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特色

2024-09-20

洛阳特色(精选7篇)

洛阳特色 篇1

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位于洛阳南站东北部, 用地呈方形, 东西长287.18m, 西侧南北长270.54m, 东侧南北长249.98m,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该项目共有5个单体建筑, 门诊医技楼为4层, 高18.50m;综合楼为4层, 局部两层, 高15.60m;办公楼为5层, 局部两层;地下车库为地下1层,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病房楼为地下1层, 地上15层, 高64.65m,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达84181.66m2, 设床位1099张, 可满足1700名的医务人员工作及日门诊量3000人次的需要。

医院在总体设计中, 注重流程、布局和设备的选用, 努力创造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医疗环境, 做到实用、安全、经济, 使技术性、艺术性得到高度的统一, 以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立面造型—强调整体感和层次感

设计方案在立面造型处理上, 考虑到医疗建筑平和、亲切、自然的性格特征, 同时结合内部使用功能要求, 强调整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虚实对比, 空间渗透等手法丰富细部处理, 力求形成简约的、富有韵律变化的空间形态, 使建筑形体融入自然。

总体布局—分区明确, 预留发展用地

设计方案密切结合场地环境, 在总体布局中满足城市规划。对红线的退让及防火距离的要求, 施工的可行性要求等, 使总体布局紧凑, 功能分区明确, 流线设计清晰。在总体设计中, 根据门诊医技楼、病房楼、综合楼、办公楼、地下车库各单体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使得各单体分区明确, 流线清晰, 动静分区, 洁污分区, 互不干扰。平面布局注意考虑洁污分区、洁污分流的卫生学要求, 注意运行路线便捷, 管线经济合理的工程技术要求。

在医院建筑内外环境及设施上, 努力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就医氛围, 同时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各科采用厅式候诊, 门诊科室入口设有较大的候诊空间;挂号、收费、取药大厅结合有采光天窗的中庭布局, 并设有各种服务用房, 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有宽敞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视觉空间。

整体设计—追求宁静、典雅的风格

*门诊医技楼, “E”字型布局

门诊医技楼为地上4层建筑, 外立面采用条窗配以铝合金显框玻璃幕墙, 通过窗户的层次变化使建筑立面产生丰富的变化和统一的韵律。色彩大方典雅, 浅酡红色面砖配灰白色真石漆, 反映出现代建筑气息, 入口门廊设计突出医院主入口。整体设计力求体现宁静、典雅、亲切的建筑风格。

为解决大楼的自然通风、采光、排烟等问题, 提供给患者与医务人员更舒适的候诊和工作环境, 每层中庭周边都设有7个功能分支, 呈双“E”字型布置于两侧。每个分支两侧布置各个诊室, 分支端头都有封闭楼梯间以满足层间联系及紧急疏散的需求;各科室采用厅式候诊, 入口处设置了较大面积的等候空间。在门诊大厅入口处还设置了花店、快餐店、自助银行等人性化服务设施。

*病房楼, 双走道式布局

病房楼采用板式高层, 双走道式的平面布局, 中央及两端分设三处竖向交通核。外立面造型以简洁大方为主, 采用干挂米白色花岗岩板墙面配深棕驼色真石漆墙面, 局部采用灰白色真石漆墙面, 反映出现代医疗建筑特征。北立面门头设计突出医院主入口。南立面中间玻璃幕墙和屋顶金属医院标志突出病房楼的中心位置。

病房楼由住院登记、住院药房、合作医疗、医保办、中心供应室、产科及产科护理单元、手术部、生殖医学研究室、设备技术层、标准护理单元、PICU、NICU、ICU等功能空间组成。各功能空间以交通核为中心围合布置, 各部门出入口独立分开, 避免相互交叉感染。各护理单元设有备餐室, 医务人员设有值班室、示教室。

*综合楼, 局部围合式布局

门诊综合楼地上4层, 局部2层。外立面以条窗为主, 配以铝合金显框小玻璃幕墙的点缀, 通过窗户的层次变化使建筑立面产生丰富的变化。立面色彩大方典雅, 驼色面砖配灰白色真石漆, 反映出现代建筑气息, 正面门头设计用白色墙面配以玻璃幕墙及屋面花架, 突出了综合楼主入口。整个设计追求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医院配套建筑风格。

下面2层为庭院围合式布局, 上面2层为一字型布局。一层主要设洗衣房、中西药库及独立商铺, 北边为洗衣房, 南边为中西药库、西边为独立商铺, 东边为大门厅;二层为职工餐厅、厨房;营养餐厅、厨房;民族餐厅、厨房;三层为餐厅的包间;四层为后勤仓库。

门厅大堂约130m2, 与内庭院视线通透, 宽畅明亮, 营造了小空间亲切宜人的氛围, 竖向交通由两部电梯 (一部客梯、一部货梯) , 三部封闭楼梯间组成, 充分满足人员垂直交通的需要。

*办公楼, L型布局

行政办公楼为独立修建, 根据其功能要求选用了较为经济的7.20m柱网, 采用“L”型平面布局形式。北向一字形平面布置办公楼, 南侧布置一间多功能厅。在提供办公空间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同时, 为办公楼创造了一处前广场庭院绿化空间, 改善了医院办公环境。

楼内设有一部电梯, 两部楼梯分别为办公及病案室、档案室、图书室使用。办公楼首层设有密集书库室和病案存储空间, 利用列车式密集书架储藏大量病案资料、光盘等。档案室、阅览室分别设于二、三层。办公空间采用内廊式组合, 可灵活分隔办公用房及小型会议室。位于楼南侧的多功能报告厅, 是院内举行学术讲座和大型会议的场所。

办公楼首层西入口为迎宾主入口, 门厅设有接待空间, 门厅为两层通高的共享大厅。一层东侧为部分商业用房, 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分隔。医院荣誉室设在二层, 供院史陈列和小型学术展览之用。

绿化布置——结合景观渠, 大面积绿化

医院的外部环境设计, 主要结合景观渠 (大青渠) 进行绿化布置。在院区南侧、大青渠南北两侧、病房楼北侧做大面积绿化, 布置开放式庭院, 适当种植观赏性的树木、草皮、花卉供患者观赏、疗养、歇息及活动。

门诊医技楼、综合楼、办公楼、病房南侧入口处设置花坛, 种植花卉, 建筑周围庭院中设置花坛、建筑小品美化环境, 花坛四周设置长凳, 供患者休息。

7m宽主干道两侧种植常绿乔木, 其他道路两侧种植阔叶乔木, 其余绿化面积种植草皮, 点缀种植观赏性树木。

洛阳特色 篇2

为全面了解洛阳理工学院的发展情况, 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刚刚参加完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洛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段治乾教授。回忆过去, 他侃侃而谈;展望未来, 他踌躇满志……

平稳过渡:为学院发展奠基

2007年3月, 经教育部批准, 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洛阳大学合并成立了洛阳理工学院。同年8月, 洛阳理工学院首届领导班子组建。新班子成立后, 针对学院发展面临的形势, 立即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为学院发展理清了思路。

段治乾分析说, 洛阳理工学院地处文化资源丰厚、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力量较强的十三朝古都洛阳, 地理位置优越, 合并组建前两所学校都有比较好的基础条件和独特优势, 合并后优势互补, 办学力量明显增强, 主要体现在: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有特色的专业方向和较丰厚的文化积淀;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建材类专业方向有比较突出的优势;管理规范, 社会声誉好。这些良好的条件, 使学院成立之初就有了较好的发展平台。

在谈到学院组建后面临的挑战时, 段治乾严肃地指出, 按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立足学院的实际, 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严峻形势, 使我们领导班子倍感肩头责任重大。历史发展使两所学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风格风貌等存在差异, 需要进一步统一、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还不尽合理, 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人才不足, 科研水平不高, 科研成果转化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学院发展的债务负担重, 资金缺口较大;两校刚刚合并, 干部调整、机构设置、专业布局等需要尽快到位。“这些都是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 也是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方面的挑战, 推进学院的快速发展”。

“在调研分析、吃透情况的基础上, 我们本着‘在稳定中求发展、用改革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提出了学院组建后两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 加快实质性融合步伐, 快速实现由专科向本科的转化, 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第二步, 建设高质量、多学科、特色鲜明, 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协调发展, 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较高知名度的教学型本科院校。”段治乾说。

合并学校的融合, 首先是机构、人事、财务和学科专业的融合。为使两所学校尽快融合在一起, 学院抽调专人,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 将原洛阳大学的人事关系理顺, 并由市属上划归省管理, 财务融合、资产上划拨到位, 使两校区的人事、财务、资产等关系统一到省属省管的平台上。同时学院还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的原则, 选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中层干部, 妥善处理了其他干部的安置问题, 稳定了人心, 凝聚了力量。

为使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 学院将原来两所学校交叉重叠的学科专业进行了优化组合, 共设置17个系 (部) 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精心组织, 合理规划, 实现了3个校区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通过调整, 理顺了关系, 整合了力量, 优化了资源。

“经过合校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 学院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 学院占地面积达到2255亩, 有全日制在校生2.75万人, 共有76个本、专科专业, 形成了以工学为主, 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更重要的是, 两校合并后的快速、平稳过渡和实质性融合, 为学院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谈起学院组建后的发展历程, 段治乾书记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科学发展:绘就学院发展新蓝图

2008年12月20日, 洛阳理工学院第一次党代会召开, 标志着学院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会上, 学院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 明确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任务, 绘就了发展的宏伟蓝图。

“把学院发展定位在‘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本科院校’, 我们是经过充分考虑的。这个目标, 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确定的, 既实事求是符合学院的发展实际, 又有利于学院的长远发展。”谈起学院的发展目标, 段治乾这样强调。

段治乾表示, 要想早日实现学院的发展目标, 必须努力做到如下“八个坚持”。

一是坚持质量立院,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按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标准, 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 全面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独具特色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坚持特色兴院, 提高办学水平。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凝练学科方向, 汇聚学科队伍, 构筑学科高地, 全面提升学科专业水平;要围绕服务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优势学科建设, 重点建设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重点学科, 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整个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三是坚持人才强院,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围绕学科专业建设, 按照“立足于培养、着眼于提高、有选择引进”的方针, 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构建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

四是坚持产学研结合, 推动科研创新和对外开放。要更新科研观念, 强化创新精神,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以研究机构为平台, 以学术团队为核心, 以创新成果为突破口, 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要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加快开放办学的步伐。

五是坚持育人为本, 全面加强学生管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六是坚持就业导向, 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实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要建立健全就业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逐步推行院、系 (部) 两级管理。

七是坚持机制创新, 加大改革力度。要以科学管理为核心, 以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为基础, 完善制度, 更新手段, 努力构建责、权、利相统一, 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八是坚持科学发展, 完善办学条件。有效整合资源, 充分利用3个校区现有的教学资源, 构建开放式空间、生态化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 建设数字化与网络化、园林化与生态化、文化性与景观性、继承性与创造性有机结合的校园。

加强党建: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基础

“洛阳理工学院的成立, 不仅是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河南高等教育资源优化调整的重要产物。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为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段治乾说。

段治乾强调,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必须做到“七个加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管理。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有方法对路、工作扎实, 才能发挥作用、形成合力, 为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凝聚力量。段治乾认为,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一定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建设一支思想正、业务精、作风硬、服务优的干部队伍。

段治乾表示,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就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提高领导班子个体素质和整体能力;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渠道和途径, 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加强重大问题研究, 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从而, 把院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廉洁高效、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就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改变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重选拔、轻培养, 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 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 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健全干部监督机制, 使干部切实置身于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中, 把学院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段治乾说, 今后在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 要重视在大学生、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发展党员, 把青年教师和优秀大学生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对象。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制度, 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 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

洛阳特色 篇3

一、洛阳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简介

众所周知, 洛阳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文化丰富的古都, 而且还是中国1949年以后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国家在洛阳安排了十几个大型工业项目, 从这时开始,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凸显出了出来。洛阳城市面积55年来扩大了十余倍, 人口已经从1949年的10万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万 (2020年计划发展到300万) 。55年来, 洛阳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大遗址保护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注意。洛阳市20世纪50年代第一期城市规划, 在中央政府的直接关注下, “远离旧城建新城”, 曾经被认为创造了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的“洛阳模式”, 是著名的大遗址保护和城市规划的典范, 被写入多种大学教科书和文集中, 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先生坚持必须保护古代大遗址, 不能在遗址所在的西工区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

当时为了保护各种遗迹, 还闹出了不少奇闻轶事。其中, 洛阳铲是中国在基本建设中进行考古勘探广泛使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50多年来, 逐渐在全国普遍使用, 为新中国的考古勘探发挥了很大作用, 美名传播于世界。然而, 洛阳铲本是洛阳的盗墓者于1920年代发明的一种半圆形铲状的能够将地下的土带上来的打洞工具, 用以勘探地下有无古墓。根据洛阳古代艺术馆馆长赵振华的调查, 洛阳铲的发明者是以盗古墓为生的洛阳邙山马坡村村民李鸭子。洛阳铲发明后, 从根本上改变了盲目盗墓的状态, 极大地提高了盗墓效率, 洛阳迅速形成盗墓狂潮。在中国古墓葬最集中的地区———洛阳邙山一带, 周围几十个村庄, 几乎村村盗墓。1930年、1947年, 曾经两次出现盗墓高潮, 邙山上每天公开盗墓者达上万人, 卖各种吃喝的小贩在现场提供服务, 熙熙攘攘, 几乎形成大规模集市。洛阳的盗墓者在长期盗墓活动中, 对洛阳铲的使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根据铲子带上来的土的颜色、形状, 不但可以发现古墓, 而且可以准确地判断古墓的年代。早在1928年, 洛阳铲的功用就引起了考古学家卫聚贤的注意, 运用于考古钻探。但是洛阳铲在基本建设中大规模使用, 还是在1953年洛阳工业区的厂址勘探中。

由于洛阳工业区在洛阳这样一个著名古都建设, 地下古墓葬极多, 古墓勘探成为洛阳基本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从1953年11月到1955年3月, 洛阳涧西工业区进行了长达16个月的探墓工作。刚开始时, 根据苏联专家的意见, 用钻探机勘探, 但是打了许多洞后, 发现效果不理想。于是决定使用洛阳铲。根据苏远回忆录, 拖拉机厂筹备处派人在邙山一带寻找会使用洛阳铲的人。由于建国后洛阳市政府严厉打击了盗墓行为, 逮捕了一些盗墓者, 因此村民有顾虑, 开始时很难找到会使用洛阳铲的人, 连村长也是一问三不知。后来拖拉机厂筹备处得知, 洛阳监狱里关着两个著名的盗墓能手, 邙山马坡村村民马兴旺、马海旺兄弟俩, 刚刚被判了三年徒刑。拖拉机厂筹备处辗转找到洛阳市公安局局长李冲舟, 经向洛阳市委书记李立请示, 将马兴旺、马海旺兄弟俩交给拖拉机厂筹备处, 戴罪立功。拖拉机厂筹备处在唐屯 (当时座落在拖拉机厂厂址上) 前古庙里成立探墓指挥部, 聘用马兴旺、马海旺兄弟为技术员, 指挥从周围村庄临时招募的一百多青年农民, 开始勘探古墓。监狱里的犯人摇身一变成了技术员, 立即作为一件稀奇的事情传遍洛阳。没几天, 马坡村支书、洛阳缠河区副区长等又介绍来三百多会使用洛阳铲的村民。后来随着古墓的大量发现, 勘探规模不断扩大, 于是就由缠河区干部带队, 组织邙山上马坡、塔湾两个乡的上千名探墓农民参加勘探, 并且找来了多位会打造洛阳铲的人, 在现场设立了打造、修理洛阳铲的铁匠炉。

洛阳工业区的古墓勘探工作, 堪称基本建设史、考古发掘史上的奇观。直到现在, 当事人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的热闹场面。工地上的探墓工, 最多时达到1226人, 加上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 还有附近村庄许多看热闹的村民, 妇女儿童, 工地每天有数千上万人, 场面壮观。探孔达到几百万个, 历时16个月。参加人员之多, 探孔之多, 时间之长, 在洛阳基本建设史、考古勘探史上, 是空前绝后的。在中国基本建设史、考古勘探史上, 恐怕也是极其罕见的。

二、“洛阳模式”与“洛阳方式”

在50年代洛阳市第一期城市规划中, 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贯彻郑振铎先生的意图, 而是将西工大遗址区作为洛阳市中心区来规划。只按照当时的城市公园规划要求, 在西南角安排了很小一块公园用地 (其面积与当时各个工业城市规划的公园面积并没有多大区别) , 而将其他绝大部分地块都规划为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因此, 在五六十年代, 在西工区几乎摆满了工业项目和城市建设项目, 结果造成了周代王城和隋唐东都城遗址被破坏的沉痛教训。比如, 在西工区中心就是东周王城遗址, 虽然绝大多数被现代建筑所覆盖, 在遗址遭破坏严重的情况下, 近年来仍有“天子驾六”等大型车马坑、“亚”字型、“中”字型大型墓葬以及大型宫室建筑遗址等重要考古发现, 不难想象在已经被破坏的部分还有多少我们已经永远失去的宝贵财富。因此, “洛阳模式” (即洛阳市50年代第一期规划) 实际上是在社会历史条件尚不具备、中国文物界、城市规划界缺乏大遗址保护经验的背景下, 出现的一个失败的典型。

其后, 80年代洛阳市的文物保护被国家文物局誉为“洛阳方式”, 闻名全国。“洛阳方式”的提出, 源于70年代后期, 中国在“工业学大庆”的高潮中, 广泛推广了大庆石油管理局在松辽平原上首创的“爆破施工方法”。具体做法是先在地基上打洞, 然后埋入适量炸药, 利用爆破, 扩大孔径、压紧土层, 再灌注混凝土。这在当时认为是处理地基的多快好省的方法, 邙山上的施工单位也纷纷采用了这一施工方法。这一方法省时、省力、省钱, 很快为市区的一些单位所效仿。这一施工方法, 在很少古代文化遗存的东北松辽平原是适用的, 但是在洛阳这样地下文化遗存极其丰富的古都, 严重后果, 大量古墓被炸毁, 大批地下文物遭到灭顶之灾, 对隋唐城的遗址, 特别是隋唐城宫殿遗址, 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

爆破施工引起的严重后果, 很快引起洛阳文物部门的关注。为了保护地下古墓, 特别是为了保护隋唐城、周王城遗址, 在洛阳市文物考古部门的有力推动下, 洛阳市政府迅速采取了措施。1981年1月20日, 洛阳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的通告》, 其中第三条明确规定:“我市地下历代古墓甚多, ……古墓葬和古遗址比较密集的地区, 不准采用爆破施工。建筑面积比较小、古墓或古遗址不多的地区, 也必须经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施工范围内的古墓葬、古遗址清理完毕并发给证明书之后方可爆破施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各钻探队, 在业务上有监督权, 每探完一处, 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派员复查无误后, 开据证明, 建设银行方可付款。如果发现有弄虚作假者, 可令其复探, 屡教不改者, 要追究责任或罚款, 情节严重者, 基建单位和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依法起诉。钻探队有责任向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反映重要发现和监督基建单位做好文物保护。”

另外, 更重要的是第一条的规定:“城市建设, 凡属固定建筑, 事先对地基均应进行钻探, 如发现地下有文物古迹者, 基建单位应持钻探图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系共同商定处理, 未经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同意者, 不得施工。市建委、市建局在办理基建审批手续时, 必须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地下文物的处理证明方可办理。”这里面已经包含了后来被称为“洛阳方式”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几个《通知》、《通告》和几次会议, 洛阳市确立并贯彻了这样的规定:凡进行基本建设, 没有文物部门的审批手续, 土地规划部门不办理规划许可证, 计划部门不立项, 城建部门不颁发施工许可证。这一文物部门、规划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审批基建项目的制度, 即“先考古发掘后建设”的“洛阳工作方式”。

然而, 1992年以来, 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的形势, “洛阳方式”的局限性逐步显露。洛阳市文物局领导近年指出:“对于一些政府性的建设项目, 涉及到文物保护工作还要好做一些, 对一些商业开发性质比较明显的建设用地, 许多人的意识就不一定能跟得上了, 他们对先发掘考古再建设的规定, 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赶工期的施工单位, 与以保护文物为已任的文物部门, 意见就发生冲突, 一些比较明确的法律程序被城建部门忽视了。另外, 《文物保护法》规定, 考古发掘的费用要纳入建设成本, 极有可能一些单位在征地后却发现地下有文物没有办法搞建筑, 对文物钻探有抵触情绪;还存在施工单位和业主要赶工期希望文物考古能尽快结束, 而文物部门却需要精心细致按部就班地钻探的情况。在文物保护与建设方面, 需要协调的关系还有很多。在全面提高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方面, 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终于在1994年, 洛阳市第三期城市总体规划开始了。这一次规划, 与1954年第一期规划相比, 最大的区别是文物界参加了规划的全过程, 并且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 要保护洛阳市的文化大遗址。这一目标和决心, 得到了洛阳市领导和城市规划部门的充分理解和支持。1995年8月, 洛阳市第三期城市总体规划完成。规划所取得的最大进展, 是明确规定, 将隋唐都城南半部22平方公里遗址, 作为绿地保护, 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新市区跨越这22平方公里向南发展, 从而创造了在城市中心区黄金地段, 保存超大面积文化遗址的范例。作为真正的“洛阳模式”, 洛阳市第三期城市规划的这一重大举措, 似乎至今没有引起中国文物保护界和城市规划界的注意。据我所知, 在城市发展的中心区黄金地段, 规划超大面积22平方公里的文化遗址保护区, 在中国城市规划史、文化遗产保护史上, 是没有先例的, 在世界城市规划史和文化遗产保护史上, 也是罕见的。它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表现了中国政府、中国文物界和城市规划界对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决心和意志, 也表现了汲取历史教训的勇气和智慧。这才是真正的“远离旧城建新城”的“洛阳模式”。它必将作为洛阳市文物保护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的历史功绩, 载入中国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光辉史册。在这22平方公里上, 目前已经建成了隋唐遗址公园, 与洛河畔的洛浦公园遥相呼应, 并且在遗址边缘地带, 建设了由同济大学设计的洛阳博物馆新馆。

三、对中国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点建议

最后,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严峻局面, 根据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理论的三阶段论、滞后论和补偿理论, 首先, 在体制改革方面, 应该实行重大体制改革, 提出全国文化遗产统一管理、文物部门垂直管理的大中小三个方案, 并且论证了文物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指出这是改变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被动局面的关键性措施;以及建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席城市规划师制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席文物保护专家制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计划性和目的性、重视当代文物保护等具体政策建议。其次, 应该提高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再次, 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筹措方面, 建议在全国基本建设项目统一收取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加大文化遗产保护财政投入、发行文化遗产保护彩票等。最后, 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设方面, 应尽快制订《大遗址保护条例》、《古都保护条例》、《基本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三项建议。

在今天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面前, 只有坚决地采取这一系列重大补偿性措施, 才有可能战胜文化遗产保护的滞后现象, 才能避免在城市发展加速阶段文化遗产严重损毁的局面。文化遗产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遗产, 新的“洛阳模式”不仅仅应该适用于洛阳, 而应该广泛使用在全国的古都建设中, 在推广的过程中集思广益, 因地制宜, 才能和谐地进行昔日古都的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报告[R].2004-03-10.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 1995.

[3]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 (第14卷·文物志) [M].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

[4]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厂志总编辑室:一拖厂志[Z].1985.

洛阳公交 篇4

近日, 集团公司党委召开以“严守党规党纪、做忠诚干净担当合格党员”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会议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建功主持,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洛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翟振朝、纪检组长高顺友、监察室主任李林森到会指导。

会议召开前, 集团公司党委广泛征求了基层单位干部职工对集团公司党委及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基层各单位和干部职工在对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工作总体认可的同时, 诚恳地从各个层面的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通过梳理共征求到七个方面16条对党委班子的意见和建议。

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建功首先代表班子作了对照检查, 他指出, 通过深入的对照检查, 公交集团领导班子在严守党的纪律、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坚持从严执纪、严格责任追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坚强战斗堡垒;强化担当意识、推进履职尽责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政治纪律不够严格, 二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三是责任追究不够到位, 四是基层建设不够重视, 五是担当意识不够强烈。公交集团党委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整改:一要严明组织纪律, 树立良好形象;二要强化理论学习, 坚定理想信念;三要落实从严治党, 严格责任追究;四要加强组织建设, 构建坚强堡垒;五要增强担当意识, 努力履职尽责。

会上, 领导班子成员逐一作了对照检查, 深刻查摆了自身问题, 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一致认为, 今后要加强学习,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加强党性锻炼, 自觉践行党的宗旨, 密切联系群众;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狠抓落实, 务求实效;要强化廉洁从政意识, 树立良好形象。针对提出的问题, 领导班子达成共识, 要认真研究, 积极整改, 尽快制定完善适合企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翟振朝对本次会议给予了肯定。他指出:这次会议会前准备比较充分, 对照检查分析了班子和个人的问题, 明确了下一步的整改方向, 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预期目的。翟振朝就下一步工作强调:一要提高责任心和使命感;二要加强团结, 增强班子凝聚力;三要在管理上更加规范、更加严格;四要改进工作作风, 深入基层多调研、多解决问题, 提升企业外部形象。

孙建功在会上表示, 下一步要深入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抓好整改落实;做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党员领导干部。

集团公司4名员工荣获“洛阳市十佳青年工人”称号

9月2日, 由洛阳市共青团市委、市文明办联合爱洛阳网举办的洛阳首届“青年职业show”大赛工人系统组决赛在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圆满结束。来自市交通行业、中石化、中铝洛铜等企业的一线青年职工共17名选手参加此次决赛。集团公司共有9名选手参加比赛, 经过现场激烈角逐, 张前、宋海岭、焦浩、涂豪滨等4位员工以骄人的成绩进入前十名, 获得“洛阳市十佳青年工人”荣誉称号。

洛阳公交 篇5

9月2日下午,10余名市政协委员在政协副主席李良龙、李胜平的带领下就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对市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进行调研。

下午3时20分,政协副主席李良龙、李胜平等一行10余人在公用事业局局长张好富、纪检组长高国昌、集团公司领导郝辉、薛海滨、李建国的陪同下来到三分公司车场、食堂、修理车间、平等街发车点等察看公交职工的生产、生活、营运流程及场站建设情况,随后在集团公司三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董事长郝辉介绍了集团公司的基本情况,并就涉及公交车辆更新、优化调整线路、交通拥堵治理、公交广告、站台站务设施更新等市政协30件提案的办理情况进行了汇报。委员们对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提案,多次与委员、市民沟通,逐一解决或完善提案表示满意,对于其中存在困难、暂时难以落实的提案,委员们与集团公司领导共商了解决办法。

李良龙副主席在座谈会上感慨地说,此行可用“八个字”概括:感谢:感谢公用局为全市人民公用事业的不懈努力,感谢公交为全市人民顺利出行做出的努力,感谢公用局和公交对提案如此重视;教育:委员们此行感受到教育和震憾,看到公交职工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的同时对公交的困难有了更深的理解;呼吁:自身要做工作,利用政协这个平台,帮助公交呼吁“公交优先”,把公交发展做为为市民办实事的内容;拼搏:从公交自身来讲,要改革创新,继续努力拼博,作为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措施、新办法,在原有基础上把工作做得更好。

洛阳公交推行星级服务

为提升公交优质服务水平,努力改善服务质量,打造公交企业“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事业发展”的良好行业形象,集团公司决定从今年9月起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星级服务。

目前集团公司已制定星级驾驶员管理标准,从今年9月份起用一年多时间,首先在所有一线驾驶员和IC卡充值员中实施星级评定,从一星级评定开始,逐步向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过渡;从一线驾驶员、充值员开始,逐步向星级线路、星级修理工、星级调度过渡实施。

据悉,星级驾驶员实行动态管理,月度检查考核,季度申报评定,根据检查考核结果,评定星级,每月按星级进行奖励。获得市级以上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的驾驶员,可直接评定一星级。

第四个城市无车日: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9月22日,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起的第四个中国城市无车日。今年活动的主题为: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当天,我市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实行了道路交通管制和道路车辆限号行驶,倡导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绿色方式出行。

洛阳“谷水”考 篇6

相传姜子牙尚未出来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伐纣之时乃是一落魄书生, 与民女马氏结为夫妻, 然其只会读书并不懂生存之道, 而其妻马氏乃是世俗之人, 容不得姜尚无所作为, 整日谩骂欺打姜尚, 称其胸无大志匹夫一人, 最终逼得姜尚一纸休书休了马氏。后姜尚云走四方, 最终在渭水河边得遇文王, 并辅佐其兴兵伐纣。伐纣胜利之后, 周武王进行天下分封, 因姜尚功不可没, 被封往齐地。然在去往封地途经洛阳之时, 其原配马氏, 就在今天谷水这个地方拦住了姜尚的队伍, 要追随姜尚迁往齐地。姜尚实难容忍其见风使舵的行为, 遂取来一个青铜器皿, 将水盛满, 然后泼了出去, 告诉马氏, 如若能将泼出的水收回, 他定将带她迁往齐地享福, 然泼出去的水怎能收回, 马氏只得羞愧地离去, 这就是“覆水难收”的故事。

奇怪的是, 就在姜尚泼水之地出现了一条河流, 之后人们都称这条小河为“覆水”, 但时光荏苒,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 居住在覆水边上的人们一代一代相传, 竟将先前的“覆水”传成了“谷水”, 虽说有些离谱, 但是谷水的来历洛阳历来都是这样讲述的。

谷水又名涧水、涧河, 《书经·洛诰》和《书经·禹贡》[1]对其已有记载。《书经·洛诰》曰:“我乃卜涧水东, 瀍水西, 惟洛食。”《书经·禹贡》曰:“伊、洛、瀍、涧, 即入于河。”谷水发源于三门峡市渑池县西境, 经义马市流入洛阳市新安县境域, 后又经洛阳市区流入洛水入黄河。谷水全长一百多公里, 在谷水所经过的境域内, 历史上曾以“谷”字命名的有“谷山”、“谷城” (又称“谷成县”) 、“谷州”和“谷水镇”、“谷水村”等。其他以“谷”字命名的地名除见于史书之外现已不用, 只剩下“谷水村”这一地名仍在使用中。

谷水之名见载于地志文献较早。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和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中, 都对谷水有详细的记载和描述。而依托于谷水而得名的谷州和谷城, 由于傍临洛阳, 在古代王朝的兴起和灭亡过程中亦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作用。如《春秋左传》所载, 定公八年“三月己丑, 单子伐谷城”, 以讨当时威胁周王室安全的儋翩、王子朝之党。现在的洛阳市谷水镇即历史上谷城 (谷成) 县旧址。谷州位于洛阳市西六十余里的谷水之阳, 隋唐时期, 曾在这里置谷州, 时为军事要地。历史上秦王李世民与隋将王世充的东都之战就发生于此。620年, 唐王朝在长安建立之后, 王世充、窦建德两个劲敌占据洛阳, 拒不投降。秦王李世民率大军东征讨伐王世充部, 驻军谷州城。武德四年 (621) 二月, 唐军发动进攻, 王世充率精兵两万自城门突出, 凭故马坊垣堑, 临谷水以拒唐兵, 摆开困兽犹斗的架势。李世民观察地势后, 遂派大将屈突通率步兵五千, 东渡谷水破阵, 自引骑兵自北邙南下, 与之配合。以放烟火为号, 大攻隋军, 两面夹击。又引精骑数十名, 迂回敌后猛攻, 以引诱世充出战。王世充尽全力率师扑来, 殊死拼搏, 秦王世民与众将离散, 被围困在长堤之下, 坐骑矢跌, 扑在地上, 大将丘行恭闻讯即来, 杀退敌兵, 将战马让于李世民, 极力杀出一条血路, 掩护世民冲出包围, 回到大营。王世充也率兵倾巢而出, 决意死战, 从早战到下午, 人困马乏, 王世充只好退却, 李世民率部乘胜追击, 直抵东都城下, 杀敌七千余人。王世充屯门不战。窦建德引兵十万, 号称三十万大军, 从东向西奔洛给王世充解围。李世民得知, 便率精师东击, 生擒窦建德, 俘敌五万余人。王世充走投无路, 只好投降。东都之战彻底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两个武装敌人, 统一了中国, 巩固了刚刚建立的唐王朝政权。

然而“谷水”之“谷”并非粮食的“五谷”之“谷, 亦非“山谷”之“谷”, 它的正确写法为“榖”。“榖”字部首从木, 为一种树木的名称。明清之际, 多种书籍刊印讹误, 遂将“榖”字讹误为“穀”, “穀”为“五谷”之“谷”的繁体字, 其后遂以讹传讹, 约定俗成而称“穀”, 新中国文字改革之时简化为“谷”。如今洛阳市西郊之“谷水村”乃《辞海》等书有关“谷水”的词条。如《辞海》一书注解“谷水”之“谷”说:“谷水, 古水名。即今河南渑池县南渑水及其下游涧水, 东流至洛阳市西注入洛河。东周王城在谷、洛二水合流处东北岸, 《国语》周灵王时‘谷、洛斗, 将毁王宫’, 即此。东汉、魏、晋、北魏都洛阳, 曾导谷水使东出王城北, 合瀍水东注为阳渠, 径洛阳城 (今洛阳市东) 北, 东至偃师县 (今县) 东南入洛;故《水经注》称王城西故渎为死谷, 时已无水, 改以阳渠为谷水下游。隋复故道。近世改称上源为渑水, 自渑池县东合涧水以下称涧水, 别以新安县西北南流入涧一水为谷水。”[2]然而在宋代的文献中, “榖水”之“榖”乃保持其本来面目, 现引证几种古文献记述如下。

“谷水”一词曾出现在战国春秋时期的《国语》一书。在《国语·周语》中, 记载有关于周襄王二十二年时发生在洛阳的一场水灾, 其中有“榖、洛斗, 将毁王宫”的记载, 在宋代编纂刊印的《太平御览》[3]一书和清储欣编辑的《国语选》[4]中“谷”字作“榖”不作“穀”, 同书所引载的《国语》贾逵《注》, 同样将“谷”字刻印为“榖”。

记载有榖水的另一本早期地理文献, 为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一书, 在本书《中山经》中, 有如下几则记载:“又西三十里, 曰娄涿之山, 无草木, 多金玉。瞻水出于其阳, 而东流注于洛;陂水出于其阴, 而北流注于榖水。”“又西四十里, 曰白石之山, 惠水出于其阳, 而南流注于洛, 其中多水玉, 涧水出于其阴, 西北流注于榖水。”“又西五十里, 曰榖山, 其上多榖, 其下多桑。爽水出焉, 而西北流注于榖水, 其中多碧绿。……又西一百四十里, 曰傅山, 无草木, 多瑶碧, 厌染之水出于其阳, 而南流注于洛, 其中多人鱼, 其西有林焉, 名曰墦冢, 榖水出焉, 而东流注于洛。”以上这几则记载, 是据清代吴志伊《山海经注》刊本, “谷水”之“谷”字皆作“榖”而不作“穀”。

另外, 在宋本《太平御览》中还记载有“《山海经》曰:平逢山西十里廆山, 其阳多墵琈之玉, 俞隨之水出于其阴, 北流注于榖, 世谓之孝水也。”这段记载虽有衍文, 但“谷”字仍刊印为“榖”。在《太平御览》引《水经》诸条中, 又引《三辅决录》说:“马氏兄弟五人共居涧、榖二水之交, 作五门客舍, 因舍以为名, 今在河南西四十里, 以《山海经》推校, 里数不殊, 仲治所记水水会, 尚有故居处, 斯则涧水也, 即《周书》所谓‘我乃卜涧水东’言是水也。”又据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武德四年春正月, ……世民移军青城宫, 壁垒未立, 王世充率众二万自方诸门出凭故马坊垣堑, 临榖水以拒唐兵。”[5]其“榖水”一词亦不作“穀”。

与榖水相关的榖城这一地名在春秋时期就曾出现, 见载于《春秋左传》定八年:“三月己丑, 单子伐榖城。”[6]其后汉代曾在新安县东境榖水之阳设置榖成县亦称榖城县, 这一行政县级编置历东汉直至魏晋。另外, 春秋战国时期在今山东东阿县亦有谷城, 而东汉中平三年 (186) 刻立的《榖城长荡阴令张迁表颂》 (又称《张迁碑》) , “谷城”之“谷”刻作“榖”亦不作“穀”。若以此碑为据, 则“谷城”之“谷”应作“榖”, 从“木”不从“禾”。

依榖水设置地方行政区划的尚有榖州。据《新安史迹》一书记载, 隋开皇十六年 (597) 置榖州, 仁寿四年废。唐武德元年 (618) , 改新安郡为榖州, 领新安、渑池、东垣三县。贞观元年 (627) , 移谷州, 治渑池[7]。同时, 在《太平御览·皇王部》载有“武德四年 (621) 二月, 又进屯青城宫, 营垒未立, 世充率众二万自方诸门临榖水而障, 太宗以精骑阵于北邙山, 令屈突通率步卒五千渡水以击之。……萧瑀、屈突通、封德彛皆以腹背受敌, 恐非万全, 请退师榖州以观之。”这里出现之榖州, 亦皆作“榖”而不作“穀”。

榖是古代一种树木的别称。在古籍中曾屡次出现, 如《山海经》说:“榖山, 其上多榖;大时之山, 其上多榖柞。”《诗经·小雅·黄鸟》又说:“黄鸟、黄鸟无集于榖。”唐孔颖达《疏》注谓榖, 恶木也。陆机疏云:“南州人谓之榖桑, 荆扬人谓之榖, 中州人谓之楮。……今江南人绩其皮以为布, 又持以为纸, 谓之榖皮纸, 长数丈, 洁白光辉, 其里甚好, 其叶初生可以为茹。”宋罗愿《尔雅翼》说:“榖, 有瓣曰楮, 无曰构, 其实正赤如杨梅而无核。”

从上述多种古籍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 榖即楮, 又名构树, 三者同为一种植物而有三种名称。由于谷水在历史上和新安有着不解之缘, 或以《张迁碑》中谷城之“谷”, 偶然刻错成“榖”, 不能成为确证, 然而在宋刻《太平御览》卷六二“谷水”之“榖”, 为“榖”而不作“穀”, 这当为“谷水”之“谷”, 原作“榖”之佐证。汉代河南之“榖城”, 因旁临“榖水”而得名, 因古代“榖”和“穀”字形近, 宋以后, “榖城”、“榖水”之“榖”字, 错讹为“穀”, 现在又简化为“谷”, 与山谷之“谷”为一, 约定俗成, 遂失“榖”字原始本义。同时, 在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中, “谷州”之“谷”也作“榖”。

通过查证历史典籍, 我们可以看出“谷水”这一地名始于东周时期, 载记于《春秋左传》、《山海经》、《水经注》等书, 其原名为“榖”而不应作“穀”或“谷”。洛阳为九朝京都之地, 是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 我们在使用“谷水”这一地名时, 应恢复宋代以前使用的“榖水”一词, 以与洛阳古老的历史文化相符合, 而不应该再用“谷水”或“穀水”这一讹误的地名。

摘要:本文梳理了洛阳“谷水”的地名源流, 论述了谷水在古代王朝兴衰过程中具有的重要军事战略作用, 并根据多种古文献的记载, 考证出“谷水”实名应为“榖水”。

关键词:谷水,榖,穀,考证

参考文献

[1]书经[M].湖南书局, 清同治十三年 (1874) .

[2]《辞海》编委会.辞海[M].辞书出版社, 1980.

[3]李昉.太平御览[M].中华书局, 1960.2 (用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重印) .

[4]储欣.国语选[M].二南堂, 清乾隆十四年 (1749) .

[5]司马光.资治通鉴[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2.

洛阳智慧旅游建设探研 篇7

一、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一)智慧旅游概念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当IBM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2008年首次提出“智慧地球”一词之后,便引发了对“智慧旅游”的研究热潮。从研究情况来看,国际上鲜有把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游客广泛参与、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深层次关系,以及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等作为关注的重点,来探索旅游智慧化进程带给旅游业的整体利益。总的来说,主要关注智慧旅游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2000年12月5日,加拿大旅游业协会的菲利普斯(Phillips)把智慧旅游定义为“简单地采取全面的、长期的、可持续的方式来进行规划、开发、营销旅游产品和经营旅游业务。”在他看来,发展智慧旅游需要智慧的管理策略和营销技术,根据游客需要,及时传递信息。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主要关注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一是以马勇、姚志国等为代表从“技术应用论”的角度,对智慧旅游进行定义,他们认为,智慧旅游以人本、绿色、科技创新为特征,利用云计算、物联网、高速通讯技术等信息高科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服务方式,改变人们的旅游消费习惯与旅游体验,从而成为旅游发展与科技进步结合的世界时尚潮流。二是以张凌云、史云姬等为代表,从“管理变革论”的角度解读智慧旅游,认为智慧旅游的目的是提升服务水平,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模式,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把智慧旅游定义为是基于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ICT),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纵观上述内容,国内学者在概念方面存在共识,他们都赞同智慧旅游的发展依赖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高科技技术,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来改善旅游发展模式、管理方式、旅游服务质量。

(二)国内智慧旅游的发展方式

国内旅游业发展相比西方国家时间较短、经验不足、资本基础较薄弱,因此,国内在智慧旅游建设方面政府起主导作用,主要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形成国家和地方规划,整合旅游相关资源,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指导、协调市场主体参与的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激励旅游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实现智慧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完成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数十年方才完成的旅游业变革。在国内,智慧旅游已被纳入“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体系之中,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在这一精神指引下,旅游业开始寻求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旅游产业体系与服务管理模式重构方式,以实现旅游业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质的跨越,受智慧城市的理念及其在我国建设与发展的启发,智慧旅游营运而生。另外国家旅游局还部署了“智慧旅游城市”的试点工作,确定洛阳等13个城市为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在这一机遇下,洛阳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智慧旅游发展计划。

二、城市智慧旅游基本架构分析

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智慧旅游可视作智慧城市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简单的来说,智慧城市是一棵树,而城市智慧旅游是这棵树的一个树杈,为实现智慧旅游的某些功能可借助或共享智慧城市已有的成果。因此,城市智慧旅游的架构体系依托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是将物联网感知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融入“数字城市”中,从而实现对“数字城市”的质的提升与飞跃,达到经济上健康合理可持续、生活上和谐安全更舒适、管理上科技智能信息化,真正实现人与城市的完美融合。而城市智慧旅游就是借助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设施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链,为旅游市场主体的旅游活动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其基本架构主要包括技术层、应用层、产业层和关联层。智慧旅游的技术层就是指智慧城市依托的新技术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包括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它为城市智慧旅游的根基,也是智慧旅游的来源。应用层是指技术层与旅游要素相融合,即把新兴技术运用到旅游要素中,为智慧旅游的科学有效发展提供依据,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分析智慧化、旅游服务智慧化、旅游环境智慧化、旅游营销智慧化、旅游接待体系智慧化等等。产业层是指通过渗透在旅游业各个市场中的智慧因素而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的丰富,不仅包括智慧要素在原始旅游产业和部门中的实践,而且还包括智慧城市背景下带来的新的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兴起。关联层就是指上述所提到的,城市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存在是与智慧城市的其他部件相互关联在一起的。一方面,智慧旅游的构建体系与其他智慧产业体系都依赖于智慧城市的感知层和技术层,实现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相应地,智慧旅游体系构建同时也需要借助与旅游相关的其他产业智慧化体系的构建。

从上述城市智慧旅游的基本架构体系来看,其设计重点应落实在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旅游信息资源,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旅游产品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的挖掘;二是要慎重选择城市智慧旅游各个项目的商业模式,形成良好的产业效应;三是要紧跟新科技发展步伐,注重云计算、云存储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通过云平台的方式整合城市各种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一个城市的旅游云,整体提升智慧旅游的建设水平。

三、探研洛阳市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一)体系构建的可能性条件

洛阳市智慧旅游体系构建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洛阳是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在智慧旅游的建设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起主导作用;二是洛阳市有良好的旅游资源,游客量大,为满足深入体验的需求,游客对旅游服务信息的要求全面而便捷,洛阳市智慧旅游体系的构建有强烈的市场需求;三是自洛阳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之一以来,洛阳市政府着手进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确立了以云计算架构建设综合数据中心的思路,建设支撑旅游产业及公共服务数据库,目前全市智慧旅游综合数据库已相当完善,并且全市3A级以上景区推进数字化景区建设,为游客提供无线上网、自助导游等智慧化服务,可以看出近年来洛阳市智慧旅游的发展已具规模;四是洛阳目前已制定了《洛阳市智慧旅游城市工作方案》《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方案》,确定了“1个中心(旅游综合基础数据库暨云计算中心)、1个基础(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4个平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旅游综合监管平台、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智慧旅游市场营销平台)和8个智慧旅游业态(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饭店、智慧旅游餐饮、智慧旅游购物、智慧旅游乡村、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交通、智慧旅游娱乐)”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总体框架,本文希望结合政府的建设框架,提出自己的构建体系,以期为洛阳市智慧旅游体系的构建贡献一份力。

(二)洛阳市智慧旅游建设目标

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满足市场活动主体个性化需求,提供便捷而全面的高品质服务,除此之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企业、政府管理等方面的运用,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因此,洛阳的智慧旅游也应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智慧旅游体系的构建,来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改进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洛阳市智慧旅游建设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大数据时代下的游客、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当地旅游资源。对于游客来说,智慧旅游建设目标主要是让不同类型的游客拥有更加智能便捷而又愉悦的旅游经历;对于相关行业,主要是为旅游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管理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对于旅游资源,主要是促进洛阳市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创新旅游产品,使洛阳旅游资源拥有更强的生命力,构建洛阳旅游文化云。

(三)洛阳市智慧旅游总体构想的设计理念

洛阳市智慧旅游总体构想的设计理念主要是为实现旅游的智慧化而提出的。洛阳市智慧旅游应在技术、应用层的支撑下,构建资源统一管理、信息共享、应用广泛而便捷的城市智慧旅游总体架构,重点建设数据库,数据库是智慧旅游的生命线,没有数据的智慧旅游只能是空中楼阁。洛阳智慧旅游应确立以云计算架构建设综合数据中心的思路,建设支撑旅游产业及公共服务数据库,建立包括旅游公共服务数据、产业数据和综合管理数据交换系统。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同时,还应以中央管理平台为中心,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统辖与旅游相关的各个方面。

(四)洛阳市智慧旅游的总体架构体系

洛阳市智慧旅游的总体架构是:在完善智慧城市基础公共保障的前提下,主要分为旅游相关主体应用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两大层次,并统一在中央管理平台之下。

如图1所示:

1、旅游相关主体系统

在洛阳智慧旅游总体规划体系中,旅游相关主体系统包含游客、景区、旅游社、饭店、其他服务者以及政府部门六大主体对象以及一套安全保障体系,实际上他们不仅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智慧旅游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智慧旅游主要是深化旅游体验和提供智能服务,因此,“游客”与“政府部门”在该系统中处于主要地位,而景区、旅行社、饭店以及其他从业者在该系统中作为游客体验与政府管理的实际载体而存在,共同组成智慧旅游的服务业者。可以看出,旅游业各个主体之间联系贯通,使智慧旅游主体更显完善而全面。智慧城市基础公共保障则包含智慧环保、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突发事件智慧防控六个方面,该体系虽不完全直接隶属于智慧旅游的主体系统,但对智慧旅游主体的运作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1)游客

主要是指使用洛阳智慧旅游网络平台的游客,他们通过旅游年票、移动应用终端APP、信息服务触摸屏、智慧旅游咨询预订查询终端等进入并访问洛阳智慧旅游系统,以获取所需要的旅游相关资讯和智能服务。

(2)景区

洛阳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资源丰富,游客量大,在智慧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洛阳景区着手进行智慧化建设,该系统主要包括手机二维码电子门票、无线旅游平台、景区客流动态监测系统、景区信息发布系统、旅游资源管理系统、景区定位导航系统等。

(3)旅行社

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整合各种相对分散的旅行社业务信息、资源,为旅行社提供统一的界面、工作环境以及一种快速安全的数据交换标准,并做到及时汇总与更新,使旅行社业成为一个有机的、紧密联系的、高效的、共享的整体。旅行社信息系统主要是为旅行社以及服务对象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信息系统。

(4)饭店

饭店信息系统包括顾客数据管理系统、客房服务系统、饭店内部运营系统等子系统,目的是便于饭店的正常运营和管理,以及维护旅游者的权益。

(5)其他

这类旅游从业者,主要包括旅游在线服务商、各种服务业者,他们通过智慧旅游系统获取精确的旅游资讯,服务于旅客。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

(6)政府部门

主要是指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该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旅游门户网站集群、智慧旅游指挥系统、12301旅游服务热线、智慧行政办公系统、旅游行业监督管理系统。特别是洛阳市政府部门近期开通的智慧系统统辖全局,即可对景区客流动态进行实时监控,也可通过旅游车辆GPS系统实现对旅游团队的监控,使洛阳旅游业在一个整体的框架内有条不紊的进行。

(7)公共保障

智慧城市基础公共保障则包含智慧环保、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突发事件智慧防控六个方面,该系统的建设是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城市资源,为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旅游业等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市民和游客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2、技术支撑体系

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和基础服务系统,统一为旅游相关主体应用体系提供全面而强大的支持服务。

(1)技术层

该体系中的技术层就是指智慧城市依托的新技术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包括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它为城市智慧旅游的根基,也是智慧旅游的来源。

(2)旅游资源数据库

CIS数据库、游客资源数据库、旅游资源数据库、与旅游相关的交通等行业数据库等都是典型的旅游资源数据库,洛阳智慧旅游建设总体构架设想是从大旅游的格局以及旅游信息化整体和全局出发,目的是实现各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在全市范围内制订标准与规范的数据,建立有效的旅游资源共享机制,数据库资源实现分级管理。

(3)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系统

该系统包括呼叫中心、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撑、地理信息服务、智能服务、融合通信服务等方面。从包含的内容来看,该部分就是一个信息接口平台,被旅游相关主体对象所使用,能够统一管理和智能调度各种旅游资源,并提供旅游资源调控、运行态势监督、资源使用、统计旅游情况预测等功能。

3、中央管理平台

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在功能上是作为洛阳智慧旅游的大脑和枢纽,在整个智慧旅游总体架构中起到匹配、整合、协调、联动各个旅游相关主体应用系统和管理系统的作用,在实现智慧旅游各子系统相关高层业务数据统一抽取、融合共享的基础上,与多种配套保障体系相互配合,对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主体应用系统进行统一协同管理,实现多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并为旅游行政管理单位人员提供统一的入口,以进行旅游行业监控与管理。

四、结语

洛阳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通过科学的智慧旅游规划和总体架构设计,顺利地推进了智慧旅游建设的进程,目前已完成了智慧旅游网站集群提升、12301旅游咨询服务热线提升、入境关怀、智慧旅游移动应用终端APP(洛阳旅游指南)、智慧旅游咨询预订查询终端等15个项目建设任务,同时智慧旅游指挥中心正在线运行,洛阳市政府正积极加快智慧旅游主体建设。纵观洛阳智慧旅游的发展,景区、饭店、旅行社等相关主体基本上已实现智慧的管

上一篇:法律服务的新认识下一篇:材料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