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智能管理

2024-10-22

设备智能管理(精选12篇)

设备智能管理 篇1

目前, 文印设备已成为仅次于电脑的第二大IT办公设备。作为重要的信息传输节点, 各种打印机、复印机每天都会成为无数信息旅程的开始、中转或终结。然而, 随着打印设备数量增加和它们的功能、型号构成日趋复杂, 越来越多用户发现文印设备的管理成为一种负担——不同功能的文印设备挤占了宝贵的办公空间;企业需要维持庞大的IT团队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应对员工在设备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花在文印上的开支也越来越庞大……

如何让用户从繁杂的文印设备管理的泥潭中脱身?办公智能化提供了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由于办公智能化通常不仅仅依赖设备本身, 而是从软件、硬件、流程等多个维度入手, 并且以实现更快、更好、更省的结果为目标, 这也恰恰符合用户对文印设备管理解决方案的需求。现在, 佳能已经把智能化理念融入办公设备管理解决方案中, 且在实践中成效明显。

更快的智能响应速度

如何让IT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为员工解决文印设备操作上的难题?佳能在办公设备管理解决方案中加入了远程操作功能。IT管理人员能够将设备的操作界面同步到自己的电脑上, 并直接使用电脑完成操作, 而不必到设备前进行操作。员工也无需在打印室焦急等待IT人员现身, 一个电话就能立即得到远程支持, 并让打印工作得以迅速完成。

佳能还将这种远程服务方式推广至用户和厂商之间。通过佳能的“远程亦能服务”, 佳能工作人员无需上门, 就可经由网络完成故障检测、远程抄表、耗材余量提示、系统固件自动升级等, 让用户的难题随时得到反馈和解决。优质的专业级服务, 还能让用户的设备保持良好运转, 发挥最佳性能。

更好的智慧性能表现

在办公设备高度集成化的当下, 如果还追求让单一功能设备“各司其职”, 不仅会加剧管理负担, 而且还使工作流程变得复杂低效。为此, 佳能在为企业制定办公设备管理解决方案时, 都会优先对企业的需求和现有设备配置进行评估, 然后通过重新优化设备布局, 提升工作效率和性能表现。这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就是将众多单功能设备替换为数码复合机。仅需一台数码复合机, 就能同时满足大量打印、复印、扫描、传真、装订、存储等一系列办公需求, 使用户仅需少量设备即可确保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行。此外, 佳能办公设备管理解决方案还能带来更好的安全性能。通过佳能的uni FLOW打印解决方案, IT部门可以采用刷卡打印、远程监控等方式, 来确保打印环节的信息安全。

更有效的智控成本管理

有了更高的管理效率和更佳的性能表现, 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成本自然也会随之下降。除了设备优化配置能降低采购成本, 远程管理也让IT人员能够为不同部门设置关于设备功能及打印量的使用权限, 进而控制总体成本。佳能的数码复合机还能为IT管理人员提供带有智能分析的报表管理。在这过程中, 设备可以自动追踪成本发生, 并精细到具体用户、具体设备、具体时间、具体成本等细节, 为成本管控提供可靠依据。

对于那些希望最大限度压缩设备管理和使用成本的用户来说, 佳能提供的全包服务方式或将是更好的选择。用户只需按打印张数支付费用, 而佳能将提供上门维修、耗材供应和管理等服务, 并不再收取额外费用。

佳能文印系统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软件、硬件和流程的优化与结合, 以更具智能化的方式, 帮用户实现更快、更好、更省的设备管理, 让用户享受智能管理的“红利”。更重要的是, 通过智能化设备管理, 用户从此能够从复杂的设备管理中脱身, 从而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 确保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设备智能管理 篇2

一、概述

四川某石油设备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钻采设备研究、设计、制造、成套和服务的大型民营企业。公司总部占地面积400余亩,员工2000多人,已经具备年产100台套石油钻机和500台钻井泵的生产能力。

目前该公司总部拥有多个大型仓库,包括:原料库、配件库、装备库和劳保用品库,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仓库也将不断地扩建才能满足企业物资存放需要。

为了能规范仓储物资管理,提高库房管理工作效率,该公司最终选择了精诚EAS-WMS仓储物资管理系统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以使企业向生产制造柔性化和管理精细化方向发展,提高市场应对的实时性和灵活性,降低管理成本、改善库房管理水平、提高库房管理工作水平。

北京精诚软件公司凭借多年WMS条码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经验,专业的咨询和软件实施服务团队,与该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是精诚EAS-WMS软件在机械加工行业的又一典型案例,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为共同促进民族产业发展而携手前进。

二、需求分析

该公司在WMS仓储物资管理方面的实际需求如下:

1、条码批次/唯一化管理:该公司在仓储物资条码管理系统采用条码按批次和唯一化管理的混合模式,对于便于唯一化管理的物资采用条码唯一化管理,一件物品对应一个条码;对于不便唯一化管理的物资,采用批次条码来管理。

2、智能货位管理:要求入库时通过扫描物资条码能列出能存放该物资的具体货位号,出库时能通过分析同类物资在库时间长短根据先入先出原则自动作出出库物资货位的选择。

3、虚拟货位管理:即对于一些特殊的物资,在入库时,我们不能按正常物资那样存放到指定货位,而只能存放到库房的一定区域。因此要求系统对于用来存在这些特殊物资的区域(非货位)进行编号管理,相当于货位的概念。在此类特殊物资入库时,系统能自动判断其应该存放的区域,在出库时,能自动指导库管人员到指定区域去办理出库操作。

4、出入库管理:能按设定的工作流程快速完成物资的入库、出库操作,包括:物资采购入库、生产退料入库、产成品入库、生产领料出库、销售出库、售后出库等。要求能进行各种查询分析,提供各种报表。在入库时,按编码规则生成并打印物资条码,完成对物资条码的粘贴,同时需要相当部门完成相关操作(如采购到货单据的制作,验收移交清单的填报等)。出库时,根据相应部门流转过来的单据(如领料单、销售发货单等),系统能自动生成相应的出库单,并能指导操作员到相应的货位去完成出库扫描操作。

5、临时出入库管理:对于由于采购部门不能及时制作采购到货单的物资入库,要求采用临时入库管理;同时提供该类物资的临时出库管理。要求能提供临时出入库的物资的统计汇总和查询功能。临时入库也要求能完成物资的条码生成打印操作,在系统中也能做到条码批次或唯一化管理。

6、仓库盘点管理:由于目前该公司采用的是人工盘点,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因此要求新系统能够在盘点管理上能尽量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盘点准确率。

7、库龄分析:对于在库物资提供库龄分析报表可供查询,并且在物资出库时要求系统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根据库龄分析数据自动选择出库物资。

8、工作提醒:由于某些业务单据处理不及时往往会造成整个业务链停滞不前,所以在系统中应该增加工作提醒功能,按预先设定工作流程,业务单据流转到某一用户处,在该用户登录到系统时,系统自动弹出待处理业务提醒,用户根据提醒即可顺利完成业务处理。

9、与ERP的数据接口:目前该公司使用的是用友的U8系统,WMS系统从ERP系统中获取物资基础资料信息,在物资条码管理系统中完成的出入库业务及库存数据,在ERP中能够查询到相关数据及处理单据。

三、系统功能

配合该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度,实施仓储物资管理系统必须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条码物资管理系统可分为前后两期来分别完成,一期项目定义为总公司仓库进行试点,重点完成出入库管理、临时出入库管理、盘点管理、智能货位管理等,能够实现基础的数据采集和出入库管理,实现库房特殊业务的管理;二期项目将针对该公司各分公司仓库的物资管理系统进行条码化改造,最终实现全公司物资条码化追踪管理。一期项目必须考虑预留ERP系统的接口,同时为二期条码化管理预留接口,为实现公司整体信息化建设奠定好基础。

1、智能货位管理: 在基础资料建立时,对每一个货位可存放的物资进行预先设定,同时对每一类物资可以放置的货位也作预先设定,即将物资与货位进行双向关联。这样,在进行物资入库时,只需要扫描物资条码,系统就能自动查找可以存放该物资的货位,并且将这些货位中空闲的货位列表显示出来,用户可从中选择一个货位存放该物资。

同样,在物资出库时,只要导入出库物资资料,系统即可查找出哪些货位存放该物资,并能根据物资在库库龄分析,按库龄时间长短进行排序,让操作员能快速选中库龄时间最长的物资,完成出库操作手续。

传统的货位管理只能做到事后记帐,即物资存放在哪个货位在系统中记录,出库时按其存放位置去取货出库;精诚软件在该项目上提出的智能货位管理理念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WMS系统的一大热点。

2、物料出入库管理:(1)物资入库

供应商送货后,由仓库检验员验收,并在系统中开具“实物验收移交清单”,实物验收清单由系统传递给库管人员和采购部,采购部根据订货合同和“实物验收移交清单”制作“采购到货单”,系统将由采购部制作的“采购到货单”传送给库管人员,系统只有在“采购到货单”和“实物验收移交清单”同时齐备时才允许进行正常入库操作。

对于“采购到货单”迟迟不能到位的情况,系统提供特殊业务处理功能,就是允许库房管理处进行临时入库操作,即只要有“实物验收移交清单”即可办理临时入库手续。在完成入库手续前,仓库管理员先用扫描枪扫描要入库的物资条码(没有条码的要先给物资生成并打印条码),采集完后,把扫描枪跟条码管理系统连接并导入条码信息,系统会提示存放货位;

选择物资明细和入库仓库,就可以“生成入库单”并把物资明细导入到“材料入库单”里,就可确认入库,保存相应入库单据。

(2)物资出库:物资出库包括三种情况:生产领料出库、销售出库和售后出库。生产领料出库:

由生产车间在系统中开具“领退料单”,经生产部审批后,传送到库房管理处审核,审核完成后生成“材料出库单”,并根据库龄分析将最早入库的物资进行出库处理。

在完成审批手续后,仓库管理员先用扫描枪扫描要出库的物资条码,采集完后,把扫描枪跟条码管理系统连接并导入采集的条码,完成材料出库手续。

销售出库: 由销售部在系统中制作“销售发货单”,经销售部领导审批后,系统自动将单据传送至库房管理处,库房管理处领导审批后,系统自动根据库龄分析将最早入库的物资出库,提示库管人员物资存放货位,生成“销售出库单”。库管人员根据系统提示,找到相应出库物资,用条码扫描枪对出库物资进行条码采集,并将采集数据导入系统,完成物资销售出库手续。售后出库:

售后出库由售后部在系统中制作“售后发货单”,经售后部审核后,传送到库房管理处,经库房管理处审核,办理售后出库。出库流程基本与生产领料出库一致。

3、仓库盘点管理:我们在仓库盘点操作上,通常采用这样的方法完成:在手持扫描终端上选择盘点操作,然后用手持终端逐一扫描库存物资,完成后再将采集的条码信息导入系统,进行盘点操作。系统会根据库存信息与采集到的条码信息进行比较,然后列出盘亏盘盈物资明细,确认后即可生成仓库盘点统计表,对所有盈亏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经相关权限的用户确认盘点数据后,系统会更正实际库存数据。

4、临时出入库管理:临时出入库管理主要指对于那些实物入库但手续未完成的物资管理。在系统中提供提供一个虚拟的临时库区用于存放临时入库物资,同时系统提供临时入库物资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和对于临时入库且已出库物资的查询功能。在入库手续完备后,系统对临时入库物资提供补办入库手续,并从临时库中将相应的数据转入正常入库。

5、查询统计:

本部分功能主要有:

(1)在库物资明细表:查看某仓库某物资的当前库存明细信息;(2)在库物资汇总表:查看某仓库某物资的当前库存汇总信息;(3)采购入库流水帐:所有采购入库单的单据汇总信息;(4)临时入库物资明细表:查看临时入库物资明细信息;(5)临时入库物资汇总表:查看临时入库物资汇总信息;(6)业务出库流水帐:所有业务出库单的单据汇总信息;(7)生产领料流水帐:所有生产领料单的单据汇总信息;(8)生产退料流水帐:所有生产退料单的单据汇总信息;

(9)入库、出库单汇总:查看某时间段内采购物资的流动情况;

(10)生产领料、退料单汇总:查看某时间段内在生产线上的物资的流动情况。各种统计表均提供了组合查询和自定义表格式的功能。

6、库龄分析管理:系统根据入库时间,自动将同类物资按入库时间进行排序。系统提供库龄分析统计表,同时提供按在库年限的查询,此功能主要是为物资出库提供依据,按先入先出的原则,在出库时优先选择库龄时间较长的物资出库。

7、工作督办功能:我们根据以往实施OA系统、DRP系统的经验,同时结合该公司在某些业务环节由于办理不及时造成出入库业务不能及时办理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设计此套仓储物资条码管理系统时,在系统中增加一个待处理业务提示的工作督办功能。用户在登录到系统时,在用户界面上将给出待办事宜的提示信息。用户只需要点击相关的提示信息即可处理相关的业务。这样,用户只要登录业务系统,就能及时处理相关业务。

除此之外,系统还提供了生产退料入库、销售退货入库、采购退货出库、数据导入导出(EXCEL、TXT格式)等业务功能。

四、实施效益

该公司实施条码仓储管理系统后,将规范各相关部门的业务操作,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解决目前该公司实物临时入库管理混乱的问题。条码系统将解决目前货位管理不够之智能化的问题,实现入库出库智能选择货位的功能,提高物资出入库的效率。

所有业务单据均是在系统中处理和流转,减少纸质单据的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条码系统将解决目前仓库盘点依靠人工清点的问题,提高盘点效率和准确率。条码系统使用业务单据的关联管理,减少业务单据的重复录入,有效提高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精诚仓储物资条码系统引入OA中的“待办事宜提示”,有效进行工作提醒,解决业务处理不及时的问题。

通过数据接口的开发,使条码系统能与其他业务系统实时交换数据,有效保障用户前期投资。系统引入了BOM表,通过物料计算(MRP)生成生产领料单,这为今后MES系统预留了接口。

单车智能化设备“智能光环” 篇3

现如今智能单车以及单车智能化配件五花八门,但对骑行者而言,多数都是吸引装备控的花架子,路上骑行最重要的是安全,简洁使用的功能远比费电的用户界面来得有诚意。此外,太高档的智能单车实在是容易加重车主的心理负担,天天担心有多少贼人惦记着自己的宝马良驹。

基于以上朴素实际的想法,小编在此推荐一款刚刚完成众筹已经进入生产待发货阶段的单车智能化设备——智能光环(SMARTHALO),可以把普通的脚踏车秒变智能单车。“智能光环”由一个加拿大蒙特利尔团队研发,9月24日在KICKSTARTER网站上完成了众筹,项目最终找到了2880个支持者,筹得资金464861加元,是目标金额(67000加元)的近7倍。如果一切顺利,其预计将于2016年5月发货。

据研发团队介绍,“智能光环”的设计是为了确保骑行者将注意力放在路面上,整个产品仅采用了一个圆环形的LED彩灯来作为用户交互界面。对于都市骑行族来说,“智能光环”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功能,比如路线规划导航、单车位置提醒、骑行运动跟踪、智能夜行灯、来电提醒以及防盗警告。“智能光环”配有军工级的锁闭系统,车主可将“智能光环”牢牢地固定在绝大多数各种型号的普通单车扶手上。

设计理念

在复杂多变的城市路间骑行,安全第一,为了避免用户在骑行过程中分心,“智能光环”团队在产品设计上追求简单明了、功能实用且足够智能。所以“智能光环”最后的用户界面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圆环LED灯。

在设计上的另一大挑战便是兼容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单车。在研究了众多单车把手之后,“智能光环”团队最终确定出一个优雅、耐用且简洁的设计方案。研发团队希望用户将更多注意力放在骑行而非浏览APP里的各种功能菜单上,所以“智能光环”APP的设计简单易用。研发团队花了很多时间来测试APP的用户界面,最终确定下最少耗费用户时间的设计出来。

“智能光环”设备外观采用一体化设计,表面没有开关按钮,内部也没有配备复杂的传感器芯片。当用户停车下来,“智能光环”整个设备就停止运行。这也为用户带来超强的电池续航时间,据官方资料介绍,在标准骑行使用条件下,“智能光环”一次充电可供使用三周;在其电量耗尽之后,用户可通过usB线缆对设备进行充电。

规划导航

通过其APP,“智能光环”能为车主规划最为快捷安全的城市街道行车路线,是城市路痴的福音。用户仅需在APP的地图上输入目的地,收起手机,接下来只需跟随“智能光环”上圆环形的LED灯来行驶即可。

运动跟踪

和其他大多数常规的运动APP不一样,“智能光环”APP上并没有“开始”或者“停止”的按钮,用户只有开始骑行,“智能光环”APP就自动开始跟踪用户的骑行运动,相应的时间、里程、海拔、速度、消耗卡路里以及骑行轨迹均可在APP中查看,用户可以为自己设定每天的骑行目标,让运动更有乐趣。

智能夜灯

对于夜间骑行来说,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其内置的光线传感器和速度计,“智能光环”可根据环境和运动情况自动开启和关闭夜行灯。比如行车在黄昏间,一旦太阳落山光线太弱,“智能光环”车灯就会自动亮起,当用户抵达目的地停车下来的时候,车灯会自动关闭,非常智能且节电。需要指出的是,“智能光环”智能夜行灯的光通量高达250流明,看起来非常亮,在夜行路E可让骑行者看清路面,确保行车安全。

来电提醒

由于路面声音嘈杂且震动频繁,骑行者很容易错过一些重要的手机来电。“智能光环”可在手机来电时以蓝色亮灯提醒用户,出于安全考虑,建议用户还是停下来接电话,另外“智能光环”还能为用户带来天气提醒功能,当雷电大风天气即将到来时,会提醒用户及时调整骑行计划。

防盗系统

作为智能化单车配件,“智能光环”是通过专门的防护装置永久固定在单车把手上,用户需要“智能光环”专用的拆卸工具才能将其卸下拿走。而且,“智能光环”还适用于全天候户外环境,非常耐用。

由于“智能光环”内置运动传感器,当有任何其他人想挪动单车时“智能光环”就会发出红灯防盗警告。由于“智能光环”与用户的手机通过蓝牙通讯连接,作为“智能光环”授权设备,当用户持有手机走近单车时,防盗警告随即停止。当然用户也可将“智能光环”授权给其他好友的手机。

性能参数

设备智能管理 篇4

1 系统开发背景

由于本市的需求,我院进一步扩大规模,引入大量先进医疗设备。因此,我们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采用掌上系统来更有效便捷地管理、维护医疗设备,从而提高服务临床一线医疗的效率。该系统使用二维码作为院内医疗设备标识,利用手机、互联网、数据库来完成医疗设备信息的管理与更新。该系统以临床医务人员、临床医学工程师为主要使用对象。

平台要求:(1)手持设备为Android 3.0以上版本;(2)服务器要求.Net Framework 2.0以上版本;(3)数据库为Access或SQLite 3;(4)网络架构支持TCP/IP协议;(5)采用Client/Service模式。

2 开发工具及使用技术

该智能化管理系统服务端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C#语言来开发。数据库采用SQLite 3或Access来设计。充分利用二维码技术,将设备基础信息转换为二维码信息,并粘贴在对应的设备上。考虑到Android系统的手机性价比高且APP安装简单方便,所以客户端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以下介绍该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使用的开发工具及相关技术。

2.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Microsoft Visual Studio是由美国微软开发的一个丰富的集成开发环境,其开发的代码适用于各种微软支持的平台,包括Windows、Windows CE、Windows Phone、Windows Mobile、Pocket PC等。目前最新版本为Visual Studio 2015。其适用于各种规模和复杂程度项目的工具和服务;支持C#、Visual Basic、F#、C++、Python、Node.js和HTML/Java Script等开发语言[1]。

2.2 数据库

SQLite数据库是一个开源的嵌入式关系型数据库,实现自包容、零配置、支持事务的SQL数据库引擎。其特点是高度便携、使用方便、结构紧凑、高效、可靠。与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不同,SQLite的安装和运行非常简单,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确保SQLite的二进制文件存在,即可开始创建、连接和使用数据库[2]。

由于该系统于我院院内运用,采用SQLite或Access进行系统开发,具有不需要占用太多的系统资源,在简单方便存储设备基础数据的同时更能节约开发成本的优点。SQLite可免安装,能够方便地将系统移植到其他医院分院。

2.3 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1)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2)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3)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3]。

由于二维码在使用上有容量大、容错能力强、制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设备管理系统以二维码为设备标识。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将设备的基础信息批量生成二维码信息,通过二维码存储的内容对设备信息进行管理以及对数据库的检索、访问(图1)。

3 系统结构设计

3.1 网络拓扑图

网络拓扑图(图2)主要展示智能软件的网络部署,服务端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程序服务器,用户部署数据库及应用程序。客户端可以是手持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安装在各临床科室的固定台式机。客户端通过无线网络或者局域网访问服务端。客户端提交的数据会即时的更新到服务端,实现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保持同步。

3.2 功能架构图

由于系统设计要符合实际需求,该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主要是基于我院工程部工程师及临床使用医务人员实际应用需求设计。该管理软件分为服务端软件及客户端软件。

3.2.1 服务端功能架构图

服务端要求运行在.Net Framework2.0及以上版本上。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开发。主要用于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统计及展示等功能。包括设备信息管理、包含设备维护管理、设备报修管理等主要的功能模块,(图3)。

3.2.2 客户端功能架构

客户端是基于Android3.0及以上版本上开发的软件开发工具包。该客户端APP可以方便简单的安装在Android系统的手机上,其主要功能是各个临床科室可以随时方便的上报各科室的设备故障信息,并设置红色、橙色、黄色等故障级别。工程师在收到故障报警后,能即时通过手机查阅到各科室的设备故障信息,并及时维修。其功能构架见图4。

4 数据库设计图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主要体现在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上,主要功能模块的表结构设计(图5)包括:用户表、设备基础信息表,设备报修表。

图5主要功能模块的表结构

5 系统具体功能

该系统通过客户端上报故障,服务端存储、分析故障数据。将我院的设备信息、常见故障维修记录、维修费用、维修时长等通过智能系统转行为“数字化”的数据,经过分析统计,最终转化为图表,形象具体的展示出医院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

5.1 服务端具体功能描述

5.1.1 设备基础数据

设备信息管理主要是将现有的医院设备存储到数据库里,并根据设备的资产调拨对数据库进行新增、更新、删除、导出数据等操作。存储在数据库的文字信息通过智能系统及二维码打印机将设备的序列号及其他文字信息转化为一个精简、唯一的二维码标签。工作人员将生成的二维码标签贴到每台设备上(图6)。

5.1.2 故障维修数据跟踪

工程师通过智能系统或者手持终端随时查询临床科室是否有故障报修记录。对于上报级别为红色的故障,应该第一时间维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工程师在解除故障后输入具体的维修费用及维修时长,将维修记录“数字化”,对于设备的维修成本、售后费用统计、常见故障维修技术的沉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2 客户端具体功能

当各个科室所属的设备发生故障时,登录客户端(手持移动终端)扫描贴在设备上的二维码标签,即可显示设备的基础信息,上报故障的类型,故障的维修的级别(红色为非常紧急、橙色为可紧急、黄色一般故障),同时智能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通知相应的工程师。

对于已报修的设备,客户端扫描二维码可以显示当前故障是否消除,故障维修时长等。若某一设备故障上报的次数达到某一值时,系统将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对此设备进行检测或者更换。

6 可行性分析

随着发展医院医疗设备与医疗环境已实现一体化布局,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医院走向“数字化医院”的必经之路。外套哑巴工程部自主研发中的这套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及管理体系处于试运行完善阶段。从系统的硬件设备方面,医院只需在原有的电脑终端和用户的手持设备安装客户端即可;从系统软件方面,考虑整体系统所占的应用资源完全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提升了宁德市医院工程部对设备的管理、维护效率,提升了设备对临床医疗的服务及经济效益。

7 功能扩展

这套管理系统还存在很大的升级空间。功能模块会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且继续向医疗设备服务管理方面延伸。在扩展模块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评价系统,给各品牌各型号的医疗设备从使用及维护方面给予客观评价,这些评价数据将在宁德市医院将来设备更新给予参考意见。数据库数据完善后,可以向宁德市医疗集团共享数据,为宁德卫生医疗甚至整个卫生医疗领域服务。

参考文献

[1]https://www.visualstudio.com/[DB/OL].[2015-09-3].

[2]http://www.oschina.net/[DB/OL].[2015-09-03].

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篇5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系统的主要内容、设备及构成,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安装技术要求。

关键词:智能建筑 电气设备 系统构成 安装技术

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对各种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和处理。建筑物智能要求的提高势必导致电气设备系统日趋复杂,对其安装施工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智能建筑系统的主要内容

目前智能建筑又称为“3A 建筑”,主要包括办公自动系统(OAS)、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因此智能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为智能建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之一,是采用具有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微处理机(即中央处理机)通过通信网络对整个建筑物的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广播音响、闭路电视、通信、防盗、巡更等众多设备进行实时测量、监视和全面监控,实现最优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节省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随时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时间、能量的消耗及变化等。

因此其主要内容有:

1.1 各种设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启停控制,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1.2 供电系统、空调系统、供排水系统、冷热源等的参数调节控制监视和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

1.3 对各种设备运行时间积累和维修期限达到报警,以便及时更换或维修服役期满的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服务质量;

1.4 根据建筑实际需要的冷负荷,自动控制冷水机组投入运行的设备台数,达到最佳的运行方式;

1.5 据设备运行时间自动更换工作和备用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6 对各种能源消耗进行计量和计费;

1.7 各种文本的自动生成和打印。主要设备和构成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以分布在建筑各处的远程处理机和中央处理系统设备,通过总线桥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包括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系统输入设备(包括各类温、湿、压力、流量、电量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设备)和输出设备(包括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等)等。按结构方式分成四大类:

2.1 中央处理机系统设备:由操作键盘、彩色显示器、打印机、中央电脑、数字化仪等组成;

2.2 远程处理机:智能建筑可以采用TA6711 和TA6585两种型号的RPU设备,这两种型号的RPU功能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其输入输出接口的配置不同。RPU也可单独使用或通过各种设备组合经过总线桥接到M7中央系统,构成2级控制系统。

2.3 总线桥:是一个用于2级控制系统的通信网微处理器。它有8条通信线路,每条通信线路可连接30个区域控制器及10个RPU。

2.4 测量元件和控制件:通常采用的测量元件有各种型号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功率变换器等。控制器件包括各种型号的带执行机构的二通阀、三通阀和直流24V的继电器。主要安装技术要求

3.1 远程处理机的安装要求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一般而言,BAS系统大量监控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的接口要留出20%~30%为宜。

3.2 BAS线路安装要求

在BAS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BAS的通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智能建筑中安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在安装中,按下述方法进行接地:

3.2.1 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逻辑接地、功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极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屏蔽接地如单独设置,则接地电阻一般为300Ω;

3.2.2 对抗干扰能力差的设备,其接地应与防雷接地分开,两者相互距离宜在20m以内,对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设备,两者的距离可酌情减少,但不宜低于5m;

3.2.3 当电子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两者避免雷击时遭受反击和保证设备安全,应采用埋地铠装电缆;

3.2.4 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为避免产生干扰电流,对信号电缆和1MHz及以下低频电缆应一点接地;对1MHz以上电缆,为保证屏蔽层为地电位,应采用多点接地。闭路电视和工业电视都必须采用一点接地。

3.3 输入设备安装要求

3.3.1 安装位置应能正确反映其性能的位置,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应按设计和产品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其位置;

3.3.2 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

3.3.3 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及出风口处;

3.3.4 管型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安装同时进行;

3.3.5 风管压力、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空气速度、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完成后进行。

3.4 输出设备的安装要求

3.4.1 风阀箭头和电动阀门的箭头尖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方向一致;

3.4.2 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

3.4.3 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径不一致时,应采取渐缩管件,但阀门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档次,并应经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

3.4.4 电动与电磁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3.5 安装的其它要求

BAS的监控是由电脑按照编制好的程序进行的,设计工程大大简化,不需要进行各种设备的电气联锁图控制调节原理图等,只需要简单的监控原理图就可以满足要求。但设计人员必须编制较为详细的监控说明软件。另外还要向制造商提供各测量元件、控制器使用的条件清单,如管道规格、流体名称、压力、温度、流量等,以便制造商选用各种元件规格。安装人员一般只根据图纸及提供的主要元件的规格和数量进行组装。结束语

总之,根据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工程的特点,严格按规范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安装,必能确保系统开通和运行,充分发挥系统的运行效果,取得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用于所有设备的智能网络 篇6

将来所有的设备都将联网,除了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各种消费电子产品,网络将蔓延至整个城市。据估计,2025年约有300亿的设备将接入网络,但是像WLAN或LTE这些现有的网络技术将无法满足这一应用需求,为此,我们需要有新的无线网络技术,以满足这些设备的网络应用。哪些设备将需要新的无线网络技术呢?目前,科技巨头、企业和初创企业正在规划用于满足人与物、物与物连接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智能家居、工业数据采集等应用的一般是短距离的通信技术,而所有需要远距离通信技术的设备,例如公园长椅、垃圾桶、停车场、路灯、自行车,它们都将需要使用新的无线网络技术。所谓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简称LPWAN)就是为此应运而生的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含各种开放和专有的解决方案。下面,CHIP将为大家介绍这个无线标准。

超过10年的电池寿命

用于解决LPWAN无线通信技术的硬件与普通的网络硬件有比较大的区别,它们主要作为传感器使用,必须有较低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并且电池需要能够维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本文的表格中,列举了目前LPWAN标准计划中的应用方案。它们的结构基本类似,设备与周围的基站联网,传感器通过网关连接,网关收集数据并转发给后台的服务器。而这些服务器,同时也作为用户的接入点。

如果我们正尝试寻找一个停车位,那么应用程序将反过来通过Web服务访问停车传感器送到网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将只使用窄波段(100Hz)和具有良好传播特性的频率。它们大多工作在1GHz以下未经授权的区域,这可以避免监管部门的问题,但也有一个重要的缺点:有很多电台都使用这些区域,所以会导致不少干扰。不过,尽管许多新的无线标准都要求必须有一个稳定的误码率,但是对于物联网来说这种情况很常见。然而,也有其他的方法,例如通过一个特殊版本的LTE(LTE-M),这种基于LTE演进的物联网技术具有全双向交换数据的优点。另一种与LTE-M竞争的SigFox协议则能够支持双向发送方式,但该技术使用一个极低的带宽,上传的信道极窄,因此,传感器的更新可能会因此变得非常频繁。

如果需要将所有的城市连接起来,那么不仅需要考虑传感器的成本,还需要考虑基站的数量问题。而在距离达到10km的情况下,LPWAN标准显然比传统的移动通信更有优势。例如,SigFox大约只用1 500个基站即可覆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而移动通信运营商则需要20 000个发射塔才可以覆盖这样的一个地区。按照LPWAN标准,一个网关可以支持很多设备。LTE-M可以支持20 000个甚至有可能是50 000个所谓节点的网络访问,而NB-Fi无线技术准备通过一个网关支持超过100万的设备。不过,这里所谓的支持,并不是支持这些设备同时发送数据。按照LPWAN的设计,在一个典型的城市网络中,假设每个设备平均一天报告两次。不过,尽管如此,LPWAN标准的网关大多必须同时处理多达5 000个数据传输。

混合WLAN技术

自2016年开始,一种低能耗的WLAN标准WiFiHaLow(IEEE 802.11ah)开始出现。如同这里介绍的LPWAN标准,WiFiHaLow工作在1GHz(欧洲861MHz~868MHz)频段,并使用与普通WLAN标准相比非常窄的通道(1MHz、2MHz),使其覆盖范围提高到约1km。不过,IEEE 802.11ah并不是LPWAN的直接竞争者,而是作为家庭网络未来连接更多本地设备的一种补充。

结合LPWAN标准

智能交通设备运维管理模式初探 篇7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为了更好地实现智能化的道路交通管理,安装了很多现代化的智能交通控制设备,建立了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保障交通畅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运维作业中,各个系统的条块分割,加之设备繁多,给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

2 智能交通设备运维管理现状

2.1 行业标准化程度低

智能交通行业是产品集成度较高的行业,系统运行维护也主要针对集成设备,目前智能交通产业技术通用性不高,设备的运行维护大都以厂家标准为主,缺乏行业统一的标准。

2.2 运维管理不成体系

大部分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还在逐步建设中,系统的运行维护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无论是技术支持还是管理规范都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基本是以交通主管部门为主,生产厂家和设施维护单位为辅,对于网络、设备、系统的运行和服务,缺乏规范化和流程化管理,导致信息很难及时共享,维护效率较低。

2.3 运维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相对较晚,前期采用了很多进口设备,运行维护的模式也有部分城市借鉴了国外的经验。近几年国产设备逐步开始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不同时期采用的产品种类繁多,有些设备不具备自检和报警功能,需要定期人工巡查,设备维护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运维主要靠人工干预实施,大部分运维管理都是侧重于对设备故障的诊断,设备故障的预测不足,发现故障不及时,处理过程拖沓,进而影响城市道路交通运行。

2.4 缺乏精细化管理

城市各区域的智能交通设备往往由多家企业负责,当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共用设施时,权责界限划分较难,协调工作量较大,有时甚至会出现只顾自家设备,干扰甚至破坏其他设备运行的情况,对系统故障的发生和解决缺乏过程性记录,未建立运维知识库,依赖于维护人员的经验,未能实现系统精细化运维管理。

结合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特点,建立适合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维护平台,及时掌握内外场交通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运维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3 智能交通设备运维管理平台

为了提高智能交通设备运维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需整合各方资源,建立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要将政府主管部门、设备运维企业、厂家技术部门统一纳入平台内进行考虑,加强各类信息的整合和数据的汇总分析。

平台基本功能:

(1)外场设备监测:对智能交通系统所用的外场设备进行监控,对无法IP化的重要设备,通过自动报警触发装置,发现设备不正常移除或运行失常时,向平台发送警告信息。

(2)内场设备检测:对内场设备运行状况、硬件资源等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并形成记录,当系统运行参数发生改变时,提供报警信息。

(3)故障知识库:对系统运行维护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如设备特征信息、应用软件信息、系统故障处理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和配置,提供故障管理知识库,建立标准的故障知识数据库。

(4)故障定位追踪:根据检测结果,初步定位故障致因,对于外场设备,可以设计APP通过地图显示故障设备位置,并能根据故障类型和以往解决方案,从知识库中提取故障解决方法。

(5)运维任务派单:对检测到的故障,平台电子派单给对应的责任维护单位,维护人员接单后,通过平台进行确认,系统记录派单信息,包括时间,故障地点,设备类型等,改变人工派单的方式,防止派单接单不及时等现象。

(6)运维信息上传:运维人员将处理过程及结果图片上传系统,处理方案可以作为知识库的补充知识。故障处理的结果反映运维效率,便于对维护单位进行考核。

(7)统计分析:提供设备运行状况、软硬件资源、备品备件数量,维护数据等分析功能,并能生成报表。

4 结语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进程的加快,系统使用的大量智能交通设备运维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而目前的运维管理相对分散,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从而提出建立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的设想,希望能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重复利用运维经验。但是,对于平台的实现方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的运行方案进一步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特点及运维需求,讨论适合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维护模式,提出建立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维,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涂梦婷.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J].科技风,2016(2).

[2]章伟.深圳市智能交通系统运维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物联设备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研究 篇8

一、研究内容

物联设备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应包含以下研究内容:

1.1物联设备的全面感知和监测。接收汇总物联网中各类物联设备的实时数据和运行状态数据, 对其进行统一的监测, 采用图形界面直观的查看各物联设备的运行状态。

1.2物联设备运行状态的分析和预警。针对自检设备, 监控其自检信号, 及时发现故障。针对非自检设备, 采用阀值预警等方式分析其实时数据, 判断设备是否处于异常工作状态。对于物联设备的异常和故障, 及时发出预警、告警信号, 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维修处理。

1.3与物联设备相关的决策支持。对物联设备的故障记录进行分析, 包括对故障设备的品牌、型号、生产批次、安装责任人等基本信息进行数据挖掘, 为物联设备的管理者提供设备故障率的预测;在故障排除过程中, 对专业人员、交通工具、备品备件等相关信息进行有效配置和调度;同时, 为物联设备和备品备件的采购提供决策支持。

二、系统架构和功能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并借鉴现有物联网系统的典型架构, 本系统架构可分为三层, 分别是:采集层、传输层、应用层, 并设立四个子系统, 分别是:采集控制层、数据传输层、数据管理与集成子系统和监控与管理子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2.1采集控制层。采集控制层为物联网中各环节所使用的物联设备, 如传感器、RFID、RTU、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以及现场流程控制系统, 该层处于整个架构的底层, 是本系统的数据来源。

2.2数据传输层。数据传输层为物联设备数据传输到上层的通道, 可选方案较多, 较常使用的wsaz有四种方案, 分别是:全有线组网、有线和无线专网组网、有线和无线公网组网以及有线和无线异构网组网,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切实可行的传输方案[1]。

以油气田上游生产业务为例, 可选用“有线和无线异构网”组网。计量间、中转站、处理站 (厂) 、联合站、集气站、注水站等站库和距站较近井场数据通过有线方式传输;井场、边远站库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无线数据传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无线宽带城域网、无线宽带局域网、无线窄带专网以及无线公网解决方案。

2.3数据管理与集成子系统。本子系统负责汇总集成物联网中各环节物联设备产生的数据, 采用高性能的实时数据库处理实时数据, 高性能的关系型数据库和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处理和存储历史数据。下面对实时数据库做简要说明。

实时数据库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实时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和监视, 可在线存储每个工艺过程点的多年数据, 可以提供清晰、精确的操作情况画面, 用户既可浏览当前的生产情况, 也可回顾过去的生产情况。一个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 按照数据方式存储、维护和向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或信息支持的系统, 它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由数据库、硬件、软件几部分组成[2]。一个实时数据库系统的优劣, 主要体现在它提供的功能是否齐备, 系统性能是否优越, 能否完成有效的数据存取, 各种数据操作、查询处理、存取方法、完整性检查, 保证相关的事务管理, 事务的调度与并发控制、执行管理及存取控制, 安全性检验。

2.4监控与管理子系统。监控与管理子系统为本系统的应用层, 是系统的核心, 实现对生产业务中各个环节涉及到的物联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具体实现以下功能:

2.4.1设备标识生成和写入的功能。系统能根据物联设备的自身属性生成唯一标识 (字母+数字) , 以油气田上游生产业务为例, 这些属性包括:设备类型 (如压力变送器、位移传感器、RFID读写器等) 、所应用的领域 (开采、集输、炼化、销售等) 、所在地点 (如某井站、某管线、某销售网点等) 。

在系统中输入或选取上述信息后, 系统自动生成一个设备的唯一标识 (ID) 。此ID作为物联设备的唯一标识, 须在物联网的各个子系统中保持一致。

系统可连接RFID读写器, 将ID一次性写入RFID标签中, 并将此RFID标签固化到设备中, 便可将设备投产。后续操作人员可使用RFID读写器读取此设备的ID, 从而执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系统同时也提供打印贴纸标签的功能, 除了置入RFID标签, 还可以将系统打印的贴纸标签粘在设备上, 以便操作人员在手头没有RFID读写器的时候, 依然能够得知设备的ID, 并且对于有经验的用户, 在无法访问系统的情况下, 仍可通过此ID得知设备类型、应用领域、所属地区等基本信息。

2.4.2物联设备基本信息维护功能。为了有效地管理物联设备并为下述其他功能提供数据基础, 对于已投产和未来新购置的物联设备, 需要在系统中录入它们的基本信息, 包括:品牌、生产厂商、型号、生产批次、投产日期、设备类型、所应用的领域、所在地点、安装责任人以及维修责任人等。

2.4.3物联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综合显示某区域内的物联设备监控信息, 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其运行状态, 查看的区域可大可小。以油气田上游生产业务为例, 可以是一个井场、一个站区、一个采油厂、一个石油公司、一条输油管线等。点击“设备”, 即可查看其详细信息, 包括2.4.2中的设备基本信息, 以及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健康度、告警信息等。如图2所示:

2.4.4设备巡检和自检。通过定期对设备发出心跳信号以及监听设备自检信号的方式, 持续地检测系统中管理的物联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4.5故障告警功能。对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通过阀值比较、故障信号监听等方式, 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损坏状态。

2.4.6告警信息推送功能。对于发生故障的设备, 将故障信息及时的通过短信、邮件等形式通知到设备维护责任人, 故障信息中附带设备类型、品牌、型号、所在位置、需携带的备品备件等信息, 维护责任人根据此信息的指导, 携带相关材料前往故障地点, 找出故障并进行修复。

2.4.7物联设备故障率预测。根据积累的物联设备故障的历史数据, 以及物联设备本身的属性, 比如品牌、型号、生产批次、安装责任人等, 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数据挖掘, 进而分析故障的规律, 对各物联设备的故障几率做出预测。设备的预测故障率也可在2.4.3中的图形化界面中直观地显示。

2.4.8趋势分析与决策支持。根据对比分析物联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 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趋势判断, 从而对设备的巡检频率、巡检范围、设备采购计划、备品备件的采购计划提出指导意见, 为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2.4.9统计报表和数据接口。根据物联设备状态的历史运行记录, 按多种维度生成统计报表。为了支持高层决策系统, 本系统需考虑预留物联设备基础属性和历史数据的接口。

2.4.10高级查询功能。系统支持通过多种查询条件搜索物联设备, 如设备品牌、型号、类型、应用领域、所属地点等, 并可组合查询。查询出的设备, 可点击查看详细信息, 类似2.4.3中所述。

三、故障检测方法

对传感器故障的检测和预警是本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 传感器的故障分两种:一种为脱机故障, 即传感器由于掉电或损毁导致无法传出信号, 这种故障较好检测, 只需持续监控系统中各传感器是否按照预定时间报告数据即可;另一种为在线故障, 即传感器可工作, 但监测到的数据不是真实值, 有较大偏差, 此种故障的检测有一定难度, 下面介绍几种在线故障的检测方法:

3.1硬件冗余法。硬件冗余法是利用多个同类传感器 (3只或3只以上) 对同一目标进行测量, 以多数表决的原则来识别故障传感器的方法。假设有3个传感器, 输出值分别为o1、o2、o3, 输出值方差分别为σ1、σ2、σ3, 则根据支持向量机相关的知识, 可通过如下公式得到i传感器对j传感器的支持度dij:

进而可以得到3个传感器相互的支持度, 如果其中两个传感器相互的支持度比较高, 但是对第三个传感器的支持度都较低, 即可判断出第三个传感器故障或误差过大[1]。

硬件冗余法的优势是精度高、判断准确, 劣势是成本较高, 一般的工程项目在一个被测对象上只配备有一个传感器, 对于单一传感器在线故障的检测, 可采用下述阀值检测方法。

3.2阀值检测法。此种方法简单易懂, 如果被测参数的正常值大于等于D, 小于等于U, 则可设置下门限D和上门限U, 如果传感器的报告数据超出了[D, U]这个区间, 则识别为一个离群点, 如图3所示。

但是, 仅仅数据超限并不能确切的证明传感器出现故障, 因为无法判断导致超限的原因究竟是传感器故障, 还是被测对象出现异常。此时可采取双机互认或多参数互认的方式来判断原因。

双机互认需要在一个被测对象上部署两个同类传感器, 当一个传感器出现超限离群点时, 检查另一个传感器的数值, 如果另一个传感器的数值正常, 则说明此传感器出现故障或较大误差。

多参数互认是指在同一个被测对象上有多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并且他们的数据存在相关性, 以油气田上游生产业务为例, 在一个抽油井中同时部署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在油压上升的同时, 油温也会相应上升。如果压力传感器出现超限离群点, 而温度传感器报告数据正常, 则说明被测对象没有出现异常, 而是压力传感器出现了异常。

如果仅仅只有单一传感器, 没有条件进行双机互认或参数互认, 可采用下述时序冗余法初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趋势。

3.3时序冗余法。时间冗余法是在一段时间内加快数据采集频次, 缩短数据采集的间隔时间, 进而对出现的超限离散离群点进行再次确认的方法。如图4所示:

当报告数据出现超限离群点时, 系统对此设备发出命令,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发起高频采集, 求出这段时间内采集数据的中值, 如果此中值落在合法区间内, 则被测对象异常的可能性不大。出现这种情况, 说明被测对象正常但设备报告了超出合法值区间的数据, 此设备有产生故障的可能性, 可在系统中相应提高此设备的故障率等级。

四、结语

物联设备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物联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是物联网系统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通过对物联设备系统的在线管理, 在提高设备运行维护能力的同时, 还可以有效减少生产组织层级, 优化劳动组织结构, 降低人员野外巡检的安全风险。从而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 增强生产能力, 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春红, 等.物联网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设备智能管理 篇9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运维管理技术手段匮乏

随着电网规划规模的不断扩大, 新技术得以应用, 电网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一些智能化操控设备也迅速发展, 但变电一次设备却没有得到及时更新, 设备常常出现故障, 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目前, 智能电网的运维管理技术还不太成熟, 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随着设备制造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 变电设备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电设备, 设备的故障类型也各种各样, 加之设备的型号等各不相同, 在缺乏运维管理技术的情况下, 为运维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2 运维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很多专业化人才的支撑, 除了需要智能电网方面的专业人员, 还需要运维管理的人员。目前, 高素质的运维管理人才比较匮乏。很多智能电网建设地区的运维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没有达到智能电网的要求, 且专业知识不足, 专业技能水平不达标, 没有及时学习新的知识, 只依赖经验操作, 进而导致电力事故经常发生。而运维管理人员并不能及时对事故进行有效处理, 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1.3 运维管理体系不完善

虽然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迅速, 但目前还没有制订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 运维管理体系不完善也是当前阻碍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 电网运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运维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加, 运维管理秩序混乱, 这更加突出了完善运维管理的重要性。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可以使运维管理有序、高效进行, 目前, 我国智能电网覆盖多个地区, 多数存在运维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为了智能电网取得更快的发展, 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1.4 运维管理奖惩制度不合理

智能电网的运维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 为了保证智能电网的正常、稳定运行, 要求运维管理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工作, 并时刻保持对运维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因此, 运维管理的主管部门要对运维管理人员制订一定的奖罚措施, 从而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做好运维管理工作。但目前运维管理部门未制订合理的奖罚制度, 一些地区偏重奖而不重罚, 导致一些人员的工作素养下降, 态度不积极;而一些地区注重罚而不注重奖, 这也会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这两种方式都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导致运维管理工作质量下降。

2 运维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运维管理理论研究

智能电网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运维管理技术支撑。在智能电网的建设阶段, 需要充分考虑变电一次设备的运行管理问题。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 要为运维管理的设立专项资金, 加大对运维管理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 主要包含运维管理理论的研究。此外, 还要考虑智能电网中变电一次设备的更换费用。由于电力设备市场是动态的, 费用也会产生变化, 因此, 需要做好运维管理中的资金储备工作, 避免因资金不足而阻碍运维管理的正常进行。在电网运行中, 变电一次设备容易出现故障, 应对这些设备进行重点管理, 保证其正常工作。当今智能电网运维管理中需要一些高新技术来解决智能化电网中的问题, 除了要积极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外, 还要借鉴国外有关智能电网的技术的经验,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将其有效运用到我国智能电网的运行管理中。

2.2 提高运维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国内的智能电网运维管理人员还没有得到较大的更新, 人员年龄偏大,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 学习能力不足, 主要靠以往的工作经验解决问题, 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 这会为电网的运维管理埋下隐患。目前, 电网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明显, 需要运维管理人员适应电网建设的发展。电网运维管理部门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人, 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拓展有关智能电网变电设备运维管理方面的知识, 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此外, 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 端正其工作态度, 增强其责任感, 提高工作质量。

2.3 创建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

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是智能电网稳定运行的前提, 应保证运维管理工作高效进行。针对一些地区的变电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 要加大力度进行体系的完善。运维管理体系的完善要包含智能电网的各个方面, 比如一次设备运维管理的人员配置、故障记录、故障检查等, 全面建立运维管理体系, 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4 建立合理的运维管理奖惩制度

为了维持运维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性, 要制订奖惩制度, 并贯彻落实。奖惩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 保证符合基层人员的需求。对于工作积极、认真, 成绩出色的工作人员, 要进行物质上的奖励, 并公开表扬, 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工作态度差、工作质量差的员工, 要适当惩罚, 严重时可以淘汰, 保证运维团队的整体素质。

3 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运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运维管理技术手段匮乏、运维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运维管理体系不完善和运维管理奖惩制度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有加强运维管理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 提高运维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创建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 建立合理的运维管理奖惩制度。总之, 只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并有效实施, 才能保障智能电网一次设备运维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锋, 杨旭东.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运维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34) .

[2]吴建军, 杨庆.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运维管理问题及解决[J].科技资讯, 2015, 13 (30) .

设备智能管理 篇10

1 运用微信群发智能打造安全监管交流平台

1.1 交流平台辅助临床医疗设备培训

新设备装机培训一般由原厂工程师对临床人员进行培训,厂方工程师对设备性能全面了解,传授的内容专业化、规范化。但临床工作繁忙,培训面狭窄,课时短暂,内容简单直接。同时未参与培训的人员主要依靠口口相传来了解内容,没有培训规范,没有培训资料。而经验教学容易出现偏差,医护人员依靠自身的医学常识直接操作设备,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日常使用培训一般在临床发生典型问题时由临床工程师进行的统一培训。优势在于针对性、时效性,可以根据临床要求调整设备范围。但临床工程师对设备的性能了解存在局限性,培训的内容不够专业和规范。交流平台可以创建新设备装机培训模块及日常使用培训模块。模块中将设备的性能作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介绍。内容与方式多元化,包括文字、图片、视频、解说。工程师与临床人员进行实时交流,辅导使用人员的日常操作,解决常见故障,做到专业化和规范化培训。

1.2 交流平台通报和警示设备不良事件

交流平台可对设备不良事件进行及时通报,并警示在交流平台上。可发布产生不良事件的调查研究报告,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跟踪后续整改落实情况。

1.3 交流平台辅助强检和日常维护计划的落实

现行的强检由临床科室主动送检。由于强检时间、地点限制及临床设备使用情况,会有极少部分漏检,导致临床使用需要补检。日常维护计划是工程师主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但常由于设备处于使用状态无法保养只能改期进行,效率低,容易产生疏漏。利用交流平台的沟通反馈功能,可与临床直接协调时间,这对强检和日常维护计划的落实产生有效的辅助作用。

1.4 交流平台帮助实施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医学装备处从安全监管角度出发制定了设备故障应急预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依靠当事者的临床反应进入应急状态,需逐级向上汇报。延误了备用设备的启用,或解决问题时间太长,致使应急预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了微信平台后,医疗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可以通过平台一键启动,第一时间自动通知所有应急预案中所需要联系的各方面人员,同时当事人员可以在平台提供的应急预案指导下进行后续工作,使应急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发挥作用。

2 运用微信智能推送强化安全意识

完善后的设备安全监管机制将过去短效的、离散的、非系统的安全监管机制运用微信智能重新架构,汇集成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系统性模块。这些模块通过微信,定期将操作规范、日常安全事项、突发情况排查等推送给医护人员,及时培训临床医护人员的安全注意事项,起到警钟长鸣的效果。

3 运用微信自动回复智能让用户提取常规需求

完善安全监管机制后,微信可以自动回复医护人员医学装备处提供的日常相关规范等内容。临床发生典型故障时,工程师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交流平台发布,供各临床科室借鉴。同时医护人员通过微信平台的自动回复,就可能排除日常操作导致的常见故障,大大减缓了医学装备处工程师的压力,同时降低了设备故障对临床的影响,提高满意度。

4 讨论

如今是互联网社会,以大数据为基础,借助微信平台可使原有的安全监管制度多媒体化,加强了制度执行的时效性、操作性,切实降低了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智能穿戴设备的出路—时尚 篇11

其实,从市场角度讲,决定一个产品是否成功的因素不仅仅在于科技创新,更重要的一点是产品能否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毕竟,没人愿意穿戴一个高科技产品却换来人们诧异的目光,因此,可穿戴设备在满足性能、科技两个需求的同时,更应该将时尚、潮流摆在首位。

既然是智能穿戴设备,那么就务必要尽可能地满足用户对“穿戴”的时尚追求,就这一点,无论是手机、平板电脑,还是服装、鞋子,乃至名表、珠宝,我们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么,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穿戴设备究竟是否够时尚呢?

纵观整个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窃以为目前大致分为两派,一是以谷歌智能眼镜为代表,一是以苹果智能手表(虽然还未正式问世)为代表。从技术层面上讲,智能眼镜的技术门槛应该更高,而且产品也更具颠覆性和创新性,但从时尚角度上讲,智能眼镜或许将令大多数消费者难以接受。谷歌眼镜虽然做得不错,但略显奇特的造型并不一定符合人们对时尚的追求,如果在大街上戴一副谷歌眼镜,一定会招来很多人的异样眼光。

相比之下,智能手表显得要更为容易做一些,至少在外观上,智能手表可以做得更时尚一点,更容易让人接受一点。其实,厂商可以从一些中高端的名表上获得一些启示,因为这些奢侈品代表着时尚潮流的最新方向。

如何将智能穿戴设备做得更时尚?

如何才能将智能穿戴设备做得更为时尚?笔者认为应当努力做到两方面。一方面,在外形设计上,智能穿戴设备应该尽量符合时尚的理念,符合人们对其外观点缀的需求,同时,也能恰如其分地诠释用户的气质和身份,如果能做到诸如名表、珠宝等商品给人的感觉就最好不过了。

另一方面,智能穿戴设备在用户体验上也要尽可能地做到时尚,这一点并不是像外形设计那样能给人一个直观的印象,而是让用户在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的时候,不仅仅觉得方便易操作,同时,其操作模式更像是一种时尚化、潮流化的享受,就如同《微信》的“摇一摇”功能,操作虽然简单,但却相当符合年轻人对时尚和潮流的追求。

当然,在这一层面上,谷歌和苹果都有较强的实力,这两家公司都可以通过推出更具创新的功能和操作方式等以吸引用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有一些大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例如通过语音或动作操控完成添加日程、地图导航、与好友互动、拍摄照片和视频通话等功能等。当然,这之中也必须考虑到价格问题。毕竟,类似名表和珠宝给人的感觉也不是能说有就有的,各大厂商务必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以上这些,都将是智能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主线。

总归,还是会变得不可或缺

虽然,目前智能穿戴设备仍处于发展初期,还有着诸多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甚至也并没有很多的用户乐于去使用那些已经推出的产品。

然而,有一点我们却可以肯定,智能穿戴设备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将不容忽视。随着外观样式的逐步丰富,以及功能特性的逐步完善,智能穿戴设备,它将不再只是我们眼中的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而势必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设备智能管理 篇12

关键词:智能化立体仓库,电力计量设备,存储货架,仓库管理

智能化立体仓库在企业货物存储和流通的过程中是电力设备管理更为科学和合理的重要手段, 通常我们所说的智能化立体仓库通常就是利用高层货架来对需要管理的货物进行存放, 其中主要是堆垛起重机, 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利用空间的大小, 对空间的占用相对较少, 同时也减少了费用的投入,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1应用背景

某供电局管理的电能表和互感器非常多, 日常的维护量相对较大, 其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 , 库房的集中性相对较差, 在资产管理和发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障碍。其次是库容量不是很大, 流转的频率较高, 所以也无法满足相关条例当中对库房分区管理的需要。再次, 因为库房的空间不是很大, 同时其自身的分散性也比较明显, 所以, 为了更好的满足生产的要求, 就需要租用大量的库房, 这样一来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成本投入。最后是一些库房没有配置计算机, 所以在工作中需要首先对出入库资产的条形码做好手抄处理, 之后才能采用微机进行操作, 所以其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 出现操作错误的可能性也会有所增加。

2结构特点

2.1结构

智能化立体仓库系统由储存货架、存取设备、输入输出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管理与监控系统组成。仓库既可独立运行又可与营销MIS系统相联接。

2.2特点

首先它有充足的空间, 同时其自身所占的空间相对比较小。其次是该系统采用的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 同时也可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再次是系统的设计不是非常的复杂, 所以成本投入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第四就是它能够对运货的路径根据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这样也就能够有效的减少线路方面存在的交叉问题, 选择最优路径, 此外还能按照货物的高度、质量和货物信息自动的开展货位分配工作, 作业更加的方便和迅速, 效率也更高。第五是库区内实施的是全封闭的管理, 可以完全实现无人操作, 同时仓库的系统当中还设置了很多安全保护的设备, 如果系统出现了故障, 就会出现声光报警, 同时还能在计算机上对故障的具体方位进行提示, 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第六是系统当中设置了很多不同的操作模式, 操作界面的具体形式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 在操作中更加的简单, 同时在操作的步骤上也非常的清晰。第七, 该系统是一种可扩展的系统, 它能够和营销MIS系统形成有效的连接。第八, 系统能够对存取设备的运行状况开展有效的控制, 同时还能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控, 同时还能对物流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管理和跟踪, 保证系统运行的整体状态。

3工作程序

3.1入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出库的流程如图2所示:

3.2管理和监督系统

(1) 堆垛机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将堆垛机的控制状态、故障情况以及物流信息、监控作业的地质任务以电报的形式传递给堆垛机控制系统, 这样也就完成了整个输送作业, 每一个堆垛机控制系统将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反馈给计算机控制系统, 这样也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其进行判断和处理, 从而也就能够充分的保证系统能够在调度和监控中切实的保证其质量和水平。 (2) 输送系统与监控系统联接, 监控子系统自动检测托盘运输、设备运行、设备故障等情况, 并且对检测到的各种状态进行分析、处理, 组成状态电报或故障电报发给监控机, 使其进行状态显示、作业调度、故障处理;同时接收监控机的作业指令及状态处理指令, 进行判断处理, 实现全自动作业监控。以上发的状态电报或故障电报告知监控机出入库托盘的位置、流向、实际出入库情况, 使监控机根据实际情况, 统一调度库内设备, 实现合理衔接, 达到高效地输送货物;同时其传送的信息通过监控机通知管理系统进行处理, 对入库货物进行库存登账、货位占用、修改管理信息等, 实现管理、监控、设备运行的有机统一。 (3) 出入库监控子系统应该对出入库设备开展全自动的控制。在设备周围的光电传感器耦合形成开关会将信号直接传输到PLC的输入接口当中, PKC会将这些输入信号和设定的流程作为参考, 对设备作业的具体流程和具体形式进行指导和调整。 (4) 仓库管理系统 (WMS) 与营销信息管理系统 (MIS) 的计量管理子系统联接, MIS系统可向WMS系统发布计量器具基础数据、出入库计划等, 同时可从WMS系统获得各种必要信息, 如当前汇总明细、出入库作业明细以及计量器具周转情况等。

4应用效果

4.1立体库分A、B2个出入库口, 2个库口可同时执行各自的出入库指令, 解决了大批量招标资产入库时清点困难、耗时长的状况。在正常情况下, 每个出入库指令从下发、到执行、到任务完成平均所需时间仅为6min;而过去, 出库1000只电能表, 每只表逐一拆包装、扫描条码、装箱, 在2人配合且中间不发生任何差错的情况下, 至少需要3.5h才能完成, 而现在, 1人最多只需1h即可完成, 工作效率提高了6倍。

4.2智能库具备强大的库存管理功能, 可对当前库存资产情况及库存资产状态以及出入库情况进行详细查询。查询条件详尽并可根据需要组合条件查询, 查询所得结果可排序或打印, 不但使库存报表统计工作的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使报表统计数据更准确、更可靠。

4.3出入库时, 实物出库与微机出入库同时进行, 改变了原来部分实物与微机操作不能同时进行、需先手工抄写再录入微机的状况,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人为出错率。

4.4改变了原有低效率和管理落后的状况, 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实效性, 节省了人力, 提高了效率。

5结论

智能化立体仓库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资产进行立体化合格分类花的存储, 同时也提高了电力设备管理的效率。所有的流程都能用现代化的方式来完成, 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降低, 产生了非常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所以也值得大力的去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瑞, 陈福胜, 申丽曼, 李娥英, 陈浩.计量生产调度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湖南电力, 2015 (02) .

上一篇:油藏应用下一篇:水平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