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理

2025-01-25

螺旋管理(精选9篇)

螺旋管理 篇1

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子, 已被公认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 并且HP感染与胃腺癌及胃淋巴瘤关系密切, 因此, 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IARC) 将HP列为I类致癌因子。根治HP感染可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 因此如何成功地根除和防止HP传播是治愈胃病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探讨HP阳性患者风险管理策略,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常见慢性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1 方法

1.1 问卷调查。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收集个人行为生活方式信息, 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评估能够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 可以补充完善健康体检的内容, 并为健康体检者的疾病防治或健康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1.2 录入分析

由经过系统培训的工作人员将采集的行为生活方式资料以及体检数据统一录入表格, 并进行综合分析, 为个人健康干预、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风险管理内容

2.1 管理目标分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进行分层管理提高他们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 控制危险因素。长期目标:将检测数据控制在理想水平, 降低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及癌症的发病率。

2.2 健康干预计划

2.2.1 抓好健康教育是有效干预内容。

根据健康风险评估分析结果, 实施适合个体健康教育计划。采用宣传手册、健康讲座、电话咨询、短信追踪等方式为阳性人群提供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治知识, 使体检客户了解根除HP的重要性, 了解HP的传播方式, 告知其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做好餐具、手的消毒, 防止HP的感染。

2.2.2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对与体检后发现检测数值较高, 并且自身胃部不适症状的体检者, 应建议实施根除HP治疗方案, 并电话追踪服药情况, 要求坚持按疗程服药, 提高管理依从性。

2.2.3 实施定期检测是防止复发的根本。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愈后很容易复发, 其复发原因十分复杂, 既有生物学因素如HP感染, 也有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1) 首次抗HP治疗后应指导最少间隔1个月来检测HP, 如仍然阳性, 要与医生联系, 换用或改用其他的药物。治疗后应每季度电话随访1次, 随访内容包括是否完成疗程、HP是否转阴、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整、家人检查或感染情况。

2.2.4 培养良好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众所共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因此, 应加强此类人群的生活方式及健康饮食习惯的指导, 可进行定期的短信宣教, 内容包括如注意卫生, 做好餐具、手的消毒, 可考虑实行分餐制, 采取有效的刷牙方法, 饮食宜清淡、三餐要定时定量, 忌浓茶、烟、酒及咖啡, 注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情绪稳定等内容。使HP感染者对相关知识有了详细了解, 提高其健康管理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2.2.5 需要树立积极主动的社会支持环境

做好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 利用各大媒体在全社会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将疾病预防与疾病治疗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将关注疾病的治疗拓展到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策略, 培养和建立人人主动维护健康的社会支持环境, 培育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 承担自身保健责任, 营造全民参与的健康文化氛围是实现人群健康管理的根本。

由于HP感染与经济、环境、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综合因素有关, 有报道我国普通人群感染率高达40%-70%健康管理机构可对群体的中高危人群实行追踪干预, 为低危健康人群提供健康促进的资源与方便, 防患于未然, 健康风险评估已成为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Wu MS, Wu CY, Chen CJ, et al.Interleukin-10 genotypes associate with the risk of gastric carcinoma in Taiwanese Chinese.Int J Cancer, 2003, 104:617-623.

[2]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94.

[3]杨万刚, 李学峰.幽门螺旋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6 (4) :99-102

[4]严慈庆, 艾鼎敦.美国健康风险评估的发展与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9, 3 (4) :238-241.

螺旋管理 篇2

旅途上偶然结识了一位在生物系教书的过老师,他是研究植物螺旋性的。偶然还去听过几次他有关植物左旋与右旋生长的课,很受启发。野外考察也是植物学必不可少的功课,所以候鸟般迁徒也是他的习惯。他喜欢这样的漂泊。因为漂泊之美,在于它不是简单的精神漫游,似乎还是不甘寂寞的灵魂做着不倦的探寻。他形容自己是一片山岚,伴随着山野古老的节奏,抖落征程万里红尘。跨出一个独特的弧步;越过鸿沟、岁月、时辰。尽兴地摆手旋舞,失重裡都有一个新的平衡。

受他的影响,我也开始关心起了螺旋现象。有一次,看到一个在小店裡东张西望的小孩,突然不见了同来的母亲,于是他慌忙冲出来,在店外的广场上奔走着盲目寻找,结果他走出了一个螺旋的轨迹,转了一圈几乎又回到了原处。好像在这个圆弧轨迹中心存在着一种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平衡,控制着这个轨迹的完成,也决定着圆弧的大小。

宇宙间不仅在植物中有旋柏,以及很多藤蔓也是螺旋着向上生长的现象,其他如贝壳有螺旋纹、行星的运行,就是人体的DNA也是二重螺旋的.结构。伯乐的《相马法》说:“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马。”《尔雅.释畜》也说:“回毛在膺,宜乘。”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则说:“若旋毛眼眶上,寿四十年。”动物毛髮中神秘的螺旋纹,曾被人认为是某种神秘力量进入体内的痕迹而曾被赋予了不同的猜想。旋转着的地球上,有很多漩涡一样的螺旋,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动力,左右着漩涡中心的升降、漂移、扩张收缩和消解。甚至让人怀疑:宗教上的十字架、阴阳鱼,卍字符,大概也是受到了漩涡离心力和向心力动态平衡的启发。螺旋是一种力量的象徵,其运动可以形成扶摇直上的龙卷风,也可以形成深渊中威力强大的漩涡。

有人说:世界上有几种人是必须以行走为要务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商旅、军旅和求道者的行旅,我觉得过老师是应该属于求道者一类人物的。和他结伴去南国的沙滩上留下一行模糊的脚印,虽然它们很快会被潮水抹平,但与走在快捷的柏油马路上相比,还是让人欣喜地留下了创造痕迹。又好像是农人播种的脚步,有几分收穫的期许。过老师在弥留之际还开玩笑说:他就出生在这家医院,就像在林海雪原中迷了路,转了一圈,现在又回到了原点。但在我看来,他显然是划出了一道生命的螺旋的完美轨迹。

螺旋管理 篇3

关键词:油库,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流程,标准化管理

1 概述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是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后, 提钻的同时通过钻杆中心灌注混凝土, 灌注完成后, 通过插筋器和振动锤将钢筋笼插入混凝土桩中的新型灌注桩工艺。该工艺具有无噪声、无泥浆、无振动、成桩质量好等优点, 近年得到较快应用。某油库工程包括15台12.5万m3储罐, 罐区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 桩径600 mm, 有效桩长为20 m~28 m, 基础范围内中间部分矩形布桩, 间距2 060 mm×2 060 mm, 最外一圈环形布桩, 桩距为2 400 mm, 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 100 k N, 罐区总桩数达20 730根。桩基质量和进度直接影响整体工程能否顺利实施。

2 施工标准化管理实践

施工标准化管理首先是确定流程 (工序) , 经分析单桩施工全流程与现场管理薄弱环节, 确定以“钢筋进场、钢筋笼制作、定位测量放线、成孔、灌注混凝土、下插钢筋笼”六个流程为基础开展标准化管理;同时确定了每个流程五个管理要点即“资源、时限、工艺、程序、措施”的标准;并监督各单位在每根桩的施工过程中予以落实, 不符合标准的流程不得开工。以下重点叙述钢筋笼制作、成孔、灌注混凝土、下插钢筋笼四个流程的具体做法。

2.1 钢筋笼制作

1) 资源:交流弧焊机2台、钢筋弯曲机1台、钢筋切断机1台、50 m钢卷尺1把、3 m钢卷尺1把、焊工2人、操作工1人。2) 时限:桩施工前5天完成。3) 工艺:主筋搭接采用双面搭接焊, 搭接长度5d, 保证主筋同心度。4) 程序:a.按设计间距布置主筋, 将主筋与箍筋焊接后点焊螺旋箍筋;笼长与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b.通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及质量监督站对焊接接头进行抽样送检 (A级控制点) 。c.填写钢筋笼质量检验表报验,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和批准后方能使用。5) 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并在规定的范围内操作;主筋及箍筋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试焊, 合格后方可实施。

2.2 成孔

1) 资源:长螺旋钻机1台、挖掘机1台、钻机操作员4人。

2) 时限:从开钻至终孔15 min~25 min。

3) 工艺:长螺旋钻机成孔, 钻至设计深度, 终孔满足设计要求。

4) 程序:a.要求钻头与桩位偏差小于20 mm, 调整钻机并用双垂球双向控制好钻杆垂直度方可平稳钻进;钻头刚接触地面时须关闭封口, 慢速下钻。b.及时清理钻出土方, 并统一转移到指定地点。c.钻进至设计深度及土层, 经现场监理验收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5) 措施:a.钻机移位时, 应保护好桩位控制桩和水准桩。b.钻进速度宜1 m/min~1.5 m/min, 遇卡钻、钻机摇晃、偏移等现象, 应停钻查明原因, 采取措施后方可钻进。c.钻至设计孔深时, 应原地空转5 s后方可停钻。d.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桩需取土样、岩样, 并标桩号。

2.3 灌注混凝土

1) 资源:长螺旋钻机1台、混凝土输送泵1台、挖掘机1台、钻机操作人员4人、混凝土工1人。

2) 时限:从开灌至完成10 min~15 min。

3) 工艺:使用输送泵泵送混凝土, 边灌料边拔钻杆, 直至灌注完成。

4) 程序:a.混凝土进场后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坍落度、和易性, 制作试块标准养护。b.启动混凝土输送泵, 边灌料边拔钻杆, 拔管速度宜在2.5 m/min以内;泵送混凝土不正常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拔管速度, 直至灌满。

5) 措施:a.进场混凝土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坍落度应控制在180 mm~220 mm, 现场检验坍落度不合格的不得使用。b.设专人观察泵压与钻杆提升情况, 提升与泵送宜匹配, , 严严禁禁先先提提后灌, 混凝土须灌至地表。c.钻杆提升至近地面时, 要放慢速度并清理孔口渣土, 以保证桩头质量。d.发现混凝土供应不足时, 立即指挥钻机停止提钻;若因其他原因不能连续灌注, 必须钻入混凝土面下1 m~2 m重新灌注, 不得在饱和砂性土、粉土层停灌。

2.4 下插钢筋笼

1) 资源:长螺旋钻机1台、振动锤1台、挖掘机1台、水准仪1台、钻机操作人员6人、测量员1人。2) 时限:开始至完成8 min~10 min。3) 工艺:启动振动锤, 利用钻机将钢管、钢筋笼牵引到指定深度后, 提出钢管。4) 程序:a.灌注混凝土至地面后, 把钢筋笼套在钢管并挂在钻机法兰上。b.钻机起吊振动锤、钢管和钢筋笼, 钢筋笼对准桩中心无法自重下沉后启动振动锤, 插入混凝土。c.下插到设计标高后关闭振动锤电源。d.钻机提起钢管和振动锤, 提升过程中每3 m开启振动锤1次, 以保证混凝土密实。e.设专人监测并做好施工记录, 每根桩的记录均须经现场监理及时签字。5) 措施:a.下插过程中进行双向垂直度观察, 双向线成垂直角布置。b.先利用自重压入钢筋笼, 无法下沉时再启动振动锤, 控制插入速度1.2 m/min~1.5 m/min。

3 结语

螺旋拉伸运动方法 篇4

拉伸小腿(后部)肌肉

俯身,用双臂和一条腿(伸直,脚尖着地)支撑身体,另一条腿屈于体前放松,身体重心集中于支撑脚的脚尖处,脚跟向后、向下用力,感觉到小腿后部肌肉被拉紧,保持紧张状态,数10,放松,重复3次,然后换另一条腿做3次。

拉伸肩部肌肉

仰卧,抬起一条腿,抓住大腿靠近膝盖一端,用力 拉向胸部 ,保持另一条腿伸直并贴近地面,头部也不能离开地面,保持姿势,数10,重复3次,并换腿。

长螺旋钻机螺旋钻具的结构改进 篇5

1.存在问题

为了保证长螺旋钻机在施工过程中的作业效率,通常要根据施工特点选择钻具:一是根据土质的硬度选择锥形螺旋钻头或齿形钻头;二是根据土质的输送性能选择长螺旋或短螺旋钻杆,三是根据钻孔深度选用相应长度的钻杆。

上述钻具的钻头形式、钻杆结构、钻杆长度一经制造后就无法变更。当地层结构和钻孔深度发生变化时,只有针对新的地质条件和钻孔深度,另行购买与之相匹配的螺旋钻头和钻杆。如此增大了钻具资金投入和库存量,影响使用单位经济效益。

2.改进方法

为解决螺旋钻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在长螺旋钻机钻杆开发过程中,设计出1种新型可调节钻具。该螺旋钻具主要由基础螺旋钻杆1、中间螺旋钻杆2、涨销3、螺栓4、防松垫圈5、引导钻头6、压板7等零部件组成,如图1a所示。

(1)组合钻杆

基础螺旋钻杆1、中间螺旋钻杆2构成组合钻杆。基础螺旋钻杆1和中间螺旋钻杆2的中心管均采用无缝钢管制成。基础螺旋钻杆1与钻机的动力头连接,由动力头输出动力驱动基础螺旋钻杆1旋转。

基础螺旋钻杆1下端为内六方孔,中间螺旋钻杆2上端为六棱柱,基础螺旋钻杆1内六方孔平面和中间螺旋钻杆六棱柱平面上各设有半圆形凹槽,将中间螺旋钻杆六棱柱插入基础螺旋钻杆1内六方孔中,两个凹槽相对后形成圆孔。将涨销3插入圆孔中,再将螺栓4垫上防松垫圈5,并将螺栓4拧入涨销3并拧紧,即可实现基础螺旋钻杆1与中间螺旋钻杆2的锁紧,如图1b所示。

钻孔作业时,不仅可根据土质的可输送性能选择长螺旋或短螺旋钻杆,还可根据实际钻孔深度,选用不同长度的中间螺旋钻杆。或增、减钻杆的根数,以适应钻孔深度的需求。

(2)引导钻头

引导钻头分为斗齿钻头和截齿(矿用硬质合金组合刀具)钻头2种,安装斗齿的钻头结构如图2所示。斗齿5对称焊接在支撑叶片4下端面上,导渣叶片2为1片,较支撑叶片薄。这种结构的优点有2点:一是便于与中间螺旋钻杆的螺旋叶片衔接;二是可将钻出的土壤疏导至中间螺旋钻杆的螺旋叶片上。为了确保在安装引导钻头时导渣叶片与中间螺旋钻杆叶片准确衔接,在引导钻头上端部设计有定位销。

引导钻头6和中间螺旋钻杆2的连接结构,与基础螺旋钻杆1和中间螺旋钻杆2的连接结构相同。

(3)钻孔直径调整装置

将螺旋钻具总成组装完成后安装到钻机上,即可进行钻孔作业。钻孔之前,可通过引导钻头上的截齿和钻杆外侧的2片压板来调整钻孔直径。

在引导钻头的支撑叶片侧面焊接相应长度的截齿,需要钻较大的直径孔时,焊接长的截齿;需要钻直径较小的孔时,焊接短的截齿。

在基础螺旋钻杆外侧设置2片压板,2个压板对称布置,在钻杆轴线上相差半个螺旋截距。压板一侧固定有转轴4,转轴4上、下端设有凸缘,凸缘分别穿入螺旋叶片外侧轴套3的圆孔中,压板可绕轴套3摆动,并通过螺栓2固定,如图3所示。

钻较大直径孔时,压板向外张开并用螺栓固定;钻较小直径孔时,压板向内收拢并用螺栓固定。此外,该压板还可起到清理钻孔上口侧壁作用,能使孔壁表面光滑。

3.改进效果

可调节组合钻具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结构简单、易于更换。二是通过增减中间螺旋钻杆的数量,可适应不同的钻孔深度。三是改变压板的摆动角度,更换引导钻头边部截齿长度,可适应不同钻孔直径的需要。四是能保证施工孔壁的圆滑整洁,避免塌孔。五是通过更换不同结构的引导钻头,能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地质条件需求,可节省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螺旋管理 篇6

出渣机一般分刮板出渣机和螺旋出渣机两种。刮板出渣机一般的情况下是在箱式体内运动, 有观察维修孔, 便于发现问题, 较易处理。而螺旋出渣机外壳是圆筒, 一般没有维修孔, 不过故障也较刮板出渣机要少, 但一旦出故障就容易出大问题, 尤其是螺旋叶片长期在出渣坑里的酸性水中浸泡运行。因为煤渣和烟气中含有SO2等遇水后形成亚硫酸 (H2SO3) , 亚硫酸很容易氧化形成强酸H2SO4腐蚀性物质。

加上又受高温热水的氧化腐蚀, 对出渣机部件构成极大的腐蚀危害。

螺旋出渣机长期经高温酸水腐蚀后, 叶片逐渐变薄→变形→穿孔→部分段叶片溶化掉而脱落, 致使出渣效果变差到最后叶片无法正常工作时, 螺旋机就得进行整体大修来更换叶片了。

在工厂里, 当螺旋机筒体还能使用或稍加补缺仍可使用时, 只需更换叶片整体, 一般老板们为节省新购资金, 同时减少从厂家定购设备的时间, 确保尽快恢复生产, 要求尽量自己进行自制改造维修。螺旋机叶片是连体安装, 不像搅拌机叶片那样为单片安装 (各不相干的可独立更换) , 而是呈螺旋状整体连接, 更换时必须整体叶片的更换, 因为如果当一端的叶片已腐蚀脱落到不能工作时, 既使另一端没有脱落, 但腐蚀程度也到相当程度, 因此最好整体更换, 确保以后生产的较长时间性。

市场上很少有现存的螺旋叶片购买, 只能根据原叶厚度买回相应的钢板材料自己制作。根据原叶片外直径和中心轴直径先制作圆环板 (如图1) , 要求圆环板内孔直径略大于中心轴, 以便容易装入轴中。

圆环板数量的确定:以原螺旋机内螺旋叶片外边缘线总长除以圆环板的外圆周长便近似为要准备的圆环板的数量, 除不尽有小数时就多备一块, 螺旋叶片安装制作完后再将多余的长度部分割掉便可。

制作时首先将每块圆环板都割出一个缺口线 (如图2) , 将其环面断开, 并将其用工具错开位 (如图3) , 错位的程度要图中A、B完全错位, 全部露出割口截面, 并要求错位方向一致。然后将错位后的圆环板全部穿入中心轴内。先将第一块圆环板的缺口下边B的内圆焊在中心轴上, 并将其圆环板内圆1/2或2/3以上部分对圆环板两边牢固地焊接在中心轴上。再将前一圆环板的缺口上边A与后一圆环板的缺口下边B对齐进行对接焊好, 两边焊牢, 确保强度。

将所有圆环板按此方法连接完后, 在最后一块圆环板的上缺边以上部分的圆环形上割一个孔, 备穿钢丝绳用。

螺旋管理 篇7

螺旋压榨机广泛应用于含有一定纤维农业物料的榨汁和脱水作业。如经果汁分离后的鲜葡萄皮渣或者发酵后的葡萄皮渣、沙棘果、芦荟和生姜等果蔬的榨汁;玉米芯渣、绞股蓝、甜叶菊、白菜、乌拉草、芹菜或菊花等的脱水。该装置主要由动力装置、挤压螺旋、螺旋管、压榨机本体、进料斗及卸料斗等组成。其工作过程为:农业物料由进料斗进入螺旋管,在挤压螺旋的作用下进行压榨,脱水后从出口排出。而在对待加工农业物料进行挤压的过程中,现有压榨螺旋是靠着螺旋与螺旋管内壁的距离越来越小来完成压榨的,螺旋叶片会受到强力的挤压作用。因此,螺旋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成为保证螺旋压榨机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目前,用于农业物料压榨的压榨螺旋还未曾有过对其强度的相关分析。如果压榨螺旋强度不够,将导致螺旋发生疲劳,以致破损甚至发生断裂。轻者造成压榨性能大幅度下降,出现局部堵塞现象;重者将造成机器严重破损,相关系列生产出现大面积中断[1]事故。

本文根据压榨螺旋的工作特点及其材料属性的要求,对压榨螺旋进行了理论受力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最终确定了整个压榨螺旋的受力分布情况。这既为压榨螺旋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又为螺旋压榨机对农业物料进行正常的压榨分离提供了保障。

1 压榨螺旋理论受力分析

螺旋压榨机在对农业物料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压榨螺旋螺纹与农业物料间的摩擦是不可忽略的。为此,本文考虑了摩擦因素,对螺旋进行受力求解,如图1所示。

将其螺纹类型可以简化为矩形,设其平均半径为r,螺距为h,螺纹升角为α,螺母螺纹与螺杆间的静摩擦系数为fs,摩擦角为ψ,则有[2]

undefined, tanψ=Max(fs) (1)

螺旋压榨机在作业的过程中,当主动力偶M作用于螺杆使得其处于旋进工况时,螺旋会受到农业物料的反作用力FN。取压榨螺旋的小块工作面元,设作用其上的法向约束反力为ΔFn,摩擦力分为ΔFs。在螺杆旋进时,由库伦摩擦定律可知,在极限情况下有

ΔFs=fsΔFn =ΔFn tanψ (2)

由于压榨螺旋处于临界平衡状态, 假设驱动其旋转的极限力偶矩为MH,在压榨螺旋螺纹工作表面上,受到其约束反力主矢Fz,该力与螺旋受到农业物料的反作用力Fn相平衡,并且驱动力偶MH与主矢Mz是相平衡的。在螺旋所处的空间力系中,由其平衡方程可以得到

Fz=Fn (3)

MH=r tan(ψ+α)Fn (4)

对于该农业物料螺旋压榨机,螺杆所受到的轴向压力FN、在螺旋中径处受到的圆周力为Ft与驱动力偶矩M的关系则可以表示为

M=Ftr (5)

MH,L=r tan(ψ±α)FN (6)

由螺旋压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以上分析可知,叶片单位面积上受压榨物体产生的平均约束反力Fn′=950N/m2,螺旋叶片的摩擦力Fs′=750N/m2。而螺旋压榨机作业过程中螺旋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则需要利用有限元法进行应力应变分析。下面用ANSYS软件对压榨螺旋进行强度的分析。

2 建立压榨螺旋的模型并进行网格的划分

该压榨螺旋的基本参数为:螺距118mm,共4圈;叶片厚4mm;螺旋外径118mm;功率3kW;物料压榨后排干渣量1.5m3/h;材料为45号钢。首先,在ProE中建立螺旋的实体模型;然后,通过ANSYS与ProE的接口将其转入到ANSYS软件中,如图2所示;接下来,选择Solid285类型完成对螺旋模型的自由网格划分。压榨螺旋受力如图3所示。

3 对螺旋施加其边界条件

螺旋压榨机作业过程中,其螺旋轴的一端固定于配套的轴承上,而另一端则限位固定。由此可知,压榨螺旋模型的一端处于全部约束状态,而另一端约束为UX和UY。

4 施加载荷,求解并进行后处理分析

螺旋压榨机在作业过程中,所压的农业物料会对螺旋叶片产生反作用力,分别为摩擦力Fs和正应力Fn。将这些反作用力等效地作用到与物料相接触的螺旋叶片表面以及螺旋径向的最外层部分,进行求解后,螺旋的变形情况如图4所示。利用ANSYS后处理分析,得压榨螺旋节点位移的矢量和图如图5所示。

由图4和图5可知,压榨螺旋的位移最大量为0.469mm,并且螺旋的径向位移的最大值都均未超过这个最大值。由此可以确定,当压榨螺旋受到被压农业物料的作用时,其所发生的位移量是满足变形条件的。压榨螺旋的一般许用应力Sn=315MPa。由实际情况可得,取安全系数n=2,那么该基本许用应力值为Sn/2=157.5MPa。图6为压榨螺旋的等效应力图。在Fs和Fn的共同作用下,压榨螺旋的最大应力值为0.775MPa,位于压榨螺旋旋出端叶片端口处,并且这个值小于材料的基本许用应力强度值。

以上就是基于有限元软件对该螺旋压榨机螺旋所进行的强度分析。从分析可知,该压榨螺旋的强度完全满足农业生产中螺旋压榨机对农业物料进行作业的要求。

5 结论

1)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压榨螺旋的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了压榨螺旋的应力分布规律。根据分析可知,该农业物料螺旋压榨机工作时螺旋强度完全满足要求,且安全性较高。同时,这也为以后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和设计更高效稳定的压榨螺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由分析可知,压榨螺旋叶片的根部和螺旋轴接点处是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这主要是由于叶片在此处发生变形造成的,在生产中应该加以注意。同时,螺旋出口叶片的末端受力大,应适当地加厚,以使其得到保护。

摘要:压榨螺旋是螺旋压榨机工作装置的基础部件和关键部件之一,其强度是影响压榨性能关键因素。为此,根据压榨螺旋的工作特点及其材料属性的要求,对压榨螺旋进行了理论受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最终确定了整个压榨螺旋的受力分布情况;最后,在对螺旋ANSYS的后处理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在正常的工况下螺旋强度是完全满足工作要求的。本研究可为螺旋压榨机对农业物料进行正常的压榨分离提供保障。

关键词:螺旋压榨机,强度,农业物料,有限元分析

参考文献

[1]钟世金,莫江涛,王静文,等.基于ANSYS的螺旋结构参数化建模[J].有色设备,2005(1):9-11,52.

[2]王文斌.机械设计手册[K].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侯东生,杨立军.螺旋压榨机的受力分析及平衡问题[J].力学与实践,2007,27(1):72-74.

[4]王富耻,张朝晖.ANSYSl0有限元分析理论与工程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马东伟.三维动态螺旋压榨过程的研究[D].沈阳:沈阳化工学院,2007.

[6]周宁.ANSYS机械工程应用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7]黄锦锦.压榨螺旋维修的技术探讨[J].中华纸业,2010,31(16)58-60.

沉默的螺旋 篇8

沉默的螺旋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 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 如果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 即使自己赞同它, 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的增势, 如此反复循环, 便形成了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 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的发展过程。

起源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 (E·Noelle-Neumann) 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 她在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演变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受到很多肯定的同时, 也引起了一些批评, 有批评指出:该理论过分强调“害怕孤立”这一社会心理因素, 忽略了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 即使感到孤立, 人可能在“权衡利益”后采取行动, 不一定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时不仅不沉默, 还可能发出攻击性的言语或行为。在这里, 个人的差异也应予以考虑。对“社会孤立”的恐惧, 不是一个绝对的常量, 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议题, 压力程度也会不同。

应用

沉默的螺旋理论提供了一种考虑问题的视角:团队意见的形成不一定是团队成员“理性讨论”的结果, 而可能是对团队中“强势”意见的趋同后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强势”意见所强调的东西, 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当团队中的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时候, 少数有可能屈于“优势意见”的压力, 表面上采取认同, 但实际上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就可能出现某些团队成员公开“表达的意见”与团队成员“自己的意见”不一致。

平面螺旋天线综述 篇9

一、国内外平面螺旋天线使用现状

平面螺旋天线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相对于国内的技术水平,国外发展的比较成熟。有资料显示的国内平面螺旋天线频率做到0.5~40GHz,其中18~40GHz频段采用脊波导馈电结构。国外已经有0.5~100GHz频带的产品,0.5~18GHz天线采用金属反射腔填充吸收材料的方式,馈电balun为普通的宽频带balun。图1为美国AEL开发的2~100GHz组合螺旋天线,该天线设计思路比较独特,采用分频段设计,分别由2~18GHz变形平面螺旋天线、18~40GHz平面螺旋天线和40~100GHz脊喇叭天线组合而成。

二、平面螺旋天线和平面等角螺旋天线的工作原理

(一)曲线方程。

1.平面螺旋的曲线方程。

曲线方程:r=a(φ±δ/2),其中,a为螺旋增长率,φ为方位角。各参数所代表的意义如图2所示。

参数方程:

对于自补型,δ=п/2,这时,相邻两条辐射臂之间的空气缝隙与螺旋辐射臂具有相同的宽度。

2.平面等角螺旋的曲线方程。

曲线方程:r=r0eaφ

参数方程:

(二)工作原理。

平面螺旋辐射器和平面等角螺旋辐射器的参数计算在很多资料中都有,这里不再赘述。平面螺旋天线和平面等角螺旋天线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平面螺旋的辐射臂从内向外都是等宽的。平面等角螺旋的辐射臂从内向外逐渐展宽,到了最外圈时已经变得很宽。因此平面等角螺旋的优点是对加工工艺的要求不像平面螺旋那样严格。由曲线可以看出,在低频时(主辐射区在螺旋的外圈),由于平面等角螺旋的辐射只有很小的两块,并且没有布满一圈,因此平面等角螺旋的缺点是在低频时圆极化性能不如平面螺旋好。下面只以平面螺旋天线为例作介绍。

1.辐射机理。

如图4所示。对于自补型平面螺旋天线,从A点沿螺线绕到P点的行程与从B点沿另一根螺线绕到Q点的距离相等。P、Q两点在以O为中心的圆上,圆半径r=OP。当PP’=Δr很小时,从P沿螺线绕到A点与从P’绕到B点的行程相差约为πr(圆周长的一半)。

当从A、B两点反相馈电时,则P、P’两点的相位差为。如果圆周长,则相位差变为2π,即P、P’两点电流同相,因而有最大辐射。因此,平面螺旋的主辐射区是集中在平均周长为一个波长的那些环带上,频率改变时,主辐射区随之变动由此引起的方向图变化不大,这也就是平面螺旋天线具有宽频带的原因。主辐射区平均周长为一个波长的辐射也叫做一阶模辐射。

按照上面的计算,当沿着螺线继续扩大到周长等于两个波长时,线上相邻两点的电流反相,该区域没有辐射。再继续扩大到三个波长时,相邻两点又同相,该区域产生三阶模辐射。如果螺旋的直径足够大,还会产生五阶模、七阶模辐射。三阶模辐射的主辐射区直径是一阶模辐射主辐射区直径的三倍,假设产生三阶模辐射的频率为f0,则该频率的三阶模辐射主辐射区与频率为的一阶模辐射主辐射区重合。基于这一点,采用金属反射腔要同时增强f0的三阶模辐射和的一阶模辐射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样也很难实现既增强的一阶模辐射又同时抑制f0的三阶模辐射。这就是金属反射腔带宽一般只能做到2.5个倍频程左右的原因。

上面介绍的一阶模和三阶模是从A、B两点反相馈电的,辐射沿着平面螺旋轴线,这种模式称为轴向模。

当A、B两点同相馈电时,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一阶、三阶模不辐射,只有二阶模辐射,这时的方向图为倒“8”字形,与垂直单极子天线方向图相似,因此二阶模又称为法向模。

2.基本尺寸计算。

螺旋内部半径,外半径。相应频率主辐射区处金属反射腔深为四分之一波长。为保证低频端驻波比和轴比性能,通常金属反射腔的半径取为。这些计算只是一般的平面螺旋的计算,对于小型化天线来说,这些公式需要做一些修改。

3.基本特性。

平面螺旋的特性阻抗约为120~160Ω,加金属反射腔时的增益约为4~6dB。

三、已经仿真过的天线形式

(一)平面螺旋形式。

已经仿真过的平面螺旋形式如图5所示。

图(a)为普通的双臂平面螺旋,图(b)为矩形平面螺旋,图(c)为偏心平面螺旋,图(d)为四臂平面螺旋。

普通平面螺旋计算公式与2.1相同。矩形平面螺旋的边长约为波长的十分之一。偏心平面螺旋一般用在结构比较特殊的场合,方向图会略微偏离轴向。四臂平面螺旋多用于跟踪寻的,作为普通的单元天线使用时,馈电较双臂平面螺旋困难。

除上面四种平面螺旋外,还有螺旋末端用柱螺旋接地的形式,可以减小螺旋直径;螺旋末端做成锯齿形,可以改善低频轴比和增加带宽;在螺旋臂末端用几十个电阻加载(或者渐变涂覆碳层)、渐变涂覆吸收材料等形式,可以大大改善天线低频性能,但是这些形式的天线加工和建立仿真模型非常困难。

(二)金属反射腔形式。

目前了解到的金属反射腔主要有图6所示的三种形式。三种反射腔中,以图(a)的形式使用最为普遍,因为我们通过比较发现,与图(a)相比,图(b)和图(c)两种反射腔的天线性能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三)平衡不平衡变换器(balun)。

我们已经仿真过了很多种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图7是所有balun中性能最好的一种,该balun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在20:1倍频程内驻波比小于1.1,这种balun的纵向尺寸约为中心频率波长的二分之一。

(四)波束等化器波束等化器如图8所示。

波束等化器对改善天线方向图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波束等化器的尺寸通常都会比较大,适合于对尺寸要求不高的场合。

四、发展及设想

(一)发展。

我们研究平面螺旋天线的目的主要是期望从以下四个方面获得比较大的突破:一是宽频带应用;二是等化波束;三是高频应用;四是小型化。这四个方面代表了平面螺旋天线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在哪一个方向取得进展,都会极大地拓展平面螺旋天线的应用领域。

(二)设想。

针对平面螺旋天线未来的四个发展方向,提出以下设想以供参考。

1.宽频带应用。

主要是解决反射腔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采用异形反射腔;二是腔体内填充吸收材料。采用异形反射腔的优点是天线效率比较高,可以提高天线增益,但是要获得宽频带,反射腔的形状需要仔细设计。腔体填充吸收材料的优点是天线频带宽度可以做得很宽,这取决于吸收材料的性能,缺点是天线效率比较低。在仿真设计时,吸收材料与天线辐射体表面的距离对天线性能的影响非常大,需要仔细设计。另外,实际的吸收材料性能是渐变的,这虽然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吸收性能,但是却给仿真参数设置增大了难度。

2.等化波束。

前面的波束等化器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等化波束的方法,波束等化效果也比较好,但是这种波束等化器会大大增加天线尺寸。我们应该从天线结构、原理方面来解决天线波束等化的问题。例如,采用自补型的平面螺旋天线就能够提高天线波束等化效果。

3.高频应用。

我们现在平面螺旋在高频的应用主要是受到中心馈电点尺寸加工工艺的限制,如果能够从螺旋臂末端馈电、用非接触式馈电结构(如波导照射、耦合结构),则螺旋中心部分尺寸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限小,也就是天线的高频频率可以达到无限高。目前已经见到的类似做法是,将螺旋做成槽线结构,在螺旋臂末端采用微带线到槽线过渡的馈电结构,如图9所示。这很符合我们的设想,但是微带线到槽线过渡结构的频带宽度相对于平面螺旋的频带宽度来说非常窄,因此这种结构能够实现窄频带时的高频工作。

4.小型化。

在工作频率比较低的情况下,按照2.2中计算公式得到的平面螺旋天线尺寸一般都比较大,在很多场合(特别是弹上环境)都无法应用。因此有必要对这类天线进行小型化设计。我们已有的做法是利用相同频率时柱螺旋直径比平面螺旋小这一现实,在平面螺旋臂末端连接一个相同直径的柱螺旋,仿真和实测结果都证明这种结构能够减小天线尺寸,但是结构实现上略有难度。

五、结语

平面螺旋天线在我所已经应用了多年,技术上一直是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没有做过专门的技术攻关,这次平面螺旋天线专题研究课题组的成立,就是为了在宽频带应用、等化波束、高频应用、小型化等四个方面进行技术攻关,提高我所平面螺旋天线的技术水平,拓展平面螺旋天线的应用领域。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平面螺旋天线的基本原理,得出了平面螺旋辐射器和腔体固有的影响频带宽度和加工难度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和设想,为其他从事平面螺旋天线研究的人员提供非常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平面螺旋天线,反射腔,balun

参考文献

[1].滕秀文.电子战用平面螺旋天线.机电部29所

[2].RICHARD C.JOHNSON《ANTENNA ENGINEERING HANDBOOK》Third Edition,R.R.Donnelley&Sons Company.1993,14:1~14:29

[3].王元坤,李玉权.线天线的宽频带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螺旋管理】推荐阅读:

螺旋钢筋05-10

螺旋气道06-14

多层螺旋06-16

螺旋模型06-18

螺旋输送10-24

知识螺旋10-28

螺旋传动11-22

螺旋铣削12-16

螺旋动脉12-23

三螺旋创新07-17

上一篇:国际援助论文下一篇:基于钢筋混凝土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