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运动

2024-08-05

课堂运动(精选12篇)

课堂运动 篇1

体育课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 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 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 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应借此之机, 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培养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 怎样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形成愉悦课堂氛围

体育兴趣是人们为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 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 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体育课中, 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 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如好动的孩子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 但其组织纪律性的意识不强;内向的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凭趣的孩子只凭个人兴趣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在我任教的班级就有一个特别顽皮好动的学生, 上课在教室里坐不住, 上体育课无集体意识, 许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通过几次接触, 我发现他自尊心特别强, 不服输, 在同学面前爱表现。所以我积极鼓动其参与课堂的管理, 让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 转化其活动兴趣, 培养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在说服教育的同时, 说明器材管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程度, 要胜任这份工作应该在课堂上做其他同学的表率, 建立威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 这位同学的组织纪律性和活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并且把器材管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综合上述因素, 我建议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 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 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

其次, 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情境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 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 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 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 多选择一些儿童化, 趣味强的运动项目, 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和转变, 让学生放开心扉, 融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 激励学生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 并且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

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运动潜能

对于谁是主体的问题, 教师是具有权威性的, 教学的中心是教师, 虽然这个观点已不占主流, 但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 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是主导者, 组织者, 他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 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提倡个性发展, 更要理解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 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 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尊重其主体感受, 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我们广大农村学校, 场地器材比较落后, 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 而且许多体育教师要兼职好几门课程, 造成了教师对体育课敷衍了事, 讲得多, 动得少, 不注重学生的感受, 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们的许多认识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 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 针对差异启发引导, 独立探讨, 获取知识, 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 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体育教育要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的应用中也要转变思想, 抛开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从增进学生健康这一目标出发, 认真分析教材特点, 仔细研究教法, 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 因材施教, 充分展露其个性天赋, 鼓励学生自觉的、主动的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中段年级一节利用轻物的练习课中, 我把用什么器材练习的问题交给了学生, 学生对我的问题非常感兴趣, 最后学生是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袋装报纸替我解决了难题。于是在课上我也放开手脚, 让学生自己自由想象设计练习, 他们觉得长长的塑料袋像尾巴, 总结提炼出了不同形式的抓尾巴游戏;看报纸装进塑料袋像炸药包, 与我交流后完成了最感兴趣的战斗游戏, 我不得不叹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妙用。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所追求的个性发展是放在整体教学的角度上, 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导向, 以整体活动促进个性发展, 并不是偏激地由学生随意放纵, 进行"放羊式"教学。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表现在对学生差异的充分认识上, 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上, 对客体价值的充分发掘上, 对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上, 而不是利用教学舞台淋漓尽致地进行自我表现。

三、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一门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 共同吃苦受累, 共同分享胜利的快乐。我认为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感受, 学生的评价是最贴切的评价。我们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因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两者之间存在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育关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 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只是在被迫接受, 没有独立的见解和个性化的发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使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 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 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也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 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自主创新, 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

世界本身在无时无刻的变化,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体育教学中, 创新和个性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个性发展往往决定创新能力的提高,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 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他们所感受和需要的可能就是我们教学中忽略的, 所以我们身边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 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 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 往往更具人性化, 教师应多尊重和采用学生的想法, 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得创新, 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进个性发展。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如可让学生设计游戏或改进游戏方法等, 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我曾经在上小皮球课时, 让学生自己体验小皮球的玩法, 他们自由创造了十几种练习, 有抛接、投掷、滚球、传球等等各式各样, 筛选出几种学生参与性较强的“炸暗堡”, “搬运瓜果”等进行游戏教学。学生在学中玩, 玩中学, 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同时这节课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我们要善于发现蕴含在身边的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 其实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不断地发展、创新。

四、教师身体力行, 养成学生运动习惯

学校要求教师在课间和学生一起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跳绳、踢毽子、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转呼啦圈……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同时, 也把教师纳入到这一活动之中。既缓解了老师们紧张的教学压力, 也锻炼了身体。同时由于老师们的示范作用, 还激发了同学们每天做操健身的热情。要让各学科教师协作参与, 共同开发大课间活动文化。

五、实行多元体育项目, 学生运动各尽其能

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一个“智”和“强”充分阐明了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 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关注学课间生活, 让学生在玩中学, 乐中学, 增强学生体质和身体协调能力, 锻炼他们的意志, 培养他们健康、开朗的心态, 提升教育生命质量, 是目前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学生们往往在大课间尽量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感。这些自由的时空是对学生心理和生理的一种宝贵的弥补, 它让学生们放松了心情、释放了压力, 同时也能充分展现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情谊以及规则意识、公平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等优良的思想品质。由此, 阳光体育运动及大课间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大课间活动的自主活动也包括民间传统体育游戏、队列队形变换、徒手操、轻器械操、形体训练、体育舞蹈、韵律活动、健身自编操 (校操、班操、主题操) 、武术等以及爬越、球类、田径等自主健身活动。整个过程在音乐伴奏下进行, 对于音乐、音响、服装、器材安排、场地划分等运用与编排应科学而富有创意。

体育活动时间长, 活动内容多, 组织形式活, 练习强度适宜。不仅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 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更是能让体育运动成为一种习惯良策, 而且所有师生都必须参与其中。“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必将能够实现。

总之,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

课堂运动 篇2

本节课暴露出来的一些不足之处可为日后朝正确发展方向改进教学提供指引通过许老师的提醒,让我认识到,教学太急躁,不注意时间的掌控,重难点便难以突出,如本节先松后紧,末段太赶忙了,显得本节好像不是在实际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而是在专讲形成和改变风向的力,偏离了原有的目标。因此应当围绕中心来展开过程,严格把握住主线,控制好节奏,面向全体学生,练习时要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以免为讲课而赶课,学生的思考过程还没完成,便以某个别学生最好的答案和结论展示出来,忽略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他们头脑里直接灌入结论,不利于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也不符合从知识学习转向素质培养的新课标理念,此点尤其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一些板图绘画技能和多媒体课件要实现有效运用,还要多从基本功去练去着手,实现真正通过课件或板图达到知识重难点的突破,这还需要多加锻炼。而本课运用实际天气作为引入,本来如果能更深入的控制和运用它,作为案例分析的话本节那些较多的理论性的知识,学生便可从生活中直接联系与感知,达致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可能大不相同。

课堂,学生思维的运动场 篇3

【关键词】概念引入;概念形成;概念巩固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以压缩的形式表现大量知识的手段,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位和出发点。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数学学习与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不能忽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一、概念引入要强调有效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头可以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为概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概念引入得当,就可以紧紧地围绕课题,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生顺利地掌握概念起到奠基作用。相反,引入不当会使效果适得其反。

(一)从生活实例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概念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情境,为他们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辨析、操作等活动,逐步从对象中抽取出本质属性,建立数学概念。

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符合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显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征性质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事例中归纳和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二)从直观操作中引入

美国课程论专家黑尔达·塔巴的“信息处理”思想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处理信息来形成自己的结论。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自己“做”数学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入概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操作活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分一分,算一算,摆一摆,从中获得第一手的感性材料,为抽象概括出新概念打下基础。

(三)从情境激疑中引入

丰富的情境不仅能充分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而且有利于儿童主观地观察和积极地思考,提高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利用游戏开场,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教师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学生们争先恐后,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教师却对答如流。学生们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惊叹之余,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二、概念形成要注重过程性

概念的形成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发展抽象与概括的能力。当学生在观察、分类、触摸等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在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表象后,教师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将这些对象属性进行剖析。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从各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个层次,将对象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并将这种本质属性概括到同类事物当中去,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

(一)在多例比较中形成概念

有些概念表面看起来有类似之处,实际上似是而非。通过对比本质属性,使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建立概念时,对一些邻近的、易混淆的数学概念,应该及时进行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整除和除尽,面积和周长的概念等。值得注意的是,从多例比较建立新概念时,一定要突出新、旧概念的差异,明确新概念的内涵,防止旧概念对学习新概念产生的负迁移作用的影响。

(二)在抓关键词中形成概念

小学数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而有些概念往往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组成的定义。这些数学语言表述精确,结构严谨,对这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比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的梯形概念中“只有”就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其含义是不但要有,而且数量是唯一的,即“有且只有”。如果理解“有”,这就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概念相混淆。又如,在学习“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就应抓住“三条线段”和“围”字不放,从而让学生明确组成三角形的两个基本条件,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三)在表述交流中形成概念

儿童学习抽象知识时,其内部的思维常常需要一定的外部语言给予某些支撑,教师就应当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在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应当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认识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所表述的内涵。

三、概念巩固要强调灵活性

小学生数学概念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灵活运用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多次往复。当学生初步建立概念后还需运用多种方法,促进概念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保持,并通过不断地在生活中运用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使新建立的概念得以巩固。

(一)在自举实例中巩固

自举实例就是让学生把已经获得的概念简单应用于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小学生对概念认识通常带有具体性的特点,在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概念以后,总是让他们自举例证,把概念具体化。小学生在认知水平方面的发展还没完全,对于一节课内刚刚接触的新知识,他们需要经过多种练习进行巩固。自举实例就是让学生进行巩固的一项很好的方法。自举实例,需要学生在脑子中一遍又一遍的回忆和强化新学的知识。这样一堂课下来,新学的知识就可以巩固的非常好。如教学面积这个概念时,当学生初步了解面积的定义后,就让学生自己从教室里举出一样物体,说一说,指一指,哪个是它的面积。

(二)在强化应用中巩固

在运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强化对概念的掌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数学概念学习要“联系生活,抓住本质,着眼数学,正确建构”,要实现从数学到生活价值的回归。

总之,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理解数学思想,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概念学习既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设计不同的环节,选择有效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数学概念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30-231.

[2]张厚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从体育课堂实践中解析运动负荷 篇4

“健康第一,学生为本”是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思”起来。“动、学、乐、思”这是几个简单的动词,体现了练习的密度、时间分配、运动负荷等要素,直接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应处于一种“身心一体、愉悦身心”的运动状态。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自由、自主发展、张扬个性。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是真正的“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体育课。

在一堂课中不只是教师把某一环节或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学生设计,应多方面、全方位、科学化、兴趣化、多样化地计划并实施体育课堂教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教学手段与方法、组织形式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师生们“动”、“学”、“练”、“教”、“思”的效果。学生活动中“动”、“学”、“练”、“思”应是凸显运动负荷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的“根基点”。

二、课堂中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

由于机体对运动量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刚开始活动时,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着学生身体机能的改善而逐步延长练习时间,从而扩大运动量。

运动负荷在体育课堂中的安排,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准备活动——教学实践——素质训练——课后放松。在这四个环节中,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健身性、实践性、科学性、逻辑性、有序性、趣味性、灵活性等。一节体育课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课中教学的运动负荷量较大;课前主要是依靠低负荷热身活动调动学生身体机体的能动性,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课后环节主要是以学生机体恢复为主,即缓解学生身体疲劳,使学生身体机能逐步恢复到课前水平状态。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逐步探索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新举措,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在每一堂体育课上得到适宜的锻炼。不但能够掌握技能,而且在体能方面的运动负荷也要监控到位。当前在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在体能训练方面必须有3~5m i n以上的持续性训练内容,其练习过程中没有间歇时间。其中健身性和实践性与运动负荷量的调控有直接的关系。如中学一节40min的体育课,应有近3/4的时间是留给学生。体育课堂中运动负荷的大小所反映的是学生们身体锻炼的程度。在制订教学内容时,要体现出趣味性、竞赛性、全面性、循环性等。例如,在枯燥的体能训练中,采取“分站训练”的形式。具体而言,每个站点安排一定的训练任务,学生们或小组在每一站完成某一项任务。这种形式既可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拼搏精神,体能训练也可以得到保障。优秀的体育教师在内容安排、组织形式、训练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又能够根据学生们的优点、缺点重点加强练习。具体到每一站进行什么练习,事先应制订一个完整的计划,此计划体现的是“分站式、分样式、分内容”等练习方法和手段。创设多样性、趣味性强的练习内容,学生交互式轮流完成每一站不同的训练任务。这样的训练形式,要比传统的集体练习,同步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显得更具新鲜感。

三、衡量运动负荷大小的评价指标

1. 教学内容合理搭配

教学内容的制订,教学目标的达成,是由课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其提供保障。教学内容的制订牵动了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主干线”。依据教学内容可安排相应的训练方法与手段,选择多种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一堂课的主题内容的安排,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所呈现的运动负荷大小是截然不同的;也可直观地分析出整堂课的运动负荷大小。从理论到量化分析,以某一技术动作安排的练习次数、组数、间歇时间、练习时间、运动心率等量化指标,衡量运动负荷大小。如往返跑素质练习,根据单程距离、折返次数、所需时间等指标来计算出所跑的总路程;也可通过测量心率完成运动负荷的检测。

教学实践证明,一节课主教材为双手前掷实心球完整技术练习,在增加投掷的练习密度时,心率值也很难达到一个理想值,运动负荷也较难达到一定的强度。那么,在这种状况下,就必须安排一定的辅助练习内容和相关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运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辅助练习内容的安排在体育教学课中主要细化为:热身活动、巩固复习、教学新授、技术实践应用、体能训练、放松恢复等六大教学环节,并且每一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手段和多样化形式进行,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呈现出高低起伏不均衡的水平。在巩固复习、技术实践环节,需要多次重复练习,负荷量较大,强度在中等和次极限之间,可采用分段重复练习法。教学新授课结束后,通过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运动负荷量、负荷强度都达到较高的水平状态。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基础和体育技能,体育教师才能从实际出发设置和调整体育课堂的运动负荷,以确保运动负荷的大小适宜学生的身心发展。

2. 练习密度:组织形式及方法手段的结合

练习密度决定着运动强度,又直接反映出运动负荷的大小,两者成正比关系。体育课的组织形式,多数情况下,采用集体授课形式。因为在中学一节体育课只有短短40m i n,存在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所以,集体授课已基本成为教学常态,也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阶段性教学目标以至单元计划的完成,依赖于每次课堂教学效果的积累;而学生们的体质得到了合理的锻炼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是否正确、教授方法是否合理。正确的组织形式可以保障学生们的学练时间达到必要的量,保证必要的练习密度,保障各种练习负荷适宜均衡;也可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预期目标,学生们的接受程度以及差异性,采用各种不同的训练课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课堂实践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个人练习、自由分配练习、竞赛练习、循环交换练习等,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客观条件确定。但是,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的活动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也可选择多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或方法并灵活运用,使课堂教学重难点得以解决,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当从一种组织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过渡时,应注意协调和节省时间,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负荷。

3. 结构分布:运动负荷曲线状态

中学生体育课时间为40m i n/节,小学为35min/节。按照以往的体育教学实践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但现在的教学课堂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环节: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基本部分、结束放松。基本部分是一堂体育教学实践课的核心部分,学生的学、练、看、思等一切活动都集中在此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分布,对运动负荷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各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方法手段以及训练时间与量的安排等,应依据学生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运动量。随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大小在课堂结构来看,呈现出“n”型水平曲线(见图2)。

如图中“A”点应为基本部分,内容安排、练习方法、运动量、运动时间等一般会反映出运动负荷的最大值,因为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课的核心,也是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一般来讲,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复习内容应安排在学生身体充分活动之后,身体机能正处于最佳状态时进行。此时,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能确保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集体练习,可以增加练习次数;分组练习,要既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又能相互观摩学习。基本教学环节所用时间占全课60%~70%。“O”与“B”点为教学课的两端,运动负荷较低,即课堂常规与结束放松两个环节,如徒手操、器械操或一些恢复性整理练习等。

4. 依据场地器材以及其他外界因素

让定向运动进入中学体育课堂论文 篇5

一、如何看待和理解定向运动

1、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容易组织的群众性体育项目。所需要的只是一张好的定向地图和指南针,它是一项探险寻宝的体育项目,能给学生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是一项非常好的学生体育项目。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它能使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锻炼体力与智力提高决策与判断能力,是一项健康的体育户外运动。

2、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的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促进体魄,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的能力及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所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没有充沛的体力当然无法爬山越岭,但是有充沛的体力没有独立思考就无法解决在运动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处理各种应急事件。并且这种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不是让你听下来静静的思考,而是在跑动中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反应,冷静果断的决定方向,往最捷径的方向奔跑,这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潜力挖掘是很有效的。

3、定向运动是项富于挑战,打破传统思维,勇于尝试末被尝试过的途径,是合作与和谐的运动。定向运动是个人比赛,富于挑战的乐趣在于尝试末被尝试过的方案;对团体赛,接力赛,家庭赛而言合作与和谐则是比赛的关键。在比赛中要有良好的运筹能力、计划性、空间感、方向感等智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给参加运动的运动员一种探险寻宝的经历和一段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在当今教育大力提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时代,定向运动是适应这一改革的,它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判断的能力,果断决定的性格。因为在运动中你必须具备一份挑战的心态,转变思维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思维,寻求新的方式。

4、定向运动倡导良好的团队意识,这就是协作意识,如果是团体赛就需要大家“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意识,不是某个人的决定和说了算,还需要互帮互助的现代人协同精神。

不是要你跑的快,丢下同伴。,而是要求“一个都不能少”的到达终点。这在我国现代教育中尤其欠缺这方面的培育意识。我们的学生“单兵作战”能力强,但是不管怎么说,单兵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大家发挥整体协作意识,那这能量将会是多么的惊人。定向团体赛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是非常有效的。

二、定向运动进入课堂的意义

1、通过参加定向运动能够极大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知识来源,增长学生的人生阅历。例如,可以学到很多的救护知识,认识和了解更多的动植物,培养利用随身携带的小物品以及周围环境情况来辨别方向的能力。

2、定向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培养积极向上,坚忍不拔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增长(地理、地图、自然等)知识,果断处事的能力,对于调节学生学习情趣,增进相互交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大有益处。

3、定向运动进入中学生课堂是符合中学生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定向运动是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可以利用中学的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开展,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能力,增强身体素质。定向运动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勇于尝试的精神,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观察、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智力与体力得到双重的锻炼。

4、定向运动进入中学体育课程内容是实现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定向运动强调健身性、挑战性和创造性,具有途径多样,方法多种、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等特点。能够满足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的需要。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跑步运动的兴趣,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心血管机能,提高健康水平,更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沉着冷静,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

5、定向运动进入中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定向运动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的经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它训练学生惯于有明确目的的、连续的、有条理的工作作风和严明的纪律性。它具有开放性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多,困难多,能控制的特点,将教师的单向传导的过程转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这对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让口语交际成为语言运动的课堂 篇6

关键词 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 激发激情 促进交际 交际渠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3-0120-02

语文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只是善于倾听,不敢大胆地说话,不愿主动交际,口语交际中的交往互动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乐说、善说,提高口语交际水平,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呢?

一、创设交际情境,激发交际激情

现代教育心理的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两位一体的,如果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和欲望,学生对学习必然是采取一种马虎应付的策略。因此,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前提。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对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进行积极的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流出心田。在教学中可采用多样的情境,比如:实物创设情境、表演创设情境、猜谜创设情境、朗读创设情境、多媒体创设情境、布置现场创设情境、品尝食物创设情境、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创设情境等。总之,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恰当的选择,真正激发起学生想说乐说的兴趣,增强口语交际的互动。其次,教师要注意感情投资,致力于营造一种宽松、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其“乐说”的兴趣。如教学《新型玻璃》时,在课堂上,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朋友,今天有位记者阿姨来到我们教室,她想采访一下我们这些小设计师们将有什么样的新型玻璃的面世,请你们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新产品呢?你们都想当未来的科学家吗?请设计你自己的产品,并向厂家进行介绍,推销你的专利。请赶快准备吧!这时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二、采用多种形式,促进交际进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多角度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尽量丰富充实教材内容,模拟创设情景,形成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情景氛围中产生交流欲望,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参与交流。训练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学生可同桌,或小组,既可进行画面解说,也可自我介绍、演讲,也可师生对话、采访、问答,或多人讨论、辩论等,把听、说、交际融于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如教学《美丽的田野》口语交际课时,提前一天我给学生分成绘画组、摄影组、采集组,去田野观察找美丽。课上我让学生分别汇报自己观察到的田野,相互交流自己到田野里去玩耍的情景,再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出示插图分组介绍田野,把亲自看到的,图上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用恰当的语句表达出来,这样既展示了双向互动交际过程,又培养了交际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融入生活情境。《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取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现代生活必备的生活技能,所以口语交际训练应尽可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交际,创设生活语境,模拟生活语境,与学生生活实际沟通,使学生不觉其难,而觉其趣,而觉其需。可设计早上上学,下午放学离校。

三、开辟形式渠道,延伸交际活动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除了在教学中灵活安排大量练习外,还应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互动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一)课前三分钟交际训练。我在每节课前都要交流前一天的见闻,介绍自己读的课外书中有趣的情节,讲成语、寓言故事,说放学上学路上看见的新鲜事,说自己喜欢的一句谚语、格言。

(二)开展讨论辩论活动。如我在教六年级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准备辩论材料,自己组织开展,如《犯错的学生该不该受罚》《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学生该做清洁为什么吗?》等。让学生自由组成正反方,围绕话题展开辩论。

(三)活动之后畅谈感想。学校班级经常组织一些有意义活动的竞赛活动,如春游,秋游活动,游园活动,写字、识字、说话、写话赛,体育竞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必定要跟伙伴进行语言交流,活动后他们将自己在活动中最感兴趣,认为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正如王尚文教授说过:语言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们只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的特性,紧紧抓住“交际至上”这一原则,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多种多样的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双向互动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就能使学生建立表达的自信心,与他人达成良好的沟通,形成和谐的互动,享受口语交际的乐趣,放飞浪漫的诗情,通过语言让师生共享世界,绽放生命光彩,从而使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跃上新的台阶。

运动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初探 篇7

一、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开放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学生能否主动的学习。主动地学习, 学生的心理积极, 思维的灵性处于活跃状态, 得到的运动生理学知识是活的。如此则要求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应放开学生的手、脑、口,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即使学生的质疑及提问与教学内容有些偏差, 教师也应积极面对, 让学生把话说完, 并引导学生使其注意力往教学内容上转移。比如这位同学的问题比较好, 因时间关系就不研究啦, 这样的回答不是一个理想的回答。老师们通常会理解为如果我解答他的问题, 得浪费几分钟的时间, 后面的教学内容完不成, 这节课的教学环节不完整, 怎么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一定要当堂全部完成?那要看课堂进展的实际情况, 切忌为了赶时间而扼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节课的教学环节真的必须那么完整吗?一节课中, 只要学生能围绕所学内容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这就是一节好课, 而并不需要环节上的面面俱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 变学生为老师, 讲解他们对教学内容中最感兴趣的片断, 发表他们的见解。

二、课堂的直观化

直观化的运动生理学课堂, 能够化深奥的生理学问题为浅显具体, 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接受以及思维灵感的激发。体育专业学生往往感性认识好于理性认识, 在教学活动中, 用图片、实物、教具或电教手段组织教学, 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引导学生从直观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 这是体育专业学生认知心理的需要。这种做法的结果是, 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某些较难理解的内容就能变为看得见, 摸得着的直观形象的东西, 在此过程中, 学生把操作、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不仅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同时也能亲身体验求知的乐趣。制作精良的ppt演示, 在演示的过程中,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完全进入学习的意境, 能非常顺利地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表述一个运动生理学内容, 常常有直观易懂与抽象难懂之分。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专项特征把抽象的概念, 一般的规律, 不易领会的运动生理学思想, 较难掌握的问题方法, 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以提高语言表达的直观效果。可见, 教师应注意挖掘体育实践中的实例, 提炼出模型, 进而将贴切生动的比喻、形象直观的语言自然地植入其中, 这将使得运动生理学内容变得鲜活, 数学课堂充满生机。这同时也对体育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

提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教师掌握提问的技巧, 恰到好处地提问, 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 气氛活跃, 究其原因是他们发挥了教学艺术效果。一个好的问题问下去, 可使全班活跃, 学生争相发言, 各种智慧的火花在短时间内迸发, 创造性思维不断涌现, 兴趣浓烈的学生还会自找参考书, 向教师反提问题, 师生切磋, 教学相长, 乐趣无穷。提问必须注意问题要准确, 答案要明确。问题不能太大、太空, 否则学生难以得出精确的答案。在教学中为什么会有启而不发或发不对路的情况, 这与教师所提问题问得不清楚、启发不得法有关。应根据学生、授课内容和教学阶段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提问要有预习性、复习性、质疑性, 同时要具有基础型、开拓型、辅助型等类型。富于启发性的问题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 必须在大范围、大单元、多章节中去联想, 经过思考才能将知识整理出来, 因此能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 便于唤起各种知识的联系, 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生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运动生理学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其自身的难度, 但也有其自身的逻辑和学习方法。我们运动生理学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总结和交流, 不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2]苏君阳:《论教育公正的本质》, 《复旦教育论坛》, 2004年第5期。

课堂运动 篇8

历经近10年的课改洗礼, 运动技能从重视到淡化再到关注, 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验证了一个不变的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原理——事物总是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视”与“淡化”之间区别明显, 但课改之前的重视与课改反思之后的关注却截然不同, 它是一个否定之后的回归, 并不是简单的重复。首先, 课改之前对运动技能虽然很重视, 但由于原有的教学大纲是按竞技运动项目分类方式编排的,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的运动技术太多, 却较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从而形成了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其次, 要教那么多的运动技术, 势必就减少了每个教学内容的学时, 而每个运动技术本身又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要学会运动技术更需要充足的学时, 因此教学课时的减少势必以学生“学不会”运动技术作为代价, 从而造成了“运动技术教学蜻蜓点水、学而不会”的现象, 正由于此, 有些学者提出了淡化运动技能的说法, 这在逻辑上也是合乎情理的。但经过课改的认真反思之后, 运动技能教学仍是体育教学的本质属性的看法已基本达成共识, 而深化运动技能教学、关注与研究运动技能教学有效性更是近年来体育教学的热点, 也是广大体育教师经常与讨论的议题。

二、理论剖析

(一) 明确重点, 技能目标为核心目标

在三维目标或五大目标中, 运动技能目标是最为重要的, 它是课堂教学目标的核心, 其他目标皆由此展开——运动参与直接指向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目标必须结合运动项目的特征确立;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必需根据运动项目对群体的要求深化;发展学生身体目标也应按运动技能对身体作用与要求确立, 并主要指向特定体能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二) 精选教法, 清晰学生技能表象

教师的运动技能转化为学生的运动技能是运动技能教学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视觉的特征, 采用各种方法与手段, 让学生观看正确的运动技术, 使学生在大脑里形成明晰的运动表象, 如果运动表象模糊或不清晰, 那么学生就有可以产生各种错误动作, 这是教学中所不愿发生的事, 因此教师应尽力通过自身的动作示范、运动员标准动作技术多媒体播放、人体模型动作技术演示、借助学生的示范、图片动作技术要领展示、运动过程中教师的阻力与助力等直观方法, 以便于模仿、练习、巩固, 最后达到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

(三) 优化练法, 有效解决技术难点

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对运动技术并不十分熟悉, 在练习过程中会有许多各种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 因此教师应采用合适的练习方法、辅助练习手段等帮助学生解决各种运动技术练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由于不同的练习方法与手段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各种练习手段与方法的组合构成了学生练习的步骤, 因此, 教师对于各种练习手段与方法的选择与组合要进行优化, 使学生的练习效果达到最佳化, 而优选练习方法与手段的水平也正是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水平。

(四) 合理组织, 强化运动技能练习

如前所述, 练习与操作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尽力争取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不断地强化练习, 贯彻“精讲多练”的教学原理。但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40分钟还要除去课的开始部分、准备活动部分、结束部分, 同时在课的主体部分还要减去教师必要的讲解、示范、队伍调动、学生的休息等时间, 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 此时如果教师再不珍惜这短暂的时间, 那么时间也就稍纵即逝、所剩无几了。但是练习的时间也是可以争取的, 如果能合理科学安排时间, 减少队伍调动时间、讲解精当、合理布置与利用场地器材、并有效安排运动量、练习密度,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练习, 为掌握运动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及时反馈, 矫正技能过错行为

在学生学练过程中, 需要教师不断的观察、反馈、帮助与指导, 以纠正一些多余的错误动作, 使学生学练的运动技术不断精确化。反馈有外部的行为结果知觉和内部的即肌肉运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 由于学生观察自身的运动结果难度较大, 因此更多的运动技术初学者是难以知晓行为结果的, 特别是初学者对自己的动作过程或姿势是否正确不易察觉, 这时教师可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当然, 也可通过录像或其他手段, 记录动作的结果并记录动作的过程, 让学习者自己观察自己, 提供真实与客观的信息。因此在学生进行运动练习的初期, 教师及时的言语与行为的反馈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要有足够的反馈次数,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加强对学生练习的即时评价、反馈、帮助与指导, 对学生完成动作的情况给予及时纠正, 以避免学生盲目、机械、无效的重复练习。

(六) 科学评价, 最终达成技能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这也是目前基层体育教师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和困难。课的前期, 教师根据学情、教材分析、学校的场地器材等情况制定了教学目标、精选了教法、优选了练法、并合理组织学生进行过度强化练习、矫正过错行为等, 这一切安排皆为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教学目标没有达成, 所做的努力将付之东流;如果顺利达成目标, 则能前后呼应, 功德圆满, 这也给教学留下了总结与反思的余地——为什么没有达成?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哪些方面的安排不够科学?今后的教学如何修正等等。

三、实例分析

(一) 实例一

教学内容主要部分见表1。

(二) 分析

1. 从教学目标、技能目标角度分析

认知目标“激发学生跳远与耐久跑的积极性”似较空洞, 没有涉及这两个项目的具体原理、结构、方法等, 身体健康目标“增强学生的体质”泛泛而谈, 也没有结合运动项目的具体特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的精神、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精神”虽有形式, 但在具体的课中没有落实, 缺乏具体的做法, 既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 “迎面接力”部分也没有刻苦耐劳的精神可言。运动技能目标“使85%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耐久跑技术”没有根据蹲踞式跳远 (第一次课) 特点来制定, 因为第一次课不可能使85%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从课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安排来看, 该课的教学重点是“蹲踞式跳远中的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技术”, 因此可以推测该课的运动技能目标为“掌握蹲踞式跳远中的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技术”, 但是这个运动技能目标是否合理还待考虑 (后面进行深入分析) 。其次, 耐久跑基本没有什么技术, 除了步伐与呼吸需要配合的要求, 技术上比较简单, 但有关这点也没有在运动技能目标中提及。

2. 从教学内容选择视角分析

蹲踞式跳远教学内容在小学与初中阶段均有, 由于课改前体育教师还有具体的教学大纲可以参考, 但课改之中只有笼统的课程标准, 却没有了具体的体育教学大纲, 因此给体育教师造成了选择教学内容的盲目性。在小学阶段, 蹲踞式跳远的内容是“使学生掌握单、双脚跳的方法, 初步学会用助跑的方式做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跳跃方法”, 即蹲踞式跳远的重点在于“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那么初中的教学重点也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吗?既如此, 这节课虽然目标没有提到, 但是在落实练习方法上时, 却都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系列练习。在初中新授课中花一点时间复习“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把主要的精力与时间放在“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方面则是有失偏颇的。

3. 从小学与初中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与教学重难点角度分析

有关运动技术学习, 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特点是小学低段, 他们主要接触运动技术的目的是体验, 而不是学习全面完整的运动技术;就教学方法而言, 也应以完整教学为主, 以蹲踞式跳远技术为例:助跑——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但是初中阶段具备了全面学习运动技术的能力, 他们学习技术的主要目的就不能停留在“体验”上, 而应深入到运动技术的细节, 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运动技术。初中教学方法也应从整体的完整教学法转化为部分的分解教学, 而且分解教学的重点是蹲踞式跳远技术各个环节中的关键环节: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而不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因为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既是关键技术, 又是学生能否提高跳远远度的核心。

4. 从组织教法与教学手段运用角度分析

由于教学目标、内容选择、技术教学重点难点有所偏差, 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练习步骤的选用也就自然存在问题了。因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练习步骤皆是围绕教学目标来定的, 教学设计的程序应是:了解蹬踞式跳远的教材 (结合学情) ——确定各个课次教学的重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安排每次课的教学方法、手段、练习。

设想把本课的运动技能教学目标设定为 (初二学生蹲踞式跳远新授课) :简单复习助跑条件下“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初步学会滚动式起跳, 做到起跳后的姿势为蹬地腿充分蹬伸、摆动腿积极上摆、立腰、顶头。

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安排为: (仅供参考)

(1) 教学方法: (1) 讲解示范法; (2) 图片演示法——说明起跳脚的滚动式起跳方式;说明腾空步的正确姿势; (3) 人体模型演示法——用慢动作演示起跳脚的滚动方式;说明腾空步各个身体姿势与位置; (4) 教学期间的学生正误示范法。

(2) 教学手段:图片、人体模型、踏跳板、橡皮筋、海绵垫、低箱、气球等。

(3) 练习方法与步骤: (1) 复习“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 (2) 原地做起跳脚的滚动方式; (3) 3~5步做起跳脚的滚动方式; (4) 3~5步做踏跳板起跳练习; (5) 3~5步做踏跳板起跳过橡皮筋练习, 要求学生提高腾空高度; (6) 3~5步做踏跳板起跳练习, 前置低箱, 要求学生提高腾空高度。在以上诸多练习中, 要求学生单脚起跳、单脚落地 (起跳脚起跳、腾空后摆动腿落地)

(三) 实例二

教学内容主要部分见表2。

(四) 分析

1. 从教学目标、技能目标角度分析

认知目标“了解足球、喜欢足球、体验足球魅力”基本无法测量, 因此这样的认知目标可有可无, 其次, 它并没有涉及这足球项目 (头顶球技术) 的具体原理、结构、方法等;身体健康目标没有提到;情感目标“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培养合作精神”在课中有部分体现, 主要采用了两人一组的合作形式进行, 但仅此形式对于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是不够的。运动技能目标“使85%学生掌握头顶球技术”这要看教学的结果是否完成了这个指标, 从课堂效果来看, 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因为通过教学, 学生的“头顶球技术”出现了一些问题, 即大部分学生不是用前额顶球, 而是用头顶顶球。因此就运动技能教学目标来说, 目标达成的情况不是十分理想。

2. 从把握运动技术的重难点、组织教法运用角度分析

该课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但观看整个教学过程来看, 教师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是很到位, 因为学生练习的步骤虽然比较完整, 如采用了原地徒手练习——2人一组, 1人持球于高处, 另一个人头顶——2人一组, 一抛一顶练习——自抛自顶练习——教学比赛, 但是各个练习中没有突出头顶球技术的核心——“利用腰部力量发力, 球顶在额前部”, 所以造成了顶球部位不准确的现象;其次, 若本课确定了“利用腰部力量发力, 球顶在额前部”作为重难点, 那么就应有相配套的教学手段, 才能解决这个重难点。如果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练习方法, 则是纸上谈兵。

3. 学生练习方法的运用应考虑到运动技术学习效果的得失率

为达成教学目标,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练习方法, 不同手段与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是有差异的, 笔者认为该课中运用的“自抛自顶练习”与“教学比赛 (射门时必须要用头顶球技术) 对于解决顶球部位的问题不但没有好处, 相反, 会适得其反, 因为要完成“自抛自顶练习”, 顶球的部位就不可能是额前, 而是头顶;而前期没有掌握好顶球部位与技术情况下参加了比赛, 则必然牺牲前期学习的成果, 由于比赛胜负的功利性迫使学生在紧张情况下完成动作, 这对于学生巩固前期所学技术是不利的, 这在诸多的课堂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许多课堂教学都采用教学比赛, 主要的目的是通过结合教学内容是比赛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但往往会牺牲前期学习的结果, 这是得不偿失的) 。从观看该课教学过程来看, 预计的情况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即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头顶球技术的部位基本不是前额, 头顶球动作也不是靠腰部发力完成的。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71.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2000:21.

[3]邵伟德, 邹旭铝, 俞富根.体育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方略与例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0.4:28-30.

[4]邵伟德, 邹旭铝, 金翀.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教法与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与例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0.8:

课堂运动 篇9

一、精准解读明内涵

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有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方面, 负荷量是指完成练习的数量、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 负荷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力量的大、小的程度, 主要包括练习的密度、完成练习所用的速度、所负的重量、投掷的无度、跳跃的高度等等。量和强度是影响运动负荷的对立统一、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由于学生诸多方面的差异, 要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设计一定符合实际、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力求科学、合理。

二、精确预设谋量度

体育课是典型的身体实践活动, 运动负荷是否合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学体质的增强, 因此负荷的设计应当严肃认真、严谨细致, 应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考量与预测, 并通过课前的演练来考证量与强度是否精确, 提升负荷设计的科学性。

(一) 遵循规律出和谐

运动负荷设计应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规律、生长发育规律、疲劳与恢复原理等循序渐进, 做到大、中、小负荷的穿插使用。

(二) 注重差异保质量

学生性别、年龄、体质上的差异, 要求负荷的设计应注重区别对待, 因时而变。

1. 因人而异显关爱

负荷的设计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差别、差距。注重设计的层次性、针对性, 既要适当、更要适度, 充分体现设计的人文关怀。既要在意男女学生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别, 女生的负荷要相对较小, 男生的负荷相对较大, 也要重视学生年龄特征, 进行选择性的安排, 如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学生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 不适宜在坚硬的地面上采用大负荷量的跳跃练习, 可适当进行负荷量较小、持续时间不太长的项目 (如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 , 更要关注学生体质差距, 分层施教, 异步达标, 让优生吃得饱, 中间生吃得好, 差生吃得消。

2. 因时而异重差别

负荷安排应注重地域性、时令性。不同季节的练习负荷也应有所区别。天气比较冷时, 不适宜开展强度大的径赛项目, 可适当地选择跳绳、小游戏、小比赛做时间相对长一点的小负荷练习。天热的教学中应重强度, 减小量的设计。同时上午最后一节、下午第一节的负荷与其他课时的负荷也应有所不同, 具体到每一节的不同时段的负荷也不有所差别, 准备活动阶段, 运动负荷相对较小, 基本阶段负荷相对较大, 结束阶段负荷相对较小。

3. 因材而异重优化

运动负荷的设计应根据教材的具体特点优化设计, 注重实效。如广播操、体操、投掷和跳跃等可通过增加练习次数, 提高难度, 提升高度来增大运动负荷;在跑、跳练习中运动强度相对较大, 可适当减少练习的次数、缩短练习的距离、增加练习过程中的休息时间来调整运动负荷等。也要根据教材特征巧妙搭配, 既要上下肢搭配、又要运动强度大小搭配。如跑跳教材搭配武术、体操教材, 考核课时考核教材搭配游戏教材等;强度小的走、投与强度大的跑、跳等内容的、精心组合, 从而提高科学性。更要注意不同课型的运动负荷是不同的, 如新授课的练习量、强度应为中等;复习课练习量、和强度为中等以上;展示课、总结课的量、强度应较大;测验课的练习量较小而练习强度较大。

三、巧妙调控生精彩

(一) 定量保度抓紧落实

学生体质的增强, 技术的掌握, 是以一定量与强度的学练历程为保证的, 因此教学实践中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计划, 严格教学要求, 严格保证练习的量、强度, 使学生在亲历亲为的实践操作中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小组记录、测试等进行综合考量与监测, 督促落实。

(二) 严密监控重策略

1. 擅用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出汗量、动作反应速度等表现, 来判断其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

2. 诚用询问法

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累不累, 轻松不轻松、痛不痛”时, 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

3. 巧用测量法

实践中人们常采用心率来衡量运动负荷, 一般平均心率在130~140次/分之间锻炼的效果最佳。

(三) 精巧调控保合谐

1. 整体着眼控比例

在单元计划时要把各课时的量和强度, 按大、中、小的比例合理调配好, 高低结合, 动静交替, 既要宏观把控, 也要细化每一节课负荷的波动次数, 切勿出现负荷不足、过度。

2. 严密组织活调教

组织教学是影响学生运动负荷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 科学的组织教学。既要根据教学需要来教学分组, 也要巧妙地调节讲解、示范、交代任务、评价、学生分组观摩等做到大小结合, 动静相宜, 灵活调控负荷节奏。

3. 细处着手巧变换

通过变换练习的重复次数、延长间歇时间、变换场地的大小、器材的重量、障碍的高度、距离的长短等有效调整负荷。如不少学校的场地、器材不足, 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 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可采用分组轮换型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来增加学生的运动负荷。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如何看待体育课的运动负荷[J]中国学校体育.2006 (11) :28-31.

课堂运动 篇10

笔者在备课的时候, 没有想到什么能够引申的例子。但是, 在上课的时候, 当说到这些内容之时, 脑海中突然有一种冲动, 因为一则热议新闻非常能说明问题, 就是“孙伟铭案”。于是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 多了以下内容的讲述:

2008年, 中国的酒后驾车事故层出不穷。“孙伟铭案”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也许以前也有, 但是媒体报道得很少。现在媒体对此报道的越来越多。这些人喝酒是他们的自由, 同时驾车也是他们的自由。但如果酒后驾车, 在法律的角度, 就是影响公共安全。所以, 这次“孙伟铭案”的定性不再是以按交通肇事罪论处, 而是定性为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审判处死刑, 二审判处无期徒刑。也就是说开车、喝酒是你的自由, 但是你必须自律, 开车别喝酒, 喝酒别开车, 如果开车喝酒了, 那就是违法行为了。

由于这一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所以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逐渐在班级内形成了共识:要遵纪守法、维护社会道德, 要珍爱生命。平淡的课堂, 凸显了人文思想。

反思:

1. 要做一个有心人, 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

这个案例是教师动态生成的案例。这个动态生成是基于教师内涵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能旁征博引, 左右逢源。而这些就需要教师时刻做一个有心人, 充分把握和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以前人们常说, 老师教学生, 老师要有一桶水, 才能教给学生一碗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的对象在变化, 教师所拥有的知识, 也应该是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只有这样, 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心人呢?

首先, 你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活到老, 学到老”, 必须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充电。其次你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用这双慧眼, 我们要去关注发生在地球上的事, 大事、小事、国际国内外的事;去关注我们地球上的人和物, 关注那些值得和不值得我们关注的一切, 去挖掘历史课堂所需要的资源。第三你要学会整合和转化, 你要能重新建构资源, 把资源与我们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 采用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的方法, 在课堂上清晰地讲述和表达出来。在讲述的同时, 教师也应该加以引导, 真正地把资源利用好。

其实, 任何知识都可以为我们所用。通过改进, 都可以成为我们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关键是看具体的实施者如何去处理, 如何去加工整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 不受传统学科体系对历史教学的束缚, 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 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 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 关注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国家发生的大事、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都可以作为历史课堂的资源。重大的事件如北京奥运会、六十周年国庆阅兵、甲型流感疫情;小事如江阴的赞园挂牌、江阴第五届城市运动会;身边的事情如学校搬迁、同学拾金不昧、乐于助人, 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历史课程的资源, 只要我们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处处皆课堂、事事皆课本”, 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 自由和自律话题的探讨

既要自由, 又要自律。这个话题在历史上很早就被提出, 同时也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生活。而这样一个例子“孙伟铭案”, 则是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联系我们的历史。

对于自由和自律的观点, 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就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早在古希腊就存在这样的思考的讨论。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的“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他们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他们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在社会道德方面,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该强求一律。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 却忽视了道德。在给人以自由的同时, 却缺少了道德的规范, 人们缺少了约束, 社会出现了种种问题, 世风日下, 道德沦丧。于是, 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要自律,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让人们在“自由”的同时, 多思考些“自律”。

课堂运动 篇11

近年来,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在1985—1995年期间,对我国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分析结果表明: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发育速度仍处于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发育有提前趋势,肥胖比例有明显增长趋势,各年龄段男女学生耐力普遍下降,出现了形态、技能和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中学体育课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促进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能增强学生的社交、审美能力。由此可见,在中学生体质健康日渐下降的当今社会,中学生体育课实施运动处方教学势在必行,相比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也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中学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探索

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由体育教师(体育指导者)或体育锻炼参加者结合身体的体质测定结果、运动经历和健康状况等特点,按各自的健身目的,以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内容和运动负荷强度、频率;以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指导思想;以“运动处方”为基本教学程序,利用多样的身体练习形式及方法,解决一切与学生体质健康相关问题的教学活动。现在关于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关于中学运动处方教学的实施并没有普及到中学体育教师,教师对于开展运动处方模式教学做法不是很清楚,所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索。

1.中学运动处方内容教材化

众多研究表明,经过健身运动处方锻炼,中学生的各项形态指标有了显著的变化,心肺功能有所增强,血管机能有明显改善。如黄玉山等人对大学生和中学生都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以球类、健身操、武术等为主要内容的9套运动处方,进行锻炼实验,探讨应用健身运动处方进行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可行性。杨晓云在《健身运动处方对中学生心功能的影响》中,以高一、高二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制定了力量组、耐力组、全面组3套健身运动处方,进行了一周锻炼3次,一次45分钟,为期10周的运动处方锻炼,测试锻炼前后的脉搏、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健身运动处方对男女同学的心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明显改善心血管功能,尤其是对女生的效果更明显。以上研究表明,实施运动处方教学的效果良好,并具有一定的作用。

2.中学运动处方教学班级分组依据

运动处方模式的教学常规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同时提高身体素质,使学生学会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班级分组教学是运动处方教学的基础,可以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对出现同一错误的学生把他们分为一组,制定相应的练习内容,即运动处方。但是这样的分组不能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技能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反应不同,所以在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时,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不同的运动处方分组。

二、实施中学运动处方教学面临的问题

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是一项十分细化的体育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很多,需要查阅更多的资料,所以对于体育教师的工作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中学课堂实施运动处方教学必然会面临师资不足的问题,一线体育教师缺乏理论指导,如何科学撰写运动处方教案,不知如何将传统体育课堂和处方教学相结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处方教学,同时又能增强中学生体质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同时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加以改变,如何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体育课堂,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需要更多的体育教师投入和钻研。

在中学体育课堂中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首先要制定一系列的运动处方教材内容,可以结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师用书中的教材内容(篮球、健美操、排球、体操等),在课堂中实施分组教学,同时在分组教学中又要进行细化的运动处方教材内容的制定,对于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会犯不一样的错误,针对这个还要进行详细的相对应的运动处方课堂练习内容的制定,在学习不同技能的同时要进行不一样的分组。

运动处方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与中学体育课堂的结合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完善,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发展空间,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实现运动处方教学与传统体育课堂的科学结合,实现增强中学生体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田继宗,石雷.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探究[J].体育学刊,2001(1):52-55.

课堂运动 篇12

一、当前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师资力量匮乏

对农村中学而言, 其教学环境条件较差, 导致年轻教师纷纷逃离农村中学。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通过走访调查福建某县农村中学发现, 任教三年以内的教师, 调离率达到了惊人的59%, 其中年轻教师近八成。这一现象导致农村中学教师资源流失加剧, 给课堂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体育需要进行大量运动, 由年轻教师担任较合适。在年轻教师不断流失的背景下, 农村体育教学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并且情况在不断严重。

除去人员流失之外, 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还表现在教师学习层次水平较低。根据调查结果, 福建某县的农村中学中, 具有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不到40%, 大部分教师都是专科学历。这就导致农村体育教学在理念和方法上和城市中学存在差距。

(二) 体育设施缺乏

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主要依赖书本进行教学不同, 需要依靠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进行教学, 比如足球、篮球等。不论是足球还是篮球, 都需要场地才能进行正式教学。但是, 对农村中学而言, 由于办学经费十分有限, 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场地建设。根据调查资料显示, 在福建某县的农村中学, 具有足球场地的学校占比不到5%, 具有塑胶篮球场的学校不到30%, 具有20台以上标准乒乓球桌的学校不到55%。由此不难看出, 对这些十分大众的体育项目, 农村中学的相关设施十分缺乏。对一些小众的冷门体育项目, 如网球、手球等, 农村中学几乎没有相关设施。体育设施缺乏, 不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而且无法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技巧, 对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 体育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内容单一是农村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客观问题, 其和师资力量、体育设施都具有极其紧密的关联。可以说, 师资力量的单薄和体育设施的缺乏导致了教学内容单一。从师资方面而言, 教师的水平和数量都不能符合农村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 这就导致现有体育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升级和开发, 从而致使教学内容刻板单一,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体育设施方面而言, 由于各种器材匮乏, 教师没有展开其他体育项目的途径, 导致教学内容只能围绕现有的体育设施展开构建。

二、阳光体育运动在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融入方法

(一) 转变教学理念

根据对福建某县农村体育教学情况的调研结果不难看出, 存在的许多问题虽然是由外部环境条件引起的, 但是可以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进行深入剖析。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定义可以得知, 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但是并没有限定体育项目或是方法。基于此,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运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出更多的体育教学内容。

比如, 篮球场是农村中学基本都有的体育运动场地, 不过部分中学已经建设了塑胶场地, 而部分学校还是水泥场地。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篮球场地实际条件, 对篮球运动进行开发创新, 通过转变规则等形式创造出适宜大部分学生参与的体育运动。

(二) 针对学生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中学生的特点十分明显, 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时, 需要根据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生特点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就生理方面而言, 根据福建中小学生体质调查结果显示, 三明和宁德的中学生体质合格率达到87%以上, 而厦门、莆田不到83%, 其中的差异就是对学生特点的考量。就心理方面而言, 即指教学内容设计需符合学生兴趣。

比如, 足球是不少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 但是限于场地条件, 农村中学根本无法良好地展开足球教学。结合学生喜欢跑跳的特点, 教师可以设计带球跑步的运动项目, 即带球绕操场跑步, 并在跑步的过程中进行传射练习。通过这样一种符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内容,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当中, 提高农村体育教学效果。

(三) 加大农村体育教学经费投入

中学教育经费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财政拨款, 对农村中学而言, 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其展开阳光体育运动的一大阻碍。因此, 政府部分需要加大农村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 在政策制度上对农村中学进行一定倾斜。通过加大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经费投入, 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 可以通过教育经费适当增加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 以此吸引年轻的体育教师能够留在农村中学任教, 为农村中学构建一支年轻的体育教师队伍。其次, 利用教育经费建设基础体育场地, 购入一定量的体育设施, 以便体育课程设计能够有更多选择。只有通过教育经费在师资和教学设施这两个方面加强建设, 才能不断提升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水平, 从而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得到落实。

三、结束语

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重大, 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虽然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但是只要认清这些问题, 并切实采取有效办法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在课堂中融入阳光体育运动, 势必可以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摘要:在学业负担不断加重、学生身体素质不断降低的背景下, 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得以提出, 号召全国中小学都要在体育课堂中深化阳光体育运动。本文对农村中学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分析, 深入论述了阳光体育运动在农村中学体育课堂中进行运用的方法, 以期对提升农村中学办学质量和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课堂,阳光体育运动,方法

参考文献

[1]汪绍鹏.初中体育课堂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28:101+103.

[2]王艳, 王冬冬.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湖南省农村中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09:89-92.

上一篇:预应力管桩承载力下一篇:和谐亲情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