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

2024-10-30

老舍作品(精选7篇)

老舍作品 篇1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老舍作品中的“京味”语言进行阐述, 对其在现代作家中独树一帜的语言表达特色, 形成全景式的分析。并结合老舍作品中的语言特色, 形成对“京味”表达的全面阐述。

关键词:老舍,系列作品,京味语言

“京味”语言在老舍作品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 其独有的语言表达力, 形成了现代文学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代表, 并在“京味”小说的创作源头上, 形成了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艺术特点, 在整个语言魅力的构成中, 体现出一种丰富的韵味。

一、北京独有韵味的特征表现与深厚的“京味”表达

老舍作为一个出色的作家, 大家对他的了解应该算比较多。老舍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贫民家庭之中, 小时候大半时间都是在大杂院中度过的。因此, 在老舍的思维意识中, 这种生活的积累让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地层百姓的生活。譬如, 在老舍《四世同堂》中多处写到了老北京的一些传统习俗。例如, 过“八月节”的讲究。在老北京, 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 (一种纸上绘制的神像) 于庭, 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等贡品祭月, 贡月毕, 家人团坐, 饮酒赏月, 谓之“团圆节”, 分好的月饼则谓之“团圆饼”。老舍在作品中这样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 而只有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 红的, 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绘着点浅红;这样, 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 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这些京味十足的场景与语言表达, 正好诠释出北京独有的味道, 并将这种浓厚的京味通过艺术的表达, 在创作中更好的展现。“京味”成为了老舍作品中独有的标签, 通过其小说化的描写, 对北京独有的历史文化、特有的人文景观等形成鲜活的文化趣味体现。

在老舍作品的“京味”语言表达中, 最主要的是通过结合创作中景物描写的体现, 将北京的特有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表达出来, 并将主人公的人生展现在北京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呈现出一种浓浓的“京味”。譬如, 在老舍作品《茶馆》中, 将王利发的一些台词:秦仲义到茶馆里来说要涨房租, 王利发推托、应付说:“二爷, 您说得对, 太对了! 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 您派管事的来一趟, 我跟他商量, 该涨多少租钱, 我一定照办! 是!!”秦仲义说:“你这小子, 比你爸爸还滑! 哼, 等着吧, 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王利发则说:“您甭吓唬着我玩, 我知道您是多么照应我, 心疼我, 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 到街上卖热茶去!”人们听到这些圆熟风趣、油嘴滑舌的对话, 无不发出会心的笑声。这些台词不但符合其茶馆老板的身份, 而且表现了他性格的发展变化。

二、北京方言的独有魅力与作品语言传达的融合与应用

在老舍的作品中, “京味”语言的艺术特点是重头戏。在语言表达中, 对北京市民语言相当的熟悉, 并且对各种人物的状态语言也有很大的了解, 因此, 老舍能在形形色色的人物语言中采用朴实通俗的语言, 鲜活生动的将“京味”表达出来。其中, 老舍作品中人物语言有些都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在创作的过程中, 老舍善于运用北京市民中俗白、简洁的方言方式, 能将平凡的故事在方言表达中烧出一种原汁原味的“北京味道”。譬如, 在《茶馆》中出现的叠音词有近五十处, 如:管教管教、可怜可怜、算算命、帮帮忙、说说理、照顾照顾、活动活动、硬硬朗朗、外边蹓蹓、表表功、跳跳舞、玩玩牌、喝喝咖啡等。这些词把老北京人的悠闲、懒散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北京市民的人物特征与作品中多元化形态的传递和表达

京味语言的表达离不开人物的描写。老舍就是通过对人物的生动描写, 通过北京语言的表达, 在人物身上展现出来, 同时, 在浓厚的北京风土、风俗习惯等人情世故的传递中, 形成综合性的表达。譬如, 在在长篇小说《二马》中, 老舍就塑造一个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的奴才式人物老马, 他的生活信条就是得过且过, 这样一个角色, 容易使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还有譬如:“杀好了腰”、“鸡肠子”、“大脚”等语言表达, 就是典型的北京方言中的儿化韵, 这种特殊的风味, 形成一种独有的语言表达。还有, 在《正红旗中》写到过年送灶, 规矩颇多:定更之前要祭灶王, 到了酉时左右, 连铺户带人家一齐放鞭炮, 象征着把灶王请到院中来。作品中的“姑母”“讲究”吃喝穿, 春夏之交, 要买些用小蒲包装着的, 头一批成熟的十三陵大樱桃;该穿亮纱就万不穿实地纱, 该戴翡翠就绝不戴金的, 宁愿服装首饰循环入铺, 也不能忽视了打扮。更好地将人物形象放在北京这个特定的环境之中, 也写出了旗人独有的生活方式。

四、结语

老舍创作作品中独有的“京味”语言, 主要是将语言、句式以及话语间透漏出的北京风貌、地方语言等, 以及渗透在其中的北京文化, 都是老舍作品创造的独有韵味, 也是其“京味”的主要体现, 更加让我们看到了老舍语言大师对北京人真善美的全面描述, 提供了更多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郭凯.漫不经心中的强化——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之一[J].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 , 2006年05期.

[2]杉本达夫.有声的呐喊与无声的呐喊——关于老舍对北路慰劳团的态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年02期.

老舍作品 篇2

创作题材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1960年是义和团起义的六十周年,于是写出了话剧《神拳》,再现了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

语言风格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他的“白”,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应时代和生活,这才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境界,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然而另一方面,老舍又使用语脱去自然形态的粗糙与随意,炼成金子,使现代的北京口语显出朴素精致如同一具精雕细刻的瓷器。

同样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因此,老舍的小说、戏剧,散文等也都充满了幽默风趣色彩。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无不闪现着他的幽默才华: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从《老张的哲学》问世起,老舍就开始被人称为 “幽默小说家”。

老舍先生更是潜台词运用的大师,其代表就是《茶馆》。《茶馆》凭借深刻含蓄的潜台词,有力地丰富了语言的内涵。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第一幕庞太监与秦仲义的“舌战”。这两个人一个是西太后的宠奴,一个是讲维新的资产者,二人不期而遇表面上客客气气,骨子里却是兵刃森森。《茶馆》中像这样的台词比比皆是。它引而不发,以弦外之音调动人们的兴味与深思,耐人咀嚼。

浅谈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情结 篇3

关键词:老舍;北京;情结;作品

一、老舍与北京

老舍,原名舒庆春,于1899年2月出生于北京西城护国寺后一名为“小羊圈”的胡同中。老舍的父亲舒永寿是当时京师正红旗下的一名护军士兵,在老舍一岁半时在抵御八国联军进攻的战争中不幸阵亡。但是老舍一家从未离其父驻守的这片土地太远。想来也是在这些年,心中埋下了“京师即故乡”的种子,俨然把北京城当做了自己的故乡一样爱戴。而长眠于此地的父亲,也成为了老舍与北京结下不解之缘的原因之一。

后来老舍被聘至伦敦大学任华语讲师。与其他身处异国他乡的人一样,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急需寄托和发泄。正是在这种心情的影响下,老舍开始创作。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老舍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接着他又写下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了读者的广泛注意。这个时期从老舍的作品中已经可以明显的感觉出他对北京深厚的感情。

在外流落的十几年,使得老舍很快成长为一个“京味”浓郁的作家。恰逢在抗日战争时期回到祖国,老舍为了抗日救国的事业在济南、青岛、武汉等地反复奔波。这时迎来了他的创作丰收期,《骆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等作品相继问世。

二、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文化

(一)异乡的寂寞

老舍作品中独有的感情,与他的生活环境有着必然的关系。在他的众多优秀作品中,《老张的哲学》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各阶层市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悟;《赵子曰》讲的是一个名为赵子曰的爱慕虚荣的大学生的故事;《二马》这部作品写的则主要是一名名叫马威的中国人从祖国搬到伦敦居住的故事。这三篇著作都是老舍客居伦敦时写下的,显然,独处异乡的寂寞情感是老舍进行创作的关键动力。在一个遍地都是英国人的环境中,老舍只能通过熟稔的文字排解心中的郁闷之情,寻找一个精神上的支柱。在这时的作品中,体现出的是一个相当模糊不清的北京意象。

后来在1936年,老舍还曾创作过文章《想北平》,其内容情感真挚,通过北京与巴黎的对比,深切的表达了老舍对故乡北京的眷恋:“……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老舍在这里情不自禁地表达了对北京的爱,并将对北京的愛比作自己对母亲的爱,通过这种平实的叙述反而让读者更能真切的感受到他内心的真情实感。

接着,包括后来在重庆故居北碚写下的《四世同堂》前两部——《惶惑》和《偷生》,此时的老舍已经定居到了北碚,他听着夫人胡絜青向朋友介绍的北京沦陷后的情景,记忆中的北京又增添了一些沦陷后的创伤,之后他便开始创作了经典之作《四世同堂》。

(二)回忆的情调

尽管老舍常以现在进行时的语调叙述小说情节,但读者们还是可以明确感受到作品中回忆的情调。“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这段文章比较直接地阐述了北京之于老舍的重要意义,它在老舍的心中是带有梦幻色彩的存在,是老舍夹杂了个人情感之后的代名词。也就是说,读者们在作品中读到的北京,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三)理想的图景

在《四世同堂》、《二马》等作品中通过对“父子两代”的思想对比,均能体现出老舍对于对理想生活的展望。他笔下的人物写的最为出彩的总是像祥子、小福子、王利发这类旧市民的代表者,而对新市民如马威、祁瑞全等的刻画相对不够鲜明。据老舍个人所讲,在五四运动及革命军北伐两个重大运动中,他由于各种原因均未能参与其中,所以对子代角色的塑造并不是十分成功,这可能也是老舍作品中的一大缺憾。

三、结语

可以说,没有在北京长期生活过的经历,没有独居异国带来的强烈的思乡情,就没有老舍创作出的那些优秀作品。北京古老而厚重的文化积淀成为了老舍创作的源泉,而老舍作品中的情感又赋予了北京不一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徐海冰.论老舍与北京[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3).

[2]熊坤静.老舍的北京情节[J].中华活页文选,2012(06).

浅论老舍作品的市民文化 篇4

以祁瑞宣为例, 他除了具有传统型的一面, 还有现代型的一面。他在青年时代曾接受过西方文化影响, 并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但是, 这现代型的一面总是低档不住传统意识的一面, 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上基本是祁老人式的, 在家的传统文化观念包围之下, 他从西方文化里接受的一点新意识逐渐淡化。而当民族危难来临之时, 他在是尽民族大义, 还是替旧伦理旧家庭服务这两条人生道路上挣扎, 最终他抛弃了背负的沉重文化负累, “找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地位”。像洋车夫祥子、老马、小崔、老巡警、拳师沙子龙、剃头匠孙七、娼妓小福子以及艺人方宝庆、小文夫妇等等在内的市民最底层。他们既具有老派市民的传统色调, 有具有理想市民的某些人格, 但却缺少新派市民的现代意识。《骆驼祥子》就是一都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 它成功而且真实的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生活, 揭示了一个破产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划为社会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 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在《四世同堂》里, 作者不仅歌颂了这些“低贱者”的传统美德, 还表彰了他们的义烈行为, 如车夫小崔拒绝给汉奸拉车, 剃头匠孙七被活埋时大声痛斥汉奸, 并进一步写他们加入了抗日的行列, 如程长顺的觉悟, 棚匠刘师傅的出走等。另外, 老舍还刻画了如虎妞小福子等女性悲剧人物, 尤其是《月牙儿》中母女两代为娼的故事。其实, 老舍不仅仅是用他的笔在写这些下层人民的苦难, 更是要追究出这些穷苦人物生活和生命的根源。

市民形象在老舍小说中有着重要地位, 老舍的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并走向世界, 与他作品中所塑造的那些鲜明的市民形象具有很大的关系。在旧中国, 三公九卿、王侯将相, 庞大的官僚机构垄断了一切社会精神与物质文化, 这一社会政治制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已不仅仅是“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的“事业格式”的影响, 而已经是从“事业格式”到思想作风、人生趣味、自我意识各个方面。结果便构成了一种“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的传统心态, 这便产生了两方面的恶果:一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权威结构的依附不仅是一种制度上的依附, 而且是内在的心理依附。他们扯裙带、找后台、卖国求荣、卖官鬻爵。二是知识者普遍的不学无术。“轻自然、斥技艺”, 不仅成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而且在北平这样的帝王之都形成了一种因不学无术而并发的充斥着钻营、无聊、敷衍、文牍主义症状的官场文化。

老舍作品《草原》赏析 篇5

1、《草原》作品原文】

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紫塞,紫塞,谁说的?

这是个翡翠的世界。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景色啊!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象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她就是陈旗的人,鄂温克族。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我们用不着水晶花同志给作翻译了。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正是: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人的生活变了,草原上的一切都也随着变。就拿蒙古包说吧,从前每被呼为毡庐,今天却变了样,是用木条与草杆作成的,为是夏天住着凉爽,到冬天再改装。看那马群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马,也有高大的新种三河马。这种大马真体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龙马精神”这类的话儿,并且想骑上它,驰骋万里。牛也改了种,有的重达千斤,乳房象小缸。牛肥草香乳如泉啊!并非浮夸。羊群里既有原来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种的短尾细毛羊,前者肉美,后者毛好。是的,人畜两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气象之一。

载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三日《人民日报》

2、《草原》作品赏析】

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现举例分析如下:

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二、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想坐下”,是因为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诱发起激情,要抒发、要表达。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特定境界里的丰富的内心感受。

三、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其实,这是运用了一种叫“舛(chuǎn)互”的修辞手法。它对某一事物既全面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强调“初入草原”时的静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文意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而得到的一种认识。由于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变化多端,作者的认识就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的区分,这就需要认真体会,反复研究,一直“炼”到认清事物本质,写出切中肯綮的文章来。

这方面,我们要谈到第十一册老舍的《草原》。文章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烈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充分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是本文的主题思想,亦即文意所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形成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老舍通过记叙访问草原的情景,反映民族友爱的主题,提炼出这一文意,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关系的真实本质,十分正确。

当然,正确的文意要有恰切的表达。老舍按照初入草原、欢迎远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主客话别的顺序记述,注意突出蒙古族人民远出相迎、热情款待、亲切联欢的场面,字里行间渗透着蒙汉人民间的血肉深情。

值得研究的是作者在提炼文意的过程中,把文意浓缩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两句诗,寥寥十四字,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回味不尽的余地:

内蒙古草原空气新鲜,天空明朗,广袤无边,一碧千里,到处是翠色欲流,令人陶醉,岂不是与“天涯碧草”贴合相应了吗?诗句中的“何忍别”、“话斜阳”正是“蒙汉情深”的体现和写照,它又与上文蒙族牧民纵马奔驰,以主人的身份远出迎客,盛情款待,歌舞娱宾的描写有机勾连,桴fu鼓相应,实在恰到好处。

同时,作者引诗作结还收到了揭示题旨、深化文意的效果。“蒙汉情深”“深”在哪里?作者一行刚刚踏上草原,就从心底里油然升起热爱之情;牧民远出迎客,欢呼,握手,敬酒,唱歌,表演,双方亲如一家,融洽无间,更加显露了蒙汉间的深情厚谊。尤其是“何忍别”突现了主客双方的内心世界,两情依依,不忍分别,自然“情深”了,而“话斜阳”则展示了主客双方的动人情态,话语绵绵,难分难舍,不是“情深”会如此吗?完全可以说,引诗是对蒙汉民族间兄弟之情的凝炼概括,也是对文意的进一步拓展和强化。

另外,引诗中的“天涯碧草话斜阳”仿佛一个特写镜头:主客双方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依恋不舍地娓娓交谈,时间不停地推移,夕阳渐渐西沉,他们竟浑然不觉,这是蒙汉情深的形象映现。他们“话”什么呢?也许感谢主人热情接待,也许希望客人不久再来,也许是双方互相勉励,携手并进……这一余味不尽的特写镜头与“蒙汉情深”的全篇之旨紧相扣合,岂不是进一步深化了文意吗?

老舍作品 篇6

据搜狐网消息,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经典童话作品将由出版社结集出版。该作品集选编了老舍先生专门为孩子们而创作的名篇《小木头人》《小坡的生日》等童话, 是老舍先生自认为最为得意的作品之一。据了解, 该书由老舍先生的长子、老舍研究专家舒乙先生亲自审定并撰写前言和老舍小传。老舍, 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巨匠,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作品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世界文坛上也具有非凡的影响力。老舍作品颇丰, 然而将其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编辑、结集出版, 在国内尚属首次。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 在此之际, 将老舍先生的经典童话作品介绍给小读者, 让更多的小读者了解老舍, 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这也是出版本书的目的。

老舍文学作品里的茶文化 篇7

关键词:老舍,文学作品,茶文化

老舍,作为中国现代知名作家,其诸多作品蕴含着极为浓厚的茶文化。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在老北京,茶馆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老舍的文学作品中涉及茶文化的内容大多体现的是老北京茶馆里的文化,而老北京茶馆里的一群人拥有自己的特征和生活习惯。

1 茶馆的作用

茶馆在老北京城可谓随处可见,至今仍有可寻之处,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一个不同寻常的角色。老北京茶馆内对茶品特性的分类较为明确,比如在清代茶馆中各类等级的茶品均有所涉及,有专供说书曲艺表演的书茶馆、经商洽谈的清茶馆、专供饮食的“贰浑铺”和专供文人墨客赏玩的野茶馆等。由此看来,清代茶馆多为专业化经营,这一点体现了清代茶馆经营明确的特点。当然,清代茶馆除了经营茶品以外,自然不会缺少了经营酒菜等项目。老舍在《茶馆》话剧中有关于三教九流的描述,如北京裕泰大茶馆最初以卖茶为主并售卖小点心和一些简单菜品为经营项目,此种茶馆在老北京是比较常见的,且具有一定必要性。茶馆承载着时代生活所需,也是不同人群聚合的集散地,尤其在军阀年代很多茶馆迫于生活对传统茶馆进行了尝试与改革,有增加后院开设公寓楼,有增加评书曲艺,也有提供女侍服务,这些多少也表现出茶馆业老板的无奈,也可从时代发展角度看出其必然性。不管以何种形式经营茶馆,茶馆的存在,在百姓生活中承担的戏份很重要,除了消遣作用,还可成为洽谈生意和排除民事纠纷的场所。

第一,茶馆可以作为“说合事儿”的场所。《茶馆》:“那年月儿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来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此种为人调解的形式也作为民间调解民事纠纷的普遍手段,得到的结果大多是息事宁人,因而在很多时候纠纷双方未召集齐打手,经调人的出面已将剑拔弩张的场面化干戈为玉帛。这里所讲的经调人指的是一类带有职业性质的民间调解人,比如《茶馆》中黄胖子这个人物,他在面对民事纠纷时常念叨具有专业化的调解词。由此可见,黄胖子是此方面的高手,也可说明在茶馆内由经调人调解民事纠纷的效率是很高的,这也能从常四爷和松二爷口中得以说明。当得知茶馆后院有民事纠纷发生,常四爷说道:“反正打不起来!如真能打的话,早已捅到城外去了,还来茶馆作甚?”

第二,《茶馆》中刘麻子可视为非法之徒的一类人物,由此看出茶馆出入的顾客鱼龙混杂。话剧第一幕:刘麻子带康六到茶馆来洽谈生意。我们要知道,刘麻子曾将康六之女康顺子贩卖至此,并转手卖给庞太监做了小妾。自然而然,茶馆成为康顺子人生悲剧的开始。刘麻子选择茶馆作为洽谈与交易生意的场所,应该与茶馆容易谈成各类交易有关。另外,宋恩子、宋祥子等市井无赖也常常出入于茶馆,他们讲茶馆作为搜集情报和寻找可乘目标的场所,通过与人交流获取私密。每当庞太监来到茶馆,宋恩子、宋祥子即簇拥周围请安问候和汇报情报。

2 茶客的共有特征

茶馆是茶客平常消遣的场所。茶客可以在茶馆里品茶、聊天或洽谈生意,三教九流皆可出入。从《茶馆》描述某些茶客的言谈举止即可看出他们的身份属于社会各种阶层,代表着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部分茶客来到茶馆只为消遣娱乐,谈天论地如蜘蛛成精、国家修筑海边挡墙、新类唱腔儿或煎熬鸦片的方法等等,而部分茶客则有意附庸风雅,讨论如玉扇坠儿、鼻烟壶,还有茶客则与上两种截然不同,他们出入茶馆只为探听小心,心怀不轨目的,如宋恩子、宋祥子等,他们身穿灰色大褂,类似于衙门办差人员,茶馆也是此类人物大展手脚的办公场所,从不同茶客的言谈举止中获取线索,严格讲此种茶客并非为饮茶而来,不能算是真正的茶客。然而,茶馆内容纳如此角色也是必要的。另外,茶馆里还有像常四爷、松二爷这样的特殊人物,他们作为满族旗人也会经常光顾茶馆,与普通百姓不同的是,他们常常自带茶叶,到茶馆仅享受泡茶服务,这样的情况也是当时满族旗人饮茶的一种普遍现象。按照《茶馆》的描述,满族旗人自带茶叶的现象从清朝末期开始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一直存在,这些所谓的达官贵人往往对于品茶具有一定程度的研究。

茶馆的消费者大部分还是普通老百姓,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不会太高,主要是受到经济条件的约束。显然,满族旗人自带茶叶的做法与当时所谓的茶文化不无关系,清朝时期我国地域辽阔,朝廷文武幕僚数量庞大,作为封建政府特权派的代表,其生活质量肯定要优于普通老百姓,高高居于社会中低阶层之上,且拥有更多消遣时间和精力。清末政府官员和满族旗人普遍喜欢饮茶,俨然成为他们这类人群生活之必需,不论现实生活有多艰苦,饮茶习惯一直保留。正如老舍的另一部小说《正红旗下》中所描述的一个满人家庭虽家境败落也不能舍弃饮茶习惯,该小说多处都涉及满族旗人饮茶习惯的根深蒂固,如主人公拿钱回家,其母便愁,二姐给母亲递上一碗茶,且用小砂壶泡沏茶叶。关饷发愁,母亲如果已知东家丫头将要出嫁,西家老姨迎娶儿媳,她便不知要饮多少砂壶茶了。饮茶习惯已经完全融入到满族旗人的日常生活,不需要特别强调说明,饮茶成为满族旗人难以割舍的一种生活情调。满族旗人自带茶叶出入茶馆其实还存在另外一种背景,它是满族旗人自己的饮茶习惯,正如《谏书·稀庵笔记·京师茶馆》记载:“盖旗人晨起,盥漱后则饮茶,富贵者则在家中,闲散者多赴茶馆。”由此看出,满族旗人从家里开始饮茶,每日起床后便饮茶,只有一些闲散人士方才到茶馆。也就是说,普通的达官贵人往往不屑于到茶馆饮茶。然而,清朝末期,满族旗人经济衰落,大多数满族旗人家庭生活拮据不堪,不入茶馆的认知也有了一些实质性的转变,他们不再将出入茶馆视为降低身份的行为,很多满族旗人已经不囿家中饮茶,走出去与大伙儿一起品茶消遣。正如《清稗类钞》记载:“京师茶馆,旗人士宦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园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忤也。”从家中独享茶品到茶馆与人共享茶品的变化过程其实也是满族旗人生活水平大幅降低的一种表现。伴随着满族旗人生活品质不断下降,直至能出入茶馆成为令人无比羡慕的行为。正如《正红旗下》描述主人公的父亲作为地位卑微的骑兵,每日忙于生计且收入甚微,他也极为羡慕自己的亲家正翁。何人为正翁?一位官居四品的武职顶戴佐领,他可以每日出入茶馆,可以玩靛颏儿,这样也算是当时的一种茶文化现象。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茶文化现象几乎荡然无存,即便有少许人能将茶叶寄存在茶馆,也已经完全不同于清代末期的形式。

另外,《茶馆》中描述如马五爷这样的信奉洋教的满族旗人,也常常出入于茶馆,作为常客他们却不曾拥有自带茶叶的行为,与传统满族旗人相比而言,马五爷的行为也算是独具一格。

3 与茶有关的方言

中国是茶历史的发源地。饮茶可以体现于饮食方面,也可延伸至其他生活方面。其中,与茶有关的方言不能不提。老舍作品中对于老北京日常饮食的描述也谈到了茶。满族旗人早上起床便要饮茶,家中来客也要及时奉茶。正如《想北平》一文:“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茶,一直以来在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其重要性对地方方言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某些事物通常会用与其同类或相似的事物来命名。老舍《四位先生》一文描述马宗融这个人物是这样写的:“提起那有茶碗口粗的木棒向外去。”用茶碗口来形容木棒的粗细程度,也说明老北京人理解茶和使用茶已经不单单局限于饮食方面。

另外,《正红旗下》:“到了我的这一代,我仅记住大家用杏仁茶和面茶制作茶点。”与我们所讲的茶不同的是,杏仁茶和面茶用开水冲泡后饮食。通常,杏仁茶和面茶里没有茶叶成分,将其命名以茶,只是将泡茶这一习惯进行了转移。类似于杏仁茶和面茶的方言生活中比较常见,又如徐州馓子茶利用开水冲泡馓子,油茶利用开水冲泡五谷杂粮形成糊状食品。传统婚娶男方家要向女方家下聘娶之礼,招待客人一定要用糖茶,意在“甜甜蜜蜜”。由此看来,茶文化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4 结束语

老舍先生作为地道的老北京人,不管是从其自身的生活阅历来看,还是单纯从其文学作品来分析,无不散发着浓郁的老北京味儿。老舍文学作品具有老北京味儿的一大原因是对老北京风俗民情的详细描述,不单单停留于民俗事象的描述,更多的是蕴含的文化底蕴。从《茶馆》来看,茶馆在老北京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而老舍的文学作品中涉及茶文化的内容大多体现的是老北京茶馆里的文化,而老北京茶馆里的一群人拥有自己的特征和生活习惯。本文通篇剖析老舍文学作品里的茶文化,主要发掘老舍先生对于老北京民俗风情的挚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朱砂.老舍:茶馆里的情感人生[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2011(10):45-47.

[2]李娜.来老舍茶馆品味中国文化[J].中国妇女:英文月刊,2015(9):44-45.

[3]齐运东,李苏豫.老舍茶馆的文化魅力[J].餐饮世界,2011(9):68-71.

[4]朱永杰.以文促商以商促文---老舍茶馆文化底蕴及经营方式探寻[J].农业考古,2010(11):113-114.

[5]温波,孙莉茶馆的复兴──记北京老舍茶馆[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23):43-46.

上一篇:通信保障作用下一篇: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