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挑食行为研究

2024-12-17

小班幼儿挑食行为研究(共7篇)

小班幼儿挑食行为研究 篇1

一、幼儿家园进餐行为特点的描述与分析

1.幼儿进餐的独立性。每个年龄阶段都存在能够独立进餐的幼儿,幼儿独立进餐要求其从小班开始就能够自己使用勺子、筷子,不需要成人喂饭的情况下顺利吃完饭菜。大部分幼儿在园都是独立进餐, 都能通过运用工具自己进餐,但幼儿精细动作还在发展,在进餐遇到困难时能想到用另一只手徒手进行帮助;也有幼儿为了避免把饭菜弄到桌子上会低头凑近碗吃饭,或者是把碗端起来吃,这些举动都是幼儿独立性逐步发展的证明,是值得肯定的。

观察发现多数幼儿在园能独自进餐,是具备独立进餐的能力的,但在家却需要家长喂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在家中进餐时环境都比较轻松,有的幼儿可以看电视,并且家长对于幼儿边吃饭边看电视的行为而不反对。这些行为都会让幼儿继续依赖家长,不能独立进餐。

2.幼儿进餐的专注性。幼儿集中注意进餐表现幼儿在吃饭、吃菜的过程中不与身边的人说话、玩耍,不被周围的人事干扰,能够一心一意地吃饭。在幼儿园中,幼儿博远凑在碗边扒了口饭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叫着,又从碗里夹了一大筷白菜放进嘴里吃掉,还用手将掉在桌上的白菜捡起来塞进嘴里,并且眼睛还紧紧盯着碗里的饭。可是据奶奶反应博远在家里进餐时常常含着勺子发呆,或是把勺子举高左右摇晃,在玩勺子。

进餐时,家中气氛较放松,幼儿进餐时的思维也相对活跃,能将餐具、食物想象成很多东西,有的幼儿会下意识地说出来自己在玩什么,相对来说玩的比较开心。

3.幼儿的进餐习惯。幼儿园的午餐都是根据幼儿所需的营养,专门搭配好的,不会专门迎合某一幼儿的口味,因此,在园进餐幼儿会遇上自己不爱吃的食物。当幼儿遇到自己不爱吃的食物时,在幼儿园与在家的表现截然不同。在幼儿园中,老师要求幼儿吃掉时,能够听从老师的话,乖乖地吃掉不爱吃的食物,但会吃的很慢。在家里幼儿遇到不想吃的食物时,态度很明确,并坚定地做出反抗,当成人不能满足幼儿的要求时,幼儿即使吃了不爱吃的食物,也有可能再吐出来。综上所以,幼儿在园进餐相对在家进餐的表现更好。

二、幼儿产生家园进餐差异的原因

1.零食影响幼儿的进餐。许多幼儿有吃零食的习惯,零食可以给幼儿补充能量、增加营养,在幼儿园中教师会定时定量给幼儿吃水果,牛奶,面包等健康的零食,而在家中幼儿除了吃以上零食外,还会吃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不健康的零食,而且幼儿也更爱吃。有些家长出于对幼儿的喜爱,并不限制幼儿吃零食,这就造成幼儿吃零食就已经吃饱,到吃饭时就没了食欲。

2.幼儿对教师、家长的不同态度。大多幼儿在家中都随心所欲地向家长提出各种要求,比如: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明知要求不合理,也知道家长可能会同意。但在幼儿园,很多要求孩子都不会提,即使提了,老师不允许,幼儿还是会听从老师的建议。

3.幼儿在家进餐环境随意性大。幼儿在家进餐时常常伴随着电视的声音,家长聊天的声音,会导致幼儿进餐不专心,影响进餐的质量。另外,幼儿在家进餐地点不固定,许多幼儿都会边玩边吃、边跑边吃,家长出于宠爱还会把幼儿抱在自己的腿上喂饭,因此,幼儿在家难以专心进餐、独立进餐。

三、改善幼儿进餐行为的策略

1.诱导法。教师可以教给幼儿一些关于食物的儿歌,引起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并在进餐前带幼儿朗读。

2.榜样法。教师要夸奖进餐表现好的幼儿,要求其他幼儿向其学习,用榜样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安排座位时可以有意识地将吃的快的和吃的慢的幼儿、挑食的和不挑食的幼儿安排坐在一起,让进餐有问题的幼儿受到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感觉自己落后了,产生竞争意识,盖上进餐问题。

3.适量零食法。幼儿不适合吃过多零食及不健康零食。家长在零食的选择上要格外注意,一方面,不能一味的满足幼儿要求,要选择健康的零食给幼儿吃;另一方面,给幼儿吃零食要定时定量,切不可随时随地,幼儿想吃多少就给多少。

4.家园同步。家园同步要求在家也尽量与在幼儿园的进餐时间、进餐的量一致,来保持幼儿在园养成的良好习惯。

5.家园创设良好进餐环境。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首先这个环境要安静,每天进餐时成人可以放一些优美的歌曲,久而久之幼儿听到这些音乐就知道要安静吃饭了。

6.遵循少盛多添,逐渐加量原则。为提高幼儿吃饭的积极性,教师在给幼儿盛饭时,可以有意不盛的太多太满,留一点菜和饭等到吃完再添。一次性给给幼儿盛太多饭会让幼儿有恐惧感,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产生畏惧情绪。而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天一次都会很自豪,所以在给幼儿盛饭时,有意少盛些,鼓励孩子吃完再添,这样既不减少饭量,还能增强幼儿对吃饭的兴趣。

摘要:幼儿的进餐情况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但幼儿家园进餐行为却存在着很大差异,为了了解其中差异和科学有效地帮助幼儿改善家园进餐行为,研究者针对小班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家园进餐行为的案例,对幼儿进餐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幼儿家园进餐行为的差异及原因,对幼儿在园进餐、在家进餐、和家园结合都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帮助教师、家长改善幼儿进餐行为。

关键词:家园,进餐行为,比较研究

小班幼儿日常行为习惯教育研究 篇2

1.教师应运用幼儿范灵性的心理特点, 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指导

小班幼儿有范灵性, 认为什么事物都有生命, 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这一特点, 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指导幼儿例如:孩子们在吃午饭的时候, 很多孩子们的身上都会掉很多的饭粒, 虽然屡次提醒, 但是效果都不佳,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借助情景通过对于小衣服遭遇的描述, 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让幼儿找寻帮助小衣服的方法, 利用这个契机帮助幼儿树立规则, 并通过与幼儿的约定请幼儿遵守这个规则, 并在平时教师不断的帮助幼儿巩固相关的内容, 从而让这一现象有所改善。这样不难看出, 教师掌握这一特点, 并且通过合理语言指导, 从而使幼儿从心理上得到尊重和满足感。幼儿心理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心理的健康。例如:幼儿在承认的关爱下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 可是幼儿情绪安定和愉快, 也是帮助幼儿建立起与他人之间良好的基础。幼儿阶段是蜘蛛侠、自信等个性品质建立的重要时期, 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帮助幼儿建立起足够的自信, 则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幼儿情绪的发展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不良的情绪状态有可能使人失去心理平衡, 或是造成生理机能的失调, 情绪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异常或障碍的一个十分总要的中介环节。促进幼儿情绪健康的发展, 能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创造条件, 也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习惯不是一律的, 有好有坏, 习惯养的好, 终身受其福, 习惯养的不好, 终身受其累, 因此, 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幼儿的这一特点, 加上适当的教育策略, 激发幼儿内心的认同感, 同时愿意自觉付诸行动。

2.教师要用正确的语言行为, 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指导。

当老师看见一位幼儿因为穿不上鞋子时, 老师不要马上帮助于他, 而是教会他怎样才能穿好鞋子的方法。有两个老师是这样指导孩子的, “你要弯下腰, 把脚丫要向里穿, 提上鞋跟, 鞋子的带子粘到有毡子的地方, 这样就穿好了, 不难想象幼儿的反应是老师和妈妈不一样她不帮我。而另外的一名老师的却是这样做的, 她拿起小鞋子告诉幼儿:看小鞋子上有一个“小洞”, 让我们将小脚丫藏到洞里, 太好了小脚丫穿进去了, 再试一试用食指和拇指拉一拉小舌头, 你想不想试一试呢, 你觉得这样的方法, 孩子更容你真棒小鞋子穿好了。我们想一想哪一个更容易接受, 所以光靠指导没有策略是不行的, 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 语气要平和要说幼儿能够听懂的话, 当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 要给予幼儿的正确的指导。

3.好习惯是坚持出来的, 有计划、有层次

一个好习惯是21天养成的, 并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循序渐进, 有在日常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培养孩子们洗手的环节上老师们都会有计划的组织幼儿进行, 首先孩子们会先学习洗手的方法, 其次在实地操作的过程中会教授幼儿在盥洗室的规则, 让幼儿了解整个过程。在幼儿的已经初步养成的时候, 教师往往会忽视孩子们在盥洗时候的安全问题, 时常会有孩子们在那里玩水, 打闹的事情发生。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树立盥洗规则意识, 并实施提醒, 让幼儿在心目当中牢记规则, 并且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4.家园配合1+1大于2

家园共同体以促进孩子发展为共同目标, 由于孩子的家庭成员及与其相关的教养人员、幼儿园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不断建构的群体, 双方都承担教育好孩子的责任, 有着共同的需求。共同体成员在幼儿园搭建的平台上, 通过互动增进情感、分享各自教育经验与智慧, 探讨教育上的困惑和解决方法, 经过分享、倾听、质疑、碰撞, 最终促进互动双方对某一问题多元、深度的认识, 并不断的丰富、发展自己的原有观念和认识, 向着理想化的教育进程迈进们, 而共同体成员也享受着建构的整个过程。幼儿的教育是双方面的, 也不是老师一方面的责任, 例如:在幼儿园每天起床后老师会指导幼儿穿衣服, 每一次孩子们都会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完成, 可是回到家里以后家长们都会代替包办, 家长们还会说因为孩子太慢了, 着急来不及了等原因。由此可以看出, 如果家园合作不能同步, 不利于幼儿习惯的养成。幼儿会惰性增加严重的还会遗忘, 为幼儿的习惯养成增加一定的难度, 这就是我们提出的为什么要家园同步。

小班幼儿挑食行为研究 篇3

笔者深入幼儿园发现小班幼儿存在较明显的同伴互动行为, 而历来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大班幼儿的同伴互动, 因此本文以小班幼儿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同伴互动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1]同伴互动行为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心理的交互作用, 它是使一个儿童的行为或者价值观因另一个儿童的行为而改变的过程。[2]自主活动为幼儿营造了宽松的活动氛围, 同伴互动行为也相对较集中和自由。本文中的同伴互动是指发生在自主活动中的小班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相互交流和应对的行为。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选取保定市某幼儿园小班的43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 结合文献法、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 采用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 笔者正式观察的时间是每周三下午3:00到5:00, 为期三个月, 并以轶事记录的方式, 记录下典型的幼儿互动行为过程。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 小班幼儿同伴互动行为的主题

结合小班幼儿特点, 本文将记录的63个事件归纳为三个主题类型, 即:友好型互动行为、中等型互动行为和不友好型互动行为。在本文中, 友好型主要指对他人有益的, 能友好相处的行为, 分为关心帮助和表示友好, 分别出现8次和3次;不友好型主要指对他人不利, 不能友好相处的不受欢迎的行为, 分为攻击、告状、争夺资源和拒绝帮助, 分别出现4次、11次、7次和2次;中等型是介于友好和不友好型之间的中性行为, 分为共同参与游戏、寻求帮助、提醒和维护规则、炫耀、表达情感, 分别出现12次、5次、2次、3次和6次。可见, 中等型互动行为出现的频次较高, 约占了总体的44%, 其次是不友好型互动行为, 约占38%;而友好型互动行为只约占18%。其中大多数互动行为中都出现了言语交流。其中最多的是共同参与游戏, 最少的是提醒和维护规则。

总体而言, 小班幼儿同伴间的中等型互动行为较多, 不友好型互动多于友好型互动, 告状、争夺资源等行为出现的频次较高。在小班幼儿同伴交往中, 友好型互动行为出现较少, 这与幼儿自我中心的发展阶段以及教师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二) 小班幼儿同伴互动行为的方式

本文把小班幼儿同伴互动行为的方式分为语言、动作、语言伴随动作这三种, 其中语言方式出现18次, 占28.6%, 动作方式出现20次, 占31.7%, 语言伴随动作方式出现25次, 占39.7%。

可见, 小班幼儿同伴互动行为方式中, 语言和动作都占相当大的比例, 语言伴随动作的比例最大, 单独语言和动作的方式差别不大, 动作略高于语言, 这是由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征所决定, 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程度相对较低, 在交往过程中可能出现动作比语言反应要快的现象。

(三) 小班幼儿同伴互动行为的现象描述及分析

本文以一个友好型和不友好型行为的交叉事件为例进行分析。

事件: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的一个爬行区域边上, 高悦涵小朋友推了身边小男孩一下, 站到了一个小墩子上, 说“这个是我的”, 男孩听了, 刚要走到旁边那个上面, 只见高悦涵又用手拦了一下他, 说“那个是***的”, 她边说边拉旁边一个小女孩站上去, 说“她是我的好朋友”, 然后小男孩就跑走玩别的了。

分析:在本案例中, 高悦涵的行为既有友好型互动行为, 也有不友好型互动行为, 不友好型表现为对地盘的抢占, 也就是争夺资源, 进而导致攻击行为, 友好型表现为对好朋友的维护, 即表示友好和帮助, 互动方式是语言伴随着动作。小班幼儿开始对同伴表示友好, 希望得到更多地关注, 对“好朋友”有了初步概念, 是一种积极的同伴互动行为。但同时, 幼儿为了争夺稀缺资源, 发生了不友好的攻击行为, 针对这种行为, 教师应及时介入并引导, 分析清楚原因, 不能一味指责。另外, 对那个跑走的小男孩也应给予更多情感上的关注。

总结:同伴互动行为具有复杂性, 行为的发生有它特定的起因。要鼓励积极的同伴互动, 对待消极的同伴互动行为时, 要结合幼儿性格特征和情境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虽然小班幼儿的同伴互动行为不如中、大班幼儿发生的频率高, 但其社会性发展的需求正逐步扩展。在分析小班幼儿同伴互动行为的过程中, 要结合幼儿自身和环境双重因素来采取适宜策略, 促进小班幼儿发展。

四、教育建议

基于对小班幼儿同伴互动行为的量和质两方面的观察和分析, 提出如下几点参考建议:

(一) 重视同伴互动的价值,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教师要认识到小班幼儿同伴互动的价值, 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多鼓励友好的同伴互动行为。例如, 多鼓励胆小的幼儿与同伴互动, 对于经常有攻击等不友好行为的幼儿, 应细心观察并分析原因, 通过榜样模仿和行为强化等方法予以纠正。另外,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利用混龄同伴互动, 促进幼儿互动能力的发展。

(二) 营造平等合作的良好互动氛围

教师应当针对小班幼儿特点, 创设适宜小班幼儿同伴互动的环境, 包括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和安全的活动空间;较丰富和开放的活动器材;平等合作的良好互动氛围等, 使小班幼儿在适宜进行同伴互动的氛围下开展活动。

(三) 善用榜样模仿法, 充分发挥同伴互动的积极作用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其行为大多以模仿为主, 在集体活动中, 同伴互动的行为直接给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 这是让幼儿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契机, 用行为榜样去改善幼儿的行为, 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丽.5-6岁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互动行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做法 篇4

一、发挥标识作用

我们在幼儿活动所到之处均设置了行为要求标识, 让环境“说话”, 即时提示幼儿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

1.地面标识。如洗手间的地上贴有可爱的小脚丫, 幼儿站到小脚丫上等待洗手、如厕;集体活动时, 为了让小椅子摆成圆弧形或站队呈圆形, 我们在教室的地面上用白色即时贴贴了一个大圆圈, 不用教师指挥, 孩子们很快就能完成。

2.桌面标识。在桌上贴有孩子们的照片, 便于幼儿识别自己的座位;在桌腿上贴上一朵小花, 孩子往桌子下推小椅子时, 和小花做朋友, 使桌子、椅子摆放整齐有序。

3.墙上标识。我们将洗手、穿衣、穿鞋的正确步骤与方法都用相机拍成照片, 按先后顺序排列粘贴在墙上, 并且按照图片上的方法, 示范讲解给孩子们听。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提醒孩子们按照图片提示去做,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断提高, 同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4.橱柜标识。在班级鞋橱、毛巾架、水杯橱上贴上幼儿的照片, 让孩子对应取放。幼儿玩玩具时常会乱放, 我们用即时贴剪出不同的形状, 如花形、心形、叶形、星形、月形, 对应贴在玩具筐和橱柜上, 由于标识明确, 非常利于孩子物归原处。

二、学习方式多样

1. 游戏式学习。 我们设计了许多游戏, 帮助幼儿学习生活自理的相关技能, 如游戏“喂瓶娃娃吃饭”, 学习调羹的使用;游戏“给布娃娃穿衣”, 练习系扣子;游戏“蛋宝宝出来吧”, 学习剥鸡蛋壳……就是这些游戏, 帮助幼儿学会了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

2.儿歌式学习。用形象生动的儿歌进行各项生活技能的培养。如叠衣儿歌“衣服放平准备好, 领口朝前对我笑, 先关一扇门, 再关一扇门, 两个衣袖抱一抱, 衣领向前弯弯腰”;漱口歌“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 闭上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穿裤子儿歌“两只小脚钻呀钻, 好像火车钻山洞, 呜呜呜———两列火车出来了”。这些儿歌, 帮助幼儿掌握了叠衣服、漱口、穿裤子的技能。

3.大小互动 式学习。如请中班 、大班的幼儿, 在小班的弟弟妹妹面前做示范, 教小班幼儿洗手:先把手浸湿, 再擦肥皂……在帮助小班幼儿洗手的过程中, 中班、大班的幼儿也把手洗得干干净净了。这种混龄教育活动对每个层面的幼儿都有不同的功能, 不仅使小班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 也使中班、大班幼儿有了鞭策的力量。

4.专题式学习。我们设计了一些专题性的学习活动, 帮助幼儿学习特定的生活技能。如活动课“小脚小鞋碰一碰”, 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会穿鞋;活动课“睡觉有个好习惯”, 幼儿通过对比观察, 能区分哪些睡眠姿势是正确的, 哪些是不正确的, 掌握睡觉的正确姿势,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活动课“瓜瓜吃瓜”, 以故事的形式来让幼儿了解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环境卫生;活动课“不尿裤子的小猪”, 则借助情境教学,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三、家园形成合力

浅论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5

关键词: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法

一、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 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 一辈子吃它的亏, 想改也不容易。 ”小班刚入园没多久, 我就发现我们班的雪花片的数量在减少, 刚开始我以为只是我的错觉, 但是一次放学的时候, 在孩子们排队出教室的过程中, 有一个孩子从裤子的口袋里拿出了几片雪花片, 我看到了就问他:“你这个雪花片哪里来的呀? ”他看着我不说话, 然后我见他的口袋有点鼓鼓的, 就摸了摸, 一摸竟然摸到了数十片雪花片。 孩子入园都有校医和阿姨层层把关, 不可能让孩子把玩具带到教室来, 所以我推断这些雪花片可能是学校的, 我就问他:“这些雪花片是教室里拿的吗? ”孩子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这样做是不对的, 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你实在是很喜欢, 一定要先问问老师能不能把它带回家, 只有经过别人同意了才能拿, 知道了吗? ”他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以后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幼儿的年龄小, 一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随意性强, 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 幼儿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随心而动, 很少考虑这样做是否正确, 如果不及时把幼儿错误的行为纠正过来, 那么幼儿的错误可能会不断放大, 最后造成严重后果。 民间有一句俗话:“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 ”在这段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幼儿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

二、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

通过对幼儿的观察与接触, 我发现幼儿存在不少不良行为习惯。 在卫生行为习惯方面, 有随便乱扔玩具、饭后不漱口的;在生活行为习惯方面, 有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在饮食行为习惯方面, 有挑食的、不爱惜粮食的, 等等。

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并非一日养成, 养成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如下:

(一) 家长的意识问题。

早在19世纪末, 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 他对父母的角色进行了简要划分: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 母亲负责提供爱与温暖。 在有的家长看来, 照顾好孩子就是让他们吃饱、穿暖、不生病。 这是家长重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的体现。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早早地就教孩子汉字, 注重文化知识灌输, 往往忽略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 祖辈过于宠爱和放纵。

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 父母经常忙于工作, 孩子大多都是祖辈照顾, 祖辈对于孩子相对来说更加喜爱, 对孩子的要求会尽力满足, 不舍得说一句“重话”。 有时甚至会质疑父母的教育方式, 在父母教育孩子时加以阻拦。祖辈的这种宠溺、放纵和有求必应, 导致孩子养成任性、霸道、依赖等不良行为习惯。

(三) 教师对幼儿细节的忽略。

幼儿接触最多的是家长和老师, 教师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教师在教授幼儿五大领域知识的同时, 要关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由于幼儿人数较多, 教师有时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全面, 会忽略一些细节, 如有的孩子跑着去厕所,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 但时间久了以后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会对幼儿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作为教育者, 应主动引导幼儿发展, 不应为幼儿的不良习惯所牵制。

三、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在游戏中, 幼儿心情愉悦, 思维活跃, 接受能力强, 是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时期, 有利于教师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 教师要及时制止, 并给予纠正。 如有一次在玩“桌面游戏”时, 两个孩子发生争吵, 原来是因为只有一块黄色方形的积木了, 两个孩子搭蛋糕都缺了这么一块, 我想了一下就对她们说: “你们两个人一起做一个大大的蛋糕好吗? ”两个孩子和好如初, 搭好后还很高兴地告诉我:“老师, 你看我们搭了一个大大的蛋糕。 ”幼儿在游戏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很容易表现出来, 教师就要时刻注意, 让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谦让, 当一个孩子选择了玩具后, 其他孩子不能进行争抢, 可以一起玩, 也可以等他玩好后再玩。 同时游戏中要注意游戏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 幼儿一有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就要立刻制止。

(二)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都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如按时上学、不挑食、饭前洗手, 等等, 所以老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幼儿的每一个细节。 如我们班有个别孩子总是喜欢跑着进厕所, 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 但如果放任不管, 其他孩子就很可能会模仿, 安全隐患逐渐扩大, 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所以一旦看见幼儿出现不良的行为, 就要立即制止, 不能因为是小事就听之任之。

(三) 为人师表, 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 缺乏对于对错的判断能力, 对于幼儿, 老师的话可以说是“圣旨”, 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 而且幼儿的模仿力和可塑性都很强, 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崇拜, 他们会时刻注意老师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 因此, 老师要注意从自身做起, 严于律己, 凡要求孩子们做的, 自己首先做到, 一旦自己做错了, 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为幼儿树立榜样。

(四) 家园配合, 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和学校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场所, 在学校, 教师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而在家中, 家长则是幼儿的第二个老师, 家长的很多行为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 在平时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有个别孩子总是跷二郎腿, 学校里老师阿姨从没出现过这种动作, 试问他们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可能是从家里学来的。 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 分别对错的能力却很弱, 幼儿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经常做这种动作就会模仿。 所以, 家长在幼儿面前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孩子十分宠爱, 很多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孩子做错事情之后会说:“孩子还小, 长大了懂事了会好的。 ”然后象征性地教育一下自己的孩子。 幼儿虽小, 但他们对周围事物有很敏锐的感知, 能很清楚地感受到成人的态度, 家长以一种听之任之、无所谓的态度教育幼儿, 幼儿根本就不可能了解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 还要请家长配合, 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情况, 只有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 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必须贯彻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家长和老师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要共同关注幼儿的每一个细节, 严格要求, 使幼儿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潘晓燕.幼儿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措施[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5) .

小班幼儿冲突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篇6

关键词:小班幼儿,冲突行为,成因,对策

在现代社会中, 家长把幼儿送进幼儿园, 让幼儿走出家庭接触更多的人, 更多的是希望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人相处、与人交流的本领, 并能学习文化知识, 而不是经常与同伴发生争吵、打闹等。

然而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或各类教学活动中, 时常可以看到幼儿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冲突。而幼儿之间的冲突往往使其情绪波动较大, 如果处理不当, 就可能破坏班级气氛和常规秩序, 令教师很伤脑筋。作为教师, 我们时常教育幼儿要互相谦让宽容, 做到“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 这样才是好孩子。可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真的好吗?

“世界上没有一样的两片树叶”, 这一真理告诉我们面对具体问题就该具体分析, 不能“一刀切”, 对此我觉得有必要对幼儿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经过观察归纳, 我发现我班的幼儿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 语言冲突。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事情, 幼儿在很开心地交谈, 不一会就会吵起来。

第二, 身体碰撞, 摩擦冲突。

在幼儿园中, 幼儿们不仅会为语言的不合而产生冲突行为, 有时候区域活动中场地的拥挤等情况也会引起幼儿间身体的碰撞或摩擦, 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生冲突行为。

第三, 利益冲突。

幼儿园的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很多的时间都是和玩具在玩, 玩具的分配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切身利益, 这时候幼儿往往也会发生冲突行为。

第四, 情感冲突。

在幼儿的世界里有着他们自己的同伴, 会和自己喜欢的同伴一起玩耍, 小小的他们会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 情感体验在他们中间也体现了出来。

针对以上出现的情况, 我就依据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一、幼儿冲突行为产生原因

(一) 幼儿身心特征。

4-5岁的幼儿在发展上的最大特征不外乎自我中心。独生子女的孤独与宠溺, 再加上目前住宅日益公寓化, 人们进出都是关门闭户, 邻里之间缺少相互往来的习惯, 在很多住宅小区内又十分缺乏适合幼儿玩耍的公共场所和设施, 家长往往将幼儿放在家中独自玩耍, 使幼儿从小就失去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因此, 幼儿普遍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与技能。

(二) 幼儿园因素。

1. 幼儿园环境布置

游戏材料、玩具数量不足, 游戏空间和场地设置不合理等都是造成发生冲突的主要因素。幼儿的玩具多数时候是没能做到人手一份, 或者说是没有足够多的量, 投放还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 这势必造成孩子产生冲突。

2. 教师解决幼儿冲突的方法

教师看见孩子出了问题, 轻则批评、否定, 重则训斥、指责, 即在没弄清楚冲突发生的状况时就盲目地进行干预, 这时候老师更多的是扮演控制者。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们, 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 幼儿开始嫉妒自己的同伴, 于是常常出现冲突行为, 如推倒同伴刚搭好的积木等。

3. 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 (1) 动静安排不合理

小班幼儿较好动, 坐不住。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 孩子长时间趴在桌上静息或在户外“放羊”, 这种对幼儿神经系统长时间的抑制或长时间的兴奋, 使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而出现较多的冲突行为。

(2) 时间安排不灵活

有的幼儿常因吃得慢、做事慢等而影响正常活动的开展。而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呆板地规定了哪个时间段教师该组织什么内容的活动及每个活动内容该进行多久, 整齐划一的开始与结束根本没法顾及幼儿的个别差异, 这时每个幼儿因个别的差异而使活动秩序发生混乱, 随之冲突发生的频率增加。

二、提出解决策略

(一) 成人科学理解幼儿冲突行为, 减少盲目的干预。

在生活中幼儿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经常可以发现, 许多幼儿一分钟前还是“敌人”, 一分钟后又成了玩伴。这说明, 幼儿间的冲突大多是可以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解决的。在玩耍中, 幼儿的最大追求就是玩得开心或获得成功。为了满足这种愿望, 幼儿可以马上发生冲突, 也可以马上和好。

(二) 更新家长的育儿观念, 采用正确的教养方法。

对于幼儿的冲突行为, 家长应更多地强调爱、平静、温和的教育, 特别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心及善良、谦让、合作等良好品格, 逐步树立科学的养育观。家长可以通过每日离园前与教师的接触, 对孩子在一日活动中的冲突行为与教师进行沟通。针对实际情况回家对幼儿进行必要的情绪疏导, 通过家园合作, 降低幼儿与他人冲突的频率, 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

(三) 幼儿园采取有效措施, 避免幼儿冲突的产生。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 可适当弹性地调整作息时间。例如针对吃点心慢的情况, 可适当延长吃点心的时间, 针对先吃完点心没事干的幼儿易发生冲突的具体情况, 教师可以投放可供幼儿自选的玩具材料, 让吃得快的幼儿有事可干, 避免等待。

(四) 丰富教师解决幼儿冲突行为的策略。

当幼儿间发生冲突时, 教师应信任幼儿自己有能力处理好, 先冷静、客观地加以观察与了解。只要不太影响活动进行, 不出现相互伤害的局面, 教师还是不要急于介入和干预的好, 以免剥夺孩子获得宝贵交往的机会, 试着让幼儿自己解决矛盾。如果幼儿自主解决了, 有的可以不过问, 有的则需事后问清他们是如何协商解决的, 对他们做得对的予以肯定和表扬, 同时积极诱导他们遵从交往的规则, 掌握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幼儿年龄小, 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冲突虽然解决了, 但幼儿的道德认识未必得到提高, 所以需要成人适时加以点拨。

幼儿虽然可以解决冲突中的一些问题, 但由于幼儿思维、情感等发展的局限性, 有些冲突仍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当。当幼儿自己不能解决冲突而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时, 教师应稍加干预, 参与解决矛盾。

小班幼儿挑食行为研究 篇7

1.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引导小班幼儿形成爱惜物品的意识。

幼儿老师都知道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观察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 多层次地了解幼儿在爱惜物品方面的有关表现, 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并积极查阅网络等相关的资料, 针对性地运用合适的方法, 依托多样的教育手段, 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意识的有效措施。针对小班的幼儿, 我们可以多设置情境性的游戏, 以拟人的手法给予更多的更为形象的讲述, 这样幼儿很容易接受, 并会形成相应的概念, 逐步以行为习惯的方式呈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品质, 离不开成人长时间的督促和榜样, 因为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幼儿园就是一个大家庭, 老师如同家人, 我们更要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 犹如家长对幼儿一样耐心细致地进行教育和培养。我们也会综合幼儿在家在园的不同表现及正反两种不同的意识行为进行客观的有效的分析, 结合孩子的表现, 对幼儿错误习惯的纠正、正确习惯的养成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2. 开展多样的集体活动, 教给小班幼儿正确爱惜物品的方法。

通过开展集体活动, 幼儿知道了爱惜物品的一些方法, 明确了爱惜物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重要性。他们知道不能浪费粮食、不能破坏身边的物品、不能浪费各种资源。幼儿在吃饭的时候, 知道不再把饭粒撒到桌子上, 喝牛奶的时候不再倒出来, 他们明白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我们要把碗里的饭菜吃干净。特别是到了冬天, 天气转冷, 幼儿吃饭的速度减慢了, 可是, 因为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所以无论怎样, 幼儿都还是尽量不浪费。以前幼儿在洗手的时候, 常常会借机玩水, 把水弄在地上, 也会弄湿袖口, 现在我们教给幼儿很多的好方法, 他们乐意学习, 并在洗手的时候用儿歌或是顺口溜的形式边说边做, 也会互相提醒“保护水资源”, 或许从小班幼儿的口中, 说出这样的话, 令人好奇, 但是幼儿确实在意识和行为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大部分孩子都不愿与别人共看一本书, 喜欢独自看一本书, 现在, 很多孩子能够分享书籍, 与伙伴一起阅读。

3. 组织丰富的一日活动, 鼓励小班幼儿参与爱惜物品的实践。

幼儿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 在幼儿入园、谈话、游戏、盥洗、餐点、离园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生活和学习环节中, 提醒幼儿要爱惜物品, 巩固其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适时抓住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及时捕捉到幼儿的行为契机,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的源泉, 此时老师与幼儿进行的语言交谈, 选择合适的方法, 都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爱惜物品的情感。榜样的作用永远是很重要的。我们经常注重一些细节, 给予很多语言提示:“把桌子宝宝摆整齐”、“小碗小勺子轻轻放”、“花儿好看不能摘”等, 久而久之, 幼儿也会用语言进行这样的互相提示, 并努力做好。对不良行为的制止, 能使幼儿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 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今后的活动中, 尽量避免, 并加以改正。从“摔倒椅子无动于衷”到“和椅子宝宝成为好朋友”, 从“重重地甩放小杯子”到“小杯子轻轻放”, 从“纸屑果皮满地扔”到“自觉捡起操场上的餐巾纸和落叶”, 我们看到了幼儿的进步。

4. 关注典型的个案事例, 指导小班幼儿捕捉爱惜物品的契机。

个案的观察与分析, 对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幼儿的意识和行为起着很大的作用, 更是由个别延伸到全体幼儿的一种有效措施。选择班级中一位“爱惜物品”意识和行为较差的幼儿, 关注他的兴趣点, 发现不良的行为表现, 进行比较全面合理的分析, 在保护孩子的童心、爱心的同时, 促使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 给予及时的引导, 并以幼儿接受的方法, 鼓励幼儿自己发现不足, 自己寻找方法弥补, 这样会比较容易记忆, 得到改观, 逐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意识。从中教师也可以指正幼儿不良的行为, 教给幼儿一些判断是非、及时处理问题的方法, 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联系家长, 进行沟通, 知道教育必须取得一致, 家长要配合做好相应的工作, 让孩子知道, 幼儿园的规则在家也是要遵守的, 逐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家长不要什么事情都惯着孩子, 要有纠错的意识。

5. 注重时事的有效教育, 帮助小班幼儿提高爱惜物品的能力。

小班幼儿年龄虽小, 但是爱心不少, 他们会对一些时事比较关注。当幼儿看到云南等灾区因为缺水而受苦受困, 进一步了解了水资源多么重要, 说出不少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积极地从自己做起, 表达了自己的爱心。原本“节约用水”这句最为平常不过的话,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 说出来不多, 做起来就更难。可是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游戏活动过后, 正当孩子们卷起袖管, 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洗手过后, 却有一个水龙头还在“哗哗”地流水。我顺口问道:“是谁忘记关了水龙头啊?”韩飞宇急急地跑过来, 踮起脚伸出手, 紧紧地关上。突然听到了这样的回答:“保护水资源。”我寻找着声音的来源, 原来是浓浓小朋友, “浓浓说得真好, 保护水资源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情,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爸爸说的。他还说, 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啦, 我们都要保护的。”浓浓几乎又想起了什么, 继续说道:“电视里最近一直在说云南很久没有下雨, 土地都裂开了, 田里庄稼都死了, 人和动物喝不到水, 多可怜啊, 他们也会死的对吧?那可怎么办啊?”担心的话语刚出口, 孩子们都议论纷纷, 虽然他们美好的愿望不是那么快能实现, 虽然他们的想法或许有些荒唐可笑, 但是他们都明确了自己要爱惜身边的水资源, 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6. 确保家园的一致教育, 保证小班幼儿养成爱惜物品的习惯。

通过家访、短信通、班级论坛等交流的方式, 与家长取得良好的沟通, 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 在培养幼儿的爱惜物品的习惯上保持家园一致的教育态度, 得到家长很多的支持和鼓励。我们鼓励家庭开展“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亲子活动, 让家长和幼儿在社区里, 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 进行活动, 从而培养幼儿关注大自然、爱护周边环境的良好情感和行为。我们也鼓励幼儿跟随父母一起, 寻找公园或是公共的场所, 寻找到有涂抹墙壁的现象, 经过共同的协商, 有的运用毛巾或是湿布等进行了擦拭, 尽量减少不洁, 并通过树立一些简单的小标记等方式, 进行宣传。在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中, 我们得知, 很多幼儿从开始时的乱扔玩具到现在自己会收拾和整理, 从以往挑食偏食到现在吃好吃饱, 从浪费水电到现在有节约的意识, 让家长大为震惊, 确实感觉到了教育幼儿爱惜物品的重要性。

上一篇:十八届五中全会下一篇:火电厂燃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