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操作培训

2024-10-24

护士操作培训(精选9篇)

护士操作培训 篇1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 护理工作所需技能也越来越复杂, 新入科的护士在校期间接受的技能培训很难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1];已在临床工作多年的高年资护士也需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已掌握的操作技能。为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所有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 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我院护理部自2009年三级甲等医院达标起, 一直由一位专职护理人员承担全院护士的培训工作。自2013年1月起改变了一人安排一人培训一人考核的模式, 成立了护士培训管理小组, 共分为理论组、技能组以及师资组3部分, 自小组运行以来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护士培训管理专科小组2013年1月成立护士培训管理小组 (以下简称“小组”) , 至2015年7月小组已拥有19名成员, 均为女性;年龄25岁~42岁;学历:硕士研究生1名, 本科生15名, 大专生3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 主管护师7名, 护师11名。设组长1名, 副组长1 名, 秘书3 名。初始小组成员仅4名, 均负责理论培训工作,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完善, 成员又细化为3部分, 理论组成员5名、技能组成员7名以及师资组成员6名, 各组成员筛选条件严格, 理论组成员均为年度“三基”考试第1名获得者, 技能组成员均为历届技术比武前3名, 师资组成员均为各重点科室护士长。

1.2 设立操作统一标准日护理部根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 将全年应学习的理论和基础操作以及生活护理操作按季度按月分配, 根据护理部每月理论及技能考核的安排, 理论组及技能组成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其中技能组成员在每月月末的最后一个周二对下月操作项目进行标准的统一, 由1名师资组成员担任指导员, 2名技能组成员进行示教, 其他技能组成员认真观看并提出建议, 由指导员把握标准对其进行指导矫正, 在小组内部形成对标准以及操作手法和注意事项的统一认识, 为每月月初对全院操作进行示教奠定基础。

1.3设立操作示教日我院为“一体两翼”的综合性医院, 共有3个院区, 实行同质化管理。每月月初的第1个周二为操作示教日, 技能组成员根据自己所在的院区, 在同一时间分别对各院区各科室的带教老师进行本月操作项目的统一示教, 各科室带教老师认真观看并学习, 如有异议, 在示教结束后当场提出, 共同讨论。

1.4 设立操作培训日各院区各科室根据科室工作安排, 设立科室自己的操作培训日, 由师资组成员担任指导员, 对科室进行包干指导, 在科室操作培训日的前1d告知指导员对其进行监督指导, 在培训日当天, 由参加院内统一示教培训的带教老师对科室所有护士进行操作培训, 护理部对培训质量有严格的要求, 制定了“操作培训日质量控制标准”, 要求参训率达到80%以上、护士长必须参加等, 以确保带教老师对科室护士的培训效果, 师资组成员当场进行指导, 并记录质量控制过程, 每月进行汇总后上交护理部。

1.5 设立操作考核日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二为固定考核日, 各科室除护士长外的其他护士均在考核范围内, 由护理部统一提供考核人员名单, 于考核前两日通知科室, 使被考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考核日当天, 理论组成员及技能组成员对相关理论及操作进行统一考试, 并将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成绩汇总后上交护理部, 低于90分者进行考核。

1.6 全院质量控制把关每季度月末对所有护士进行随机抽考, 抽考项目为本季度进行示教及考核的项目, 由护理部安排科护士长及其他质控人员进行抽考, 考试结果经汇总后上交护理部, 低于9 0分者进行考核。

2 结果

通过护士培训管理小组成员对临床所有护士考核的成绩表汇总, 得知2013 年—2015 年临床护士操作技能合格率为99.85%;根据每季度护理部抽考技能情况, 比较小组负责全院培训工作前后, 临床护士操作技能的合格率, 其中2009年—2012年1 440人, 合格人数1 359人 (94.38%) , 2013年—2015年11月930人, 合格人数925人 (99.46%) , 操作合格率明显提高 (χ2=70.03, P<0.05) 。

3 讨论

3.1 护士培训管理小组对护士培训工作进行管理使临床护士临床工作更有成效住院病人多、周转快, 护士忙于日常医疗护理工作, 在操作技能的标准化上不细致, 不能做到所有操作都按标准进行, 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 多年以来形成的操作习惯难以适应最新的操作标准, 使实际临床工作不能很好地与现代护理发展相适应[3];新进入科室的护士在学校期间学习的护理操作大多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虽进行过10个月的临床实践, 但不同医院实习的操作技能也不尽相同, 因此对科室的新老护士进行标准化培训尤为重要, 护士培训管理小组介入科室培训管理, 使年龄较大的护士紧跟时代的发展, 不断更新已掌握的操作, 也使得年轻护士更多更扎实地掌握最新的护理操作, 结果使临床护士的临床工作更有成效。

3.2 护士培训管理小组对护士培训工作进行管理有利于医院护士培训工作的不断改进医院护士的操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病人的预后, 操作水平不高也恰好暴露了管理方面的缺陷, 如护士培训制度及流程等方面的缺陷及薄弱环节[4]。培训小组通过系统的学习、示教、指导及考核, 使护士培训的每个环节都有把控, 每个月都对护理操作进行培训, 不仅督促护士主动学习, 更能够通过培训的举措使自身的操作技能更加娴熟, 更加标准化[5]。专科化的管理也有利于及时调整管理细则、完善修订制度及流程, 不断持续改进。如最初我院护士培训管理制度中规定质控人员每月下科室抽查护理人员的操作,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 当质控人员下科室检查时存在一些问题, 大部分科室提前让科室操作好的一名护士做好准备迎接检查, 而且每次遇到检查就是这位护士来应对, 使得其他护士没有接受检查的紧迫感和完成不了操作而被考核的危机感, 因此小组重新修订制度, 确定每月由小组随机抽查, 并将抽查人员于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进行操作考核, 这就使科室每位护士都有机会被抽查, 提高了护士的主动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 护士的操作技能作为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能, 不仅可以反映个人的综合能力, 也能够反映一个科室的综合水平, 更能够反映一个医院的综合实力。由专科护理小组对全院护士的操作技能进行管理, 充分地发挥了专科护理小组的临床业务专长, 不断地完善了护士培训流程及措施, 也使护士操作技能得到专业化管理, 提高了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阳世伟, 庄小珍.护士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4) :41-42;46.

[2]冯锦屏, 王文兰, 黎月英, 等.专科护理小组的效能建设[J].护理学杂志, 2014, 29 (16) :50-53.

[3]邱翠竹, 陆巧葱, 区洁芬.专科护理小组在难免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5) :54-55.

[4]成守珍, 高明榕, 王越秀, 等.专科护理小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1) :10-11.

[5]周君桂, 周春兰, 宋慧娟, 等.建立专科护理小组对改进医院跌倒不良事件管理的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 2015, 15 (2) :203-205.

护士操作培训 篇2

一、入科处理:

有新入院的病人的时候,首先在空床上点击右键,选择右键菜单中的“床位管理”---“床位分配”。如下图显示:

在接着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新病人”,然后在显示出来的界面中选择要分床的病人,点击“确认”,如下图显示:

点击“确认”键后,软件会弹出一个修改时间的提示框,该提示框的时间是分床时间,请科

室护士仔细修改。如下图:

时间修改完成后,点击“确定”键软件会弹出病人信息录入界面,如下图:

红色边框选择部分的内容必须录入(医师的选择可以拉动下拉键选择,也可以录入医生姓名拼音码首字母检索录入),其他信息根据科室需要选择录入,但是建议录入的信息越全越好。信息录入完毕后,点击“确认”完成入科的操作。

二、医嘱处理的操作:

1、医嘱的复核:首先医生站录入的医嘱,护士站不能直接显示,新软件增加了一个流程,如下图显示:

医生站的医嘱有变动或者新增时,护士站会自动弹出一个小贴士,如上图中的红色边框选择的图示。小贴士是提醒护士,医生有医嘱的新增或者变动了,这是护士应该点击“马上处理”进入医嘱复核的界面(菜单:“病区处理”----“医嘱复核(病区)”),如下图:

首先在左面选择要复核医嘱的病人,右边显示的是选择病人的医嘱,护士复核医嘱完毕后,医嘱无误,可以选择点击“按组复核”或者“复核全部”。说明:“按组复核”是复核同一组的医嘱,“复核全部”是复核显示的全部医嘱。复核方式根据自己的习惯自由选择。假如在复核医嘱的过程中,发现某条医嘱有问题,那么选中这条医嘱,然后点击“退回医生”,在接着弹出的对话框中录入退回的原因,然后点击“确定”键完成医嘱退回医生的操作。

2、医嘱的处理:医嘱复核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医嘱的处理操作了(药品的提交、医技项目的提交、本科室的费用项目提交等)。打开医嘱处理的界面,如下图显示:

红色边框中的“复制长期为临时”就是目前软件中的“长复临”。下面红色边框中的输液组是软件根据医生开的医嘱自动生成的。输液组里的项目可以由护士根据需要,删除后再增加别的费用。药品的提交、医技项目的提交、本科室的费用项目提交和退药、退费等操作这里就不详细讲解了,因为操作和老软件中的操作差别不大。

3、转科的处理:转科处理的流程发生了变化,首先由医生先开转科申请。然后由护士确定转科申请(菜单:“统计查询”-----“业务提醒查询”),如下图显示:

选中要转科的病人,点击“确认”进行转科的处理。同理,转入也在这里做相同的操作。

4、会诊费用的录入:本科室的医生在它科发生的费用在费用补录中录入(菜单:“业务处理”-----“会诊诊疗项目记账处理”),如下图显示:

在“住院号(床号加。)”处录入要补录费用的住院号码,点击回车键调出病人的信息,然后可以进行费用的录入,录入完毕,点击“保存”----“记账”按钮完成费用补录的工作。

5、医嘱费用核对:新增加的一个功能,主要用于病人出院时,方便护士的核对医嘱和费用的功能。在病人身上点击右键,选择“医嘱费用核对”,进入核对的界面,如下图显示:

黑色部分显示的医嘱是没有问题的医嘱和记账。红色部分显示的医嘱理论上是有问题的,具体有没有问题需要由护士主观上根据病人的实际记费情况去判断。

三、出院处理:

1、新软件中,护士不能把病人直接报出院,必须先由医生站给病人报出院,然后护士才能进行出院的操作。如下图:

上图“NK+34”床的病人上有“出院”两字,这说明医生已经把这个病人报出院了,这时候这个病人护士还可以进行正常的费用录入和核对工作。

2、护士把费用核对无误后,可以把病人报出院了,出院流程操作如下:首先在病人床上点击右键,弹出如下图菜单(“出院管理”---“出院证”),选择“出院证”菜单。

接着弹出出院证的办理界面,如下图:

上图中的“临床出院时间”默认的是打开这个菜单的当前系统时间,这个时间不对的话,需要护士手工修改。“出院方式”必须选择录入。完成修改录入后,点击“保存”键完成出院证的操作。

3、退床处理(可以选择操不操作):出院证手续完成后,就可以把病人彻底报出院了,在报出院之前,有个退床的处理(该处理操作可以根据护士的习惯选择操不操作),操作流程如下(在病人才床上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床位管理”----“退床处理”或者直接点击护士站主界面上方的“退床处理”快捷按钮)如下图显示:

4、通知出院(彻底把病人报出院):

(1)进行了退床处理的病号,报出院的方式如下图显示:

由于进行了退床处理,所以要报出院的病人在床位上看不见,这是选择“床位列表”下拉列

表中的“病人列表”,如上图所示。然后在病人列表中找到要报出院的病人,如下图所示:

找打要报出院的病人后,选择病人(如上图显示,红色箭头表示选择好的病人),点击“通知出院”就可以把病人彻底报出院了。加入病人还有费用医嘱没有处理完毕,也可以在病人身上点击右键弹出如上图的菜单界面。

(2)没有进行退床处理的病人,也可以直接报出院,操作流程如下图(在病人床号上点击右键弹出如下图的菜单:“出院管理”----“通知出院”):

护士操作培训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新入职护士168名, 男7名、女161名, 年龄19~28岁、平均年龄21.6岁, 专科159名、本科9名。将2015年入职的124名护士作为观察组, 将2014年入职的44名护士作为对照组。两组护士性别、年龄、学历、入职技能考核成绩均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即护理部在每月工作计划中制订下月操作培训内容, 每月培训1~2项, 选拔示教老师集中示范操作, 新护士回到工作岗位自行练习, 并接受护理部集中考核。

1.2.2 观察组:

采用PDCA模式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1) 计划阶段 (P) :首先成立培训考核小组, 由护理部总负责, 由7名科护士长参与培训考核。结合我院护理实际情况, 制定“护理人员技能考核计划”, 以《护理操作规程》考核评分标准。 (2) 实施阶段 (D) : (1) 制作每项操作的视频, 并交由培训考核小组审核后下发给各病区; (2) 各病区新入职护士和带教老师以及护士长共同观看视频, 并提出疑问, 分析讨论自我心得体会; (3) 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 带教老师和新入职护士一起培训练习;护士长根据科室特点设置护理操作情境完成考核, 由新入职护士先操作, 后带教老师点评。 (4) 各病区护士长上报当月新入职护士的培训考核成绩, 并申请护理部考核小组来病区考核。 (3) 检查阶段 (C) :培训考核小组通过技能操作考核来检查和了解新入职护士培训后的操作规范程度、熟练程度。每位护士单项操作考核结束后, 考核小组当场打分, 并将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指出, 以利其不断完善和提高。本月考核结束后, 考核小组将全院护士的当月技能考核成绩单下发各科。 (4) 处理阶段 (A) :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巩固培训效果, 护理部随机抽考培训人员, 并将成绩与转正定级挂钩, 同时记入个人技术档案。通过考核来发现新入职护士操作技能的优缺点, 对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秀的护士及科室给予表扬, 对不足的科室提出批评和改进建议。对考核成绩不合格者, 各护理单元需要进行持续改进, 并呈报改进效果。对考核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护理部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分析, 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将其融入下一个PDCA培训考核循环中。

1.3 评价指标

由护理部统一拟定考核标准进行技能操作考核, 考核成绩<90分为不合格, 90~95分为合格, >95分为优秀;对两组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并总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技能考核优秀率比较

观察组护士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94, P<0.05) 。

2.2 两组护士技能考核均分比较

观察组的考核成绩为 (93.18±8.45) 分, 对照组的考核成绩为 (88.81±9.32) 分,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42, P<0.05) 。

3 讨论

本研究对观察组通过PDCA模式实施培训, 在操作培训中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 达到让新入职护士对操作的熟悉程度从认知阶段-强化阶段-自如阶段的三阶段的有效过渡, 更好的促进培训效果。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护士技能考核优秀率高于对照组, 均分也有所提升, 说明培训后观察组的护理技能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 可能有一下几点:

3.1 不断提高护士技能水平

因PDCA循环的运用, 使观察组护士技能操作熟练与规范程度不断提高。对护士在技能操作考核中出现过的错误或缺陷, 考核老师当场评价与指导, 使其在进入下一个循环考核程序时不断完善和改进, 大大减少了犯错误的几率。

3.2 护士技能培训持之以恒

对照组所采用的护士技能培训是一过性或阶段性的活动, 不能长久坚持。而观察组在对护士的技能培训与考核中, 通过运用PDCA循环, 在一个培训与考核周期结束后, 又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周期, 不仅使护士技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也使技能培训在院内形成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境界, 达到全面提升质量管理的目的。

3.3 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

操作技能的形成需经历4个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从视听说3方面调动护士的思维, 难以启发护士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 同时也影响着知识的构建过程。而本次研究中, 通过制作操作视频供观察组新入职护士观看, 进一步示范、练习、自我评价、老师点评、上级点评, 整个培训过程中对操作程序不断修改和完善, 使技能操作不断规范, 使临床护士能够有章可循。且操作视频有利于提高新护士操作的规范性, 不受集中培训时间限制, 可供随时练习。其直观性强, 有利于强化培训效果。

综上所述, 通过运用PDCA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培训效果明显, 提升了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 保证了护理质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促进了护士间沟通和交流。同时在培训和考核中, 护理管理者可以更好的发现护理人才, 挖掘护理人才, 培养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曹霞, 谢秀梅, 杨娉婷, 等.基于PDCA模式对功能社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1) :485-491.

宫腔镜护士操作流程 篇4

一、术前护理

1、手术室护士接收手术通知单,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2、护士由医生通道进入,更换清洁手术衣,换拖鞋、洗手。

3、打开层流,空调调至25℃左右,保持温湿度适宜。

4、进入宫腔镜室,打开电源,显示器灯亮,打开OTV-ST机和CLV-S45机,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5、打开宫腔镜采集图片电脑和打印机,操作如下:

1)双击华邦影像工作站,输入用户名(王颖),密码(123),进入“医学影像图文报告系统”。

2)点击“新建”,输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检查部位、申请科室、申请医生。

3)点击“显示视频”,调整“裁剪形状”,可选用“无”或“圆形”,调整中心轴X、中心轴Y,使圆心在中间位置,保证采集图片的完整性,可脚踏或鼠标点击采集图片。

4)点击“显示报告”,将采集的图片拉入报告图框内,其他诊断由医生填写。

6、准备宫腔镜及宫腔镜手术包、无菌手套、碘伏、75%酒精、标本采集盒、福尔马林。

7、取5%葡萄糖注射液置于压力袋内,连接输液器,挤压气囊,调至压力至120mmHg—200mmHg,保持术中流速,随时调整。

8、床位准备:将尿垫和中单铺好,中单置于引流桶中。

9、巡回护士带领患者由患者通道进入,协助患者更换一次性手术衣,换拖鞋,进入宫腔镜室,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二、术中护理

1、打开无菌手术包,协助医生给患者消毒外阴及宫颈,(消毒用一次性窥器)。

2、医生铺好敷料后,将摄像头、光缆、输液器置于敷料上,方便医生接入。

3、术中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留取标本(福尔马林溶液15ml)。

三、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宣教护理,嘱病人一个月内禁止盆浴、坐浴,两周内禁止性生活,按时服药,异常情况联系医生;

护士操作培训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4年7月新分配护士346名, 其中本科50名、大专280名、中专16名;男18名, 女328名, 年龄18~25岁。

1.2 创新培训方法

1.2.1 培训时间的创新

过去传统的技能培训方法以院内讲课和操作示范为主, 培训时间为1周, 3年来笔者将培训时间延长至3周, 并充分利用双休日和晚上时间进行培训, 确保培训连续性和系统性。

1.2.2 培训设备的创新

成立医学培训中心及技能培训基地、启动培训专项基金250万元, 充实操作技能培训设备, 确保技能培训的顺利实施。

1.2.3 培训项目的创新

1.2.3. 1 护理礼仪和护理服务规范流程的培训

包括:接听电话护理服务规范流程、护送患者检查护理服务规范流程、办理出院患者护理服务规范流程、接待新入院患者护理服务规范流程、接、送手术患者护理服务规范流程、接待门诊患者护理服务规范流程、床头交接班护理服务规范流程、急诊危重患者接诊护理服务规范流程。

1.2.3. 2 急救知技能培训

膈下腹部冲击法、环甲膜穿刺、止血、心肺复苏 (成人, 使用简易呼吸器、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1.2.3. 3 基本技能培训

手卫生、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鼻饲法、导尿术及护理胃肠减压术、灌肠术氧气吸入术、雾化吸入、血糖监测、口服给药法、密闭式输液、密闭式静脉输血、静脉留置针技术、静脉采血技术、静脉注射法、动脉血标本的采集、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物理降温法、经鼻/口腔吸痰法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心电监测技术、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轴线翻身法、患者搬运法、患者约束法、痰标本采集法、咽拭子标本采集法、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患者入/出院护理。

1.2.4 培训方法的创新

1.2.4. 1 基本技能培训和急救知技能培训

运用目标管理模式实行新护士规范化操作培训, 首先集中学习《55项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结合观看光碟和院级示教员的分组分批示教训练操作, 进行统一考核, 考核合格者, 方能上岗。

1.2.4. 2 护理礼仪和护理服务规范流程的培训

由个人自学医院出版的《护理服务规范手册》, 结合观看光碟, 示教训练采取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法[3], 让学员不仅操作中掌握了护理服务规范技能, 便新护士对护理服务规范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训练中能够能做到换位思考, 主动、熟练的运用规范服务礼仪与技巧, 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 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今后工作增进护患沟通奠定坚实基础[4]。

1.2.5 具体示教培训分组和培训时间安排

1.2.5. 1 示教培训

示教培训项目分4个周期进行, 每个周期时间为一周, 培训项目有8~10项, 每个周期统一示教2 d, 放在星期一和星期二, 分两个组即A组和B组进行, 由4名老师具体负责示教。

1.2.5. 2 分组强化练习

练习按报到顺序分10小组进行练习, 每组8~10人, 每个实验室安排一个准备用物的负责人。在操作练习中以小组为单位, 组员间互相监督纠错。通过小组进行练习。小组成员在完善自我临床操作的同时监督、帮助其他成员共同进步,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日后进入临床时的护理技能操作和团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组合作性学习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动机激发及决策技能有着积极的影响[5]。在练习临床操作时, 通过组员间的监督和评价, 使我们不断反省自己, 进而克服学习上的懒惰思想, 进而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加之在肯定他人付出的同时, 还需不断反省自己的成败, 以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 积极改进学习策略, 学会学习, 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6]。同伴的榜样示范和学习行为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可产生重要的影响[7]。

1.2.5. 3 操作考核方式

每示教培训一个周期即8~10个项目后, 选择临床常用操作项目在星期六采取抽签形式进行考试。若考试成绩不合格给一次补考的机会, 补考时间另行安排工作, 且需要重新选择临床操作项目。补考再不及格就不聘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

2 结果

护士的整体业务水平和自信心、学习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大专以上学历由2010年的192名, 占62.74%, 增加到2014年的520名, 占全院护理人数550名的94.54%;截至2014年12月增加本科学历122名, 占22.18%, 研究生学历3名;本科在读132名, 占24.00%;“三基”理论和操作考试合格率由2010年的96.00%, 提高到2014年的100%, 患者满意度由2010年的95.62.00%上升到2014年的98.88%。

3 讨论

随着临床操作项目的增多和复杂, 学生练习操作和互相监督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如小组其他成员在练习操作时, 剩余成员不纠正练习者的错误;老师在课堂上随机考核时, 发现一个小组成员对于细节操作犯同样的错误, 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帮助纠错[8]。通过规范化的岗前培训, 一方面可使学生加深对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及时巩固实训课所学的技能操作[9], 进一步规范新分配护士的服务行为, 提高服务技能, 较好的帮助新护士尽快进入角色, 使他们分配到科室后, 短时间内既能投入工作, 提高护理队伍服务水平, 保障质量和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 实现“提升服务、提升信誉, 人人参与、人人尽责”, 受到了用人科室的好评。

通过护理礼仪和服务规范流程培训和考核, 使新护士不仅在训练中和考核中重视规范操作流程, 还更加重视学习与患者沟通技巧以及加强对患者的告知指导配合, 注重把规范化护理服务知识及人文关怀知识运用到流程操作全过程中, 达到增强了护理服务意识, 转变服务观念, 使护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服务言行, 耐心微笑的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以良好的仪容、仪表和精神面貌来塑造医院的形象, 为医院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和等级医院的复审验收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培训, 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让护士在操作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充满仁爱之心对待每例患者, 全心全意做好护理工作, 加强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 尊重患者的人格与尊严, 提供人性化的专业服务[10]。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百针穿刺”竞赛、“护士之星”评选、以人为本的“四个一” (即对新人院患者送一声问候、一杯水、一张人院宣教单、一张祝福卡) 的人性化服务活动,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提高新护士整体素质, 保证护理安全, 为临床提供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对2011年7月-2014年7月新毕业护士346名进行4周的技能培训, 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新护士角色转换快, 技术操作规范, 提高了护士的整体业务水平和自信心, 护士学习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也有了明显增强, “三基”理论和操作考试合格率由2010年的96.00%, 提高到2014年的100%。患者满意度由2010年的95.62%上升到2014年的98.88%。结论:对新护士进行合理、有效的技能培训, 有利于新护士角色转变, 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新护士,岗前培训,技能操作

参考文献

[1]张凤清.我院护理人才培养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8) :48-49.

[2]梁银辉.现代护士礼仪与素养[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6.

[3]李一桔.情境教学法在外科护士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 5 (3) :438-439.

[4]刘伶伶.情境演练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09, 7 (2) :455-456.

[5]胡昕, 徐静娟, 蒋玉宇, 等.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与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 2008, 5 (2) :93-94.

[6]王俊杰.论合作学习与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华护理教育, 2011, 8 (3) :140-141.

[7]汪庆伟.外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J].理论月刊, 2008, 12 (10) :101-103.

[8]李梦, 孙亚丽.加强合作性学习意识提升临床操作技能[J].科技咨讯, 2014, 28 (23) :208-209.

[9]王艳.强化训练对提高护生临床操作技能的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4, 24 (23) :84.

护士操作培训 篇6

1 培训考核对象

全院工作1~5年的低年资护士。其中2007年22人, 2008年37人, 2009年58人, 2010年72人, 2011年78人 (20人参加4~5年阶段培训, 58人参加1~3年阶段培训) 。中专学历者21人, 大专学历者55人, 本科学历者4人。

2 培训考核方法

2.1 制定培训计划, 分层次、分阶段培训

每年年初, 护理部制定集中培训考核计划, 指定培训项目, 工龄1~3年的护士培训重点是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常用急救技术, 工龄4~5年的护士培训重点是在1~3年培训基础上进一步强化, 同时加强专科技能培训[3,4,5]。

2.2 制定规范的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

早在2003年我院护理部即组织人员制定了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在此基础上, 不断修订完善。考核标准由4部分组成:准备工作 (人员、用物、仪表) 、操作流程、质量评定 (含护患沟通评定) 、理论提问。此考核标准不仅能促进技术操作水平的提高, 同时能训练护士仪容仪表, 促进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提高沟通技巧。

2.3 成立操作培训考核小组及示范小组

护理部挑选技术操作水平强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成培训考核小组进行考核。为进一步规范护士操作行为, 2011年组建了护理操作示范小组, 示范小组成员为5年来全院操作考核达到优秀的人员。每月由2名示范组成员于第二周星期二晚上对参加培训考核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操作示范, 示范的同时认真讲解流程、注意事项, 同时回答低资人员提问, 使其明白怎样做和为什么那样做。

2.4 培训考核

2.4.1 集中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小组于每月第四周星期三下

午或晚上, 对全院参训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部指定项目的集中考核, 考核中采用看、问、个人点评及集体点评的方法及时反馈操作中存在的优缺点[6]。

2.4.2 自主培训考核

除集中培训考核以外, 对1~5年低年资护士同时实行自我导向[7]的自主培训。护理部指定具备10年以上资质, 具有一定带教能力, 品学兼优, 护师以上资格的临床执证护理人员担任临床各科带教老师, 对低年资人员进行一对一[8,9,10]带教, 要求有月带教计划、培养目标、教学活动、效果评价, 低年资人员除护理部集中培训考核项目外, 自拟培训项目并作书面计划, 每月至少自主培训一项操作, 由带教老师进行指导、考核, 考核小组及护理部不定期抽查。

3 质量控制

对低资人员技术操作考核严把质量关, 护理部每月将各科考核结果、存在问题、考核前三名及后三名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并通报全院。考核不合格者, 扣除低年资护士相应现金, 并与各科考核及带教老师、护士长考核挂钩。

4 结果

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与自主培训考核, 使低年资人员很快熟练各项护理操作技术, 提高了护理质量, 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目前, 参训人员中有18人成为护理骨干, 13人成为操作示范小组成员, 11人在本县技术操作比武中获奖, 5人纳入后备人才管理, 2人成为专科护士, 1人成为全科护士, 1人走上管理岗位。

5 讨论

护士操作培训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来自同一学校、同一文凭、学习成绩相当的100名实习护士, 均为女性, 年龄17~21岁, 平均年龄为19岁, 分为A、B2组, 每组各50名, 入组方式采取抽签的形式, 心理干预组为A组, 对照组为B组。

1.2 方法

1.2.1 资料采集

对A组实习护士发放调查表, 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

1.2.2 心理干预方法

每到一个科室, 至少进行一次的连续心理干预, 包括心理治疗、家庭支持、患者及家属支持等。具体方法如下: (1) 心理治疗:通过对调查表的了解, 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不同的心理治疗, 包括理解、安慰、鼓励等。克服她们的胆怯心理, 做每一项操作时带教老师站在身边亲自指导, 放手不放眼。 (2) 家庭支持:及时与实习护士家长进行沟通, 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使她们能够在情感上、生活上得到家庭的体贴照顾, 能无忧无虑地在医院实习。 (3) 患者及家属支持:随着社会的进步, 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操作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各项操作不但要一次成功, 而且疼痛感最少。这就无形地给实习护士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使得她们不敢进行操作。俗话说:百看不如一做, 就是说看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的效果好, 如果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支持, 对她们的操作技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带教老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百炼才能成钢, 如果实习期间不让她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等到她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就无法胜任工作。老护士总有衰老的一天, 退休的一天, 新护士又无法胜任工作, 就会造成一种青黄不接的社会现象。经过耐心、细致的解释、劝说, 实习护士的操作能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注:P>0.05, t为A组平均分与B组平均分之差

2 结果

A组和B组操作技能比较, 经过1年实习后, 护理部对A组和B组操作技能进行抽样考核, 考核项目和考核成绩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A组在经过连续的心理干预后, 其操作技能大大提高。对实习护士进行心理干预, 能使她们增加自信感、安全感、责任感, 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去, 苦练基本功, 使各项操作技能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宾捷, 刘跃晖.医院中专生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系统心理干预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

护士操作培训 篇8

医院建立时,护理管理团队由我院派驻,具有3甲医院护理管理经验。护士全员招聘,以应届生与曾在民营或社区医院工作者为主。而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是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评价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2]。按照护理管理要求,在2012年2月~2013年8月,我院对3年资以下护士进行了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培训,3年资以上护士进行科室常规化培训,并于2013年8月对护理工作整体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象为本医院录用满3个月以上,在临床一线护理岗位工作的注册护士。统一发放问卷,以不记名方式由护理人员自行填写,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48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回收有效率96.6%。其中,3年资以下护士65人,3年资以上护士78人。

1.2 方法

1.2.1 调查设计

根据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规定的50项护理操作设计问卷,考察护理人员对各项护理操作的认识。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操作的常用性、重要性和熟练度(自评)3部分,分别以赋分标准:常用4分、较常用3分、一般2分、少用1分;重要4分、较重要3分、一般2分、不重要1分;熟练4分、较熟练3分、一般2分、不熟练1分进行资料收集。

1.2.2 调查目的

考察公管私立医院新建过程中,50项护理操作的使用情况和操作的常用性、重要性和熟练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高、低年资护士在操作认识方面的差异。甄别出医院新建时期应重点加强培训的常用性、重要性较高但熟练度较低的护理操作;高、低年资护士在操作认识方面的差异所反映出的培训优缺点,以便于提倡和改进。

1.3 统计方法

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数据用SAS 9.3统计学软件处理。分别计算常用性、重要性和熟练度(自评)得分的均值和标准差。两组计量资料比较时,符合正态性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者用秩和检验;双向无序的资料用卡方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α=0.05。

2 结果

2.1 护理操作总体排名前、后10名分析

2.1.1 操作常用性与熟练度(自评)前、后10名对比其对比情况详见表1、表2。

另外,除常用的“氧气吸入”与“跌倒预防”在熟练度中被“皮下、皮内注射”取代外,其余8项均存在于常用性、熟练度(自评)前10名中;而除常用的“T管引流”与“胸腔闭式引流”在熟练度中被“新生儿脐部护理”与“洗胃技术”取代外,其余8项均存在于常用性、熟练度(自评)后10名中。

2.1.2 操作重要性前、后10名对比

其对比情况详见表3。其中,除最后5项“产时会阴消毒技术”、“早产儿暖箱应用”、“光照疗法”、“听诊胎心音”与“新生儿脐部护理”以外,其余项目均集中在接近重要认识的水平位置。

2.2 低/高年资护士对50项护理操作认识分析

2.2.1 常用性分析

低年资护士操作常用性、重要性、熟练度(自评)得分均显著高于高年资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注:与高年资比较,(1)P<0.01

3 讨论

3.1 总体排名

3.1.1 操作常用性与熟练度(自评)前10名

操作常用性与熟练度(自评)前10名对比,发现除常用的“氧气吸入”与“跌倒预防”在熟练度中被“皮下、皮内注射”取代外,其余8项均存在于常用性、熟练度(自评)前10名中,说明大多数常用技术在护士自我感觉中能够熟练操作,托管医院护士常用护理技术掌握较好,且操作常用性与熟练度两者可能具备一定相关性。但应注意的是,“氧气吸入”这样位于常用性第4位且与急救相关的基础操作,与“跌倒预防”这样位于常用性第9位的安全防护操作,却未能进入熟练度(自评)前10名中,提示必须查找原因,强化护理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该两项操作的培训与考核。

3.1.2 操作常用性与熟练度(自评)后10名

操作常用性与熟练度(自评)后10名对比,发现除常用的“T管引流”与“胸腔闭式引流”在熟练度中被“新生儿脐部护理”与“洗胃技术”取代外,其余8项均存在于常用性、熟练度(自评)后10名中,说明护士自我感觉不能熟练操作的护理技术大多不是常用技术,进一步提示常用性、熟练度两者有一定相关性。但应该注意,操作常用性与熟练度(自评)得分后10名相同8项的分类中,造口技术、静脉导管(PICC)为护理新技术,脑室引流为外科操作,产时会阴消毒技术、早产儿暖箱应用、光照疗法、听诊胎心音为妇儿科操作,除颤技术为急救操作。护理新技术主要由专业护士掌握,专科操作主要在专业科室实施,除颤技术要与医生合作实施,因此在常用性、熟练度方面受到影响,提示应促进护理新技术的推广,加强专科专项操作的交流,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

3.1.3 操作重要性前、后10名对比

操作重要性前、后10名对比,发现除最后5项“产时会阴消毒技术”、“早产儿暖箱应用”、“光照疗法”、“听诊胎心音”与“新生儿脐部护理”以外,其余项目均集中在接近重要认识的水平位置,说明全体护士对大部分护理操作重要性的认识较高,托管医院护理人员重视操作意识较好。但应注意,操作重要性最后5项均为妇儿科操作,同时在操作常用性、熟练度(自评)后10名中,妇儿科操作出现频率亦最高。通常情况下,此5项操作几乎很少能在除妇儿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应用,非妇儿科护士对其的陌生感在临床上较为普遍,提示对于妇儿科操作能力的培养需引起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方法普及对妇儿科操作的综合认识。

3.2 低/高年资护士对比

3.2.1 常用性比较

低年资(3年以内)与高年资(3年以上)护士护理操作常用性总体得分为2.98±1.29分和2.77±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年资护士比高年资护士更加常用护理操作,符合临床实际。50项基本护理操作中,60%以上属于基础操作,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量最大的内容,主要由低年资护士完成,且为其职责要求。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重点也在于护理操作的培训,促进其在离开学校进入临床后,迅速掌握为病员服务的实践技能;高年资护士承担技术含量更高的病房管理、文书协调工作较多,对其护理业务技术、科研和教学工作有一定要求。因此,结果提示现有临床分工符合护士分级要求,被托管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建立及执行有效。但需注意高年资护士在操作实践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保持其技术能力水平必须依赖有效的考核制度。

3.2.2 重要性比较

低年资与高年资护士护理操作重要性总体得分为3.86±0.54分和3.80±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年资护士比高年资护士更能认识到护理操作的重要性。这与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内容息息相关,培训中操作目的、要点、注意事项等的重点讲解,均为强化操作重要性的教育措施。同时,所有低、高年资护士重要性认识总体分值在较高水平集中,显示全院护士操作重要性认识较好。但高年资护士中部分曾经在民营或社区医院工作,过去未经历严格、系统、全面的规范化培训,操作重要性认识有所欠缺。因此,结果提示现有被托管医院的整体护理操作培训效果较好,其中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最好,被托管医院护理培训体系建立及执行有效,但要注意加强对高年资护士其以往培训经历的评估,薄弱者必须加入规范化培训行列。

3.2.3 熟练度(自评)比较

低年资与高年资护士护理操作熟练度(自评)总体得分为3.30±1.08分和3.17±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年资护士比高年资护士更认为自己的护理操作熟练。在调查表的设计意图中,选择熟练度“自评”主要在于考察护理人员操作自信心,在面对患者时的操作完成率即服务能力,特别是独立值班时更为重要。护理操作技能是护士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士从事专业工作的必备条件和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功[3]。低年资护士在规范化培训期间,会在不同科室轮转工作,能够接触各科室不同种类的护理操作,其操作自信心的提高与其日常频繁使用技术操作的熟悉程度、规范化护士培训的操作强化不无关联。同时,所有低、高年资护士熟练度认识总体得分均在较熟练分值以上,显示全院护士操作自信心较好;而高年资护士在工作职责上的偏重使其操作常用性弱于低年资护士,特别是办公、总务护士等事务性工作均由高年资护士担任,其多在专科长期定科工作,科室常规化培训又以专科护理操作培训为主,当高年资护士面对涵盖各科室、各种类的50项护理操作调查时,自信心必然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结果提示现有被托管医院的护士操作自信心较好,大多数护士自信能较熟练地完成50项护理操作,被托管医院护理服务体系建立及执行有效,但要注意不能忽略对高年资护士综合性护理操作的培训,以保持和提高其护理技术服务能力。

3.3 小结

通过在公管私立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的长期运行实践,显示现行被托管医院的护理管理体系、护理培训体系、护理服务体系建立及执行有效,全体护士对大部分护理操作重要性的认识较好,在医改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托管经验;另外,托管医院派出管理团队直接参与管理决策,输入托管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医疗技术和服务意识,能迅速提高被托管医院医疗服务各方面水平[4],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基本实现了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和广大患者三方共赢的目标。

然而,应注意需进一步建设严格的考核制度,适度加大规范化培训范围,加强综合性护理操作培训,才能有效保证被托管医院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玉婷,褚红女.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SWOT分析及互补合作模式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1,9(1):18-21.

[2]李向真.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3):666-667.

[3]杨丽,崔妙玲.护理操作流程的优化与实施[J].广西医学,2010,32(4):488-490.

护士操作培训 篇9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我院的106人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女护士103人, 男护士3人;年龄最大的45岁, 最小的23岁;大学本科32人, 大学专科59人, 中专高职12人;从事护士工作最长的25年, 最短的1年;外科31人, 内科23人, 急诊科41人, 检验科3人, 手术室8人。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为:调查人的一般资料, 即姓名、所属科室、年龄、学历、工作时间等;针刺预防知识和操作知识问答, 一共100道题, 共计100分;针刺事故情况调查, 在2011年1月到2011年5月五个月间, 是否发生过针刺情况, 原因如何, 如何进行的处理[3]。

1.2.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组成专门针刺调查情况小组, 负责此次调查。在进行调查前对组员进行培训、考核, 对此调查所会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先的安排, 组织安排护士填写调查问卷, 不得抄袭, 严肃纪律, 告之调查对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配合此次调查工作。对回收的试卷进行统一评判和分析。

2 结果

2.1 针刺预防知识和操作知识

106份调查问卷, 平均分数为 (65.2±5.29) 分。其中90分以上5人, 占4.72%;80分到90分11人, 占10.38%;70分到80分26人, 占24.53%;60分到70分43人, 占40.57%;60分以下21人, 占19.81%。

2.2 针刺事故情况调查

有68人临床护士发生各种原因引起的针刺伤案例117例, 发生率达64.15%。其中发生一次的35人, 两次的21人, 三次的8人, 四次的4人;在发生刺伤的原因方面, 在注射和抽血操作时刺伤的46例, 占39.32%;在分离针头操作时刺伤的26例 (22.22%) ;在回套针头操作时刺伤的21例 (17.85%) ;在进针操作时刺伤的24例, 占22.64%。

2.3 针刺后处理情况

发生针刺伤的68人临床护士, 伤后进行了伤口初步处理的51人, 占75%, 主要方法为挤血、冲洗、消毒。

3 讨论

3.1 从本次的调查针刺预防知识和操作知识的掌

握情况来看, 本院临床护士掌握程度还比较低, 平均分数仅为 (65.2±5.29) 分, 说明本院对护士的教育工作还不到位, 进行培训刻不容缓, 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培训班、宣传栏、资料发放等形式进行宣讲, 让本院的临床护士认识到预防针刺事件发生的重要性, 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并学会发生针刺事件的处理和上报的方法。同时本院要做好硬件的配备, 对一些防护装置的发放要及时。科学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的配备和排班情况, 从而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

3.2 研究调查在发生刺伤的原因方面, 预防针刺的

的发生要重视以下操作:在丢弃使用过的注射针头时, 要遵守操作标准, 不能随意丢弃;在给患者进行注射时, 对于不能予以配合的患者进行注射时, 要特别注意不要被刺伤;当注射完, 将针头盖帽时, 也要注意不要被刺伤;在更换没有加帽的注射针头时或进行清洁时, 注意危险的发生, 不要被没有放好的针头刺伤[4]。

3.3 通过培训和宣讲, 让护理人员养成严格按照规

范进行操作的好习惯, 因为调查发现较多的刺伤事故都是因为护理人员违反了操作规程[5], 所以导致受伤的。作为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才能在工作繁忙时, 有条不紊的按照习惯性的动作进行护理操作。临床护理人员不能对身边的一些危险因素而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 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以及同事的生命健康, 做好自己的保护才能为患者更好的进行服务。

3.4 本文调查发现, 本院的临床护士在发生针刺事

故后对事后处理知识掌握的也不是很好, 发生针刺伤的68人临床护士, 伤后进行了伤口初步处理的51人 (75%) , 主要方法为挤血、冲洗、消毒。因此, 本院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一定要予以重视, 注意加强临床护士的针刺事后处理方法的培训, 了解当发生针刺伤后的紧急处理方法。

4 小结

针刺伤关系到临床护士安全和健康, 临床护士和医院的管理者要给予高度重视, 提高全员预防意识, 规范临床操作行为[6], 增强责任心, 积极学习预防和安全操作知识, 在保障自身的健康的同时, 才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史倩.护士针刺伤的调查研究及预防[J].全科护理, 2010, 8 (11) :1019-1020.

[2]应菊素, 徐国英, 王晶.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知及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39 (3) :204-206.

[3]戴良和.临床护士针刺预防知识与操作行为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 2005, (3) :75-77.

[4]黄勋.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68-71.

[5]郭月娥.临床护士针刺损伤预防控制与防护措施[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0, (7) :159-160.

上一篇:固液分离下一篇:三维数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