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解说

2024-06-20

校园文化解说(精选9篇)

校园文化解说 篇1

大连汇文中学校园文化解说

一、校园文化总览:

1、南楼:采用纵向和横向的结构形式,凸显文化特色。纵向两大主题:校训和

学风。横向2——5层为校训的具体阐释。

2、北楼:初三学生学习场所。通过心理疏导、学法指导,攀登人生的第一个台

阶。

3、楼外:

图书馆:建于日伪时期,曾是工学堂,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展览

馆,先后接待了国内外13万多人的学习,有关媒体和领导的高度关注。环境绿化:林木参天,绿意环绕。有50多种绿植,2600平方米绿化面积,真正的花园式学校。

宣传板:学生活动纪实展。

日晷:“一寸光阴一寸金”,珍惜时间,刻苦读书。

学风:魔方图案,勤学(红色)、善思(绿色)、笃行(蓝色),意思是“给我一

个支点,我将翘起整个地球。”

二、楼层正厅文化

一楼大厅:

1、校训:读书、明理、做人、成才。简约大气,直冲云天的气势,于无声处体

现出汇文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昭示我校十年文化积淀和建百年名校的决心。

2、大型仿铜浮雕(智慧之光):取“汇中西文化之精髓,育中华民族之英才”的意思。切合了汇文的校名,暗含着学校将在双语教学上浓墨重彩,又彰显着学校在文化积淀和成才培养方面的执著追求。

3、led大屏幕:学校信息发布台、一日常规反馈。

二楼大厅:

1、汇文因你更精彩——十年校庆贡献大的领导、教职工、历年状元照片,12、师生书法作品展。

3、荣誉墙、荣誉室。让学生每天看到这里,心生集体荣誉感,竭心尽力,为母校增光添彩。

三楼大厅:

1、西墙:学风(勤学),篆体设计,内涵文化。

2、休闲读书区域:供辅导学生、接待家长用。

四楼大厅:

1、西墙:学风(善思)

2、青春飞扬:与钓鱼岛相关的图片。时事政治,表明学生要时刻关注社会,正如东林书院的那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少年起,做一个心系国家大事的人。

五楼大厅:

1、西墙:学风(笃行)

2、与你同行:迎接“十八大”内容,国庆交通拥堵等时事话题,表明与时代同行的意识。

三、主楼梯缓步台(双语世界)

一至二层缓步台——双语承载梦想特色放飞希望。

展现双语教学目标。用仿真草皮绘制出青青的绿草,将大自然的盎然生机透过窗户自然

引进室内,室内与室外青青校园融为一体。这青葱的绿色代表着希望和梦想,展现了青春汇文的活力,昭示着我们双语教学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

二至三层缓步台——我们从这里走向世界

体现学校的特色——双语教学。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突出

双语,学有所长。”这里是学生、教师在英国、新加坡等国学习的剪影。双语教学给每位孩子的梦想插上了羽翼,并从这里走向世界。

三层至四层缓步台(笑脸墙)——微笑是最好的态度

这里集中了我校学生、英语老师、双语老师、外教及国外孩子的笑脸。状

元教师班级照。

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幸福,感受到学习、工作的快乐。做一个幸福的人,是我们的美好期待。

四层至五层缓步台——汇文学生成才标准

做人的最终目标是成才。三年后,我们希望从汇文走出的孩子应该是这样的,展板上汇文学生的12个标准,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想目标,用以激励学生们向优秀目标迈进。

多功能教室——教师学习、讨论的场所。

展板为更新教师观念的相关内容,有好的做法,先进人物、教育理念等,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心灵充电。

四、楼层横向文化

一层(学生绘画作品): 1特色是诗配画,是画,其余为名言或诗。作品均出自我校学生之手。为他3

们的发展搭

建个性平台,展示艺术风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进而提升校园的文化艺术品位,这是我们的追求。精心打造,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就非凡人生。二层(读书方法指导):

这层的设计理念体现的是校训中的“读书”。让学生知道读书的重要,并给

予学生读书方

法的指导(12种),引导学生在最好的年华里多读书、读好书。让书中的思想浸润灵魂,让浓浓的书香弥漫校园。

三层(明理):

“八心”(勤、俭、智、恒、奋、勇、群、重)和“两意识”(爱国、公民)。

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守则。学校秉承要学生知理守理的理念。教之以理,行之以理,以理治校。希望用良好的德育土壤孕育出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

四层(做人):

用“八德”(仁、义、孝、教、公、廉、忠、诚)诠释做人的标准,这是大

连市的德育

特点,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层(成才):

“成才”是一个人人格得到尊重和肯定,自信、微笑、乐观的态度,勤俭、谦虚的品质,和谐、团结的精神终会造就厚积薄发的大智慧,这是成功的标志,也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五、楼层西侧文化:学风体现

选取古代名家的经典语录,让学生在优良学风的熏陶下,修身励志、警醒自我,自觉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将学风的思想精髓根深蒂固并化为行动,树立良好的学风:勤奋学习,奋发向上,善于思考,持之以恒。

三层:勤学四层:善思五层:笃行

六、东侧楼层转角(学科墙)

展现“政史地生学科”的魅力,把最新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推荐给学生,用方法指导学生爱学、乐学,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科方法指导”等内容会经常更换。展板后面是铁板,可用磁片的形式更换。北楼

1、楼梯:世界名校简介,实现潜移默化中的教育。

2、一层:缓解心理压力

3、二层:备考学法指导

4、三层:调整备考心理

5、四层:励志教育。

校园文化解说 篇2

关键词:文化学,休闲,休闲体育

如今休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文明标志之一,休闲体育也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理念倍受关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休闲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探讨休闲体育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对其存在的文化背景,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从文化学的角度去审视休闲体育,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现代休闲体育的文化内涵,也为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去诠释休闲体育提供方法和途径,积极推动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

1 休闲及休闲体育的界定

休闲是个外来词,对其释义颇多。“休”,人依木为休。旧时指“吉庆、美、善、福禄、欢乐”之意。杜预注:“休,福禄也。”“闲”通常引申范围,多指道德、法度。《现代汉语词典》对休闲的解释为:休息;过清闲的生活。《汉语大辞典》对休闲做了详尽解释:“休闲”为空闲、闲适,正如唐朝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一诗中有“秋满休闲日,春馀景色和”;从字义的角度进行考察:休,一指休息,《诗经.大雅》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休”;《后汉书》中有“臣属吏张宛长休百日”中的“休”指停止。闲,一指止息;二指宽大;三指安静;四指悠闲;五指休假。

在西方,关于“休闲”一词也有多种意思。Parry,N&J 在《文化与休闲》一文中指出:英语 Leisure 最早源于法语 Leisir(自由时间),意思即无拘无束或是摆脱工作之后获得自由的意思;而该法语又出自拉丁语 Licere ,意是合法的或被允许的、行为自由的。《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一书A.J.Weal 认为:休闲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文学,希腊语 schole 意思是指休闲及教育活动,即与人的发展有关;美国《里特莱辞典》把休闲 Leisure 的解释为“离开正规的业务,在正规的时间里进行娱乐活动”。杰弗瑞·戈比对休闲的定义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人们的休闲生活首先是以闲暇时间为基础的,因此休闲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人们为了修身养性、愉悦身心,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选择自己爱好的活动。[1]

休闲体育在英语中是“Leisure sport”,我国一些学者把它译成余暇体育、休闲体育、娱乐体育或休闲运动。石振国给休闲体育下的概念是:“人们在休闲时间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的,以身体参与为主要手段,以缓解压力、恢复体力、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强身养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健康科学的身体活动方式” [2]于涛则认为休闲体育是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基础上,人们抱着自我完善!自我充实的自觉态度,积极主动地追求和享受体育活动乐趣的一种现代行为方式,把休闲体育界定为二大特点:(1)主要用时间和活动的范畴来规定,把其含义确定为是在社会劳动和维持生活必需所用时间外的空闲时间内进行的体育活动。(2)将其划入群众体育范畴,认为是社会上广大群众为健身娱乐等目的进行的业余活动。[3]陈鸿雁则认为Leisure sport就是休闲运动,也就是泛指因兴趣、健康、娱乐、服务、交际、打发时间等非因工作或其它生活需要,所从事经身体动作之练习或操作为主要型态的活动。[4]

2 大众文化对我国休闲体育的积极意义

2.1 大众文化唤醒了居民的参与体育的休闲意识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大众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宽容性、娱乐性等特征为人们创造了一种共享文化的空间,彻底打破了人们狭隘性、单一性、封闭性、和低层次性的生存方式,激发了人们强烈的参与愿望和体验的热情,导致人们对的生存价值与生存意义的觉醒。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文化则开始倾向于休闲消费文化。休闲体育的非政治、非道德价值、非艺术、甚至非审美的特征,是对过去极端的政治价值观的抵触。这种矛盾是在一种温馨、惬意的日常生活中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着的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但它又很顽强地维护着大众文化自身的利益,由此唤醒了居民参与体育的休闲意识。

2.2 大众文化培养和增强了人们的休闲心理

大众文化具有大众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它消解了传统的文化边界和文化规则,使人们都有机会去参与和享受,又使文化本身内部出现多元化、分层化格局,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不只存在于艺术和知识中,而且还存在于各种制度和日常行为当中。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大众文化激发出文化与人性的关系,尤为主要的是大众文化塑造出了一种心灵的态度——人们以休闲方式、自我发现、自我享用、自我创造的方式来真实地对待自我人性中的欲求、性格弱点,反复出现的困惑、无奈、潜意识的痛楚,这是现代社会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创造心理平衡的方法。[5]

3 休闲体育在我国发展的文化背景探析

3.1 中国传统文化对休闲体育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传承着民族生活方式,对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国家和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传统文化。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农耕文化一直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意识,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形成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性格特征;靠天吃饭,只求温饱,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浓厚;缺乏开拓进取、竞争意识、冒险精神、时间和效率观念;墨守成规,安于现状,惧险畏难,人情味特浓;在这种传统文化背景下,使中国人对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上,趋向于对休闲体育活动在和谐与统一、平稳与安定、勤俭与内省方面上的追求,在手段和方式上,更多的体现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动静结合,以静为主,单打独斗式的个体活动。[6]如:起源于春秋的导引行气,东汉的五禽戏,宋代的八段锦,明末的太极拳等无不体现中国人特有的休闲体育文化特点。

3.2 中西方体育文化交融与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

人类历史的经验表明,不同文化只有相互借鉴才能共同繁荣。体育已经成为跨国家文化产业和文本化的核心,随着当今世界多元格局与和平发展已成为主流,体育文化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中国体育和西方体育都是人类共同的体育文化,是人类相互交往的结果。中国体育文化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形成相对隔绝的状态,封闭性、伦理性、民俗性、军事性和宗教性很强,而西方体育文化是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具有普遍化、个性化、娱乐化、竞争性等特点。中国传统体育中的伦理道德观、健康长寿观、人天相关观等逐渐被西方体育不同程度地接受;以奥林匹克主义为主的西方体育观念“和平与友谊”、“平等地公平地竞争”、“体育为大众”等也为中国体育所吸收。[7]东西方体育文化都具有游戏本质、,和平公正以及追求完美人格的文化内涵等特点,这使东西方体育文化交融并融入人们的休闲生活之中,成为人们余暇时间的共同选择。

4 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休闲体育的几点建议

4.1 重视休闲体育文化的建设

休闲体育文化是一种休闲方式,是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休闲体育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意义。重视休闲体育文化建设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大思路,创建和谐的休闲体育文化;要优化配置休闲体育文化资源,发挥政府部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建设休闲体育文化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构建覆盖面广的休闲体育文化网络;要注重休闲体育文化的多样性的尊重和培育。

4.2 积极培养和提高大众的体育休闲意识

要加大对休闲、休闲体育观念的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可以引导和强化大众的休闲体育消费意识,提高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要以人为本,兴建足够的休闲体育设施,结合实际情况和消费文化,重视大众的不同消费需求,考虑居民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兴趣爱好等,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积极开发多类型多层次的休闲体育项目,引导消费,激发消费者的参与休闲体育消费的欲望。

4.3 转变休闲体育的经营管理机制

顺应社会潮流,引导和强化休闲体育市场意识,开发休闲体育市场,必须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大部分体育场(馆)由事业型变成经营型,发挥市场的竞争的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督作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经营管理机制。通过感念更新、制度创新、产业布局创新等一些制度的改革可以促进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地发展。

4.4 建立和完善休闲体育的消费和服务体系

有关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休闲体育管理办法和行业指导价格,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树立“市场营销”、“市场导向”的观念,从大众需求出发,加强对休闲体育市场的调查、研究和预测,调动社会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努力开发和经营一些以服务为主的体育外围产业,提高经营者的服务水平,不同程度地满足大众休闲体育需求。

4.5 发展休闲体育要与高等教育结合

要充分认识到休闲体育的的功能和意义,将休闲体育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青少年的休闲态度、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积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休闲体育的专家和休闲体育经营人才,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的体育咨询机构,培养休闲体育指导员,使休闲体育发展科学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杨彬.多维视角下休闲体育的价值与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2]石振国,等.闲,休闲,休闲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4,(8):45-46.

[3]于涛.余暇体育还是休闲体育关于Leisure sport概念和定义的批判[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32-33.

[4]陈鸿雁.台湾地区民众参与休闲运动之研究[M].台湾:辅大出版社,2000,32-33.

[5]高侠.论大众文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

[6]王斌.对影响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社会因素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5):120-122.

湖湘文化的另一种解说 篇3

这部电视专题片以工笔画的起源为依据,以绘画史为线索,追根溯源,探析传统,向人们展示了湖湘文化中“精美精细”的神秘和悠远。工笔画的根本特征,是以精谨细致的笔法来描绘景物。这是中国独创的一种绘画方式。而迄今为止存世的最古老的三幅工笔画,都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于湖南。其中,一幅是1949年出土于长沙东南郊陈家大山战国楚墓中的《人物龙凤图》,另一幅是1973年出土于长沙弹子库战国楚墓中的《人物御龙图》,还有一幅是1971年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辛追夫人”一起重新回到人间的“T”字形《“非衣”图》。这三幅帛画,都十分精美、精细,都有引导死者飞升天国的神秘寓意,且都出土于长沙,绝非偶然。专家们据此推断,工笔画缘起于宗教丧葬,发源于湖南。这部专题片以上述帛画和其他画作为依据,证实“精美精细”乃湖湘文化中固有基因和重要元素,并对历代湖南工笔画家进行了扫描,介绍了湖南工笔画发展的重要转折,以及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不仅视角相当新颖独特,且具有重大的、多方面的价值。

一是思想理论价值。湖湘文化有“理想、博大”的一面,也有“实在、精细”的一面;湖南人有血性、粗犷的一面,也有柔情、细腻的一面。专题片从另一个方面讲述和介绍湖南精神,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湖南,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湖南人,丰富、提高了人们对湖南精神和湖湘文化的认识,这是前所未见的,可以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二是文化研究价值。湘绣,西兰卡普土家织锦,醴陵(被称为国瓷即“毛瓷”的产地)和衡阳界牌的瓷器,湘西、湘南各种民族服饰、歌舞等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湖南文化产品,不都是十分“精美精细”的吗?湖湘文化和文化产品中具有“精美精细”特质和表征的东西很多,期待着我们努力去研究去发掘;用“精美精细”这一特殊视角来研究湖湘文化,也许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是历史学术价值。专题片聘请了有关专家担任学术主持人,从全局和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介人和事,具有较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对于我们全面、辩证认识湖湘文化,也有启示意义。该片在评介“人民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时说,他早年是细工雕花木匠,后来开创性地把雕花、工笔与写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常常用极为精细的描绘来表现昆虫等小动物,而用大写意来泼写花、果、树、叶,形成精微与豪放、谨实与虚淡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工笔画开辟了新天地,这就把湖湘文化中精美、精细这一重要元素的特点和特殊本质说出来了。这个元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元素“水乳交融”,并且是发展变化的。片中还评介了我省著名工笔画家陈白一,现年八十多岁的陈老,曾五十多次深入湘西体验生活,了解风俗民情,创作了“三月三”、“听壁角”等多幅影响全国、反映湘西人民生活的精美工笔画,实现了工笔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该片通过介绍当代湖南工笔画家群体,讲述了他们的画作题材由农村到城市的扩展,以及画作中对人类自然生存环境和社会生存环境的思考,向人们展示了工笔画的广阔发展前景。这同时证明:精美精细的艺术追求,与现代生活、现代人的思考,也是可以“无缝对接”的。

四是艺术欣赏价值。艺术中精美精细的表现形态及其给予人们的感受,片中并未多说,而只是展示了古代和现代的许多难得一见的著名精美、精细画作,让人们自己去辨析、领略、感悟,这对于文化、艺术研究者和广大观众来说,都有心智启迪作用,也是难得的艺术享受。值得一提的是,专题片在介绍当代湖南工笔画家时,每提到一人,都由画家旲志立即席挥毫,为其画一幅漫画式素描像,然后由主持人略作幽默、风趣的解说。这种形式既新颖又有趣,更提升了该片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人们的研究兴趣。

校园文化解说词(二) 篇4

(二)古人说,怀古而知今,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领悟葛实小的精神内涵,学校斥资精心创建了校史室,课间时候,孩子们徜徉其间,静静地在凝固的历史中感受着实小的发展与变迁,身为实小一份子的主人翁意识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校史室:

校史文化室以水电文化为主线,以古人大禹治水和葛洲坝人截断巫山云雨的壮丽图景为文化背景,将校史文化分为三大块。

正对的这面文化墙向我们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思路、目标及学校获得的各项荣誉。从74年至今,学校先后获得了宜昌市示范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体操学校选材基地、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全国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等十余项光荣称号。这沉甸甸的荣誉刻下了实小人从创业、奋斗到发展、成功的壮丽旅程。

右手边的这堵文化墙,展开的木质卷轴上雕刻着全国特级教师余雷老师为我校作的《校史杂赋》。每当读到这激情飞扬的文字,身为实小人的我们都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艰辛和执著,荣誉与辉煌。右边的题词板上有国家青少处处长黄金,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宜昌市副市长张永红等社会各界名流的亲笔题词。这一幅幅题词满满的承载着社会各界对我校的关怀和厚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左边的文化墙,淡蓝色的底幕,雅致的相框,欣欣向荣的向日葵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图景。(手指右上方)这里是葛实小这支高素质的教育团队中的优秀教师代表,(手指左上方)这边向我们展示的是历届优秀学生代表。我们葛实小的每一个孩子就像这向日葵一样,在老师们爱的阳光的照耀下幸福、茁壮地成长。

学校的发展还离不开社会各界及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大厅中央的文化柱上,(手指对应照片)这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一件件令人感怀的往事,它们是我校发展的历史见证。

离开了校史室,我们就来到了孩子们沐浴书香的闻书阁。

闻书阁:

闻书阁里,青色错落的走檐,蓝天白云的屋顶,绿意朦胧的纱帘。环顾四周,荷叶圆圆、水波粼粼、杨柳依依,雏燕翩跹。围坐于荷叶形的书桌旁,轻轻翻开书页,伴随着手指滑过书页的声音,嘴角流露会心的微笑,不禁令人想起“风载书声出藕花”的佳句来。在这里,孩子们聆听先贤的教诲,感悟智者的启迪,享受读书人的乐趣;在这里,捧一本好书,交一群益友,留下一串成长的足迹,拥有一个回味无穷的童年。

与闻书阁遥相呼应的是教师书吧书雨轩,一阁一轩清新雅致,透着古典文化的韵味。书雨轩:

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你们好!

欢迎来到三站中心校检查指导工作,下面由我向各位领导介绍一下我校的廊饰文化建设情况。我校的廊饰文化总体突出一个“爱”字,我们认为“爱”是教育的根基,充满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因此,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用爱的教育去温暖关怀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学会爱他人,爱社会,爱自己的人文情怀。进而达到通过爱的教育形成爱的传递。

我校一楼的文化建设以“爱祖国”为主题。我们认为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情的一种感情。有了这种感情学生才会记住历史,自强不息。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标语、历史事件回顾、伟人图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坚定他们的爱国信念。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学习成长和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学校还召开了《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活动,通过教师的讲述,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孩子们了解了祖国妈妈苦难的过去,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立志要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一.二九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观看阅兵视频、唱红歌,制作爱祖国的手抄报等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为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

我校二楼的文化以孝心教育为主题,突出爱家爱人的情感。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将孝道教育融入学校的教育之中。重点培养学生爱父母长、爱老师、爱他人,爱自己的思想感情。为此我校也开展一系列传承并弘扬孝道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孝心教育收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我校三楼文化建设以“爱科学”为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展示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图片、我国著名科学家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我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真切感受到科技在我们生活中重要作用。科技让人们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

2017校园文化及党建解说词 篇6

大家好!

欢迎莅临我校检查指导,下面就让我,给各位领导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学校。

(校门口)我校始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59年历史,现有十八个教学班,926名学生,职工人数64人。勐戛文化源远流长,勐戛教育灿烂辉煌,勐戛中学走到现在,也曾经历挫折,有过起伏,就在七八年前,我们勐戛中学由于管理不善,教育教学成绩在全市农村学校中排名倒数,社会满意度非常低,学校声誉极差,勐戛中学走到了它人生的最低谷。看到勐戛教育的现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想尽一切办法,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勐戛教育搞上去。2012年市教育局将杨校长从遮放中学调到我们勐戛中学任校长,杨校长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勐戛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建了一支务实团结,敬业奉献的班子队伍,决定以“感恩教育”为德育的切入点,狠抓学生一日常规为管理,打造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长廊文化、科室功能室文化等几个亮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活动,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于此同时,勐戛镇党委政府多措并举,从抓控辍保学到尽力留住优质生源,从奖励优秀教师到勐戛镇助教基金的成立,前前后后几年来勐戛当地党委政府对勐戛中学学生及老师的奖励多达40多万元,“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勐戛中学的教育教学成绩有了大幅的提高。2014、2016年度中考平均分取得了全市乡镇第二名的好成绩,2015年中考平均分取得了全市乡镇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且,我校绝大多数的科目已跃居全市前一、二名,各科成绩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我校也获得了省级平安校园、德宏州德育示范学校、德宏州文明学校、“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中考成绩优秀奖”等崇高的荣誉。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来,我们勐戛优质学生外流的少了,许多外乡镇的学生都来到我校来上学,如今学校在校学生近千人,较低谷时整整翻了一倍。勐戛中学,现已成为全市乃至全州优质乡镇中学的代表。

(校门口)各位领导,这就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基本情况,下面请各位领导随我来参观一下我校的“外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因此,我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教育学生做时代新人的着眼点,强化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4]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1-4]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校门)这边是我校门卫室,门卫室有专人值班,进行校园进出登记制度,学生进出校园需有班主任老师的批条,确保了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校园内墙)各位领导,这边墙壁上展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师们为人师表的一些准则和标准,它是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面“师表墙。” “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以“感恩”为特色的德育教育,将感恩文化融入校园的方方面面,潜与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达到了较好地育人目的。

(校园橱窗)各位领导,现在大家所看到的第一块橱窗是学校感恩教育的规划图,它包括四大部分:感恩广场、感恩校本教材、感恩文化、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具体内容各位领导可以看一下。第二块橱窗是我校最爱学生老师们的先进代表及他们的先进事迹。第三板块是我校五位最美孝心少年的信息及事迹介绍。第四板块是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栏,它教育我们要保护环境,争当环保卫士。第五块橱窗是我校领导班子及分管工作介绍。第六块橱窗是安全警示教育宣传板块。各位领导,这边是学校简介及学校教师信息一览表,以及学校党支部、党员教师的公开承诺,支部支委及其分管工作介绍。

(综合楼)各位领导,橱窗的背面是我校六个教研组,每学期所开展的教育教研活动展示,依次为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史地政组、理化生组、音体美组。大家眼前的这一幢楼,是我们学校的综合楼,名叫善思楼。取“修身立德,勤学善思”之意,暗示我校学子“德行双馨”的个人修养,“善思”也体现了我校“勤学多思,务实求活”的学风。综合楼的正面这三句话,是习总书记在第三十三个教师节勉励全国教师的讲话,综合楼侧面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也是我校对老师们的期许,希望老师们在习总书记的勉励下,遵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为勐戛的教育事业不懈努力奋斗!综合楼墙体上的这十五个鎏金大字,是我校的“三心”教育理念,校长用心管,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学,它既是勐中人“敬业乐业,回报社会”的求索践行,也是勐中人“舍我其谁,无私奉献”的最好诠释,我们勐中全体师生将胸怀“感恩”,用“真心”、用“爱心”、用“勤奋好学之心”共铸勐戛中学的辉煌。(随后参观勐戛禁毒警示教育基地)

各位领导,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我校党建文化宣传栏,首先在楼梯斜坡上成长方形的是我校的校徽,校徽由字母“M”和“G”组成,代表“勐戛”的字音,其次,字母“M”形状像一个心形,代表我校的办学特色,即“感恩教育”,字母“M”下方的两个侧位“ G ”大家仔细看,像不像我党党徽的标志,这体现了“党建+特色”的办学理念,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将大幅提升,办学特色将越来越凸现。

校徽右侧是我校党建示范校创建标语“感恩相伴,梦想同行”,它彰显了我校办学思路和理念,是我们勐中人不懈追求的理想。校徽左侧是我校创建党建示范校的党建文化的宣传展板。从左到右分别为党的教育方针、“1、2、3、4办学思路”、学校+简介、党建+管理、党建+示范、党建+教研、党建+特色文化及硕果累累展示栏!(教学楼前)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一幢楼,是我校的主教学楼——善恩楼。它取“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命名得来,彰显了我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只有懂得感恩,才会真正体现幸福的存在,人人都需要真心、爱心和感恩之心。善恩楼下的八个鎏金大字——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是我校的校训,它体现了校园的兴衰荣辱与每一位勐中人密切相连,息息相关,这体现了我校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校园兴衰,人人有责”。

各位领导,请看教学楼左侧。从上往下,每层楼上的标语依次是我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分别是:校风:空谈误人,实干兴校。这句校风体现了勐中人的实干精神,“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我校教师将紧跟时代的步伐,以严谨、用心、求实、创新的工作态度开创我校美好明天。教风:以爱为源,因材施教。这句教风紧扣我校感恩教育的主题,体现了勐中人崇高博大的师德、师风和“为了每个孩子,一切为了学生”的新课程下的教育理念,我校教师将秉持“爱”的教学宗旨,爱校、爱生,发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风:勤学多思,务实求活。这句学风是我校学生学习的真实写照,他们乐学、善思、好问、求实,他们求知、求精、求真、求新,立志成才、为家报国!

各位领导,请看教学楼右侧。从上往下,每层楼上的标语依次是我校的感恩标语,分别是:感恩社会——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感恩老师——师恩难忘,师情永存,感恩父母——弘扬美德,感恩父母。以及教学楼两侧的感恩口号:人人都需要有真心、爱心和感恩之心;只有懂得感恩,才能真正体会幸福的存在。

我校感恩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各位领导现在所看到的教学楼墙体上的这些壁画,是我校教学楼的长廊文化,我们简称为“八六”长廊文化“八”即感恩“八字”箴言:孝、悌、谨、信、仁、爱、智、礼。“六”即感恩的“六个”篇章:《孝悌篇》、《尊师篇》、《礼仪篇》、《勤学篇》、《仁爱篇》、《理想篇》。

(随后进班参观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学校德育教育主题活动的另一块重要内容,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围绕学校“感恩主题”、班级管理、团队建设、班风班貌等内容由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完成。

通过开展班级文化,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了学生的智能,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美化了学生的心灵,铸造了学生的人格精神,使班级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

此外,学校还让每位学生轮流解说班级文化,既增强了同学们爱班如家的凝聚力,也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风采,锻炼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随后,介绍楼道内的党建展示图及进入教学楼左侧四楼参观党建书屋。)

(宿舍院)下面,各位领导请看宿舍院外的这两组图画,反映的就是我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学生在校感恩老师、在家感恩父母的图画,分别是教师之恩深似海,父母之恩重如山。宿舍院内,右边的这幢宿舍楼是我们的女生楼,名叫梦墨苑。书圣王羲之曾“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我校校门口的池塘也叫墨池,用“梦墨”为女生楼命名,体现了女生们“梦想远大,刻苦勤学”的精神品质,况且“梦墨”富有诗意、优美、文雅,很适合女生。宿舍院内,左边的这幢宿舍楼是我们的男生楼,名叫德雅苑。“德雅”来源于“孝德雅行”,体现了我校感恩教育的思想、理念,展示了我校“百善孝为先,言行雅为准”的教育思想,况且男生天性好动、调皮,用“德雅”来规范他们的言行正好。总之,“梦墨”“德雅”相互照应,互为补充,一个体现理想,一个展示德行,真正体现了我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目标、要求。(随后进宿舍参观宿舍文化)宿舍是学生在校园内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宿舍文化建设对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紧扣“感恩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这条主线,用心打造对学生具有思想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娱乐身心等功能的宿舍文化。一方面,在宿舍开展环境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在宿舍开展制度文化建设。此外,定期开展“宿舍之星”、“文明宿舍”评选活动”。

宿舍文化建设让制度内容要融入文化色彩,规范和约束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把“不准”、“不许”变为“我能”、“我会”、“我要”,增强了学生爱舍如家,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意识,达到了预期的育人效果。

此外,我校还开展了感恩的心手语操、感恩记录本、爱心家庭作业、感恩社会、服务他人爱心活动等一系列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感恩”德育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感恩”素养水平,构建了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完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睦,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促进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建设。

诗词解说(下) 篇7

下面再对由诗到词的发展与形成, 做些简介。

词, 将诗的五言和七言格律, 转化为长短句, 所以也称词为“长短句”或“诗余”。诗转为词, 更有利于谱曲演唱。经文人加工后又形成了固定的“词牌”和严格的格律。

现用两个故事来说明词与诗的区分。

故事一:有人把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改写为长短句:“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把原来的“七绝”改成了一首“长短句”的词。

故事二:据说清末某书法家为慈禧题扇, 将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把其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写成了“黄河远上白云”, 丢掉一个“间”字。写完后, 慈禧发现了丢字, 正要动怒, 他却灵机一动, 把原诗改读为一首词读给慈禧听:“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乃使慈禧变怒为笑, 避免了一场大祸。

以上改写的两首由诗为词, 都属偶然, 既无词牌, 也不合乎词的格律。但从这两个故事中, 可以说明词与诗的不同特点, 词已打破律诗的五言或七言的限制, 而成为比较灵活的长短句。但词也并未完全摆脱诗的格律的限制, 在词的五言、七言的句式中, 仍沿用着诗的平仄句式要求;而且在对仗和押韵方言, 也不亚于诗, 所以词也称为“诗余”。

词有多种词牌, 有的词牌如“忆秦娥”“清平乐”等, 可能原有其人其事, 但沿用下来就成为词牌, 与词的内容就不相关了, 如同今天的歌谱一样。可以用同一词牌填写不同内容的词, 所以有“填词”之说。

词以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但在划分上也存有不同的意见, 一般认为在50字以内为小令, 50字到90字之间为中调, 9 0字以上为长调。中调和长调, 一般分为上下阕;在内容上, 一般是上阕写景, 下阕写情。但有很多词作, 并不以此为限。

词的句式, 突破了律诗的五言或七言格式, 句式从一字句 (也称为一字豆) 到十一字句都有, 如宋蔡伸的《苍梧谣》:“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 桂影自婵娟。” (见《宋词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165页) , 毛泽东的《十六字令三首》:“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其中的“天”字和“山”字, 都属于一字句。十一字句,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一词中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和“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都可以算作十一字句式, 但实际上这些长句, 也可视为上六下五和上四下七的联句, 其中又使用着律诗的五言和七言格律。

在词的对仗方面, 由于它是长短句, 对仗的出现较多, 有的是扇面对, 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中的“长城内外, 惟馀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和“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就是扇面对。

词在用韵方面, 要求较宽, 有的在一首词中要换韵, 有的词需要用入声韵, 不再细述。

下面就小令、中调、长调, 举例对词谱作些简介。

毛泽东《十六字令》:“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其词谱是: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或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毛泽东用的是前一个词谱, 蔡伸的《苍梧谣》似乎是用的后一个词谱。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的词谱是: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其词谱是“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这首词, 可算作中调。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凭阑处, 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靖康耻, 犹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这首词的词谱是“仄仄平平, 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平仄仄, 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这首词的特点是, 在后阕中大换头。从字数看, 已达9 3字, 属长调。

下面再举一首长调《沁园春》来作说明。

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它的词谱是: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这首词, 共计1 1 4字, 属于长调, 分上下两阕, 下阕换头;完全符合上阕写景, 下阕言情的要求。而且用了扇对, 在扇对开始时候, 还用了一字豆, 如“望长城内外”的“望”字, “惜秦皇汉武”的“惜”字。在平仄上基本符合上述规格。在内容上, 宏论古今, 气势磅礴, 在格式上, 无论是遣词和组句, 以至对仗、用韵等等, 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因而陈毅同志把它誉为是一首空前绝后的佳作。

词本来自民间, 是可配曲演唱的, 所以也称为曲子词, 后经文人加工, 而成为一种有严格格律的文体, 但在平仄及押韵的要求上, 较诗为宽。词有俚、雅之别, 又以作者风格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派别, 但就其大者而言, 可分为豪放和婉约两大派, 也有重音律和重词章的不同区别, 一般来说, 重音律的词多属婉约, 重词章的词多属豪放, 明张綖说:“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 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 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阅《唐宋词鉴赏词典》序言,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现举南宋俞文豹在《吹剑录》中所记述的一个故事, 来作论词作风格的结束语。

“东坡在玉堂日, 有幕士善歌, 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 只会十七八岁女郎, 执红牙板,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 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 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个故事, 具体地说明了柳永的《雨霖铃·秋别》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前者可算是婉约派, 体现出阴柔之美;后者可算是豪放派, 体现出阳刚之美。

词在内容上, 由于文人的创作越来越宽, 可以言志, 可以惜情, 可以品评历史, 可以抨击时弊。在形式上, 比律诗更为活泼, 从小令到中调到长调, 有着多种词牌, 可供选用, 于是从宋代起便有大量的词作出现, 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文体。

电视解说词 篇8

电视解说词创作是一种特殊写作形式,但在语言文字的要求方面与其他的写作也有许多共性的地方:一是准确,即要抓住要害,明白无误;二是凝练,要高度浓缩,用最少的话表达最丰富的信息;三是生动,应该有点儿文采。

解说词写作需要包含一定的文学要素,具备文学写作能力是写好解说词的重要条件。比如用排比概括,以喻体线索展开陈述,以“形散神不散”的诗化和富有哲理的语言,可以表达丰富的信息,并富有神韵。

但是,解说词是说明性文字,一般不需文学性的描写,不要太多的形容词,因为在画面呈现的形象面前,任何生动细致的描绘都是苍白无力的。我们可以叙述新闻事实、陈述背景材料,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情感、表述主题思想,但是这一切都是围绕着“说明”的需要。这样解说词就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比如用主观叙述和访谈作为解说词的主要形式,不仅呈现眼前所听所见,又表述了所思所感,亲切朴实的口语解说如潺潺流水,静静地流进观众的心田。主观叙述是画外的客观性旁白,或是画外内心独白,也可以“走进画面”作现场的解说,或设置主持人讲述,也可以是画外音对话,但总体上是平实、朴实的叙述,解说词这样的叙述格调,可以增强新闻主体的真实性。

必须指出,解说词虽然是一种“说明”,但决不是对画面表象的说明,解说词一般无须重复画面的内容,它应该配合画面并深化画面的内容,升华画面的主题。比如运用常见的说明性叙述形式,就可以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即拍摄者当时的内心感受和对背景资料的客观陈述,这就不是对画面简单重复的“说明”,而是力求丰富画面的内涵,触发画面的意境,以增强专题片的艺术感染力。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所谓解说词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的引导,它启发观众的想像与联想。解说词是“说明性”的文字,本身没有形象性,它的形象感是观众在解说词的“引导”下进行再想像的结果。比如运用语言创设观众想像的空间,用虚拟性内心独白巧妙地调动观众想像,使他们“看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我们常说,画面要有意境之美,但是这个“意境之美”全靠画面表达是不充分的,这时,富有诱导性的解说词就可以使观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一个专题片的长度是很有限的,不可能全面、细致地反映人物事件的全部内容和全过程,剪接好的未完成的画面也是跳跃的、不连贯的,画面信息也往往是含混的,因此解说词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协调画面信息,体现整体思路。这实际上是“时空的再造”,让人们看到画面的逻辑关系和清晰的基本思路。

比如《来自国企的声音》这个专题片,很有创意,它的解说、音乐和音响完全是振聋发聩的“声音”的组合,其中有具有震撼力的钢琴乐曲的鸣奏,有珠江钢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童志成等人铿锵有力的同期声讲述,这些“声音”与画面既相互照应,又水乳交融,通过“时空的再造”,画面语言和解说词不是单独完成信息的传递,而是双轨并行,有的相互交叉,有的相互碰撞,但是它们都沿着一条共同的线索流畅地发展,这样,专题片主题的升华就很自然,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由此,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就很清楚了,我们可以打个比方,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有如底片的显影,画面是底片,解说词就是显影剂,它可以将画面的内涵意蕴显示得淋漓尽致。电视是“一次过”的艺术,画面不断地呈现却又转瞬即逝,解说词的作用就是将关键性的信息加以放大,将隐蔽的信息加以突出,对容易忽视的细节和动情点加以点化。所谓“点化”就是言简意赅地升华画面的内涵,深化作品的主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观众对于司空见惯的表象事物,一般是止于表象而不作深入的思考的,这时,就需要借助解说词的“点化”对画面加以概括、提炼,使观众从“熟知”变为“真知”。

在电视专题片中,画面与解说的关系一般有两种,一是“声画同一”,二是“声画对位”。这个说法可能过于专业了,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若即若离”。所谓“若即”就是解说与画面保持着紧密的关联;所谓“若离”是指解说并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有点“离”,但是“离”必须保持画面与解说词内在的相关性。我们发现,许多解说词对声音与画面关系的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正是这些解说词使电视画面的表义功能得到了强化和提升。由于解说将同期声、画外音和主持人出镜讲述十分和谐地糅合在一起,这样体现主题的解说就更丰富且具有感染力。这样,电视解说词就不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了,但是它必须讲究协调性。孤立地看,解说词可能是片段的、零碎的、不完整的、不平衡的,如果用文学语言文本的要求去衡量它,可能是不合格的。但是当它融入电视画面之中,就显示出它的价值了。这些片段的、零碎的、不完整的解说词,具有很强的编辑功能,它可以补充画面的不足,完善形象的报道,也可以连接画面,发挥过渡转场的作用。画面编辑将解说词穿针引线地贯穿其中,顺畅的连接使可能出现跳跃的画面段落浑然一体,使转场的叙述更为自如和流畅。只有当画面、解说词、音乐音响构成“金三角”的关系,既相互协调、又各展所长,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的创作是在画面编辑完成以后开始的,因此,解说词的写作一定要根据画面去考虑、去配合,尽量做到严丝合缝,一点儿也不脱节。这样就要注意画面的长度、画面的节奏,还应该注意与音乐的配合。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解说词与画面的“依存关系”。最忌讳的是,写解说词的人不去研究画面,埋头写出一篇文章,然后一个劲儿地将大段的文字往专题片里面“填”,最后是声画分离,解说词与画面“两张皮”,解说词充斥画面,密不透风,不给观众留下一点思考、回味的余地。严格地说,那样的大块文章不能算是解说词,只是文章而已。我们不必一味追求解说词自身文字形式的完美,须知,解说词只是整个电视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不能孤立存在,更不是独立成篇。

二楼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 篇9

养成良好习惯,塑造精彩人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啊,学生从事学习活动需要良好的习惯相伴,但习惯不是先天的、遗传的,而是学生在后天的教育环境中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获得的。我们学校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努力营造优质的教育环境,缩减城乡差异,通过多方教育资源的协同作用,让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教育学生要做文明有礼的人、做健康的人、做勤劳爱学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这么说的: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教育更多地把古老的上一代逐渐积累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文化积淀传承给下一代人,它应该是很有规律的。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他的利息。习惯是人生的主宰,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我们始终相信: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读书就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教学楼每一层楼都设立了读书角,里面的图书都是我校师生捐赠的,希望我校师生丰富课余生活,畅游书海。

请大家往这边走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这是法国思想家爱尔维修说的话。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超常的智商,作为教育者,我们面对的更多的是各方面都很普通的孩子,但是只要我们的教育得法,即使是普通的孩子,我们也可以把他培养成有用之才。

诗教传国运,芳草沁人心,廊道的右边是我校师生诗教部分成果展示及作者的简介。廊道的左边是激励学生的标语及我校各办公室文化建设及各班级文化建设,三尺讲台伴春夏秋冬四季,孜孜不倦育东西南北英才,这是我校教师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这是初一教学组的文化建设,从这面墙上我们看到了初一教师丰富的业余生活、蒸蒸日上的教育、教师给予孩子的期望以及我们老师的多才多艺。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残缺也能创造美丽和奇迹。多用一把衡量的尺子,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在理解、关心和尊重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把尺子,是激励,是信任,更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给学生多一个希望,让每个学生在生命的旅途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浇灌一路花香!

大家看到的这面墙是七年一班的文化建设,用习惯和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和信心换取动力,激励学生要奋发向上永不言弃。

教孩子三年想着孩子三十年

从一个孩子进入校门那天开始,我们就为他做‘起点’上的‘终点思考’。教孩子3年,要为孩子想30年;我们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发展,为孩子一生的幸福负责。

这边是七年二班、三班的文化建设,文化墙上的作品都出自于学生之手,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激励着他们要精诚团结、奋发图强。

教学楼西楼梯的文化建设从一楼到四楼分别为诗、书、礼、乐,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就是教育我们的学生要温柔敦厚、知书达理、学识渊博、心地善良、勤俭庄重、文明有礼。

上一篇:福音老年公寓管理制度下一篇:书红,是我一个兄弟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