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测产

2024-11-27

试验测产(共5篇)

试验测产 篇1

0 引言

精细农业是基于“3S”现代化农业技术,其重要环节是田间作物产量信息的获取。谷物产量在线测量数据与GPS提供的精确地理位置数据相结合,可得到反映小区田间收获产量分布差异性的信息[1]。目前,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有冲量式、射线型、光电容积式和称重型等[2]。其中,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在联合收割机的测产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国内联合收割机谷物产量监测系统至今还没有性能稳定、功能完善的成熟产品,产量监测系统还处在研究阶段。本文基于无线传感设计了一种谷物产量智能监测器,并在自主研制的试验台上进行了室内试验及户外试验。

1 监测系统硬件组成

1.1 单板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

GSM-1单板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如图1所示,其主要结构件包括安装板、引导板、减震垫、力敏元件、尼龙隔板和冲击板等。引导板增大了流量传感器的冲击电压信号;减震垫采用硅胶垫,用以降低振动对流量信号的影响。

谷物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升运器顶部,谷物由升运器送至出粮口,经引导板后不断冲击冲击板,引起悬臂梁弹性元件变形,此变形再由电阻应变片电桥转换成电压信号。

1.安装架码 2.导流板 3.力敏元件 4.冲击板5.隔板 6.减震垫 7.直角支架

1.2 谷物产量采集器

谷物产量采集器以STC1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进行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如图2所示)、显示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电源模块、晶振电路、ISP下载电路、无线传感器接口电路以及GPS接口电路等。

显示屏采用OCMJ12864液晶显示屏,可显示各种字符及图形,具有8位标准数据总线、6条控制线及电源线。

考虑到整个系统功率及散热,采用LM7809和LM7805两个稳压模块,将12V电压转换为5V电压。

GPS采用台湾生产的长天M-89模块,其灵敏度高于-159dBm,能采集到的GPS格式为NMEA0183(v3.1),GGA,GLL,GSA,GSV,RMC,VTG;波特率为4800/9600/…/57600bps可调。

1.3 谷物产量监视器

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S3C44BOX最小系统、彩色LCD显示器、触摸屏及其控制器、EEPROM存储器和无线数据收发模块。这是一款基于ARM7TDMI内核技术的16/32位RISC处理器,扩展了一系列完整的通用外围器件,使系统的费用降至最低,减低了硬件开发的难度。本嵌入式系统配置了2MB的FLASH存储器以及8MB的SDRM存储器。

2 监测系统软件构成

2.1 谷物产量采集器

谷物产量采集器系统包括无线谷物产量采集和地理位置采集两部分。采集器采集到GPS信号后,检测GPS信号是否有效信息,若为有效信息,启动8路10位ADC。ADC每秒钟采集2 000次,GPS信号每秒钟采集1次,数据打包加密后每秒发送1次。将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利用无线传感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发送至谷物流量监视器中。主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2.2 谷物产量监视器

系统从功能模块上分为面积测量和谷物产量监测两大部分。面积测量主要是利用GPS地理位置信息对联合收割机所作业的田块进行面积测量。

根据系统需要,应用程序主要包括用户界面程序、无线收发程序、数据和曲线显示、数据存储和查询等。谷物产量监视器的通讯程序主要是接受程序,每次接受传感器数据时,将相关数据按10进制显示在屏幕右侧的传感器相应的位置,同时按照数值的大小在曲线区域描出数据的轨迹。

3 试验

3.1 谷物测量试验装置

对于谷物流量传感器的研发,由于其田间试验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因此为了开发谷物测产系统,设计了一个谷物流量传感器室内标定试验台,结构如图5所示。试验台主要部件为搅龙、台架、插板、入粮箱、刮板升运器、接粮箱和三相交流电机等。

试验台以水平搅笼和刮板式升运器为谷物喂入传输装置,驱动电机为三相交流电机,功率2.2kW,转速980r/min。采用单根V型带传动,传动比1.918。根据实验需要,可以插板调节粮食喂入量。设计粮箱容量0.83m3,喂入量0~5.2kg/s。

3.2 谷物流量传感器静态试验

在流量传感器上面放砝码,检测系统受不同外力时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范围,记录每次系统显示的数据和位置。根据ADC与质量关系转换公式可计算出系统能够测量的谷物流量范围约为0~5kg/s。流量传感器静态拟合关系如图6所示。

3.3 室内试验

将一定质量的谷物倒入粮箱,启动电机,运转试验台及采集系统,调节插板到所需开度,完成一次谷物填充,减少填充时间误差[3]。

再次倒入一定质量的谷物,启动电机以及采集系统,通过调节插板来设定不同喂入量,设定的每个插板开度采集4组数据(如表1所示)。插板开度设定为谷物流量≤0.5,≤1.0,≤1.5,≥1.5kg/s时所相对应的喂入量。

3.4 户外场地试验

将谷物产量采集器和谷物产量监控器通过无线通信连接起来,检测两个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和通信,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谷物产量监视器能否正确存储和读取工作记录。测试系统所得到的户外试验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系统能够正常采集谷物产量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并进行数据传送,系统工作性能稳定。

利用谷物产量采集器中的无线传感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近距离传输测试,将谷物产量监视器放在室内,谷物产量采集器放在室外不同距离的地方,然后进行数据传输,并对标准地块面积和测量面积进行了比较。测试选择距离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m,每个点测3次。数据误码率如表3所示。

无线通信测试的试验数据表明,无线通信的最远距离是600m,其误码率为3%,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4 结论

1)基于无线传感设计了一种谷物产量智能监测器。该装置主要由谷物产量采集器和谷物产量监视器组成。

2) 谷物产量监测器实现了产量数据信息和GPS信号的采集、无线传输、数据存储及显示等。

3)该谷物产量智能监测器无线通讯距离为600m时,误码率为3%,试验台上测产误差≤5.4%。

参考文献

[1]孙宇瑞,汪懋华.冲量法谷物流量测量系统的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1,32(4):48-50.

[2]李民赞,张文革,李相平,等.谷物实时测产技术研究[C]//2005年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97-402.

[3]张漫,邝继双.谷物联合收割机测产数据中的误差分析与处理[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3):144-148.

[4]周俊,刘成良.平行梁冲量式谷物质量流量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83-187.

[5]陈树人,张文革,李相平,等.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性能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5,36(2):82-84.

[6]孙宇瑞,汪懋华,马道坤,等.冲量谷物流量测量系统的实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1,32(4):48-50.

[7]周俊,周国祥,苗玉彬,等.悬臂梁冲量式谷物质量流量传感器阻尼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05,36(11):121-123.

[8]周俊,苗玉彬,张凤传,等.平行梁冲量式谷物质量流量传感器田间实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6,37(6):102-1056.

[9]陈树人,仇华铮,李耀明.一种谷物流量传感器试验台.中国,CN201110140962.3[P].2012-01-18.

试验测产 篇2

第一部分总则

一、主要目的

为规范全省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程序、测产方法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准确 掌握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及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产量情况,根据农业部相 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省玉米、水稻、花生、大豆、马铃薯、杂粮等粮油作物高产 创建示范片及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测产工作,不含整建制(整县整乡)推进测 产工作。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严格公平的要求,突出标准化和可操

作性,遵循县级自测、市级实测、省级抽测的程序,统一标准,逐级把关,阳光 操作,确保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顺利开展。

二、工作原则

(一)属地管理,市县为主。按照属地化原则,县、市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全权负责辖区内高产创建工作,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开展测产工作,并 对测产过程和结果负责。

(二)统一标准,省级抽测。省级负责修订、完善并发布测产办法,统一全 省测产程序、方法等标准,并组织专家对各项目县单产水平较高的示范片进行抽 样测产。

(三)科学选点,规范操作。县、市、省各级要选择代表性强的区域、地块 和样方进行测产,确保选点科学有效。各级测产要遵照省级制定的方法和标准(可

-1--1-细化或补充,但不能违反),规范操作。

(四)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各地、各测产人员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 格公平、客观公正,要据实测产、认真计算,并对测产数据负责。

第三部分测产程序

一、准备工作

省农委根据《全省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及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测产办法》等相关 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下发工作方案,对测产工作进行安排。

市、县两级提前组织专家结合气象部门预测的适宜收获期、农业生产经验、农民种植习惯等情况,确定作物最佳收获期,推算测产工作时间节点,制定具体 测产工作方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项目县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和各级测产安排,提前与测产涉及农户做好沟通,设计好路线、准备并调试好符合规定的工具和设备(包括必要的收割机械),为 专家测产做好保障。

二、县级理论测产

项目县在作物成熟前15~20天,对所有国家级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包括 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的万亩片,不包括百亩攻关田、十亩试验田及对照田)进 行理论测产(马铃薯、杂粮为产量预估),为省级抽测和生产形势分析提供重要 依据。

各市农委对县级理论测产加强检查指导,确保统一标准、符合要求,及时对 理论测产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汇总分析,并将各县万亩示范片分作物按单产水平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在作物收获前20天以上,将各县分作物理论测产数据排名 情况上报省农委。

三、市级实收测产

市农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合理安排,以县级技术力量为主,采 取组织县级互检、市县混编分组、整体巡回测产等某种方式,在作物成熟期,结 合省级测产和当地农户收获时间安排,对所有国家级和省级高产创建示范片、对 照田及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进行实收测产,并保存测产资料备验。

测产过程中,要及时拍摄测产工作影像资料(关键环节照片等),并形成测

-2-产工作总结汇报材料。汇报材料包括测产组织、程序、方法、结果、存在问题与 建议、下步计划等相关情况。

四、省级抽检复测

根据各市上报的理论测产数据及分县分作物示范片单产排名,省农委组织专 家对项目县产量水平较高的示范片进行抽检复测。其中,玉米、水稻示范片数量 分别在1~7个的项目县,省级复测每种作物理论单产最高的1个示范片;8~ 16个的,抽检2个示范片(复测第1名,另随机抽检1个);大于等于17个的,抽检3个示范片(复测前2名,另随机抽检1个)。马铃薯、大豆、花生等其他 作物,省级抽检复测各项目县理论单产最高的1个示范片。

省农委根据全省单产情况,在示范片作物收获前10天推荐1~3个单产水平较高、有望争创全国高产典型的示范片申请部级测产。

五、结果认定

各市农委在实收测产结束后,组织专家认真审核数据,确认无误后与测产工 作总结汇报材料一起上报省农委,并提醒各项目县在农业部网上平台填报数据。

省农委、农业部先后组织专家对高产创建测产数据进行评估认定。

六、信息发布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结果由农业部首先对外发布。在农业部和省农委未发 布之前,各地不得自行对外发布。

第四部分测产安排及主要技术标准

一、省级专家组成

(一)专家条件。以省粮油作物专家指导组(专家库)成员为主,具有副高 以上职称,从事高产创建作物科研、教学、推广等相关工作。专家测产实行区域 回避制。

(二)组织构成。成立全省高产创建测产专家组,设正副组长各1名,负责 召集全体测产专家开展实地测产、数据分析、结果认定等相关工作。根据全省示 范片规模及实际情况,将专家组细化为3~5个分作物专家组,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3名。实行组长负责制。

(三)工作要求。专家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认真

-3-开展测产工作。省农委及各地提前做好沟通协调,为专家测产提供便利条件,确 保测产工作顺利进行。

二、省级测产步骤

(一)前期准备。组长召集举行组内会议,讲解测产办法、方案等相关规定 和具体要求,讨论分析各地理论测产数据,明确工作任务,统一工作方法和标准,确定测产程序和人员分工。

(二)制定方案。查阅各示范片分布简图和高产创建有关档案,听取项目县 工作汇报,制定测产方案,确定具体工作安排。

(三)实地测产。按要求采集样本和数据,及时拍摄标牌、田间状况、作物近景等示范片情况以及测量、取样等测产工作照片,计算结果并填写相关表格。

(四)汇总认定。及时整理测产数据、采集的样本及各地提供的相关资料,组织全组成员对测产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与审核认定,然后全体签字。

(五)出具报告。对测产工作进行总结,形成测产报告,由组长署名后与以 上相关材料及各环节工作照片一起报送省农委。

三、主要技术标准

(一)取样单元。每个单元都是相连成片的一个独立整体,对测产结果有直 接影响。各市要加强检查指导,及时对县级划分的区域和选取的地块进行审核认 定,保证科学规范、合理可用。

1.区域。根据自然分布、种植品种、产量预估等情况将示范片合理划分为几 个区域。

2.地块。从单个区域一大片田地中随机选出的一个正方形地块,远离区域边 缘,面积40~50亩(边长160~190米),不与其它地块相邻(间距在200米以 上),作物品种一致、长势均匀,能代表所在区域平均情况,即代表性强。

3.样方。从地块或区域中选出来的一小片具体取样田块,各样方间距在25 米以上,样方要按规定方法确定。

(二)主要抽样方法。涉及对角线取样和随机抽样时,按以下要求进行,确 保全省标准统一、数据可比。

1.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如图1,在每个地块的两条对角线上,以交叉点(即地块正中心)为a点,将交叉点与地块四个角的中点顺时针依次标记为b、-4-c、d、e点(字母位置不能改变),共5个点。其中,e、a、c点和b、a、d点分 别位于两条对角线上(三点取样时,要选一条对角线上的3点)。

e

a d

b

c

图1对角线法(五点)取样法示意图

2.随机抽样法。依照机会均等即等概率的原则进行抽样调查,事前对拟抽样 单元不做任何分组排列,具体形式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等。

(三)主要指标及测算方法。

1.单产计算。各样方单产(公斤/亩)按公式计算,整个万亩示范片的单产 统一采取加权平均法计算,即:万亩示范片单产=(第1个样方单产×第1个样 方面积+第2个样方单产×第2个样方面积+…+第n个样方单产×第n 个样方面积)÷各样方面积之和(即各样方产量之和除以面积之和,不能用单 产之和除以样方数的算术平均法计算)。计算理论单产时除外,可用各样方理论 单产的平均值作为万亩示范片的理论单产。

2.含水率和出籽率。称出鲜果穗重后,要迅速脱粒并称出鲜籽粒重,然后立 即用国家认定并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重复测定10次,取平均值作为籽粒含 水率(%),出籽率(%)=鲜籽粒重÷鲜果穗重。脱粒、称重、测水等各步骤要 集中组织人员迅速操作,防止时间太久水分蒸发过多,影响数据准确性。

3.千(百)粒重。单位为克,统一按官方认定的该品种区试平均千(百)粒 重或品种审定公告发布的千(百)粒重计算(不是简单的自算自取前3年平均值)。发生重大灾害对千(百)粒重造成严重影响时,要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确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暂行千(百)粒重计算理论单产并备注说明。

4.平均行距、株距。随机选取11行(垄),以植株或穴的中心为起点和终点,测量间距,测得数字除以10即是平均行距(中间为10个行距,见图2示例),水稻、谷子行距较小,选取21行测量,其它作物都选11行,便于计算。测量株

-5-(穴)距道理相同,参照执行。

图2平均行距测量示意图(4行间为3个行距)

第五部分玉米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县级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10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2个地块,每个 地块在e、a、c3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距,选取 代表性强的相邻2行、量出20~21米行长(实测起、终点为相邻两株间中点),确定实测长度并计算面积。查清株数和有效穗数,计算亩密度和亩穗数。每隔5 穗选取1穗,共选20穗作为样本测算平均穗粒数。

(二)理论单产计算。理论单产=亩穗数×穗粒数×百粒重×10-5×85%。

二、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从理论测产划分的10个区域中随机选取5个区域,每个 区域选取2个地块,在每个地块远离边际的位置随机选取1个样方。每个样方面 积为:机械收获(不脱粒)连片800平方米(1.2亩)以上或人工收获相邻6行 共80平方米以上(行长根据选取的面积和平均行距测算),每个万亩示范片收获 方式保持一致。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果穗(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 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穗不计算重量),准确测算实收面积,称出鲜果穗重。按平均穗重法迅速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脱粒、称重后立即测定籽粒含水 率,计算鲜穗出籽率。

每个样方选取代表性强的3穗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 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株距、亩密度、亩穗数、穗粒数等关键数 据备用。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实收鲜果穗重×鲜穗 出籽率×(1-籽粒含水率)÷(1-14%)。

三、省级抽检复测

(一)取样方法。从市、县划分的10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 域选取2个地块,在每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 距,选取代表性强的相邻3行并量出5~6米行长,确定实测长度并计算面积。查清株数,计算亩密度。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有效果穗,称出鲜果穗重。按平均穗重法 迅速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脱粒、称重后立即测定籽粒含水率,计算鲜穗 出籽率。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实收鲜果穗重×鲜穗 出籽率×(1-籽粒含水率)÷(1-14%)。

第六部分水稻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县级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10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2个移栽规整、成行的地块,每个地块在e、a、c3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 的平均行距、穴距,计算种植密度和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统计全部有效穗数,计算平均每穴穗数和亩有效穗数。在每个样方取每穴穗数在平均数左右的稻穴 3~4穴(不少于50穗),计算穗粒数和结实率。

(二)理论单产计算。理论单产(公斤/亩)=亩有效穗数(万穗)×穗粒 数×结实率×千粒重×10×85%。

-6

二、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从理论测产划分的10个区域中随机选取3个区域,每个 区域选取2个移栽规整、成行的地块,在每个地块远离边际的位置随机选取1 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机械收获连片800平方米(1.2亩)以上或人工收获 相邻6行共80平方米以上(行长根据选取的面积和平均行距测算),每个万亩示 范片收获方式保持一致。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水稻(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

-7-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穗不计算重量),装袋称重并计算总重量即总毛鲜稻 谷重,准确测算实收面积。每个样方随机称取1公斤毛鲜稻谷(籽粒毛鲜重),写好标签(取样地点、时间、1名取样人及电话,下同)装入网袋,再将每个万 亩示范片各个样方的所有样品袋统一装入1个编织袋(标明示范片名称等相关信 息)。由各市负责及时将本市所有样品搜集齐全后,送到沈阳统一测定计算,测 产数据由省农委统一发给各地。

每个样方选取代表性强的10穗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 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穴距、种植密度、亩穴数、亩穗数、穗粒 数等关键数据备用。

(三)单产计算。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对样品进行再称重(测前毛重),测定杂质率、空瘪率和净谷含水率,计算单产。

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总毛鲜稻谷重×(测前毛重÷1)×(1 -杂质率)×(1-空瘪率)×(1-净谷含水率)÷(1-14.5%)。

三、省级抽检复测

(一)取样方法。从市、县划分的10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 域选取2个移栽规整、成行的地块,在每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测算平均行距、穴距,计算种植密度。从中选取代表性强的1行、顺序选取30穴作 为具体取样区,实测取样行长(中间为29个穴距),计算面积(采样行长×平均 行距)。

(二)实收及单产计算。收割具体取样区内的全部水稻,及时脱粒、写好标 签,装入网袋内一起称重(毛鲜重),准确记录重量及取样面积等关键数据;将 每个万亩示范片各个样方的所有样品袋统一装入1个编织袋(做好标记),带回 沈阳统一测定并计算产量。

第七部分花生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县级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2个地块,每个地 块在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距,选取代表 性强的相邻2行、量出10~11米行长(实测起、终点为相邻两株间中点),确定

-8-实测长度并计算面积。查清株数并计算亩株数。顺序选取10株统计全部荚果数,计算单株平均果数。

(二)理论单产计算。理论单产=亩株数×株果数×百果重×10×测产系

-3 数。

二、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 地块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机械收获连片800平方米(1.2 亩)以上或人工收获相邻6行共80平方米以上(行长根据选取的面积和平均行 距测算),每个万亩示范片收获方式保持一致。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植株(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 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果不计算重量),准确测算实收面积,刨墩、摘果、去杂,称出全部花生荚果鲜重,测定含水率。

另取代表性强的10株样品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株距、亩株数、株果数等关键数据备用。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实收荚果鲜重×(1 -含水率)÷(1-10%)。

三、省级抽检复测

(一)取样方法。从市、县划分的5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域 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 的平均行距,选取代表性强的相邻3行并量出5~6米行长,确定实测长度并计 算面积。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植株,查清株数,计算亩密度;刨墩、摘 果、去杂,称出全部花生荚果鲜重,测定含水率。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鲜籽粒重×(1-籽粒 含水率)÷(1-13.5%)。

第八部分大豆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县级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2个地块,每个地

-9-块在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距,选取代表 性强的相邻2行、量出10~11米行长(实测起、终点为相邻两株间中点),确定 实测长度并计算面积。查清株数并计算亩株数。顺序选取10株统计全部籽粒数,计算平均株粒数。

(二)理论单产计算。理论单产=亩株数×株粒数×百粒重×10×90%。

-5

二、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 地块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机械收获连片800平方米(1.2 亩)以上或人工收获相邻6行共80平方米以上(行长根据选取的面积和平均行 距测算),每个万亩示范片收获方式保持一致。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植株(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 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穗不计算重量),准确测算实收面积,脱粒、称出鲜 籽粒重,测定含水率。

另取代表性强的10株样品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株距、亩株数、株粒数等关键数据备用。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鲜籽粒重×(1-籽粒 含水率)÷(1-13.5%)。

三、省级抽检复测

(一)取样方法。从市、县划分的5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域 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 的平均行距,选取代表性强的相邻3行并量出5~6米行长,确定实测长度并计 算面积。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植株,查清株数,计算亩密度;及时脱粒,称出鲜籽粒重,测定籽粒含水率。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鲜籽粒重×(1-籽粒 含水率)÷(1-13.5%)。

第九部分马铃薯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2个地块,每个地 块在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距,每个样方取一个面积 不小于45平方米、行数不少于6行的长方形小区,确定实收面积。

(二)田间实收。收获小区内全部植株,分商品薯和非商品薯分别称重。其 中,非商品薯是指重量小于50克的小薯以及病薯、烂薯和绿皮薯等薯块。一般 情况下,扣除收获薯块总重的1.5%作为杂质、含土量。若收获时薯块带土较多,每样方收获时取样5~6公斤,冲洗前后分别称重,计算杂质率。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商品薯和非商品薯总 重量×(1-杂质率)。

其中,商品薯单产=(666.7÷实收面积)×商品薯总重量×(1-杂质率),非商品薯单产=(666.7÷实收面积)×非商品薯总重量×(1-杂质率)。

二、省级抽检复测

从市县划分的5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1个地块,在每 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距,每个样方取一个面 积不小于20平方米、行数不少于3行的长方形小区,确定实收面积。按照市级 实收、计算方法进行测产。

第十部分高粱、谷子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 地块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机械收获连片800平方米(1.2 亩)以上或人工收获相邻6行共80平方米以上(行长根据选取的面积和平均行 距测算),每个万亩示范片收获方式保持一致。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果穗(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 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穗不计算重量),准确测算实收面积,称出鲜果穗重。按平均穗重法迅速取1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脱粒、称重后立即测定籽粒含水 率,计算鲜穗出籽率。

每个样方选取代表性强的3穗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 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株距、亩密度、亩穗数、穗粒数等关键数

-11-据备用。

另取代表性强的3穗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株距、亩密度、亩穗数、穗粒数等关键数据备用。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实收鲜果穗重×鲜穗 出籽率×(1-籽粒含水率)÷(1-14%)。

二、省级抽检复测

(一)取样方法。从市、县划分的5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域 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 的平均行距,选取代表性强的相邻2行并量出3~4米行长,确定实测长度并计 算面积。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有效果穗,称出鲜果穗重。按平均穗重法 迅速取1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脱粒、称重后立即测定籽粒含水率,计算鲜穗 出籽率。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实收鲜果穗重×鲜穗 出籽率×(1-籽粒含水率)÷(1-14%)。

第十一部分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测产方法

玉米、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万亩示范片测产方法与非试点万亩示范片测产 方法保持一致(便于对比分析),百亩攻关田和十亩试验田测产由省、市、县共 同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一、玉米取样方法

(一)确定样方。百亩攻关田:将百亩攻关田分为2个地块,在每个地块a、b、c、d、e5点各选一个样方。十亩试验田:将十亩试验田视为一个整体,按 对角线取样法在e、a、c3点各选一个样方。

(二)取样范围。每个样方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上,为相邻的6行,测算每 个样方的平均行距,根据拟选面积、平均行距及实收范围确定取样行长,最终确 定实收面积。

二、水稻取样方法

(一)确定样方。百亩攻关田:将百亩攻关田分为2个地块,在每个地块a、-12-、c、d、e5点各选一个样方。十亩试验田:将十亩试验田视为一个整体,按 对角线取样法在e、a、c3点各选一个样方。

(二)取样范围。每个样方面积为:机械收获连片800平方米(1.2亩)以 上或人工收获相邻6行共80平方米以上(方法同玉米),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 专家组对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三、田间实收和单产计算

为减小系统误差并便于与万亩示范片对比分析,百亩攻关田和十亩试验田的 田间实收和单产计算方法与万亩示范片市级实收和单产计算方法相同。

在每个样方要认真开展亩密度(株数、穴数)、亩有效穗数、穗粒数、出籽 率、含水率等重要指标调查,并按平均穗重法取代表性强的果穗(玉米每点5 穗,水稻10穗)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

四、数据校正

各市、县要高度重视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工作,在省、市、县共同取样、测产后,在作物完全收获时,要对十亩试验田进行全面测产校正。具体方法为: 去掉十亩试验田两侧各2行边行和至少0.5米行头,其余区域全部实收实测,对 数据进行再校正。

县级农业技术部门可根据试验品种、试验安排等情况制定十亩试验田和百亩 攻关田详细测产方法,为探索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

第十二部分附则

一、测产数据统一按附表样式填写,不得自行改变表格结构。

试验测产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0年4—8月在景东县漫湾镇安乐村大乐小组安乐大田完成。土壤为黄紫泥田砂壤, 肥力中等。试验地为山地, 海拔高度1 139 m, 地理坐标北纬24°39′06″, 东经100°28′66″, ≥10℃积温3 856℃, 无霜期、年降水量、通常地下水位、耕层深度分别为328 d、1 100 mm、1.5 m、25 cm。土壤有机质3.12 g/kg, 全氮0.09 g/kg, 水解氮108.27 mg/kg, 有机磷11.2 mg/kg, 速效钾113.7 mg/kg, pH值4.98。代表面积16.4 hm2, 前作大豆。

1.2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过磷酸钙 (P2O512%) 、尿素 (纯N 46%) 、硫酸钾 (K2O 50%) ;供试水稻品种:川香8#。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施肥处理, 处理1:校正配方施肥, 处理2:当地常规施肥, 以不施肥作对照 (CK) 。小区设计施肥水平情况见表1。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 (5 m×4m) 。重复间走道30 cm, 试验区四周设2 m保护行。

(kg/hm2)

1.4 肥料基、追肥的比例关系及各施肥时期的施肥量

氮、磷、钾3个试验因素在试验过程中, 除磷肥全部用作基肥外, 氮肥和钾肥都是30%作基肥, 70%作追肥。在作追肥的过程中, 40%的肥料用作蘖肥, 30%用作穗肥[1,2,3]。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生物学性状分析

将各处理试验小区生物学性状进行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 有效穗、穗粒数增多, 水稻穗长增加, 株高增高, 但穗实率数、成穗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株高、穗长与磷、钾肥的施用量关系变化不明显。各处理千粒重差异不明显, 而实际产量则以处理1的最高。可见施用氮肥能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 构建良好的群体, 而有效施用磷、钾肥则能提高水稻的成穗率和降低空瘪率[4]。

2.2 产量结果分析

经测产, 不施肥处理在控制产量形成的株高、穗长、有效穗、穗实粒数等指标方面, 其数值都最低, 说明土壤中缺乏作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氮、磷、钾, 不施肥将严重影响作物籽实产量。

校正配方施肥水平从控制产量形成的株高、穗长、有效穗、穗实粒数等各项指标值看较为适中, 但成穗率最高, 籽粒饱满, 色泽鲜艳, 实际产量在3个施肥水平中也是最高的, 说明合适的氮、磷、钾配比有利于水稻籽实产量的提高。

当地常规施肥水平在控制产量形成的各项指标中, 株高、穗长、穗粒数3个指标在3个施肥水平中都是最高的, 但籽粒不饱满, 空瘪率高, 植株发病率高, 实际产量在3个施肥水平中次之, 说明氮肥施用量过大容易造成水稻植株徒长, 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 抗病性弱, 影响水稻成穗率和籽实产量。

2.3 水稻最佳施肥量

试验结果表明, 景东县水稻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165.9 kg/hm2、P2O589.85 kg/hm2、K2O 90.45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景东县水稻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165.9 kg/hm2、P2O589.85 kg/hm2、K2O 90.45 kg/hm2。合理的肥料配比能提高水稻籽实和茎叶产量比, 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水稻减产, 中等偏低的肥料配方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且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生产上推荐在增产的前提下施肥, 注意节约用肥。试验地块属于缺氮土壤, 磷、钾肥含量也不高, 生产上注意增施有机肥和氮肥, 补施磷、钾肥。

摘要:在景东县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结果表明:校正配方施肥水稻株高、穗长、有效穗、穗实粒数等各项指标值较为适中, 但成穗率最高, 籽粒饱满, 色泽鲜艳, 实际产量最高, 说明合适的氮、磷、钾配比有利于水稻籽实际产量的提高。景东县水稻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165.9 kg/hm2、P2O589.85 kg/hm2、K2O 90.45 kg/hm2。

关键词:水稻,测土配方,对比测产,校正试验

参考文献

[1]王圣瑞, 陈新平, 高祥照, 等.“3414”肥料试验模型拟合的探讨[J].植物营养学报, 2002, 8 (4) :409-413.

[2]陈祥, 同延安, 杨佳.氮磷钾平衡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和积累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 (6) :19-22.

[3]战秀梅, 韩晓日, 王帅, 等.应用“3414”肥料试验模型求解春玉米施肥参数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1) :51-54.

试验测产 篇4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物理农业技术, 是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等离子体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增产的高新技术。测产评估专家一致认为:种子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种植业种子的作用更为突出, 种子的好坏和处理的好坏关系到种植业的全年收成。种子的品质、出芽率和生长期差异很大, 就是同品种的种子也存在着活性强度、生长潜力的差异。种子的活力就是种子的健壮度, 品质好的种子, 出芽率高而且芽壮、苗出的又迅速又整齐, 在恶劣环境生长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强。品质较差的种子, 在温度和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也能出芽, 但是出芽缓慢而且出芽率较低, 在受到外部恶劣条件的侵袭下出苗会参差不齐, 甚至还会不出苗, 形成绝产现象。各种类型的作物种子或同类作物不同品质种子和对种子的处理手段不同, 活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将影响到作物的出芽率、出苗情况、生长情况和作物的产量等等。

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就是提高种子活力的技术。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的机理是通过等离子体发出的各种能量作用于种子, 激发种子的潜能、提高种子活力、增强种子的健壮度, 种子及作物后续生长的内在潜力得到提升。经过等离子处理的种子和没有经过等离子处理的同一品种的种子, 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经过处理的种子要明显好于没有经过处理的种子。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的作物有以下特征:一是根系比没有经过等离子处理的要更为发达, 农作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能力更强。二是出苗时苗齐苗壮。三是苗生长旺盛叶大增强光合作用, 提高蒸腾速度, 有效地转化所吸收的养分。四是加快生理代谢, 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 强化了作物生长的代谢功能。五是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六是提高了作物吸收肥料和土壤中的养分的能力。七是生育期提前, 为作物生长发育争取到了有效时间。八是促进农作物早熟、增加单位亩产量和改善粮食品质。

测产评估小组, 在昌盛乡幸福村、柞岗乡红升村、迎春乡福兴村实施该项目示范, 进行测产评估, 昌盛乡幸福村马德志应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种植玉米230亩, 对照30亩。测产方法:任选5点, 每点选2行2 m长, 种植品种先玉-335。测定试验地块亩产826 kg, 对照地块亩产780 kg。增产幅度9.5%。见下表:

试验测产 篇5

一、测产方法和经过

全县共调查20 个村40 个点位, 调查面积141.1亩, 代表全县面积13.11 万亩。 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测产。 每个乡镇抽查有代表性的若干个村, 每村抽查有代表性的若干块玉米为测产样点, 每块样点田间测定相连10 行玉米的总行距, 选密度均匀的一垄, 计数10 米长的垄面上玉米的株数和穗数, 根据算出的平均行距、平均株距和穗数, 得出亩株数和亩穗数。选大小中等的10 穗玉米, 计数穗行数和行粒数, 计算出平均穗粒数, 百粒重按该品种前三年的平均数计算。 按亩产量=亩穗数×穗粒数×百粒重×0.85×10-5 公式, 以测定的亩穗数、穗粒数、百粒重计算出亩产量。各乡镇测产样点的产量平均数为本乡镇全膜玉米产量, 各乡镇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加权平均数为全县全膜玉米平均亩产量。

二、测产结果

通过测产得出今年武山县全膜玉米平均亩产为723.1 千克, 比去年平均亩产717.2 千克增产8.9 千克, 增0.82%。 从总体上看, 今年玉米长势好于去年。

一是随着简易起垄覆膜机的大量投放, 确保了覆膜质量, 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集雨保墒的作用。

二是全膜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包衣良种、病虫害综合防治、 氮肥后移等技术的组装配套应用, 农技、植保部门大力配合, 精心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玉米田间各项管理技术, 培训指导到位, 为玉米的高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支原体性宫颈炎下一篇:统计数据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