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统计

2024-09-19

线损统计(精选4篇)

线损统计 篇1

摘要:线损率是反映电网运营水平的综合性技术指标, 它不仅反映了电网结构的合理程度和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也反映了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因此常作为供电企业的一项综合考核指标。

关键词:统计,分析

1 影响线损率波动的因素

影响月度统计线损率波动的因素很多, 总体上可分为管理因素与技术因素。管理线损是与电网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的一种线损, 其对应的线损率称为管理线损率。管理线损率是全网中所有技术线损之外的其它损耗之和与供电量之比, 主要是管理工作上的原因造成损耗所对应的线损率。管理线损中供售电量的不同期是引起线损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每月抄表各类用户的售电量的累计天数为上个月天数, 而供电量的天数均为本月实际天数, 由于每个月的天数差异, 由此计算出来的月度线损率统计值必然会出现虚增、虚降的现象。一般在3、5、7、10、12月出现线损率的虚增, 在2、4、6、9、11月出现线损率的虚降。管理线损是造成月度线损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通过加强管理措施, 可以使管理线损对月度线损率波动的影响降到最低。但是, 实际的统计线损中还含有不合理且可避免的成分, 若各供电公司采取一定的合理措施, 就可以降低线损并将线损率的波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 管理因素

2.1 供售电量统计不同期

由于电网运营 (电费收缴) 的需要, 也由于目前电能计量自动化水平的限值, 导致月度供电量和售电量的统计时间区间不同, 使得统计线损率与当月实际线损率出现较大偏差, 这可能是引起月度线损率波动的最主要因素。

供电量通常取自自动抄表系统, 并以本月月末日24时的读数为准, 因此, 供电量可以认为是准确无误的。但是, 售电量大多是由人工现场抄表而来, 而且抄表时间从上旬一直持续到下旬, 显然, 统计售电量不是本月的真正的实际售电量。

供电量与售电量统计不同期的影响包含两个方面:供售统计天数不等和供售不同期期间日负荷的变化。

2.2 表计误差

(1) 抄表时间调整。

受重大节日的影响, 譬如春节、5·1黄金周、10·1黄金周等, 可能出现提前或推后抄表的情况。提前抄表将导致线损率升高, 推后抄表将导致线损率降低。

在抄表期间, 若遇严重的雷雨、沙尘或风雪天气, 部分用户的抄表工作可能会推迟1日或数日, 从而导致当月线损率提高一定百分点、次月线损率降低一定百分点。

(1) 春节通常在每年的2月份, 因此, 2月份常有提前抄表的情况。若10%的用户提前1天抄表, 2月份线损率将提高 (0.1×3.5) 个百分点, 3月份线损率下降 (0.1×3.2) 个百分点。2月份提前抄表有利于缓解供售电量统计天数差对2、3月线损率波动的影响。

(2) 受5月份“5.1黄金周”的影响, 部分月初户可能推迟抄表。若10%的用户推迟1天抄表, 5月份线损率降低 (0.1×3.2) 个百分点, 6月份线损率增大 (0.1×3.3) 个百分点。“5.1”推迟抄表有利于缩小5月与6月线损率的波动。

(3) 受10月份“10.1黄金周”的影响, 部分月初户可能推迟抄表。若10%的用户推迟1天抄表, 10月份线损率降低 (0.1×3.2) 个百分点, 11月份线损率增大 (0.1×3.3) 个百分点。“10.1”推迟抄表有利于缩小10月与11月线损率的波动。

设本月供电量为WG, 由于抄表时间调整导致售电量增大或减小△Wtz (注:提前抄表时为正, 推迟抄表时为负) , 由此导致月度线损率的增量为:

(2) 表计漏抄。

由于外界气候等原因, 个别表计漏抄, 导致本月度线损率增大, 相应地导致下月度线损率减小。

在本月统计中, 供电量为WG, 其中补抄电量为△Wlc, 导致月度线损率的增量为:

(3) 供电量统计差错。

在上月的供电量统计中, 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差错, 在本月的供电量中平衡, 从而导致本月的统计供电量的增减, 进而导致统计线损率的增减。

当因供电量统计差错而补回电量时, 导致月度线损率升高;反之, 则导致月度线损率下降。

设本月供电量为WG, 其中, 由于供电量统计差错而补回或退出的电量为△Wgtc (注:补回时为正, 退出时为负) , 则由于平衡供电量统计差错而导致的月度线损率的增量为:

(4) 窃电追补。

如果出现窃电现象, 所窃电量将计入到线损电量中, 导致线损率升高。当所窃电量追补回来时, 导致当月线损率下降。

设本月供电量为WG, 其中窃电追补电量为△Wqd, 由此导致月度线损率的增量为:

(5) 小水电、小火电的间歇运行。

某些小水电、小火电或工厂自备发电厂, 在月末 (本月售电量抄表日之后) 突击发电上网, 导致本月供电量突增, 线损率增大。

设本月供电量为WG, 由于小水电、小火电月末突变, 使供电量突然增加 (或减小) 了△Wgjx (注:增大时为正, 减小时为负) , 则由此导致月度线损率的增量为:

2.3 其它管理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 还有其它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月度线损率的真实性和波动, 如下。

(1) 电量计量方式。对于不同的计量用户, 计量方法是不同的, 结果会影响到线损率的基值和波动。就高供低计用户而言, 用户变损计入售电量中, 但是用户变损电量不是实际值, 而是按照变压器额定容量折算得到, 此值通常大于实际变损, 导致线损率降低, 甚至年累计线损率为负, 尤其是当负荷率较低时。

(2) 变电站基建用电。在某些统计数据中, 可能会将变电站的基建或建筑维修用电计入变电站用电, 从而使当月线损率升高。变电站的空调和供暖设备的使用, 使得站用电有明显的季节波动性, 从而引起线损率的波动。

3 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网线损率波动的影响因素, 将影响线损率波动因素分为管理因素和技术因素。其次详细分析了供售电量统计不同期、表计误差以及电量计量方式等管理因素对线损率波动的造成的影响。

线损统计 篇2

武汉供电局汉口分局基于GPRS的分线线损统计及配变监测系统自2003年2月份以来,经过我局有关部门和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现已初步试点成功。根据本系统的功能及应用目标要求。通过本系统的建设,实现数据的采集及管理自动化,利用新技术手段来监测线路各测量点的实时运行情况,使得用户异常用电行为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降低线路线损,最终达到提高供电部门的用电管理水平,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下面就系统主要功能做一个简单汇报:

一、分线考核方面

通过该系统可统计线路的日、月电量,日、月三相不平衡率,日、月线损率解决了以前靠手工抄表时间不统一,人为因素太大的弊端。见下图

下图是一个关于水塔线两天线损详细数据

下图是上述数据的曲线变化图(为了让曲线更加便于方便查看,这里选择了从4月1日-4月25日的数据),虽然每天的线损会有波动,但是从多几天来看,水塔线线损还是稳定在2.5%左右。

下面是16天线损变化的汇总数据:

从上图我们不难发现,水塔线16天来的线损,基本上都稳定在2.5%以下。

下图是上述数据的时间分布图:

下图是关于水塔线在2月-3月的线损:

二、配变监测方面的应用

下面以20028台区在三月份的配变监测方面的运行报表做例子,讲述系统在配变监测方面的功能:

由于报表比较长,所以分成两部分,其实它们是属于同一张报表的内容。

下面介绍报表在配变监测方面的作用:

A.从报表我们可以知道台区的几本资料,比如:所属线路、所属区域、容量、变比等 B.最大负载率、最小负载率、最大容载比、累计供电时间、累计停电时间、供电可靠率

C.三相有功功率最大值以及出现时间、三相无功功率最大值以及出现时间、三相功率因数最大值以及出现时间、三相电压最大值以及出现时间、三相电流和零相电流最大值以及出现时间、电流不平衡率最大值以及出现时间;三相有功功率最小值以及出现时间、三相无功功率最小值以及出现时间、三相功率因数最小值以及出现时间、三相电压最小值以及出现时间、三相电流和零相电流最小值以及出现时间、电流不平衡率最小值以及出现时间

D.三相电压、电流越上限、越下限的累计时间、电压合格率

E.本月的有功和无功的峰、平、谷、尖电量的上月止码和本月止码,以及上月和本月的电量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配变监测运行报表几乎囊括了我们要监测的配变的所有参数,这样就为我们对配变的考核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三、电流不平衡率分析:

下面是20028公变的一天电流不平衡率变化曲线图:

图中上半部分是三相电流的变化曲线,下半部分是不平衡率变化曲线。由于我们所选定的是公用变压器,所以电流不平衡率比较大。

下面是20028公变9天的电流不平衡率变化曲线图。实际上软件可以任意选取时间段来查看电流不平衡率变化曲线

三相电流不平衡率计算公式:(三电流中的最大值-三相电流中的最宵)/ 三相电流中的最大值×100%

下面是将每一天的电流做一平均值,来查看公变的电流不平衡率变化曲线

四、负载率分析:

系统可以按日、月公变进行负载率分析,为调整负荷提供依据,下面是20028公变在4月25日的负载率变化曲线图:

下面是20028公变从4月1日-4月25日的负载率变化曲线(将每天的有功功率做平均值):

五、电量统计方面应用

通过该系统可方便的查询各时间段(现时间段设置为15分钟)关口、公变和专变的电量数据。包括正反向的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并且可以分时段查询总、尖、峰、平、谷电量。并提供相关的报表、图形输出,见下图(图一配变电量统计日报)

上述数据的棒图:

(图二配变电量统计月报)

上述数据的棒图:

(图三线路电量统计日报)

上述数据的棒图:

(图四线路电量统计月报)

六、抄表功能

系统提供灵活多变的抄表的方式,通常抄表程序都运行在后台,在自定义的时间上,每天定时抄收相关的数据。另外,系统还提供手动随时抄表和补抄的功能,保证数据能及时的召回。通常抄收一块表的负荷曲线(比如一天当中电流变化曲线)数据的时间是3秒,而我们的抄表方式是异步执行的方式,即是说如果要同事抄收100块表的负荷曲线数据,那么抄收时间应该和抄一块表的时间很接近。下图是随时抄表的抄表界面:

选择抄收的数据项,点击“召测”,数据就可以很快回来。

七、反窃电方面

通过对各个计量点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用户的异常用电信息,提示用电部门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损失后事后追补电量的困难。

八、报警

系统提供将电表的异常数据和参数及时准确的上报功能,这些报警包括:失压、失流、电压越限、断相、逆相序、窃电发生、修改编程时间、时钟修改、防窃电通讯故障、接错线、功率因数越限、电池失压、超负荷运行,以上报警信息都可以通过以下界面及时反映到客户端程序,便于查看。

九、谐波监测方面

系统可实时监测各个计量点21次谐波分量,保证电网的运行质量,下图是一个随时召测回来的21次电压、电流谐波图:

十、应用中发现的异常现象: 在系统运行到2003年3月25日,我们发现 冠生园酒楼 用户的用电量 下降很大,于是我们通知分局相关人员,分局派出人员调查该用户,虽然最后没有发现用户窃电的手段,但我们知道这个用户有窃电行为。下面是有关 冠生园酒楼 用户相关异常数据。A、电流变化曲线:

B、有功总功率变化曲线:

C、电量变化:

上述数据的棒图:

D、线损变化:

E、负载分析:

十一、下面是汉口分局两个多月来的试用情况

浩宁达公司的基于GPRS分线线损统计及配变监测系统的开发和运行已经在我局进行了两个多月,其间经过多次调整和修改,目前运行情况较正常,而且正在根据我方的要求修正和完善。

该基于GPRS分线线损统计及配变监测系统采用带GPRS通讯模块的新型多功能电表,通讯模块可以集成到电表内,也可以与电表分离安装。数据采集是通过移动公司的GPRS网络传输到通讯专网(VPN或INTERNET),应用端再从通讯专网获取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应用端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采集数据,多功能电表也可以通过通讯模块主动上报数据(报警数据)。

目前我局已经安装带GPRS通讯模块的新型多功能电表19块,共有两条完整的线路:水塔线、江环线。水塔线包括:关口高压表1块、公变低压台区表2块、专变低压表1块;江环线包括:关口高压表1块、公变低压台区表9块、专变低压表1块。

从实际的运行情况来看,对比技术协议书的项目要求,基本满足了我方提出的需求。该系统现大体上已能提供以下功能:

一、参数设置,对于表计的各种参数都能在运行客户端程序的工作站上设置,并且考虑了各种换表、换互感器和线路调整的情况。

二、随时抄表,在需要的时候,从工作站上发出指令,电表可以随时把所需要的数据传回来,供实时监控和分析的需要。这些数据包括电表的各种止码,用户运行的电流、电压、功率等的实时状态。

三、电量分析,该系统每15分钟记录一次参数,可以以15分钟为单位计算用户的用电情况。

四、线损分析,现在主要是对10千伏线路线损分析,可以按天或按月给出详细的线损数据。

五、负载分析和电流不平衡分析,主要是对公变台区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公用变压器的容量、供电半径和三相负荷调整提供依据。

我们对这套系统通过GPRS抄见的电量进行了多次核对。首先,把现场的读数和远程的读数进行对比,不同时段的对比结果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说明了远程的读数的可靠性。然后我们还把远程读数的电量与专变用户抄表记费的电量进行了对比,见下表:

这套基于GPRS分线线损统计及配变监测系统采用GPRS网络作为通讯的载体,这样就产生了GPRS网络的信号问题。由于GPRS模块采用与手机相同的SIM卡,在运行的某一时段内可能没有信号,造成实时查询的数据采集不到。而日数据和月数据是记录在电表的记忆体内,日数据是每天定时采集,当某块电表没有信号时,软件会在不同时段自动补抄,并且可以随时手动补抄。日数据在电表内将保留7天,在这段时间内只要补抄到一次,就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从目前看,实际运行这段时间,日数据丢失还没有发生。月数据采集原理基本相同。在保证成本和复杂性的前提下,建议后期工作中尽可能长的保留数据。

经过两个多月的运行,运行情况较正常。该系统由于可以随时查看用户的运行数据,了解用户用电的第一手资料。3月26日,我们发现冠生园酒楼在3月25日用电突然减少,并持续到26日。通知江汉营业所后,该所人员在26日到冠生园酒楼检查,没有发现窃电证据。从27日开始,冠生园酒楼用电恢复正常,至今。

线损统计 篇3

智能电网的信息化需求[1]对电网线损管理提出更加精细化的要求,有必要改变线损粗放管理模式。电网线损率是反映供电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2]。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起总体线损率为6.59%,居世界中等水平[3]。规范线损管理过程,准确统计真实线损,有效降低电网线损率,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传统线损统计面临的最大障碍为线损计算所用电量由手工抄表获得。由于抄表时间不同步、台账数据不完整等原因,导致线损统计结果存在较大误差[4]。要准确掌握电网线损真实情况,需采用计算机监测技术自动采集供售电量,对电网线损进行信息化统计分析与管理,从根本上实现对线损的准确统计[5]。

运用信息化手段准确统计线损,关键在于线损计算所需的两类指标是否完备,即电网各级供售电量能否全部实现自动采集;相关设备台账和用户资料能否有效地支撑线损计算。然而,现阶段电量自动采集率低、覆盖面小;同时,电网设备台账和用户资料匹配程度差,数据完整度低,影响了线损统计的准确性[6]。

本文针对线损信息化统计面临的数据质量管控等关键问题,研究建立线损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并基于线损信息化统计统一数据平台,探寻线损数据质量维护与评估的方法,为实现线损在线自动统计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奠定基础[7]。

1 线损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基本架构

集成电网企业在运的各类计算机监测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线损信息化统一数据平台,构建线损数据质量监控体系[8],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建立自电源侧供电关口到电网各级售电计量点的电量自动采集与监测体系,二是建立对电网设备和用户资料等基础数据质量的维护评估与监控机制。

1.1 线损数据质量管控体系总体架构

基于统一平台的线损数据管控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该平台一方面对源自生产信息管理/地理信息管理(PMS/GIS)的电网关口设备台账和源自营销SG186系统的用户资料,进行数据监控与质量评估;另一方面对源自能量管理系统的各进出线关口电量和源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公用配电变压器、用户专用变压器及低压用户的自动采集电量,进行电量自动采集率的统计与评估。

由于各源数据系统均基于自动采集系统,各类数据采集周期不同。在统一数据平台和线损统计系统中,依据各类数据采集周期的公约时间,运用各类数据进行相关线损计算[9],避免出现因数据采集周期不同无法计算线损的现象。

1.2 统一规范线损基础数据质量管控

线损信息化管理涉及调控、运检、营销等多专业的多个应用系统,需要各系统提供包括设备台账在内的各类基础数据作为线损统计的数据支撑。针对各系统数据“孤岛”现状[10],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线损数据质量的规范和全面清理工作。

1)规范数据流程,建立数据保障机制

通过发布并执行“电网基础数据应用流程”,规范各类设备台账基础数据从录入系统到运维管理等各个环节:一是对各系统中同类数据,规范唯一的系统录入流程,并规定其他系统参照该数据标准录入,从源头上规避数据不一致的现象发生;二是按照设备隶属关系,规范设备命名和维护的责任主体,并在系统设计中融入流程相关功能,通过系统权限设置,跟踪数据运维权责,确保数据维护及时、准确与完整。

2)规范设备关联参数,确立设备数据标准

开展一系列规范设备数据运维的基础性工作,如出台“电网基础数据维护规范”,制定各类设备命名规则,明确各系统之间各类设备的关联规则和关联参数,确定设备台账参数的维护标准等,并通过线损基础数据平台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实现上述关联规则和数据标准的应用,建立各数据源系统间的有效关联。

3)基于统一数据平台,建立数据校核机制

各数据源系统之间的同类数据参数是否匹配,关系到电量数据能否有效参与线损计算,关系到线损率计算结果是否准确。为此,建立设备台账和用户资料等基础数据管理平台,设计相关系统应用功能,固化各类设备数据校验对照标准和参数关联规则,融入数据校核并引导修正各系统错误数据的特殊功能,为大规模开展设备台账清理,快速查找系统间错误设备数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

通过系统内外制度规定和功能设置的双重举措,推动设备参数校核和数据质量管控机制有效运作。

1.3 健全供售电量自动采集监控体系

目前,从电源侧供电关口到电网各级售电计量点的电量自动采集体系中,其供售电量自动采集主要依托于覆盖厂站关口的能量管理系统,与覆盖配电网及用户采集点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述如下。

1)厂站关口能量管理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作为线损管理系统中35kV及以上主网设备计量台账和自动采集指数电量的来源系统,采用省市两级分布式部署。在省公司端,实现对220kV及以上变电站和统调电厂等关口的电能量采集;在地市供电公司,实现辖区内35kV和110kV变电站关口的电能量采集,并以分钟量级频度将数据上传至省公司端能量管理系统。

对于电源侧诸如山区小水电等非统调电厂,大多地处边远,通信环境恶劣,通过开发研制基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采集系统,专用于非统调关口电量的全天候自动采集,实现对35kV及以上关口的全面覆盖。

2)配电网用户关口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针对规模庞大的城乡中压配电网,运用正在建设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统筹规划,合理部署,提前安装台区公用配电变压器和用户专用变压器采集终端及计量装置,优先布局中压配电网监测和自动采集体系,建立台区—公用配电变压器—计量点一一对应的关系模型,实现对城乡10kV配电网供售电量的自动采集和线损计算[11]。

380V低压电网用户电量自动采集与监测体系的建立,仍依托正在建设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基本完成对城区低压用户电量自动采集的全部覆盖,计划再用一到两年时间,建设完成县级农网低压用户自动采集监测体系,实现对市县公司所属全部低压用户用电量的全面监测和自动采集,为线损准确统计奠定基础。

2 线损数据管控机制的系统实现

2.1 线损信息化统计的统一数据平台

基于前述线损信息化管理思路和对线损数据质量管控体系架构的研究,开发了省地县一体化线损统计的统一数据平台和线损在线计算与分析系统,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采用大数据监测和采集管控模式,开展线损统计分析的实践。这里着重阐述通过统一数据平台建设,实现线损数据管控机制的工作机理。

1)平台基本数据内涵

统一数据平台的架构如图2所示,电网线损统计的统一数据平台,通过数据集成技术,汇集各类应用实时监控系统(如调度能量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统称为“实时监测数据源系统”),自动采集供售电量、负荷等实时监测动态数据;通过各类设备台账及用户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如生产PMS/GIS系统、营销SG186系统等,统称“基础台账数据源系统”),统筹管理海量电网设备台账和高低压用户资料静态数据。这些动态和静态数据覆盖了调度、运检、营销等多专业领域,是迄今电网企业集成生产业务数据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宏大的生产类基础数据平台。

2)平台框架结构与数据挖掘应用

线损统一数据平台采用两级部署三级应用架构,即在框架结构上采用省市两级客户端部署模式,应用于省市县三级电网企业的线损基础数据集成与管控。该平台具备对“实时监测数据源系统”采集的电量进行数据处理和挖掘,对实时电量自动采集率的综合分析与评估功能,还具有对“基础台账数据源系统”之间同类台账数据自动对应匹配,并对无法匹配的错误数据提供追溯分析和修正引导等功能。

台账数据的自动对应匹配,是运用数据模糊查询分析技术,根据设备名称、运行编号中的关键词进行数据库索引,将不同专业系统中的同一设备参数进行匹配,为该设备计量点线损计算提供准确数据保障。

统一数据平台除了为线损统计分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外,也可为电网其他生产业务系统(如电网辅助规划系统、中压配电网运行监测系统等)提供基础数据,形成企业内部统一的生产业务基础数据源。

2.2 实现供售电量全自动采集的有效管控

2.2.1 电量非法数据柔性处理关键技术

统一数据平台管理系统针对异常电量数据,参照历史数据经验值,专门设计快速准确查找异常采集数据,并进行柔性处理标记等系统功能。

电量异常数据修正一般采用积分电量法、牛顿插值法、线性计算法等方法,并根据采集电量重要性和对线损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柔性处理[12]。其中,对负荷数据,优先采用积分法算出其电量值,其次可采用牛顿插值法;对占比较小的电量,则采用简化的线性计算法[13]。电量数据经过修正后,可大大减少对线损的不良影响。

2.2.2 电量自动采集数据源及参数评估

电量是线损计算重要的基础数据,供售电量是否采集齐全,直接关系到线损能否成功统计。为及时监测来自数据源系统中电量自动采集的成功率情况,运用统一数据平台,采用下面三个重要类别电量自动采集率评估参数,对这些电量自动采集率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

1)变电站出线开关电量自动采集率:

式中:Rkgcjl为变电站出线开关电量自动采集率;Ckgcjs为变电站出线开关电量自动采集数;Tkgzs为变电站出线开关的总数。

2)公用配电变压器电量自动采集率:

式中:Rgbcjl为公用配电变压器电量自动采集率;Cgbcjs为公用配电变压器电量自动采集数;Tgbzs为公用配电变压器总数。

3)用户专用变压器电量自动采集率:

式中:Rzbcjl为用户专用变压器电量自动采集率;Czbcjs为用户专用变压器电量自动采集数;Tzbzs为用户专用变压器总数。

通过统一数据平台的分析管理功能,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醒系统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自动采集故障,保障各源系统电量数据自采率稳定提升。

2.2.3 多措并举,提高电量自动采集率

线损计算除了对电网供售电量采集覆盖面“量”的要求外,如何保障高比例的采集成功率,是影响电量采集“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点分散,点多面广,采集终端外部运行环境不佳,容易产生计量、通信、传输等环节故障。根据统一数据平台提供的自采率评估数据,分析影响电量自采率的突出原因,重点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1)通过提高天线高度、改用有线传输或增大偏僻位置终端通信功率等措施,改善终端通信效能。

2)与系统软件开发商协商,要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增加对采集不成功点的补召次数。

3)提高自采系统运行稳定性,改善采集点注册与终端上线成功率,避免终端掉线影响采集结果。

2.3 基础台账数据的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

统一数据平台一方面整合各应用系统设备数据,创新系统功能,通过校核方法识别错误数据;一方面从底层数据结构出发,统一数据规范,统一数据流程,并通过平台提供的数据监测评估机制,引导终端用户全面梳理并建立统一完整准确的线损数据体系。

2.3.1 从数据源头统一台账录入标准

线损数据统一平台汇集了PMS、营销SG186、GIS等各上游基础台账数据源系统中的电网设备台账及用户资料。要提高线损数据统一平台中基础台账数据的可用性,首先就要规范各数据源系统设备台账数据的唯一性,从源头上治理同类数据不一致的乱象,从根本上杜绝多信息系统间数据孤岛现象的发生[14]。

各类数据录入标准是:主网设备及配电网的公用配电变压器、开关等运行设备类台账,以PMS/GIS系统数据为录入标准;用户专用变压器、低压用户等资料以SG186系统数据为录入标准。

统一平台还设置系统应用功能,及时跟踪记录电网运行方式的频繁变化,更新电网拓扑关系信息,调整电网结构变化后新的电量组合,为准确计算线损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2.3.2 数据校核与错误台账追溯修正方法

统一数据平台提供台账异常分析功能,即对上游数据源PMS、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系统、营销SG186等专业应用系统各自内部台账数据,进行自动校核与分析,找出异常台账数据,统计异常数据的占比。

台账异常分析判断一般遵循数据合理性判断规则、逻辑合理性判断规则、完整性判断规则和准确性判断规则等,根据不同数据类型和不同应用需求,采用不同规则进行判别。

在统一数据平台中,还采用计算机模糊查找对照技术,研究设计对上游数据源系统之间同类设备台账的校核与分析功能,针对设备名称、运行编号等关键信息进行自动对照。对无法对应的错误台账,系统提供上溯追踪至台账数据源系统的方法,引导应用人员对原系统中错误数据进行修正。

2.3.3 设备台账参数匹配率评估

上游相关数据源系统之间设备台账匹配率,反映了各系统之间设备台账的数据一致性,是影响线损计算的关键因素之一。统一数据平台为来自各数据源系统的设备台账提供了自动匹配对应功能,通过系统功能对主要设备类型的台账匹配率指标统计如下:

1)电网出线开关台账匹配率:

式中:Rkgppl为变电站出线开关台账匹配率;Ckgpps为能量管理系统与PMS系统中变电站出线开关匹配数;Tkgzs为PMS系统中变电站出线开关总数。

2)配电网的公用配电变压器台账匹配率:

式中:Rgbppl为公用配电变压器台账匹配率;Cgbpps为营销SG186系统与PMS系统中公用配电变压器台账的匹配数;Tgbzs为PMS系统中公用配电变压器总数。

3)用户专用变压器台账匹配率:

式中:Rzbppl为用户专用变压器台账匹配率;Czbpps为PMS系统与营销SG186系统中用户专用变压器台账的匹配数;Tzbzs为营销SG186系统中用户专用变压器总数。

由于历史原因,在各专业应用系统之间仍存在严重信息壁垒情况下,系统可准确统计各类设备台账参数匹配率,经过分析评估,有效引导修正原系统的设备台账错误,进而提高线损统计的准确性。

3 系统应用实例

2014年底,安徽电网16 个市公司已全部建立设备基础台账统一数据平台。截至2015年6月,安徽电网16 个市(含所属县)公司已建立全面覆盖10kV及以上电网的线损数据质量管控体系,低压用户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建设按计划也将于2016年全面完成。

以中等规模电网的国网淮南供电公司试点为例,该公司辖三个县公司,共有各类变电站29座,开关1 670只,公用配电变压器6 100台,用户专用变压器7 400台,低压用户63万户。公司运用系统提供的线损数据管控功能,采取引导清理和修改各业务系统中电网设备不规范的台账数据,提高配电网关口电量自采率等举措,使设备台账匹配率和电量自动采集率等数据质量显著改善,系统应用前后数据改进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国网淮南供电公司设备台账匹配率与电量自动采集率,在应用本文所述线损数据质量管控技术前后都有较大提升。其中,配电网的公用配电变压器台账和用户专用变压器资料改善明显,分别较改进前提高52.2%和59.3%;公用配电变压器和用户专用变压器电量自采率,也分别较前提高58个百分点和56.7个百分点,充分显示了数据管控机制的应用管理成效,对中压配电网线损的准确统计,进而对配电网的基础管理工作,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初步估算,系统在安徽全省推广后,每月自动采集电量的数据规模如表2所示。

表1和表2的数据说明,国网淮南供电公司及安徽全省线损统计每月分别达到4GB和70GB。面对如此庞大的海量数据,只有运用信息化技术,借助诸多技术和管理手段,方能进行有效管控。

4 结语

本文阐述了安徽电网运用计算机监控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构建基于统一数据平台的线损数据质量管控体系,运用设备台账匹配率和关口电量自动采集率等系统管控功能,结合多项管理举措,有效改善了电网线损数据质量,线损统计结果也日趋准确。

线损统计 篇4

1 日常线损计算表格格式

平常我们农网线损的计算表格如表1所示。

为方便讲解, 仅取10个台区作为示例, 各参数均为模拟值, 省略单位。其中, “台区名称”为辖区所需计算在内的各变压器台区名称;“总表电能量”为某一台区变压器总表电能量, 即三相所用的电能量之和;“抄见电能量”为某一台区所有客户电能表的实抄电能量之和;“线损率”为线路损耗。

2 总表电能量计算

不同的地区, 变压器总表装设不一样, 有些是三相合一的电子式电能表, 有些是由三相分别计量的3个机械式电能表组成。以传统的3个单相电能表为例, 要分别抄录3个单相电能表电能量数据, 然后分别计算三相各用了多少电能量, 最后三相加起来就是该台区变压器本月所用电能量。

一般总表电能量计算表格如表2所示。

每相电能量数据我们可以通过手工或者抄表器录入表格, 然后计算总表电能量。但是现在不少的农村供电所总表是通过人工抄表, 抄回来的电能量要录入SG 186中, 计算各台区线损时, 还需要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进行计算, 这样要录入两遍抄表数据。为了避免计算线损时另外重新录入一遍抄表数据,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录入SG 186的数据。但是在SG 186录入各个电能表数据后导出的表格却是如表3所示 (本表数据虚拟) 。

由此可见, 导出的表格与我们平常计算线损的表格不匹配, 这样不方便计算, 我们需要对导出的Excel表格数据排列进行变换。复制以上表格数据—创建新的空表格—选择性粘贴—选择转置, 于是表格变成如表4所示, 这是计算线损的技巧之一。

变换后, 初始数据由竖向排列变成横向排列, 接着我们每3列每3列地复制数据到表2, 结果如表5所示。

上一篇:石油服务下一篇:修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