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保护

2024-09-05

温度保护(精选6篇)

温度保护 篇1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 (Top Gas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简称TRT) , 是高炉的附属设备, 它利用高炉炉顶煤气中的压力能和热能经透平膨胀机做功来驱动发电机发电, 在正常运行时转子转速在稳定在3000r/min, 转子依靠4组支撑轴承支撑和一组止推轴承来承受转子的轴向推力, 各轴承上都装有温度测点, 来检测轴承运行情况。当轴承温度达到105℃时, 为保护转子TRT会自动跳机。

1 存在问题分析

机组运行四年共检修20次, 其中计划检修15次, 故障停机检修5次, 故障停机检修中出现4次TRT轴承温度过高机组跳机 (轴承温度探头断线达到最高值) 。

2 原因分析

对四次因轴承温度过高引起的跳机进行分析。

1) 对四次跳机前后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 如下表所示:

2) 检查轴承实际磨损情况, 在设计上止推轴承的推力间隙为0.5m m~0.7m m, 经测量得出以下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轴承测量温度高, 是由测量数据线断线引起的, 此时电脑检测到温度最大值, 超过轴承温度最高跳机数值, 电脑发出跳机信号, 机组跳机, 而实际轴承并没有磨损。

3 解决措施

止推轴承温度测量线出现断线情况时, 输入电脑的轴承温度由正常运行时的温度, 突然跳跃到测量最大值3275摄氏度。如果轴承磨损时, 轴承温度会缓慢上升。因此我们修改程序:如果在2s钟内, 止推轴承温度由正常值突然上升到最大值3275摄氏度, 电脑不发出跳机信号。

TRT透平机组分为支撑轴承和止推轴承, 共有测点6组, 将此方法应用到全部6组测点上, 从而避免了机组因轴承温度测量断线引起的跳机事故。

4 效果检查和效益分析

通过TRT轴承温度测量断线保护, 避免了轴承温度测量断线引发的跳机事故。当机组轴承温度测量线路断线时, 维修人员可进行热线检修, 不需要停机。按照以前每次停机10小时计算, 每次可间接挽回10h×4000kw h/h×0.5元=20000元的经济损失 (人工费忽略不计) 。

参考文献

[1]任玉维, 岳万军, 郑守利.空压机增速机高速轴轴承温度高原因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0.

[2]吴志彬.关于大型电机轴承温升的限值和测量方法问题的探讨[J].电气应用, 1986.

辅机轴承温度保护可靠性探讨 篇2

某电厂2×300MW燃煤发电机组, 上海锅炉厂生产SG-1025-17.6型亚临界, 自然循环锅炉, 一次中间再热燃烧, 配备五台中速磨煤机, 四台运行一台备用, 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汽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C300/220-16.7-535/535型双缸双排汽, 抽汽供热机组。两台机组配备了一套湿法脱硫系统。机组主要辅机包括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给水泵、循环泵、凝结泵以及脱硫系统的增压风机、氧化风机等。

2 辅机轴承温度保护现状

在主系统和脱硫系统的主要辅机中, 送风机、引风机、氧化风机和增压风机均具备轴承温度高保护, 以确保当发生机械故障时, 能够及时使辅机迅速停止, 避免设备损坏。

其中送风机、引风机的轴承温度高保护为提高准确性, 采用了三取二设置, 但脱硫系统的氧化风机和增压风机却为单点保护。

在一次设备消缺中, 工作人员在没有作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 将测温元件解开, 致使两台增压风机跳闸, 造成主机系统的炉膛负压波动。由此看来, 确保辅机轴承温度高保护正确动作是相当重要的。

3 影响轴承温度保护可靠性的原因分析

由于DCS系统的广泛应用, 通常在采用热电阻进行测量的同时, 也使用热电阻在DCS内部软件生成开关量代替温度开关用于参加温度的联锁保护, 这样可节省大量的温度开关和电缆, 减少了工程费用, 但同时带来的是一旦温度测量回路出现问题, 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

热电阻是利用金属导体电阻随温度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 当热电阻断线以及接线端接触不良时, 其接触电阻会增大, 对于保护来说其温度会发生突然的升高, 导致保护动作;同时热控人员在工作时, 也会发生错拆测温元件的造成断线可能, 这也导致了温度保护的动作。

经过分析, 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可能造成保护误动:.

1) 辅机长时间运行, 长期的振动造成接线端子松动;

2) 设备因素造成热电阻损坏、断线;

3) 热工人员检修时误拆元件, 导致热电阻断线;

4) 热电阻本身质量缺陷, 内部断线和故障;

5) 保护逻辑回路没有智能判断功能, 不能正确区分温度示值超限时是元件故障还是实际温度确实超限;

6) 测量信号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导致保护误动。

4 改进方案

根据DCS系统模拟量信号测量的特点, 改进方案可以分为三种。

4.1 坏值判断, 自动屏蔽

由于DCS系统在进行信号测量时, 通常都进行输入信号的品质判断, 每一个模拟量信号都具备一个品质判断点, 通常当测量值超过设定的测量范围一定比例后, 该点则会由OFF变为ON, 因而可以考虑在进行温度保护时, 通过与门增加坏值屏蔽功能, 即当某一点的品质判断为ON时, 则该点保护功能自动取消直至该点恢复正常, 且当某一点的品质判断为坏时, 在DCS系统显示画面上, 其数值将与其他正常数值有所区别, 以提醒运行人员注意。

采用坏值屏蔽可以做到当元件突然损坏或线路突然断线时, 防止保护误动, 并以醒目的标识通知运行人员进行处理。

但根据以往的经验, 温度元件在断线时存在延时, 并不是立即就坏, 且端子接触不良时, 其阻值忽大忽小, 这就存在保护误动的可能。

4.2 降低定值, 增加延时

通常轴承及绕组温度的上升应该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不应是突变的, 即 (保护定值-10℃) 升至保护定值的时间应大于3S, 因此可以考虑在坏值屏蔽的基础上, 将辅机轴承保护定值降低, 并增加延时输出功能, 这样一来如果轴承确实存在故障, 温度上升时, 能够正常动作, 而如果是由于断线则在3S的延时过程中, 坏值判断起作用, 将保护屏蔽掉。

由于辅机轴承保护定值由生产厂家给出,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如果将定值调低, 有可能在润滑油温稍高或环境温度高的情况下造成保护误动, 降低机组负荷。

4.3 速率判断, 越限屏蔽

第三种方案是进行轴承温度升温速率判断, 当其超过设定值时, 认为该温度点不正常, 从而将其屏蔽。

试验证明, 当辅机设备异常造成轴承温度升高时, 轴承温度上升不会太快, 从正常温度开始上升至保护定值的时间>2min;而由于温度测量回路发生故障引起温度飞升的时间在10~30s内, 甚至为一个很短的高值脉冲, 辅机设备故障的温升速率远远小于测量回路故障的温升速率。

引入温变速率概念可以很好地解决由于断线或干扰等因素造成的温度飞升问题。将轴承温度送入速率限制器进行速率计算并加适当延时, 如果温升速率超过预定值, 且达到保护定值时, 则切除该保护, 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提醒运行人员联系检修人员处理, 温度回到正常范围后, 保护又自动投入。若温升速率小于预定值, 即当温升速率未超限且温度达到保护定值时, 延时预定时间后保护动作。

5 具体实施

日立5000M系统提供了各种功能的宏命令, 利用这些宏命令功能块可以搭接出温升速率判断和品质判断逻辑。

5.1 品质判断

5000M系统的模拟量输入处理如图2所示。

5.2 温升速率判断

在日立5000M系统中没有提供专门的计算变化率的宏命令, 因此可以通过执行页顺序来进行计算。

图1中A1、A2为两个相同的温度点, 但A2的逻辑页号滞后于A1。由于所有的控制器是按照逻辑页号的先后顺序进行执行的, 所以当前逻辑页大于A1而小于A2时, 则A1为当前值, A2为上一运算周期值。

这样, MR005计算的结果就为当前值减去上一运算周期值的差, 即为一个运算周期之后的温度变化率, 再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即可得到温升率大的开关量信号。

其中MR005的HL参数是按照如下过程计算的:风机轴承正常运行时的温度为55℃, 风机轴承温度高保护的设定值为100℃, 温度测量回路发生故障引起温度飞升的最大时间为20S, 控制器运行周期为200ms, HL=[ (100-55) /20]/5=0.45, 这样一个运算周期的温升值为0.45℃, 即温升速率最小值为2.25℃/s。

5.3 逻辑概述

图1的控制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进行温度点的坏品质判断, 如果当前温度为坏点, 则A009的第一个输入为0, 保护自动切除;其次进行温升率越限判断, 当温度测量回路发生故障时, 温升率回路判断温升速率大于最小值且当前温度值大于保护定值时, 通过复位优先的RS触发器使与门A009的第二个输入变为0, 保护将自动切除;由检修人员处理后, 温度恢复到正常值, 且温升率正常, 同时品质判断为好值, A009的第一、二输入均为1, 由于设备故障造成轴承温度大于设定值, 并经过延时后, 保护将动作, 停止该辅机运行。

6 总结

根据上述分析和具体实施方案的介绍, 对控制逻辑进行修改后, 将最大限度减少辅机轴承温度保护的误动作率, 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同时也证明, 利用DCS系统灵活方便的组态工具, 可以对生产过程中很多不合理、不可靠的安全隐患进行改进和完善。

摘要:通过某电厂#1、#2机组以及脱硫系统辅机温度高保护逻辑的分析, 探讨如何实现热电阻断线保护和温度变化速率限制, 避免因测温元件故障引起的温度保护误动, 确保机组的稳定运行的方法, 并着重介绍了在日立5000M分散控制系统进行逻辑组态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辅机温度保护,温度变化速率,DCS

参考文献

[1]张栾英, 孙万云编著.火电厂过程控制.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2]李江, 边立秀, 何同祥编著.火电厂开关量控制技术及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3]孔元发编著.热工自动控制设备.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3.

电动主给水泵温度保护逻辑的优化 篇3

电动主给水泵系统的作用是将温度、压力和水质合格的给水送到蒸汽发生器,并利用给水系统调节功能将蒸汽发生器水位维持在给定范围,它是保证核岛安全运行和汽水品质的重要系统[1]。如果电动主给水泵跳泵,可能会导致蒸汽发生器水位波动,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跳堆等重大事故。因此,电动主给水泵的正常运行对于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背景介绍

岭澳二期核电站电动主给水泵系统设置三台泵为蒸汽发生器供水。在正常状态下,两台给水泵运行,另一台作为备用。如果运行给水泵意外跳泵,会导致机组快速甩负荷,同时马上启动备用泵。在前期的DCS控制逻辑中,根据工艺控制要求及厂家提供的资料,电动主给水泵跳泵信号主要包括给水泵出口压力低、轴向位移高高或低低、除氧器水位低低、推力瓦温高高等信号。而在DCS系统中实现的跳泵信号有很多是单一跳泵信号,在13种跳泵信号中有11种为单一跳泵信号,涉及到21个设备,增加了误动和误跳的风险。经过与厂家多次沟通,大部分单一跳泵信号均改为报警,只有8个推力瓦温跳泵信号厂家不同意修改为报警。为保证设备不被损坏以及在机组正常运行期间,电动主给水泵不会因为信号扰动而导致误跳泵,有必要对电动主给水泵推力瓦温信号跳泵逻辑进行优化。

三、优化方案探讨

电动主给水泵推力瓦温信号跳泵逻辑优化方案,包括增加延时环节、增加延时和坏点检查、增加速率阈值比较三种。

(一)增加延时环节方案

当电动主给水泵推力瓦温信号产生扰动时,如果发出的温度高高信号只是一个尖峰脉冲,且脉冲持续时间没有超出延时模块的延时时间;那么温度高报警将屏蔽掉温度高高报警的跳泵信号,从而可以避免电动主给水泵的误跳闸,如图1所示。

优点:在DCS系统中实施容易、状态简单,能有效避免电动主给水泵推力瓦温信号产生短时间扰动时发出跳泵脉冲信号而导致跳泵的风险。

缺点:温度报警信号均来自电动主给水泵本体上的热电阻。而热电阻是利用金属导体电阻随温度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当热电阻断线以及接线端接触不良时,其接触电阻会增大,对于保护来说其温度会发生突然升高,导致保护动作;同时热控人员在工作时,也存在错拆测温元件而造成断线的可能,这也会导致温度保护的误动作[2]。当电动主给水泵推力瓦温信号通道有虚接或是断线时,扰动发出的跳泵信号持续时间会超过延时模块的延时时间,或者是扰动信号产生后一直保持在温度高高报警上时,仍然会导致电动主给水泵跳闸。而在实际应用中,信号通道虚接或断线是比较常见的事。所以,这种方案并不能明显地减少电动主给水泵误跳闸的概率。

此方案是在第一种方案上改进而来,增加了KG坏点检查模块,如图2所示。当推力瓦温信号产生扰动发出一个超过温度高高报警值的尖峰脉冲但没有超出量程时,KG模块和温度高报警就会进行延时而屏蔽掉这个扰动跳泵信号,实现了第一种方案的功能。当推力瓦温信号通道发生虚接或者是断线,或者扰动量超出了量程时,KG检查模块就会认为该信号是一个坏点信号,KG检查模块直接输出为0,将温度高高跳泵信号屏蔽掉,从而有效避免了信号通道虚接或者是断线造成的电动主给水泵误跳闸。

(二)增加延时和坏点检查方案

优点:在DCS系统中实施方便,能有效避免脉冲信号扰动和信号通道虚接或断线造成的信号超量程而引起的电动主给水泵误跳闸动作。

缺点:对于那种虚接而没有超量程的产生跳闸的虚假信号不能有效屏蔽,并且KG模块在确认此信号为坏点后,如果信号扰动消失又回复到正常水平,KG模块本身需要延时一段时间才能复位,会出现使电动主给水泵跳闸拒动的风险。当有某一扰动过大,使得推力瓦温信号超出量程,此时KG模块能马上屏蔽掉该信号的跳闸动作;但若扰动信号迅速消失后,推力瓦温传感器发出一个真实的温度高高报警信号,由于KG模块自身还未来得及复位,使得真实跳泵信号也被屏蔽,从而造成电动主给水泵的损坏,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增加速率阈值比较方案

电动主给水泵推力瓦温是采用热电阻测量元件来测量的。如果在运行中现场接线出现松动,导致测量线路开路,温度检测值骤然上升至最大,如果没有温度信号跳变速率阈值限制,推力瓦温高信号即被送出,电动主给水泵保护动作。

同样,对于变送器或其他转换器来的4~20mA的信号,如液位、流量、压力、位移等,如受条件限制仅引用一个信号作为测量参数保护信号使用时,在保护信号逻辑回路,同样需对其测量值超出量程范围或跳变速率等进行品质判断[3][4]。

因此,在考虑到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增加速率阈值保护的方案,如图3所示。

该方案将推力瓦温信号先进行一个微分计算得出温升速率,然后与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该探头信号是否是真实信号。如果温升速率大于阈值则说明该信号是扰动产生,可以通过一个RS触发器屏蔽掉温度高高报警的跳泵信号,避免了电动主给水泵意外跳泵。同时当扰动信号消失或者扰动信号小于温度高高报警时,会自动复位屏蔽信号,防止当电动主给水泵出现真实推力瓦温高时而不能跳泵[5]。

优点:有效避免信号产生时出现的各种脉冲扰动和阶跃扰动而导致跳泵的风险,是避免电动主给水泵误跳泵的一种很有效方法。且在其他电站中有过成功应用案例,有一定的运行经验,值得借鉴。

缺点:在DCS系统中实施较麻烦,并且在岭澳二期工程中尚未使用过微分模块,对使用该功能块的后果持有疑问。另外,速率阈值需要电动主给水泵厂家给出一个明确数值。阈值太小会使得真实信号被屏蔽,阈值太大会使得避免电动主给水泵误跳闸的效果减小。如果扰动信号已经超过温度高高报警,此时RS触发器将屏蔽其跳泵信号。若在扰动信号消失降低到温度高报警过程中出现了真实推力瓦温高高,那么由于RS触发器还未被复位,真实跳泵信号也将被屏蔽,有损坏电动主给水泵的风险。不过,这种拒动的概率是很小的,在DCS组态中已经设置了探头保留最后有效值。也就是说当信号通道一旦断线,通道就会保持之前最后一个有效值。若此有效值比温度高高报警值小,那么即使什么模块也不增加,本身也有拒动的风险;如果采用第三种方法,当探头的温升速率超过阈值时,就会屏蔽掉温度高高跳泵信号,并且会触发一个集控室报警,从而避免了电动主给水泵的误动作。因此,采用速度阈值来实行温度保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四、结语

目前已经在岭澳二期DCS系统上采用了温度阈值保护方案。在机组运行过程中,没有出现推力瓦温高高导致跳泵的情况,电动主给水泵运行状态良好;但难免以后在工况复杂时诱发出其他新的问题。作为新建机组,DCS逻辑组态往往不够完善,仅依靠常规的功能试验和对控制逻辑的检查,难以发现在控制参数或状态异常情况下所隐含的问题。对于使用者来说,更主要的是应该做好预防措施,举一反三地查证相关逻辑回路,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出现,使DCS系统控制策略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济东.大亚湾核电站系统及运行 (下册) [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95.

[2]魏道万.I/A'S系统中温度保护逻辑的优化[EB/OL.]中国工控网, 2007-01-04.

[3]吴宁宇, 高建军.提高主要辅机设备温度保护逻辑判断正确率的探讨[EB/OL.]电厂热工自动化网, 2010-03-07.

[4]田祥文.DCS系统控制逻辑组态问题的分析[J.]湖北电力, 2010, (2) .

温度保护 篇4

以下首先介绍我公司原来的辅机温度保护逻辑。

1我公司原来的辅机温度保护逻辑

1.1逻辑说明

如图1所示,轴承温度信号过来之后经过AIDQ量程上下限品质块判断功能块,AIDQ的输出一路经过一个速率报警块,目前的速率定值为30度每秒,当温度变化速率超过这个定值时,这个报警块将输出,输出到“与”功能块。AIDQ量程上下限品质块判断功能块输出的另一路与保护定值比较,如果大于保护定值,将输出到“与”功能块,“与”功能块的输出到保护动作。

1.2保护动作条件

保护动作的条件是,温度的变化速率不超过30度每秒并且温度不超出量程的上下线,并温度必须大于保护定值,这三个条件相与,进行与逻辑判断之后输出到保护动作,如图2所示。

1.3保护逻辑具备的功能

目前的保护逻辑具备以下功能:

1)当温度元件出现故障短路或断路时,就会超出量程的上下限,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量程上下限功能块将温度元件信号屏蔽掉,避免保护的误动作。2)如果温度信号的变化速率超过速率报警功能块设定的速率值,这时即使温度达到保护定值,保护也不会输出。以上的辅机温度保护逻辑虽然能够在辅机温度达到保护动作值时是保护动作,并能判断出温度元件出现故障短路或断路的情况和温度的变化速率超过30度每秒的情况,不会引起保护误动,但当保护动作之后,往往轴承已经过度磨损或者抱死,如果能找到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在辅机轴承出现故障磨损轴承温度刚开始上升的时候,就可以使保护动作,减轻轴承的过度磨损或者抱死。以下介绍我公司新的辅机温度保护逻辑。

2 辅机温度保护逻辑的技术创新

2.1 技术创新点说明

主要的技术创新如图3所示,在原来的逻辑基础上加入,当温度信号变化速率出现等于或者大于0.3度每秒的上升速率时,并且这个上升速率保持10S的时间,即使辅机温度还没有达到保护动作定值,也触发保护的动作。

我们最初的逻辑实现如下图,在原来逻辑的基础上,加入一个0.3度每秒的速率报警块,然后经过一个10S的保持,再输出到保护动作。

新的逻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在一次轴承温度元件出现故障,温度信号上下振荡跳变时,也触发了保护误动作,当时实际温度并没有真正的上升,如下图所示的温度信号跳变情况。

从上图5逻辑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加入了0.3度每秒的速率报警块,但这个报警块只有速率的判断,而没有方向的判断,我公司的DCS控制系统没有带方向的速率报警块,当温度信号出现如上图所示的跳变曲线时,不管温度信号的变化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变化速率达到0.3度每秒都会触发速率报警块动作,如果这个报警块动作保持10S的话,就会触发保护误动。

要实现这个逻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温度信号时时上升的判断,保证温度一直在上升,没有出现下降。温度信号时时上升的判断,我们可以通过温度信号的时时比较来判断,也就是温度信号在一个扫描周期后的采样值和扫描周期前的采样值进行比较,如果每个扫描周期后的采样值都大于扫描周期前的采样值,那么就证明温度信号是时时上升的,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温度信号与温度信号经过一个延时功能块后的值相减的结果大于0来判断温度信号一直在上升呢,如果一直大于0就证明温度一直在上升。如图6所示:

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我公司的DCS控制系统中的延迟功能块,只对开关量有延迟功能,对温度信号这种模拟量没有延迟功能,所以这种方法行不通,后来经过我们反复试验研究最终我们通过一阶惯性功能块实现了这个功能,一阶惯性对模拟量有一定的延迟滞后功能,如下图7一阶惯性功能块。

一阶惯性的算法可以表示为:

其中KG是增益,TC是时间常数。

通过一阶惯性的特点其输出量延缓地反应输入量的变化规律,最终实现了温度一直在上升的逻辑判断如下图:

从上边逻辑图8看出,如果温度信号与温度信号经过一阶惯性之后的值相减的结果大于0就保证温度信号一直在上升。

最终的逻辑实现如图9所示。

2.2 新增加逻辑功能的作用

增加这个功能的作用是,当温度没有达到保护定值时,如果温度信号出现等于或者大于0.3度每秒的上升速率,并且这个上升速率保持10S的时间时,保护就会动作,这样就可以使保护在没有上升到保护动作定值时提前动作,可以减少轴承的过度磨损抱死,对轴承起到一定的提前保护作用。

2.3 新逻辑定制的依据

如下图10、图11的趋势比较分析,辅机轴承出现磨损时,辅机温度就开始上升,在达到保护定值之前,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平滑上升的趋势,这一段时间的上升的趋势一般都会出现速率等于或者大于0.3度每秒并且能保持10S以上时间的区域,而其他情况比如环境温度变化引起辅机温度的变化,辅机加油时温度的变化等等,一般都不会出现温度变化速率等于或者大于0.3度每秒并且能保持10S以上时间的区域,所以我们新增加的逻辑以此制定。轴承温度达到温度保护定值后保护动作,但由于从轴承损坏到保护跳闸有一定的运行时间,扩大了故障造成的损失,从而造成设备的检修时间和材料费用大大上升。最理想的状况是在确认轴承损坏,造成电机轴承温度将要急剧升高的初始阶段,保护动作,将会使损失减少到最小。图12为2011年6月30日21时我公司磨煤机电机前轴承故障磨损抱死时的电机轴承温度温升曲线,图中第一个红点的位置为温度速率达到0.3度每秒。如果在此点之后10S之后触发保护动作,就可以减少轴承的过度磨损抱死。

2.4 新旧逻辑保护动作情况比较

原来旧逻辑的保护动作时间点和修改后新逻辑的保护动作时间点的图示比较,如图13、图14。通过新旧逻辑保护动作时间点的比较可以的看出,保护动作的时间点明显的提前了,从而可以减少轴承的过度磨损或者抱死,对轴承起到一定的提前保护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新的辅机保护逻辑能够稳定使用,没有出现保护误动的情况。

摘要:辅机在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辅机重要保护的辅机温度保护动作的及时性、正确性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现有的保护逻辑,并根据现场实际辅机的运行变化情况,对原有逻辑进行了修改,为辅机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辅机保护,温度保护,逻辑,辅机温度,改进

参考文献

温度保护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采用自繁南岭天蚕种卵,采取随机取样法,抽取36个单蛾区,卵数为3 691粒,有效实用卵数为2 339粒。

1.2 试验设计

种卵保护温度-5℃区,分别下设孵化温度18、23、28℃区;种卵保护温度-10℃区,分别下设孵化温度18、23、28℃区;种卵保护温度-15℃区,分别下设孵化温度18、23、28℃区。每个试验区4次重复。

1.3 试验方法

1.3.1 种卵保护方法。

按试验区设计,分别把种卵放于不同温度的条件下保护。种卵保护温度以-5、-10、-15℃为中心,正负差为0.5~1.0℃。

1.3.2 甲醛消毒液的配制。

即配制卵面消毒液。用甲醛消毒,按甲醛(36%):水为1∶11的比例配制,即可得3%甲醛消毒液。

1.3.3 卵面消毒方法。

在孵化幼虫的前一天,对种卵进行消毒,首先将卵纸浸泡在配制好的消毒液中,药液温度25℃,消毒时间30 min,然后用25℃的清水脱药漂洗2~3次,并及时晾挂在经消毒的室内,待孵化,避免再次感染病毒[2,3,4]。

1.3.4 孵卵与孵化温度。

按试验区设计,分别把种卵放于不同温度(稚蚕1~3龄期,相对湿度70%)孵化的条件下进行孵卵与孵化。按区别分别收蚁。

1.3.5 饲养方法。

在塑料大棚内采用蒿柳饲养,温度在20~28℃,稚蚕1~3龄期在塑料大棚内饲养,相对湿度70%。3龄后期、4眠之前移出塑料大棚,在自然蒿柳园地饲养。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保种温度与孵化率的影响

不同保种温度与孵化温度对孵化率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天蚕种卵在-5、-10、-15℃内保护,分别在18、23、28℃的条件下进行孵卵和孵化,-5℃区平均孵化率为66.10%,-10、-15℃区平均孵化率为66.99%、58.43%,各区之间的孵化率略有差异,各处理均无冻害发生。孵化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无精卵率高所致,与种卵保护温度低无相关性。分析导致无精卵率上升的因素,除与雌雄成虫交配时间的长短有关之外,也与成虫产卵环境、产卵温度有关。

2.2 不同保种温度与孵化历期的影响

对不同保种温度进行了孵卵与孵化历期的调查。天蚕种卵保护温度-5、-10、-15℃区,于4月10日种卵出库,分别在18、23、28℃条件下孵卵和孵化,由于孵卵和孵化温度的不同,孵卵和孵化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孵卵时间和孵化历期的长短与种卵保护温度无相关性,主要取决于孵卵和孵化期间温度的高低,孵卵和孵化温度低,则时间长,反之则短。在孵卵和孵化期间温度低,卵内胚胎感温不一致,卵群感温差异性大的情况下,孵化历期则长。

根据柞蚕卵有效积温(10℃)推算,南岭天蚕卵的有效积温不但高于柞蚕卵的有效积温,同时也高于长白山天蚕卵的有效积温。关于南岭天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不同保种温度与饲养效果的影响

对不同保种温度饲养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各区幼虫发病率在0~1.13%,平均发病率为0.5%;将天蚕种卵在自然条件饲养,受各种敌害的危害较重,各区危害数为19~61头,平均危害率为15.8%;保种温度-5℃,在18、23、28℃条件下孵卵和孵化,平均结茧率为83.3%,保种温度-10、-15℃,在18、23、28℃条件下孵卵和孵化,平均结茧率分别为82.3%、85.6%。-15℃区的平均结茧率与-10、-5℃的平均结茧率相比较,分别提高3.3、2.3个百分点。各区的结茧数和优茧数之差,均为幼虫作茧后产生在茧内的僵蚕或僵蛹。产生该病的因素与饲养幼虫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有关。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孵化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无精卵率高所致,与保卵温度低无相关性;孵卵时间与孵化历期长短,同种卵保护温度无相关性,主要取决于孵卵和孵化期间温度的高低,孵卵和孵化温度低,则时间长,反之则短;保种温度-15℃,在18、23、28℃条件下孵卵和孵化,平均结茧率较高。综上所述,对南岭天蚕种卵的保护温度可确定在以0℃为中心,范围在(5±5)℃[5],对蚕种卵生长不会产生冻害,可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孵卵和孵化温度可确定在23~28℃;饲养温度在20~28℃,稚蚕1~3龄期在塑料大棚内饲养,相对湿度70%。在3龄后期、4眠之前移出塑料大棚在自然蒿柳园地饲养[6],收蚁结茧率可在80%以上。

参考文献

[1]张金祥,高建华,姚琼莲.家蚕蛹期不同温度保护对产卵量及不受精卵的影响[J].北方蚕业,2010,31(3):19-22.

[2]杜占军,王建业,张喜山.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蚕业科学,2008年,34(2):351-353.

[3]蔡晓明,朱勇.温度、光线对蚕卵滞育解除的影响[J].四川蚕业,2005,33(1):10-12.

[4]陈连忠,高清.抑制天蚕雌蛾产卵温度的研究[J].中国蚕业,2001,22(3):20-21.

[5]鲁宪文,陆宏良,范娟,等.天蚕种卵保护适期的调查[J].现代农业科学,2009(11):103-104,113.

温度保护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云南当家品种:云蚕7、云蚕8。

1.2 试验方法

云7、云8两品种春、秋两季各收蚁0.5g,蚕期饲养条件与原蚕饲养相同。5龄进行蚕的雌雄鉴别,饲养自上簇到化蛹,云蚕7、云蚕8的雌雄各分设A、B、C、D四区,D区放在30℃高温中保护、C区放在28℃中保护、B区在温度26℃中保护、A区作为对照区在适宜温度24℃中保护;发蛾后按以下设计交配,云蚕7×云蚕8:A × A对照区、B × B、C × C、D × D为试验区;云蚕8 × 云蚕7:对照区为A × A、试验区B × B、C × C、D × D。交配后按生产操作规程每区分别用50个母蛾以单蛾产卵制种。

1.3 试验调查项目

产卵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保护8d,然后调查不产卵蛾数、少产卵蛾数(蛾产卵在200粒以下的)、产卵蛾数;蛾产卵粒数、不受精卵数,良卵率、不受精卵率、不产卵蛾数和少产卵蛾的百分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蚕雌雄蛹不同温度保护对不产卵蛾数、少产卵蛾数的影响(表1-2)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家蚕雌雄蛹随着保护温度的升高交配后,不产卵母蛾数和少产卵的母蛾随之增加,不产卵母蛾数在24℃、26℃的温度保护下的雌雄蛹只是1~2个,28℃是15个、30℃却是24个,增加了10多倍。少产卵蛾增加得比不产卵蛾少一点。24℃时不产卵蛾的百分率只是2%,26℃是6%、28℃却是30%、30℃更高达到48%。28℃比24℃增加了28个百分点、30℃却增加到46个百分点。少产卵母蛾在24℃、26℃保护时百分率是6%,28℃却是14%、30℃达18%。

从表2中可以看来,秋季试验的调查结果和春季试验调查结果相符合,数字差别很小。说明家蚕蛹期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不产卵母蛾数和少产卵的母蛾数增加得越多,而且成倍增加不产卵蛾;如果蛹期遭遇高温影响蚕种的产量,减少种场经济收入。

2.2 家蚕雌雄不同保护温度对母蛾的产卵数,良卵数和不受精卵的影响(表3-4)

从表3、表4的调查结果表明,家蚕蛹期保护在24℃、26℃时产卵数最多,平均产卵数在520粒左右。在28℃时为350粒左右,30℃时却是246粒左右。24℃、26℃多出28℃170粒,多出30℃274粒。每蛾良卵数蛹期保护在24℃、26℃是510粒,28℃保护是330粒左右,30℃保护却是240粒左右。30℃比24℃、26℃少270粒,28℃比24℃、26℃少180粒。不受精卵粒数也随着蛹期保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春季每蛾平均不受精卵粒数在24℃、26℃保护时是3粒左右,28℃是7粒左右,30℃是11粒左右;在秋季每蛾不受精卵粒数蛹期保护在24℃、26℃中是4粒左右,28℃是8粒左右,30℃是11粒左右。不受精卵粒数30℃的蛹期保护比24℃增加了3倍、28℃的蛹期保护比24℃的保护增加了2倍。良卵率和不受精卵率同样随着蛹期保护温度的升高而增高:良卵率28℃的蛹期保护比24℃的蛹期保护降低近2个百分点、30℃多蛹期保护比24℃的蛹期保护降低近4个百分点。不受精卵率在春季时云蚕7×云蚕8在24℃的蛹期保护中是0.51%,28℃保护中提高到1.81%,30℃保护中却高达4.06%;云蚕8×云蚕7的蛹期保护在24℃中是0.5%,28℃中提高到2.05%、30℃是4.3%;在秋季时云蚕7×云蚕8的蛹期保护在24℃的不受精卵率是0.62%,28℃是2.24%,30℃是4.21%,而云蚕8×云蚕7的蛹期保护在24℃是0.51%,28℃是2.32%,30℃是4.3%。

2.3 雄蛹用不同保护温度对50个雌蛾不产卵蛾和少产卵蛾的影响(表5)

从表5得知,云蚕8雄蛹保护在28℃、30℃中不产卵蛾百分率分别6%和14%,是24℃时2%的3倍和6倍。云蚕7雄蛹保护在28℃、30℃中不产卵蛾百分率分别是6%,是24℃时的3倍和 6倍;云蚕8雄蛹保护在28℃、30℃中少产卵蛾百分率是8%和12%,云蚕7雄蛹在28℃、30℃保护中的少产卵百分率是10%。说明雄蛹高温保护比适温保护也能促进不产卵蛾与少产卵蛾的发生,只是远没有雌蛹高温保护的影响大;而只有在雌蛹适温保护情况下,雄蛹的高温保护的影响才较显现。

2.4 家蚕雄蛹不同保护温度对母蛾的产卵数,良卵数和不受精卵的影响(表6)

从表6中得知,不论是正交还是反交,雄蛹高温保护对母蛾平均蛾产卵数、平均蛾良卵数的影响看不出有何倾向,不受精卵却在24℃保护中占0.57%,28℃保护中正交是1.33%、反交是1.13%,30℃保护中正交是1.92%、反交是2.1%,都比24℃保护时有显著提高。

2.5 蛹期不同温度保护与发生生种的关系

不同温度蛹期保护单蛾制种,冬季调查每蛾生种粒数计算生种百分率,结果见表7。

从表7得知,随着家蚕雌雄蛹期保护温度的升高,生种百分率成倍增加,而且正反交存在着差异,反交比正交高;说明不同温度的蛹期保护温度对生种发生影响很大。

3 讨论

1)不产卵蛾、少产卵蛾的发生主要受蛹期保护温度的影响,持续接触28℃以上高温使雄蛾生殖能力减退,雌蛾产卵机制发生异常造成的。

2)家蚕蛾的产卵习性,完全受中枢神经的控制,由于客观环境而影响生理,扰乱各种神经所牵涉到的器官;当接触28℃以上高温时,扰乱了母蛾生殖器官的某些功能,降低母蛾的产卵量。

3)蛹期遭遇高温,损坏了雄性的生殖细胞,以致精子异常,精液减少,精子活力下降,往往精子不能达到受精囊,使交配器官异常,其运动肌退化,不能射精;造成不受精卵数增加,不受精卵百分率提高,良卵率下降。

4)上簇至发蛾是幼虫—蛹—成虫的变态时期,体内组织解离,组织重生,雌体内卵细胞急速成长,由于不食桑叶,生理上受环境的影响比幼虫期大;持续接触高温使滞育激素分泌系乱,造成生种的大量发生。

总之,为了减少不产卵母蛾数和少产卵母蛾数、增加母蛾产卵量、降低不受精卵百分率、提高良卵率、减少生种的发生,种茧保护和蛹期保护要避免接触高温。

摘要:以云蚕7、云蚕8为试验材料,调查分析蛹期不同温度保护对蚕种产质量的影响,蛹期遭遇28℃以上高温,会使不产卵母蛾、少产卵母蛾增多,不受精卵增加,良卵率降低,不受精卵率和生种百分率增高,影响蚕种产量和质量。

上一篇:辐射防护与安全下一篇: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