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霸王条款规制

2024-08-25

格式合同霸王条款规制(精选4篇)

格式合同霸王条款规制 篇1

一、相关概念的内在价值

(一) 格式合同的含义

格式合同, 旧称标准合同, 合同中的具体条款被称为格式条款。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 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合同, 如保险合同、银行贷款合同等, 都是常见的格式合同。格式合同是现代商法中契约定型化特征的具体表现, 符合现代交易的简便、快速等要求, 适应合同制度的发展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 在讨论格式合同的概念时, 应当将之与示范合同加以区别。示范合同, 是指根据法规和惯例而确定的具有示范作用的文件。它只是双方当事人签约时的参考文件, 对当事人无强制约束力, 双方可以修改其条款形式和格式, 也可以增减条款, 因此它与格式合同有很大不同。

(二) 霸王条款的含义

霸王条款, 就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 常常限制消费者权利, 侵害民众利益。本文所论的霸王条款, 限定在格式合同中, 主要探讨格式合同下明显有损一方当事人利益的所谓“霸王条款”。

二、霸王条款的成因分析

既然霸王条款并不符合我国现今社会的基本民事交易原则, 为何还能得以长期存在甚至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呢?究其原因, 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订立当事人的利益驱动

在格式合同这种特殊情形下, 订立方处于天然的有利地位, 其订立的合同不可避免得有失偏颇, 由此, 霸王条款便出现了。

(二) 基于垄断形成的强势地位

格式合同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 并在订立时未与对方协商的合同。通过以上特点即可看出, 订立当事人拥有绝对强势的地位。

(三) “行规”陷阱

很多情况下, 受方或者说消费者其实并不清楚自己面对的是霸王条款, 而仅仅把它们当成一般性的条款, 甚至错误地认为本应如此, 这就是订立方为确保自身利益, 利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漏洞而为受方设下的所谓“行规”陷阱。

三、典型案例的审判实践

霸王条款在审判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多样, 但大抵没有超出成因的衍生范围, 基本都可在《合同法》关于格式条款的规定中得以佐证。但由于此类案件中合同条款合法与否的界限常常很模糊, 为审判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少障碍, 再加之类似案件的繁多和复杂, 因此专门法律法规的出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

2003年12月, 曹某将其房屋转让给朱女士, 转让价为52.5万元, 两人各支付中介费5000元。在签订由中介提供的格式合同时, 朱女士并没留意到合同中还存在“不平等条约”。该合同第七条规定:“曹某再出售其房屋, 视为违约, 加倍退回定金 (赔偿的定金由朱女士与中介平分) ”。合同签订当日, 朱女士立即支付定金5.5万元和中介费5000元。

由于曹某的原因, 买卖没有成交, 曹某双倍退还了朱女士的定金11万元。朱女士要求中介公司退还中介费。遭拒绝后, 朱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没想到中介公司也在法庭上提起反诉, 要求法院判决朱女士把从曹某手中多拿到的定金55000元的一半支付给中介。

分析:

在本案中, 朱女士收回曹某退还的双倍定金, 符合合同规定。而中介在合同第七条中的条款则明显排除了朱女士合法收回定金的权利,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 该条款无效。

上海市杨浦区法院审理认为, 因曹某违约, 中介公司未促成朱女士签订正式房地产买卖合同, 按合同法规定, 居间方未促成合同成立的, 不得收取报酬, 所以中介理应返还预收的居间费。中介房地产居间合同第七条格式条款, 明显限制了朱女士收取全额定金赔偿的权力, 故应认定为无效。

最终法院判决, 中介公司应返还朱女士居间费5000元, 对中介公司要求朱女士支付赔偿金22500元的请求不予支持。

在当前房屋买卖交易日益增多的情况下, 购房一方在与中介签订合同的时候, 应谨慎阅读合同内容, 以防霸王条款的出现。此类合同下, 可依照第四十条规定作为辨别原则, 以避免日后可能的问题, 保护购房人利益。

四、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各行各业都在追求效率, 力争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利润, 现代商业环境中交易高速进行, 特别是在交易频繁的商品、服务、运输行业, 不可能与个别的消费者逐一订立合同。格式合同内容上的格式化、特定性精简了缔约的程序, 适应了现代商业发展的要求。然而, 与此同时, 不少格式合同提供方却趁机订立不合理条款, 破坏我国《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 损害受方当事人的利益。

相信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 有关格式合同霸王条款的审理过程将更趋于合理和顺利。而霸王条款作为格式合同非成熟阶段的不良产物, 也必然会被日益规范的法律法规所淘汰。

摘要:格式合同, 是合同类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所具有的多种优点, 如简洁、便利、可重复使用等而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合同订立方式中广泛占有一席之地。但是, 由于其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以及外在的种种原因, 一直以来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都在各行各业中盛行, 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近年来, 因霸王条款引起的诉讼案件屡屡见诸报端, 这表明人们逐渐认识到霸王条款的不合理性和违法性并试图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目前, 我国对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尚没有十分完整明确的法律规定, 但此类案件的司法实践仍可对霸王条款的规制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格式合同,霸王条款,审判实践,格式条款,规制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合同法要义与案例析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何志:《合同法原理与审判实务》, 法律出版社, 2002年。

[3]崔建远:《合同法 (第三版) 》, 法律出版社, 2003年。

快递合同“霸王条款”评析与规制 篇2

一、快递合同“霸王条款”评析

所谓快递合同霸王条款, 主要是指快递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 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的格式合同条款。通过对国内品牌影响力排名前十的快递公司所提供的快递服务合同进行梳理、分析, 笔者认为可以将快递合同中霸王条款按免责、违约、理赔三方面进行归类。

(一) 关于免责条款

1. 快递合同中快递详情单条款规定:

快递公司规定一旦消费者在寄件详情单上签字, 便默认接受和遵守其制定的快递合同各项条款。

快递合同属于格式合同的一种, 依据《合同法》第39条规定,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须向相对方提示和说明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而在实践中, 快递公司业务员很少履行这一义务, 而仅仅是要求托运人尽快填写快递详情单了事, 在这种情况下, 托运人完全可能被格式合同霸王条款绑架, 面临不对等的损失风险和成本负担。因此, 在快递公司未尽到告知说明义务时, 快递合同应属无效合同。

2. 快递合同中免责条款规定:

快递公司对因不可抗力所造成的物品运送延误、遗失、毁灭或没收不负责任, 对快递延误、遗失造成的间接或非主体性损失不负责任。

关于不可抗力, 《合同法》第117条界定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但快递公司利用绝对的话语权与所谓最终解释权单方面曲解“不可抗力”概念、扩大“不可抗力”免责范围的行为, 使诸如因暴力分拣而致货物损坏丢失、经营管理不当而致货物延期的违约行为都变身成为不可抗力情形。此外, 如果是因为航班延误、火车晚点等不可抗力因素所致损害, 符合合同免责条款情形, 快递公司即使不承担赔偿责任, 但作为联系托运人与实际承运方的纽带, 快递公司应承担先行代赔给付或协助理赔义务。

(二) 关于违约条款

1. 快递合同中知情权条款规定:

快递公司有权获知被承运物品性质, 物品数量及重量等, 协助有关政府部门和运输部门对所承运的物品进行检查或查处。快递公司有权在为事先通知寄件人的情况下开封检查交寄物品。

我国法律并没有赋予快递企业“绝对的检查权”, 依据《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 快递企业应建立并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 快递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当场验视内件, 当面封装。快递企业有权利, 也有义务对非信函类物品进行查验。但是这种权利并不是毫无限制的, 而是需要在托运人见证之下验视, 但现有的快递公司却认为自己拥有“绝对的检查权”, 有权私自开箱检查, 于是这种缺乏监督机制的查验制度, 不仅不能有力地维护快递运输的秩序与安全, 反而为不法份子侵占、偷盗贵重快件提供了可趁之机。

2. 快递合同中责任条款规定:快递公司对快递货物延时, 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首先就合同条款本身而言, 这样的规定明显减免了快递公司自己的主要责任, 排除了托运人的主要权利, 依据《合同法》第四十条之规定, 该条款属无效条款。其次, 就快递延期事实而言, 快递公司应该构成了实际违约, 理应根据《合同法》第107条之规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我国《快递服务》标准附录明确规定快递延误可以作为索赔因素并规定了赔偿原则。同时将快递快速、安全的送达收件人, 是快递业务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 是快递合同中约定的内容, 是快递托运人的合法权利, 更是快递公司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因此, 快递延期不赔条款无论从法理、法律以及行业规范都没有依据, 实属霸王条款。

(三) 关于理赔条款

1. 快递合同中理赔条款规定:

请于收件之日起三十日内查询和索赔, 并以书面形式并附相关之证明文件通知承运人, 逾期则视为放弃索赔权利。对未保价递送物品的灭失、损毁, 按实际损失的价值赔偿, 但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000元/票。计算方式为按货物运费2-5倍赔偿或者计重赔偿。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而快递纠纷索赔并不属于民法规定的特殊情形, 理应适用普通诉讼两年时效。即从快递损害发生开始到之后的两年期限内, 快递用户都有权对快递公司提起诉讼, 而快递公司单方制订的限制性期限无效, 不能作为索赔诉讼时效的依据。对索赔额的变相限制单方面的降低了快递公司违约的成本, 致使快递公司内部违规操作、不法侵占现象更加严重。如消费者托运一件价值3000元的皮衣, 重量3千克, 快递费就几十块, 如果在快递的过程中严重损坏或遗失, 无论按那种赔付方式, 挽回的经济损失也是杯水车薪。

2. 快递合同中关于保价的条款:

若寄件人进行了保价, 一旦托寄物品发生被盗、丢失、损毁或者短少的, 寄件人向保险公司索赔, 快递公司不再承担赔偿责任。

保价本身应该说是一项很好的抗风险措施, 但到目前为止快递市场上保价费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收费混乱现象广泛存在;其次国内很多快递公司为扩大经营网络而采用加盟模式, 不少快递加盟点将保价费私自截留, 没有上缴保险公司, 这种将收取保价费变为创收的手段的行为, 背离了保价的初衷, 改变了保费性质;此外当货损价值超过保价限额, 快递公司应该在快递合同赔偿限额内继续对快递用户进行赔偿, 而不能适用霸王条款中快递公司不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

二、快递合同霸王条款规制

(一) 强化行业准入机制与监督制度

《邮政法》规定快递公司所拟订的合同文本须参照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国内快递服务合同》范本, 我们可以在《国内快递服务合同》范本制定阶段启用严格的听证制度, 集思广益以求该范本能最大限度保证消费者权利, 预防可能发生的合同纠纷。同时, 在审核颁照时应该着重审核快递公司的管理软件与环境、员工适岗认证、快递合同规范情况等快递行业规模与质量的基本方面, 从源头上遏制霸王服务与霸王条款。全面建立和合理利用针对快递公司的评星定级制度, 利用这一平台强调快递合同的重要性使快递公司主动检视自身快递合同, 主动取缔其中霸王条款;并发挥其奖励与提示功能, 对表现突出的快递企业和区域在市场准入、税收、评价等方面进行奖励, 对表现落后的快递企业, 及时将问题反馈, 与快递申诉制度相互配合, 敦促与协助快递企业取缔霸王条款、主动协调解决业务纠纷、合理赔偿消费者损失, 使这一评价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二) 建立先行赔付与保证金制度

快递行业先行赔付就是指在快递纠纷产生、消费者权益遭受实际侵害, 而在合理时限内得不到解决与赔付, 消费者可以向快递市场主办单位提出赔偿, 然后再由快递市场主办单位对快递企业进行追偿。国家邮政局作为我国快递市场主办单位应该组织或协调专门机构或部门构建先行赔付体系, 而快递协会作为国家邮政局下设的从事研究、组织、服务快递市场的专门组织有能力、有必要承担这一职责。而这一制度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赔付保证基金的建立与先行赔付操作流程的梳理, 我们认为首先在快递行业应该推行严格会员制, 强化快递协会的职能, 在国家邮政局的领导监督下, 由各省快递协会组织各会员公司签署会员诚信责任书后交纳一定数额保证资金建立先行赔付基金并进行统一管理。国家邮政部门在受理消费者申诉后, 以此保证金作为快递协会进行调查、勘责、评估经费和代快递公司先行赔付资金, 最后再由快递协会与快递公司结算清偿。

(三) 合理利用小额诉讼程序

围绕快递合同中霸王条款和行业潜规则的纠纷, 最终最公正的解决途径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然而快递纠纷小而杂的特点同我国司法资源的稀缺和诉讼成本的走高的矛盾显著, 即便是运用简易程序也同样显得奢侈。近年在我国部分地区试点的小额诉讼程序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该程序属于一种独立于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之外的新型司法程序, 其最大亮点是一审终审制, 拥有立案、审理、执行时间短, 诉讼费用低, 执行力较强的突出特点, 选择小额诉讼不但可以跳过狭隘的合同、行业潜规则, 直接运用法律法规实现诉求, 同时可以将大量举证责任转移到快递公司, 减轻消费者举证压力。实现了动用公力救济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 大大节约了诉讼成本与司法资源。

(四) 引入快递公益诉讼与集团诉讼制度

在最新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 (草案) 》中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有关机关和社会团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快递作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费行业, 与广大消费者联系紧密, 而合同霸王条款的长期存在损害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所以将公益诉讼引入快递业十分必要。在快递业公益诉讼中最适宜原告主体资格的应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 消费者可以将自己案件的资料证据提交消费者协会, 由消费者协会备案, 由消费者协会定期针对影响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数量多的快递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要求修改或取缔该公司的霸王条款, 停止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并对遭受损失的消费者进行赔偿。

同样, 针对影响广泛、顽固的快递霸王条款, 也可以考虑运用集团诉讼手段进行维权和规制。在快递纠纷之中, 消费者的信息缺乏是最大的弱点之一。而集团诉讼可以集中案件和证据, 有效地运用法律资源, 保证公共利益。在这一过程中, 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应充分发挥其信息平台作用, 收集整理快递消费者集中投诉问题, 协调遭遇类似的消费者联系, 提供相应的法律专业技术, 支持广大消费者进行集团诉讼。

摘要:文章围绕快递霸王条款和快递消费者维权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 建立听证制度、市场准入机制, 完善快递协会职能、评星定级制度, 增设先行赔付、小额诉讼与公益诉讼程序等以期达到规制快递合同中霸王条款、减少快递消费者维权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快递合同,霸王条款,评析与规制,先行赔付,诉讼制度

参考文献

[1]赵晓琦.法律与经济学视角下的格式合同[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35) .

[2]姚淑媛, 车庆华“.霸王条款”的法律规制及路径选择[J].河北学刊, 2008-3第28卷第2期.

快递合同之格式条款规制研究 篇3

关键词:合同,快递服务,免责条款,规制

一、快递合同的概念

快递, 即快递服务, 根据我国邮政局于2007 年9 月12日发布的《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中的定义: 是指快速收寄、运输、投递单独封装的、有名址的快件或其他不需储存的物品, 按承诺时限递送到收件人或指定地点、并获得签收的寄递服务。①

而对于快递服务合同, 则是由快递服务含义与合同法一般性原理之结合, 即在快递服务关系发生届时由提供快递服务的企业方与接受快递服务的寄件人方之间所订立的有关快递服务的契约, 它是由契约双方对其快递服务提供的具体过程 ( 主要包括收寄、投递、签收等环节) 以及损失发生后的责任承担等达成的合意。一份完整的快递服务合同, 其大致可分为快递详情单、发运人和承运人的责任及承诺、被承运物品知情权、留置权、责任条款、赔偿限额、理赔条款等部分。本文将主要围绕责任条款中的免责条款进行分析说明。

二、快递合同之格式条款概述

( 一) 关于免责格式条款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9 条第2 款规定: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 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依此规定, 格式条款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第一, 格式条款是由一方预先拟定的。格式条款是由一方在订立合同之前所拟定的, 而不是在双方相互协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由于格式条款是一方事先拟定的, 因此, 无论是当事人双方中何方先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总是处于要约人的地位, 而另一方只要作出承诺 ( 如快递合同中的寄件人在快递单上签字) , 则双方及达成合意, 合同成立; 第二, 格式条款是为方便、迅捷地重复使用而拟定的格式条款。该条款是为重复使用而不是为一次性使用而制定的。由于固定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 ( 如快递服务) 的当事人面对的是不特定对象, 当事人为节约资源、节省时间, 因此, 制定合同者一方将该条款内容进行统一化、标准化, 从而拟定出格式条款。格式条款自身的特性不仅决定了作为制定格式条款方的主体的特定以及面对不特定对象提供物品或者服务, 还表现出了用格式条款有减少谈判时间和费用从而节省交易成本的优点。

对于免责格式条款, 其属于格式条款的范畴, 自然而然也就遵守上述之规定。但是, 免责格式条款区别于一般的格式条款, 其特殊之处在于其所涉及的往往是免除或限制其中一方责任的内容, 并且在通常情形下, 其免除或限制的是拟定和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的责任, 这也就给了格式条款的提供方 ( 在市场交易中通常是商品或服务提供方) 以排除责任、规避风险的机会, 就可能涉及不公平的内容。如依照我国圆通快递规定的免责情形 ( 因不可抗力事件的原因, 导致本协议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项下有关义务的, 受影响的一方在不可抗力影响的范围和限度内免予承担责任) 及我国申通快递规定的免责情形 ( 承运人因不可抗力, 如战争、暴乱、恶劣天气、航班延误、坠机、火灾、水灾等自然或人为的严重灾害及承运人无法控制的各种情况, 或由于托运人的原因所造成的物品运送延误、遗失、毁灭或没收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可得知在快递合同中免责条款中的通常性规定: 快递公司几乎可对任何的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进行任意免责。若快递公司滥用免责格式条款之规定, 则会使市场交易中的消费者处于不利的地位, 以致于阻碍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良性发展。

( 二) 关于快递服务合同之免责格式条款内容中延时的民事承担

就如上述内容中所提及到的申通快递和圆通快递两家快递公司, 其在快递服务合同对于延时均规定为: 快递公司对快递货物延时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该规定, 实属免责格式条款中的霸道条款, 完全免除了其快递公司的主要责任以及寄件人的主要权利。对于消费者而言, 选择快递服务的目的在于快递服务的方便、迅捷, 而快递服务公司如果连快递延时都可进行免责, 显然就违背了其本身的价值诉求。在加上我国的《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中对于快递的定义有一点为“按承诺时限递送到收件人或指定地点、并获得签收”, 该定义明确规定了快递公司按照承诺时间进行送达, 进而否定了快递公司可单方面订立免责条款从而规避延时所造成的损失后果的违约责任的承担。我国《合同法》第40 条规定: “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 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 该条款无效。”可见, 对于快递公司所单方制订的该条款属无效条款。再者, 我国的《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附录又明确规定了快递延误的情形可以作为索赔的因素并规定了赔偿原则。快递服务公司将快递依照快递服务合同中的约定, 快速、及时、安全、准确的送达收件人, 是快递服务公司应依其服务合同履行的基本义务, 也是寄件人应享有的权利。

三、快递合同之格式条款规制

随着我国快递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 快递服务合同已经成了当今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快递服务合同中格式条款的规定, 由于其表现出的方便性、快捷性, 在快递服务合同中起到的积极性作用, 使得快递服务行业在我国迅速盛行。凡事皆具有双面性, 我们不可否认快递服务合同中格式条款的出现, 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效益和效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格式条款中免责条款的出现及提供快递服务方对该条款之滥用, 导致条款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展现出来。其次, 由于我国立法的滞后性、模糊性, 行业管理的分散性、不全面性, 使之引发诸多的快递合同民事法律纠纷, 因纠纷而又诉至法院导致了我国司法资源的巨大浪费。再者, 作为提供快递服务方大多为企业的强势一方, 而作为弱势群体方的多为单个独立的寄件人消费者, 在运用法律解决纠纷之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 如何平衡快递服务合同双方, 如何有效地对快递合同之免责格式条款进行规制,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一) 通过立法制定《快递服务法》并对免责格式条款进行弥补完善

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出关于格式合同的单行法, 但是却已经有多部法律对格式合同进行了相应的规范, 其主要包括《合同法》、《邮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等。当前我国的格式合同的立法格局主要是以《民法通则》为原则, 以《合同法》为核心, 其他立法及法规各自规定了调整在某一领域内的格式合同的法律规范。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制定一部《快递服务法》 ( 简称《快递法》) , 将快递行业中的各法律主体、法律关系彻底理顺, 同时在这部《快递法》中对快递服务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如在涉及免责格式条款的内容中规定, 快递公司提供的免责格式条款并不绝对无效, 当快递公司与寄件人在签订快递服务合同之时, 作为快递公司方对其免责条款作出了清晰明了的说明义务, 且寄件人同意该免责条款的内容并签字, 即可视为双方对其权利义务作出了排除性和限制性的真实意思表示。其次, 在快递合同中, 对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内容应作出较为明显标识, 如对字体颜色加深或加粗做下划线, 直到足以引起寄件人方的注意并方便寄件人审查合同内容, 了解双方的权利义务, 减少争议和纠纷的发生。

除此之外, 立法机关还应对《快递法》的优先效力进行强调说明, 作为特别法, 适用方面应优先于普通法 ( 如民法总则) , 《合同法》虽然属于《民法通则》中的特别法, 当《快递法》与《合同法》优先性发生冲突时, 也应优先适用《快递法》。

( 二) 建立统一完善的行业法律监控机制

截止目前为止, 我国总计注册有8000 多家快递物流企业, 除了少部分通过电视广告进行加盟以外, 其多数均采用的是网络加盟的经营方式对快递服务企业进行加盟, 由于虚拟网络的随意性较强, 导致诸多快递企业的加盟方进入和退出网络的约束力并不大, 以至于造成了我国快递服务行业的规范性良莠不齐, 快递服务的安全性能低下, 丢件和损件情形时有发生。从快递服务合同的角度来看, 全国各快递公司制订的合同条款也是五花八门, 各种不规范的表述不一而足, 而这些情形都是造成合同订立者利益受损, 纠纷解决困难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 从快递服务行业内部出发对其进行规范, 让该行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内部规章, 是提高快递行业整体水平的必然途径。

因此, 对于上文所提及的各种问题, 就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2009 年2 月中国快递协会在北京成立, 中国快递行业协会如若要切实发挥作用, 首先需先要建立行业内部的监控机制, 加强行业协会对各快递服务企业组织的监督作用, 当然, 根据全国各区域的不同, 还需在市级以上的地区建立快递协会的分支机构协会, 使之能全面起到监督作用, 对于监督内容, 其主要包括对快递服务企业的合同文本内容以及服务状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检查、接受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并设立违规惩罚机制等; 其次, 行业协会应多为企业组织提供标准性的符合法律规范的引导和示范, 对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部分, 制定出统一化的快递服务行业标准, 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以及理赔标准规定上限与下限, 供各快递公司选择。在制定的过程中, 还可邀请消费者保护协会进行一起协商制定, 从而更加全面、公平。

最后, 快递服务企业应了解自身所法律处地位与大众消费者法律地位间的差距悬殊, 应当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 勇于积极承担责任。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各快递服务企业应严格遵守。作为快递服务企业, 其在制定快递服务合同免责格式条款之时, 就应该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的心态来进行事先的责任分配, 不能企图通过免责条款来规避本应由自身所承担的责任, 而在纠纷发生之后, 也应勇于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

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 对于格式条款及其免责条款, 我们不能均带着否定的眼光来看待, 只要合理运用格式条款, 并对滥用免责格式条款的情形加以规制, 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快递服务行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良性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霞.论快递合同“霸王条款”的规制——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核心[J].经济与法, 2015 (3) .

[2]胡艳冰.快递服务合同免责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落志仙.快递服务合同的性质探析[J].法制博览, 2014 (2) .

格式合同霸王条款规制 篇4

格式条款订入消费合同成为合同内容, 就要认定是否有效, 以确定对双方当事人有无约束力。与格式条款的解释一样, 对格式条款的效力作出认定的主体是法院或仲裁机构, 效力认定的对象是己经订入消费合同的格式条款。

(一) 格式条款效力认定的标准

1. 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格式条款无效

如果订入合同的格式条款并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则根据传统合同法的契约自由原则, 原则上应当承认它们具有拘束力。在各国立法与司法实务中, 主要采取了以下二个民法基本原则作为判断格式条款效力的依据, 即公序良俗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1) 公序良俗原则

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原则合称为公序良俗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 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 诚实信用原则

诚信原则是现代民法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准则, 是法官进行价值判断, 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依据, 甚至被称为现代民法中的“帝王条款”。我国《合同法》第5条和第6条, 将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整部法律的基本指导原则, 当然适用于格式条款, 可以看出我国法律也以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作为格式条款的一般审查标准。

2. 违反强行法的格式条款无效

所谓强行法, 是指不依赖于当事人的意志而必须无条件适用的法律规范, 此类规范仅依法定事实的发生而适用, 且内容不得以当事人意志改变或排除。如果格式条款的内容违反了法律强制或者禁止性规定, 无论是否基于自由意思而订立, 都应认定为无效。

(二) 格式条款效力的界定因素

1. 消费者权利义务及风险的合理性

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应当是对等的, 如果条款使用人规定了限制消费者权利, 尤其是履行抗辩权和要求赔偿权利的条款, 法律应当规范其效力。我国《海商法》第126条规定, 限制旅客提出赔偿请求的权利的海上运输合同条款无效。

2. 合同当事人之间交涉力量的相对性

如果条款使用人是处于垄断 (包括事实上垄断) 的地位, 则由于其交涉力量较强, 消费者对格式条款处于无法拒绝的状态, 其接受格式条款的真意较为脆弱。因为, 如果条款使用人处于垄断的地位, 则消费者的契约自由, 尤其是选择缔约对象以及决定格式条款内容方面的自由丧失殆尽, 因此应对此种情况下格式条款的效力从严认定。

3. 标的物对消费者的必要性和可选择性

消费者接受不平等条款有时确实出于不买就没的用的窘况。因此, 我们也应把标的物对消费者的必要性和可选择性, 作为判断格式条款效力的因素。考量标的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标的物是否为日常生活必需品或必要服务;二是标的物是否有代替性物品。如果标的物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必需品, 则消费者出于生活的需要, 必须接受企业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即使格式条款内容非常苛刻, 也只能忍气吞声。在此情况下, 消费者接受格式条款常常并非出于自愿, 所以对于条款内容, 尤其是免责条款的有效性应当从严认定。反之, 认定相对从宽。

二、我国消费合同中对格式条款规制的现状

在我国, 随着合同的形态越来越趋向于以格式合同形式取代传统合同形式, 几乎所有行业均采用格式合同或以格式合同为基础, 格式合同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 立法规制

从一般法的角度看, 我国《民法通则》所确立的基本原则, 如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公序良俗等原则, 都可以作为法官对格式条款进行规制的依据。从特别法的角度看, 我国已制定的一些单行法的有关条款对格式条款进行了明确的规制。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 其内容无效。”

(二) 行政规制

我国最初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各级行政主管机关直接、具体地参与经济活动, 因此, 对格式条款的规制, 最初就是以行政规制的方式进行的, 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制定行政法规直接予以规制。除此之外, 许多行政主管机关还制定了一些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的合同条款和适用于特定行业的示范性合同, 对格式条款进行规制。如《合同法》第127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对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 负责监督处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对格式条款进行行政规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 司法规制

司法规制是法院依据法律规定, 对免责条款以裁判的方法肯定或否定其效力的规制方式, 利用司法手段规制免责条款是维护合同公正的最后一道保障线。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个别请求, 依据法律规定, 参酌具体案情来判断免责条款是否有效。一般而言, 司法机关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对免责条款规制。一是适用法律, 将违反了强行法规定的免责条款认定为无效;二是法官自由裁量, 主要表现为通过严格解释合同条款而控制不公平条款。《海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的颁布, 为格式条款进行司法规制提供了直接、明确的法律依据。

三、我国消费合同中格式条款规制的完善

在我国, 因为对格式合同规制问题的研究时间还不是很长, 在立法、司法还是行政规制方面还很薄弱。因此, 更好地完善我国的格式合同规制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 在立法方面加快制定单行法规

我国目前对格式条款的规制, 主要是民商事一般法的规定, 尚未制定专门的单行法。我国应制定专门的单行法, 系统完备地对格式条款进行规制。

(二) 在行政规制方面健全行政规制体系

首先, 建立行政许可制度, 对于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定行业所制定的格式条款, 在其使用前必须经过有关行政主管机关的审核, 获得许可后才可使用, 从而在事前就防止不公平的格式条款订入合同。其次, 建立事后监督制度, 即由专门机构或者有关行政主管机关, 主动或者根据消费者以及有关社会团体的投诉, 对已经缔结的格式合同进行审查、监督。再次, 制定示范性合同, 主要是由各特定行业的行政主管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商业惯例以及各特定行业的自身特点, 制定适合于该特定行业的示范性合同, 以供双方当事人参考、借鉴。最后, 对于那些损害交易安全和公平的格式条款, 则通过制定有关的行政法规或者规范性行政文件加以禁止。

(三) 完善司法规制

司法规制是规制的终极方式,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司法规制:首先应明确法律适用问题。对格式条款的规制, 如果既有特别法的规定, 又有一般法的规定, 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 应优先适用特别法的规定。但我国目前尚未制定规制格式条款的单行法。其次, 应逐步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我国目前规制格式条款的立法多是一些原则性规范, 要法官通过行使的自由裁量权来实现, 这就要求法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再次, 法院要积极认真地审理有关案件, 积累、总结、交流有益的审判实践经验, 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此外, 法院在审理有关格式条款的案件时, 对于那些不公平的格式条款, 除否定其法律效力外, 还应向有关的行政主管机关发出司法建议, 由有关的行政主管机关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 禁止不公平格式条款的使用。

(四) 应积极发展市场经济, 鼓励和保护市场竞争

这可以从根本上遏制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出现和使用。同时, 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 充分发挥消费者团体的积极作用, 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对格式条款进行规制。

四、结论

格式合同关系中的当事人双方经济地位存在强烈的反差, 格式合同拟定者往往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制订出诸多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 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因此, 针对格式合同中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法律对消费者利益保护应当具有倾向性。应从立法、司法、行政、社会监督各个方面去构建我国的格式合同规制体系。惟有如此才能切实保护我国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课堂教学中体态语下一篇:柑橘产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