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信息时代(精选12篇)
网络与信息时代 篇1
最近十年,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大多数学生都是伴随着网络等新技术成长起来的。网络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一扇“自由之门”。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网络为学生学习提供信息检索的同时, 也对他们的各方面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大量有害信息缺乏监管, 作为学生应该如何甄别?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合理地把网络资源应用到学习生活中?
以下简要谈谈笔者对信息技术学科在网络时代下的几点看法及具体的教学实践体会。
一、 网络时代面临的挑战
1. 学生世界伴随着大量网络信息。学校作为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的传播场所, 面临海量网络信息的冲击, 功能弱化。不少学生缺乏甄别能力, 遭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有些人沉溺于网络游戏场景, 甚至找同学演练伤害他人;有些人热衷于网络交友聊天, 宣泄情感甚至上当受骗;更有甚者深受不良网站的毒害不能自拔, 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 教师谈网色变, 隔离网络。面对这些典型的青少年网络问题。不少教师与家长步调一致, 齐刷刷地反对学生上网。其实这种极端的做法只能暂时产生一点效果, 于事无补。
二、 网络时代教师的反思
面对教师以及家长的行为, 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网络真的是产生这类问题的根源吗?我们真的能彻底地、有效地隔离网络的消极影响吗?
时代在发展, 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 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在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数据直接表明, 在欧美国家, 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网络, 约有一半的青少年上网查阅资料, 独立完成课题研究, 只有极少数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诚然, 在我国有许多青少年常常沉迷于网络, 但这并不是事实的全部。网络化给大家带来的积极影响不用赘述, 网络作为媒介本身并没有错, 但问题出在哪呢?出在我们教育工作者没有做到有效合理地引导。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中强调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传授, 最终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可见如何看待网络, 领悟其中的技术与思想, 规避不良影响, 为学习生活服务, 都需要教师和家长认真思考。
三、 网络时代教学的应对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较多关注的是学生对于技术本身的掌握程度, 却往往忽略了规范学生网络文明行为。具体如何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是一项带有挑战性的任务。笔者的实践体会如下。
1. 开发教学资源, 规范网络文明。通过在校园局域网内部建立教学资源网站, 让无限互联网变为有限上网。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到网上, 这样既能有效控制外部网络的诱惑, 又能让学生在课上体验到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笔者在校园网建立的信息技术教学园地发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讨论题, 引导学生登陆自己的个人平台发表看法, 交流意见等, 师生之间实现网上交流, 规范学生网络上的言行, 培养学生网络文明用语。
2. 用活教学工具, 构建网络安全。大部分教师使用电子教学软件仅仅局限于广播、收发文件等功能, 远没有发挥出自身的技术优势。例如利用电子教学软件设置上网限制, 通过建立学生访问网址的黑白名单, 实现有效引导学生安全、健康上网, 阻止不良网站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对于个别极端学生, 可以使用学生限制功能, 实行限制某位同学可浏览的网站、可用的程序等, 以此来纠正学生的上课行为习惯, 提高自控意识。
3. 把握教材内容, 渗透信息素养。在教学模式中, 有目的地选取专题内容结合教学, 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渐领悟人文精神。如在讲“信息交流”一课时,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讨论网络成瘾症的由来, 通过正面的、直接的师生互动, 倡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工具。在母亲节等节日来临时, 结合word文档的教学, 布置学生有关节日贺卡的制作, 积极开展学生作品展示等交流活动,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4. 模拟危险情境, 提高安全意识。传统的宣讲效果有限, 学生只会机械地背诵《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教师可适当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网络文明与安全意识。例如, 模拟计算机“中毒”状态, 启发学生杀毒、防毒意识;播放“熊猫烧香”病毒制作与散布者的视频信息, 提醒学生网络世界绝非自由世界, 也同样有法可依;选取典型网络诈骗案例, 提高学生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自主探究加密与解密技术, 引导学生安全设定个人账号密码,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 信息技术教学决不是单一的技术工具传授, 注重教学中技术教育与网络言行安全教育应当并举。一方面充分发挥网络工具对我们的学习具有的强大支持功能,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合理地使用网络, 规范自身网络行为, 提升自我安全意识, 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助手。
网络与信息时代 篇2
论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伦理道德问题
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在伦理道德方面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加强信息与网络时代的.道德建设,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颜琳 作者单位:济宁师专政治系,山东,济宁,272025刊 名: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4(2)分类号:B82-057关键词:信息 网络 道德 伦理
网络与信息时代 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档案信息信息共享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利用网络实现档案信息共享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档案工作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档案信息共享的实现,如何全面把握网络时代档案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针对现存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档案信息更大范围内共享利用,已经成为档案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时代档案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
(一)确保数字化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必须尊重历史,不能去改过去形成的材料;而数字化则是对档案信息存在形式的转换,必须尊重档案,不能对档案内容作额外处理。一个图像文件只要它是档案原件的真实反映,就不能因其有瑕疵或是纸张发黄或是字迹潦草而利用软件对其进行美化处理。但是,采用防篡改技术避免档案信息在网络环境下被改动则是允许的,因为这对档案信息的真实性起到了固化作用。数字化必须严格维护档案信息和载体的原真性,最大限度地体现档案的本来面貌,才能保证网络共享的档案信息真实准确。
(二)用户查询利用档案信息方便快捷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户更多地希望通过网络能够直接调用档案信息。但是,由于用户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操作水平有高有低,因此档案信息共享界面必须方便查询,具有开放性和易操作性,查到的档案信息方便下载。同时,必须加强对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的社会宣传和定期回访,使大家熟悉进而习惯档案信息的网络查询,建议开展档案利用在线咨询服务,及时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保障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便捷利用的顺利实现,公共档案信息能真正实时共享、随意下载。
(三)保障档案信息供需双方的权力不受侵害
档案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公民对档案享有知情权,档案工作要最大限度地开放档案服务社会。然而,档案作为一种信息,有些会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知识产权,档案开放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必须在上网前做好档案信息鉴定,哪些档案信息适宜公开,哪些档案信息必须保密。对不宜公开的档案信息要严格管控,加强数字化加工和网络化利用的监控,确保不公开的档案信息安全。档案信息共享既要保护档案中相关权益不受侵犯,又要将档案中记载的智力劳动成果充分公开,网络环境下处理好两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档案信息共享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数字档案资源不够丰富
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共享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各级档案馆领导支持程度不一,基础保障条件差异很大,导致我国档案数字化工作没有全面铺开,数字档案资源不够丰富,最终呈现信息高速路上“车少货缺”的现象。就全国范围而言,一些档案馆仍然沿袭传统管理模式,没有主动参与档案数字化工作,珍贵档案、重点档案、特色档案、利用率高的档案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纸质档案的保管形式,尚未进行数字化。没有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的传输共享就无从谈起,因此,档案数字化是信息共享的基础,只有加快全国档案数字化进程,不断丰富数字档案信息,实现档案全文共享的目标才指日可待。
(二)档案信息系统各自为政
由于档案信息化缺乏全局性的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不同行业系统和行政区域存在“条块分割”,加上档案自身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密性,导致不同单位在研发或引进档案信息系统时,多从自身档案管理需求出发,而缺乏全社会的档案信息整合共享的全局观。各系统数据结构不统一,数据格式不一致,档案信息系统互不兼容,数据无法交换,信息无法共享,从而形成“信息孤岛”。一个个“信息孤岛”的存在,导致档案资源重复数字化,档案软件重复开发,档案系统重复建设,这不仅是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更成为档案信息共享的瓶颈。此外,将信息“据为己有”的心理趋向也会阻碍信息的互通共享。
(三)档案信息标准化程度不高
标准化是实现档案信息共享的最具实质性意义的保障手段。目前,我国传统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相对健全,但数字环境中,这些标准规范需要重新审视,相当部分的标准规范需要按照信息化环境的要求进行调整。同时,实时归档、技术鉴定、存储管理、载体转换、权限控制、数据迁移、实时发布等大量新型业务内容,都需要新的标准规范进行支撑。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和正在制定一些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但是从总体上讲,标准制定相对滞后,数量偏少,分布分散,核心标准规范的研发相对薄弱。此外,有些标准由于宣传贯彻力度不够等原因,其实施情况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规范,使得档案信息难以流通与共享。
(四)公共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档案信息数字化共享还主要局限在本馆范围内,信息跨地域联合检索的难度较大,还没有形成一个以新技术为支撑的公共档案信息共享系统。如果老百姓能运用该系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百度式”检索,不受时空限制,便捷地查阅所需档案并下载利用,那么就能有效提升档案服务民生的能力与水平,让老百姓享受一站式服务、一键式检索的便利。正如百度一样,“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档案信息,找到所求”也是档案工作的核心使命。通过全国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搜索引擎创新技术的应用,加强公共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方便档案用户查询利用,是推动档案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工作力度还有待加强。
三、促进档案信息实现共享的对策
(一)丰富数字档案资源,夯实档案信息共享基础
丰富数字档案资源是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和充分发挥档案作用的重要基础。只有将丰富的馆藏档案转换成便于下载保存的图像、文本等形式,才能为档案信息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传递与交流奠定基础,才能满足社会利用者的多样化需求。档案数字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如数字化范围的确定、档案中涉密文件的界定以及存储格式和长久保存等问题,关键是如何统筹规划数字化工作并解决数字化过程中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由档案管理人员、数字化技术人员和法务人员一起分工合作,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为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丰富数字档案资源,必须立足“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立足全局、落实局部”的原则,统一档案信息来源,避免多渠道重复数字化,切实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夯实档案信息共享的资源基础。endprint
(二)技术攻关利益协调,促进档案信息整合互通
实现档案信息系统互通,必须高瞻远瞩,进行规划。实际上,信息化规划花费20%的投资将贡献80%的信息化成功率。信息孤岛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对现存的信息孤岛可采用集成的方式,对个别无法集成的旧系统可采用替换升级的方式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必要时从规划开始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造。一部分的信息孤岛是可以用技术来解决的,但是还有一部分则必须用技术加利益协调来解决。因为应用整合、互联互通甚至调整管理运作机制和业务流程,势必触及到某些部门或某部分人的利益,如果不注意利益关系的协调,信息孤岛必将层出不穷。此外,必须树立开放思想,制定相关政策,避免公共档案信息成为某一部门自己的“私有信息”。
(三)做好标准规范建设,保障档案信息畅通无阻
档案信息的标准化是实现档案信息共享的关键。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档案信息的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和利用等各个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并大力宣传贯彻落实,才能让分工协作以及技术应用有统一的依据,确保在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可以联系起来,才能实现档案信息网的畅通,共享档案资源,获取最佳效益。我国档案信息共享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急需制定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如:档案信息公用数据元标准、档案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等;急需制定用于多方信息综合利用的标准,如:档案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这将有利于建立行业统一数据标准的数据库,保障档案信息畅通无阻,帮助用户快速查询到所需的信息。
(四)构建公共档案信息系统,提供档案信息共享平台
该系统的建设应以各级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为对象,以建设区域性、分布式、规范化、超市型档案信息共享体系为重点,充分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成果,为各级档案馆提供实用性强的应用支持,以推动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笔者认为,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档案信息共享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档案信息“统一建设、按需服务、分别管理”的共享体制建设需要,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超大规模档案数字资源管理对系统性能、信息安全的需要,能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对系统平台拓展的需要。我们还要积极将国内外搜索引擎的创新技术应用于档案信息检索领域,通过操作方便的网络平台,全面满足用户对公共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档案的价值。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ZD18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婷婷,胡泰斌.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研究[J].兰台世界,2011(04).
[2]张至敏.网络环境下档案馆馆际档案信息共享的方法与途径[J].档案管理,2009(05).
[3]李云波.实施电子公文和档案信息共享工程[J].中国档案,2011(11).
[4]张丹.论档案馆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障碍与对策[J].档案学研究,2009(05).
[5]张照余.构建档案共享网络的效益与利益机制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03).
网络与信息时代 篇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已经逐渐的步入了网络信息时代, 计算机网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日趋复杂, 也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 黑客、病毒的入侵, 都直接影响着网络技术的安全, 必须要加强网络防御体系。
1 信息时代下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指的是, 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并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 以及计算机的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 在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线通信协议等相关设备的管理和协调下,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1]。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给传统的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并且也极大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而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在信息时代下只有保障了网络信息安全, 才能够保证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 信息时代下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是政治安全的保证, 信息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 范围广等特点, 其开放性也就成为了容易受到攻击的特点,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治安问题。网络信息安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网络信息安全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联系, 在信息安全众多的方面里, 经济信息安全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只有加强网络防御, 才能够保证国家经济的安全发展[2]。网络信息安全是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文化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有了较大的改变, 并且使得信息和文化的覆盖面扩大, 传播速度也有所增长, 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也就保证了我国文化的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是军事国防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信息时代下, 信息化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并且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只有保证了网络信息的安全, 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国家的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是非传统的国家安全领域中的重要成分, 关乎着国家的安全和主权问题, 同时也涉及到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问题, 必须要加强对其的防御措施, 全面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2 网络技术安全面临的威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信息网络具有连接形式多样性以及网络开放性等特点, 很容易让网络信息遭受到黑客、恶意软件等方面的攻击。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 有人为因素也有非人为因素, 但是这些因素都实实在在的影响着网络技术的安全。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黑客的攻击。黑客攻击是目前对于网络信息安全危害较大的一种形式, 它一般都是有具有极高操控性网络黑客策划并实施的, 能够对攻击目标实行破坏、窃取资料等相关行为。黑客攻击可以分为两类[3], 第一类是网络攻击, 它是用各种方式有选择地来破坏对方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第二类就是网络侦察, 这种黑客攻击是在不影响对方正常工作的前提下, 对于对方计算机内的重要机密信息进行截获、破译等, 无论哪种黑客攻击,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都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第二,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跟生物病毒是极其类似的, 它能够复制自己并且传播到其他的宿主, 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宿主也就是被攻击的计算机, 由于受到病毒袭击宿主将进一步感染到其他的程序中, 甚至感染到其他的计算机。计算机病毒有很多种类, 大致上主要有木马病毒、脚本病毒等,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感染性以及破坏性等, 并且其极大程度的危害了国家互联网的安全。
第三, 实体摧毁。实体摧毁作为网络信息安全面对的“硬杀伤”威胁, 对网络信息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 其主要有电磁波干扰[4]、弱辐射窃取以及无线窃取等, 利用各种手段来将网络信息进行摧毁, 从而导致网络信息系统失效, 或者是窃取相关的机密文件信息, 给网络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第四, 网络软件的漏洞。网络软件并不是完全没有缺陷的, 并且也不是百分百没有漏洞的, 而有的黑客在进行攻击时, 恰恰选择了这些缺陷和漏洞, 这也就给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安全隐患。
此外还有无意识的失误造成的网络信息安全, 这有可能是操作人员的安全配置存在不足造成的漏洞, 再或者是用户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选择的用户口令存在不足, 或者是随意将自己的账号借给他人使用, 从而给网络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但是无论网络信息安全遭受到哪种威胁, 其造成的影响都是具有相似性的, 只有提高了网络防御保护墙, 才能够保证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的安全。
3 信息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防御措施探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也逐渐的受到了重视, 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 网络病毒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给计算机网络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必须要积极的加强网络防御, 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按照网络作战的目标范围可以将网络作战模型分为四个层次, 对网络技术安全实施层层保护, 第一层次是实体层次的计算机网络防护, 第二层次是能量层次的防护, 第三层次是信息层次也可以称之为逻辑层次的计算机网络对抗, 第四层次也就是感知层次, 或者是超技术层次, 每一层次采取的计算机网络防御措施都不同。
第一, 实体层次防御措施。实体层次的计算机网络防御, 一般是用常规物理方式直接进行破坏、摧毁计算机网络系统实体, 以完成摧毁任务, 实体层次防御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等, 避免其受到人为破坏或者是搭线攻击, 当然还应该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以防止非法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实施破坏活动。在组建网络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的结构、路由器等相关设备的选择, 加固重要的网络设备以增强其抗摧毁能力, 与外部网络连接时, 采用防火墙屏蔽内部网络结构, 以对外部的访问身份进行验证。要保证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相对固定, 不要随意连接。
第二, 能量层次防御措施。能量层次的计算机网络防御, 也就是敌对双方围绕着制电磁权展开的物理能量对抗, 这一层计算机防御措施主要是做好计算机设备的放电磁泄漏等, 并在重要位置安全干扰器或者是建设屏蔽机房。能量层次防御措施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对外围辐射防护, 这主要是采取对电源线以及电信号线加装性能较好的波滤器, 以此来减少传输阻抗和导线间的耦合。第二类是对自身的辐射进行保护, 可以并将其分为采用各种电磁屏蔽, 和干扰防护措施屏蔽。
第三, 信息层次防御措施。信息层次的计算机网络防御是运用逻辑手段来破坏敌方的网络系统, 以此来保护自己的网络系统对抗, 信息层次的计算机网络防御是网络对抗中的关键层次, 也是网络防御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是防御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病毒。对于黑客攻击的防御可以从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信息加密技术来实施,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措施, 其主要任务就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 或者是不被非法访问, 可以说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核心措施之一, 防火墙技术是用来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的一个机构网络屏障, 其主要是由屏蔽路由器和代理服务器组成。信息加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网络内部的数据、文件等, 一般网络加密都是使用链路加密、端点加密以及节点加密这三种, 用户可以根据网络的情况自由选择加密方式。
第四, 感知层次防御措施。感知层次的计算机网络防御, 是网络空间中面向信息的超逻辑形式的对抗, 这种防御主要是依靠实体层次和信息层次的防御, 以及依靠网络进攻等其他的渠道, 最为重要是必须要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从正面进行舆论引导, 树立人们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 以及提高人们对于网络防御的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 信息时代下做好网络信息安全防御, 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策略, 积极的创新新的防御技术, 进行有效的网络防范, 全面提升自身的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1]夏辉.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防御策略探析[J].硅谷.2010 (10) .
[2]吴悦.电力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探索[J].企业技术开发.2014 (02) .
网络与信息时代 篇5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和知识化,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向。广告专业教学如何适应未来“五化”的发展需要,研究探讨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广告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尤显重要和必要。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 广告 教学探讨
1983 年6 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创办了我国大陆第一个广告学专业,迄今我国已有百余所高校开设了广告学专业或成立了广告学系。表明我国的广告学专业教育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如果说20世纪的经济是规模经济标准化产品的时代,那么21世纪是将是速度经济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和知识化,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向。广告专业教学如何适应未来“五化”的发展需要,研究探讨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广告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尤显重要和必要。
一、网络信息化时代广告专业的重要性
广告不仅仅是个商品的属性,更具有价值的概念,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和偏好。我国从 1979 年初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恢复了广告业务,至今近30 年,我国广告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广告媒介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据2004年经济普查资料显示,仅大连市大大小小的广告业法人单位就有571家。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深化,将对高质量的广告和高素质的广告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1、广告专业人才是重要的现代人力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态势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二是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广告专业正是培养知识型和战略型人才资源的桥头堡。21世纪属于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在加快,全球化带来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等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企业加入了我国市场,同时我国的民族工业也要走向世界,品牌效应、广告策划与质量将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广告业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如何使我们的广告获得质的飞跃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最根本的还要培养广告专业人才。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7.3万户,从业人员111.3万人,经营总额达到1741亿元,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推动民族品牌创建和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进入了国际广告市场前列,但从高校教育每年毕业的广告学专业本科生来看,仍不足万人,比重极低。而根据美国广告行业协会对全国广告公司人员的抽样调查,在美国广告行业中,75%以上是本科或硕士毕业。因此,广告专业人才质量比重的提高,已经成为中国广告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2、广告专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意义重大。今年4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广告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意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在服务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科技进步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质量。推动我国广告业发展,提高广告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和整体水平,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加速国内国际市场信息交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民族品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体育、影视、媒体、信息、会展、创意、中介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意义十分重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当前广告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告业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专业人才仍然缺乏,我国广告教育事业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广告学科的建设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中国广告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广告业的发展速度严重失衡, 直接影响了中国广告业向国际化发展的速度和进程。
1、课程设置体系单一,缺乏科学性和整合性。广告是一门应用性、实务性很强的学科, 我国广告教育长期来以理论教育为主, 重课堂轻实践。大多数高校课程设置体系不尽科学严谨, 核心课程设置不尽完善。重基础理论教育而忽略广告实践教育;重技术教育而忽略意识教育, 忽略广告职业综合素养教育、人文基础知识的积淀、创新思维的训练等。而且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未能及时反映广告行业最新发展态势。国内广告教育比较发达的地方大都是广告业非常繁荣的地方, 比如: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探究原因, 这里集中了最优秀的广告人才, 教师和学生有很多机会可以亲身实践, 体会广告策划的全过程。而部分高校并不具备这些优势, 由于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接触到最优秀的广告实务, 大都只能从理论走向理论, 缺乏现实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所以不适应广告公司对人才的需求。
2、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缺乏互动,广告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化。广告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边缘学科, 涉及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广告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文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因而需要广告专业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现代广告教育在塑造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同时, 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高校多数广告专业教师有两种来源, 一种是实践来的, 做过广告的, 一种是大学产生的, 没有做过广告的。而有深厚理论功底和实践操作经验的教师在地方高校严重缺乏。广告专业教师缺少广告实务操作经验, 造成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在校校之间,广告师资实行的是“点”的布局,最多是“线”的连接,资源没有得到共享,没有完全形成“网”的整合,资源浪费严重。
3、现代科技在广告教育中的应用欠缺。纵观国内目前广告教育的现状, 一是现代科技在广告中的运用在课程设置中并未得到体现, 高质量的广告实现要依赖现代科学技术与设备, 比如广告设计、广告摄影等, 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与实验条件, 而这些硬件设施在很多高校仍然短缺,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广告专业教师自身缺乏现代科技方面的知识。网络化教学还没有形成规模,广告专业的学生缺乏扎实的营销传播知识,学习课目单一。广告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其目标是为业界培养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又懂得国际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创意的复合型广告专业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广告水平, 广告公司和企业对广告专业人才呈现出急需的状态, 于是, 广告公司和企业就把希 望全部寄托在院校的广告教育与培养上, 间接促成了中国广告教育“批量化生产”的现象, 造成人才质量与市场需求的失衡。
三、广告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的《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建立广告业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加快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健全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加强广告从业人员知识更新研修基地建设。”无疑给广告教育提出了发展方向。广告专业的教学改革要以网络信息的整合理念、科学严谨的专业体系、灵活实际的专业机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时代的现代教学手段,主动地介入和积极地参与实践,应对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提升广告产业市场的全球竞争力。
1、要以整合的理念,共享资源。21世纪最大的商机就是整合,不在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乎你整合使用多少资源。整合需要,信息、网络、知识三大无形资产,政府和社会需要营造这样的无形资产。广告专业也正是这三大无形资产的统一体。广告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如果发挥各个学科在广告学教学中的优势, 将经济类院系主要偏重广告经营与管理中文类院系着力突出新闻传播、新闻写作和广告策划艺术类院系以艺术设计为专长等教学特长而进行广告学教学的整合, 打破学科局限, 打破院系局限, 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形成网络,充分利用各学院、各社会广告团体的有利资源, 必将会产生新型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广告学专业, 这才是广告学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今后专业教育中重视理论与实践、传统艺术与数字化艺术并齐发展,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跟进时代步伐,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广告专业型“ 全能” 设计师综合类高校文、理学科较全, 更有条件办好这新型广告学专业。国内广告业依据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优势蓬勃发展, 高校新型的广告学专业就有生存价值。
2、借鉴国外先进的课堂教学的机制,激励引导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广告教育是对广告人才的基础培养,实践性是广告学教育的本质性要求,人才市场对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快速成材的迫切要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广告业务运作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广告理论知识和提高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并对广告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精神得到认识,设计经验、成果能对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产生许多帮助。有研究表明,美国今后的广告教育将更加注重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关注广告环境的变化,不断针对广告业存在的焦点问题灵活地更新教学内容、更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和战略性思维方式的启发。一般来说,美国的大学课堂教学的第一堂课,教师要向学生发一份课程大纲。其中列出课程的目标、阅读材料及作业、评分标准和出勤规定,还常常列出教授的教学方法或理念。更重要的是列出对学生的要求,这些要求非常详尽,执行也很严格。实践教学体系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新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自助式等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能力。
3、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优势,努力实现以开发广告专业学生综合实践素质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在信息经济时代教育重点已由知识积累转性为能力创新,因此教师也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换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因为网络信息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学校学习的知识陈旧老化速率大大加快,一个人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并且终身学习,才能在信息经济时代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广告学中的许多创意表现和艺术设计是难以用语言文字加以诠释的,如,大连正在打造动漫产业基地,打造国际性外包中心,IT产业基地,因此广告表现中的 意境、文化氛围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切身体会到,这样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强教材与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和互联网资源的融合。这种融合既要尊重教材及相应教学计划的严谨性、预设性,不能随意肢解教材和随意变动教学计划,同时又要使教材及教学计划具有开放性。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广告教育要与学校的性质、规模和发展趋势相结合,充分运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运用整合的理念,采取外包的策略,要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真正发挥广告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作用。
附资料:
社会调查成为广州电大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又一亮点
张文丰(2005年05月11日)
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广州电大艺术部本学期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积极与校外实践基地合作,注重课程实训与案例教学,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结合《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成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系列调查活动由广州电大03、04级开放教育学生配合广州铭鼎广告公司、广东合众广告公司和广州东禾广告公司合作完成,调查主题是:广东电信小灵通使用状况调查、广州地区零售报摊点的销售状况调查、广州电大社会形象问卷设计与调查。此次调查活动累计采访广州、深圳、东莞三地用户200余人次,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设计、街访、统计、报告撰写。此次调查活动效果得到合作单位的充分肯定,推进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锻炼,03级陈颖康同学对于实践检验能力有了深切体会,认为卓有成效的实践,胜于闭门读书。
参考文献: 1.杜伟伟,广告学专业教学新思路,科教文汇,2008年3月
2.刘蒙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告教育架构,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6年11月 3.和 钰 张佳会,广告学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 年第3 期 4.郭晓云,广告学教学改革的探析,现代经济信息,高教论丛第188页
信息时代的新宠——网络媒体 篇6
网络媒体来势迅猛
1987年,美国《圣何塞信使报》首开网络报刊新纪元。近年来,网络媒体迅猛增长态势,与互联网爆炸性增长互为因果。网民之所以对上网感兴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为其提供了各种信息服务。有人对不同媒体从出现到达到5000万受众时间做了对比:收音机38年,电视13年,有线电视10年,国际互联网5年。
网络媒体所具有的特性:速度快、容量大、范围广、可检索、可复制、多媒体、超文本、交互性、导航性、丰富性等,是其他媒体所完全不具备,也无法比拟的。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可谓来势汹汹。一家国际通讯社曾做了一项专门调查,结论是:5年内报业将被互联网“侵蚀”。这项调查中有80%的用户相信,网络媒体将发展成为主要的新闻、信息来源。另有一家权威公司调查表明,互联网用户有46%减少了读报时间,23%减少了读杂志的时间,21%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由此可见,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不仅已经出现、形成,而且很难避免。网民每年以3—5倍的速度增长,而且,这些网民绝大多数是在35岁以下,他们对媒体的接受程度将最终决定未来的媒体格局和结构。
媒体竞争硝烟弥漫
面对网络媒体的激烈竞争,近年来,美国的《纽约时报》、加拿大的《渥太华公民报》和《多伦多星报》等,都在竭尽所能,巩固和扩大自己的阵地。《纽约时报》总编莱利维德说,美国是一个新闻多、变化快、生活节奏紧张的国家,每天一次出报已经跟不上形势。形式单一、不能滚动发布新闻,是报纸明显的缺陷。而网络媒体日益成熟和壮大,为读者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快捷多样,抢走了报纸的不少读者。迫于压力,该报筹办了《纽约时报》网络版以扩展自己的宣传渠道来赢得读者。为克服报纸每日一刊、不能滚动发布动态新闻的缺点.该报目前已增加了华盛顿、波士顿和纽约地区每日的出报次数。这样,读者可以在一天之内看到数次对热点新闻的连续追踪报道,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报纸在时效差方面的局限。此外,《纽约时报》的电视台、广播电台也在启动,与报纸、网络版一起,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新闻网,大大扩展了该报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了保证《纽约时报》老字号的含金量,他们还将坚持所有带有“纽约时报”标识的出版物、广播或电视台都由《纽约时报》亲自供稿,以维护该报声誉。
在澳大利亚,“第四媒体”与纸介传媒的竞争日益趋向激烈。澳洲传统报业比较发达,有近200家日报和周报供1830万居民挑选。1997年官方统计表明,澳全国约有240多万固定的互联网用户和400多家因特网服务公司,因特网正成为越来越多澳洲公民的,主要信息来源。澳大利亚传统报纸出版商不得不纷纷设立自己的网站,开发网络新闻和信息服务功能。
近年来,《澳大利亚人报》在保持深度报道优势的同时,增设了“生活IT”、“个人理财”等更贴近读者社会生活的栏目,并重新设置了报标和排版风格,同时采取了降价策略,1998年,其发行量上升了35%。《星期日悉尼先驱晨报》打品牌效应,借地区经济形势看好的契机,每份报纸涨价20分,使得发行收入提高了6个百分点,发行量相对稳定。《每日电讯报》也通过提高报价推动营业收入上升了60%。《先驱太阳报》放宽广告版面控制,刺激了该报广告收入的增长。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因特网究竟能否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分庭抗礼?在此之前,许多人对此有疑问。如今,比较有影响的传统媒体纷纷在因特网上开设网站,试图抢占网络新闻传播的先机,美联社、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新闻媒体在这方面又走在了前面。它们所开设的网站,受到数以千万计的全球网民的欢迎,很有可能成为因特网上新闻传播的主力军团。
有人说信息时代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天下。报纸最终会被取代。此观点有点言过其实,因为在“第一媒体”、“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之间,不存在谁打败谁的问题,而是优势互补的关系。同样,网络媒体应该是其他媒体的补充而不是代替。报刊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携带和阅读非常方便,这是“第二媒体”、“第三媒体”,甚至“第四媒体”都无法代替的。即使收音机和网络媒体阅读器可以做得非常小,它们也不能像报刊一样看了就扔。因此,虽然网络媒体很火,仅就易携带这一点,报刊媒体就能保持领先。
目前,网络媒体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比如,没用电脑的人,没上网的人,就无缘相识;传统媒体的读者,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读者,就不太习惯在电脑上读新闻;机器配置太低,线路不好,在网上读信息的速度就会很慢,以至于让人无法忍受;上网要交上网费、电话费,收入低的人就承受不住,他们认为,电话和上网费用远比购买一份报纸贵得多;从开机、上网到阅读过程仍然复杂,远不如收音机、电视机一按开关来得痛快。
另外,因特网传播新闻并非尽善尽美。首先是传播速度有待提高,比如当千万网民同时争相上网查阅某条重要新闻消息时,那些可以看到消息的热门网站往往“人满为患”,“塞车”现象十分严重。其次是网上信息繁杂无序,大量无用、重复及不健康信息的存在,形成了因特网上的信息垃圾,妨碍了有用信息和新闻在网上快速传播。第三则是网上信息传播缺乏约束,急需规范。大量露骨和黄色的内容泛滥,而且虚假的新闻和传闻太多,以至于人们真假难辩。第四是网络媒体信息产权的法律问题也很棘手。有些网上新闻媒体发布新闻信息时,由于自己无新闻可发,就任意盗用、下载、删改和转发新闻媒体网站上的新闻信息。
浅析信息时代网络战的发展与对策 篇7
网络战与狭义的网络竞争 (仅指计算机病毒攻击、网络黑客入侵) 相比, 外延更广, 是一种以广泛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冲突方式, 通常与低强度冲突和非战争行动相关, 也包括主要为非军事冲突模式和犯罪等表现形式。
(二) 网络战的表现形式
由于网络战作用对象是网络所连接的计算机和传递的信息, 突破了时空限制, 随时随地均可展开, 隐蔽性极强。网络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 “软”打击手段。主要形式有:1.计算机病毒。它通过软盘、终端或其他方式进入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 引起单机或网络运行紊乱, 甚至瘫痪。2.“蠕虫程序”。它通过爆炸性的自我复制方式进入从网络上一台计算机扩散到另一台计算机。3.木马程序。通过隐藏在计算机程序里, 并具有伪装功能的一段程序代码, 使计算机能在仍然完成原先指定任务的情况下执行非授权功能, 实现攻击目的。4.逻辑炸弹。由计算机系统开发或程序员按一系列特定的条件设计, 并蓄意埋置在系统内部的一段特定程序或程序代码。5.截取程序。它可监视信息分级包, 并将其复制后返回攻击者, 攻击者可以借此获得用户名和密码而闯入系统。6.“黑客”手段。利用“黑客”技术, 进入敌方计算机网络系统, 对加密程序解密、窃取或对信息进行破坏, 并攻击系统使其部分或全部瘫痪。
第二, “硬”打击手段。蓄意修改、更动、设计或使用集成电路芯片的活动。在数百万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芯片上, 芯片制造者可以加入正常使用者料想不到的某些特殊功能。例如,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使芯片失效, 或者在接受到特定频率的信号后自毁等。
第三, 新的恐怖主义形式。信息网络逐渐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方面, 网络的发展需要技术、资金与人才的支持, 而这些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十分不利, 网络的发展加剧了世界上的贫富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原教旨主义、法西斯主义等极端民主主义的泛起。由于发达国家对网络极强的依赖性, 对其网络中枢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 这种被称为“戴维效应”即弱的对手通过掌握先进技术重创敌人的方式可能成为弱国战胜强国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 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廉价性和隐蔽性使民族主义分子能够方便地宣扬民族理念, 或以此作为论坛, 换取更多的国际同情和支持并组织实施极端恐怖活动。进行网络攻击付出的代价低, 但收效却非常大。典型的如本·拉登利用因特网控制和操纵阿拉伯原教旨主义势力, 进行一系列“网络恐怖主义”活动。
(三) 网络战的研究和运用
网络化作为信息的主要发展趋势, 对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社会各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各国在相关竞争中的角逐空前激烈。
美国的超前建设攻防兼备, 发展策略较为系统, 攻击方面加强对目标网络的侦察能力、灵活准确的计算机网络攻击能力、对网络攻击效能的评估能力。在网络防御方面力求完成计算机网络防护评估程序与作战指挥程序的集成;定期向有关人员提供客观、简洁的计算机网络防护情况报告;建立完善各级司令部、各军兵种和各防御部门之间的近实时的信息共享;开发完成动态绘制国防部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结构图的工具, 其中包括关键系统对网络依赖程度, 以辅助确定网络系统对完成任务的影响程度等。俄罗斯的理论期望重点突破策略。
俄罗斯也非常重视信息对抗领域里的国家政策制订, 规定政府和军方共同协调防范信息犯罪活动;建立预防机制, 提高整体防范和打击能力;加强国有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防卫工作, 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加强网络的安全防范等, 以期在网络战中“先机制敌”, 实施主动性的信息攻击措施。日本则重视防御兼顾攻击策略, 要求在今后构建防御体系的过程中, 必须反复模拟系统被病毒和“黑客”入侵, 并在系统感觉到异常时进行病毒和干扰的排除训练。
我国迈入信息社会时间较晚, 主要精力是发展自主信息设备, 自主开发软件, 避免在未来的网络战争中陷入受制于人的局面, 力争电子装备国产化, 克服信息指挥系统的安全隐患。同时制定新方法和新对策, 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时充分考虑到可能被攻击的方式和被毁伤程度进行评估, 信息中断后的备用方案。加强培养高素质网络人才, 正确认识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战的特点与规律, 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战系统的效能, 为赢得未来信息网络战的优势打下可靠基础。
(四) 结语
“高速发达, 贯通全局”的高技术战场, 已成为内涵复杂的竞争舞台, 网络战以其高性价比、不接触式逐渐为广大国家重视和采纳, 只有逐渐摸索其本质特性和发展规律, 进行理论创新、思维发展, 借鉴而不盲从他国经验, 才能高效开展网络战研究与应用,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美) 杰克·赫什来佛·约翰.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2]王炳锡.信息隐藏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网络与信息时代 篇8
据《成都商报》报道,在成都市二十中的开学典礼上,1900多名高中生在写着“手机勿扰”的大展板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该校《学生手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记者了解到,全校学生家长已签署了“授权书”,允许学校在学生违规后代为保管手机。保管期长短视学生违规情况而定。违规情况严重的学生,可能只有高三结束后才能和手机见面。
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手机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上玩手机,成为“手机控”和“低头族”,这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那么,对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问题,我们应如何看待,又如何管理呢?
“抬头不 看黑板 , 低头只顾 手机”,这是当前 许多学校 课堂上普 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学校里的“低头族”和“手机控”们让老师和家长们伤透了脑筋。一部小小的手机成为了老师和家长的“眼中钉”、“肉中刺”,各地学校关于手机的“封杀令”也是不绝于耳。应当说 , 学校和家长支 持在校园 禁止手机 是有理有据的, 譬如影响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手机辐射危害学生身体健康,不良信息会让学生误入歧途,浪费时间和精力等等。从表面上来看,这种“一禁了之”的做法是妥切的,但是我们从另一视角来看这一问题,则不以为然。
2015年2月 , 中国互联网信息 中心(CNNIC)公布了第35次互联网统计报告 ,截至2014年12月 ,中国网民 总规模达到6.49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57亿。手机在即时通讯、信息搜索 、网络新闻、音乐、视频、购物等方面爆发式增长。由此不难看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营造了一个新的信息环境、文化环境和沟通环境,人的认知 、互动和个 性特征日趋显著。 同时,从青少年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较强,媒介环境 的变化对 于青少年 来说更明显和直接,尤其是当 手机这一 原先“高大上”的通讯 娱乐工具 逐渐进入 “寻常百姓家”时 ,这一极具 时代特色 的工具成为青少年追求时尚和身份的象征。于是 在手机带 来便捷性 的同时也 引发了我们开篇时所讲的一系列问题。
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手机给青少年学生所带来得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变化,对学生的教 学和管理 的方式也 应当随之变化,仅靠一味地“禁”与“堵”并不能够有效地化解手机给学生带来的弊端,相反,这一方式会造成教育与时代发展的脱节,造成学生 的逆反心 理 ,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网络与信息时代 篇9
网络信息系统是由多台计算机共同构建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网络信息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问题, 对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 网络信息系统出现故障不但会导致数据资源丢失, 甚至会造成网络信息系统瘫痪,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 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采取有力的保密技术保证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技术概述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对国防安全、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及人们的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密码技术、信息论、信息安全技术等多个领域于一体,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的侧重点和含义会随着观察者的变换而发生变化。从网络运行管理者的角度看,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的重点是保护和控制他人对网络信息的访问和下载等, 防止出现病毒、非法存取、网络资源非法占用、拒绝服务等现象,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黑客的攻击;从用户的角度看,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的重点是防止个人隐私及商业机密数据的安全性, 防止信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等现象, 防止他人恶意篡改、窃取信息的现象, 保证网络信息系统的数据不会受到非授权用户的访问和破坏。
2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技术特征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是指网络信息系统在运行中, 保证网络信息系统不受威胁、没有危险、能安全、稳定的运行, 从技术方面将,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技术的特征有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保密性等几个特点。
2.1 完整性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技术的完整性是指未经授权许可, 用户不能对网络信息进行更改, 从而保证网络信息扎起传输、储存过程中, 不被恶意修改、插入、伪造、删除等操作引起的信息丢失和破坏。
2.2 可用性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技术的可用性是指经授权许可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 使用网络信息, 即网络信息服务在需要的情况下, 允许授权的用户进行信息使用, 或当网络信息系统部分受到影响时, 仍可以为授权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可用性是网络信息系统向授权用户提供安全保护的一项措施。
2.3 可靠性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技术的可靠性是指网络信息系统能在设定的时间和条件下, 完成规定的任务, 从而保证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4 保密性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技术的保密性是指网络信息不被非授权用户使用、修改等操作, 保密性是防止信息资源泄露给非授权用户, 保证信息资源只能为授权用户使用。
3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层次结构
3.1 物理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的物理安全是指在物理介质层上对网络信息进行安全保护, 物理安全是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保护层, 是整个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2 安全服务
安全服务是指应用程序层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 从而保证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然后对信息资源进行保密, 防止各种攻击手段和安全威胁, 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资源。安全服务的内容有安全连接、安全协议、安全机制等。
3.3 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是指对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传输、储存等操作进行管理控制, 确保在传输、储存过程中, 信息资源不被删除、更改, 安全控制的重点是在网络信息处理过程中, 对信息进行安全保护。
4 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的威胁来源
4.1 恶意攻击
恶意攻击是指人为恶意的攻击网络信息系统, 造成信息丢失、篡改等现象, 恶意攻击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种情况, 主动攻击是指利用各种手段有选择性的修改、删除、添加、伪造信息;被动攻击是指在保证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窃取、、破译、截获信息资源。人为恶意攻击的危害性非常大, 对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4.2 安全缺陷
网络信息系统是由多个技术领域组成的, 有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线路中存在安全缺陷, 从而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留下一定的隐患。由于计算机的硬件很容易受到人为破坏, 而软件资源很容易受到病毒的干扰和破坏, 而通信线路容易受到攻击, 因此, 网络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安全缺陷。
4.3 软件漏洞
网络信息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 由于软件程序的编程方式多种多样, 导致网络信息系统的软件很容易留下一些安全漏洞, 如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数据库的安全漏洞、IP协议的安全漏洞、网络软件和网络服务的漏洞、口令设置漏洞等, 这些安全漏洞对网络信息的安全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5 提高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的措施
5.1 采用安全性高的系统和数据加密技术
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从高到低可以分为A级、B3级、B2级、B1级、C2级、C1级、D1级等, 常用的网络信息系统为C2级操作系统, 对于极端重要的系统可以选择B级操作系统, 对于保密要求高的信息, 要将传统的信息加密技术和新型的信息隐藏技术结合起来, 从而保证信息在传输、储存过程的安全, 利用隐藏技术、数据嵌入、数字水印、指纹等手段, 能将机密的信息隐藏在普通的文件中, 然后利用网路进行传递, 确保信息保密的可靠性, 从而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
5.2 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
要在主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 对病毒进行定时检测, 主动截杀病毒, 对系统进行检测, 这样不但能有效的减少病毒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危害, 还能有效的对文件、邮件等进行监控。防火墙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而成的, 它能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中间建立一个安全网管, 对数据包进行过滤, 控制网络信息的流向, 隐藏内部IP地址, 防火墙还能对系统进行网络安全隔离, 对外网用户的非法访问进行控制, 有效的防治外部的拒绝服务攻击。防火墙不但能防止外部的恶意攻击, 还能屏蔽网络内部的不良行为, 防止其将保密信息泄露出去。
5.3 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诱骗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是保证网络信息系统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入侵检测系统由软件和硬件共同组成, 完善的入侵检测系统能对内部攻击和外部攻击进行防护, 有效的弥补防火墙静态防御不足的问题, 入侵检测系统能在网络信息系统受到危害前, 进行拦截和报警, 能及时的消除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网络诱骗系统是指构建一个和真实网络信息系统相同的系统, 诱骗入侵者进行攻击, 从而检测出入侵者攻击的重点, 然后对其进行重点保护, 同时收集入侵者的相关信息, 分析入侵者的目的及入侵手段, 为入侵者的恶意破坏行为提供有效的证据。
6 结语
安全是网络信息系统一直关心的问题, 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 全方位的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监测、管理, 尽量做到零风险, 从而保证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 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网络信息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各种网络犯罪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 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参考文献
[1]郭昱妍.浅谈计算机信息保密安全技术[J].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3, (12) :156-157.
[2]吴琪.浅析航天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J].航天工业管理, 2010, (06) :32-33.
[3]方世敏.大数据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 (19) :241-242.
[4]黄文.浅谈网络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5) :103-104.
[5]董承瑞, 宋晶乔, 徐达等.信息安全技术分析[J].电子世界, 2013, (24) :46-47.
网络与信息时代 篇10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期刊工作,管理,服务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各种新兴技术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 使人们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为了更好的适应网络信息时代, 紧跟时代步伐, 图书馆期刊工作应当在管理与服务方面, 积极引用先进技术, 促使期刊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向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方面发展, 如此不仅能提供期刊工作水平, 还能促进整个图书馆更好更快的发展[1]。
一、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新特点
从网络信息时代的角度来看, 图书馆期刊工作具有的新特点是:其一, 内容上呈综合性需求趋势。也就是说, 基于用户的个性需求, 将会对期刊工作进行综合性的规划与组织, 进而对期刊工作进行细分, 为用户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期刊, 如此不仅可以使用户尽快阅读到所需期刊, 还能使期刊工作系统化、细化。其二, 已经具备了网络化与自动化的环境。在网络化和自动化是构成现代信息服务环境的基本框架。就当前图书馆期刊工作落实的实际情况来看, 其主要存在于图书馆局域网或校园网环境下, 加之先进的网络接入技术的应用, 已经联入了CERET网及其他国内综合网络, 这给期刊工作营造了网络化与自动化的环境, 只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将可以使期刊工作向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2]。其三, 对期刊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网络环境下期刊工作的服务功能的扩展及应用需要, 期刊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 还要对网络信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所了解;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如此才能在具体执行期刊工作的过程中端正态度, 规范行为, 提高工作质量。
二、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期刊工作的管理
基于以上对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期刊工作新特点的了解, 确定优化期刊工作管的管理, 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
(一) 多样化期刊资源的构建。
网络及电子技术的发展, 期刊形式从原来的纸质印刷型期刊发展到电子型期刊.而电子型期刊已从软盘型期刊发展到光盘型期刊、网络型期刊。在此种情况下, 要想更好的管理期刊资源, 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来构建多样化的期刊资源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如此才能在具体管理期刊工作的过程中兼顾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 从图书馆发展及实际需求出发, 对期刊资源进行分类保管、查阅使用。
(二) 期刊订购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化。
科学合理地订购期刊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发展的基础保证。为了保证期刊订购工作能够及时且有效的落实, 优化期刊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 管理人员能够获得关于期刊订阅数量、期刊阅读比例、期刊收藏量、读者利用比率等方面的数据, 合理的规划期刊订购工作, 如确定订购期刊的类型、订购期刊的数量等, 这对于更好的完成期刊订购工作有很大帮助[3]。
三、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服务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除了要优化图书馆期刊工作的管理之外, 还要优化期刊工作的服务, 以便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具体的做法是:
(一) 提供更加详细的期刊咨询服务。
基于对相关图书馆期刊服务工作的了解, 确定大多数工作人员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期刊登记、上架、整架、下架、装订等基础工作上。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信息传递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 期刊服务的方向与中心应当改变, 即以提供更加详细的期刊咨询服务为主。
(二) 构建特色期刊数据库。
为了良好的保存期刊资源, 并在用户需要阅读期刊时能够为用户快速查找和下载期刊, 构建特色期刊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那么, 如何构建特色的期刊数据库呢?笔者的建议是应当针对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及期刊工作实际情况, 明确具有收藏价值的期刊文献、应用性较强的期刊、阅读性较强的期刊等, 进而合理构建特色期刊数据库, 以便特色期刊数据库合理详细的分类期刊, 从而有效的保存期刊, 并且支持期刊服务, 以便为用户快速提供所需期刊。由此看来, 结合图书馆及期刊工作实际情况, 构建特色的期刊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能够提高期刊工作服务水平, 还能够良好的保存期刊资源[4]。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时代, 紧跟时代步伐, 图书馆期刊工作应当在管理与服务方面, 积极引用先进技术, 促使期刊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向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方面发展, 如此不仅能提供期刊工作水平, 还能促进整个图书馆更好更快的发展。当然, 这目的的实现需要在期刊工作管理方面, 注重多样化期刊资源的构建、期刊订购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化等;在期刊工作服务方面, 注重提供更加详细的期刊咨询服务、构建特色期刊数据库等, 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图书馆期刊工作的管理与服务, 为使期刊工作高质高效的落实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黄阳.谈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期刊工作的管理与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12) :100-102.
[2]张芳.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0 (10) :94-95.
[3]诸葛灵枝.分析IE时代图书馆期刊工作的困境及其对策[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11 (4) :146.
浅析网络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 篇11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106-02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档案信息的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广大公众用户查阅自己所需的档案信息时,可通过网络终端实现,将成倍地提高档案利用率,网络化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档案的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提高。当然,在此进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会给档案管理带来许多新的变化。
1 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的变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各个单位或部门的原有传统的纸质档案开始与电子档案并存。纸质档案内容原始真实,凭证性强,耐于保存,而新兴的电子档案,可与多媒体相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而且,多媒体光盘存储将极大地缩小档案的存储空间,扩展存储能力,便于档案和档案信息的保存、管理及开发利用,并促进档案信息载体向大容量、高密度、电子化方向发展,从而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信息传输迅速、广泛,便于查询与管理,方便快捷。电子档案较传统纸质档案有较多优点,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充分利用计算机、因特网等现代手段进行档案管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在人才素质、管理方式和方法方面要有所创新,从更客观、更精确的角度去分析网络信息时代下的档案管理,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要求。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是传统档案技术与新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新的信息技术为主导。
1.1 档案管理软件没有系境的平台选型,缺乏通用性
档案管理软件很多,产品各有特点,一般都具备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但从现在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看,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系统趋于一体化。所以系统平台选型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网络化的进程。
1.2 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
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网络化管理。
1.3 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工作人员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起着决定性因素;信息技术只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工具,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信息资源的供给、信息的安全性与档案的原始凭证性仍需要档案工作人员的参与。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
2 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措施分析
2.1 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档案管理人才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培训模式。应结合实际情况开设短、中、长期培训班,举办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开发教育讲座、研讨会。同时,教育培训的内容也要紧跟信息时代的需求,在课程开设上,在保证档案专业主干课程的前提下。加强缩微摄影技术、光盘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外语知识等教育,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档案信息管理人才。
2.2 加强档案部门网上办公先进设备的配置
现阶段档案部门设备比较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因此,我们要加强宣传,争取领导、社会的支持,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力度。再就是把档案事业推向市场,让档案体现其经济价值,把档案信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经营,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之要采取多种方式,来解决档案资金的不足问题,以便档案界配置先进的管理设备。
2.3 制订相应的法律规范
根据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法律规范,从而在法律上明确档案馆对于社会档案的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的关系,在保障档案信息齐全完整的同时,保障档案形成者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并合理规范及协调信息的超区域流通等问题。网络环境下档案服务的范围,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经过鉴定、划密等工作后,被确定为对社会开放的档案。根据档案工作的特殊性,网站中开放的档案还应区分无条件利用和有条件利用两部分。
2.4 建立网络环境下档案安全的制度屏障
在制度建设上,要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规范运作。一方面,要详细规定库房管理、档案借阅、保密、鉴定、销毁等各种制度和要求;另一方面,细化档案人员工作职责,包括档案室职责、专职档案员职责、兼职档案员职责等,促使档案管理人员按责行事。在具体操作上,要严格记录,确保制度落实。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严格记录程序,将档案的接收、借阅、复制、销毁等过程和结果完整记录在册,详细记录档案库房的管理、档案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非档案人员进入库房的审批及进出时间等情况。
参考文献:
[1]李仕宝.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9(05):41~43.
[2]孙淑扬,邱晓威.档案计算机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
[3]赵霞.浅谈医院基建档案管理[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8(4):327~330.
[4]胡海连.现代网络环境下档案工作的四个变化[J].科技档案,2006(4):35.
[5]梁卫,罗亿.我国档案信息网络化面临的三个难点[J].湖北档案,2007(5):18.
(编辑:尤俊丽)
Analysis of File Management in Network Information Age
Han Xiuhong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ge,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database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a sig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network technology has changed and brought challenge to the management way of traditional file. 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fil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under inform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file management under inform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further explores how to realize the fil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Key words: network; information age; file management
网络与信息时代 篇12
1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1.1 多媒体英语教学通过多渠道,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打开学习的兴趣大门
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 教师将设计更多的故事情节、背景音乐等元素, 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出来, 将枯燥难以理解的词句, 用有趣的图片取代,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语言学习往往与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 单纯的学习语法, 不如为学生设置故事情境, 身临其境的去体会每个单词的真正含义, 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 教师利用影视题材, 让学生去体会剧中人物的情感,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1.2 多媒体英语教学可以加大教学密度, 扩大信息量
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统的英语教学授课材料有限, 老师用传统的教学设备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的的兴致低, 必然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但实施多媒体英语教学, 则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例如在单词教学中, 这个词可以用多媒体投影在大屏幕上, 伴随着相关的解释, 学生跟读, 跟读的同时, 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发音, 避免了个别教师发音不准误导学生弊端, 紧跟着将单词应用于语句中, 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单词的含义, 加强巩固[2]。再如电子邮件, 音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 学生的数据库大大扩展, 同时也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访问各种信息源, 交流中即便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单词, 因为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答案, 这就大大加深了对这个单词的印象与理解。
1.3 多媒体英语教学因材施教, 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有方是指教学应当有方法, 而教无定法则指应因人而教, 因材施教, 不应生搬硬套现成方法。“教”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上, 教师应和谐师生关系, 将学生看作是朋友, 在生活琐事上给予帮助, 在学生遇到困难、精神萎靡时给予鼓励和关怀, 放下所谓的教师架子, 宽容悦纳, 才能使学生“爱屋及乌”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同样感兴趣。传统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教师授课, 学生停课, 至于这个知识点学生能不能学得会就是学生自身的问题, 与教师无关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 选择不同的课文练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提高学习效率。
2 多媒体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即使多媒体英语教学在新时代下具有不可取代的进步性,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多媒体英语教学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丰富的内容、多彩的画面, 容易使学生过多的关注图片、色彩、声音, 而不是英语学习, 使学生的学习重心受到影响, 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从教师方面来说, 教师使用多媒体英语教学省去了大量备课的时间, 而有些教师选择从别处拷贝课件, 一个课件传了几代人后, 仍然应用在教堂上, 这样的课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方便了教师的备课, 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在教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 潇洒地挥一挥手中的鼠标, 逐一播放课件内容, 完全的依赖多媒体教学使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时间的情感交流被剥夺, 教师难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榜样的作用, 使得教师的引导作用被削减。另外, 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在课件中加入大量的学习内容, 授课内容在排列上缺乏主次, 不能突出重点, 学生在学习一节课之后对整个授课内容没有留下具有影响的内容, 电脑屏幕变换速度快, 个别学生难以适应快节奏的授课形式, 没有时间整理笔记, 对授课内容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
3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应用
3.1 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双主体功能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主流地位发生了改变, 因此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 但凡亲身体会的人, 都会感受到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模式中革命性的进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资源的不足。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就会失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失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核心, 反而过犹不及。因此, 教学要扬长避短、注重实效[3]。正确的把握好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使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作用。
3.2 将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
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各样的新颖的教学素材加入到课件中, 在授课中巧妙的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自发的在课堂中产生学习的动机。万万不能简单地把多媒体教学理解为就是使用幻灯片课件, 加入图片、彩色文字、音乐等元素, 如果简单的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 对于个别学生来讲, 一堂英语课也许跟英语学习的关联并不大, 更多的是在“看热闹”。多元素的加入丰富了学习内容, 打开学生的思维, 但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的更高一层的挑战, 在“热闹”中突出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掌握知识[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感情投入, 在时间和内容方面把握分寸, 采用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调动教师的授课兴趣, 摒弃教师以往完成任务式的教学, 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媒介将新时代的英语教学带入一个新纪元。
3.3 与实际相结合, 切不可好高骛远
多媒体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 学更多的知识,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 是教改目标之一。多媒体教学不仅信息量大, 而且形象具体, 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实现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但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 只一味给学生灌输知识, 不考虑学生的个人因素, 会严重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 多媒体英语教学应考虑学生的主体因素, 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 自主参与, 探究创新。
参考文献
[1]马晓奕.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越性和弊端[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
[2]王若谷.多媒体英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作用[J].科技信息, 2011 (4) .
[3]李玲.多媒体英语教学与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9) .
【网络与信息时代】推荐阅读:
论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伦理道德问题08-21
网络信息化时代09-07
网络时代会计信息11-25
网络时代信息污染12-02
信息时代的网络大入口05-29
信息时代下网络经济09-23
航海已步入网络信息化时代06-09
医院网络与信息05-21
网络与信息论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