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2024-08-28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分析(共9篇)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篇1

1 概况

近几年来, 我国油田相继进入开发后期, 对老油田的注水量以及水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新探明储量中, 我国新探明地产低渗透储量占总储量的70%左右, 全国未动用的低产低渗透储量占60%以上。目前国内大多数油田基本采用注水开发方式,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 采出水量也大幅增长, 而油田采出水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含油污水, 并且国内外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是基本相同的, 处理后的达标污水再进行油层回注。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考虑, 如何经济、有效地处理含油污水是目前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进一步提高油田注入水水质, 采用更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对开发低产低渗透油田, 提高原油产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 油田污水的特点

(1) 油田污水中含油, 其存在与污水中的形式可分为悬浮状, 分散状, 乳化状和溶解状四种形态。污水中含油, 一方面可以使污水处理器过滤设备中的滤料粘结失效, 而且污水中含油后, 会吸附污水处理过程中投入的化学药剂, 使其实效, 影响水处理效果。

(2) 污水中含有多种离子, 它们相互结合, 生成多种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悬浮于水中, 导致水浑浊, 或者沉积在管壁上, 引起管壁结垢。

(3) 污水中含有多种气体, 形成腐蚀性气体, 导致金属设备加速腐蚀。

(4)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 如:泥沙、垢块、有机物、细菌、胶体等。有些注水区块油藏, 高含蜡, 高沥青质, 也是其大量悬浮物中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 含油污水的组成成分复杂, 结构多变, 主要特点就是, 易结垢, 悬浮物过多, 有一定的腐蚀性, 处理不好, 重复利用循环注入的话, 会污染储层。

3 油田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油田污水成分比较复杂, 油分含量及油在水中存在形式也不相同, 且多数情况下常与其他废水相混合, 因此单一方法处理往往效果不佳。同时, 因各种力法都有其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两三种方法联合使用, 使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另外, 各油田的生产方式、环境要求以及处理水的用途的不同, 使油田污水处理工艺差别较大。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颁布了《碎屑岩油藏注入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 统一了高、中、低渗透层注入水水质十一项指标。[1]由此使国内污水处理有了统一的依据标准。污水处理工艺一般包括混合絮凝除油、缓冲、粗粒化、压力过滤等阶段。在这些工艺流程中, 常见的一级处理有重力分离、浮选及离心分离.主要除去浮油及油湿固体;二级处理有过滤、粗粒化、化学处理等, 主要是破乳和去除分散油;三级处理有超滤、活性炭吸附、生化处理等, 主要是去除溶解油。[2]

本文选用如下工艺流程:

加入除油剂破乳絮凝剂絮凝→气浮选分离→核桃壳过滤器过滤+双滤料过滤器过滤→超滤渗透膜反渗透净化→循环注入

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 具有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节能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是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重点发展趋势之一。

4 相关设备及工艺技术

4.1 破乳絮凝工艺

破乳絮凝工艺在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前期除油效果好, 在后续处理工艺中将会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并且同时可以大大降低运行成本, 而且可以回收更多的原油, 创造一定的效益增收。

利用除油罐, 去除大部分浮油和分散油, 选择适合当前污水特点的除油剂, 对污水中的溶解乳化原油进行破乳, 在缓慢的上浮过程中形成大小不一的油滴, 大部分的浮油、分散油和部分乳化油形成浮油被回收, 同时罐底产生的沉淀物, 排入污泥回收系统。

4.2 气浮选分离工艺

在破乳絮凝沉淀后, 进入一级过滤, 对于去除密度与水接近的油和悬浮物, 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气浮选工艺。

选用溶气式的浮选机, 其原理是将压缩空气在污水中后释放, 水中的空气以微小气泡向上逸出, 气泡粘附于悬浮物上使其一同上浮, 从而去除悬浮物。

4.3 过滤处理工艺

经气浮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级过滤器。在一定压力条件下, 进入核桃壳过滤器的污水, 在核桃壳过滤床的吸附、阻截作用下除掉细微小悬浮物和油滴。经核桃壳过滤后的污水再进入高效复合树脂过滤器进行过滤, 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油。

4.4 净化工艺

最后进入超滤反渗透膜进行最后一级深度过滤。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技术, 过程的推动力主要是膜两侧的压差。膜从溶液中分离溶质是依据膜的尺寸、荷电、形状以及溶质和膜表面间的分子相互作用而决定的。用于油水分离的超滤反渗透膜, 它的作用是截留乳化油和溶解油。简单的情况是乳化油基于油滴尺寸被膜阻止, 而溶解油被阻止则是基于膜和溶质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膜的亲水性越强, 阻止游离油透过的能力越强, 水通量越高[4]。

经过超滤反渗透膜过滤器处理后的污水水质可完全达到油田注水开发注水水质要求。

5 结论

(1) 通过对油田污水的处理, 使处理后的污水水质完全达到油藏注水开发要求, 达到了高效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2) 该套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具有运行平稳、运行费用低, 生产操作简便等特点。

(3) 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再次用于注水开发,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4) 根据注水地层的地质特性, 确定处理深度标准、选择净化工艺和设备。对渗透性好的地层, 一般污水经除油和一段过滤后即进行回注;而对低渗透地层, 则要进行二级或三级过滤。

摘要:目前国内大多数油田基本采用注水开发方式,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 采出水量也大幅增长。而油田采出水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含油污水, 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考虑, 如何经济、有效地处理含油污水是目前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产液量不断增加, 产出的污水也大量增加, 污水水质不能达到回收利用的指标, 因此含油污水处理后回用于注水开发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含油污水的特点及油田生产对注水水质的要求, 根据注水地层的地质特性, 确定处理深度标准、选择净化采用更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使污水水质达到了回收再利用的指标, 能够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有较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关键词:含油污水,处理,回收利用

参考文献

[1]碎屑岩油藏注入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 天然气总公司, SY/T 5329-94, 1995

[2]刘骁等.油田注水用纤维过滤器技术水平分析[J].石油机械, 34-1, 2006

微生物采油技术现状分析 篇2

【关键词】微生物;技术;现状

中图分类号:Q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288-01

微生物原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anced oil recovery,MEOR)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有益活动,微生物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作用于油藏残余油,并对原油/岩石/水界面性质的作用,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增加低渗透带的渗透率,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高新生物技术。该项技术的关键是注入的微生物菌种能否在地层条件下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能否有效地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质及液固界面性质。与其它提高采收率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地层和环境等优点。

1 微生物采油技术概况

1926年,美国科学家Mr.Beckman提出了细菌采油的设想。1946年Zobeu研究了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从砂体中释放原油的机理,获得微生物采油第一专利。I .D.shtum(前蘇联)及其它国家等学者也分别作了大量的创新性工作,奠定了微生物采油的基础。美国的Coty等人首次进行了微生物采油的矿物试验。马来西亚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Bokor油田做先导性矿物试验,采油量增加了47%。2002年至2003年,我国张卫艳等在文明寨油田进行了微生物矿场应用,累计增产原油1 695 t,累计少产水1 943 t,有效期达10个月。

美国和俄罗斯在微生物驱油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有1000多口井正在利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增加油田产量,微生物采油项目在降低产水量和增加采油量方面取得了成功。1985年至1994年,俄罗斯在鞑靼、西西伯利亚、阿塞拜疆油田激活本源微生物,共增产原油13.49 x 10 t,产量增加了10 ~46%。1988年至1996年,俄罗斯在11个油田44个注水井组应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共增产21 x10 t。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对微生物采油技术进行研究,但发展缓慢。80年代末,大庆油田率先进行了两口井的微生物地下发酵试验(30℃)。大港、胜利、长庆、辽河、新疆等油田与美国Micro~ Bac公司合作,分别进行了单井吞吐试验。1994年开始,大港油田与南开大学合作,成功培育了一系列采油微生物,该微生物以原油和无机盐为营养,具有降低蜡质和胶质含量功能,并在菌种选育与评价、菌剂产品的生产、矿场应用设计施工与检测等诸方面取得了成绩。

2 微生物采油技术机理

2.1 微生物采油技术与油田化学剂

在大庆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都会使用不同性质的化学剂,现以大庆油田为例。当大量化学剂进入油藏后,将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对微生物采油过程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化学剂既可引起微生物生存环境(渗透压、氧化还原电位、pH值)的改变,又可直接改变生物的生理(呼吸作用、蛋白质、核酸及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大分子物质的合成)以及影响微生物细胞壁的功能,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降低采收率。

2.2微生物驱油机理

因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涉及到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除了具有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外,微生物生命活动本身也具有提高采收率机理。虽然目前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仍然无法对微生物采油技术各个细节进行量化描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原油乳化机理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及其它有机溶剂,能降低岩石一油一水系统的界面张力,形成油一水乳状液(水包油),并可以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降低原油相对渗透率和粘度,使不可动原油随注人水一起流动[1引。有机酸能溶解岩石基质,提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加原油的流动性,并与钙质岩石产生二氧化碳,提高渗透率。其它溶剂能溶解孔隙中的原油,降低原油粘度。

2.2.2 微生物调剖增油机理

微生物代谢生成的生物聚合物与菌体一起形成微生物堵塞,堵塞高渗透层,调整吸水剖面,增大水驱扫油效率,降低水油比,起到宏观和微观的调剖作用,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封堵,改变水的流向,达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在较大多孔隙中,微生物易增殖,生长繁殖的菌体和代谢物与重金属形成沉淀物,具有高效堵塞作用。

2.2.3 生物气增油机理

代谢产生的CO、CO2、Nz、H 、CH 和C3H 等气体,可以提高地层压力,并有效地融人原油中,形成气泡膜,降低原油粘度,并使原油膨胀,带动原油流动,还可以溶解岩石,挤出原油,提高渗透率。

2.2.4 中间代谢产物的作用

微生物及中间代谢产物如酶等,可以将石油中长链饱和烃分解为短链烃,降低原油的粘度,并可裂解石蜡,减少石蜡沉积,增加原油的流动性。脱硫脱氮细菌使原油中的硫、氮脱出,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2.3 理论研究

2.3.1 国内外的数学模型

20世界80年代末,国外的Islam、Zhang和Chang等建立了微生物采油的数学模型并开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Zhang模型优于Is—lam模型在于可描述微生物在地层中的活动,却难于现场模拟。Chang模型是三维三相五组分,能描述微生物在地层中的行为,不能描述在油藏中的增产机理。

2.3.2 物理模拟

物理模拟研究基本上是应用化学驱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过程。微生物驱油模型的核心是岩心管部分,其长度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应建立大型岩心模型,使微生物充分繁殖,便于分析研究微生物的驱油效果。通过物理模拟研究微生物驱油法,可获得微生物在岩心中的推进速度及浓度变化,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等信息。

2.4 源微生物的采油工艺

国内油田(大庆等)已进人高含水开发期,是采用内源微生物驱油还是采用外源微生物驱油,要根据具体油藏内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若具体油藏中内存在有益微生物驱油的微生物群落,宜采用内源微生物驱油工艺,这是目前国内致力于运用最新微生物采油技术。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油田中,特别是大庆油田,在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对大多数的油藏都能充分发挥微生物采油的优势。制约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主要因素在于油藏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现场试验工艺及物理模拟实验的局限性。外源菌种的选育和评价指标、特性,微生物的研究、菌液的生产和矿场试验等方面还需深化。

参考文献:

[1]冯庆贤,郭海莉,倪方天.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与应用EJ] .特种油气藏,2001,18(5):84—86.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篇3

关键词:海上采油,油水处理技术,研究分析

随着对海上油田资源的开发, 使得原油含水率上升, 在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采油污水对海洋环境造成重大污染, 要求成熟的处理技术在海上采油水处理使用中, 且需要处理效果好的高效处理设备。注水水源及水质处理海上油田注水水源主要有:注海水、采出水回注和注浅层地层水, 另外根据油田的具体情况还可以采取海水、地层水、浅层水混注方式。本文概述了海上油田污水的处理技术, 其中包括油田注水及水质处理、采出水处理的技术分析, 介绍了海上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以及对国内的采出水除油技术和纳滤软化海水注水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油田采油水技术的现状分析

1.油田采油水技术

传统的采出水处理技术主要是结合去除悬浮物和除油两方面展开, 目前国外在海上油田中使用的设备有气体浮选装置、离心机、水力旋流器、薄膜过滤器等, 而我国在油田的采出水处理方面主要是进行隔油—混凝—过滤措施。我国在海上原油处理生产污水处理技术使用方面应用了水力旋流、气浮和自然沉降的三个工序, 对于处理出的水主要是供油田注水使用, 达到注水水质标准后回注到储层中。

在南海油田中应用了离心分离的方法, 将传统直接注入海水的处理流程展开, 我国还在别的区域应用了海水粗过滤、细过滤、超重力脱氧、药剂投加等等办法在海水处理使用的工艺中, 处理后的海水悬浮物可控制在标准值范围。目前全国主要油田的注水水质标准参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该标准对水中悬浮物含量及粒径、含油量、细菌含量等几项指标有严格要求。

2.油田采出水处理中主要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在海上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的技术方面较为落后, 没有向国外先进的过滤技术学习, 在处理应用方面技术缺乏, 效率也较低;2.对油田采出水的应用处理设备较为陈旧, 使用方面的工艺复杂, 整体性能上作用较低, 生产的成本方面较高, 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中油田开发的需要;3.采油水处理使用的水质稳定剂的作用较低、作用的范围较小;4.使用的设备在控制上自动化效率较低, 以及生产中的管理水平较低, 以至于生产带来的效益也也较低。

对于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作出的解决措施有:1.应加强与相关工作单位的合作, 加强技术的各方面完善;2.学习、引进国外的处理技术, 提高油水的分离和过滤, 研制出有效的处理药剂;3.利用国外的地下水控制技术, 对地下控水进行减少采出水量的技术工艺;4.加强高效的处理设备研究和开发, 加强与国外相关工作单位的合作, 并且学习一些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

二.对海上采油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1.采油水处理中的设备使用

在对海上采油水处理技术的设备使用方面有污泥浓缩设备, 这种设备的作用是将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油污泥从污水处理系统中排出后, 并且对污水中的泥质以及细菌等等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浓缩处理;除油装置是采油污水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设备, 它的作用是将污水中的残余原油进行去除, 防止对地层堵塞;在采油水处理中应用的混凝沉降设备和过滤设备的作用是将污水中的水和油污悬浮物进行分离目的, 对污水中的悬浮物通过化学混凝剂进行加速沉降实现净化污水的目的。

2.对海上采油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根据注水水质指标可看出油田采出水处理中, 主要是对其中的石油类和固体悬浮物进行处理。目前国内外油田常用的采出水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开展基于海上油田采油注水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对于提高我国海上采油技术水平、降低能耗和开发成本、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3.对海上采油水处理技术的建议

由于环保法规在当今社会中的日益完善以及各种各样的驱油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已经处于落后的状态, 达不到石油业的发展步伐, 从而成为影响石油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发展的一个不足因素。对此可提出几点在加强油田水处理研究和开发的建议:1.研制出高速有效、低成本、高分离精度的油水分离设备;2.开发出的设备要求达到高分离精度、操作方便、成本低的效果, 从而可以在深度污水处理方面发挥作用;3.研究出适合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的设备;4.研究出合理、高效且价格价廉的油水处理剂;5.解决影响注入水水质稳定的因素问题, 从而制定出适合油田的水质稳定剂。

小结

海上采油水处理技术的实施是保障油田的可持续开发以及降低海上采油带来的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采油中由于油田采出水与注入水量之间不平衡, 需要注入海水的来补充不平衡的水量变动。海上采油水处理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海上采油技术水平、降低能耗和开发成本、防止海洋环境污染方面都具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蔺爱国;刘培勇;刘刚;张国忠;;膜分离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6年01期.

[2]王农村;张振家;姜义行;;PVC合金超滤膜在油田采出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8期.

[3]尹先清, 陈武, 揭芳芳, 等.海上油田含油污水离心分离方法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 2005.

[4]赵林, 李支文, 程艳.渤海SZ361油田清水污水混配产生沉淀原因分析[J].油田化学, 2005.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篇4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的油田采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因此,对污水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成了当下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讲述了油田采油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现状方法,最后提出了其发展趋势,以供相关负责人参考。

关键词:油田采油;污水处理;问题;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X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0-164-2

0 引言

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企业对油田的开采规模越来越大,随之也产生了很多的污水,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在油田采油中,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是液态混合物,包括原油、电解质、可溶性气体等各种物质。如果不对这些污水进行相应的处理,直接排放,那么就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油田采油中,污水处理方法有很多,比如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等。因此,为了提高石油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就必须重视油田采油污水处理问题,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1 油田采油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油田开采是一个复杂多变且长期的工作,它会受到自然、地质因素的影响。从目前我国油田采油的现状来看,我国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并做了相应的有效措施,但是我国的处理技术还是比较传统,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比较落后,处理技术还不够先进。首先,我国稠油采油污水处理前期准备工作还不够完善,不能够对采油所产生的污水进行有效分离;其次,低温稠油采油处理技术比较落后,如果在低温状态下对污水进行分离,效果非常的不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再次,我国污水处理技术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专业知识都很缺乏,也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导致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污水处理效果的发挥;最后,聚合物以及三元复合型采油污水处理技术也不够完善,在处理污水时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相关部门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的处理技术,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为我国的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现状方法

现如今,我国的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包括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下面我们就分别具体说下包含的内容都有哪些:

2.1 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就是没有过多烦琐的化学反应,直接去除污水中的杂质,主要包含离心分离法、粗粒化处理法、絮凝法、气浮法、重力法等。

2.1.1 离心分离法

离心分离法就是利用离心运动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去除。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高速的旋转运动,形成离心力场,从而达到杂质与水分离的目的。近年来,离心分离法被普遍应用在我国石油企业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1.2 粗粒化处理法

粗粒化处理法主要指的就是通过粗粒化材料的装置,把含油的污水进行粗粒化处理,随着油珠的增大,最后把污水去掉。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针对的就是污水中的分散油部分,但是当遇到了不能聚集的污水,就不能采用这个方法去除杂质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用到粗粒化材料,比如煤粒、石英砂等,因为这些材料都是比较亲油的。同时,粗粒化设备还有很多的优点,比如操作简单,成本低。

2.1.3 絮凝法

絮凝法主要是指在污水中要加入絮凝剂,采用水解原理,当出现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时,就对其进行沉淀处理。通常情况下,絮凝剂有两类: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法既有缺点又有优点,缺点就是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使用的絮凝剂药量比较大,并且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优点就是速度非常快,效率高。

2.1.4 气浮法

气浮法是如今我国污水处理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指对污水处理后,需要实现固液分离或者液液分离的方法。它主要针对的就是密度较小的悬浮物、脂肪等进行分离。如果在使用气浮法时,加上絮凝剂,那么产生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2.1.5 重力法

重力法主要是指待油水静置沉淀,然后就对沉淀物进行有效分离。同时,这个方法的处理效果怎么样与静置时间的长短是成正比的,因此,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要多留一点时间等沉淀物彻底沉淀之后再进行分离。这个方法比较简单,非常适用于油水的分离过程,它也是比较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2.1.6 過滤法

过滤法在深度处理和二级处理污水中属于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指的就是对污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过滤处理。采用过滤法处理污水操作很方便,并且除油效果也很明显。但是在使用这个方法的过程中,对每个环节的要求都很严格,这主要是它的缺点。

2.2 生物处理法

在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要采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然后对污水中的一些有机成分进行氧化分解,这个方法被叫作生物处理法。使用生物处理法的优点也很多:不仅能够避免二次污染,而且成本很低。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个方法之前,要对污水进行预处理,这样处理出来的污水效果会很明显。

2.3 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主要包括混凝沉淀、化学转化和中和法三种方法,其主要针对的就是顽固性乳化油。混凝沉淀主要指的就是在污水中投放混凝剂,让混凝剂吸附污水中的一些金属离子,从而把它们给沉淀出来;化学转化主要指的就是在污水中添加氧化剂,让污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把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中和法主要指的就是在污水中投放化学剂,把污水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进行中和,使它们的pH值接近中性。采用化学处理法的缺点就是成本比较高,需要的化学反应比较多,严重的会出现二次污染现象,但是使用化学处理法能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成效,因此,在油田采油污水处理中也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

2.4 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通常指的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既要用到物理法又要用到化学法。在物理化学法中通常用到的就是吸附法。所谓吸附法就是指在污水中投放固体吸附物,从而把污水中的一些容易吸附的物质给吸附出来,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沉淀,最终把杂质都给过滤出来,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2.5 生物化学法

生物化学法指的就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既要用到生物法又要用到化学法。从目前我国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来看,生物化学法主要采用的是微生物吸附法。微生物吸附法主要是指在污水中投放具有吸附性的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出来,然后经过沉淀过滤,最终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微生物吸附剂吸附不同的物质,因此,在投放微生物吸附剂之前应该对污水中的物质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微生物吸附剂进行投放,提高吸附的效果。

3 油田采油污水处理发展趋势

从目前我国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的现状来看,处理方法还不够完善,因此,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必须加大对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油田采油污水处理发展趋势都包含哪些:

第一,相关部门应该对污水处理的新药剂加以研制,争取做到使用少量的化学药剂就能对污水起到凈化的作用,因此,在研发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成本,体现新药剂的经济性。同时,研究的对象要针对杀菌药剂的研发。第二,要研发合理的过滤滤料。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我国石油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地跟随国外处理技术,要尽量提高过滤速度。第三,相关部门还要注意对污水处理设备的完善。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设备比较传统,污水处理的效率不高,因此,政府要加大投资,注重污水处理设备的完善。第四,对生物技术提高应用。采用高新生物技术对油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是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技术有很多的优点,净化效果比较彻底,并且成本也很低。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污水处理技术会变得越来越先进。在具体的污水处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处理油田采油污水时的问题,研究新设备与新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石油采油污水的处理水平,从而保证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马海峰.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5(12):208.

[2] 孙立波,杜艳蕾.海洋石油平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化工管理,2015(12):99.

[3] 赵春红,郭晓燕.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方法与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5(15):215.

[4] 吕翔宇,杜天娇,刘蕊.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究[J].化工中间体,2015(04):128.

[5] 王冰,佟首辉.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J].建筑与预算,2015(07):43-47.

采油废水粉煤灰处理技术研究 篇5

一、采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采油废水是当前石油开采中产生主要污染物, 具有温度高、含盐量高、对设备腐蚀严重和可生化性差的特点。采油废水的复杂性使得采油废水的处理成本高和操作复杂。因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处理技术难以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采油废水处理工艺中, 主要分为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化处理技术和物化处理技术四大类。对此, 采油废水的处理需要采用建设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易学、运行稳定和不易受环境干扰的新技术和工艺。粉煤灰在对采油废水的处理时, 具有表面积大、吸附性良好、处理成本低和易于后续生物处理的优点, 并且粉煤灰处理污水, 是对废物综合利用, 符合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吸附现象是物质富集于两相界面的现象, 在废水处理中, 主要通过固液界面的吸附作用来实现污染物与水的分离。根据吸附力的不同, 可将吸附分为离子交换吸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吸附是指同电性的吸附质离子取代吸附剂固体表面的反粒子的过程;物理吸附是指由分子间的引力引起的吸附过程;化学吸附则是指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化学键力引起的吸附过程。在采油废水的吸附过程中, 不仅仅要考虑分离废水中的污染物, 还要考虑在采油过程中采出液分离过程中需要的添加剂, 这就需要多次试验, 来确定吸附等温线。粉煤灰是当前主要的工业废渣之一, 特别是火电厂产生的粉煤灰不断增加, 如何处理粉煤灰受到广泛关注。利用粉煤灰对采油废水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粉煤灰可以用作建筑建材, 是以废治废的典型, 需要广泛推广。

二、粉煤灰、氧化塘工程处理效果的评价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利用粉煤灰及灰场氧化塘处理采油废水, 相比其他技术, 具有工程建设成本低、运行成本低和行稳定的特点。随着采油技术的不断提高, 石油的开采量不断增加, 产出的采油废水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不断挖掘粉煤灰预处理和氧化塘工程的潜力,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 才能大规模的处理采油污水, 达到排放的标准。据此, 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 调整工艺参数, 主要包括搅拌强度、搅拌时间和灰水比, 并加强对氧化塘的改造, 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处理的负荷量。对于氧化塘的改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混合渠的建设, 增设挡板, 保证足够的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二是改造氧化塘中的水流短路, 在浅水部分的基础上加设导流堤, 减少水下作业的工作量;三是加强氧化塘的供养, 提高水塘的水位, 设置机械充氧设备。在处理工程运营过程中, 需要不断加强对进出水质的监控, 准确的掌握各项水质的参数;需要不断加强水塘中的水位和水量的控制, 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需要加强对粉煤灰的疏导和清理, 防止粉煤灰淤积堵塞水路;加强溶解氧的供应, 提高生化和物理的除污效果。建设灰场氧化塘要采用密闭式的防渗结构, 并进行围坝, 防止氧化塘蓄水后渗水, 降低工程运行时对周围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三、粉煤灰再利用影响研究

利用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 能够有效的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污染物被固定在粉煤灰层中。因此, 在粉煤灰的再利用过程中, 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和评估。首先需要研究粉煤灰的活性, 主要包括物理活性和化学活性两个方面。粉煤灰的物理活性是能够被直接充分利用的活性, 是粉煤灰微集料效应、颗粒效应的总和。粉煤灰的化学效应则是其与水和石灰发生反应, 产生不溶、稳定的硅铝酸钙盐的过程。粉煤灰的活性可以通过机械磨细法、水热合成法和碱性激发法等人工手段进行激活, 提高粉煤灰的活性。为了将吸附了采油废水中污染物的粉煤灰再利用于建筑建材, 需要对粉煤灰砌块生产工艺进行研究, 加大对粉煤灰利用价值的挖掘。粉煤灰当前的主要利用方式是进行砌块、生产水泥、混凝土等。粉煤灰空心砌块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性好和保温性好的特点。因此, 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减轻劳动强度, 节约建造成本和时间, 提高建设效率。砌块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材料的加工和处理、砌块混合料的制备、砌块的成型和砌块的养护四个过程。在原材料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中, 需要对原材料的贮藏达到特定的标准, 才能保证砌块正常生产;在砌块混合料制备的过程中, 要将配料计算准确, 搅拌均匀;在砌块成型的过程中, 要采用振动成型的方法将混合料注入模具, 保证砌块的密度;在砌块的养护过程中, 要加速砌块中胶凝材料的水热反应, 缩短砌块内部凝固的时间, 增强砌块的强度。采油废水中污染物对粉煤灰的浸出毒性没有任何影响, 没有改变原有粉煤灰的利用方式。吸附了采油废水中污染物的粉煤灰, 在经过沥水后, 可作为粉煤灰砌块、筑路工程的原材料, 实现循环再利用。

摘要: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增长, 油田开发逐渐进入到中后期, 在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在不断的增加。如何将采油产生的废水高效的处理并达到环保排放要求, 成为油田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文章通过调研分析, 研究了利用粉煤灰特殊的吸附性质, 对采油废水进行先期的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采油废水中的污染物, 从而实现的采油废水的处理。文章分析了采油废水粉煤灰处理的过程, 并且采用实验的方法确定了利用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的参数。通过研究提高了采油废水的处理效率, 促进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篇6

一、处理前的情形

筛选某一油田,经过注入水特有的处理。在这种步骤中, 添加进来的油、悬浮态势下的固态物,都被吸入了固有的收油罐、倾斜布设的沉降罐。在这之后,过滤罐除掉了残存着的悬浮物质、残存油体等。这类处理进程,要添加偏多的阻垢剂及缓蚀剂、添加杀菌剂,延缓结出污垢,阻碍菌类繁殖。 为了达到净化,还应添加足量的净水剂。

采纳成套技术,添加了诱导特性的浮选机、聚集分离装置,提升净化成效。然而,经由处理得来的水体偏复杂,处理难度变大。处理得来的新水质,仍旧没能达标。从站点流经井口,水质渐渐被恶化。水体结出偏多的污垢,滋生很多菌类。这就缩减了应有的稳定产能,增添经济损失。

二、解析技术机理

调研结论表明:水质干扰要素,含有酸性偏弱这样的缓冲水体。对于这类水体,可以变更固有的离子总量,破坏偏弱酸性。依托这类流程,就缩减了腐蚀,抑制了污垢的凝结, 从而优化水质。历经调研摸索,发觉了氢氧根特有的某一调整剂含有三重组分。调制好的这类制剂被添加至水体之内, 反应生成水体、碳酸钙物质。氧被溶解于水,氧化得来三价的铁,除掉碳酸钙。

水中附带着的腐蚀因子、污垢凝结离子,都从初始的偏弱酸性更替为碱性。进到钝化区后,管壁会附带着氧化薄膜, 阻碍污垢凝结。在反应器之中,氧化铁及累积着的碳酸钙凸显为絮状这样的漂浮沉淀。它们特有的比表面积偏大,拥有吸附特性,沉降了乳化油、水中悬浮微粒,同时捕捉菌类。 聚集着的乳化油经由破乳就会上浮,依托淤泥处理,它们会被除去。

三、处理运用流程

1.调配处理剂

水体处理必备的制剂,含有三类药剂,分别拟定为ABC。在这之中,前两类被划归为主体,变更水中离子。这类药剂提升了原有的酸碱值,阻止水体腐蚀。C类被设定成附带的制剂,辅助消灭菌类,保障水体稳定。依照主次次序, ABC特有的制剂应被依次添加。在不同区段内,添加药剂特有的时段含有差异。

药剂添加总量紧密关系着耗费的总金额。若要缩减成本, 就要明晰添加进来的总药量。添加A类制剂,要考量添加以后的水体酸碱值,把初始的酸碱值调和成9左右。后面两类药剂,添加总量关联着水体的稳定特性。耗费最小药量,达到稳定状态。

2.筛选适宜方案

依照离子调节特有的根本思路,结合处理布局,拟定了三重的可用方案。

第一类方式:耗费投资最小,尽量维持着初始的站内布局,改造固有流程。前两类制剂经由喷射步骤被投入水中。 依托流动水体,混同两类药剂。

第二类方式:采纳新颖的处理路径。某站内布设的管路偏少,污水停留下来的时段偏短。这种状态下,为了充分混同, 以便凸显最优的反应成效,就应添加混合器。这就凸显了水质改性独有的优势。

第三类方式:是布设二次沉降罐。变更收油罐,把它设定成沉降罐。悬浮着的固态微粒经由过滤,从水体内分离。 这种沉降步骤,缩减了罐体以内的反冲数目,延长原料被运用的年限。

3.处理后的改进

经由处理以后,水质明显改善,缩减了含油量。水体内的滤膜系数,从初始的2.8快速升至37。由此可以明晰:水质改性依托的新颖技术,缩减固态物质,增添了水体固有的渗滤特性。

经由处理得来的新油田,也获取了高层级的综合成效, 含有经济成效。例如:某污水站历经变更以后,平日内的处理能超出3000立方米。在这之中,含有超出800立方米的洁净水体,节省了超出245万元。

结语:对于油田采油,采纳了注水处理特有的新颖流程。 这类工艺简易,耗费金额很少;处理得来的新水质,吻合了初始拟定的水质指标,适宜水质特性。工艺可被推广采纳, 获取经济成效。处理得来的水体很稳定,缩减整体腐蚀,缩减了采油情形下的穿孔损耗、各类污染损耗。

参考文献

[1]周松景,郜楠.油田采油注入水处理技术[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02):32-34.

[2]杨再荣,刘卫国,马振勇等.青海油田采油一厂采出水处理技术改进[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1(01):33-35+61.

[3]喻高明,唐善法,吴信荣等.濮67块特低渗油藏注入水的水处理技术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4(10):31-34.

采油技术管理分析 篇7

采油技术管理是一个比较概述性的定义, 主要是指油田开采工程中的各项技术, 根据油田开采的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各项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并确保这些标准在执行中严格遵守。在实际的工程中, 采油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与采油技术相关的技术内涵、人员制度以及设备管理等,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分为管理对象、管理主体、管理手段三个方面。

采油技术管理的对象也就是采油技术本身, 包括成套设备技术的管理, 以及每一项工作的操作。要对采油技术进行管理首先就要弄清楚管理的对象, 进一步说就是弄明白用什么技术, 存在什么问题, 只有了解和熟悉这些技术的优缺点, 才能知道应该管理什么。所以,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认真研究采油工程中的技术, 了解相关的内容。采油技术管理的主体主要是采油工程的技术人员, 一般管理结构都是金字塔型的, 管理人员一定要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 要明白自己管理谁, 自己又被谁管理。所以管理人员要清楚自己管理范围内所涉及到的技术和技术人员组成, 明确自己工作的重心和管理的主体。采油技术管理的手段自然就是指管理者如何管理, 主要的工作就是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以及操作要求, 监督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的执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根据技术的实际情况, 因此管理者一定要熟悉采油技术所涉及的各项因素, 充分考虑到油田的实际情况。除此以外, 管理者还需要了解行业要求, 熟悉一般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解决好怎么管的问题。

2 采油技术管理对管理者的要求

上文介绍了采油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其中提到了很多对管理者的要求, 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工作基础。管理者首先要熟悉采油技术的相关内容, 明确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管理目标。对特殊环境下的采油技术有相应的管理方法, 能够处理一些突发性的技术问题。下面介绍管理者的几项要求:

2.1 管理技术要求

管理者必须熟悉采油技术所涉及的相关内容, 了解一些常见的采油技术, 精通这些技术所执行的技术标准, 明确各项技术标准对工作人员要求, 还要了解一些操作规范。熟悉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 能够技术发现技术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管理者还需要对各项问题及时的总结, 找出预防和快速处理的方法。

2.2 明确管理的原则

这里提出四条管理原则:技术化, 管理者一定要对采油技术非常的熟悉, 不能是“书生拜大将”, 对不同的技术管理必须体现其特点, 而不是一刀切的管理措施;系统化, 针对每一项工作要系统的进行管理, 让各个工作环节连贯, 避免在工作上的重复和遗漏;规范化, 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定符合本油田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规范进行;网络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管理技术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对于提升工作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有重要意义。此外, 各个管理机构要形成网络, 完善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

2.3 明确管理内容

在基层队, 技术干部均有较为明确的分工 (管理范围) 。只有首先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 才能知道自己的技术素养要求, 才能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分工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 所以首先要细分自己的工作内容, 细到具体的主管工作项目、涉及工作项目,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和主次有别。

3 采油人员制度的管理

所谓人员制度的管理, 其实就是班组的管理, 班组的管理要遵从服务于技术的原则, 对采油班组的管理工作要结合班组的技术特点, 根据各班组的实际情况删减和增加必要的技术规范补充, 对特殊的工作班组提出特殊的管理要求。技术干部在班组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 是一个班组的技术核心, 一定要能够对班组进行技术上的指导, 要从技术的角度发现管理上的问题, 使管理更加符合技术要求。为了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 这里提出几点建议:根据各班组的技术特点, 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并尊重班组工作的特殊性;对采油班组的技术素养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培训;加强对才有班组的技术监督, 严格落实技术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技术管理制度要实时动态修改, 满足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

4 采油技术资料和培训管理

采油技术资料的管理主要是为了方便查阅一些技术问题, 尤其是再出现故障时, 技术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是查找事故根源的一手资料, 也是保证了石油开采顺利进行。一般技术资料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录取、汇总、分析和结论, 工作的核心要求就是精确、细致、准确, 由于技术资料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所以一定要细致准确。资料的录取方法分为连续性、多样性、针对性、规范性等等;资料的汇总要求目的明确、条理清楚, 层次清晰;资料的分析要科学系统、特殊性与一般规律相结合, 目的性明确;资料的总结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有一定的针对性, 避免侃侃而谈。

采油技术随着时代也在不断更新, 所以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就非常有必要。首先, 采油技术培训必须结合本油田的实际, 不能流于形式。技术培训一定要现场实际培训, 可以结合教科书讲解, 但不能依赖于教课书。其次, 培训一定要以实用性为原则, 忽略一些繁琐的基础知识讲解, 同时也要避免理论的深度讲解, 要将最实用的技术传授给工作人员。最后, 培训要有系统性, 而不是割裂的单项技术讲解, 要注意技术培训的深度和范围。

5 日常管理

要进行油井的日常管理必须首先要了解油井的地质、工艺情况, 具体包括:油藏连通情况、层系性质、井液性质、井筒状况、机杆泵状况、地面状况等。

机杆泵参数优化的目的是用最低成本生产最合适的产量。所谓最合适产量就是以油藏地质的研究手段达到长期效益 (高采收率) 与短期效益 (高产量) 之间的平衡的产量;所谓最低成本就是作业成本与能耗、材料等成本取得平衡的生产成本。优化的手段主要是油藏地质研究、机杆泵参数组合研究、地面配套研究等。

由于油井生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所以对于油井的机杆泵参数优化同样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以适应不同生产时期油井的生产要求。对基层采油对来说, 除了为各管理、研究部门提供资料以外, 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据油井的生产动态不断调整油井的生产参数, 以使油井的工况始终处于一个合理的范畴。

基层对主要的优化手段一般有两种:一是对抽油机系统进行调整, 调整的内容主要是冲程和冲次, 更新高效节能的电机, 降低设备损耗。其主要的依据是功能图和现场设备的条件;二是对油井的维护, 主要的措施有清防蜡、调平衡等, 这也需要根据油井生产任务而定。清防蜡是采油工程技术人员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但是简单重复的工作往往导致技术人员积极性不高, 清防蜡工作也一直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 而没有通过定量的分析后再采取措施。

除此以外, 还要做好作业监督工作。对作业的监督一直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再完善的规章制度, 没有监督机制也是无法执行的。作业监督除了保证各项生产工作有序进行外, 还可以扩充使技术人员扩充知识和经验, 对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邱德友, 刘春枚.特低渗油藏水驱后热采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5, 27 (5) :805-806[1]邱德友, 刘春枚.特低渗油藏水驱后热采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5, 27 (5) :805-806

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分析 篇8

1 我国油田石油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

采油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它所研究的是可经济有效地作用于油藏, 以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理论、工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技术。

2 我国油田石油开采技术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 常规的采油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要求, 比如大泵提液技术具有更高的难度, 电潜泵的应用受到了高温的限制等。

其次, 开发后期设备生锈氧化现象严重, 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由于地层水、注入水对设备的侵蚀, 并且设备使用年限过长, 设备氧化现象严重, 造成卡泵的现象。

最后, 重复堵水措施效果日益变差, 目前我国油田的开采模式主要是堵水, 酸洗, 人工举升这样一个过程, 在重复堵水三轮过后效果变差, 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3 我国油田采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

3.1 采油新技术中的磁处理采油技术

在我国油田采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磁处理技术主要就是利用磁场的作用来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以及物理反应, 这样能够有效的让油田的驱替液和油田中的原油发生相应的反应, 这种反应能够有效的促进原有的特有的物理性质出现变化和改变, 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原油的防腊作用, 提升了原有的增注作用。在油田采油过程中应用磁处理技术不仅仅能够有效的处理油田采油过程中的原油结腊问题, 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整个油田开采过程中的热流时间长度, 能够有效的降低油田开采过程中的防蜡成本投入。磁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强化油田内部的各个油层的吸水性能,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油田各层之间的水驱油效果。在能源节约方面, 磁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协助采油厂提升原油的开采高粘度。

3.2 采油新技术中的振动采油技术

在油田采油的过程中, 油田的地面如果受到了来自人工产生的振动, 就会出现大量的大功率振动, 通过大功率的振动能够产生大量的振动低频波。我们在油田采油新技术中应用的振动采油技术主要就是有效的利用了上述的振动低频波, 让低频波有效的改善油田内部原油的地层渗透和流动特性。振动采油技术主要分为三种, 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工振动采油, 其次还有水利振动采油和水利脉冲振动采油等技术。我们在油田采油的过程中采用水利的方式来进行振动采油, 能够有效的让振动产生的脉冲振动波消除原本存在在原油中的污染物。利用水利脉冲振动采油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处理油田各层的污染物处理, 能够让油田各层之间的空隙松软,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原油的渗透性能。这样的效果就是能够让开采过程中的原油顺利的通过空隙流出, 大大的提升了原油开采过程中的开采率以及开采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水利脉冲振动技术在开采原油的过程中还对开采过程中的原油流速有很大的提升, 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原油的采收率, 为原油的采收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外部条件。振动采油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采油过程中的采油产量, 提升采油的经济效益。

3.3 采油新技术中的微生物采油技术

在油田采油新技术中, 微生物采油新技术主要就是利用了微生物的作用来对原油的各个层面产生作用, 保障油田在采油过程中原油特质不发生变化。在油田采油技术中微生物采油技术主要有三个优点。首先是采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生产成本上非常经济, 资金投入较低, 能够节省大量的采油生产成本, 提升采油单位的经济效率;其次采用微生物采油技术进行采油施工非常的便捷以及简单, 这样就大大的提升了采油工作的工作效率, 进而让整个采油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采油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由于本身存在特定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能够让微生物有效的溶解, 这样就对环境形成了一定的保护。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很高的连续采集, 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采油过程中的原油收集率。正是由于上述的优点。在我国的很多油田采油过程中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非常广泛。我国的很多油田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采油技术, 在技术层面上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 我国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我国采油技术中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3.4 采油新技术中的声波采油技术

在我国的采油技术中声波采油技术已经逐渐的在广泛的应用过程中。目前这项新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有效的采油技术。最主要的依据有三点。首先是声波采油技术能够通过超声波的传播有效的避开采油管道中的盐垢, 让采油管道不能够受到盐垢的干扰, 保障采油的生产率;其次声波采油技术还具有防蜡作用, 能够在采油过程中起到防蜡的作用;最后声波采油技术还具有降粘功能,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即将凝结前的采集原油, 能够有效的利用超声波技术分散原油中较大的颗粒, 让采集的原油更加的具有渗透性。此外, 利用超声波来进行石油采收的新型工艺技术还可以排去油田内部层孔隙结构存在的气体和气泡, 从而使得采油工作能够更为顺利地进行。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已经逐渐的展开。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我国重点强调了能源产业的转型。因此我国的能源产业中尤其是我国的石油资源产业更是要起到带头作用。伴随着我国的油田开发力度不断的提升, 我国的石油开发应该重点强调采油技术的提升以及创新, 通过技术的创新来带动我国油田工作效率的提升。目前我国现有的油田采油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认可, 但是我们还是需要针对不同的油田采油实际情况来针对性的进行采油工艺技术的开发以及创新。文章主要针对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阐述, 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油田采油技术的发展以及创新, 同时也为我国油田采油工作效率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油田采油技术,创新分析,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小卫.研析新形势下现代采油技术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 2014 (12) .

[2]李玉明.浅谈我国石油行业采油技术的发展情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22) .

[3]方宏.探析采油工程的技术与展望[J].中国化工贸易, 2014 (9) .

[4]李珊珊.从采收率角度研究采油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13) .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分析 篇9

一、保证低渗透油藏注水水质

注水水质是影响到低渗透油藏注水效果的关键。随着油藏开发的不断深入, 采油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 这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的同时, 油藏采出水的水质也不断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极大的增加了油藏水的处理难度。污水处理罐反冲洗变频调速系统, 采用高效微机控制技术, 结合电机变频调速功能, 实现污水处理罐的高效反冲洗作业。系统利用电机变频技术实现冲洗水泵的转速调节, 水泵转速的变化可以实现水流量的输出变化, 改变了传统节流阀控制调节方式。这种流量调节方式, 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机启动电流, 而且水泵冲洗强度可以进行实时控制调节, 极大的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由于电机转速的可调控性, 可以充分的利用电能, 降低电能消耗。

二、提高低渗透油藏注水效率的工艺研究

低渗透油藏注水过程中, 注水泵是关系到低渗透油藏注水效率高低的关键。离心泵是低渗透油藏注水泵的重要类型。离心泵的运行状态可以通过泵的特征曲线来表示, 通过对泵的排量、功率等特征参数研究, 得到各个参数对泵效率的影响关系, 依据实际的离心泵工作条件, 得到离心泵效率最高时, 离心泵各个运行参数的值, 从而调整离心泵的工作参数, 保证离心泵的高效运行。往复泵也是低渗透油藏注水泵重要的类型, 往复泵的泵阀是影响到往复泵工作效率的关键。通过将往复泵和注水输送管线结合起来, 将它们看成一个统一的水力系统, 利用水力学的计算方法, 结合泵的工作特性, 管线参数, 以及系统约束条件, 可以对往复泵的水力系统进行计算分析, 得到水力系统各参数对往复泵运行效率的影响关系, 从而确定出什么条件下往复泵的注水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往复泵转速一定的条件下, 不同的柱塞直径会对应特定的泵额定排量与压力, 将泵的压力排量和柱塞直径的关系制成关系曲线, 通过曲线的规律, 找到能够保证往复泵处于最大运行状态的泵直径。

往复泵和离心泵系统差不多, 不同的注水管线压力会对应不同泵的工作状态。低渗透油藏注水状况分析中, 可以将注水管线的压力作为关键参数, 开展相应的注水工艺参数调整。如果注水管线的压力不方便调整, 可以调整泵的工作参数, 同时也能够进行泵结构参数的合理性的评价。不同的注水管线压力对应不同的注水工作状态。对所有的低渗透油藏注水系统, 通过设定特定的注水状态评价目标, 经过不断的分析和数据处理, 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评价低渗透油藏注水效率的指标, 将这些指标整理归类后可以形成注水效率的评价指标集, 该指标集就可以作为油田注水系统的状态描述点。

三、注水井的测试工艺技术分析

注水井注水测试是油田注水工艺的重要部分, 通过注水测试可以准确的得到注水工艺的效果以及地层的吸水情况。智能测试系统是一种高效的注水井测试系统, 该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地面注水井测试系统和井下注水井测试系统。地面的注水井测试系统主要功能是, 实现系统的供电、数据的搜集和分析。井下注水井测试系统是注水测试的关键, 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测试控制部分、通信部分、动力部分、传感器和其他部件。智能测试系统的地面控制部分, 利用蓄电池作为测试系统的动力来源, 利用逆变换的方式为地面设备提供控制, 通过电缆将控制系统和井下测试系统相连接。实现对井下注水流量的测量任务, 同时控制井下的测试系统。智能注水井系统应用需要对原有设备进行一定的改造, 首先要对绞车进行一定的改造, 绞车的改造不会改变原有的设备和工艺, 只是增加系统的电缆输送结构, 使绞车具有调控的功能, 而且在测试的过程中, 不会影响到绞车的正常使用。由于智能系统的信号传输采用电缆, 电缆的强度不如钢丝绳, 而且直径较大, 所以需要对电缆滑轮槽进行加宽处理。同时需要在装置的放喷帽位置增加缓冲弹簧, 从而保护信号传输电缆。

结束语

低渗透油藏的注水采油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油效率的重要方式。低渗透油藏的注水水质是影响到油藏注水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油藏的注水质量是保证低渗透油藏稳产的重要措施。污水处理罐反冲洗变频调速系统, 采用了高效微机控制技术, 结合电机变频调速功能, 实现了污水处理罐的高效反冲洗作业。注水泵关系到低渗透油藏注水效率高低的关键。往复泵也是低渗透油藏注水泵重要的类型, 往复泵的泵阀是影响到往复泵工作效率的关键。智能测试系统是一种高效的注水井测试系统, 该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地面注水井测试系统和井下注水井测试系统。通过研究对于改善注水井的工作状况, 提高注水井的工作效率, 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 油田的含水量在不断的增大, 油田的开发已经处于高含水率阶段。如何控制油田产出液的含水量, 保证油田的产量, 已经成为目前油田开发的研究重点。通过改进油田注水工艺技术, 提高注水井的注水质量, 可以有效地保障油井的产量。低渗透油藏由于油藏的渗透性差, 地层流体的流动性不高, 原油开采的难度大。通过合理的低渗透油藏注水工艺, 可以有效的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率。文章通过调研分析, 结合低渗透油藏注水实际, 研究了低渗透油藏的注水采油工艺技术。通过研究对于提高低渗透油藏的注水质量, 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质量,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锋李晓平.注水水质对低渗油藏注采井开发指标的影响[J].西部探矿工程, 2008.

[2]段礼祥等.油田注水设备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石油机械, 2005.

上一篇:音乐类型下一篇: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