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池塘

2024-10-16

精养池塘(精选4篇)

精养池塘 篇1

近年来, 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养殖品种不断增多, 单位面积产量也不断增加,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鱼病的发生, 出现病害发生率高、传播势头广、流行范围大的趋势。鱼类栖息在水中, 环境因素比较复杂又不易被察觉, 一旦发病很难控制, 难以及时和正确地诊断, 治疗也有一定困难, 严重者常常会引起大批鱼死亡, 即使生病不死亡也会严重影响其生长。这给广大养鱼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鱼类养殖生产中, 鱼病的预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实践证明, 预防工作只有贯彻“全面预防, 积极治疗, 防重于治”的方针, 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鱼体抗病力, 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才能减少或杜绝鱼病发生, 保证养殖鱼类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鱼病的预防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池塘条件

1.1 水源

池塘应具有良好的水源, 以便经常加注新水。精养池塘鱼类密度大, 投饵施肥多, 池水溶氧量往往不足, 水质易恶化, 鱼类可能严重浮头甚至泛塘。用增氧机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鱼类浮头, 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池塘水源以无污染的河水、湖水为宜, 这些水一般溶氧量高, 水质良好, 适宜鱼类生长。因此, 鱼池最好靠近河边或湖边。地下水也可作为养鱼水源, 但其水温和溶氧量均较低, 故使用时应让地下水流经较长的渠道或使用晒水池进行处理, 并在鱼池进水口下设接水板, 待水落到接水板上溅起再进入池中, 以增加水温和溶氧量。我国很多地区地下水位下降, 利用地下水养鱼也受到限制。每个池塘应设有单独的进、排水设施, 防止病原的交叉感染。

1.2 修整池塘

精养鱼池池底常积存大量淤泥, 一般每年收获后应排水清淤。池中大部分淤泥可挖出或用泵吸出运至农田或菜地作为肥料, 池底四周离堤埂近的淤泥挖至堤埂边, 稍干后贴在池埂拍打紧实以护堤, 有条件的养殖者可立即在上面种植青饲料。清整好的池塘, 注入新水时要用密眼网过滤, 防止野杂鱼进入, 待清塘药物药性消失后才可放入鱼。

1.3 药物清塘[1]

池塘是鱼类栖息的场所, 池塘环境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鱼类的健康, 所以一定要彻底清塘。这是预防鱼病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彻底清塘包括修整鱼池和药物清塘。药物清塘一般是在放鱼之前进行, 其目的是除野杂鱼和消灭病原体。常用的清塘药物有下列几种。

1.3.1 生石灰清塘

生石灰清塘分干池清塘和带水清塘。干池清塘是先将池水排干或留水6~9 cm, 每公顷用生石灰750~1 125 kg, 清塘时在塘底挖几个小坑, 将生石灰放入进行乳化, 不等冷却立即均匀泼洒全池。清塘后一般经7~8 d后药力消失, 即可放鱼。带水清塘一般用于排水困难或原池水排出后无法补入新水的池塘。生石灰用量:池水深1 m每公顷用1 875~1 950 kg, 通常将生石灰放入木桶或水缸中溶化后立即洒于全池。

1.3.2 漂白粉清塘

一般漂白粉含有效氯25%~30%, 其用量按每立方米水体20 g, 即每公顷平均水深1 m其用量为200 kg。先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 立即全池泼洒, 泼洒后再用船或竹竿在池内搅动, 使药物在水中均匀分布。下药4~5 d后药力完全消失。漂白粉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并能杀灭野杂鱼类、蝌蚪、水生昆虫和螺蛳等。

1.3.3 茶饼清塘

茶饼中含有皂素, 是一种溶血性毒素, 能杀死野杂鱼、蛙卵、蝌蚪、螺蛳、河蚌和一部分水生昆虫, 而对杀灭细菌和寄生虫的作用不大, 防病效果差, 但有改良水质和施肥的作用。每公顷平均水深1 m用量为600~750 kg。先将茶饼捣成小块, 然后放在粉碎机中打成粉末。在气温高的晴天, 放入木桶中加水调匀, 全池遍洒, 清塘6~7 d后药力消失。

2 饲养管理

鱼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的好坏有直接关系。鱼生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养管理措施和水体环境状况。因此, 只有加强饲养管理, 掌握科学投饵方法, 才能使鱼少生病或不生病。

2.1 合理的混养、密养[1]

在鱼类养殖生产中, 适宜的混养、密养不仅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而且也是预防鱼病的措施之一。混养比例不当或密度过大, 都容易使鱼类感染疾病。因此, 混养比例和放养密度应根据鱼的种类、大小、鱼池条件、水质、饵料供应及饲养管理方法等确定。

2.2 改善水体环境[2]

鱼类生活在水中, 水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在良好的水体环境中, 鱼类摄食旺盛, 生长速度快, 抵抗力高;反之不利于鱼类的生长, 却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因此, 在饲养管理中, 必须认真观察水质变化, 水质转坏时应及时采取注水、换水或泼洒生石灰等措施, 改善水体环境。

2.3 操作要细心, 避免鱼体受伤

在水体环境中存在着病菌和寄生虫, 当操作失误使鱼体受伤时, 鱼体就会受到病菌和寄生虫的侵袭, 鱼体受伤易患水霉病和赤皮病等。因此, 在拉网、放养、运输等过程中, 操作必须细心, 以免使鱼体受伤, 感染疾病。

2.4 加强日常管理

加强日常管理是养好鱼的关键。具体做法:合理投饵施肥, 注意调节水质, 防止鱼因缺氧浮头, 要勤巡塘、勤检查, 每天早、中、晚巡塘, 观察鱼的活动和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尤其是在阴闷恶劣天气和暴雨后的早晨更为重要, 巡塘时要注意观察鱼类有无浮头和水质变化情况。经常铲除池塘边的杂草, 消灭各种敌害, 及时捞除残饵及死鱼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2.5 投饵方法[2]

2.5.1 定时

投饵必须定时进行, 以养成鱼类按时吃食的习惯,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同时选择水温较适宜、溶氧量较高的时间投饵, 可以提高鱼的摄食量, 有利于鱼类生长。正常天气, 一般在8:00—9:00和14:00—15:00时各投饵1次, 这时水温和溶氧量最高, 鱼类食欲旺盛。在初春和秋末冬初水温较低时, 一般在11:00—12:00投饵1次。夏季水温过高, 下午投饵的时间应适当推迟。

2.5.2 定位

投饵必须有固定的位置, 使鱼类集中在固定的地点吃食。这样不但可减少饵料的浪费, 而且便于检查鱼的摄食情况, 利于清除剩饵和进行食场消毒, 保证池鱼吃食卫生, 在发病季节还便于进行鱼体药物消毒, 防治鱼病。

2.5.3 定质

投喂的饵料必须新鲜, 防止引起鱼病。饵料的适口性要好, 要适于不同种类和不同大小的鱼。有条件的可制成颗粒配合饲料, 以提高饵料营养价值和减少其成分在水中的溶散损失。必要时在投喂前对饵料进行消毒, 特别在鱼病季节。

2.5.4 定量

每日投饵要有一定的数量, 要求做到适量和均匀, 防止过多过少或忽多忽少, 以提高鱼类对饵料的消化率, 促进生长、减少疾病。

3 免疫预防[1,3]

鱼类免疫学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获得了良好的防病效果。我国对草鱼出血病采用灭活疫苗注射, 是目前有效的防治方法。用草鱼出血病疫苗进行免疫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浸洗法, 以0.5%疫苗液浸洗夏花24 h或用浓度为2%~3%的氯化钠溶液浸2~3 min后再放入疫苗液中浸洗5~10 min, 同样用0.5%疫苗液;二是注射法, 采用腹腔注射或背鳍基部注射, 每尾注射疫苗0.3~0.5 mL。免疫产生的时间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 10 ℃时需30 d, 15 ℃时需20 d, 当水温在20 ℃以上时只需4 d, 免疫力可保持14个月。

目前, 草鱼冻干细胞弱毒疫苗是国内鱼类疫苗中最新一代优质高效疫苗。对预防草鱼出血病的发生效果明显, 免疫保护率达95%以上。应用时每瓶用0.65%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25 mL, 体重在500 g以下的草鱼, 使用剂量为0.2 mL/尾。我国草鱼传染病 (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 的脏器疫苗 (又称土法疫苗) 能使草鱼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对鲑鳟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 通过疫苗浸泡或腹腔注射, 均能使鱼体产生抗病力。由此可见, 利用免疫学原理进行人工免疫, 是防治鱼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4 药物防治

在鱼类养殖过程中, 进行适当的药物预防是防止鱼生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药物预防措施包括鱼体消毒、饵料消毒、食场消毒、工具消毒、药物全池泼洒、投喂药饵等几个方面。

4.1 鱼体消毒[1]

生产实践证明, 健康的鱼也会带有病菌和寄生虫。清塘消毒过的鱼池, 若放养未经消毒处理的鱼种, 又会把病原体带进池塘, 当条件适宜时, 就会大量繁殖, 因此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鱼体消毒, 预防鱼病的发生, 消毒的方法主要是用药液浸洗。将鱼放在较高浓度的药液中, 经过短时间的浸洗, 杀死鱼体上的病原体。浸洗时间的长短, 依鱼的种类、大小、体质强弱、药物浓度、水温高低等情况灵活掌握。浸洗可在木桶、水缸、船舱、帆布篓中进行, 如鱼数量过多, 可在敞口网箱内进行, 外面套一层塑料薄膜。以免药物散失。测量好箱内水的体积, 按规定浓度称取药物, 溶化后均匀地泼入箱中, 浸洗一定时间后, 将网箱的一边压入水中, 让鱼自动游入池内或捞起运走。

4.2 饵料消毒[1]

饵料中也含有病原体, 因此投放的饵料必须新鲜, 最好能经过消毒。投喂动物饵料如螺蛳等时, 用清水洗净, 选取鲜活的进行投喂。投喂植物饵料如水草, 可在百万分之六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30 min后投喂。商品饵料质量要好, 发霉变质的不能投喂。施用的粪肥要经过发酵处理。

4.3 食场消毒[1,3]

食场是鱼类摄食的场所, 吃剩的残渣在池水中腐败分解, 为病原菌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 因此除每天要清除饵料残渣外, 在鱼病流行季节, 每隔1~2周, 在鱼吃食后, 用漂白粉消毒1次, 用量为250 g, 将漂白粉溶化在12.5~15.0 kg的水中, 然后泼洒在食场周围的水面上, 每天1次, 连续3 d。食场消毒还可以用漂白粉挂篓和硫酸铜挂袋。一般悬挂3~6只, 每篓装漂白粉0.1 kg, 每袋装硫酸铜0.1 kg、硫酸亚铁40 g, 使药物逐渐向水中溶解, 并保证一定的浓度。当鱼进入食场摄食时, 就能把鱼体表及鳃上的病虫、病菌杀死, 达到防病的目的。一般连挂3 d, 每天换药1次。

4.4 工具消毒[1]

养鱼用的各种工具, 最好能做到分开使用, 如果这样做有困难, 在发病池用过的各种工具经消毒处理后再使用, 以免将病原体从一个池塘带到另一个池塘, 引起流行病的爆发。工具消毒的方法:一般大型网具每次用完洗净后, 可在阳光下晒干后再用;小型工具如鱼筛、捞网、捆箱等可用百万分之十的硫酸铜溶液浸洗20 min, 木制工具可用5%漂白粉溶液洗刷或用生石灰水浸泡洗净后再用。

4.5 药物全池泼洒[4]

大多数鱼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在鱼病流行季节前, 定期 (每半个月1次) 用药物遍洒全池, 有较好的防病效果。选用的药物种类及浓度与治疗鱼病时相同。一般常用的全池泼洒药物:1 mg/kg漂白粉, 每隔10~15 d换水15~20 cm;每20 d每公顷用生石灰15~25 kg, 以调节水质;0.2~0.5 mg/kg 敌百虫及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二者比例为5∶2, 浓度为0.75 mg/kg) , 0.1~0.3 mg/kg三氯异氢尿酸及0.3~0.5 mg/kg二氯异氢尿酸钠等。

4.6 投喂药饵

有些鱼病须通过投喂药饵来预防。用药的种类、药量及次数与治疗相同。制作药饵时应选择鱼喜食的饵料, 黏性不够须加黏合剂, 以免遇水后散失。根据池中鱼的大小, 制成大小适口的药饵投喂。

5 培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3,4,5]

在鱼类饲养过程中, 常见到一些病情严重的鱼池, 大多数鱼患病死亡, 而存活下来的鱼往往都长得很好, 这表明鱼体的抗病能力与个体差异有关。因此, 要想达到预防和消除某些鱼病, 就可以利用个体差异有计划地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 是预防鱼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培育出来的建鲤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遗传性状稳定的特点, 是广大养殖者喜爱的品种。

综上所述, 只要认真做好鱼病的预防措施, 就能有效地防治鱼病的发生, 获得更大的产量, 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锦富, 陈辉.鱼病防治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4.

[2]殷永正, 陈宗.鱼病防治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6.

[3]黄琪琰.鱼病防治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4]姜礼磻, 吴万夫.鱼病诊断与施药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5]魏文志, 李孝东.水产动物饲料配制与疾病防治实用指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扬州地区鳜鱼池塘精养的调查分析 篇2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扬州市水产统计资料以及高邮、江都和宝应县3个(市、区)上报的养殖渔情资料、水产病情统计资料;在高邮和江都回收的部分调查问卷。

1.2方法

在扬州地区鳜鱼主产区——高邮三垛、甘垛以及江都渌洋湖等村(场),与当地特水养殖专业合作社、苗种繁育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对池塘精养户进行抽样入户调查。

2结果

2.1扬州地区鳜鱼养殖业概况

扬州地区鳜鱼养殖主要集中在高邮、江都以及宝应3个县(市、区),其中高邮和江都渌洋湖主要采用池塘精养的方式,宝应以及江都另外部分乡镇以河蟹池、家鱼池混(套)养鳜鱼的方式。2012-2014年,3个县(市、区)养殖面积分别为6 133、6 800和6 933 hm2(其中池塘精养分别为:1 440、1 520和1 627 hm2),鳜鱼年产量分别为7 980 t、8 900 t和7 240 t(其中:池塘精养7 150 t、7 940 t和6 310 t);鳜鱼已和河蟹、罗氏沼虾、青虾、小龙虾、黄颡鱼成为扬州特种水产的六大特色品种,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

2.2鳜鱼池塘精养模式

扬州地区鳜鱼池塘精养的模式是在广东模式基础上,结合苏中的地理气候特点和当地经济条件而逐步形成的。苗种主要为4-5月产自广东的翘嘴鳜苗(广东苗占放养苗种的90%以上),其中大部分为4月份的早苗,引进后由专业户集中培育至3~6 cm的鱼种再行分养,也有部分于5月份直接引进3~6 cm的鱼种放养。放养密度1.8万~2.25万尾/hm2,产量6 000~1 1250 kg/hm2,少数放养密度高达到3万尾/hm2,产量达15 000 kg/hm2;前期饵料鱼主要是春繁的银鲫及鲢鱅,中后期饵料鱼主要是从华南引进的麦瑞加拉鲮,培育饵料鱼的池塘面积配套比例为1∶3。 商品鱼起捕时间主要在深秋至翌年春,具体视市场行情而定。

2.3鳜鱼池塘精养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表1和表2所列为随机抽取的11个样本2014年度生产详情。

表1放养和收获

3讨论与分析

3.1高收益是鳜鱼池塘精养快速发展的推动因素

多年来,大宗淡水鱼类的养殖效益一直稳定在相对低位,养鱼户纯收益较难超过45 000元/hm2,一般水平也就22 500~30 000元/hm2。而广东鳜鱼精养高产高效实践的示范效应及逐步向华东的辐射影响,使江苏及扬州部分有一定经济能力和养殖技术的渔户尝试鳜鱼的精养,并成功获得了高于当地传统家鱼养殖数倍的高效益,为淡水池塘养殖展示了巨大的利益增长空间,极大地刺激了渔户的养鳜积极性,由此鳜鱼池塘精养在苏中水网地区于短短几年内得以快速发展。当然,这其中也有交通便利带来的苗种快捷流通、人员交流带来的技术引进传播等因素的助推。以上所列11个样本户10.74 hm2养鳜池,平均纯收益12.57万元/hm2,达到当地传统家鱼养殖效益的3~4倍。其中平均纯收益>20万元/hm2的4户、10~20万元/hm2的2户、5~10万元/hm2的2户。

诚然,与其它单品种集约化养殖项目类似,鳜鱼池塘精养的高收益也需高投入、伴随着高风险的。上述样本10.74 hm2养鳜池,物化成本投入总计346.72万元(每hm2需要32.28万元),为产值的69.93%,投入产出比1∶1.43;商品鳜鱼的平均售价54.7元/kg、平均物化成本为38.4元/kg;在物化成本方面,饵料系数3.89,饵料鱼投入占物化成本的81.07%、鳜鱼苗种占6.74%、药费占4.83%、能源人工折旧等费用占7.36%,因此生产投入较传统池塘养殖大得多。另外,该项目在苗种、适口饵料配套以及批量化销售等方面对外界的依赖性仍很大,饲养管理技术要求高,所以投资还存在较高风险,有可能导致保本甚至造成亏损。本文调查样本中也有微利1户(纯收益1.96万元/hm2)、亏损2户(主要因发病死亡损失)。

3.2苗种供给、市场变化以及病害防控是鳜鱼池塘精养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

扬州地区鳜鱼人工繁苗的单位少、产量小,人工繁苗虽然与广东几乎同时起步,但受广东低价早苗大规模的冲击,使得本地鳜鱼苗繁体系建设长期不能发展。而广东鳜鱼繁苗点面广量大,其中不乏个体作坊,其亲本质量良莠不齐,再加上南苗北运的在途时间较长,导致放养苗种的质量难以保证(有的甚至携带病原),这将从根本上制约产业的良性发展。据了解,现在扬州每年从广东采购引进的1.3 cm鳜鱼苗约1.0亿尾,培育的3~6 cm鱼种除本地放养外,还供应苏中、苏北及皖北等周边地区。

调查中发现,鳜鱼一直是淡水鱼市场里的高值鱼类,但其销价也存在着年度间和年度内的较大变幅,2014年10-12月鳜鱼集中上市期的市场价格为40~50元/kg,较2010年前降幅达15%~20%;而每年6-8月的市场价则会飙升至80~100元/kg,在同一年度内季节性波动很大。养得好、卖不好,这将直接影响鳜鱼养殖户的收益和生产发展积极性。

鳜鱼池塘精养是一项需要精细管理的生产,在饲养管理诸环节中病害防控尤显重要。近年来的病害监测表明:鳜鱼苗种阶段危害较大的主要为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以及白尾、红嘴等细菌性疾病;而危害最大的是成鱼养殖阶段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又称虹彩病毒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流行季节为6月下旬-9月中旬(中间高温阶段有暂停期),严重时死亡率高达90%。据统计2014年高邮、宝应和江都鳜鱼池塘养殖发病率分别为47%、35%和60%,因该病死亡的鳜鱼达1 232 t,直接经济损失2 766万元。高邮的二沟、龙虬以及江都的渌洋等乡镇连片集中发病,损失惨重。病害防控决定着养殖生产的成败。

nlc202309040129

4鳜鱼养殖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建立健全鳜鱼苗种繁育体系

通过政府专项扶持、科研院所技术支撑和规模企业提供基地的办法,在2-3年内建立鳜鱼优良苗种繁育体系并逐步健全完善,开展良种选育和优良苗种的规模化繁育,以解决制约鳜鱼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苗种自给。2013、2015年在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专项支持下,扬州地区在这方面已开始实践,在扬州市董氏特种水产有限公司横泾基地建设工厂化繁苗场,通过整合中科院水生所、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中心、省淡水所、苏州大学和扬州大学的专家团队,突破了鳜鱼的规模化繁育技术,实现了提早春繁和延迟夏繁,鳜鱼夏花、秋片年生产能力可达3 000万尾以上;并通过翘嘴鳜家养种群和野生种群杂交复壮、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杂交选育,探索提高鳜鱼苗种的抗病力、成活率和整齐度。

4.2创新鳜鱼精养模式与技术

鉴于鳜鱼生产现状、地理气候条件和市场规律,要在苏中苏北进一步发展鳜鱼产业,促进渔农民养鳜致富,就不能局限于原有的春放冬收的养殖模式,要尝试创新:一是建立鳜鱼的“反季节”养殖模式(这里的所谓“反季节”是相对于春放冬收的秋放夏收),由于本地繁苗企业已能实现鳜鱼规模化夏繁生产,使得秋季放养的苗种得以保证,通过秋、冬以及翌年春季的养成,使商品鳜鱼在夏季高价时段上市,收获较高收益;二是开发与之配套的饵料鱼品种及其繁养技术,原有养殖模式依赖巨量来自南方的麦鲮,而麦鲮在长江流域不能自然越冬,因此,要建立鳜鱼的“反季节”养殖模式就须开发新型饵料鱼品种。2013、2015年在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专项支持下,扬州地区的实践表明,反季节的养殖效益能提升1.5~3倍;而在新型饵料鱼品种选择上,经2年探索,发现高邮湖的土著种——赤眼鳟怀卵量大、生长快、食性杂、适应性强和养殖成本低,可实现一年多次产卵,养殖产量可达22 500 kg/hm2,完全能够替代麦鲮。

4.3防控鳜鱼重大疫病蔓延

广东是华东乃至全国最大的鳜鱼种苗供应地和商品鱼生产基地,但同时也是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重灾区。该病病原虹彩病毒(ISKNV)既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短期内扬州地区池塘精养鳜鱼的大部分苗种仍将来源于广东,这给该病的防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是最有效的防控方法。因此,应尽快启动苗种检疫。一是请求省级尽快出台水生动物苗种产地检疫管理法规;二是充分发挥本地区三家水生动物疫控专业实验室的作用,开展“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病原的检测,重点监控 “专业合作社”和“运销大户”的外购苗种、以及本地繁苗场的亲本;三是开展生态防控和免疫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防止该病在主产区蔓延,保障鳜鱼养殖业健康发展。

(收稿日期:2015-10-09;修回日期:2015-10-14) 《河北渔业》2016年第1期(总第265期)○苗种繁育

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3GA710001)本研究成果已申请中国专利

作者简介:林衍峰(1969-),男,汉族,安徽休宁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淡水养殖和渔业生态保护;E-mail:linyf@yeah.net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6.01.014

精养池塘 篇3

关键词:精养池塘,调控,养殖环境

水体是鱼虾等水产动物生存生长依赖的环境, 水质的好坏是水产养殖特别是集约化养殖成败的关键[1]。当前以强饲为特征的集约养殖方式加大了水体有机氮物质分解转化的负荷, 微生物分解环节严重受阻, 从而成为水体系统循环过程的制约瓶颈与顽结,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污染, 引发诸多病害、药残、食品隐患等[2]。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肥、活、嫩、爽”是理想的水质状况。总结多年来积累的经验, 对池塘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和改善, 主要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保持适度的淤泥层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林文辉提出养鱼先养水, 养水先养泥的观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即水土决定生态系统———养殖动物 (鱼和虾) 和环境动物 (细菌和藻类) ,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和水质属性, 而水质属性又由地质属性所决定[3]。所以养鱼先养水, 养水先养泥。”。如果池塘是一个茶壶, 池塘底泥就是茶叶。池塘的水本质上就是池塘土壤浸出液。与陆生植物一样, 池塘养殖业存在连作障碍, 池塘土壤在休耕期间如果修复不当, 下一造的养殖将难以为续, 土壤的退化将制约着池塘养殖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做好池塘底部管理。养殖池塘淤泥的沉积速度较快, 据报道一般每年要堆厚10cm左右。淤泥主要由泥沙、动植物残骸、腐屑、排泄物及生存在淤泥中的各种水生昆虫及微生物等组成, 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据测定, 一般池塘底泥中含氮、磷、钾等高达3%左右, 目前高密度强投饵的养殖方式致使底泥中营养盐增加, 可见池塘淤泥是一个巨大的资源[4,5]。保持适度的淤泥层具有调节水质肥度的缓冲作用, 一般10~20 cm, 淤泥过深不仅影响养鱼的有效水体而降低载鱼量, 同时淤泥中的大量有机酸的存在为致病菌提供了适宜条件, 加之池底缺氧甚至有“养债” (即存在氧化不完全的还原性产物) 造成水质败坏。有条件的地方应每年结合冬季干塘取鱼, 挑取或用清淤机械消除过多的污泥, 同时施用生石灰1 500~2 250 kg/hm2清塘除野、疏松底质, 再冷冻曝晒2~3 周后放水养鱼。难以清除淤泥的池塘也可根据冬季及早春鱼种个体小、生长慢、池塘载鱼量欠饱和的特点, 适当安排鱼池组合或在一面大池内垒埂的办法把当年所需鱼种暂养起来, 而利用大部分面积种植水草或麦, 充分摄取淤泥中的营养物质, 可降低池底淤泥厚度, 又提供了1~2 茬青饲料或绿肥, 在4 月中间即可灌水淹青, 完全不影响鱼种的正常生长。

2 适当增加 “清道夫”之类的底层鱼

除鲤、鲫能利用淤泥表层和泥中的腐屑及埋栖生物外, 细鳞斜颌鲴是最适宜的“清道夫”, 它是鲴亚科鱼类中生长速度最快的鱼类, 主要摄食淤泥中的腐植质及固着藻类等, 解剖其体肠的内含物基本如淤泥一般。且该鱼肉质细嫩, 体靓味美, 深受消费者喜爱[6]。根据池塘投饵量的情况, 成鱼池可放养10.0~13.3 cm春生鱼种3 000~3 750 尾/hm2, 当年可长至250~300 g。

3 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

生石灰可以改良水质, 不仅能杀死病原体、其他水生生物, 而且可澄清水质, 使悬浮的胶状有机物等胶结沉淀, 同时使底泥矿化, 释放出被淤泥吸附的N、P、K等, 使水质变肥。此外, 生石灰遇水变成氢氧化钙, 又吸收二氧化碳沉淀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使淤泥结构疏松, 改善鱼池的通气条件, 加速细菌分解有机质的作用。碳酸钙能够稳定水体p H值, 利于鱼类生活, 同时钙是水生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一般在正常的喂养期内, 每月可定期施用1 次, 7—9 月每月可施2 次, 每次1 hm2水面水深2 m以上的用量375~450 kg, 1.5 m深用225~300 kg, 1 m深用150~225 kg。

4 水质浑浊且肥度太大的水体处理

沸石兼有过滤、吸附功能, 能去除悬浮物及重金属、氨氮等溶解态污染物, 在循环水深度处理、特殊废水处理方面应用效果较好。每月可施用沸石全池泼洒1~2 次, 可澄清水质, 增加溶氧、驱除氨等有害气体。

5 施用益生菌调控水质

经常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大大减低或消除池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 增加溶氧, 同时促使益生菌类形成微生物中优势群落, 为滤食性鱼类和个体较小的杂食性鱼类提供丰富的蛋白饵料。高效优势复合菌是由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经特殊方法培养而成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这些菌种作为多种细菌共存的一种生物体, 在同一环境中共存的微生物间, 存在互惠共生或互利共栖现象。在其生长过程中能迅速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同时依靠相互间共生增殖及协同作用, 形成稳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 从而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 消除硫、氮与恶臭物质产生的臭味, 激活水中具有净水功能的微生物、原生动物、水生植物[7]。

6 夏秋季节定期冲注新水

一般6—9 月高温季节每月至少灌注新水1 次, 一方面可弥补池水蒸发的损耗, 同时可改善水质状况。如雨量充沛时可减少注水次数[8,9]。

7 配备增氧机械

产量7 500 kg/hm2以上的鱼池必须配备增氧机械, 否则高温季节的养殖安全难以保障。高产池以水深2 m以上, 以配备叶轮式增氧机最好。一般产量15 t/hm2的池塘, 1 台3k W叶轮式增氧机可负荷0.53~0.67 hm2, 叶轮式增氧动力大, 增氧效果显著。同时还具有“搅水”和“曝气”功能, 科学使用增氧机即可充分发挥其饱含功能面成为名副其实的“增产机”, 避免将其变成仅在鱼浮头或泛塘时才开机的 “救鱼机”。夏秋季节一般午时开机1~2 h, 此时开机主要发挥其搅水功能, 促使池塘上下水体的对流, 把表层过饱和的溶氧输送入下层, 促使有机物及还原性产物的氧化分解把下底层分解的营养盐类送达上表层, 供浮游植物光合吸收利用, 同时使上下层不均匀的温度分层现象及时消除, 使整个水体真正成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畅通无阻的鱼类“自由生活区”。阴雨天, 光线不足时凌晨开机3~4 h, 主要发挥增氧与曝掉水体中有害气体的功能。异常气候异常状况则根据水质和鱼情随时开机, 开机时间可较长一些[10]。

综上所述, 合理调控和改善池塘水质, 是在池塘养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键环节, 在池塘养鱼实践过程中, 要十分重视水质调控, 使其达到池塘养鱼增产增收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道玉, 吴伟.水产养殖水体污染及微生物修复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7) :253-256.

[2]乔顺风.水体氨氮转化形式与调控利用的研究[J].饲料工业, 2005, 26 (12) :44-46.

[3]蔡继晗, 沈奇宇, 郑向勇, 等.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 :167-172.

[4]蔡继晗, 李凯, 郑向勇, 等.水产养殖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 2010 (12) :749-752.

[5]郝民杰, 周文宗, 张平.养殖水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1) :18-20.

[6]孟睿, 何连生, 席北斗, 等.芽孢杆菌与硝化细菌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11) :28-31.

[7]罗亮, 李卓佳, 张家松, 等.对虾精养池塘碳、氮和异养细菌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 2011 (5) :24-29.

[8]张世羊, 李谷, 陶玲, 等.不同增氧方式对精养池塘溶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13 (17) :169-175.

[9]申屠青春, 董双林.池塘养殖生态系水质调控技术研究综述[J].水利渔业, 1999 (6) :39-42.

精养池塘 篇4

对虾精养池塘——高位池是一种集约化程度高、养殖效益好的对虾养殖模式,近年来在中国南方发展迅速。但因其养殖密度高和环境负荷大的特点,养殖过程生态环境的调控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养殖过程进行定期采样分析,旨在了解对虾精养池塘水体中不同存在形式的C、N和异养细菌含量的变动规律,分析C、N与异养细菌含量的关系,以期为指导对虾精养池塘水质环境调控提供一些理论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试验于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田乾镇东洲鸿泰养殖场进行。选取3口铺地膜海水高位池,每个池塘面积均为0.43 hm2,水深1.8~2.3 m,配备4台水车式和2台射流式增氧机,同时底部铺设管道式增氧系统。2008年4月9日投放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苗,密度135×104尾·hm-2,2008年7月29日收获。养殖基本措施为放苗前进行池塘清洗和消毒,养殖用水经沙滤井过滤后消毒使用,养殖全程使用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和浮游微藻营养素等调节水环境,养殖前期基本不换水,中期添水,中、后期少量排污换水,每7~10 d换水5%,保持水深1.8~2.3 m,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养殖过程主要水质指标分别为盐度17~37,水温23.2~32.3 ℃,pH 7.21~9.37,溶解氧(DO)3.48~15.5 mg·L-1。

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放苗养殖28 d,养殖情况基本稳定,开始采集水样,以后每14 d采集1次。上午9:00用柱状采水器在池塘四角及中央各定量采集水样2 L,混合待用。取混合水样1 L,冷藏带回实验室用于检测相关水质指标。用灭菌的三角瓶取混合水样150 mL左右,冷藏带回实验室用于异养细菌含量检测。现场采用PHB-1型便携式pH计测定pH,Thermo Orion型号810便携式溶氧仪测定DO和水温,型号WYY-Ⅱ便携式折射盐度计测量盐度。

1.3 异养细菌含量测定

异养细菌采用2216E培养基平板计数法。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稀释水样,取0.1 mL于培养基中涂布,30 ℃恒温条件下培养48 h后计数。

1.4 化学指标测定

水质分析按照GB 17378.4-2007进行。氨氮(NH4-N)用次溴酸盐氧化法,硝酸盐氮(NO3-N)用锌-镉还原法,亚硝酸盐氮(NO2-N)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总氮(TN)用过硫酸钾氧化法,总有机碳(TOC)、总无机碳(TIC)和总碳(TC)用非色散近红外光度法测定。总无机氮(TIN)为NH4-N、NO3-N和NO2-N之和。

1.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E)。若有显著差异再做LSD多重比较。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P<0.01,表示有极显著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体TOC、TIC和TC的变化

3个池塘水体的ρ(TOC)随着时间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养殖前期升至最高,随着养殖的进行逐渐下降并且趋于平缓(图1)。1#池ρ(TOC)最大值为15.90 mg·L-1,最小值为7.82 mg·L-1,平均为11.00 mg·L-1;2#池ρ(TOC)最大值为17.10 mg·L-1,最小值为8.81mg·L-1,平均为11.94 mg·L-1;3#池ρ(TOC)最大值为24.60 mg·L-1,最小值为7.78 mg·L-1,平均为13.59 mg·L-1。

3个池塘水体的ρ(TIC)在养殖前56 d逐渐升高,中、后期基本保持稳定(图1)。1#池ρ(TIC)最大值为26.12 mg·L-1,最小值为12.87 mg·L-1,平均为17.71 mg·L-1;2#池ρ(TIC)最大值为30.3 mg·L-1,最小值为11.66mg·L-1,平均为18.46 mg·L-1;3#池ρ(TIC)最大值为15.69 mg·L-1,最小值为5.64 mg·L-1,平均为12.08 mg·L-1。

TC为TOC与TIC之和,整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至平稳的趋势,ρ(TC)最大值为46.70 mg·L-1,最小值为13.42 mg·L-1,平均为28.26 mg·L-1。

2.2 水体TIN和TN的变化

3个池塘水体的ρ(TIN)在养殖前70 d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开始上升,养殖第84天以后快速升高,在第112天达到最大值(图1)。1#池ρ(TIN)最大值为5.832 mg·L-1,最小值为0.061 mg·L-1,平均为1.166 mg·L-1;2#池ρ(TIN)最大值为4.152 mg·L-1,最小值为0.084 mg·L-1,平均为0.906 mg·L-1;3#池ρ(TIN)最大值为5.980 mg·L-1,最小值为0.098 mg·L-1,平均为1.702 mg·L-1。

3个池塘水体的ρ(TN)在养殖前56 d,1#池ρ(TN)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2#和3#池则呈相反的变化;养殖第56天以后3个池塘ρ(TN)一直处于升高的趋势,第98天时各池塘ρ(TN)升至最高,随后迅速下降(图1)。1#池ρ(TN)最大值为9.96 mg·L-1,最小值为4.46 mg·L-1,平均为6.28 mg·L-1;2#池ρ(TN)最大值为8.84 mg·L-1,最小值为5.08 mg·L-1,平均为6.51 mg·L-1;3#池ρ(TN)最大值为9.11 mg·L-1,最小值为3.76 mg·L-1,平均为5.84 mg·L-1。

2.3 水体异养细菌含量的变化

从整个养殖过程来看,3个池塘水体异养细菌含量变化较一致(图1),在养殖第56天和第98天出现2个高峰,养殖第70天出现低谷。1#池异养菌数最大值为1.39×106 cfu·mL-1,最小值为9.70×104 cfu·mL-1,平均为6.79×105 cfu·mL-1;2#池异养菌数最大值为1.01×106 cfu·mL-1,最小值为5.45×104 cfu·mL-1,平均为5.15×105 cfu·mL-1;3#池异养菌数最大值为1.08×106 cfu·mL-1,最小值为1.35×104 cfu·mL-1,平均为4.84×105 cfu·mL-1。

2.4 水体C、N与异养细菌含量的关系

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得出,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体异养细菌含量与ρ(TIC)和ρ(TC)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4.84x-22.04)×104(R=0.595,n=21,P=0.004<0.01)和y=(4.01x-57.39)×104(R=0.637,n=21,P=0.002<0.01);与ρ(TOC)和ρ(TN)均呈正相关性(P分别为0.187和0.130),与ρ(TIN)呈负相关性(P=0.562),但与ρ(TOC)、ρ(TN)和ρ(TIN)的相关关系都不显著(P>0.05)。分析结果说明池塘水体中ρ(C)对异养细菌的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因为细菌主要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碳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所以池塘水体中的C/N用TOC/TN表示。3个池塘水体C/N的变化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图2)。1#池在第42天达到最大值2.86,2#池和3#池在第56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16和4.47,在第98天时3个池塘的C/N都下降至养殖周期的最低值1.00~1.20,随后有所回升,在养殖末期的第112天时,3个池塘的C/N都为1.83左右。

养殖前70 d异养细菌数随着C/N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回归方程为y=(1.78x+1.11)×105(R=0.332,n=12,P=0.292>0.05);养殖中、后期异养细菌数随着C/N的增加而下降,两者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4.71x+12.59)×105(R=-0.712,n=12,P=0.009<0.01)。以上分析表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等生理活动不仅受其所需各种营养元素如C、N含量的影响,也受各种营养元素含量相对比例的制约。有学者也认为各种营养元素含量相对比例能够改变异养细菌对有机物质的分解能力[11]。

3 讨论

3.1 水体C的变化规律

虾池生态系统中的C代谢尤其是有机碳代谢关系到投入物质的利用率和水质稳定,研究其变化规律和代谢特点对于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科学地管理水质具有重要意义[12]。刘国才等[12,13]研究认为在一个投饵的对虾养殖池塘中,水体中有机碳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和所投喂的饲料,其中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产生的有机碳约占总量的71%~78%,对虾饲料和饵料约占12%~20%,浮游植物会把90%同化的无机碳通过有机碳的形式释放到水体中。游奎和马甡[14]在运用围隔试验生态学方法研究虾池生态系各有机碳库的代谢时发现,ρ(TOC)变动范围在6.92~20.02 mg·L-1之间。刘国才和李德尚[15]研究得出虾池生态系ρ(TOC)平均为13.05 mg·L-1。该研究得出对虾精养池塘水体ρ(TOC)范围在2.40~24.60 mg·L-1之间,平均为12.18 mg·L-1,与上述的研究基本一致。该研究中池塘水体有机碳在养殖前、中期逐渐积累并达到高峰,养殖中、后期下降。这可能是因为:1)水体中异养细菌的快速繁殖大量消耗有机碳用于自身物质合成;2)养殖中、后期排污量增加而流失;3)随着食物链而进入浮游动物等更高营养级生物;从而使得水体中的有机碳含量降低(图1)。

无机碳也是反映生态系统中C元素含量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目前关于对虾池塘水体无机碳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研究中ρ(TIC)变化规律与ρ(TOC)基本一致,但其平均值要大于后者。无机碳不能被养殖生物或者细菌等直接利用,但可以通过转化成有机碳被摄食利用,池塘水体中各种形式存在的C具有相互转化和动态平衡的关系。

3.2 水体N的变化规律

EBELING等[16]发现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NH4-N的积累成为一个限制养殖产量的重要因素。计新丽等[17]认为NH4-N是养虾池中普遍存在的毒性物质,不仅在高质量浓度时对虾体有致死作用,即使在安全质量浓度范围内也显著影响虾体的生理功能。NH4-N等无机氮质量浓度过高已成为制约鱼类生产、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环境因素[18]。该研究发现对虾精养池塘水体无机氮和TN质量浓度在养殖前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养殖中、后期迅速升高,这主要因为养殖前期对虾个体小,饲料投入量少,代谢产物少,再加上使用微生态制剂使对虾的代谢产物有效转化为无机营养被浮游植物所利用,所以无机氮和TN的质量浓度较低。但随着对虾的生长,投入饲料量增加,排泄物增多,细菌无法大量有效转化代谢产物,从而导致进入水体中的氮快速积累增加。

3.3 水体异养细菌含量变化及与C和N的关系

异养细菌的生长、繁殖等生理活动受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相对比例所制约,同时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及相对比例也能改变细菌对物质的分解能力。C和N是细菌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C、N含量与比例对细菌的生长及分解物质能力的影响明显。由于细菌主要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碳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所以该研究以TOC/TN来表示养殖虾池水体的C/N。该研究中异养细菌含量变化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然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异养细菌含量与C和TN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呈现正相关性,与TIN呈负相关性。在养殖前、中期,随着投入饲料量的增加,水体中ρ(TOC)和ρ(TN)均逐渐增高,但ρ(TOC)增加相对要大于ρ(TN),所以C/N也随着升高,此时异养细菌数随着C/N的增大而升高,呈现正相关关系。在C/N较高的条件下异养细菌吸收水体中的无机氮(主要是NH4-N)转化为有机氮,成为细菌自身的蛋白质而进入食物链,使无机氮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养殖中期以后,随着投入饲料量加大,对虾排泄物增多,ρ(TN)迅速增加,而ρ(TOC)却降低,导致C/N降低,水体中异养菌数与C/N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

在C/N较低的条件下,异养细菌会将有机氮矿化为无机氮,使得水体中的无机氮水平升高。有研究表明异养细菌生长所需C/N最适宜值为4.5~6.7[19],由此可见精养虾池水体的C/N偏低,C(主要是有机碳)成为异养细菌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梅志平和施正峰[8]也发现池塘水体中有机碳水平往往较低,通过添加有机碳有效促进了水体中细菌生长和对无机氮的吸收。在养殖中、后期如果要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含量,可以通过添加C源来实现。

上一篇:符号意义下一篇:飞机和发动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