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2024-06-24

降低线损率的措施(精选12篇)

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篇1

农村低压供电量的比例占了县级供电企业总供电量的50%左右, 因此, 低压线损率对县级供电企业综合线损率影响较大, 降低公变台区线损率也就成为县级供电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1 低压线损的组成

低压线损由导线损耗、表计损耗和管理损耗组成, 其最主要来源是导线损耗, 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同一台区在用电负荷曲线特性相同的情况下, 低压线损率与用电量成正比例, 用电量越大, 低压线损率越高。每年冬季, 特别是春节前后, 台区线损率较其它时期要偏高。

2 高损台区的形成原因

高损台区的形成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由于技术上的缺陷, 二是因为管理上的疏忽。因此, 可以按其形成的原因将高损台区分为2类:技术型和管理型高损台区。

(1) 技术型高损台区形成的原因。

技术型高损台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变压器位置不合理, 不在负荷中心;单边供电, 主线路线径过小;三相四线制线路过少;用电负荷过大等。一般情况下, 线路末端用户的最大压降率远大于台区的线损率, 这样就可以通过实测高峰时段线路末端的压降率来判别此台区是否为技术型高损台区。从理论分析可知, 纯技术原因是不会导致台区线损率超过20%。

(2) 管理型高损台区形成的原因。

(1) 计量表计长期未轮校、轮换。由于没有开展计量表计的轮校、轮换工作, 一直等到发现计量表计不走字才更换, 责任心差的台区管理员甚至计量表计不走字数月也没发现或处理。电子类电能计量表过负荷、过压能力差, 若不及时处理故障, 可能造成表计损坏。计量表计长期未轮校、轮换而导致的计量故障是形成高损台区的首要原因。

(2) 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台区三相四线制线路及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如果不平衡, 可能会造成低压线路压降大、损耗高, 甚至烧坏变压器。由此可见, 三相负荷不平衡是造成台区线损率偏高的重要原因。

(3) 表计接线错误。由于进单相电能表的第一端子不是火线, 给用户留下了可以窃电的隐患, 用户可以重复接地或从其它线路接入零线实施窃电。另外, 当用户的线路漏电时这部份损耗电量也计量不到。

(4) 低压线路接地漏电。低压线路与电信等线路安全距离不够, 造成低压线路接地漏电, 导致台区线损率偏高。低压线路点多面广, 时有发生低压线路因碰触植物而导致接地的现象。一旦低压线路接地, 损失的电量很大, 也可能会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

(5) 用电稽查、打击窃电行为的力度不够。农户在农忙季节挂线抽水等现象较普遍, 个别用户还会在表前进线套管里或表前线路私自接线实施窃电。

3 针对管理型高损台区的降损措施

(1) 表计轮换或全面校对。现场全面校对时可采用电能表现场校对仪, 不用拆、装表, 工作效率高, 对校验出的不合格电表一律全部更换。

(2) 表计接线检查。进低压单相电能表第一端子的必须是相线, 不给用户留下可窃电的漏洞, 这样一来, 即使出现用户线路接地也不会漏计电量。

(3) 三相四线制线路进行负荷平衡测量, 不平衡的要进行调整, 调整后要实测, 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负荷最轻相电流不得少于负荷最重相电流的65%。考虑到减轻工作量和提高效率, 最好只对重载或超载的线路进行三相负荷平衡调整, 轻载线路的线损和压降很低, 三相负荷平衡调整可暂时不做。

(4) 做好砍青工作, 搞好隐患整改, 确保低压线路不出现接地故障。对线损率突然上升较快的台区, 要检查是否是低压线路接地。

(5) 加大稽查力度, 查处窃电和违章用电行为。由于窃电的隐蔽性, 对表前线路要进行拉网式检查, 杜绝用户表前用电。

(6) 合理选择变压器档位, 变压器出口电压不低于230伏。10千伏线路末端的公变台区变压器档位可放在Ⅲ档, 提高变压器的首端电压, 以降低线损和提高电能质量。

(7) 引导用户错峰用电, 节约用电。指导农电用户使用电器时适当调整, 将大功率电器在用电闲段使用, 可以拉平线路的负荷, 从而降低压降以提高电能质量和减少线损。

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篇2

专业论文

浅谈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措施

浅谈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措施

摘 要:线损是考核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的高低是衡量电力部门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产生的原因,并从技术与管理方面分别提出降低线损措施。

关键词:农村电网;技术线损;管理线损;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线损是指在给定时间内,由发电厂出线侧计量点至用户侧计量点之间的各元件所损耗的电能。它由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组成,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它反映了一个电力网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线损产生的原因

2.1技术线损产生原因分析

(1)低压网架差,自然能耗高。

如今,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用电量不断增大,但是低压网架普遍存在线径过细,迂回供电,供电半径大,线路严重陈旧老化,配变台区设备大多属于老高能耗型,白白地自然耗费了过多的电能。导致农电线损率过大,用户用电得不到保障。

(2)部分高低压线路和配变负荷较重,电压合格率较低。

农村电网线路常出现超额定容量运行,“小马拉大车”是非常普遍的情形,许多线路设备一直处在高温运行状态下,加速了物理性能的变化,增加了电能损耗是不言而喻的。

(3)无功补偿不足,功率因数不高。

农村电网功率因数明显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无功用户多,无功补偿不足。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2管理线损产生原因分析

(1)漏抄和估抄。由于供电所抄表人员工作不负责,责任心不强,抄表不到位等多种原因造成用户电量的漏抄和估抄。

(2)用户窃电。用户窃电是造成农村电网线损偏高的直接原因之一。用户窃电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近年来发现用户窃电手段更加隐蔽,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从最初的简单的绕表接电到现在在互感器、表计接线、电流回路上做文章,给反窃电工作增加了难度。

(3)表计误差或误接线。存在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类原因:一类是用户故意造成的,另一类是农村用户数多,分布散,农村电网接收过来后,没有及时整改更换,许多电表从安装到现在已多年未经校验、更换,残旧破损不堪。技术降损措施

3.1调整完善电网结构

电网结构对线损的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在电网的规划建设与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线损的影响。一个结构布局合理的电网,对客户能够提供合格的电能,对电力企业本身能够长期以低损,高效的供电方式,实现较高的经济效果。调整电网结构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新增变压器力争装设在负荷中心,依据“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根据负荷预测及发展规划,做到合理布局。

(2)缩短供电半径,避免近电远供和迂回供电。

(3)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增加导线截面会降低导线电阻,减少电能损耗和线路压降。但导线截面的增加,线路的建设投资也增加。导线的选择应首先考虑未端电压降(10kV允许5%,低压允许7%),同时考虑经济电流密度,并结合发热条件,机械强度等确定导线的规格。

3.2选择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并合理选择容量

配电变压器损失在配电系统电能损失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减少配电变压器损失,对降低综合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1)坚决淘汰更换高能耗型变压器,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提高配电变压器负载率。在实际应用中在对负载性质,无功损耗和最大负荷进行综合考虑。在保证供电质量和承受最大负荷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配电变压器负载率,降低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减少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对于长期轻载运行,负荷率较低,应减少变压器容量。对于长期满载,超载运行的变压器,应更换较大变压器,使变压器在一个经济状态下运行,达到变损总量的降低。

3.3调整三相负荷,使三相负荷平衡

三相负荷不平衡将增加线损,这是因为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各项的负荷电流不相等,在相间产生不平衡电流,这些不平衡电流除了在相线上引起损耗外,还将在中性线上引起损耗,这就增加了总的线损。如果三相平衡,则向量差为零。应当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否则,中性线上将有电流流过。中性线上流过的电流越大,引起的损耗也越大。因此,运行中经常调整变压器的各相电流,使之保持平衡,以降低线损。—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线侧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因为不对称负荷引起供电线路损耗的增加与电流不对称度的平方成正比。在低压三相四线制线路中,中性线的电流不平衡附加线损也是相当大的,应定期地进行三相负荷的测定和调整,使变压器三相电流接近平衡。

3.4改善网络中的无功功率分布,提高功率因数

优化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用电设备功率因数偏低,会使电力系统内电气设备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会使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加,严重影响电动机及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发电机发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大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采用降低各变电、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合理调整负荷和设备容量,使用电设备在最佳负荷率下运行,以提高改善线路的自然功率因数。提高设备和负载的自然功率因数,对于大用户专用变的设备和负载,按配变容量30%装设电容器自动投切补偿装置,减少无功损耗。

(2)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分布情况,合理地选择无功补偿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式、补偿点及补偿容量,确定补偿容量的分布,使无功功率分层次就地平衡,以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达到降损节电和改善电能质量的目的。

(3)加强对电压点电压检测。对达不到要求的配电变压器提出整改措施。补偿原则为: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

3.5改造导线的接续方法

导线接头的接触电阻一般较小,但如果工艺较差时,导线接续不好,会使接触电阻猛增,而此处的电能损耗和接触电阻成正比,使接续点发热,并损耗电能,故对导线接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导线接续应尽量避免缠绕法,而应该采用炮接、钳接(有张力时)和设备线夹接续(无张力时);

(2)不同导线接线应在耐张杆的引流或设备上完成,应该用铜铝过渡线夹;

(3)导线或设备线夹在安装前应处理好,无锈蚀,安装时要紧固好;

(4)导线及设备接头处应加涂导膏的方法,使点与点的接触变为面与面的接触,从而减少接触电阻。管理措施方面

4.1强化抄核收管理工作

加强抄核收工作,首先是建立健全抄核收管理相关制度,统一抄表时间,实行轮换抄表、统一开票、统一核算。杜绝估抄,漏抄现象,及时掌握用户用电变化情况,堵塞偷漏电等损失,防止由于收费困难造成少抄,估抄的电量引起线损率异常波动,坚持同步抄表制度,消除时间线损,减少线损误差率。

4.2加强反窃电管理

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用电检查。目前偷电行为越来越巧妙,越来越隐蔽,并向技术型发展。对此要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对用户装设防窃电的电能表、电量监视器等。对高压用户,应使用专用计量柜,用于计费的电压、电流接线端子箱、盒、排及计量仪表均要加封,对室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难以加封的PT、CT要加监控装置。对于低压用户,将计费表装在表箱内,并加锁。有条件者尽量把几户表计集中安装在一个牢固的电表箱内,加锁。

4.3加强计量管理

(1)坚决淘汰老型号电能表,推广使用全电子式电能表。全电子式电能表具有误差线性好、准确度高、启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及防窃电等特点。

(2)提高供电计量的准确性,对电能表及互感器进行定期校验和定期轮换制度,以便及时发现表计计量不正常现象,采取措施,加以消除,确保电能表的计量精度准确无误。

(3)建立完善计量装置的抽验,加强计量封钳、封印的管理。

(4)加强计量装置的配置管理,根据客户的设备容量、负荷性质和变化情况,科学地配置计量装置,使计量装置在较高的负载率下运行,提高计量准确性。

4.4加强目标管理、考核。

企业在确定总的线损目标之后,再将总目标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个供电所和每条线路,供电所再将自己的子目标分解到每个配电台区和职工,这样便形成了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头上有指标的良好格局。从而激发每个供电所和每个企业员工都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工作。企业对目标的执行情况要进行考核,并对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对供电所来讲,也可以把线损考核延伸到每个农电工身上,看其所管辖的线路和台区高低压线损指标是否完成,并酌情进行奖罚。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降低电网的线损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而合理地选择电网的降损措施,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企业管理工作者应结合实际,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切实降低本地电网的线损,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国家的节能、节资做出贡献。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篇3

关键词:线损率;低压配网;电网线路;技术降损;补偿机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5-011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5.057

1 概述

供电企业主要是经营电网管理和电能传输的服务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传输的电能越多,经济效益就越好。但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并不是百分之百被运送出去,在输送、变压、配电等各个环节中,势必会造成一部分的损耗。线损就是电能在电力网输送、配电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的物理损耗。线损率的高低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存在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的运营中,低压配网线损率比较高,大大降低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降低低压配网线损率就成为供电企业的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基于此,本文通过探究低压配网线损率偏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来降低低压配网线损率。

2 造成低压配网线率高的原因

线损是电能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损耗,在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造成线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2.1 技术操作不当造成高线损率

首先在配电线路方面存在以下五点技术缺陷:一是电网线路布局不合理,造成近电远供、迂回供电等现象;二是电网规划不合理,长距离输送电能,电源点的设置远离负荷中心;三是配电线线路老化,不及时更换线路,造成严重缺陷,而且线路上的瓷件污秽引起绝缘等级降低,使阻抗、泄漏增大现象加剧;四是线路长期达不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是因为电线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等原因造成的;五是电网中无功功率流动的现象加剧了线路损耗的升高。其次在配电设备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配电变压器的安装远离负荷中心;二是高耗能配电变压器没有及时更换为低耗能的配电变压器;三是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与负荷不相匹配,造成线损率高。

2.2 管理措施不当引起高线损率

技术方面的缺陷能够引起高线损率,同样的管理措施不当也能够引起高线损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供电企业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责任没有得到落实,经常出现抄表人员漏抄、错抄或技术人员对计量安装不到位现象;二是供电的用户经常违章用电、窃电现象严重,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造成线损率增高。

3 降低我国低压配网线损率高应采取的措施

由以上可知,造成我国线损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表现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针对我国电网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低压配网线损率:

3.1 在技术措施方面

3.1.1 合理设置电源点,完善电网线路结构。造成电网规划和电网线路设置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电源点的设置不合理,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找准用电负荷中心。一是针对我国各地区的用电负荷分布特点,电源点的分布应采用“短半径、密布点、小容量”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在负荷密度高的重负荷区,可以优先考虑布置两個或多个电源点;二是为了避免迂回供电,配电变压器的安装也应该根据用电负荷区的特点进行设置,对于400V低压出线应采取多回线方式。这样的设置既可以使电网规划和线路结构趋于完善,也可以显著降低低压配电网线损率。

3.1.2 及时更新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线损率高的另一大原因就是线路老化和使用了高耗能的配电变压器。针对这一现象,一是应当及时更新电网中的线路。低压电配网中陈旧的导线、绝缘子等设备,应当及时更换成新型合金导线或裸导线;二是采用新型配电变压器。对于高耗能的配电变压器应当进行及时的更换,更换为更加节能的配电变压器。对老化的线路、高耗能的配电压器进行及时的更换,这不但提高了线路质量,也大大地降低了线损率。

3.1.3 导线截面积的选取应当合理。导线截面积选取过大或过小,都不能使线路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如果导线截面过小,就会造成线路在运行中电能耗损过大,使导线接头处温度过高,从而可能引发事故。如果导线截面积过大,就会增加材料的耗费和线路建设的投资。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应根据最大负荷电流来选定,并在选定后进行校验。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导线截面积,才能够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从而降低配电网线路的损耗。

3.1.4 优化无功功率补偿机制。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电网在吸收有功功率的同时也会吸收一些无功功率。如果电网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输送的无功功率过多,则有功功率的输送就会相应减少,这样也势必会加大线损率。因此,要提高电网有功功率的输送,就要完善无功功率的补偿机制。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采用补偿电容器提供无功功率。利用补偿容器就地提供无功功率,就可以实现哪里需要无功功率,就在哪里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避免由电网输电系统直接传输无功功率,提高有功功率的传输,从而降低了低压配电网线损率。

3.2 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线损率

3.2.1 开展用电大普查,加强用电大检查。一是为了了解居民的用电情况,供电所可以每年进行一次大普查,对居民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违章用电、窃电现象,并对这些现象严格按规定处理;二是经常进行用电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如是否存在线路短路、互感器烧毁等情况,及早地发现这些问题,就可以及早地进行修复、更换,从而降低电损率。

3.2.2 提高员工素质,完善管理制度。线损率高长期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供电企业的管理不到位,要完善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落实责任制。实行线损分级管理,组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线损管理网,实行责任到人,各负其责,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使供电所的管理有章可循;二是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可通过定期举行交流会或组织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减少抄表人员漏抄、错抄的现象;通过专业的培训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对计量仪器可以进行准确的安装;三是建立考核体系。把降低线损率作为年终的一项考核内容,对于降损工作做得好的职工给予奖励,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4 结语

电网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内在的硬性技术标准。为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低压配网线损率就是一条重要途径。供电企业应根据本地电网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电网的技术措施,同时提高线损的管理水平,把不合理的电能损失减少到最小,从而达到降低低压配电网线损率的

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宇,李伟刚.浅谈低压配电网线损率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才智,2012,(26).

[2] 高西娥.降低低压配电线损的技术措施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10).

作者简介:王秀颐(1989-),女,山东武城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营销技术;张松青(1987-),男,山东德州人,国网山东德州市陵城区供电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配电线路。

对如何降低线损率的措施浅释 篇4

电力网电能损耗 (简称线损率) 是国家考核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 也是电力系统设计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所以采用和推广新技术、强化线损管理、降低电网损耗, 对搞好节能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线损产生的原因及构成

线损产生的原因在电力系统中, 电能是通过消耗一次能源由发电机转化产生, 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的, 在这个过程中, 从发电机到电网中的线路、变压器、无功设备、调相及调压设备、绝缘介质、测量、计量设备、保护装置等输送和变换元件要消耗电能。

2引起线损过高的原因分析

线路损耗过高, 电网规划不合理, 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 长距离输电使损耗升高;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 线路长期轻载、空载或过负荷运行, 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引起损耗升高;线路老化, 缺陷严重, 瓷件污秽等原因引起绝缘等级降低, 阻抗、泄漏增大, 损耗升高。无功补偿不足或过补偿, 致使无功穿越, 影响了供电能力, 使线路损耗升高。

配网损耗过高, 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负荷不匹配, 造成“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 引起损耗增加;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不在偏离负荷中心;低压无功补偿不合理, 高峰欠补, 低谷过补;电压等级设置不合理。高耗能配电变压器没有及时更换;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 引起中性线电流增大, 损耗增加。

计量误差大, 电流互感器角误差不符合规定要求, 精度不够;用电负荷小, 计量设备容量大, 长期轻载或空载计量, 使计量误差增大。

管理原因分析, 营业工作中抄、核、收管理不到位, 漏抄、估抄、漏计、错计现象严重;内部生活、生产用电无表计计量;对排灌、供热等季节性供电配变不能及时停运;计量设备不按周期检修、校验、轮换。用户违章用电、窃电。

为了保护经营成果, 降低线损,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针对造成线损率过高的具体原因, 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制订降损措施。

技术措施,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措施。

改善网络中的功率分布, 为了降低网络功率损耗, 可以采取改变系统运行方式, 调整运行参数和负荷率等措施使网络的功率分布接近经济分布, 使网络运行更经济, 功率损耗为最小。

3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主要是确定机组的最佳组合和经济地分配负荷。从增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供电经济性出发, 应当合环运行, 但是合环运行会导致继电保护复杂化, 从而使可靠性又受影响。而开环运行应根据网损计算结果并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选择最佳解列点。

电力网的合理运行电压, 电力网的运行电压对电力网中的元器件的空载损耗均有影响。为了减少这方面的损耗, 应及时调整三相负荷, 应根据各用户的用电规律, 合理而有计划地安排用电负荷和用电时间, 提高电网负荷率。通过调整三相不平衡电流, 减少中线的电流, 达到降低线损和安全运行的目的。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据根据负荷的变化适当调整投入运行的变压器台数, 可以减少功率损耗。当负荷小于临界负荷时, 减少一台变压器运行较为经济;反之, 当负荷大于临界负荷时, 并联运行较为经济。一般在变电站内应设计安装两台以上的变压器为改变系统运行方式的技术基础。这样既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又可以根据负荷合理停用并联运行变压器的台数, 降低变压器损耗。

进行电网改造,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电网规划不合理, 如送变电容量不足, 出现“卡脖子”现象;或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 长距离输电;因线路布局不合理, 近电远供, 迂回供电, 供电半径过长等现象, 不但影响了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性, 还使电网损耗升高。

调整不合理的网络结构:进行电网改造, 通过架设新的输配电线路, 改造旧线路, 在考虑电压降、建设投资、机械强度和发热等条件下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适当加大导线截面, 改造迂回线路, 消除“卡脖子”现象。制定按期发展建设的电网规划, 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进行电网升压改造: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 简化电压等级和变电层次, 减少重复和变电容量, 既提高了供电能力, 还可以收到很好的降损效果。因为变压器损耗占电网总损耗很大的比例, 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和采用节能型变压器是一项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优化电源分布:电源布置方式不同, 电能损失和电压损失会有很大的差异。

管理措施, 除了通过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外, 加强组织和管理也是降损的重要措施。

健全线损管理体系, 线损工作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 强化线损管理。首先要从强化领导体系入手。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由主管局长亲自挂帅, 生技、调度、计量、营业等部门领导和线损专责人以及各供电所线损专责人参加的三级线损管理网络, 并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例会, 重点问题重点分析, 专项议题随时讨论, 使信息反馈及时、准确, 分析研究渠道畅通。形成降损措施迅速落实, 快捷、高效的管理体系。

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 理论线损是线损管理的最基础资料, 是分析线损构成, 制定技术降损措施的依据, 也是衡量线损管理好坏的尺度, 所以必须加强线损理论计算, 并要认真分析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的差距。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对比, 当实际线损率远大于理论线损率, 则说明管理线损过大, 通过线损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线损率的波动情况, 及时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及电网结构布局的薄弱环节和不合理之处, 制定具体措施, 推动线损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开展。

管理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出的这些管理漏洞, 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如: (1) 完善管理制度, 大力开展营业普查, 查处违章用电和窃电现象。 (2) 更换零值、破损的瓷瓶, 清扫污秽瓷瓶, 适当处理线路通道规定范围内的树木, 提高线路绝缘水平。 (3) 严格防止和及时纠正电量、电费抄、核、收工作中“估、漏、送”现象, 健全用电管理制度, 进一步加强营业管理, 规范用电市场。 (4) 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 理论线损中的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基本相等, 调整三相负荷使之尽量平衡;调整变压器, 使之容量与用电负荷相匹配。

结束语

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线损管理工作者要将加强管理和技术降损有机地结合起来, 即在加强线损管理的同时还要根据本地电网的实际需要, 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 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线损管理工作者要将加强管理和技术降损有机的结合起来, 现重点讲议化如何降低线损率, 并提出相应地解决措施。

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篇5

供电所的统计线损(实际线损)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大类。技术线损是正常的线路上的电能损耗;管理线损是由计量设备误差、管理不善以及电力网元件漏电引起的电能损失。由于这种损失无规律可循,又不易测算,通常又称之为不明损耗。在农村供电所的线损管理中,管理线损是影响统计线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管理不到位,形成的电能损失在整个统计线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某些地方甚至在部分环节上还相当严重。有些供电所由于管理不够严格,造成一些10千伏线路高压线损率和低压线损率长期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电力行业的效益和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

供电所的线损管理措施概括起来可分为:建立健全组织、指标管理体系,定期开展线损分析工作,加强营销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等。

一、建立健全组织、指标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供电所线损管理的组织、指标管理体系是统筹协调全所电力网管理工作,实行分级、分线路、分电压、分用电村、分配电台区进行考核的基础。对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应当明确职责、明确指标、明确任务,只有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兑现,才能使供电所的管理有章可循。

二、定期开展线损分析

电力网中电能的损失与线路的结构、负载和管理有关。通过开展线损分析,可以找出影响损失的主要因素,从中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取得最佳的降耗目标和经济效益。

开展线损分析要针对线损管理指标体系图的有关内容做好七个对比分析:

1.统计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的对比。如果统计线损率过高,说明电力网漏电严重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或许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2.理论线损率与最佳线损率对比。如果理论线损率过高,说明电力网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或电力网运行不经济,也可能两种情况都存在。

3.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的对比。如果固定损耗所占比重较大,这说明线路处于轻负荷运行状态,配电变压器负荷率低或者电力网长期在高于额定电压下运行。

4.现实与历史问题的对比。由于同期的气象条件和客观现实比较一致,与历史同期的数值比较有很大的可比性,通过比较能够发现问题。

5.当前水平与年平均水平的对比。一个持续较长时间的线损率平均水平能够消除因负载、时间、抄表时差等变化形成的线损波动现象。这个线损水平能反映线损的实际状况,与这个水平相比较,可以发现当时的线损是否正常。

6.计量总表与分表电量的对比。搞好电能的平衡分析,监督电能计量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发现其中的矛盾现象。

7.线路或设备之间、季度和之间、班组之间的线损综合对比。

依据上述七个对比分析达到线损管理的五个目的:一是找出当前线损工作中的不足,指明降损方向;二是找出电力网结构的薄弱环节,确定今后电力网结构改善的工作重点;三是找出电力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最佳运行方案;四是找出降损措施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新的降损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五是查找出线损升、降的原因,确定今后降损的主攻方向。

三、加强营销管理,堵塞各种漏洞

加强营销管理,堵塞营销管理上的漏洞,为电力网的综合经济负载率的分析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可以为摸清每台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率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建立健全营销管理制度,使营销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

2.确保营销人员及时掌握每个台区的损失率的波动情况,及时查清问题。

3.确保电量在抄、核环节正确无误。

4.加强计量管理和用电检查工作,保障计量装置正确计量。

5.建立定期抄表制度,强化动态抄表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地分线路同步查抄计量总表和分表,严防偷、漏、差、错等问题的发生。

管理线损中的损失大部分来自于营销管理环节。因此加强营销管理,堵塞各种漏洞对减少管理线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运用科学理论,强化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蕴藏着许多科学的内涵。因此在运行管理中要积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去改变过去那种误把浪费当节约的陈旧观念和习惯做法。以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为例:当有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时,当两台变压器所带负载之和小于一台变压器的容量时,通常的习惯做法是采用一台变压器单列运行;当总负载较大时,则两台分列运行。这一做法在某些情况下就存在着误把浪费当节约的现象。例如:有两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分列运行,当每台变压器的负载为30千伏安,其总负载为60千伏安时,其实际上两台分列运行要优于一台的单列运行;而当一台变压器负载为25千伏安,另一台为75千伏安,总负荷为100千伏安时,一台变压器的单列运行又优于两台变压器的分列运行。恰恰是这一结论,虽然完全违背了习惯性做法,但却经得起变压器功率损耗基础理论计算的验证。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运行管理,不能一成不变地沿用老的管理方式和习惯做法。在供电所的线损管理中,尤其是变压器的运行管理方面,要坚持用定量计算来确定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经济负载系数和经济运行区间,从而改变75%或50%的负荷率为变压器最高效率的传统观点。

由于一般配电网的固定损耗比重大于可变损耗的比重,随着配电变压器负荷率的升高,固定损耗率的降低值将大于可变损耗率的升高值。因此,根据上述特性在供电所运行管理中采取的主要降损措施有:

1.搞好电压监测,确保客户端电压既处于合格范围又处于经济运行状态。

2.适时调整变压器的负荷率确保经济运行。

3.利用经济手段调整负荷需求,达到削峰填谷平衡用电负荷之目的。

4.调整线路的功率因数,随着负荷变化及时投切电容。

5.平衡低压配电电力网中的三项负载,使配电变压器出口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20%。

6.加强需求侧管理,正确指导客户用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确保经济运行。重视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对于季节性或临时性的配电变压器,在投运前应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事先把用电负荷准备好;在变压器投运后,立即把用电负荷调整到某一合理值,以此保证变压器的负载率最合理,效率最高,能耗最小。

7.搞好线路防护区的检查维护管理。

浅谈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篇6

1.简化电压层次

一般目前电压层次为220/110/35/0.4KV为五个层次,如果能简化掉一级变成220/110/10/0.4KV或220/35.0/l0/0.4KV,这样可以减少一级设备,减少一级运行管理的检修工作,减少一级线损,这是在网络规划设计中值得考虑的长远规划问题。

2.线路升压

根据线路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以及发展要求,如果投资效益能在3-5年回收的,一般升压运行是划的来的。升压的节电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3.提高运行电压

线路和变压器中的可变损耗与运行电压高低的平方成反比,因此提高电压可以显著的降低线损,但是也只能在额定电压的上限范围内适当提高,负荷减小,又在低俗时间内提高电压运行,则有可能适当其反,而造成增加线损,因为大量的变压器和带有铁芯的线圈在其铁芯内有损耗,这种损耗是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的,所以要有分析地进行。当然,通常情况下,提高运行电大后降低的损耗效果还是可观的。

4.按经济电流密度供电

经济电流密度是根据投资,年运行费用及有色金属消耗等因素确定的。对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不同的导线,其经济电流密度也不同。

5.线路并环运行

在一个电网中,运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各种方式下的损耗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应取得最佳运行方式使其损耗达到最小。一般情况下,线路并环或并联运行是比较经济的。当时非均一性(即电抗和电阻之比为常数)网络是要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并环还是开环运行那一个最经济的方式。

6.换粗导线

在输送同样容量情况下换粗导线,使损耗下降的效果是好的。

7.减少迂回供电

电网结构不合理,不按规划要求布置网络,往往会产生迂回供电,尤其是在配电网络中最为严重,从而使线损增加,因此在这各级电压的网络中都要防止迂回供电,防止乱牵乱拉。

8.提高功率因素,减少无功流动

众所周知,各用户按其负荷性质都有其一定的功率因数,也就是说,在吸收电网有功功率的同时,吸收相应的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比值就称为功率因素。如果各用户能将无功就地补偿一部分,则电网送给它的无功就少,在线路中就减少电流,因而也就减少了耗损。

功率因素提高后,线损降低的程度是很大的。据国外资料对线路、变电所规定是:一般配电线路基本不送无功功率,送电线路的功率因素也应不小于0.95;在低谷时功率因素等于1.0:枢纽变电所的低压母线的功率因数为1.0;电厂直供时的功率因数一般为0.8左右,一次降压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5;二次降压变电所应等于小于0.95;总之变电压级数越多,要求补偿的功率因数就越高。对于各用户来说,可根据《供用电规则》确定执行。

由此可见,严格按经济功率因数控制用户功率,控制各变电所和线路的运行功率,对于降低电网线损,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应该强调的是全网的无功率补偿方案,应该按照等网损微增率的原则来分配补偿容量,这样最经济,是最优化的方案。

9.实行主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1)单台变压器的运行负荷,并不是在额定时最经济,而是当运行负载大小在铜损和铁损相等最经济,也即效率最高,一般配电是在额定容量40%-80%时较为经济。如果是主变压器,则要看低压侧的无功率计算来确定其经济运行的负荷大小。

(2)两台以上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一般有两台主变压器以上变电所,应作出主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曲线,才能确定其经济运行区域,也即当一台的损耗和两台运行的损耗相等时的黄花值,称邻界负荷。当负荷小于邻界负荷时,一台运行较经济。当负荷大于邻界负荷时,两台运行较经济。对于农村变电所;应根据应季节和负荷大小,停用空载或轻载变压器。

10.及时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村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用电发展很快。但是农村用电的季节性又很强,因此冬夏负荷差别很大。所以对于变电所的分头电压也应随季节负荷的变化相应的及时调整。在夏季农灌高峰负荷来临时,应将降压变压器分接头调低,把升压变压器的高压接头抬高,在夏季高峰负荷过去后,冬季来临时,又应将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相应的调整。

11.配电变压器平衡三相负荷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负荷三相不平衡时,损耗是要增加的,而且不平衡度越大,损耗也就越大,因此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电流的不平衡度不超过10%,低压干线及主干支线始端的电流不平衡度不超过20%,越过这个界限就应该进行调整负荷,使不平衡降下来。

12.采用低损耗变压器

过去使用的变压器,其铁损都比较大,尤其是低硅钢片做的变压器,数量还不少,应该加以更新改造,更新改造后的变压器,其损耗一般均要减少20%,因此采用低损耗变压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3.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促进降低线损工作实施

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措施 篇7

1管理措施方面:

1.1强化抄核收管理工作

加强抄核收工作, 首先是建立健全抄核收管理相关制度, 统一抄表时间, 实行轮换抄表、统一开票、统一核算。堵绝估抄, 漏抄现象, 及时掌握用户用电变化情况, 堵塞偷漏电等损失, 防止由于收费困难造成少抄, 估抄的电量引起线损率异常波动, 坚持同步抄表制度, 消除时间线损, 减少线损误差率。

1.2加强计量管理

1.2.1.坚决淘汰老型号电能表, 推广使用全电子式电能表。全电子式电能表具有误差线性好、准确度高、启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及防窃电等特点。

1.2.2提高供电计量的准确性, 对电能表及互感器进行定期校验和定期轮换制度, 以便及时发现表计计量不正常现象, 采取措施, 加以消除, 确保电能表的计量精度准确无误。

1.2.3建立完善计量装置的抽验, 加强计量封钳、封印的管理。

1.2.4加强计量装置的配置管理, 根据客户的设备容量、负荷性质和变化情况, 科学地配置计量装置, 使计量装置在较高的负载率下运行, 提高计量准确性。

1.3开展营业普查, 依法打击窃电大力宣传电能是商品, 增强依法用电观念。

加大依法用电、依法治电的宣传力度, 充分借助公安部门的力量, 采取多种分析方法、多种技术手段, 有效打击窃电行为。加强用电稽查, 定期组织用电普查, 加强经营管理工作, 认真做好防窃电改造工作, 增强供电计量设施的防盗可靠性, 最大程度地遏制窃电的发生, 减少因窃电造成的电量损失。

1.4开展线损理论计算方法

开展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对降损工作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 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 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核算线损实行三对比, 与上月比, 与去年同期比, 与理论计算比。通过理论计算, 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找出产生差距的各种原因, 并分析这些原因各自对线损的影响程度, 为制定降损方案和年度降损计划及确定指标提供依据。

1.5实行线损考核制度

实行线损目标管理, 签订线损考核责任书, 并纳入内部经济责任制, 线损指标实行层层落实, 层层考核。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到人, 使每个供电所人员管理到配电变压器台区, 管理到每条线路, 把线损指标完成情况与供电所人员的工资、奖金直接挂勾。严格考核, 奖惩兑现。用经济手段保证降损工作的落实, 从而调动了部门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技术降损措施

2.1调整完善电网结构

电网结构对线损的形式有着重要影响。在电网的规划建设与改造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对线损的影响。一个结构布局合理的电网, 对客户能够提供合格的电能, 对电力企业本身能够长期以低损, 高效的供电方式, 实现较高的经济效果。调整电网结构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1农村新增变压器力争装设在负荷中心, 依据“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 根据负荷预测及发展规划, 做到合理布局。

2.1.2缩短供电半径, 避免近电远供和迂回供电。

2.1.3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增加导线截面会降低导线电阻, 减少电能损耗和线路压降。但导线截面的增加, 线路的建设投资也增加。导线的选择应首先考虑未端电压降 (10kv允许5%, 低压允许7%) , 同时考虑经济电流密度, 并结合发热条件, 机械强度等确定导线的规格。

2.2选择节能型配电变压器, 并合理选择容量

配电变压器损失在配电系统电能损失中, 占有很大的比重。减少配电变压器损失, 对降低综合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2.2.1坚决淘汰更换高能耗型变压器, 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2.2.2提高配电变压器负载率。在实际应用中在对负载性质, 无功损耗和最大负荷进行综合考虑。在保证供电质量和承受最大负荷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提高配电变压器负载率, 降低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 减少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对于长期轻载运行, 负荷率较低, 应减少变压器容量。对于长期满载, 超载运行的变压器, 应更换较大变压器, 使变压器在一个经济状态下运行, 达到变损总量的降低。

2.3

平衡三相负荷配电变压器如果在运行中三相负荷不平衡, 特别是低压网络, 既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又增加了线损。因此, 在运行中要经常测量配电变压器和部分主干线路的三相电流, 合理调配三相负荷, 根据负荷变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减少因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的电能量损失。在低压三相四线制线路中线路的电流不平衡附加线损也是相当大的, 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二侧电流不平衡度不得超过10%。

2.4

优化无功补偿, 提高功率因数用电设备功率因数较低, 会使电力系统内电气设备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会使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加, 严重影响电动机及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 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 可以减少发电机发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 使线损大大降低, 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 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2.4.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采用降低各变电、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 合理调整负荷和设备容量, 使用电设备在最佳负荷率进行, 以提高改善线路的自然功率因数。提高设备和负载的自然功率因数, 对于大用户专用变的设备和负载, 按配变容量30%装设电容器自动投切补偿装置, 减少无功损耗。

2.4.2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分布情况, 合理地选择无功补偿方式、补偿点及补偿容量, 确定补偿容量的分布, 使无功功率分层次就地平衡, 以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 达到降损节电和改善电能质量的目的。

2.4.3加强对电压点电压检测。对达不到要求的配电变压器提出整改措施。补偿原则为: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 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 以低压补偿为主。

2.5

削峰填谷, 调整负荷由于用户的用电性质不同, 各类用户最大负荷出现的时间也不同, 如果用户最大负荷出现的时间过分集中, 出现供小于求, 会造成电力系统的电源和负荷不能平衡, 使电力系统变压器超负荷运行, 导线发热严重, 电压降大, 增加了线路损耗。当用电负荷高峰时间一过, 系统电源多于用电负荷, 负荷率利用不高, 也增加电网损耗。因此应根据用户的用电规律, 合理而有计划的安排用电负荷及用电时间, 提高电网的负荷率, 从而降低耗损。!!!!!!!!!!!!!!!!!!!!!!!!

2.6

浅谈降低线损的措施 篇8

1.1 加强电网规划, 加大电网建设力度

要以提高电网可靠性, 降损增效为原则, 对电源点和电网网架结构进行优化, 逐年修编电网滚动规划, 对线径小、供电半径长、迂回多的线路进行改造。

1.2 合理调度, 提高经济运行水平

加强变压器负荷监测, 及时调整负荷, 保证负荷三相平衡运行。根据负荷变化情况及时投切主变压器, 淘汰高耗能变压器, 减少变压器轻载、空载和过载运行。合理选择变电站站点和变压器容量。尽量减少电压变换等级, 尽可能地将负荷调整至110 k V变电站出线端, 减少35 k V电压损耗。

1.3 合理进行无功补偿, 提高功率因数

根据变电站负荷增长情况, 增加变电站集中补偿设备, 同时根据电压情况及时对电容器进行投切。对线路长、分支多、密度低且较分散的配电线路, 采取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原则。对配电变压器容量100 k VA以上的客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就地平衡无功。

1.4 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 提高科技含量

配网自动化不仅能有效减少停电, 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线路冗余容量, 减少线路投资。通过配网自动化建设, 形成一套配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配电设备运行状态和配网实时监控, 建立“数字化”配网, 实现系统资源共享。

1.5 推广现代化手段, 加快电能量远传工作

充分发挥电能量采集系统功能, 密切关注大、中客户和联网电站计量装置的计量情况, 积极推广配电线路和大客户在线监测系统、集中抄表系统、负荷管理、在线检测和用电信息发布等先进技术, 进一步完善负荷管理、远程工作站功能。同时, 应加强电能量远传系统功能开发, 使其具备线损实时分析功能。

1.6 加强对空充电线路的管理

线路长期空充电运行将增加线路损耗, 建议改为热备用状态, 减少损耗, 需切改电源时, 调度遥控操作将线路改为运行状态。

2 管理措施

2.1 积极开展线损分台区管理工作

贯彻执行“统计清楚、分析透彻、重点突破、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 梳理线损管理流程, 制定相关制度和细则, 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加强分台区管理, 做到分工明确。通过分台区管理, 掌握损失电能量根源, 有针对性地安排降损计划。完善线路、台区考核计量装置, 规范线损率统计口径, 大力推行《单线、单变考核管理办法》, 实行分站、分压、分线、分台区线损分析和考核, 责任落实到人, 奖惩落实到人, 加大执行力建设。

2.2 加强线损分析和理论计算

线损分析实行三对比:与上月对比、与去年同期对比、与理论计算对比。对线损完成情况定期召开会议, 做好分析总结, 特别是对重点线路和异常线路进行剖析,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3 加强停电计划和内控管理

制定详细的停电、故障考核措施。避免线路重复停电造成的电能量损失及投诉。合理安排春检预试工作, 避免在高峰负荷期间检修造成电能量损失。

2.4 加强计量管理

加大计量装置投入力度, 尽快更换计量准确、精度高的国网计量表计及电流互感器, 并对表计做到定期轮校。加强对计量装置的防窃电改造, 加强对本单位自用电的计量管理工作。

2.5 组织开展营业普查工作

重点以查偷漏、账卡、倍率、电能表及接线为主。采取突击检查与定期查、互查、自查相结合。通过查账、卡、票、表四相符情况, 检查对临时用电的管理。

2.6 加强内部人员管理, 深入开展反窃电行动

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措施 篇9

关键词:电网损耗,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从发电厂出来的电能, 在电力网输送、变压、配电及营销各环节中所造成的损耗, 被称为电力网的电能损耗, 简称为线损。按照它存在的自然性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电网元件的技术性能优劣状况、电网结构与布局合理程度、电网运行状况与方式是否经济合理等因素造成 (决定) 的, 这种线损称为电力网的技术线损 (又称为电力网的理论线损) 。为了分析的需要, 技术线损又分为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第二类线损是由电网的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 (如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电网及设备管理水平、电能计量管理水平等) 的差异所决定的, 这种线损称为管理线损 (又称为营业损失或不明损失) 。

技术线损是电网固有的、自然的物理现象, 可以用相关方法测算出来。虽然这种损失电量可以得到降低 (或减少) , 但是却是不可避免的, 实践中, 技改是降低技术线损的主要途径。而管理线损只要采取适当和有效的措施, 采取如目标管理方法等手段来降低损耗到合理值或控制在国家要求达标值范围内的。

1 改造电网无功设备, 使无功功率保持一定的平衡, 降低技术线损

1.1 线路 (设备) 负荷功率因数的确定方法

电网和电网线路、变压器等等电器设备是否经济和高效地运行, 负荷功率历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衡量设备运行是否经济合理性的一个较为科学的标准, 其计算及确定方法是我们管理人员要掌握的。

Ap有功电量;AQ无功电量 ;额定电压;Ipj线路首端平均负荷电流;t运行时间;P为有功功率;S为视在功率;Ie额定电流;Se额定视在功率;为系数。前两个公式适用于线路供电负荷功率因数, 后个适合变压器等相关设备的用电负荷功率因数。

1.2 无功补偿原则

要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 在确定好线路 (设备) 负荷功率因数的基础上, 进一步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无功分布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补偿容量和确定补偿容量的分布, 以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具体为:

要分级补偿, 就地平衡。一是实行降损与调压相结合, 以降损为主, 在我们的农村电网中, 补偿的基本容量应放在配网中;二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以分散补偿为主。变电所集中补偿装置的容量应占总补偿容量的三分之一, 其余可在线路分散补偿;三是供电部门与用户补偿相结合, 高压与低压补偿相结合。

补偿容量Qc (kvar) 计算公式为:

式中:P----最大负荷日的平均有功功率, k W

tgφ1-tgφ2----补偿前、后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或按年电能消耗量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计算的补偿容量为:

式中:W----年供电量,

△qc----比补偿容量

α----有功负荷系数, α≈0.7~0.8

1.3 无功设备选择

做到无功平衡的基本原则是要使电网中无功电源总容量与系统的无功负荷相等。一般可供选择的无功补偿设备一般有电容器、电抗器、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 对于农村电网通常选用电容器, 其容量占电网补偿总容量的88%。

2 实现电网的优化经济运行, 降低管理线损

2.1 主网经济运行

农村电网的优化主要是指配电网的优化和最优运行电压的确定。经济运行主要是根据潮流分布确定最优负荷分配, 根据全网无功状况局部调整无功投送容量, 调整主变分接头开关以调整输出电压等。

2.2 配电网损最优

配电网损最优, 就是要配电网在某一负荷的运行中, 实现的网损率最小的状态。理论上来讲, 配电网的损失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一是线路损失, 二是变压器绕组损失 (可变损失) , 三是变压器铁心导致的电能损失 (固定损失) 。有理论证明, 网络电压U和功率因数cos在一定的值时, 配电网中电阻上的可变损失电量等于配电网中固定损失电量时, 网损率最小。

2.3 低压网负荷分配均匀

在农村低压供电线路中, 三相四线制的方式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三相负荷不平衡, 线损电量和线损率比三相负荷平衡时增大好几倍, 造成电压质量明显下降, 设备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等危害。当三相负荷完全平衡时, 其中性点电压为零, 零线的电流也为零, 这是三相四线制供电的特点。这时单位长度线路上的功率损耗为

式中:r——线路单位长度电阻,

如果各相电流不平衡, 则零线中有电流通过。

而零线的截面积通常只有相线的一半, 所以损耗将显著增加。设三相电流的平均值为最大一相的电流为Imax, 则不平衡度为

可以分三种情况计算线损值的增量:

(1) 一相负荷重, 一相负荷轻, 而第三相为平均负荷的情况

(2) 一相负荷重, 两相负荷轻的情况

(3) 一相负荷轻, 两相负荷重的情况

计算表明, 功率损耗增量系数K与负荷电流不平衡度的关系密切, K值随的增大而增大, 其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从曲线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对线损的影响。

电流不平衡度对电压降也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 运行中经常测量三相负荷, 并进行调整, 使其平衡, 这是降损节能的一项有效措施, 不花钱, 易做, 特别是对输送距离比较远的配电线路来说, 更为有效。

3 结论

总之, 进行合理的无功补偿, 选择合理电网的经济运行是降低供电成本的基础的有效途径, 而营业普查、计量管理等管理措施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作为电网降损管理工作的另一重要方面, 配网和低压网经济高效运行是供电企业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农网线损计算分析与降损措施》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8月

[2]《节能降损技术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1月

[3]《电力网电能损耗》2000年3月

[4]《电力线路技术手册》兵器工业出版社.齐文禄.1991年7月

电力企业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篇10

1 优化电网无功功率的分布态势

1.1 提高电网负荷的功率因数

可以通过缩短供电距离、使用新型变压器、做好无功补偿等方式提高电网功率因数,降低线损,改善电网电压。同时要控制电网中变频、变流大功率电气的应用,减少无功功率的输出,真正控制电压质量,降低电网的损耗。

1.2 在负荷附近采用补偿设备

企业应该根据负荷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在负荷附近采用无功补偿设备的方式降低无功功率的输出,这样可以控制整个电力网的损耗,进而提高控制线损的水平。

1.3 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

改变无功潮流分布,减少有功损耗和电压损耗,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无功补偿是日常运行中最常用、最有效的降损节能技术措施,无功分散补偿更能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对降低供电线损,提高配网供电能力,改善电压质量都有重大意义,所以,在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中应大力推广无功补偿技术[1]。

2 为电力网选择合理的运行电压

电力网的运行电压对电力网中各元件的空载损耗均有影响。一般在35kV及以上供电网络中,提高运行电压1%,可降损1.2%左右[2]。提高电网电压水平,主要是做好全网的无功平衡工作,包括提高发电机端口电压、提高用户功率因数、采用无功补偿装置等。可以将变压器安装在负荷中心点和在无功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在基层配电网中,由于空载损耗约占总损耗的50%~80%,特别是在深夜,因负荷低,空载损耗的比例更大,所以应根据用户对电压偏移的要求,适当降低电压运行。低压电网的空载损耗很少,应提高运行电压。虽然线路的导线和变压器绕组中的功率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而变压器铁芯的功率损耗却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因配电变压器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损耗占电网总损耗的大部分[3]。因此,应根据负荷的变化对母线电压进行调整,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采用节能型配变,更换高能耗配变是切实可行的节能技术措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3.1 电力网的经济运行

电力网经济运行的主要基础是负荷的经济分配,这时要考虑的是全系统的经济性,线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系统有功负荷经济分配的前提下,做到电力网及其设备的经济运行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4]。

3.2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变压器经济运行可以有效降低变压器的损耗,一般除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外,还可以在变电所内安装两台以上的变压器并联运行,这样既提高了供电的可能性,又可以根据负荷合理停用并联运行变压器台数,降低变压器损耗[5]。

4 电网改造

4.1 电源分布的改造

要根据负荷分布的特点,依据电力发展的规划,做好电源的重新分布,形成对电源的节能化改造。电源的设立应该尽可能靠近电力网的负荷中心,可以在负荷高峰时采用多点供电的方式降低电力网损耗。同时,在电力网覆盖面积过大时,也可以采用多点供电的方式,提高电力网控制损耗的水平。

4.2 电网导线截面升级

导线电阻的大小与截面密切相关,根据物理学公式,提高电网导线截面可以有效降低电阻。但是更换导线,达到截面升级需要有大量的投资作为保障,因此,在升级导线截面时要平衡好投资与效益的关系,既要见到实际效果,又要实现长远发展。

4.3 电网结构调整

电网结构不合理将会出现电容量不足的问题,在负荷高峰容易出现“瓶颈效应”。电网结构不合理还会表现在供电半径过长方面,这会影响用户对电能的使用,而且会降低电能质量,更会产生安全隐患,导致整个电网结构出现功能性、安全性的问题。应该对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的电网结构进行调整,通过电力线路优化、架设新的电力线路、消除电网迂回送电、缩短供电半径等手段保障电网对线损的控制,真正突破“瓶颈效应”给电网和用户带来的危害,实现电网线损的有效控制。

摘要:降低线损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在管理和技术工作中线损控制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整个电力工作的关键。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将线损降低和控制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在电力工作考核和评价中予以高度关注。本研究根据电力企业线损产生的过程、部位等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无功功率、经济运行、电网电压调整等措施,希望能够对电力企业控制线损工作有所帮助,在推动电力企业节能降耗的基础上,实现全社会对能源的集约化应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无功功率,经济运行,电网电压,电网结构

参考文献

[1]邢立波.浅谈电网的无功补偿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2):41-44.

[2]骆兴华.骆洪涛.简述降低电网线损的技术措施[J].科技信息,2009.(10):46-47.

[3]霄学锋.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分析与优化[J].科技促进发展.2010,(02):52-53

[4]饶绍球.降低输电线路线损增效益的手段[J].科技资讯.2010,(15):35-36.

论供电企业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篇11

[关键词]供电企业;功率因数;标准电压;线损;电能损耗;分级管理

一、在抓好功率因数时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1.每月抄报日应及时核算当月功率因数是否在0.9以上,不足时应考虑采用高压补偿,对大用户还应装置带分时计费的无功电能表,进行高峰功率因素考核。所用计费有功电能表应选用1.O级,无功表2.O级,有条件时优先采用0.5级全功能带分时计费电子电能表(有功/无功/分时一块表即可),电流1.5A,4~6倍量程。

2.用于考核功率因数用的无功电能表应为双向计费宽量程(4~6倍)2.0级,以免在功率因数自动控制器故障和人为手动过补时,无功电能表出现倒转的虚假高功率因数现象。

3.使用专用变压器和专线计费的用户应进行计量装置启动灵敏度校验,如不能满足启动功率要求应考虑采用S型高动热稳定宽量程0.2级S型电流互感器(比如LAZBJ型)。电能表按月用电量根据规程选用0.5级,1.O级,1.5A(4~6倍宽量程电能表),以免在夜间用电量减少及变压器空载时丢失电量造成损失,仪表启动功率灵敏度按下式:(条件许可时优先选用普通型0.5~1.O级三相有功电子电能表)。

4.配电变压器损耗对线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包括变压器的负载损耗和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两个方面,对电力系统的配电变压器而言,其负载损耗更为重要,因此应积极采用性能优良的高效节能变压器来取代高损耗变压器,以用一台S9 lOOOkVA高效节能变压器来替换一台SJlOOOkVA高损耗变压器为例,高效节能变压器比高损耗变压器身节能达50%。

5.用于功率因数补偿的控制器应选用具有自动跟踪补偿的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器,具有这种功能的补偿控制器能跟踪电网及负荷变化和功率因数情况,自动工作,指定目标功率因数一经确定就能很好地、可靠地长期工作,有些型号甚至连续工作数年,均无须重新调整,象BLR-MC型等,有效地消除了欠补及过补现象,功率因数自动控制器正常工作的前提是务必按产品要求的相序提供信号电流和极性,其工作灵敏度应符合下式(可参阅产品使用说明书,控制器灵敏度一般指标为50mA):

6.对大型商场及住宅区,生活用电应给以关注。随着近几年来电梯、日光灯、空调、二次抽水、冰箱、彩电的大量使用,这类生活用电的功率因数情况较过去单纯照明用电时对比,功率因数有所下降,因此,检查中一经发现应及时加装电容补偿装置。

7.对二次压降,负载过大的用户应进行TV压降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如大于0.25V应装设相应的电压补偿器,或者采用更换二次导线截面,降低TV二次负荷,检查回路中接点部分是否良好可靠等措施来满足压降要求。对于TA应着重注意选用精度较高的一组用于计量,并不得和测量及保护装置共用同一回路。TV的二次接线应根据实际情况,将负载控制在TV额定负荷内,当条件不能满足时应考虑更改装置地点和更换导线。TA回路中有连接端子等,应确保接线牢固可靠,接触电阻要小,无氧化、生锈、松动等现象。特别应注意二次回路阻抗增大而影响计量的准确性。

二、在电网运行状况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保持在额定电压和频率状态下运行,努力提高电压合格率,能有效降低可变线损。电网在輸送功率不变时,例如某lOkV线路实际运行电压仅9kV,提高到额定电压lOkV时,其降损效果如下表所示。

2.受电端在标准电压、频率下运行,对用户受电端电压变动幅度35kV为额定电压的±5%,lOkV和低压电力用户为额定电压±7%,低压照明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10%,频率为±0.5 Hz,对电压、频率变动超范围的线路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否则将危及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合理选择供电范围,减少迂回供电线路来降低线损,对运行中配电变压器在三相四线制供电中,应注意其供电范围应接近负荷中心,供电距离不宜超过500m,运行中三相负荷应调整为平衡最好,以减少中性线电流造成的损失。

4.配电变压器应根据实际负荷的70%~80%选择,对容量偏大的应及时更换,以消除负荷不足时的空载损耗过大,功率因数偏低现象。

5.功率因数应保持在0.85以上,经过2~3级变压的应保持在0.9~0.95,经过3―4级变压的应保持在0.95~0.98。不足时应考虑装设高压补偿电容器和调相机组进行自动补偿。

6 根据负荷选择电动机,消除大马拉小车现象。积极推广使用高效节能Y系列电动机,淘汰JO系列高损耗电动机。

7.农网低压供电中常出现白天粉碎机、碾米机、抽水机、青饲料切割机等电机用电,功率因数很低的情况,而用户又未进行功率因数考核和安装补偿设备,可考虑在线路末端安装补偿电容器来提高线路功率因数。其补偿容量,可通过计算得出: 测试中的秒表应具有l/lOs以上刻度,最好选用数字秒表,读数选用5~7次的平均值,负荷尽量选择在相对平稳的时段内进行,以保证测试准确度。

三、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可以实行线损分级管理的方法来降低电能损耗

分级管理就是将线损管理工作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指标分解到相应部门和小组、线路和台区,明确管理范围、权力和责任,并与部门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实施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实现降损节电。

实行线损分级管理办法时需重点明确下列内容:

1.根据所属电网结构将全局的线损分为网络线损(即送变电线损)和售电线损(即配电线损)两级进行管理。网络线损具体是指全局购电关口表(除小水电外)至各变电所lOkV、35kV、llOkV直馈线供电关口表之间输电网产生的线损,即中压网损;售电线损是指各变电所lOkV、35kV、llOkV直馈线供电关口表、上网小水电与售电量之间产生的线损。而全局的线损电量就是网络线损电量、售电线损电量之和。

2.在售电环节上,推行分线、分变、分解协作工作模式,将售电环节的售电量、售电单价、电费回收、线损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线路、台区,然后将所有指标分解给用电监察、抄表、收费、装表接电、线路运行协作工作小组及各岗位人员,进一步深化线损分级管理。

3.采取线损指标动态管理,强化指标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将各部门职责具体化、明确化,并依据各部门在网络环节和售电环节中不同分工职责、不同工作重点而确定其在线损分级管理中的地位,用责、权、利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5.通过实行分级管理,不仅能增强指标管理的严密性,使线损统计工作更细致、分析更深入,还克服了可能出现的问题,诸如变电所母线电量平衡在网络线损统计不完善状态下,为了不受考核,在电量本身不平衡的情况下人为地把母线电量做平衡,而将实质性问题掩埋起来,使部门统计数据失去真实性,分析也失去了意义的情况。线损分级管理同时也增强了部门间的协作意识和员工的责任感,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朝晖,乔永军,袁慧梅.配电网线损管理新举措[J].黑龙江电力,2005.

降低电网运行线损的措施分析 篇12

关键词:电网,线损率,降低措施

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中电力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在电力资源在电网的输送与配送过程中由于线损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 应当在分析造成线损的原因的基础上对电网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 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有效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 造成线损的原因及分类

线损是由于电能在电网输送和分配的过程中, 其所经过的各种电力设备与线路所造成的损失, 其根据能耗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线损、可变线损以及其他一些线损等。其中, 固定线损指的是电能在电网的输送过程中, 其电能损失是相对固定的, 并不随着外加负荷的改变而产生变化, 其仅与电网中的外加电压、电力设备的容量以及所使用的电力设备的产品质量有关。例如: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 由于变压器的铁损、电缆和电容的介质损失, 其它各种电器设备和仪器仪表线圈的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等, 这些损失是不随外加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而可变线损则指的是电网中的电力设备与线路所造成的电能损失是要受到负荷电流的影响.例如:在电网的组成中设备中:如变压器中的铜线发热等所造成的线损以及其他一些设备中的线圈所产生的铜损和输配电线路中的可变损失.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流经这些电力设备的电流的大小不同, 而造成这些电力设备的线损与流经这些设备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其中, 造成可变线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电网的管理出现了一定的缺失而造成的。

2 控制电网线损的措施

以上对造成电网线损的原因以及线损的分类进行了一定的分析阐述, 其中, 固定线损是由于电力设备或电力元件所固有的, 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予以降低, 而可变线损部分则主要是由人为管理不当而造成的, 因此, 可以通过制度创新与管理改进来降低可变线损, 从而达到对于电力高效利用的目的.以下将对如何做好可变线损的控制进行一定的介绍: (1) 电网运行时, 环网供电的情况往往是有的, 环网供电线路可根据潮流分布原则, 找到一个经济功率分点, 将功率分点打开, 这是很经济的。而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对电网的供电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 从原来的环网供电方式改变为变电站的变压器的闭环运行, 对电网运行的负荷进行一定的分配, 使其在保证供电的情况下能够在较低的线损情况下进行供电, 从而确保供电的效率, 而当拥有两台变压器进行供电时, 则可以根据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曲线来决定变压器的启用台数; (2) 充分发挥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作用, 使母线电压保持在额定值范围内; (3) 通过加强对于需求侧的管理来提高电网整体的负载率, 从而使得电网能够在较高的负荷下进行工作, 从而达到调整负荷使其较为合理的工作的目的; (4) 对电容器的分布进行重新的布局, 使其能够达到较大的经济效果; (5) 监视系统的无功电流, 及时起、停无功补偿设备, 力求做到全网平衡、就地平衡; (6) 电网使用的10k V的配电网的需求侧的负荷较为平稳, 为了降低由于线路所带来的损耗, 可以通过加大供电线路导线的直径并尽量将供电范围控制在一个较为经济合理的范围内, 同时在电网的输配线路中添加一些无功补偿设备用以对电网中的三相负荷加以平衡.同时由于减少了供电距离, 使得线路的检修的难度大为降低, 通过提高线路检修工作, 通过在检修工作中开展带电作业, 降低因线路检修而导致的线路停运次数, 确保供电电网的电压质量, 使其能够有效的降低线损, 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3 通过做好对于电网运行的无功补偿降低电网线损

通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做好对于电网的无功补偿能够有效的降低线损, 其中对电网的无功补偿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并联电容器作为人工补偿, 包括个别补偿、低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其中低压集中补偿主要是在变电站侧进行的, 其通过在变电站侧添加低压电容器的方式来进行补偿, 也可以通过对电网运行中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个别的补偿, 从而使得无功就地平衡, 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 降低电网损耗。

4 做好对于变压器的配置工作

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 变压器是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其中变压器的容量的选用对于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电容器容量的选用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对于电容器容量的选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避免出现一味追求大容量从而造成因为容量的选用的不合理而造成的电网无功损耗。据试验表明, 当电容器容量在负荷的65%-75%时是较为经济合理的, 而处于一些需求侧负荷不大的输配网络, 则需要选用较小的变压器容量, 而对于一些负载较重的变压器则需要根据以上介绍的变压器的经济性进行容量的选用, 总之, 对于电容器容量的选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使其能够在较为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5 做好计算机自控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

现今,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网调度调节系统也广泛应用于电网运行管理中, 在使用调度系统时, 可以充分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网损在线检测系统、负荷监控系统等做好对于电网运行的管理, 使电网能在一个较为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运行, 降低线损。

6 其他一些降损措施

在做好以上对于电网的管理工作时, 还需要适时做好对于电力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 同时做好对于电网运行的优化, 并结合科技的发展, 对电网开展适时适度的改造工作, 使电网能够在降低线损的同时高质量高效率的进行供电工作。

结语

降低线损对于提高电网的使用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降低线损的一些措施进行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1]郭鹏.对线损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村电气化, 2003 (02) .

[2]赵继红.电力系统10k V配网中的线损管理[J].农村电气化, 1999 (11) .

上一篇:数据分离下一篇:长春西汀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