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措施分析

2024-09-17

保护措施分析(精选12篇)

保护措施分析 篇1

1 矿山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 矿山存在一系列的环境保护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矿山的有效开采, 而且对环境也具有污染性的影响:

1.1 现行的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混乱, 存在行政执法不明确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 各个部门陆续制定了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并结合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 使得所指定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无所适从, 致使环境保护问题反而日益突出。

1.2 矿山环境保护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

作为一项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社会, 矿山开采历来只重开发, 而不注重保护, 通常以粗放经营和管理的形式, 没有加强宣传教育, 再加上矿山从业人员环境保护管理意识薄弱, 使得矿山遗留下很多环境问题, 另外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也十分落后。

1.3 矿山企业本身出于市场竞争当中, 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

益, 这些企业通常会将重心放在生产和销售方面, 企业一般没有建立环境保护机构, 也缺乏专业的环境保护技术人员, 使得环境保护能力和环境恢复治理能力薄弱。

2 矿山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为了解决上文提到的矿山环境保护问题, 本文将以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矿山为例, 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从各个角度提炼具体的矿山环境保护措施:

2.1 地质灾害防治。

在工业场地周围设置挡土墙, 阻止滑坡对工业场地内职工的伤害, 并在边坡上方设置截水沟。根据以上分析, 现对各单项工程工程量进行计算。

2.1.1 地裂缝防治。

矿山开采移动角范围内以及矿山地下开采形成的后续采空区内, 由于原有地质条件遭受破坏, 该区域内有可能发生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对地裂缝进行填土夯实, 避免地表水顺裂缝深入井巷造成矿井涌水, 预计共需回填土500m3。

2.2.2 拦渣墙工程。

矿山开采产生煤矸石集中堆放在排矸场, 为防止排矸场发生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在排矸场下方应修建拦渣墙;针对工业场地后方较陡边坡也设置拦渣墙进行阻挡, 防治地质灾害对职工的伤害。根据边坡坡度及矸石场地形, 设计拦渣墙高3.5m, 顶宽1m, 底宽2.8m, 长约320.2m, 地基挖深2m, 需开挖土方2049.3m3, 浆砌块石2129.3m3, M10砂浆抹面1549.8m2。

2.2.3 截排水工程。

为防止雨水对煤矸石堆场和工业场地后方边坡的冲刷, 在煤矸石堆场和陡坡进水坡面修建截水沟, 设计截水沟规模为:宽0.32m, 深0.28m, 底厚0.2m, 壁厚0.2m, 总长约626.9m。需开挖土方219.6m3, 浆砌片石163.0m3, M10砂浆抹面551.7m2。

2.2.4 居民搬迁。

评估区范围内牛场坝、箐脚寨、小寨、徐纳盖、坝子等村寨居民位于移动角范围内, 遭受地面塌陷、地裂缝以及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为了保证村寨居民安全, 应对居民进行搬迁, 根据现场调查, 需搬迁居民132户。

2.2.5 其他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矿山开采期间, 移动角范围内发生塌陷、裂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要对地质灾害的治理设立专项治理资金, 本设计考虑此项资金为500万元。

2.2.6 地下水均衡恢复工程。

当前条件下, 要对废弃井口等进行封闭, 以保证安全, 矿山开采过程中, 对于矿坑涌水点进行封堵, 以保护地下水资源, 当矿坑开采完毕后, 对矿山开采井口进行封堵, 保护周围村寨居民安全, 并使地下水资源逐步得到恢复。根据现场调查井口数量及井口宽度, 共需砌筑浆砌块石160m3。

2.2.7 地形地貌景观恢复工程方案。

当前条件下, 要对原有废弃场地和新建工业场地进行地形地貌景观恢复工程, 需要治理面积为7.36hm2, 矿山开采期间, 矿山项目建设区以及塌陷区将对地形地貌景观产生破坏, 为了恢复受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 必须对破坏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工程, 根据本方案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结果, 矿山开采完成后将毁坏原有地形地貌景观面积为13.29hm2, 预计共需治理面积为20.65hm2, 共需种植乔木51625棵, 种植灌木103250棵, 种植草木20.65hm2。

2.2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矿山开采活动是动态的, 开采过程中应对采区适时进行监测, 掌握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变化, 是预测预防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 掌握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动态变化与发展趋势, 为决策部门随时提供防治处理的决策依据。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应以内部监测与外部监测、普通监测与专业监测、经常监测与阶段监测相结合, 制定重点监测对象。

2.2.1地质灾害监测。矿山活动影响范围内, 主要对有地质灾害隐患的范围, 进行监测、观察并记录在案。主要监测位移变化量、影响程度以及危害的可能性, 通过位移变化分析, 了解其动态变化规律、变化速度、变形量与变形特征, 对于危害严重的隐患点应编制防灾预案, 做出灾情预警安排, 制定防范措施和治理措施。

2.2.2水土保持监测点的布设。各建设区以巡查为主, 拟采用一定数量的固定测点进行观测 (如对开挖坡面的监测、植被监测等)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建设区、道路、临时堆土区等变化比较快, 定位困难的地区采用现场巡查法进行监测, 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控制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

2.2.3监测点的布设。根据上述监测内容, 本评估区共设立监测点5个, 在工业场地和东风井场地内各设立一个地质灾害监测点, 主要对工业场地内矸石场稳定性以及排水情况进行监测;在徐纳盖、小寨和包包寨各设立一个地质灾害监测点, 此处村寨距离工业场地较近, 近期内受矿山开采影响较大, 监测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发现存在不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监测点布设情况如下表所示:主井工业场地, 监测矸石场稳定性及排水状况, 发现滑坡、泥石流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东风井工业场地, 监测矸石场稳定性及排水状况, 发现滑坡、泥石流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徐纳盖村寨处、小寨村寨处、包包寨村寨处, 监测塌陷、地裂缝发生情况, 及时对房屋进行补救或者搬迁。

2.2.4资金投入。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包括水土保持监测、地质灾害监等, 监测费用来源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投资总费用, 根据方案设计, 矿山监测年限即方案适用年限, 监测年限为33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 矿山存在一系列的环境保护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矿山的有效开采, 而且对环境产生污染性的影响, 其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混乱、矿山环境保护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环境保护能力和环境恢复治理能力薄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以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矿山为例, 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从各个角度提炼具体的矿山环境保护措施, 一方面是在工业场地周围设置挡土墙, 阻止滑坡对工业场地内职工的伤害, 并在边坡上方设置截水沟。另一方面是对采区适时进行监测, 掌握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变化, 为矿山开采, 提供良好的环境。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产资源蕴含着大量的社会财富,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力度保护矿山环境, 减少矿山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本文将在对矿山环境保护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 对如何采取措施保护矿山环境, 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矿山,矿产资源,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雷琴霞.矿山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 2012 (8) :167-168.[1]雷琴霞.矿山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 2012 (8) :167-168.

[2]曹学兵.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3) :147.[2]曹学兵.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3) :147.

[3]曾祥友.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J].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1 (21) :429-430.[3]曾祥友.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J].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1 (21) :429-430.

保护措施分析 篇2

摘要

本文通过对松木山水库的水质进行采样监测,(运用什么方法——单因子、平均污染指数、水体富营养程度)对水库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基于评价分析结果)提出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措施,为库区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松木山水库;水质监测;保护措施

1概况

松木山水库位于东莞市大朗镇大陂海上游,也即东莞市新成立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属于中型水库。松木山水库总库容为6025万立方米,水库集雨面积54.2平方公里,年供水量达4000万立方米。目前,水库主要功能是防洪和生活供水,同时也是景区保护和野生生物资源的栖息地。

松木山水库是当地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及生物资源栖息地,但随着东莞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库水质不断恶化,对于水质型缺水严重的东莞,很有必要对水库水质现状进行分析,以利于松木山水库水质管理和水源地保护。2 水质监测方法 2.1监测及分析方法

按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1U/T91-2002)[1]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相关要求进行采样。

项目分析按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3]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的有关方法进行。具体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平均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评价法三种方法。2.2水质监测参数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选择了水质评价参数包括水质监测必测项目(共十项):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NH3-N)、总磷(以P计)、氟化物(以F-计)、挥发酚、石油类、粪大肠菌群。

选测项目: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铜、锌、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硫酸盐(以SO42-计)、氯化物(以Cl-计)、硝酸盐(以N计)、铁、锰。为评价水体营养化,增测透明度、叶绿素-a 2项。3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 3.1监测结果

2011年4月通过对松木山水库的水源进行采样及水质监测,得出以下水质监测数据(见表1)。

表1 松木山水库水质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 水温(℃)

pH DO(mg/L)透明度(cm)高锰酸盐指标(mg/L)COD(mg/L)氨氮(mg/L)TP(mg/L)TN(mg/L)硝酸盐(mg/L)叶绿素a(mg/L)测定值 23.5 7.82 6.1 50.5 4.3 16.057 0.2461 0.1273 1.4745 2.5905 33.6

监测指标 粪大肠杆菌(个/升)氟化物(mg/L)硒(mg/L)砷(mg/L)硫酸盐(mg/L)氯化物(mg/L)BOD(mg/L)铁(mg/L)锰(mg/L)六价铬(mg/L)氰化物(mg/L)

测定值 <2000 0.0568 0.001 0.0029 12.9231 95.85 4 0.3229 0.0679 0.0532 0

监测指标 挥发酚(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硫化物(mg/L)铜(mg/L)锌(mg/L)镉(mg/L)铅(mg/L)汞(mg/L)石油类(mg/L)

测定值 0.0013 0.05 0 0.0546 0.2367 0.0001 0.0022 0.00012 0.1

3.2 单因子评价法评价

根据表1的水质监测结果,对水源地的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铜、锌、硒、砷、汞、镉、铬、铅、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共28个项目的监测数据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单因子评价结果(表的格式要一致,参照下面的表,字体

大小,边框等等注意事项)

监测项目 pH DO(mg/L)高锰酸盐 COD 氨氮 TP TN

评价等级 Ⅰ Ⅱ Ⅲ Ⅲ Ⅱ Ⅴ Ⅳ

监测项目 BOD 铁 锰 六价铬 氰化物 挥发酚 阴离子表面活性

评价等级 Ⅲ 劣Ⅴ Ⅰ Ⅴ Ⅰ Ⅰ Ⅰ 硝酸盐 粪大肠杆菌(个/升)氟化物 硒 砷 硫酸盐 氯化物 评价结果

Ⅰ Ⅱ Ⅰ Ⅰ Ⅰ Ⅰ Ⅰ

剂 硫化物 铜 锌 镉 铅 汞 石油类 劣Ⅴ

Ⅰ Ⅱ Ⅱ Ⅰ Ⅰ Ⅳ Ⅳ

从表2的单因子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松木山水库的评价结果为劣Ⅴ类。表中的28个监测结果中,Ⅰ类的有14个,占50.0%;Ⅱ类的有5个,占17.9%;Ⅲ类的有3个,占10.7%;Ⅳ类的有3个,占10.7%;Ⅴ类的有2个,占7.1%;劣Ⅴ类的有1个,占3.6%。见图1。

图1 单项指标评价分布图(图1的这个图太不规范了,要对照参考文献里面的格式,不可能有黑边的,也不应该占这么大的篇幅,重新做)

3.3平均污染指数法评价

根据表1的监测结果,根据各水源地水质目标对28个项目进行平均污染指数评价,评价结果见表3。

表3平均污染指数法评价

监测项目 pH DO(mg/L)高锰酸盐指标

COD 氨氮

污染指数 0.41 0.96 1.075 1.07 0.492

监测项目 BOD 铁 锰 六价铬 氰化物

污染指数 1.333 1.076 0.679 1.063 0 TP TN 硝酸盐 粪大肠杆菌(个/L)氟化物 硒 砷 硫酸盐 氯化物平均污染指数 污染分类 级别

5.092 2.949 0.259 1 0.057 0.098 0.059 0.052 0.383

挥发酚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硫化物 铜 锌 镉 铅 汞 石油类 0.854 中度污染

0.625 0.25 0 0.055 0.237 0.02 0.22 2.4 2

3.4 水体富营养程度评价

从表5中的TN、TP、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及叶绿素等监测数据,根据下表4对松木山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5。

表4 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添文献)

营养状态分级

贫营养 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

评分值TLI(∑)0<TLI≤30 30<TLI≤50 50<TLI≤60 60<TLI≤70 70<TLI≤100

定性评价

优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表5 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监测项目 测定值 评分值 营养程度 叶绿素a 总磷 总氮 透明度

(mg/m3)(mg/l)(mg/l)(cm)33.6

0.1273

50.5 1.4745

41.95 中营养

高锰酸盐指数(mg/l)

4.3 综合水质状况评价与分析

由单因子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为劣Ⅴ类。由单项指标评价分布图可知:有32.1%指标数超标,部分水质指标超标严重。由平均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水源地的水质级别为Ⅳ类,污染类别为中度污染,水源地水质受污染较严重。从各种评价结果表明,松木山水库的水受到了污染,水质较差。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松木山水库地处松山湖工业区,近年来工厂不断增加,工业污水和人类的活动的频繁,加之保护水资源的力度不够,造成水库水质受污染。若不加强治理和管理,做为水源地的,对当地饮用水源收到严重威胁,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危害。

水库的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定性评价良好。由水质监测结果知:松木山水库的总磷为Ⅴ类,总氮为Ⅳ类。松木山水库水质的营养程度虽为中营养,但总磷和总氮均偏高,很有可能产生富营养化危害。保护措施

(1)在松木山水库附近区域,应关闭和严禁建设高耗能、重污染的工业;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综合利用,不能在沿河两岸堆存、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工业污水源进行严格的制度限制。同时对目前的水质进行治理,建议合理的水生生态循环。

(2)利用水生态修复方法,降低水库富营养化风险。可以通过种植一些可吸附水中氮、磷的水生植物,定期进行清除。同时减少水体中的鱼类,减少对氮、磷有机物的排泄,有利于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对藻类的捕食,从而净化水体。

(3)加强管理与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及游客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改变当地居民和游客乱扔、乱倒垃圾和随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习惯。

(4)保护饮用水源,防治水质恶化,要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监督管理,增加水体环境监测频次,对于松木山水库,建议上级部门加大监测投入,加强水库的常规水质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严格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来修改)[1]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2]粱鹏,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009年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3]魏复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GB3838—2002)。

分析提高继电保护可靠运行的措施 篇3

关键词:继电保护;可靠运行;因素;措施

电力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行业也呈现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继电保护已成为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1.影响继电保护可靠运行的因素

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运行中,仍然有许多因素影响着继电保护的可靠运行,比如人为因素、软件因素、硬件因素等。在人为因素方面,主要是安装人员未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线,或是接线中出现误接问题,特别是检修人员以及运行人员的误操作严重影响了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导致电网出现各种故障。相关数据显示,在220kv的电力系统中,人为因素带来的故障约占总故障的38%,由此可见人为因素对继电保护可靠运行的影响之重。而一旦继电保护系统软件出错将直接导致继电保护误动或拒动,比如影响微机保护软件可靠性的因素就很多,包括分析定义出现失误、软件设计不合理、编码不合理、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试、定值输入出现错误等。

2.提高继电保护可靠运行的措施

2.1把好设备质量关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来说,不管是在制造或是选购过程中,都必须严把质量关,提高装置中各个元器件的质量。在进行元器件选择时,应选择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质量全部合格的元器件,避免劣质产品混入其中,比如若继电保护装置为电磁型,那么转动器件的轴尖锥度应正确,光洁度要好,接点应进行镀银处理,若继电保护装置为晶体管,必须对晶体管进行严格选择且要进行老化处理,使其在高温、低温运行状态下仍能具有稳定的性能。

2.2加大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确保定值区的准确性

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完成后,必须结合电力系统的具体要求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在检验过程中,对于整组试验以及电流回路升流试验必须在试验检测的最后进行,完成这两项试验后应禁止拔插件,也不应对定值区和回路接线进行改变。对于电压回路的升压试验须在其他试验项目结束后进行。在对继电保护进行定期检查时,若检验已经结束或者设备已经进入运行状态且没有负荷,这个时候应禁止测量负荷向量,且不应打印负荷采样值。对于继电保护来说,定值区的准确性对其有重大意义,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和相应的技术手段确保定值区的准确性,通常在完成定值修改后,要将定值单和定值区号打印出来,确保日期、变电站名称、修改人员、被修改设备记录准确,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定值区出现失误。

2.3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接地工作

接地好坏也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执行继电保护装置接地工作的时候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必须保证继电保护屏各装置机箱、屏障等的接地接在瓶内铜排上,另外就是要确保屏内铜排正确接入地网,最好采用较大截面的导线或铜排可靠接在接地网上,并使用绝缘检测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对于电流回路、电压回路来说,其接地也存在一定的可靠性问题,必须认真检查其接地是否安全可靠,否则将会严重威胁设备和人员安全。

2.4科学操作,定期检查

当与继电保护装置有关情况出现变更时,相关负责人应对变更的具体内容、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做好事件核对。在交接班时要及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最好在早班和晚班中间进行1、2次的全面检查。在检查中,首先要查看连接点的连接以及焊接点的焊接是否牢固,开关、压板位置是否正确,回路接线是否正常,继电器接点是否完好,线圈及附加电阻温度是否过高,报警装置、事故音响有未出现故障,指示灯、运行装置监视灯的指示是否准确等,确保百无一疏。

2.5健全岗位责任制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保证每个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工作,做到人人有岗、每岗有人。在对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前,检修人员应熟练掌握所有安装、调试、维护程序,熟悉每个设备的结构、功能、常见故障等,使操作能够按照设备调度范围的划分进行。对于值班人员而言,只能进行接通或断开压板、切换开关、装卸熔丝等操作,严格执行相关安全工作规程。此外,还应对检修维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大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个工作人员都具备较高的责任心、较强的事故分析处理能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从源头上避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2.6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微机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计算机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继电保护运行的方式和状态,但是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电力系统运行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实现运行数据和故障信息在每个单元的共享,以确保保护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应当通过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整个电力系统作为整体连接起来,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此外,人工智能化在电力系统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3.结语

总之,继电保护是电网的安全屏障,同时又是电气事故不断扩大的根源,对于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加大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研究,把好设备质量关,加大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力度,确保定值区的准确性,对继电保护装置应进行科学操作和定期检查,健全岗位责任制,不断提升继电保护运行的微机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运行 。

参考文献:

[1]卢斌,安鹏,崔文超,王凯.提高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的相关措施及技术[J].信息系统工程.2011,3(11):75-76.

保护措施分析 篇4

环境保护的概念存在多年, 但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这也就导致也如今环境的一再恶化。对于环境保护而言, 单靠人们自身的自觉性比较困难, 因此基于这一点, 国家相关部门应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规定, 根据规定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 社会转型也随之展开, 而在整个过程中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 不顾环境的承受力, 凌驾于环境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存在, 直到近年来环境发出了不同的警告, 才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为了确保环境保护的效果, 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很重要, 其中不仅需要依赖国家的环保政策, 更重要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在平常生活中, 人们应该从小事出发, 立足于生活细节, 自觉保护自然资源及环境。环境保护涉及面很广, 而人们随手的小事都是保护环境的一部分, 都应得到重视。

2 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

2.1 增强公众自主参与意识

随着的城市不断快速发展, 如若不提供有效的环保措施, 环境污染的问题势必会愈发严重, 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关联。在城市发展中, 城市管理者不应该只关注经济的增长, 还应该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城市管理者的对环境的态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态度, 因而管理者应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并作出良好的榜样。首先, 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教育工作, 以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然后, 呼吁公众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 公众的力量是强大的, 通过公众的自主协助, 针对污染企业要不留情面的惩戒;最后, 政府应集合企业力量, 通过教育和建议, 在长远发展的目标下, 促使企业从自身出发, 加强环保意识, 因为实际上任何监督都不如企业从根本上断绝以环境换发展的想法。政府应倡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公开生产信息, 从而增强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所谓的环保意识指的其实是一种价值观, 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灌输、教育才能使人们充分了解, 这就意味着在环境保护措施中, 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2.2 建立健全环保法律制度

首先, 针对土壤、空气、资源等污染以及生态保护、大气保护等方面,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只有通过相关法律规定的制定和完善, 才能确保环保工作的有法可依、有据可依, 才能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然后, 加强对各地各区环境监管体制的建立健全, 从而在此基础上加大国家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的监察力度;最后, 完善环境污染企业、个人的惩戒机制, 通过对环境民事以及行政公诉制度的了解和分析, 基于法律形式针对一些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进行不同程度的惩戒, 从而达到大惩小戒的警示作用。

2.3 加强建设环境保护队伍

为了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性、系统性, 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环保队伍十分必要, 这样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还能从根本上全面提升环保队伍的监管效果。建设环境保护队伍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出发:基于国家的建设标准, 配备合适的环保监督人员, 并加强对其专业性的培训;环保部门应该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 配置相关先进的技术装备, 在提高自身设备的条件下, 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立健全环境信息监督机制, 这样不仅有利于对相关网络、数据、服务等资源的有效整合, 还能有利于环境信息基础体系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从而进一步实现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环境信息决策的科学性、环境保护信息的及时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环境保护的整个过程中, 系统化、科学化的保护措施十分重要, 在基础上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也必不可少, 这样才能让公众明确环境保护的基本及最终目的。环境保护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 而是一个需要国家、大众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此外, 更需要明确的是, 环境保护的作用和目的在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只有让公众自主加强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 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正常化、有序化进行, 才能确保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淑范.谈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07) .

[2]关菁.浅谈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3) .

[3]李占营.浅谈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J].科技展望, 2014 (09) .

保护措施分析 篇5

摘 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已经成为政府和民间的共识,而环境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本文主要对环境保护的概况、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提升我国环境保护水平。

关键词:新形势;环境保护;现状;措施;概况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各级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速度进一步加快,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加之一些环境保护体制的不够健全,使得环保工作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环境保护的概况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保护的内容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的利用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的保护环境,恢复生态,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现状

1、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分。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调查数据说明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2、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在经济发展中时有出现。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中心,通过规划可以把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管理有机的联系起来,全面落实环境目标和决定。实践证明: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治与减轻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经济的根本性措施。但现实中环境规划未得到与经济、城建规划同等地位。城镇经济发展中暴露出工业布局分散、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也不利于实施环境污染的集中防治,增加了集中治理和环境监管的难度和成本。

3、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投入不足,缺乏财力、人力、技术和执法手段支持。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环境保护部门是一个弱势部门,在人力、财力、技术和执法能力诸方面都存在不足,无法满足环境保护的实践需要。尤其是财力方面,环境保护部门亟待加大财力支持。目前的环境管理体制,在地方层面,由于受地方财政影响,各地基层环境管理部门发展很不平衡,贫穷地方的环保部门力量薄弱。由于不是由国家统一拨款,基层环保机构的规模与力量往往受到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当地政府的制约,因此基层环保机构的发展很不平衡,许多贫穷地方的环保执法力量相当薄弱。

三、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提高各项环境保护监察执法的有效性就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环境监察执法活动属于是国家执法检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依据国家相关部门所制定的环境法律、法规对地方、企业贯彻实施环境保护。为了能够解决地方分割、纵向分离、横向分散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现象,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区域环境执法联动监察机制,各级环保监察部门根据监察执法重点制定出详细的监察计划,在监察活动结束后需写出执法监察报告,并将监察报告以书面形式上报上级环保部门,而被查地区的环保部门需连同地方政府、企业或者责任人在上级环保部门监督下根据执法监察报告建议进行整改或者处理,从而切实增强各项环境保护监察执法的有效性。

2、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首先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要让公众了解自身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检举权和监督权,以便充分行使这些权利。其次要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加强环境信息的发布及时公开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这是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江阴市从2002年开始实行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张家港市的乡镇政府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化,让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此外,要注重发挥环保社团和民间组织的作用,积极发挥他们宣传环保、实施环保的职能。

3、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从目前来看,环保系统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双重领导体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为此我们必须注重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重点加强环保业务和技能培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高战斗力。在新形势下,原有的环境监管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一种全新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要细化环保职能,充分发挥监管与服务职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和管理网络,探索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村、重点企业中建立环保办公室,配备环保专职人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并协调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总体而言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陈娴灵.试论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促进机制[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2] 董险峰,李宇兵,高学敏.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创新的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04)

保护措施分析 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35-0091-01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给社会的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者运行异常时,继电保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区域内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或者自动发出信号给相关的值班人员对异常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有效的防止给电力设备带来损害,给附近区域的供电产生影响。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做好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又好又快发展。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概念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不仅是电网的安全屏障,而且还是扩大电网事故的重要根源,因此,做好继电保护工作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继电保护进行的状态检修工作对于缩短停电时间、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改善设备性能、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是在对二次设备状态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通过对监测与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检修的时间和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主要包括设备状态监测、诊断和决策内容。

2 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因素

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辅助装置、装置通信、断路器、通道以及接口等是构成电网的重要元件,其安全可靠性对于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电网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2.1 二次设备及回路老化

二次回路设备和回路老化现象,会给保护误动产生影响,导致出口可靠性不高。例如我国的大多数电力单位所运用的继电器型号是20世纪80年代的旧型号,压力不够且节点氧化尘比较多,进而导致出现保护误动问题。在二次回路的分交和直流部分,如果交流回路端出现锈蚀、老化、接触电阻过大的现象,那么可能导致开路,导致保护出现拒动或者误动问题。在电力系统处于低电压或者失电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保证直流部分的安全性,严重者导致出现越级跳闸现象,增加事故的范围。

2.2 电流互感器的饱和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变电站的短路电流增大,如果出现出口短路现象,那么导致电流互感器过于饱和。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越大,那么越容易导致灵敏度不高的保护出现拒动现象,或者导致定时限过流保护装置出现拒动情况。

2.3 保护插件的触电松动

保护插件作为微机保护装置重要的功能模块,触电出现松动或者不到位的现象,那么将会导致相应功能退出,导致保护告警、闭锁出现退出运行的情况。触电是帮助继电器实现切换负荷工作的重要部件,大多数继电器都会出现触点开裂、松动或者尺寸位置偏差的问题,不同程度的给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带来影响。

3 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措施

3.1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继电保护的科技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政府以及居民对用电量有了更高的需求,用电范围在不断的扩大。由于电力系统的设备越来越复杂,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满足装置需求的零件不能运用,已经出现老化或者破损的设备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更换,旨在能够有效的保证继电保护正常、稳定运行。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电力系统资金的投入,电力部门要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旨在能够保证电力系统能够物尽其用,将钱花到关键位置。另外,还要注重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进而推动我国的继电保护工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2 对继电保护装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关进行严格把握

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选购的过程中,要保证所选择的设备的零件、开关都达到国家相关的规定标准。例如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要选择抗饱和能力高、额定开断电流大的断路器。另外,在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设备时,要选择知名度高、品牌效应好、服务完善的设备。总之,对设备的选择、安装、检验以及试用等各个环节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3.3 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进行检查

继电保护装置工作是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不能出现马虎的情况。因此,在对其进行日常检查工作时,要求电力系统专业人员要具有很强的职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运用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的依据规章流程对仪器设备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并将所检查到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能够在需要时进行查阅。另外,电力部门要注重对检修工组人员进行培训,以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不同的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及时的处理,与时俱进的适应电力系统的变化发展,减少电力故障的出现频率,保证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3.4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

工作人员要对继电保护装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例如对芯片、虚焊点、螺丝以及连接件和焊接点的紧固程度等方面进行检查。除此之外,还要对接地工作进行检查,对保护屏进行检查时,对保护屏的各项装置机箱凭证是否和屏内的铜排相连接、铜排是否与地网相接入等方面进行检查。最后,对继电保护中的信息警钟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快速的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3.5 提高人们的用电安全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到继电保

护工作中

目前,我国对用电量需求较大的主要是企业和居民,因此,除了让政府加大对电力系统的投资之外,还要将企业和人民两个与用电最紧密的主体的自身作用发挥出来。例如通过宣传用电安全海报、举办用电安全讲座以及现场演练等形式,对人们普及电力安全知识,加大传播力度,让人们购买合格、规范的电力设备装置,提高企业和人民对用电设备的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的警惕性。一旦发现异常现象,立刻上报给相关电力部门进行有效地解决,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减少电力故障次数。

4 结 语

总而言之,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继电保护的科技水平、严格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实施过程以及提高人们的用电安全意识等措施,来有效的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夏岩.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及计算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11):76-77.

[2] 黄碧怡.浅谈继电保护应用申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7(31):25-26.

[3] 张秋增.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资讯,2009,14(3):19-20.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措施分析 篇7

1.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当电力系统的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的时候,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将故障有选择性的、自动地、迅速的从电力系统当中进行切除, 从而能够保证没有故障的部分能够迅速的恢复正常的运行, 能够使得故障元件能够幸免于继续遭受损害,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停电的范围。

1.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

电力系统当中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便是对继电保护所涉及的一系列图形、文件、表格、数据等进行浏览、删除、修改以及输入。而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对象的层次较多, 结构也较为复杂, 而且还涉及几乎所有的一次和二次设备参数、统计分析、运行状态、图档管理, 甚至还涉及到人事信息等事物的管理, 而且各个层次保护专业分工也比较精细, 这便使得数据库以及表的种类十分多, 利用继电管理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使用的准确性以及工作的效率。而且在电力系统当中, 还存在着诸如二次回路设计不够合理、保护装置软件不够完善、参数配合不好、设备也较为老化、元器件质量较差以及未执行反措等原因, 从而导致运行的继电保护设备出现一定的故障, 在一定程度上对设备的运行产生影响, 甚至还会影响到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因此, 应该对继电保护的故障的排除进行高度的重视, 认真开展好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干扰因素

2.1 辐射干扰

在电力系统的周围经常遍布移动通信以及话机等工具, 在这些工具的周围将会产生辐射较强的电场以及磁场。而变化的磁场能够耦合到附近的弱电子设备的回路当中, 而该回路能够感应出一定的高频电压, 从而形成一个假信号源, 进而导致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

2.2 高频干扰

假如电力系统在隔离开关的操作速度较为缓慢, 当操作的时候在隔离开关的两个触点就会产生电弧闪络, 从而产生了操作过电压, 这便出现了高频电流, 当高频电流流过母线的时候, 在其周围会产生较强的磁场和电场, 这会对二次设备以及相关二次回路产生一定的干扰, 而当二套超过装置逻辑元件所允许的干扰水平的时候, 会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出口逻辑以及工作逻辑异常, 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很大的破坏。

2.3 雷击干扰

当变电站的接地部件受到雷击的时候, 经常会由于设备到地网的接地线为高阻抗, 便会因为雷击所产生的高频电流在变电站的地网系统当中引起暂态电位的升高, 这便会导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灵敏设备以及控制回路的损坏。

2.4 静电放电干扰

有时候工作环境会较为干燥, 而干燥的环境会导致工作人员的衣物带有高电压, 尤其是工作人员在穿绝缘靴的情况下, 电荷会被带到很远的地方, 因此, 当工作人员对电子设备进行接触时便会对其放电, 在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烧毁电子元件, 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进行破坏。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措施

3.1 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应该根据继电保护的特点, 对继电系统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维护、定期校验、事故分析以及缺陷处理等档案应该逐渐的采用计算机管理对其进行严格考核、检查, 同时还应该实行奖罚制度。这便能够十分有效的促进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 电力系统在管理当中应该加强对继电保护奖罚力度, 可以每年设立年度专业劳动竞赛等活动, 并且还可以根据活动内容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 这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继电保护人员的责任心以及集体荣誉感。

3.2 协调配置

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进行继电保护的时候, 运行人员、调度人员以及继保人员都会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去, 因此, 应该对三方的协调十分注重, 三方应该要做到思想统一, 步调也应该基本一致, 应该使得三方人员的合作意识以及新型保护进行协调, 三方人员应该摆好自己的位置, 应该十分明确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与电网调度人员和基层运行人员一样, 都是电力系统生产的一线员工, 应该保证工作一致、目标一致。

3.3 实行状态监测方法对二次设备进行监测

随着微机自动装置的自诊断技术以及微机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诊断系统的完善能够为电气二次设备实行状态监测的方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在继电保护装置上加载在线监测程度, 能够对每一台设备以及其部件进行自动测试。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 一方面可以从设备管理环节进行入手, 例如对资料管理的离线检修、对设备的验收管理等等, 可以与在线监测进行结合从而对其状态进行诊断。另一方面, 可以再不断增加新的投入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现有的测量手段, 对二次设备实行状态检测的方法。

4 结束语

现阶段, 电力系统的规模开始不断的扩大, 其相应的等级也不断的提高, 这便使得电网结构以及其运行的方式也日益复杂, 因此, 对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继电保护能够使得被保护的电力元件发生一定的故障时,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准确快捷的给距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的命令, 这边使得故障元件能够快速的从电力系统断开, 减少对电力元件本身所产生的损坏。因此, 我们应该不断的对继电保护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同时协调配置, 并且对二次设备实行状态监测的方法, 从而加强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 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分析高山茶叶基地的防雷保护措施 篇8

1 高山茶叶基地中接地线的防雷技术

在雷电情况高发的基地和地区,如果没有良好的防雷技术,那么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是必不可免,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采用防雷保护措施来保护高山茶叶基地安全,我们可以在进行防雷保护措施中,采用接地防雷的方式以及防雷器和防雷箱的手段来进行的高山茶叶基地的防雷保护措施,接地防雷方式,可以说在防雷保护措施中,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认可,在很多工程防雷施工中也采用此类防雷保护措施来进行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在高山茶叶基地防雷保护中我们可以采用的接地分类连接的方式来进行高山茶叶基地的防雷,在进行防雷施工中,可以采用一些避雷针的装置,然后进行汇流方式一点接地,将其各类接地线连接在地下的同一个地网中,采用分类连接的防雷方式,主要是为了分开接地线使用途径,将其接地线的功能区别分开,禁止不是同一类型和不是同一地区的接地线,连接在一根接地线中,这样会避免在防雷保护中,反击的情况发生,汇流的方式进行一点接地,就是将其电汇总在一个汇流点中,中间不进行混接,然后通过汇流点用一根线将其汇总的电流引导同一个地网中,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和意义上,避免了回路电流的情况发生。

2 高山茶叶基地中防雷器以及防雷箱的防雷技术

防雷器和防雷箱可以说在进行高山茶叶基地防雷保护措施中,在成本方面以及安装方面相对来说要高一些,但是其防雷的效果可以说具备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说其防雷箱技术性具备先进性的条件,在进行雷电防止过程中,可以说防雷技术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必须要做到严谨和严密,这样才会在根本上消除其高山茶叶基地的雷电隐患,在防雷器和防雷箱的选择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进行防雷设备的选择,避免浪费资源的情况发生,在进行防雷箱和防雷器的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安全的原理,因为在防雷保护措施中,其防雷的技术和方式是被分为不同的等级的,在高山茶叶基地的防雷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采用建筑物中安置的一级(B级)防雷器来进行的高山茶叶基地的防雷保护,在进行防雷保护中,我们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来进行防雷的设计,可以采用三加一的保护结构来进行防雷器的设计,使其三个模块进行相线对零线的保护,因为在安装防雷箱和防雷器的过程中,可能会需要一定的电源,因此,如果在高山茶叶基地防雷保护中安装防雷箱还有对其电源进行的有效的防雷措施保护,安装一级防雷器还可以对电源中交流和直流中的电路进行雷电过电压的保护,如果电源发生了故障防雷器还会发出故障信号,一方面可以帮助高山茶叶基地进行防雷保护,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基地中的用电设施进行保护。

3 结束语

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措施分析 篇9

随着全球环境形式的越来越严峻, 对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提出新要求, 无论是在林场质量还是可持续发展方面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营措施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但目前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1.1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不足

笔者通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情况, 可以看出在我国相关部门在进行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过程中, 往往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 形成一个矛盾的问题。例如, 在以林为主, 林副结合, 综合经营的快速阶段, 森林管理部门注重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忽略了生态效益的发挥[1]。在分类经营, 生态效益优先的改革提升阶段, 林场注重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 忽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由此可见, 森林林场在发挥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同时, 经常忽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使两者无法有效的结合起来, 形成了统筹不善的局面

1.2 分类经营, 模式单一, 总体效益不高

当前, 我国森林资源经营模式主要是依据森林资源的类型进行划分, 考虑的只是哪些地区内的森林资源需要保护, 哪些地区内的森林资源可以利用, 并没有进一步研究如何保护和如何利用的问题。对于森林资源来说, 无论是哪一类型的森林, 在现代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其本质并不是能不能开发, 需不需要保护, 而是如何做到最优开发, 如何做到最优保护。如果只是单纯地按照以上情况进行分类, 到头来并不能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目的。例如, 商品型国有林场和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 推行十多年来, 并没有改善国有林场的情况, 严重的风沙灾害、水土流失、干旱、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仍然继续, 国有林场贫困化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目前, 我国森林资源主要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生态环境敏感性地带, 全国整体自然灾害受灾面积仍呈现扩大趋势, 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广东、四川和甘肃等地区的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越来越大, 亟待建立新型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森林资源的总体效益。

1.3 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 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森林资源作为生态建设的坚强保障, 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功能, 不仅承担着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 还能够生产木材、木本粮油等多种林产品,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林产品的需求。但目前以主导功能利用为基础的分类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的要求, 供需不平衡, 导致我国需大量进口林产品。

2 提高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的主要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了解到, 当前, 我国森林资源在保护以及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面对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对症下药”, 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 接下阐述具体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及经营的措施。

2.1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因地质因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首先, 在经营管理模式的指导下, 制定长期的森林资源经营规划。根据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 提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目标, 设计森林营林培育、采伐更新、资源防治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经营利用的方式, 制定基础建设与辅助设施的规划, 制定绩效与风险评估、监测与调控等内容, 做好长期的森林经营规划和年度作业计划。同时, 对一线经营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保证规划实施。

第二, 根据森林经营目标做到大力造林, 积极营林, 合理利用。在选择造林树种方面,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严格考察外来树种, 如需选用外来树种应紧密监测, 防治对其他树种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在森林抚育措施上, 可趋于维持和提高资源的景观价值和特性, 促进林分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第三, 提高林区生物多样性。若森林资源所在地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和栖息地, 那么需要根据被保护动植物的特性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状况, 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必要时可划分出一定的保护区域。要适当考虑野生动物的迁徙路径, 防治破坏野生动物的迁徙走廊;同时, 禁止非法狩猎和采集法律保护的野生动植物[2]。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 保持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和特点, 当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恢复或重建。

2.2 实施科技兴林经营策略

科技进步是提升森林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 是突破我国森林经营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国家要投入科研资金, 大力开展基础研究, 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增强生态保障功能、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 重点加强森林经营和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生物灾害防控、林木种质创新、森林旅游等方面的重大关键技术和方法研究。特别是我国国有林场要重点抓好科技成果的转换和实用技术的推广,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和经营方案, 集约经营森林资源, 逐步使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走上科学化道路。此外, 要牢牢把握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 将大数据、物联网和3D打印等新科技应用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手段中, 提高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的科技含量。

2.3 加强团队建设, 提高职工职业素质

我国地域广泛, 不同地区森林资源情况各不相同, 所以在进行森林资源保护与相关经营活动过程中, 专业团队的建立与员工的职业素质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一是要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实用人才, 充实到一线国有林场中。从国家层面出台类似于“村官”“西部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等鼓励政策, 在助学贷款、公务员考录、解决户口、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相关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工作。

二是对于“保护与生产双生型”经营管理模式和“保护与开发双生型”经营管理模式要加大经费支出, 强化岗位培训, 培养业务骨干, 打造一支既熟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又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经营管理队伍, 提升森林林场职工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能力。笔者建议, 通过与林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 幵展林木育苗、植树造林、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培育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综合培训, 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学习平台,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是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人事管理制度, 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除必要的行政管理、执法和技术等人员定岗定编外, 其他人员应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合同管理, 完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健全奖惩等激励保障机制。

3 结语

森林资源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还是自然气候调节, 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社会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现阶段的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严重滞后, 方式单一, 导致森林保护效率低, 生产率不高、林龄结构不合理、后续潜力不足, 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的多种需求。针对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生态公益功能定位,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 是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经营,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志平.浅谈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4 (1) :80-81.

牵引变电所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篇10

目前铁路已实现了电气化, 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需要牵引变电所来保持供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 作为铁路供电系统的核心, 牵引变电所的安全事关铁路的正常运行。牵引变电所内有多种高压电气设备, 这些设备的内部绝缘都是无法自动恢复的, 所以一旦牵引变电所发生故障, 特别是雷击事故, 则会导致铁路运输的中断, 使铁路的经济效益和运输的安全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确保牵引变电所能够进行正常的电力供应, 则做好防雷保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1 过电压的概念

1.1 过电压的类型及产生

过电压是造成电力系统无法正常供电的主要因素, 通常来讲, 过电压又分内部过电压和外部过电压两种。内部过电压分为操作过电压和暂时过电压两种, 这是在工作电压基础上, 由于系统内部参数发生变化导致电磁能量振荡和积累所引起的。而外部过电压则是由于雷电所引发的, 也可称为大气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 是由于带电荷的雷云所引起的放电现象, 即雷电, 从而导致外部过电压的产生, 命名电力设备的绝缘受到破坏, 无法正常运行。

1.2 防雷保护的措施

牵引变电所在运行过程中, 在以往的雷击事故中, 通常都是雷电直接作用于变电所或是输电线路, 从而使变电所内的设备受到损坏。所以在牵引变电所进行防雷保护时, 不仅要做好防止直击雷的保护, 同时还要对入侵变电所内的雷电进行预防。所以在进行防雷保护过程中通常都会采用避雷针和避雷线等相关避雷装置来防止直击雷及雷电波的入侵, 避免高压设备内部产生过电压, 这些避雷装置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其防雷效果十分明显, 具有安全可靠性。

2 防雷保护的主要设备

2.1 外部防雷保护设备

牵引变电所建筑在受到雷击时, 其雷电的巨大能量会集中在闪击点上, 从而对建筑的外部带来直接的损坏, 所以在对外部进行防雷保护时, 则需要利用金属接闪体来迎击雷电, 然后利用下线将电流导向大地, 从而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使雷电无法突破防雷的第一道防线, 确保了变电所的安全。

2.1.1 避雷针。

利用避雷针可以有效的起到防雷的作用, 所以在外部防雷时, 可以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单独杆塔上, 这样可以在雷击发生时, 将雷电流引入到地下, 从而避免雷击所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但不能装设在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上, 这样一旦有雷击发生, 则会导致变压器受损。在进行避雷针安装时, 则需要注意安装时的距离标准。

第一, 地上由独立避雷针到配电装置的导电部分之间、变电所电气设备与构架接地部分之间的空气隙一般不小于5m。第二, 地下由独立避雷针本身的接地装置与变电所接地网间最近的地中距离一般不小于3m。

2.1.2 避雷线、避雷器。

对于35kv电力线路, 为保护变电所附近线路上的变电设备免受雷电沿线路入侵波的危害, 一般仅在变电所进出线1~2km段内装设避雷线, 而不采用全线装设架避雷线的方法来进行直击雷防护, 但是通常在架空避雷线的两端装设管型避雷器, 限制沿保护段以外的线路进入变电所内的入侵波, 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对于电压35kv、容量3200kv A以下的一般负荷变电所, 可采用简化的进出线段保护接线方式。

对于10kv以下的高压配电线路进出线段, 只装设FZ型或FS型阀型避雷器, 以保护其线路断路器及隔离开关。

2.2 内部防雷保护设备

通过外部防雷保护则可以有效的防止直击雷对设备所造成的破坏, 也可以有效的防止雷电入侵到变电所内, 但还是很难避免雷电波沿着进出线侵入到变电所内的情况。目前对于变电所的进出线都采取了相应的防雷措施, 同时雷电波在传输过程中也会呈现不断的衰弱, 但如果其入侵到内部所产生的过电压还是会对主变压器带来较大的损害, 所以还需要做好内部防雷保护措施, 从而有效的对内部雷电入侵波和雷击感应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的防护作用。

2.2.1 阀型避雷器。

通常在变压器母线上装设一组阀型避雷器进行保护。在6~10kv变电所中, 阀型避雷器与被保护的变压器间的电气距离, 一般不应大于5m。为使任何运行条件下变电所内的变压器都能够得到保护, 对于分段母线的每段母线上都应装设阀型避雷器。

在多雷区, 当变压器的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时, 其中性点可装设阀式避雷器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用来防止雷电波沿低压线路侵入而击穿电力变压器的绝缘。防雷系统的各种钢材, 必须采用镀锌防锈钢材, 联接方法要用焊接。圆钢搭接长度不小于6倍直径, 扁钢搭接长度不小于2倍宽度。在装设避雷针时, 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 照明线或电话线不要架设在独立的避雷针上, 防止雷击避雷针时雷电波沿导线传入室内, 危及人身安全。第二, 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 不应装设在行人经常通行的地方, 与道路或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3m, 否则应采取均压措施, 或敷设厚度为50~80mm的沥青加碎石层。

2.2.2 分流保护。

所谓分流就是在包括电力电源线、数据线、电话线或天馈线等信号线等在内的所有从室外来的导体与防雷接地装置或接地线之间并联避雷器SPD, 当直击雷或雷击效应在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波沿这些导线进入室内或设备时, 避雷器的电阻值急剧下降, 近于短路状态, 雷电电流由此处分流入地。雷电流在分流之后, 仍会有少部份沿导线进入设备, 危及不耐高压的微电子设备的安全, 所以对于这类设备在导线进入机壳前, 应进行多级分流, 要求至少不低于三级防雷保护。

3 变电所的防雷接地

让雷电进入到防雷系统后, 则需要变电所内的设备做好搪地, 这样会引导雷击电流流入大地, 不会对设备造成破坏, 使雷电的能量得到有效的泄放, 使引线上的电压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避免发生反击的情况。所以在变电所内的防雷系统中, 要具有良好的接地体, 这是防雷的关键, 可以有效的避免二次反击雷的产生, 保护电子设备的安全。因此, 牵引变电所要做好接地网, 不仅在使接地网满足规范的要求, 同时还要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的检测, 确保电阻能够满足安全运行的需要。所以需要在实际牵引变电所运行中, 根据运行的情况, 来对进行等电位连接、电源防雷装置及浪涌电压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设置, 从而使变电所内的所有设备都能够达到统一的防雷效果。而当变电所内所有设备都能够满足防雷保护要求后, 则需要进行统一接地网的敷设, 同时为了进一步确保防雷措施的安全性, 则还需要在避雷针和接地体下增加接地体, 而且还要单独对这些接地体进行敷设。

4 结束语

牵引变电所防雷保护与电气化铁路运行的安全性息息相关, 所以需要进行全面、可靠的设置, 确保防雷的各项措施都到位, 以保证牵引供电气的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为电气化铁路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

摘要:近年来, 铁路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原来的燃气机车基本已全被电力机车所取代。电力机车的供电系统由牵引变电所负责提供, 目前铁路的快速发展, 牵引变电所也为了更好的为机车提供动力支持, 无论变电所的容量和功能都得以大规模的提升, 这就对其防雷保护有了更好的要求。本随着现代铁路的飞速发展, 牵引变电所的容量日益增加, 功能日益强大, 对其防雷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文章从过电压的概念入手, 对防雷保护的主要设备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对变电所的防雷接地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牵引变电所,防雷保护,设备,接地

参考文献

[1]林宝权.浅谈发电厂、变电所防雷设计图审的实践和认识[J].浙江气象, 2006 (2) .

[2]吴华丹.牵引变电所二次系统设计思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13) .

保护措施分析 篇11

关键词:继电保护;特点;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107-02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是一种反事故自动化的综合装置,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起到很好的维护作用,在电力企业近些年来显著发展下逐渐成为新兴的实用性学科。在科技的带动下,继电保护技术开始想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电力系统的保护作用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保护作用上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优势,在具体的应用保护中,还需要有高效的管理措施作支撑。

1 继电保护的特点分析

1.1 操作简单灵活

继电保护在计算机技术的引用下,在人机界面方面越来越好,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和调试工作也更加便捷快速,这样就缩短了电力系统中故障问题的解决和维修的时间,提高了检修的效率,而且在以往运行经验的积累基础上,也可以实现在现场通过相关软件方法来对继电保护的特性和结构进行改变。

1.2 优化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

继电保护正确率较高的一个表现就是,在得到常规保护不容易获得的特性时,其很强的记忆力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故障的分量保护,因此,可以采取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新的数学理论和技术来实现。

1.3 易提高可靠性

这一特点主要是体现在数字元件方面,数字元件的特性和性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会因为温度的变化、电源的波动以及使用时间而受到影响,而且它的自检和巡检能力也非常好,能够采用软件对主要元件、部位的工况以及软件自身进行及时的检测。

1.4 远方监控

继电保护装置的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可以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远方监控的功能,它所具有的串行通信功能可以和继电保护监控系统的通信联络相结合,对不在一个控制区域的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

1.5 有很大的功能扩充空间

它可以给其他相关辅助功能的实现提供很大的空间,为其顺利实现创造很多的条件。例如:故障的录波和波形的分析等,它可以很便利的附加低频减载、自动重合闸、故障的测距等辅助功能。

2 当前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现状

2.1 继电装置设备的陈旧

我国大多数地区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设备方面,由于经济原因或者其他因素的限制,导致在装置上出现了设备的陈旧、质量低下,使设备的运行功能和效率大大折损,对于继电保护中整定配合、功能配置等方面的要求远远达不到,造成很多的装置保护作用得不到正常的发挥,影响装置对继电保护整体运行的保护。

2.2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对于继电保护的管理制度,虽然很多的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在实际的执行时,工作人员往往会忽略对制度的遵守,大都是按照经验来开展工作。继电保护中有一些继电器回路不正常,没有相应的接线,其保护作用的装置的跳闸矩阵控制所显示的数据信息与现场实际的试验结果不相符,对于这种问题的解决,管理人员只是以口头的方式进行传达,并没有具体的管理制度做指导,没有进行规范化的引导,这给事后的咨询工作造成很大的不便。另外,继电保护档案对于二次设备的建档工作没有及时的更新,使得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错、漏、假的现象,正是管理制度上的缺失才造成了这些问题。

2.3 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很多的电力企业中,对于继电保护方面的工作人员安排往往只是为了体制上的需要,而对于任职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并没有很全面的把握,很多的工作人员在技术水平与岗位的要求相差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继电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提高。另外,管理人员的对于培训制度的制定也不是很合理,任职人员得不到及时的技术培训和指导,造成面对继电保护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高效的解决,影响到继电保护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措施的优化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运行现状来看,在继电保护方面的管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漏洞,这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很不利的,因此,需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根据实际的状况进一步的对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

3.1 健全继电保护的管理制度

要重视对继电保护工作中相关制度和规范的建立和完善,把内部结构中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权力进行明确,对继电保护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负责部门进行制度上的严格约束,深化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制定严格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有奖有惩,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3.2 加大设备更新上的投入力度

电力部门要对电力设备特别是继电保护装置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更新,把性能降低、老化的设备及时的更新,不断的完善设备,确保各个电力回路都有较为充足的整定时间进行保护,做到检校工作的全面不遗漏。此外,还要加大在财政支出上继电保护装置设备的投入,做好基础性的支持工作。

3.3 做好事前预防措施

工作人员对于继电保护工作中故障问题的处理,要对相应的故障信息有全面的把握,可以对潜在的问题风险有很好的事前预防机制,可以在问题的产生初期进行有效的解决。对于事故的处理,要有详细的记录和审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存在的漏洞进行弥补完善,确保此类事故以后不会再出现。对于较难处理的问题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分析,经过多次反复的交流探讨后制定出高效合理的应对措施,而对不易于处理的问题要有专业人员及时处理。

3.4 继电保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

管理人员是电力企业进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主体,因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状况直接影响着继电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针对当前我国的继电保护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水平欠缺的现状,电力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定期的教育培训,加强其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提高对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新的模式、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的认知,促进其业务素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力度,根据自身状况,及时引进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继电保护工作队伍,从而推动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新形势下的电力企业发展模式中,由于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工作出现问题在所难免,特别是在继电保护方面,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优势,对于其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与时俱进,保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对策,不断对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完善,使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实际工作,更具有效率,从而推动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宋斌.刍议继电保护的特点及事故产生原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

[2] 许伟.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点分析[J].机电信息,2014,(9).

[3] 张伟刚,吕菊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分析[J].机电信息,2013,(6).

保护措施分析 篇12

微机继电保护具体装置的各个动作过程比较抽象,它自身的特点是故障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对此装置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掌握其规律,才能快速对故障进行处理,降低或者是避免因为继电保护而产生的电网或设备事故的发生几率,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 常见故障

1.1 逆变稳压电源中的问题

(1)纹波的系数太高。一般来说,纹波系数指的是在输出过程中,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之间的比值。前者在高频范畴以内,若是装置之中的高频幅值太高,就会直接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甚至还会导致逻辑措施或保护拒动等现象的发生。所以,要求直流装置的精度比较高。

(2)输出的功率不充足或没有较好的稳定性。如果电路没有输出足够的功率,就会影响到输出电压,使其下降。如果下降的幅度太大,就会使比较电路的相关基准值发生变化,还会使充电电路时间缩短,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继电保护的相关逻辑配合,甚至还会使逻辑功能的判断出现失误。如果事故发生,就会导致出口以及信号和重动等各种继电器相继执行相关命令并作出相应的动作。为了保证安全,必须保证电源输出的功率充足。有时候,也会因为元件的老化造成输出功率出现下降现象,使现场事故发生,导致继电保护不能给出后台信号或者是没有办法实现重合闸。

1.2 定值整定中的问题

定值整定中出现错误,主要是由工作人员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不认真造成的。数值是对装置的具体工作状态进行衡量的重要参数,人为出现的错误主要表现有:①将数值看错;②TA与TV的变比没有计算准确;③在微机保护菜单之中,没有找准位置,也没有正确使用定值区;④运行人员将压板投错。在设备进行送电前,应该再由两个或者更多的人员对装置的定值进行校核。

1.3 TA饱和问题

如果中低压系统中出现短路的现象,就会使系统电流急剧增加,从而使TA饱和问题变得突出,直接影响保护装置各种动作的正确性。电流互感器饱和,就会使现场的馈线出现保护拒动现象,从而导致主变压器中的后备保护出现越级跳开三侧开关现象。运用微型计算机才能实现数字式的继电器,其工作的电压大约为5V,对于数据采集部分来说,其有效电平比较高,但是范围大约为10V左右,所以能够有效进行处理的信号范围更加小,对于数字式继电器,TA饱和问题会对其造成更大影响,主要是对辅助判据和基于工频的相关分量算法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从运行设计以及故障分析等角度方面来说,要想解决TA饱和问题,就要采取以下措施:运用分列运行的方法;使用串联电抗器限制短路电流;将TA变比进行增加,结合在保护安装处有可能会发生的最大短路电流以及互感器负载力和饱和倍数确定TA比变比;缩短二次电缆的长度,并将其截面增大。

1.4 抗干扰问题

微机保护没有比较好的抗干扰性,如果在保护屏附近的位置使用对讲机与其他无线设备,就会使某些逻辑元件的工作发生错误。基建以及技改都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措施,避免操作干扰以及冲击负荷干扰和直流回路接地产生的干扰等。要想减少干扰问题对继电保护和其他二次设备造成的各种影响,必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关于硬件抗干扰。要将屏蔽和隔离结合起来。电磁屏蔽就是将电磁干扰所产生的能量在空间中进行传播的路径消除。用铁质材料制作保护柜,能够将电场和磁场进行屏蔽。如果电场比较强,就需要将铜网衬里或铝板安装在铁壳以内,作为屏蔽体,能够保证测控装置与现场始终保持信号联系,而且也不会发生电的直接联系。②关于软件抗干扰。将RC滤波器接入进来。要对印制板做布线设计,必须要保证强信号与弱信号电路之间的距离,布置时不能保持平行,针对每一个芯片,还要将抗干扰电容加在电源和零序之间,要在交直流入口的位接上RC滤波器。RC低通滤波器的电路图如图1。

1.5 插件绝缘问题

微机保护装置具有比较高的集成度,且布线也比较紧密。运行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受到静电的作用,在插件接线焊点附近聚集其数量众多的静电尘埃,从而在两个焊点之间出现了导点通道,导致装置故障以及事故发生。线路刀闸接点处就会受到静电尘埃的影响,导致测控装置中的遥信接点处的后台机的显示发生错误。

1.6 设备电源问题

如果电源长时间处于工作当中,就会在某些原因的影响下,发生输出功率不足的现象,导致输出的电压下降。如果电压下降幅度太大,就会导致电路基准值变化,充电电路时间也会被缩短。在现场对熔丝进行配置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即从符合到电源,其熔断电流要一级比一级大。这样即使是出现短路过载的现象,熔丝也能保持自己的选择性,保证上级与下级之间的配合,保证装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7 元器件老化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影响问题

设备如果长期运行,元器件就会出现老化的问题,从而使A/D转换不再精确,最终导致各种电网事故发生。在装置运行的实际过程中,都会受到周围环境,如空气的湿度以及室内的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 处理措施

2.1 必须要保证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在对事故进行分析判断时,必须要将事件相关记录以及灯光显示信号和故障录波图形等当作重要的依据。要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利用这些有用的信息进行正确判断。如果在通过一次以及二次系统做好全面检查工作之后,虽然一次系统出现故障,但是保护系统还是能进行正常工作,则不需要对继电保护事故进行处理,如果故障产生的原因是继电保护出现了问题,应该尽量保持原状,并做好记录,将故障处理的具体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再对后续工作进行开展,从而防止原始状况对事故处理造成的麻烦。

2.2 对待事故要有良好的、正确的心态

在事故发生之后,必须要根据现场的相关信号灯进行处理,如果没有办法将故障原因及时找出或断路器发生跳闸现象之后没有信号灯进行指示,没法对故障的原因是设备还是人为进行判断,这种情况一般与工作人员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以及没有足够的重视有关。如果是人为引起的,就必须要及时向上级反映,从而对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避免浪费时间。

2.3 保证检查方法的正确性

(1)运用逆序检查法。如果只运用故障录波或者是事件记录不能将事故的根源及时找出来,就要从事故的结果开始,一级一级向前进行查找,一直到找出根源。在保护产生误动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

(2)运用顺序检查法。这是寻找故障根源的一种方法,使用的手段是检验调试。操作的顺序是外部检查与绝缘监测以及定值检查还有电源性能测试和保护性能检查。在对保护拒动以及逻辑问题的各种事故进行处理时经常会用到这种检查方法。

(3)整组试验法。主要是对动作逻辑以及动作时间进行检查,看它们是否正常。这种方法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将故障再现,快速找出问题根源。如果有异常出现,还要在检查时结合其他方法。

2.4 将故障处理能力进行提升

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好保护装置的具体设备组成以及原理性能,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减少人为错误导致的故障。工作人员在对设备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使用规定,并且还要保证装置周围的外部环境条件与规定相符,及时对其做好检测与维护工作,尽量减少元器件老化对机器造成的各种故障。

在对装置故障进行处理时,必须要学习、借鉴前人经验,因为这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会重复发生的各个故障点。但是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故障处理技能,主要有:①替代法。对于那些测量不方便的插件或者是元件,必须要用规格与功能相同,并且性能也比较好的插件或者是元件代替。②对比法。将故障产生的相关装置上的具体参数与以前的具体检验报告进行对比,差别比较大的部位要做好重点监测,因为这个位置是故障点的可能性非常大。③模拟检查法。对于那些良好的装置,要结合原理图,对装置中的各个部位做好开路以及改变元件、参数的方法,对装置是否会产生故障进行观察。这样如果以后出现了同样的故障,我们就能快速将故障的部位以及损坏的元件进行确认。

3 结束语

总之,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必须要对微机继电保护做好管理。通过对微机继电保护中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与总结,能够将合理有效的事故处理措施制定出来,从而对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这样在将微机继电保护的相关技术进行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也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廖韬.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J].电源技术应用,2013(10).

[2]向敏,刘茜.浅谈微机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

上一篇:高层房建下一篇: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