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角色(精选9篇)
三维角色 篇1
摘要:父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父亲角色受到重视却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 父子依恋的建立无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 父亲的成熟成长, 还是家庭的和谐稳定都至关重要, 而要建立父子依恋, 父亲需要扮演好监护者、玩伴和偶像的三维角色。
关键词:父子依恋,父亲角色,三维角色
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一系列亲子类节目的热播, 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越发受到重视。父亲本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社会经济、生活节奏、传统观念等将父亲拒于家庭教育之外, 致使“父亲缺位”现象较为严重。父亲群体受到社会的重视经历了长期的演变, 有着复杂的背景。
一父亲角色的历史演变
二战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父亲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 其余家庭琐事包括子女教养皆由母亲包揽。二战后, 由于大批男性在战争中失去生命, 男性在家庭中的缺失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受到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对于父亲角色的研究日益增多, 无论是对于正常家庭 (完整家庭) 或是非正常家庭 (离婚、重组家庭等) 的研究都证明了父亲角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随着工业化与都市化的进程, “大家庭”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 女性也从“相夫教子”的生活中解放出来, 在职场中打拼属于自己的天地, 父亲自然而然被要求回归家庭, “扮演对孩子提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重要角色。所谓‘人力资本’, 即父亲的能力、知识、个性等对孩子的影响;‘社会资本’附着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与邻居、社区等之间的关系上, 对于维护和促进孩子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积极意义;‘社会资本’则是父亲的经济收入或是跟经济收入相关的由父亲直接或间接传递给孩子的经验。”
二建立父子依恋的重要性
父子依恋是孩子与父亲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纽带。“根据Bowlby的依恋理论, 婴儿具备一种先天特质, 通过寻求接近和接触, 发展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来应对外部环境。有的婴儿会形成自己值得别人爱和关心的信念, 这就是安全型信念;而有的婴儿则会在亲子互动中形成自己不值得别人爱和关心的信念, 对自己缺乏认同并拒绝别人, 这就是非安全型依恋。”本文中的父子依恋特指父子安全依恋。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独特的力量。”除此之外, 父子依恋的建立对于父亲自身的成熟成长和家庭的和谐稳定也大有裨益。
1. 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
父子依恋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性别角色、人格和社会交往四个方面。相对于母亲而言, 父亲有着更理性的思维和更广博的知识面, 儿童从父亲身上可以收获更丰富的知识, 并能通过探索逐步发展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 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更高, 有更好的学习习惯, 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Judy等研究者认为, 父亲缺失对儿童认知发展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其次, 在性别角色方面, “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和模仿可以发展出更多性别角色行为, 女孩也能在与父亲的相处和关爱中获得安全感和特有的保护性心理, 并且从父亲身上获得关于异性品质的参照。”在父亲缺位的情况下, 孩子 (尤其是男孩) 更容易形成性别倒错, 严重者发展为性变态或同性恋等。
在人格发展上, 有研究表明, “经常与父亲接触玩耍的孩子更多表现出勇敢、自信、意志坚强等良好人格品质。”而在父亲缺失的家庭中, 男孩会相对缺乏坚强、勇敢、独立的品格, 而更容易形成自卑、攻击性等负面人格, 女孩则更多地表现出敏感、自卑、孤独等消极情绪。
在社会交往中, 父子依恋能促进儿童社会适应力、人际交往、社会行为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2. 有利于父亲的成熟成长
父子依恋是父亲在参与子女教育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父亲更加了解孩子, 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 也能使父亲更多地了解自己, 挖掘自己作为父亲的能力, 体验为人父的喜悦。其次, “父亲参与育儿会直接影响夫妻关系的美满程度, 并间接影响自身心理的成熟和发展。”最后, 从后喻文化的视角出发, 孩子的言行举止也会对父亲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有时, 就是孩子一个纯真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温馨的举动, 会让父亲真切感受到纯真、善良、诚实、坚强等美好品质。
3. 促进家庭和谐稳定
父子安全依恋的建立首先保证了家庭的亲子关系, 其次父子依恋意味着教育孩子不再是母亲一个人的职责, 这会提高母亲对孩子父亲和自身夫妻关系的满意程度, 使夫妻关系更加和谐稳定。最后, “育儿活动会使男性增加与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和女性亲属的联系, 增进与老年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
三父子依恋中父亲的三维角色
父亲角色的历史演变证明了父亲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扮演好三维角色——监护者、玩伴和偶像, 是促使父亲和儿童建立安全父子依恋的关键。
1. 作为儿童的监护者
父亲作为家长, 担负着儿童监护者的职责。而这个“监护”主要表现于保护和教育两个方面。一方面, 父亲是儿童心目中排在第一位的男性形象, 与父亲在一起会让孩子感觉到被保护和安全。虽然母亲的保护意识更强、更敏感, 但父亲的保护能力却是母亲不可比拟的。因此, 父亲首先要做好孩子的保护伞, 让孩子获得充分的安全感, 才能为建立父子依恋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 父亲要做一名科学的教育者。传统观念中的父亲都是严肃的, 长期以来“黄金棍下出好人”都是父亲教育孩子的理念。随着经济、教育等的发展, 孩子已不再是父母的附属品, 而是具有个性的独立个体, 单一的说教、打骂对于儿童的成长而言, 百害而无一益, 这就需要父亲在生活中引导儿童亲身感受和体验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 最终形成自我教育的效应。
2. 作为儿童的玩伴
相对于母子交往中的细心照料和温柔安抚, 父亲对待孩子尤其是男孩, 则会采取较为刺激和有趣的方式——游戏。“Tamis-Lemonda等认为与孩子共同游戏是父亲主要的抚养行为, 这能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 在游戏中成功的探索经验又会使他们获得信心, 面对陌生环境时会表现出勇气, 而父亲与儿童游戏的作用不能被母亲行为所代替。”与父亲的追逐打闹, 父亲的引导探索以及游戏中父亲对儿童相应的控制都使父亲成为儿童最好的玩伴, 这也是良好父子依恋形成的核心和关键。
3. 作为儿童的偶像
模仿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一个重要方式。父亲作为一家之主, 理应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偶像, 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模范和榜样。因此, 父亲要不断提高自身在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首先, 事业是男性成功的重要标志, 这并非要求所有父亲都成为某一领域的先锋, 但对于工作理应兢兢业业, 认真负责, 将分内事做到最好。其次, 父亲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博学多闻, 从而心生敬佩, 竭力效仿。最后, 父亲应在孩子面前更多地表现男性的阳刚。让父亲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 这对亲子依恋的建立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 2006 (11) :14
[2]李丹、丁雪辰.西方有关父子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评述及教育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3 (3) :22
[3]金春寒.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 2009 (10) :18
[4]尹靖水、朴志先、中岛和夫等.城市父亲参与育儿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2 (2)
[5]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男性自身成长的积极效应——上海的经验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 2009 (3)
我国三维游戏动画角色设计初探 篇2
关键词:三维游戏;游戏角色;设计元素
因为数字网络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过去的美术创造也开始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把美术设计转化为动画,动画把静止的美术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有效的展现了美术的独特魅力。动画制作使得人们的想象力和意境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就是动画设计的精髓所在。现在的动画制作融合了很多的综合性技术,包括外形外观等造型艺术、网络技术和影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技术的融合。现在的数字信息化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过去的动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动画的发展,和现在的三维游戏设计不相吻合。为了更好的进行新游戏的角色配置,需要加入更多的动画设计因素。
一、动画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确定游戏的整体主题
游戏主题的构建是确立游戏的主要线索,在确定游戏的主要线索之后,才可以对游戏中的动画角色进行合理的分配。怎样确定游戏的整体风格是需要游戏策划师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其中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包括东方远古神话开天辟地的魔幻主体,还可以是大唐风云的武侠动作题材,也可以是西方大陆的神话风格,同时还有现代科学技术和对未来的发展预测,从细微的世界发展到浩瀚的宇宙,这些内容可以是游戏设计的主题。游戏整体设计还需要对市场进行针对化的处理,研究游戏玩家的喜好和喜爱程度。
(二)收集资料,拟定游戏角色形象
在研究游戏的整体主题因素时,还需要对其中的角色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构建,我们在游戏中看到的角色实际上都是依据实际的生活和事物进行构建的。所以,在确定游戏角色之后,还需要掌握相关的资料,其中有角色的人物性格、外形特点和生活背景等。在这些资料中,拟定游戏角色的外形、基本能力,其中人物还要增加其中的情感线路和历史任务。
二、三维游戏动画角色的设计元素
(一)游戏角色形象的设计
在确定游戏整体主题的时候,游戏角色的想象构建和整个游戏的视觉效果以及外形都紧密相连。不论是一般角色还是主要角色,都要设计师从中进行精心的安排,从而使得整体游戏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在进行游戏构思的时候,要对角色的外貌、衣服等资料进行构思。比如在大唐江湖的武侠游戏中需要构建一个女子的游戏形象,其中对于这个女子的外形、服装、头饰和配饰等内容都要以任务为背景进行合理的安排。这个女子比较温柔,具有微微一笑很倾城的感觉,大唐的服装一般都比较华丽,在服装设计的时候可以用白色轻纱来表现女子的美貌,还可以利用油纸伞来表现女子的柔弱,拥有乌黑的长发,青丝飘动。为了更好的满足游戏玩家的心理要求和视觉享受,女子形象设计可以更加具体。
(二)游戏角色技能的设计
网络游戏主要就是要让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真实,并且能够实现很多自己希望达到却不能达到的高难度能力和动作。在游戏中浴血奋战,感受其中的刺激和体验。游戏玩家的这种需求就需要游戏设计人员对游戏角色设计相对应的特长和技能,依据所收集的实际生活题材和多种资料,对游戏角色的技能进行相应的设计,角色中包含更多的生活因素。比如一款魔幻游戏中魔兽的形象是大型的蜘蛛,但是蜘蛛的脚都具有十分锋利的锯齿,腹部只有一只肉眼。针对设计师来说,魔兽的形象已经有了基本的框架,但是在魔兽的技能方面,设计师还要掌握蜘蛛的生活特点,还有它的天敌等资料。比如蜘蛛喜欢织网、蜘蛛能够生下很多的小蜘蛛,其特点是有毒性、嗜血,所以蜘蛛的技能设定就是蜘蛛的网能够保护蜘蛛免受他人的伤害,如果蜘蛛把自己的毒液放入敌人的身体中,敌人在很短的时间内都会生下很多小蜘蛛來攻击敌人,因为蜘蛛嗜血,所以蜘蛛在进攻敌人的时候也在增加自己的生命长度。这些都是三维游戏设计的素材,更是设计的基础。
(三)游戏角色造型的设计
在对游戏造型进行构建的时候,很多都是以实际的人物、动物和场景来构建的,随意想象的事物不符合游戏环境、违反了自然规定,在设计方面也有很大的问题。所以,依据所收集的资料来对游戏角色进行设计是游戏设计师常用的方式之一。比如,根据游戏的具体要求,构建一个机器人的造型,可以依据真实的人的照片作为基本模型,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对人物的头部进行改动,在组合多种金属块物质,眼睛可以做成警示灯,耳朵也可以加入天线等设备,而身体就是比较矮小和粗壮等。对于一些比较繁琐的游戏角色,都是以真实素材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例如宏伟的建筑、巨型怪兽都可以是多种动物的融合,例如马的身体、头顶两只牛角、耳朵比较长、鼻子可以像猪尾巴或是蛇等一些比较独特的造型。
(四)游戏角色整体平衡性的设计
在游戏中,平衡性是十分重要的,游戏的整体平衡使得游戏更加清楚,游戏玩家的兴致更加高涨。针对游戏的平衡性进行构建主要是依靠实际生活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其中有色彩、任务、怪兽、武器和技能、场景等因素的平衡。
三、结语
根据上面的表述,针对三维游戏动画的角色设计主要依赖于实际生活,根据图书中的相关事物来进行角色设计,使得游戏角色能够抓住玩家的眼球,以个性化和审美化为基础,从而吸引更多的玩家。
参考文献:
[1]杨玥,闫光耀.浅谈三维游戏动画角色设计元素[J].科技资讯,2012,(10):18-18.
[2]徐郑冰.刍议三维游戏动画角色设计[J].参花,2013,(14):74-74.
三维角色 篇3
关键词:三维动画,角色,角色装配,角色动作
计算机三维动画本质是计算机图形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随着信息社会计算机信息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计算机三维动画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了越来越的作用。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被应用于电影特技、动画片、大型游戏制作、军事飞行模拟、演练模拟甚至用于案件模拟再现。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展示的强大功能。在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应用中, 我们可发现角色动画技术与角色动作技术是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中最闪光的地方。现实生活中, 对我们可产生巨大影响力与震撼力的当属运用大量三维动画技术的影视大片, 例如《变形金刚》、《钢铁侠》、《马达加斯加》、《怪物史莱克》、《魔戒》等。这些运用三维动画技术的数字影视片向我们展示了人物角色的真实感、华丽感。每部影片中都有极具个性化魅力的角色与角色特有的标志性动作, 深深感染了我们。所以说三维动画中角色分配与动作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1 计算机三维动画角色装配技术
1.1 角色动画中应用的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
通常情况下, 我们应用与角色动画中的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包括三维角色几何模型表示方法、模型结构。
1.1.1 三维动画角色模型表示方法
三维角色模型与角色装配有直接关系。动画需求不同其角色模型结构也不同。目前表示方法有棒状体模型、表面模型、实体模型和多层次模型。表面模型与多层次模型是影视动画制作中常用到的模型表示方法。笔者在本文主要讲解下表面模型与多层次模型。
表面模型可分为骨骼层和皮肤层两个层次。骨骼层按照角色层次关系排列, 是形成角色动画的基础。皮肤层包是表面模拟皮肤的外形, 其包裹在骨骼层的表面。表面模型的优点是角色塑造速度快, 不足之处是不能很好表现角色运动效果的真实性。多层次模型最为接近人体结构结构模型, 皮肤与骨骼之间加入了肌肉、脂肪等结构层。增加角色立体感、人物形象饱满感的同时, 也带来了大量的计算, 增加了模型复杂度。
1.1.2 计算机三维动画的常见运动生成方法
目前, 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中常用到的运动生产方法有关键帧动画、物理模拟技术和运动捕获技术。其中关键帧动画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最为简单直观。为获得更加平滑的动画效果, 需要经验丰富的动画师花费较长的时间与精力绘制关键帧。关键帧动画可以让动画师充分体现对角色运用的要求与控制。物理模拟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是基于物理的动画生成技术, 将物理规律引入到计算机动画制作中。物理模拟技术可以增加动画角色动作的真实感与质感, 但是缺乏鲜明的角色个性。动作捕获技术拥有最高的制作效率, 可随时捕捉生成的所有运动数据, 继而形成真实的动作。缺点是制作成本高。
1.2 角色装配技术
三维动画把对动画中的物体进行设置控制运用工具的工程称之为角色装配。角色装配建立角色的动画控制系统。其为满足不同的动画需求可分为两种:物理真实性角色装配与卡通风格式角色装配。物理真实性角色装配实现了角色具有现实生活中真实生物高度复杂的运动。进行物理角色装配之前, 需要深入研究角色的解剖结构及运动方式是角色装配非常重要。制作真实角色的设定需要遵循生物在真实世界中的活动形态, 例如《金刚》中的大猩猩, 《博物馆之夜》中的多种恐龙, 《加菲猫》中的加菲和欧迪, 《飞屋环游记》中的狗卫队。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 会感受到角色动作的真实性, 更加感受到角色形象的真实性。卡通风格角色装配主要是服务于具有高度动作夸张的卡通风格动画。由于卡通风格角色并不追求真实的动作效果, 是一种高度假定性艺术, 主要是为了满足剧情。例如《海绵宝宝之泡泡店》, 为了突出海绵宝宝的创造能力与幽默感, 动画制作师设计海绵宝宝吹出的泡泡有大象、鸭子、蝴蝶、轮船等多种形象, 而且动物形状的泡泡破灭的时候还可以发出与之相对应的声音。海绵宝宝总是可以做出多种夸张动作。这些夸张情节都表达了故事的趣味性, 成功吸引到大大小小的观众观看。
1.3 角色装配的意义
角色装配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做好角色装配工作, 相当于建立完善的角色动画控制系统。角色装配是提高动画质量的基础, 其使角色有血有肉有感情, 可以说赋予了角色生命。增加角色的真实感与饱满的形象。
2 三维动画制作中角色动作规划
三维动画中角色动作基本都是通过三维软件进行手动调节的。运用的物体要充分考虑其运动规律, 角色动作可以反映角色情感变化。我们再进行角色动作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角色的性格特点。合理性、顺畅性的动作才能使动画角色真正的“活”起来, 才能彰显角色的“生命力”。例如《马达加斯加》里的狮子、斑马等角色, 具有各自不同个性的动作。
做好角色动作规划前, 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动作灵感, 了解基本动作的基本运动规律。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在基本规律基础上, 加以变动, 生动地展现角色性格。
3 结语
优秀的动画角色应该有饱满的形象与充满感情的动作, 既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共性, 又拥有角色与动作的个性。三维动画制作中的角色装配与角色动作规划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 需要动画师们的配合, 需要所有参与影片制作的人员的配合。笔者在本文只是简单讨论了三维动画中角色装配技术与角色动作规划。角色装配与角色动作规划是影片角色生动形象的基础,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深入学习各种角色装配技术与研究角色动作规划, 争取为观众创造更生动且具有鲜明个性、深入人心的三维动画角色。
参考文献
[1]葛晓丁, 刘继军.角色动画中的新技术[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2001 (2) .
[2]蔡霞.三维地形中的虚拟人体行走动画[D].山东大学, 2009.
[3]张继强.角色动画中的仿真技术与艺术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
[4]高璐静.皮影戏法救太君的数字动画设计与制作[D].北京工业大学.
[5]夏博.浅谈三维角色动画中人物动作的设计[J].科教文汇, 2011 (12) .
[6]万莉君.浅析三维动画制作流程[J].福建电脑, 2010 (10) .
三维角色 篇4
三维动画是一种新兴的动画形式,但目前国产三维动画比较落后,缺乏有民族化特征的三维动画角色。三维动画角色形象设计应从民族文化的艺术素材中提炼形象,对其进行更深层次以及个性化的创造,创作出具有民族化特征的三维动画角色形象。中国动画曾经拥有辉煌成就,昔日拥有众多的动画明星归根结底是由于强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背景的支撑。所以,将民族化特征融入动画角色设计是三维动画的必然出路。
三维动画角色 民族化特征
三维动画是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动画形式。三维动画以其技术上的创新带来艺术上的创新,使观众获得角色动作自然流畅,画面立体富有层次感等视觉体验,因而迅速获得观众的喜爱。而三维动画片中的角色就相当于普通影视作品中的真人角色演员,优秀三维动画角色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动画明星。例如《倒霉熊》中的憨熊,《功夫熊猫》中的阿宝都是观众喜爱的三维动画角色。但是观众喜爱的三维动画角色中,国外动画占绝大多数,鲜有国产三维动画明星的出现。这是因为一方面,传统的二维动画已经失去了昔日“中国学派”时期的风采,三维动画缺乏传统的二维动画的过渡与传承。另一方面三维动画技术来源于国外,国内的三维动画技术相对滞后。国内三维动画艺术上的不足与技术上的落后相互影响,使得国产三维动画比较落后,观众耳熟能详的三维动画角色绝大部分是美日韩等国家的。
一、美国与中国三维动画中角色设计的民族化特征对比
美国的三维动画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三维动画角色形象设计民族化特征也最为明显。美国拥有业界知名的动画制作公司,如迪斯尼的皮克斯工作室、梦工厂的PDI工作室、福克斯的蓝天工作室。 其三维动画角色如《玩具总动员》中的伍迪,《怪物史莱克》中的史莱克、《冰河世纪》中的尼曼系列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三维动画角色,甚至是这些动画片中的配角也在观众们的心中印象深刻,由此可见美国三维动画角色的风靡程度。
在二维动画的基础上,美国三维动画题材广泛,其幽默,独立,崇尚自由民族风格也非常鲜明。美国三维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范围广:人、动物以及其他物品大量的拟人化。造型上夸张比例,强调特点,体块对比明显,表情逼真。角色性格贴近美国普通人,幽默,独立,崇尚自由的民族风格鲜明。美国三维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融合了艺术性和商业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弘扬了美国文化,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尤其是处于艺术与技术水平顶端的迪斯尼的皮克斯工作室,其设计的三维动画角色形象不乏经典,达到了艺术超越技术的水平,三维动画角色形象逼真细腻而且形态夸张,同时性格的塑造也贴近美国人的生活。
近年来,我国三维动画的产量逐步上升,但是由于缺乏提取民族化特征运用到三维动画角色形象设计中的过程,导致缺失中国三维动画角色形象民族化风格的缺失。2006年,中国首部三维动画《魔比斯环》上映,投资1.3亿,但最终取得365万的票房,加上极差的口碑,中国三维动画的首次尝试失败。《魔比斯环》实质上是个西方的故事,首先定位完全脱离民族文化,是其致命的错误。在角色形象设计上,与提取民族化特征运用于设计的方法完全背离,主角Jack高鼻梁黄头发蓝眼睛,俨然不是民族化的造型。《魔比斯环》的失败又一次给出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警示。
中国三维动画在角色设计上偏重于技术的发展,忽略了动画角色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三维动画角色过多的模仿国外动画形象,缺乏本土风格。又或者是企图复制“中国学派”时期的经典,把一些经典的角色如孙悟空、二郎神等等三维化,缺乏创新。
二、三维动画角色造型形式的三种类型
三维动画作为动画的一种形式,角色形象的分类也有多种方式。从造型形式来分,则主要包括:写实类、夸张变形类和写意类。
1.写实类。写实类的三维角色以尊重客观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创作,比较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在整体忠实于原型,客观严谨地反映出角色的结构、比例、形体特征和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对部分细节经过抽象、夸张和提炼的设计达到超越真实的美的效果。先进的电脑技术往往能以真实的视觉效果震撼观众,达到超越真实追求完美的效果。如三维动画《秦时明月》中的角色就属于写实类的角色造型,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同时服饰和道具有比较真实。
2. 夸张变形类。夸张变形类的三维动画角色造型注重幻想性和娱乐性,应用非常广泛。夸张变形类的角色造型的原型丰富:用不同的人和物,甚至是不存在的、幻想中的物品相互组合变形。并在此基础上为突出角色的个性特点进行充分的夸张和变形设计。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对角色的整体或者突出局部进行夸张变形,使角色造型特点突出对比强烈。
3.写意类。写意类的三维动画角色造型的特点是简洁明快,造型抽象,角色造型的原型也应该结构简单,只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造型,倾向符号化。
从造型形式来分,三维动画主要包括以上三类,归根到底就是代表着写实类与写意类两种风格趋势,这两种造型风格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相互影响。所以在具体创作角色,设计造型的过程中,并不只限于一种造型形式,各种形式可以互相借鉴和综合。例如,日本动画角色中常出现的一种造型形式:唯美写实类的角色造型,就是综合了写实类和夸张变形类两种的角色造型形式的特点。如《最终幻想》中男主角克劳德的设计,夸张人体尺寸和五官的比例,具有角色身材修长,五官清晰,轮廓突出等特点。
三、民族化特征应用于三维动画角色造型
对于动画角色形象设计,民族文化是内容无比丰富的素材库。首先民族文化提供了大量的个性鲜明的角色。例如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为爱赴死的梁山伯祝英台,勇敢的哪咤,机灵的张嘎,等等,不胜枚举。其次民族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美术形式。年画、剪纸、皮影、刺绣、脸谱、木偶、水墨画,等等传统美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元素。这方面的例子也非常多,几乎“中国学派”时期的每个角色形象都融入了传统美术的设计元素,为人们所熟知并且传颂。此外民族文化还提供了各种历史时期,各种地域,各种民族(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独具风格的参考资料,为动画角色造型的服饰装束,道具等提供了参考。
在三维动画角色设计之初,根据剧本或其他拟定主题来确定角色的命题,如:年龄、性别、民族、时空背景、性格特点等等。然后确定角色的造型类型,是趋于写实类或是夸张变形类的或是写意类。有了一个大体的蓝图后使用相应的民族文化素材作参考。
如CG艺术家许飞作品羌族小女孩《快乐朵朵》就属于夸张变形的Q版造型,参考了羌族的服饰装束,又结合了卡通小女孩的可爱的特点,利用三维手法表现出来,是少数民族题材三维角色比较成功的例子。
结语
三维动画角色形象设计应从民族文化的艺术素材中提炼形象,对其进行更深层次以及个性化的创造,创作出具有民族化特征的三维动画角色形象。中国动画曾经拥有辉煌成就,昔日拥有众多的动画明星归根结底是由于强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背景的支撑。所以,将民族化特征融入动画角色设计是三维动画的必然出路。
[1]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宋玉远、张克博,三维动画角色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三维动画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分析[J].电影文学,2008
10.3969/j.issn.1002-6916.2012.01.013
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研究 篇5
一、三维动画角色造型分类
在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一方面要重视其外形的设计,另一方面还要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动画创作的自由度很高,角色设计往往来源于生活却不同于生活。在角色造型设计中,一般有以下几类。
第一,写实类角色造型,这一类角色造型在传统动画中出现的很多。写实类角色造型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一种是纯写实类。例如传统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白雪公主》还有《花木兰》等等。这些动画角色造型大致与原有人物一致,符合人们的认知。另一种的角色造型设计在形体上与原作造型一致,但与现实中的造型差别很大,属于不存于世的类型。例如《西游记》还有《人猿泰山》,这两部动画中的人物造型设计都比较夸张,却符合剧情的需求。
第二,拟人化造型设计,这一类角色造型一般出现于主体为动物或植物的动画作品。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剧情的需要,结合动物和植物的个性特点,添加人性化的元素,让动物和植物表现出人的情感、动作等。例如,《猫和老鼠》中出现的猫、老鼠,《美女与野兽》中的野兽等。这种动画作品大多是针对儿童观众创造的,儿童的心理幼稚,对这种拟人化的动物和植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拟人化造型设计中,要注意一下三个要点。一是要让造型具备动物或植物本身的特性;二是要将拟人化特征集中在角色的手部和面部,使其更具表现力;三是要符合人们正常的审美。
第三,写意类造型设计。这一类角色造型一般出现在个性化很强的动画作品中。写意类造型设计不必强求造型的外形,只要能够引发观众的联想与想象就可以了,其造型比较随意,但风格却常常能够影响动画作品的整体。
二、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
1、优化应用艺术手法
动画角色设计是动画制作中的一种经典的艺术造型方式,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应用变形、夸张、拟人等各种艺术手法设计出具有良好视觉效益的动画角色,能够让动画角色更具有表现力和生命力。动画角色设计是动画制作的基础,在动画制作的每一环节中,都必须以造型为基础,因此,动画角色的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期的动画制作工作的展开。角色造型的设计必须满足动画剧情的需求,还要综合考虑角色造型的各个要素,最后系统的设计出最符合动画内容的艺术形象。动画角色在动画中实质上充当着演员的角色,只不过是由设计师创造出来的。动画角色的外观和性格脱胎于生活,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理想的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动画中良好的角色设计,能够为我们展示一个鲜活、个性的形象。无论是“一休”还是“汤姆猫”,都能够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看体验。在三维动画的制作中,角色作为演绎剧情的重要部分,堪称动画的灵魂所在,而动画与电影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在动画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从电影中寻找设计的灵感。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与电影中的演员造型设计类似,但却不用为了剧本要求寻找具有特质的演员,只需要直接创造出一个角色就可以了,无论角色的形象、动作还是语言,都可以根据剧情需要直接设计出来。在进行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时,要结合动画剧情的背景,对角色的形象、身体状况、服饰、发型等等进行细致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到动画整体的风格,动画的风格由其包括角色在内的各种元素演绎出来,而角色的创作风格也受到动画的影响。
2、突出面部布线法则
在动画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情感态度一般都是由面部表情的变化来表达出来的,因此,角色面部布线是非常重要的。在角色的面部变化中,动作幅度最大,变化形式最多的部位是眼睛及其附近以及嘴部,面部的其他部位都会随着这两个部分而发生变化。在角色面部布线中,要想表达具体的人物心理,单靠某一部位的表情变化是不够的,需要面部整体的协调动作。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明确面部肌肉的分布特点和收缩特征,然后才能将面部模型布线做到位。
3、完善游戏角色设计
游戏中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游戏中,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游戏中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制作与CG动画其实是不同的,CG动画中的角色形象并不需要与外界进行交互,只要按照剧情表现出特定的动作就可以了,而游戏中则需要受到玩家的控制,随之作出动作。相对而言,游戏中的角色造型设计条件更加苛刻,需要在面数一定的条件下,做出效果最佳的模型。在三维动画中《千与千寻》是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其角色造型设计非常成功。其中,锅炉爷爷的造型非常鲜明,也很有表现力和戏剧性。锅炉爷爷秃顶、鼓眼、鼻下有浓密的胡须,浑身漆黑长着很多胳膊,这样的造型比较怪异,但他却善良的帮助了千寻,两者之间的反差更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强化动画的幽默特点。而蒙面人则是一个戴面具、披着黑色斗篷、体形高大的幻影角色,代表着某种特殊的寓意。罗神的形象一方面庞大威武,另一方面却面目肮脏,其造型很夸张,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刺激。在作品中,罗神和蒙面人所表现出的肮脏非常无奈,但这种情节的应用很到位,并没有让肮脏带来更多负面的情绪,反而能够给观众更好的观看体验。
三、总结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动着游戏、动画、电影等产业技术的持续发展。应用良好的三维动画设计技术,能够带给玩家更佳的游戏体验,给观众深刻的观影印象。设计师要把握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各个要点,设计出最符合情境要求的人物造型。
参考文献
[1]杨莹莹.浅议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J].大众文艺,2013,(2):23-24.
[2]刘峰巍.关于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关键点[J].信息与电脑,2015,(13):13-14.
游戏三维角色美术设计流程与发展 篇6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创意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 在国外高新创意产业占主导地位, 我国的高科技创意产业上属于起步阶段, 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如果能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的高科技创意之路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目前新兴的创意产业包括动漫游戏相关行业, 动漫和游戏在国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属于成熟期, 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属于起步期,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游戏市场全年线上收入是600多亿元是电影票房的三倍还多, 可见游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二、游戏角色师的重要性
游戏的研发是需要很多部门和专业的相关人才的团队配合才会做出一款完整的游戏, 就游戏美术而言, 需要游戏概念师和游戏原画师、三维游戏角色模型师、场景模型师、游戏动作师、游戏特效师等等。游戏美术中, 画面的效果是有三维美术师来决定的, 在三维美术师中, 三维角色美术师在整个游戏的开发环境中非常重要, 一款游戏先由游戏策划写出文字的人物性格, 原画师根据游戏的策划案制作游戏角色的大体风格, 从而创造出符合游戏风格的角色。三维游戏角色在游戏制作是怎样完成复杂高精度的这种模型的制作任务的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三维游戏角色的制作流程。
三、游戏角色模型和贴图制作流程
(一) 首先, 需要根据原画来搭建大体的简单模型, 可以在3dsmax或者maya中创建一个BOX, 在长和宽分别加一个线段数。然后把模型转化为Editable ploy, 再选择点层级, 调整模型的点, 虽然这个时候的点不多, 但是可以调出大概的人体比例和形状, 这样做的好处在点少的情况下, 去调整形是非常容易的, 每个点在关键的人物的结构的转折点上, 所以不建议一开始就加很多线, , 而且也不会提高效率。再选择面层级, 用鼠标选择头部底部的面进行挤压, 这样就做出脖子的结构, 选择点层级, 再调整一下脖子上的点。其次, 再创建一个BOX, 不直接做一体模型的好处是因为要制作人物的人体模型, 就必须清楚各个部分的穿插关系, 这样每部分单独做, 可以用旋转命令把每一部分的结构进行调整让整个人物的穿插关系正确, 我们先把胸腔做出来, 方法通过转化为Editable ploy, 再调点的方法, 下面用同意的方法做出腹部还有高胳膊, 盆骨, 大腿、小腿、手、脚等。接着用Attach结合所有身体模型, 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整体, 将模型进行导出OBJ文件, 选择文件菜单, 在里面选择导出模型文件, 导出OBJ。
(二) 打开Zbrush, 导入OBJ。点击Edit命令, 选择一个灰色材质球, 用移动笔刷move, 把笔刷调小。进行雕刻调型, 用移动笔刷调型非常方便自由, 很快就会把模型调整好了, 然后再点开Geometry菜单选择Divide, 增加细分级别, Zbrush每次细分一级在每一个小格子里面增加四个网格, 也就是说每细分一次, 增加四倍的面数。细分之后进行雕刻, 雕刻的时候使用粘土笔刷Clay, 粘土笔刷工作原理类似于油画雕刻刀堆积的感觉非常利于雕刻, 雕刻把握大体的肌肉结构走向, 雕刻完成后, 用Zbrush投射工具进行皮肤纹理的投射, 先选择一个带有Alpha的纹理进行投射, 这样高模就制作完成了。
(三) 3dsmax中, 选择图层工具进行设置图层, 建立一个高模层high, 再建模立一个低模层Low, 把刚才那个高模导入高模层, 现在将低模导入低模层。进行UV拆分, UV用平面映射的方法进行拆分, 根据主次来摆放UV, 主要的模型的UV可以分的大些, 平面映射之后, 再进行放送Relax处理, 每部分UV的间距保持3-4个像素点。UV空间合理利用, 尽量满整个UV方框。
(四) 接下来开始绘制贴图, 在绘制贴图之前先需要渲染一张UV图, 保存成32位TGA, 然后导入Photoshop, 建立一个把画的皮肤颜色都放在颜色层里, 再建立一个材质层, 材质层可以叠加一些材质。做好diffuse贴图以后, 再继续做高光贴图做高光贴图的原理就是把, 暗部压暗, 亮部高光, 应该根据不同的材质来进行叠加不同的纹理。这样就制作完成了所有贴图的制作, 把模型导入引擎, 颜色贴图还有高光贴图和法线贴图都导入材质球, 这样一个次世代网游角色就做好了。
(五) 三维角色设计不同于二维角色的设计, 三维角色设计师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因此掌握完整的游戏制作流程非常有必要, 三维角色制作流程跟电影的三维角色制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在三维电影的制作中, 模型的布线非常的重要, 很多细节都是通过切线来完成, 而且最终的高模直接作为渲染的对象, 直接高模进行UV的拆分, 不进行高低模的烘焙, 电影里用的模型直接是高模, 而且游戏里的三维角色主要是用了法线贴图的技术进行制作的, 游戏引擎里用的模型是低模, 因为游戏是实时演算, 所以美术的资源的优化非常的重要, 电影里面只是要一个个渲染的静帧, 做成连续的动画。所以游戏的制作流程会比电影来讲更加优化。
总结
中国游戏产业每年以百亿人民币的增长, 对于未来的游戏市场必将带来无限的市场和潜力, 游戏美术的人才也会成为各大公司想争夺的主要人才储备, 因此游戏美术行业未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张荣虎著.3ds Max高精细建模实战技法.出版社: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三维角色 篇7
一、三维动画中对人物的设计以及运动的规律
1、三维角色动画中运动规律对人物设计的作用
三维动画发展到现阶段,动画师对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需要借助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进行手动调节,并利用计算机计算出动画的中间张,从而设计出角色的各种动作。在三维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到运动规律,动画人物或物体的运动需要符合运动规律[1]。在对二维动画的制作中,对运动规律的考虑较为全面,因此二维动画与运动规律结合的较好,而如何在三维动画中,将动画物体的运动与运动规律完美相结合,需要三维动画师在熟练掌握三维动画软件的基础上,充分的将运动规律和物体表演需要相结合。要制作出好的三维动画,首先角色的动作需要符合运动规律,并且在角色的动作中体现角色的性格,让角色表现的更加鲜活[2]。
2、三维动画中的运动规律
运动中的物体,每一个动作的变换都是符合运动规律的,依据这些现实中的运动规律,才能对三维动画中人物的运动进行设计。与现实中的运动规律不同,动画中的运动规律是对动画中运动的规律总结,并且,动画中的运动作为一种动画艺术形式,表现的是动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而现实中的运动规律是不同结构、不同形态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运动的规律总结[3]。在三维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对角色的动作设计需要遵循动画的运动规律,在需要时,可以对角色的动作进行一定的夸张与变形,使角色的性格表现更加饱满,并且角色的动作需要符合观众的视觉经验,并符合观众所能接受的自然规律。
二、运动规律是动作设计的根本
1、运动对动画时间的作用
动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充分的展现人脑想象出来东西,并且可以模拟现实中的一切活动。制作三维动画的关键就在于运动规律,运动规律使角色拥有了生命。并且,一部动画的最基本的部分就在于运动,一旦运动产生,就可以将时间的流逝过程体现出来,而如果物体不运动,就无法体现动画时间的流逝与故事的变化。因此,在对三维动画制作时,需要借助动画编辑器里的关键帧,来记录动画物体的动作姿势,从而形成对时间关系的控制。在对动画物体的关键姿势进行时间关系的确定之后,才可能进行动作设计[4]。动画也可称为时间艺术,这个称号表明了动画对时间控制的重要性。在掌握了动画物体的时间关系之后,才能完整而灵活的表达出物体的动作节奏、体积以及物体运动的速度。同时借助对时间的安排,可以直观的表现物体的力量变化与速度的变化。
2、提高角色动作的表现力
在三维角色动画制作中,需要依据现实的参考素材,对角色的动作进行一定的夸张与变形。因此,在对动画角色动作节奏的掌握上,还需要掌握角色动作的夸张与变形。在三维动画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对角色动作的变形也是一种动画设计艺术,对角色的同一种感情,可以通过同一个相似的夸张动作来表达,可以使动画角色的表现更加饱满。也可以利用压缩与伸展的动画原理,更好的表现动画角色动作的张力。比如,可以在动画角色的动作上增加一些拉扯、碰撞的效果,表现出角色的力量与质感,提高动画的表现力。在三维动画的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的是角色在运动之前的预备动作,从预备动作中可以让观众清晰的知道角色下一步将要做的动作。角色在做跟随运动时,有些身体部位要先行移动,有些部位要延后移动,就是在角色运动时,角色身上的物体会在角色的身体运动之后才运动,这在三维动画的设计中需要注意。
3、角色运动与运动规律相结合
在三维动画的制作中,是通过角色的动作来推动剧情发展的,并通过角色的运动来营造动画的气氛,因此角色的动作是动画制作的重点。对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需要保证大多数观众都能心领神会,因此角色的动作需要具有普遍的共性[5]。并且只有将角色的动作准确的表达出来,才能使角色形成鲜明的性格特征,那就需要在进行三维动画设计时考虑如何将角色的动作与运动规律结合起来。
三、结语
由于当前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技术的成熟,因此对于三维动画中人物的设计也越来越成熟。在二维动画的制作中,由于对运动规律的考虑较为全面,因此二维动画与运动规律结合的较好,但是如何在三维动画中,将动画物体的运动与运动规律完美结合,这是困扰三维动画制作许久的问题。三维动画制作的关键就在于对运动规律的合理运用,合理的运动规律才能使角色拥有生命,角色的表演才能深入人心,而一部三维动画的核心部分就在于运动,通过角色的运动,就可以将时间的流逝过程体现出来,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动画的气氛。因此,只有准确的表达角色的动作,才能使角色形成鲜明的性格特征,这就需要在进行三维动画设计时,要考虑如何将角色的动作与运动规律结合起来。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三维动画的制作越来越成熟,制作三维动画的软件也在不断增加。而在三维角色动画中,对动画人物的动作设计是三维角色动画。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三维动画的制作软件和三维角色动画的人物动作设计进行分析,从而讲解了三维角色动画中人物动作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三维,角色动画,动作设计
参考文献
[1]钱群.浅析动画原理与表演在三维动画中的重要性[J].福建电脑,2014,04:107-108.
[2]沈萌耀.新媒体时代动漫创意融进高职教育的本土化策略——以三维动画中角色个性化动作的设计与实现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4,04:80-85.
[3]魏林红.论角色动作在国产动画中具体运用与实际动作的契合——以动画片中的人物行走的动作为例来进行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88-224.
[4]高伟,郭瑾,郭舒婷.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在数字化动画中的应用与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475-481.
三维角色 篇8
面部搭建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建立头部骨骼和便于控制骨骼的控制曲线、控制曲线与骨骼的约束关系、骨骼和模型的绑定以及权重的修改、建立blendshape所需要的模型、建立faceGUI、建立faceGUI与blendshape的驱动关系。当然还有曲线移动范围、控制曲线的颜色区分等附加细节需要注意, 下面一一做出简述。
1 建立头部骨骼和便于控制骨骼的控制曲线
首先建立4个图层分别用来放置模型层、嘴部和舌头融合变形模型层、眼部融合变形模型层、动画控制曲线层, 方便于对模型的显示与隐藏等整体操作。第二, 根据人体头部结构 (侧视图) 的脖根、头部、头顶三个位置建立3个骨骼。同时建立2节下颌骨关节作为头部的子物体, 最后给头部加入圆形曲线控制器 (HeadCtrl) , 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即可。从舌头的根部、中部、前部到舌尖共建立4个骨骼, 作为下颌骨的子物体。第三, 从脖子到头部建立ik (RP solver) 。第四, 建立三个圆环曲线控制器, 分别作为左眼、右眼和两个眼睛的控制曲线。第五, 建立一个locator (neckCtrl) 作为整个头部的控制物体。头部需要建立的骨骼和控制曲线基本完成。
2 控制曲线与骨骼的约束关系
首先是HeadCtrl与头部关节进行方向约束 (选择方向约束对话框中的maintain offset) , 达到用HeadCtrl控制摇头和摆头的动作。其次是HeadCtrl与headIK建立点约束。再次, neck Ctrl和neck建立父子约束, HeadCtrl和neckCtrl建立父子关系。第四, 将headIK成组 (ikGRP) 后, neckCtrl与之建立父子约束关系, 所有的约束关系已经完成。需要注意的是, 人体头部的控制曲线越少越好, 所以将下巴的左右活动和嘴巴的上开下合等动作交由HeadCtrl来控制, 所以要在HeadCtrl上添加3个属性 (jawX、jawY、j a wZ) , 并与j a w jo i n t的r o t a t e X、r o t a t e Y、rotateZ进行关联, 达到用新建的3个属性控制下巴运动的目的。第五, 需要将头部的各个组件与相对应的骨骼建立父子关系, 分别将头发、眼睛、眉毛、上牙作为headtop的子物体, 将下牙作为jaw的子物体, 如果建立口腔组件, 则将之作为head的子物体。
3 骨骼和模型的绑定以及权重的修改
Maya的绑定系统主要分两种:刚性蒙皮和柔性蒙皮, 人体头部的运动比较复杂细腻, 面部的动作带有很多感情表达内涵, 所以建立柔性蒙皮比较合适, 将模型和骨骼系统同时选中建立SmoothBind。然后测试, 如果出现问题, 可以采用componentEditor和paintWeightTool进行权重修改, 特别注意不能出现穿帮现象, 下颌底部、胸锁乳突肌和枕骨以下的部位上的点需要特别注意, 在头部的转动和低头等动作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皮肤僵硬叠加现象, 需要合理分配各个点在jaw、head、neck等骨骼上的权重。
4 建立blendshape所需要的模型
首先建立眼睛的控制, leftECtrl与左眼模型建立目标约束, rightECtrl与右眼模型建立目标约束, 将三条眼睛控制曲线成组 (EctrlGRP) , 并作为头部骨骼的父子约束的子物体。为了做到眼睛紧盯目标的效果, 需要将眼睛控制曲线在特定情况下设置成锁定状态, 方法是给Ectrl GRP添加属性 (lockEye min=0 max=5 dfault=0) 并与父子约束的节点进行驱动关键帧的设置。设置的目的为当lockEye=5时, 旋转HeadCtrl则眼睛随着头部运动, 当lockEye=0时, 旋转HeadCtrl则眼睛始终盯着控制曲线, 因为此时的父子约束节点不起作用。最后将EctrlGRP作为neckCtrl的父子约束子物体。
现在开始建立头部混合变形的嘴部变形, 将头部模型和牙齿模型同时选中并复制, 然后解除父子关系, 将此模型复制, 根据剧本要求设计嘴部的动作, 常见的为“笑”、“笑-左侧”、“笑-右侧”、“悲”、“悲-左侧”、“悲-右侧”、“U”、“M”、“F”、“微笑”、“下巴的左摆”、“下巴的右摆”共12个模型。运用软选择工具将这几个模型表达相对应的表情。需要注意夸张手法的运用。制作完毕后建立mouthBlendshape。
现在开始建立头部混合变形的眼部部变形, 将头部模型和眼睛及眉毛模型同时选中并复制, 根据剧本中锁提到的表情设计眼睛动作, 制作方式跟嘴部相似。制作完毕后建立eyeBlendshape。然后将左眼眉分别选中并与原模型建立左眼眉混合变形, 右眼眉同样如此。
5 建立faceGUI
在前视图中, 建立曲线控制器, 根据eyeBlendshape和mouthBlendshape等。如图1所示。
6 建立faceGUI与blendshape的驱动关系
在faceGUI搭建完毕后, 需要与blendshape建立驱动关系, 首先从嘴巴控制曲线开始, 例如:rightblinkControl的translateY属性适合控制blendshape中的rightblink模型, 所以可以rightblinkControl.translateY作为驱动者, 将mouthBlendshapes中的rightblink作为被驱动者, 在默认的情况下两者都为0, 建立key。当rightblinkControl.translateY=0.4 (这个数值视情况而定) , mouth Blendshapes中的rightblink=1, 然后建立Key, 完成驱动。其他的部位的驱动操作均与此类同。
我们有必要限制这个驱动属性的移动范围, 让这个数值在Y轴上的正向移动的最大值刚好等于0.4, 结果会比较理想。在每个控制曲线的属性的形状节点中会找到限制信息, 分别给驱动属性建立位移、旋转、缩放这3个方面的限制。
因为每一个控制曲线都有很多属性, 但是这些属性有很多是用不到的, 因为设置驱动关键帧的时候仅有一至两个属性会被用到, 所以我们可以将其他的没有被用到的属性进行锁定并隐藏, 达到简化操作界面的目的。头部动画搭建流程基本完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要根据剧本的要求来制作相关的表情动画。
摘要:在三维动画片中, 角色头部搭建技术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搭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表情制作等, 在搭建过程中主要从建立骨骼、建立控制曲线、蒙皮和权重修改、融合变形和面部控制界面、控制界面和驱动融合变形几个方面进行。
三维角色 篇9
一、课程性质
《三维角色制作》课程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 (三维动画设计) 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依据职业能力需求, 以三维软件为载体熟练掌握三维软件各模块的基本命令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举一反三。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根据设计稿制作三维动画的角色模型制作、贴图制作。通过不同类型的角色模型制作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 创作出具有表现力的三维作品。本课程在计算机绘图、场景及角色造型、摄影、三维场景制作等课程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 并为之后的三维动画以及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根据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在行业中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出发点, 应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 优化和整合学院专业教学内容, 以三维角色制作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 了解三维动画中角色模型制作的软件操作和制作流程, 了解三维模型的艺术特征, 学习三维模型的制作、材质灯光的应用, 掌握三维场景模型、道具模型及角色模型作品创作的步骤与方法, 同时具备良好的审美观。在这种教学方式中, 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角, 教师对其学习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于以往的教学, 学生自然融入课堂学习, 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在做中教, 达到了“教、学、做三者合一”的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促进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充分满足社会对适应型人才的需求。
三、设计思路
《三维角色制作》课程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软件实践能力, 教学活动基本上围绕着学生的技能训练而进行, 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作了创造性的根本改革, 打破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教学,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发展职业能力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从而发展职业能力。经过与企业专家系统的讨论分析, 本课程按实际需要完成三维角色制作的任务, 因此该课程以两个模块来完成:三维人物角色制作、三维动物角色制作。教学方案第一阶段以优秀的两足角色作品为载体, 讲解两足角色的制作流程与操作方法, 让学生通过临摹熟练掌握各个模块的使用;第二阶段以学生设计的四足动物角色为载体, 让学生进行创建, 通过设计项目的训练, 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 增强创意设计能力, 并能根据手绘图稿, 处理模型、材质贴图和灯光相互关系, 最终能灵活运用工具完成角色作品的制作。
《三维角色制作》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其一, 课程知识能力培养:能掌握三维空间造型;能掌握角色模型布线规律;能掌握材质贴图的应用;能掌握灯光的灵活运用;能根据设计图稿完成三维角色效果图作品。其二, 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迁移与创新的能力、信息搜索与处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四、具体设计
(一) 确定课程任务
根据三维动画制作流程和制作规范的要求两方面出发, 同时依据项目式教学的培养方式, 《三维角色制作》课程选取一个适合的虚拟主题项目, 分解成人物角色和动物角色两个模块, 每个模块提炼出五个工作任务。
(模块一) 三维人物角色制作任务活动组织:
(模块二) 三维动物角色制作任务活动组织:
(二) 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
根据上面列出的两个模块的多个工作任务, 总结出适合我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组织和安排。对于一个复杂的任务来说, 应当进一步进行细化, 将任务层次化设计, 由浅入深。同一个项目也可以由学生组织团队完成, 组内的学生相互合作完成同一个工作任务, 同时不同组之间采用竞赛的形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种强化训练方式对巩固知识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多一些互动式交流。
五、实施建议
(一) 采用多模式的教学方法和突出个性的学习方法
这一过程中, 应注重职业精神与团队精神的培养, 以独立完成、分组完成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二) 部分课程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以学生为本, 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辅导学生实践创作时, 教师应加强学生创造思维的训练, 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及综合能力, 最终掌握本课程教学要求和职业能力。
(三) 加强校企合作
把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为学生提供轮岗实习的机会与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三维角色】推荐阅读:
三维角色造型10-24
三维动画角色09-04
三维角色建模的方法10-25
三维动画角色表演设计12-03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06-03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06-12
以角色为话题的作文600字,角色的作文06-17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意识的培养09-04
三维传感10-15
三维管线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