就会出现局部大的动荷载,导致坡体的滑移加剧。

2.5 基岩风化

基岩风化的程度一般按照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进行判断。可以按照颜色和采取率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判断。砂岩和泥岩都不具备很强的抗风化能力,山体基岩发生土状风化,造成砂岩节理的裂隙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岩体被割裂开来,造成崩落和堆积,出现滑坡体。

3 滑坡的识别

滑坡地形的特征十分明显,易于识别。由于很多古老滑坡受时代和地形地貌的改变,都与其它堆积体混合在一处,特别是关于崩塌堆积的体内造成的滑坡,一旦出现错误的判断,就会使滑坡的研究走向错误的方向,导致工程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带来重大的损失。经过科学的研究和判断,滑坡的识别一定要注意以下内容:

3.1 地形地貌

进行滑坡体研究时,不可能只把双沟同源和后缘陡壁当作滑坡产生的条件,根据实验研究证明,要按照识别对象和周边地形地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同高程,同时代进行对比和研究,可以更好的研究识别的对象是不是滑坡。有些地形即便后缘出现陡壁也不是滑坡体[4]。

3.2 水文地质

很多勘察研究的结果证明,古老滑坡的滑带具有隔水层,而一般滑坡钻孔进行堵水试验的地下水位可以得出结论,滑坡钻孔进行堵水水位会低于滑动面,如果使用粘土泥球堵塞钻孔,则钻孔水位会出现上升现象,一般会比滑动面高出5~10m[5]。

3.3 光面和擦痕的泥砾带

滑坡发生前部挤压,会使滑动带出现光面和擦痕,这种一般称为剪裂面,而剪裂面的光滑和擦痕是受到不均匀的挤压造成的,光滑面的擦痕和光滑的泥砾带一同出现,为滑坡的产生制造条件。

4 滑坡的解决措施

4.1 疏排的措施

一般会使用疏排地下水与滑坡体的支挡,对滑坡进行治理的措施,要疏挡并举,才能更好的进行滑坡的解决。支挡是保证平衡的恢复,疏排是保证地表水的拦截,滑坡体被疏干,使滑坡体的滑面强度得到增强,稳定性得到提高[6]。

对于有些地下水不发育区域,可以使用抗滑挡墙和抗滑挡桩,对地表水的排泄系统进行完善,可以更好的达成治理的效果;对于有些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或者说降雨充沛的区域,则可以使地下水的疏排得到有效的加强,使地表水的排泄进一步完善,这种措施比起支挡的效果更好,可以事半功倍,并且在贵州省的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证明。

4.2 支撑渗沟的措施

支撑渗沟是进行滑坡整治的重要措施,一般应用于滑坡的前部,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可以对坡体起到支撑和疏导的作用。可以将沟底设置到滑动面下,保持滑动方向的一致性。不过这种支撑渗沟的布置很少单独进行布置,往往成群进行分布,而分布的间距也要按土体具体透水性决定,一般间距为8~10m,间距可以进行短密的布置,偶尔间夹盲沟,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有些滑坡发生的规模大,具有很丰富的地下水,这种情况,采用支撑渗沟的方法就不会起到太好的作用,为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也加大了危险发生的系数。所以,一般在深厚的滑坡区处理,都使用泄水隧洞的方式,通过衬砌将断面进行分块的预制,可以实现边挖掘边进行衬砌的拼装,可以有效节约木材,达到治理滑坡的目的。

4.3 截水盲沟的措施

一般情况下,截水盲沟比支撑渗沟有更好的治理效果,既可以拦截水源,又可以保持滑坡的长期干燥,而且这种治理措施具有稳定性。一般在滑坡的中上部,进行滑体的横穿,起到治理的作用。不过,如果勘测资料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判断的出错,使实际的治理效果受到影响。坡滑使用截水盲沟,可以为截水的工程创造条件,截流可以使滑坡的治理起到最好的治理效果[7]。

4.4 清方减载的措施

清方减载的治理措施可以有效恢复平衡,为滑坡的下滑进行有利的支挡。不过,在使用清方减载措施时,一定要对目标工程的地质资料有着足够的了解,可以对工程的具体病害进行详细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选择出适当的清方位置,保持清方后坡稳定,同时,要防止清刷造成的大面积植被的破坏。

4.5 滑坡治理的选线措施

有些滑坡发生的规模大,具有十分复杂的地质特点,这种滑坡的治理工程很大,在治理中也会出现很多隐患,只要选择合适的路线,对过于困难的区域进行绕避,只要保证滑坡的范围内通过即可。

滑坡上部有向下的推动力,中部是主滑力,下部是阻滑的作用。滑坡上、中、下三个部分的长短要根据具体滑坡的情况而定,有些时候长度还会发生转变。在路线的选择上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处理。路线设置在滑坡的上部就要进行挖方的通行,将体积重量挖除后,要超过选择路线上所有建筑的重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滑坡的勘察方法、滑坡特点、滑坡的识别及滑坡的治理措施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在勘察中,在传统的勘察方法基础上,应用了大量的深部监测的手段,对滑坡产生的原因和变形进行分析,对滑动进行准确的判断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例,对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滑坡识别进行阐述,介绍了工程勘察使用的常见方法和手段,通过工程地质勘察中各种方法的配合使用,对滑坡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滑坡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程施工,地质勘察,滑坡,识别

参考文献

[1]欧阳希明.山区公路滑坡类型及治理方法初探[J].湖南交通科技,2012,30(1):35-36.

[2]王恭先.滑坡学与滑坡防治技术文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向贤礼.关于滑坡勘察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2(7).

[4]付刚飞,杨俊生,任祥.公路滑坡工程地质勘察及治理对策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1(5).

[5]陈树华.浅探地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信息,2011,5(11).

[6]殷跃平,康宏达,陈波.三峡工程移民区滑坡防治与利用技术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11(2):35-36.

上一篇:圆周运动的疑难解答下一篇:小微企业代理记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