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性因素(精选4篇)
干扰性因素 篇1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电磁空间的对抗与反对抗越来越激烈,雷达进攻性干扰已经成为现代战场上的一种重要作战手段,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雷达进攻性干扰必然是雷达对抗发展的主要趋势。
雷达主动性干扰在实际中使用往往效果不是很好,一般认为是功率小的原因。但发射的干扰的功率取决于末端射频放大器的工艺,在短期内想提高放大器的工艺显能非常困难,所以应该从其他方面着手,提高干扰的效率。本文从最佳干扰样式研究出发,提出了一种栅状非噪声干扰信号,理论上能够提高干扰效率。
2 最佳遮盖性干扰波形
我们现在一般认为雷达对目标的检测是在噪声中进行的,对于接收信号做出有无目标的两种假设检验具有不确定性,以不确定性最大为原则得出:在平均功率限制条件下,噪声分布为正态分布时,为最佳遮盖干扰波形。
以不确定性最大为原则得出的最佳遮盖干扰波形实际应该是各种噪声干扰的最佳波形,无法确定是干扰雷达的最佳波形。现有的一般雷达都有脉冲累计等提高检测目标的能力,新式雷达有信号压缩等处理功能,这些抗干扰措施实际都是利用目标反射信号的相关性强,而噪声的相关性差的特点来提高检测的能力。实际中,存在着一个极端的例子,在相同功率下,与雷达同频的连续波干扰效果肯定比瞄准噪声干扰效果好。这就否定了正态分布噪声干扰是最佳遮盖干扰波形。
采用数字储频硬件进行引导干扰,干扰时理论上能够得到较好瞄准度,干扰信号和雷达信号具有很好的相似性,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我们在实际的实验和应用中也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干扰一批目标必须一直占用一个干扰资源,即占用一个信号存储硬件。对于当前复杂电磁环境下,要求主动干扰多批目标的作战,在使用灵活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要使雷达干扰成为作战的一个主要进攻方式,必须寻找非硬件存储方式进行引导干扰。
现有的非硬件存储方式引导干扰,由于侦察和信号源瞄准度等造成的误差,产生与雷达信号频率变化规律完全相同的干扰信号是无法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尽量模拟与雷达信号相同的波形,这样可以采用分时方式,一个干扰资源干扰众多目标。
3 栅状非噪声压制干扰信号
本文为充分利用干扰资源,又提高干扰效率,提出一种栅状非噪声压制干扰信号(以下简称为栅状干扰信号),其为多个间隔相同的连续波相加而成,其频谱如图1所示,间隔为△f,若雷达带宽为△F,其中满足△f≤△F/3,从图中可以看出,始终能保证三个不同频率的连续波同时进入雷达接收机。
栅状干扰信号实现原理如图2所示,频率为△f的视频信号经过多次自混频,经低通滤波后,再经放大器放大,放大器为非线性放大,保证输出各频率点上的功率尽量相同。再与频率为f1的中频混频,然后经过限幅器,使用限幅器可以保证中频输出各频率点的功率相同。再次混频后,经滤波放大后,剩下上边带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其中在频率点f0处的功率和其他频率点处相同。
现有脉压雷达大多数都采用线性调频,如果侦察机能够测量出雷达的线性调频的参数,可以采用调相的方式,对连续波分段循环调制后再输出,尽量逼真地模拟雷达的信号,这样能够达到更好的干扰效果。
4 与噪声干扰相互比较
雷达检测目标都是利用功率的差别在噪声环境中检测目标,所以,我们利用功率原则对不同信号的干扰效果进行比较。
噪声调幅干扰信号由窄带噪声调制载频的幅度而得,其频谱如图3所示,其中噪声功率仅为调制噪声功率的一半,而在频率f0处功率为载波功率,却占整个频谱的功率的大半。在一般情况下,采用非硬件存储方式引导干扰在频率上很难对准,载频进入雷达的概率很小。进入雷达的频谱一般出现类似如图3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看出,进入雷达的功率仅为部分噪声功率,也就是调制噪声的一部分,完全没有用到载波功率,功率使用效率较低。
噪声调频干扰信号由窄带噪声调制载波的频率而得,其频谱如图4所示,功率主要集中在频率f0处,与噪声调幅干扰一样,干扰引导在频率上很难对准,在没有对准的情况下,进入雷达接收机的功率往往相对较小,例如图4中的阴影部分,部分用到了载波功率,但功率使用效率同样较低。
栅状干扰信号满足△f≤△F/3条件,能保证三个频率的连续波同时进入雷达接收机,例如图1中的阴影部分,功率使用效率为雷达信号的带宽与干扰信号的带宽之比。干扰信号在各栅点处的功率是相同的,充分使用了载波功率,这样进入雷达接收机的平均功率大于噪声调幅干扰信号和噪声调频干扰信号。
和噪声调幅干扰信号和噪声调频干扰信号相比,即使进入雷达接收机干扰功率相同,由于栅状干扰信号更接近雷达信号,能够参与后端的雷达信号处理,即栅状干扰信号进入雷达接收机后也影响雷达信号的检测,这样就能够产生比噪声干扰信号更好的干扰效果。
其中满足△f≤△F/3条件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进入雷达接收机带宽的三个连续波中的一个在频率上更接近雷达信号。当干扰信号大于雷达信号时,可以产生强信号压制弱信号效果,使雷达无法检测到实际信号,这样雷达信号完全被压制住。当干扰信号与雷达信号功率相当时,因为干扰信号是连续波信号,相关性强,且频率相近,经累积、压缩等处理后,检测信号也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干扰信号采用的是连续波形式,对敌方的侦察机也有较好的干扰作用,能有效保护自己的雷达。
5 结论
随着战争形态的转变,雷达进攻性干扰是雷达对抗发展的主要趋势,我们应该把发展重点放在进攻性干扰上。本文从最佳遮盖干扰认证的理论出发,得出正态噪声是各种噪声干扰的最佳波形,否定了其是干扰雷达的最佳波形。并提出了一种栅状非噪声压制干扰信号,经过与噪声调幅干扰信号、噪声调频干扰信号相互对比分析,栅状非噪声压制干扰信号在理论上有较好的干扰效果。
摘要:本文从最佳遮盖干扰认证的理论出发,得出正态噪声是各种噪声干扰的最佳波形,否定了其为干扰雷达的最佳波形。并提出了一种栅状非噪声压制干扰信号,经过与噪声调幅干扰信号、噪声调频干扰信号相互对比,栅状非噪声压制干扰信号在理论上有较好的干扰效果。
关键词:遮盖干扰,噪声干扰,压制干扰,最佳干扰波形
参考文献
[1]朱守保,罗强,闫常浩,童创明.SAR二维锯齿波调频干扰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11(4).
[2]朱守保,罗强,刘浩淼,童创明.基于正弦调频转发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扰[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1(5).
[3]朱燕,崔艳鹏,赵国庆.对动目标检测雷达的正弦波调频干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2).
[4]裴云,王斌.机载火控雷达的作战使用环境分析[J].航天电子对抗,2009(4).
[5]文春艳,孙闽红,杜正聪.基于斜投影算子的雷达有源压制干扰抑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4).
[6]胡瑞卿,田杰荣,韩允.机载电子干扰的现状和发展[J].仪器仪表用户,2009(1).
[7]金虎兵,李政杰.雷达抗有源压制性干扰性能评估研究[J].中国雷达,2008(3).
[8]王柏杉,杨连洪.对多体制雷达的有源干扰技术[J].舰船电子对抗,2008(4).
[9]汤礼建,黄建冲,徐新华.LFM脉冲压缩雷达的一种灵巧噪声干扰方法[J].航天电子对抗,2008(2).
[10]赵国庆.雷达对抗原理[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34-152.
干扰性因素 篇2
一是普通话测试员素质的影响。
这种素质包括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两方面。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是考察受测人口头表达普通话水平,不涉及受测人对普通话语音的书面掌握程度,而口语又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这对主测人的记忆、思维、判断、听辨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实施办法,受测人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以上,其测试录音磁带才上交省语委以备复核,而许多地方单位对员工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只需二级乙等即可视为合格等级,这无疑给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不公正操作提供了可乘之机。
有些测试员普通话口头表达水平较高,但对普通话语音知识及声韵调的配合规律了解甚少,在测试过程中,不能迅速准确地对受测人的缺陷作出辨析,评判工作处于盲目状态,只能从大体上给以相应的等级,从而过多地依赖于同组的另一位测试人员的评判。
有些测试员把进行普通话测试工作当作是免费旅游的机会,受测单位的招待规格、待遇的优劣都会直接影响其测试操作的尺度标准,尤其是有些测试员不能正确看待自己与受测人之间的关系,使自身如高高在上,凛然不可冒犯的主考官,一旦受测人对自己有所不恭,就笔如利刃,无视其水平高低,一律置于死地,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公正性,同时也严重的损害了测试员队伍的整体形象,令人不齿。
二是受测单位及人员的认识偏差。
有些受测单位把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合格率、优秀率当作一项“面子工程”来做,认为通过率低就丢了面子,因此,从主管领导到具体实施人员分头、暗地给测试员打招呼、递条子,提高招待规格,赠送纪念品,让测试员“心软”、“手软”,自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测试员就丧失了测试的标准和原则,本来同一水平的受测人却测出了迥然不同的成绩。另外,有些受测人年龄偏大,纠正方言语音,学习普通话确实有很多困难,但为了弄一张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以便在离退休之前获得一个盼望已久的职称,不惜卑躬屈膝、痛哭流涕、死磨硬泡,企求测试员手下开恩,让人看了以后不禁心摇神伤,不得不高抬贵手放他一马,这也大大损害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严肃性、公正性。
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出现的这些情况,省语委虽已作出了某些挽救性的措施,如实行一人一卷制,抽查测试员的评判情况,明文规定普通话测试纪律等,但这还远远不够。防微杜渐,重在治本。
一要净化普通话测试队伍,要定期对测试员进行复测、复核,组织训练班,对测试员的测试技术与思想修养进行培训与强化。普通话测试要想保证其公正性,最好是易地测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人情因素的干扰,县一级语委办要用懂行的人专门负责,不能人人都能管普通话,其结果使人人都管不好普通话测试工作,普通话测试工作只能是应付差事,走走形式。
二是要兼顾那些学普通话困难的“弱势群体”。虽然省语委已明确要求五十五周岁以上的人不必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但除此之外的还有一些大龄人群要想他们在三年五载,在不是很好的语言环境中学好普通话,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此,在这些人的职称评聘时对普通话水平等级的要求,是否可以放低一些。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只有把不利于这项工作的一些主客观因素一一排除出去,才能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顺利健康地进行。
干扰临床生化检验的因素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生化常规检查15 263例次, 其中116例经复检后误差较大, 约占0.76%。其中临床因素38例:包括严重溶血21例, 占18.10%;采集方式 (如输液侧抽血) 14例, 占12.07%;标本与申请单误差1例, 占0.86%;标本送检不及时2例, 占1.72%;实验室因素78例, 包括标本处理不当 (水溶时间过长、温度>37°C、离心不完全、纤维蛋白未完全析出) 77例, 占66.38%;样本加错1例, 占0.86%。
1.2 研究方法
检验人员对116例结果进行复检, 按照标本的临床因素和实验室因素进行分类整理, 抽取其中比例较高的因素各5例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严重溶血与复检结果 (见表1)
2.2 采集方式 (输液侧采血和对侧采血) (见表2)
2.3 标本处理不当 (纤维蛋白未析出) (见表3)
3 分析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常涉及多个环节, 因此对于干扰检验结果的每一环节进行其因素的分析与控制才能达到减少误差、提高检验准确度和可靠性的目的。从对本次调查研究中的116例检验结果分析可知, 严重溶血、采集方式与标本处理不当 (水溶时间过长、温度>37°C、离心不完全、纤维蛋白未完全析出) 的误差所占比例最大。究其原因, 我们认为:首先是标本的采集时间应以空腹为好, 这样才能较真实地反映机体状况;对于采集标本时患者的体位[1]应采用坐位或卧位, 血管暴露明显者不宜使用止血带, 如果使用原则上不超过1min, 同时严禁患者反复握拳、运动前臂、击打不明显血管 (这样易致血钾升高明显) ;另外, 需注意的是禁止在输液的手臂上采血, 以免影响钾、钠、氯等项目的检测结果, 比如本次研究中采集方式不合理为14例, 其中在输液侧采血5例、占35.71%, 而这5例均出现严重误差, 影响了医疗工作。其次在标本的保存及运送方面, 标本采集后原则上应立即送检, 因为标本放置过久容易导致溶血等现象, 对于不能按时间送检的[2]标本则应尽快分离血清, 同时保证每管血一个吸头, 防止交叉污染, 吸出后立即放入2°C-8°C冰箱中保存。
实验室方面, 首先是试剂的准备工作, 在试剂的选择上[3] (单试剂、双试剂、固体试剂、液体试剂、热稳定试剂和热不稳定试剂) 应从保证检验结果的目的出发, 选择合理、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正向型试剂空白吸光度低、反向型试剂吸光度高、试剂空白速率低、终点法反应速度快、瓶间差小的优质试剂盒。同时, 需要注意试剂用途、测定步骤及注意事项、有效期和性能特征等。其次在仪器的维护方面, 仪器的质量和性能是检验质量的保证, 因此应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校正, 使仪器处于最佳状态, 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最后是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 包括室间质控和室内质控, 做好这两方面的质控工作才能减少误差, 提高生化检验质量, 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方法的可靠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 生化检验质量的控制工作涉及临床、实验各环节, 针对以上容易出现误差的环节和步骤, 为达到“准确、及时、有效”的目的,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同时积极控制干扰检验结果的因素 (尤其是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如采集方式错误、送检不及时、加错样本等) 等, 才能减少误差, 增加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从而为临床服务、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
摘要:目的:分析干扰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 从而减少误差。方法:对其出现较大误差的116例检验结果进行复检、分析。结果:临床因素中抽取严重溶血5例、输液侧采血5例和实验室因素中标本处理不当 (纤维蛋白未完全析出) 5例, 经复检后误差较大。结论:积极控制干扰检验结果的因素, 才能减少误差, 增加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干扰因素
参考文献
[1]左安业.浅谈做好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7, 13 (22) :3306.
[2]刘克莉, 方宏罡, 赵士平.生化室检验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解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1) :170-171.
干扰性因素 篇4
客户经理如何排除财务报表的干扰因素
客户经理在对企业进行基本的信贷可行性判断时,都要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受到财务知识水平、客观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可能会被误导,从而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了错误的判断,影响对高层的决策建议水平。本文主要分析误导阅读财务报告的主要因素,以便提高银行做出信贷决策的准确性,保障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一、会计业务的不同类型造成财务数据误读
企业的会计业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验证性业务,另一类是职业判断性业务。所谓可验证性业务是指那些可以通过各种凭证来验证业务本身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业务。例如,外购存货的购入发票、职工工资发放单等可以用来验证存货购入及其买价、工资发放及金额两项业务的有效凭证。一般企业的业务属于这一类。
而职业判断性业务则是指那些虽已发生,但其发生金额需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决定的业务。这类业务最明显的例子是固定资产折旧费的确定,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时,即可视为这项使用固定资产的业务已经发生,至于企业因使用固定资产而受益的金额,则以折旧费的形式来确定,在目前允许采用多种折旧方法的条件下,对同一种固定资产的使用,不同会计人员往往会算出不同的折旧额,而每一种计算结果都有其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这类业务入账金额的确定只能估计确定。正是对这种职业判断性业务的估计处理,才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对职业判断性业务的处理及导致的财务信息弹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坏账备抵率的确定
对应收账款损失的处理,可以采用备抵法,坏账备抵金额由下式确定: 坏账备抵金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估计的坏账率。会计处理的结果,增提坏账准备将导致企业的管理费用增加,降低当期利润,减提坏账准备将减少管理费用,增加当期利润。虽然我国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限定了企业的坏账估计率,即允许企业按照年来应收账款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但在这个范围内,坏账率的确定,则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决定。
(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有多种方法对存货进行处理,但任何一种方法处理的结果均会与其他方法确定的发出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企业损益表中的利润出现差异:如商业企业发出库存商品价格高估,就会使利润下降;反之,则会使利润上升。至于方法的选择,完全是企业自己的事情。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折旧方法的选择,涉及折旧年限、净残值估计率,直线或加速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上述任何一种因素无法进行唯一性的确定,因此就造成企业折旧额的估计无法确定,进而导致当期财务成果出现弹性化。
(四)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确定
与固定资产的折旧一样,无形资产摊销中摊销期的确定也是主观决定的。与其他资产不同,无形资产使用年限受人的因素、市场因素等影响较大,其长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选择摊销期的长短也就有了弹性。其结果,当无形资产摊销期较短时,计入当期费用的无形资产价值就会提高,利润就会下降;反之,将会使企业的利润上升。
(五)其他方面的方法选择
其他方面,如长期投资中权益法的应用条件,我国的规定比较混乱,企业可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法;长期债权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或有事项的估计,长期负债利息的确定以及应付债券溢、折价的摊销等,均可能构成企业高估(或低估)资产、低估(或高估)利润的因素。
二、人为操作财务报表信息导致误读
我们这里所指的人为操纵,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粉饰其财务状况的目的,人为地“制造”一些业务或某些业务的金额的行为。实际上,我们前面谈的各种会计方法的选择,已经包含了一定的“操纵”成分,但那时的操纵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所选择方法的有限性的制约。在这里,我们讨论其他一些人为操纵的情形。
(一)人为地操纵销售活动的实现时间
在会计期结束之前,企业如果意识到当期的销售收入未能尽如人意,有时会采取假销售的办法,虚增当期销售收入与利润,以使银行对其利润水平有较高的评价。
(二)人为地操纵制造业中期末在产品与产成品的费用分配方法
在制造业,期末在产品与当期入库产成品的费用分配是一个难以说清而又必须说清的问题。某些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水平,往往采用高估期末生产品成本,低估入库产成品成本的办法。
(三)通过有目地的调整来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与理财活动相结合的操纵活动这类方法具有较大的欺骗性,也是许多企业正在尝试的方法。这方面的一些表现有:
1、为改善其资本构成而将债务转化成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间的比例如果过高,企业就可能面临资不抵债的困境。一些企业为了达到改善其构成比例的目的,可能精心策划将债务转化成所有者权益的“战略”活动:往往首先以一定时期的高利润吸引目前和潜在的所有者,然后再以“优惠”条件“优先”给予债权人,鼓励债权人放心大胆地将债权放弃,转成企业的所有者。一旦此战略实现,将意味着,原来的债权人不会再对企业有债权要求,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好转,结果,使企业的债权人风险加大。
2、通过对其他企业的兼并、收购、形成企业集团,同时改善母公司的资本构成 企业集团的组建,有多种经济上的优越性。但也有一些企业,进行企业集团的组建的目的是要改善其母公司的资本构成。企业,应为母子公司的集合体。在集团内部,母子公司是各自独立的法人。母公司获取子公司的控股权,往往是以投入资本作为代价的。母公司在对外投资获取股权时,既可以用货币资金,也可以用非货币资金(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对外投资。而上述非货币资金用于对外投资时,往往涉及有关资产的估价问题。如果在估价过程中,资产以远远高于原账面净值的价值评估则这部分差额就会增加企业的“资本公积”。结果既组建了企业集团,又使母公司的资本结构得到改善。
三、对审计的理解不当和审计报告的使用有误造成误解
审计人员在审查完财务报告后,会出具四种不同意见的审计报告,即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反对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在现实生活中,客户经理往往对审计工作的作用及审计报告的使用产生误解,盲目相信审计报告。因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
(一)关于审计工作的作用
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主要用来确认财务报表的内容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报表的编制过程中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要对上述诸方面进行考察,并根据审计的结果对外出具审计报告。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并不负责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舞弊行为进行审查,审计人员所做的全部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出具审计报告。
因此,审计报告仅是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用标准的格式体现出来,并不代表验证了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二)关于审计报告内容的涵义
审计报告只是审计人员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编制的报表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所表明的一种看法或意见。无保留意见报告是一种最常见的审计报告。但是,请读者注意,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只有“符合”、“恰当”、“一致”等具有弹性的字眼。因此,在阅读审计报告时应注意: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不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处理准确无误
审计人员之所以能够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很重要的一点是审计人员认为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及会计处理与会计准则的要求无“重大性”差异。或者说,即使企业的会计处理与准则的要求有偏差,但只要审计人员认为这种偏差不足以使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则仍然不影响审计人员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另一方面,可能企业的会计处理没有遵循准则要求,且差异重大,足以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并招致损失。但由于审计人员水平所限或受其他条件的制约,未能发现这些问题,而仍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报告对企业会计信息对读者的误导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不意味着企业内部无舞弊现象,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企业内部是否存在部分职工的舞弊现象,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有方,只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在这方面负有责任。如果企业内部有上述问题,并且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也已发现,但只要审计人员认为这些问题并不影响企业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审计报告也会是无保留意见的。因此,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不能代表银行可以不对借款企业进行调查和考察。
3.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反对意见的审计报告与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也不一定意味着企业在经营与内部管理存在重大问题
审计报告只是就报表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出具的意见说明,它并不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上述三种审计报告的出具,主要是因为:
第一,审计人员无法得到有关信息;
第二,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本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却出具了上述三者
之一的审计报告;
第三,企业确实在会计处理与报表编制上严重触犯现行会计准则与制度。可以看出,即使上述第三种情形,也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有一定距离。
但是,应该看到,就大多数情况而言,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可信度”远远大于其他三种报告。
四、客户经理对有关误导的防范
我们已经看到,在财务报表背后,到处是与“真实”,“准确”、“可靠”有一定距离的东西。这就告诉我们,简单地依赖报表做出决策极易导致失误。客户经理在使用财务报告的时候,通过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掌握和理解,可以较好的避免对报告的误读。
(一)财务报表信息本身具有弹性
与世界上许多事物存在模糊性一样,企业诸如资产价值,费用金额,收入金额及利润等由于计量的原因,其本身就是具有弹性的价值量。
这已从诸多的会计方法具有可选择性这一点得到验证。这就是说,报表中所列示的数字并不具有“唯一正确”性,能用公式表达出来的关系也并不一定合理。例如,很难有道理来说明加速折旧法中为什么一定要“双倍余额”或“年数总和”法而不是其他方法。因此,在财务报表信息的形成上,除了有“客观”、“实际发生”方面的因素外,还有许多是惯例性的。
(二)加强自身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
企业粉饰财务状况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英国的一个分析师根据自身掌握的大量素材,揭示了诸多粉饰财务状况的会计方法,并对英国相当多的公司所采用的粉饰方法进行了统计,在他的统计中,许多英国著名公司都未能“幸免”。在对上述现象进行剖析之后,作者感叹“现金是最重要的!”,意思是说,企业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会导致众多的粉饰方法。但任何粉饰方法,均难以改变企业的现金与现金流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可信度较高。
但是,由于企业会计核算所固有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理,任何进入复式簿记系统的粉饰行为均会“顾此失彼”。例如,高估费用,必然低估资产或高估负债。因此,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中,可以找出一些粉饰痕迹。例如,企业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是经常被粉饰的对象。因为企业明白,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两个简单的比率对企业至关重要。但是,如果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并不强,就必然在其他一些方面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以及现金流量表上反映出来,这就是说,对一个企业的同会计期间来说,它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好转很难与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现金流量的恶化同时存在。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全口径考察,就可以对企业的真实水平进行综合判断了。
(三)重视对企业非货币性信息的分析
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的问题,有些是难以用货币来表示的,有些非货币方面的信息对银行客户经理来说比货币信息更重要。
例如,两个财务状况相同(从报表信息看)的同类企业,一个处于上升期,另一个则处于下滑期。他们只是在上升与下滑的过程中的某一时点表现为相同的财务状况。这种上升与下滑的趋势就不一定能从报表中反映出来。
企业非货币性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企业经理人员对财务报告的评论;
2、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措辞;
3、资产的构成及保值增值情况;
4、损益表中“非常项目”与其他项目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
5、企业或有负债与资产负债表上现实负债的数量对比关系;
6、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
7、企业产品的市场状况与发展趋势;
8、企业的公众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