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性分析评价

2024-11-20

宜居性分析评价(共4篇)

宜居性分析评价 篇1

一、引言

宜居城市, 就是一个城市既要满足人的发展要求, 也要适合自然环境客观发展规律的要求, 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宜居城市能持续性地增进人类的福利, 不断促进人的良性发展, 从而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1]

宜居城市的内涵在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方面, 应该具有三个条件:清新的空气、水和安静的生活环境, 以及干净整洁的城区街道;应该拥有开敞的空间和良好的绿化,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气候条件适合生存, 方便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在社会和人文环境方面, 宜居城市至少要有五个条件: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城市, 具备完整的安全体系和预警系统;要能够提供与居民收入水平相当的居住空间, 确保居民的住房条件;应该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 保障居民的就业;应该是一个生活便利的城市, 要具有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相应的生活设施等, 保障居民生活的便利度;应该是一个和谐文明的城市, 使居民拥有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2]

目前, 我国许多学者都已经对宜居城市的内涵、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且从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3,4]本文主要从生态系统方面选取指标, 采用层次分析法, 对太原市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现状进行评价分析, 并对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现状提出问题和今后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 指标选取

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这里主要采用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两种方法选取指标。[5]

1. 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进行大量地统计分析, 选取出采用频率较高的指标。

2. 理论分析法。

通过对宜居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研究, 选取出与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和特点密切相关的指标。

(二) 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方法, 构建了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表1) 。数据来源于《2012年太原市统计年鉴》[6]和2011年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表中指标选取参考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宜居城市评价指标等, [5,8—12]标准值参考中国生态城市标准。[13]

(三)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 (AHP) 软件分析得出指标层指标和准则层指标的权重。

1. 数据处理

指标值数值越大越好时:

指标值数值越小越好时:

当指标标准值为100%时:

式中:Pi是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值, Si是指标的标准值, Ci是指标的实际值, Cmax是指标实际值可选范围中的最大值, Cmin是指标实际值可选范围中的最小值。

2. 准则层指数的计算

准则层指标值 (Vi)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Vi是准则层指标的数值, m是指标层的指标项数

3. 目标层指数的计算

指标层指数值 (Ui)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Vi是目标层子目标的指标得分值, N是子目标所对应的准则层指标的个数, Wi’是第i个准则层指标的权重。

4. 生态宜居综合指数的计算

生态综合指数 (ECI)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Ti是某目标层指标的权重。

三、太原市生态环境宜居性水平计算结果与分析

(一) 计算结果

使用AHP软件分析得出指标体系的准则层权重, 目标层权重则由其所包含的准则层权重相加所得, 结果见表2。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所得权重, 运用公式 (6) , 可计算得出太原市生态宜居的综合指数为0.03。

(二) 太原市生态环境宜居性水平分析

参照国内外综合指数的分级方法[5]确定本研究的分级。

综合指数在0.7至1之间时, 城市的生态宜居性良好;在0.35至0.7之间时, 城市的生态宜居性为中等;小于0.35时, 城市的生态宜居性较差。

对照以上的分级标准可以看出, 太原市目前生态宜居性为较差, 生态系统问题比较突出。由表2可看出, 经济发展对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影响最大, 生态环境次之, 社会环境对其影响相对较弱, 而文化教育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影响则最小。在经济发展中, 经济水平对其影响最大;环境质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 污染治理的影响相对较弱, 绿化水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最小;在社会环境中, 生活设施和医疗服务对其影响同等, 社会保障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文化教育中, 教育质量占据重要的地位, 教育结构则相对较弱。太原市在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教育的建设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建设和进步空间, 尤其是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

因此, 太原市在以后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应该着重发展经济, 提高经济水平, 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提高环境质量和污染治理度, 加强绿化建设;在此基础上, 要完善社会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提高教育质量。

四、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建议

(一)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太原市在今后的建设中, 应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无污染和无废物排放的可循环产业, 应该尽快完成煤炭产业转型, 开发新能源,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逐步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体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 全面整治生态环境污染, 提高环境质量,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太原市的能源使用主要以煤炭为主, 所以必须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率。重点对本市的工业污染进行整治, 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和产业转型等, 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根除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 避免形成新的污染源。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同时, 提高人们的资源节约意识, 开展资源节约型社会活动。

(三) 完善社会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增加生态宜居城市指数

完善本市的各项基础设施, 加大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 提高公共设施的覆盖率;完善失业保障、养老保障和残疾人保障体系, 增加社会保障的普及率;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医疗设施和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四)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加大科技教育的投资量

太原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还应该加大科技教育的发展力度, 提高人们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度, 大力建设图书馆等公共教育设施, 提高教师、科技人员及其他科教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

摘要:从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 构建了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 对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太原市的生态宜居性为较差, 说明太原市在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的建设仍然有很大的进步发展空间。

关键词:太原市,生态宜居城市,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周长城, 邓海骏.宜居城市的内涵及其评价要素探究[J].甘肃理论学刊, 2010 (4) .

[2]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 2007 (3) .

[3]王先鹏.国内宜居城市评价研究述评[C].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 2012.

[4]陆仕祥, 覃青作.宜居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2 (1) .

[5]张雪花, 雷喆, 张宏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与评价方法——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2 (1) .

[6]全少莉, 刘养洁.我国主要城市的宜居性评价[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 .

[7]王小双, 张雪花, 雷喆.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与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S1) .

[8]李丽萍, 吴祥裕.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 .

[9]程前昌, 胡大胜.对宜居城市判定标准的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版) , 2007 (1) .

[10]徐惠民, 丁德文, 杨俊, 张玉萍, 叶属峰.滨海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5) .

[1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课题组.中国首个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颁布[J].中国人居环境网站, 2006.

宜居性分析评价 篇2

“人居环境”一词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 (即: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和联系网络) , 认为人类住区为一个整体, 包括乡村、城镇、城市。1961年WHO总结了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 提出了居住环境的基本理念, 即“安全性 (safety) 、健康性 (healthy) 、便利性 (convenience) 、舒适性 (amenity) ”。

城市人居环境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目前在其质量评价等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 “宜居度”作为人居环境研究的一个视角, 具有其重要意义。城市宜居性是指在个人和社区层面, 城市为人们所提供“社区设施, 卫生健康和福祉”的环境质量。同时, 认为宜居的构成要件还包括生活成本、公共交通和道路、安全与保障、文化和夜生活。

2 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参考已有成果, 结合对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内涵的理解与侧重, 选取以下三个原则作为构建宜居度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①以人为本的原则。人居环境以人为中心, 从人的角度出发审视各环境要素, 并探讨其对人的感受反馈作用;②层次性原则。人居环境评级因素复杂并高度相关, 人居环境本身也处于动态、不稳定的动态运动之中, 因此采用分级分层的逻辑概念, 能相对全面的覆盖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方面, 从而构建一个相对科学、合理、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③可操作性原则。人居环境涉及的指标多种复杂, 从可操作性原则出发, 通过选取易于获得、量化和可靠性强的指标, 能真正反映区域人居环境实际情况。

2.2 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在参考前人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 以指标构建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数据可获取性原则, 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宜居度一级指标体系 (表1) 。二级指标选取代表性影响因素, 共同构建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以江苏省13个城市2014年的数据为研究基础,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统计年鉴2014》;江苏省各市《空气质量报告2014》以及各市政府网站资料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等。

3 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评价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方法——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能够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的方法, 能够对宜居城市等多元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3.2 评价步骤

4 评价结果及分析

4.1 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总体分析

苏州人居环境总宜居度最高 (0.753) , 南京居次 (0.694) , 无锡 (0.512) 、南通 (0.409) 、常州也相对较高 (0.407) , 林柄全等学者研究证明, 居住环境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地级市市区和县级市, 并集中分布在苏锡常地区, 该类地区经济发达, 房地产开发的投资较多, 生活配套设施完备, 居民生活水平较高。

4.2 自然环境宜居度分析

人居环境自然宜居度, 连云港 (0.028) 和泰州市 (0.034) 处于较低水平, 在总宜居度前两位的苏州和南京, 该项指标得分分别为0.061、0.050, 也处于一般水平。后两者由于城市化水平较高, 人口流量大, 从选取的指标构成来看, 相较于其他城市, 其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不可避免带来的较低得分指标值。

4.3 经济环境宜居度分析

苏州人居环境经济宜居度处于最高水平 (0.299) , 南京居次为0.250, 无锡、常州、南通也相对较高, 分别为0.202、0.142、0.134。2014年, 从江苏省各地级市来看, 苏州、南京和无锡GDP总量领先, 宿迁市人均GDP最低。依据江苏省一个核心、两个圈层的空间结构, 重点发展一带一轴三通道的发展战略, 南京都市圈核心, 苏锡常都市圈使其经济环境处于优势地位。此外, 数据表明, 人居环境经济宜居度和总体宜居度具有较高一致性, 说明经济是人居环境的重要指标组成并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刘钦普提出经济因素是造成人居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 是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基础条件。因此, 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城市经济实力仍是以后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

4.4 人文社会环境宜居度分析

南京、苏州人居环境人文社会宜居度最高, 分别为0.394、0.393;无锡该值为0.243;常州和南通分为以0.188、0.187相对较高。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都比较高, 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及长期、成熟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与推进, 此外, 近几年的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 以及历史名城保护的推进, 使其人文社会环境最为宜居。苏州则以其吴文化发源、私家园林代表的历史名城地位, 及其与上海的经济腹地联系, 在人文社会环境建设上几乎同为最高水平。

4.5 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要素间的协调性分析

南京、苏州在人居环境协调度上得分均不高, 分别为0.253、0.318居于较低水平。此外, 协调度得分较高的城市大多存在总体宜居度和各项宜居度水平较低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其各项指标水平都处于均衡的低水平。

5 结论与讨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的推进, 城市面临人口的集中涌入, 城市现有资源的开发与消耗, 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负荷, 城市人面临日趋严重的生活环境问题。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在人居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探求城市中人的生活、居住以及享有的城市环境的舒适感、满足感的评价。

本文以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内涵为出发点, 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人居环境自然宜居度、经济宜居度和人文社会宜居度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江苏省人居环境宜居度较高城市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 只要是南京及苏锡常四市。这同时也表明城市经济水平对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具有较大影响, 说明经济仍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并且对人文社会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而考虑城市人居环境自然宜居度, 经济水平较高, 总体宜居度水平较高的城市在自然环境方面有所欠缺, 刘钦普学者提出:例如南京市要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加快传统产业尤其是污染企业的技术改造, 加大环境治理投资。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社会化产业化的改革努力提高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发展垃圾处理技术和垃圾资源化产业。无锡、苏州等城市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乡镇企业小区, 同时重视水环境的治理, 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参考文献

[1]日笠端.都市规划 (日文) [M].东京:共立出版社, 1977.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Newman P W G.Sustainability and cities:Extending the metabolism model[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9, 44 (4) :219-226.

[4]Economist.Liveanomics urban liv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R].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11.

[5]刘颂, 刘滨谊.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 1999.

[6]王坤鹏.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来自我国四大直辖市的对比与分析[J].经济地理, 2012.

[7]李陈.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宜居度时空特征及关联分析[J].干旱区自然与环境, 2014.

[8]王兵兵.山东省主要城市生态宜居度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9]吕亚平.杭州市人居环境宜居性评价[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10]李丽萍.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共济南市党委校学报, 2007.

[11]林柄全, 王仲智, 李婷.江苏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格局[J].南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国内宜居城市评价研究述评 篇3

1、我国宜居城市研究的源流、背景和内涵

1.1 宜居城市研究的源流

人类对于宜居城市的关注, 反映出的是人类对于自身居住状况的关注。宜居城市建设思想, 可谓源远流长。从《易经》《道德经》到康有为的《大同书》, 从《太阳城》《田园城市》到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生活与住所的积极探索与追求。当然, 如果从近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历史来看, 有相当共通含义和比较完整的认识体系的概念应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该理论的出现正式吹响了改善城市质量、关注城市生活的号角。宜居城市研究在国外成为热点, 则始于1980年代, 特别是1985年由Henry Lennard发起建立国际宜居城市研究组织 (The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IMCL) Conference) , 把宜居城市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国内对宜居城市的研究相对滞后, 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对于居住环境的评价研究。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提出“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 自此“宜居城市”的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2 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背景

要理解我国语境下宜居城市建设的内涵, 还必须了解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和政治经济领域的思想变迁, 这是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背景。总结建国六十年的发展历程, 不管是建国初期“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 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 使得一直以来, 城市发展主要服务于经济增长, 甚至让位于经济增长, 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滞后, 市民的生活质量没能得到同步的提高。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 这是建设城市的初衷, 但建造的结果却带来“城市异化”, 即“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的异已力量, 成为人的敌对物”, 具体的表现是各种城市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出现标志着人本思想的回归, 并且渗透在发展的方方面面, 我国宜居城市实践和研究的兴起既是对各种城市问题的应对, 也是对当前发展观念变革的呼应。而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 则存在通过宜居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吸引人才和投资的需要。

1.3 国内对宜居城市内涵理解的一致与分歧

对于宜居城市内涵的理解,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城市是指气候条件宜人, 生态景观和谐, 人工环境优美, 治安环境良好, 适宜居住的城市, 这里的“宜居”仅仅指适宜居住;广义的宜居城市则是指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 经济持续繁荣, 社会和谐稳定, 文化氛围浓郁, 设施舒适齐备, 适于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这里的“宜居”不仅是指适宜居住, 还包括适宜就业、出行及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充足等内容。王世营等认为, 广义和狭义概念实际上反映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对宜居城市内涵的不同理解, 国外学者大多倾向于狭义概念, 国内学者大多倾向于广义概念。

2、宜居城市评价领域存在的分歧

连接宜居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的桥梁是宜居城市的评价。相对于宜居城市内涵的理解, 在宜居城市的评价领域, 分歧更为明显, 评价的结果纷繁芜杂。分歧的表现有三大方面:一是表现在评价方法的不同, 目前, 主要有基于统计数据的客观评价方法、基于问卷调查的主观评价方法以及主客观结合评价方法;二是表现在对各具体要素的不同取舍和对各要素重要性的不同认识;三是表现在评价主体的不同, 既有个人研究, 也有商业咨询集团, 也有国家部委, 不同的主体必定带来价值观和立场的不同。国内宜居城市评价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 (见表1)

3、国内宜居城市评价研究述评

国内宜居城市评价领域, 这是周志田等人于2003年进行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并发表相应研究论文, 不过仅限于个人研究, 对外界影响有限, 鉴于此, 本文仅对表1中其他5项研究成果作了较为详细的述评。

3.1 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

3.1.1 评价概况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民众调查和德尔菲专家调查法的基础上, 制订了“中国城市宜居指数”的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权重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 11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迄今为止, 零点集团已经发布了2005~2007三个年度报告和2009年度报告。以2009年度报告为例, 共评价了24座城市, 排在前五的依次为成都、厦门、南宁、杭州、昆明。见表2

3.1.2 评析

零点集团的宜居城市评价是一种主观评价的方法, 且城市样本量小, 以大城市为主。从评价指标来看, 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倾向, 更多关注对住房和社区层面的感受, 而城市层面的经济、生态、人文环境考虑相对较少, 作为商业咨询机构, 受国外思潮的影响较深。从评价的结果而言, 稳定性较差, 连续两年之间, 排在前五的城市吻合度只有40%, 反映出主观评价随意性强、波动性大的特点。

3.2《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

3.2.1 评价概况

在2007年举行的第八届北京CBD国际商务节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上, 中国首份《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面世。报告以“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 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品牌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 推出了2007年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排行榜。上榜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青岛、成都、宁波和苏州。在“宜居”一项考察中, 人口、就业、交通、住房等成为重要考察点。与品牌价值的排名不同, 排在宜居城市前十位以中小城市为主, 依次为:深圳、湛江、十堰、许昌、黄冈、九江、牡丹江、娄底、湘潭、聊城。

3.2.2 评析

该报告采用统计数据进行客观评价, 城市样本量大, 比较全面。在宜居城市的排行上, 除深圳因为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的优良位居前十外, 其他均为中小城市, 一方面反映出该排行对于中小城市的青睐, 中小城市的住房价格相对便宜, 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比较和谐的社会关系, 比大城市方便的交通条件和城乡之间的联系, 更容易造成祥和、安全、健康、便捷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城市在经济繁荣的表象掩盖下存在的种种城市病症 (拥挤、环境污染、高房价等) 已经对宜居性构成了损害。

注:来源于零点咨询集团网站 (http://www.horizonkey.com/)

3.3《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

3.3.1 评价概况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是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组织课题组, 历时两年调查完成的。该报告从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居住质量、交通状况、教育投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命健康、公共安全、人居环境、文化休闲、就业机率等12个方面构建出一个多维度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 指标权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该报告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在主观评价方面, 共有77.3万人次参与调查, 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城市生活质量网络公众调查。

该报告对287个地级和地级以上城市进行量化分析, 制订出2006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2006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青岛、杭州、宁波、上海、无锡、烟台、苏州、东莞和大连。

3.3.2 评析

该报告虽没有冠以“宜居”二字, 但与宜居城市的指向是一致的。从指标体系来看, 非常的全面, 充分体现出国内对于宜居城市概念的广义理解的特点, 其中对于经济指标给予一定倾斜, 但比较适度。从方法来看,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全面客观。从结果来看, 排在前十位的城市, 既有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 也有宁波、杭州等二线城市, 还有烟台这样的三线城市, 没有完全向大城市倾斜。

3.4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3.4.1 评价概况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认为宜居城市的主要特征是:环境优美, 社会安全, 文明进步, 生活舒适, 经济和谐, 美誉度高。《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度、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在内的7项一级指标和48项二级指标组成。2005年开始,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进行每年一度的宜居城市排行, 评选范围涉及国内200多个城市。历年十佳宜居城市排行如下: (见表3)

3.4.2 评析

该系列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城市样本量大, 评价方法以客观为主, 兼顾主观。从指标构成来看, 兼顾经济、生态、人文、安全等因素, 可见该指标对宜居城市内涵持广义的理解。从十佳上榜城市来看, 既有大城市, 也有中小城市, 城市的偏向性小, 结果较为客观, 可信度高, 并且已经连续七年公布评价结果, 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

3.5 住建部“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3.5.1 评价概况

该成果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完成, 并于2007年4月通过住建部科技司验收, 具体指标体系见表4。该标准还设定了否定条件, 如果存在以下情况, 即使评分再高, 也无缘宜居城市:社会矛盾突出, 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基尼系数大于0.6导致社会贫富两级严重分化的;近三年曾被国家环保局公布为年度“十大污染城市”的;区域淡水资源严重缺乏或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单项指标的评分以统计数据为主, 兼顾公众调查和专家评判。该标准公布以来, 引起一定反响, 一些城市以此为指导开展了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活动, 如清远、宜春、中山、泰州、银川等市。 (见表4)

3.5.2 评析

从评价指标来看, 比较全面, 同时明显向环境优美度和生活便宜度倾斜, 反映了该标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人性需求的关注, 反映出该标准对宜居城市的理解向狭义概念倾斜, 因此也是一项利于中小城市的评价标准, 目前以此为指导开展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也以中小城市为主。从评价方法来看, 客观为主, 兼顾主观。并且该《标准》将主要用于全国各城市的自我评测和建设管理, 不打算也不支持任何机构利用《标准》进行宜居城市评选排行活动。

注:根据《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整理

4、结论

4.1 宜居城市评价存在的分歧

我国对宜居城市进行评价的机构众多、指标和方法多样, 评价结果也各异, 这些分歧既是对宜居城市内涵理论分歧的折射, 也反映了城市发展价值取向的不同。通过对以上诸多研究结果的评析, 可以发现, 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分歧:

(1) 在研究方法上, 是以生硬的统计数据为主要依据, 还是以人的主观感受为主要依据。前者虽然客观, 但难以与人的感受直接挂钩, 后者由于受到居民属性等个体差异的因素影响, 对问卷设计、样本选取、调查方法等的科学性要有很高的要求, 评价结果波动性较大, 但人本主义的倾向值得肯定。

(2) 在关注尺度上, 是以城市尺度为主要关注层面, 还是以人的尺度为主要关注层面。前者以城市层面的统计数据或对城市层面宜居要素的主管感受为主要依据, 后者以社区条件、住房条件或对二者的感受为主要依据。

(3) 在指标取向上, 是向经济指标倾斜, 还是向人文生态指标倾斜。前者反映了现阶段城市对经济发展的迫切渴望, 后者则反映了人类对生活质量更高层面的需求。

4.2 宜居城市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

以上所反映的城市发展价值取向上的分歧, 从根本上来说, 是“以什么为本”的问题。无论是从国内政治经济领域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还是从当前城市发展建设领域人本主义思想的回归来看, “以人为本”都应该成为宜居城市评价和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评价和规划建设,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对城市政府而言, 不要采取急功近利、不求甚解的态度, 对有利于自己的评价排行结果大力宣传, 对不利于自己的评价结果不予理睬, 而应深究各种评价排行背后的价值取向, 具体关注各种评价排行结果的实质, 并以此来检点自身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劣利弊。

(2) 宜居城市的评价方法, 要向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向努力, 要在以客观为主的基础上, “加强参与式评估方法的研究, 才能够客观反映市民的意愿和实现公众参与规划管理的目的”, 完全客观或者完全主观均易导致结果的偏颇。

(3) 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中, 要对社区和住房层面予以足够重视, 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 应把宜居社区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一者,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 是人们生活与活动的主要场所, 其宜居建设是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 更是实现城市宜居的必要基础。二者, 我国城市中单位制的解体、大规模的城市重建、严重的社会分化都在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松散, 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首要载体, 社区面临重构。

(4) 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 不同城市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选择性地确定宜居城市评价和建设的重点, 而不能不顾城市实际一概而论。随着城市自身发展水平的提升, 宜居的需求也在发生演进, 从满足人的经济需求、安全性和健康型等基本需求, 到满足人对自然环境舒适性的需求, 再到满足人的社会人文需求, 最后到满足人们参与城市治理和个人发展机会等需求, 这些是具体城市在人居环境评价和建设中必须予以考虑的。

摘要:宜居城市评价是连接宜居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桥梁, 国内宜居城市评价领域呈现出指标多样、方法不一、结果各异的局面。这些分歧既是对宜居城市内涵理解分歧的折射, 也反映了城市发展价值取向的不同。文章通过评析目前国内主要的宜居城市评价研究结果, 探究各自背后的价值取向, 并进行了总结。文章认为“以人为本”应该成为宜居城市评价和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 并对人本导向下宜居城市的评价和建设提出了建议。

老龄化社会的城市空间宜居性研究 篇4

社会人口老龄化,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 或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

我国进入21 世纪以后, 老龄化问题日渐突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截止到2014 年末, 中国60 周岁以上人口数量达21242 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5.5%;65 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 万人, 占全国比重10.1%。而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还在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 有关专家预计, 到2050 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因此, 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及城市问题都亟待思考和面对。

二、老龄人口的生活需求分析

老龄人口区别于普通青壮年人群的生理特征, 决定了老年群体有着自身特殊的生活需求。

1、安全性的要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 对安全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主要表现在害怕陌生环境, 害怕危险环境。比如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环境, 或者一个有陡坡和楼梯的环境, 以及治安混乱嘈杂的环境等, 对于上年纪的老年人来说都是缺乏安全感的。相反, 如果处在熟悉的亲切的环境中, 或者四周开阔平坦, 治安良好、环境整洁, 老年人则会感觉到安全放松。营造一个能给老年人带来安全感的居住环境, 是提高城市空间宜居性的重要方面。

2、舒适性的要求

环境的舒适与否也是老年人非常关注的。所谓舒适, 一般是指生活在其中或身处其中没有紧张、忧虑、恐慌、憋闷、压抑等不良感受。比如, 适宜的气温、安静的环境、优美的景观、开阔的场地、完善的设施等等, 都容易创造出舒适的公共空间。老年人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低, 所以在舒适性方面的要求也不容忽视。对于老龄人群聚集地, 适度改善居住条件、美化环境景观、增加生活设施、提供特殊帮助等都是提高居住质量、提升舒适度的必要举措。

3、可达性的要求

可达性, 往往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出行。老年群体由于行动上的相对缓慢不便, 以及对于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局限, 日常的活动能力和出行范围是十分有限的, 主要场所通常就是城市社区的空间范围。在步行500-1000 米的范围内, 出行的便捷度、通达性都影响着老龄化人群的生活质量。通过调查, 城市社区中, 宅前屋后、邻里街坊、小区广场等公共空间都是老年人日常休闲出行最为集中的地段, 做好这些区域的规划设计对于提升老龄化人群的居住适宜性至关重要。

4、娱乐性的要求

生活的娱乐性要求可以说是对于生活质量的情感要求, 不同年龄的人群爱好不同, 娱乐方式自然也大不一样。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作息跟青壮年上班族有着很大的区别, 喜欢轻松休闲、绿色保健的娱乐方式, 比如散步、慢跑、做操、棋牌、钓鱼、遛鸟、养花、种草等, 多是为打发时间的节奏较慢的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老年群体的主要社交活动, 如何促使和加强这类型活动的产生, 也是评价城市龄化人口宜居性的一个关键指标。

5、归属感的要求

除了生理需求之外, 人的心理需求也很重要。归属感, 就是关乎人们心理需求的一种体验和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 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 希望自己有所归属, 而这往往来源于自己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当人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 对这个地方很熟悉, 那么他在此处就能够获得归属感。或者, 当一个人的生活习性、起居爱好和周围人群相近, 获得周围环境的认同和接纳, 那么他在其中也可以获得归属感。归属感经常会转化成人对于环境的依存感、依赖感, 它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愉悦, 老龄人口尤其需要。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老龄宜居性要求

在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我国社会, 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如何体现出对老年人群的关怀、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是提升整个城市公共空间宜居性的重要方面。

2013 年, 研究组在以昆明为例进行的城市公共空间宜居性调查中, 分别在四个城区核心地段城市公园附近发放了社会调查问卷, 一共发放380 份, 回收的有效问卷有368 份。在对昆明公共空间的宜居性整体满意度评价中, 总体评分8.1分, 评定为“满意”。但就其参与问卷的人员构成来进行分析, 发现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给出的满意度平均值仅为6.3 分, 评定为基本满意。可见, 昆明对于老龄群体来说, 城市公共空间宜居性做得还不十分令人满意。

经过分析和归纳, 城市公共空间在老龄宜居性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创造安全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为市民提供日常必要性活动和非必要性活动的共有开放性空间。从老龄宜居性角度,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首先要具备安全性的要求。比如:避免设置过多的楼梯和斜坡, 不宜产生太多的高差台阶, 空间尽可能开敞明亮, 流线尽可能简洁明了易识别, 必要时可以设置老年人专用通道和设施, 以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考虑。其次,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还应具有舒适性的要求。例如:城市室外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集中场地的避风和向阳, 应尽可能多的设置免费休憩区, 分散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不同角落, 增加休闲座椅数量和种类, 创造不同的休息停留区, 以满足老龄群体的需要。

2) 建立通达便捷的空间道路系统

鉴于老龄人口的体能生理特征, 日常出行范围通常在城市社区, 因此做好城市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和道路系统规划就能很好的提高城市空间对于老龄人群的宜居性。根据对老年人出行方式的初步调查发现, 选择步行、公交、自行车外出的人数占到九成之多, 因此, 建立通达便捷的空间道路系统, 重视步行慢行系统的规划、加强公共交通方式的覆盖面, 可以促进老龄人群自主出行、健康出行的实现。重视联系宅前屋后、社区街道、绿地广场的道路系统规划, 分层次有秩序地布置各类功能设施, 建立完整的无障碍通行系统, 则可以为老龄人群出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保障。

3) 增加活动场所的娱乐性和愉悦感

具备一定的娱乐性, 是城市公共空间为吸引城市居民聚集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然而, 通常情况下, 城市公共空间往往只偏重年轻群体的喜好而忽视了老龄群体的需求, 使得老年人在这类城市空间中普遍缺乏存在感, 缺乏吸引力, 进而缺乏愉悦感。当老龄社会到来的今天, 关注老龄群体的需要,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适当开辟定位于老年人的开放式空间, 为其提供休闲娱乐、健身互动的场所, 吸引老年朋友的参与, 增加场所的娱乐性和愉悦感, 是体现城市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

4) 营造具有归属感和亲切感的生活环境

归属感来源于认知和认同感, 营造具有归属感的生活环境需要的是对城市文化和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延续。城市中悠久的历史遗存、不变的生活习俗、良好的邻里往来、易辨的城市标识、宜人的空间尺度等等, 一般都能给人带来较强的归属感和亲切感。因此, 城市建设过程中:一、注意保留有影响力的城市元素, 这些历史符号有助于构建具有相同认知的城市文化;二、规划中注意加强交流空间的塑造, 一个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往往包含了若干可以引发人们交谈、促进来往的小空间小环境;三、增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识别性和标识性, 创造容易记住的城市空间环境;四、注意把握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 营造亲切宜人的交往环境。

摘要:在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我国社会, 城市公共空间如何体现出对老年人的关怀、满足老年群体的需要, 是评判城市空间宜居性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老龄人口的特征和需求进行分析, 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城市公共空间老龄宜居性要求, 将有助于城市空间的宜居性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老龄化,城市空间,宜居性

参考文献

[1]范新浩,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老龄化宜居性研究, 2013年, 西南交通大学工学硕士论文

【宜居性分析评价】推荐阅读:

生态宜居性11-10

和谐宜居07-18

宜居环境07-10

宜居城乡10-29

健康宜居11-06

老年宜居12-24

宜居09-21

环保宜居社区10-21

感受宜居城市07-05

宜居宜业08-17

上一篇:成长·自我·梦想下一篇: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