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和发动机的关系

2024-10-16

飞机和发动机的关系(共7篇)

飞机和发动机的关系 篇1

Gardner和Lambert (1959) 在大量研究态度和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了外语学习动机的经典模式, 认为外语学习动机是影响二语习得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而学习动机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策略的选择。华惠芳对英语学习动机和策略进行了研究, 发现大学生80%属于纯粹的“证书动机”, 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她提出应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外语学习的内在动机。何兆熊认为, 态度影响和决定着动机, 态度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制约作用主要是通过动机。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不仅能够选择和使用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而且往往学习态度端正、动机明确, 因而他们能获得成功。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展现内在动机和融入型动机对学生外语学习策略的不同预测效度来探求两种动机在影响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方面的差异。

一、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和策略

1. 内在学习动机

Ryan和Deci将内在动机定义为“使人们追求新奇、挑战, 延伸和利用个人能力去探索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自我决定理论认为, 人具有自主性、胜任性和归属性的本能需要。自我决定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内在激励的过程, 当一个人以上三种需要都实现时, 他的这种动机便得到了满足。有关内在动机的许多文献关注的问题大都是如何保持和延伸这种驱动力, 认为一旦学生的内在动机得到激发, 相应的学习策略便随之而来。然而, 虽然学习动机理论都强调动机并不会直接引起学习成绩的提高, 旨在研究内在动机是否能及如何预测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的相关文献却寥寥无几。众所周知, 学生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和精力越多, 他所积累的知识就会越多。然而, 不是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具有同样的效率, 只有当学生积极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时, 较强的学习动机才会引发明显的学习效果。

2. 融入型学习动机

Gardner和他的同事 (Gardner, 1988;Gardner, Lalonde, &Pierson, 1983) 针对外语学习提出了一个动机的概念模型。该模型把外语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 (如找到更好的工作) 和融入型动机 (如融入目的语社团的社会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 融入型动机也属于工具型动机, 因为外语学习可加速学习者融入目的语文化。在Gardner的社会教育模式下, 融入型动机与内在动机的概念有共同之处, 就如Neol指出的一样, 融入型动机与内在动机均指“对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所持有的积极态度”。然而, Neol同时也指出, 内在动机并不涵盖对二语社区的态度问题, 因此有别于融入型动机。我国学者高一虹等通过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关系的实证分析, 发现内在兴趣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首要因素。与工具型动机相比, 融入型动机即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内在兴趣是最重要的英语学习动机, 对学习投入程度的影响也最大。

3. 动机与学习策略

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外语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具体的行为、步骤和技巧。很多学者都认为, 动机通过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影响到学习成绩。Turner研究发现, 课堂氛围影响学生的阅读动机, 而阅读动机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在课堂上阅读任务卷入度高的学生倾向于比阅读任务卷入度低的学生使用更多的学习策略, 如练习、详述和组织。Pintrich研究发现, 有目标定向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深层学习策略如详细阐述和组织胜于浅层学习策略如反复练习。在学习策略如何影响学习成绩的问题上, 一些研究旨在探索各类认知和元认知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Pintrich和De Groot研究了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在各种学习环境下, 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 (如理解监控力、目标设定、计划、努力管理和坚持) 都是学习成绩最好的预测参数。

以往有关动机的研究表明, 学者们大都认为学习策略是动机构念和学习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虽然有关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研究已广泛应用在一些学科领域, 有关外语学习的实证研究数量却相对不足。由于外语学习有别于其它科目, 因此增加有关外语学习动机与外语学习策略之间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研究假设

研究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的工具有很多, 其中, Hsiao和Oxford开发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 (SILL) 是最为成熟, 运用也最为广泛的研究工具。SILL用来测量外语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种类和频率, 它由六个分量表组成: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

本实证研究旨在利用SILL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 并不考察学习策略在外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因此, 本研究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1:融入型动机将增加学生使用外语学习策略的解释力;

假设2:融入型动机和内在动机将从不同侧面预测学习策略的使用;

假设3:融入型动机将预测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如阅读外语书籍和使用外语对话的卷入度;

假设4:具有融入型动机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补偿型策略和合作型策略, 这些策略将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流利程度。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北省三所高中630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 男女生的比例为31:32。其中, 高一学生204名, 高二学生235名, 高三学生191名;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例为215:211。样本的分布情况见表1:

2. 测量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是由测量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几个成熟量表改编而成:Pintrich的学习动机策略问卷 (MSLQ) 、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 (SILL) 和Dornyei (1990) 的学习过程问卷 (SPQ) 。MSLQ用来测量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 由5个分量表组成:内在目标导向、外在目标导向、任务价值、学习控制信念和自我效能;SPQ用来测量学生的学习态度;SILL用来测量学习策略。本文使用的量表有关学习策略项的信度值见表2。

注:***p<.001

3. 量表分析

对动机项目, 本文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极大化正交旋转法得出了8个因子MSLQ的项目得以沿用, 并增加了适合外语学习的额外因子。8类因子中具有最高负荷值的项目被筛选出来形成以下的动机分量表: (1) 融入型 (4项, α=.82, 例:学好英语对我很重要, 因为它可以使我与更多不同的人对话。) ; (2) 内在型 (4项, α=.74, 例:学习英语是我的爱好之一。) ; (3) 自我效能 (4项, α=.79, 例:我认为自己可以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 ; (4) 掌握型取向 (3项, α=.70, 例:在课堂上, 我喜欢更具挑战的认为, 因为它能使我学到更多的知识。) ; (5) 绩效取向 (3项, α=.66, 例:如果可能的话, 我想在这门课上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 ; (6) 外在调节型 (3项, α=.66, 例:我学这门课, 主要是因为父母或老师要求。) ; (7) 内在控制型 (3项, α=.71, 例:如果我听不懂课程, 是因为我努力不够。) ; (8) 努力型 (3项, α=.35, 例:坦白讲, 我在英语学习上付出了我最大的努力。) 。

有关学习策略的测量工具, 本文在SILL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因子负荷值筛选出了6个因子:课外学习活动策略、认知学习策略、分析学习策略、补偿策略、合作策略和学习情境优化策略。本研究中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相关项目、信度系数和因子负荷值见表3。

四、研究结果

1. 课外学习活动策略

内在动机 (β=.41, p<.001) 是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策略最好的预测指数, 其次是融入型动机 (β=.20, p<.001) 。掌握型取向也是重要的预测指数 (β=.12, p<.01) , 自我效能对课外学习活动策略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β=-.11, p<.01) 。

2. 认知学习策略

融入型 (β=.23, p<.001) 、努力型 (β=.20, p<.001) 、内在型 (β=.23, p<.001) 和掌握型取向 (β=.15, p<.001) 四类动机均是认知学习策略最好的预测指数。

3. 分析学习策略

内在型动机 (β=.17, p<.001) 、内在控制型动机 (β=.16, p<.001) 、掌握型取向动机 (β=.16, p<.001) 、融入型动机 (β=.14, p<.01) 、努力型动机 (β=.10, p<.01) 和自我效能型动机 (β=.08, p<.05) 都对分析学习策略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4. 补偿策略

融入型动机 (β=.31, p<.001) 是补偿策略最好的预测指数。自我效能 (β=.18, p<.001) 、内在控制 (β=.16, p<.001) 、掌握型取向 (β=.08, p<.05) 同样与补偿策略存在正向的关系。

5. 合作策略

融入型动机 (β=.24, p<.001) 是合作策略最好的预测指数。努力 (β=.17, p<.001) 、外在调节 (β=.12, p<.001) 、内在控制 (β=.09, p<.05) 与合作策略的使用存在正向的关系。

6. 学习情境优化策略

自我效能 (β=.214, p<.001) 、努力 (β=.19, p<.001) 、掌握型取向 (β=.13, p<.001) 都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学习情境优化策略。一旦其他6种动机量表进入回归阶段, 融入型动机和内在动机对学习情境优化策略的预测效力不强。

五、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融入型动机可增加对外语学习动机的预测力和解释力。研究结果证实了前文所做的假设:融入型动机可以正向预测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策略、认知和分析学习策略、补偿策略和合作策略。另一方面, 内在动机仅能预测课外学习活动策略、认知学习策略和分析学习策略;具有融入型动机的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方面更可能使用补偿学习策略, 他们对融入英语国家文化和提升与外国人的交流能力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

在预测合作策略的使用方面, 融入型动机的预测力远远大于内在动机。希望用英语与人交流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更愿意与人合作的倾向。与本文之前所做假设不一致的是, 融入型动机并非学生课外学习策略的最佳预测指标, 内在动机反而具有更强的预测力。具有内在学习动机的学生更注重扩展他们的能力和需求新的挑战。而课外学习活动如阅读英文书籍、参与英文对话等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内在动机和融入型动机。

数据分析显示, 融入型动机和内在动机均是英语学习策略主要的预测因素。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分别对学习策略产生不同的预测效力。在学习英语的时候, 具有融入型动机的学生比具有内在动机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一些具体的学习策略。这表明, 这些更具社交性的策略最有可能用来帮助学生实现精通英语和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的目标。而后一目标对希望以后出国深造的学生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后续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不同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关系及不同的学习策略如何预测学生外语学习成绩。

飞机和发动机的关系 篇2

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一直就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在古今中外, 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著作里就蕴含了丰富的学习策略思想。很多研究都表明, 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激发及对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运用可以帮助学习者将外语学习的效果提高。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培养和指导, 就必须全面、清楚的去了解和掌握目前学生学习动机的水平和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

2. 学习策略的概述

学习策略就是指, 为了实现一定的学习目的, 学习者结合学习者自身的特点、任务和学习情境, 对有关的学习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制定, 对学习方法的选择进行调节和控制, 甚至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调控的有意识的一种内部信息处理方式。学习策略是元认知成分 (监控策略、计划等) 、情态成分 (情感策略等) 、操作成分 (认知方式、学习方法等) 等一些基本因素的有机统一。

3. 学习动机的概述

所谓学习动机就是指, 对个体进行激发, 使其进行学习活动、对已引起的学习活动进行维持, 且使学习行为对着一定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内在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学习动机, 其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可以转变“要我学习”的被动局面为“我要学习”的主动局面。按照动机起作用的大小来划分, 学习动机可分为辅助性的学习动机和主导性的学习动机;按照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 学习动机可分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按照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来划分, 学习动机可分为低下的或错误的学习动机和高尚的或正确的学习动机。

4. 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关系分析

4.1 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正相关

研究显示, 对所有策略的运用而言, 英语学习动机均有重要影响, 运用学习策略的频率越高的被试动机水平越强。低动机水平和中等动机水平的被试均比高动机水平的被试的策略运用频率低。相比低水平动机的被试来说, 中等水平动机的被试运用策略的频率要高。由低到高的六类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为, 补偿策略, 记忆策略, 认知策略, 情感策略, 社交策略, 元认知策略。从在六类策略运用中不同强度动机水平的被试的标准差和均值可知, 低动机的被试比高动机的被试学习策略运用的频率更低。这表明动机水平和策略运用存在正相关, 即学习策略的运用频率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而相应的增加。

动机水平越高, 运用策略种类越多, 频率越高, 所以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他们更好地运用学习策略有利。高动机的学习者不只拥有丰富的学习策略量, 而且在策略使用频率上比低动机学习者更高。和动机水平没有明显关联的策略主要是实用性的练习策略, 包括一些为了运用和练习英语而有目的性的寻找机会和创造条件的策略, 比如:一起与同伴练习英语、用英语写书信和日记。这些策略能够使在课堂之外学习者学习和接触英语的机会增加。

相关研究表明, 所有不同动机水平的被试对功能性练习策略的使用频率都很低, 常用英语写书信和日记的只有不到2%的高动机被试。原因可能与对学习水平采用标准性测验来衡量、传统的教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有关, 因此, 在此背景下, 即便是高动机的学习者也不是要获得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 而更愿意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我们可以从六类策略的均值检验中看出, 元认知策略运用和动机的关联性最强, 即相比于低动机的学习者, 高动机的学习者更善于运用元认知策略来对语言学习进行调控。Oxfordand Ehrman’S study (1995) 的研究也表明, 动机类型 (比如内部动机) 和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具有明显的关联。虽然一些研究未对何种类型的动机对选择学习策略具有影响进行检验, 但能够从一些使用单个元认知策略项的频率上得知, 元认知策略运用和动机水平具有正相关。

4.2 学生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且内部动机低于外部动机的分析

我们都知道融合性动机是一种为了去适应以目标语言为母语, 学习者愿意改变自己的动机和倾向。而语言获得的实用性是工具性动机的追求, 比如, 找到好工作、通过考试等。内部动机包括了加德纳的融合性动机, 外部动机包括了加德纳的工具性动机的大多数内容。

很多调查结果分析显示, 被研究的被试者动机水平处于中等, 且内部动机低于外部动机。运用英语和努力学习的愿望动机不怎么理想。很多外部动机调查项中, 大多数被试均同意:为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才学英语;为了能够让我将来更容易找工作才想学英语;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才学好英语。很多内部动机调查项中, 大多数被试均选了希望自己有良好的英语以便更好地和外国人交流、希望有各种学习语言的机会以及希望自己有流利的英语。

5. 总结

目前, 很多学生都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 甚至把学习英语放弃了。原因就是, 教师和学生不是把这门语言当做文化沟通和思想交流的工具来进行掌握, 而是当做考试和升学的学科知识来进行学习。所以, 作为一名教师, 不只是要把英语基本技能和知识授予学生,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假如不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学习动机, 就很难有效的组织教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对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关系进行研究, 对做好英语学习和教学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霞.高职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及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2]杨乐铃, 高凌飚.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3]于雪梅.一项关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相关性的实证性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4]李红梅.公有民办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使用研究[D].扬州大学, 2006.

发动机失效后飞机气动载荷的研究 篇3

计算采用机体坐标系, 原点O为飞机重心;纵轴Oxt平行机身轴线, 指向机身前方;竖轴Ozt在飞机对称面内, 垂直于Oxt指向下 (当飞机处于正常飞行状态时) ;横轴Oyt垂直于飞机对称面, 指向右。

2 计算原理

发动机失效意味着发动机推力的丧失, 有时还有可能产生反推力或阻力。因此, 飞机必须按照由临界发动机失效引起的非对称载荷进行设计。假设右外发失效, 因为发动机失效诱导的偏航运动基本上是平面运动, 所以, 可以采用横侧小扰动线化运动方程。

在CCAR-25第25.367的 (a) (1) 条款中, 因为燃油流动中断引起的发动机推力衰减过程要缓慢一些, 所以, 此时产生的非对称载荷为限制载荷。在 (a) (2) 条款中, 由于发动机的损毁, 推力衰减过程会很剧烈, 甚至会产生大的负推力, 同时, 产生的非对称载荷也相当大, 所以, 便将这种载荷直接作为极限载荷。

根据英国空军和海军飞机设计要求, 多发飞机在1台发动机突然停车后, 略去滚转, 仍能相当准确地求得侧滑角及其垂尾载荷, 所以, 用二自由度的方程计算发动机失效状态下的飞行载荷是完全可行的。

基准运动取发动机故障前的纵向定常平飞直线运动, 并且不考虑发动机故障后纵向运动参数的变化。计算采用二自由度方程描述, 二自由度方程见参考文献[3]发动机失效部分。

3 算例和仿真结果

以某装有4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飞机为例, 发动机失效后, 按照上述规定计算燃油流动中断和发动机损毁2种情况。在燃油中断和发动机损毁这2种不同情况下, 飞机的侧滑角和角速度变化对比曲线如图1所示, 飞机的拉力衰减曲线和垂尾载荷如图2所示。

4 结论

由计算结果可知: (1)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当临界发动机发生故障时, 如果驾驶员不参与操纵, 只需2~3 s就可以达到最大侧滑角。当海拔较低、飞机飞行速度较低时, 发动机会在最大功率状态下停车, 飞机出现较大的侧滑角。此时, 垂尾载荷主要由侧滑角贡献, 如图2所示。所以, 垂尾载荷比较大。当海拔较高、飞机飞行速度较大时, 则相反。由此可知, 飞机的转动惯量越大, 重心越靠后, 计算出的垂尾载荷也就越大。 (2) 由图1、图2所示, 如果发动机发生故障, 在到达最大侧滑角前约0.5 s时驾驶员用力猛蹬方向舵, 此时, 产生的垂尾载荷最大。当垂尾载荷最大时, 舵面偏转导致的载荷起主导作用。因此, 脚蹬力的大小应在分析、计算后确定会出现严重载荷时施加。 (3) 本文以四发飞机为例进行相关分析, 所以, 当飞机一侧发动机停车时, 工作发动机推力和停车发动机阻力等都会对飞机重心形成偏转力矩, 使飞机向工作发动机方向侧滑, 向停车发动机方向偏转和倾斜。 (4) 发动机发生故障后, 用较小的脚蹬力蹬舵飞机也可能保持稳态。CCAR-25中第25.397规定, 当发动机发生故障时, 要用1 340 N的力猛蹬舵。这主要是考虑到驾驶员为了迅速校正飞机的突然偏航会猛力蹬舵。在实际飞行的过程中, 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 (5) 由于方向舵偏转引起的垂尾载荷在发动机故障中占主导地位, 所以, 合理确定1 340 N的脚蹬力引起的舵偏角是极为重要的。 (6) 从对图1、图2的分析中可以发现, 多发飞机的发动机发生故障后, 发动机的推力衰减时间越短, 飞机的侧滑角和偏航角速度变化就越剧烈。当发动机推力瞬时减小到最小时, 此时, 侧滑角就会最大, 而达到最大侧滑角所用的时间也最短。因此, 合理确定发动机推力衰减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通过分析某装有4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飞机的算例, 研究了多发飞机的临界发动机失效后, 飞机气动载荷的确定方法。在CCAR-25中, 第25.367条款规定了发动机失效引起的非对称载荷。非对称载荷受载是多发飞机重要的强度设计内容之一, 它往往构成垂尾、方向舵和后机身等严重载荷。为了正确理解和贯彻CCAR-25中的有关规定, 现以某装有4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飞机为例, 研究不同情况下发动机失效后飞机气动载荷, 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飞机发动机停车后飞行姿态及其载荷的计算仿真过程。

关键词:临界发动机,气动载荷,发动机失效,仿真计算

参考文献

飞机和发动机的关系 篇4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启示

在外语教学研究中,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 国外的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已经从教学法转移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上来, 探讨智力水平、认知风格、语言学习能力、动机、策略等对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 外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作为两个可控因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

1 英语学习动机

外语学习中的动机问题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动机对于外语学习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强烈的动机可以弥补语言能力和学习条件的不足, 而动机不足会阻碍一个有语言天赋的人达到长期目标。动机指的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分类有多种, 这其中Gardner和Lambert是最有影响的动机研究专家。他们把学习动机归纳为两大类, 即“归附型动机 (也有的翻译为“融入型动机”) ” (integrative motivation) 和“工具型动机”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这一著名的外语学习动机分类一直被视为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按照他们的定义, 归附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会有真正的兴趣或有特殊的兴趣;希望能更好地同目的语社会的人进行交际;期望参与或融入目的语社会的生活, 甚至成为这个社会的成员。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 如通过考试获得某一职位以此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资格, 或为了获取目的语国家的新信息如阅读科技文献等。北美的移民或双语国家的孩子属于归附型动机。移民为了与其他人交流, 成为社会的一员而学习语言。而在双语国家或地区, 例如香港、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 英语的熟练程度能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找到好的工作, 英语是找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且英语与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息息相关, 这是工具型动机。Lambert认为有归附型动机的学习者更容易取得成功, 但是许多语言研究者认为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也能成功。比如在中国为了上大学或为了获得学位, 必须通过一定难度的外语考试。这些学生学习英语就有很强的动力。事实上, 对许多学习者来说, 两种动机同时起作用。

另一较为经典的分类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Deci和Ryan (1965) 根据个体行为的自我激发和自我调节的程度将动机区分为内在动机 (Intrinsic Motivation) 和外在动机 (Extrinsic Motivation) , 前者是为了从语言学习活动本身获得愉快与满足, 而后者则将此作为途径达到某一目标。

这两种分类一般被认为是对应的, 即融入性动机是内在动机, 工具性动机是外在动机。文秋芳博士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把英语学习动机分为表层动机 (surface motive) 即表层的物质刺激和深层动机 (deep motive) 即深层的非物质刺激。她在研究中发现, 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往往不是来源于一种动机, 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更为普遍, 即具有深层动机的学生通常对英语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不是以通过考试为学习的终点, 而是以能否掌握和运用英语为最终目标, 他们对平时的英语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想方设法多听多读多写英语。很显然, 后者的英语学习比靠表层动机学习的人进步要快。

2 英语学习策略

在语言习得理论中, 语言学习策略 (learning strategy) 是指学生在发展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中, 促进学习进步而使用的具体的行为、步骤或技巧, 它被认为可以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内化、存贮、提取或使用。由于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独特地位, 愈来愈多的国外学者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 探讨不同背景和不同类型的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近年来, 作为学习者策略 (learning strategy) 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习策略的研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对于学习策略, 目前国外有三种比较流行的分类。O’Malley 和Chamot (1990) 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 将策略分为三类, 即元认知策略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认知策略 (cognitive strategies) 和社会/情感策略 (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 。Oxford (1990) 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 即直接策略 (direct strategies) 和间接策略 (indirect strategies) 。直接策略包含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包含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Cohen (1998) 根据学习策略的用途, 把策略分为语言学习策略 (strategies in learning the language) 和语言使用策略 (strategies in using the language)

综观西方学者的分类, 我们认为过于复杂。而文秋芳博士的分类更切合我国英语学习情况。她把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两大类。“管理策略”涉及目标的制定、策略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策略有效性的评估和调整。“语言学习策略”直接用于英语学习, 它可分为“传统策略”和“非传统策略”。“传统策略”包括语法学习、词汇学习和翻译等学习策略。“非传统策略”则指的是“交际策略”和“社会策略”等。由此可见, 这种分类既继承了传统的语言学习策略, 又吸收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交际策略, 同时又强调了管理对语言学习策略的调控作用, 还进一步指出了管理策略与学习者的动机和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3 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关系

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中, 学习动机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Pokay 和Blumenfield (1990) 认为, 成就动机通过影响学习策略的运用而间接影响学业成绩。我国学者刘志华、郭占基的研究 (1993) 认为, 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两者无交互作用, 两者在同等程度上影响学业成绩。而刘加霞的研究 (1998) 认为, “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都有影响, 但影响的程度不同, 学习动机除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外, 还通过影响学习策略从而间接影响学业成绩”。通过对英语学习者的研究, 特别是成功学习者的研究表明, 外语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归附型动机更有可能导致学习策略的多样性选择, 尤其是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及情感策略的使用; 而工具型动机往往会造成策略选择的局限性, 拥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只使用少数学习策略, 如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这是因为, 归附型动机指的是想成为目标语社会的成员或与其相似的意愿。学习者对目标语本身、与目标语相联系的文化有积极的看法, 有希望对之深入了解的意愿。归附型动机是提高语言水平的关键因素。在归附型动机的作用下, 学习者就会努力寻求学习掌握融入社会必需的语言的方法。内在动机是基于能力和自我确定的内在需要的基础上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内在动机兴趣驱动点是为了外语学习活动本身, 是为了满足自身外语能力和内在需要的动机, 在这种动机的作用下, 学生更有可能积极主动地采取钻研性、探索性的学习, 并在这一过程种运用钻研、探索的方法。

4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从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 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强化他们的内在动机, 设法改进他们的学习策略,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作为英语教师, 应该从如下两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

4.1 培养学生学习的深层动机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激发和改善学习动机是改善教学效果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 让学生充分认识英语的价值。

(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英语情景, 设计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活动, 帮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

(3) 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减少焦虑, 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去感受语言和运用语言。

(4)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如举办各种形式的英语大赛和开展课外网络学习等。

(5) 对学生正确评价, 多表扬多鼓励。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4.2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英语教师不仅是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 而且也是学习策略的培训者。

(1)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策略训练的重要性。Oxford (1990) 曾指出学习策略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工具;第二, 经过学习策略培养的学习者会比没有经过策略培养的学习者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 学习效率也较高。

(2) 了解学生曾经使用过的学习策略, 尤其是成功的策略。

(3) 将国内外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策略信息。

(4) 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 写学习日记和总结, 让学生学会反思及评价自己的学习策略。

(5) 在教学中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身学习的认知加工过程, 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不管采用怎样的训练形式, 教师都应该牢记策略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让学生通过策略的学习, 能提高策略意识, 能自我总结、反思, 乃至生成新的策略。

参考文献

[1]Cohen, A.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J].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8.

[2]Deci, E.L.&R.M.Ryan.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Plenum, 1985.

[3]Gardner, R.&W.E.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Newbury House, 1972:45-56.

[4]O’Malley, J.&A.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0.

[5]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J].Boston:Heinle Publishers, 1990.

[6]Pokay, P.&P.C.Blumenfield.Predicting achievement early and late in the semester:The role of motivation and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82, 1990, 41-49.

[7]刘志华, 郭占基.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 1993, 16 (4) .

[8]刘加霞.中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8, (3) .

飞机和发动机的关系 篇5

学习动机和外语学习的关系在二语习得领域已有不少探讨。Gardner认为, 学习动机与外语学习成绩相关。国内有研究 (吴一安, 刘润清, 1993) 提出, 学习动机有助于外语学习。也有研究 (周燕, 1999) 指出, 内在学习动机促进英语成绩的提高。同时也可以看到, 学习动机和外语学习的关系不是单一的, 学习动机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于外语学习。如郝玫、郝若平 (2001) 通过分析学生的英语成绩、成就动机、学习焦虑三者的相关性, 发现成就动机与英语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还有研究探讨学习动机和某一语言技能的学习的关系。如王湘玲、刘晓玲 (2002) 探讨动机、情感因素等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关系, 发现动机、兴趣等因素的水平与学生的阅读成绩呈正相关。

随着语用习得在二语习得领域受到重视, 也有研究就学习动机和语用习得的关系进行探讨。如汤闻励 (2005) 研究学习动机和口语学习的关系, 发现工具型动机比融合型动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学习的影响要大。但这样的研究不多。

本文基于以上研究, 根据有关动机理论和语用习得理论, 进一步探讨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的关系。

1 二语语用习得

语用能力是与交际能力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根据言语行为理论, 语用能力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实施言语行为并理解交际对方言外之力的能力 (陶源, 姜占好, 2012) 。具体地, 可以把它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会语用能力, 前者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 后者涉及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这种分类方式与Thomas (1983) 在研究跨文化语用失误时对语用失误的分类描述一致。在二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较高的语言水平不等于较高的语用能力, 以致交际能力。一直以来, 二语习得领域特别关注语法能力方面的习得, 对二语语用习得却不怎么关注。语际语语用学的产生为二语语用习得的研究带来了生机。

长期以来, 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在二语习得领域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有研究认为, 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个体因素 (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 是影响语言习得效果的关键因素 (刘润清、刘思, 2005) 。随着对语言的认识加深, 人们渐渐意识到:语言不只是一个系统, 更是交际的媒介。学习一门二语, 意味着学习者不仅要知道语法规则, 能够组织语言, 还要懂得语言的使用, 能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得体地表达, 有效地沟通。也就是说, 二语习得不只包括了语法习得, 也包含了语用习得。与语法习得不同的是, 语用习得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 同时还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

随着语际语语用学的形成和发展, 借鉴二语习得领域的相关理论, 学习动机对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近期的研究发现, 语用习得中也存在个体差异 (Ehrman&Oxford, 1995;WangTsai Kung&Ti-Wan Kung, 2012) 。这种差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而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学习动机对语用习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Thompson, 1991;Takahashi, 2005) 。

2 学习动机

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始于Gardner&Lambert, 他们共同提出的学习动机的社会教育模式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此外, 还有Deci和Ryan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动机理论, 受到较多的关注。此后, 又有Dornyei提出学习动机的扩展模式, 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国内过去的二语研究多采用Gardner&Lambert (1972) 的学习动机的社会教育模式。该模式认为动机的结构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它们是学习态度、动机强度 (即努力程度) 和学习的愿望。该模式还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动机, 一类是融合型动机, 另一类是工具型动机。此外, Gardner (1985) 还设计了一个动机/态度测试工具AMTB。在AMTB中, 动机 (motivation) 和取向 (orientation) 被区分开来。动机 (motivation) 用来指学习二语的努力程度, 取向 (orientation) 用来指学习二语的原因。由于Gardner&Lambert的学习动机的社会教育模式是基于在加拿大双语环境中的实证研究提出来的, 它的适用性受到质疑。

国内的研究者们渐渐开始探索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的中国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国内已经有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学习动机进行探索 (如石永珍, 2000;秦晓晴, 文秋芳, 2002;高一虹等, 2003) 。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还是基于学习动机的社会教育模式。石永珍 (2000) 对理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 发现理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以“证书动机”为主。高一虹等 (2003) 对中国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 为中国情境下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证材料。该研究把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分为七类: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情境动机、出国动机、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 以及信息媒介动机。国内的研究者们对中国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的分类为我们分析中国情境下的二语学习动机对二语语用习得的作用提供了基础。以下是根据相关的实证研究就学习动机对二语语用习得的作用所作的归纳。

3 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的关系

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的关系是语际语语用学领域探讨的内容之一。相关的研究不多, 比较有参考性的有, 杜敏 (2004) , 林敏 (2008) 及其他一些研究者所做的研究。基于实证研究, 提供了详细的调查材料, 考察动机变量与二语语用习得之间的关系的, 有杜敏、林敏的研究。这里对这几个实证研究进行综述, 并尝试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的关系。

杜敏 (2004) 参考高一虹等 (2003) 的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对中国国内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对语用的学习普遍抱有积极的态度, 但态度与语用能力水平之间似乎没有多大关联。同样与语用能力水平关联不大的, 还有工具型动机。比较明显地, “文化型动机” (即对目的语文化的兴趣) 与语用能力水平密切相关。

之后, 林敏 (2008) 对中国国内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文化型动机”为主, 同时对语用的学习持肯定态度。“文化型”动机与语用能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而“工具型”动机与语用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此外, 该研究还发现, 与低语用水平的学习者相比, 高语用水平的学习者的“文化型动机”较高, 并表现出较强的语用意识。

这几个实证研究通过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的调查, 在某些方面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比如内在兴趣与语用意识密切相关, 与语用能力水平密切相关。国内的两个研究都调查了学习者的语用学习态度、动机强度、学习动机类型, 在动机类型的调查中都参考了高一虹等对中国情境下的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动机所作的分类。

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语用习得了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洪岗, 1991;董晓红, 1994;孟梅, 刘秦亮, 2000) 。从以上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 在外语教学中有必要引入语用教学, 在语用教学中应该注意激发学习者对外语文化的内在兴趣。而且, 在外语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的语用意识, 鼓励学习者在外语活动中练习和提高。

从理论上探讨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关系的研究也有少数。这些研究主要从认知角度探讨学习动机和语用习得的关系。Cook (2001) 指出, 学习动机比较强的学习者可能更能注意到所教语言的语用功能, 并识别礼貌用语。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 对语用方面的注意力或意识程度可能是学习者学习动机和语用习得相互联系的桥梁。如果根据不同的动机类型来看, 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对语用习得所产生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如Schmidt (1993) 的研究指出, 和工具型动机较强的学生相比, 融合型动机比较强的学习者对语用方面的输入给予更多的注意力。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强, 意识程度也就高, 相应的语用能力水平也就越高。事实上, 意识程度和语用习得的关系已有研究。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 (Bardovi-Harling&Dornyei, 1998) , 意识程度对语言习得具有决定性作用, 意识程度和能力水平呈正相关。在语用习得过程中, 学习者的语用意识高, 与之相应的语用能力水平也就高。国内也有研究 (李民, 陈新仁, 2007) 指出, 语用能力和语用意识程度显著相关, 提高学习者的意识程度为语用知识的习得准备了条件, 学习者注意到语用特征的用法和功能对二语语用习得具有重要作用。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 语用意识在语用习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学习者的语用意识和学习动机关系密切。在外语教学中, 有意识地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兴趣, 提高学习者的语用意识, 对语用习得具有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本文就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并根据我国英语学习者语用习得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教学建议作为参考, 希望对二语语用习得方面的研究和我国的外语教学实践有所启示。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的关系。笔者首先介绍了学习动机和外语学习的关系。根据语用习得相关研究, 笔者认为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密切相关。之后, 笔者分别介绍了Gardner&Lambert和高一虹等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 并就学习动机和二语语用习得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指出语用意识的重要作用。最后, 笔者根据我国英语学习者语用习得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飞机和发动机的关系 篇6

本文旨在于讨论有关飞机发动机维修经济性提升的问题, 因此, 对于发动机有关特性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名用飞机在选择发动机时十分讲究, 一定要选择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机型, 而涡轮风扇式发动机就是最常见的民用飞机发动机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 特点也非常突出。其中经济环保、安全可靠当属民用飞机发动机最为突出的特点, 这与其优秀的设计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民用飞机较低的停车率和耗油量都是其明显的性能优势。同时, 民用飞机的机动过载与其他飞机的 (尤其是军用飞机) 比较来看是偏小的, 因此可在机翼或尾翼上安装发动机,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民用飞机发动机日常的维修护理更便利, 还可以改善进气通道的工作条件。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优势和特点, 民用机仍然存在自己的困扰。正是由于民用飞机的发动机具备很多其他普通发动机系统不具备的功能以及该系统采用多项复杂的高端科学技术才使得其测量数据繁多, 测量过程繁琐, 而且还要严格确保其测试的所有参数的精确可靠。这无疑是给数据的采集和测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 维修现状

目前, 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除了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 还要飞机的发动机进行日常的维修护理, 这样才能确保飞机的正常运行, 保证民航事业的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大部分航空公司来说, 维修飞机发动机所采用的措施通常有两种方式, 即定期维修和视情维修, 在飞机发动机的维修过程中要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来操作, 互相弥补不足, 强化修护工作的效果。下面, 将介绍有关这两种维修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维修保障的费用。

定期维修:是我国航空公司一直以来使用的传统的维修发动机的方式。

优点:由于在对飞机发动机进行定期维修时是以预防故障的发生为主要目的的, 因此, 定期维修有利于故障发生的预示。

缺点:给飞机发动机做定期维修的处理时是以时间变化为主要控制变量的, 对于随机故障的发生的预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定期维修发动机时的工作量十分繁多, 维修成本也较高, 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低, 由此导致发动机精密度下降以及使用寿命缩短。

视情维修:是我国航空公司在维修飞机发动机时采用的另一种维修方式。

优点:可以与定期维修结合使用, 并弥补定期维修方式的不足。

缺点:视情维修在维修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有关于飞机运行的具体情况作为维修的理论依据, 然而这些资料的获取途径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使得资料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 而且维修技术手段低端, 不能达到理想的维修效果。

故障维修的费用:整个飞机发动机维修系统的管理过程中其各个环节的花销费用都应严格控制把关, 提高维修质量, 降低维修成本, 使飞机发动机维修的经济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直接、间接维修费用是飞机维修保障费用中最为主要的两个消费方面。直接维修费用主要是指维修工作中检测、维修以及航材等所消耗的费用;间接维修费用主要是指维修工作中管理、库存周转以及人力资源等所消耗的费用。只有有效地降低这两项支出, 才能使维修的经济性大幅度地提高。

3 应对策略

为了使飞机发动机维修的经济性大幅度提高, 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便是采用才进的科技技术对发动机进行维修, 其二便是加强维修发动机维修管理。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引入都是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判断出发动机的故障和磨损情况, 以便能够减少发动机一些不必要的拆解和维修检测, 从根本上降低飞机发动机的维修检测费用并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从而达到经济性提升的目的。其中, 可采用的技术包括振动分析技术、油液分析技术以及无损检测技术等。

而对于加强维修管理而言, 则要根据各航空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其中主要的管理包括三个方面: (1) 加强维修过程的管理。主要是合理控制维修费用的支出。具体指在进行维修工作时, 对维修全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协调、控制的过程, 充分确保维修质量, 使维修项目合理, 维修效率高, 维修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提高维修保障工作的经济效益。 (2) 加强航空材料的管理。航空公司的航材部门是保障维修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部门, 也是控制费用支出的主要部门之一, 加强对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库存, 加速资金周转。可采取以下方法加强管理:其一, 加强对一线维修情况的掌握。及时跟踪发动机航材维修情况和库存变化, 合理订货, 避免大量库存囤积;其二, 加强航材统计核算工作。注意对航材消耗数据的收集, 会同财务部门进行统计核算, 加强对航材消耗的管理。建立航材消耗统计数据库, 采取成本控制, 提高经济效益;其三, 重视对航材外包送修的管理。各航空公司基于维修技术手段限制和降低维修成本的考虑, 发动机中有大量航材采取外包送修。对外包送修航材, 要建立科学的外包送修制度, 加强对送修质量的监督, 加快修理速度, 提高周转效率, 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 (3) 加强维修资源管理。维修资源管理主要指维修的信息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它们直接影响着维修费用的开支和维修保障工作的提高。其一, 维修信息资源管理:当前我国各航空公司的运营机型大致相同, 都积累了一定的维修保障工作经验。建立维修数据档案, 通过对以往维修数据的分析, 加强对维修方案制订和维修技术运用的指导。建立远程维修系统, 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诊断, 解决发动机的疑难故障。建立航材库存数据库, 进行资源共享, 可以合理调配航材供应, 加快周转速度, 提高经济效益;其二, 维修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制定维修人员培训计划, 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对维修人员合理分工, 按需配备, 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建立激励制度, 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4 结论

总而言之, 飞机发动机维修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 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航空公司的发展, 因此, 找寻一条经济性的维修途径,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 航空公司应不断引入各种先进的维修技术, 并加大维修管理力度, 以此来有效地降低飞机发动机维修成本。

摘要:如今, 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猛, 这也给飞机发动机的维修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而且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型社会的发展, 其维修措施就要注重其经济性的提高, 与此同时也要确保我国航天飞行的安全可靠。本文结合飞机发动机的自身特点及其现状, 对其维修的经济性的提高做出了阐释。

关键词:飞机,发动机的维修,经济性,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拥民, 陈仲生, 徐玉国, 胡政.单魁.飞机发动机自治性维修保障体系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A].2008年军民两用维修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9) .

[2]李书明, 黎皓, 倪继良.基于项目管理思想的航空发动机大修过程管理研究[A].2008中国航空维修论坛论文集[V].2008 (11) .

[3]刘秀娟, 胡铁玉, 任燕.内视镜检测技术在飞机发动机维修上的应用[J].工程与试验.2009 (1) .

[4]戎翔, 左洪福.民航发动机视情维修决策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 (3) .

飞机和发动机的关系 篇7

1. 连杆工作原理及功用

连杆的主要功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在发动机工作中, 连杆承受着巨大的交变载荷和一定的冲击载荷。若连杆出现异常磨损或失效, 将导致连杆及相连部件损伤甚至发动机失效。

2. 连杆失效机理及修理类别

连杆的功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传递动力和运动, 自身承受高频交变应力并做复杂运动 (平动、转动) 。连杆结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传递运动的准确性、灵活性, 也影响发动机动平衡。连杆与曲轴的装配关系如图1所示。

连杆的常见故障有:均匀腐蚀、缝隙腐蚀、微震磨蚀、粘着磨损、磨损腐蚀、变形、疲劳裂纹。

对连杆进行修理和检测, 需要完成以下工作:检查连杆有无裂纹、划伤等失效情况;连杆腐蚀的去除;更换大小端轴瓦;修理连杆大小端孔, 去除磨损腐蚀和粘着磨损, 恢复其孔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打磨连杆端盖, 去除微震磨蚀;检测连杆几何尺寸。

微震磨蚀发生在连杆大端与端盖的接触面上, 该面为平面, 特点是材料硬度大 (≥HRC60) , 修理余量小 (0.05-0.15mm) , 平面度误差小 (≤0.005mm) , 表面粗糙度要求高 (≤Ra0.16) 。修理后的表面与螺栓孔应有严格的位置精度要求, 否则在连杆装配过程中, 螺栓与端盖接触面会产生装配干涉, 最终引起螺栓弯曲。

3. 连杆平面磨夹具设计

3.1 材料选用

为了使工装夹具耐磨性好、精度保持性好, 根据连杆大端孔接合面磨削技术要求, 材料选用T12 (工具钢) 。采用热处理提高材料硬度, 并经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 避免使用中产生变形。

3.2 设计原理

连杆平面磨夹具是用来将连杆正确装夹于平面磨床上, 利用平面磨削去除连杆大端孔接合面的微震磨蚀。此修理工序中, 最重要的技术要求是:均匀去除表面疲劳磨损层, 修理后的表面应保持与连杆螺栓孔的垂直度、与大端轴承孔轴线的平行度。连杆平面磨夹具结构如图2所示。

1-夹具体2-连杆3-压块4-辅助定位销5-定位块

夹具设计中采用自定位设计原理, 以待磨削的平面为定位基准。预压定位块 (图2, 5) , 使定位块与夹具体顶平面压紧后, 辅助定位销 (图2, 3) 通过弹簧力作用将连杆的待磨削表面自动与定位块贴紧。通过这种定位设计, 可使磨削平面与磨削运动方向平行, 以均匀去除表面疲劳磨损层, 同时不改变磨削后的表面与连杆螺栓孔的垂直度。为了保证磨削后的表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 还须以连杆大端轴承孔端面定位。夹具设计中, 通过压块 (图2, 3) 将连杆端面与定位面紧贴, 同时以此压块作为夹紧原件, 将连杆固定在夹具中。连杆装夹完成后, 拆下定位块 (图2, 5) , 露出待磨削表面。

夹具设计中共采用2个面定位, 共限制5个自由度, 存在过定位现象。夹具采用平面定位, 定位误差为零, 夹紧误差、加工误差均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 磨削表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只与夹具制造误差有关。为了提高磨削表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同时减小定位元件过定位的负面影响, 定位元件的形状及位置尺寸设计精度均高于等于IT6级。

4. 结论

经过实际使用验证, 设计制作的连杆平面磨夹具在连杆的修理工作中各项性能指标合格, 操作简便, 修理精度高, 整个修理过程中工作正常, 总体使用情况良好, 满足了修理的需要。连杆修理后的各项参数均在Lycoming规定的技术参数范围内, 试修后的连杆质量可靠, 可以装机使用。

参考文献

[1]邓旺群.航空发动机柔性转子动力特性及高速动平衡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2]岳明君.曲轴的高精度动平衡[J].制造技术与机床, 1997, (11) , 31-32.

[3]刘法治.修磨发动机曲轴平衡方法的探讨[J].机床与液压, 2000, (5) , 96.

[4]李润东.曲轴磨损原因分析与修复[J].煤炭技术, 2003, (1) , 14-16.

[5]韩荣第.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6]李成功, 傅恒志, 于翘.航空航天材料[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

[7]戴陆武.机床夹具设计[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8]王启平.精密加工工艺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精养池塘下一篇:间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