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检疫(通用10篇)
产地检疫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畜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动物和动物产品流通不断增多, 疫病防控已成为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动物产地检疫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 促进养殖业发展, 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规范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推进产地检疫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发展, 农业部于2010年4月新出台了《生猪产地检疫规程》《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家禽产地检疫规程》4部产地检疫新规程。规程从适用范围、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和检疫记录6个方面对产地检疫工作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使新时期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有了新依据、新方法, 标志着我国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1996年出台的《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49-1996》 (以下称旧规范) 相比, 新的规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内容上, 都有了实质上的不同和进步。
为了便于各级动物检疫工作者及社会各界能正确地领会新规程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实质, 笔者结合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实际, 通过比较新规程和旧规范的异同, 发现新规程的优点, 以期能帮助大家学习好、领会好、使用好这4部新规程。
1 新规程的表述更准确
首先, 新规程在适用范围中明确地指出, 规程所适用的地理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适用的工作范围为4个规范分别针对动物的产地检疫和省内调运种用、乳用动物的产地检疫。对于跨省调运种用、乳用动物的产地检疫, 此次公布的规范并不涉及, 还有待后续的检疫规程做具体说明。旧规范对适用范围的表述为“适用于离开饲养产地之前的畜禽检疫”, 单从表述上看旧规范已经明显存在不足。因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流通可能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县, 而有可能是超出一个县域范围甚至是省域范围, 因此, 产地检疫的概念已经不是局限于饲养产地而应该同时还包括出县境检疫和在隔离场进行的隔离检疫。其次, 在检疫对象的表述上, 旧规范也存在不足。根据《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中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表述, 动物应当包括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家畜是指马、骡、驴、牛、羊、猪、骆驼、鹿、兔、犬等;家禽包括鸡、火鸡、鸭、鹅、鸽子等;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涵盖各种试验动物、特种经济动物、观赏动物、演艺动物、伴侣动物、水生动物以及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动物产品还包括来自动物本身, 供人食用、饲料用、药用、农用或工业用的产品。以上所列动物及动物产品均可视为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 但是旧规范只是笼统地表述为适用于畜禽检疫, 而新规程在适用范围上有了明显突破。
2 新规程检疫对象更明确
《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的检疫对象明确为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和猪肺疫等动物疫病;《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的检疫对象为牛的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炭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 羊的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绵羊痘和山羊痘、小反刍兽疫、炭疽等疫病, 还包括鹿和骆驼的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家禽产地检疫规程》的检疫对象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禽痘、鸭瘟、小鹅瘟、鸡白痢、鸡球虫病;《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的检疫对象明确为马传染性贫血病、马流行性感冒、马鼻疽、马鼻腔肺炎。规程中所列动物疫病均为《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所列的对畜牧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疫病, 部分疫病还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因此是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需要首先关注的重点。对于规程所列以外的动物疫病, 虽然现阶段不是关注的重点, 但是也是检疫工作中需要适时把关的对象。旧规范并没有明确列出检疫对象, 这给检疫员的具体工作带来了麻烦, 也影响了规范的可操作性。对比旧规范, 新规程对象明确, 涵盖广泛, 因此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3 新规程检疫合格标准更清晰
在旧规范中虽然强调了开展疫情调查、查验免疫证明和临床健康检查等检疫关键步骤, 但是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检疫合格标准, 这就给检疫员的实际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容易因为个人理解差异所导致的检疫标准不一致。新的产地检疫规程明确列出了6条检疫合格标准: (1) 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 (养殖小区) 、养殖户; (2)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 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3) 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规定; (4) 临床检查健康; (5) 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 检测结果合格; (6) 省内调运的种用、乳用动物的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 省内调运精液、胚胎的, 其供体动物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 省内调运的种禽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 省内调运种蛋的, 其供体动物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这6条检疫合格标准为检疫员判定检疫对象是否合格提供了准绳。
4 新规程检疫程序更合理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 货主在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 以及运输动物产品之前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由于检疫是一项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因此货主的申报是检疫发生的先决条件。通过明确检疫申报制可以有效控制检疫员检疫行为的随意性, 同时能够加强货主的主动检疫的意识, 避免因为货主逃避检疫而产生的责任争端。
根据《检疫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动物和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需要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如:出售、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 应当提前3天申报检疫;出售、运输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 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 应当提前15天申报检疫;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 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 还应当在起运3天前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至于为什么需要提前申请而不是现时申请, 笔者认为可能是基于以下3点原因的考虑: (1) 有利于发现动物疫病。动物疫病往往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货主提出申请的当时, 动物眼观也许是健康的, 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疫病的症状才能显现出来。 (2) 有利于检疫员工作时间合理安排, 减少漏检现象的发生。现阶段, 我国养殖业是规模养殖和农村散养同时并存。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 家庭式的小养殖户数量非常众多, 而现阶段基层所配备的检疫员和协检员数量十分有限, 检疫员和协检员的服务对象可能分布在一个广阔的范围中。为了降低检疫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检疫员的工作效率, 检疫申报制无疑是个有效的选择。 (3) 有利于检疫员对动物疫情信息的掌握。通过一个申报时间间隔, 检疫员可以搜集到足够的流行病学资料, 对产地周围的动物疫情能有足够的了解, 提高产地检疫结果的科学性。
5 新规程临床检查内容更实用
可能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 旧规范对产地检疫的检查内容写得比较简略和笼统, 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在检疫工作中, 因为检疫员个人水平的差异, 如果仅指出检疫员看什么部位, 而不对疑似症状进行详细说明这就容易导致人为因素所产生的检疫误差, 并且对于许多年轻的检疫员来说, 回答看什么也许不是难题, 难的在于看到临床症状之后能否给出正确的判断。旧规程由于没有写明何种情况下检疫员可以做出疑似判断, 这一方面加大了检疫员做出判断的难度, 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货主的误解。新规程对于每一种检疫对象的典型临床症状和检疫部位均做了详细的描述, 这可以使检疫员了解临床检查的关键点, 也使检疫结果更具说服力, 降低因为自由裁量不明而导致的争议。
6 新规程对检疫记录提出明确要求
检疫记录不仅是对检疫工作的记录, 同时也是对产地动物饲养情况、出栏情况的记录。检疫记录作为宝贵的文字资料, 可以为检疫员提供众多的检疫信息。当疫情发生时, 检疫记录作为重要的溯源资料, 不仅可使监督部门及时便捷的发现疫源, 同时也可以让逃避检疫的行为无所遁形。由于旧规范对检疫记录并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各地动物检疫部门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制定相应的检疫记录。这样容易导致各地记录的内容各不相同, 不能有效的发挥检疫记录的功能。而新的规程明确了检疫申报单和检疫记录的保存时间为12个月, 这有利于加强各地对检疫记录的重视, 同时也保证了记录的连续性。
产地检疫 篇2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生猪(含人工饲养的野猪)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检疫结果处理和检疫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猪的产地检疫及省内调运种猪的产地检疫。
合法捕获的野猪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2.检疫对象
口蹄疫、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
3.检疫合格标准
3.1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
3.2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3.3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规定。3.4临床检查健康。
3.5本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
3.6省内调运的种猪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省内调运精液、胚胎的,其供体动物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4.检疫程序
4.1 申报受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检疫申报后,根据当地相关动物疫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派出官方兽医到现场或到指定地点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4.2查验资料及畜禽标识
4.2.1官方兽医应查验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了解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认饲养场(养殖小区)6个月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病,确认生猪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省内调运种猪的,还应查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4.2.2 官方兽医应查验散养户防疫档案,确认生猪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
4.2.3 官方兽医应查验生猪畜禽标识加施情况,确认其佩戴的畜禽标识与相关档案记录相符。
4.3临床检查 4.3.1检查方法
4.3.1.1 群体检查。从静态、动态和食态等方面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生猪群体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饮食情况及排泄物状态等。4.3.1.2个体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和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生猪个体精神状况、体温、呼吸、皮肤、被毛、可视黏膜、胸廓、腹部及体表淋巴结,排泄动作及排泄物性状等。
4.3.2检查内容
4.3.2.1 出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流涎;蹄冠、蹄叉、蹄踵部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暗红色烂斑,感染造成化脓、坏死、蹄壳脱落,卧地不起;鼻盘、口腔黏膜、舌、乳房出现水疱和糜烂等症状的,怀疑感染口蹄疫。
4.3.2.2 出现高热、倦怠、食欲不振、精神萎顿、弓腰、腿软、行动缓慢;间有呕吐,便秘腹泻交替;可视黏膜充血、出血或有不正常分泌物、发绀;鼻、唇、耳、下颌、四肢、腹下、外阴等多处皮肤点状出血,指压不褪色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猪瘟。
4.3.2.3 出现高热、倦怠、食欲不振、精神萎顿;呕吐,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或腹泻,粪便带血;可视黏膜潮红、发绀,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共济失调、步态僵直、呼吸困难或其他神经症状;妊娠母猪流产等症状的或出现无症状突然死亡的,怀疑感染非洲猪瘟。4.3.2.4出现高热;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耳朵、四肢末梢和腹部皮肤发绀;偶见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症状的,怀疑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4.3.2.5出现高热稽留、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呈粟状,附有黏液,下痢;皮肤有红斑、疹块,指压褪色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猪丹毒。
4.3.2.6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继而哮喘,口鼻流出泡沫或清液,颈下咽喉部急性肿大、变红、高热、坚硬;腹侧、耳根、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指压褪色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猪肺疫。
4.3.2.7咽喉、颈、肩胛、胸、腹、乳房及阴囊等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坚硬肿块,继而肿块变冷,无痛感,最后中央坏死形成溃疡、颈部、前胸出现急性红肿,呼吸困难、咽喉变窄,窒息死亡等症状的,怀疑感染炭疽。
4.4实验室检测
4.4.1对怀疑患有本规程规定疫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应按相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
4.4.2实验室检测须由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具有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并出具检测报告。
4.4.3省内调运的种猪可参照《跨省调运种用、乳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进行实验室检测,并提供相应检测报告。5.检疫结果处理
5.1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5.2经检疫不合格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5.2.1 临床检查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动物疫病的,扩大抽检数量并进行实验室检测。
5.2.2 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检疫对象以外动物疫病,影响动物健康的,应按规定采取相应防疫措施。
5.2.3 发现不明原因死亡或怀疑为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动物疫情报告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18〕22号)的有关规定处理。
5.2.4 病死动物应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由畜主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规定处理。
5.3生猪启运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监督畜主或承运人对运载工具进行有效消毒。
6.检疫记录
6.1检疫申报单。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指导畜主填写检疫申报单。
6.2 检疫工作记录。官方兽医须填写检疫工作记录,详细登记畜主姓名、地址、检疫申报时间、检疫时间、检疫地点、检疫动物种类、数量及用途、检疫处理、检疫证明编号等,并由畜主签名。
产地检疫 篇3
【关键词】金平县;产地检疫;工作思路
1.抓宣传、促自觉,抓认识、促落实
1.1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中,宣传是首位。产地检疫工作在我县直接涉及到千家户的切身利益。单凭法律手段,草率行事,难免会造成误解。为此,我们广泛地开展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有关产地检疫的法律、法规和本县政府有关检疫的规定,同时把监督管理工作寄予服务之中。
经常性地向各级主管部门,政府领导汇报开展产地检疫的情况,提高他们对产地检疫的认识,取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抓基层建设,提高检疫队伍的整体素质
2.1产地检疫对基层兽医站而言,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检疫人员能否真正到点检疫,能否及时开出检疫证明;能否顺利地把检疫费收上来,使产地检疫实施到位,这是实施产地检疫的第一主体环节,责任重大,因此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检疫队伍尤为重要。目前我县13个乡镇93个行政村80%以上都是能胜任此项工作的协检员。
2.2抓好检疫员的技能培训。主要对基层检疫员进行操作训练,掌握活畜禽的检疫方法和内容。宰后胴体、内脏的检疫部位和项目,通过培训提高检疫员的检疫技能和对依法制疫的认识。
2.3制定健全、完善、公开的检疫用人制度,经考试、考核合格后,对有一定实践经验,能公正执法,不畏邪恶的人员选拔到检疫队伍中。
2.4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调动检疫员的积极性,实行分片到村,责任到人,检疫收费,检疫任务定额管理,超额奖励等办法。
3.产地检疫具体的实施方法
3.1群体检疫法,对来自同一村户或同一批的动物作为一群,或以一栏作为一群进行检疫,检出患病动物,通过动态、静态和饮食状态的观察发现异常者隔离出来做个体检疫。
3.2个体检疫法,个体检疫以临床检疫为主,主要通过看、听、摸、检四步进行。看,看动物的精神状态,可视粘膜,动作是否协调,皮肤颜色变化,粪尿色型,被毛等。听,听动物的叫声、呼吸声、咳嗽声等。摸,是触摸耳尖、皮温、皮肤有无节结,肿块等物。检,是检测体温,脉搏变化等情况。
4.产地检疫处理与注意事项
据《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例》的有关规定:
4.1凡检出动物体温正常者,开具全国统一的“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确实患有常见病无妨碍人体健康的采取隔离治疗或给予急宰、作无害化处理。
4.2如检出并确认为恶性传染病的,可采取不放血方法扑杀或工业销毁,发现国家规定的一、二类传染病,要立即上报当地或上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4.3对外地调入的动物经查证验物后,对调入的种用或役用动物进行15天以上的隔离观察,确认无疫病者进行必要疫苗注射,对调入肉用动物,经逐头个体检疫进行屠宰上市。
4.4在查验产地检疫证明时,如发现涂改,使用假证或空白证明者都要查清原因,按规定报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依法处理。
4.5产地检疫要与各流通环节的检疫相结合,做到层层把关,环环紧扣才能切实搞好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建初岳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
[2]高作信兽医学[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动物产地检疫 篇4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对县境内流通的畜禽,在离开饲养场地之前所实施的检疫。检疫是由法定的检疫机构、法定的人员,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检疫的目的和本质决定了检疫是一种政府行为。
2动物产地检疫的特点
2.1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动物产品出售或调运离开产地前必须由动物检疫员实施产地检疫。
2.2动物产地检疫方法简便实用,对于一般供屠宰的动物,以临床感观检查为主;对于种用,乳用、实验、役用动物除临床检查外,尚须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检验。
2.3乡镇畜牧兽医及行政村均设立报检点,对养殖户的养畜情况及免疫接种情况要了解掌握,同时,掌握当地动物疫情动态。所以基层畜牧兽医站最适合实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搞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主力军。
3动物产地检疫和补检的区别
3.1对象不同动物产地检疫是对即将进入流通领域的动物实施的检疫;而补检是对进入流通领域的而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所实施的检疫。
3.2性质不同动物产地检疫是国家对动物检疫实行报检制度。动物、动物产品在出售或者调出离开产地前,货主必须向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前报检,具有普遍性;补检具有其特殊性,是产地检疫的补充,在检疫中带有处罚性。
3.3地域不同动物产地检疫是在动物饲养场所实施的检疫;补检是指以离开饲养场地,在流通领域中所实施的检疫。
3.4实施检疫的人员不同产地检疫是由动物产地检疫员实施;而补检是由监督过程中检疫员实施。
3.5检疫费用收取不同产地检疫费用按标准收取费用;补检则是标准费用的加倍。
4动物产地检疫的出证条件
动物产地检疫的出证符合下列条件的,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4.1供屠宰和育肥的动物、达到健康标准的种用、乳用,役用动物、因生产生活特殊需要出售、调运和携带的动物,必须来自非疫区,免疫在有效期内,并经群体和个体临床健康检查合格;
4.2猪、牛、羊必须具备合格的免疫标识;
4.3未达到健康标准的种用、乳用、役用动物,除符合上述条件外,必须经过实验室检验合格。
5动物产地检疫的意义
产地检疫 篇5
产地检疫办理指南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
2.受理窗口:仁寿县政务服务中心
3.法定时限:产地检疫合格的,在取得产地检疫结果后3日内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
4.责任人:陆煜
5.窗口电话:6240386、6296002
6.投诉电话:6241415
7.窗口接件:是
二、法定依据
《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三、办理程序
第一步:材料受理。植物检疫站受理申请单位提交的产地检疫申请表。
第二步:审查和决定。按照产地检疫技术规程或参照相应的检疫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进行检疫,根据检疫结果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
四、申请材料
提交《产地检疫申请书》。
五、1.收费标准
粮谷类按货值0.4%收取。
经济作物类按货值0.45%收取。
水(瓜)果类按货值0.6%收取。
2.收费依据: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452号。
仁寿县植物检疫站
植物检疫证办理指南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办理植物检疫证书
2.受理窗口:仁寿县政务服务中心
3.法定时限:以《产地检疫合格证》换取《植物检疫证书》的,当日签发《植物检疫证书》。需现场检疫或室内检疫合格的,在检疫合格后3日内签发《植物检疫证书》。
4.责任人:钟伟
5.窗口电话:6240386、6296002
6.投诉电话:6241415
7.窗口接件:是
二、法定依据
《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三、办理依据
第一步:材料受理。植物检疫站受理申请单位提交的调运检疫申请表。
第二步:审查和决定。经产地检疫合格的,申请人以《产地检疫合格证》在植物检疫站办理《植物检疫证书》。未经产地检疫的,植物检疫站按照《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对调运植
物或植物产品及其相关设施进行检疫,根据检疫结果决定是否签发《植物检疫证书》。
四、申请材料
提交《调运检疫申请书》。
五、1.收费标准
粮谷类按货值0.6%收取。
经济作物类按货值0.7%收取。
水(瓜)果类按货值的0.8%收取。
2.收费依据: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452号。
仁寿县植物检疫站
植物检疫登记证办理指南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办理植物检疫登记证
2.受理窗口:仁寿县政务服务中心
3.法定时限:限时办结,5个工作日。
4.责任人:刘子平
5.窗口电话:6240386、6296002
6.投诉电话:6241415
7.窗口接件:是
二、法定依据
《四川省植物检疫条例》第二章第七条。
三、办理程序
第一步:材料受理。申请单位提交《植物检疫登记证》申请表、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公司章程。
第二步:审查和决定。植物检疫站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签署审核意见,发给《植物检疫登记证》;经营单位如有单位名称、法人等重要事项发生变化,须及时重新申请登记办理《植物检疫登记证》;《植物检疫登记证》的有效期限为3年,每3年重新申请注册登记,办理《植物检疫登记证》。
四、申请材料
产地检疫 篇6
1 各种检疫的定义不同
产地检疫是指省境内流通的畜禽, 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所实施的检疫也就是要到场到户检疫。主要是看动物的生产生活状态。检疫合格后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B) 》, 内容包括:货主、动物种类、数量及单位、用途、起运地点、到达地点、都是当日内有效, 然后是官方兽医签字、签发日期及动物卫生监督所检疫专用章。而宰前检疫只是屠宰检疫的一个环节, 即在畜禽屠宰前依法实施的检疫, 检疫合格的发放准宰通知书, 不合格的发放隔离观察通知书。宰后检疫顾名思义就是屠宰以后实施的检疫,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检验点, 一般包括头部、内脏、胴体、淋巴结以及综合判定, 必须有现场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的签字。检疫合格后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产品B) 》, 内容包括:货主、产品名称、数量级单位、生产单位名称地址、目的地, 产品检疫合格为1d内有效, 官方兽医签字, 签发日期及动物卫生监督所检疫用章。
2 检疫主体不同
产地检疫主要由乡镇一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具体负责。而《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屠宰场 (点) 屠宰的动物实行检疫, 大的肉联厂必须在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宰前检疫及宰后检疫, 可以说产地检疫是一张出门证, 是动物走出场户的必要证明, 那么宰前检疫就是查验出门证的入场券, 合格的进入屠宰环节, 不合格的进行隔离。宰后检疫是全方位的体检, 也是最后一道把关程序, 各种淋巴结、皮肤、内脏、胴体都要检验, 也需要各种仪器, 显微镜试纸、玻片等。检疫完后还要填检疫登记表。
3 检疫的地点和畜主不同
产地检疫是在饲养场 (户) 内进行, 畜主都是畜禽的饲养者;而宰前检疫只能在进入屠宰场 (点) 前门口进行, 畜主一般是畜禽的贩运者;宰后检疫是在屠宰完以后进行, 出具的证明一般为市场的肉品经营业户。
4 检疫对象及要求不同
产地检疫要求家畜来自非疫区, 临床检查健康, 即动、静、食、体温正常为合格。而宰前检疫实施前要查验和收缴产地检疫证明或运输检疫证明, 然后实施检疫, 主要是检疫的是活体, 除畜禽临床检查健康外, 还对不同的畜禽特别要求检验不同的对象。宰后检疫是畜禽宰完后, 主要检验的是胴体, 细分为不同的检验点和检验项目。
5 检疫后的处理不同
产地检疫合格后, 畜禽可以在省境内流通;不合格者, 按有关规定处理, 如限制活动范围、治疗、扑杀等。宰前检疫合格的畜禽, 可以正常屠宰;不合格者要依法隔离观察, 宰后检疫的胴体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产品B) 》, 不合格的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处理。
产地检疫、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是3种不同的检疫。产地检疫是宰前检疫的必要前提, 而宰前检疫则是对产地检疫的监督和补充, 2者都在为宰后检疫服务, 共同构成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必须重视, 抓紧抓好, 确确实实让人民吃上放心肉。
6 检疫的标准制度不同
对于检疫的管理制度来说,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固定的标准, 有的是执行国家标准, 即GB制度, 有的则是执行地方标准, 即DB制度。作为国家标准来说, 一般用于销售性大规模生产以及产业链倾斜式销售模式与投放模式当中, 而这一模式的制定与应用也适合检疫方面, 换句话来说, 就是大规模集约化的屠宰检疫需按照国家制定标准来执行,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国家标准有时还没有地方标准严谨, 某些地方单位为了提高企业声誉以及良好形象, 在国家标准之上自身设定地方性标准。所以, 作为工作人员在认真落实工作的同时, 也要按照标准内容来衡量检疫情况。
7 检疫的面对社会制度不同
简述肉鸡产地检疫的要点 篇7
产地检疫是指对县境内流动的畜禽,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所实施的检疫,即到场到户到指定地点的产地检疫。
1 产地检疫的主要方法
1.1 了解产地疫情
了解产地疫情,确保来自非疫区。
1.2 查看免疫
查看免疫,是否在有效期。
1.3 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畜禽是否健康,是检验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核心。
2 临床检查
2.1 群体检疫
群体检疫的目的在于评价鸡群整体的健康状况,其检疫程序如下:首先是静态检查,让鸡群休息后在平静的常态下观察鸡的站、卧姿态,有无喘息、嗜睡、离群呆立等异常现象;其次是动态检查,即观察鸡的自然活动状态,如精神状态、行动姿势、排泄情况、排泄姿势和排泄物有无异常等;其三是饮食检查,注意自然饮食过程中食量、采食姿势等,观察有无异常状况。通过以上三点检查最后挑出有病鸡。
2.2 个体检疫
对有病鸡进行个体检疫的目的在于初步确定病性。
2.2.1 精神状态的检查
注意神经反射是否平衡,有否兴奋和抑郁,如离群呆立、嗜睡昏迷、闭目索颈等。如出现偏头、扭脖、站立不稳、转圈运动、共济失调以至于翅膀、腿麻痹和瘫痪等症状,可见于鸡的新城疫病;如鸡运动失调、步态异常,特征是一脚向前一脚向后,“劈叉”姿势,臂神经受害时翅膀下垂,俗称“穿大褂”,此外有头低垂、颈扭曲等神经症状是鸡马立克病的神经型症状。
2.2.2 可视粘膜和皮肤的检查
注意粘膜是否有苍白、潮红、发绀、出血等的存在以及其分泌物的性状。皮肤有无肿胀、出血点等,如大腿、颈、翅膀、背部等皮肤毛囊肿大、皮肤变厚、形成结节或肿块是皮肤型马立克氏病的症状。
2.2.3 排泄物的检查
注意排泄动作及排泄物的性状,如颜色、气味、异物等。如严重下痢、排绿色或白色稀粪、泄殖腔充血、水肿外翻、甚至有黄绿色伪膜可见于鸭瘟;排黄白或黄绿色粪便或混有血液可见于鸡新城疫。
2.2.4 剖检的检查
鸡新城疫的剖检变化,消化道出血、溃疡、腺胃粘膜出血;鸡马立克氏病的特征是周围神经、性腺、各脏器、肌肉和皮肤淋巴细胞浸润并形成肿瘤;鸭瘟最典型的病变是食管粘膜纵行固膜条斑和小点出血,肠粘膜出血、充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为重;小鹅瘟中急性和亚急性病例的典型病变特征是小肠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成片的肠粘膜坏死脱落与渗出物凝固成2~5cm长的栓子,堵塞小肠的中下段肠腔,外观膨大,质地坚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病理变化是在鸡的鼻腔、气管、支气管内,可见有淡黄色半透明的浆液性、粘液性渗出物,病程稍长的变为干酪样物质并形成栓子。气囊可能浑浊或含有干酪性渗出物。肾病变型支气管炎除呼吸器官病变外,可见肾肿大、苍白,肾小管内尿酸盐沉积而扩张,肾呈花斑状,输尿管尿酸盐沉积而变粗。心、肝表面也有沉积的尿酸盐似一层白霜;鸡法氏囊病的剖检可见病变是法氏囊发生特征性病变,法氏囊呈黄色胶胨样水肿、质硬、粘膜上覆盖有奶油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法氏囊粘膜严重发炎,出血,坏死,萎缩。肾肿胀,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酸盐。脾脏及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粘膜出血;鸡痘病理变化潮湿型鸡痘中可发现位于口腔、喉头及气管开口处之粘膜有溃疡现象。肺部偶尔充血而气囊呈混浊状;球虫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肠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与球虫的种别有关,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则肠管粗大,肠粘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肠管中有大量的带有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的紫黑色血液;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气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细胞水肿,纤毛脱落,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粘膜细胞变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鸡腺胃乳头出血溃疡,粘膜上附有脓性分泌物。腺胃肌层出血,肌胃内膜易剥离,皱褶处有出血斑。
乡镇产地检疫之我见 篇8
1 存在问题
⑴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产地检疫工作的进展
《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的机构是动物卫生监督所, 并由动物卫生监督所指派官方兽医具体实施检疫执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 全县的产地检疫工作是由各乡镇的兽医院的检疫人员具体实施的。乡镇兽医院人员少, 工作任务多, 分工不明确, 权责不清。一方面乡镇检疫人员不按规定检疫执法, 另一方面, 大部分乡镇检疫人员同时兼任兽医院的防疫员。由于管理不健全, 使产地检疫工作趋于形式化, 没有发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作用, 也就失去了产地检疫的意义。
⑵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的理念不清
动物检疫工作是法律赋予检疫人员的神圣职责, 是检疫人员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政府职能, 既要对国家负责又要对人民负责。执法人员在要求管理相对人遵纪守法的同时, 要严格执法, 依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四个《规程》的规定对动物实施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要求检疫人员到场到户实施检疫, 我县乡镇兽医院检疫人员少, 存在个别情况下, 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出检, 实施产地检疫、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造成不负责的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填写不规范, 这种情况与检疫的目的相背, 不能达到以检促防的目的, 不能有效地防止病害动物进入流通环节或屠宰环节, 无法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 也影响可追溯体系的建设。
⑶动物养殖档案不健全, 无法追本溯源
规模养殖场、户的动物养殖档案已基本规范化, 但散养户的防疫意识不强, 养殖的动物无法建立养殖档案, 影响可追溯体系的建设。
2 产地检疫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⑴规范行政执法, 提高认识, 明确职责。产地检疫工作是以检促防的重要手段, 也是控制病害动物进入流通环节或屠宰环节的有效措施。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 政府的支持, 才能更好地推进产地检疫工作。
⑵强化宣传,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开展普法宣传, 通过对《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使管理相对人认识到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做到知法、守法, 为产地检疫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⑶加大检疫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检疫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树立严格执法的观念, 确保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达到以检促防、保障动物食品安全的目的。
⑷乡镇兽医院人员实行防、检分开, 职责明确。加强村级协防员、协检员队伍建设, 适当提高这支队伍的工资待遇且保持相对稳定。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亟待加强 篇9
目前,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现状是, 县级检疫机构人员配备比较齐全, 乡级人员较少, 而到村一级多数只有防疫员, 没有检疫员。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存在头重脚轻、基础不扎实、人员素质低等弊端, 没有形成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基层检疫队伍。在硬件设施的配置上, 乡、村一级检疫员, 缺乏必要的检疫设施, 只能进行一般性的常规检查, 漏检率较高, 准确程度相对较差, 而且只能检出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对潜伏期的疫病则难以发现。同时, 由于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乡、村两级甚至包括县级检疫机构普遍采用以费养人方式搞创收, 严重偏离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真正目的。
产地检疫是防止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措施。若不开展产地检疫, 或产地检疫工作开展不利, 则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就会流入市场, 造成疫病的远距离、大范围的传播, 给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而搞好动物的产地检疫工作, 则可以把疫病消灭在产地的最小范围内, 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据报道在已知的240多种传染病中有120多种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人类所有病原中, 除脊髓灰质炎病毒外, 在动物中都存在。这些疫病既会给畜牧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也会给人民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点多、面广、量大, 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因此, 各级政府以及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加大对产地检疫工作的宣传力度, 营造产地检疫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 要加强县、乡、村三级检疫网络建设, 特别是乡、村两级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 增加基层检疫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 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要加大对乡、村检疫设施的投入, 使基层检疫工作从一把检疫刀和一个体温计的原始困境中走出来;要搞好基层检疫所需要的经费保障, 改变检疫目的错位的尴尬局面。
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0
1 基本情况及产地检疫现状
阿瓦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 阿克苏地区西南部, 塔里木盆地西北边沿、天山南麓, 地处北纬39°31'~40°50'、东经79°45'~81°05'之间。总面积13258.8km2, 东西宽100km, 南北长150km。地势平坦, 无山脉, 拥有耕地120多万亩, 天然草场257.36万亩, 其中, 可利用草原面积为246.56万亩, 胡杨林和灌木林区内用于放牧的灌木林地132万亩, 共有可利用放牧草场 (林地) 378.56万亩, 畜牧业为主导产业。2013年底拥有各类牲畜36.9万头, 其中, 牛2.78万头, 绵羊30.69万头, 山羊5.06万头, 马属动物0.51万头, 年出栏牲畜84.04万头, 出栏率为228%。全县辖8个乡镇, 120各村, 8个乡镇站设报检点29个, 实有43名专业人员, 116名村级防疫员, 8个乡镇全是半农半牧业乡镇。因此产地检疫工作非常大, 而且涉及的面积又广, 加之乡镇兽医站专业人员缺少, 信息不畅, 牧户居住分散, 产地检疫工作难以开展。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产地检疫工作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我就自己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2.1 检疫难度大
现行的养殖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 分散饲养普遍存在。乡镇兽医站管辖区域大, 工作面广量大, 工作的难度大, 所以部分基层检疫人员对产地检疫工作重视不够。产地检疫工作且需大量人员才能开展此项工作, 部分乡镇兽医站由于专业人员缺乏, 队伍薄弱, 不能及时到户实施检疫, 致使一部分出售的动物基本上没有进行过产地检疫, 存在很大的疫情传播隐患。
2.2 宣传不到位
由于平时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贯彻、落实不到位, 部分养殖业主对产地检疫认识不够, 认为产地检疫只是为了收钱, 没有正确认识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真正目的, 在动物销售或上市前不报检, 甚至想方设法逃避检疫、拒绝检疫或阻挠检疫。
2.3 服务不到位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管辖范围较大, 地域不集中, 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手, 此外, 此项工作还存在养殖户抵触、交通成本高等不利之处。虽然设了报检点与报检电话, 但是由于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较少, 且少部分工作人员还存在责任心薄弱的缺点, 报检后无人跟进, 甚至有少数的检疫员随便敷衍了事, 没有对动物进行检查边出具检疫证明, 违反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操作流程, 与产地检疫的工作目的不相符。
2.4 动物出栏后难以监管
为了方便动物的一系列出栏工作, 例如动物的捕捉、运输与销售等, 动物的出栏时间常定在晚上, 若养殖户事前不主动向检疫部门报检, 检疫部门难以掌握养殖户的交易时间, 监管漏洞的存在使产地检疫工作难以实施。
2.5 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力度不够
严重制约着产地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产地检疫是防止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 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些贩运户们不经过检疫人员的允许, 没有经过产地检疫的动物进入运输, 或私自屠宰, 他们对检疫人员的执法行为存在抵制, 由于基层检疫人员势单力薄, 产地检疫工作往往不了了之。
2.6 收取检疫费的难度大
产地检疫没有经费保障, 产地检疫的工作量大, 条件差, 而且需要一定的经费, 近几年来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 先后出台农税的一系列政策, 大多数群众认为检疫费不用交了, 收费是不合法的, 因此导致产地检疫工作没有经费保障而无法正常开展。
3 对策
3.1 加强队伍建设, 壮大基层检疫队伍
我县乡镇兽医站人员缺少, 保质保量进行动物检疫工作有一定难度, 因此可以适当的招收本专业毕业生, 对他们再次进行岗前培训, 力争检疫人员与工作量相适应,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施保存负责制, 要细化考核奖惩的措施, 严厉处罚对待检疫工作马虎、不认真的检疫员。
3.2 加强培训, 提高素质
产地检疫人员的业务和执法水平是做好检疫工作的关键, 要严把检疫员的入门关, 通过推荐、选拔、考核, 真正使业务素质高、责任性强、热爱本职工作的兽医人员走上检疫执法工作岗位。同时加强了对检疫人员的培训, 每年对动物检疫员定期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疾病诊断知识培训, 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3.3 加强法律宣传, 强化执法力度
宣传动物检疫相关知识和违法处罚有关规定, 让老百姓了解动物检疫的重要性, 取得理解和支持。严格检疫、严厉执法, 对严重违法行为, 抓典型、强宣传, 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 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在畜牧兽医站设置咨询点, 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帮助人们认识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增强相关人员对检疫工作的主动性。
3.4 加强监督检查, 成立监督检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