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市规划分析

2024-09-09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共8篇)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 篇1

核心提示近日,我市出台《洛阳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1~2020)》,引起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一核、四主、四副、二十区”的商业新格局,将大幅提高洛阳商业的辐射范围与综合竞争力。消费品零售额5年增长2.4倍2005年至2010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40.7亿元增至808.8亿元,增长2.4倍。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商业网点5.08万处,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47万人。中心城区拥有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74处,商业街20条;拥有各类市场246个,其中农贸市场76个,专业市场145个,初级市场16个,二手车市场7个。中心城区人均商业零售面积0.98平方米,较2005年提高0.23平方米。虽然我市商业发展势头迅猛,聚集效应逐渐增强。但随着城市框架拉大,现有商业网点存在的空间布局、市场体系与结构不尽合理;市级、区级商业中心档次不高,缺乏主力店和有实力的大型超市引领;传统商品交易形式仍然占据市场主角,新型商品交易形式如电子商务、电话购物、电视购物等推广迟缓,商业经营方式落后;工贸、农贸、商旅融合度不够;交通制约问题比较明显等,阻碍了我市商业快速发展。一核、四主、四副、二十区为更好地适应新一轮发展形势,我市在《洛阳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6—2010年)》的基础上,制定了《洛阳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1—2020)》。新商业规划中,洛阳商业将呈“一核、四主、四副、二十区”格局,即以洛阳新区为商贸核心区,西工区、涧西区、老城区、伊滨区为市级主商业中心,王城大道-九都路商业中心、南昌路-丽春路商业中心、九都东路-启明南路商业中心、道北商业中心为市级副商业中心,金谷园、七里河、红山乡、谷水、聚客隆、九都东路-定鼎南路、东花坛、华夏路、高新区北方、大学城、洛阳龙门站、安乐、李楼、丰李、龙门、白马寺、吉利、伊滨区东中西等20个区级商业中心。核心商贸中心南移与老规划相比,新商业规划有不少亮点。一方面我市商贸核心区将从西工区移至洛阳新区,新核心商贸区将以展览路为轴线,西至通济街,东到关圣路,北至政和路,南到牡丹大道;依托关林商贸城、关林综合批发市场、洛阳宝龙城市广场、泉舜财富购物广场(在建)、正大国际广场(在建)、钼都利豪大酒店、红星美凯龙广场、丹尼斯百货政和路店等网点,形成现代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加大了对道北地区、伊滨区、洛阳龙门站等区域商业发展的力度。今后,我市还将着重发展旅游商业。将积极推进网点建设,形成大型旅游商品交易市场、旅游商业区、旅游历史文化街区、风情购物街、特色店和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的旅游购物店、专业文化艺术生产销售村镇等构成的旅游商业网点体系。中心城区的商业零售网点与商业街的规模也都将扩大,计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将达166处,其中规划新建91处;符合标准的商业街达到25条,其中规划新建14条,改造提升7条。辐射能力扩大促升级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相关人员表示,新商业规划中,我市中心商业区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了层次提升,引导大型零售商场顺应差异化经营思路,向主题百货发展,依托大型商业设施,调整商品和经营结构,强化现代化经营手段,提升经营层级。更加注重改善中心商业区购物环境,提倡室内环境室外化,开设高档休闲娱乐场所,形成休闲与购物相结合,综合百货与主题百货相结合的特色商业风情街区。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新商业规划实施,新区核心商贸区商业的聚集度、设施品位、新型业态比重、服务功能都将得到提升,未来洛阳商业将成郑洛经济走廊的商贸核心区。而布局在310国道与洛常路交汇处、中州西路与310国道交汇处、关林市场、连霍高速以南至310国道区域、陇海铁路附近的“东、西、南、北、中”五大商贸物流聚集区的形成,将拉动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这对提高我市商业的辐射范围与综合竞争力,促进商业的整体升级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 篇2

一、沈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一) 开发利用概况

沈阳现状地下空间开发总规模约1222万平方米。占地上总建筑面积约4.1%。地下空间地域分布呈现区域聚集特征, 主要分布和平区、沈河区以及浑南新区等城市中心区, 占中心城区总开发量的62%。金廊、太原街、方城等城市公共中心地区是地下空间开发最集中、开发强度最高的区域, 三个地区的开发总量约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总量的37%。

以公共建筑地下室和居住用地地下配建为主, 居住用地地下占45.3%、经营性公共设施用地地下占43.3%;道路及广场等公共用地地下占10.2%, 主要为地下街和地铁;工业、中小学用地地下空间开发较少, 仅占1.2%。地下空间使用功能主要有地下停车、地铁、人行通道、市政设施, 商业、隧道等。从开发层次来看, 各功能相对单一, 多数未与地面功能有机协调, 缺少整合。

(二) 地下空间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市地下空间的连通性不足。

一是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物的连通不够。沈阳地铁1号线、2号线已经投入运营, 但是由于工期原因, 以及车站周边的土地开发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没有系统考虑, 车站与周边地下空间没有连通。二是商业商务区的建筑地下室缺乏连通。例如沈阳青年大街 (金廊) 是沈阳近期重点建设的商务区, 高楼林立, 成为沈阳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区。但是由于建筑地下室之间缺少连通, 青年大街又是交通主干道, 车流量巨大, 大街两侧高楼之间的人行交通环境恶劣。

2. 地下街的开发建设反映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水平的落后。

地下街与周边地铁站及开发地块缺少连通整合, 没有充分发挥作为地下发展轴的纽带连通作用, 空间环境质量不高。出入口设置没有充分考虑与两侧建筑地下以及开敞空间相结合, 过度占用人行道空间。

3. 对城市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设施地下化建设缓慢。

城市中心地区停车问题日益突出, 大量路面被停车占用, 迫切需要加大地下停车库的建设。城市主要交通性干道重要路段和节点区域, 交通已经饱和, 迫切需要利用地下空间进行立体化改造。随着城市不断更新, 金廊、太原街等城市中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容量无法满足长远发展需要, 迫切需要进行集约化、管廊化改造。局部地区高压架空线、垃圾处理设施等影响城市环境, 需要地下化改造。

4. 地下空间相关法规建设落后, 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政策法规是引导、规范地下空间利用的基本保障。与国内其他大城市一样, 沈阳在具体政策和法规制定方面严重滞后, 特别是在地下空间权属以及融资、税收、地下沿线捆绑开发制度、相关的技术规范等, 迫切需要加快制定。

5. 缺乏统一的地下空间信息平台。

沈阳市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平台, 城市地下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基本保存在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 基本上处于专业管理功能需求层面, 缺少综合完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有的还停留在利用图纸、图表等纸质保存管理层面, 存在着资料不全、查询不便、更新速度慢、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由于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封闭、资源不能共享, 严重影响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构想

(一) 发展模式

结合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沈阳市主城区城市发展布局, 形成以地铁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动源轴”, 对地铁车站地区进行统合规划、整体开发, 实现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以城市中心、副中心、商业区、交通枢纽、城市绿地、广场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等为开发的节点, 结合城市建筑物的地下空间开发, 逐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地下空间体系。

(二) 空间布局思路

地下空间布局应与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发展相协调, 实现上下一体、协调发展, 充分依托地铁线网, 串联重点地区公共空间, 形成公共空间网络体系, 统筹安排竖向功能分层, 促进地下各功能系统有序发展, 强化重点地区地下的连通整合, 促进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网络化。

(三) 重点开发内容

1. 地下交通系统。

发展地下空间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战略选择, 统筹考虑地面交通与地下交通, 有序衔接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 形成网络化、立体化、层次清晰的地下交通系统。逐步形成以地铁线网为骨架、以地铁车站和交通枢纽为节点的地下人行网络, 有序衔接各种交通方式, 创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

2. 地下市政设施。

规划建设安全高效的市政基础设施,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科学合理规划设置市政基础设施系统, 达到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建设与地下空间协调发展的效果。

3. 地下公共空间。

沈阳地下公共空间规划重点考虑城市的重点地区, 应根据自身特点建设功能各异的地下综合体, 地下综合体的建设应尽量与地铁车站的建设相结合, 起到缓解地面城市功能交叉拥挤的作用。

4. 地下停车场。

一是地下公共停车场。大力发展地下停车系统, 保证地下停车与公共交通地铁站合理衔接换乘, 同时注重地下停车与周边商业、建筑的相互连通, 中心城区以地下公共停车为主, 外围新城采取地下公共停车与配建停车相结合的方式, 从根本上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实现城市地下交通效益最大化。二是地下配建停车场。根据停车配建原则, 同时参照其他城市经验, 按照分区域分类别原则提出沈阳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

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一) 制定和完善地下空间法规体系和相关政策

加快推进相关法规的制定工作, 明确地下空间产权、各主管部门职能、规划编制、建设许可程序和使用管理等内容, 使地下产权登记、用地审批、地价政策等方面有法规依据。明确地下公共步行空间的产权, 确定各连通要素的实施主体和时序安排, 明确各相关实施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明确连通建设中的各项政策。加快制定包括税收、融资、政府基金或补贴、捆绑开发等鼓励地下空间开发的政策法规。

(二) 制定地下空间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是一门涉及面很广、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 它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必须有一套技术规范、规定、标准和措施。需制定沈阳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标准。

(三) 加强重点地区地下空间规划编制, 推进向综合化网络化发展

应加强重点地区地下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 在重点区域创造城市地下空间的精品工程, 有助于提升地下空间的社会认知度, 从而以点带面, 形成城市地下空间的整体网络格局。

(四) 建立地下空间信息平台, 提高管理效率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 篇3

关键词:旅游 传统文化 创新 当代艺术

洛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城市,提到洛阳,龙门石窟、牡丹花是最容易被联想到的词汇,“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可谓最恰当的概括。“眼球经济”、“无烟工业”——旅游业已成为洛阳的支柱产业之一,可以说这座城市已经具有了自身的品牌。但同时作为一个并非省会的中部城市所面临旅游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单拿洛阳的符号牡丹花来说,山东省菏泽市每年也举办牡丹花会,甚至提出了“菏泽牡丹甲天下”的口号,一度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游客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所以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更要对洛阳的旅游资源加以分析和审视。

洛阳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这旅游的资源无非主要是两大类即历史遗迹和牡丹花卉。花卉种植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所以概括起来支撑洛阳旅游的精神内核其实就是传统文化,也是洛阳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文化是软实力,旅游文化上的强大才是正真的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着纷繁和前进的世界,传统文化不应停下脚步,所以传统文化要面向新时代、要创新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了。

洛阳的艺术市场和艺术活动相对单调、创新不足。依托于“牡丹花城”的背景,洛阳有不小的国画市场,绘画的内容也主要和牡丹花卉有关。甚至一些私人开办的所谓“当代艺术馆”的艺术品场馆和商店也是以传统的国画为主,内容单调,多是商品行画,并没有多少艺术活力,对年轻的游客吸引也不足。所以艺术领域的发展可以有巨大的上升空间。那么要怎么创新?用哪种形式创新?从而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紧跟时代脉搏,以致推动本地旅游经济?

创新是通过现代观念对已有事物的再认识,而具有现代观念特征的当代艺术可谓是一种崭新的形式。用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活动来推动洛阳现代文化的发展,同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当代艺术于1960年代在西方逐渐兴起,在全世界掀起了新艺术的潮流。当代艺术家用理性的观念重新来审视传统的艺术和社会,通过艺术活动来表达崭新的思想和意识,使艺术的发展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当代艺术包括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行为艺术等形式。它突破了固有的绘画艺术形式。在艺术史上最早的当代艺术品当属杜尚的作品“泉”,他把生活用具搬到了艺术展厅,表达了“生活就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念。此后在欧美国家不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当代艺术家,比如克莱恩、曼佐尼、博伊斯等,亚裔艺术家有大野洋子、白南准等。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和思考,在讨论中更被广泛的认识。

当代艺术在中国发展有近三十年的时间,官方或准官方的大展有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大型活动。著名的有2005年法国当代艺术家雅尔在北京故宫举办的激光音乐会,盛况空前,世界瞩目。

当代艺术具有思想性、表演性、展示性等特点,具有集体观赏的特征,不仅是艺术本身发展上的进步,同时和旅游业有很强的兼容性。

首先,从思想性上来看。以往洛阳花会期间的大型活动主要是文艺表演,而且以流行音乐明星为主,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内涵,和其他地方的类似活动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大小小的明星跳跳唱唱、一哄而散。而当代艺术却有着鲜明的思想性,当代艺术就是观念艺术,在作品中体现人的思想和意识。比如1996年法国著名当代艺术家让-皮埃尔-莱诺把一只涂成黄色的巨大花盆在故宫展出;2003年,他的一只红色花盆,被命名为红色聚宝盆,在上海展出并成功出售。莱诺就是通过日常的用品作为其创作的材料,用花盆来表达包容性和美好的愿望,两次来中国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点展示使用了不同的两种颜色,虽然简洁,但是确实这位艺术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在故宫展出的花盆使用了和皇家一样的颜色,但物品确实最普通的器物——花盆,艺术家在似乎在表达着对故宫在时代背景下变迁的直观感受。在上海展出时使用了大红色,似乎是对这个现代的东方巴黎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的赞叹。

其次,从表演性上来看。在中国最近一次比较轰动的当代艺术表演要数2005年法国音乐家雅尔的激光音乐会。雅尔采用了激光和声音相结合的表现手段,扩展了人的视听感受,在光影和声音的魔幻氛围中使人感受到高科技条件下的当代艺术之大美。

最后,从展示性上来看。作为艺术品,当代艺术也需要展示才能产生它的价值。在展出过程中自然就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洛阳新区新建的洛阳博物馆气势恢宏,展出的物品大部分都是古董和文物,缺乏一些现代的艺术品,内容相对单调。所以可以每年在花会期间在博物馆或者在某个室外场地搭建一个临时的展示平台来展示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邀请名家来参展也可以举办大赛。在展出期间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论坛,增加信息传播量和途径。

在当代艺术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极调动洛阳本地的资源。比如,洛阳有多所大学,其中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都有艺术类本科专业,该专业的广大师生对当代艺术有兴趣和热情的人也有很多,可以调动他们的热情投入到当代艺术的创作和活动中来,这样不仅活跃了洛阳的艺术氛围,也激发了在校师生的学习和创作热情。

把当代艺术包括包括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行为艺术等引入到地方城市旅游活动中,使二者结合起来塑造洛阳的新旅游文化。这是对洛阳文化艺术事业和旅游事业的新思考,具有崭新的理论意义。当代艺术使洛阳给人的感觉会更加现代更加时尚,这样不仅不会消弱传统文化的影响反而会更加映衬出传统文化的历久弥香。在现代和传统的交相辉映中,洛阳的旅游业会更上一层楼。

本文为河南省洛阳市社科联2012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课题《当代艺术促进洛阳城市旅游文化发展的可行性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B206

阳城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4

为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决策,抢抓机遇,实现医院建设和事业发展新跨越,更好地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医院2014—2019年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医院发展现状

商丘仁和中医院于2001年建院,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科研、教学、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院。

(一)医院发展背景

医院占地6亩,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设置床位150张,年门诊量3余万人次,年住院病人2000余人次。现有职工103人,中、高级职称25人。设有12个临床、医技、职能科室。医院能够运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诊治各种常见、多发、疑难病症。医院拥有万元以上大型设备C型臂X光机、CT、数字胃肠机、DR、彩超、关节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超声乳化仪、心电工作站等。中医特色专科有肛肠烧伤科、皮肤科、名中医馆等科室。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建院以来尤其是近二十年,医院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许多环节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人才梯次结构不尽合理、卫生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人员比例偏低;部分临床科室中医特色不浓;中医药特色诊疗与专科优势不够突出,尚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多层次的诊疗需要;中医药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仍须进一步提高等,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医院发展形势分析

医改《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随着医改的深入,对中医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发展环境和形势也将为我院建设和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事业,将在政策、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特别是中医特色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同时随着人们对医学知识认识的提高,中医中药越来越受到患者的认可,这既是医院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需求。

二、2014—2019年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标准,坚持“促进人民健康长寿”的办院宗旨,突出“文化立院、科技强院、人才兴院、服务富院”的办院方向,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路

医疗、教学、科研的同步发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和科技进步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为我区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富裕、宜居、和谐示范区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到2019年,争取建成“总体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学科建设领先、医疗技术优良、中医特色突出,医疗服务满意”的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综合实力处于省内同类医院先进水平。

(三)主要任务

1、医疗工作

2、科研教学

3、加强中医药事管理

4、人才队伍建设

(1)建立优秀人才的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重视学科带头人建设,有计划选拔、培养、引进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重点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加强中医人才培养。采取师承教育、定向培养、进修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大力强化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名中医培养战略。

(3)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人员学历结构。经过五年努力,使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梯队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各类人员的学历层次达到“二甲”中医医院标准要求,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5、硬件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的相关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引进必要的高、新、尖医疗设备,为各科配置基本的医疗设备等,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6、专科专病建设。

7、中医特色建设。

8、建立完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创建节约型医院。

9、完善总务后勤服务体系。

10、加强党建与群团工作,确保医院健康、和谐发展。

11、提高医院的综合满意度,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

三、实施措施

(一)合理调整和配置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合理设置科室,突出中医特色,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2、完善急诊科建设,进一步提升我院急诊急救能力。、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在“2011-2015规划”期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要扎扎实实地把“三名”战略落到实处。

一要实施“名医”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实用型专业人才,为医院发展提供坚实基

础。

二是加快 “名科” 建设。一方面瞄准中医特色优势明显,疗效确切,有特色的新技术、新方法,创建本地区有特色的专科;另一方面,与高校及省级医院合作,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担任我院学术顾问,运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尽快提高知名度,树立专科品牌。

三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强基础管理,重视设备更新,优化服务质量,美化整体环境,按照“二甲”中医医院标准,加快 “名院” 建设。

4、综合考虑收治患者的数量、病种、床位使用率、周转率及科研情况,增加人员配备,使之完全达到“二甲”中医医院标准要求。

5、强化医护人员的科研意识,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申报,鼓励开展与临床紧密结合,以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为主攻方向的科研项目,使我院的科研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强中医从业人员人才梯队的建设。

实施“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为主的“三名”

才梯队建设,推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拓宽渠道,继续通过招聘形式招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有计划引进本科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为实现我院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支撑。

二是对退休的名老中医,继续发挥他们的“名医”效应,带动中医学科建设。鼓励开展名老中医专家带徒。加强传统中医药的传承工作,坚持以老带新,充分发挥名老中医传帮带作用,言传身教,培养新秀。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中医知识培训,制定医院医护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并实施,组织开展中医经典理论培训、临床中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结合重点专科建设,加强中青年技术骨干培养,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奠定基础。

(三)深化中医药文化建设,打造健康和谐医院

1、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是全体员工在工作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011-2015规划”期间,我们要继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2、正确处理好医院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基础质量

与远期发展、业务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关系,推进医院的和谐发展。

(四)加强总务管理,健全后勤保障体系

健全总务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后勤服务资源,建立和完善的后勤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后勤物资的采购、验收、出入库保管、供应、维修等环节的物业管理工作,严格审批、报销、结算手续。对大宗物资的采购,实行论证、申报、审批和参加公开招标制度。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后勤保障系的正常运转,更好地为临床一线服务。

四、监督与评审

(一)成立阳城县中医院中长期规划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制定与督查,建立经常性监督制度,对规划实施开展评审。

组 长:王学雷

副组长:于小瑞 石加良 侯秋霞 王添惠 成 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二)各科室经过认真分析、讨论,着重对规划实施的进度和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为规划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

(三)各科室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阶段性()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

五、附

(一)本规划经医院职代会通过之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重大问题需修改,应当由规划领导小组提出,经职代会审议通过。

(二)本规划由医院中长期规划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市消防规划文本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市城市消防规划是**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在规划区内的所有涉及与消防有关的建设活动,均以本规划为指导。

涉及到具体的消防技术问题,应根据相应的国颁消防技术规范执行。

第二条

本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具法律效力,若需调整,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条

凡以前编制的各项规划在消防要求上与本规划有矛盾冲突的,均以本规划为准。

第四条

规范范围

本次消防规划范围与**市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规划建城区范围相一致,总面积74平方公里。规范范围:东至通榆河,西至西绕城公路,南至市开发区和盐都县新区南界址,北至西绕城公路一线。

第五条

规划期限

近期:1997年——2000年。远期:2001年——2010年。第六条

规划依据、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3、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4、**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草案)。

5、**市“九五”消防发展规划。

6、**市市区各分区规划。

7、江苏省消防条例。

8、江苏省公安厅《城市消防规划编制要点》。

9、各类消防技术规范。第七条

指导思想及目标

1、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建设有现代化消防保障体系的现代化城市;不断完善城市消防设施,使其与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安排,协调发展。

2、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重点改造老城区的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地段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区,加快和完善经济开发区和盐都县新区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

远期目标:建设设施完善、装备先进、水陆结合的现代化消防体系,增强全市抗御火灾尤其是特大火灾以及处臵毒气泄漏、化学危险物品爆炸事故的能力,提高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救灾能力,实现消防队伍和设施向多功能发展,使之成为同火灾作斗争的战斗队、抢险救灾的突击队、应付突发事件的机动队。

第二章

消防安全布局规划

第八条

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品单位的安全布局。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的污染工业区和危险品仓储区安排在城市的下风下游城北片,老城区内有关工厂、仓储应逐步迁出至城北片,消防安全布局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规划。

1、老城内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的二、三类工业企业市橡胶厂、制药厂、北港液化气站、汽车公司油库等必须从速外迁至相应的工业组团内。

2、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的单位必须把所储存的物品迁至城北片通榆河与铁路之间的危险品仓储区。

3、按照相应的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建设相关的工业区和危险品仓储区。工业区设在城北片人民路以西、串场河沿岸。危险品仓储区设在城北片东北角铁路线以东,并应加强消防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4、加油站,液化气供应站,煤气储配站、调压站的选址建设必须根据专项规划并结合相应的消防技术规范执行。煤气储配站宜布臵在市区边缘,加油站宜远离居住区布臵,液化气供应站、调压站应与周围建筑物保持足够的防火距离,且均要有充足的消防水源。应与周围的建筑物保持足够的防火距离,临水则应布臵在城市和重要建、构筑物的下游,并严防溢漏油品流入水域。

第九条

市区建筑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控制三级耐火等

级,严格限制四级耐火等级,完善新建建筑的消防通道、消火栓及建筑消防设施配套设臵。

第十条

老城内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密集区,如先锋岛地段、太平桥周围地段、八十间地段、东闸新村等,应统一纳入城市改造规划。为改善这些区域的消防条件,需结合不同的区域特征,分别采用拆除建筑,采取防火隔离,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改善用火、用电条件,开辟防火隔离带和消防通道,增设消防水源等办法。

第十一条

规划范围内市级以上文保单位都属消防重点防护单位。在文保单位内部消防设施不健全的须查漏补齐,在文保单位外围应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第十二条

新建老城内的110千伏及以下线路宜采用电缆下地直埋或电缆敷设,老城外高压线路应按规范留足一定宽度的走廊。根据建、构筑物供电负荷等级要求规划电压的配电级数。

第十三条

城市地下街、地下停车场、建筑物地下室和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在满足防空抗毁能力的同时,还应与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相结合,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合理设臵防火分隔、安全疏散、火灾报警、灭火、排烟等设施,并合理确定使用性质。

第十四条

结合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等建设,设臵城市灾害避难场所。

第十五条

组织好易燃、易爆品和化学危险品的运输路线,规定危险品运输路线为:西绕城公路、建设路、西环路、通榆路、站前路、南环路、黄海路、盐北路、人民北路,其中进入老城内部的道路应限时通行。

第三章

消防站规划

第十六条

消防站布局原则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并考虑建筑、道路、水系等要素的基本特征,提出消防站布局的三点原则:均衡布局、重点防护;水、陆联防;交通便利,接警后五分钟到达责任区边缘。

第十七条

消防站布局按责任区分为六个消防分区,分别为:城北、城东、城中、城南和**经济开发区、盐都县新区。

第十八条

规划范围设臵11个消防站。目前已有2个消防站,规划增设9个消防站,含3个一级消防站,4个二级消防站,1个三级消防站,1个水上消防站。(详见图)并规划在一中队设特勤站。

第十九条

消防站的建设严格近部颁标准执行。

第四章

消防通道规划

第二十条

规划城市消防通道体系由市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巷道组成。巷道宽度不小于6米,净空不小于4米。

第二十一条

应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改善消防通道所依赖的大环境。

第二十二条

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必须满足消防通道要求。旧城改造中提倡成片开发,反对见缝插针。沿街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必须按规定退足。

第二十三条

尽快解决城市交叉口和部分地段的交通阻塞矛盾。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道路的随意占用,对占用消防通道的违章建筑应限期拆除。

第五章

消防供水规划

第二十四条

按城市供水规划,统一改造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合理确定城市供水干管的管径。在旧城改造中,改善老区供水条件的同时,要优先提高消防设施水平。在新区建设中,管网建设与道路建设应同步实施。消防供水应保证双水源,在我市,城市消防供水除主要依靠城市供水系统外,还应充分利用水体丰富的优势,在串场河、蟒蛇河、新洋港、通榆河及小洋河建设消防专用码头。(具体详见消防供水规划图)

**市消防供水标准采用同一时间内发生2次火灾,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0升/秒,灭火时间为3小时计,消防用水量为2160吨,该用水量在城市供水管网布设以及水厂新、扩、改建时应予满足。

第二十五条

2000年、2010年水厂供水能力应分别达到日45万立方米和70万立方米,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100%。

第二十六条

应加强加压泵站、调节水池和自备水源的管理、管理体制应满足扑救火灾时的正常运作。

第二十七条

必须加快消火栓的建设。

1、在城市主要功能区、建筑密集区的城市道路及巷道,必须按规范不大于120米设臵一个消火栓,道路宽度大于60m的道路必须

两侧设臵消火栓;十字路口应设臵消火栓。

2、新建城市道路、居住小区、公共建筑,消火栓的建设必须同步进行。

第六章

消防通信规划

第二十八条

应建设先进、高效的有线、无线火灾报警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

1、建一个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火灾集中接警和通讯调度自动化消防指挥中心。

2、实现火灾集中接警和所在辖区消防站监听相结合的火灾报警系统,各市话分局与火警台至少有2对以上的报警专用线。

3、市武警消防支队消防指挥中心与各直属消防站和企业消防站之间,建立语音和数据传输调度指挥专线。

4、消防指挥中心与邮电局数据库联网,与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交通、环保、气象等部门之间应设通讯专线。

5、消防重点保护单位与指挥中心或责任区消防站之间应设报警专线。

6、建设350兆(频率)无线集群系统。

7、进一步完善一、二级无线通讯指挥网,积极组建无线通讯三级组网。

8、建成图象、声音传输指挥系统,实现火灾现场声象通讯,将声象传输到消防指挥中心。

第二十九条

按照城市供电规划,加强城市输配电网的改造,提高城市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十条

消防指挥中心、各消防站、供水、供电、供气、医疗急救、交通管理、环保、气象、地震、防火重点保护单位均应设双电源供电。

第三十一条

架空高压线须与易燃易爆场所和建(构)筑物按规划要求,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第三十二条

电力电缆地下通道必须与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及其它管道之间按规范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在交叉时还应采取加强保护保护措施。

第三十三条

大型公共建筑物及重要场所的变配电设施应尽量采用无油的开关、变压器等设备,以减少易燃点,确保安全。

第三十四条

所有公共场所和其它重要场所的电气设计、施工和装璜电气设计、施工须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设计图纸须由规划、供电、消防等有关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方能生效,施工完毕也须由上述单位联合验收合格方能投运。

第八章

消防安全标志

第三十五条

规划设臵城市消防安全标志:火警报警标志,消火栓、消防道路、消防码头、消防供电标志,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标志,安全疏散标志,重点消防保护标志,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标志。

第九章

消防教育培训规划

第三十六条

建立**市消防教育培训基地。

第三十七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必须实行领导负责的逐级防火责任制,建立健全消防管理机构。根据火灾危险性,建立一支专职与义务相结合的消防队伍。

第三十八条

本市市民都应把预防火灾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自觉遵守消防法规,积极灭火救灾。

第三十九条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素质。

1、文化、宣传、新闻等部门作为宣传的主渠道,应义务宣传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

2、各企事业单位要把消防教育培训纳入职工培训之中,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

3、中小学要把消防知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作为提高全民消防素质的一项战略任务。

第十章

消防近期建设规划

第四十条

在城北片铁路以东、北环路以北建设易燃易爆品、化学危险品库区,逐步搬迁老城区生产、贮存易燃易爆物品、化学危险品的单位。

第四十一条

逐步完成城市内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改造。

第四十二条

“九五”期间建设开发区消防站、盐都新区消防站、城南大庆西路和城西黄海西路四个消防站。

第四十三条

改善城市消防用水条件。完善供水管网,增建室外消火栓。在串场河、新洋港、小洋河等河道建设十二座消防专用码头。

第四十四条

加大老城巷道改造力度,尽量打通简易消防通道,控制原有规模,防止增大密度,促进远期成片改造。

第四十五条

建设消防指挥中心。各市话分局与火警台至少有二对以上的报警专用线,并与所在辖区消防站有一对“119”报警监听线。

第四十六条

消防近期建设项目及近期建设资金投入详见《消防站近期建设一览表》和《近期建设资金估算一览表》。

第十一章

消防规划实施办法及建议

第四十七条

消防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之一,主要涉及消防发展的方向及策略,为了使消防规划得到有效的实施,还需要在消防总体规划基础上做大量细化工作,具体如下:

1、加强对消防规划的宣传,提高全民消防素质。

2、根据消防规划目标,制定实施进度计划,编制相应的政策性文件,做到任务到人,奖罚分明。

3、消防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和公安消防队的装备,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范围之内,有关项目要列入城市公用事业投资内容,其经费

应当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4、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建设维护资金由各单位自行解决。

5、多渠道筹集消防经费,加大消防投入。要按照省政府苏政发[1994]48号文和《江苏省消防条例》确定的渠道和原则,多方面增加对消防事业的投入,消防经费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其份额。

6、积极开展消防技术交流和调研工作,不断充实和发展消防规划。

第十二章

第四十八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表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十九条

本规划自**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执行。第五十条

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 篇6

2010-03-12 10:17 字体: 大 中 小

一、《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

2008年10月,市政府根据市城市规划局的请示,批示将原由市城市规划局承担的组织编制《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工作移交市环保局,并要求10个月内完成。市环保局受领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与市城市规划局对接,经过调查询问,在市城市规划局预选的三家编制单位的基础上,再函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加投标。2009年2月,经招标筛选确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编制单位。

2009年2月至8月,以中科院地理所张义丰研究员为组长,约30人的《规划》编制专家组,前后5次到湛江实地考察,时间逾100天。专家组调研了各县(市、区)的生态敏感区域和各类经济开发区,走遍了重点乡镇,听取了各县(市、区)领导和各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与市四套领导班子、市直各局、驻湛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座谈交流,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100余次。完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包括文本、说明书等总计约70余万字。

2009年9月至10月,《规划》进行了公开征求修改意见,发出近150份征求修改意见函,征求对象涵盖了所有座谈的单位和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成员,收回征求意见书143份。反馈意见显示,各单位(个人)除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外,均对该《规划》给予较高的评价。《规划》经编制专家组修改完善后,于2009年12月27日,顺利通过了由环境保护部主持,李文华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论证。

二、《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的主要亮点

(一)湛江城市发展定位的突破。长期以来,湛江城市的发展都定位在滨海城市,忽略了城市发展的整个自然空间特征和发展趋势,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湛江城市的科学发展和布局。本《规划》经过详细的实地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提出了湛江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的发展定位,实现了湛江城市发展定位上的突破。

海湾是指弯曲的海岸线形成的被陆地包围的水域面积要等于或大于以湾口两角连线为直径的半圆面积。海湾城市首先必须要具备海湾的基本定义,其次城市的发展要以海湾为基础进行城市规划和开发。不具有海湾特征的城市不能称之为海湾城市;具有海湾特征,但城市发展空间上没有按海湾进行组织的,严格意义上也不能称之为海湾城市,但随着城市的拓展和功能的转移,这类城市是可以发展成为海湾城市的,比如厦门就成功的从海岛型城市转变成为了现在的海湾城市。海湾城市是滨海城市的一种,但受到其定义的严格限制,我国海湾城市在滨海城市中所占的比例极少。

经过专家组的考察和研究,根据湛江湾内部和外围存在着硇洲岛、南三岛、东海岛、东头山岛、特呈岛等众多岛屿,称之为“湛江群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湛江独特的“岛—湾—港—城”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目前湛江城市出现了“拥湾发展”的空间态势,提出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的发展定位。《规划》对湛江市的定位完全符合湛江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和空间特点,将对湛江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意义在于:(1)提升湛江城市的资源禀赋价值和优势特色,为湛江市在“十二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争取省、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吻合湛江城市“一湾三岸,拥湾发展”的基本空间态势,顺应了湛江经济大发展的趋势和发展阶段要求,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的耦合优化和市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建立了一套符合湛江特色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本规划打破了传统生态市(县)建设规划指标体系制定的传统,突破了环保部制定的相关参考指标体系,在生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上进行了创新。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1)综合性:以国家级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指标体系为指导,参考国家、广东省、湛江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构建市—县—乡镇—村四位一体的综合指标;(2)可比性和特殊性:既能反映湛江热带海陆一体化的特点,又具有横向可比性;(3)可操作性:能够通过统计数据收集、调查和监测获得,并能够通过对本规划决策执行和项目的实施实现达标;(4)阶段性:能够动态地反映本规划动态执行过程,并与规划的阶段目标相一致。

在此基础上,将指标体系分为基本条件指标和建设指标。其中基本条件指标包括湛江市范围内的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情况、环境保护机构建设情况和生态示范区创建情况等3大类12个指标;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3大类28个指标。

目前湛江市已有10项指标基本达标,达标率为35.7%;按规划至2015年末可望有20项达标,达标率将达到为71.4%;至2020年末,所有生态市建设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参考性指标达标率达到80%以上。2020年至2050年为生态市建设指标完善和维持阶段。

(三)生态城市形象建设的创新——湛江彩龙。本规划把生态城市形象建设纳入到生态市建设的基本框架内,在全国生态市规划领域属于首创。通过对湛江市自然、资源、经济、产业、文化等禀赋优势的分析和研究,《规划》以视觉传达的方式展现并突出了湛江生态城市建设的品牌形象。

通过对“湛”的挖掘,发现“湛”字里面包含着“江”字,同时结合湛江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在粤西区域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对“湛”字进行了形象化设计,配上湛江传统的“蓝、绿、红”三色,形成“湛江彩龙”形象标识。

(四)坚持环保与生态建设并重主题思路。传统的生态市建设规划往往把重点放在环保方面,而对涉及区域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关注不够。本规划坚持生态建设与环保建设并重的思路,加强了影响湛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重大生态问题的研究和规划。(1)提出生态市建设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市建设的观点,对影响湛江市经济发展的若干重要产业类型的生态化发展进行了研究和规划,弥补了传统生态市规划只重环保项目,而忽视生态产业项目,只重生态保护,而忽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足。(2)从陆地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及生态信息化建设等角度,加强了湛江生态安全格局系统建设的规划,提出了保护和建设“湛江群岛”、“红树林绿色屏障线”、“沿海防护林绿色生命线”等重要概念和理念。(3)从生态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加强了湛江生态县(市)、生态镇(乡)和生态村建设的规划内容,提出了建设生态城乡人居环境体系建设的空间架构。同时提出要重点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打造“人地和谐”的生态意识。

(五)加强项目建设,突出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为实现湛江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围绕生态产业、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生态文化、生态城乡人居环境和生态形象等专题,分别设计了近期和中远期建设项目。同时,还重点规划和设计了影响全市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和各县(市、区)重大工程,其中包括:湛江市生态与环境建设重大支撑项目13个,生态市发展战略研究项目5个;县(市、区)优先建设项目30个,重点建设项目23个等。突出了项目建设,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在生态市建设中支撑作用。

(六)因地制宜提出湛江生态市建设的七大生态带工程。生态带是保护湛江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线和防护线,《规划》结合湛江产业发展和区域布局规律,提出了七大生态带建设重点工程,即:沿海防护林、滩涂红树林、森林公园、交通绿色长廊、江河水源涵养林、城区公园绿地和工业园绿化缓冲区等建设工程。

(1)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是湛江市生态市建设的绿色长城线。要以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加强以木

麻黄为主体的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恢复和建设,提高防护林防风固沙、绿化美化等作用。

(2)滩涂红树林建设工程。湛江市红树林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湛江生态市建设中最具有特色的生态资源之一,保护和建设好红树林这道绿色屏障线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建设通明海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工程、特呈岛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工程、雷州九龙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和沿海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等四大工程。

(3)森林公园建设工程。重点以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为核心,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若干不同层次和主题的森林公园,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城乡生态环境,同时开展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提高森林公园的生态教育价值和经济效益。

(4)交通绿色长廊建设工程。构建以环岛绿色交通线为主体的交通绿色长廊是湛江生态市建设的重大任务。只有建立环岛绿色交通线才能使湛江真正实现海陆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发展。环岛绿色交通线总长度为538.4千米,可借助现有公路的长度为73.09千米。涉及乡镇43个,路经两个大的港口(海安港和湛江港),小港口42个,出海口11个。

(5)江河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重点以鉴江、九州江和南渡河三大流域为主体,加强以水源涵养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流域建设,构筑湛江市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命线”。同时要加强鹤地水库等重要水源节点周边的水源涵养林建设。

(6)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工程。重点加强湛江市区及各县城环城绿带建设、居住区绿地建设、交通干道绿地建设、城市密集地带屋顶绿化及单位庭院绿化美化建设等。加强对城市公园的美化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公园的观赏和休憩价值。

(7)工业园绿化缓冲区建设工程。湛江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大发展的时期,将不可避免地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为了保持湛江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尤其是大气环境的稳定,缓解城市环境与人口之间的矛盾,《规划》提出了在产业聚集区域与人口居住区域之间建立生态缓冲区的概念。重点在东海岛及各主要工业园区周边建立绿化缓冲区。

洛阳城市规划分析 篇7

1 林地资源现状

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114 828.44hm2, 其中有林地80 186.65 hm2, 疏林地4 064.77hm2, 灌木林地11 715.33hm2, 未成林造林地9 580.19hm2, 苗圃地17.53hm2, 无立木林地7.73 hm2, 宜林地9 256.24hm2。森林覆盖率41.78%, 林木绿化率47.89%。

阳城县现有生态公益林地107 846.92hm2, 占全县林地面积的93.92%;商品林地6 981.48hm2, 占全县林地面积的6.08%。全县现有乔木林80 186hm2, 从林龄结构上看, 成熟林占乔木林面积的3.23%, 过熟林占乔木林面积的0.12%, 近熟林占乔木林面积的19.53%, 幼龄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38.17%, 中龄林占乔木林面积的38.95%。

2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概况

林地保护规划重点就“分区、分类、分级、分等”四分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划编制, 主要对“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森林蓄积量、林地生产率、重点公益林地和重点商品林比率”五项指标实行控制。明确提出至规划期结束 (2020年) 时, 林地保有量要达到115 719.56hm2, 其中森林保有量89 492.26hm2;森林蓄积3 229 336m3, 全县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并且保持在46.63%以上。林地保护规划范围覆盖全县114828.44hm2林地, 包括17个乡 (镇) 、1个街道办事处、4个林场 (省直台头林场、横河林场、析城山林场和县国营林场) , 3个自然保护区 (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崦山自然保护区) 。其中3个省直林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地方集体林存在争议, 争议面积13 227.23hm2。

3 林地保护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

3.1 林权争议阻碍规划实施

由林地现状可以看出, 阳城县存在集体与国有林地争议, 导致规划在实施中, 存在权属不清、多头管理、争抢开发利用等现象, 林地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3.2 与土地规划数据不统一, 造成管理冲突

根据《阳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县域内林地面积91 238.22hm2, 根据本次森林资源调查结果, 林地面积为114 828.44hm2, 国土规划比林地保护规划少, 二者相差23 590.22hm2。主要原因如下:

3.2.1 划分灌木林地标准不同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国家林业局, 2003) 与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2007年7月15日) 对灌木林地的执行标准不一, 灌木盖度在30%~40%之间的地类国土部门不作为灌木林地, 林业部门按照要求必须登记, 存在灌木地类登记上的标准不一致。

3.2.2 宜林荒山地类定性不同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 乡、村将宜林荒山作为林地分到了各农户, 并签订了林地承包合同。这种宜林荒山在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规划中, 多划定为自然保留地、未利用地等。因此, 两个部门两个规划对宜林荒山地类的划定性质不一样。

3.3 同步监督、同步修订技术手段不高

由于目前缺少技术手段的执行, 林业部门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范围有限, 规划的执行情况只能靠一般检查清理整顿, 不能及时修订修正相关数据。林地规划管理需要多时段、宽范围的规划动态监测技术, 目前该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

3.4 规划实施手段单一

一是目前阳城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实施仍以行政手段为主, 缺乏经济手段, 其现状是林种、林龄结构得不到有效调节。二是阳城县山大沟深, 石厚土薄, 林地质量Ⅲ、Ⅳ级的比重高达98.66%, 宜林地绝大多数质量相对更差, 造林难度非常大;三是相配套的法律手段也不健全, 一些部门对林地保护规划认识不高, 难以严格按照规划执行, 最终导致林地保护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4 林地保护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1 调处林权争议, 确保林区和谐

因为阳城县的林权争议主要集中在集体与省直国有林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地范围内, 省政府林权调处机构要组织相关单位, 按照有关林权争议调处依据, 特别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4]30号) 中的解决林权争议的12条办法, 抓紧推进林权争议调处工作, 确保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4.2 加强部门沟通, 保证数据统一

针对划分灌木林地标准不同、宜林荒山定性标准不同, 由县政府牵头, 根据实际情况, 会同林业、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 依照国家利民惠民大政方针, 维护群众利益, 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 实地协调, 进行数据更新核实。并统一地类划分标准, 做好上级部门衔接, 取得上级部门认同, 力争形成林业与国土资源数据相统一。

4.3 加大技术创新, 实现动态监测

一是大力推进林地资源管理系统的科技创新,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 采用“3S”集成技术, 定期开展林地遥感动态监测, 及时更新系统软件;二是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及时掌握规划实施情况, 保证规划实施。三是地方政府要不断充实林业技术队伍, 成立相应的规划、监测机构, 实行规划动态监测, 实时更新。

4.4 建立健全机制, 保障有序实施

建立定期的规划实施评价与修改制度, 在规划实施和执行过程中, 严禁擅自修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确需对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的, 根据林业发展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定期对在实施评价、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改和补充, 使规划不断完善, 按规定的程序报批规划。落实林地保护利用目标考核责任制, 各级政府行政领导是保护森林资源的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 林业主管部门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要把规划确定的森林保有量、林地保有量作为各级政府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合理完善的林地保护绩效考评制度,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 实行专项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 及时发现、制止违反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行为, 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加大执法力度, 对擅自修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追究责任。

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篇8

生态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城市。开展生态市建设,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为基础,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天津在全面实现“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任务,成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后,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于2005年底作出了开展生态市建设的重大决策,并将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列入了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天津,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指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围绕实现天津市“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定位,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抓住发展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推进生态文化四大重点,突出特色,创新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统筹协调;依靠科技、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策引导、公众参与。

(三)目标指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先进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将天津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城市。

启动和重点突破阶段(2006年-2010年)目标: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市中心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率先建成生态城区;全市建成7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30个环境优美乡镇、60%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同时建设一批生态宜居小区;生态产业初具规模,环境污染有效控制,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全面推进和基本建成阶段(2011年-2015年)目标:全市80%以上的区县建成生态区县,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完成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趋向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更加和谐进步,生态市建设总体达到国家考核标准。

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大类共33项指标组成。

二、优化发展布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在天津市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容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原则,将全市划分为四类开发区域,即: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

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这一区域包括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在优化开发区域内,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率先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做到增产减污。

在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这一区域包括:滨海新区除核心区以外的各产业功能区、中心城区外围地区及郊区、县政府所在地区、津滨走廊地区。在重点开发区域内,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

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禁止开发。这一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在禁止开发区域内,依法实施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开发活动。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限制开发。这一区域包括:除去上述三类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如津西北平原、津北平原和津南平原农业生态区等。在限制开发区域内,坚持保护优先,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与保育,逐步恢复生态平衡。

三、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

(一)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以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为重点,根据资源禀赋,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自然资源的需要。

水资源保障:推进多源供水,构筑以本地水资源为主,引滦和南水北调为重要补充,海水淡化、雨洪水利用和中水回用相结合的多水源优化配置体系;控制水资源总需求量,逐步减少工农业生产用水比例,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增加生态用水;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实施饮用水源保护系列工程;节约水源,建设节水社会。

土地资源保障:严格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储备制度,解决乱占、滥挖土地问题,实施退耕还林、还湿,以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退化土地的生态修复。

矿产资源保障: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监管,整顿矿山开采秩序,科学合理控制矿产资源开采范围与规模,划定禁采区,搞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能源保障: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进一步改善一次能源结构,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加大节能力度,实现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建设节能城市。

(二)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为前提,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为主要内容,以水资源、能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基础,以七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示范,以若干重要生态产业链为重点,形成以“两优、三源、七区、多链”为特色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和滨海新区现代化工业为支撑、国际物流集散中心为纽带、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和郊县区域特色工业相互补充的新的工业体系。对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超标排放、超总量排放的“三高两超”企业严格限制、逐步淘汰。建设七个生态产业园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大港区集约型、节约型、环保型石化生态工业园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生态型高科技园区;天津港保税区国家级节能、清洁、高效的国际生态物流业产业园区;汉沽电、热、水、盐、建材联产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海河下游冶金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天津子牙国家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业园区。形成重点循环经济产业链:包括以大型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核心的石油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无缝钢管和优质钢材生产为龙头的冶金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一汽夏利和丰田汽车总装厂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链;以纺织工业园建设为依托的纺织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拟建北疆电厂和大港二站电厂为依托的高效燃煤发电、海水循环冷却、发电机组低端抽气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废渣制新型建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等。

实施清洁生产: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生产全过程中的废

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对高环境风险的重点行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和“三高两超”的重点企业依法推行强制审核。引导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发展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特色优势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养殖业向集约化转型。完善农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以及有机、绿色食品认证体系和市场推介等,引导农民和企业在农畜产品种、养、加工和销售中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高新技术发展领域,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掌握汽车、电子信息、生物与现代医药等十大产业的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重点突破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技术;重点解决人口与健康、城建与交通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关键技术。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前瞻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保险业、环境友好型旅游业、信息与科技服务业。

(三)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体系建设

着眼于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体系,提高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网络格局:以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河流和道路及其绿化隔离带、河口和滩涂等为依托,形成生态屏障、生态连绵带、生态防护廊道。

保护湿地资源:强化湿地保护意识和监管机制,实施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重点保护和修复七里海、青甸洼、大黄堡、黄庄洼、团泊洼和北大港六大湿地生态系统。

保护海洋资源:设立滩涂禁止开发区,强化海岸利用的规划与管理,实施渔船总量控制制度,实行封区禁渔制度,积极开展河口及海岸带生态修复。

保护森林资源:建立北部山区的生态安全防护林体系、西部的防风治沙体系、滨海沿海防护林体系,逐步形成三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三带(海河风景林带、津西北防风固沙林带、外环线绿化带)四区(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区、水源涵养林区、沙化土地固沙林区、污染土地用材林区)多点(森林公园、村镇及企事业单位绿化等点状分布的森林绿地)的城市森林格局。保障生物安全及生物多样性:开展物种资源调查,建立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和生态影响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对本地物种资源保护,防止有害物种入侵。建设天津植物园、蓟北原生物种基因库、滨海盐生植物园和品种库等。

2、环境污染防治

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工业污染源控制: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总量控制指标,实施区域与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巩固提高污染源治理成果,严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

推进水污染防治:实施碧水工程,加快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再生水回用率;完善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加强景观河道综合整治,改善水质,实现水清岸洁,促进水生生态恢复;有效控制陆源污染,加强沿海周边地区协作和海陆污染控制联动,改善近岸海域水质。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蓝天工程,加快燃煤设施污染防治,2010年前现有电厂完成脱硫除尘工程改造和建设,20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高效烟气脱硫;控制工艺废气排放,重点防治化工、医药、冶炼等行业有毒有害废气和恶臭气体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防治,执行国家第三阶段标准(相当于欧Ⅲ),鼓励使用清洁燃料机动车;强化建筑工地、料堆场所、交通道路扬尘的污染防治,控制城市周边土壤风沙尘,加强扬尘污染控制。

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实施安静工程,加强环境噪声治理,严格控制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和工

业噪声,提高噪声达标区覆盖率,推动安静居住小区建设。

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及资源利用:继续实施铬渣、电石渣、碱渣等资源化工程项目,建立健全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管理监督体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健全城市垃圾分类和回收网络体系,强化垃圾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力度,继续完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加强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全面开展电磁辐射源的申报登记,严格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健全辐射环境监测网络。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药、化肥、农膜的科学合理使用,防止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四)生态人居体系建设

以实施生态市系列创建工程为载体,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乡社区建设,建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态人居体系。

1、优化城市人居建设布局

合理规划居住用地:依照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规划24个居住片区,外围组团和滨海新区各规划14个居住片区。居住片区规划配置大型超市、社区文化中心、综合运动场、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宜居生态社区:围绕海河综合开发和景观河道治理,结合河流、水面周边原有居住小区的改造,建设临河、临湖的“亲水宜居生态社区”;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成30个大型公园绿地和天津植物园等八大风景区,新增绿地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均衡绿地布局,建设临绿地、临公园的“亲绿宜居生态社区”;围绕建设蓟县、宝坻、武清、宁河、汉沽、西青、津南、静海、大港、京津和团泊新城11个新城以及中心城区外围西青、双口-青光、双街、小淀、大毕庄、津南、华明、新立、双港、大寺等外围城镇组团和中心镇及中心村,建设 “亲田园宜居生态社区”。

2、构建与保护城市景观体系

建设城市道路、河网、绿地、林地景观带,形成“蓝脉绿网”的城市景观;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维持原有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空间格局,体现城市景观多样性。

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绿色公交网络,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节能环保型公交车,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健全商业服务网络,创造城乡便利、信步可达的购物环境;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健全城市公用设施,全面提高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热能力;健全城市应急系统,提高疾病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4、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快农村道路、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实施农村集中供水、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农村居民饮用水全面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全市60%的村庄普及清洁能源;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整治村庄河道、沟渠,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5、开展生态城市系列创建活动

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开展生态区县、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积极创建生态宜居小区。

6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和空气、水、垃圾等环境污染及占用绿地、湿地等生态破坏问题。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医疗救济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完善公共治安、食品药品、生产交通、信息等多方面的安全体系。

(五)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环境友好观、培养资源节约观、发扬绿色消费观、培育创新型人才观、弘扬生态道德观为重点,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建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态文化体系,形成天津生态市建设的源动力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市建设的自觉行动。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丰富城市生态文化,保护与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加大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力度,特别是保护、弘扬、扶植具有生态道德特色的民间文化;加强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的保护。大力弘扬旅游文化,重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完善文化展示等活动设施。培育产业生态文化,引导企业的活动方式和产品功能向产品绿色化、服务人性化和环境友好化转变。倡导管理生态文化,建立以绿色GDP为主的经济核算体系和以生态市建设指标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以及生态优先的政府科学决策的长效机制。推动社区生态文化,引导居民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建立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培育一批绿色家庭。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教育活动,在党政机关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将生态市建设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管理干部学院的培训计划,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大、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

在生态市建设启动和重点突破阶段(2006-2010年),初步规划了生态产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综合保证能力6大类170项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455亿元,属于指导性项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市建设的深入,有些项目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充实。

五、生态市建设保障措施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统一部署协调,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规划纲要实施。

组织保障: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推动工作;成立由相关领域高级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组,作为领导小组的咨询机构;建立生态市建设推动长效机制,将生态市建设各项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实行目标责任制,纳入政绩考核;各区县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建立相应制度。

法制机制保障:将生态市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由市人大审议并批准实施《规划纲要》;围绕生态市建设,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制定有关生态保护、生态补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将生态市建设纳入市人大、市政协执法检查和监督视察工作日程。

资金政策保障:加大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建立生态市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统筹运用预算内资金,将环保专项资金和补助资金、城市建设、水利、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公益林补助等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实行倾斜,统筹安排;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科技人才保障:将生态市建设重大技术创新课题优先列入全市科研计划;积极开展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周边省市的科技合作;全方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

上一篇:考研数学 注重解题思路 培养技巧下一篇:司法部出台监狱劳教警察“六条禁令”从严治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