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

2024-10-02

荆轲刺秦王(共12篇)

荆轲刺秦王 篇1

摘要:荆轲刺秦其人其事几乎家喻户晓, 然历来众说纷纭。我们研究认为, 刺秦是一次“被绑架”的刺秦;荆轲是一位真正的士, 又是一位“被刺杀”的刺客。

关键词:《荆轲刺秦王》,心理学,审读

世人对荆轲刺秦王其人其事历来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盛誉者有之, “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 这是陶渊明的《咏荆轲》中的最后两句。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其《于易水送别》一诗中写道:“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抚今追昔的同时亦深情流露出对荆轲的咏叹之情。毁誉者亦有之, 如苏洵的《六国论》在提及此事时写道,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朱熹更认为“轲匹夫之勇, 其事无足言”。前人之论姑且不议, 我们主张不妨联系心理学相关理论并结合史料文本对其人其事理智地加以审视和解读。

一.关于荆轲其人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传》对荆轲其人记载较为详备。首先关于其出身籍贯, 《史记》写道:“荆轲者, 卫人也。其先乃齐人, 徙于卫, 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 燕人谓之荆卿。”其次关于其品行, 《史记》又言道:“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 尽与其贤好长者相接。其之燕, 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 知其非庸人也。”所谓处士, 即为当时有学识有本事而不愿出仕的人, 荆轲能与处士田光相知相交, 可见确实并非庸人。

《史记》所载的两件事也可以反映荆轲的性格。其一为“荆轲尝游过榆次, 与盖聂论剑, 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 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吾目之;试往, 是宜去, 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 盖聂曰:‘固去也, 吾曩者目摄之!’”其二为“荆轲游于邯郸, 鲁句践与荆轲搏, 争道, 鲁句践怒而叱之, 荆轲嘿而逃去, 遂不复会。”有人将此视为荆轲软弱无能的表现, 以至于到了几乎能被他人一个眼神、一个干吼“秒杀”的程度。有学者 (如陈卫玲, 2012) 即据此分析提出荆轲即使不算胆小如鼠, 也并非“壮士”, 更谈不上“神勇”。我们不敢苟同, 且看《荆轲刺秦王》文本中记载, 当太子丹认为他行刺行动拖延时, “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 竖子也!……”请注意, 这里一怒一叱的对象是堂堂燕国太子丹, 而非市井之人盖聂及鲁句践之辈。在当时等级森严, 王权至上的社会中, 敢于当面斥责太子丹, 暂不论荆轲如何正义果敢, 至少可以断定其非唯唯诺诺, 欺软怕硬之辈。我们认为, 这恰恰反映出荆轲其人的富于包容与极有教养。再请看当事人鲁句践在听闻荆轲刺秦后对荆轲的评述, 同样见于《史记》, “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 私曰:‘嗟乎, 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 彼乃以我为非人也!’”此时他方知荆轲的大勇大智, “嘿而逃去”并非荆轲胆小怕事, “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此时的鲁句践才知道正是他的“怒而叱之”让荆轲判定他“非可友之人也”, 言语中无不流露出对当日莽撞之举的自责之情。

心理学研究认为,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会在情绪过程、意志过程和认知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特征。盖伦将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我们认为荆轲似应归于粘液质类型。因为粘液质类型的人往往沉稳持重, 自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 不易冲动, 谨慎细致, 行为坚韧执著, 然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够灵活。 (梁建宁主编, 2006) 荆轲并非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一介武夫。因为“论剑”、“搏戏”本就是古人以武会友的重要方式, 是真正的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其之所以怒叱太子丹也正是因为太子丹虽为一国之君, 但在大事之中举止决定太过鲁莽。此外, 《荆轲刺秦王》文本中记载有荆轲的两笑。其一在献图时,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 以次进, 至陛下, 秦武阳色变振恐, 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 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 未尝见天子, 故振慴, 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站在气势恢弘壮阔的大殿上, 面对威风凛凛的秦王, 连“年十二杀人, 人不敢与忤视”的秦武阳尚且“色变振恐”, 而荆轲的这一“顾笑”中又包含有多少淡定与冷静?

因此, 荆轲不是一个龌龊小卒, 而是一位真正的士。

二.关于刺秦其事

关于荆轲刺秦的动机, 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属于仁人志士, 完全为国为民, 甘愿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而去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有人则将其视为报答太子丹个人恩遇, 纯属“士为知己者死”;有些人则认为荆轲纯属势力之徒, 干的不过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勾当。窃以为妄下结论, 对历史人物未免失之公平。

顾颉刚先生指出“吾国古代之士, 皆武士也。士为地级之贵族, 居于国中 (即都城中) , 有统驭平民之权利, 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 (顾颉刚, 2005) 荆轲是一位真正的士, 他本就具有武士精神, 保家卫国似乎义不容辞。他敢于担当, 然而正如有学者 (熊文英, 2010) 指出的是, 荆轲在整个刺杀过程中有着种种无奈, 她还在结尾中大胆提出, 如果没有这种种无奈, 或许中华民族的历史将要改写。我们对历史可否用“假如”书写以及可否“穿越”之类的问题不作深究,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对于荆轲来说, 在当时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眼前。而我们想回答的问题是, 为何荆轲有着种种无奈, 他仍旧想着把事儿给办了?

荆轲首先会想, 应不应该奔赴刺秦?正如熊文英 (2010) 所言, 一个是劫持秦王并迫其订立盟约, 你能脱身吗?再一个是杀了秦王能避免第二、第三个秦王登场吗?对于属于粘液质的荆轲, 他深思过拒绝过。“此国之大事, 臣驽下, 恐不足任使。”然而毋庸置疑的是, 派人刺秦绝对是一个群体决策的结果。太子丹当然为董事会主席, 下有太傅鞫武、田光、樊於期、秦武阳、高渐离以及太子之宾客一干人等。他们对荆轲做出了一系列的刺激行为, 试图影响其心理。先是太子丹殷勤招待荆轲, 田光的“自杀以激荆轲”, 樊於期自刎配合荆轲, 然而荆轲仍在深思熟虑, “有所待, 欲俱”, 于是“太子迟之”, 并拿话激他, 终于荆轲怒了, “遂发”。悠悠易水边, 刺激行为并未停止。请听!高渐离易水击筑应和荆轲。请看!宾客的白衣冠送行更摆出一场哀兵必胜的场面与架势激励荆轲。一系列的刺激带来了令董事会满意的反应。“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于是在公元前227年, 历史上出现了派遣荆轲刺秦王的事件。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梁建宁主编, 2006) , 群体决策可以减少错误, 但有时也会出现“冒险性迁移”现象。所谓“冒险性迁移”, 即是指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容易出现冒险倾向的现象。荆轲奔赴刺秦, 无疑也是一个冒险性迁移行为。当荆轲被八创时, 他又笑了。“轲自知事不就, 倚柱而笑, 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 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他笑他的无奈, 更笑无奈中他的无辜。

如此看来, 刺秦是一次“被绑架”的刺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参考文献

陈卫玲2012《新角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文学教育 (下) 第8期。

顾颉刚2005《史林杂识初编》, 中华书局。

梁建宁主编2006《心理学导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熊文英2010《谈<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无奈》, 《文学教育》 (上) 第4期。

荆轲刺秦王 篇2

——《荆轲刺秦王》之荆轲悲剧形象赏析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是历来传诵不衰的名篇。《荆轲刺秦王》一文语言描写生动流畅,人物形象塑造鲜明突出,结构安排详略得当,叙述事件起伏跌宕。笔者反复品读,为行文之流畅而感叹,为人物形象之个性鲜明而击节,更为主人公荆轲之悲情命运而动容惊心。掩卷沉思,荆轲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中最悲壮、最悲情的一个,其勇可赞,其智可叹,其忠可传,其行可壮!《荆轲刺秦王》一文最令我感怀的莫过于:荆轲刺秦,悲壮之为气也,可谓震烁古今。本篇文章着重从“悲壮之气”这个角度解读一下荆轲这个人物形象的悲剧意蕴。

一、看天下大势:战国末期秦纵横,六国混战燕难行

战国末期,六国先后灭亡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其中燕排在倒数第二位,可以说“唇已亡,齿正寒”。《荆轲刺秦王》开篇交代荆轲刺秦的背景,其言曰:“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从中看出,燕为小国,虎狼之秦早已眈眈相向,四国已灭,只剩燕齐,燕之处境,悲之至矣。然燕虽小国,岂能束手待擒,进而引出燕之救亡之计,但燕之救亡之计在秦纵横之背景下,焉能有所作为?知难而发壮为,国悲之气渐浓,愈加显出荆轲刺秦,悲壮之为气也!

二、看燕国计策:燕丹恐惧激荆卿,荆卿有待意气生

苏洵《六国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在这里,苏洵道出了一个对燕国极为残酷的事实:秦国之强大,燕国之弱小(智力孤危)战败而亡,情理之中。然燕毕竟是战国七雄之一,尽管弱小,尽管无助,但也不想束手待毙。因智力孤危,因燕太子丹恐惧,于是剑走偏锋,招刺客,刺秦王。但刺杀秦王,谈何容易!理性分析,单凭一个刺客,对抗一个强大的秦王,以挽救一个孤危之国,注定是一个悲剧。但对于荆轲来说,足够悲壮,也够悲情!事实上,就算刺杀了秦王,燕国也终免不了灭亡,只不过徒增悲情而已。燕太子丹,显然不够沉稳,也没有荆轲的睿智,他缺乏周全的谋略,其急于求成的性格、意气言语的刺激,更增加了荆轲此行的悲剧气氛。太子丹缺乏谋略智慧的意气表现:一是一任催促。荆轲“行而无信”,而不知道主动为荆轲刺秦做好准备,之后却是荆轲体谅燕太子丹,求取秦王赏金千斤之樊於期首。二是选人不当。

燕太子丹识人不准(选择秦武阳做荆轲副手),以致功败垂成。三是不解荆轲“顷之未发”。燕太子丹“迟之”,复请“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武阳”以刺激荆轲,待荆轲一表心迹“何太子之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

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太子竟不做挽留,客未至而“遂发”!悲剧之发生,已伏其中矣。

荆轲此行,悲壮之为气也!

三、看送别气氛:太子宾客衣冠白,击筑和歌慷慨声

荆轲刺秦,于燕而言,国之大事!送行之礼节,亦不可少。本应该壮行,一出行而必胜归来,但看看送别气氛之悲情,似乎在为结局做注脚!其悲情表现:

其一,送行日,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表面上看似乎是“哀兵必胜”,实质上是“有去无回”,置荆卿于死地也,其中悲情,荆轲最明。

其二,好友高渐离击筑送行,荆轲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击筑和歌,为何能让士“垂泪涕泣”、“瞋目,发尽上指冠”,盖其皆知事之悲情也。最终,荆轲无助而决绝的“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已行,悲壮之为气也,震烁古今。

四、看刺客表现:武阳色变难大任,荆轲八创笑不成

因为前因,可预知后果,荆轲刺秦,伏笔已埋,结果早定,只是过程会有变数,但荆轲之悲情、之悲壮之气难以易也。其悲情表现:

其一、秦武阳色变振恐。既至秦,遗宠臣,使言于秦王;秦王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对荆轲来说,计划的起始程序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然秦武阳色变振恐,险些坏了大事,所幸荆轲够沉稳机智,但却暴露了秦舞阳在荆轲持匕首刺秦王的实际过程中,指望不上。事情发展恰恰如此,后文根本不提秦武阳,足见荆轲之孤,刺秦之悲。

其二、荆轲八创笑不成。荆轲显然不是传说的侠客,一击不中;同时也低估了秦王,秦王终于把剑拔出,一剑砍断荆轲左大腿。尽管荆轲尽力将匕首掷向秦王,不中,秦王复击荆轲,荆轲被八创,仍倚柱笑,箕踞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此中看出,荆轲绝非是一个鲁莽的刺客,然其欠远谋却为其写下了一个悲情有充溢着悲壮之气的感叹号!

五、看刺秦结局: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平

荆轲终究被斩,以行动践行诀别之言;荆轲虽事未成,亦让秦王目眩良久。苏洵《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荆轲的悲情,此时,已不是他个人的悲情,而是一个国家的悲情了!乱世造英雄,而荆轲注定是一个悲情英雄,悲壮之为气也,天地动容!

我看荆轲刺秦王 篇3

人生,似一首歌。始以前奏、渐入、高潮、终以平淡。也有一些人把高潮部分安排在歌曲的尾声,让他的一生在高潮时升华,彻底地爆发,绽放,在世间久久地回荡……

荆轲的一生,便是这样一首歌、一曲千古绝唱。

这首歌,深邃,充满着灵魂。聪慧的人懂得如何安排歌曲的音符。荆轲,太子丹之客,知道主人报仇心切。刺秦,危机重重,但他还是接唱了下去——他洞悉主人的心思,“欲报见陵之耻又不忍伤长者之意”。他有太子丹没有的大局思想,当机立断,私说樊於期献首,终得烈士头。表面抗辞,实忠于主。如果太子丹有过分的催促,那他也许可以是荆轲的知音。

这歌曲,势如破竹,一去不复返。一首曲,从拨动琴弦的那一刻起,它就要继续——直至曲终人散。他毫不犹豫,像一匹冲锋陷阵的战马,四蹄无悔地背负着身后家园的安危。我想,再也不能听到荆轲的送别曲了。那该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啊?不知当时日在何方,不知是阴晴,还是雨雪,天地相接的尽头可否有异相……只知易水边上,一曲绝唱正在形成,升腾,死亡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荆轲在歌唱,他在通向死神的路上歌唱!唱一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唱一出无所畏惧的一身正义!他的歌声可以在黄泉路上回荡,荆轲可以说是“出离勇敢”了。我顿时觉得手中的笔软弱无力,脑海里乏于言辞,在温柔的灯光下,竞无法榨出一个贴切的词语去描述当时一个从容赴死的身影!

这曲调,始终如一,一气呵成。荆轲,大义凛然地踏上刺秦之路,同样大义凛然地死在刺秦的殿上。他死前的姿势很不雅,断了一腿,满身血染,力气全无,一脚张开,倚着冰凉的铜柱,死在同样冰冷的秦地。试想,如果可以选择“死的姿势”,绝对没人会愿意这样死去。荆轲,他,此刻,已不是一个人;或者说,他已超脱了人的怯懦,超脱了对死的恐惧。此刻,他已化为一首歌,一首神圣的歌,将对敌人的怒骂化为最后的一句歌词。

秦廷一刺,惊心动魄。荆轲的死,摄人魂魄。悲壮的音符激荡在咸阳宫,复仇的声波几乎穿透了秦廷的每一片瓦砾,以至秦王竞“目眩良久”。后世会记住“千古一帝”秦始皇,也会在提及秦皇时,遥忆起那么一位曾甘冒?舀天之险奋死刺王的人—荆轲,“惊歌”,一曲惊世的歌。

风依旧萧萧,易水还寒,青山仍在,只是,壮士一去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篇4

1.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通过阅读原文,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独特之处,正确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

3.理解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重点:

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分析重点人物形象,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方法:点拨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打开课本,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汉画像砖《荆轲刺秦》。哪位同学能简单地说明一下这幅画?(注:让同学提出一系列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学习。)

(1)荆轲刺秦发生在什么背景之下?

(2)樊於期是何许人也?他的头怎么成了荆轲进献秦王的礼物?

(3)荆轲见秦王,除了樊於期的头,还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条件都满足了吗?

(4)除了画面上的四个人,课本中还提到了哪些人物?

(5)秦舞阳为什么会在秦王面前“卜”?“卜”是何意?(“卜”似为“仆”的通假字,仆者,顿也。朱骏声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

(6)汉画像砖《荆轲刺秦》反映的是故事的高潮部分,那么其结局是什么?

(二)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战国策·燕策三》,公元前227年,秦统一天下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应对秦国进攻,同时报自己在秦国为质时的耻辱,想派勇士生劫秦王;如不成,则刺杀秦王,趁其国内大乱,联合其他国家攻破秦国。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标注读音。

速读文章,请同学复述文章大意并划分层次。

明确:开端(1—2):行刺缘起发展(3—9):行刺准备。

高潮(10—17):廷刺秦王结局(18):荆轲被斩。

(四)研读课文,分析形象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荆轲刺秦是在怎样的形式下发生的?(你能否用原文回答?)

荆轲提出的行刺计划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1)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2)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3)具有不凡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荆轲以何借口劝说樊於期慷慨赴死?

(2)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二人什么样的性格?

(3)齐读“易水送别”一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1)动之以情,从仇恨入手,说出秦王实施暴政、不得人心,借此引出樊将军和秦王不共戴天的仇恨;晓之以理,一举两得,既能报仇又能解燕国之危;告知以谋,在成功引起樊将军的关注后,将计划全部告知樊将军,让其心甘情愿献出生命。在劝说过程中,言辞逐层递进,层层深入。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胆大心细、老于心计、擅长辞令的人。而樊将军则是一个刚烈勇武的武将形象。

(2)荆轲因助手未至,而被太子怀疑。对荆轲这样的侠士来说,这种不信任无异于侮辱。于是荆轲忍无可忍,怒斥太子,显出其刚强的性格。而太子生性多疑,其浮躁多疑的特点表露无遗。二人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3)重点描写:如在太子丹、秦舞阳、高渐离及送别的众多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荆轲。全面描写:如送别时所有人的神态、样貌均有涉及。情景结合:如在送别时加入景物描写“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特点鲜明:如送别时的服饰描写,白衣冠。

总结:“易水送别”是行刺前的一个小高潮。在送别时,太子及宾客皆穿白衣送至易水之上,生离死别即将上演。一曲高歌由“变徵之声”转为“慷慨羽声”,悲壮高昂。送别之景,纵过千年亦历历在目,不断激励着古往今来诸多志士义无反顾、慷慨赴死。这一场面中,既有全景概述,又有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二者交替展开,让人犹如身临其境,画面感十足。

齐背“易水送别”一段。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荆轲刺秦王》这一课。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行刺的原因和必要准备,重点赏析了易水诀别这一部分的描写,请大家将这一段有感情的背诵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本文的高潮部分——廷刺秦王。请大家回去做好预习。

课后作业

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5

《战国策》

一、导入:

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隋书·地理志》云:“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

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图史者往往皆是。” 古老的燕赵文化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

(古代的“燕赵”之地,既包括现在的河北省,还包括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荆轲、豫让、高渐离,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成为燕赵豪侠锄强扶弱、视死如归的性格写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荆轲慷概悲歌的情怀。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3、认识荆轲锄强扶弱、重诺守信的精神内核。

三、梳理文脉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故事围绕“刺”展开

开端——行刺原因

秦大兵压境

燕危如累卵 发展——行刺准备

准备匕首

配备助手

怒斥太子

准备地图

易水诀别

求取信物

(待客同行)高潮——廷刺秦王

厚遗蒙嘉

顾笑武阳

秦廷搏击

倚柱笑骂 结局——行刺失败

荆轲被斩

三、分析人物形象

(过渡:通过对文脉的梳理,我们看到围绕着一个“刺”字,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展现在我们面前,人物的性格也随之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补充】对《战国策》的评价

《战国策》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的文学成就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全书通过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做了鲜明生动的描绘。

【学习方式——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 【提示——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

1、荆轲

(1)语言: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2)动作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荆轲逐秦王,„„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3)神态

荆轲怒,叱太子 荆轲顾笑武阳 倚柱而笑(荆轲:智勇双全、深谋远虑、果敢勇决、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工于心计、能言善辩、刚直不阿、秉性刚烈、不畏强权、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2、太子丹

(1)语言: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2)动作: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太子丹:犹豫、仁慈、浮躁多疑、目光短浅、心胸狭隘。)

3、樊於期

(1)语言:

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2)动作: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遂自刎。(樊於期:热肚直肠义勇刚烈。)

4、秦王

(1)语言

起,取武阳所持图!(2)动作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秦王还柱而走„„遂拔以击荆轲„„秦王复击轲(3)神态: 卒惶急不知所为

(秦王:利令智昏,惊慌失措,心狠手辣。)

明确:作者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方法刻画人物。同时,作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

【补充】对比手法的运用: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群臣惊愕,尽失其度,秦王卒惶急不知所为,目眩良久与荆轲的威武壮烈形成对比。

四、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学习方式——全班共同研讨】

1、有人认为荆轲刺秦是“士为知己者死”,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二人是什么关系?君臣?朋友?)

11、荆轲“留待远客”的时候太子丹是什么态度和反应呢?” ——“迟之”“疑其有改悔”,并且用“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变相的逼迫荆轲快点动身。

22、太子丹了解荆轲吗? ——显然不了解。

33、二人能算知己吗? ——不能算

44、大家看文中第二段描写的太子丹对荆轲态度和说话的语气。作者用了‘请’‘侍’‘足下’等词语。大家思考一下有君主对臣子这样客气恭敬的吗?所以说二人既非君臣,更算不上知己,倒像是主与客的关系。主人有求于客,所以把客人请来好吃好喝地招待,然后再说出自己的请求,希望客人能够给予帮助。这就叫‘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因此太子丹对荆轲不是有恩,根本就是在利用。所以大家也就能理解当荆轲迟迟不动身时太子丹的态度了。

55、我们再来看面对太子的怀疑的时候,荆轲为什么会‘怒’呢?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荆轲从来都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人,为什么他会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请辞决’呢?是什么令荆轲如此的不理智?”

是侮辱,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

是荆轲的尊严受到了侮辱,他才会冲冠一怒。由此才会上演了易水诀别这悲壮的一幕,也许也间接地导致了荆轲刺秦的失败。

66、既然太子怀疑荆轲,那么荆轲为什么还要替太子丹完成刺秦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

因为他答应了田光,答应了太子,他要兑现自己的诺言。荆轲的大义绝对不是豫让式的‘士为知己者死’,而是锄强扶弱的精神,重诺守信的原则,这些才是荆轲的精神内核。他用自己的生命兑现诺言,用自己的鲜血捍卫尊严。

2、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评价其“名垂后世”,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战国后期,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迫切渴望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建立一个统一安定的国家。因而,秦统一天下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而对统一天下起着重要作用的秦始皇,我们也应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

从对侵略者的反抗,代表被压迫人民的利益这个角度看,又应充分肯定荆轲的行动。统一天下的主要形式是兼并战争,而这种战争充满了掠夺性和破坏性,因而,给被兼并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如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就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人,而亡者大多是农民。在战争中,“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之为臣妾。”(《战国策•秦策》)战败国则对战胜国还要徼纳贡赋,人民承担着更重的负担。因此,对于秦国的兼并,六国人民往往是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进行坚决的抵制。

荆轲刺秦王 篇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选文《荆轲刺秦王》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荆轲的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战国策》写荆轲写得沉雄悲壮,叙事中有着很强烈的抒情笔触。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引导学生学习时应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材料,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注意对背景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以更好地全面地把握文本。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确定

教学目标:1.赏析重点语段“易水送别” 的场面描写和“秦廷行刺”的动作描写。2.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进行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荆轲的侠士行为。教学重点:赏析重点语段“易水送别” 的场面描写和“秦廷行刺”的动作描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进行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荆轲的侠士行为。

三、教学过程及策略

(一)教学导入

问题设计1:(师背诵“易水送别”一段)老师背诵的是哪个情节?问题设计2:请同学们回顾本文的主要情节有哪些?问题设计3:在这些情节中老师认为“易水送别”这一段非常精彩,这一段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问题明确1:易水送别。问题明确2:狼烟四起、义士请缨、易水送别、秦廷行刺、壮士殒命。(或: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或:行刺缘起、行刺准备(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易水送别)、廷刺秦王(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而笑)、荆轲被斩。问题明确3:悲凉、感伤、悲壮。

(二)赏析“易水送别”

问题设计1: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悲壮”的?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问题设计2:本段是怎样来写音乐的?有何妙用?问题设计3:“变徵之声”“慷慨羽声” “徵、羽”是古时音乐声调的分类,其声调如何?

问题明确1:师引导学生本着这样的思路:在何地送?环境如何?送谁?都谁来送?送别者衣着、肖像怎样?送别时心情如何?此情此景适合什么样的音乐?文中是怎样描写音乐的?有何妙处?(学生可能会从以下方面来回答)

环境——通过环境来写其悲壮。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句中“萧萧” 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诗还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寒” 一语双关,表面上写天气的寒冷,点明了时间、环境。实则写人物内心的凄楚、悲壮。整句话,暗示时间为秋季,渲染了一种萧索、悲凉、肃杀的氛围。另外,诗句中带有“寒”字的有很多,与本诗句作对比。表现自然环境之寒冷——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唐代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语双关,既写自然,也暗含心境——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地点——送别地点选择在“易水之上”。以水浩浩荡荡流逝一去不返之状来暗指荆轲此去的一去不复返。“水”的这一特点,还能从其它诗句中找到佐证。如孔子《论语》中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就很好地表现出了古人写水的这一寓意。

人物肖像——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集体穿白色的衣服,风俗上往往是祭拜死者。在此的用意是“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如“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师可拓展岳飞《满江红》进行阅读分析。

音乐——回顾发生在汉朝的“垓下之围”那段历史,体会音乐的魅力和威力。

项羽和刘邦两军交战于垓下时,项羽军被包围,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刘邦的大将军韩信为瓦解对方的军心,就叫士兵们唱起了楚歌,因为楚兵大部分离家已久,早就厌倦了连年征战的日子。听到有人唱起了故乡歌曲,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项羽看大势已去,无计可施,对他的爱妾虞姬唱出千古名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歌或许动摇人心,但此歌一出,方才尽泄项羽途穷气短、回天无力的心机。于是虞姬回唱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剑自刎而死。后来项羽逃到乌江边,面对滔滔的江水,仰天长叹道:“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亦拔剑自刎。

问题明确2: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问题明确3:“徵声”悲凉,“羽声”激愤。唱出生离死别的苦情,为整个场面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悲凉激愤充溢于每个送别者的心中,送行者和被送者的情绪,相互感染,如风水相激,令人悲恸交加,涕泗横流。易水送别乃一首悲壮的赞歌。

师要求学生们带着理解和敬仰再读此段。一生诵读,其余生以桌为筑,敲击唱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师总结过渡:秋风瑟瑟,易水汤汤,荆轲高歌驾车绝尘而去,此一去结果如何?我们从以下文段中来寻找答案——13—17段。

(三)赏析“秦廷行刺”

问题设计1:作者在文本13—17段中,设置了几个环节?问题设计2:在这几个环节中,哪个环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问题设计3: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呢?

问题明确1:武阳振恐、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廷刺秦王、倚柱而笑。问题明确2:廷刺秦王,写出了场面的紧张、激烈、惊心动魄。问题明确3:主要通过动作描写、侧面描写来展现的。其中动作描写中一些动词用的好,层次分明。如荆轲的动作:“取—奉—发—把—持—揕—逐—提”。“把、持、揕”表明荆轲的机智、敏捷;“逐、提” 表明荆轲的勇武,虽主动进攻未遂,但仍进行最后一刺,努力顽强并执着。秦王的动作:“惊—引—起—拔—走—击”。“惊”表明其惊慌失措;“拔、走、击”表明其机智,由慌乱转为有效反击。侧面描写中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直接的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写出了刺杀场面的紧张与激烈,但不管是写廷刺秦王的惊心动魄,还是写易水送别的悲壮凄美,作者只是想要借此突现荆轲重义轻生、舍身为国、临危不乱、威武壮烈的主导性格和英雄气概。

(四)拓展迁移 自主探究

问题设计1:荆轲用自己的行为,演绎了一段传奇,完成了凄美的谢幕。对荆轲的评价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同学们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荆轲的看法。问题设计2:赏析这两大情节,我们感受到了送别的悲壮,行为的激烈,场面的惊心动魄。作为文言叙事散文,本文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明确1:侠士、勇士、斗士、武士言之成理即可。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历史上有些人持否定态度。如北宋的苏洵非议荆轲之行就认为:“始速祸焉”。 朱熹也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许多评者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理解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问题明确2: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人物的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侧面描写。

(五)学以致用 写作提升

问题设计:请同学们尽量依照原文,并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作结,再现情境,150字左右。问题明确:生展示成果,师生评价。师展示下水例文:

西风萧瑟,苍穹阴沉,荆轲在易水边驻足,撩起白衣裳摆,长叹一声,高声道,渐离呢?咱们再饮一回!没有回答,取而代之是苍凉的筑声,高渐离盘膝坐在人群背后,闭眼击筑,竟似痴了一般。变徵之声,何其悲凉,慷慨羽声,何其激愤。音乐由弱至强,由低至高,人物由“垂泪涕泣”至怒发冲冠,情绪由凄楚悲凉至慷慨悲壮,生离死别化作同仇敌忾。翻身上马,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作者通联:周健,辽宁大连教育学院;王文娟,辽宁大连市第五中学]

荆轲刺秦王 篇7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课本给此段文字作了两处注释: 一是 “持千金之 资币物 ”, 注释为 “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币,礼品”。 二是“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注释为“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第二处注释中“中庶子”的释义错误,已有多篇文章论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第一处注释中的“资币物”具体何意,课本并未给详细的注释。“资币物”从译文看是概括地解释为“礼物”,从宽泛的意译角度而言,把“资币物”解释为“礼物”并无错误,只是失之简略。如果我们要深究一番,那么“资币物”具体又作何解呢?

笔者在查阅过程中发现,对“资币物”有两种较为典型的解释,但个人认为都有值得商榷之处,故而将自己的一点思考阐述如下。

一种解释是,“币”为“购买” 义,“币物”即“购买礼物” (“资” 即钱财,因无异义故略而不论),此说多见于网络论坛,但“币”并无 “购买”之义,若说是临时活用也是孤例,并不足信;且“持千金之资” 到了秦国再买礼物送人还不如就用 “千金之资”直接送人来得简便,何必多此一举,故而亦不太合常理。

另一种解释见于佘蜀强老师的一篇文章 (《“持千金之资币物”作何解?》,《语文月刊》 2011年第2期),文章认为“币”为“赠送”义,“物” 即 “ 人 ”, “ 持千金之 资币物 ” 即 “拿着价值千金的物品送人”。此说亦为孤例,难以服人;而且这样理解整个句子会显得累赘:“拿着价值千金的物品送人”,“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 中庶子蒙 嘉 ”———后半句 “ 遗 ” 已表 “ 赠送 ”, 前半句再 来 “币”表“赠送”,原作者叙事当不至于如此累赘,真要如此还不及“持千金之资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来得畅快简明。

以上两说,皆难让人信服。

笔者查阅发现,“币物”一词在古代史书中是较为常见的。如:

“大王广地宁邑,诸侯皆贺,敝邑寡君亦窃嘉之,不敢宁居,使下臣奉其币物三至王廷,而使不得通 。”(《战国策·赵策四》)

“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覆案致重罪, 以激怒令赎,复求使。” (《史记·大宛列传》)

“乃遣使岁十余辈,出此初郡, 皆复闭昆 明 , 为所杀 , 夺币物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在以上例句中,“币物”无疑皆为名词,都与使臣出使有关,是出使时携带的礼物,与“持千金之资币物”一句中的“币物”基本相同。

在 《周礼·天官·大宰》 中有“九贡”之说:“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九贡” 即九类进贡的物品。“币”的本义即古人作为礼物的丝织品, 《说文》 即直接解释为“帛也”;“币贡”郑玄注为“玉马皮帛也”,所指未仅限于丝织品,但丝织品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物”即方物特产,“物贡”郑玄注为“杂物鱼盐橘柚”,相当于今天所谓的土特产,所指较为宽泛。后世使者出行携带的“币物”当是由“九贡”中的“币贡”“物贡” 演化而来,意义逐渐泛化了。

荆轲刺秦王 篇8

近期教研室推出了“语文即我”系列活动,我用《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上了一节研讨课。课堂实录如下。

一、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有多少同学听说过荆轲?

同学们回答问题后,教师点出:在中国,荆轲刺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最终荆轲以行刺失败为故事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

出示投影: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左思《咏史八首·荆轲》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陶渊明《咏荆轲》)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龚自珍《己亥杂诗》)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洵《六国论》)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柳宗元《咏荆轲》)

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朱熹)

关于荆轲,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教师带领学生读读这些历代评价荆轲的诗句,然后一起翻译、理解评价的意思。

师:你对这些评价有何高见?你赞同或者反对哪一种评价,请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交流8分钟)

生1:我不赞同朱熹说的“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荆轲不是匹夫之勇,他有智谋。第一刺秦的计策是他提出的,说明他有谋略;第二用言辞打动樊於期使他献出自己的头,说明他善言辞;第三在秦宫中,秦舞阳色变,而荆轲帮他掩饰过去,说明他沉着冷静。这样的一个人不可能是逞匹夫之勇的人。

师:非常好。条理清楚,理由充分。

生2:“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这句,是对荆轲侠义精神的赞美。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侠”的,荆轲的“侠”的精神体现在哪里?

生2:他去刺杀秦王,非常勇敢。

师:仅仅勇敢就可以成为“侠”了吗?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荆轲甘愿冒死入虎狼之强秦,刺杀秦王,其中报答太子丹知遇之恩的因素是无可否认的,直到临死他还念念不忘“必得约契以报太子”。然而,能否把荆轲刺秦王的行动的意义局限于此呢?当然不能。太子丹初见荆轲时,是希望荆轲为挽救燕国之将亡,反抗暴秦之兼并而出力的。荆轲当时的回答是:“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这说明荆轲主要是想报效燕国的。后来荆轲激励樊于期自刎献首时说,他会刺秦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也说明荆轲主要还是从国事来考虑的。所以他的身上体现的“侠”是为国为民的精神。

生3:我赞同柳宗元的评价: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他刚开始答应刺杀秦王时非常果断。(教师打断,果断吗?)不是,有点犹豫但是答应了,答应之后,让樊於期献出人头,易水送别,但到了刺杀秦王时,却退缩了,犹豫了,以至于刺杀失败。

师:嗯,能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够勇敢了,但是“愚”体现在哪里?

生3:他刺秦的方法鲁莽,加上武艺不高,刺秦失败,没有完成任务。

师:他的“愚”究竟指什么?

生3:行刺的过程摇摆不定,又想刺杀又想生劫,招致失败,死亡前说:“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行刺的目的不明,所以说他是愚蠢的。

师: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报”有报效、报答的意思,那么读完全文以后,你认为荆轲之死是属于“士为知己者死”吗?

生3:不是。太子丹不能算是知己。田光推荐荆轲后,仅用骏马美女美食相待,简单的一种利益交换,在荆轲迟迟不出发的情况下,反复催促,并说出一些不合适的话来,始终没有信任荆轲,何谈知己。荆轲只是他的一个筹码。

师:荆轲和秦国并无国仇家恨,为什么要选择刺秦?刺秦的意义何在?

师:荆轲其实只是一个谋士,而不是剑客。他深沉有谋略,为人慷慨侠义。但他也有缺点,剑术不精,沉溺酒色,偶尔也会意气用事,有时过于优柔寡断。荆轲的每一步都是被迫的,田光之死迫使他见太子丹,太子丹的苦苦哀求迫使他答应,太子丹的催促迫使他找樊於期并迫使樊於期自杀,太子丹的再次催促进而表达了不信任,迫使他草率出发。所以说他刺秦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报知己田光,有报太子丹的盛情,或许还有作为一个普通人面对秦国马上攻灭六国的义愤,但不要提高到为国为民这一高度,那太高大了。

出示投影:

北师大中文系教授韩兆琦认为:“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勇士,他刺秦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也是他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的最后一搏。他与燕国不沾亲带故,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史学家张大可更是以“反暴”一词来诠释荆轲的行为。“太子丹开始并没有重用荆轲,甚至后来让他去刺秦,也没有完全理解和信任他。”韩兆琦解释说,“所以,荆轲并非要‘为知己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抗暴之心。”

北大历史系教授、秦汉史专家张传玺说:“荆轲处在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他被一种‘义’的观念所驱使,虽然他的确勇敢,但他的‘义’毕竟是个人的小‘义’,而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才是大‘义’。因此我认为不必要把他拔高到英雄人物的高度。”

师:你如何理解荆轲的“义”?

生3:我个人认为:什么是勇士、英雄?不是那些以武力、铁血称颂的人,而是那种明知道走下去可能会牺牲也决不退缩的精神。这应该算作“义”,值得赞颂。

师:很好,这种精神值得赞颂。无论如何,荆轲算是死得其所了。借用司马迁的评价送给我们同学:“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人生在世,就应该不违背自己的志向,努力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教后反思:

本节课定位于挖掘学生难以理解到的、很容易忽略的内容。在这之前,备课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读了《刺客列传》和相关的很多评论,刚开始,自己以为已经读懂荆轲了,后来再次翻阅文本,发现又疑惑了,荆轲究竟是什么人?于是我就把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设计为“荆轲形象探讨和荆轲行为的意义评价”,目标定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问题设计上,原来设计为“你认为荆轲是什么样的人”,但是这个问题的缺点是:学生回答时会罗列人物性格,不能形成突出鲜明的观点。所以后来把问题改为通过前人对荆轲的评价来切入,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针对性更强,可以达到交流讨论的教学目的,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这个目的基本达到了。

本堂课有以下几点遗憾:

第一,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除了三位同学外,其他同学的思维深度明显不够,回答问题还是流于文本表面。原因可能是给的材料过多,干扰了学生的思考,对评价的探讨不够。

第二,在探讨问题时,对荆轲的形象分析不足。课堂在学生回答问题有些偏离时,应该多向荆轲的性格这一方向引导,否则不足以展示出荆轲性格。

第三,备课时很多内容能够体现出荆轲的性格,但是课堂上没有能够展示出来,导致深挖文本这一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

本堂课属于一堂生成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学生的回答并不完美,有时是由于问题设计不够合理。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递性,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地发散开来。

结合选本《<史记>选读》来看,本课教学重点应该是既重基础又重人文。传统教学手段中的朗读、识记等环节不能轻易舍弃,要让学生积累必要的实词、虚词,掌握必要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在重基础性的同时,要适当偏向于人文性的探讨,通过合作探究,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品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谁才是荆轲刺秦失败的罪魁祸首 篇9

古语说知人才能善任,太子显然不是一个有识人之智的领导者,刺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荆轲助手的选择。选择秦舞阳,是因为他“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这样的表现在太子眼中是“勇士”,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在进入秦廷时,“秦舞阳色变振恐”,以至于秦国“群臣怪之”,要不是荆轲镇定从容地以“北方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来化解,恐怕连靠近秦王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刺秦?而且当荆轲已经在大殿上开始刺杀秦王时,秦舞阳竟然没有任何行动来策应支援荆轲。如果秦舞阳在“秦王方环柱而走”时,能上前包抄秦王,助荆轲一臂之力,或许刺秦就能成功;即便距离太远不能上前,秦舞阳也可以在大殿上制造混乱,吸引秦国群臣注意力,让他们自顾不暇,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秦国群臣“以手共搏荆轲”的场面。荆轲即便再英勇,也无法应付大殿之上秦国群臣的干扰和偷袭。太子没有一双慧眼,错把秦舞阳的残暴当成勇敢,既没有体察到他怯于公战的内心,又被他勇于私斗的表象所迷惑,选择这样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人作为荆轲刺秦的助手,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太子在策划刺秦时曾问计于田光后,可事后却又对田光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当初是太子主动向田光求教问计,如果觉得田光不是可以托付之人,大可不必问计于他,既已主动向人袒露心思,却又担心对方泄密,那当初又何必多此一举。太子做事狐疑不决,心胸狭隘可见一斑。所以田光听后是“俯而笑”,甚至在推荐荆轲之后以死来“明不言也”。如果说和田光相交不深,所以太子才有戒备之心是情有可原的话,那太子对待荆轲的表现则足以让人寒心。

太子与荆轲初次见面,便把关系燕之命运的重任托付给荆轲,与人交浅而言深,这不是相见恨晚而是病急乱投医。等荆轲许诺后,太子虽“尊为上卿,舍上舍”,甚至是“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其所欲”,可惜这些只是“以顺其意”的利用,并非出自内心的礼贤下士,何况是在荆轲受命之后,这些礼遇不过是太子为实现自己的刺秦目的在荆轲献出生命之前的一种赎罪行为。而且从前文对秦舞阳的分析来看,太子始终都没有信任荆轲,所以选秦舞阳做荆轲的助手更多的是对荆轲的监视,而不是作为荆轲刺秦的有力助手。不知是不是在出发前已经感觉到秦舞阳的不靠谱,所以荆轲在出发前“有所待,欲与之俱”,只是“其人居远未来”,于是太子便“迟之,疑其改悔”,甚至说“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这样的话。按照道理,太子和荆轲的相处已非一朝一夕,应该对荆轲充分信任,可直到荆轲出发前夕,太子都是以己之量度人之心。这句话不仅是对将要舍生忘死的荆轲的人格侮辱,更直接导致了荆轲的负气出发。如果太子能少安勿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让荆轲等来自己的朋友一起执行刺秦的计划,或许历史就会改写。可惜太子没有这样的胸襟和度量,他的躁而多疑、谋事不周只是让刺秦的故事平添了几份无奈和悲怆。

《史记》中记载太子的计划是“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这个看似完美的行刺计划,却在行刺方式上却存在着先天不足。因为从常理来说,趁其不备直接刺杀对方成功率更高,如果劫持不遂后再去刺杀,最有利的刺杀时机已经稍纵即逝了,胡三省评说:“燕丹于礼致荆轲之初,画两端之策;荆轲守其初说,所以事不成”,把刺秦失败的矛头直指太子的“画两端之策”。就算荆轲真的能抓住秦王,逼迫秦王答应归还诸侯被侵占的土地,那么接下来他们该怎么离开秦国?一直挟持着秦王既不符合情理也不现实,如果在得到允诺以后就放了秦王,秦王反悔怎么办?

太子安排的行刺方式是如此一厢情愿又不切实际,想让荆轲效仿当年曹沫挟持齐桓公的故事,却不知时移世易,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第一,曹沫当年挟持齐桓公的地方在柯邑,那是鲁国的领土,而荆轲却是要到千里之外远离燕国的秦国去行刺;第二,曹沫当年挟持齐桓公的场合是在诸侯会盟的大会上,齐桓公是在诸侯众目睽睽之下允诺的,即使后来齐桓公后来想反悔,也因为顾忌失信于诸侯而作罢,而荆轲的刺秦活动却没有一个其他诸侯国的旁观者或见证者;第三,曹沫的成功是有他特定的历史条件的。春秋初期,周室衰微,齐国虽强,但也还要借尊王的口号来会盟诸侯,只能做到一匡天下而无法一统天下。可是到了战国末期,只剩下战国七雄,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在这时却生搬硬套地模仿曹沫,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太子向他的太傅鞠武询问刺秦之计时,鞠武说:“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知徒莫若师,不知鞠武是不是已经从太子的性格缺陷中看到了刺秦结局。千百年来,我们都被荆轲刺秦的悲壮和惨烈所震撼,却忽视了刺秦失败的真正罪魁祸首就是策划这次行动的太子燕丹。

摘要:荆轲只是这场刺秦活动的幕前实施者,作为整个刺秦活动的幕后策划者和指挥者,太子燕丹既没有识人之智,也没有用人之量,更没有自知之明,整个刺秦活动固然悲壮,却更像一场闹剧。他才是刺秦失败的罪魁祸首。

简析荆轲的心路历程 篇10

个体生命与社会生活的深深契合, 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生命意识和人格关照。个人所创造的价值往往主要以赢得的社会意义来衡量。而在荆轲所处的战国时代, 是一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日趋完备的时代, 其中, 士文化是一个突出的亮点。各国养士成风, 也已形成“士为知己者死”的传统观念。《孟子·告子上》中讲到, “生, 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 两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杀身成人, 舍生取仁”是当时仁人志士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价值认同。那时人们所倡导的“义”是指一种与“利”相对的一种价值观, 正如孔子所言,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在《史记》中, 司马迁对荆轲的义举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赞扬, “荆轲刺秦王, 命丧而事败, 虽败犹荣, 虽死犹生。”在那个时代, 标榜舍生取义的人生向度是主流价值取向。然而, 在面对放弃生存的挑战时, 揭去“义”的表皮, 我们却也能隐约地觉察到人性的某种存在。

下文就将结合《荆轲刺秦王》的文本, 对荆轲的心路历程进行有效地梳理, 更为客观地分析荆轲徘徊于“情”与“理”之间的内心冲突, 从而更为真实地展现一个英雄诞生的过程。

公元前二二八年, 秦将王翦大举攻赵, 活捉赵王迁。王翦乘胜引兵北上, 屯于易水之南, 准备攻燕。燕国君臣上下为此惶惶不可终日。面对太子丹的请求, 荆轲的回答诚恳而坚决, “微太子言, 臣愿得而谒之”, 在“士为知己者死”的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 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 “愿得而谒之”可以说是当时场景下荆轲的本能反应。如果说此时的荆轲还未体察到刺杀这项任务背后的代价, 但当目睹樊於期自刎于眼前, 太子浮尸而哭时, 我想他的内心是有着震动和怀疑的, 起码他会发觉刺杀秦王并没有口头上答应太子丹的请求那么简单。然而, 言而有信是一个侠客最基本的人生信条, 他不会反悔也不能反悔。

当一切准备妥当, 该踏上征途时, 荆轲为何迟迟不动身却要等自己的一位友人呢?太子丹怀疑荆轲临阵却步想要反悔, 而在我看来, 荆轲是在为能够凯旋做最后一次的争取, 不管他等的人具体是谁, 在他等待的背后是对行动成功的渴求、是对生的渴望。虽然, 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那份坚守, 固然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出于对生存的留恋, 他还是希望抓住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荆轲内心的波动, 身份尊贵的太子丹是难以感同身受的, 他只能站在谋划者的角度尽可能地督促其尽早完成任务。虽然荆轲将太子丹视为知己、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然而地位等级的差距势必造成彼此信任程度的不对等。并且这种信任的不对等, 荆轲在等待其友人时还未清醒地意识到。当时的他, 心无旁骛仍然只忠于他的内心。

在太子丹“日以尽矣, 荆卿岂无意哉”的一再逼问下, 荆轲才恍然意识到, 自己一直以来奉为知己的人实际上对自己还是不够信任的, 内心肯定是不无失落和怅惘的。此外,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怀疑的背后是对荆轲人格操守的贬损。因此, 荆轲的怒以及仓促辞绝更多的是对自身人格的维护与辩解。他用他的行动告知众人因为心有所守, 他绝不会当一个临阵脱逃的可怜虫。

易水之上, 荆轲引吭高歌, 使得在场的兵士皆为之动容。在这里与其说荆轲唱的是视死如归的壮美之歌不如说荆轲唱的是一曲生命挽歌。人之为人, 人格操守固然重要, 但对“生”的渴求并不会随着人格的提升与完善而日渐消解。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一直以来人们倾向于标榜为信仰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却往往忽视了生命于个人的可贵之处。当荆轲含泪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 这不仅仅唱出了“终已不顾”的决心, 更唱出了荆轲内心深处对“生”的留恋与不舍。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有时男儿的眼泪并不是软弱的表征, 而是绝决无畏背后对生命本能的眷恋与不舍。在反复细读《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 每当读及易水送别, 一部影视剧的某个片段却时常显现在脑海中。在一部名为《悬崖》的红色题材的热播剧中, 男主人公周乙是一名潜伏在哈尔滨的共产党特工, 为救出落入敌手的战友的女儿, 他放弃了与妻儿到苏联团聚的机会, 以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为掩护使得战友及其女儿脱离险境。剧中在周乙被执行枪决前, 周乙与其名义上的女儿见了最后一面。在这一幕中, 周乙, 一个一向沉着冷静的共党卧底, 却与女儿相拥而泣、泪流满面。剧中的周乙同样在“情”与“理”之间做出了坚定的选择, 那就是他愿意为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放弃自己的生命, 尽管他是那么地敬畏生命、那么地渴望与妻儿团聚。人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任何人面临生死抉择时都不会轻易地选择死亡。无论是荆轲还是周乙, 他们最后所作出的选择, 既是环境所迫, 又是主动选择;既是心甘情愿, 又是出于无奈。这种矛盾的对立方面, 集中反映于英雄的内心世界。而这种在矛盾的对立双方挣扎可以说是每个英雄人物诞生的必然炼狱过程。

在秦宫, 行刺暴露之际, 荆轲箕踞骂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 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契约以报太子也。”在某种程度上, 也是对自己思想矛盾的自我剖析。首先, 荆轲传达出了以死明志的意愿。不仅对秦王表现出对自己主上忠心不二, 也对燕丹表现出自己“言必信, 行必果, 诺必成”的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从这个方面来讲可谓是一石二鸟。再者, 这句话可以说是荆轲对自己灵魂的深深告慰。他在潜意识当中再一次强调, 生命对我而言固然宝贵, 但为了信守承诺“必得契约以报太子”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在这样的自我告慰下, 荆轲即对自我的人性本身有了一个交代, 同时也实现了当时仁人志士所追求的人格提升与完善, 纵然死得沉重, 却也走得轻松。

综合以上的分析,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 荆轲选择慷慨赴死, 并非是其乐死恶生, 而是因为心有所守。这种在“情”与“理” (即“生”与“义”) 之间的矛盾和挣扎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有轻重程度的不同, 没有“有无”的差别。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 首先是希望好好生活的普通人, 英雄的大义凛然不是与生俱来、性格所致, 只是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抉择而已。

对于《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 荆轲的形象分析是课文教学的重点, 希望通过对荆轲这个英雄形象的分析, 让学生领悟和感受到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 然而由于荆轲所处的年代距今太过久远, 如果只是空洞地说教, 就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以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荆轲的形象, 无形中拉近了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体认到英雄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关键是你坚守了什么舍弃了什么。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荆轲刺秦王课堂实录》, 《教学大参考》。

[2]贺根民:《荆轲形象的文学移位与道德人格的嬗变》, 《井冈山大学学报》, 2011, 32 (1) 。

[3]赵卫东:《荆轲形象悲剧意蕴的消解及史学价值的还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3, 21 (3) 。

荆轲刺秦为何失败 篇11

刺秦计划秘密地进行,除了一张敬献大片肥沃土地的地图,还需要一份更能讨秦王欢心的“礼物”,否则,无法近距离接近他。荆轲想到了秦王悬赏千金捉拿的秦国叛将樊于期,他正在燕国避难。荆轲亲自上门游说,请求他舍弃自己的生命,成就刺秦大业。被秦王害得家破人亡的樊将军为了复仇,也慷慨激昂地拔剑自刎,献出了宝贵的头颅。于是,樊将军的头颅盛放在密封的匣子里,剧毒匕首巧妙地藏在地图中。荆轲只等一位协助他刺秦的挚友来临,便携手启程。

然而,太子丹毕竟是贵族集团的代言人,他只是将荆轲当成自己利用的牺牲品,他怀疑荆轲的赤胆忠心,催促他赶紧动身,还说如果他再犹豫不决的话,就将派遣13岁就杀过人的鲁莽小子秦舞阳先行上路。太子丹的一席话,不啻是对侠义之士的莫大侮辱!沉稳刚毅的荆轲再也难以冷静,他先是气愤地呵斥了太子丹,接着怒气冲冲地仓促出发了。

此行的结果大家都已清楚:荆轲大义凛然,壮烈牺牲;秦王惊慌失措,侥幸逃命。对于刺秦的失败,多少人扼腕叹息。有人曾认定,荆轲的“剑术不精”,连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都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我也曾经对此说法深信不疑。

最近,重读《史记·刺客列传》和一些名家的有关文章,终于弄明白了荆轲失败的原因:一是仓促出阵,未能等到荆轲得力的助手抵达燕国,在太子丹的紧逼下,让有勇无谋的市井屠夫秦舞阳充当帮手,关键时刻表现畏缩,乱了阵脚;二是燕太子丹制定的刺秦方案有问题,他想仿效当年鲁国勇士曹沫,用一把尖刀威慑齐桓公的做法,让荆轲最好是挟持和胁迫秦王,勒令他答应退还各国诸侯的土地,如果不答应,再刺杀了事。正是这挟持和刺杀的抉择,那千钧一发之际的片刻犹豫,丧失了行刺的时机,留下了千古遗恨。

刺秦失败之我见 篇12

但我认为学生所说的并没有触及到刺秦失败的内核, 只是停留在表面。我认为刺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太子丹性格的弱点和他决策的失误。其实, 荆轲临死时已经对刺秦的失败有了清醒的认识。“轲自知事不就, 倚柱而笑, 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 以欲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可见荆轲深知优柔寡断断送了刺秦的良机。那么是谁给刺客荆轲下达的这样进退两难的命令呢?当然是雇主太子丹。太子丹曾避席顿首与荆轲谋曰:“诚得劫秦王, 使悉反诸侯侵地, 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则大善矣;则不可, 因而刺杀之。”可见, 生擒是上策, 刺杀是下策。再说荆轲, 他有很大的机会刺杀秦王:一距离足够近, 他展开地图, 秦王在其身边看图;二利刃在手得天独厚, 正是由于距离近, 所以秦王虽然佩剑但把没用拔剑的距离, 大臣们入殿之前都要“净身”, 不允许带任何兵器, 而荆轲只要用那焠有剧毒的利刃稍微刺伤秦王一点皮, 秦王则必死无疑。可见, 荆轲在行事时是完全秉承雇主的命令的, 是有所顾忌的, 不够果断, 结果连下策也未能保全。如果太子丹心狠一些, 直接下达的是“杀无赦”的命令, 我想秦王应该是必死无疑的了, 那么中国的古代史也要为之改写了。

而太子丹能下达这样的命令吗?答案是“不能”。性格决定命运。太子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缺乏隐忍的精神。“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故丹怨而亡归。”从中可见, 太子丹忍耐性不足, 小不忍则乱大谋。二不能顾全大局。这一点从他收留秦国缉拿的要犯樊於期的事上也可略见一斑。正像他的谋士蘜武所说:“连结一人之后交, 不顾国家之大害, 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三妇人之仁, 心慈手软。当荆轲提出拿樊於期的人头作出使的信物时, 太子丹则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愿足下更虑之!”四用人多疑。拜求田光, 送至门口还不忘戒曰:“丹所报, 先生所言者, 国之大事也, 愿先生勿泄也。”这致使节侠田光以死明志。对于刺秦大计不全面谋划而总怕荆轲反悔, 日日催促, 就连出行那日荆轲“待客与俱”的等待, 他仍然“疑其改悔”。据推测荆轲等的好友很可能是盖聂。盖聂的剑术应在荆轲之上, 到时双剑合并刺秦成功的胜算会更大些, 真是用人应不疑。五对敌手缺乏理性的分析, 天真幼稚。秦王嬴政是什么人物?秦国君王有着出尔反尔的传统:秦惠王瓦解齐楚联盟, 献土地六百里改为六里如此;秦昭王骗取和氏璧, 诱杀楚怀王亦然。秦王政在这样尔虞我诈的皇宫里耳濡目染会诚实守信到哪里去呢?说到无情, 太子丹最有发言权, “秦王政生于赵, 其少时与丹欢。及为秦王, 遇燕太子丹不善。”对于对自己有大恩的号称“仲父”的吕不韦, 他也是毫不留情地将其放逐, 并把他逼到死地而后快。而太子丹竟然妄想效仿曹沫, 劫持秦王逼其就范。即使荆轲顺利完成了太子丹所谓的上策, 像秦王这样言而无信, 无情无义的人会悉反诸侯侵地吗?即使答应也只不过是迫于情势的权宜之计, “六王毕, 四海一”的历史结局是不会改变的。倒不如一不做, 二不休, 下达个“杀无赦”的命令, 让荆轲毫无顾虑, 弄他个秦国大乱, 天下大乱, 这样历史将会怎样改写还真的不可得知。

上一篇:信息化项目下一篇:焊接方法的应用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