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解说

2024-09-26

体育解说(精选11篇)

体育解说 篇1

收看电视体育节目已经成为很多观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方式,了解体育、欣赏体育已经成为了更多人的时尚追求。体育节目之所以备受人们的青睐,一方面是由于体育事业的蓬勃兴起,引起了相当一部分观众尤其是体育爱好者的强烈关注;另一方面,在收看体育节目时,解说员激情澎湃的解说更为体育赛事增加了可视性,使节目愈发精彩。细数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从老一代的体育解说员张之到宋世雄、韩乔生再到黄健翔、刘健宏,通过对比他们的播报技巧,可以了解到中国电视体育解说的变迁史。

1 早期的“广播体”解说风格

我国的体育解说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之,他以激昂、快速的解说风格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奠定了我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基础。后来的宋世雄也延续了这种解说风格,这种富有激情的解说以及对节奏的有效控制,打动了整整一代人。

但早期的体育解说方式并不能对观众产生比较明显的效果和影响,这种解说缺乏与观众的互动,传播方式也比较单一。无论是张之还是宋世雄,采用的都是广播体的解说风格,宋世雄更是将此风格发扬光大。作为中国体育解说的领军人物,宋世雄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了20多年的体育解说工作,而中央级广电传媒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以至于当时的体育解说,从形式上都呈现出高频男声以及极快的解说语速,内容上只是简单地用语言描述在比赛现场所看到的场景和内容,无法对赛事做更加精准的评判。后来由于年龄逐渐偏大的原因,宋世雄在解说事业的后期出现了业务能力停滞不前的迹象,也就是仍然用收音机时代的解说方式来解说电视时代的体育节目。听过其电视解说的观众都知道,宋世雄到了节目后期主要是报球员的姓名和号码,只是将比赛情况简单地用语言描述出来,缺乏对比赛的分析和评论。但在收音机时代和直播比赛严重稀缺的时代,受众能听到或看到比赛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往往忽略了对体育解说的关注,对体育解说不会特别在意。

2 中期的“幽默语录体”解说风格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体育解说员在模仿前人解说风格的同时,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时期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体育解说员当属韩乔生和孙正平。最初他们总是在刻意模仿,无法突破张之和宋世雄的风格,但这样的传播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

随着观众对体育节目的欣赏能力逐渐提高,对体育解说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体育解说员已不能只是具备从前那种只会“看图说话”的能力。韩乔生等人也试图突破这种单一的风格,并尝试着在赛事中适时加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的体育解说员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又没有形成个人的特点,所以解说时会闹出不少笑话,甚至出现严重口误。个人虽努力进行风格的突破,却又以失败告终,给受众留下的是一段段“口误频出”的印象。韩乔生却索性“将错就错”,把这种无意的口误转化为有意的“犯错”,以此换来观众的笑声。这种幽默的语言特点,也形成了韩乔生独特的解说风格,他的很多解说语都被收录在了《韩乔语录》,更有学者将此语录当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不过受众对此类解说褒贬不一,有很多人认为这种解说语录已不属于体育范畴,受众更为认可的还是解说员对赛事的解说能力,也就是要以广泛专业的体育知识和精准的分析能力,为人们透彻分析、讲解体育赛事。

3 后期的“专业”体解说风格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快速迅猛发展的同时,体育类节目也随之兴起,各种精彩纷呈的国际赛事进入观众的视线。如今的受众已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体育迷”,其对体育知识的掌握也越来越专业,受众需要的是思维敏捷、语言精彩、观点精准、能够引领他们的专业型体育评论员而不是一个只会“照葫芦画瓢”的门外汉,黄健翔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一空白。黄健翔一改曾经我国体育解说单一的风格,不仅具有极为宽泛专业的体育知识,同时他精准的剖析、对赛事独特的见解和对赛事发展趋势准确的判断,都使他很快成为了观众最喜爱的体育解说员。他能很好地引经据典,使受众在收看比赛时收获更多的知识,黄健翔一度成为了最受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所喜爱的体育解说员。

从中国几代体育解说员的分析来看,他们的播报技巧是在不断完善,逐步增强的,从早期的广播体到中期的幽默语录体再到如今的专业型,不难探析出我国体育解说的发展之路。

摘要: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体育类节目也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欣赏体育赛事已成为很多观众消遣的方式,体育节目近年来收视率一路攀升,不论是从样式还是种类上都有很大的突破。体育节目的解说员在每一场赛事中承担着大量的解说任务,在对赛况进行解说的同时,也可以对赛场上所发生的一切进行一番评论,甚至会在解说中带上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当今的体育传播已经是全球化和商业化了,中国的体育解说事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其播报技巧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关键词: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解说风格,播报技巧

参考文献

[1]李强.专业型解说——电视直播体育赛事的解说原则[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

[2]李升科.追求新时代的解说风格[J].新闻战线,2000,(3).

体育解说 篇2

伊金霍洛旗体育局武术协会祝全旗人民新春快乐、万事如意。2008年,体育局圆满完成了奥运火炬传递任务,旗人民政府被自治区组委会和市人民政府评为奥运火炬传递先进集体;2008年,体育局组织开展了伊金霍洛“信合”杯篮球邀请赛、腾格尔—蒙古人杯中学生技能比赛暨第十届男篮女排博克蒙古象棋比赛、伊金霍洛旗第四届运动会、鄂尔多斯市庆奥运促和谐职工篮球赛、伊金霍洛镇第二届那达慕大会等10余次大型综合比赛,参加2008内蒙古“伊金霍洛”杯第二届国际乒乓球邀请赛、鄂尔多斯市第六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等各级各类比赛8次比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进一步提高,被国家体育局评为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伊金霍洛旗武术协会成立于2006年,现有会员90多人。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太极拳协会为老年人,为自己能走进这片净土而感到幸运。打拳使我们走出家门后融入一个健康的运动群体,打拳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快乐了我们的心身。2008年武术协会参加了“奥运火炬接力”起跑仪式大型表演和邯郸武术邀请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面请看体育局武术协会太极、武术表演。

金宝成的体育解说梦 篇3

从体育爱好者到解说员

面对面的采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展开。与金宝成聊天一点都不辛苦,不用费力找话题,相反,他还会时不时主动接上话茬子,一口标准得无懈可击的普通话,偶尔夹杂着一点让彼此亲近的杭州话—一位平易近人又功力深厚的名嘴活生生站在面前。

人说:“做体育解说员的,自己就是一个体育运动的爱好者。”金宝成也不例外,对于体育的喜欢正是从他幼小学步就开始了。

“我的母亲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父亲则是体育系的高材生。大概是父亲的因素,我从小就耳濡目染地喜欢上了体育。在我刚学会走路不久,父亲就经常带我去看各种各样的比赛: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我现在还很清楚地记得,那时由于我太小,每次爸爸带我去杭州灯光球场看篮球赛时,怕我被拥挤的人群弄伤,所以我都是骑在他的脖子上进场看球的。”

上学以后,金宝成就迷上了打篮球,从小学到初中,从班队到校队,再到后来被选入杭州市少年篮球集训队。“那个时候,整天就知道打球,认为打好篮球就是自己最想要的东西。直到有一天遇见一位老者,他对我说的一句话,彻底点醒了我:‘力大举千钧,不如识一丁’。这句话也使我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改变。”谈起向解说员发展的第一步,金宝成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金宝成去北大荒插队,经常躲在被窝里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节目,对张之的解说很佩服,有时就模仿张之来几段体育播音。“后来回到杭州,1978年考入杭州广播电台,当上了播音员,但我是半路出家,一直深感底蕴不足,又苦于没有老师的指导。”

让金宝成意外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很幸运地认识了张之。好学的金宝成自费去北京拜张之为师,张之很愉快地收下了他这个徒弟,教他练口头写生、绕口令、练现场播音,点拨之下,金宝成对自己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从音乐到体操

谈到张之的时候,金宝成眼里充满感激和追忆。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由头也不免被提起。结识张之,最早正是因为金宝成对音乐的喜爱—中央台来浙江录节目,因为对伴奏不满意,让金宝成前去拉手风琴。正是那次,金宝成才认识了央视的朋友,并最终为他牵线成功。

“如果今天我没有当上播音员的话,我很有可能是一个活跃在舞台上的手风琴演奏者。”金宝成这样感慨:“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喜欢文艺,尤其偏爱朗诵和拉手风琴。在以后三年北大荒的艰苦生活中,正是手风琴带给我很多生活的色彩。”

其实,除了手风琴之外,金宝成对音乐有着别样的爱好。在我们共进午餐的时候,他聊到兴奋处,甚至动手弹了一段钢琴曲,博得了整个现场的一片叫好。

爱一行,专一行,是我和金宝成聊天中的另一个话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他因为一段精准的估分评论被网友誉为“史上最牛解说员”,有网友说他实在是专业到不能再专业了,他的解说让你永远不会看不懂体操……

金宝成专长体操解说,纯属偶然。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金宝成在整理自己的解说档案时发现解说了25个项目,却单单没有体操。“如果有一天我离开转播席时,还不会解说体操,会留下终身遗憾。”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拿下体操解说。但是体操被称为“体育解说界的珠峰”,解说体操,往往需要教练、裁判等行家做顾问,而解说员能做的事情就是介绍上场队员姓名和报一报最后的比分,很难再有别的发挥。

为解说1999年在天津举办的世界体操锦标赛,金宝成提前一年就准备有关这次比赛的资料。“既然接了任务,就要把做好,我想自己可以拿下这座体育解说界的‘珠峰’。在大赛的前夕,我就整天呆在家里,观看历届体操锦标赛的解说录像带,每天盯着录像带一动不动地连续看七八个小时,把体操几乎所有的动作、规则都烂熟于心。这样的话,在比赛中我可以基本准确地进行动作分解、并且根据动作质量来给出相应的分值。”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他不仅赢得了荣誉,还在之后的两年中考出了体操国际裁判资格,这在国际体操解说界中也是第一位的。

从雅典到里约

翻开金宝成的简历,你会发现这上面记录着他这些年来曾经解说过的各项重量级赛事: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1993年首届东亚运动会、1994年澳大利亚世界体操锦标赛、1995年世界拳击锦标赛、1995年世界F1摩托艇锦标赛、1997年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1999年世界体操锦标赛、199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200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1年世界体操锦标赛、2002年世界女篮锦标赛、2003年亚洲体操锦标赛。

但三次奥运会,却是他绝对回避不了的话题。

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宝成作为先期工作人员赴雅典,但还没等奥运会开始,他便已回到国内。虽然是远程解说,却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8年,金宝成活跃在北京奥运会的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水球等比赛场馆。那年,他相当“火”—在电视解说日益浮躁化、娱乐化的当下,这位被网友称作“很智慧、很专业、很文学”的解说员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神乎其技般的专业解说征服了观众。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金宝成随央视报道团赴比赛现场解说。这是他这位“三代奥运工作者”第一次出国解说奥运会。让人惊讶的是,赴伦敦之前金宝成就在媒体的采访中表示:中国代表团最有可能突破的就是游泳,因为浙江选手孙杨有很大希望拿到中国男子游泳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敏锐的体育嗅觉,让他觉察到了这点。

回顾自己的解说经历,金宝成挺有感触:“前段时间,我在给北京广播学院学生讲课时,就提到‘体育解说员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个课题。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体育解说员,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素质:第一是政策水平,因为体育解说员说的话其实代表一种媒体的观点,信口而言,心中没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后果影响也是相当严重的。第二是文化水平,好的体育解说员应该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平,这样不仅能避免在解说过程中犯知识错误,同时也能丰富解说的表达。第三就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体育解说员必备的条件,最好能形成金字塔型的知识结构,因为谁都不可能对所有的比赛项目面面俱到地了解,还是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调整。”

体育解说的传播属性辨析 篇4

不同时代的体育解说具有不同时代的文化性状。2008年北京奥运会充分利用奥林匹克丰富的人文资源, 充满浓厚的人文色彩。体育解说作为奥运文化的一种有声语言传播形态, 为实现“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以及“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等理念, 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体育解说事业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根据时代特点和代表人物的语言表达特征, 新中国体育解说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拓荒者是张之和电影演员陈述, 他们俩共同奠定了我国体育解说的基本模式;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宋世雄。宋世雄是张之的学生, 他在广播解说向电视解说转向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过渡作用;第三代以孙正平、韩乔生为代表, 他们是伴随我国电视事业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专业群体, 他们继承了第一代体育解说员的传统风格, 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解说风格;以黄健翔为代表的第四代体育解说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大胆创新, 塑造了多种风格并存的解说模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 中央电视台特邀早已退休的中国体育解说界旗帜性人物宋世雄重披战袍, 并在奥运会期间与当今活跃在体育转播第一线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体育解说员一道, 组成阵容强大、风格多样的奥运会体育解说团队。老中青三代体育解说人齐聚北京奥运, 不同体育解说风格交相辉映, 这在中国体育解说史上是一次难得的机缘。

(一) 传统体育解说风格

每一代体育解说风格的形成和发展都与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息息相关。新中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张之和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电影演员陈述在上海卢湾体育馆共同解说了一场前苏联男子篮球队的访华比赛。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当时体育比赛转播还只是以广播为载体将比赛现场实况传递给赛场外的听众, 要求解说员以尽可能详尽的语言向听众描绘瞬息万变的赛场风云。

由于受时代语境的作用和广播媒体传播特征的影响, 当时的体育解说大多语速较快, 声调高亢, 铿锵有力, 态度倾向鲜明, 解说内容多以对比赛进程的还原性描述为主。这些表达特征与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高调门、大音量、远距离、求规范、憎爱分明”以及注重整体统一性、相似性、标准化及字正腔圆的传统播音风格极为相似, 是传统播音风格的一种变体。

我国电视体育解说起步较晚, 最初的电视体育解说员大都是由广播同行转行或兼职的, 所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电视体育解说都呈现出“广播化”的倾向。体育解说员往往只是根据电视画面将比赛过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 很少提供比赛以外的其他背景信息, 至于评论那就更少了。

电视传播的特征与广播不同, 电视传播的现场感和直观性已然使观众对比赛现场的概况了如指掌, 因此, 电视体育解说员就不必像广播体育解说员那样始终站在语言传播的“前沿”位置上, 以解说语言与电视画面“抢戏”。如果体育解说员仍停留在“嘴巴跟随球起球落”的“文字直播”式的广播解说层面上, 喋喋不休地向观众描述他们已经通过电视画面了解到的赛场情况, 不仅很难满足电视时代观众的观赏需求, 而且还会喧宾夺主帮倒忙。2008年北京奥运会宋世雄激情复出就适应了时代的变化, 明显改变了原先“宋氏解说”所特有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连珠炮式的解说方式, 转而深婉不迫, 雅正而活泼, 在解说中融入了不少时代新元素, 如他在解说描绘比赛实况、赛场情境的同时, 加入了一些评论成分, 而且语速放慢了, 声音也不再那么尖利;语言节奏不像原先那么激烈、跳荡, 大起大伏;音节疏密度也比较宽松了, 使观众在安静、轻松的观赏氛围中尽情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

传统体育解说风格与传统播音风格一脉相承, 带着明显的意识形态时代特征, 以政治为统帅, 讲究慷慨激昂、鼓舞人心、字正腔圆等, 追求“宏大叙事”式的表达气势。解说内容存在着比赛背景信息不足、传授双方缺乏互动性、表达形式单一、解说多评论少等不足, 是一种比较单调和模式化的解说风格。

(二) 新时代体育解说风格

“中国电视解说新时代”的划分标准, 业界一般比较认可的是以1995年夏天黄健翔首次以中央电视台体育解说员的身份出现在美洲杯足球赛解说现场为标志。黄健翔、刘建宏、张斌等一大批体育解说员群体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这批体育解说员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播音或主持专业训练。他们的解说一般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 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解说语言平实客观、朴实流畅, 口语化强, 是一种具有真我风采的“本色解说”, 同时, 他们中许多人本身就是体育爱好者, 对体育运动的熟悉和热爱使他们的解说不仅感情真挚、充满激情, 而且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 有效信息丰富, 能够引起观众, 尤其是体育爱好者内心的共鸣。

进入21世纪, 电视体育解说员和评论员队伍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一批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加盟, 给电视体育评论员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他们热爱并熟悉体育, 尤其熟悉他们所从事过的体育项目。他们在比赛转播过程中以“专家型主持人”身份出现, 对比赛的技术、战术等专业性问题直接发表评论或为观众释疑解惑。比如, 北京奥运会期间, 与宋世雄联袂转播中国—古巴女排比赛的前国家女排主力队员、曾任解放军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的陈招娣少将在解说评论过程中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中国、古巴两支女排的辉煌历史、技战术特点、以往的成绩、本场表现以及处理关键球的技术手段等等, 不仅让排球爱好者欣赏到高水平的比赛, 而且还把广大观众带回到对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激动人心的美好回忆中。较之其他非体育专业出身的播音员、解说员来说, 这些专家型体育评论员的点评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并且他们中的一些人本身就是观众和体育爱好者心中的偶像, 对于观众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自不必说。

新时代体育解说员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平民化、专业化、娱乐化、细节化、纵深化的解说风格迎合了审美情趣日益多样化的当代电视观众的视听需求, 大大提高了体育节目的观赏性。不足的是, 新时代体育解说风格全然没有了前两代那样的激情, 而且解说员语言面貌缺乏规范, 吐字发声基本功薄弱, 说起话来拖腔拖调, 不温不火, 缺乏鼓动性和感染力。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不可逆转的“话语权分化”过程, 普通民众对社会公共语言生活的参与意识、参与机会和参与能力明显增强, 过去那种一元化的媒体话语权格局被喧哗的大众话语所取代。当代体育解说员所处的社会话语环境比前几代体育解说员有了明显改善, 话语空间更广阔了, 评论解说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个人情感的倾向性也更敢于表达, 这对于增加评论解说的有效信息量, 增添人文色彩和个性色彩, 提高体育评论员、解说员的知名度, 提高节目收视率等, 都产生了积极的因果效应。然而, 全方位、多向性沟通必然引发多变数, 使沟通充满困难和挑战。“话语一方面是权力的产物, 另一方面又产生权力”。 (2) 宽松的社会语境本该是滋生话语民主的沃土, 可是它非但没有削弱, 反而强化了掌握媒体话语资源的体育解说员的话语权位意识。媒体一元化话语权格局的改变并非孤立的现象, 它是整个社会多元化的结果。多元社会必然意味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 无疑要求媒体扮演一个公正、客观的角色, 而不是倾斜于某些特定的倾向。因此, 掌握了媒体话语资源更大自主权的体育解说员对此要有清醒的意识, 不然就容易沉溺于某种话语权位意识, 并使他们的语言交流意识容易受到“权力”的“诱惑”和“扭曲”。一旦拥有这样的“权力欲”, 传播者的角色属性就会发生畸变, 公共话语平台就容易成为传播者宣泄情感、满足个性、实现“主体意志、目标或利益”的私人领地, 结果导致公共话语平台发生倾斜, 媒体的公信力势必受到损害。2006年央视体育解说员、第四代体育解说员队伍中的标志性人物黄健翔在足球世界杯上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1/8决赛中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激情解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黄健翔对意大利队几乎不加掩饰的偏袒赢得意大利队球迷的欢呼呐喊, 但却伤害了更多非意大利队球迷的感情, 因此, 这一被舆论戏称为“解说门”的事件在各网络论坛上招来一片争议声, 甚至引起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的严重关注, 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可见, 权利不仅可以影响人的价值取向, 而且还可以影响人的语言交际方式。这种权位意识扭曲人的语言交际方式的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 在广播电视传媒领域更是屡见不鲜, 特别是各地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体育新闻》、《焦点访谈》和新闻评论等宣传导向性较强的节目这种倾向尤为突出。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使人自恋和麻木”。 (3)

社会学家们通常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论述权利概念, 一是“影响权利”, 这是一种广义的权利概念, 即权利主体凭借和利用某种资源能够对客体实行价值控制, 致使客体改变行为服从自己, 以实现主体意志、目标或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和特殊的影响力, 也就是所谓“软权利”;二是“职能权利”, 即与政府机构相联系的政治权利, 它与职权、政权紧密相连, 也就是所谓“硬权利”。

显然, 体育解说员所拥有的“话语权”属于“影响权力”范畴。这种权利不同于个别的人际交往行为权, 而是一种面对社会大众的神圣的话语权, 实际上也是一项社会公共制度规定的特殊权利。诚然, 传媒所拥有的虽然不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直接管理的“硬权利”, 但因其所具有的对广播电视传播资源的垄断性、对大众传播话语权的占有和使用、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使传播者仍然可以运用手中掌握的传播资源登上权利主体的“高位”, 并以其拥有的“权利资源”吸引社会大众的目光, 对权利客体的思想或行为方式产生直接的或潜在的影响。体育解说员的职业行为并非单纯的个人行为, 他们所拥有的“话语权”属于社会公共制度规定的权利体系范畴, 在社会主义国家, 这种权利行为理所当然属于公共秩序的一部分。因此, 体育解说员必须正确认识和行使“话语权”, 防止“话语权”私有化, 即防止用狭隘的个人感情代替党和人民的利益, 用个体意志代替国家媒体的集体意志。尤其是在以“双向型、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型互动交流”成为主流对话模式的今天, 社会呼唤人文关怀, 人们需要平等对话, 任何对于受众的轻视和怠慢最终都将损害传播者自身的利益。也许正因为如此,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广大观众和球迷才呼唤以宋世雄为代表的传统体育解说风格, 尤其是前两代体育解说员所秉持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回归公共话语平台。

作为体育文化的传播主体, 体育解说员必须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 坚守这一行业的专业理念、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 不断强化“人文体育”的核心价值理念, 在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公正原则的前提下, 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展现“话语权”的权威性、可信性、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以及视听美感, 为构建体育文化传播领域里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体育解说不是单纯地在体育比赛现场为谁喝彩, 为谁加油的问题, 而是一个把群体文化和个人情感的倾向性转化成具体语言的传播过程。其中渗透着体育解说员的语言立场、评说角度以及对解说对象的感情态度, 具有鲜明的语言站位特征, 而且不同时代的体育解说具有不同时代的文化传播性状。

关键词:体育解说,时代性状,和谐传播

注释

1 辛斌:《当代语用学---理论与分析》,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329页

体育节解说词 篇5

初一级: 1班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在这蔚蓝的天空下,初一(1)班正踏着朝阳,怀着激情地走过来,他们坚定的秉承“扬班威,壮班魂,携手共进,共创佳绩”的班训,决心发扬乐观向上、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为班级荣誉增光添彩!2班

迎面走过来的是初一2班的运动健儿们,朝气与活力在每一个人身上洋溢,友爱与鼓励在每一个人心中传递,稳中求进,挑战自我是他们的起点.不懈努力,不倦追求是他们的历程,突破自我,争创第一是他们的目标,奋斗造就辉煌!昨日的汗水必能成就今朝的辉煌,加油, 初一2班,你将成为成功的代名词!3班

是雄鹰,就该博击长空,让啸声响彻云霄;是蛟龙,就能畅游四海,惊涛骇浪任我逍遥。真正的健儿,在那力竭之际,在那坎坷之时,在那荆棘丛中,决不会停止迈动的双脚,挥一把汗水,洒一腔热血,昂首迈出坚毅的步伐。

初一3班,加油!

4班

看,现在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的是充满朝气活力的初一四班,我看到了他们的气势磅礴,看到了他们对比赛胜利的渴望和发自内心的自信。可见,他们对这次比赛有了充分的准备,定会在这次校运会上披金夺银,让我们们一起关注初一四班吧。

5班

奋进的人,听脚步就知道;自信的人,看眼神就知道;迎着初升的朝阳,迈着昂扬的步伐。初一5班正满怀激情的梦想向我们走来。振翅飞翔是他们前进的步伐,鹰击长空是他们满腔的豪情。他们为荣誉而战;他们为梦想而战;无论成功与否,你们都是英雄。6班

听见那激昂嘹亮的口号声了吗?看见那整齐稳健的步伐了吗?不用怀疑,这就是一六班!坚定的目光,代表他们执着的追求;沸腾的热血,昭示他们无所畏惧的勇气!“一六一六,一枝独秀”,这信心十足的口号,证明他们必胜的决心!7班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当最美的太阳冉冉升起之时,他们已站在了这年轻的战场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初一7班少年,雄姿英发。让百鸟为他们歌唱,让鲜花为他们芳香,让我们为他们骄傲。8班

踏着自信的步伐,朝着胜利的方向,初一(8)班来啦。我们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团结一致,激情飞扬。从跑道上跨越起点,冲向永不服输的终点,印证了我们激昂的青春。四十七个,在内心深处跳动的渴望,穿越无法言语的固执和狂热,奋不顾身,我们八班,创造无限可能!9班

“不堕凌云志,健儿当自强。”伴随着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迎来了七年级(9)班的代表队。他们像飞翔的雄鹰,像畅游四海的蛟龙,朝气蓬勃,充满青春的活力。他们将在这块运动场上挥洒拼搏的汗水,夺回闪亮的奖牌。努力吧,七(9)班的健儿,我们期待着你们喜报频传,勇夺魁首!10班

现在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喊着激昂的口号,阔步向主席台走来的是初一10班的方队。初一10班是一个团结友爱,富有青春活力的班集体,是一个敢于梦想,敢于拼搏,不断进取的团队。自信始终洋溢在他们青春的笑脸上。在这次校运会上,10班的运动健儿将努力拼搏,勇创佳绩。11班

七年级11班是一支敢于梦想、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团队。11,是两条腿走路,也是两个闪烁的第一;这是方法也是目标。他们将用踏实勤恳的步伐,团结协作,互助前行,努力实现班风学风双第一的目标。校运会上,他们将用拼搏、用奋斗、用汗水去迎接那一缕胜利的阳光!12班

踏着自信的步伐,朝着胜利的方向,初一12班来了!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他们,胸怀壮志、激情飞扬。团结友爱、自强奋进,是初一12的品格;坚持到底、永不言弃,是初一12的信念;超越自我,创造辉煌,是初一12的精神!寻一席梦,追一片天;他们会用奋斗与汗水,谱写专属于青春的纪念册!初二级: 1班

迎面走来的是初二1班的运动健将们!“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在这一次的运动会场上,一定会比去年更好的展现自己的风采,争创佳绩,加油!2班

“二班二班,绝不一般,团结奋进,勇创佳绩”响亮的口号响起,初二二班正踏着朝阳,斗志昂扬地向我们走来。这是一个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班级!他们即将用拼搏的汗水挥洒赛场,他们必将拥抱胜利!二班,雄起!3班

现在向我们走过来的是初二班的同学们,集少年朝气于一身,炼炉火纯青之巧技,他们充满自信,士气磅礴,蓄势待发。相信他们一定充分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为本次运动会做出显著的贡献!加油吧!初二3班的健儿们!4班

踏着朝阳,迎面走来的同样是朝气蓬勃的初二4班,这是一个由33名帅气男生和20名漂亮女生组成的团结、友爱、向上、求真、务实的班集体!今天初二4班要在赛场上放飞理想,放飞激情,勇往直前,永不言败,实现超越自我,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王者依旧!请拭目以待吧!5班

迎面向我们走来的初二5班,他们昂首阔步,英姿勃发。瞧,他们个个精神焕发,热情高涨,在这一展示自我的机会里,他们团结奋斗,敢于拼搏,勇创佳绩,为5班增添光彩。6班

怀着满腔的热情,迈着整齐的步伐,现在向主席台走来的是初二(6)班的师生们。今天,他们意气风发、信心十足地来到这里,友爱互助,为了班级荣誉而战。我们坚信,他们一定会不负众望,创造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7班

踏着青春的步伐,伴着激扬的旋律,看,初二

(七)班正向我们走来,朝气与活力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洋溢着,友爱与鼓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传递着。这是一个充满爱心和魅力的集体,这是一个充满必胜信念的集体。初二

(七)52颗激情的心,他们将用拼搏的汗水挥洒赛场,用欢笑的泪水拥抱胜利。

8班

伴随着慷慨激昂的乐音,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校运会。看,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身穿纯白T恤,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那,是我们的初二八班,抱着必胜的决心,让我们期待初二八班的表现。9班

初二九班的53位同学,男的玉树临风,女的倾国倾城,个个精神抖擞,元气满满地向我们走来,从他们淡定从容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们志在必得,从那如沐春风的笑容可以感觉到他们享受其中,从嘹亮有趣的口号中可以听出他们师生团结一心。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在这次运动会中一定会全力以赴,为争取班级荣誉挥洒热汗,全力以赴取得好成绩。10班

秋风吹,战鼓擂,初二(10)班怕过谁!正健步走来的是初二(10)班的队伍,同学们充满自信,神采奕奕,气势昂扬。五十三颗团结进取的心灵汇聚在一起,成就独一无二的凌云班。他们坚信,坚持就是胜利,拼搏就是冠军。11班

现在正向主席台缓缓走来的是初二(11)班的志博队。他们精神饱满,气宇轩昂,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充满了年轻的朝气和必胜的信念。运动会上,初二(11)班健儿们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全民健身,增强体质”的宗旨,发扬“团结,拼搏” 的精神,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初三级: 1班

一张张青春焕发的笑脸,一个个怀揣着梦想的少年,这就是迎面走来的初三(1)班。听,那嘹亮的口号;看,那别样的风采,高昂的斗志,矫健的步伐。这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团体,他们将在校运会上一展风姿,争创佳绩。请记住:天王盖地虎,一班最威武。2班

现在跨步向我们走来的是初三2班,经过全体同学的努力,他们被成为优秀班集体,一直以来都向我们展示了良好的群体形象。在学习上他们追求效率追求质量,尽力做到最好。体育方面也毫不怠慢,一直展示着他们班级的良好风采:爱拼才会赢!3班

看,这壮观的阵容,闪烁着花儿般的笑容;听,这坚定而有力的脚步声,衬托出我们那坚持不懈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的初三3班,一个有“逆水行舟,不退则进”动力的集体。相信我们会焕发光彩的,相信初三3班一定能行。4班

意气昂扬,四班最强!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初三(4)班。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昂首挺胸中翻滚着排山倒海的气势,有如千军万马兵临城下!此时的初三(4)班,是一匹已经觉醒的黑马,他们会以最坚强的意志、最无畏的精神奔跑出最辉煌的成绩。加油,四班,你是好样的!5班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逞飒爽英姿,一代天骄。

看,现在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阔步向主席台走来的,是初三5班的同学们。齐心协力是他们彼此的默契,顽强拼搏是他们不变的追求。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5班,加油,加油!6班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初三(6)班。这是一个非凡的班集体。我们团结友爱,意气风发;我们风华正茂,斗志昂然。初中时代的最后一次运动会,我们力争展现最飒爽的英姿!今天的胜利是明天的基奠,我们将用我们的行动铸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光辉未来!

7班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初三(7)班。这是一个团结有爱乐观向上的班级体,此班可谓是一部开心词典,打开它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欢乐。他们放飞激情、勇往直前,永不言败。他们将成为本届运动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8班

雄赳赳气昂昂,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初三8班,高举着的是他们的口号。继承圣人的学问,继承体育精神是8班一直秉承的发展理念,为万世开太平是8班学子的共同信念。

体育解说 篇6

由于有了前两场的胜利,金隅队率先拿到了赛点,在大家的心目中,第三场比赛应该可以轻松拿下,但是开局竟让对手打了一个9:0,以至于主教练叫了暂停,在场边大发脾气地喊道:“防守,防守!”

马重阳介绍说:“此前广厦队外援福布斯并不在最佳状态,尽管金隅队做好了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但是大家还是认为金隅队可以3:0完胜对手。虽说比赛一开始出现了一些失误,我个人认为,也属正常,一场比赛需要耐心,好在队员们重视起来之后,就没有给广厦队再留下什么机会。”针对闵鹿蕾的“火爆”暂停,马重阳告诉记者:“暂停时间很短,教练不可能说太多的话,只能强调重点以及自己当时对于比赛的感受,也许当时闵指导最无法忍受的就是球队的防守了。因此他会大声提醒球员加强防守,重视对手。”

在比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花絮,广厦队在金隅队防区左侧进攻,在出手传球的一瞬间,奠里斯突然杀出,将皮球一巴掌扇到了设在场边的电视台转播席,而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的转播席相邻,所以马重阳即兴地和央视的解说同行开起了玩笑——笑着说:“篮球飞到了央视转播席。”回想起那一幕,马重阳说:“当时那个球离我们非常近了,出现了这样的突发事情,主持人要给大家营造出一种现场的氛围,同时也是娱乐一下,总得说点什么,有点娱乐精神,于是就和央视的同行开了个善意的玩笑,尽管他们听不见。”

马重阳告诉记者,当天五棵松体育馆现场观众的热情十分高涨,呐喊助威声很响,“我和我的搭档只有通过耳机才能相互听见彼此的声音,要是摘下耳机,两个人对着喊都可能听不清彼此说的是什么。即便戴着耳机,我们在现场的解说也是声嘶力竭的。”

針对即将开始的北京金隅队与山东黄金队的半决赛,如何使金隅队的胜面更大,马重阳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赛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这包括技战术方面的准备和心理上的准备,尤其是第一场是在咱们的主场,”广厦队的主教练王非曾说,自己的队员是第一次进入五棵松体育馆打比赛,面对可以容纳一万多人的体育馆,客队的球员会感受到压力。“尽管我们通过比赛看到,广厦队表现得很不错,但是,保不齐山东队第一次走进五棵松体育馆会背上压力,所以北京队要抓住这样的机会。”马重阳说,“北京队现在最大的优势在于队内气氛很好,全队上下非常团结,同时,实力比去年有所提升,可用的球员也多了。与山东队的比赛,第一场很重要,争取利用主场全力争胜。”

马重阳认为,山东队虽然整体实力强,但是球队欠缺的是比赛的经验。“北京队目前老中青结合,有马布里这样非常有经验、相当于场上教练一样的球员,也有与球队融合在一起的外援莫里斯,同时国内球员又非常有冲劲和血性。而且北京队每场比赛都全力以赴,球队的思想很统一,更可贵的是球队上下相互之间非常的信任,这是北京队最大的优势。”

体育解说 篇7

一、我国体育解说评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解说评论落脚于一个“说”字,无论是对比赛进行解析还是发表评论,都需要体育解说评论员具有基本的语言功底。体育解说员在解说中,虽然可以不与新闻播音员一样,要求做到字正腔圆,但起码要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流畅。[2]扎实的语言功底是体育解说评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体育解说员还是评论员,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普通话水平,否则会让受众在听觉上感到难受,甚至静音观看比赛,这样的体育解说评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语言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赛事直播的解说评论员的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等方面。比如,腾讯篮球解说员段旭在说话的时候嗓子打不开,表达不清晰,而且普通话水平比较差,发不出后鼻音和儿化音,比如“还能蹦(bèn)”、“仍(rén)然”等。方言也经常出现在体育解说评论中,比如“帕森斯扽(dèn)着(拽着)加里内利”,徐济成经常把“踩”读成“chǎi”。

用语单调也是体育解说评论的一个问题。对于好的进攻或者进球,很多解说员只会用简单的“有了”、“投了”、“漂亮”这些词汇进行表达,用词丰富度不够。比如,在2012年11月15日的一场比赛录像中(腾讯网),解说员段旭第一节比赛共计1532 秒的时间里,总共说了137 次“嗯”或者“对”,平均11.18 秒就有一次,一分钟要说5-6 次,如此高密度地重复同样的字眼,会让受众感到厌烦甚至难受。

(二)专业知识不足

体育解说员和评论员专业知识不足,就不能适时准确地分析赛场技战术变化和比赛走势,只能以“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来填充本该用于解读比赛的时间。北京奥运会男子4×200M游泳接力比赛中,美国队获得第一并打破了世界纪录,解说员韩乔生一时激动,自言自语地在那边探究“为什么世界纪录能在水立方不停地被打破”,最后得出结论是因为泳池的水好,经过净化的水不但可以浇水、洗衣服、洗地板,还可以三次利用去冲大街和建筑物。[3]新浪NBA解说柯凡和马健的搭档被网友戏称为“煎饼果子”组合,因为他们经常在解说过程中说起吃早饭的问题。类似于下面这样与比赛无关的对话也经常会出现:

柯凡:小牛队这才是突投结合,要么怎么说打篮球秃头多呢(马健是光头)。

马健:谢谢啊,你看过我打球么?

柯凡:那时候我还小。

马健:那时候我也小。

专业知识不足还会导致“看图说话”的解说方式,即只能针对电视画面进行简单解读,解说员对体育项目以及运动员没有深入的了解,不能分析双方技术运用和战术变化,从而无法给观众提供足够的信息量。这种简单的数据播报的解说方式已经逐渐被越来越专业的受众所排斥。2012 年伦敦奥运会女篮小组赛中国对阵土耳其的比赛中,解说员孙正平在上半场只进行了3次简单的战术解析,没有对战术安排进行完整解读,只能用肤浅的“防守不够紧”、“进攻太犹豫”、“失误比较多”这样的空话来敷衍球迷,没有分析原因。2012-2013赛季NBA常规赛火箭对掘金的比赛中,新浪解说员和评论员共出现10 次错误或者口误,1 次战术和2 次吹罚解读的错误。

(三)倾向性明显,“家里人”现象严重

在解说评论的过程中,有的体育解说员和评论员把自己当作普通球迷一样,对于自己喜欢的一方大加赞赏,而对对方则冷嘲热讽,完全忽略对方观众的感受。央视篮球评论员张卫平是湖人队和科比的球迷,在解说湖人队的比赛中,张卫平经常出现这样的评价:嘿,(科比)这脚步,真漂亮;(科比)这球传的,真好;(科比)这反应,真快!2010 赛季总决赛最后一场,凯尔特人最后时刻三分不中,张卫平更是兴奋地喊出了:(湖人)夺冠啦,夺冠啦!哈哈哈……

美国传播学者布拉德·舒尔茨认为,体育解说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公开支持“主场”球队,报道内容和氛围违背体育新闻的基本原则,带有明显倾向性或地域偏见的解说都可以称之为“家里人”解说。[4]我国的地方体育频道赛事解说当中,“家里人”现象十分明显,有时甚至完全失去作为解说评论员应当具有的理性与冷静,随意对裁判员、对方队员进行贬低,甚至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有失客观公正。

中超赛事解说中,地方台的解说员对对方球队和球员冷嘲热讽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双方球迷之间的骂战甚至肢体冲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0 年中超第19 轮,山东与大连的比赛中,下半时开场三分钟,山东队由安塔尔将比分扳平,此时山东体育的解说员突然爆发,连续多次重复“谢谢”,还在最后加上了对方门将的名字,“家里人”的倾向再明显不过。

(四)缺乏人文关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除了对赛事本身进行解读之外,体育解说评论员还应该关注赛场上的运动员,甚至其他与之相关的人,因为体育解说也是一种体育文化活动,是彰显体育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国内体育解说中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体育解说评论员由于自身人文素养的缺乏或者赛前准备不足,在赛事解说的过程中忽略了很多能够体现体育人文精神的瞬间和精彩镜头,或者是把关注的目光过分聚焦于胜利者,忽视失败的一方。

2006-2007赛季意甲联赛第27轮,利沃诺与国际米兰的比赛开始之前,球员举行哀悼仪式,央视解说员刘建宏说:“不知道这又是给谁默哀。”事实上,当天的《体坛周报》和网络都已经报道了意大利著名体育记者托萨蒂去世的消息,球员们在为这位体育记者默哀。

有的解说员人文素养缺失,在解说评论中随意对运动员和球迷进行人身攻击,导致球迷的不满,影响了媒介和媒体人的形象。例如新浪NBA解说员柯凡在2011-2012赛季的NBA解说中,针对NBA运动员贾维尔·麦基加入菲律宾籍一事,说麦基“智商没有我高”、“就他那智商,您上去就把他办了”等,直接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对于在微博上为麦基说话的球迷,柯凡也对他们冷嘲热讽并且表示要将其加入黑名单。

二、原因分析

(一)我国体育解说员和评论员的选拔模式

目前,我国体育解说员和评论员的选拔模式主要有四种,这四种模式各有其优点和不足。

第一种是从体育记者、编辑转型而来。这些人长时间活跃在体育赛事的现场,了解运动项目和赛事,具有比较强的现场感和新闻敏感度,但是相对而言他们镜头感不强,语言基本功一般,播音技巧不足。

第二种从播音员中进行挑选。播音专业出身的解说评论员受过专业训练,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是他们远离体育赛事现场,对体育的认识不如编辑和记者深刻,体育专业知识相对欠缺。

第三种是从电视主持人选拔大赛中脱颖而出。通过主持人大赛脱颖而出的选手综合素质和对体育的热爱程度比较高。但是这种选拔方式耗费的人力财力较多,而成才率较低,其中非播音专业出身的选手也会存在语言方面的问题。

最后一种是拥有运动员背景的人走上体育解说评论的岗位。这样的解说员和评论员优势在于他们的运动经历和专业知识,作为体育明星的名人效应也能吸引更多受众,但是他们在文化知识结构和播音主持技巧方面的劣势也很明显。

可见,每一种选拔模式所培养的人才都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并由此导致了目前我国体育解说评论中语言基本功不扎实、专业知识不足、倾向性明显以及缺乏人文关怀等各种问题的出现。除了这四种模式之外,我国体育解说评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已经起步。西安体育学院2006年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体育节目播音主持方向,其他几所体育类院校也相继开设了类似的专业,但是这些“科班”的学生或是正在学习的阶段或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

(二)体育新闻传播的过度娱乐化

体育新闻传播走向娱乐化本身并没有错,而且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我国目前体育新闻传播不仅没有做到回归“展示身体健与美”的娱乐功能的本质上,而是走向过度娱乐化,主要表现在体育新闻的过度商业化和功利色彩、庸俗化和色情化等方面,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会导致体育新闻本身应该具有的客观性、人文关怀等功能被弱化。

不仅如此,这种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也会对体育解说评论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新闻娱乐化倾向的驱使之下,为了吸引受众的关注,体育解说评论越来越追求个性和刺激,传播机构和解说员的浮躁心理也导致体育解说评论中个人情感表达过于强烈。在张扬个性的年代,解说员和评论员固然可以通过语言和情感的表达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与风格,也可以对比赛进行娱乐化的解读,以此吸引受众。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个性和娱乐的“度”,就会适得其反。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黄健翔在世界杯上的“激情解说”。

(三)“金牌至上”体育观的影响,人文教育的缺失

多年以来,竞技体育领域“金牌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无论从资金划拨、奖金设置还是荣誉归属,几乎所有的指向基本都是夺取金牌。在这种体育观的影响之下,新闻传播领域长期以来也多以金牌和冠军作为舆论导向,其中所蕴含的公平竞争精神被忽略,人们往往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竞技体育的优胜者身上,而忽视失败者的感受和他们付出的努力。

与此相应,体育解说评论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也十分普遍。体育新闻工作者由于专业或工作性质的限制,在学校教育以及工作中相对缺少人文精神的培养及训练,仍然难以摆脱“金牌至上”思想的影响,很难使自己的注意力从冷冰冰的数字、金牌转移到“人”,尤其是失败者的身上,这样也会导致解说评论的时候出现过于失衡的现象。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中,埃蒙斯继雅典奥运会之后再次出现严重失误,痛失冠军,此时央视解说员李博发出了这样的惊呼:“不会吧!奇迹再次出现了,埃蒙斯怎么只打出了4.4环!邱健再一次拿到了冠军!哇!太神奇了!奇迹再次诞生了!埃蒙斯只有4.4环!为什么?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解说员只看到了金牌,只知道为夺冠的邱健欢呼,却完全没有考虑到“悲情英雄”埃蒙斯的心理状态和感受,缺乏对竞技赛场失败者的理解和尊重。

(四)角色定位不明确

因为角色定位不准确,导致部分解说员自我感觉良好,无法控制自己的表现欲,甚至把自己当作明星,说到自己的时候自豪感油然而生,解说过于随意。2013 年NBA季后赛勇士对阵马刺的比赛中,当解说嘉宾说有人把库里的三分球分为“准、非常准和变态准”这三个层次的时候,解说员杨健马上接过话锋,以非常自豪的语气说:这就是我发明的。

定位不明确的另外一个表现是解说员和评论员把自己当作普通的球迷,因此会在比赛中带有严重的个人倾向,在解说比赛的过程中有失偏颇,引起球迷的不满甚至引发严重的“解说事故”。2006年世界杯1/8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黄健翔的解说带有明显的个人情绪,除了高呼“马尔蒂尼生日快乐”、“意大利万岁”之外,还说澳大利亚男足该回家了,他们不用回遥远的澳大利亚,他们大多数都在欧洲生活。这次解说引发了澳大利亚球迷甚至澳大利亚外交部的抗议。

三、主要对策

(一)教育机构:加强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面对体育电视节目受众分众化、小众化发展趋势,我们要依托高等院校的体育学科资源,借鉴综合性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办学经验,开辟体育节目播音主持方向,完善体育电视节目解说教育的体制,有的放矢地培养社会急需的体育节目电视解说专业人才。[5]2006 年,西安体育学院率先开设体育节目播音主持方向专业,随后,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体育播音主持类专业。

目前我国体育解说评论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借助传媒类院校,在原有的播音主持专业基础上设立体育播音主持方向(含体育赛事评论课程),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体育通道班);二是在体育院校的新闻学院下面设置播音主持专业,如西安体育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体育方向)。这两种办学模式都着力于把解说员的语言功底、新闻专业素养包括体育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培养既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具有充足的体育专业知识,既懂得新闻传播规律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优秀体育解说人才。

(二)媒介组织:对体育解说员和评论员严加要求

传播机构在选拔体育解说员和评论员的时候,必须把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重要指标,否则即使其对于比赛的解说或评论非常到位,也会影响到受众的视听感受。目前处于一线的体育解说评论员,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同时,专业性也是传播机构选拔解说员和评论员的一个重要指标,体育解说评论的目的就是给受众提供高质量的关于比赛过程、球员特点、技术运用、战术安排等方面的解读,如果一名解说员只能够在赛事解说中“看图说话”,专业知识甚至还不如资深球迷多,或者不能适时地引导评论员对比赛进行解读,就不能适应受众越来越高的专业化的要求,最终只能被受众所摈弃。

因此,传播机构在选拔体育解说员评论员的时候一定要有严格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所侧重,对不同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体育解说员和评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挑选。比如,对于播音专业出身的人才,就要重点考察其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人文素养;对于编辑记者转型而来的人才,要看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传播机构应该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过去我国的体育解说员尤其是省市级的体育解说员受社会上的一些偏见影响,不思进取,以至于解说水平停滞不前,严重影响了我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发展。[6]因此,传播机构应该在体育解说中引入竞争机制,使得体育解说评论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推动我国体育解说评论水平的提高。

(三)传播主体:提高专业修养,培育人文精神

解说评论,顾名思义就是要把对比赛的叙述和评论巧妙地融为一体。体育赛事解说员和评论员要做到思路清晰、语言简洁,用最少的语言把赛场上的情况准确地传达给受众;而评论的时候则要做到公正客观,切不可从“家里人”的角度出发而导致评论过于主观。

要想达到以上的要求,体育解说评论员首先应该从两个维度对自身进行定位:一是体育赛事传播者。作为一名电视体育新闻人,应该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避免主观倾向过于明显;其次,体育解说员和评论员是体育赛事的解读者,为受众提供准确、翔实的赛事解说评论是他们的基本职责。

另外,体育解说评论员都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应该注意不断地补充自己所解说的体育项目的专业知识,为受众送上更加专业的解说评论。不仅如此,解说员和评论员也应该在解说比赛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感情控制,避免出现情绪失控。

赛事解说或者评论比赛过程中,除了赛事本身之外,体育解说评论员还应该把受众的视线引向对“体育人”本身的关注,而不能仅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冷冰冰的数字和奖牌上,不能简单地把“成王败寇”作为惟一的评判标准,而是要充分尊重双方运动员。只有如此,才能在体育解说评论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复归。体育解说评论员应该在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多阅读人文类的书籍,或者走进校园接受再教育,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地方体育频道以及网络体育直播的研究,发现国内体育解说评论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语言基本功不扎实;专业知识不足;倾向性明显,“家里人”现象比较严重;缺乏人文关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人才选拔模式存在着各自的缺点、体育新闻传播过度娱乐化的风气、“金牌至上”体育观的影响和人文教育的缺失以及解说评论员自身定位不准确等方面。

浅析网络体育解说员的必备素养 篇8

网络体育解说员是指在网络宽带和移动终端的技术优势下,给观众带来赛场即时讯息、为观众解读赛事的专业体育媒体人。

2 网络体育解说员的解说现状与困惑

我国体育解说始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与体育日渐结合,网络体育解说员也在需求的召唤下孕育而生,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网络体育解说员来源途径多种:有体育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有爱好体育的“体育迷”、有退役的运动员等等,网络体育解说因其门槛低、灵活度高的缘故,吸引了一大批的爱好者参与其中,因此,目前我国网络体育解说员的专业水平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3 网络体育解说员的必备素养

3.1 过硬的政治素养

体育与政治的联系密切,网络体育解说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政治大局,关键时刻能够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能够对解说持公正、乐观的态度,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网络体育解说员要积极宣扬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思想和文化,避险狭隘的民族主义。

3.2 扎实的体育基础知识

网络体育解说员在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的同时,还应具备扎实的体育基础知识。生活中,很多网络体育解说员体育基础知识匮乏,所拥有的体育知识大多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获得的,没有经过系统扎实的学习,所以在解说中往往会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例如:曾经有位网络体育解说员在解说09年非洲杯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将切尔西队本身是法国籍的黑人球员马克莱莱误认为是非洲球员,并在解说中反复提及,造成笑话。著名体育解说员刘建宏曾通过微博向大家展示了他桌前厚厚的一本比赛资料,里面有运动员、主教练甚至是队医、翻译的信息,还包括队伍的过往战绩、交锋历史等,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负责的工作态度受到广大受众的一致好评。

3.3 深厚的文化功底

网络体育传播的时效性、互动性等特点要求体育解说员在解说比赛项目的同时还要顾及广大受众的评论和留言,积极参与互动。如果网络体育解说员的文化素养不够,那么在与受众的沟通过程中就容易出错,网络平台则会将解说员所犯错误无限扩大,从而造成恶劣影响。有些网络体育解说员文化素养不高,在一场体育解说中多次使用“进球了,漂亮!”、“非常好!”、“不错!”等词语,用词单调乏味,也许会红极一时,但往往都会昙花一现。被誉为中国“英超解说第一人”的詹俊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自1997年解说英超联赛以来,一直活跃在体育解说岗位第一线,并于2015年加盟乐视体育,在互联网上通过视频直播解说英超、温网等比赛,二十多年人气经久不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他对英格兰足球的历史、文化、球会的资料积累在国内解说界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大到豪门球会,小到名不见经传的小俱乐部,他都能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述,其专业素养值得每一位体育解说员学习。

3.4 保持中立的情感态度

比较有名的事件当属周某“解说门事件”。2014年10月1日,足协杯半决赛首回合,江苏舜天足球队作客上海虹口体育场挑战申花足球队,客队2:0获得胜利。PPTV直播了这场比赛,解说员周某用谩骂的口吻对客队出场运动员进行了介绍:“哈哈,现场开始叫苏北狗了!现在为你播报江苏舜天首发名单:1号苏北狗,2号苏北狗,3号来自巴西的苏北狗……”所有的客队运动员都被其称之为“狗”。这一视频一经播出便遭到广大网友的强烈指责,事后,周某不仅不思悔改,而且还在微博上大放厥词,称:“我在全程90分钟的比赛解说中说了啥不该说的吗?没有吧……10月23日,南京奥体现场解说第二回合,请南京球迷做好迎接大驾的准备!”作为公众人物,周某的言行并未体现出一个媒体人应该具备的素养,他将自身情感喜好、个人恩怨融入此次比赛解说中,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声誉,而且给所在媒体机构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网络体育解说员在解说比赛项目时,必须明白自己是一名引导者,仅需将已有的事实陈列出来即可,其余的都应由受众自己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国网络体育解说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在方方面面不尽如人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涌现出大批优秀的网络体育解说员。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与网络日渐结合,网络体育解说员也在需求的召唤下孕育而生,并且随着受众需求的增加,而不断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对网络体育解说员解说现状和困惑的分析,提出网络体育解说员应该必备的素养:过硬的政治素养、扎实的体育基础知识、深厚的文化功底、保持中立的情感态度等等。

关键词:网络体育解说员,必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行行.浅析当代体育解说员的必备素养[J].青年文学家,2011(5):223.

[2]明凌翔.网络体育解说员的语言素养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

浅析当代体育解说员的必备素养 篇9

我国体育解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张之先生被公认为中国体育解说的开山鼻祖, 他的学生宋世雄先生于60年代初加入体育解说这一行列, 并在之后的四十年里引领了我国体育解说的潮流。

进入21世纪以来, 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目共睹, 对信息和娱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竞技体育也因为夹杂着“信息、文化、娱乐、竞赛”等多样化物质精神需求的元素逐步得到人们的偏爱。此外, 我国的各项体育比赛的联赛赛程、赛制也日益完善, 加上从国外引进的更多竞技项目的播出权, 体育节目也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 更多的青年才俊也走上了各自的体育解说之路。

体育解说团队的充实固然令人欣喜, 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信息爆炸迫使体育解说员的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必须尽快提高。可以说, 电视体育蓬勃发展的背后, 是体育解说员的辛酸。在2010年世界杯解说中大放异彩的贺炜在微博里说, “我亲爱的祖国, 现在就像一大锅煮开的水, 热气腾腾, 但静不下来;我们则像锅里翻滚的饺子, 起起伏伏, 但不知方向。”[1]体育解说员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期”。

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专业素养逐步被互联网丰富的信息取代, 网络搜索使普通观众了解赛事相关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 体育解说员彻底走下了“神坛”。对于那些专业能力稍差、半路转行或兼职当体育解说员的电视工作者, 面对“一专多能”的最低要求, 他们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二、当代体育解说员的必备素养

当代需要什么样的体育解说员?我认为, 解说员是“半个体育迷+半个专家”, 要有球迷的激情也要有自己的情感底线, 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也要有循循善诱的能力。

1.“解”与“说”的能力

“解”, 即“解读出来”, 指明的解说员的专业素养;“说”, 即“传播出去”, 体现的是解说员作为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ESPN STAR Sports[2]的著名足球解说员詹俊从1997年解说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及欧洲冠军联赛至今, 依旧活跃在解说的第一线。多年来, 詹俊一直秉承传统的一人独讲模式。他对英格兰足球历史、文化、球会的资料积累在国内解说中首屈一指, 无论是豪门球会、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俱乐部, 他都能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述。此外, 他的吐字发音节奏很快, 妙语连珠, 让观众很快融入比赛中。

由此可见, 成为优秀的解说员实属不易。表达能力、文化底蕴、语言风格等等, 这些都是解说员必备的能力。

2.“评论”的水准

目前, 我国的解说员大都采用“以评为主, 评述结合”的主流解说策略, 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解说员将赛场上的实况通过报道似的语言传达给观众是“解说”的初级任务, 对赛场内的风云变幻和赛场外的相关情况进行的评述才是解说员的高级任务。尽管供解说员评论的内容太多太广, 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评论的水准也大相径庭。

体育解说员是主持人团体中专业性最强的一类, 也是综合性最强的一类。许多优秀的解说员甚至就是专业运动员出身, 如前乒乓球世界冠军杨影, 她在解说中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运动员的优势和劣势;许多优秀的解说员也拥有多年的记者经验, 如张斌, 他的评论总是在波澜不惊中发掘问题所在之处。

简而言之, “专业性”和“经验性”是优秀解说员的必备条件, 拥有这两方面实力的解说员在评论时更容易切中要害、鞭辟入里。评论的水平高, 观众自然也会认可。

3. 寓“情”于“理”

如今的体育解说圈子中, 中规中矩的解说员越来越多, 盲目激情的解说员也越来越多。实际上, 真正受到青睐的人往往是那些既客观理性又懂得人文关怀的解说员。

贺炜因为2010年世界杯的解说而走红, 以下是他在英格兰对德国的1/8中的精彩解说:“我们想想吧, 在此时此刻, 在柏林, 在慕尼黑, 在汉堡, 在科隆大教堂, 肯定有无数的德国球迷为之欢欣鼓舞。而在伦敦, 在利物浦, 在曼彻斯特, 在泰晤士河边的小酒馆, 肯定也有无数的英格兰球迷为之黯然神伤。不过, 让我内心感到温暖的是, 在生命如此有意义的一个时间节点, 在今天晚上, 电视机前的亿万球迷能够, 我们大家一起来经历, 共同分享, 这是我的幸福, 也是大家的幸福。”

解说的前半段, 贺炜将德国与英格兰的文化气息融入富有诗意的对仗当中;后半段是点睛之笔, 德国球迷沉醉于晋级的喜悦, 英格兰球迷悲恸于出局的痛苦, 那些作为局外者的中立球迷, 也在享受竞技体育带给人们的点滴。彼时彼刻, 观众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鼓舞和慰藉, 足球比赛的美在于胜负悬念揭晓, 也在于人类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宣泄, 贺炜深谙这一点, 在最合适的时刻, 他用最细腻的煽情为这场比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彻底征服了观众。

对于解说员来说, 理性固然重要, 但人文关怀也必不可少, 因为它是内心的真实情感的表达。

4. 风格塑造

老一代解说员通过多年的业务能力积累和文化积淀, 才形成了为观众喜爱的特有解说风格, 如孙正平解说篮球赛激情澎湃、宁辛解说网球赛温文尔雅、洪钢解说排球赛细致稳重, 这些风格已经成为了解说员解说魅力和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并深深地印在的观众心中。

近年来, 不同流派的才华横溢的解说员不断涌现, 也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解说员只有先确立自身的解说风格, 进而在不同流派之间取长补短、兼并包容, 才能使自身的解说长久为观众青睐。

摘要:我国的体育事业和广播电视业伴随着国家经济的进步而腾飞。21世纪以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全民观体育”的大潮也悄然而至, 电视体育节目通过“声画结合”这一无与伦比的优势也拥有了广大的受众群。然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受众对体育解说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代体育解说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新世纪以来体育解说的发展变化谈起, 通过诸多实例分析当代解说员的必备素养。

关键词:体育解说员,困惑,人文关怀,风格塑造

参考文献

[1]选自2010年7月《南方人物周刊》

[2]ESPN STAR Sports为中国大陆观众和网民专设的综合性体育网站, 它与ESPN及卫视体育台节目互为补充, 为电视观众和网民提供了多方位触及体育娱乐的平台。

[1]王泰兴.体育解说ABC[M].金话筒的诉说—电视体育节目的解说与主持, 2000, (1) .

[2]韩乔生.流派风格的兼容与互补[M].金话筒的诉说—电视体育节目的解说与主持, 2000, (1) .

[3]宁辛.网球转播拾零[M].金话筒的诉说—电视体育节目的解说与主持, 2000, (1) .

[4]鲁威人.我国体育解说的历史回顾[J].现代传播2003, (4) .

论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解说 篇10

一、传统媒介中的电视体育解说

所谓的电视体育解说, 在《电视体育解说》一书中, 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以电视为媒介, 依靠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对体育活动进行叙述、介绍、讲解、评论、烘托的应用语言艺术。”电视体育解说是随着电视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而诞生的。

在1936年上海的一场足球表演赛上, 瞿鸿仁担任了比赛实况广播转播员, 这应该是有史料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体育解说了。当然, 这只是一次业余的解说客串。1951年苏联男篮造访中国, 在上海的卢湾体育馆进行了一场篮球比赛。热情的观众在购票不得的情况下纷纷要求电台能够进行转播。应群众要求,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张之和演员陈述搭档共同进行了此次比赛的解说。可以说, 张之先生是我国体育解说界的老前辈了。体育解说从广播发端, 随着电视这一媒介的发展以及体育事业的兴旺, 电视体育解说应运而生。1961年, 第26届世界兵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对比赛进行了直播。中央电视台的前辈张之和新加入的宋世雄担任此次直播的解说。经典的解说受到了不少观众的追捧, 就连毛主席收听了实况转播后都连声赞叹:“广播好紧张, 让人听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进入20世纪80年代, 我国的电视事业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此时的电视体育解说也随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宋世雄、孙正平、韩乔生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体育解说员, 在电视的普及之下, 随着一场场精彩绝伦的体育解说进入了千家万户, 宋世雄的激动人心的解说、“韩乔生语录”就这样风靡一时。而到了1995年,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正式开播。这个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拥有世界众多顶级赛事国内独家报道权的专业体育频道的设立, 对我国的体育解说事业来说, 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喜讯。一大批年轻又有才华的体育爱好者加入到体育解说这一大家庭中来, 体育解说的面貌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专业性也越来越强!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 中央电视台更是充分利用了东道主的优势, 于2008年4月份组建了一支北京奥运会的“国家解说队”。这支队伍囊括了27位央视现役及退役名嘴、6位地方优秀解说播音员以及16位世界冠军或权威顾问, 因此可以说代表了国内电视体育解说的最高水准, 为全中国的观众带来了一次全方位的极致的体育盛宴的享受。

电视体育解说有其他传统的媒介所不能比的优势, 除了视听兼备这一特点之外, 电视的同步性也更适合比赛的现场感和过程感。电视的实时转播以流动着的画面和及时、清晰的分析解说赢得了观众的普遍欢迎。

二、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解说面临的挑战

所谓的新媒体, 就是相对于模拟的、单向的传统媒体来说, 有了数字的、互动的等等特点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等都可以纳入新媒体的范畴之内。

在各种网络直播的体育节目相互竞争的大背景下, 可以说新媒介对电视体育解说提出了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新媒介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强大的可移动性、极好的保存性、及时的互动交流性。新媒介的这些特点对电视体育解说的霸主地位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1. 传播过程具有双向性

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都是单向的, 受众一般都处于媒介主宰之下被动接收信息, 无法及时有效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与之相比, 新媒介的传播过程则具有双向性。受众与媒介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即时快速的交流和互动。传播媒介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主宰者, 极高的参与性使受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 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

传统媒介环境中, 各种媒介的功能大都是较为单一的。例如广播只提供收听功能, 报纸只能用来阅读, 即使电视, 也不过是边看边听, 除此之外别无他长。而在多媒体这一新兴技术的支持下, 新媒介却可以将多种媒介的传播功能结合于一体。例如在网络电视中, 声音、数字、文字、画面等都可以在一个媒介中得以整合传达到受众那里。

3. 信息传播全球化

传统媒介一般只是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国家范围内的活动, 具有极大的限制性。而新媒介已经完全摆脱了这一局限。在电子通信设备精良、卫星技术发达以及互联网让我们生活的地球变成一个“地球村”的同时, 新媒介的信息传播已经开始横跨整个地球了。通过这些全球化的新技术, 发生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都可以随时上传到新媒介和用户面前。

三、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解说面临的机遇

新的媒介环境的出现对于传统的电视体育解说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是任何挑战的背后也都隐藏着机遇。如果可以抓住并充分利用这些机遇, 将是传统的电视媒介中的体育解说进一步发展的一次莫大的良机。

1. 新媒介环境下电视体育解说的互动性增强

在新的媒介环境, 譬如手机、网络等的帮助下, 电视体育解说的互动性相比以前是大大增强了。在电视体育解说直播的过程中,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随时发送自己想要说的话到电视台, 参与到体育直播的过程中。解说员通过这些网友或体育爱好者的信息, 可以随时了解到受众的情感需求, 明白自己解说的不足之处, 能更好地在接下来的解说中进一步调整重心。

2. 新媒介环境下电视体育解说的形式增加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各大电视台已经都有了自己的网站, 把电视台曾播出的节目资源都放在网上让网友们随意点击, 即使你错过了电视的播出, 也能够在电视台网站上进行浏览收看。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 观众也可以随意暂停、快进或重播等, 相对传统电视体育解说节目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这不能不说是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迷们的一个福利。

四、电视体育解说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应对策略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电视体育解说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在更多层面上是意味着增加了不少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据央视在新浪网上的一次调查数据显示, 有大约近百分之八十的观众对目前的体育解说和评论并不满意。这个惊人的数字是不被人所乐见的, 同时却也提醒着所有的电视体育工作者, 是时候做出应对策略, 以提高电视体育解说的关注度和满意度了。

1. 提高体育解说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电视体育解说面临着越来越专业的体育爱好者观众, 在解说过程中一旦出错, 解说员很容易就成为众矢之的, 遭到网友的嘲讽并降低电视体育解说节目的水准。严峻的形势, 对体育解说员的专业性甚至是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在解说过程中很容易就出现卡壳的尴尬现象。综合素质较高的电视体育解说员, 即使面对新的媒介方式也毫不畏惧, 反而更加凸显其个人魅力。

2. 增强体育解说员的语言表现力

体育解说的过程一般伴随着整场比赛, 所以说, 增强体育解说员的语言表现力迫在眉睫。体育解说员的普通话首先必须是要标准的、字正腔圆的, 这样的表达才能首先让观众听得懂解说员在讲什么。其次, 体育知识理论的学习要和实际的播音训练联系起来, 锻炼在实际解说中的口才和对语言的掌控力, 能够根据场上比赛的情况随时调整解说频率和节奏等。另外, 体育比赛往往是激情的, 如果解说员在解说时冷冰冰地不投入任何感情的话, 往往也无法增强观众的观看欲望。而充满激情的解说很容易调动观众的积极性, 观众的情绪也会更好地得到共鸣。

3. 把握体育解说员的倾向性

体育解说 篇11

一、我国体育解说历史及现状

1. 解说的历史

我国的体育比赛转播解说事业是由陈述先生于1951年开创的,直到现在也有60多年的历史,纵贯这60多年的解说事业,我们可以看到体育转播也是一个宣传的工具,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体育节目转播,改革开放后体育解说才真正回归娱乐类节目,说到体育解说事业,我们不能忘记陈述先生、张之老师为我国体育解说事业奠定的基础,也不能忘记以宋世雄为代表的第二代解说人为我们的解说事业带来繁荣和给观众的精神享受,他让我知道解说也是艺术,也可以享受到美、感受到振奋,之后就是孙正平和大嘴韩乔生的解说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表现形式,至于以黄健翔为代表的第四代解说,也许让我们感受到真实,却有意犹未尽之感,现在我们听到的解说却让人有些怀念宋世雄了。随着我国电视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涌现出一批专业的解说群体,每一个解说员的进步都与当时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解说员个人能力个人素质与时代特点的有效融合推动了我国体育比赛转播解说事业的发展。

2. 现在存在的问题

1)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足

我国现在的体育解说员基本是播音类学校毕业,有良好的语言表达素质,但是缺乏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实践经验,难免在解说中出现说外行话,假专业的现象。

2)缺乏热情是现在解说的最大问题

我们有时会看到美国NBA的比赛直播,有时会听到美国的解说过程,他们的激情是随着比赛的进行跌宕起伏的,就像一个狂热的球迷去带领大家观看比赛,他们的热情感染我们、引导着我们的心去不停地观看,去享受、去宣泄比赛给我们带来的喜怒哀乐。而我们的解说真是解说,就是声音平稳、语速缓慢的说明,这与现场的气氛格格不入。偶尔看到所谓的激情也是变了调的、不正常的呐喊。

二、现场解说的特征

解说就是解释,是没有提问的解释,是对要解说的项目的性质、特点、规则的解释,是为观众答疑解惑的智多星,当然也具有普及体育知识、以及有限的政治和社会教育、审美教育的成分。

1. 体育比赛转播解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体育比赛转播解说是一门具有独特要求的语言艺术,要做好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首先是要有正确的理论导向,才能使观众感受到语言上的声情并茂,当然对于语言的处理要节奏合理、张弛有度、评述恰当、客观公正,要生动、幽默、风趣。

1)思想性是我们判断的基准,这不是体育的政治化,不是什么口号,而是我们体育比赛回归体育娱乐的重要标志,是真实地表达运动员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品质。

2)解说需要语言,语言就是说艺术,因此解说也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解说员是通过自己的声音的高低顿挫和感情色彩去渲染体育比赛的思想和赛场的感情,将体育比赛自身蕴含的艺术和审美元素、通过解说员的优美辞藻的转化,让我们能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2. 体育解说的节奏感

体育比赛本身具有很强的节奏,因此体育比赛转播也要具有节奏感,让观众随着比赛的进程、解说的进程去感受比赛,这就要求解说员在解说时要控制好节奏、要快慢有致、要张弛有度、要冷热相间、要收发自如。要调整自己的解说节奏来适应比赛现场瞬息万变的情况,要主动为自己要解说的比赛制造一些悬念,来提高观众观看的兴趣,并产生共鸣,达到与观众一起享受体育比赛。

3. 体育解说的专业化

专业化是体育比赛解说的发展趋势,一个没有专业知识的解说会把我们带到哪里?这次在俄罗斯索契举办的冬奥会我们看到了一些所谓专业型解说,我们看到了速滑冠军周扬等也参与到解说的行列,由她来解说比赛更让我们了解当时运动员们的真实想法。当然各个体育项目的不同解说也有差别,但是专业知识的积淀,对于解说员来讲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为了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欣赏水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把每场比赛的转播解说(下转第68页)都作为一个体育观摩课、体育知识普及课,那么我们的体育强国就不是一个梦。

4. 解说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多样化

解说既然是说的艺术,就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因此就需要实事求是地传递比赛有关的真实信息,语言简洁明了,要实事求是,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模棱两可,让观众不知所措。解说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把最新、最权威的信息传递给观众,来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信息需求和某些观众的某一侧面需求。

5. 体育解说的倾向性

体育解说的倾向性是实际存在的,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虽然有些片面,但是作为各个国家的价值观的不同,多少也存在一些偏差,因此它不可能脱离现实和摆脱政治,关键是适度倾向性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在把握好倾向性的同时客观、公正地不加个人偏见地解说和评价比赛。对于情绪的倾向性要处理好情、声、气的关系,而内容的倾向性则要提高解说员的个人素质和知识积淀。要既真情流露又要自我控制,做到张弛有度。

三、体育解说的原则规范

体育比赛转播解说员在转播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解说员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或原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当然由于比赛项目的不同,在解说的内容上,解说员的解说风格有所不同,但就其遵循的原则有其相同的一面:

1. 懂得游戏规则,其实体育比赛就是一种正式的游戏比赛,因此解说员必须懂得比赛规则和判罚标准;

2. 对转播的比赛项目的技术、战术术语能够正确地通俗地表达出来。对于新的术语要能够进行通俗的解释;

3. 熟知参赛运动员技术特点、战术特点以及教练员的战术布局,当然要了解参赛运动员各自国家在该项目的技术水平评估等;

4. 了解需要解说的比赛项目的技术、战术训练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对比赛各方的对抗结果的分析评估。

四、结论

总之体育比赛转播解说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既要求解说员有播音员的语言天赋,又要求运动员运动知识,更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解说员不会偏离自己的价值观念,才能理解我国的体育事业。我国老一辈给我留下的强烈的敬业精神,是我们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随着信息革命的日益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解说员的要求也就不单单是思路的敏捷,还需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渊博体育知识以及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要严谨又要幽默风趣,目的就是让观众享受体育比赛带来的美感、带来的刺激。

参考文献

[1]鲁景超广播电视即兴口头表达[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宋世雄宋世雄自述-我的体育世界和银屏春秋[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3]张玲玲中国体育解说的历史及发展趋势[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报1999,04(2):18-21

上一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下一篇: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