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测试反拨作用述评

2024-12-06

语言测试反拨作用述评(共3篇)

语言测试反拨作用述评 篇1

1 引言

语言测试是用来衡量外语教学成效的方法, 也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科学的衡量工具, 对学生来说, 它能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客观、准确并且公正的评价;对教师而言, 它为检验老师的教学成果、及时了解教学中的不足与长处、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实际依据。作为一种评估手段, 语言测试也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考试本身的科学性以及对教学的影响。早期的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是一种主从关系, 测试完全为了教学服务。但随着近二三十年语言测试的飞速发展, 测试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已经从单纯的教学附属品这一定位中“走”了出来。它从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和学习论中获取科学的内容, 从心理测量学中获得科学方法, 测试成为多种学科的综合体。语言测试也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在地位上, 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形成了平等的关系。两门学科在实际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所提到的反拨作用就是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 是在语言测试中对测试本身, 譬如说命题的宗旨、范围、难度系数、环境、答题要求、测试的分析对老师、学生、教育管理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 (Alderson&Wall, 1993) 。早在1802年牛津大学推行的新考试在社会大众中所造成的不满情绪时, 人们对语言测试反拨作用就开始了最初的关注。但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有关反拨作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才开始得到迅速的发展。自1985年至1987年, Swain, Popham, Morrow, Madaus等对反拨作用都提出了重要的观点和概念。理论方面, 在1993年, Alderson&Wall提出了15个“反拨作用假设” (washback hypotheses) 。这些假设为反拨作用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它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他们提出的反拨作用既有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1993年, Hughes提出了反拨作用的“三分法” (即3P模式, 涉及对象、过程和结果) 。在他看来, 反拨作用的发生应该包括“参与者 (participant) 、过程 (process) 和结果 (products) , 即3P模式”。参与者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教材编写者和出版商以及课程设计者。Hughes的反拨作用理论是更为认同反拨作用最终的目标是促进学习者学习的。1996年, Bailey在3P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反拨作用如何发挥功效的流程图, 比Hughes的“三分法”更加实用、具体。此后Shohamy, Doniitsa&Ferman (1996) 依据15个反拨作用的假设对反拨作用的时间效应性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反拨作用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结论。1996年, Alderson&Hamp-Lyons采用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法对托福考试对教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在1998年, Cheng对香港英语证书考试对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Saif提出并通过实验检验了一个反拨作用的理论模式。期间还有一些学者也对语言测试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2 目前反拨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2.1. 研究涉及的因素较单一

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 目前反拨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探讨上。作为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标准化考试,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息息相关, 很多高校将非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教学培养的目的, 所以大学英语四、六考试吸引众多学者、教师的关注并不足为奇。但作为研究者来说, 也不能忽略了其他考试。例如本校的期末测试、诊断测试以及阶段性的考试对大学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同样有着重大的影响。类似于剑桥英语考试,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在我国也是很有影响力的大规模测试, 其考生多、社会影响力大, 但对这些测试的反拨作用进行研究的文章寥寥无几。另一方面, Alderson&wall (1993) 提出的15个反拨作用假设和Hughes (1993) 的3P模式都将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的主体, 他们认为测试对教师和教师的教以及学生和学生的学都存在反拨作用。但笔者从我国的反拨作用实证研究的论文看到, 很多论文都笼统地将测试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缺乏系统地对教师尤其是对学生这一受试主体的实证研究。第三, 目前我国的反拨作用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受试者和教师的研究, 而忽略了对其他“参与者” (participants) , 如考试设计者、课程大纲编订者、教材出版商、用人单位等的研究。这些参与者同样在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近期的反拨作用是正在研究却很少涉及这些参与者。更没有文章涉及到语言测试对这些参与者以及他们的行为能否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反拨作用方面的研究。

2.2. 研究涉及的范围较狭窄

在知网上收集近十五年的反拨作用研究文章中, 除了元鲁霞 (2005) 研究高考英语的预期反拨作用之外, 大部分的文章对反拨作用的研究范围仅限于探讨测试对教学是否产生反拨作用、多大程度上产生了反拨作用、有什么样的积极或消极的反拨作用, 即关注的是反拨作用的即时性。那些关于促进或协调反拨作用实施的因素, 比如说:试题的编制、成绩评定和个人因素对教学的影响等却很少或是基本没有涉及。这里所说的个人因素既有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 也包括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备考及考试的心理状态等。Alderson&Hamp-Lyons (l996) 、Cheng (l998) 等学者也通过他们的实证研究说明:教师的个人因素同样影响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而Green (2006) 也证明了一个观点, 即教师和学生思想的差异性, 在对待测试和测试准备的看法上有很大的差异。所以, 在研究反拨作用时也要添加对教师和学生对于测试对他们教和学影响的看法的考虑。

2.3. 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对比较匮乏

这十几年来我国对英语测试反拨作用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多。对于理论方面的研究虽有系统的阐述, 但理论的发展研究十分缓慢。除了黄大勇 (2002) 对国外反拨作用理论做了概述之外, 能够较系统地探讨反拨作用的就只有李绍山 (2005) 和陈晓扣 (2007) 两位学者。李绍山区分了反拨作用的研究和后效研究。他认为后效研究的范围比反拨作用研究更宽, 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进行研究。然后他从语言测试的具体设计和编制过程这些细节:如测试的目的和性质、测试内容、题型选择等方面论述了反拨作用与语言测试设计的关系。陈晓扣在2007年提出了符合我国语言测试实际的反拨作用理论研究的新模型。这在我国反拨作用研究中第一次提出理论模型, 为我国测试的反驳作用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其他的理论研究都只仅仅对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做了一个概括性或者描述性的综述或者探索性的研究, 如陈纪梁等 (2001) 、刘艳萍 (2003) 。近几年, 测试的反拨作用的实证研究有上升的趋势, 但研究步伐仍然不快。从近几年国内的核心外语期刊没有一篇关于反拨作用的实证研究文章可以看出, 我国对于测试的反拨作用的研究不够重视, 有待提高。

3 反拨作用未来的研究趋势

3.1. 研究对象方面

Hughes认为积极的反拨作用要促进语言的学习, 而且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真正的“学习”。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是反拨作用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研究对象。未来的反拨作用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对学习者 (leaner) 的研究, 了解他们对考试的真正态度, 关注考试带给他们的影响及如何影响的。此外, 对其他参与测试的人员也要给予关注。通过设计、编排、教材的使用等, 我们能够研究出测试对教学的影响, 由此可见, 测试对教材设计者是否有反拨作用或有怎样的反拨作用都是需要我们仔细研究的。

3.2. 研究内容方面

Hughes的3P模式包括了参与者 (participants) 、过程 (process) 和结果 (products) 三个方面。从我国目前研究反拨作用的文章来看, 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上, 对学习结果的研究关注甚少。另外, 对促进反拨作用实施因素的研究也会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趋势。在涉及的考试范围上, 不会仅仅局限于大学英语四、六级, 专业英语四、八级上, 还会扩展到国内其他规模巨大的测试上, 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剑桥商务英语等等。除此之外, 对其研究还会更加精细, 测试的研究内容不仅是整个测试, 还将会细化到测试的各个部分, 如将会研究写作、听力、阅读、翻译等部分等对语言教学的反拨作用, 这将会对教师和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3.3. 研究方法方面

反拨作用研究理论是进行反拨作用研究的理论基础, 掌握国外的反拨作用理论对我国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 还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实证研究的实施。只有掌握真实有效的数据, 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才能使结论站得住脚。问卷调查是反拨作用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式, 其中, 课堂观察和访谈是得到问卷数据非常必要的途径。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小组讨论能让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其行为和心理, 这都将成为未来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语言测试界对反拨作用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而目前我们国内对于反拨作用有影响的研究不是特别多。但我们相信我国学者们在该领域的未来研究中会结合我国语言测试实际, 运用更加理性化、科学化的研究方法, 更多地应用新兴的语言学研究方向的综合理论, 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 解决当前存在的研究疑难, 更好地服务于语言教学的实践, 探索出有利于我国语言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的方法与策略, 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摘要:反拨作用在语言测试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反拨作用的概念层面、语言测试对教与学各方面的影响、促进反拨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 根据反拨作用研究的程序和综合理论模型对目前语言测试研究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 并分析了未来反拨作用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反拨作用,促进因素,问题,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Alderson, J.C.&L.Hamp-Lyons.TOEFL preparationcourses:A study of washback[J].Language Testing, 1996 (3) :280-297.

[2] Cheng, L.Impact of a public English examination change on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ir English learning[J].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998 (24) :279-301.

[3] Hughes, A.Backwash and TOEFL2000[Z].England:University of Reading, 1993.

[4] Shohamy, E.S.&Donitsa-Schmidt&I.Ferman.Test impact revisited:Washback effect over time[J].Language Testing, 1996 (3) :298-317.

[5] 陈晓扣.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3) :40-44.

[6] 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外语界, 2000 (4) :55-61.[7]李绍山.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语言测试设计[J].外语界, 2005 (1) :71-75.

[8] 亓鲁霞.意愿与现实:中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英语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9] 唐雄英.语言测试的后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7) :55-59.

交际语言测试及其反拨作用 篇2

20世纪70年代, 交际法语言测试兴起。 其理论主要源于Hymes (1971, 转引自黄大勇2004) 提出的 “ 交际能力”, 此后Canal和Swain (1980, 转引同上) 发展了Hymes的交际语言观, 90年代Bachman提出了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机制组成的新的语言交际能力模式。Bachman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即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场景特征的结合, 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语言使用是多种知识、技能及心理过程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 随后Bachman和Palmer又将其模型进一步改进为互动模型。 交际法语言测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真实性, 考查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使用能力。 受试不仅要注意语言的正确性, 还要注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得体性。 因此, 加强对学习者真实语言能力的考查, 充分发挥测试的反拨作用, 才会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语言测试 “真实性”的界定

Bachman将语言测试真实性定义为以下两种: (1) 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 (Authenticity as real-life language use) , 测试要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特征, 通过考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评估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说得通俗些, 考试的真实性意味着考试的语言行为要复现真实生活中而不是考试中的语言行为。 考生所接触到的语言就是平时在生活中听到和看到的语言; 考生在考试中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要解决的问题。 (2) 交互真实性, 即Authenticity as interactive language use, 它强调的是考生与测试任务之间的交际关系, 如考生在完成某一测试任务时, 其语言能力的哪些方面参与了该测试任务的活动, 参与程度如何。 这两种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但二者并不互相冲突。在测试实践中, 命题人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如测试目的、测试对象的不同, 选择其一或结合两者使用。 可以肯定的是, 测试材料和测试任务方面真实性都较高的测试, 能够增强考生与测试之间的交互性。

3.交际测试的语言真实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要实现有效交际, 只有语言形式是不行的。 语言交际涉及多个因素, 如交际双方的角色、地位及交际目的、语境等。 相同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 意义完全不同。 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交际双方的意义协商过程。Bachman认为语言测试的真实性体现在应试者、测试任务与测试情境三者间的交互作用。 所以, 语言测试需在真实语境中采用真实材料进行, 观察考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 并以此判断考生的语言程度。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即考生在测试中使用目的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的相似程度, 也就是语言测试与语言交际的统一程度 (Bachman, 1990) 。

测试的真实性体现在文本、 任务、 情境的真实性三个方面。 文本真实性是指测试材料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相一致。 设计测试时, 文本的外观及内容要与生活相似。 卢晓仙认为, 国内学生外语测试可以使用以下真实材料, 如听力测试要尽量选取与生活接近的文本, 如天气预报、机场广播、时事新闻、体育报道、学术讲座等。 一些来自实际活动的材料, 为了符合被试者的英语水平, 经过加工, 删除难词难句, 甚至略微改变结构, 仍然有很高的可信度。 此外, 出自母语为英语人士之手, 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虚构材料也是很好的材料, 这些虚构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母语人士的真实交际特点。 还可以通过插图、照片、图表等视觉辅助材料尽量做到外观上的真实性, 以此生动地体现实际的交际情景。 在写作测试中, 材料尽量是考生生活或未来工作中可能碰到的写作材料, 与实际生活相接近, 如信件、邮件、简历、校园广告等。 在外观上尽量做到真实性, 即语言材料或语言任务最好配有视觉的辅助材料, 如插图、照片、图表等, 有助于生动地体现实际的交际情景。

测试任务与真实交际活动的相似性被称为测试任务的真实性, 其中的任务即考生要做的事。 Bachman和Palmer对测试真实性的定义是 “语言测试任务的特征与目标语使用任务的特征的对应程度”。 这就要求测试任务不能仅限于选择、填空、改错等, 还应侧重考查被试在当前或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真实情境中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 测试任务应尽可能与现实交际任务相似, 命题者需确定被试的实际语言使用目的、范围及特征, 使之与测试任务相对应, 吻合度越高, 真实性越高。

考生完成测试任务的情境与完成真实交际任务的情境的相似程度称为测试情境的真实性。 情境的真实性取决于任务的真实性。 例如在口语测试中, 我们经常会让考生模拟在讨论、讲座、购物、娱乐等情境下完成交际任务。 情境的创设可通过文字描述、图片等, 如CET-4考试中的漫画写作, 向外国朋友介绍风景名胜、家乡、学校校园等。

4.交际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

语言测试因语言教学产生, 为语言教学服务。 语言测试对教学具有指导、诊断及促进作用, 即语言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测试的真实性有助于推动义务教育、高中及大学各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 对语言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有助于帮助教师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语言测试应侧重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其反拨作用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分别反思各自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他们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加工信息,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其英语思维及表达能力, 推动教育者建立, 更新外语教育教学理念, 深化课程改革, 增强课程设计和内容的时代感、现实感。

参考文献

[1]Bachman, L.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Bachman, L.and Palmer, A.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黄大勇.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概念[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 (2) .

语言测试反拨作用述评 篇3

反拨效应就是测试对教学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 也可以是负面的, 当考试促进了教学, 我们就说这种考试取得了正面的反拨作用, 反之则称之为负面的反拨作用。有语言测试专家把反拨作用视为考试效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效度又是检验考试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由此可见测试的反拨作用的价值所在。

一、反拨作用的理论框架

1. Alderson&Wall的反拨效应假设

Alderson&Wall是最早对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专家之一。他们提出了测试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速度和广度等15个反拨作用假设。在后来的研究中, Alderson&Hamp-Lyons又发现, 一个测试本身不一定会产生积极或否定的反拨作用。反拨作用的产生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等。因此他们认为还应该再补充一个假设:测试会对不同的教师和学生产生不同程度和类别的反拨效应。由此可见, Alderson&Wall主要是从教和学两个层面对测试的反拨作用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假设, 为后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 显性———隐性反拨效应

Prodromou从另一个侧面提出了显性———隐性反拨效应。他指出:显性反拨效应指的是直接的、明显的应试教学或应试学习, 如考前做模拟题、全真题等。隐性反拨效应是一种对教学深层次、不易觉察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教学中无处不在, 根深蒂固, 潜移默化。其结果就是:教材越来越像考题, 教学越来越像考试。其表现为, 课本总是一种模式:课文+问题 (练习) , 就像考题一样;课堂里总是老师提问, 学生回答, 就像考试一样;课堂里学生之间没有交流, 就像纪律严明的考场等。很明显Prodromou认为测试对教学的影响是负面的, 而且这种影响广泛而深入。

二、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1. 正面的反拨作用

语言测试最大的正面反拨效应是它能够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教学需要测试来评估教学效果和对学生进行选拔、分班等;社会机构需要测试来招聘人才和员工等;研究机构需要测试来完成科研项目等。好

筅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应晓东

的测试如果信度和效度都很高并具有可行性的话, 那么对教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 同时也给了学生一种压力, 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其次, 语言测试特别是诊断性测试可以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 发现学习问题, 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 取长补短。此外, 好的测试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测试的反馈信息, 及时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 以便今后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2. 负面的反拨作用

目前, 许多学校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过级考试, 甚至把通过率作为评定学生英语水平优劣的标准之一, 有的甚至与学生的毕业证挂钩等。这样就导致了很多教师抛开课本讲习题, 放弃教学搞应试, 不看能力看分数, 不为教育为名利的畸形教育, 其结果就是教材越来越像考题, 课堂越来越像考场。师生同搞题海战术, 每天不是摸拟题就是全真题, 教学内容及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局限于考试的难度和题型。当前这样的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很多的危害, 造就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哑巴英语, 聋哑英语”, 极不利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是语言交际的一大阻碍。同时, 把过级考试通过与否与学生的毕业证等同起来, 无形之中, 增加了学生的压力, 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受到了压抑, 从而抑制了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兴趣、动力等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中又是至关重要的。很显然, 这是有悖于教学大纲和教学原则的, 不利于学生语言产出能力的培养, 也不利于社会选拔人才。

三、测试反拨效应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 完善考试试题

现行的许多英语考试中, 考题通常是以客观选择题为主, 约占70%左右。词汇、语法题、阅读理解题、听力题几乎都是多项选择题, 而且这些多项选择题多半考的是语言知识及语言形式的识别, 语言的运用和产出能力几乎没考多少。就拿流行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来说, 考题多半也是以客观选择题为主, 而真正考学生语言运用和产出能力, 如口语考试所占用的比例很小。语言测试专家Alderson曾说过:“有证据表明, 参加多项选择考试的学生能够学习一些应试技巧使自己的分数‘人工地’提高许多。”这样的分数毫无疑问将会影响考试的效度, 导致高分低能, 从而走上应试教育的道路。因此有关部门在设计英语试卷时, 一定要权衡主、客观题的比例, 必要时可以适当加大客观题的题量, 如占到60%~70%的比例, 并注重语言知识的运用, 如增加口语考试、翻译等, 并且考试形式要多样化。

2. 注重学习过程

考试只是检验教学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终极目标,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要摒弃“以考定终生, 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 主张学习过程重于学习结果, 而不是“考什么就教什么, 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考试而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是, 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要突出实际运用, 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 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真实材料, 如英文电影、报纸、杂志、小说等, 使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 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升华, 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考试的范围。

3. 采用多元评价手段

在语言测试中, 任何一种评价手段一经使用, 都会对教学产生反拨作用, 其中负面的反拨作用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会使学习者产生焦虑、紧张、厌恶等不良情绪, 从而在学习过程中, 使情感过滤屏障过高, 不利于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由此可见, 合理、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性。目前, 普遍使用的是单一的评价手段———总结性评价, 而像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及目标参照性评价则用得较少或根本不用。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它能改进学生的学习, 为教师提供反馈, 是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较好的评价手段。在此笔者建议语言教师不妨尝试一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既注重结果又关注了过程, 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达到和谐的统一, 而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此外, 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如采用教师寄语式评价、家长反馈式评价、建立学生档案袋以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维度、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以防止以点代面, 以偏概全, 以局部代替整体, 从而达到以考促教, 以考促改的目的。

四、对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的设想

对测试反拨作用的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减少负面反拨作用或Hughes所称的有害的反拨作用, 提高正面反拨作用或Hughes所称的有益的反拨作用的途径。Hughes提出了提高正面反拨作用的七点意见:测试要培养能力;测试内容覆盖面要广并有不可预测性;使用直接测试;使用尺度参照;成就测试要基于教学目的;使教师和学生了解测试;必要时向教师提供帮助。“当我们觉得某种测试方法有助于提高正面反拨作用, 而其高昂的成本又使我们望而却步时, 我们须问自己:这个测试起不到正面反拨作用的代价有多大?如果把测试的成本与教师、学生浪费的时间及精力相比较, 我们可能会觉得我们无法偿还放弃具有正面反拨作用的高成本测试的代价。”Bailey在一篇有关反拨作用的文献综述中, 归纳了提高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的四个方面:语言学习目标、测试的真实性、学习者的自主性和自我测评、测试结果的反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衡量一个测试是否具有正面反拨作用的八条标准:测试参与者是否了解测试的目的和测试的结果;测试结果的反馈是否清楚、详尽和及时;测试参与者是否认为测试结果公正、可信;测试是否测了课程计划的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教学内容;测试是否基于明确的目标和目的;测试是否基于正确的理论原则;测试是否使用了真实的语篇和测试任务;测试参与者是否进行了自我评估。考试须反映课程的全部内涵, 而不只是一部分;考试要涉及高级认知技能, 以考促教;所考技能不能只限于完成学校学习任务的技能, 也要包括完成校外任务的技能;考试形式要多样化, 包括书面、口语、听力和实用考试;在评估考试结果和排名时要考虑非教学因素的影响等。以上几个方面对提高测试正面反拨作用的讨论, 所涉及到的主要是考试的效度问题, 而效度在测试中是比信度更重要的问题。英语考试中不考听力或者听力所占的比例很小则大大降低了考试的内容效度、标准相关效度和结构效度。它对教学的影响是“我们可能会觉得我们无法偿还放弃具有正面反拨作用的高成本测试的代价”。

参考文献

[1]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黄大勇,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3]亓鲁霞, NMET的反拨作用.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上一篇:主体结构检测下一篇:文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