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成套设备企业

2024-11-06

电力成套设备企业(精选12篇)

电力成套设备企业 篇1

0 引言

企业资源计划是以企业核心资源,即人、财、物为主线,通过管理方式的转变、业务流程的优化,一体化的应用系统,实现企业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为资源配置合理和优化提供决策支持。采用ERP系统可以实现不同部门功能的集成,实现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为公司管理提供更有指导意义的资源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基建、技改、大修、抢修等任务日益加大,如何在保证电网安全与可靠供电的前提下,有效地管理、监控、跟踪设备的维护费用,已是众多决策中的当务之急。ERP项目建设中的设备管理模块正是适应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实现设备从安装、投运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及资产利用率,实现设备台账管理的账、卡、物一致。

1 设计思想

电力企业ERP项目设备模块的建设主要是基于以下的指导思想,对整个企业的管理现状及业务流程进行梳理。

国家宏观政策方面:流程梳理与设计要有前瞻性、大局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国务院“十一五”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精益管理,着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大力创建节约型、创新型企业。

企业发展角度:流程梳理与设计要立足实际,深化体制及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以安全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坚持规划、前期为基建服务,基建为生产服务,生产为营销服务,营销为客户服务,以及机关服务基层、管理服务一线、全员服务客户”的思路,明确设计中各级职能部门职责。

生产管理角度:ERP设备模块要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实现设备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并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生产管理系统则要提高安全生产,实现电力企业电网资源的规范化、一体化管理,实现基于地理信息的二维空间设备管理以及相关专业管理,为顺利推进一体化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施内容

设备管理模块是ERP系统的1个子模块,是生产管理系统(PMS)与人财物模块的桥梁,是生产管理业务的有机组成部分,ERP设备模块与PMS共同完成电力系统的生产管理业务。设备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设备主数据管理和工单管理2部分。

2.1 设备主数据管理

ERP中设备主数据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新增、转移、调拨和报废等业务,实现设备的账、卡、物一致管理和实现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维修成本管理(见图1)。ERP设备模型采用主设备与子设备见2层结构,子设备用于描述主设备的各类型组件的构成情况,为处理资产价值变更提供基础。在资产级设备上进行检修工单管理,汇总检修成本,可以满足生产技术分析和投资决策的需要。

2.2 工单管理

工单管理以工单的提交、审批、执行、跟踪为主线,按照临检、抢修、计划检修、计划大修等几种可能,以提高设备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护成本为目标,它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共同集成在一个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中。通过工单管理可以实现设备状态的跟踪,工单维护费用的查询并对其成本进行分析和汇总。

3 与其他模块的集成关系

设备管理模块的主要集成关系有2种:设备管理模块与PMS的集成、设备管理模块和ERP系统中其他模块的集成,如图2所示。

3.1 设备模块与PMS的集成

PMS系统与ERP系统在功能上彼此相对独立,PMS系统不仅对电网的生产管理业务流程提供支持,也是ERP系统中设备主数据、功能位置主数据、工单管理及计划管理的存量数据源头。同时,PMS系统中的设备台账管理、设备异动管理、检修工作安排、检修作业指导书、技改和大修年度计划与ERP中的设备和功能位置主数据、工单管理、任务清单管理、计划管理存在功能重叠,且PMS系统和ERP系统的这些功能又要同时启用、独立运行。因此,为了保证生产管理业务流程,在2个系统的支持下全面完成,就需要在2个系统间建立数据集成接口。

PMS系统执行生产设备台账维护和异动业务,提供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设备信息,包括完整的技术参数。ERP系统中维护功能位置和设备主数据,用于实现设备资产管理和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因此,需要与PMS系统的设备台账保持同步。ERP系统中的设备和功能位置的存量数据是通过接口从PMS系统中同步得到(见图3)。但在后期运行阶段,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考虑,设备台账和功能位置数据的新增可先在ERP中维护并通过接口同步到PMS中。对于设备台账数据和功能位置的其他异动同样也以ERP为源头,同步到PMS中(见图4)。

PMS系统负责检修计划管理,安排检修工作任务,并在ERP系统中创建对应的检修工单。在此之后,检修人员需要分别在ERP系统中完成工单的计划、审批、执行、完成、核算以及预算控制;在PMS系统中完成停电申请、工作票、修后试验等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PMS系统负责检修作业指导书的管理,ERP系统提供物资编码和主数据供作业指导书引用。ERP系统维护物料的主数据,负责物料的编码和主数据、分类和特性、定额管理,以及相关的采购、库存和核算业务。

3.2 设备模块与其他模块的集成点

(1)设备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集成。在建工程竣工验收后自动转为资产并形成设备验收清单,方便设备数据录入PMS中,既可极大减少重复工作,又能保持数据一致性,加快业务运作效率。

(2)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集成。既实现了设备台账的“账、卡、物”一致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又可有效控制维修计划成本。

(3)设备管理和物资管理的集成。既合理安排物料计划和服务采购,又能有效利用和配置企业资源,极大地节约生产成本。

4 实施效果

(1)规范了设备主数据管理,保证数据的合理性、唯一性,提高了设备查询和统计效率。设备技术对象类型与财务资产模型在主要分类类型上相对应或保持一致,简化了工程自动转资操作,提高工程转资效率和公司资产管理水平,实现设备台账管理的账、卡、物一致。

(2)提高了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设备模块与项目、物资、财务模块的集成,减少了重复性劳动,确保了设备主数据的一致性和工单管理的明确分工,实现了ERP系统内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有机集成,确保设备管理的过程监控有效。

(3)实现了流程的标准化管理。设备主数据维护和工单维护流程的标准化,在流程的设计过程中明确了设备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关键控制节点和传递职责,保证了业务数据及时准确的传递,规范了企业的设备维修流程,为提高长远期设备维护维修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4) 有效地控制了成本。通过与其他模块的集成,可以有效地跟踪设备在各个阶段资金的流动情况,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得到了迅速、真实、全面的反应,提高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5 结语

电力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使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顺畅,信息流通更加清晰透明;设备管理模块流程的构建,实现了设备“账、卡、物”的一致管理,便于领导及时掌握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动向。但是实施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流程设计的合理化,更取决与实施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磨合程度,只有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努力克服现有管理模式中的缺陷,ERP的实施才能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李伟忠.SAP顾问实施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2]张永梅, 俞雯静, 贾辉.通过PMS与ERP的有效集成实现设备资产的一体化管理[J].电力信息化, 2009, 7 (7) :62-65.

[3]王宝鑫, 刘茂明.华电国际公司ERP实施方案[J].电力信息化, 2008, 6 (9) :38-41.

电力成套设备企业 篇2

电力设备企业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珠海许继真空自动配电开关(VSP5)及用户分界负荷开关(FFK)型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坐落在“浪漫之城、中国珠海”的许继电气配网自动化公司,是国家电力装备行业大型骨干和主导企业许继集团在珠海的配网自动化研发生产基地,是专业从事配电设备及自动化监控系统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工程的高科技企业。基地占地45000m2,总建占地27000m2。作为配电网自动化设备产品及系统全程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许继电气配网自动化公司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而本次进行参观学习的FZW28-12(VSP5)真空自动配电开关为许继电气公司引进日本东芝技术设计生产。1999年通过国家两部鉴定,是国家经贸委推荐使用产品。该产品在全球已有200000余台的运行业绩。以其卓越的开断性能和免维护特性,广泛地应用于架空配电线路上,在我国的配电网建设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的技术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采用真空灭弧、SF6气体外绝缘、无油化设计、具有高安全性。2.采用瓷套和绝缘电缆浇铸一体的引出成方式,全密封结构,线路连接方便、可靠、十五年免维护。

3.开关内置隔离断口、与真空灭弧室串联动,分合操作更具安全性。4.安装,操作简便,既可当手动于关单独使用,又可扩展到自动化应用,投资回报效率高。

MMMM

共享资料

再就是参观了解了FZW28-12F(FFK)型用户否界负荷开关作为中国市场首推10KV配电网“看门狗”。它的作用主要是:自动切除单相接地故障、自动隔离相间短路故障,快速定位故障点、监控 用户负荷。其技术特点是1.可检测毫安级的线路零序成流及25倍额定值的相间短路电流,测近期准确、动灵敏。2.同一规格产品可适用于不同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的电力配电系统。3.真空灭弧SF6外绝缘、内置隔离刀与灭弧室异步联动,开关分合能力强、安全性好。4.Latch式弹簧操作机构,拉杆式手动合闸、手动或电动脱扣分闸、操作简洁方便。5.工作电源(电压互感器)内置,成套设备整体免费维护性高。6.所有部件全密封、耐候性强、抗凝露性能好。7.全航空插头电气连接安装投运快捷、方便、正确、可靠。8.一般选择无通信方式运行,也可根据需要配置通信模块及灵活选择有线或无线能信方式进行集中数据管理。能守对以上两种设备的参观学习,使我体会到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将起到越来截止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分析讨论我们也发现在现阶段贵阳配电网供电系统中,用户低压配电柜多采用先压脱扣保护。如果保护跳闸时间配合不当会造成用户低压负荷由于高压侧开关瞬时短电而先压脱扣。影响正常用电。固而在现阶段FZW28-12F(FFK)用户分界负荷开关不适合我市配网的供电可靠,而FZW28-12(VSP5)真空自动配电开关,对于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将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和作用!

谭顺风 2007-10-29 MMMM

共享资料

电力成套设备企业 篇3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TM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132—03

1 输变电设备检修概述

正常运行的设备可能会发生故障,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所谓检修就是要确保设备保持实现其设计功能的状态。而检修的目的是降低设备故障的频率,减小设备故障的影响,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至少延长两次检修之间的时间间隔。按照设备检修计划安排的时间顺序,可以把整个检修体系分成3 个层面:即检修策略层、检修安排层和检修实施层。

1.1 检修策略层

检修策略层研究的内容是:设备是否检修、何时修、修什么、如何修、如何进行检修保障、如何防控检修过程中存在的电网风险和作业风险、如何评估检修效果等。在设备层面上,利用设备信息和网络拓扑信息等,为每一个或每一类电力设备选择一种合理的检修方式。检修技术发展至今,出现了多种检修方式,如事后检修、预防检修、经济检修、状态检修及其他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1.2 检修安排层

检修安排层主要针对某一种具体检修方式,研究如何具体安排,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根据检修内容制定检修计划及根据季节性因素及班组承载力对计划加以调整。在设备确定了检修方式后,对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检修安排进行统筹考虑和检修优化,在整个系统层面上以时间为主线,按年、季、月、周检修计划模式,从点到面,全面梳理本企业反措、安全生产隐患及技术监督要求,严格遵循“一停多用”原则,合理安排年度、季度、月度及周停电检修计划。

1.3 检修具体实施层

检修具体实施层,研究设备检修的全过程管控,包括人员分配、设备可靠性管理、数据的综合管理、备品备件的管理、具体实施过程的管理、作业过程电网风险和作业风险管控、专业人员的培训等。根据部门职责落实具体的检修项目,如监控中心重点监控重载过载设备;运行部门跟踪各运维站及线路特巡特护结果、运行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检修部门负责反馈运行班组现场工作安全措施布置情况;检修部门通报检修班组现场修试进度;到岗到位人员负责监督检查施工方案、事故应急预案、作业风险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运行、检修部门的相互督查,到岗到位人员的现场监督,安监部门不定期抽查,形成现场安全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闭环管理,以确保设备检修得到全程的管控落实。

2 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

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的目标是寻找一种最优的检修方式,早期我国电力企业普遍对所有设备采用固定的检修间隔,这大大增加了设备检修的工作时间和费用,频繁检修不但影响设备的可用系数,也直接影响着设备使用寿命。这种基于固定检修间隔的定期检修模式,存在以下三个缺点,第一,“一刀切”,没有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往往浪费人力物力。第二,近年来电网规模发展迅速,设备数量急剧增加,定检工作量剧增。第三,电网设备制造质量提升,早期的定检周期已不能适应设备管理水平的进步。

2.1 检修模式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企业步入大电网、大机组、大容量、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远距离输电、智能电网的阶段,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明显增加,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日渐突出,各个时期的设备管理与检修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事后检修,也称故障检修。事后检修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其它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性检修。因为故障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所以检修工作难以事先计划。事后检修是通过对设备是否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断依据,只有在设备发生故障并且不能继续运行时才对其进行检修。这种检修方式最适用于简单、价格较低且故障后影响不大的设备,其优点是检修比较方便,检修成本相对较低,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减少因不必要的检修工作而造成的浪费。但是事后检修也存在很多缺点,会影响设备和人身安全,有可能会对系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预防性计划检修。计划检修是通过设备的运行时间找出一个较合适的周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或者按事先规定好的操作次数对设备进行例检,此类检修的目的主要是预防设备发生故障。计划检修是根据设备以往的运行状况,统计出一定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确定设备的检修类别、检修周期、检修工作内容、检修配件及材料等的检修方式。在设备检修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有一些设备故障后的后果较为严重,故障不仅影响到设备自身的运行,还影响到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不能再采用事后检修的方式对其进行维修,而应该采取预防性检修。该检修阶段对待故障的基本思想是以预防为主,着重考虑维护设备的安全性,减少故障的发生,很少考虑维修活动的经济效益。

第三阶段是以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的状态检修,即基于设备状态的检修。状态检修或预知维修是从预防性检修发展而来的更高层次的检修体制,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以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依据的检修方式。它根据对设备的日常巡视、定期重点特巡、在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所提供的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判断设备的健康和性能劣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在设备故障发生或性能降低到不允许极限前有计划地安排检修。这种检修方式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检修,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可用率,还能有效降低检修费用。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开始引入一种新的检修体制,即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优化检修是以可靠性理论和统计数据为基础,以提高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性和检修成本的优化为目的,对系统设备的维修需求进行分析和决策,确定检修计划的安排。该方法用技术分析代替经验规定,在管理中提倡技术分析的结果作为检修决策的依据。这种检修方法充分利用了现场经验以及现有的监测设备,是以上所述各种检修方式的有机结合。

2.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策略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是指在对设备作检修决策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兼顾设备检修的经济性,使设备检修后达到规定可用度的一种检修方式。其基本思路是:对设备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设备各故障的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方法,确定各故障的预防性检修对策;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统计、状态评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证设备安全和完好的前提下,以检修停运损失最小为目标对设备的检修策略进行优化。优化决策是对设备是否检修,某些关键元器件是否更换的决策过程。决策过程包含两种状态:一是检修周期的调整;二是检修与更换的决策。

2.2.1 检修周期的调整

经过状态评估,若设备没有到非换不可的地步,则主要有立即检修、延长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周期三种方式。立即检修是针对有缺陷且非停电检修不可的设备,而延长和缩短检修周期是针对家族性的设备。在设备检修周期的确定上,应按回路同步检修原则,即在同一回路上的单个设备检修周期起始点应统一,每类设备间的检修周期应成倍数关系,例如成“3”的倍数关系,这样不会造成回路年年停,而是最少3年停一次,从而减少设备损伤,减少劳动支出,提高企业效益。通过设备家族评估,确定科学的检修工艺、备品备件,确证检修质量,最大程度减少设备停电和检修无效时间。例如,110 kV南坑变电站厂站图(图1)中的输电回路2个、变电回路2个和母线回路1个,检修设备最短检修周期为3 a。而在同一回路检修中,为了尽量减少停运设备数量和次数,所有检修设备的检修周期数应是自然数的倍数关系,即3,6,9,12……等。由此可确定各回路设备的检修周期为3 a,而每次回路检修时,根据具体设备检修周期进行检修,详见表1。

2.2.2 检修与更换的决策

设备到寿命周期末,就需要判断是否继续运行,还是检修后运行或是更新改造。判断的过程就是优化过程,其判断结果就是决策。方法有多种多样。通常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策略(RCM)、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策略、状态检修(CBM)策略和设备风险评估等。

从电网运营特点和整个公司的目标来看,对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期望是:①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保证电网可靠性。②检修人员应按规程有目的、安全、最有效地完成设备检修工作。③延长设备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④降低运行和检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优化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高效、经济基础上。由于各地区的设备、人员素质、可靠性要求和运行环境不一样,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决策工作。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优化决策可由LCC与设备风险评估法结合构成。其决策因子有:状态评估结果;LCC报告;设备在电网的重要性;故障后对用户可靠性带来的后果程度(监管惩罚)等。

总之,应从节约检修成本,同时满足应有的可靠性要求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状态检修工作。只有采用有效的检测与检修策略,方能保证电网高效、经济运行。

3 结 语

通过不断探索、优化和实践,认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状态检修是融主动检修、定期检修和故障抢修于一体,将各种检修方式进行优化的组合。近年来通过开展可靠性为中心的状态检修,取得良好成效,有效地控制了设备停运次数和停役时间,各项电网运行指标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步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仕义.电力设备可靠性维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电力成套设备企业 篇4

在传统的计划检修制度下,到期必修,按部就班,周而复始,缺乏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技术管理人员不思开拓进取,技术管理工作停滞,僵化了其思维方式。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由于自己对检修工作的安排无权作主,设备得不到及时检修,检修错位,淡化了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往往会导致一些坏的现象发生,主要是检修项目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不是检修过剩就是检修不足。由于计划检修的时间安排是固定的,不容一线技术人员轻易改变,很容易造成有缺陷大修理,没有缺陷也修理的现象。由于过多的检修拆装,加速了拆装的磨损,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电力企业设备检修实施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同样,电力企业的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坚持自力更生方针,走向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搞好发电厂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改革传统的以周期为标准的计划性检修制度,在实践中探索一条以设备实际状态为标准的状态检修制度,并结合实际进行科学化管理和合理的决策是非常必要的。状态检修就是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状态监督,对设备运行状态、影响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设备进行前景预测,根据结果再拟定检修内容和确定检修时间,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实施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科学保养设备,在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检修人、财、物的浪费和检修磨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国家有关部委多次强调电力企业要继续破除单纯以时间为基础的设备维修制度,建立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制度。实践表明,运用诊断技术,进行预知维修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预知维修与状态检修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这些都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探索先进的科学的检修制度指明了道路。总之,传统的计划检修不仅仅制约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用电企业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三、电力企业实施状态检修科学管理设备的有效措施

第一,收集基础数据,完善原始资料。以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详细记录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原计试验数据。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关于数据采集的具体做法如下是:分门别类地将全厂机组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按设备台账方式建立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设备现有的备品备件数据库;实现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有选择地采集现场的一些实时数据,通过不断积累和加工,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数据信息库;建立表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电量、水头、温度、振动、摆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直方围以及变化趋势的曲线等;定期进行分析,做出结论,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第二,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机组等主要设备安装一些在线监测装置,主要有:机组的振摆度测量;定转子的间隙测量,温度、压力等。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强化跟踪监督措施,掌握状态变化规律,找出故障的根源,利用小修机会进行彻底处理,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三,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透平油的处理;润滑油的加注;设备轮换运行;甚至设备吹灰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忽视。这样既能大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也可延长设备的寿命周期。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应及时消除处理,做到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第四,应用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要用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首先要找出统计数字与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联系。需要对机组运行小时数、发电量、启停机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如发现有些设备虽然检修周期已到,但其运行小时累计比其他同类型设备少,就适当延长设备的大修周期。而有些设备虽然未到大修周期,但其运行小时已超过预定小时,就应该适当提前小修,发现一些重大缺陷及时进行了处理。由于运用了这种方式进行了预测,每次小修前,就做好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节省了检修时间。合理确定检修项目,尽量缩短检修工期。由于对设备进行了较全面的状态监督和技术分析,掌握了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检修项目,可根据设备的原始监测数据,分析设备各部件的健康情况,大胆取消一些重大项目,可节省大量的检修工期,使安全生产永远保持良好的势头。

四、结束语

电力设备交接验收 篇5

1.1变压器的起动试运行,是指变压器开始带电并带一定负荷即可能的最大负荷运行24小时所经历的过程。

1.2 变压器在试运行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符合运行条件时,方可投入试运行。

检查项目如下:

a)变压器本体,冷却装置及所有附件均无缺陷 b)轮子的制动装置应牢固

c)油漆完整,相色标志正确,接地可靠 d)变压器顶盖上无遗留杂物

e)储油柜、冷却装置、净油器等油系统上的油门均应打开,油门指示正确 f)事故排油设施完好,消防设施齐全

g)高压套管的接地小套管应予接地,电压抽取装置不用时,其抽出端子也应接地,套管顶部结构的密封应良好 h)储油柜和充油套管的油位应正常

i)电压切换装置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有载调压切换装置,远方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确

(消弧线圈的分接头位置应符合整定要求)k)温度计指示正确,整定值符合要求

l)冷却装置试运行正常,联动正确;强迫油循环的变压器应起动全部冷却装置,进行较长时间循环后,放完残留空气

m)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 1.3 在验收时,应移交下列文件、资料: a)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b)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c)安装技术记录(包括器身检查记录、干燥记录)d)绝缘油化验报告 e)调整试验记录

2、互感器安装工程的交接验收

2.1 互感器安装验收时,应做如下检查: a)外观完整无缺损

b)油浸式互感器应无渗油、油位指示正常 c)保护间隙的距离符合规定 d)油漆完整、相色正确、接地良好 2.2 验收时,应移交下列资料、文件 a)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b)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 c)安装技术记录(包括器身检查记录等)d)绝缘油化验报告 e)调整试验记录

3、断路器安装工程的交接验收 3.1 油断路器交接验收

3.1.1 油断路器安装完毕后,交接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a)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应固定牢靠,外表清洁完整 b)电气连接应牢靠且接触良好

c)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的联动应正常,无卡阻现象;分、合闸指示正确;调试操作时,辅助切换开关动作应准确可靠,接点无电弧烧损现象 d)操动机构箱的密封垫应完整,电缆穿孔应予封闭 e)油漆完整、相色标志正确,接地良好 3.1.2 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a)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b)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c)安装技术记录 d)调整试验记录

3.2 真空断路器安装工程的交接验收

3.2.1 真空断路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验收 a)断路器及操作机构牢固可靠,整个小车清洁无尘 b)电气连接应牢靠且接触良好

c)断路器及操作机构联动正常,无卡阻现象,手动、电动合分闸动作只是正确,调试操作时,辅助开关动作准确可靠,接点接触良好,无烧损现象 d)瓷套管无裂纹,真空度符合要求 e)油漆完整,相色标志正确,接地良好 f)电缆穿孔密封良好,整个开关柜防鼠措施完善 3.2.2 应移交材料

a)制造厂提供的安装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装箱清单等技术文件及随箱附件,备件及专用工具 b)变更设计文件,安装图纸 c)安装、调试报告

3.3 真空接触器安装工程的交接验收

3.3.1 交流真空接触器安装完毕后,交接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a)接触器及其操动机构应牢固可靠,整个小车清洁完整 b)电气连接应牢靠且接触良好

c)接触器及其操作机构联动应正常,无卡阻现象,分、合闸指示正确,调试操作时,辅助切换开关的动作应准确可靠,接点接触良好,无烧损现象 d)主回路、控制回路熔丝无熔断现象 e)电缆穿孔应封闭良好

f)油漆完整,相色标志正确,接地良好 g)开关柜防鼠措施完善

3.3.2 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文件

a)制造厂提供的安装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书装箱单等文件及附件、器具(摇把、接地刀闸操作棒、通止规)b)变更设计文件、安装图纸 c)安装、调试报告

4、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安装工程的交接验收 4.1 负荷开关安装验收应进行下列检查

a)操作机构、传动装置、辅助切换开关及封闭装置应安装牢固,动作灵活可靠、位置指示正确;无渗油现象

b)合闸同期性应满足产品的技术规定

c)相间距离及分合闸触头的打开角度或距离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d)触头接触紧密良好

e)油漆完整、相色标志正确,接地良好 4.2 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a)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b)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c)安装技术记录 d)调整试验记录

5、母线、绝缘子、套管的交接验收 5.1 在验收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a)金属构件的加工、配置、焊接应符合规定 b)各部螺栓、垫圈、开口销等零部件应齐全可靠

c)母线配制及安装架设应符合规定,且连接正确、螺栓紧固,接触可靠,相间及对地电气距离符合要求 d)瓷件、铁件应完整

e)油漆完整、相色正确、接地良好 5.2 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a)变更设计部分的实际施工图 b)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c)电气试验记录

6、电力电缆安装工程的交接验收

6.1 电力电缆敷设完毕后,应进行下列项目的验收 a)电缆规格应符合规定,排列应整齐,无机械损伤,标志牌装设齐全、正确、清晰

b)电缆的固定、弯曲半径、有关距离符合要求 c)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不应有渗漏现象 d)接地良好

e)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电缆支架等的金属部件,油漆完好,相色正确 f)电缆沟内无杂物,盖板齐全

6.2 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技术资料和文件 a)电缆路径的协议文件

b)变更设计部分的实际施工图,电缆清册及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c)直埋电缆输电线的敷设位置图(比例为1:500)平行敷设的电缆线路,尽可能合用一张图纸,图上必须标明各线路的相对位置。d)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 e)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7、电力电容器安装工程的交接验收 7.1 在验收时应进行检查:

a)电容器组的布置与接线应正确,电容器的保护回路应完整 b)三相电容量误差允许值应符合规定

c)外壳应无凸凹或渗油现象,引出端子连接牢固,垫圈、螺母齐全 d)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应符合设计规定 e)放电回路完整且操作灵活

f)电容器外壳及构架的接地应可靠,其外部油漆应完整 g)电容器室内的通风装置应良好 7.2 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a)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b)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图纸等技术水平文件 c)安装技术记录 d)调整试验记录

8、避雷器安装后的交接验收

8.1 避雷器安装完毕,交接验收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a)现场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

b)避雷器外部应完整无缺损、阀式避雷器封口处应良好 c)法兰连接处无缝隙

d)避雷器应安装牢固,其垂直度符合要求,均压环应水平e)阀型避雷器拉紧绝缘子应紧固可靠 f)放电记录器密封应良好

g)管型避雷器的倾斜角和隔离间隙应符合要求 h)油漆完整,相色正确,接地良好 8.2在验收同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a)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b)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c)安装技术记录 d)调整试验记录

9、接地装置工程的交接验收

9.1 接地装置工程完工后应进行下列检查

a)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的连接可靠,接地线规格正确,油漆完整,标志齐全明显

b)避雷针(带)的安装位置及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c)供连接临时接地线用的连接板的数量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9.2 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a)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不可忽视电力设备接地 篇6

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某年1月1日

地点:西南某发电厂

事发:由于主设备接地装置故障,在电厂出线发生污闪的情况下,引发了一起数台主设备损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

事故回放

某年1月1日22时50分,电气主控制室电气值班人员发现:3号发变组控制屏后产生弧光,控制台3号主变220千伏侧中性点接地闸刀位置指标器冒烟,外罩冲出,控制室弧形屏所有表计摆动,同时,机组、主变及线路等开关的位置信号消失,控制室窗外3号主变220千伏侧中性点接地闸刀口处弧光很大,随即一声闷响,一股强气流从主控室门冲出,220千伏侧中性点接地闸刀处长时间燃弧。由于事故时中性点位移,电压破坏了开关的控制电源(通过3号主变220千伏侧中性点接地闸刀位置指示器引线电缆),致使设备不能自动切除故障,造成了设备的重大损坏。

原因分析

该厂一条220千伏线路A相瓷瓶串闪路后,由于3号主变220千伏侧中性点接地闸刀接地引下线40毫米×4毫米扁铁设计截面小,又未及时改造,在入地处严惩锈蚀;中性点接地闸刀的操作机构固定连结在此接地引下线上,故障时,在零序电流作用下,瞬间将锈蚀处爆断。根据自动故障录波仪记录,当天发生事故前,曾发生线路闪络自动熄弧现象,爆断很可能在事故前即已发生。当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失败后,经专家分析,稳态下中性点偏移,电压高达29.08千伏,使中性点引下线上部及中性点接地闸刀操作把手、中性点接地闸刀转换接点转轴等支架、铁罩处于同样电压水平下(所幸此间没有进行中性点倒换操作,否则,必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时,零序电压通过击穿接地闸刀转换接点至控制室电缆的芯线绝缘,导致直流电源总保险熔断,电气控制操作、信号、继电保护等失效,故障不能切除。

应对措施

1.对接地网(线)进行全面开挖检查,将接地截面扩增,按60毫米×5毫米设计,并进行热稳定校验,采取镀锌(或除锈剂)措施,降低接地电阻。定期进行维护、测量检查,特别是沿海等空气腐蚀性大的地区至少每4年进行一次接地网的防腐维护工作。

2.结合近几年国内接地网事故教训,有的电网发生故障,短路电流烧断接地网,原因是设计、施工时地网截面太小或变小,接地网敷设开挖较浅等原因,因此,电力部门务必加强工程质量验收,不仅要检查材质、截面尺寸,更要严格检查焊接质量及周围的回填土等。

3.根据各网(省)电力公司的反措要求,对于原采用设备混凝土基础中钢筋进行接地的设备,应重新增容,焊接明设接地扁铁,特别是大多数发电厂、变电站进行手动操作的高压隔离开关,更不可忽视可靠的安全接地。对于处在山岗等土壤较为干燥的地区,设备接地更应该适当深埋。

电力成套设备企业 篇7

电力设备 (power system) 主要包括以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 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 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

二、电力设备走出去的内涵

当前,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经验和实力的不断积累, 我国电力企业正逐渐摆脱以往单纯出口某项设备的做法, 而逐渐转向工程建设、电站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而我国电力设备企业仍以电力项目的设备出口为主。

三、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1. 近年来, 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总体上呈高速发展的态势

近年来, 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及“走出去”力度和范围的不断加大给我国电力设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电力企业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了许多海外项目, 直接拉动了电力设备的输出。过去十年, 我国电力设备投产规模逐年攀高, 2006年~2008年间增长较快, 2010年出口额达24.8亿美元。出口的重点产品为小容量变压器, 市场集中于北美、欧洲和亚洲。我国电力设备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攀升, 已经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2. 当前, 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呈负增长

从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方面看, 1至6月全国电力设备出口交货值完成3091.21亿元, 同比下降0.48%, 其中出口额下滑最多的特种陶瓷制品制造行业, 下降幅度达19.46%。此外, 燃气轮机、光伏元器件及输配电领域的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等出口交货值同比也出现负增长。当然, 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国际市场订单的大幅下降, 是受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是经济周期的正常反应。

3. 未来, 我国电力设备“走出去”形势仍会转好

虽然目前经济形势的不明朗使得国际市场上的买家都比较谨慎, 收紧了对电力设备的采购力度。但是, 本文认为, 国际市场对我国电力设备的需求和我国电力设备的出口优势决定了未来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形势仍会转好。

(1) 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需求

当前, 印度、俄罗斯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都具有较强的采购欲望。外部新兴市场的需求高涨, 特别是国际市场对我国高性能发电设备的需求仍处在不断增长的阶段, 这会直接扩大了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的空间。

(2) 我国电力设备出口具有自身优势

随着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我国出口的电力设备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青睐。其次, 由于我国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比起国外企业较低, 因此拥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这在我国的电力设备的出口上占有很大优势。

此外, 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对外合作, 越来越多的国外买家对我国电力设备具有很高的认同感, 尤其是我国电力设备企业在电力设备“走出去”的形式上, 更着力于在本土吸引国际买家, 譬如更多的国内电力设备企业积极参展电力发展促进会, 吸引海外团队的考察, 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

(3) 我国电力设备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较高

当前, 我国电力设备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有较大空间。以印度市场为例, 近年来我国三大动力集团 (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电站) 在印度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攀升, 达到30%, 甚至更多。而在东南亚市场也有不俗的表现。近年来, 我国电力设备企业早已将触角伸向了同样缺电的非洲和南美洲。尤其是东方电气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非常高, 在印度占了18%的电力市场份额, 已经投产的17个电站分布在印度的16个邦, 发电的情况非常稳定。不光是印度市场, 东方电气在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中东、东南亚市场都有较大影响力。未来东方电气将大踏步走出去, 开发非洲市场和南美市场, 进一步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

三、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并且我国电力企业在高端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具有竞争力的低端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剧以及国际市场上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大, 我国电力设备出口的成本越来越高。加之, 国际市场上煤电扩充的空间主要由我国设备企业占据, 除此之外的扩充空间已经不多。因此, 我国电力设备走出去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2.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的对策

面对当前我国电力设备出口的现状和挑战, 本文认为我国电力设备如何积极与我国发力企业联合走出去, 通过抱团取暖, 提升走出去的竞争力才是最有效的解决之道。由发电企业作为投资商而电力设备企业作为设备供应商, 共同协助占有国际市场, 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发挥集团的作用, 更广泛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才能使我国电力设备走出去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此外, 我国电力设备的发展也需要国家在金融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和金融上支持。

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力“走出去”的发展带动了电力设备业的出口, 中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的形势良好。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与国内产能过剩加剧, 国内火电及新能源发电等行业整体不景气, 宏观整体宏观经济下行, 国内发电设备需求不足, 使得我国电力设备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电力设备“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现状, 提出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态势, 剖析影响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的相关因素, 并针对电力设备“走出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力设备,走出去,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设备网http://www.machine.com.cn/[1]中国机械设备网http://www.machine.com.cn/

[2]王卿祎, 周大鹏.隐性知识对出口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中国电力设备出口竞争力研究[J].2010 (11) [2]王卿祎, 周大鹏.隐性知识对出口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中国电力设备出口竞争力研究[J].2010 (11)

电力成套设备企业 篇8

20世纪末, 电力企业进入了新一轮的信息化发展, 相关单位进行了ERP的探索和试点工作。21世纪初, ERP获得了广泛应用, 在ERP中的主要模块, 包括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等, 将设备资产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别纳入管理范畴, 并通过信息集成, 完成“账、卡、物”的联动和一致, 同时在已有ERP的基础上, 通过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 开始向其他信息系统扩展集成, 如电网规划系统、生产GIS可视化系统、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等, 真正向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发展。

一、设备资产管理流程 (图1)

电力企业的设备资产管理是以设备台账、设备图形和资产数据为基础, 从设备采购、询价、定价、购买、入固定资产到设备的维修、退役和资产报废的全寿命周期管理。通过强化设备管理的业务模型研究, 建立科学、合理的模型数据体系, 实现业务从事务型处理向分析型处理转变, 实现数据由流程中来, 为决策服务;建立完善的设备评估分析体系。从设备入库到设备台账的建立, 可为资产多维度统计分析提供数据;从人力成本、物资成本、其他费用成本对设备维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二、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

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 遵循“统一规划, 统一管理, 分部实施”的原则。多套系统进行集成, 充分发挥各自系统的优势。集成的系统既能实现数据共享, 又避免重复工作。

1. 设备招投标与采购管理:

通过公开招标或邀标的方式, 由不同供应商进行竞争性投标, 确定最终中标供应商。设备招标管理包括项目申报、网上招投标、电子化评标、专家库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 提高了招投标效率, 节约了招投标工作成本,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力企业设备采购有集中采购、自行采购等方式。设备采购管理包括采购申请维护及审批、采购申请分配及处理、询报价管理、框架协议管理、采购订单维护及审批。

2. 设备台账管理:

电力企业设备台账管理是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数据基础。通过PMS系统 (电力生产管理系统) 、GIS系统以及与ERP系统的集成, 实现设备台账信息全面管理。对于新增设备, 能够根据基建、技改项目建设过程和结果, 联动产生设备台账;对于设备更新, 能够根据技改、大修、检修和资产退役报废工作联动更新设备台账;设备台账集成设备缺陷信息、检修记录、财务信息、GIS地理图形信息等内容, 并实现集成信息的同步更新。

3. 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管理是整个电力企业设备管理的核心, 设备维护以人力资源、设备台账、备件/工具, 以作业指导书为各项工作的规范, 以工单为中心载体来实现设备维护。设备维护主要分为纠正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两种:纠正性维护是被动维护, 如缺陷报告、紧急抢修等直接生成工单或通过生产计划确认后生成工单;预防性维护是主动维护, 如设备巡检、计划检修等通过生产计划生成工单, 再通过工单安排物料、审批、执行、验收、结算分析等, 完成设备的维护。

设备维护管理可方便显示各种维护计划、设备缺陷及故障部位分析、更换备件情况, 统计维护的各种费用以及维护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和工时情况。

4. 设备运行管理:

电力企业根据运行计划, 建立设备运行日历, 管理设备投运、设备正常运行、设备运行高峰、设备停役、设备复役、设备退役;通过对运行生产实时及历史数据的定期抽取、加工和分析, 实现设备的优化运行。设备运行管理包括运行记录、值班管理等。

5. 设备状态监测管理:

设备状态监测管理信息化建设将提高电网隐患的排查能力, 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提高电网稳定与安全生产水平。将设备状态监测与设备维修管理进行连接, 依据监测分析结果进行预防维修决策, 并为今后监测提供经验。

6. 设备及备件的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提供集中储备的物流服务中心运作模式, 也支持各直属公司、供电单位自有仓库的分散模式, 以及供电单位相关部门小仓库的管理模式。库存管理采用条形码的方式, 方便了设备及备件的出库管理。每天针对设备及备件的需求情况、进货情况以及与现有库存情况进行比较检查, 能够动态、及时、准确的反映后续设备及备件的需求量。

设备及备件的库存管理包括收货管理、发货管理、退料管理、库存盘点管理、废旧物资的库存管理和应急抢修物资的库存管理。

7. 设备维护的外包合同管理:

电力企业设备维护过程中因资质、实施力量、工期等因素考虑需外委进行维护施工或外包服务;设备维护外包主要包括:包清工和包工包料方式。

根据实际签订的设备维护外包合同在ERP系统创建外包服务采购订单, 根据合同签订情况在项目的某个阶段或完工时需进行工作量确认时, 在系统中进行外包服务收货。

8. 设备维护的资源管理:

电力企业在进行设备维护时除了物料需求外, 还会涉及到与维护相关的工具和人力资源需求, 通过PMS系统和ERP系统集成实现每项维护作业的工具、人工安排和最终的人工工时的确认工作, 以达到精细化的管理。

9. 设备大修项目管理:

电力企业设备大修项目管理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进行统一考虑、统筹安排, 从项目的立项、设计、实施、物资、变更、完工等各个过程进行管理;集成项目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模块。

设备大修项目管理采用项目和细项的管理方式, 大修项目是进行预算控制, 是结合PMS系统和ERP系统中项目系统模块进行实现;大修细项作为大修项目计划的分解, 是固定资产大修理检修计划制定, 物资需求计划申报, 外包施工合同签订, 进度管理, 费用报销, 财务记账的基础。

1 0. 设备维护的财务与成本管理:

电力企业设备维护主要借助PMS系统与ERP系统的工单进行管理, 其中工单主要实现维护过程中的估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发生的实际成本, 通过每项维护任务与实际的设备进行关联, 汇总出每个设备的维护成本, 进行实际、估算和计划成本的分析。

1 1. 设备管理的评价与智能分析:

设备管理评价以各种监测、检测数据和巡检信息为数据来源, 结合设备的历史资料, 并考虑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 对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将用户关心的数据、运行状况参数等, 在经过统计、比较或计算后形成指标值, 并以各种图形化形式显示给用户, 如设备的运行状况、特殊设备容量、工单的处理情况、库存物资的消耗情况等以动态图表的形式表示。

1 2. EAM与ERP的集成:

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各个阶段主要通过资产管理流程将资产管理系统中功能与ERP系统相关模块的功能结合进行管理。其中前期通过资产管理系统与ERP中项目系统模块进行管理, 而资产采购则通过资产管理系统与物料管理模块进行管理。中期、后期通过资产管理系统与设备管理模块进行管理, 而价值、固定资产卡片则通过资产管理系统与固定资产模块进行管理。

三、信息化建设效益

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 通过流程的梳理、优化和重组, 对于提升电力企业设备维护的水平、维护成本以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帮助。

1. 提升企业生产的可靠性。

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帮助电力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有效维护, 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降低意外停机导致停电的概率, 提高生产效率。

2. 提升设备的维护效率。

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把电力设备的基础数据、维修记录与生产设备相集成, 制定设备维修目标和预防性维修计划, 对设备的异常状况进行早期诊断, 减少非计划性维修和抢修, 从而降低维修成本。

3. 优化企业的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是从电力企业的实际出发, 对企业的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 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业务流程简单化、实用化。

四、结束语

实施电力企业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从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等全面的观点出发, 运用信息化手段对设备资产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集输入、维护、查询、统计分析和其他各种处理为一体。

电力成套设备企业 篇9

在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中, 市场定位就是企业针对目标顾客心理, 创造差异性产品或服务, 使其在国际市场上树立区别于竞争者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地位。

B企业在国内装备制造业里在第一序列里, 在国内电力设备行业中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都居高位, 然而在印度市场, 面对来自全球的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 企业的技术、质量、管理水准都还与国际先进的公司有一定差距, 而与本土竞争者相比, 印度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也让企业处处受挫, 开拓步伐艰难, 效果不好。如何对B企业在印度市场进行准确、有效、务实的定位成为解决印度市场开发存在问题的首要点。定位的方法包括避强定位、迎头定位和重新定位。避强定位对B企业并不适用, 电力设备行业里很难细分低高端市场, 回避正面竞争只能让B企业逐步退出印度市场。

B企业应采取迎头定位和重新定位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技术更新换代, 推出新产品, 提升与竞争者抗衡的实力, 从营销策略和开发模式上创新升级, 完善企业内部接轨机制, 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加大开拓力度。另一方面, B企业的客户群是国际总包商和电厂、钢厂、水泥厂等最终业主, 如何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的便利性, 节约能耗和保护环境都是印度政府和客户们近年来乃至未来关注的重点。B企业要对企业的产品进行重新定位, 围绕在“可靠、方便、节能、环保”四大特点上, 将企业的差异性优势通过广泛宣传, 渗透到印度客户的意识之中, 构成对印度客户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 推向印度市场。

2 B企业印度市场营销策略

2.1 B企业印度市场产品策略

B企业的电力设备产品包括机械和电器两大类。机械类产品其特点是结实耐用, 内部设备很多, 在连接配合上有特殊要求;而电器类产品要求精密计算, 构成简单但要求细致, 主要看重材料和重量因素。B企业的国际化主要是从“引进来”起步的, 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 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自主品牌产品, 但更新换代较慢, 主要结构改进不大, 尤其是根据市场因素改进设计的程度不够。

根据印度市场的特点以及B企业不同产品的特性, 应实施产品的差异化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和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对于行业内的同一型产品, 不同的企业具有相同的核心价值, 要体现差异化优势就要关注产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品脾等独特之处, 实现产品的与众不同, 从而达到提高竞争力、扩大差异化反应、吸引客户的目的。企业要提高竞争优势, 应注重产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在保障产品核心价值的基本需求之外下功夫。

对于B企业来说, 应该重视产品的可靠性和特性这两项差异化战略, 由研究所进行技术改进, 针对差异性特性生产样机, 通过取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获得详细的差异性特性优越性证明, 提供给营销业务部门做好产品推广。B企业的机械类产品在印度的最终用户主要是电厂, 对于产品有很高的可靠性要求, 结实耐用的特点更应该在可靠性上体现出来, 而针对印度国内常常断电的特点, 为保障电厂24小时不中断运行, 在产品设计上体现可靠性, 在故障应急上有保障措施, 在可靠性上优于竞争对手, 利于市场开拓工作的宣传和推进。B企业的电器产品要求必须精密达标, 虽然比其他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的性能更高, 但却缺乏自身独特的特性。然而其竞争对手传奇公司的轻型结构设计作为不同的重要特性, 大大提升了其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B企业的电力设备产品应挖掘其自身的特性, 对超越竞争对手的特性进行重点宣传, 针对印度环境特点, 如温度高、环境污染严重等, 设计产品的特性差异化策略。

新产品开发策略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扩大市场份额, 对产品进行改进或者开发新产品。目前, B企业主要采取防卫型策略, 主要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质量等手段促进市场推广。根据B企业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在印度市场的开拓状况, 应采取模仿式策略和系列式产品开发策略。

所谓产品生命周期, 是指产品的寿命周期, 从被引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引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B企业的不同产品处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如机械类产品由于进入印度时间较早, 目前处于成长期阶段, 而电器类产品是近几年才开始进入印度市场, 目前处在引进期阶段。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 B企业的产品的销售额应该是保持增长态势, 然而受内部和外部环境、市场特点以及竞争因素的不利影响, 销售额下滑严重。因此, 企业要制定解决方案, 恢复产品正常的生命周期特点, 针对引进期的电器产品, 加大资金投入, 开发新产品, 促进技术升级, 使其快速步入成长期, 为企业获取更多效益;而对于机械类产品, 要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增强竞争力, 实现恢复上升期, 并使成长和成熟期区域最大化, 主动出击, 延长时间, 或使其产品生命周期出现再循环;对于衰退期的产品, 要分析产品特点和市场前景, 确定是否投资或采取策略性退出。

2.2 B企业印度市场价格策略

企业定价的目标是促进销售, 获取利润, 而市场营销是否能取得成功和价格因素息息相关。企业不仅应综合考虑内部成本的因素, 还应满足市场需求, 调研客户的价格接受能力, 使交易双方达成一致。

2.3 B企业印度市场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是为了实现企业将产品和服务等内部资源, 通过各种中间渠道, 转移至目标市场, 为客户提供便利, 使企业和客户建立紧密和稳固的联系, 降低销售费用, 提高客户的信赖度, 促进市场开拓。

B企业在开拓印度市场上应重视对代理商的管理, 从选择、培训和激励考核多方面制定方案, 由企业的人力资源处配合实施。首先应按照渠道策略要求的有效性、便利性和关系性, 选择有实力的代理商, 对维护印度市场的老客户和开拓新客户, 代理商起到关键作用。

2011年, B企业成立了印度代表处, 当时选择了唯一一家指定代理商, 和企业的销售代表一起合作办公。然而, 这家代理商原来主要代理小型机械电器类产品, 对印度锅炉总包商和客户不太熟悉, 而对代理商的认可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融入印度市场, 因此在后续的市场开拓中可以发现这家代理商的实力有限。2014年年底, B企业解除了同这家代理商的合作关系, 目前当务之急是寻找多家有实力的代理商, 针对不同的产品和客户类别, 分类管理, 加强考核, 专门针对印度市场代理商制定激励措施, 提高其积极性和实效性。

对代理商的管理还要对其进行好培训工作。国外代理商不同于国内代理商, 只把重点放在关系营销上, 也要对企业的产品特点和优势业绩等进行一定的了解, 只有对B企业和B企业的产品建立了从认知、熟悉到信任、自豪的情绪, 才能更好地代表B企业开拓印度市场。要健全代理商激励机制, 分阶段提供必要的奖励, 根据业绩成果也要有适度的提成, 提高其积极性, 不同类别的代理商可定期组织交流, 评选出优秀代理商, 实行末位淘汰制, 激励和考核相结合, 对促进业务开展有很大作用。

2.4 B企业印度市场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是指企业为了促进市场开拓, 扩大销售额, 通过采取多种促销手段吸引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关注, 促进其需求欲望, 实现购买结果。按照促销手段的出发点与作用的不同, 可分为两种促销策略:推式策略, 即以直接方式, 运用人员推销手段, 把产品推向销售渠道;拉式策略, 即采取间接方式, 通过宣传、广告促销等手段吸引客户, 激发其购买欲望。

B企业的推式策略是通过印度代表处的人员对客户进行直接拜访, 频率要保证每周至少一个客户推销企业的产品, 宣传产品的优势, 建立高层互访机制, 每年安排一次企业的高层领导对印度进行客户巡访, 了解客户需求, 获得市场反馈;拉式策略主要通过网络推广、行业杂志宣传等方式, 计划在谷歌网站、印度电力杂志上进行全年期的推广, 由企业的宣传中心和印度代表处共同完成。由于电力设备产品一般都是客户先有需求, 才会进行采购, 因此B企业应做好推拉结合, 定期实施促销策略, 每年至少参加2次印度展览会, 召开1次新产品发布会, 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 促进印度市场业务的发展。

2.5 B企业印度市场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是通过维护和宣传企业品牌, 提升品牌影响力, 得到客户的认可和青睐, 达到促进市场开拓的目的。对于B企业来说, 所有产品均使用一个品牌。统一品牌名称策略不仅可以节约宣传广告费用, 还有利于形成统一品牌形象, 利用品牌影响力打开产品销路, 促进新产品销售, 使其尽快被客户接受。

B企业的品牌策略主要是品牌更新策略, 首先对品牌形象进行更新, 随着印度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企业应塑造清洁能源设备型企业品牌形象, 品牌图的颜色可由蓝色更新为更象征环保节能的绿色, 另外, 为适应印度市场需求变化, 针对产品在环境保护、节约能耗、维护方便等方面的特点由企业的宣传中心做好宣传方案, 由印度代表处在印度实施品牌宣传;其次, 由研究所进行技术改进, 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为提升品牌竞争力多错并举, 先行抢占商机;坚持以客户为导向, 认真履行合同, 不断地为各类客户提供优质产品, 同时, 印度代表处在印度开展业务时要主动承担各种社会责任, 为印度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印度当地宣传媒体和社会口碑来进一步提升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

3 B企业印度市场开发模式策略

近年来, 受企业内外部环境影响, 出口市场尤其是印度市场销售额急速下滑, 在企业电力设备产品印度市场开发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障碍, 调整目前的开发模式至关重要, B企业应采取“多元组合”的市场开发模式, 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3.1“借船出海”分包出口的开发模式

基于B企业积累的同国内总包商的合作关系, 另外国内总包商如山东电建、东方电气、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特变电工等公司随着印度经济复苏在印度市场也会逐步获取项目, 因此B企业不可能完全舍去分包出口, 分包出口业务要着重在规范合同条款、加大货款回收力度、提高后续备件价格上, 要尽量避免与直接出口的冲突, 以扩大销售额和创利润为目标, 转移直接出口的风险。

3.2 直接出口的开发模式

直接出口作为一项重要的开发模式, 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目前, 印度代表处仅有企业员工销售代表2人, 2014年开始又雇用了2名印度人辅助销售, 缺少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当印度客户需要我们提供技术服务或现场出现了紧急问题, B企业反馈速度很慢, 受到因公签证手续的复杂性的限制, 至少1个半月才能派员赴印度解决, 这严重影响了B企业在印度客户中的形象。因此, 印度代表处必须有一个专业高效的团队组成, 至少按照14人进行配备, 从销售公关、技术支持、售后维修等全方位进行管理, 从单纯的产品走出去逐步发展到服务和技术走出去。

3.3 战略联盟的开发模式

为了积极主动开拓国际市场, 成功与大型EPC承包公司缔结战略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要结合双方优势, 共同搭建国际业务战略平台, 推进国际市场建设, 从而获得双赢。充分依托市场战略平台, 精诚推进战略联盟, 同国内外总包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进一步拓宽、加深合作的范围和领域。面对当前印度市场激烈的竞争, 作为设备供应商的B企业, 必须寻求多家有实力的战略联盟伙伴, 一同开拓印度市场。

3.4 印度当地化生产的开发模式

技术研发在中国、生产制造在印度当地, 是企业开拓印度市场的新增长点, 投资在印度建立工厂是B企业下一步的走出去战略。印度政府设立的关税壁垒, 对于进口设备, 具有7.5%关税、12%反补贴税和4%其他特殊附加税费, 所以对设备CIF价格的总影响约25.84%。对于B企业来说, 设备价值量较大, 额外增加的高额关税使设备价格在印度市场上的竞争中失去优势, 企业在印度市场的销售利润越来越低, 此时, 根据全球化生产战略, 调整企业在印度的开发模式, 从单纯的贸易性出口、技术和服务出口过渡到印度当地化生产。

对于B企业在印度的当地化生产模式, 也可委托印度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 规避直接投资风险, 由B企业的技术、质量部门专家对合作企业的加工能力、生产制造水平、质量等级、信誉资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调研, 选择一家合适的加工企业, 满足企业制造要求和国家标准, 为B企业的电力设备生产大型、不涉及关键技术的部件, 关键件仍由B企业提供, 在印度完成组装。这既让B企业在印度市场上具有了价格竞争力, 规避了高额税费, 节约了运费, 也加快了B企业融入印度市场的步伐, 提升了企业本地化的程度。

4 小结

本文对B企业电力设备产品印度市场开发提出了策略方案, 并以战略管理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营销理论为指导, 利用SWOT分析及PEST分析工具, 提出了B企业电力设备产品的印度市场战略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 指出适合B企业在印度市场的开发模式, 并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提出了配套保障措施。这些改进方案的实际效果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摘要:B企业电力设备产品印度市场开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既有外部环境的问题, 也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 如何运用管理学和营销方面知识系统解决这些问题, 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电力成套设备企业 篇10

关键词:电力企业,变电设备,设备检修

1 电力企业变电一次设备运行情况分析

1.1 变压器的运行分析

变压器是电力运行系统的关键设备和环节, 是变电站的主要核心。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 构件主要包括铁芯 (磁芯) 、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其主要的功能有:电流变换、电压变换、隔离、阻抗变换和稳压等。按用途划分可以分为:配电变压器、全密封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和单相变压器等。变压器是交变电流、变换交流电压和阻抗的器件, 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的时候, 铁芯 (或磁芯) 中便会产生交流磁通, 从而使得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 (或电流) 。

1.2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构成的装置。它的一次绕组匝数的数量比较少, 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之中, 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 二次绕组的匝数比较多, 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由于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的二次回路始终是保持着闭合的状态, 因此保护回路串联线圈和测量仪表的阻抗相对很小, 此时电流互感器的接近于短路的状态。电压互感器是一个主要由铁心、一次线圈、二次线圈和绝缘组成的变压器。当施加一个电压U1在一次绕组之上时, 就会在铁心当中就产生一个相应的磁通准。根据电磁感应定律, 铁心产生磁通之后就会在二次绕组中产生一个二次电压U2。改变一次或二次绕组的匝数, 可以产生不同的一次电压与二次电压比, 这就可组成不同比的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运行的原理与变压器的原理基本相似, 它们主要作用是把较大数值的电流和电压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较小数值的电流和电压, 这样不仅能保护电力设施的保护。电流互感器将母线或者是一次设备上相应的电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比例进行相应的转换, 从而实现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电能表等电力控制设备中的低电压和小电流形式。

1.3 高低压开关设备的运行分析

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 断路器装置通过关和、承载以及开断来进行电流的传输。它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承载并开断出于包括短路条件在内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开关装置。目前, 按照断路器的适用范围可以分为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两种。

高压断路器高压开关柜中一般包含如下部件:

(1) 真空断路器:用来开断短路电流, 保护下级设备;

(2) 接地开关:开关检修时候接地;

(3) 电流互感器:为了给继电器提供电流保护信号 (如:过流、速断保护) , 也可用做测电流;

(4) 电压互感器:可提供操作电源电压和测量电压做监测用。如盘面电压表, 计量柜中抽取信号, 把高电压变成100V或100姨3 V电压进行监测和测量用;

(5) 复合开关:打开闭合回路;

(6) 熔断器:开断短路电流;

(7) 母线;

(8) 馈线;

(9) 五防连锁装置;

(10) 避雷器;

(11) 带电指示器。

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与负荷电流, 而且在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 通过继电器保护装置的相关作用, 快速切断过负荷电流与短路电流。因此, 它一般可以分为:真空断路器、油断路器 (少油断路器和多油断路器) 、压缩空气断路器以及SF6断路器等。

低压断路器是一种很重要的开关电器, 它不仅能够起到接通和分断正常负荷电流以及过负荷电流的作用, 而且还能起到接通和分断短路电流的作用。低压断路器在电路中不仅起到控制作用, 而且还能在出现短路、过负荷、漏电和欠压等情况时起到保护作用。按使用类别分, 低压断路器可以分为有选择型 (保护装置的参数可以调整) 和非选择型 (保护装置的参数不能调整够) 。此外, 还可按灭弧介质分为有真空式何空气式。低压断路器容量范围很大, 最大可达到5000A, 而最小可小至4A。低压断路器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 对于各种机械设备的电源控制和用电终端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

2 电力企业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分析

2.1 对变压器的检修

渗油和漏油是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故障。如果出现了渗油和漏油的问题, 那么在变压器的外面会出现粘黑色的液体。对于那些比较小型的变压器装置而言, 其在实际的电力系统的应用过程中, 多装设在配电柜装置当中。因此, 漏油以及渗油会直接流入到配电柜下部的坑槽之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 很难被发现。从发生漏油以及渗油的主要原因来看, 变压器装置邮箱部件和零部件连接的位置较低的密封性能、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之中额外受到的外部荷载作用以及零部件焊接和铸造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等都会导致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漏油和渗油的现象。此外, 在变压器运行的过程之中还有可能出现引线部分的故障问题, 这部分故障问题主要表现为接触不良、接线柱的松动和引线烧断等, 这些问题同样是对变压器设备状态检修的重点部分。

2.2 对高压和低压开关设备的检修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 断路器装置出现的主要故障问题有误动动作、拒动动作、过热严重以及异常响动。如果以上这几类故障非常严重, 结果会导致断路器装置出现燃烧以及爆炸问题。因此, 在对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检修开关本体合闸接触器装置的接触、蓄电池容量以及操作系统这几方面。由于受到设计缺陷与自身运行环境不佳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隔离开关装置经常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接触面严重过热的问题。此外, 还受到较多的活动性接触环节的影响, 隔离开关装置非常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因此, 在对变电一次设备进行状态检修时应特别注意。

2.3 对电压互感器的检修

对电压互感器而言, 其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回路断线方面的故障。通常而言, 对其进行检修应首先检测高压和低压熔断器是否正常运行。然后再在此基础上, 根据相关的标准来判定电压互感器中的电压回路是否出现断头或者是接头松动的问题。

2.4 设备检修相关技术措施

受电压的影响, 由于变压器的高压侧进线基本都是由架空线牵引而来, 所以会比较容易遭到雷击。此外, 由于系统设备故障、断路器的正常操作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会使得系统的参数发生一定的变化, 之后会引起电网的内部的电磁能量的相应转化, 进而出现电压异常升高的现象, 这样不仅会变压危及器内部的绝缘情况, 甚至还有可能烧毁变压器, 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 针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应该在变压器的高低压侧同时装设避雷器, 并且在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

一般情况下, 配电变压器采用的是中性点接地方式。如果配电变压器中的负载不平衡时, 就会有比较大的电流流过中性点。如果接地线的连接方式不当会使得接触点的电阻过大, 结果是接触点被烧断, 这样就会导致中性点的电位发生位移, 最后危及有关用户的电器设备的安全。因此, 要定期的检查接地线的使用情况, 并定期的测试接地电阻。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供应电力时要持续和安全。对于变电一次设备的检修是保证电力企业在供电时持续和安全的重要保证, 也是实现一个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任明新.关于新型电力检修作业地线装置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12) .

[2]叶文贵.电力企业对变电一次检修运行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 2013 (12) .

[3]赵东, 高旺.浅析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J].科技风, 2012 (08) .

[4]王强, 贾乾.加强变电运行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 20013 (14) :192.

让你的iOS设备电力更持久 篇11

与其等着最终结果不如先检查T手机中四个地方的设置,也许它们就是造成电池问题的罪魁祸首。

定位服务你的iOS设备可以方便地告诉你安装的App你在哪儿,但是它对于你的电池来说却是个负担。你可以在“设置”->“定位服务”中把它完全关闭。这是个极端的做法,如果你不想完全关闭,你可以在下面的程序列表中看一下当前正在使用位置服务的应用程序(带有紫色箭头)。你真的需要这些应用程序使用定位服务吗?如果不使用,关掉即可。

Siri如果你有一部lPhone 4S,进入“设置”->“通用”->“Siri”,关闭RalseTo Speak选项。这个便利的选项让你可以在iPhone贴近脸部时激活Siri,但是我之前看到过报告说这将极快地耗光你的电池。关闭这个选项之后,如果你想激活Siri,只要按住Home键即可。这样可令你避免彻底关闭Siri因为关闭Siri将删除你离开苹果公司服务器后收集到一切信息——当你再次打开Siri时,Siri将从iCloud 上同步数据,这也将缩减你的电池使用时间。

推送推送数据到你的iOS设备上会加快电力消耗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减少你的电池消耗,进入“设置”一>“邮件、通讯录、日历”->“获取新数据”,关闭“推送”选项。你的设备获取新数据将使用下面的“获取”模式——每15分钟,每30分钟,每小时和手动。其中手动选项是最省电的。

iCloud在你的设备和云端自动同步数据是一项非常棒的特性,但是它也将让你的电池迅速消耗殆尽。进入“设置”一>“iCloud”,仔细考虑一下,如果你确实不需要通讯录,提醒事项,书签,备忘录,并且你愿意放弃自动同步数据这一特性,那么你可以选择关闭这些选项。照片流是另外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选项,因为一旦开启它,你照的每一张照片者B将同步到云端。

无线更新iOS系统

苹果公司承诺使用iOS5系统的iPhone iPod touch和iPad用户可以不使用iTunes,仅通过无线的方式就能进行系统更新。iOS 5.0.1给了我们一个试用这个新特性的机会。让我们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吧。

打开设备,运行“设置”,点击“通用”,然后点击“软件更新”。你的设备将显示更新的细节,和一个“下载和安装”按钮。iOS建议你接上电源在更新时保持电量充足,但是这不是必须的,除非你的电量不足一半。(电量不足一半你仍然可以下载更新数据包,但是你要安装更新的话,必须要接上电源才行。)

相对较小的5.0.1更新,在网络顺畅的条件下,只需不到1分钟的时间便可下载完成。接下来便可进入第二步——准备更新——自动开始并要花费一些时间。在这期间,系统更新并不会妨碍你用你的设备去干别的事情。当准备更新完成后iOS会弹出提示窗口,给你10秒钟选择是现在或以后安装更新。

确认更新后,随着一条检测更新信息的出现,你的设备将重启并出现苹果logo。下一步就和以往借助与电脑连接进行的更新没什么区别了,一个进度条出现在logo的下方,一旦进度条填满,你的设备将再次重启并出现苹果logo。当你的设备重启第三次以后你的锁屏画面将会出现,更新到此结束,方便吧。

电力成套设备企业 篇12

关键词:集体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环境

一、案例背景

我国电力集体企业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成立开始一直得到电力主业的支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政策不断推动集体企业与电力主业的分离工作。对于大部分集体企业由于改制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固有问题,如人员结构成高龄趋势,电网主业对下级集体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激励政策得不到有效实施,经营效率普遍偏低。下属集体企业内部控制大多数是采用主业或者控股集团的的内部控制制度,而集体企业涉及行业多种多样,涵盖金融、房地产、制造、运输等,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并不适用于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基本上形同虚设。本文在了解公司经营环境基础上,公司近年来利润持续下降,资产管理等方面效率较低,内部控制在许多方面存在漏洞,公司经营中许多环节都没有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案例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集体企业的实际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二、S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1、S电力设备制造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S电力设备制造公司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没有将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尽管国网主业制定诸多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的制度和规章,集体企业在内部控制如何制定更详细的实施方案上能力缺乏,因此不能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造成集体企业的风险控制和资金控制目标并不能有效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力难以真实有效地发挥作用。集体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全面性、适用性和完整性,无法将企业的全部成员、业务流程和职能部门内部纳入控制的范围,仅局限于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缺乏深层次的、全面的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运行和监督,造成内部目标难以有效实现。

2、内部控制意识与内部控制环境整体比较薄弱

S公司现有员工185人,平均年龄38.2岁,35岁以下人员仅占全员的20%,员工年龄普遍较高,许多高龄职工从电网主业调转到相对轻松的集体企业,在所在岗位主要追求的是安逸,对于内部控制意识较低,不犯错误等到退休即可。S公司大学以上学历的有21人,大专学历的有42人,高中及中专学历的有122人,占总人数的65.95%,超过总人数的一半,员工中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仅为3人,将近一半的人无任何职称或者技能等级。公司财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委托给事务所完成,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以及复杂的财务工作无法独立完成,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专业能力偏低。

3、财务管控存在缺失

集体企业受到来自信息化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影响,存在财务规章制度建设不全,财务核算科目使用不规范等等。具体表现:在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集体企业的会计管理中对内部凭证和外部凭证的管理与审批不严格、会计科目的名称不统等诸多问题。集体企业的会计账簿管理存在严重的不规范现象,造成集体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严重不规范,影响到集体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

以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控制为例,该企业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方法为,系统内部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损失,系统外的按照1年以内5%比例计提,1—2年10%,2—3年50%,3—4年80%,4—5年90%,5年以上100%计提坏账。应收账款高账龄比例上升,坏账比例上升,应收账款管理效率较低,应收账款账龄计算方面,按照收回款项先视同偿还以前年度应收账款。S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系统一方面对系统内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的方法不利于应收账款的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对某客户收回的应收账款账龄计算上视同先偿还账龄较长应收账款,对账龄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此外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都归于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的联系性小,而财务部门对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信息掌握不多,坏账的管理难度大。

4、S公司预算控制力度不够

S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在预算控制方面,主要问题是预算编制不科学,S公司财务人员配备不完善,预算多数也是聘请事务所等审计人员编制完成,由于外部人员不了解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因此,导致预算编制未能够细化,缺乏科学性、预见性和约束性,造成集体企业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无法达到有效的控制约束力。此外,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对财务预算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将其作为重要的考核因素,仅仅是为了编制预算而编。

5、缺乏考核的科学性和奖赏制度

S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高管人员普遍由集团直接任命,导致了管理人员仅对上级负责的现象出现,而集团对企业的考核形式单一,仅仅由一些经济指标决定,并没有客观真实的了解到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由于不合理的激励制度,企业高管在自身利益的趋势下在合法的范围内对企业利润进行人为的操纵来应对集团考核。尤其突出的是,公司目前对管理人员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缺乏科学性,存在权责不明、责任无法追究的现象。因此,内控漏洞一旦出现,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损害公司利益而获得非法效用。

三、S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改进措施

1、建立健全集体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因地制宜,结合集体企业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S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使用的是集团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内部控制实施的负责人,也没有具体实施方案,内部控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理论上的概念。因此S公司应结合制造企业的实际,制定包括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财物保管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内部核算制度以及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和相关职能以及责任的划分等的相关内控实施制度,细化到各个部门。企业应采取措施改变集体企业“退休养老”单位的观念,提高内部控制执行的积极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培养实施内部控制的意识,使集体企业内部能够孕育良好的内控氛围,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预算控制力度

S电力设备制造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不完善,有两套记账的系统,也影响到内部控制效率的提升。因此一方面在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应当完善集体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的全过程、全面的监督和控制。在票据管理、凭证管理、会计账簿管理以及费用管理活动中,制定严格的审批和控制程序,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另一方面,集体企业应该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合理、严格地执行预算管理,加强对企业的运营资金支出的预算控制。S企业应引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从企业自身实际经营出发编制企业的预算,不只是聘用外部会计机构按照要求编制预算,缺乏可实施性,只有确保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并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经营当中去,才能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3、强化集体企业内部审计控制机制

为了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在集体企业内部的落实和贯彻执行,提高集体企业财会工作的质量,必须完善集体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控制机制。S公司的由集团企业100%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及机构设置简单,无法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集体企业应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可由集团直接选聘专门的审计担任,而不是由集体会计人员兼任。集团的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内部审计监督,提高集体企业财会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促进企业严格按照相关的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履行职责,保证集体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能力,提高集团企业在财产处理、资金管理等重大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决策和执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人员队伍建设

虽然国网主业要求S公司员工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培训,但是这部分员工无相对应的基础知识去理解这一制度,实施的效果也无法保证,致使企业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位。首先,应该充分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开展工作的权威性,将内部审计人员与财务人员进行分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控制作用。其次,提高内部控制机构和内部控制人员的内部控制规范学习,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集体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加强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力度,促进集体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扩大内部控制培训的范围,对集体企业内部预算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等基层的内部控制实施者进行重点的培训,才结合实际能提高内部控制实施水平。

5、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制度

S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得不到有效实施的很大部分原因是没有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沿用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将利润等直观的财务指标作为考核员工激励的标准。因此可以在集体企业中引入平衡计分卡等新的绩效考核方式,按照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财务、市场、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从四个方而构建公司绩效指标体系。S公司应建立以公司全员目标责任体系为中心,以全闭环绩效过程管理体系为主线,以全而综合保障体系为基础支撑,逐步实施绩效管理变革的指标体系,将公司战略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实际工作中,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实施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施莹华、常苏芬: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会计之友,2015(5).

[2]宋惠民: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电力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上一篇:民间担保下一篇: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