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宜居

2024-11-06

健康宜居(精选12篇)

健康宜居 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住需求中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大大提高, 健康宜居的呼声也使我国社会的环境意识整体增强。居住环境设计日益受到重视, 强调健康人性化的住宅社区环境设计成为规划设计的要点。

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居住环境景观

过分依赖现代科技的生活方式, 淡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亲密关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健康需求成为居住者对小区环境景观的追求。

健康人性化的环境景观设计要立足于营建休闲、运动和交流的环境氛围, 充满生活气息, 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有舒适感、安全感、归属感。人们可在住区内闲聊、散步, 小孩子可以开开心心的戏水玩泥, 活动累了随时都有歇脚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人性化的思考, 把绿化、水体、景观三者智慧的融合在一起, 创造每时每刻都享受新鲜空气、阳光雨露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

建设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首先除了园林绿化要达到景观优美、适宜, 绿化配套设施完整、整洁之外, 其次是小区的绿地率一定要达到30%以上, 一些高档社区要达到50%以上。再者是要采取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和手法, 摒弃前几年那些热衷于大块绿化、大广场和大喷泉的做法, 而考虑采用贴近居民生活的小花园和各种便于人们交往的休憩空间的设计手法。在具体设计上, 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 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 例如, 除普通草本植物外, 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需要注意的是园林景观要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特色, 提倡多元化、人性化, 要不断创新, 根据不同的规划环境因地制宜设计出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

2 居住环境保护

由于工业化发展及居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 户间隔声、环境噪声、环境卫生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环境噪声。

噪声问题在社区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甚至在一些高档的社区中噪音的干扰依然严重。从健康环保的角度看, 噪声同水和大气等污染一样, 也是一种公害, 有的国家把它列为七大公害之首。噪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不仅是简单的心理干扰和邻里纠纷, 最重要是噪声引发的健康问题, 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为了防治环境噪声污染, 保护和改善环境, 保障公民身体健康,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各个省市也相应的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条例, 来防治噪声污染。

就设计者而言, 在住区的规划初期要充分考虑声环境质量的要求, 合理规划住区内的交通干道走向和各类功能分区。比如在停车设施规划方面, 是否可考虑集中式地下停车, 以便减少汽车的鸣笛与停放带来的影响;在供热系统规划方面, 是否可采取城市热电厂集中供热, 减少冬季供热设施给住区带来的影响。如不能采取集中供热, 也要采取防护办法使供热设施与住区有一定的距离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 住宅建造和装修能否一次完成, 实现建造和装修的一体化, 已经直接关系到居住的环境质量, 那么我们是否可采取这种做法, 从源头上解决装修的声污染问题。

2.2 环境卫生。

城市生活垃圾 (以下简称垃圾) , 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垃圾的处理一直为住区环境卫生的首要问题, 严重影响着整个住区的居住环境质量。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垃圾污染, 对可再利用的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是可推荐的做法。根据规范合理确定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和规模,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积雪污物及时清运, 垃圾日产日清, 以保证整个居住环境的干净整洁, 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3 公用与安全管理设施

3.1 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住区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重要设施, 它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数量和规模, 配置的比例, 布局的空间位置, 决定了居民使用的便利程度, 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于住区的配套设施, 这里要强调的是健身体系设施的配建。健身体系包括休闲空间、广场空间、器材专区和健身会所, 与住区内休闲步行线、局部健身步行线相结合构成健身设施群。满足居住者各种健身方式的要求, 并为居住者交往创造良好的条件。

3.2 市政公用设施。

住区中供水系统的规划应以保证水质为根本。可采用恒压变流量供水系统, 避免水质的二次污染, 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分别设置, 减少水在水池的停留时间, 避免细菌滋生;水池、水箱内的材质应采用无毒无害的, 符合卫生要求, 设计中所采用的各种管道的使用与设置要避免二次污染, 建议可使用管道直饮水系统。进而从用水方面保证住区的基本生活用水质量。

对于住区而言, 排水系统排放主要是指生活污水的排放。住区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 均采用雨污分流制, 即采用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两套排水管网。生活污水排放包括了厨房废水、洗涤废水和粪便污水。从管道设计的合理性和切断污染源并有效利用资源的角度看, 污水管网最好再单分为两套排水系统, 将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病菌和病毒传播的几率。

再者要建设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 还要关注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a.直接排入城市市政的污水管网, 至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b.在住区中建设污水处理厂自行处理, 这对规模较大的住宅区、周围尚未建设城市污水管网的住宅区或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够住区是理想的做法。c.建立中水系统, 将住区的污水处理回收后为低质用水, 如环境清洁用水、绿化用水。

3.3 安全与管理设施。拥有良好的安全和管理设施是营造健康居住环境的必要条件。

住区的安全设施根据所采用的安全系统一般较常用的有对讲系统 (可视对讲系统) 和视频监视系统设施。对讲系统是指住户与来访者之间通过对讲机进行单元门或院落门锁开启的安全系统, 有利于整个单元的安全管理。视频监视系统是指在住宅区内包括住宅区的公共部分和外围设置能够监视住区全部通道出入的摄像装置并由住区的保安管理监控室负责监控和处理。有了这些基本的安全设施之外, 还可采用透空的围墙设计和加大夜间照明, 要居住者确立归属感, 利用有形和无形的物障去界定各自的公共的、半私密的、私密的空间领域, 发挥自然监视的作用。

住区的管理设施主要包括社区管理机构和物业管理机构。社区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对关系到住区的各项建设和住户利益事物的居民意愿、意见的征求以及讨论决策。物业管理机构是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负责住宅区内部所有的建筑物、市政工程设施、绿地绿化、户外场地的维护、养护和维修, 负责住区内环境清洁等等。而21世纪物业管理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物业、设施的管理, 必然应以人为中心, 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环境质量、提高物业价值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物业管理服务改善和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注重人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时代, 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和文化层次的高低和社区物业管理所营造的氛围是分不开的, 所以社区物业要与住区居民建立良好的联系和沟通, 提供人性化的健康的物业服务, 建设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

结束语

相对于整个社会环境和城市环境而言, 居住环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 同时又是整个社会环境、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居住环境既是物质文明程度的体现, 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随着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立, 新的健康宜居居住环境观念的形成正在成为一种必

然。责任编辑:周宝军

摘要:以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为研究体, 通过对几个基本层面的分析和总结, 探讨适宜人们居住的健康环境形式。

关键词:居住环境,健康宜居,人性化

健康宜居 篇2

第一批(11月21日)

1.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戽口村

第二批(1月20日)

1.美丽宜居小镇示范

丹江口市龙山镇

大冶市陈贵镇

宜都市枝城镇

2.宜居村庄示范

宣恩县高罗乡板寮村

第三批(201月12日)

1.美丽宜居小镇示范

罗田县九资河镇

随县长岗镇

2.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大冶市金湖街道上冯村

广水市武胜关镇桃源村

远安县嫘祖镇金桥村

汉川市马鞍乡黄龙村

第四批(年12月28日)

1.美丽宜居小镇示范

大冶市还地桥镇

神农架林区红坪镇

2.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万秀村

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

大冶市灵乡镇坳头村

疑似宜居行星 篇3

疑似开普勒望远镜如何发现这颗行星的?

开普勒望远镜是NASA专门用来发现外星行星的探测器。自2009年升空以来,它便一刻不停地监测着大约15万颗恒星,记录它们亮度上的细微变化。如果是地球从太阳前方经过,遮挡的阳光大约会使太阳的亮度下降万分之一,而开普勒能够检测微弱到十万分之一的星光变化。

“开普勒-22b”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发现的。开普勒望远镜观察到那颗恒星以大约290天为周期,发生星光变暗又恢复正常的现象。根据恒星亮度的变暗幅度,天文学家确定了行星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2.4倍;根据这一现象发生的周期,天文学家计算出了行星的轨道,确定它恰好位于那颗恒星的“宜居带”中。

为什么说这颗新行星可能适宜居住?

太阳系共有8颗行星,只有地球上存在宜人的气温,使水能以液态形式长期存在于地表之上。其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既不太近,也不太远,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刚刚好。太阳周围能够满足这一条件的区域,就被称为“宜居带”。

不同恒星的宜居带到恒星的远近并不是固定的,与恒星性质有很大关系。如果一颗恒星温度和亮度都比太阳高,宜居带就会离它稍远一些;如果温度和亮度都比太阳低,宜居带就会稍近一些。此外,宜居带也不是一个范围非常狭窄的区域,太阳系的宜居带从金星轨道外侧一直延伸到火星轨道外侧。因此严格说来,地球和火星都在太阳系的宜居带内,只不过火星质量较小,-留不住浓厚的大气,后来变得寒冷而干燥,不适宜居住了。

“开普勒22b”围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旋转,这颗恒星发出的光比太阳光弱大约25%,因此那里的宜居带要比太阳系里的宜居带更靠近恒星一-些;另一方面,“开普勒22b"到母星的距离又比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近了大约15%,恰好使它舒舒服服地落在了宣居带中。科学家凭什么确定行星表面温度是21℃?

通过开普勒望远镜的观测,天文学家可以测出这颗新行星距离它的“太阳”有多远,也可以测定它的“太阳”每时每刻能够释放出多少光和热。但仅凭这两个条件,仍然无法确定行星表面的温度,因为后者不光与“阳光”的强弱有关,还与行星表面甚至大气的许多性质相关。

开普勒望远镜无法测定行星的质量,也无法直接观测这颗行星。因此,天文学家难以确定这颗行星是像地球这样的岩态行星,还是像木星那样的气态行星,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液态行星。至于行星拥有怎样的大气,表面由什么物质构成,就更是无从得知了。

不过,如果假设这颗行星与地球十分相似,拥有类似的陆地和海洋,还拥有类似的大气来产生温室效应,天文学家就能计算出它的平均表面温度大约是21℃左右。不过,这个数据只能算是“仅供参考”。

这是不是NASA证实的“首颗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

这颗行星并不像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樣,是“首颗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NASA的官方消息是“它是开普勒计划证实的首颗位于类太阳恒星宜居带中的行星”。这里的“首颗”,指的只是开普勒计划证实的首颗,而非天文学家发现的首颗宜居行星。事实上,开普勒在它监测的大约15万颗恒星周围,迄今为止共发现了2326颗疑似行星的候选者,其中大小与地球接近的有207颗,超级地球有680颗,海王星大小的1181颗,木星大小的203颗,还有55颗比木星更大。

在2011年2月开普勒公布-的行星候选者中,可能位于“宜居带”中的共有54颗,而“开普勒22b”就是其中第一颗得到证实的行星。

人类移民到这颗星球上有多大可能?

现有的人造航天器中,速度最快的当数正在飞向冥王星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它的速度目前大约是15.5千米/秒。如果以这个速度飞向600光年以外-的“开普勒-22b”,大约需要1160万年才能抵达。就算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也需要8万年。因此,按照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想要移民这颗行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然,我们无法排除人类科技出现突破的可能。或许有一天,我们造出了光速飞船,开辟了“任意门”,能够穿梭于宇宙之间。到了那时,如果证实了“开普勒-22b”确实适宜人类居住的话,那里或许会成为未来人类前往探索甚至定居的目的地。不过到了那时,我们发现的宜居行星应该已经一抓一大把了,也不在乎这一颗了吧!

健康宜居 篇4

近年来, 德化县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增长, 房地产成为推动德化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了主动融入海西、对接泉州的城市发展, 德化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 确立了将德化县打造成“中国瓷都-旅游宜居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新一轮城市建设目标将为德化县房地产业带来新的商机, 同时, 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将改变县城的面貌, 加速推进“中国瓷都-旅游宜居城市”建设进程。

1 当前德化县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1.1 城市发展情况

上个世纪80年代, 德化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 提出并实施“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 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区的高度集聚, 加快了城关发展步伐, 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关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不足1km2扩大到目前的10.5km2, 人口由1978年的1.03万人发展到目前的17.77万人, 城市化水平达57%。城关聚集了全县57%的人口、69.2%的劳动力、67%的经济总量、67.6%的税收, 辐射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1.2 房地产业发展情况

大城关战略和禁止个人在城区建房的政策实施后, 城市化进程加快, 房地产业迅速发展。

(1)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 德化县累计完成房地产投资14.55亿元, 开发各类商品房87.65万m2, 房地产开发企业由13家增至18家, 涌现出城镇、金荣、四星、百德、民益、万佳等一批较具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2) 房地产交易活跃。二手房交易市场火爆, 交易面积从2006年3.98万m2增长到2009年的9.03万m2, 房地产经纪中介公司发展到十几家。

(3) 财政得到增收。2007年县级财政就在土地出让中收益1.77亿元, 房地产企业为财政贡献税收4700多万元, 2009年房地产业税收达到6300多万元。房地产业的繁荣直接拉动了建筑业和建材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家政、广告、物业管理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3 德化县房地产发展存在问题

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房地产业取得双发展同时, 由于之前只注重扩大城市规模, 缺乏对房地产业发展的良性管理, 城市规划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两者之间的不和谐发展, 致使城市发展到今天, 暴露出明显的一些问题:

(1) 城市形象设计不够优化, 城市品位不高。规划起点不高, 城市形象设计意识淡薄。比较注重城区建设量的扩大, 对细部的雕琢关注不够, 少出精品;相邻的房子高矮、造型、颜色、材质、格调各不相同, 导致同一条街无法形成一种风格, 立面整体效果较差。在建筑设计中, 很少融入悠久的陶瓷文化, 未能形成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

(2) 缺乏宏观调控, 住宅供应体系结构不合理。伴随房地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化进程, 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换, 房地产开发商以追求利润为导向, 对中、高档商品房开发过多, 经济商品房和低档商品房建设少, 致使房产价格偏高, 城镇中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只能“望房兴叹”。

(3) 房地产开发的粗放型特征明显。县域房地产开发企业, 除了三家国有房地产企业外, 其他房地产商大都是主营陶瓷业, 涉足房地产时间短, 专业人才缺乏, 经验不足, 资本积累不多, 实力不强, 住宅生产集约化程度低, 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住宅建筑档次不高。

(4) 物业管理相对落后。从德化县目前管理的现状来看, 居民住宅较分散、杂乱, 即使有集中的住宅小区, 也普遍存在着户数少、规模小的特点, 使得物业管理成本较高, 工作难以开展;还有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参差不齐, 物业管理意识不强, 物业管理费用收缴困难;物业管理责任不清, 从业人员少, 业务水平低, 一些老式住宅物业管理基本上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

2 德化县房地产发展对策与措施

“十二五”期间是大城关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阶段, 也是海西建设的起步阶段, 如何处理好房地产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关系, 对于提升德化县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形象, 融入海西城市群建设和承接大泉州城市圈, 实现建设“中国瓷都-旅游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2.1 要编制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 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大城关战略的深入实施, 德化县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加速,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住房投资、消费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房地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要做好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指导房地产业新一轮健康有序的发展。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以提高人民群众居住水平为出发点, 致力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指导思想, 根据德化县“中国瓷都-旅游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和“生态环境优越, 社会功能发达, 人民和谐友好, 宁静整洁宜居”的城市标准, 依据《德化县城总体规划修编 (2008-202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居民居住状况、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实际状况组织编制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 使房地产业的发展符合城市的发展要求, 促进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整体联动升值。

2.2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促进德化县房地产健康有序发展

(1) 强化城市规划调控, 促进城市建设发展。要加快进行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编制,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建设体系, 指导土地开发。要充分发挥各层次的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指导作用, 加强房地产开发用地的方向和地段、房地产业的开发规模、时序和步骤以及各地块建筑高度、间距、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体量、体形、色彩等控制指标的调控力度, 坚决制止不按规划要求, 进行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行为, 确保“一张图纸管到底”。

(2) 继续加强和改进土地供应, 充分发挥基础性调控作用。继续强化土地管理, 统筹安排全县土地资源, 完善土地收储制度和用地计划供应制度, 提高土地供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和灵活运用房地产项目土地招拍挂制度, 严格按照项目规划和土地利用率等指标综合评标, 有效调控房地产开发土地价格;推进土地综合执法, 依法查处打击囤积土地、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逾期不开发、非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维护土地市场正常秩序, 及时有效的发挥房地产市场基础性的调控作用。

(3) 积极开拓房地产融资渠道, 发挥金融调控和保障作用。一方面要为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沟通平台, 积极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开发商紧密合作, 开展各种较为灵活的房地产金融业务, 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继续支持居民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同时, 要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管理, 合理引导住房消费, 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首次购房与非首次购房的差别化税收政策。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 一律不得给予相关税收优惠。同时, 要加快研究完善住房税收政策, 引导居民树立合理、节约的住房消费观念。

2.3 完善管理机制, 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1) 加强规化设计管理。推行“阳光规划”, 对城市发展方向、重要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等重大问题, 实行规划审批前的公示制度,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民主化和科学化。在规划设计时, 要以“中国瓷都-旅游宜居城市”为目标, 注重融入浓厚的陶瓷文化, 展示瓷都艺术, 注重高品位的总体建筑形态设计, 重视建筑物外部色彩的研究, 单体建筑要富有特色, 建筑群体要和谐统一, 努力建设一个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中国现代化绿色瓷都。

(2) 加强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 通过治理整顿, 扶持一批实力强、规模大、效益好、经营管理规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提高高质量建筑开发能力。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全程管理, 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和档次, 严格执行开发项目审批程序。土地出让前, 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 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内容与标准、建设资金来源、产权归属和建后管理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强化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工作, 确保房地产开发项目按规划高质量高标准建设。

2.4 加快发展房地产服务业, 促进房地产的进一步发展

宜居城市阅读答案 篇5

②一般来说,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③ 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

④ 其次,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维也纳老城保存着大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内部的卫生设备、供水、供暖、排污系统等都在不断地更新改建,但其外部却始终保持原样。虽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那些被破坏的建筑也仍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或重建。维也纳的新建筑则集中在老城之外,现代气息浓厚。这样的原规划则,使这座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城市,但是,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不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交通网覆盖面广,发达高效,人们出行方便快捷。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城市,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⑤第三,宜居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建筑宏伟,收藏着数量众多的艺术精品。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为人们提供了芭蕾舞、戏剧、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世界级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墨尔本拥有全澳洲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它和著名的圣保罗教堂、弗林德斯街火车站等共同显示出这座城市辉煌的人文历史,令人驻足赞叹。墨尔本还以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著称。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⑥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以舒适、惬意的.享受;合理的城市规划,给人以有序、便利的感觉;浓厚的艺术氛围、丰富的文化浸染,让人们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舒心、安心、放心。这样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

1.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宜居城市有哪些了解。(3分)

2.根据第④段内容,在文中画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是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

【甲】规划合理,再加之治安稳定,供给充足

【乙】治安稳定,供给充足,再加之规划合理

3.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对宜居城市的说明,谈谈你怎样看待汽车与宜居城市之间的关系。(6分)

【材料一】

早期的城市,没有汽车,街道的宽度适合马车与行人的出行,人们有步行的空间,人是城市的主人。汽车的出现,即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又促进经济发展。于是,人们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还修建了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不同等级的道路。汽车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城市。

【材料二】

英国伦敦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采取的措施有:开车进城要收费;动员社会知名人士徒步、骑车或乘坐公交车出行,因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大;动员中小学生劝说家长不要开车送自己上学,并展开评比。仅几年时间,伦敦的出行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变,虽然汽车保有量在增长,但汽车的出行量却没有增长。

答:

参考答案:

1.宜居城市各具特色,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宜居城市会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让生活更美好。

2.甲

宜居家园 绿色怀仁 篇6

日前,记者专访了山西怀仁县委副书记、县长牛志忠。

《绿色中国》:怀仁县近几年在建设生态怀仁、绿色怀仁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牛志忠:近年来,怀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山西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建设具有北方特色的现代林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六大林业工程”,全力加快“一条林带、三条通道、四项绿化、九个大片”的建设步伐,全县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自2000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3亿多元,造林绿化面积达到53万亩,四旁植树450万株,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达到6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23%,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林业建设先进县”、“京津風沙源治理先进县”。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和建设显现了强大的防护功能,起到了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遏制土地沙化的作用,局部地方的沙尘暴、干热风、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较以前明显减轻。

我们所取得的主要成绩,首先是“线”上绿化成林。全县所有公路应绿尽绿,通道绿化总里程达到600公里。一是完成西山坡防护林带百里绿色长廊50公里的营造,林带平均宽度200米,治理面积达6万亩;二是高标准完成大运高速公路、大忻二级公路、208国道、大石公路、左沙公路等国、省道157.8公里的绿化,其中大运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林带平均宽度200米,部分地段达到500米,总绿化面积达到1.3万亩,工程总量是省政府规划任务的5倍多;三是新建环城林带56公里,并在县乡村公路两侧建起了防护林带。

其次是“面”上绿树成荫。一是荒山绿化,全县在生态状况较脆弱的区域内规划建设了九个大片林地,总面积达到8万亩;二是村镇绿化,以农村道路绿化、环村林带建设、村中街巷绿化和房前屋后空地绿化为重点,高标准完成了57个新农村推进村的绿化工程,特别是在城市绿化上,大街小巷见缝插绿,道路两侧栽植乔灌木和应时花卉,建起园林广场10座,铺设草坪上百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05平方米,基本达到了国家园林县城标准;三是厂矿绿化,按照一厂一矿绿化一山一沟的思路,全县15个厂矿企业完成林带和造林基地3500亩。

第三是“点”上美化成景。在大运高速公路怀仁入口处新建“森林公园”一座,园林化面积150亩。此外,新建现代化园林单位(校)35个,全县园林化建设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绿色中国》:怀仁县在建设生态怀仁、绿色怀仁工作中有哪些新思路?具体举措是什么?

牛志忠:怀仁县总面积1230平方公里,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塞外黄土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在生态区划上,属于毛乌素沙漠前沿地带,干旱多风,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由于游牧和战争,植被破坏严重,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不足10%,加上县域经济长期以消耗资源为发展模式,又是燃煤性地区,造成较为恶劣的生态环境。为彻底改善怀仁生态面貌,我县按照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首都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建设北方最宜居、最宜发展县份的战略目标,全力打造全省“绿化大县”和“生态强县”。为了有效地实施林业工程,全县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全民动手兴林业。我们把造林工程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级领导既是林业建设的指挥者,又是实践生态文明的先行者,对每项林业工程,从规划设计、资金安排到具体实施,都要进行认真的研究。每年植树造林大会战期间,各级领导几乎每天都和普通群众一道坚守在工程第一线,出现了领导亲自参战、全民动手植树、铺天盖地造林的壮观场面。

二是注重科学求效益。为了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我县坚持统筹兼顾,点、线、面同步绿化,路、渠、田综合治理的原则,城乡互动整体推进。山区造林以油松、樟子松为主,同时混交柠条、沙棘、紫穗槐等,以乔木树种为防护,以灌木树种为植被,保持了土不下山、水不流失。平川造林以大片造林为重点,凡是能够进行绿化的区域,全部纳入工程范畴,并本着立地成林、扩充绿量的原则,不断增加林带的宽度和大片造林的规模。大运高速公路绿化带普遍拓宽到了200米,其它国、省道绿化带做到断带合龙、窄带加宽、残带增强,带宽60到80米。万亩大片造林由原来的5个发展到现在的9个,按照针阔结合、乔灌混交的办法,大建宽林带、大栽阔叶林、大上景观树,既成林又成景,构建起林带环绕、错落有致的现代林业生态体系。在树种选择上,宜杨则杨、宜柳则柳、适地适树、合理栽植。在造林手段上,综合应用新技术和新成果,改进栽植模式。盐碱地采取了灌水压碱、客土改碱等办法,其它宜林地采用了根宝蘸根、坐底探墒、地膜覆盖等技术,为打造林业精品工程,提高造林成活率奠定了基础。

三是加大投入拓规模。几年来,我县多方筹资加大投入,造林规模逐年扩大。县财政在可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挤出资金优先满足林业建设需要,乡村两级也积极投工投劳,增加林业建设经费。全县每年投入造林工程资金达到8000多万元(含厂矿企业投资和以劳代资折资),一个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发展大林业、改善大生态的格局正在形成。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至2007年,仅县级财政就投入资金1.7亿元,超额完成国家要求的配套数额。同时,为解决造林任务与资金间的矛盾,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我们通过政策倾斜、产权明晰等措施,大力扶持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造林领域,全县民营林业累计投资达到1300万元,造林面积达到3万亩。

四是规范运作保质量。在造林工程中,我县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制、重点工程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工程报账制和工程作业程序及管理办法等,环环相扣,层层把关,从而较好地完成了造林任务,确保了投资效益。与此同时,坚持造林与管护并重的原则,认真落实封山育林、圈舍养畜、专人专管、巡查督促等责任,做到了“三个同步”,即建设造林工程与下达管护任务同步、与组建管护队伍同步、与配套管护设施同步。全县专门成立了林业管护队伍,专职护林员达到了150人,各类巡逻车50余辆,杜绝了人为攀折、猪拱羊啃以及火烧现象,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

《绿色中国》:怀仁县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牛志忠: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肩负着重大使命。下一步,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再造秀美山川、共建美好家园”为宗旨,切实加大现代林业建设力度,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全方位治理污染,全力减少风沙危害、控制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真正使我县“绿起来、靓起来、活起来、富起来”,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怀仁建设进程。具体要围绕三区(西部洪涛山生态旅游区、中部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区、东部桑干河流域防风固沙治理区)完成国家和省19.27万亩的重点造林工程和城、乡、村1115公里的道路绿化,形成“东西绿两山、中部治碱滩、农田林网化、城乡园林化、道路林荫化”的生态格局,实现生态林业的跨越发展。

国外十大宜居小镇 篇7

在通向保格利小镇的一条路上,笔直的2500多棵柏树为游客指引方向。

保格利小镇被包围在托斯卡纳南部玛利玛葡萄园之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现在的大部分建筑是1496年后重建的。这里有着适合葡萄生长的土质、微风的晴朗天气和干燥的中风,因此葡萄长的又大又有光泽,非常适宜酿造葡萄酒。

除了盛产白酒和玫瑰葡萄酒,从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成千上万迁徙的水鸟在保格利停留。广阔的沙滩和茂密的树林将这里与都市分割开,使保格利小镇成为自然爱好者的天堂。到了保格利小镇就不得不品尝这里的葡萄酒和特有的美食,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传统的托斯卡纳一玛利玛式美食。

2 英国拉文纳姆小镇—中世纪时光中的甜蜜穿梭

踏入拉文纳姆小镇,时光就像倒回了15世纪。即便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这里也一直保持着安逸和谐的环境,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争,可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小镇道路两旁的木屋几乎都是几个世纪前建造的,其中已经有约320座被列入了英国遗产名单。当年的羊毛商铺大多已经被改造成了咖啡厅、旅馆或者博物馆,随处可见的木屋颜色不一,形状各异,傍晚时分还可欣赏从屋顶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的炊烟。

小镇的街道一尘不染,镇上有华丽的哥特式教堂,各类店铺门口都挂着传统的欧式招牌,几个精致的铁艺花架盛满鲜花,使得古老的木屋焕发着新的青春。优美的环境、古朴的建筑和惬意生活气息使得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乌托邦,能在这里拥有一间小店已经成为了许多都市人的梦想。

3 法国沙西尼奥勒小镇——睡梦里的温柔故乡

奶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农庄旁的干草堆成各种造型,路边飘香的野花竞相盛放……作为位于法国最大的国家公园中海拔1000米处的小镇,沙西尼奥勒完全就是为度蜜月者们来懒洋洋地打发时光而建造的。天然的艺术设计和清新的大自然风光,特别能够让人放下城市的浮华。坐在沙西尼奥勒的小客栈中,对着窗外的教堂映衬着美景,可以呼吸到带着青草香的清新空气。除了怡人的乡村风景,这里也有现代电影院、高尔夫球场、游乐园等现代娱乐设施。

这里还有延绵不息的弯曲河流,有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存在的石砌小旅馆,有12世纪建好的罗马教堂。因为靠近火山,据说这里的河水有疗伤的功效,古老的建筑则赋予了这里历史感和内涵。

4 希腊福莱甘兹罗斯小镇边——爱琴海的恬静港湾

福莱甘兹罗斯小镇位于希腊基克拉迪群岛上,小镇的中心则位于一个200米高的悬崖上,恬静怡然。

小镇是爱琴海一个偏远的岛屿,你所能看到的只是波涛拍打着卵石海滩,山羊在山坡上互相追逐,一架古老的木制风车在海风的吹拂下兀自旋转着。这里与相邻的城市圣托里尼毫无共同之处:没有两层楼以上的建筑,没有躲在港湾码头的游艇,更没有精品店或花哨的餐馆。

对于那些越来越厌倦希腊充满束缚旅游方式的人来说,福莱甘兹罗斯小镇是一处绝好的宁静避风港。这个希腊少有的最原始生态的小岛,曾被命名为世界十大最著名海滩之一,湛蓝的海水一如往昔。

5 奥地利哈尔施塔特小镇——阿尔卑斯山下的美妙仙境

海拔3000多米的壮美山峦和清澈透底的高山湖泊,将哈尔施塔特小镇装点成一个风景如画的仙境,迷人的湖山风光使这里成为最美的湖畔小镇。

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山东部地区萨尔茨卡默古特,这座紧贴着险峻的斜坡和宁静的湖泊之间建造的湖畔小镇,以具有哥特式屋顶的天主教堂和细尖塔的清教徒教堂为中心,散布着建于山坡斜面色彩斑斓的住宅、庭院以及花团锦蔟的露天咖啡厅。

小镇所在的萨尔茨卡默古特是奥地利的一个经典夏日游览胜地。在哈尔施塔特发掘出了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文物,证明早在2500年以前这里就存在着相当发达的文化,同时确定此处为欧洲铁器时代的发祥地。

6 突尼斯西迪·布塞小镇——洁净无瑕的蓝白梦想

没有浮华的金色,没有艳丽的红色,没有诱人的粉色,但西迪·布塞小镇有纯净的白色和清凉的蓝色和美丽的爱情传说。白屋、蓝窗,这是美丽小镇西迪·布塞的特色,加上满街飘香的丁香花瓣,使得小镇被评为世界上十大浪漫小镇之一,也被称为“蓝白小镇”。西迪·布塞小镇地处突尼斯北部,位于风光秀丽的悬崖上,是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建筑混合了西班牙和阿拉伯融合的风格。

西迪·布塞小镇始建于13世纪,传统的白色古堡、白色的平顶屋、白色的别墅沿着曲折的山地层层叠叠展开,屋子上耀眼的蓝窗,精雕细琢的圆顶拱门还以黑色圆钉扣出特别的图案,美得令人心醉。西迪·布塞别致的蓝白色同地中海湛蓝色的海水和蔚蓝的天空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7南非克尼斯纳小镇——非洲南端的海岸花园

去过南非的人都说南非最美丽的城市是开普顿,而最美丽的小镇是大西洋海岸花园大道上的克尼斯纳。

克尼斯纳是一座天堂级的小镇,是放松心情,享受美食的好地方。小镇迷人的美景、诱人的美食、闲适的气氛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美味的生蚝、绿宝石般的湖水和印度洋的海景让任何一个来此观光的人都流连忘返。

克尼斯纳小镇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非常简单。出海是克尼斯纳生活的全部真谛,黄昏时候,一艘巨大的游船缓缓驶出港口,傍晚时分,整个小镇都会沉醉在音乐、落日、香槟、舞蹈的氛围中。据说克尼斯纳有着世界上最鲜美的牡蛎,许多游客喜欢坐在长椅上享受牡蛎带来的快乐人生。

8 美国索萨利托小镇——旧金山的后花园

索萨利托面对旧金山湾,是一个迷人的小镇,它发展于19世纪,是旧金山湾区最古老的社区之一。西班牙探险家们称此地为“Saucalito”,源于这里沿水道及其地下泉生长的垂柳。1960年代期间,艺术家们和自由不羁的嬉皮士在城镇北面建造了一片水上住宅,这些住宅迄今仍十分前卫时尚,吸引众多游者漫步徜徉。在许多人眼里,如今的索萨利托是“西部的Portofino (意大利小渔村)”。耀眼多姿的滨海区、步行街道、陡峻的小山环抱着迷人的水畔船坞,都令人想起地中海小渔村。

索萨利托小镇是一处非常令人青睐的旅游景区,有天然美景、多元化的艺术社区和举世闻名的艺术节等,同时还有许多旅游纪念品店、商店、画廊以及高端餐厅。在这里,人们享受着温和的气候、迷人的往日情怀,和旧金山湾区的壮观景色。

9 法国吉维尼小镇——中世纪油画般的鲜花世界

绚丽烂漫的法国吉维尼小镇坐落在巴黎市的郊区,生动的像是一幅中世纪油画,在静静的诉说着她的美。1883年画家莫奈乘火车经过小镇的时候,被那里的宁静氛围所深深吸引,于是决定在此定居直至1926年逝世,建立了莫奈花园。走进莫奈花园,各种争奇斗艳的花卉,和满眼的绿色立刻映入人们的眼帘,仿佛置身于一幅幅莫奈的画作之中。完美色彩组合,效仿钟情梦幻色彩的莫奈风格。人工湖里面长满了莫奈笔下著名的睡莲原形,而湖的两岸被垂柳、翠竹、以及各色的花卉包围着;漫步在湖边木栈道,水波荡漾,午后阳光倒映湖面,一片静静感觉。户户房屋漆上粉彩色调,条条深绿林带,片片艳红花朵,尽善尽美呈现。一片片花枝招展,五彩缤纷综合性花草,美得让人眼花撩乱。诗情画意田园景观,每一处都宛如一幅印象派风景画,每一角落都充满诗意。那些缤纷色彩会永远永驻你的脑海,娇艳花丛中,更有花朵般艳丽的笑颜。

10捷克克鲁姆洛夫小镇——如梦知如幻的丄波两米亚明珠

克鲁姆洛夫小镇坐落于捷克南部的波希米亚地区,有14000多名居民,小镇上的大部分建筑建于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多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风格。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授予它“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的头衔。

整个小镇被流经该处的马蹄铁形的、宽阔蜿蜒的伏尔塔瓦河环抱着。在小镇的外围,你可以看到色调有点俗丽的古堡塔,这是镇上最高的建筑,也是克鲁姆洛夫最明显的坐标,它是仅次布拉格古堡的捷克第二大古堡。

蓝天的深沉与白云的轻柔使小镇如梦如幻,美得令人窒息。远方是无

宜居城市浅论 篇8

关键词:宜居城市,概念,内涵,个性化

1 概述

从英国工业大革命开始到全球快速城市化发展的今天,人类所寄居的城市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无不阻碍着一个城市前进的步伐,人们开始反思,开始呼吁建造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概念的提出,既是人类挖掘祖先生活观的结果,更是人们对于现状生活环境的不满。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通过的《雅典宪章》明确指出居住是城市的首要功能,城市是市民的生活空间,倡导站在市民都市生活活动立场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要把满足市民心理、生理的需求与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结合起来。1977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通过《马丘比丘宪章》向世人宣称:迄今为止,人类并没有构筑起亲近温馨的家园,而是营造了没有生机的茔穴。工业的发展,城市的膨胀以及强大的机械力对自然环境的加工与再加工,使得人类在观念上和生活方式上逐步疏远自然。

城市发展要不断回归舒适、休闲、健康、安全和文明等人类最基本的追求,使人居环境更贴近自然,使自然和城市文化和谐。城市建设要关注城市安全、健康、舒适、便捷等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并注重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持城市和街区的风格,同时要高效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

2 宜居城市概念的提出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它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第二届人类居住地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并在国际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宜居城市”成为了21世纪新的城市观。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宣布了北京的使命: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宜居”,首次成为这座千年古都的新方向。此后,“宜居”的口号为中国更多的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普通公众所重视。目前为止,至少有20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建设目标。广东省提出了建设“广东绿色住区”,杭州提出“构建和谐人居、品质生活”,把杭州打造成“生活品质之城”,威海提出建设“人居福地”,以此作为城市的品牌。虽然提法不尽相同,也各有侧重,但实质都是为了创造一个更适合居民居住的高品质高质量的宜居城市。

3 宜居城市的内涵

3.1 宜居城市应该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

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是经济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地,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才能为宜居城市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保证。

3.2 宜居城市应该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

只有在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各阶层融洽、社区亲和、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才能将城市视为自己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归宿。

3.3 宜居城市应该是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

城市的文化丰富厚重有如下含义: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频繁;城市文化氛围浓郁。只有具有文化丰厚的城市,才能称之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育人造人的职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

3.4 宜居城市应该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

生活的舒适便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居住舒适,要有配套设施齐备、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生态健康,天蓝水碧,住区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3.5 宜居城市应该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景观的优美怡人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既需要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又要求人文景观如道路、建筑、广场、小品、公园等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人文尺度,体现人文关怀,从而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

3.6 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

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雨、温疫,防御和处理人为灾害如大暴乱、恐怖袭击、突发公共事件等,确保城市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能力。公共安全度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有了安全感,居民才能安居乐业。

4 建设宜居城市需注意的问题

1)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区休闲服务系统,主要是社区人均绿地少(有可能整个城市的人均绿地并不少)、环境“脏乱差”、人均休闲设施拥有量严重偏低(有些社区根本没有像样的公共休闲设施)、休闲组织和休闲管理严重缺位,等等。这个情况不仅存在于那些老城区,很多规划中的新城区也是如此。有些城市在进行城市社区规划布局时很少考虑居民社区休闲的需要,以致在有的城市几平方千米内都见不到一处公共休闲空间,甚至连一些社区中原有的规划休闲用地都被辟成了停车场,或是被改作为其他商业用地。很难想象,这样的城市也称得上是宜居城市。所以,城市在进行宜居规划时,一定要有前瞻的眼光,要站在城市发展的高度,秉着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信念,充分考虑城市居民当前的和潜在的休闲需求,将“乐闲”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元素纳入,最好还要为未来可预见的城市休闲发展留足余地,尤其是要把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中去,要让公共休闲场馆、公共文化娱乐健身设施、城市公园和动物园等各类城市休闲游憩空间和设施等在规划中得到应有的体现。

2)城市规划建设需跳出城市本身,深入群众,将城市融入所处的城市群分工体系。对于政府来说,宜居城市建设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并接纳居民、企业、学者、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方的意见,让不同利益群体有机地参与到宜居城市的建设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初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群众。

3)从城市的选择看,新的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化的特征;城市个性是一城市的特色,是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大多的城市都是高楼大厦,本身的城市特色没能充分发挥。城市忘了自己,城市的形象没有突出,历史、人文也没能体现。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就如人失去了鲜明的个性。虽然城市变化了,当时能得到些许的短暂的赞美之声,不过,没了原有特色的遗憾却是永远的。

5结语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正在经历着发达国家已经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正在面临粗放型城市向节约型城市的过渡,正在急切地探索中国新型的精明增长城市道路,实现节约资源、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目的。在这场浪潮中,很多城市在把城市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把城市“做好”。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规划中就已经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地在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因此,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宜居———我们城市建设的目标距我们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张文忠.未来城市,宜居是标准[J].中国报道2,008(7):90-92.

[2]余庄,李鹃.城市规划中宜居环境设计策略[J].建设科技2,008(9):52-55.

[3]陈方政.建设宜居城市须以城市规划为灵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3):50-53.

[4]卿前龙.宜居应宜闲:论现代宜居城市的休闲融入问题[J].旅游学刊2,008(8):101-103.

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 篇9

“宜”在古汉语词典中作为形容词意为适宜;合适《察今》:“世易时移, 变法宜矣。”作为动词意为应当, 应该。《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居”为居住;住所的意思。“宜居”就是在以人在某一种环境的前提下, 创造出某一种环境。使人的各个器官都感觉舒适, 适宜。

1. 城市要为人服务

这里我要提到一个词, 就是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是, 建设宜人城市就想要为人们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条件, 首先要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同时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如果某城市成为富人的天堂而使穷人流离失所, 那这样的环境是不和谐的、不安定的。因此, 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城市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城市, 而不仅仅是体现“政绩”的所在。

2. 宜人城市的基本条件

建设宜居城市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事业, 并不能纸上谈兵。一个经济衰退、社会动乱。文化苍白的城市是不可能成为宜人城市的, 必须具备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潜力。

(1) 和谐的社会

城市是由人和其活动场所构成, 它犹如一个大家庭, 大家要共同在道德和法制的约束下开展各项社会活动。富裕的人要帮助贫困的人致富, 要关怀社会弱势群体。不能出现贫富差距太大的现象, 这样会引起社会的矛盾和不安定。

(2) 环境要优美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 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好, 而居留于城市。”日益扩大的现代城市吞噬了自然空间, 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体系。生态环境急剧下降,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3) 要有文化个性

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根。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留不住人心的, 也不可能成为宜居城市。

(4) 基础设施要配套、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社会性基础设施, 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住宅、商店等;二是技术性基础设施, 包括道路、桥梁及交通, 水源、给排水、污水处理, 电源及输变电, 燃气源及其输配, 热源及其输配, 邮电、通讯, 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市容卫生, 消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 也是实现国家或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条件。

二、宜居城市衡量标准

判断城市能不能称得上是“宜居城市”需要一个衡量标准, 这个标准应该是既有定性同时也有定量的标度。

1. 城市经济发展方面

包括人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和信息化指数。

2. 城市社会发展方面

包括人均住房面积和舒适度、社会保障程度和人们对城市的满意程度。

3. 城市基础设施方面

包括城市交通便利程度, 市政设施覆盖率, 城市广场、停车场数量及服务, 城市无障碍设计。

4. 城市环境质量方面

包括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自然环境及生态景观效果、城市空气质量、城市污水处理和环境噪音值。

三、如何打造宜居城市

一个城市今天不宜居, 不等于它昨天不宜居, 也不代表它明天不宜居。比如西安, 现在来看它肯定不是宜居城市。但在隋唐时代以前, 汉代时期, 那时候的西安是很宜居的。那时八水绕长安, 水草丰美, 沃野千里, 八百里秦川。但是现在西安空气污染了, 地裂十几条, 地面塌陷。这说明宜居是动态的, 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它在时间上是有差异的。从空间上来说, 也是有差异的。比如在南方出生长大的人, 已经适应了南方夏天闷热的天气。刚到北京, 会觉得北京天气很恶劣。但在北京生活了几年之后, 又觉得北京气候比南方的还好, 关键还是看当地居民的感受, 宜居本来就是一种人的身心愉悦的感受。除此之外, 宜居城市还存在人群的差异,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不同的人群, 不同的社会阶级对宜居的期望值不同。因而宜居、不宜居有着明显的人群差异。

打造我们的宜居城市,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体制机构制度进行适当的改革

从近几年的建设发展来看, 现有的体制、机构、制度已严重阻碍了城市建设的质量、力度和速度。

2. 城市交通要进行彻底的建设

一座城市就像一座巨大的房子, 里面的各条交通流线必须要畅通无阻, 对外的联系要四通八达。

3. 城市建设区域要均衡性

一个城市各个区域要均衡的发展, 均衡的建设。基础设施和居民的居住环境不能偏向于某一区域, 否侧会造成不平衡。人为造成社会阶层的地域分化, 造成城市居民的地域歧视性。所以, 各区域均衡的发展是制造社会和谐很重要的环节。

4. 城市室外休闲场地、游乐场地、文化体育场地等要分散且均衡分布。

5. 城市各走廊、休闲地等要人性化

城市室外提供人走路、活动等的空间要人性化设计, 要有遮阳、避雨、小憩等各种设施。如购物街临街面有出挑的遮阳遮雨的设施或采用骑楼式设计, 人行道在一定的距离内设一些遮阳雨棚设施, 公交停靠站也应有遮阳雨棚设施等。

6. 城市树木、绿化等要全面化

城市里的绿化要全面化, 不只是道路、公园、小区、边角地等平面上的种植绿化, 还要立体绿化。

7. 城市建筑要美观化

建筑是具有公共性的一面, 但它的外观是公共性的, 是所有的人们共赏、共同观看的, 它外观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它的公共性。

8. 城市建筑文化丰富、文脉清晰

建筑是承载着文化内涵最具体的东西, 表现最彻底, 最能代表城市文化。一座城市, 特别是有一定历史的城市, 各种历史时期的建筑都要有存在。这样城市的文化内涵就非常的丰富饱满, 历史文脉也很清晰。有些地方不懂建筑的历史性、文化性特点, 把既有的历史建筑进行梯平头式拆除改建或把外观改头换面的新装饰, 这样是非常不可取。

9. 城市社会文明、治安良好、社会和谐。

1 0. 居住的室内环境良好

宜居城市的任务是十分困难、艰巨的。不仅需要好的规划师、建筑师, 需要好的政策与体制, 更需要大家的同心协力、全力以赴和长时间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丽萍, 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 2006.

[2]梁文钊, 侯典安.宜居城市的主成分分析与评价[J].兰州大学学报, 2008.

绿色建筑与宜居城市 篇10

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 但是数据和科学研究显示期望与现实还是存在差距。背后的原因在于, 目前城市化的进程仍没有遵循能够创造更佳城市、邻里和建筑的基本准则。事实上, 最常见的问题在于把建筑作为创建更美好、更宜居城市的“救世军”。这一观点有可能是正确的, 因为建筑被认为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但是, 解决问题的驱动因素在于基础设施规划和可持续性战略规划。

必须说明和理解的一点在于, 可持续城市、绿色建筑、生态城市、低碳社会、生态文明等都是战略总体规划支持的理念。因此, 问题的本质在于规划设计的尺度和关键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规划与可持续性规划不同之处在于在功能分区与建筑体块的设计方式方面。混合功能综合开发与综合性基础设施已与现代崭新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也带来诸多裨益。但居民如何从可持续性总体规划和绿色建筑中获得红利?案例研究分析显示, 居民、城市及各方投资者都在从科学的规划中获得利益。

概括的说, 生态城市所能带来的红利包括:污染少, 更健康的城市化环境, 更高效地利用资源的综合基础设施, 更强劲、更多样化的经济 (税收增加、吸引商机,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鼓励创新) , 最终形成城市名片效应。在这种环境下, 投资者能够预见到自己的投资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并且能够保证收益的长期性和安全性。居民所得到的红利在于能够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 更少的污染和更高的生活品质。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公共休闲空间能够为各个产业带来增长的机遇。因此, 更科学的规划不仅仅是关于分区等术语, 而是形成能够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可持续性总体规划及其规划设计的尺度 (从规划至绿色建筑设计层面) 涵盖有形的要素, 如:资金、能源、废弃物、水, 以及无形要素, 如:生活品质、舒适度、声誉。无形要素 (不可衡量) 能够为项目带来额外价值, 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这种规划设计方法论的核心在于如何在各个尺度构思项目:线性规划与综合规划之间的区别。传统的规划以建筑师为中心, 而把终端用户 (生活品质) 作为规划设计过程的末端来考虑。综合性的规划设计把项目、终端用户和有关各方 (政府与公民) 置于中心的位置, 通过各方协同驱动和信息反馈获得更佳效果。创新型的战略总体规划或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建立信息反馈回转机制, 即规划设计的每一步骤都需要和原始数据进行比对, 从而评估最终采取的干预策略。

从广义上讲, 综合设计法, 如上所述, 是关于用地规划与基础设施, 但不止如此。事实上, 在合理的规划或设计后, 需要运用措施与工具来衡量和论证新的规划、设计是否比旧的更宜居、更美好。

用以衡量的环境指标包括:环境绩效的监测数据, 生态足迹, 关键绩效指标, 案例研究与分析 (其他案例或城市的经验与教训, 及是否适用于某个具体的项目) 。数据收集和通过与指标比对分析后, 需进一步教育居民如何居住和使用新设计的环境。此为综合规划设计法的信息反馈运用过程。

信息还要被放在现代和技术的角度加以分析和利用。发达的城市信息系统能够为市民带来实时信息。例如, 对于不同用户群体 (住宅、商业、工业) 产生的能源与水消耗以及废弃物的监测可以带来两种结果。一是能够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二是提供了根据消耗量向居民征收费用的可能性。最后, 这些信息有助于今后决策和措施制定。

综合性规划设计还要求对市民进行培训教育。社区居民参与总体规划或建筑设计是成功的关键。理解当地居民面临的问题和诉求, 对其他城市案例的经验教训总结以及当地之前的信息反馈汇总对制定更科学的总体规划以及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宜居城市悖论 篇11

在这个月18日,经济学人智库又公布了最新一期评选。香港在大中华地区排名最高,总排行第43 位。

天呐,它是怎么评价这些城市的!我在香港生活过一段时间,公司为我们几个人在中环租了间宿舍。宿舍价格很贵,但是面积只有中国一般家庭的厕所那么大。有空调,是窗式的,那个东西开起来动静像洗衣机甩干时那么大。如果你干脆把空调关了,打开窗户,会发现外边的马路上总是在施工。我们曾经找那些施工的印度佬商量,他们的回答基本意思是:便宜的房子环境就这样。

再加上香港潮湿的天气和昂贵的物价,当时,我对香港的感觉是:地狱。从感性上来说,我不知道经济学人智库是怎么评选的,他们真的在那些被他们褒贬的城市感受过吗?

这里有个大问题,当时我们在中环的房租是9000港元,2006年,这个价格经过汇率兑换,在北京是天价,而在中环只能换来“廉租屋”。很可能,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对于外来的“穷人”都是地狱。我对香港的评价可能存在很大偏见。

但是,问题又来了,宜居城市如果只是对有钱人才有意义,那么宜居城市毫无评选意义。这是因为如果你提出在哪个城市生活得不够舒服,那就说明你还没有达到“适合”在那里生活的富裕程度。所以,所有城市的宜居程度几乎是一样的。我们先把这个看法称为宜居城市悖论吧。

那么,把这个“悖论”升级一下,可以作为宜居城市的定义吗?这种升级就是,寻找一条人们感到舒适的界限,然后把感到这种舒适的临界平均财富水平计算出来。达到这种舒适度所需要的财富水平越低,说明这个城市越宜居(因为舒适度价格低就有更多的人能感到幸福)。

然而并不是。感觉到舒适和感觉到幸福这些字眼非常模糊。根据曾经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安格斯·迪顿的数据,在南美(比如现在刚举办完奥运会的巴西)和东南亚的一些海岛地区,人们普遍比其他地区的幸福感更高,“万幸的”是,这些地区的生活成本并不高。

如果真的按照上边所说的逻辑,最宜居的城市肯定应该在这个群落里诞生。但是相对来说,这些地区经常发生社会结构的剧烈变革,医疗也不先进,有时候治安还有点乱。如果哪个机构把这些地方评为最宜居的,似乎怎么也说不过去。

再反过来看一下,经济学人智库等机构评选的最宜居城市,很多在加拿大和澳洲,这些城市往往属于那种发达市场地区的“荒野孤城”—它们属于发达市场经济体,并不是纽约那种大城市,却处于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中。

但是,这些城市的规模和社会结构都只能让本地人感觉到舒服而不能接纳移民。逻辑往往还是相反的—正是因为没有人移民到这些城市(有时候是这些城市主动地控制移民),这些地方才足够宜 居。

找到最宜居的城市有什么用,对大多数人来讲,就是在获得了还过得去的自由之后有地方轻松愉悦地过完一生。但是,一个地方很宜居,却不让你去,它的宜居还有意义吗?

在中国也有本土的宜居城市评选,它们的标准很多更是莫名其妙。那种评选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只能引起各个城市贴吧里人们的互相谩骂而已。

宜州发力冲刺“宜居城市” 篇12

该市通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整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依法关闭和淘汰了一批污染重、效益差的小型企业,其中城区12家砖厂被依法关闭;取缔龙江河宜州城区河段两岸非法采沙场点5处;集中整治工业园区内14家环境违法企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宜州市化建总厂、宜州市钱柜吧等2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同时,该市环保部门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关,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以及列入国家限制类、淘汰类的项目,一律不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其中,2008年共审批建设项目126个,因选址不合环境保护规划、重污染、工艺落后等被否决的项目26个。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该市新建的中山大道栽植树木2386株,新增绿地16公顷,在建设用地11.16平方公里范围内,绿化覆盖率为52%。投资1.06亿元的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于2008年12月正式开工,到2010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投资3500万元、日处理1万吨工业废水的宜州经济开发区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正在筹建当中。同时,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力度,做好城区排水、排污系统维护,以及道路、人行道等修复、改造、建设,强化城市服务功能。

上一篇:高校民族体育运动下一篇: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