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024-09-13

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精选10篇)

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篇1

摘要:本文从分析当前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着手, 阐述了在当前各种思想混杂的情况下, 基层党组织如何才能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要求,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水平, 提高工作能力, 切实发挥好作用, 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关键词:党建,科学发展,基层党组织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加强学校的党组织建设, 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 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培养出“德智体美劳”五项全优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面向学生, 以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 基层党组织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做学生工作质量的高低。一直以来, 我们党对自身的能力建设水平的提高都是比较注重的, 尤其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的指示要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坚持“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尤其是在外来思想和本土腐朽思想的影响下, 如何建设好党组织, 发挥好党组织的作用, 是当前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的情况下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强化党组织作用, 就需要首先了解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一、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 政治核心作用体现不明显。

学校的工作也是在做人的教育转化工作, 尤其是在抓学生的思想工作、道德品质等方面, 教务工作也有着一定的比重, 导致很多学校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同志以及党员同志将学校的教务工作同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混淆起来, 单纯地认为都是在做人的工作, 只要教务工作做好了, 党的工作也就做好了, 只注重了细枝末节, 反而把基层党组织最主要的政治核心作用抛到了一边。

2. 履行基层党组织的职能还不到位。

学校, 尤其是高职类院校或者高校, 接触外界的各类信息较多, 年轻人的思维也不稳定, 很容易就会为外界的不良信息所影响, 如1989年“六四学潮”, 就是因为部分高校学生受到了外界不良信息的蛊惑, 学校的党组织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导致大量学生走上街头闹事。现在一些单位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有些党员缺少起码的政治热情和组织观念, 对党组织的活动不积极参与, 甚至消极应付, 极大地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

3. 党组织活动内容单调, 活动形式缺乏创新。

部分单位的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单调, 多以组织生活为主, 而组织生活又以学习文件和传达上级精神为主, 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单位的中心工作进行专题研讨, 使党员对组织活动缺乏兴趣。党组织活动缺乏活力, 形式也缺乏创新有被党员发展工作所代替的倾向, 一方面, 部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还停留在传统的读文件、读报纸上, 另一方面, 有的基层党组织出现了以娱乐活动代替教育活动的现象, 有组织生活娱乐化的倾向。除此之外, 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重发展轻培养的情况。

二、强化组织作用的发挥, 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1.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党建工作。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理念, 人要科学发展, 社会要科学发展, 世界也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同时它也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实质就是要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本质和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 根本要求就是统筹兼顾, 显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引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进理念, 科学发展观在众多的实践工作中展现了它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首先, 作为基层党组织, 认真学习和坚决执行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是确保政治上坚定的最有效的方法。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党的最基础、最广泛的工作, 与群众的联系也是最为紧密的, 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更好、更正确地引导好广大的群众。其次, 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念对于基层党组织开展日常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基层党组织也不例外。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呢?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 要以人为本, 把发展的基础要搞清楚, 发展是要靠人来发展的, 没有广大的党员和群众的大力支持, 基层党组织就谈不上发展。要考虑周全, 全面、协调、可持续, 这个是科学统筹、科学规划的问题, 只有把握全局, 考虑全面, 各方面工作才能齐头并进。同时, 要留有余力, 对人才要做好梯次培养, 确保发展后劲。最后,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 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与时俱进地拓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法和途径。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用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要善于抓住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些重点, 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工作模式和常规运作方式, 不断探索具有实地特征、符合基层实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使基层组织建设体现时代性, 富于创造性。

2. 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加强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工作首先要认清总体思路。学校的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党组织的作用, 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 认真纠正, 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建设得力, 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工作。其次就是要对自身有所把握, 也就是说, 基层党组织要对自身的功能准确定位。学校的基层党组织, 作用的发挥应当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上, 即我们经常提起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个方面。基层党组织要把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作为首要任务, 要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努力做到“政治坚定明方向、教学科研创一流、为人师表当楷模、培养人才见成效, 使教职工党员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 学生党员成为理想远大、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先锋”。明确了思路, 认清了定位, 最后就要做好落实工作, 形成一套完备且实实在在的措施制度体系, 这是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的重要保障。要结合学校的环境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好措施制度, 同时要全力确保措施制度的落实, 使措施制度的落实能够在组织的范围之内形成一种氛围。

3. 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抓好党建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要想做好党建工作, 切实将党组织的功能发挥好, 就需要我们不停地更新自身的观念和知识结构, 将最新的理论吃透, 将最新的情况研究准, 将最新的问题解决好, 只有这样, 基层党组织才能在所有的教职工和学生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 才能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

解决新问题要求我们思想上要有新境界。从历史上看, 我们党在理论建设上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坚持理论创新, 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无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还是科学发展观, 都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基层的党组织, 尤其是学校的基层党组织, 一直处在接受新理论和世界新信息的最前沿, 各种思潮的冲击最大。要使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学校的基层党组织首先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观念, 学习最新的理论, 思想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这样, 才能在众多的理论思潮中站稳自己的脚跟, 抵御住冲击, 并引导和带领好广大的群众。

解决新问题要求我们行动上要有新思考。党建工作历来强调要与中央保持一致, 与上级要求保持高度统一。这是政治要求, 是纪律要求。我们部分的基层党组织就以这为理由, 工作上不主动, 不寻求突破, 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干, 没有自己的思考, 导致党组织与群众之间联系越来越不紧密, 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完全没有发挥。作为基层党组织, 在日常的党务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好上级的指示和要求, 另一方面要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对如何开展好工作、发挥好自身的作用要有自己的思考, 不能人云亦云。

解决新问题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有新视角。面对新的形势, 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构建新的格局, 就必须学会从解剖问题着眼, 从研究新情况入手, 也就是说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当前存在的问题, 要有新的视角, 要注重研究时代和社会, 研究教育的现状, 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 研究现代学生的心理活动, 研究当前的一些流行因素, 研究一切可以给我们工作带来便利的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清楚世界, 认识清楚当前学生工作需要注意的方面, 才能做好广大青年和群众的贴心人, 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网络的发展将各种各样的思想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了漩涡的社会, 敌对势力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我们的思想渗透;当今的社会也是一个令人迷茫的社会, 如何在繁杂的选择中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级组织, 作为党的最基层的组织, 作为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组织, 学校基层党组织在这种时候, 必须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引路人的职责, 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水平, 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基主编.新时期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

[2]张红宇, 计芸.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以人为本: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南:31.

[3]张玉平.学校党建新探.浅谈学校基层党支部如何加强党建工作:154.

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篇2

曙光学校

以德感人,为人师表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为教师这一光辉职业做了一个详细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当下,我们作为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去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学会引导学生发现学生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正确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是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而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呢?我认为要时刻坚定“以德感人,为人师表。”的这一理想信念。为人师表,首先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时刻铭记“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在从教路上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不断为自己的教学生涯注入新鲜血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用丰富的知识来树立自己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以德感人,为人师表。不仅要求我们用丰富的学识和内涵维持自身的良好形象还要要求我们学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这更是以德感人,为人师的主要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学生才会向你倾吐心里话,教育才会成功。”只有用爱去关心我们的学生,用细心耐心为我们的学生的保驾护航,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未来铺好足下的每一步。以德感人为人师

表要求我们必须有一颗充满关爱的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篇3

拆开孩子们送来的一张张情真意浓的贺卡时,看到孩子们围着我一声声叫着“老师,老师”时,我便会感到,自己付出的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我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一、平等相处。以心换心

小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想。教师要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必须学会用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看待问题,始终要拥有一颗爱心、细心和诚心。

1.教师要有爱心

众所周知,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爱,有了爱他们学习就会有动力,思想上就会有上进心。教师的言传身教无时不刻不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作为教师必须努力实现自我的超越,满怀一颗童心和爱心,把自己融入儿童的世界。危难时的疼爱、逆境中的鼓励、赏识的目光、平时的关爱等等都会给学生莫大的勇气和力量。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生,我们都应该对他客观地进行评价,哪怕只是“你真行”、“你真爱劳动”、“你很有礼貌”、“你这一个字写的真漂亮”这样的话,都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2.教师要有细心

教师对待学生要细心,特别是面对有缺点的学生时,千万不能放任自流,要相信孩子是有可塑性的。因此,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教育他。只有做到细心,才能从“细微”的地方发现问题,从“细微”的地方去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感到“当老师握着我的手时,我感觉到了父亲般的温暖,老师是如此地爱我”。

3.教师要有诚心

心理学研究指出:如果老师以诚挚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会逐渐向老师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师生之间有深刻的沟通。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切不可用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来解决问题,作为教师要以诚相待,做到师生感情融洽,平等民主,互相尊重,关系和谐。从而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与理解,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信念转变为自觉行动,促进班级工作的开展。作为教师应该多走近学生,比如经常到学生教室、操场与同学们谈心、说笑、娱乐,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关心些什么。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师生之情,另一方面可获得大量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活素材,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亲近。

二、爱之不偏。严之有度

作为一位教师,你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池塘中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教育中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因此,师生之间平等的爱是联系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纽带。

1.爱生不是偏爱

有些老师认为,爱学生就是放纵学生,对于学生出现的过错不闻不问,甚至于不了了之。这种爱就是溺爱,结果只能是害了学生。更有一些老师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是爱的,这些学生在校犯了一些错误,老师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犯了错误,就变本加厉地批评挖苦。这种爱是偏爱。学生处于这种教育环境中,思想和认识都会发生不良的变化,其结果将影响他的一生,

2.爱生不等于对学生不严

古语说:“严师出高徒”。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言行、思想有很大的随意性、可塑性,严格要求学生,把握学生发展的正确方向,无论什么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学生时,教师要严之有度,严之有理。正确处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两者的关系,必须把握好这个尺度,这是班主任教育教学成功的保证。“严”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在不损害学生人格的同时对其要进行积极、耐心、正面的引导,用善意的言辞去感化学生,使其在受尊重的环境中去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三、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的表率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特殊的影响,教师的行为举止就是他们最直观、活生生的学习榜样。学生年龄越小,教师的榜样作用就越强。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并且要做好。要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学生,我们不能老在学生面前发号施令,教师只有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为学生树立典范,才能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篇4

一、教会做人,做学生人际交往的引路人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最大限度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可以说,班主任不但是学生心灵的呵护者,更是学生心灵的播种者和耕耘者。因而班主任教会学生做人是第一位的,学知识是第二位的。

一方面,班主任应郑重地推荐任课老师,先声夺人地树立起任课老师的威望,提出尊师重教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用行动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并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地予以补充和强化,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会做人的重要性。

二、平等交流,呵护心灵,做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

很多学生来校读书目的不明,整天盲目地混日子。职校这部分学生较多,不能一味排斥,应尽可能地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平等地与他们交流,深入其内心世界,打开其心结,呵护其心灵,助其进步。

心灵沟通,贵在“平等”,要让学生明白班主任的一份真心与爱意。

我班有一女生李X,从上课的第一天起,不是睡觉就是讲话,就是不读书,但其十分活泼。观察一星期后,找她了解情况,哪知她开口就说:“老师,你莫劝我!我不是来读书的,是来玩的。”面对这么“直率”的学生,我沉默了好几分钟,向她抛出了一个问题:“玩?能在学校玩过三年吗?”然后从谈初中生活入手,谈她的老师、同学,最后再聊到她的家庭,让她感受到了老师的真心与爱意……几次谈心后,她的心活络了。两周后,她竟主动交来了申请书:“我想当英语科代表……我想尝试着慢慢培养对英语的兴趣……相信我一定能做好!”我毅然把机会给了她,而她也着实改变了许多。

三、加强家校沟通,做家长教育子女的引路人

家长,是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学生素质越差,班主任就越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多数时候,班主任反复把学生的不良行为反馈给家长后,家长常常只有一招,打退堂鼓,“老师,没办法了,让他回家算了!”说实话,我从心底里想把那些“瘟神”送走,但想到他们漫长的人生之路,良心又何其沉重不安,只好耐下性子,反复劝导家长:“这么小小年纪能干啥?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你打工挣钱为了孩子,还不如回来多管管孩子!”如是几次,先不管最终效果如何,至少会让家长认识到:学校是负责的,教师是认真的,自己作为家长,没有放弃的理由。这不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吗?让家长认同班主任,配合班主任教育学生,也就是让社会认同学校。更何况,很多时候还有意外收获。我一个学生在认识书上写道:“老师,您知道吗?自从您和我爸爸通过几次电话后,虽然我不知道您和我爸爸说了什么,但那以后,我爸突然对我特好,他打电话居然还哭了。是您,让我和爸爸的关系恢复到了以前……”

四、关心生活琐事,甘为“管家婆”,做学生生活的引路人

要管好班级,管好学生,还得从管生活入手。一些学生娇生惯养,不良生活习惯多:爱吃零食,爱玩手机,爱上网,爱攀比,不洗碗,懒洗澡,花钱如流水……家长会上,家长们普遍提到这些问题,我建议家长从控制费用入手,生活费统一收缴,“零花钱”按星期到班主任处领取,让班主任做生活上的“管家婆”。2014级电高班的一位学生,家庭条件好,零花钱每月800元,零食不断,玩手机入迷。我为了约束她,让她当班干部,并签订协议“每月节约五百”。逐步地,她吃零食少了,玩手机次数少了,习惯也好了。莫泊桑说:“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其实,学生最难做到的多是琐屑小事,班主任不妨兼职做个“管家婆”,做好学生的生活引路人,或许会让其受益一辈子!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演讲稿 篇5

有人把教师比做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的确,这些都没有说错。但是,那些没有从事过教师职业的人,又怎能深刻地去体会这些话的内涵呢?

很多年前,农村的`学前教育不被人们认可,总认为幼儿教师就是保姆,带带孩子罢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学前教育不断完善,大家对学前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幼有所育,幼教质量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即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这是我们需要探索、创新和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起始于辛劳,收归于平淡。”我们从事的职业从来都不会惊天动地,只能够润物无声。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让我们每个人深受鼓舞,怀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守纪律,讲规矩,有创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着重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蕴含了多少深意。

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人爱之心。时常这样勉励自己,不求轰轰烈烈,只求滴水穿石;不求闻达于世,只求无愧于心,我也许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一定要努力去做。

班主任——学生心理成长的引路人 篇6

【关键词】 职业学校;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16-02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育最为显著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大多多思多梦,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在学习中有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富有探索和冒险精神但又是非界限不清……他们没有过去传统的约束,怀着满腔的热忱去实现自己的梦和理想。可以说,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中最敏感、最活跃的“分子”。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来自升学、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尊心、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使他们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社会偏见和竞争的压力下,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的心理表现非常脆弱,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一方面,想让自己表现得很完美、很有个性;一方面,在学习上又属于同龄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又缺乏自信;另一方面,自卑心理严重,逆反心理突出,既自我封闭又渴望与人沟通。因此,在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上,表现出矛盾的两重性:对于文化课想学习又因为以往“欠账”太多而感到学不进去;对于专业课感到新鲜很爱学,但又停留在“浅尝辄止”阶段。尤其是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成为经济社会的建设者,但是,他们普遍存在着从业心理准备不足、社会适用能力差、对前途感到一片茫然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必须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努力探索他们的成长规律。班主任要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消极心理,不断变化自身的角色,点燃学生的希望火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以润物无声的教育,化解学生的逆反情绪,让和煦的阳光驱散学生心中的阴霾,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 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策略

2.1 强化心理辅导,注重养成教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贯穿了许多心理健康的内容,如人格、情感、意志等。班主任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班会和团队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集体活动中,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生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职校生大多数表现为自我、放纵、懒惰、自由散漫,为此,班主任应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职校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言行举止符合规范要求,逐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克服他们放纵自我的消极心理因素。

2.2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心理氛围

班级文化是指整个班级环境和人际环境。在良好的班级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其情感、行为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应带领班级学生一起参加与创设优美的班级环境,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带领学生共同创造愉快、和谐、亲切、信任的人际环境,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制定出适合本班的班级规章制度,培养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实践证明,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既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又能对其心理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2.3 渗透心理辅导于学科教学当中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善于鼓励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智力水平,及时加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在教学方法上,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4 利用周记谈心,敏锐的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面对教师,学生们往往不愿轻易地直接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班主任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可以让学生不定期的写周记,再进行定期查看,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理解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不能采用指责批评或兴师问罪的方式,要关心他们,向他们传输正确的观念,否则,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伤害了学生的感情。

2.5 用无限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

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职校生由于长期被自卑困扰,出现自暴自弃等现象。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取长补短。同时,根据职校生的特点,承认差距,分层次、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职校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发他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当然也应该充分认识和估计到,这种靠教师用“道理”使学生情感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且短暂的,要使其在心理上形成“定势”,不仅要多次的反复强化,还要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始终对他们充满热情、信任。

2.6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由于职校生逆反心理明显,他们好奇、敏感、浮躁、任性且厌恶唠叨。班主任切忌用命令的语气,或是喋喋不休。古人云“言为心声”,班主任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谈话,以诚相待,促膝谈心,吐露真言,以心交心。和学生谈话时应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然后抓住时机,委婉地给学生做心理调节工作;谈话后,及时做好谈话记录,以便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让他们感到教师的用心良苦,感到教师对他们如同知心朋友般的关心。

2.7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心理医生

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挫折、压力、害怕、紧张、烦恼、孤独无助等焦虑心理损害智力,使思路闭塞,严重阻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如今的学生身上往往具有独生子女的缺点,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巧妙的化解外界矛盾对学生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和那些自卑、焦虑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真诚、耐心的倾听学生们的心里话,以及他们在学业上的担心和失望,生活中的悲观与不满,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宣泄。然后再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去掉学生心理上的疙瘩。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作为班主任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做班级管理的设计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的心理医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净化、美化、和谐、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 J. R. Anderson.杨清,张述祖译.认知心理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篇7

一、规范写字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示范

最好也是最省力的办法, 就是亲自拿笔做示范给学生看。所以, 在指导学生练习写字时, 我从不用多媒体课件代替, 首先要写好字的笔画, 包括每一个笔画的运笔、行笔、收笔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对学生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用彩笔标出。这样通过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形象, 变抽象为具体。比如教学生写“木”, 我会带着学生一边写一边说, 横——竖———撇——捺, 并不断嘱咐孩子注意:横要平平, 竖要直直, 撇捺两脚站得稳。这样严格的运笔指导, 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其次要掌握偏旁的书写, 偏旁是汉字的一部分, 学会书写偏旁也就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比如一些偏旁我边示范边讲解其要领, 如:“四点底”, 两边大, 中间小, 四点分开托在下;“双人旁”, 一撇短, 二撇长, 再加一竖双人旁。再次, 教学生掌握字的结构。汉字独体字比较少, 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 左右偏旁高低不同, 宽窄有别, 如左窄右宽, 左宽右窄, 左右相同等。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 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更加多样, 老师一定要不厌其烦地示范, 提醒学生注意。要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的同时, 还要做到心到, 就是要专心致志。

还有, 我在平时的板书中, 尽量让学生都看到, 并注意把每个字写端正, 这其实也是一种示范, 也是一种熏陶。我发现, 我班上的孩子就喜欢在下课时, 用手指头在黑板上临摹我写的字。一学期下来, 孩子们写的字就已经有模有样了。

二、写字习惯需要老师时时刻刻地提醒

刚入学的孩子, 年龄小,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 但容易反复, 具有不稳定性。所以, 我们想要他形成某种习惯, 就必须不怕唠叨, 时时提醒。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 我把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编成儿歌让孩子们背诵。“眼睛离书一尺远, 太近要得近视眼。手指离笔尖一寸远, 头正身直姿势好。身离桌边一着拳头, 防止桌子压胸口。一尺一寸一拳头, 牢牢记在心里头”。“小朋友, 写字了, 细细铅笔手中拿, 拇指食指捏住它, 笔杆靠在指骨上”。在孩子写字时, 我会不时问问, 头要怎样, 身要怎样, 手要怎样, 脚要怎样等等。然后又时不时地帮助有问题的孩子把头放正, 把腰伸直, 把笔握好……对书写姿势规范的孩子, 我会大加赞赏, 全班孩子的目光会一齐投向他, 并努力模仿。

就这样, 严格地要求, 反反复复地提醒, 直到孩子不知不觉成为习惯为止。在我们的声声叮咛中, 孩子们就会坐得越来越规范, 写得越来越认真。

三、写字兴趣需要老师表扬赞赏

有人说, 孩子是为赞美而生的。此话不假, 我发现, 一年级的孩子, 只要一听到老师的赞美就会十分兴奋, 干劲十足, 同时也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因此, 当发现有孩子写得很棒时, 我会很夸张地说:你真了不起, 这个“鸟”字比老师写的还漂亮, 真是个小小书法家。在孩子们的羡慕中, 这个孩子写得更认真了, 其他孩子也想得到老师的赞赏, 也变得认真了。当发现某个孩子书写不够规范时, 我会拿着他的本子, 找出写得最好的一个, 温和地说:这个“土”字最漂亮, 横平平的, 竖直直的, 占格也很棒, 老师可喜欢了。对写得不好的字, 我会范写在他的本子上。无形中, 孩子得到了赞赏, 也学会了写好其他字的方法, 自然, 写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根据一年级孩子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这一特点, 我总会在教室的墙上设立一个展示栏 (我是小小书法家) , 定期展示学生的作品。形式是多样的, 可以是学生的星级作业本, 也可以是孩子的竞赛作品, 还可以是进步学生的作业等等。

就这样, 在表扬赞赏中, 孩子们你追我赶, 逐渐爱上了写字。

当然,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注意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 老师布置作业要适量 (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 尽量不要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 批改学生作业最好做到面批, 批改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各学科教师鼎力配合等等。

总之, 请记住: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孩子!作为启蒙老师, 我们的责任重大, 需要我们手把手地领着他们走好每一步。我相信,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 耐心仔细地指导, 并持之以恒, 就一定能让孩子把字写好。

摘要:一年级语文教师必须在学生写字的起步阶段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写字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示范, 需要老师时时刻刻地提醒, 需要老师表扬赞赏。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 就一定能让孩子把字写好。

做好硕士研究生的引路人 篇8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导师,引路人

一、引言

面对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人才竞争, 把自己的研究生培养成为“勤奋、严谨、求实、协作、创新”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是每一位导师追求的目标[1]。多年来, 本文作者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做了些探讨工作, 并取得了一点成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 准确把握研究内容, 科学判定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 合理确定研究目标, 严格督促检查。由于严格要求, 方法得当, 使得研究生取得了较好成绩。每人发表SCI英文学术论文两篇以上, 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篇、获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省级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 近三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60%以上被SCI收录, 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6.1, 培养的研究生毕业时考取博士研究生达42%, 并获2009年度山东省优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清华大学的尤驭球先生在一次指导博士生座谈会上幽默地说:“我的主要体会就是:带博士生比带硕士生省事儿”, 这句话道出了硕士生培养的难度和重要性。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是培养科研型人才的基础教育工作, 要做好这项工作, 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2]。本文在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中也深有体会, 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二、明确培养目标, 全方位正确引导

硕士研究生年轻活跃, 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但缺少社会磨炼, 比较看重个人价值, 思想容易波动, 自觉性和自制力不强, 所以,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使其明确培养目标, 并进行全方位引导。首先,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做学问, 先要学会做人, 不受功利与名利思想影响, 甘于短期寂寞, 树立远大理想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和勤奋苦学的学风。其次,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与研究目标。为学生制定学术研究指导计划, 让学生第一学期就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不但知道自己在三年里要做什么, 还要知道具体怎样做, 达到什么要求。在这个指导计划中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和独立开展研究工作, 打好基础, 掌握专业英语、信息收集、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分析四项基本技能, 并通过要求发表英文学术论文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三,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由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面和实验经验有很大局限性, 易判断失误而漏掉一些很重要的实验现象, 所以, 导师要经常亲临第一线指导, 亲自动手, 亲自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帮助学生抓住一些重要的现象, 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锻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培养善于观察的科学作风和方法, 提高科研水平。第四, 引导学生善于协作与协调。协作协调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种素质[3]。平时有意让学生去联系处理校内外有关科研的一些事情, 锻炼培养他们的协作与协调能力, 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 相互合作, 相互学习启发, 共同提高。

三、关心鼓励,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这句话强调了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导师的责任。导师的人品、学问以及如何对待学生都将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导师应该始终把关爱学生、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 尊重学生人格,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科研兴趣。由于硕士研究生正处在谈婚论嫁的时期, 经常会遇到一些恋爱、婚姻、家庭以及其他个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作为导师应该细心全面了解学生, 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帮助他们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上的困难,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例如, 一位研究生性格内向, 不善于与人交流, 入学学历较低, 年龄较大, 学习成效不佳。通过主动与他谈话, 和他探讨学习、生活和就业相关问题, 才知道是恋爱出现问题才造成他情绪低落。通过耐心开导, 想法帮助他解决问题, 鼓励他要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之后该生不但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 而且变得善于与他人交流, 学习成绩优良,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6篇, 其中第一作者英文论文4篇, 单篇最高SCI影响因子为3.05, 并荣获2007年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毕业后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博士生, 博士后出站后在河南理工大学工作, 现已经是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些研究生来自农村, 家庭条件比较困难, 在生活上要尽力去帮助他们, 例如, 有一名学生的母亲住院急需住院费, 导师知道后设法帮助他解决困难, 使他非常感动, 也激发了他的学习和科研热情, 使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学习期间发表SCI英文论文4篇, 荣获省级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并获2009年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毕业后考入山东大学博士生, 博士毕业获德国洪堡奖学金, 现在德国读博士后。

四、言传身教, 形成良好学风

为人师表, 诲人不倦。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导师的一言一行对树立良好的学风有潜移默化的影响[4]。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待学生, 从小事做起, 从点点滴滴不断感染学生, 真正起到表率作用。遵守时间能反映一个人的作风和精神面貌。在参加任何活动中, 导师自己要提前到, 对无故迟到的学生会毫不客气地批评, 让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与学生约好的事情导师一定要认真的去做, 从不违约。平时经常与学生一起做实验, 并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讲解一些有关的知识, 探讨实验方法, 分析实验结果,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通过实验培养他们实事求是和严谨的作风。有时约好与学生一起作实验, 甚至需要晚上继续做, 我们也会一直坚持到最后。在科研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风使学生研究成绩突出, 例如, 2009届周伟家同学发表SCI英文论文8篇, 获2010年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并荣获省级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毕业后考入山东大学博士生, 博士毕业后进华南理工大学工作。另外, 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发表SCI英文论文的影响因子有很大提高, 分别达5.985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和6.1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研二的学生现在都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 积累了很多的实验数据, 已经发表出了中文综述论文, 并都至少撰写出了两篇英文论文进行投稿实践。

五、把握学科前沿,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提高科研能力, 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写出高质量学位论文的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

1.引导学生要选新的、有一定难度的、属于学科前沿的课题, 把握好研究方向, 使学生进入学科的前沿阵地, 这是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前提。要想引导学生进入学科的前沿阵地, 首先就要求导师自己要紧紧跟上最新理论的发展, 并要特别注意一些新兴学科的成果和不同学科的交叉结合。只有在学科的前沿阵地上,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

2.近三年来, 本实验室根据本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 以纳米功能材料的仿生合成为研究方向, 提出微生物催化绿色仿生合成新技术, 利用这个新技术在常温常压下合成了一系列复杂结构的介孔磷酸盐材料, 解决了传统化学法合成的非氧化硅介孔材料稳定性差、难以合成、无法调变其结构的关键技术问题, 并实现了介孔磷酸盐材料的批量合成, 合成的介孔材料在化工环保、医药、能源等领域显示出重要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在国内外引起了同行专家的重视。由于本研究方向属于新兴交叉学科, 要求学生要掌握一些有关微生物发酵原理、生物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配位化学、纳米化学, 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跨学科方面的知识。所以, 鼓励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扩大专业知识面, 深入理论分析, 才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3.经常组织学生讨论学科研究领域的发展和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师生共同研究讨论, 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互相取长补短, 创造学术探讨式的气氛, 激发学生创新性工作。

4.引导和帮助学生不但能正确分析实验结果, 包括与同样方法制备出来的空白样品的对比分析、与不同方法制备出来的同种样品的对比分析和参考文献中的结果的对比分析等。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实验结果, 找出其创新点, 并引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学术写作, 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发表出去, 让同行专家们认可。要引导学生在论文写作上一丝不苟, 从实验方法的严格性、结论的可靠性以及句法、标点符号、专业名词、格式、结构布局、参考文献等都要严格要求, 尤其对论文的每一个结论都要非常慎重, 不确定的结论不要急于发表。投稿前至少要修改五遍。

六、结语

实践证明, 上述做法行之有效, 在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基础上, 努力提高学术水平, 才能使硕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徐匡迪.学习大师风范做名副其实的科技工作者[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1) :1-5.

[2]吴孟超.用一生为理想去奋斗[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1) :6-8.

[3]陈学飞.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工作报告[J].现代大学教育, 2002, (4) :7-10.

[4]李连.浅谈当好硕士生导师的几点体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 (4) :11-14.

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篇9

以人为本,科学制定教师的发展规划

校长应该根据教师的特点,树立长远的效益观念,对教师的职业目标和预期成就, 在人才引进、使用、培养等方面进行战略性科学规划,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宽松、宽容的成长环境, 搭建良性的竞争平台, 构建良好的制度与文化氛围, 促使教师形成鲜明的自主发展意识, 激发师资队伍的活力, 而教师也要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 增强自我发展的紧迫感、主动性, 积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做出发展规划, 并根据社会形势和学校发展要求不断地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 使自己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正确定位,长远树立教师的发展目标

一名教师从出师范院校的大门到成熟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校长应该了解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结合老师成长的不同阶段,帮助教师合理定位,确立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出短期的和长期的专业成长目标。只有将教师的自身特点,不同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分阶段、分层次地对教师提出不同的专业发展目标,才能有效指导教师尽快缩短入职适应期, 突破发展的高原期。安然渡过职业发展危险期, 并保持成熟期应有的职业水平。

双向互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校长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增强专业发展的责任感,提升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是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我们不能忽视对教师主体内心需求的唤醒。由于部分教师竞争和成材意识相对淡薄,难以确立将教育当成事业的志趣,部分教师缺少自主努力,教师的发展也表现为一种“自然成熟”的状态,教师成长是不自觉的。这就要求校长必须花大力气,站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在理解、沟通、唤醒、感召和商讨的情景中,将自己的理念和教师的成长需要逐步渗透和融合,剔出不切实际和不利于教师发展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发展需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增强专业发展的责任感,提升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

营造氛围,创树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园环境

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要有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而且应该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宽松的环境氛围。我们不能仅仅以制度去约束教师,在要求教师为人师表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教师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近年来,我校制定了《教师岗位责任制》《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名师工程实施办法》《骨干教师管理办法》《三项奖励办法》《主题教研实验方案》等各种制度激励机制,既规范了教师教育行为,营造了一种公开竞争和谐健康的人际氛围,又为教师营造了宽松又具有竞争的学习环境。

立足实际,实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努力激励教师自主发展,强化教师自强理念和竞争意识,并让教师“给自己定一个方向,不断尝试和创新,走出自己的路来”,鼓励和引导教师自觉树立高尚师德,塑造为人师表形象,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训组织机构,统筹管理学校校本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制订校本培训方案。不断开展校本培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构建学习型组织,让教师在工作中及时进行补充学习和终身学习,根据教师自身的不同特点,对新教师、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不同层次要求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培训和教育理念、学科技能与方法等不同内容的分层推进培训。通过组织理论的深度会谈、对话、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加强专业引领,开展专题培训,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有培训机会,全面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着眼校本,用科研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品质

1. 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和读书

教师的个人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业务能力、专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我尝试着引领教师对教学行为、教育行为、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让教师把理论学习与自身的实践结合起来,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应该是“读书、实践、反思”的统一,三者缺一不可,离开了“读书学习”和“再实践”,反思很可能会失去应有的价值,甚至会阻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们在校园内开展“营造书香校园”,促进教师自觉读书,将教师阅读书目以书单的形成向全体教师推荐。规定一学期内读完一本教育专著或其他书目,摘写学习笔记5000字以上,每读完一本书要撰写“读书随笔”以提炼教师的思想。

2. 搭建同伴互助平台,在专家引领中提升教师教育理念

我们强调个人的学习与反思,同时也不能忽视集体的力量,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的合作组织,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校长要重视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骨干作用,为此我校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研制度,明确教研组长及成员的责任与权利,让真正有经验、有能力、有热情的优秀教师走到前台来,让他们在教研组建设上、专业成长的专业指导与评定上起关键作用,形成教研核心,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理论学习、读书交流、信息发布、集体备课教研现场观摩、专题研讨、教学评价和质量分析会,评价集体备课质量,诊断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之间互助,协同共进的自主性。

对于广大教师来讲,通过校本教研、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可以使自己渐渐进入教学的真境界,但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困于在经验总结水平上的反复,很难提升其教育理念,引领除了靠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还要靠专家、学者的指导,可以把专家请进来,把骨干教师送出去培训,也可以利用“送课下乡”,通过校际之间的联片教研活动,与学科教研员共同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 走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长走进校本研究,一是强化研究意识,积极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创造条件,引路导航,增加教师的研究意义。二是校长带头搞教研,直接参与指导校本研究。与教师一起交流,一起研究,一方面能够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形成合作型团队,推进集体学习,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还能够从实际出发,随时发现和解决教研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及时总结、生成问题,继续研究。

4. 搭建展示平台,推助教师专业发展

校长不要代替教师去展示其专业成长的经历,要利用各种平台推出自己的教师。我校每学期都以不同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技能比赛、新秀比赛等。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一方面可以检验教师专业成长的状态,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名著导读课为初中学生成长引路 篇10

关键词:适切性;作明灯;精神食粮;导航

语文课程改革在发展,校本课程——名著欣赏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增设了名著阅读欣赏课,纵然各家打出的旗号不一,但都体现了名著欣赏课正逐渐受到重视。

(一)增设名著导读课的切实性

研究各版本教材的名著课外阅读发现,其包含推荐书目、某部集子或长篇的阅读指导提要和精彩片段欣赏等。共推荐安徒生等世界著名童话、四大古典长篇名著、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舒婷的诗歌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集等等,不仅考虑到了作品的经典性,而且考虑到了文学品种和古今中外的代表性。它们的选材都是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和内容。

为什么名著导读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头戏呢?第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坚强不屈、勇于尝试的精神,名著导读课众望所归;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深厚的人文精神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阅读、欣赏的同时,触发情感,陶冶情操,认识人生,实现对精神良知的启蒙,健康地成长。名著导读课势在必行;第三,翻开各地的中考试卷,你可以看到以名著命题的题型很多,虽然只是考几个知识点,但是考场如战场,一两分的差距可能就是重点和普通学校之分了。而且在考试作文、辩论赛、日常生活的对话中,我们很可能都要用到名著中的典型素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再者名著中有许多充满智慧的语言,定能为你的生活增添许多色彩。名著导读课任重道远。

(二)名著导读课应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作明灯

阅读经典名著,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深远的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积累他们的文化底蕴、处世经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进取精神。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最大责任莫过于在有限的课时里,与学生一起欣赏这些经典文学,而后领略与完善他们的人生。

孙双金老师说“一个词能生出情智之根,一句话能长出情智之叶,一段文能开出情智之花,一篇章能结出情智之果。”说得真是太精辟了。名著阅读教学是个不错的课程改革。《红楼梦》中有大量的文献资料、诗词歌赋、各种美食、礼仪等等,确实不是我们通过一两节课可以掌握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的文学积累深厚。要是学生能在名著的某一处得到启发,这迸出来的灵机一动,可能会有不凡的突破。比如于丹读《论语》,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揭秘《红楼梦》……这个性解读所折射出来的不正是快乐、睿智的人生吗?名著真是太有趣了,人生定会因你的加盟而有滋有味!

(三)名著导读课应为学生带来精神食粮

《水浒传》、《红楼梦》也好,《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罢,这些名著不仅为我们的艺术宝库增添了璀璨的财富,也给学生平凡的生活带来了精神的食粮。

阅读欣赏过后,你会为书中的主人公或打抱不平,或拍案叫绝……你会对那神秘美丽的童话世界、仙境传说叹为观止,你也许会对丑陋的人性、黑暗吃人的社会感到絕望,有大吃一惊的感觉,我们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精彩情节赞叹,更为作者“风趣幽默,豁达大度”的精辟言语和人生态度喝彩。生活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了,故事是再普通不过的故事了,然而因为智慧语言的添加,光辉精神的注入,跌宕情节的设计,特殊环境的烘托,成就了另类的人生,可以使普通的生活变得诗意,使灰色的故事变得亮丽。名著不就是因为这些而成为名著的吗?更重要的是名著有着与其他小说不一样的艺术感染力。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时间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给我们感受大千世界的博大;它有着丰富的精神价值,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幽默人生,健康人生。名著真是太美丽了,学生的人生定会因你的加盟而精彩绝伦。

(四)名著导读课应为学生健康成长作导航

学语文为了什么?一为求知;二学做人。进行名著欣赏教学,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促使人健康成长的精华,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情操,拥有健康的人格。

上一篇:运动训练的注意事项下一篇:真空中的奇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