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厂安全生产管理

2024-09-09

电路板厂安全生产管理(共8篇)

电路板厂安全生产管理 篇1

0 引 言

随着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s)产业的飞速发展,借助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进行现代化生产管理已十分必要和迫切。然而过去我国自主开发的IC-CAM系统仅限于芯片制造即前部工序的管理,而且生产管理的报表样式都是事先定制好的,不易变动。实际中的封装、测试等后部工序通常是劳动力密集化的工作,生产管理、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更加繁琐,用户需要的报表样式也更加灵活。因此,集成电路生产后部工序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势在必行。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针对封装工艺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研发,根据封装生产的实体模型进行数据库建模和界面开发,按照封装工艺的生产流程及职能划分功能模块,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其工作范围。系统设计中既考虑到有利于提高封装工艺的生产管理水平,也要尽量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尤其是本系统的自由设计报表功能充分满足了用户对报表样式的个性化需求。整个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结构,利用Oracle数据库系统和PowerBuilder实现。

1 封装工艺生产管理实体模型分析

实体模型分析的目的是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确定系统开发目标,建立数据模型,是整个系统开发设计的最关键阶段。通过分析封装工艺生产的业务环境及应用环境,根据用户的基本需求,对封装生产的项目管理流程、数据流程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构造出生产管理的初始数据模型,开发出初步的输入输出界面。投入试用后,根据用户反馈信息不断加以完善。

1.1 项目管理流程分析

进行项目管理流程分析时,一个实际的生产项目总是以用户的需求作为最初的拉动信号。分析业务流程,了解生产活动的具体处理过程,并将整个过程分解成若干独立活动项目,再经过反复修改得到与用户需求信息一致的封装生产活动项目管理流程图。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该图清晰地反映了整个封装生产活动的主要过程,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基础。

1.2 封装生产活动的数据流程

数据是管理系统的载体,是处理封装生产活动流程的主要对象,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也是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分析和整理项目管理流程分析中的数据以及数据维护的过程至关重要。

在数据模型设计时,首先要将生产流程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载体(如报表、台帐、生产流程卡等)进行汇总,然后将这些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查实际的生产活动管理模式,理顺其中的相互关系。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分析。通过分析数据流程,建立数据流程图DFD(logical data flow diagram),并描述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关系,准确地反映封装生产的管理流程(见图2)。

2 封装工艺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2.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本系统要实现对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生产线的全面、实时的管理。根据系统分析的需求和实际的生产流程,在数据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如图3所示的7个子系统。

2.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在系统实现过程中,以数据流程图为基础,将生产业务所涉及的各种数据信息汇总,存放在数据库中集中管理。生产管理系统数据信息库既要保存所有数据信息,也要反映数据信息本身相互间的关系。

对系统分析得出的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组织,形成实体、属性及实体间的联系。建立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生产的关系模型并完成关系模型到数据库表的映射,通过规范化设计消除冗余数据和冗余联系,并经过优化得到合理的表结构。

2.3 界面设计

美观清晰等是界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由于PowerBuilder本身的控件难以满足图形界面多样化的要求,系统实现时,通过调用Windows动态链接库user32.dll和gdi32.dll设计出了具有自绘功能的控件来实现较复杂的图形界面设计(见图4)。

3 自定义报表设计技术

报表的样式因生产工艺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系统报表都是根据用户的要求预先定制设计的,这大大限制了用户调整报表样式的自由度。本系统引入了自定义报表生成功能,将固定(传统样式报表)和自定义(活动)的报表功能相结合,大量常用报表采用固定输出格式(如图5);一旦用户需要生产新形式的报表,也可以通过自定义报表模板来设计个性化的输出报表。自定义个性化报表的生成可以通过自动与手动两种方式设计。

3.1 自动报表设计

自动报表设计功能使用户能够按照默认的报表格式显示需要的数据信息。

PowerBuilder的数据窗口对象属性提供了线条,矩形框,文本框,字体设置等功能。在此需要两个数据表共同实现(Report1和Report2,两个表通过唯一的ReportID关联)自动报表功能。Report2存储报表样式(包括控件的类别,坐标参数,文本的字体参数及要显示的数据字段的名称)。Report1存储需要在报表中显示的数据信息所在的数据窗口名称。Report2存储有默认的报表样式及用户选择的数据字段名称。浏览报表时,首先从Report2中读取默认报表样式参数以及用户要显示的数据字段名称,从Report1中读取数据窗口名称,然后根据这两个参数动态改变报表输出界面的数据窗口对象,这样自动生成的报表便是按照默认的报表样式显示用户需要的数据。

3.2 手动报表设计

手动报表设计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操作任意修改报表的格式(如编辑页头,页尾,标签文本字体,数据字段位置等)。

手动报表设计与自动报表设计的实现原理类似,也是通过Report1表和Report2表共同实现,报表的手动操作在一个数据窗口dw_grid中完成。这里将数据窗口分为四个区域:页头,细节,总计区,页尾。用户编辑报表样式时将调用dw_grid的数据窗口属性,并通过dw_grid的update()方法将用户自定义的报表样式参数存储在Report2。生成报表时,首先从Report2中读取已编辑并保存的报表样式参数和要显示的字段名称,从Report1中读取数据信息所属的数据窗口名称,然后动态改变手动报表输出界面的数据窗口对象,按照已划定的四个区域逐一显示。这样生成的报表能够完全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图6为自定义报表设计界面。

4 结束语

本文自主设计和实现的集成电路后部工艺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由顾客订单到最终产品的全生产过程实时管理,可以实现IC生产前部及后部工序的全程无纸化管理,首次在ICCAM系统中引入了自定义报表设计功能,以方便用户可生成个性化报表。

整个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模块划分和数据库设计完全符合国内IC制造实际情况,对客户机的要求低。目前,系统性能经过反复测试优化,充分考虑了IC生产数据流量大的实际需求,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可望在国内外IC生产企业中推广应用。

摘要:针对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采集大量的生产数据信息,并自动完成统计分析,生成各种实时的报表;特别是增加了用户自定义报表编缉功能,使得管理者和工程师能够快速地生成自己所需形式的报表,统计分析生产流水数据,提高生产的工艺管理水平。目前,系统性能已经过测试优化并投入试运行。

关键词:集成电路,生产管理,报表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参考文献

[1]Geoff Ingram.Oracle性能优化.张建明,英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电路板厂安全生产管理 篇2

四、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执教者:孙晓斌

1.教材分析

本节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是在学习过了电路及电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拓展。本节以此前学习为基础,既是旧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新知识的延伸。

本节编排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电路,学会生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非常普及的今天,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对以后的生活与生产实践意义分外重要且是必要的。我们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学生既能了解家庭电路的结构组成和连接方式,如何正确使用测电笔,还可以认识相关的日常安全用电常识,强化安全用电意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无论是对学生知识学习还是培养能力,这一节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2.学情分析

1.学生对庭家电路与安全用电认知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应基础,具体实践相对缺乏,学生既存在新奇,强烈渴求的心理预期、又感到害怕的心理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2.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探讨与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施兴趣引导、激励教育贯穿于课堂,达到教学目标,则比较容易的。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家庭电路的布线示意图的结构组成和连接方式。

2、知道插座、家用电器靠供电箱统一接地的作用。

3、知道火线、零线、地线的含义,会正确使用测电笔正确辨认火线和零线。

4、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知道家庭电路中产生的负载过大的后果,知道熔丝(保险丝)的作用,会正确选用熔丝。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安全电压,知道常见的几种触电情况、避免触电方法,积累安全用电常识。

2、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

家庭电路的布线示意图、测电笔的结构和正确使用、熔丝熔断的原因、熔丝的作用和选择、常见的几种触电情况和急救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常见的几种触电情况、避免触电方法。4.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平时在家看电视、使用电饭锅、电风扇、空调等,如果家里突然出现了电路故障,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去动手解决问题呢?

当然,我们在学习了本节课后,对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有了认识、熟悉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有所作为的小电工。首先,我们应当了解一下家庭电路的布置、结构组成和连接方式。

1、家庭电路的学习

活动一:观看家庭电路的布线图

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结构组成,要注意连接的顺序及连接的方式。

电能表、闸刀开关是如何连接的?电灯和开关是如何连接的?插座、各家用电器是如何连接?注意开关和电灯的连接位置。注意连接的顺序、连接的方式。

火线和零线:了解火线和零线

地线的作用:防止触电

活动二:观察测电笔

了解测电笔的结构及作用。

教师提问:如何使用测电笔?教师讲解原理。

学生练习使用测电笔

安全用电的学习

活动三:探究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根据简单电路的知识回顾电路短路。

了解家庭电路的短路、原因及危害。

学生实验观察:家庭电路短路实验。

学生总结得出结论:短路可引起电路电流过大。

回忆家庭电路经常跳闸的原因。

了解超负荷电路

实验观察:家庭电路过载电路实验。

学生总结得出结论:超负荷工作可引起电路电流过大。

师生共同总结电流过大的原因。

我们在家庭用电时能避免危险的原因---熔断器

熔断器的作用 材料特点 选择方法

不能用其它材料乱代替的原因

触电:

教师提问:什么是触电?为什么一节干电池不会引起触电?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触电的两种方式:单线触电、双线触电 触电的急救

学生阅读生活、社会、物理部分。进一步了解用电安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堂巩固练习。5.板书设计

一、1、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电源)→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保险盒)→插座→用电器+开关→……等组成

2、插板接法:左零右火、上地

3、开关控制火线

4、正确使用测电笔

二、安全用电,防止触电

1、引起火灾的原因之一:

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导致电路元件温度过高,达到着火点。

2、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1)短路会引起家庭电路电流过大。

(2)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超负荷运行)会引起电流过大。

(二)熔丝(保险丝)

1、制作材料:用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2、选用要求:保险丝的规格应等于或略大于电路中所有电器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

3、不能用铁丝、铜丝代替。

(三)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四)1、两种类型的触电:单线触电 双线触电

2、触电急救方法:发生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进行救护!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活动一:观看家庭电路的布线图

教师提问:电灯和开关如何连接?插座和各用电器如何连接? 师生共同探究。活动二:观察测电笔

教师讲授:如何使用测电笔(讲解原理)学生练习使用测电笔

活动三:探究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实验观察:短路实验

学生得出结论:短路可引起电路电流过大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过载电路实验

学生得出结论:超负荷工作可引起电路电流过大 师生共同总结出电流过大的原因。

教师提问:什么是触电?为什么一节干电池不会引起触电?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触电的两种方式:单线触电、双线触电 教师提问:一旦触电,触电的急救将如何进行?

学生阅读生活、社会、物理部分,进一步了解用电安全。7.教学反思

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探讨与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需要实施兴趣引导、激励教育贯穿于课堂。

实际操作中,依据了教材编排顺序,依据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家庭电路部分各知识点按照课本顺序一一进行了呈现,在安全用电和防止触电两部分中依据了学生常规认知思路采用了交叉呈现知识点的方法,并在各部分的尾部利用习题巩固学生本部分所学,学以致用。

电路板厂安全生产管理 篇3

关键词:分析决策,信息采集,集成电路封装测试

0引言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设备是集成电路行业进行封装和测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封测企业的总资产中占有极高的比例。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品多达几千种, 近千种材料, 封测生产设备具有种类多、生产设备数量多、设备非常昂贵、设备精度高等特点, 因此封测行业对生产设备的运维标准相比其他行业要高, 除了正常的设备运维管理, 还需要对生产环境进行管理, 保证生产环境恒温、无尘。

在设备管理上, 大部分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仍处在事后维修的水平阶段, 设备损坏后才维修, 不坏不修理。设备故障尤其是关键设备故障, 会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甚至是停线,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的特点:垄断、资金密集、技术密集、自动化程度高。信息化建设是封测企业为提高其行业竞争力, 提升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1]。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制造执行系统) 承接ERP, 生产设备管理是MES的核心模块, 实现对生产车间、生产过程的无缝化管理, 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的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主要包括:生产环境管理、设备台账管理、设备运行和维护、设备生产状态监控、生产设备备件管理、生产设备运维指标分析。

本系统架构设计采用B/S结构, 支持应用层动态扩展。系统依靠先进的生产设备运维管理方法, 结合企业自身特点, 以设备运行状态数据采集为基础, 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及产品质量、降低设备宕机概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目标, 通过在国内某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实施中证明, 系统可以有效提升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生产设备管理水平。

1生产设备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是建立在生产设备数据采集的基础上, 以提高设备生产效率、降低设备宕机概率、降低生产设备运维成本为目标。

面向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的生产设备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该架构分为2个层次:应用层 (呈现层) 和平台层。应用层 (呈现层) 支持浏览器应用、 桌面应用和APP开发。平台层包括服务层、控制层、 实体层和设备访问接口服务层。服务层包括设备状态监控服务、设备维修服务、设备点检服务和设备基础信息服务等。控制层包括维修管理、点检管理、监控管理和基础管理等。实体层包括维修记录、点检记录、监控记录和基础信息等。设备访问接口功能包括:SEMI标准封装和解析、设备状态实时监控服务、设备状态信息采集等功能。

生产管理系统架构如图一所示。

2关键技术介绍

生产设备信息采集是实现对设备状态监控、制定设备运维计划的基础。面向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通信方式和数据采集信息。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的生产设备是由不同的厂商生产, 操作系统存在差异, 但都支持SEMI标准 [2]。SEMI标准中的GEM标准定义了通过通信链路所能看到的半导体设备的行为, 这为支持半导体设备的自动化加工程序提供了功能性和弹性。主机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起任何GEM消息场景, 设备必须按照GEM标准中的描述做出响应。

采集信息包括:生产设备的Down、Up、Wait、 Running等状态信息。需要通过在线采集实现对生产设备数据的自动采集。

3面向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的生产设备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对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的行业特点和生产设备运维的方式进行分析, 将面向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的生产设备管理系统划分为6个部分: SEMI标准解析和封装、生产设备状态实时监控、生产设备状态数据采集、生产设备维修和点检管理 (维修计划、点检计划) 、生产设备台账管理、生产设备备件管理[3]。

生产设备管理功能框架如图二所示。

3.1设备维修管理和点检管理

在面向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 生产设备维修管理和点检管理功能包括:设备维修计划制定、设备点检计划制定、设备维修结果录入、设备点检结果录入、设备计划维修项制定、设备维修计划调整、点检维修计划调整、故障维修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和点检管理可以减少设备故障、降低故障宕机概率、优化生产设备的预防机制、加强生产设备状态监控、提高设备故障诊断和预警机制[4]。

设备维修管理包括:维修项制订、维修计划制订、设备维修管理、故障维修管理、维修计划调整。

设备点检管理包括:日常点检管理、抽点管理、 定期点检管理、设备巡检管理和设备完好检查。

设备备件管理包括:设备备件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和点检管理功能如图三所示。

3.2生产设备状态监控

生产设备状态监控依赖生产设备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使用SECSII、GEM和HSMS作为通信规范。 数据采集包括:Down状态、Up状态、Running状态、 Waiting状态、Processing状态[5]。

生产设备状态监控包括:建立设备基础信息、建立设备区域绑定模型、建立生产区域模型。用户可以通过监控画面查看整个车间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查看某个设备组下的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

生产设备状态监控可以通过画面实时监控设备状态, 主要包括Down状态、Up状态、Running状态、Waiting状态、Processing状态的监控。

3.3指标分析

指标分析包括:建立MTBF (Mean Time Be- tween Failure,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和MTTR (mean time to restoration, 平均恢复前时间) 。MTBF考核的是设备的稳定性, MTTR考核的是维修人员的维修能力, 通过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设备的真实状态。

4结束语

面向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的设备管理采用五层架构体系, 系统采用先进的SOA技术和组态技术支持应用扩展。该系统遵循ISA-95和SEMI标准, 有效促进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的设备管理制度化、标准化。

该系统遵循国际SEMI标准, 实现对生产设备的状态采集, 通过建立MTTR和MTBF指标, 可以监控设备的真实状态。建立设备运维管理、决策、分析和故障诊断技术, 做到实现预测、降低生产设备宕机概率、延长生产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禄祥.浅谈现代化设备管理[J].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5, (Z3) :95-97.

[2]王玲.基于B/S模式的钢厂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 2012.

[3]冉征.基于B/S结构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4]蔡廷波.做好特种车辆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02) :109.

电路板厂安全生产管理 篇4

目前我段管内站内轨道电路主要使用的有25 Hz相敏轨道电路,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25 Hz轨道电路分旧型和97型, 我段目前主要用的是97型。高压脉冲轨道电路, 始于1953年, 之前称为高压不对称轨道电路。这种轨道电路起初是为解决钢轨表面生锈、撒砂和油污引起列车分路不良而研制的, 后来才逐渐完善用于直流、交流电化区段和车站和区间。

1 现对25 Hz,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原理简要介绍如下

1.1 25 Hz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25 Hz轨道电路的信号电源是由铁磁分频器供给25 Hz交流电, 以区分50 Hz牵引电流, 接受器采用二元二位轨道继电器, 该继电器的轨道线圈由送电端25 Hz轨道电源经轨道传输后供电, 局部线圈则由25 Hz局部分频器电源供电。轨道继电器工作时, 从轨道电路取得较少的功率而大部分功率是通过局部线圈取自局部电源, 因而轨道电路的控制距离可以延长, 且只有轨道继电器上的轨道线圈电压Ug和局部线圈电压Uj之间的相位角接近或等于90°时, 转矩最大, 使翼片绕轴旋转, 带动接点动作, 否则, 翼片不能旋转, 不能带动接点动作。所以, 25 Hz轨道电路既有对频率的选择性, 又有相位的选择性。当轨道线圈和局部线圈电源电压满足规定的相位要求时, GJ吸起, 轨道电路处于调整状态, 即表示轨道电路空闲。当列车占用时轨道电路被分路, GJ落下。若频率、相位不对时, GJ也落下。因而, 其抗干扰性能较强, 广泛应用于交流电力牵引区段。

25 Hz相敏轨道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

1.2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轨道电源经电缆送至高压脉冲发码电源变压器的I次侧, 变压器II次侧可提供300 V、400 V、500 V的交流电压, 可以根据轨面的生锈程度及轨道电路的长度选择合适的电压。变压器次级电压给高压脉冲发码盒提供工作电源, 发码盒输出经过调整电阻在高压脉冲扼流变压器的信号侧放电, 产生头部和尾部不对称的高压脉冲, 该脉冲经过扼流变压器传送至轨面。在接收端, 扼流变压器把轨面上的高压不对称脉冲信号传送到译码器上, 译码器通过变换分别把高压脉冲中的正脉冲和负脉冲分别输出, 供给二元差动继电器工作。如果极性相反, 二元差动继电器不吸起, 以保证有可靠的极性交叉。

2 轨道区段相邻时的问题探讨

轨道电路毕竟要有相邻区段, 那么如何保证与相邻区段的相互独立性, 并在与相邻区段绝缘节处出现短路问题时, 如何保证相邻俩区段都倒向安全面, 对于电务安全很重要, 那么接下来本文就将讨论一下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如何做到与相邻轨道电路区段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2.1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与高压脉冲轨道电路相邻时

当两个高压脉冲轨道电路相邻时, 采用极性交叉来防护, 所谓极性交叉, 是指两根相邻钢轨在绝缘节两端的高压脉冲极性是相异的, 见图2。

其防护原理是:因为接收端的译码器是有极性的, 它只能接收本区段轨道上发送来的高压脉冲才能工作, 因此, 当钢轨绝缘节破损时, 相邻轨道电路的不对称脉冲信息就干扰该区段的译码器, 但它的脉冲极性正好与该区段的脉冲相反。这时, 译码器的输出电压, 正好使二元差动轨道继电器的尾部线圈电压提高, 头部线圈电压下降, 根据二元差动闭磁路继电器的特性可知, 在这种情况下, 继电器将失磁, 从而起到钢轨绝缘破损防护的目的。高压脉冲轨道电路, 站内正线相邻轨道区段均应设计为极性交叉, 但对非正线上, 若为双送电端的相邻轨道区段, 允许不作极性交叉, 从技术角度和节省投资看, 为了提高轨道电路设备的可靠性、经济性, 应尽量多采用双送电端或双受电端方式为好。

2.2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与25 HZ轨道电路相邻时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与25周相敏轨道电路相邻时, 由于25周轨道电路, 在钢轨上传送的信息为连续而对称的正弦波, 由二元差动轨道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知,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是有良好的防护性能的。另外由于不对称脉冲的占空比极小, 所以当相邻钢轨绝缘节破损时, 对25周轨道继电器即使有不对称脉冲的瞬时冲击干扰, 但是轨道继电器由于电磁及机械的惯性, 它是不会误动的。由此可见, 当上述两种轨道电路相邻时, 相互间互不干扰, 都能独立保持着自己制式的各项功能。

探讨本质安全防爆电路的设计 篇5

关键词:本质安全,防爆电路,设计

1 前言

本质安全电路防爆设计,主要是对电气参数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分析,进而有效控制电火花能量,确保本质安全型的设备或是电路在正常运行、故障状态下所产生的热效应与电火花不至于引燃爆炸性的气体混合物,造成严重的爆炸事件。因此,需要在电感电路、电阻电路、电容电路中,通过降低电流或电压的方式,确保其安全系数达到要求。

2 电路防火花的设计分析

2.1 电感电流防火花设计

在电感电流中,电感元起作为重要的储能元件,可将电路能量通过磁能形式加以储存,让电路在出现关闭时,将能源进行释放。电感电流火花放电相对复杂,其火花放电的能源有的来自于电感元件的自身能量,有的来自于电源。在电感电流出现断开时,除了电感电流会出现火花放电,电感元件的磁场储能依然会出现放电。而在这个过程中,电路电极会迅速地切断,期间电极的电阻会大大增加,而电流则会极速下降,发生较大的电流变化,并会在电极间隙的位置发生较高的感应电动势,导致电感在储能放电的间隙位置发生放电。当电感电路切断时,电火花会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在某一空间,且能量巨大,很容易导致爆炸性混合物点燃。若电感电路的电感相对较小,放电火花就会较为分散且巨大,不容易点燃爆炸性的混合物。因此,若电感电路的电源电压相同,点燃的电流也会存在差异。且电感电路点燃的电流,比电阻电路点燃的电流还小。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电感储能放电时对放电火花的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在电感电路发生闭合时,不会导致电流因为突变而出现放电火花,点燃易爆炸的混合物或气体。

2.2 电阻电路防火花设计

电阻电路出现火花放电,主要是由于电阻电路没有储能元件,在发生通断时,火花能源主要来自于电源,在电路断开之后,电极接触面会极速减小,而接触位置的电流密度则会急剧增加,在这种高电流及高电压的情况下,电流就会融化为金属熔桥。与此同时,还会出现一定的金属蒸气,并对金属熔桥产生破坏,进而导致电极间的电阻加大,使得电压升高。当电压大于起弧电压时,则会出现电弧放电的现象。一般电阻电路发生的放电火花能量不太高,因此,开关的通断速度也会对电火花的能量产生影响。所以开断电气参数一定的电路,其火花放电的能量会随火花放电持续时间和放电波形而变化,持续时间越长,火花放电能量越大,而电阻电路断开时出现火花,断开速度越慢越危险。

2.3 电容电路防火花设计

电容电路火花放电通常发生在开关触点的闭合时,但在触点断开后,电容一般不会发生放电火花。电容电路中的电容,通常作为储能器来将电源能源通过电场能形式加以存储。当电路发生闭合时,不仅会存在电容储能的放电,还会存在电阻电路的放电。电容电路的放电流较大,且速度较快,火花的放电能量也较为集中,危险性极大,很容易导致爆炸混合物点燃。本安电路的放电火花点燃力,不仅受到电流、电感等影响,还受非电气参数影响,包括爆炸性混合物成分、流动速度,以及温度与湿度,还有电极触头的材质及分合流速影响。而不同的成分,其爆炸能力也不相同。为确保本安电路防爆设计的可行性,在检验和设计本安电路过程中,还要确保其安全系数符合要求。

3 电源电路的防爆设计

3.1 电源电路的开关设计

在电源电路设计中,可以运用开关稳压器来作为前级电路,在采用低压差线性的稳压电源来作为后级电路,通过这种串级连接方式,来较小纹波,提高电源在输出低电压时的精准度。开关电源的应用优势较为突出,不仅体积较小,而且效率较高,重量较轻,电网的适应性较强。在电源电路的防爆设计中,通过调整开关管的占空比,来更好地适应电压。且该种线性稳定的电源,工作状态反应较为灵敏,且电压稳定性良好,噪音较低,输出的纹波电压小,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维护。本质安全防爆的直流开关电源,与普通的开关电源有着很大的不同,能够对电路火花放电的能量进行限制[3]。换言之,也就是限制电路的电压及电流,并对放电时间加以控制。线性电流的输出端无需设置较大的滤波电容,因此本质安全保护电路一般运用输出端增加电流检测电阻方式,及反馈调整管方式进行。针对于开关电源,可以通过加电流来检测电阻,并控制或调节占空比,对电流加以限制。

3.2 交直流及变压器的转换

在本质安全防爆电路的设计中,要尤其注意变压器的设置。由于变压器不仅能够作为高低压的转换器,而且能够做为非本安与本安间的隔离器。所以,在选择时,应该优先选取噪音及漏磁较小,且耐压性强的R型变压器。通常,有的井下的照明设备电压为127V,而动力电压为660V或380V[4]。所以,为满足不同的电压输出要求,一般运用多头输出的变压器以增强其使用性能。当变压器输出后,需用通过整流桥滤波的电路来输出电压,并将输出电压控制在32V左右。

3.3 保护电路的设计

以往的过压过流防护措施,需要首先调整好电流及电压阈值,确保其适应性,再运用电阻采样的形式,将信号传输值比较器加以保护操作。由于该方式在生产调试的过程中,操作较为复杂,若电位器出现偏移,会导致阈值也随之变化,进而大大增加安全隐患。因此,可以采用浪涌抑制器芯片及场效应管等先进的核心器件,来进行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其中LT4356便是一款拥有故障诊断功能的先进浪涌抑制器,能够进行过压与过流的保护操作,且工作电流可以达到80V,不仅自身的操作效率、运行效率较高,而且能够提供反向输出保护,并进行输出电压的检测,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天杰.煤矿本质安全型电路的防爆方法及电气设备技术要求[J].科技风,2013(04):36.

医疗器械通讯网络电路的安全讨论 篇6

通讯网络电路和普通电路一样,在电气安全方面最需要考虑的主要是防电击。原则是:医疗器械的操作者和患者不应遭受到来自通信网络的电击危害,同时通信网络的维修和使用人员不应遭受到来自设备的电击。通常,采取的防护措施主要针对点是该部分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过电压。区别于普通电路的是,通讯网络电路除了发送信号和能量外,预定还要接收外部产生的信号或功率。

首先了解一下国际上通信网络电压电路的分类有哪些。见标准IEC 62102《电气安全——与信息和通信网络相连的设备接口的分类》,这本标准给出了对设备接口安全性方面要求的指南,表示和列出了一些接口电路的分类,并列出每个接口的安全等级。通读标准,可见常用通讯网络电路分SELV电路,TNV电路,RFT电路和危险电压的电路。其中TNV电路就是通信网络电压电路(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voltage circuit),它又细分为TNV-1电路,TNV-2电路,TNV-3电路。TNV电路在实际中是应用最多的电路,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TNV电路。

TNV-1电路。拿RJ45网口部分来做举例。电路的电压特性是:工作电压5V,属于安全特低电压。考虑此部分TNV电路的过电压,假如连接户外以太网,因为其电路上可能承受来自通信网络的过电压,过电压通常取1500V。参考IEC60950-1:2005关于TNV-1电路的定义: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正常工作电压不超过SELV电路的限值;

·在其电路上可能承受来自通信网络的过电压的TNV电路。由标准的定义确定此部分通讯网络电路属于TNV-1电路。验证的方法是:模拟电压发生器连在通信网络端子和接地端子上之间,进行耐压测试。如图1。

为满足标准要求,设计思路可以是利用变压器的绝缘耐压,通过良好的器件选型与PCB设计将高压隔离开。当设备外部产生雷击时,隔离变压器把过电压隔离在变压器的次级。从而实现对接口的隔离,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TNV-1通讯网络电路的隔离(图2)。

T1是一个隔离变压器承受1500 V抗电强度的测试。

但实际操作上,往往为电磁兼容或电路功能的考虑设计人员会在T1隔离变压器的输出和参考地之间跨接阻抗,比如38kΩ的电阻。此时问题再次出现,如果参考地连接RS-232通信端口,按通讯网络TNV-1电路的安全要求,需考虑网口和232电路之间的电气强度。因为38kΩ的电阻不具有1500V绝缘,测试常会不通过。我们再来找解决方法:RS-232电路可靠接地。选用独立认证过的的电涌抑制器,限制的输入最大瞬态电压70V的水平。电路的分析表明,这将不会导致RS-232端口(SELV)出现危险电压。另外需要注意PCB走线的加粗和放电管的选型来满足要求,这样合格。或者,有时风险分析也可以起作用。如果设备预定由维修人员来安装,且有安装说明,要求将设备连到带有保护接地连接端的输出插座上,因此,为保障减小电信网络用户来自设备的危害,按IEC 60950-1:2005信息技术产品的安全要求6.1.2.2排除适用。这意味着在一些附加说明和风险分析下38kΩ的电阻允许接入,并可以被接受,即使没用通过抗电强度试验。以此类推,医疗器械通信网络电路的安全性保证,可以通过电路分析和文件检查来满足要求。

TNV-2电路。IEC 60950-1:2005还规定了另外一种通讯网络电路,TNV-2电路。定义是正常工作电压超过SELV电路的限值,但不承受来自通信网络的过电压的TNV电路。根据IEC 60950-1:2005 TNV-2的电路工作电压按120V设计。和TNV-1电路一样,根据工作电压和过电压来设计隔离,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电气强度,泄漏电流等。

TNV-3电路。典型如护士呼叫铃声RJ11电路。先来分析这部分电路特点,供电电压48V高于安全电压。当出现电话振铃信号时,振铃电压等于供电电压48V叠加24V 25Hz交流信号使其成为72V交流信号,IEC 60950-1:2005取信号工作电压120V。在考虑正常使用时的过电压,因外接了电话线,这样的电路同样可能承受来自通信网络的过电压。所以此TNV电路属于TNV-3电路。参考IEC 60950-1:2005对TNV-3电路的定义: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正常工作电压超过SELV电路的限值;

·在其电路上可能承受来自通信网络的过电压的TNV电路。

为避免进人TNV-3电路的高压对人体的电击危害,需考虑这部分TNV-3与设备某些其他零部件之间充分的电气隔离。例如采用防雷和隔离设计。

SELV电路。像USB,音视频输出电路,SELV从安全方面考虑相对简单,因为这样的电路是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因为传输距离的限制,一般不可能承受来自通信网络的过电压。SELV电路的定义: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下,它的电压值均不会超过安全值。及这类通许网络电路其任何两个导体或电路之间的电压,或任何一个这样的导体和地之间的电压不超过42.4 V交流峰值或60 V直流值。这样的电路在IEC 60950-1:2005的要求下操作者是可以触及的,从电击方面考虑不需做特殊的安全防护。

医疗制造商外购的以上列举的通讯网络电路,大多能满足IEC 60950-1:2005要求,但当把网络电路模块应用在医疗器械上时,就需要符合标准IEC 60601-1:2005。因为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应用场合除了医护人员(操作者)还有患者,而操作者和患者对电击危害的反应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医疗器械标准把电击的危害的防护区分了操作者和患者。标准定义为MOOP(对操作者的保护)和MOPP(对患者的保护)。对操作者的保护可满足IEC 60950-1:2005要求,对患者的保护只能按IEC 60601-1:2005的要求。所以通讯网络电路如果出现在反应能力弱的患者接触范围内,仅满足IEC 60950-1:2005的要求就不够了,还需要增加医疗器械MOPP(对患者的保护),明显的不同是通讯网络的耐压值,泄漏电流值以及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提高,限值大小要查IEC 60601-1:2005第8章表格选取。

综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通讯网络预期用途和不同的应用场合,我们可以采用对应的电路设计。好的电路安全设计还要需要注意的以下几点:(1)避免这部分电路的裸露,例如有的TNV电路连接电池仓,这时需要对裸露的电池仓加以防护;(2)注意接地性能的良好,使得网络各点接地电势相同,避免不同通讯网络电路之间的电势差产生危害;(3)注意通讯网络电路和供电网之间的绝缘以及避免和供电网之间产生电磁干扰等;(4)医用电气设备标准IEC 60601-1:2005规定了MOPP和MOOP,注意不同的距离和耐压等满足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IEC 60601-1:2005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2]IEC 60950-1: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Safety–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电路板厂安全生产管理 篇7

列车安全联锁电路是列车的紧急制动控制回路, 采用硬线进行控制。安全联锁环路中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断开, 都能引起安全联锁电路失电, 实现列车的紧急制动。

1 安全联锁电路工作原理

为保证机车运行安全, 遵循故障导向安全控制的原则, 设计一种实施紧急制动的电路形式, 即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任何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操作或故障, 都将导致紧急继电器和重联硬线失电, 所有重联机车同步实施紧急制动, 提高了机车运行的安全性。

列车采用失电紧急制动模式, 需将所有与安全有关的子系统/部件发出的将引起机车紧急制动的信号 (开关量) 串联到一个电路中, 通过合理配置重联控制转换开关S01和S02形成一个安全联锁紧急制动控制环。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 所有信号 (开关量) 都是闭合的, 安全联锁紧急制动控制环路处于导通状态, 紧急控制环继电器得电, 机车能正常运行。当任何一个信号 (开关量) 断开时, 安全联锁紧急制动环路将断路, 紧急中继失电, 机车实施紧急制动。

2 列车安全联锁电路方案配置说明

下面以列车单机运行、主控机车+从控机车重联运行这两种方案配置模式对安全联锁电路的方案进行说明。

2.1 机车单机运行说明

如图1所示, 占用端重联控制转换开关S01手动打到“头端”位置, 非占用端控制转换开关S02手动打到“尾端”位置。

电源DC110V+经S01“头端”→CCU→13SB→14SB→S02“尾端”→W02→54KA, 串联成一个安全联锁紧急回路。正常情况下, W02重联硬线为高电平 (DC110V+) , 紧急中继54KA得电, 列车能正常运行;当安全联锁紧急回路中任一节点断开, W02重联硬线为低电平 (DC110V-) , 紧急中继54KA失电, 其常闭触点闭合, 排风阀94YV得电 (列车管排风) , 列车产生紧急制动。

2.2 主控机车+从控机车重联运行说明

如图2所示, 重联机车通过外部重联硬线连实现重联, I号车占用端重联控制转换开关S01手动打到“头端”位置、S02打到“外重联”, I号车S01打到“外重联”、S02打到“尾端”, 两台重联车的所有紧急制动信号串联成一个大的安全联锁紧急回路。正常情况下, W02重联硬线为高电平 (DC 110V+) , Ⅰ号车和Ⅱ号车紧急中继54KA均得电, 机车能正常起动运行;当安全联锁紧急制动控制环路中的任何一个节点断开, W02重联硬线为低电平 (DC 110V-) , Ⅰ号车和Ⅱ号车紧急中继54KA同时失电, 排风阀94YV得电 (列车管排风) , 两台重联车同时产生紧急制动。

3 机车安全联锁机车故障案例

在早期工程车多机重联运行调试过程中, 多次出现CCU紧急中继辅助触点被烧毁的故障事件, 从而导致安全联锁电路的失效。经过研究分析主要是安全联锁电路配置错误和人工误操作引起, 如果I号车S01手动打到“头端”位、S02打到“外重联”, II号车S01打到“外重联”、S02打到“头端”。I号车电源DC110V+经S01“头端”→CCU→13SB→14SB→S02“外重联”→W01到II号车W01→S01→CCU→13SB→14SB→S02“头端”, II车S02输入电压DC110V, 由于列车控制蓄电池输出额定电压DC110V (DC77V-DC137.5V) , 当两台重联机车控制电压不同时, 电压差最大为137.5V-77V=60.5V, 相当于60.5 V电压差直接连接到安全联锁回路。CCU紧急中继辅助触点所能承受电流为5A, 当多机重联时, 电压差直接施加到安全联锁回路, 电阻较小, 导致电流较大, 超过CCU紧急中继辅助触点电流, 导致CCU紧急中继辅助触点被烧毁。

4 安全联锁电路设计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对多机安全联锁电路进行优化改进, 如图3所示。

基于绿色、环保、经济的设计原则, 在输入电源DC110V连接重联控制开关S01、S02之前各串联一个二极管。

在列车单机运行时, 当出现误操作时, 如重联控制开关S01打到“头端”, S02打到“头端”/“外重联”, 则不能形成安全联锁回路。必须正确配置重联控制开关才能正常启动制动。

当主控机车+从控车重联运行时, 如果安全联锁电路配置错误或人工误操作:

例如Ⅰ号车和Ⅱ号车通过外部硬线重联, Ⅰ号车S01手动打到“头端”位、S02打到“外重联”, Ⅱ号车S01打到“外重联”、S02打到“头端”;Ⅰ号车电源DC110V+经重联电缆W01连接到Ⅱ号车重联电缆W01, 同时Ⅱ号车电源DC110V+经重联电缆W01连接到Ⅰ号车重联电缆W01;当两台重联机车控制电压不同时, 两台列车重联电路中出现电压差, 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 不会导致重联列车电压差形成回路, 解决了在多机重联运行时, 由于安全联锁电路配置错误或人工误操作而烧损CCU紧急中继辅助触点的故障问题;只有在重联电路配置完全正确时, 才能实现安全联锁紧急制动。

5 结语

在早期工程车多机重联运行调试过程中, 由于没有考虑到重联时两列车控制电压不同而形成的电压差, 实际应用中, 多次出现CCU紧急中继辅助触点被烧毁的故障隐患, 从而导致安全联锁电路的失效。本文中采用在重联控制转换开关输入电源前串联二极管,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流性能, 避免了在机车重联运行中误操作, CCU紧急中继辅助触点被烧损的故障, 从而提高了本安全电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该改进方案在工程车实际重联安全联锁紧急回路中广泛应用。

摘要:从列车安全联锁电路工作原理、方案配置说明、案例分析、设计改进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列车安全联锁电路设计优化改进方案。

电路板厂安全生产管理 篇8

轨道电路是铁路自动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的基础设备, 是以铁路上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 两端以钢轨绝缘分开, 并以导体连接信号源 ( 发送设备) 和接收设备构成的电路。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广义的轨道电路与传统的轨道电路差别越来越大。如用电气绝缘来代替机械绝缘的无绝缘轨道电路、道口控制器、计轴设备等构成的轨道电路也发展很快。轨道电路特性是否良好, 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但由于种种因素, 极易因电路分路不良造成安全隐患。轨道电路作为铁路信号系统的基本要素, 驾驶的命令, 列车运行和运营组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由于轨道电路的不良造成安全的隐患很多, 因此, 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提高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情况下的行车安全势在必行。本文从安全的角度, 就如何认识和处理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进行了阐述。

1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一直以来都是铁路系统作业安全的重大隐患, 容易导致“信号联锁失效”, 造成信号错误开放、道岔中途转换, 从而引起车辆冲突、脱轨或挤坏道岔等事故。轨道电路监控不良开放错误的信号, 导致接发列车、机车和停留车辆相互冲突, 侵限的车辆已经进入侵限侧冲突, 再则车站值班员误认为列车已清除, 操纵轨道转换造成事故, 影响了车站调车作业效率, 造成车站运输、调车作业人员的工作安全等问题。

2原因分析

2. 1低成本电路

低成本铁路轨道主要原理是利用当前一轮光学引起的变化, 使继电器作用。由于短路车轮, 铁路继电器动作, 控制台红灯表示是占用。由此可见, 它能准确地反映轨道电路工作状况, 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

2. 2分路不良

1) 与列车分路电阻有关列车轧上轨道时, 作用在2根钢轨上的电阻为分路电阻, 为机车车辆轮对自身电阻、轮对与钢轨接触电阻之和。分路电阻的大小, 决定轨道电路分路状态是否良好, 分路电阻小于标准分路电阻, 轨道电路能可靠分路, 分路电阻大于标准分路电阻, 就会分路不良。

2) 与钢轨面生锈有关。机车长期停留不跑, 引起车轮踏面生锈, 长期保持备用机车、车辆。钢轨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受到雨水容易生锈, 从长远来看, 不使用或很少用到的部分, 更容易生锈。钢轨是轨道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车分路时就是通过作用于钢轨来实现的。钢轨在露天状态下受风雨侵蚀自然生锈。轨面生成氧化层, 列车分路时氧化层将轮对与轨面隔开, 接触电阻增大, 造成分路不良。

3) 与粉尘污染有关。列车运输货场或货物在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撒落在轨面或被机车车辆轮对带到轨面上, 再经列车轮碾轧, 轨面形成绝缘层, 同生锈的氧化层一样, 列车分路时轮对与轨面的接触电阻变大, 轨道电路出现分路不良。

4) 与车流量的大小有关。钢轨在自然状态下, 生锈是比较缓慢的。列车在高速行进中轮对与钢轨间会产生摩擦, 摩擦过程中就能清除掉轨面上的锈和污染。消除生锈和污染的程度取决于车流大小、车速高低, 正线几乎没有生锈区段就是车流大、车速高的缘故。

3应对措施

轨道电路具有动态性、光学重复性好的特性, 但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和列车运行的安全, 应对以上几方面的安全隐患采取措施, 在设备中规定, 常用的方式为机车压力, 但轧制不是根本途径, 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是认真执行坏部分轨道电路作业的安全措施。

3. 1改善设备

具有解决分路不良功能的轨道电路系统, 25 Hz相敏轨道电路 ( UI型) 和多特征脉冲轨道电路系统。其中25 Hz相敏轨道电路 ( UI型) 主要适用于轻度腐蚀的分路不良区段, 其钢轨轨面电压为3 V档; 多特征脉冲轨道电路适用于中度和重度腐蚀的分路不良区段, 其钢轨轨面电压为20 V档和80 V档。当轨面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 便会击穿不良导电层, 使轨道电路得以分路, 从而达到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目的; 当分路电阻小于标准分路电阻, 轨道电路能可靠分路; 分路电阻大于标准分路电阻, 就会分路不良。此时就必须增大分路电流, 继续烧结分路电阻, 使其小于标准分路电阻, 从而到达分路的目的。 在机车轧道除污、除锈方面, 列车进路上的线路, 一般情况下采用大列轧道, 调车区域的线路采用调车机带车辆来回轧道的方法, 利用打磨机械打磨、除锈、去污。另外, 还可通过人工打磨除污、除锈。

3. 2安全作业

发现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时, 要立即停止作业, 通知电务部门共同检查确认, 并在《信号设备破、加封登记簿》登记。分路不良区段, 车站做好控制台明示化, 在交接班记录簿中注明, 车站值班员在交接时, 交接核对, 必须做到控制台分路不良明示化、《信号设备破、加封登记簿》, 交接班记录簿三项一致。办理列车进路时, 首先派人检查, 确认与进路有关区段线路空闲。 信号开放后, 应将进路上道岔单独锁闭。在确认列车或机车车辆全部进入或出清分路不良区段后, 方可解除单锁。进路漏解锁, 白光带不消失, 车站值班员必须在确认列车已完全通过该区段后, 方可使用区段或人工解锁按钮解锁, 并在《信号设备破、加封登记簿》内登记签字。

调车作业时, 值班员要认真监视控制台, 加强与调车人员的联系。排列进路前要确认分路不良区段线路空闲; 开放信号后要将道岔单独锁闭; 在得到调车人员汇报机车车辆已出清分路不良区段后, 方可解除道岔单锁。对漏解锁进路, 进行区段或人工解锁手续同上。分路不良区段禁止原路返调车作业。

调动长期存放车辆, 值班员要做好充分预想, 防备发生分路不良; 加强联系, 每次排进路前, 必须得到有关机车、车辆的准确位置后, 方可操动道岔排列进路。

3. 3安全监督

1) 工区、领工区 ( 车间) 、试验室建立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台帐。建立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的信息反馈制度, 便于维护、管理和使用部门随时掌握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分布情况, 重点布控。

2) 成立有一定技术力量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打磨工区, 对采取措施后仍分路不良的区段进行打磨处理。

3) 加强基层班组对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的巡检工作。 巡检中发现轨道电路轨面生锈或被污染, 应及时测试轨道电路分路残压数值, 做好测试记录, 并将资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数值超标的区段登记, 通知车务按有关文件办理。

4) 施工和专项整治中, 根据轨道电路不同制式的特点, 在不违反设计、调整原则的前提下, 将轨道电路分路灵敏度调整至最佳状态。

5) 加强使用部门对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的合理使用。 使用部门应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或有效使用办法, 有效地控制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把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对行车的危害程度降到最小。

4结语

通过对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危害、原因及分析和解决方案, 提出了铁路轨道电路设备的日常维护的条件方法。本文不仅是提供技术指导参考, 也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些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明烨, 林轶然.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分析[J].科技信息, 2014 (2) .

上一篇:民国与建国初期下一篇:国际化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