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电缆的选择与施工

2024-07-19

屏蔽电缆的选择与施工(精选10篇)

屏蔽电缆的选择与施工 篇1

摘要:电缆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供配电系统中起着传输电能的作用,是否正确地选择与敷设电缆,直接影响到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投资的经济性。本文从电缆的选型、电缆截面的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电缆敷设过程中的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地阐述,并结合自身实际经验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电力电缆,选型,截面积,敷设方式

1常用电力电缆类型的选型

1.1导体材料的选择

电缆导体一般采用铜芯和铝芯。应根据所使用的环境、建筑类别、电气设备有无特殊要求等来确定。因铜具有比铝更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载流量、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能等,所以现在铜芯使用较为广泛。目前在新建工程项目中,永久用电工程一般采用铜芯电缆。但因铝芯电缆价格低廉、非常经济,所以在部分不重要的场所或临时用电场所会有所使用。本文在以下内容中所说的电缆均为铜芯电缆。

1.2绝缘及护套层的选择

1)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该电缆是以油浸纸绝缘,铅或铝护套。铅护套与铝护套相比,质软且更易于弯曲,熔点更低,化学性能更稳定,生产制造与施工方便,但铅比铝重,价格更贵,目前正发展用铝代替铅制造护套。油浸纸绝缘电缆的优点是耐热、耐高温,且耐电压强度高,介质损耗低,使用寿命长,缺点是不能在温度低的地方敷设,且电缆两端水平差不宜过大,目前应用较少。

2)橡皮绝缘电力电缆。以橡皮为绝缘材料的电缆,其优点是比较容易弯曲,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对于垂直敷设和水平高差大的场所特别适用。由于橡皮的耐磨性能好,重量轻且柔软,橡皮绝缘橡皮护套软电缆广泛应用于各种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线中。缺点是允许运行温度比较低,耐油性比较差。

3)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电力电缆。以聚氯乙烯(PVC)绝缘及护套,其优点有生产工艺简单、敷设高差不受限制、重量较轻、有较好的弯曲性能、中间接头制作方便、耐油性能与耐酸碱腐蚀性能好、不延燃、内部带有铠装结构、价格低廉等,在桥架或线槽中敷设时宜用这种电缆。缺点是与油浸纸绝缘电缆相比,其绝缘性能较差,介质损耗比较大;因聚氯乙燃烧时散放出的烟气有毒,故在某些要求着火时必须低烟、低毒的场所如地铁、地下商业区、高层建筑、人流密积的公共建筑等重要场所不能选用,而应选择低烟、低味或无味的难燃或阻燃电缆。

4)交联聚乙烯绝缘及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是在聚乙烯(PE)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产品,其物理与化学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其优点是具有优良的性能、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外径较小、单位质量小、电载流量较大、敷设水平高差不受限制。缺点是有延燃特性。因生产工艺简单且经济,目前市场用量较为广泛,特别是那些重要性不大的且无特殊消防要求的场所。

5)矿物绝缘电缆。矿物绝缘电缆简称MI电缆,在国内习惯上称作氧化镁电缆或防火电缆。它是由矿物材料氧化镁粉作为绝缘材料的铜护套的铜芯电缆,由于这种电缆的芯、绝缘层、保护层等材料都是采用无机材料,所以优点是一些其他电缆所不可能具有的:耐火性能好、操作温度高、使用寿命长、防爆性好、外径小、防水性好、机械强度高、载流量大、短路故障额定值高。缺点是价格较贵。现今我国企业电缆生产能力及经济水平的提高,矿物电缆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类建筑工程中,特别是那些重要的场所如高层建筑供电主电缆、建筑消防系统供电、地铁轻轨供电、地下商业区等。

2电缆截面积的选择

电缆截面积的选择关系到投资大小、线路的损耗、电压质量及电缆的使用寿命等。如选用截面偏小,不仅会导致电阻增大、电压质量下降、线路损耗过大,而且可能会造成故障、影响使用;如果截面选用过大,则投资不经济、造成浪费、安装不便。因此,应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在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下,结合项目长远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截面积,使电力电缆满足在最大工作电流下的电压要求、缆芯温度要求和最大短路电流作用下的热稳定要求。

低压电网在三相四线制时,选用电力电缆还要考虑零线截面积的选择,在公用低压网络中,由于受到各用户因素影响较大,其三相负荷很难得到平衡,为保障电压质量与安全,降低线路损耗,零线截面积应与相线截面积相同。

对于低压线供电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应满足载流量、电压损失的要求,同时还要按配电线路保护设备的脱扣(或熔断)电流进行校验;对于高压线供电线路,则先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然后验算其发热条件和允许电压损失,而对于高压架空线路,还必须验算其机械强度。

某工程采用380 V三相线路供电,选择塑料绝缘塑料护套铜芯导线穿钢管敷设,长70 m。线路的计算电流Ij为135.5 A,功率因素cosφ≈0.85,始端用塑壳断路器作过负荷及短路保护,将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电流设定为170A。线路的允许电压损失为1.2%。设敷设线路的环境温度为30℃,选择该线路的导线截面方法如下。

1)按导线允许载流量进行选择。已知线路的计算电流(Ij)为135.5 A,查相关技术表格选择120 mm2铜芯导线4根穿钢管敷设,在30℃时的载流量为172 A,符合载流量条件的要求。

2)按照电缆与断路器的配合条件选择。始端断路器长延时脱扣电流170 A,查相关技术表格,当环境温度30℃时需选用120 mm2铜芯导线。所以,按导线截面与断路器保护装置的配合条件选择,选用120 mm2铜芯导线满足导线载流量条件。

3)按照线路电压损失条件选择。一般是在以载流量条件与保护装置的配合条件初步确定了导线截面后,再对电压损失进行校验,看其是否能满足规定要求。查相关技术表格,当120 mm2的铜芯导线敷设,功率因数为0.8~0.9时,每A·km的电压损失为0.085%、0.087%。cosφ≈0.85时,取中间值0.086%。计算线路的电流矩:135.5×70÷1000=9.485 A·km,由此可得出当选用120 mm2铜芯导线敷设时,线路的电压损失为:9.485×0.086%≈0.82%<1.2%。

根据以上计算,铜芯导线截面可选择120 mm2。

3电缆的敷设方式

3.1穿保护管敷设

电缆穿管敷设不易受到外力损伤、不易受潮及化学腐蚀等作用,具有安全保护性好、维护方便的特点。选择时除应满足相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外,还应重点注意以下事项。

1)明敷在有爆炸危险的地方、室外地坪及地下电缆穿铁路、公路、建筑房屋基础或其他容易被损坏的场所时,应穿保护管。

2)当电缆须经过挖掘比较困难的地方,如有较多地下管网的工厂区、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道路通道及较多的地下管网时,宜采用穿管保护。

3.2直埋敷设

电缆直埋方式简便快捷、工程量小、造价低,但也有其缺点:施工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易受损伤,且不易发现。这类损伤不会当时立即造成电缆绝缘失效而短路,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发生故障。同时电缆直埋方式维修不便,需要挖、填土方;运行过程中易受潮及化学腐蚀。选择时应重点注意:1长距离输送电或在开挖维修方便的地段可以采用直埋方式;2在可能有高温熔化金属、液体溢出的厂区、地下管网较多的地段、待开发地段或将来可能会有经常开挖的地方,不宜用直埋;3在容易遭受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范围内,不得采用直埋。

3.3电缆沟敷设

电缆沟敷设的特点是敷设方便,电缆敷设量大,可以在一条电缆沟内两边层敷设,维护方便。缺点是工程量大,包括需挖土方、砌沟、制作沟盖板、抹灰沟缝及支架制安等,工程造价较高,容易被老鼠破坏等。选择时应重点注意:1在有载重车辆经常经过的地方、高温液体或熔化金属、腐蚀性液体溢出的场所,不得采用电缆沟;2电缆数量较多,但不需要采用隧道方式时,且满足1时宜用电缆沟方式。

3.4浅槽敷设

浅槽敷设方式简便、工程量小、经济且维护方便,但因其适用范围较小,这种敷设方式也较少采用。选择时应重点注意:1户外很少有载重车辆经过的地方且电力电缆数量应较少;2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3.5电缆隧道敷设

电力电缆隧道敷设具有其他敷设方式所没有的优点:容纳的电缆数量较多,远超过电缆沟;有供施工及检修用的通道;全封闭地下构筑物,不易受到外部环境损害;使用年限较长。缺点是:工程量特别大,造价较高,主要用于城市供电主干线。选择时应重点注意:1地下电缆较多,电缆沟不能满足安装要求时应采用隧道方式;2在同一路径上有较多的非高温的水、煤气、通信电缆和电力电缆共同敷设时,宜用隧道方式。

以上几种电缆的敷设方式都有优缺点,一般要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现有建筑物的密度、地形条件、电缆线路长度与敷设条数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从技术上比较,电缆沟方式和电缆隧道敷设方式对于电缆的施工、维护和检修最为方便。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建设时已考虑公用隧道,并经多年实践证明,其运行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重复投资次数和反复开挖路面的现象,甚至有百年前建成的遂道至今还在正常使用。但遂道建设工程量大,耗费大量建筑材料与人工、机械,初期资金投资巨大,在国内,由于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目前这种敷设方式还是很少采用。相比较而言,直埋敷设和浅槽敷设则是属于最为经济的敷设方式,直埋电缆是最广泛采用的电缆敷设方式,它运用于郊区和车辆通行不太频繁的地方。但缺点是不利于电缆的维护和检修,一旦遇到电缆故障,即使使用测试仪测出故障点,也要重新挖开电缆沟,维护完后再土方回填与路面修复,极不方便。因此,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资金条件、现场条件、环境特点、电缆型号和数量等因素,用发展的眼光,按照满足运行可靠性、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

4电力电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4.1大电流电力电缆产生的涡流问题

电力电缆在施工中,凡是能够在电力电缆周围形成钢(铁)性闭合回路的,如电缆穿钢质保护管、使用钢支架固定、使用电缆卡与架空敷设等,均有可能产生涡流。电流越大,则产生的涡流越大。涡流危害性大,在电力电缆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在电缆周围形成钢(铁)性闭合回路,防止电缆引起涡流现象。

4.2电力电缆的运输、敷设过程中引起的机械性损伤问题

由于电力电缆外径较大,运输、敷设比较困难,电力电缆对转弯半径的要求也比较严格。GB50168-200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对于各种不同型号的电缆的最小转弯半径都有不同的要求,电力电缆在施工中,如果转弯半径小于施工规范所规定的最小倍数,可能使导体内部受到机械损伤,电缆绝缘强度下降,电缆就可能出现故障。因此电缆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电缆受到的扭力,保证电缆最小转弯半径,杜绝内部机械损伤现象。在工地运输与敷设过程中,经常通过人力施放或葫芦等牵引工具,过程中需要保护好电缆护套与绝缘层,防止外物损伤与磨损。

4.3电力电缆防潮问题

实践证明,中、低压电力电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故障大部分是在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处,而中间接头和终端头故障则大部分是因密封不好,湿气或水分入侵接头内部而造成绝缘强度下降引起短路故障。在中、低压电力供电配电网络中,采用树枝状供电方式较多,电缆终端头数量较多,因此,把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密封良好是保证电缆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4.4中、低压电力电缆接地问题

在公用中、低压电力电缆系统中,由于三相负荷经常是不平衡的,因此,如果采用的电缆有金属保护层,就必须考虑金属护层的接地问题,应保证在金属保护层的任一点非接地处的正常感应电压不得大于100 V。在中、低压电缆网中最好将所有电缆接头处金属保护层都与接地极(网)可靠地连接,保证安全可靠。

4.5电力电缆的绝缘测试问题

在电缆敷设安装前、后应用1 000 V兆欧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看电缆各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内,若不正常,则须检查问题所在并采取措施处理,处理完成后再次摇测,直到阻值达到合格为止。小规格(10 mm2以下实芯导体)电缆还应测量导体是否通断。若未用兆欧表摇测就直接通电,则有可能产生较严重的事故。

4.6电力电缆户内敷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电力电缆在户内敷设时主要有穿套管及桥架敷设两种方式。重点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应注意保证与其他各种管线之间的距离满足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2水平敷设时应保证最低的敷设高度要求;3不同用途、不用电压的电缆不宜放在同一桥架内,特殊情况下必须放在一起,应用金属隔板隔开;4电缆穿墙、楼板时应安装套管,穿外墙时应设置刚性防水套管;5应保证电缆套管及桥架敷设时接地良好,接地电阻达到施工及验收规范值。

5结语

因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采用不同类型的电力电缆。在选择与敷设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或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科学地选择使用电缆,对于减少工程投资,发挥电缆的正常作用,保障项目顺利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治湖.建筑电气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屏蔽电缆的选择与施工 篇2

摘要:文章对配电电缆设计选择载流量截面、投资费用与选择方案等方面均进行了有关经济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可行的补偿年限法,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配电电缆选择 投资与偿还 节电

配电电缆选择时,通常是根据敷设条件确定电缆型号,而后根据常用数据选出适合其载流量要求并满足电压损失及热稳定要求的电缆截面。用这种方法选出的截面,技术上是可靠的,工程投资也最低。但是,这种选择结果是否合理呢?我们知道,配电线路存在着电阻,它所消耗浪费的电能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节约电能,减少电路电能损耗,可以考虑适当加大线路截面,而加大截面势必造成工程初投资的提高。本文将利用补偿年限回收方法对这个问题加以讨论,通过定量分析计算即经济技术比较来寻求具有最佳经济效益的选择方案。

1.经济技术分析的方法

对工程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通常有:

(1)补偿年限法;

(2)年总费用法;

(3)财务报表法等。

偿还年限法是直接比较两个技术上可行的方案在投资和年运行费上的差值,并算出投资高的方案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通过其年运行费的节省,将多支出的投资收回来,其目的是找出最佳方案。

如方案Ⅰ的投资F1低于方案Ⅱ的投资F2,而方案Ⅰ的年运行费Y1高于方案Ⅱ的年运行费Y2.这时应正确权衡投资和年运行费两个方面的因素,即应计算选择投资高的方案偿还年限N.

N=(年)

如果年值较小:如只二、三年,则显然初投资高的方案经济。若N值较大,如十年左右,即偿还年太长,投资长期积压,初投资高的方案就不经济了。因此,偿还年限法的`关键在于合理的确定标准偿还年限NH.我国的电力设计通常取5~6年。在方案比较时,把计算的偿还年限N与标准偿还年限NH作比较,若N=NH,则认为两个方案均可;若NNH,则相反。

2利用补偿年限法选择电缆截面

本节以380V动力配电电缆为例,取下列几种典型情况进行计算。

设回路负荷P1、P2、P3、P4其线路长度均为100m,计算电充(即线路长期通过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7.5A、50A、100A、150A、210A,根据敷设要求,可选用VLV或VV型电力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第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按常规方法,即按发热条件选择电缆截面,并校验电压损失,其初选结果如表1所示。

在这里,为了简化计算,取负荷功率因数0.8,实际上一般情况下应好0.7,V用电设备组的cos值都低于0.8.所以,实际的电压损失与计算值各有不同,但基本不影响对于截面的选择。

上面电缆截面是按发热条件选取的,所选截面均满足电压损失小于5%的要求。这种选择方案自然是技术上可靠,节省有色金属,初投资最低的。但是,因截面小而电阻较大,投入运行后,线路电阻年浪费电能较多,即年运行费用较高。那么,适当地增大截面是否可行,加大几级截面才是最为经济合理的呢?

第二步:多种方案比较。

首先,对P1回路适当增大截面的几种可行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1:按发热条件选截面,即3×2.5mm2;

方案2:按方案1再增大一级截面,即3×4mm2.

分别计算两种方案的投资与年运行费。为简化计算,仅比较其投资与年运行费的不同部分。就投资而言,因截面加大对直埋或沟内敷设,除电缆本身造价外,其它附加费用基本相同,故省去不计。年运行费用中的维护管理实际上也与电缆粗细关系不大,这一项费用的差价所占比重较小,同样可以略去不计,于是:

方案1的初投资F1=电缆单价×电缆长度=3500元/km×0.1/km=350元。

方案2的初投资F2=电缆单价×电缆长度=3800元/km×0.1/km=380元。

方案1的年折旧费E1=初投资F1×年折旧率=350×0.030=10.5,方案1年电能损耗费D1=年电能消耗量×电度电价=ΔAkwh×0.085.

式中:ΔA=3I2ls×R0×L××10-3kwh

R0——线路单位长度电阻(VLV-2.5mm2R0=14.7/km);

L——线路长度;

Ijs——线路计算电流;

——年最大负荷小时数,根据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和功率因数查曲线得出,这里取T=3000n及T=n,则查出分别为:

T=3000n =2100n

T=2000n =1600n

于是:

(1)当T=3000n、=2100n时,方案1的年电能损耗费:

D1'=ΔA×0.085=3×7.52×14.7×0.1×2100×0.085×10-3=44元

(2)当T=2000n、=1600n时,方案1的年电能损耗费:

D1'=ΔA×0.085=3×7.52×14.7×0.1×1600×0.085×10-3=33.7元

方案1的年运行费Y1=年折旧费+年电能损耗费。

T=3000n时Y1'=10.5+44=54.5元

T=2000n时Y1''=10.5+33.7=44.2元

按与上面相同的方法可求得方案2的年运行费(计算略):

T=3000n时Y2'=11.4+27.8=39.2元

T=2000n时Y1''=11.4+21.2=32.6元

显然,方案2投资高于方案1,但年运行费却低于方案1,其偿还年限N为:

当T=3000n时N'2-1===2.0年

当T=2000n时N''2-2==2.5年

可见,偿还年限小于5年,说明方案2优于方案1,其方案2的多投资额仅在2~3年内,即可通过节省年运行费而收回。也就是说,人为增加一级截面是经济合理的。那么,若是人为增加两级三级,其经济效果如何?则需类似计算比较。

现在根据表2的结果,将方案3与方案2比较,方案3投资高于方案2,但年运行费用少,其偿还年限为:

当T=3000n时N'3-2==3.3年

当T=2000n时N''3-2==4.6年

综上所述,投资高的方案3优于方案2.为了找出最佳方案,我们可以将方案4与方案3比较,其偿还年限为:

当T=3000n时N'4-3==

当T=2000n时N''4-3==29年

显然,因偿还年限远超过标准偿还年限5年,故投资高的方案是不合理的,即投资方案3优于方案4.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最终确定方案3(即按发热条件选出截面之后,再人为加大两级)是所选截面的最佳方案。对其它P2~P5线路经过上述计算方法均得出同样结论,即方案3为最佳方案。

因此,我们认为在选择截面时,按发热条件选出后,再人为加大两级,从经济角度看有明显的效益。即使侧重考虑节省有色金属的观点,人为加大一级也是完全可行的。从技术方面看,增大电缆截面,线路压降减小,从而提高了供电质量,而且截面的增大也为企业或系统的增容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当负荷电流较小(Ijs≤5A)时,计算结果表明:没有必要再加大截面,因为负荷电流较小,所产生的线路损耗也较小,增加截面而多投资部分,需要在5年以上才能收回,故此时按发热条件选择即可。

以上是按VLV铝芯电缆为例作出的结论,如换为VV铜芯电缆其结果:以P3回路为例,计算略。

从表3中可以看出方案2为最佳方案,即按发热条件所选截面之后再加大一级。虽然这仅是在一种情况下得出的结果,但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为,各级电缆截面的级差与相应的投资额之差均符合趋势。

3.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见,按偿还年限法选择电缆截面,不仅具有突出的节电效果和最佳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一定规律。

3.1按投资年限法选择电缆截面

首先,按发热条件选出允许截面,然后再加大两级,当负荷计算电流小于5A时就不必加大截面。当然,仍要计算电压损失,在损失超过允许的5%时,可增大一级。一般情况下,由于按偿还年限法选出截面均能满足电压损失的要求,同时也满足短路热稳定的要求,这种方法对裸导线架空敷设也同样有效。

3.2线路长短与偿还年限无关

前边计算线路均设为100m,因为实际上,线路长度对经济比较结果没有影响。让我们看看偿还年限的具体公式。

N=(年)

其中:

F2~F1——分别为两方案的投资;

Y1~Y2——分别为两方案年运行费用。

将上公式展开:

N=-

其中:

L——线路长度(km);

R10、R20——两种电缆单位长度电阻(Ω/km);

β——电缆年折旧费率(取3%);

d——度电价(元/kwh)。

公式的分母、分子都有线路长度L,显然可以消掉,因此,偿还年限的计算结果与电缆长度无关。这一点很有意义,无论电路长短,都可以用该方法选择电缆导线截面。

3.3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与选择截面经济效益的关系

重新分析其偿还年限的表达式并整理得:

N=

可见,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偿还年限与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成反比。而取决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和负荷功率因数,值随T的增大而增大,随功率因数提高而减小。

在计算时分别选T为3000n和2000n,这是企业一班制估算的,如两班和三班制其T值大于3000n即负荷利用小时数较大,适当增大导线截面更具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节电效果。

参考文献

1.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

2.工厂供电设计,李宗纲等著

探讨电缆施工安全与质量运行 篇3

【关键词】电缆施工;安全;质量运行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新型电缆的电压等级逐渐增高,电缆品种越来越多,促使电缆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由于电缆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跟不上电缆品种、电缆附件发展的速度,在运行中常因电缆施工质量问题威胁着电缆线路的安全经济运行。

1.电缆材料质量问题

1.1先天性结构缺陷和制造缺陷

造成电缆先天性结构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设计部门对电缆的使用条件和环境考虑不周或情况有变。二是由于在新标准中引进了U0/U的概念,致使不少10k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地系统,错误地选用了6/10kv等级的电缆。三是由于电缆供货型号不齐,敷设时只以截面为准互相代用。引起电缆制造缺陷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制造工艺落后、原材料欠佳、检测手段不严、包装运输不妥等,其中最严重的是橡塑电缆不怕水,进入一些水分也不要紧,但在长期运行中会出现水树枝现象,其对电缆线路的危害一般运行6~10年后才会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很可能造成电缆报废。

1.2附件质量问题

近年来由于电缆使用量的增加,电缆附件生产厂也愈来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

1.2.1粗制滥造。

1.2.2随意扩大使用范围。

1.2.3资料不齐、工艺混乱。

1.2.4材料匹配性差。

1.3金具质量问题

有些生产厂家不了解接线金具的连接机理,如在生产接线端子时不按有关规定执行,使结构尺寸不合理,特别是因管壁厚度不合标准造成压接不牢;材质不纯造成压接处开裂;接线端子连接孔与设备接线孔及连接螺栓不配套,都会严重影响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

2.电缆敷设质量问题

2.1机械损伤多

传统的以钢丝绳牵引电缆的敷设方式最大缺点是整根电缆的张力都集中在牵引头上,若遇电缆长、路径转弯多、环境复杂时电缆越拉越重,易出现端头破损,沿线电缆外皮挂裂等损伤。随着电缆截面的不断加大,铜芯电缆的增多,钢绳牵引不公难惟达到蛇形敷设的要求,甚至在建筑物的伸缩缝和电缆转弯处或穿管处都未留下必要的裕宽,在运行中易造成损伤。严重时还会将油纸电缆的铅包、交联电缆的屏蔽层拉裂、拉断。

2.2弯曲半径小

这主要是人工敷设时方法不当引起的,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购进散装电缆,敷设时也不采取措施,而是直接拖拉电缆,常会因绞拧严重造成弯曲半径小、弯曲次数多,致使绝缘受损,为了应付交工检查,又将弯伤处弯曲半径放大。

2.3电缆敷设不规范

厂矿直理电缆多数情况土质不佳,铺砖盖砂要求不严,甚至多根电缆相互挤压,埋设深度、电缆走向与图不符处也很少标明,对今后的故障查找,地质变化等问题很少考虑。

2.4电缆固定不合要求

特别是没有金属铠甲的电缆在竖井上部及急转弯处的夹具配置,只考虑紧束力,而忽略电缆热伸缩效应,造成电缆屏蔽层损伤或变形过大。更有甚者用铁线直接捆绑电缆,会造成横断面变形乃至PVG护套开裂、金属护层应力集中、绝缘损伤。

3.电缆接头质量问题

3.1接头制作工艺不佳

3.1.1误伤电缆。在制作接头时,锯伤或扭伤电缆铅包而未发现,在竣工试验时不会被青击穿,而在运行后才造成渗油或受潮。

3.1.2带材绕包差。在电缆接头制作中,绝缘带绕包不平整或存在气隙,运行中因局部放电,气体发生游离使接头寿命缩短。

3.1.3加热不均。在热缩热接头制作中,不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随意变更有关尺寸。加热收缩时温度控制不好,加热不均匀,造成绝缘管收缩不均,尤其在必须密封部位,局部加热过度,会便热缩管明显老化、起泡、损伤。

3.1.4剥切不细。由于橡塑电缆材料密实、硬度大,有的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粘附紧密而专用工具尚不完善普及,造成剥切困难,易损伤线芯,也难保证绝缘层表面平整光滑。

3.2导体连接不牢

因为无论直流或交流耐压试验,只是对电缆线路的绝缘进行测定,而对于电缆接头电阻过大及接头发热严重等缺陷很难发现,所以电缆接头连接质量不佳,是电缆线路难以发现的陷患,对电缆的安全运行威胁很大。导体连接不牢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压接质量和连接质量问题。

3.2.1导体压接质量问题。

3.2.1.1接触面不洁。接管内壁常有杂质、毛刺和氧化层存在,未清除。

3.2.1.2接管不到位。压接时接管窜位或线芯安插不到位,仅靠金具壁厚导电。

3.2.1.3压接机械强度差。由于橡塑电缆线芯一般为压紧园形线芯,而市场供应的连接金具还是以扇形标准生产。所以管型部分内径较大,如果压接机具吨位不够或选用压模配合不当,就会造成压接效果不好,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机械强度。

3.2.2导体连接质量问题。

3.2.2.1接触面加工不细。对设备接线处或接线端子的接触面,形成的氧化层、污物凹凸不平,尖角毛刺清除不彻底,研磨不平整就连接,都会造成接触不良。

3.2.2.2螺栓垫片使用不当。随意使用薄形平垫或用较大规格的垫圈代用;不按力矩要求紧螺母;有的螺栓真径小、长度短,甚至不用平垫、弹簧垫,这样时间不长就会发热,造成连接处严重变形。

3.2.2.3端头引线短。由于引线过短,接线时难以搭弓,连接时又强行弯曲或扭转端子方向,使接点受力变形,连接处应力过大,易使刀闸瓷瓶窜位造成刀闸操作不便。

3.3密封不严

3.3.1清洗不净。主要是密封部位有油污,油纸电缆封铅有杂质,热缩材料密封处有灰尘,清洗时没有选用专用清洗剂,使用不洁汽油或酒精,造成杂质不能彻底清除和滞留在附件内而影响密封性能。

3.3.2粘接不牢。主要是电缆附件的密封部位与电缆本体的复合界面处的接触面,没有打毛或未露出光亮的金属面,也会因密封材料的性能与电缆热胀冷缩系数相差较大,产生气隙使粘接力减小。

3.3.3材料乱用。有人将油纸电缆常用材料和附件,用于橡塑电缆接头;或将橡胶带、密封胶等不耐油的材料用于油纸电缆。由于两种材料的硬度、膨胀系数、粘接特性等性能指标相差较大,或耐油性差,很快老化,都会造成运行后密封性能极不稳定。

4.改进措施

4.1为确保施工质量,有关部门应归口管理,对电缆附件生产应制定统一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通用性。

4.2加强施工人员的业务技术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了解介质的击穿机理和特点,加强责任心,自觉的强化质量意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搞好质量控制。

非电气安装专业队伍,不得从事电缆施工安装。未经专门训练,对电缆结构和电缆附件性能不了解,对安装工艺不熟悉的人员不得单独从事电缆接头制作。

4.3对电缆附件和连接金具的采购,其型号规格必须与电缆本体材质和连接部位配套,质量必须可靠,严防假冒伙劣产品混入。

4.4尽可能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电缆接头质量再好也是线路的薄弱环节,因此,设计及施工人员应尽可能采用整根电缆,有条件时应定心采购,以降低安装费用,增强电缆线路的供用可靠性。

5.结语

总之,电缆施工安全与质量运行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其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电缆施工安全与质量运行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受到预期当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相关人员应在掌握电力电缆的施工技术要点的前提下,立足于电力电缆工程的安全管理要点,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以期切实保证电缆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章元兵.电力工程电缆施工及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4.

[2]苏进胜.对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10,30.

[3]胡学鹏,王松臣.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电缆排管的施工与运行管理 篇4

1 电缆排管敷设前的准备工作

1.1 土建设施的施工

电力电缆排管敷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高低, 影响电力供电的安全, 对日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电缆排管的施工之前必要的土建设施施工十分重要。例如, 电缆隧道的施工、保护管的施工、电缆沟的施工等等, 都需要根据电缆敷设施工图按照深度、宽度的要求严格执行, 排除各种不利因素。

1.2 电缆的接受检查以及吊运

电缆排管施工之前需要对电缆进行外观和北部的检查, 查看电缆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密封, 电缆的附件是否齐全以及电缆的绝缘性是否良好等等。同时还需要对检查中出现的疑问进行再次分析并进行解决, 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相应的绝缘判断与试验。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 (GB50168-2006) 》以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 》严格进行。另外, 在吊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 避免磨伤、擦伤电缆, 要按照相关的吊运要求进行。

2 电缆排管敷设的特点及其敷设施工分析

2.1 电缆排管的敷设施工特点

电缆排管的敷设施工主要适用于交通较为复杂或者繁忙的地段, 这些地方多具有地下走廊拥挤的特点。在城市建设与规划中采用电力电缆排管进行电力系统建设, 不仅可以预留地下线路通道, 避免对地面的道路造成破坏, 增加城市道路建设成本。同时, 电缆排管的位置以及人孔井、工井一般都位于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的下面。

2.2 电缆排管的敷设施工分析

电缆排管的敷设施工主要的难点在于当电缆较多的时候, 电缆的敷设施工十分困难。在不易修筑沟渠和直埋敷设较为困难的时候多采用的还是排管敷设施工。

根据目前的电缆敷设施工, 电缆排管的内径都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一般埋设在地下的0.5m以下, 排管向工作井方向基本都不少于0.2%的坡度, 并且每个排管的距离都在20mm的距离。这些间隙一方面是为了散热, 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电力电缆的维修与维护。

在进行电缆排管的敷设施工时, 电力排管的管口应当被打磨圆滑并且形成喇叭口状。同时, 必须在敷设前对排管内的杂物进行处理, 保持排管的干净整洁, 防止其刮伤电缆。为了方便对电缆进行检查和维修, 一般在排管的转弯处、终端以及分歧处都需要在每隔75m的地方设置相应的工作井。

另外, 在选用排管管材的时候需要选择受抗击性能强、承载能力强的棺材, 并且不宜采用热阻系数较大的管材, 以保证电缆在供电运行中的散热。调查显示, 目前最好的管材为波纹PVC材料。

3 电缆排管施工与运行管理措施分析

3.1 建立健全施工与运行管理制度

调查显示, 目前电力电缆排管的施工建设与管理在有关部门还没有统一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结合多年的电力工作经验, 电缆排管施工与运行管理需要涉及到这样一些内容:地基基础工程、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地下防水工程、钢结构工程、建筑安装工程等基础工程建设, 以及排管的土方开挖工程、工井、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分部工程、模板支撑、附件安装等电缆排管施工的各个工程环节。同时, 还要对施工的各个细节和施工要求进行明确规定和要求。

3.2 电缆排管施工和运行的过程管理

首先, 对前期工作的管理。这之中包括在接到施工任务后对施工图纸、施工任务书、施工合同、安全合同的管理。同时, 依据施工图纸对施工断面图和规划图组织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建立单位进行现场勘查。对建设施工的周边环境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 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并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地下管线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经过有关的管线单位批准, 并且办理管线监护卡。因此, 在施工之前需要根据相关的需求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

其次, 是对施工阶段的管理。施工阶段的管理主要是按照相应的施工设计与规划, 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 开展放灰线、开挖基坑、开挖样洞、支撑模板、浇筑钢砼、绑扎钢筋、支撑列板等施工工作。在施工中遇到急事情况是, 需要邀请各方面的人员共同商定解决方案。

最后, 是对竣工资料的管理。竣工资料的管理涉及到工程合同、建筑施工许可证、工程原始资料、施工大纲、开工报告、试块报告、业务联系单、竣工报告、竣工走向图、事故报告、设计变更单、原材料试验报告、交通许可证、隐蔽工程验收单、术革新记录、例会纪要、设计交底会议纪要等。

3.3 运行期间的管理和维护

电力电缆排管的运行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电力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电力运行资料的管理与维护。

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指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对于扩建的工程设施要避免与电力运行系统相冲突。要加强对施工周围电力排管的巡视, 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设计, 监督其对电力电缆系统的保护与维护, 确保电力电缆安全运行。

资料的维护是指对电力排管施工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管理以及在直埋电缆施工中的施工管理。这两种施工的材料不同, 管道的资料也不相同, 竣工的图纸也不相同。对资料的维护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 做到经济性建设和安全性建设。

4 结论

综上所述, 电缆排管的几种敷设施工方式都需要注重对施工的管理。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 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需要电力系统的支持。在考虑到各方面供电因素的基础上, 在电缆排管的施工中还需要考虑到电缆排管施工对城市用地、城市环境、城市经济体、城市日常运行需要的影响。因此, 为了保证正常的电力供应, 确保供电的安全, 确保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不受影响, 电力电缆排管的敷设十分重要。本文的初步探讨有利于对电力电缆的敷设施工进行深入研究, 有利于引起对电缆排管施工的重视, 促进整个电力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建洪.隧道多工序平行作业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建材, 2010, 36 (2) .

[2]成健, 张晓朋.地下电缆设施的防水堵漏[J].山西电力, 2010 (6) .

屏蔽电缆的选择与施工 篇5

关键词: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注意问题;质量控制

电力系统近几年发展异常迅猛,人们越来越重视配电工程电缆施工的质量问题。10kV配电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在铺设电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从而确保电缆施工的质量,这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的具体路径

在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选择好电缆的路径才能最大程度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选择路径的时候,需要选择偏静地方的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尽量避开需要向下挖以及容易受到破坏的地方。对于一些工厂而言,为了减少化学物质对电缆设备的腐蚀,还要选择尽量短的途径穿过桥梁、铁路等区域。与此同时,还要在选择施工路径的过程中考虑基本的排水问题。路径尽可能要短,材料耗损最少,环境破坏力也要最小。在选择电路路径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今后的检修工作,这都是电缆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电缆施工准备

2.1选择电缆型号。电缆施工的质量对整个电力系统起着关键性作用,电缆的质量是电缆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只有质量合格的电缆才能保证电缆施工的质量。电缆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当下,能够对电缆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电缆的型号最为重要。在配电工程施工的阶段,电缆型号直接对电缆的质量和使用起到决定性作用,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选择匹配的型号确保工程电缆的施工质量,从而更好地推进配电工程的顺利开展。2.2选择电缆的横截面积。选择电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不能单纯考虑到电缆的性价比,还必须结合电缆的使用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横截面积。电缆的横截面积不仅会直接影响电缆的使用情况,而且还会进一步影响到配电工作的开展。过大的电缆横截面积就会造成造价成本的升高,导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加大施工单位的负担。过小的电缆横截面积就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电压不稳定,导致线路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施工难以顺利开展。因此在10kV配电工程电力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施工的具体情况,通过合理的计算和预测,合理选择电缆的横截面积,从而满足施工的要求,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顺利开展。2.3选择电缆铺设方式。在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过程中,铺设电缆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将各个方法结合使用。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的环境和施工的设备,从而更好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2.4选择合适的电缆网络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电缆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电力施工中,并且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使用一系列的电缆网络技术,保证电缆按照配电自动化的要求开展工作。电缆网络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技术的使用能够更好确保电缆施工的质量。

3电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3.1电缆保护套存在质量问题。在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过程中,电缆保护套的质量影响电缆的安全性能。如果电缆保护套存在质量问题就会给电缆安全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不仅要选择质量过关的电缆保护套,同时施工人员必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放松,重视电缆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保证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在工作的时候要有安全生产的责任和意识,并对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采用科学方法安装电缆保护套,从而保证其发挥作用。3.2电缆周围涡流存在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电缆很大程度上受到钢材料支架的保护作用,在钢材料支架的保护作用下,电缆的周围会形成闭合回路。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离开绝缘体,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避免电缆周围存在涡流问题,做好施工安全保证工作。

4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的主要敷设方式

4.1电缆沟敷设。

目前,在电缆施工过程中,电缆沟敷设的应用最为广泛。在敷设的过程中需要对电缆沟的设计有清楚认识。电缆沟一般可以分为砖砌和混凝土两种,这两种不能一概而论,各存在优点和缺点,所以必须结合施工的具体实际作出合理的选择。在敷设电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对电缆沟进行处理,做好防火防潮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可以选择阻燃材料和阻燃电阻实79现对电缆的保护,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4.2直埋敷设。

直埋敷设在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中也很重要,这种敷设方式的施工量较小,施工周期较短。在直埋敷设之前必须对电缆沟进行清扫,并在电缆上面敷一层沙土,然后在外部加上保护电缆线路的保护板。在相应的位置上设立警示牌,告知周围人们此处存在电缆。如果电缆的数量过多,不可避免会出现电缆头碰撞,此时就要将电缆并列排列,将电缆隔离开,从而确保电缆施工的安全。

4.3排管敷设。

排管敷设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用的较多,管道通常情况下是被埋在地下大约1m的位置处,并且在排管敷设中对排管内径的大小有所要求,排管内径是电缆外径的1倍。现如今的城市地下管道十分复杂,排管不可避免会出现交叉的情况,〗这就要求排管和其他管道之间的距离必须恰当,否则对电缆的散热不利。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细节,否则很容易造成电缆被损的事件。为了降低被损事件发生的概率,就要保证排管管道表面和管口处的光滑。在施工之前需要制定计划表,要求施工人员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的质量控制

5.1做好电缆接头的施工与安装。

电缆线路设备中,10kV配电工程电缆接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电缆接头的安装能够保证电缆终端处设备的安全性,并对电缆末端的电场进行有效分散,对电缆起到保护作用。电缆接头安装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电缆施工质量。事实表明,电缆施工安全故障的绝大部分原因出自接头。所以,应当做好电缆导线的连接工作,保证导线的强度符合规定,经过导线连接的部分必须保证光滑,无凸起。同时还要做好电缆内部半导体屏蔽工作,保证接头连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的。电缆接头施工的表面也要进行相关处理,从而确保符合安装要求。

5.2做好防火措施。

在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中必须做好防火工作,电缆的表面和接头的地方都需要涂抹防火层,为电缆设备的正常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需要知道的是,在涂抹防火层时,为了保证电缆的质量,就要把握好一次性涂抹的厚度,层层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将电缆设备周围做好防火工作,避免周围出现火源,最大程度保护好电缆设备。

5.3质量控制分析。

电缆施工检查工作就要针对设备的型号、电缆的规格、绝缘状况等基本条件进行,看施工使用的电缆是否符合规定,保证参与施工的电缆是完整的。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实际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要结合实际进行改进,保证施工的质量。在准备电缆施工的材料时,要列好相应的清单,并对电缆的型号、横截面积、长度等基本信息进行详细记录,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在电缆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施工方法,聘请专业人员对电缆所需的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敷设电缆时,必须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敷设电缆,敷设的路径也不能出现错误,必要时需要对辅助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保证敷设电缆符合施工的规定。在电缆施工的过程中,还要保证电缆的整齐程度,避免电缆出现弯曲。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必要的时候就要将弯曲的电缆进行替换,确保配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6结语

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必须正确认识到电缆施工的重要性,结合施工的实际进行施工,高度重视对电缆施工质量的把控,通过有效对策,进一步提升施工的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更好推进电力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屏蔽电缆的选择与施工 篇6

关键词:道路施工,电缆沟,施工流程

0 引言

随着城市改造建设的逐步推进, 新建道路往往会与已有的地下管线交汇, 特别是电缆沟, 电缆管线关系城市区块大片人的正常生活, 如果施工中稍有不慎, 不仅会造成施工人员伤亡, 还会造成城市大面积断电事故, 产生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及规范要求, 探讨了道路施工埋设管道时的保护施工工艺及应对行车荷载的保护方法。

1 工程概况

拟建的杭州某道路是该区域内的一条城市支路, 大致呈东西走向, 是连接该某区块的东西向交通支路, 在城市路网中, 主要为地铁站与周边地块进行交通疏散, 是路网级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有电缆沟现位于人行道下, 因道路建设, 沟体今后使用过程中实际处于车行道下, 且道路施工埋设管道位于沟体下方。为保证电缆沟及电力管线的安全使用, 对沟体进行管道埋设阶段临时支护及沟体下道路路基进行加固处理, 对沟体受力进行保护。

已有沟体宽1.35 m、高0.95 m, 下铺15 cm厚碎石垫层,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25。电缆沟线路与预建道路斜向相交, 根据经费及设计要求, 加固段长约45 m, 除部分人行道外其余均须加固。管道埋设阶段, 在沟体与管线相交处设置钢结构保护支撑沟体。

根据设计资料:道路施工期间有3条地下水管要下穿电缆沟, 分别是800雨水管, 1 350雨水管和300污水管。建成后的道路路面为4 cm厚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PC-3乳化沥青粘层, 8 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道路路基为压实土路基, 电缆沟顶面与路面间厚度50 cm。

2 施工方法

根据要保护对象特点、埋设管线、道路路基结构与土质条件, 首先必须在开挖阶段对沟体设置钢结构支护平面, 其布置见图1, 减少放坡量和沟体的开挖出露量, 避免过多的开挖施工造成沟体破坏。电缆沟下部沿沟体两边布置角钢支撑, 防止沟体悬空, 具有开挖阶段支撑沟体的功能 (见图2) 。部分支撑结构留置土内, 在开挖填土后继续支护沟体。土体回填之后, 采用注浆法对整条电缆沟地基土进行加固, 开挖区域预埋L形注浆管加固回填土见图3。电缆沟体上部采用混凝土加强板结构受力保护, 将电缆沟上方车辆荷载扩散分布到沟体两面的土体, 减少了沟体承受的路面压力 (见图4) 。

3 施工流程与注意要点

由于道路开挖深度较大, 管线埋置很深, 非电缆沟保护段采取常规放坡开挖, 电缆沟保护段采取钢结构支撑, 侧边直接打钢板桩支撑, 减少侧边开挖量。同时考虑现场的水位条件及施工深度, 施工前必须提前一周进行降水, 以保证降水到位;并且在降水前后需对基坑内外水位进行全面的监测。通过降水减少土坡土体侧向位移与沉降, 稳定边坡, 消除流砂, 同时提供比较干的施工条件, 缩短工期、保证施工安全[5]。

该工程将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降水后要求确保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0.5 m。轻型井点管长度6 m, 其中滤管长度为1 m, 间距为1.0 m, 井点度为40 m/套, 冲孔直径不小于300 mm, 反滤层采用加工砂, 孔口采用粘土封闭;在进行降水时要注意轻型井点应由专业单位施工, 确保降水效果, 同时配备双路供电或柴油发电机, 确保井点降水的连续性。

整个埋管开挖阶段该工程施工工序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1) 打钢板桩;2) 降水;3) 沟槽开挖至电力沟底面位置;4) 沿钢板桩开槽安装焊接第一层槽钢和角钢, 开挖宽度不能超过0.5 m;5) 安装冠梁和支撑;6) 分层开挖, 分层安装槽钢。

上述工序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以下材料, 钢板桩:40a槽钢;支撑:250×255工字钢;冠梁:250×255工字钢;侧边挡土板:20a@500槽钢;电缆沟底保护:160×12角钢。首先, 沿两边钢板桩清理出2道沟, 完成第一层槽钢的安装, 槽钢焊接于钢板桩上, 然后沿沟体完成角钢的安装, 角钢搭在第一层槽钢上。整个过程完成后才能挖掘沟体下方的土, 保证荷载能由沟体传到角钢;角钢传到第一层槽钢;槽钢传到钢板桩, 钢板桩传到土体。如果在完成钢支撑前挖掘土体, 则沟体悬空可能在施工过程中断裂。

管道安装完毕进行土体回填, 过程中应该遵循“快开挖, 快支护, 快封底, 快回填”的准则。电缆沟周边土体需要分担沟体上传递下来的荷载, 需注浆加固, 特别是开挖回填土, 承载能力较差, 本工程操作中预埋注浆管加固, 基本流程见图5[6]。

在实际施工中为保证注浆工艺的安全性, 要求严格按照注浆施工顺序合理注浆, 其中包括:

1) 合理规范注浆施工顺序;2) 采用分次序灌浆的施工方法;3) 钻孔前需明确所有地下线路的详细位置和埋深, 包括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电力管道、通信管道、燃气管道等, 严禁钻孔和灌浆施工对这些管道设施造成破坏, 若钻孔位置与其他管道重叠, 可根据情况调节钻孔位置;4) 注浆管采用48×3钢管, 钻孔直径110 mm, 注浆管前端采用5 mm钢板封闭, 在管壁上沿长度方向每隔0.2 m对称设ф10圆孔, 注浆孔呈90°布置, 圆孔从离地表1.8 m处开始设置, 直至管底;5) 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 第一次序灌浆浆液水灰比0.5, 第二次序灌浆浆液水灰比1.0;6) 注浆施工时采用止浆塞进行孔口封堵, 第一次序注浆压力不小于0.5 MPa, 第二次序注浆压力不小于0.8 MPa, 当单孔注浆量不小于1.0 m3, 注浆压力不小于设计值的稳定状态保持5 min以上可以终止注浆;7) 注浆过程中要对电缆沟体及周边地表隆起情况进行监测, 沟体或地表隆起超过10 mm应停止注浆, 待注浆压力消散后再注浆;8) 在注浆过程中发现孔口返浆情况, 采用间歇灌浆方法进行控制。

注浆完成后, 沟体的开挖施工中, 要注意沟体保护施工的准确, 确保不出现沟体破坏, 其中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注浆施工完毕后才能再进行保护体沟槽的开挖;2) 保护体中部设一500 mm宽后浇带;3) 混凝土板底填土要压实回填, 上铺油毛毡;4) 混凝土墙两侧填土均应压实回填, 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建筑垃圾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回填, 宜用灰土、粘土或粉质粘土回填, 回填施工应均匀对称进行, 并分层人工夯实, 每层厚度不大于250 mm, 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采用砂土回填时, 填土干密度应不小于16.50 k N/m2。土基模量必须不小于20 MPa, 塘渣顶面回弹模量必须不小于35 MPa。

4 结语

本文利用已有的降水、支护、注浆等工艺, 针对道路建设与已有电缆沟体交汇的施工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对今后的类似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JGJ 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2]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3]JTG D6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

[4]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5]徐海龙, 张勇峰.轻型井点在粉细砂含水基坑集水坑开挖中应用[J].山西建筑, 2012, 38 (35) :86-87.

屏蔽电缆的选择与施工 篇7

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要求的日益增强, 城市采暖系统的能源供应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采暖系统方式日益多样化。多种新型供暖设备和采暖方式的逐渐使用, 不仅改善了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 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住宅环境的品质, 为选择最为优化、最为适宜的采暖设备和形式提供了可能。发热电缆地板采暖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采暖方式。

2 发热电缆地板采暖系统

2.1 简介

发热电缆低温辐射供暖系统是以电力为能源, 发热电缆为发热体将100%的电能转换为热能, 通过采暖房间的地面以低温辐射的形式把热量送入房间。

该系统由加热柔性电缆、感应器、温控器及混凝土地面等组成, 通常在建筑物 (楼) 面结构上先铺设单向保温和隔热的绝热层 (保温材料) , 然后固定快速安装带, 再将加热电缆线以一定方式敷设在安装带上, 最后回填约3~4cm厚的细石混凝土层, 并将温度传感器埋设在混凝土层中, 用以控制地表面温度, 混凝土层经平整后可做不同材质的地面面层 (瓷砖、大理石、木地板等) , 敷设后的加热电缆传感器通过普通电缆, 与装于房间墙壁上的温控器相连接。加热电缆线将电能全部转换成热能, 把地板表面加热至30℃左右后, 以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约各占50%) 的形式, 加热周围空气并对建筑物围护结构辐射换热。

该系统通过敷设在地板上或温控器上的感温探头, 由室内温控器控制温度。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值时, 温控器断开电源, 发热电缆停止发热。当室内温度低于温控器设定温度时, 温控器又开始动作, 接通电源, 发热电缆开始加热, 这样周而复始的运行。

2.2 系统优点

发热电缆地板采暖是一种卫生条件和舒适标准都比较高的供暖方式。近20年来, 应用范围已逐步扩展, 其显著的优点表现为:使用电缆直接发热, 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几乎无热量损耗。在传导、对流和辐射3种热量的传递方式中, 人们对辐射热的感觉最为良好, 因为辐射供暖的一个重要特性, 是平均辐射温度适当, 可减少人体辐射散热量, 与对流供暖方式相比, 可得到2~3℃的等效热舒适度, 从而取得10~20%的节能效果;在其运行的时候, 地面是热源, 温度的分布是头凉脚暖, 符合人体对温度的要求, 合理的垂直温度场分布, 使室内有较高的舒适感;每个房间可单独安装, 单独控制, 根据所需温度自动调节, 以便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与其他采暖系统相比较的优缺点, 详见表1对比表。

3 发热电缆地板采暖系统设计

3.1 设计要点

(1) 用于室内地板辐射采暖的发热电缆, 其外径不宜小于6mm, 线性功率不宜大于20W/m。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35mm。用于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辐射采暖时, 发热电缆的线性功率不宜大于10W/m。绝热层与地板间净空不宜小于30mm。

(2) 发热电缆热线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宜超过300m, 距离外墙内表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发热电缆在靠近外墙、外窗等耗热量较大的部位, 一般应加密敷设。但最小间距不应小于50mm。

(3) 发热电缆的布置形式可采用直列式、往复式或旋转式。热水系统加热管的几种布管形式, 发热电缆均可以采用。虽然发热电缆的断面比较小, 但在布线时, 要求发热电缆的热线绝对不能有交叉。

(4) 每个房间宜独立安装一根发热电缆, 有不同温度要求的房间不能共用一根发热电缆;每个房间宜通过发热电缆温度控制器单独控制室内温度。

(5) 发热电缆温度控制器的工作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

(6) 发热电缆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可采用温控器与其它控制设备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控制功能, 温控器的选用类型应符合以下要: (1) 高大空间、浴室、卫生间、游泳池等区域, 应采用地温型温控器; (2) 对需要同时控制室温和限制地表面温度的场合应采用双温型控制器。

3.2 设计步骤

(1) 计算采暖房间的基本耗热量:计算方法和要求与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相同。

(2) 确定采暖房间需要安装的总功率:考虑向下传热及家具遮挡的影响, 基本耗热量乘以安全系数, 以下式计算总功率:

式中:Q———所需安装总功率 (W) ;

δ———向下传热量占加热电缆供热功率的比例;

β———考虑家具等遮挡的安全系数。

(3) 计算所需电缆长度:

式中:L———按发热电缆产品规格选定的电缆长度 (m) ;

Px———发热电缆额定电阻时的线功率 (W/m) 。

(4) 确定发热电缆布线间距:

式中:S———发热电缆布线间距 (mm) ;

Fr———敷设发热电缆的地面面积 (m2) 。

(5) 校核发热电缆敷设间距、散热量是否符合要求, 若间距小于50mm时, 应考虑扩大敷设面积或增加其它供暖设备。

(6) 选择温控器:依据敷设电缆的实际功率与使用要求, 选择合适的温控器。

除按上述步骤设计计算外, 通常各区域可按以下数值配置发热电缆:北方采暖区按照80~140W/m2;南方非采暖区按120~150W/m2。一般卫生间按200W/m2, 餐厅按120W/m2, 其他区域按130W/m2。

以北京昌平区某住宅为例, 北向卧室, 9.83m2, 计算基本耗热量为570W, 考虑家具遮挡及向下传热的影响, 需安装的总功率为:

选用EC系列双导发热电缆, 线性功率为19W/m, 则所需电缆长度为:

布线间距为:S=1000×9.83/56=175mm

按150mm间距布置电缆, 总长度56m, 电缆布置如图2所示。

4 发热电缆地板采暖系统施工

发热电缆地板采暖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基层处理→隔离层铺设→绝热层铺设→地热反射膜铺设→钢丝网铺设→发热电缆铺设→填充层施工→面层施工→调试与试运行→质量验收。

发热电缆敷设前的施工做法与常规施工做法相同, 但在铺设电缆时应注意, 首先应确认电缆冷线预留管、温控器接线盒、地温传感器预留管、供暖配电箱等预留、预埋工作已完毕, 并测量发热电缆的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 做好自检记录, 电缆敷设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发热电缆应保持平直, 电缆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发热电缆敷设前, 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发热电缆的型号, 并应检查电缆的外观质量;

(2) 发热电缆出厂后严禁剪裁和拼接, 有外伤或破损的发热电缆严禁敷设;

(3) 发热电缆间有搭接时, 严禁电缆通电;

(4) 电缆敷设必须避开排水点;

(5) 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生产企业规定的限值, 且不得小于6倍电缆直径;

(6) 发热电缆的热线部分严禁进入冷线预留管, 冷线接头应设在填充层内;

(7) 发热电缆温控器安装时, 应将发热电缆可靠接地, 温控器应水平安装, 并固定牢固, 温控器应设在通风良好且不被风直吹处, 不得被家具遮挡, 温控器的四周不得有热源体;发热电缆温度控制器应设置在附近无散热体、周围无遮挡物、不受风直吹、不受阳光直晒、通风干燥、能正确反映室内温度的位置, 不宜设在外墙上, 高度距地宜1.5m。地温传感器不应被家具、地毯等覆盖或遮挡, 宜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的位置;

(8) 设在地板填充层内的感温探头, 应摆放在发热电缆的中间位置, 感温探头的引线不能与热线交叉。探头引线与发热电缆的冷线需分别预埋套管;

(9) 施工过程中严禁人员踩踏发热电缆, 并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它化学溶剂接触污染发热电缆的表面。

发热电缆系统运行前的调试, 必须在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后才能开始通电调试, 首次启动调试时, 应将系统设定值5~10℃低温范围运行一段时间, 然后逐步调升温度, 直至达到采暖舒适温度。

除上述要求外, 发热电缆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中设计、安装及施工时还应参考厂家的有关技术要求。

5 小结

发热电缆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与传统采暖方式相比, 在节能方面确实具有显著的优势, 对建筑节能, 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在设计和施工中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通过以上总结, 希望能够对此种系统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摘要:本文介绍了发热电缆地板采暖系统在住宅中的设计、施工与应用。

关键词:发热电缆,地板采暖,设计,施工

参考文献

[1]徐连红.不同采暖系统的应用及其能耗分析.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56.

[2]冀东光.发热电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应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5:272.

[3]朱滨.国内几种供暖技术的比较与分析.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专刊, 2004, 10:66.

[4]徐鹏.发热电缆低温辐射采暖系统探析.山西建筑, 2003, 6:135.

屏蔽电缆的选择与施工 篇8

准朔铁路鹰鹞山隧道全长11 572 m,为单线特长铁路隧道,设三座斜井(龙卜沟斜井751 m、下石窑斜井845 m、下水头斜井650 m)及进口、出口共五个施工工区,工程合同工期为24个月。其中出口工区因直接进行正洞施工,施工管段相对较短(DK51+150~DK53+000),最早完成洞身开挖、支护、仰拱及衬砌施工,具备边沟电缆槽施工条件。为了避免传统隧道边沟电缆槽混凝土浇筑分次施工所带来的工艺复杂、施工缝多且易开裂、施工效率低、外观质量差等问题,以简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为目的,中铁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在鹰鹞山隧道边沟电缆槽施工中采用预制组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整体浇筑、一次成型的施工工艺。

2 组合钢模板的设计与加工

结合准朔铁路鹰鹞山隧道边沟电缆槽结构设计图(见图1),设计组合钢模板。

以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为前提;以简化模板构成、易于施工操作、提高施工效率为目的;确认组合钢模设计满足各项要求后绘制组合钢模设计图交由构件加工车间进行标准化精密加工。组合钢模由面板、边框、肋条及固定横梁组成,面板采用3 mm厚钢板,边框及肋条采用∠5 cm角钢,肋条组成纵30 cm×横50 cm网格,固定横梁采用[8槽钢加工,结合受力要求,组合钢模板各单元采用ϕ12 mm螺栓固定连接。组合钢模板以2 m为一单位(见表1),每一单位设置两处横梁螺栓加固点,各自位于模板端头50 cm处,制作过程要求确保模板及横梁各螺栓眼相互配套且位于同一立面上,以利于螺栓连接对位。横梁螺栓孔加工成长条形,在标准孔中心向两边各扩展30 mm,以利于沟槽模板支距调整,沟槽模板采用斜切口连接,以便于模板拆除,组合钢模板设计图见图2。

3 组合钢模板的安装及加固

3.1 底板、边墙的处理

在安装模板前先对即将施工段隧道底板及边墙进行清理,做到“三无”即无积水、无虚渣、无杂物。为了使沟槽混凝土与边墙、底板混凝土粘结紧密,必须对界面进行凿毛或者加设连接筋处理,防止施工缝开裂导致沟槽流水外渗。边墙、底板处理到位后,进行测量放样,边沟电缆槽测量放样采用双线控制,即在底板测设支距控制点,每10 m一组,控制边模支距;在边墙上测设高程控制点,每5 m一组,控制模板(固定横梁)高程。记录两线控制点三维数据,技术人员及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用高程点数据复核支距控制,用支距点数据复核高程控制。测量数据复核无误后用黑墨线弹线标示,对地板超高部分凿除处理,欠高部分用C25混凝土回填,确保边模安装纵平竖直。

3.2 组合钢模板的安装

1)安装边模,以地面支距线为基线,使边模底边内缘线紧贴支距控制线,同时保证模板竖直,然后用ϕ16 mm膨胀螺栓将边模锚固在底板上,同时用ϕ12 mm螺栓连接各边模单元,使全部边模连成整体并准确立于支距控制线上,确保纵平竖直。

2)将固定横梁一端用ϕ12 mm螺栓初步连接于边模连接点上,调整固定横梁水平,使其另一端位于边墙高程控制线上,同时垂直于边模板立面,调整到位后用ϕ16 mm膨胀螺栓将横梁边墙一端锚固,同时紧固与边模连接端的ϕ12 mm螺栓。

3)绑扎沟槽侧壁钢筋、疏通泄水孔。

4)以边模上缘为支距控制线,以横梁高度控制高程,结合沟槽设计图及技术交底安装沟、槽U形模板,模板各部分用ϕ12 mm螺栓连接,支距可根据设计在横梁条形螺栓孔上调整。

5)检查模板整体安装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合格后设置预埋件,涂抹脱模剂,为混凝土浇筑做准备。

4 沟槽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4.1 沟槽混凝土的浇筑

隧道沟槽结构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因沟槽自身结构限制,混凝土浇筑施工进料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增加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60 mm~180 mm间;同时自制混凝土漏槽,根据沟、槽侧壁的位置在漏槽上各留置两个进料口,呈上大下小状,下口呈长条形,宽度以能塞进沟槽侧壁模板间隙为宜,上口根据漏槽容量而定。混凝土振捣采用ZN25型手持式振动棒振捣,确保混凝土实体质量与外观质量合格,做到内实外平,线形流畅。

鹰鹞山隧道属单线特长隧道,首先进行试验段施工,选择50 m作为试验段,在试验段验收合格后,展开循环施工。将100 m组合钢模板分成两组,每50 m一组配6名操作工人,利用试验段先行完成的50 m,在隧道两侧错开交替施工,这样可以避免单线隧道中间行车空间窄易发生车辆撞坏模板或沟槽侧壁的问题产生。

4.2 沟槽混凝土的养护

沟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修面、补缺。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即可拆模,拆模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损坏沟槽棱角及造成模板变形。沟槽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每天不少于两次,保证混凝土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 d。

5 施工效果

通过鹰鹞山隧道出口工区边沟电缆槽施工实践,隧道沟槽施工采用整体浇筑、一次成型工艺不仅简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更能有效地减少沟槽结构施工缝,避免结构开裂、渗水,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双丰收。鹰鹞山隧道出口工区采用本工艺后,在较少人力、物力投入的情况下仅用一个半月即完成1 850 m边沟电缆槽施工,取得了施工投入少、进度快、质量好、效益高的效果。

6 结语

在铁路建设朝着高速重载这一目标迈进的今天,列车行驶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铁路工程建设不仅要注重主体工程结构的质量,附属工程质量同样不可轻视。隧道边沟电缆槽施工采用整体浇筑,一次成型的施工工艺不仅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更是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质量,得到了建设部门、监理部门的一致好评,从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实践证明,隧道边沟电缆槽混凝土整体浇筑、一次成型工艺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在准朔铁路鹰鹞山隧道边沟电缆槽施工中,提出对边沟电缆槽混凝土实行整体浇筑、一次成型的施工理念和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分次浇筑施工中工艺复杂,效率低下,混凝土实体施工缝多且易开裂,外观质量差等问题。

关键词:隧道,边沟电缆槽,整体浇筑,设计,施工

参考文献

[1]关金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TB 10417-200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

[3]TZ 204-200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

屏蔽电缆的选择与施工 篇9

1 系统设计

本系统可以实现电缆台帐管理、电缆接头施工记录管理等功能。能够对高压电缆接头施工的整个过程详细情况提供信息服务。

1.1 整体架构

本系统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系统采用二层B/S模型结构, 对外部提供客户端服务, 满足不同用户的分布式访问, 如图1的示。该结构采用两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即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二层结构的核心概念是利用中间件将应用层分为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两个不同的处理层次。

1.2 功能模块设计

本文设计的电缆接头安装与带电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分为三个模块:电缆台帐管理、电缆接头安装记录管理、系统管理。可提供电缆接头安装过程中的各环节工艺信息以及电缆带电检测各项历史数据, 为电缆接头安装质量和带电检测信息的追溯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系统各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1.2.1 电缆接头安装施工记录管理

由于各电压等级、各类型电缆接头安装工艺不同, 因此电缆接头安装施工记录管理模块按电缆电压等级、接头类型分为6个子模块, 分别是:110k V交联电缆中间接头施工记录、110k V交联电GIS/变压器终端接头施工记录、110k V交联电缆户外终端接头施工记录、220k V交联电缆中间接头施工记录、220k V交联电缆GIS/变压器终端接头施工记录和220k V交联电缆户外终端接头施工记录。每个电缆接头施工记录子模块都包含新增、修改、删除记录单功能, 记录单查询功能, 按字段导出Excel表功能和打印记录单功能可以完成国网北京检修公司电缆专业电缆接头质量管控的要求, 进行对电缆接头工艺、流程进行跟踪管理。

1.2.2 台账查询

台账查询模块提拱电缆台账基础资料导入、电缆段台账查询、电缆中间接头台账查询和电缆终端头台账查询等功能, 可以实现对电缆接头位置、截面、接头附件生产厂家等各项基本信息的查询, 如图3所示。其中电缆台帐基础资料导入子模块可以导入国家电网SG186生产管理系统中对应的电缆台账信息, 实现基础资料的及时更新。

1.2.3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对用户的管理、权限管理、系统个性化设置和系统公告等。在对用户管理上, 采用基于角色的身份验证。系统可以进行动态的角色权限分配, 如接头施工人员、工作负责人、计划员、工区主任等。不同的角色可以动态定义不同的功能、用户界面和权限。用户进行登录验证时, 根据角色的不同, 进入不同的页面。

2 电缆接头施工质量管理的实现

高压电缆接头是电缆线路中绝缘相对薄弱、容易发生运行故障的部分。电缆接头施工质量缺陷是导致电缆线路发生运行故障的直接原因之一, 因此对电缆接头安装施工过程施行质量管控是减少电缆运行故障的有效手段。把过程质量管理理念引入电缆接头安装施工中, 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中电缆接头安装工作负责人是起关健作用的人物, 工作负责人要对施工环境、接头工艺流程全面掌控并渗透到电缆接头安装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 电缆接头施工各环节安装人员要不断反馈关键尺寸, 待工作负责人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环节工作。整个电缆接头安装质量控制体系如图3所示:

根据图3的质量控制体系设计电缆接头安装施工记录单, 记录单包括五部分, 分别是:电缆接头前准备信息、接头关键尺寸示意图、接头流程关键尺寸要求、关键尺寸实际测量值 (含现场照片) 、接头施工人员信息, 如图4所示。

电缆接头工作负责人根据记录单内容确认工作准备情况信息, 向施工人员告知工艺流程和关键尺寸要求, 在接头过程中, 施工人员向工作负责人反馈本环节关键尺寸信息, 工作负责人确认合格并留影像记录后进入下一环节工作, 整个工作结束后由工作负责人填写记录单、打印签字并交资料人员存档。

3 结论

本文根据过程质量管理理念, 建立了电缆接头安装质量管理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设计系统, 在.NET框架下采用B/S结构实现了高压电缆施工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各项功能。该系统在北京京供塔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示范应用, 应用本系统后, 电缆接头安装施工质量达标率达到了100%, 并且实现了对电缆接头施工质量历史信息的追溯。

摘要:为保证电缆接头安装质量满足要求, 采用Windows XP Professional平台、SQL Server2005数据库、Visual Studio.NET2010开发环境和VB开发语言, 设计并开发了高压电缆接头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系统包括电缆台账查询、电缆接头安装施工记录管理、系统管理等三个模块。系统界面友好, 安全性高。对高压电缆接头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 加强了电缆接头安装环节的质量控制。该系统在北京京供塔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示范性应用, 通过应用本系统有效保障了电缆接头安装的质量。

关键词:电缆接头,管理系统,B/S架构

参考文献

[1]罗国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

[2]苏强.田口质量理念及其在产品质量优化中的应用[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1998 (11) .

[3]张晓龙, 程文.基于UML和.NET技术的高校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8 (4) .

[4]虞蕾, 赵宗涛, 李刚.基于UML和组件的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7 (3) .

屏蔽电缆的选择与施工 篇10

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电缆。建成一座自动化的电站需要成千上万不同型号的电缆,并且布置广泛,数量繁多。为了符合负荷分配原则和防火等安全要求,在初步设计论证阶段,往往采用保守方案。在不同地区,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种类的电缆,如(耐高温,耐寒,耐火,阻燃等)。而且电缆设计长度、截面余量大等问题,直接导致建设费用的增加。以往施工项目的数据统计,在电缆工程开工前图纸会审,施工过程中进行优化与改进,制定电缆施工现场管理措施,提高工程进度,减少工程成本能得到明显的效果。

1 电缆敷设路径优化

1)根据规范与实践的总结。现在发电厂在设计初期改变了传统的电缆沟道的设计理念,避免了不易维护检修,容易积水、积尘和引发火灾等隐患的电缆沟道方案。一般选择采用架空敷设方式。但是在厂区长距离空旷的区域减少限高,局部区域采用电缆沟。对现场电缆敷设路径进行优化分析,在不违反设计、施工、安全运行规范的原则前提下,选择“走架空、抄近路、躲高温、避管道、让设备”的思路。本质“易维护、距离近、种类少、截面小、事故少”节约措施对设计图纸优化,确定优化方案。降低建设成本,方便电缆敷设,提高施工效率。例如:内蒙某项目现场输煤C4驱动间电缆敷设路径,通过优化后完全符合“走架空、抄近路”单此一项节约了ZRC-YJV3×120 mm2电缆1 200 m。控制电缆同样节约。

2)电缆支架的优化,一般电缆夹层、集中控楼,动力配电室为电气、热控以及通信电缆最为集中的部位,电缆桥架的合理布置很重要。设计不符合现场情况时,会出现某些通道或某一段桥架上电缆拥挤敷设量大于容积量,或有些通道桥架容积过剩导致闲置无用。在设计阶段根据配电柜数量、电源负荷分配、集中分散控制柜内电缆集中的特点以及桥架走向,要充分考虑和精确计算配电间出口电缆夹层的电缆根数,来确定电缆桥架布宽度与层数以及平面布置。一般根据规范“上—中—下,高—低—控”[1]的原则进行排列,主通道大于分支通道“丁”字口缩减分支式、“十”字口四口相等、转弯处放大的原则进行。确保电缆敷设畅通,交叉少。

2 电缆种类、型号优化

2.1 电缆绝缘材料优化

耐高温、耐寒、耐酸碱、阻燃等特殊电缆,随地区和现场区域不同也是经常用到的。所以在没有特定的情况下选择交联聚乙烯电缆,此电缆受环境影响较小,可以在-40℃~70℃条件下环境较差的区域使用。特殊地区或特殊区域比如:输煤、升压站、厂区等室外空间使用特殊电缆应该进行经济性、可靠性综合分析后确定。

2.2 电缆截面及铠装优化

根据国家标准电力电缆的截面选择按照载流量及负荷分配进行[2],一般打破设计保守“大马拉小车”现象,尽可能的在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截面选择接近负荷需要,或提高负荷分配的1.2倍进行考虑。控制电缆线芯截面,根据常规经验和工程应用实例表明,一般电流信号用4 mm2、电压信号2.5 mm2、指令信号1.5 mm2、状态信号1.0 mm2、通讯信号0.75 mm2。开关量信号采集一般为直流24 V居多,从直流电的特点和安全角度考虑,采用了截面为1.5 mm2电缆为宜;模拟量信号采用了截面为1.0 mm2电缆;根据电缆敷设长度可以提高一个等级,防止电缆过长信号衰减。传感器补偿电缆截面1.5 mm2。理论与实际的集合,进行整体的优化,在符合新标准规范的前提下满足接线密集的小空间机柜的施工需求,并且能够保证接线端子压接牢固。

另外,由于现在设计电缆绝大部分敷设在电缆桥架上,受外力破坏的机会极低,将原来保守设计的铠装电缆可以优化成非铠装,可以减轻电缆桥架承重荷载,缩减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只要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不强拉硬拽,非铠装电缆也能够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2.3 电缆长度及备用芯优化

设计阶段是根据电缆联系表在电缆敷设图上标定网络节点,用设计软件进行计算机敷设[3],以网络节点间的实际距离为准计算长度,自动生成电缆清册。只能作为参照和采购的初始依据,但不作为施工依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是人工敷设电缆,则更容易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优化路径,对电缆长度进行优化,控制预留长度。对于始端较近、终端相同的电缆也进行合并优化。零散电源采用增加就地控制箱、分支箱等就地设备,以树干式的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实现集中控制。

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下,严格控制了电缆备用芯数量,按照《设计规范》《施工手册》控制电缆设置有备用芯,但经过多年的现场施工与运行技改、备用芯的作用不是很明显[4],因此在备用芯设计方面应该有所控制,5芯及以下电缆一般不留备用芯。5芯以上采用5×X+X的计算备用芯(X为备用芯)。例如:传感器电缆在设计时都会将电源和信号分开设计,一般传感器采用220 V或24 V电源,信号也只有一对点,但是往往设计成YJV4×1.5与KVVP4×1.5。这样的话一共使用4芯,其中就有4芯备用,造成浪费,也给接线带来麻烦。

2.4 阻燃电缆和耐火电缆的选用

根据规范要求,直流系统存在特殊磁化性、易高温,选择无铠装的NH电缆。其他交流电源、信号系统等通常选用ZR电缆,但是根据部位不同来确定防火等级,详细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各种型号的电缆的价格差别,最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阻燃电缆。

3 电源分配合理优化

发电厂设计与施工一般是按照系统进行电源分配原则进行,系统单元式集中控制。但是由于现场的布置不同,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单一系统到用电负荷侧的距离较远,到其他系统供电电源较近而又容易施工等现象。电源分配就比较矛盾,选择就近电源但违反单元控制。为此我们就应从运行的可靠性和建设的经济性以及施工期的允许性等诸多方面考虑做出最后的决定。一般是采用经济建设,改变电源与控制分路形式不同系统电源供电,同一系统控制模式。只要将其他系统内供电的电源开关控制信号接入本系统就可以。因为现在DCS/PLC控制只需光缆通讯,比起昂贵的电力电缆要方便简单,经济易施工。例如:内蒙某项目将脱硫脱硝MCC的电力电缆从除尘除灰PC段转移到了主厂房PC段,大大缩短了路程,同时也缩短了工期,节约成本、提高了公司的效益。

4 电缆工程施工管理

4.1 电缆采购管理

1)根据设计电缆清册、设计变更单及施工图等依据进行现场动态控制,提前编制“电缆需求计划单”结合现场施工进度分批进行采购。严格控制电缆型号短缺及数量不够,或是防止一次采购过剩的浪费。

2)电缆敷设前,整理、统计各电缆数量与规格。按照清册,大型的同种型号电缆,根据起止点长度合理安排拼轴电缆敷设,并标在电缆轴上表明电缆敷设顺序和经过的路径,做到敷设不浪费。同时,电缆敷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柜体外电缆的穿出预留长度,柜体半周长[3],避免浪费。

4.2 电缆领用保管

首先对出入库进行管理。出入库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统一管理。根据图纸整理出电缆的型号、规格及长度,制作领用单。对图纸需求量及现场实际需用量一一核对,做到每轴电缆合理利用减少浪费,现场技术人员对敷设路径仔细查核,设计量与实际需用量有效控制。对已领出放置施工区域的电缆由班组长负责登记起、止码,对轴进行分类编轴号,做好电缆敷设记录。剩余不用的电缆做好退库登记手续。

4.3 电缆敷设要求

1)根据电缆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来决定电缆敷设的先后顺序,先由长到短、最后盘间连线。同一通道内敷设电缆时,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控制信号。或按强电至弱电、通信电缆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严格将高低压交流电源电缆与信号控制电缆分层或隔离敷设,如果电缆桥架受通道空间限制,在同一层内敷设电源电缆和信号电缆时中间加隔离层。多排通道并列是按先里边再外边的敷设顺序进行安排。

2)电缆绑扎也排列,统一安排电缆走向,单根敷设,绑扎好后进行下一根敷设,减少交叉。特别注意转弯和分支口位置,以及电缆跳层,入竖井等位置,扩大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构造特性的要求,一般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5]。做好电缆标识牌的施工工作,每敷设一根电缆就要在起始端和终止端以及过程中转弯等重点位置挂上附有(起点、终点、型号、编号)的标识牌。

3)合理调整桥架路径,尽量避开高温通风、热水、蒸汽管道及油管路交叉。忌讳与其上部平行敷设。

4.4 检查验收

检查电缆是否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分层或按顺序敷设。桥架、槽盒内电缆的充满度是否超过65%,电缆管内电缆是否大于50%,且堆积不宜超过3层。检查电缆绝缘是否有扭曲变形、绝缘皮破裂现象发生。

5 结语

经过多年的现场管理经验,结合各个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会审初步设计和初期司令图时,保持不违反规程允许的范围内,对电缆种类、材质、截面、用量等方面进行优化,制定现场施工管理措施。通过严格控制电缆长度、合理安排电缆走向,对电缆科学选取,以及严格执行电缆施工管理措施等手段。在保证电缆安全可靠运行的同时,无论是甲供材料还是乙供材料,优化设计施工管理能为降低工程造价作出贡献。

摘要:根据发电厂电缆工程的特点,从电缆敷设路径、电缆种类与型号、电源分配等方面,阐述了电缆工程的优化设计措施,并提出了电缆施工的管理策略,有利于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发电厂,电缆,施工管理,电源

参考文献

[1]火电设计规范及火电安全规范[S].

[2]白桂欣.电气工程常用数据速查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电力设计软件程序,及DWG文件、CAD制图[Z].

[4]郭卫国.参考供用电技术—国家电网华北有限公司文献[Z].2009.

[5]白桂欣.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S].

[7]DL/T 5182—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S].

[8]DL/T 5161.1—T5161.17—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S].

上一篇:纪检监察信息化下一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