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人际沟通的作用(精选9篇)
语言人际沟通的作用 篇1
语言的沉睡效应,是指一个人在接受某一条信息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记忆里面只留下信息的内容,围绕信息的其它信息就会逐渐淡忘。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孩面对男孩的第一次赞美时,谁说的、怎么说的、在哪里说的等等因素都会被遗忘,而留在女孩记忆里的“我喜欢你”、“你太美了”等这些核心词语却很清晰。这些记忆会给女孩带来单纯的喜悦和愉快,人脑会对一些信息进行过滤,往往记住那些自己爱听的信息,而且人的潜意识会按自己的逻辑把信息合理化,这也会导致信息的失真。
人在受到情绪影响,尤其是强烈情绪影响的时候,会对某些事物特别注意,因此所注意的范围也会变得狭窄。从而可能会对感兴趣的一些细节记得非常清楚,而另一些同样比较重要的细节就会完全忽略。
心理专家认为,利用语言心理学的“沉睡效应”,就是夸了又夸,反复赞美,人们可能会因此而喜欢你,而你自己也会因此而受益无穷。不要因为担心对方误会,就把赞美之词压抑在心底。
心理贴示:赞美别人有技巧
首先,夸奖要发自真心,不能为了夸奖而夸奖
虽然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能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相反,你若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他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立刻就会认定你所说的是虚伪之至的违心之言。但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
其次,赞扬行为本身,而不是赞扬人
赞扬行为本身,可以避免尴尬混淆、偏袒,并鼓励更多的同类行为。
再次,赞扬要具体、实在,不宜过分的夸张,要有的放矢
例如,“你太漂亮了”不如说“这件衣服穿在你身上真漂亮”,说“你真有头脑”不如说“你怎么就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呢”,说“你的工作很出色”要胜过“你是个好职员”。
最后,赞扬要及时,而不要隔太久
适当地赞扬别人,往往会取得最好效果。尤其是当众及时赞扬别人,效果更好。但当众赞扬别人,一定要得体,而不要让被赞扬者感到尴尬。如果是在开会时赞扬别人,要更积极地放开一点,应收到开会赞扬的特殊效果。当别人计划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时,开头的赞扬能激励他下决心做出成绩,中间的赞扬有益于对方再接再厉,结尾的赞扬则可以肯定成绩,指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从而达到“赞扬一个,激励一批”的效果。
语言人际沟通的作用 篇2
正向能量身体语言指的是在面对面沟通中,能调动对方积极情绪、有利于情感互动、达成意向结果的积极开放的身体语言。
一、展现积极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可谓是身体中表达最丰富的部位,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专门研究脸部表情与内心关系。人类有几种基本情绪的表情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基本上难以抑制或隐瞒。但经过训练在某种程度上可控制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即人际沟通中,人能克服不利于自己的表情动作,尽可能展现具有正能量的身体语言。
众多面部表情中,情感互动最为直接有效和重要的是微笑和眼神。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过一个实验,要求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对屏幕上的照片进行选择,判断那些并不认识的面孔哪个更有能力。实验表明,学生对面露真诚微笑的面孔更具好感,当年州长和参议员的候选人被学生选中的超过70%。说明积极的面部表情,真诚的微笑和眼神,是这些州长、参议员取胜的一个因素。是获得好感、人心、政治资本的微妙条件。微笑是面部最积极的表情,是情绪互动最有效的手段。
眼睛被称作心灵的窗口,表达的内容最丰富最复杂也最隐秘,也最难掩饰。眼睛所表达的内容是其他身体语言不能相比的。英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喜欢对方时,眼睛会熠熠有神,瞳孔放大,甚至出现闪光灯眼。反之,不喜欢一个人或事物时,瞳孔收缩,眼睛眯起,眼眉下垂!人际交流中有“代表喜欢”的规律,即喜欢谁就会对谁多看几眼。工作中,假如老板睁大眼睛看你,可能对你的工作较满意。同理,如果你睁大眼睛看着合作伙伴,他也会接收到你表达出的诚意。面对面沟通中,眼睛注视的区域会对谈话结果造成影响。社交场合注视对方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眼睛和嘴巴组成的三角区域内,交谈中大约90%的时间目光会停留在这个三角区域。这种目光让人安心,没有侵略性;如果注视对方的目光从眼睛往上延伸到前额,会让他人感觉你的威严和可信。正式会议或重大商务谈判时,用这种目光不失为正确。若你的眼睛显得温和柔弱或怯懦无力,不妨练习这种威严的凝视;假如你的目光投向对方的脖子甚至更向下,会让对方感觉不自在,有被侵犯之感。因此,目光注视的区域和方位会对交谈结果产生影响。避免令人尴尬的目光,用恰当的目光为你的言辞增加威信,表现出肢体动作和言辞的一致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用触摸表示诚意
触摸是个人身体各部位之间或人与人之间通过触摸性动作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一种行为语言。①比如,人们思考问题时会托腮或轻拍额头;长者轻拍孩子的头:朋友间握手、拍肩、抚背等都属于触摸范围。人们通过这类动作,传递和表达不同的信息。自我触摸有些动作是在不自觉中发生的,当事者未必觉察,却无声无息地表达了当事者的态度。自我触摸:也叫“安慰行为”。人在紧张或伤心时,会产生寻求安慰的心理定势,最方便的莫过于自我触摸,下意识出现安慰行为。比如,咬手指是儿童时期遗留的动作,潜意识中有不安、害怕、缺乏安全感、不确定等意思。摸鼻子是人在心口不一、说谎时肢体的下意识行为。克林顿在莱温斯基案件作证时,频频摸鼻子的动作出卖了他。诸如此类流露内心情绪的触摸动作还有捂嘴,挠头等,在特定情境里,这些触摸动作会传达内心的不安,矛盾等情绪,应尽力避免。
互相触摸常见的是握手,我们会重视握手的基本礼仪,但是作为一种身体语言,握手能表达非常丰富的信息和情绪,有时能表达优势地位和支配权。比如,双方手掌上下位置表达的信息完全不同。握手时将对方手掌翻转,使你的手心朝上,手掌始终位于你的掌之上,传递给对方强烈的信号:“这个人有强烈的控制欲,并想将我纳入他的控制范围。最好提防他。”这种握手属于支配式握手,会使人戒备和不信任,对人际沟通,有消极作用;如果握手时对方将手掌翻转过来,手心向上,他的大脑会捕捉到令人舒适的信号,这是一种表示谦恭顺从的动作,称作“谦恭式握手”。这种握手让对方有优越感,觉得你愿意屈从于他;当有求于人或准备向对方道歉时,这样的握手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多数情况应采取平等式握手,即双方手掌均保持垂直于地面的姿势,以使双方产生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感觉。握手是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重要的一环,可根据时间地点场合人物,使用恰当方式,给对方真诚良好的印象。
三、用双手建立信任
手势语是十分丰富复杂的身体语言。如果表达诚意,建立信任,“展开双手”表示坦诚的开放式手势是首选动作。人们在袒露心扉或想说真话时,会无意间露出手掌,表示自己的清白,展示自身的诚意,完全是下意识动作。远古时代,部落之间表示友好时,双手张开高举,让对方看到手掌。经过漫长的演变,变成今天的这种手势。这样的动作会告诉你,他没有撒谎。演讲或面对面交流时,别人看不到你的手,或将双手置于口袋中,会给人留下拘谨封闭的印象。尤其是将手插在口袋中,是一个消极动作,会引起别人消极反应。在社交场合,重大隆重场合不要将手放进口袋里。双手离开别人的视线,就失去表现力,会让他人的信任感降低。
“尖塔式手势”:即双手十指相对或相交,近似塔尖的形状,大概是最具自信力动作。一般是大脑产生拔尖思想时,手做出的下意识动作,与自信高傲、“我比人强”的思维活动有关,多数自信的男人喜欢这一手势。尖塔形手势常出现在上下级交谈中,代表的是信心或自信。假如想说服对方,避免使用尖塔形手势,如想使自己显得胸有成竹,自信十足,不妨使用尖塔形手势。
“双臂交叉”经常使用,随处可见,表示的意义具有全球普遍性。但具体环境里,具有防卫、拒绝、抗议的意义,是消极非开放象征。交叉的体势,无论双手交叉,双腿交叉,还是双臂交叉,都构成一种“十”字状或“X”状,显示出一种矛盾,多种情况交互影响、紧张等心理因素,有消极、抵制、防御意思,一些特定场合应避免双臂交叉的动作。当谈话对象使用了这种身体语言,应考虑是否转换话题或想办法让他放开手臂。放开了手臂,彼此的交流可能会少些障碍,多些共同点。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转化谈话对象负能量的身体语言:让他看你手边的某一样东西,比如,手机上的图片,衣服品牌等:递给他某种东西,例如现场容易拿到的任何东西、饮品等:接近他并诚恳告诉他:非常希望听到他的意见,给他一个说话机会。他一旦说话表达自己的见解,自然会放开双臂。
腿部的动作也会流露出很多信息。英国的心理学家莫里斯:“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所流露的信息往往可信度越高”②,脚语”的表达更接近于人们的下意识,最诚实的部位。腿部的交叉,尤其是“美国式架腿”亦俗称的二郎腿,像一个“4”字型,由双腿封闭起来,构成一个三角形,身体上的这种三角形同样有警告的含义。这种姿势,可以扩大身体空间范围,加强对自身的保护。如上所述,交叉的体势,都有防御意味,是封闭非开放动作,我们和谈话对象有情感互动意愿时,应避免使用这类动作对交流有消极影响的。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避免使用身体交叉动作,对方通过这类动作传达出的信息应及时接受,想办法转化或化解。
四、着装要合乎时宜
服饰语指的是人们的穿着打扮,包括服装,鞋帽,饰品甚至交通工具,服饰因附着于人体而显示其意义。衣着时时刻刻都在传递信息。一般来说,“不同的穿着打扮体现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周围世界的不同态度。”③在香港立法会一次例行会议上,前特首董建华先生拒绝回答新当选的一位立法委员的问题,也不与他讨论问题,因为他看到这位委员一身T恤、牛仔裤之类的休闲打扮有悖于讨论严肃和重大问题的气氛和行为准则。着装不完全是个人审美喜好,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尤其在重大,严肃、正式场合,着装不当,会让人怀疑你的态度、能力等。
在工作及公务范畴里,衣着得体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首先要做到“整洁、美观、得体”;其次要“合己、合时、合俗”。合己即要合乎自己的年龄,身材,身份,即要与自身形象相和谐,与社会角色相协调;合时,即与时间,地点,出入场合协调,也不能过于超前或落伍;合俗:遵守着装上约定俗成的规矩以及各地各国的风俗习惯,同时色彩相和谐,搭配相和谐。男士公务场合着装注意“三个三”,首先是三色原则:全身服饰颜色不超过三个色系;其次是三一定律,鞋、皮带、公文包三色一致;再次是三大禁忌:忌穿西装不拆商标;忌穿西装配丝袜(一般选择色调与西装相近的棉袜,不穿白袜);忌领带打法出错。女士公务场合着装注意问题,“五不”:不穿皮裙,尤其是黑皮裙;正式场合不光腿;不穿戳破的袜子;鞋袜不配套;不能三截腿。“六忌”:忌过于杂乱;忌过于鲜艳;忌过于暴露;忌过于透视;忌过于短小;忌过于紧身。职业女性要学会遵守“流行中的保守、保守中的流行”的原则。穿着细事切莫等闲看,服饰不是一块没有生命的遮羞布,而是一种社会工具,它向社会中其他成员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是什么个性的人?我是不是有能力?我是不是重视工作?我是否合群?
以上所涉及的身体语言,几乎是日常人际交往时使用的非语言表达。正向能量身体语言的应用,对于改变习惯,提升个人形象、展现个人修养,关注交往对象的思想情绪、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正向能量身体语言的表达与应用,对改变习惯,提升个人形象、展现个人修养,关注交往对象的思想情绪,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十分重要。
关键词:正向能量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触摸,手势语,服饰语
注释
1李杰群主,编.非语言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1.
2亚伦·皮斯,芭芭拉·皮斯.王甜甜,黄佼,译.身体语言密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166.
语言人际沟通的作用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6-0059-02
【作者简介】陈玉中,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江苏射阳,224300)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近来读到著名心理学家雷登·博格斯先生曾经进行过的一个人际沟通的心理实验,不禁联想到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觉得真该好好地从中吸取一些借鉴。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雷登·博格斯先生对学生一口气说了10个词汇,这些词汇包括“深夜”“442”“投篮”“啤酒”“梦想”等,然后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写下自己听到的词汇。
实验结果表明:1.几乎没有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写对所有的词汇;2.大多数人只能写出第一个词和最后一个词,第一个词和最后一个词被写出来的几率最高;3.“442”被不少人写成“422”,但是足球迷们都写对了;4.有人会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加工信息,改变词汇,比如,把“投篮”写成“篮球赛”。
接着,雷登·博格斯先生又做了一个实验。他一口气说出了20个词汇,同样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写下自己听到的词汇。结果发现,学生写对的词汇量并不会因为听到的词汇量增加也随之增加,有人的正确率甚至下降了。
最后,他为我们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话语组织规则:
第一,话语能短则短,言简意赅,不要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因为没有人能记住你讲话的全部内容;
第二,心理学研究表明,材料的首尾,是容易记住,不容易被人们遗忘的,而中间部分则常常较难识记,也很容易遗忘;
第三,我们谈话的内容尽量要考虑谈话对象的兴趣点和理解能力;
第四,在谈话时,我们重复某些关键词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容易混淆、误解的重要内容,更不能一带而过。
以此观照教师在语文课上的语言,真的有脸红乃至汗颜的感觉。平日里,我们在课堂上不知对学生说了多少不该说、说了也白说的话。面对学生在课堂走神打瞌睡等现象,还常常埋怨他们不晓得好歹,一点也不懂得珍惜教师苦口婆心的教导。有的教师还为此对学生吹胡子瞪眼地加以训斥,结果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师生关系,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严重的还会在课堂上搞点小破坏。殊不知,原来这些恰恰都是我们自己造的“孽”。
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说话呢?愚以为应当借鉴雷登·博格斯先生的上述实验成果,致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当说则短,切忌娓娓道来,喋喋不休
语文教师较之其他学科的教师,普遍比较能说。但是我们也得坚持“当说则短”的原则,尤其要避免那种不问青红皂白,总是娓娓道来、喋喋不休的做法。
譬如,有教师教学《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设计了一个以作者的故事导入的环节。他在教学时,先给学生卖了个关子,说“有这么一个人”,接下来便从这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仕途履职到婚姻家庭娓娓道来,最后引出“这个人”对亡妻的思念,并揭开谜底——“这个人”就是苏轼,再说明本堂课要学习的作品。
当然,以故事作为起始课的导入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由于他把这个故事讲得太过“峰回路转”了,所以学生起先产生的一点兴趣,也被他的喋喋不休磨灭,更不可能记住他“讲话的全部内容”。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既不能激发学生课文学习的兴趣,又浪费了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
其实,如果我们结合学生已经学习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作品的实际,从“豪放派”词风切入,以诗人词风的另一面引出这首表达作者“凄伤哀痛”之情的婉约之作,只需要三言两语,便可激发学生阅读、学习本文的欲望。
二、当说则要,切忌平铺直叙,无足轻重
在语文课上,我们往往要根据文本内容的实际,以及学生阅读理解的需要,作一些必要的背景介绍或知识链接等的说话。此时也请务必坚持“当说则要”的原则,要力求抓住要点或关键,千万不要无足轻重地泛泛而谈,使学生“昏昏然,不知其所以然”。即使有的教师利用印制学案或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来向学生介绍此类知识,也需要重点突出,切不可平铺直叙,以免使学生不得其要。
我们要借鉴雷登·博格斯先生“材料的首尾,是我们容易记住,不容易被人们遗忘的,而中间部分则常常识记较难,也很容易遗忘”的实验成果,在讲解时力求将要点运用“论点”或“结论”的形式,在讲话开始时提出,或在讲话结束时归纳,以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当说则明,切忌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在语文课上,有两种话,我们是必须要说的。一种是向学生分派学习任务或提出学习要求时的指令性话语;另一种是在学生就某个问题作出回答之后的评价性话语。当我们在这两种情况下说话时,一定要做到清楚明白,是非分明,不要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譬如,我们在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思考某些问题时,就必须对读书的要求,诸如读全文,还是读某些段落;是朗读,还是默读,或自由选择读书方式;思考问题,是独立思考,还是同桌商量,还是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交流,等等,都要说得清清楚楚,相关的要求要让所有学生都明明白白。
再如,我们在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作出评价时,也必须以极其严肃的态度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看法,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切忌不置可否,陷学生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境地。对那些特别重要的,或极容易使学生混淆的概念或问题,必要时可采用重复的办法加以强调,因为雷登·博格斯先生的实验已经证明“在谈话时,我们重复某些关键词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容易混淆、误解的重要内容,更不能一带而过”。
四、当说则趣,切忌自我陶醉,目中无人
为什么在雷登·博格斯的实验中“442”一词被“足球迷们都写对了”,其关键是兴趣的作用(442阵型是足球运动场上选手的一种站位方式)。人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或能激起共鸣的话更容易入耳入心。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无论是传达学习的指令,还是做教学环节或板块间的过渡,还是对学生的作答进行点评或作必要的拓展补充等,都应该心中装着学生,在准确简明的同时讲究说话要有趣,尽最大可能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要做到这一点,是得下一番苦功夫的。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在一次专家讲座时勉励教师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可以练出来的。特别是刚入行的教师,要下苦功夫过好语言关。要将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都先写下来,然后反复地加以修改并进行试说,待了然于胸之后再走进课堂。你的这种“口头化的书面语”的本领练成了,语言自然就会既简明又生动,且具有文采,学生自然也就喜欢听你的课,甚至热爱你所教的学科。
人际沟通的重要意义 篇4
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交往,人际交往最基本的方式即是运用语言等人类所特有的符号系统和他人进行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即人际沟通。人际沟通还在人际关系协调中起着重要作用。人际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前提和条件,人际关系是人际沟通的基础,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人际沟通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人们只有通过相互的沟通,才能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了解,才能达到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的活动目标。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人际沟通是人们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通过信息沟通,我们了解周围的许多情况,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及时调整我们的行为,使我们的目标得以实现。
其次,人际沟通具有心理保健功能,即它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能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人际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赖以同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沟通,保证了个人的安全感,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如果沟通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人际间的沟通对于个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行为。
最后,人际沟通还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它提供了人们身心发展所必需的信息资源。通过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交流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等,为个体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性刺激,从而保证了个体社会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与他人沟通的范围日益广阔,接受各种社会思想,形成一定的道德体系,逐渐完成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生发展课题,社会意识由低级向高级迈进,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如何进行高效的人际沟通 篇5
一、如何辨识不同的性格特征
对于人的性格分类,国际上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九型人格、星座、血型、心理学中血质理论和生辰八字等。有些具有科学依据,有些只为博得人们的一笑。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两位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性格解析学,后经过十多年在全世界的普及和推广,人们认为比较通俗易懂,而且比较准确,容易掌握。
1.人类的性格差异
人类的性格是有差异的,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要负责节奏感、空间感、想象力、色彩感和经验度,所以人是否感性取决于左脑。一般来说,通过多练习使用右手,可以达到开发左脑的目的。右脑负责逻辑、词汇、数据、分析和思考判断力,常使用左手可以锻炼右脑。哲学家、思想家的思维能力很强,很理性,这是由右脑决定的。
中国人天生比较感性,不喜欢数字、逻辑。在《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中,提到中国人都是模糊性思维,批评中国的干部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模糊主义者,讲到中国人有四大发明、地震仪但没有形成天文学,有中医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有火药发明但没有形成化学,有很多的发明但没有形成物理学,有巧匠鲁班但也没有形成科学,这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的逻辑能力、抽象能力不够,但是感性能力却较多。所以,人的性格要进行两方面的平衡。
2.人际性格解析法
人的性格按照外向、内向、重人际和重事物分为四种性格,分别为活泼型、力量型、和平型和分析型。如图1所示。
图1 人际性格解析法
人际性格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外向人是急性子,走路快、说话快、反应快、办事快,口头禅常是“快一点”、“急死人了”等。内向人是慢性子,走路慢、说话慢、反应慢、办事慢,口头禅常是“不要急”、“慢慢来”、“等等我”等。内敛、内向、含蓄的人称为内向人,相反的性格称为外向人;重人际的人感性,重事物的人理性。重人际的人喜欢与人打交道,是热血动物,好交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有侠客心肠,这类人热情好客;与此相反,重事物的人理智、冷静、残酷无情。
活泼型
外向、重人际的人称为活泼型。
代表动物。活泼型性格的代表性动物是孔雀、猴子。代表颜色。活泼型性格的人用红颜色来代表表现欲。
行为特征。活泼型的人喜欢炫耀、张扬、吹牛皮、说大话,能够透过人际关系完成任务,而且人缘好,外向、乐观、热心、大方、健谈,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影响力,能够让人信赖、喜欢,注重人际关系,但容易情绪化,自我评价很高,有自恋狂倾向,喜欢吸引大众的注意,爱出风头。
管理要点。活泼型的人喜欢抛头露面,可以搞外交、社联、演讲比赛等,喜欢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并有创意的工作,而不是机械重复地工作。工作中的重担不要交给活泼型的人,活泼型的人有畏难情趣,而且做事情绪化,碰到困难就像泄气的皮球,善于找借口。活泼型的人做事常常虎头蛇尾,不精细,所以对于活泼型人做事需要加强过程监控。
适合的工作。活泼型的人比较适合影视工作、文艺工作、开拓型的营销或公关工作、团委书记等。
力量型
外向、重事物的人称为力量型。
代表动物。力量型的代表性动物是狮子、老虎。代表颜色。力量型用黄颜色来代表欲望和控制欲。
行为特征。力量型的人重视成果和控制,对人要求严格,但不太重视人际关系,讲话容易得罪人,作风强势,没有耐心,讲求效率,具有霸道、有力、直接、快速、指挥的特点,并且高度自信,有远见,很果断,有责任心,竞争好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
管理要点。管理者可以把重担压给力量型的人,力量型的人需要授权和信任,力量型的下属常常是非正式群体的意见领袖,可以用“招安”的方式充分发挥其作用。
适合的工作。力量型的人比较适合做领导、主管,当一群人不知道往何处去时,力量型的人会站出来指明方向,并带头走下去。力量型的人喜欢打斗,从不屈服,吃软不吃硬,通常都不是泛泛之辈,不是最高领导层,就是江洋大盗,要不就是流亡海外的反对派领导人。
和平型
内向、重人际的人称为和平型。
代表动物。和平型的代表性动物是熊猫、海豚。代表颜色。和平型用绿颜色来代表安稳欲。
行为特征。和平型的人具有合作、支持、可靠、友善的特点,对人高度忠诚,是很好的听众而且非常合群,喜欢在固定的结构模式下工作,起步比较慢,不喜欢改变和订立目标,因为自身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所以不喜欢找别人分担,同时可能对自己和别人要求不够严格,比较松懈,并且不爱在群众面前表现,比较不积极,但有耐心,自我控制力很强。
管理要点。和平型的人可以调节是非,做为平衡力量,容易随大流。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和平型,中国北方人比较偏力量型,南方人比较偏和平型,南方人的力量不是外显的力量,而是包含在里面的力量。
分析型
内向、重事物的人称为分析型。
代表动物。分析型的代表性动物是猫头鹰、啄木鸟。代表颜色。分析型用蓝颜色来代表探索欲。
行为特征。分析型的人很注重细节,高标准,是完美主义者,能够以知识和事实来掌握事态的情势,具有高超的分析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但容易忽视说服技巧和人际关系,讲求事实、资料和客观,喜欢批评,但很客气、礼貌、精确、正确、挑剔。
管理要点。企业管理者可以把技术性、专业性、爱得罪人和挑刺儿的工作交给分析型的人。这类人不喜欢人际交往,工作上非常孤傲,对于这样的下属,要给予人际方面的支持,创造好的人际环境,帮助其融洽关系。
适合的工作。分析型的人比较适合做会计、医生、律师、品管、电脑软件师、工程师、质量管理和科学研究。这种类型的人非常严谨,循规蹈矩,按章办事,可能创新方面存在欠缺。
和谐型
和谐型的人身上具有以上四种性格,其最大的性格就是没有性格,能够根据外部环境恰如其分地改变自身的性格,所以常被称为“变色龙”。
二、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沟通
1.与活泼型人的沟通方式
与活泼型的人沟通时,要专心倾听,真诚赞赏对方,并适当地幽默搞笑,要花时间和对方建立关系和好感,营造欢乐的气氛,要经常谈论理想目标和未来,较少谈论技术细节,要常谈论知名的客户,并提供证据以吸引对方,要将沟通聚焦于身份、荣誉、名望、地位等,并需要与对方交换想法,维持良好的社交感觉,可以常常讨论成功之道,常常和对方保持联络,并且带对方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2.与力量型人的沟通方式
与力量型的人沟通时,要尊重权威,承担责任,而且要直截了当、简明扼要,表现出专业、有才干的形象,要形成严谨的准备、过程和结果,要能够提供充分的数据和事实资料,多问选择题、少问判断题、不问问答题,可以提出多个备选方案供对方选择,可以和其讨论成果,关注目标绩效是否达成,但要避免直接的对抗,因为会产生强烈的反弹,力量型人常常吃软不吃硬。
3.与和平型人的沟通方式
与和平型的人沟通时,要对其表达个人的关心,体贴入微,找出其与自身的共同点、共同话题,以轻松、友善、私交的方式沟通交谈,并带领其达成目标的方向,并且告诉对方自身能够提供帮助,了解对方起步慢而且会拖延的个性,对方以安全稳定为最主要的目标,提供特定的稳健方案和最低的风险。
4.与分析型人的沟通方式
与分析型的人沟通时,要从专业技术角度做严谨的专业分析,要具有业内人士的专业和技术表现,要条理逻辑清晰,列出详细的数据、资料、事实、证据,客观地列出自身提案的优点和缺点,在对方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之前就先提出,并且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要做出明确的承诺和书面保证以及详细的进度计划,要不断地肯定认同对方,不要与其争执、辩论,因为分析型的人最喜欢跟别人争辩,争辩的目的是告诉别人真理只有一个。
三、如何运用语言表达的技巧
1.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
建立有效的沟通时,需要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第一,准确、有效地表达自身的信息; 第二,建立良好的感觉及和谐的气氛; 第三,给对方一些空间,不要施压、勉强; 第四,同理心地倾听,了解对方真实的意图; 第五,具备专业高效的语言表达沟通技巧。
2.沟通的语言表达技巧
在进行语言沟通时,语言表达的技巧主要包括: 第一,复述小结,委婉修正; 第二,感性回应,分享感受; 第三,假借他人,外泄内心; 第四,先跟后带,附和引导; 第五,隐喻比拟,含蓄暗示。
3.“上推下切”的语言技巧
“下切”
“下切”是指沿着谈论话题往下切,找更深的细节和话题进行讨论。“上推”
“上堆”是指就谈论话题,找不到共同点,往上找更大的共同点,做更大范围的共同点。“平行”
“平行”是指引导出其他可能,找出其他不同的选择。
以寻找新工作为例,“上推”是指证明自身能力,开心快乐,实现人生价值;“下切”是指收入福利,文化人际关系,培训升迁发展等;“平行”是指新工作外的其他办法,可以自我创业,可以与人合伙或者做自由职业顾问。
与人沟通时,要学会“上推”,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共同点;学会“平行”,试着寻找其他替代;学会“下切”,沿着话题谈更具体的细节。
4.高效人际沟通的重要提示
从心理学角度讲,进行高效的人际沟通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灵活适应的沟通,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没有前后两分钟是一样的; 第二,人不能控制或推动另一个人,只能推动自己,给别人一些空间; 第三,沟通的效果决定于对方的回应,有效果胜过有道理和说得对; 第四,要直接面对面,坦白诚恳,要有一颗善意关怀的心; 第五,要寻找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培养共同语言; 第六,凡事都有三种以上解决方法,要找出变化和突破。
四、如何掌握人际沟通的策略
1.人际沟通的五大基本策略
总体来说,人际沟通的五大基本策略包括: 目标和底线
要认清自身的目标,坚持最后的底线不能让步,对于某一问题可以由大家共同参与,但要由自己做出最后决定。
消除障碍
解除对方的武装戒备,让其充分宣泄情绪,并洞察对方的身体语言,捕捉能够泄露真实信息的肢体动作、神态表情等。
尊重人性
要时时肯定对方,尊重人性心理,能够让对方找到良好感觉,一切皆可沟通。让步再进步
要先让对方一步,再行引导前跳,要通过“幽默”这一沟通良剂,让双赢最终获得胜利。寻找共同点
要建立起同理心,因为都是一家人,要进行完整的沟通,可以多次提要求。
2.冲突的配方——寻找共同点 在沟通中,经常存在一些利益冲突,冲突的配方就是寻找共同点。首先,强迫对方不行,对方不会答应;其次,躲避双输,不谈论冲突话题,损失利益不好,解决冲突的最佳方式是互利和双赢。
支撑性沟通
20世纪的商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21世纪的商场如情场,是卿卿我我,暗送秋波,也就是共赢。要想达到共赢目的,需要做支撑性沟通,支撑性沟通具有四个特点:理解相容、描述具体、无关人格、合作双赢。
要点提示
支撑性沟通的特点: ① 理解相容; ② 描述具体; ③ 无关人格; ④ 合作双赢。赢得合作的沟通技巧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沟通,要以诚心待人,命由相改,相由心生,懂得镜面反射定律——自己如何对待对方,对方就会如何对待自己。
一般来说,赢得合作的沟通技巧主要包括: 第一,用建议代替直言; 第二,提问题代替批评; 第三,让对方说出期望; 第四,诉求共同的利益; 第五,顾及别人的自尊。
通过很好的沟通,能够达成双方利益合作,才是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
五、如何进行公众演讲的沟通
通常来说,有十八种经理人演讲技巧: 第一,主题论点提炼精; 第二,内容匹配要裁剪; 第三,素材支持正贴切; 第四,体态形象合礼仪; 第五,辅助工具多媒介; 第六,重点简介开场白; 第七,妙用好奇和悬疑; 第八,克服讲台恐惧感; 第九,突破外壳是关键; 第十,理性感性巧搭配; 第十一,通俗语感好理解; 第十二,语音语调和节奏; 第十三,形象语言爬阶梯; 第十四,故事笑话讲精彩; 第十五,起承转合连环计; 第十六,参与互动小游戏; 第十七,提问思考兴趣点; 第十八,肯定回答多鼓励。
人际沟通的演讲稿 篇6
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言语交往。“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成语形象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在销售活动中,听者应看着对方,表示关注;而讲话者不宜再迎视对方的目光,除非两人关系已密切到了可直接“以目传情”。讲话者说完最后一句话时,才将目光移到对方的眼睛。这是在表示一种询问“你认为我的话对吗?”或者暗示对方“现在该论到你讲了”。
在人们交往和销售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注视还因人的地位和自信而异。推销学家在一次实验中,让两个互不相识的女大学生共同讨论问题,预先对其中一个说,她的交谈对象是个研究生,同时却告知另一个人说,她的交谈对象是个高考多次落第的中学生。观察结果,自以为自已地位高的女学生,在听和说的过程中都充满自信地凝视对方,而自以为地位低的女学生说话时很少注视对方。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观察到,往往主动者更多地注视对方,而被动者较少迎视对方的目光。
人际沟通处理技巧2、衣着
在谈判桌上,人的衣着也在传播信息与对方沟通。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说:“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型,它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
衣着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人们常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穿某种衣服来表达心中的思想和建议要求。在销售交往中,人们总是恰当地选择与环境、场合和对手相称的服装衣着。谈判桌上,可以说衣着是销售者“自我形象”的延伸扩展。同样一个人,穿着打扮不同,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对交往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美国有位营销专家做过一个实验,他本人以不同的打扮出现在同一地点。当他身穿西服以绅士模样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或问时间的人,大多彬彬有礼,而且本身看来基本上是绅士阶层的人;当他打扮成无业游民时,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汉,或是来找火借烟的。
人际沟通处理技巧3、体势
达芬·奇曾说过,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的运动来表现。同样,销售与人际往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特定的态度,表达特定的涵义。
销售人员的体势会流露出他的态度。身体各部分肌肉如果绷得很紧,可能是由于内心紧张、拘谨,在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交往中常会如此。推销专家认为,身体的放松是一种信息传播行为。向后倾斜15度以上是极其放松。人的思想感情会从体势中反映出来,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热情和兴趣;微微起身,表示谦恭有礼;身体后仰,显得若无其事和轻慢;侧转身子,表示嫌恶和轻蔑;背朝人家,表示不屑理睬;拂袖离去,则是拒绝交往的表示。
我国文化传统很重视交往中的姿态,认为这是一个人是否有教养的表现,因此素有大丈夫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之说。在日本,百货商场对职员的鞠躬弯腰还有具体的标准:欢迎顾客时鞠躬30度,陪顾客选购商品时鞠躬45度,对离去的顾客鞠躬45度,表示真诚的道歉鞠躬90度。
语言人际沟通的作用 篇7
关键词:语言,心理护理,精神病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课题研究之前, 抽取我院的71例精神病患者资料。经过整理得出, 71名患者的年龄在21~58岁之间;其中, 男性患者39人, 女性患者32人。在71名患者当中, 有37例是还有精神分裂症, 存在一定的心境障碍, 31例是癫痫所引发的精神障碍, 其余3例属于其他病因。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开展, 要以患者的角度出发, 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首先,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丰富的护理知识以及周到、体贴服务的同时, 还要注意在与患者交流时的态度、语气和表情。由于精神病患者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对外界的的事物较为恐惧, 多存在怀疑的心态。因此, 护理人员要以亲切、温和的态度与病患进行交流, 消除患者的抵触心理, 建立起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 是接下来护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其次, 由于每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尽相同, 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对每个病患的性格特征有具体的了解, 通过观察, 并做好记录, 以免混淆。这样在开展护理工作时, 就可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病患采取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心理干预, 所记录的内容就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参考。再次, 精神病患者通常会以情绪的强烈变化体现出病情的基本情况, 对精神病患者的质量要在药物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下进行, 护理人员要通过自身的临床经验以及专业的护理知识, 对病患进行科学的、合理的、人性化的心理疏通辅导, 同时根据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病人的病情特点和性格特征, 采取不同的心理质量方案, 使患者能够树立起积极、健康的形态来面对接下来的治疗, 帮助患者正视自己的患病情况, 并积极的配合治疗与心理疏导。
1.2.2 语言沟通
语言的表达与沟通能够很好的起到心理辅导作用, 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首先,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是, 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因为精神病患者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 安静、温馨的环境有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在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保持面带微笑, 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谈话氛围, 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谈话内容要积极向上, 避免谈论一些消极、负面的话题, 也尽量不要触及患者的隐私。其次, 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鼓励式的心理暗示, 切记不要对患者进行恐吓、嘲讽, 这样只会恶化患者的病情。要对患者采取精神鼓励的心理干预办法,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强化患者的认同感。在进行鼓励行为的同时, 可以在其中加大心理暗示, 有助于打开患者的心扉。当患者做出积极行动时, 要加大暗示力度, 进一步鼓励患者, 通过语言沟通达到心理暗示的最终目的。最后,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时, 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在进行心理辅导治疗时, 为达到治疗目的, 护理人员在进行指令性语言的交流时, 态度不可生硬, 也以缓和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严肃、拘束的环境都会使患者产生抵触心理, 这样会致使治疗的失效或是中断。还是要结合患者的自身性格特点以及患病情况, 对语言沟通时的语气、态度进行调整。
2 结果
在对71名患者采取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后, 多数患者的病情都有所好转, 患者的心理障碍、心理负担都有所减轻, 也能够重拾信心, 积极面对生活。实验说明,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对精神病患者有着病情恢复的重要作用, 因此, 合理的、科学的进行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 对精神病护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具体作用
3.1 积极的暗示可以使病人精神振奋, 信心百倍病人中有的易受暗示, 有的受暗示性差, 这种个体差异与人的气质、性格、年龄、文化水平和说话对象都有关系。怎样使患者受到积极的暗示?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首先在病人的心目中树立威信, 使病人觉得护理人员可敬可亲, 值得信赖。怎样才能在病人中树立护理人员的威信呢?需要护理人员工作积极严肃认真, 从理论和技术上有过硬的本领, 服务态度和蔼, 对病人体贴入微, 行为举止要庄重大方。在精神病人中, 易受暗示的是癔病, 高度的暗示性, 使病人很轻易接受周围人的言语、行为、态度的影响。病人的暗示性, 取决于病人的情感倾向, 如果病人对这件事或某个人的情感有倾向性, 则易受暗示, 如果缺乏情感联系, 则难于接受暗示,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多与病人交谈, 使病人和护士之间建立感情。积极的语言暗示对癔病的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3.2 护理人员对病人的鼓励, 是对病人的心理支持, 可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积极性, 护士应学会对不同的病人说不同的鼓励性的话, 如一位有自知力精神分裂症患者, 怕花钱治不好, 又怕别人知道他有精神病, 思家心切, 不安心住院, 护士说:“留着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您有技术, 治好病后可继续上班挣钱, 您说是病重要还是想家重要?”“治病重要”, “您如果想家, 我们通知您父母来看望您好不好, 我们这里是治您病的专科, 比您重的都治好了, 您这病一定能治好。治病需要有个过程, 贵在坚持, 既来之则安之, 吃好睡好, 配合治疗病会慢慢好起来的”病人听后安静下来,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二个月后痊愈出院。
3.3 对病人实行指令性语言也是护理过程必须的, 但语气不能生硬, 尤其对抑郁病人、躁狂病人和癫痫性格的人, 当这些病人伴发其他疾病或做某些必要的检查时, 应耐心和病人说明, 如病人抽空腹血化验, 可以告诉病人:“明晨不得进食, 抽空腹血化验”语气缓和病人就很快接受。若语气不同, 或解释不够, 效果会适得其反。安慰性语言对病人的心情影响很大, 那种温暖对患者来讲是泌人肺腑的, 因此, 护士应学会安慰性语言。有一些女病人因牵挂孩子、丈夫, 又哭又闹要求回家, 可安慰说:“要安心养病, 有很多孩子, 大人不在家会更乖、更懂事, 您的丈夫会把孩子照顾好的”, 病人心理负担减轻, 几句安慰性的话使病人情绪稳定下来。
综上所述, 在我们为精神病病患营造了优雅、温馨的基础环境之后, 还应在心理护理过程中, 通过良好的语言沟通为病患带来一个愉悦、轻松的心理环境。因此, 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以及良好的语言沟通, 可以有效地提高对精神病病患的治疗效果, 有利于避免或是减少病情的复发, 加速恢复, 都具有极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瑞珍.浅谈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11) .
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方法浅析 篇8
【关键词】护理 人际沟通课程 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与人之间离不开沟通与交流。当今护理行业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人际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中,教学方式不能单单从理论入手,应当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因此,在人际沟通的教学方面,应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如何才能顺利完成这项教学任务是当前我们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现将本人对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几点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提高学生对人际沟通的重视程度
在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对其不加重视,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已熟练掌握了人际沟通能力,而且,学生未真正踏入社会生活,缺少对人际沟通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运用生活实例揭示人际沟通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指出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应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还应培养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当今社会护患纠纷频频发生,可从这一方向入手,从避免护患纠纷,协调病患与医务人员的关系等方面讲述人际沟通的作用,为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创造条件[2]。
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针对考试,而是培养学生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教师要鼓励不擅长交流的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内向腼腆的学生多与活泼开朗的学生交流学习,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以理论知识为辅,注重人际沟通的实践性
为了促进学生对人际沟通课程的深入了解,应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在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前提下,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讲解简单易懂的知识时,可先通过对理论的讲述,加深学生的印象后进行实践,以便实践的顺利进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如果理论知识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可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活动,再对理论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实践中对教学知识有切身感受,加大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講授《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时,可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模拟演示,从交流活动中感受影响沟通的因素,再对学生的感受做出理论总结。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从全面的知识讲授者变为参与者融入实践活动中。运用这种实践式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人际沟通
(一)情景模拟练习
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素材,模拟情境,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锻炼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与病患沟通的有效方法,更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组织医院实习
在学生未踏入社会前,先带领学生到医院亲身感受周围的环境以及护士和病患的交流,努力学习护士身上和蔼友善、真诚热情的工作态度,结合自身所学知识不断完善自我。在实习过程中,尝试主动与病患交流,多聊轻松愉快的话题,促进沟通气氛的和谐自然。
(三)提倡学生自主分析与辩论
提出一些生活实例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如在讲授《沟通技巧》时,找出几个护患纠纷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及自己的看法[3]。对案例中人物的行为加以评价,提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最后,由老师针对学生的发言和看法做出恰当总结,纠正其中的错误。这一自主分析讨论方法的运用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沟通的技巧,使其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游刃有余,更能培养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四、注重教学细节,给予学生正确指导
虽然全新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但在操作过程中,仍需老师从旁耐心指导。在人际沟通课程的讲授与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细节的讲解和指导。例如在《非语言沟通》章节的授课过程中,从课程细节入手,在学生掌握护士基本工作礼仪和日常礼仪的基础上,注意表情、眼神、动作、手势等非自然语言的沟通交流,通过对病患非语言行为的细心观察,理解他想表达的真实感受。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进行点评和纠正,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五、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全新的教学模式下人际沟通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4]。在护理工作中,无论是护患关系、护际关系,还是医护关系的发展,都离不开人际沟通,有效的人际沟通是连接人与人情感的桥梁,对维护社会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际沟通课程的开设必不可少,它对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芸,李焕.小讲课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767-768.
[2]余晓波.讨论式教学法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6):1945-1947.
[3]刘淼.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5(18):166-167.
对于人际沟通交往行为的认识 篇9
04茅电20041796张艺鹏
如何搞好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在说明该问题之前,先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要搞好人际关系。如果没有必要,技术上的讨论也就没有了价值。从心理上讲,不管身份高低,每个人都希望受人欢迎,因为受人欢迎意味着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老师希望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同样希望老师喜欢自己。一个人可能一时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他,但是他不可能所有的时候都不在乎。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受人欢迎是在我们一出生时就注定了的,因为我们总是不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地生存。
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许多人共同存在的认识上的两个误区。一是对人际关系抱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在人际关系上过分讲究谋略。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感受,既满足自己,又尊重别人。下面有几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原则:
1、人际关系的真诚原则。真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自我防卫。越是好的人际关系越需要关系的双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实想法与人交流。当然,这样做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装起来是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的。
2、人际关系的主动原则。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受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好感。
3、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人们之间的善意和恶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况下,真诚换来真诚,敌意招致敌意。因此,与人交往应以良好的动机出发。
4、人际关系的平等原则。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体验到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脸色行事,就无法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关系。
在明白了以上的问题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怎样才能顺利的与他人建立起联系,特别是对初次见面的人或者是在某些重要的社交场合,如何谈吐举止才能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才不会引起他人的不适呢?
这里我们就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和礼节了,那么什么是礼仪和礼节呢?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所共同遵守的礼节、仪式,即必须严格遵守的一种礼貌行为规范和法则。礼仪和礼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礼节是待人接物的规矩,表示尊敬、祝颂、哀悼等,属于礼仪行为规范。这些规矩往往是约定俗成、相沿成习的。礼仪和礼节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而礼节则是这种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在举行婚礼仪式时,夫妻互拜、互赠礼物,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就属于礼仪的一种具体礼节。
2、礼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礼节则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变而有所变化。中国是一个礼仪大国,远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就非常重视礼节,并把礼节作为约束人们的行为和安邦治国的一个重要手段。统治阶级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很多礼节已被逐步淘汰。但礼仪则变化较小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礼仪一般是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下运用,而礼节则是人们日常交际也要运用的一些具体规则。很明显,礼仪是针对公关交际活动的整体而言的,礼节不仅在正规交际场合中常用,在非正规交际活动中也常用。例如,公关交际场合中常用的握手、问候就只是一种具体礼节。
以下用几个比较常见的公关与职场礼仪来对如何正确的处理人际沟通行为做一个介绍: 庆祝活动中社交交往礼仪
庆祝活动是为重大节日、纪念日举办的。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私人之间友好往来祝贺。如生日纪念、结婚日以及获得重大奖励或授予重要学位时,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表示祝贺。二是民间庆祝活动。如我过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十二月三十的除夕、正月初一的春节等。三是官方庆祝活动。如国庆节、建军节、建交纪念日、友好条约签订日、著名人士诞辰日等。一般举行招待会、联欢会、文娱晚会,邀请各界人士参加。特别重大的活动可互派代表或代表团。若是跨地区、跨省市、跨国界的庆祝活动可通过电函祝贺。
无论是以主人身份主持庆祝活动,还是以宾客身份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庆祝活动,对于公关人员来说都是开展公关活动的良机。如果是主持这些活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对客人一律要以礼相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细致地做好迎接、安排席位、送别等环节的工作,不要使任何一位客人感到受到冷遇。第二,对重要宾客如政府要人、社会名流、新闻界人士、合作伙伴、外宾要给予特殊关照,应有专门的休息室供这些宾客休息。如有可能还要安排他们作简短讲话,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感到受到了尊重,又可以为庆祝活动增辉。第三,对重要宾客除发出请柬外,还应在活动前通过信函或电话表示感谢,并慰问是否劳累。第四,主持人应在活动中始终保持喜庆愉快的表情和精力充沛的神态,即使遇到一些不幸的事或身体疲劳也应如此,否则是对来宾的不尊重、不礼貌。第五,个人卫生以及衣着举止要给人一种整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的感觉。
公关人员如果以客人身份参加庆祝活动,要求做到: 第一,不迟到、不早退,尽量参加活动的全过程,以表示对主办单位的支持和尊重。第二,争取机会发表祝词,这样既可以加深和主办单位的感情,又可以宣传自己,提高知名度。第三,利用活动多结识一些新朋友。第四,不在庆祝活动中讲有损于主办单位形象的话,不在庆祝活动中拒绝主人的各项要求,实在做不到时要讲明实情。第五,对主办单位的人士彬彬有礼、热情问候,对活动中的所有客人要尊重。第六,不喧宾夺主,摆正自己的位置。
舞会和晚会礼仪
舞会和晚会是颇受人们欢迎的一种社交活动。舞会一般在晚上举行,有大型舞会、一般社交舞会和家庭舞会几种形式,时间约为3小时,遇有重大喜庆节日可延长至5~6小时。晚会是晚上举行的娱乐活动,与舞会不同处在于以演出节目为主。
要定好舞会的时间,应提前向客人发出邀请,并说明起止时间,以方便客人安排时间。对已婚者,一般要请夫妇二人。邀请的男女客人的人数要大致相等。
参加舞会时仪容要整洁,举止要文明,不要穿短裤、背心、拖鞋跳舞。最好不吃蒜葱等有强烈刺激气味的食物,也不宜喝酒。当患病、身体不适或感到疲倦时,最好不要勉强参加舞会,否则,因此引起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对舞伴都是不礼貌的。
参加舞会的男女都可以主动邀请别人共舞,但一般是男方向女方主动发出邀请。男邀女共舞时,可到对方面前点头示意并伸出右手请舞或说声:“我可以请您跳舞吗?”女邀男共舞时,可大方地走到男的面前说声: “请你带我跳舞,可以吗?” 一般情况下不要拒绝邀请者的要求,无故拒绝是不礼貌的,如确实太累或别的原因不想跳,可委婉、简要地解释一下。一旦接受邀请,就应同对方跳至一曲终了,不要半途单方退场。
跳舞时要保持良好的风度和正确的舞姿。整个身体要始终保持平、正、直、稳。男方的右手应在女方腰部正中,双方距离两拳。进退移动,都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不要让身体左右摇晃,胳膊不要大幅度上下摆动。脸部朝正前方保持微笑,神态自若,声音轻细,给人以美感。
一曲舞完毕,要向对方致谢,并把舞伴送到原来的位子上。中间休息时,不要乱扔果皮
纸屑,不宜高声谈笑,随意喧哗,不要随意穿越舞场,更不要同别人争抢舞伴,要始终做到礼貌谦和,有礼有节。
举行晚会要尽可能满足参加者的兴趣,可以是文艺演出、体育表演等。如果是招待到中国访问的外国朋友,最好安排客人看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节目,以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还要注意把晚会的其他组织工作如座位安排、演出节目单、入退席秩序等安排好。
电话礼仪
电话交谈是一种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手段进行的现代交际方式,具有跨距长、费时少,方便、快捷、高效等特点。此外,在交际方式上电话也有着特定的要求与规则,和日常交谈有诸多不同。因此,与一般的交谈礼仪相比,对着话筒讲话的礼仪就有着特殊的要求。
第一,要有礼貌。不论是打电话者还是接电话者,都要礼貌第一。拿起话筒首先说一声“您好”并报出自己所在单位的名称,紧接着问对方:“请问您找谁?”或“请问您是哪里?”使双方一开始对话就处于一种亲切、愉快的气氛中。
第二,要简洁明了。电话交谈要求双方讲话要简洁、扼要,不拖泥带水。有些人把电话当成“聊天专线”,闲来无事抱住电话就不放,从时装到发型,从菜篮子到小道消息,没完没了。有些人说话啰嗦,摆龙门阵,事情说不清楚,浪费时间。为了避免这些“啰嗦”,在打电话前,最好将要说的事情简单地列出来,并要注意说话的语言结构也要简洁,这才是实际和有效的办法。
第三,忌讳沉默。电话交谈中,双方都看不见、摸不着,全靠声音联系。所以,电话交谈忌讳沉默。一方在说话时,另一方必须不断地用“嗯”、“对”、“是”等简单话语表示你在专心听对方说话。不允许一方或双方长时间的沉默,一方说完话,另一方要紧接着说。
第四,打电话时,语调要热情、愉快、自然,口齿要清楚,音量要适中。不要对着话筒大喊大叫,震得对方耳膜嗡嗡响,使人心烦。也不要边吃东西边说话,这样对方会听不清楚。要以愉快的心情说话,即使心情不愉快,也要先自我调匀呼吸,稳定情绪,然后拿起话筒,亲切地说声“您好!”对方听到这声音,就似乎看到了一张热情亲切的脸,通话的好心情油然而生。
在电话交谈中,如果接到对方的各种邀请时,都应表示谢意。对于不能接受的邀请,最好不要马上在电话里回绝,可以在打完电话之后,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再通知回绝对方。
给同学、朋友、同事家里打电话最好在早上8点左右、晚上10点以前,太早或太晚都不适宜,除非有要事相告或相商。
最后当结束对话时,不要忘记说声“谢谢”或“再见”,之后轻轻地把电话机放回原处,切不可“啪”地一声挂上。
以上只是几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其实,人际交往活动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身旁,而我们也时时刻刻处在人际交往之中。人在社会中生活,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包括物质在内的基本需求,也有包括精神在内的内层次需求。而要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作为桥梁和协调器的交际礼仪就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特别注意交际礼仪的运用,并通过它来促进本人或本组织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
【语言人际沟通的作用】推荐阅读: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07-30
人际沟通的奥妙05-14
人际沟通的策略08-14
教育中的人际沟通05-25
人际沟通类的题目10-11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10-31
关于人际沟通的演讲稿09-05
张锦贵-谈话的艺术与人际沟通05-23
人际沟通06-14
人际沟通标语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