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银行管理机制(精选7篇)
内部银行管理机制 篇1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金融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关键步骤。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风险也与金融活动相伴而生。特别是当前,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在业务管理上仍存在许多误区,未能形成健康的风险管理理念,操作风险日益严峻。因此,加强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的防范与内部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构建健全的商业银行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1.1 构建健全的金融风险评估体系
金融风险管理主要分为四个环节: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化解风险与防范风险,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风险评估。所以,构建健全的金融风险评估体系是做好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在构建金融分析评估体系时,可以借鉴国际评估指标体系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满足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可操作性较强的金融风险评估体系,从而通过评估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预警信号,以制定抑制风险的措施。
1.2 构建完善的预警信息系统
构建完善的预警信息系统是实现风险预警、风险监管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统计指标体系,但对风险监测和预警的支持作用还比较有限,与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所以,为了进一步增加描述市场总体金融风险和金融机构风险的指标,为风险监测和预警提供信息支持,构建完善的预警信息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制度进行严格规定,如发现弄虚作假或拖延,监管部门必须给予处罚。
2 构建健全的商业银行业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2.1 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是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商业银行指定内部控制机制时,如果能够针对某一具体业务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可极大提高商业银行金融政策的有效性,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安全性。此外,为了更好地控制业务风险,商业银行在制定内部控制机制的相关规章制度时,还应该制定与业务相关的内部授权、授信制度,也就是说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应该按照业务品种、风险程度高低、金额大小、操作程度难易等标准来界定相应银行内部的各级权限,确定分、支行经营种类和额度,建立并落实相关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2 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自律制度
加强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自律制度是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系统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随着商业银行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经营环境不断改变,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推动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进而将业务创新、提供优质服务作为银行发展的第一位、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早已成为所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课题。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自律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现行的分业管理模式下,自觉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严格规范业务经营范围及领域。其次,坚持合规合法的协议。也就是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开展形式,改变业务基础环节口头代理模式,必须以书面手续为业务依据,使业务合同更加书面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对业务凭证进行审核。再次,对目前业务信用风险度相对较高的担保、票据承兑、贴现等业务要视同贷款严格管理,比照贷款管理办法执行,一旦发生风险,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最后,在商业银行业务操作流程中,必须坚持不为客户垫款的基本操作原则。也就是说在业务操作中,代理人员不得以为客户提前垫付款的方式承揽业务,尤其是针对商业银行的代收业务,必须先缴清代理款项才能办理业务。特别是目前部分商业银行不惜以恶性竞争发展业务,如大幅降低汇率、放宽业务的审批条件,甚至采用商业贿赂手段,尽管在短时间内可能大幅度推动银行业务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其业务的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并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务操作中,如果客户双方发生经济纠纷,银行不得以任何理由介入干预。
参考文献
[1]解中.论商业银行业务风险防范与内部管理机制[J].金融经济,2010,(04):52—53.
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分析 篇2
按照加入WTO的承诺, 中国银行业于2007年向外资银行实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国际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的同时, 也对其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提出了挑战, 国有商业银行更是首当其冲。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 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公司治理架构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公司经营目标能否顺利有效地实施, 能否赢得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信任, 以及能否使国有商业银行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截止目前, 先后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完成了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变并成功上市, 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农业银行 (以下简称“农行”) 是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 作为最后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其改革难度远超过其他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农行于2009年1月16日农行宣布改制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的背景下, 农行如何深化内部改革和各项业务经营工作、致力于自身公司治理架构的建设已成为农行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内容。
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借鉴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三家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功, 为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进行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别是作为银行最大IPO的中国工商银行 (简称“工行”) , 在改制上市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工行在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初期就提出了“一行一策”的工作思路, 且股改始终坚持独具特色的改革路径, 这充分体现在其财务重组、成立股份公司和引资安排方面。2005年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 其两大股东财政部和汇金公司作为“委托管理人”分别持有工行50%的股权, 对其行使对等的“发言权”, 这是工行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的“第一次改善”。到了2006年年初, 工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第二次改善”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根据协议, 高盛投资团派驻一名董事进入工行董事会, 参与工行各项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 同时依据协议, 高盛集团帮助工行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同时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从实质上提升了工行的公司治理水平。这是其法人治理结构的一次关键和实质性的改善, 对于克服原国有改制企业“同一利益集团内部人控制”和“国有股一股独大”等弊病有很大帮助。工行实现了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 再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历史任务。
随后, 工行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建立了“三会一层”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和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运行机制。工行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还在于引进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和银行家担任银行外部独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另外, 实行董事长和行长分设, 董事会和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均设立有专门委员会,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划分明确, 他们各司其职、有效制衡、互相协调, 不断完善企业管治、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不断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 把为股东创造持续卓越的投资回报作为根本目标。
三、中国农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1、进展
随着农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的推进, 其在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与模式、市场选择和机制转换等各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总的来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机制日趋完善。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逐步形成了有效制衡, 各司其责, 协调运作的架构与机制。同时聘请了专业化的独立董事, 尤其是国际专业人才的加入, 使董事会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 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意识开始发生转变。通过引入科学的指标, 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从追求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向追求质量效益、股东价值及公司价值最大化转变, 依法合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第三, 经营模式转型, 业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行在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收益结构、营销渠道结构等方面不断调整和优化。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扩大中间业务的比重, 使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
第四, 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近年来, 农行初步建立了高管层目标管理体系和委托授权制度, 同时充分考虑公司利益、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协调发展, 建立了以市场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正向激励约束机制。
第五, 经营的绩效显著提升, 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因此, 农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控制风险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第六, 透明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按照建设现代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和大型上市公司的标准和要求, 农行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同时不断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2、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最后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农行改革难度之大, 远超过其他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农行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董事会的独立性不够。董事会由大股东掌握或由内部人控制, 比较难以形成独立的董事会来保证农行健全的经营机制和决策机制。与此同时, 由于法人股比例低, 公众股东分散, 外部董事制度刚刚起步、债权银行介入公司运作制度没有普遍推行等原因, 所有这些使农行董事会缺乏内部相互制衡的机制。
二是监事会的功能非常有限。农行采用的是单层董事会制度, 与董事会平行的公司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 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 无权任免董事会成员或高级经理人员, 无权参与和否决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决策。由于我国《公司法》等法律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以股东价值为导向, 致使农行只重视董事会的作用而忽视了监事会的地位, 从而造成监事会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
三是股权结构尚未多元化。由于缺乏国际上的战略投资者, 因而农行离股权结构的多元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目前的股权结构仍然是单一的国有资本。
四是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离国际一流商业银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股份制改革以来, 中国农业银行注重完善全行的风险管理战略与政策形成机制, 切实将风险偏好与风险管理战略目标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实施与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全程量化的全面风险管理, 在探索建立垂直化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努力构建严密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 努力向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标准靠拢。
五是信息化建设离一流的商业银行也有不少差距。目前, 农行在信息化银行的建设方面落在了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后面, 甚至落在了一些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后面, 这与农行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形象是极不相称的。
四、完善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对策
根据农行近10的发展战略, 到2017年左右, 力争使银行治理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三农”市场得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使其零售业务的经营管理资产规模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建设农行独特的先进企业文化, 突出农行的综合竞争力, 使其核心业务指标进入全球银行业前列;使农行成为立足本土、覆盖城乡和全球的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有鉴于此, 农行应在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上采取以下对策。
1、继续完善法人治理架构
农行应充分借鉴国外银行先进有效的管理方式, 以英、美商业银行矩阵式的组织机构为参照, 加快以业务为主线的战略性机构重组, 推行农行机构扁平化和业务管理垂直化, 加快以业务为主线的战略性机构重组的速度,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适合农行发展的银行管理架构, 从而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和职工监事的作用。
2、加快实现产权多元化
可借鉴英、美的外部人控制的公司治理模式, 将农行构建成为产权主体多元化、银行实体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的战略投资者。农行下一步要重点引进境外的战略投资者, 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带来新的理念、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和产品与服务, 进而改善公司的治理机制, 促进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
3、不断提升财务治理的水平
农行应构建现代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管理体系, 强化公司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力度, 加强内部审计, 健全公司的会计制度, 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配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激励机制, 促使经理人员的经营决策与公司长期发展利益相一致, 从而满足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实行对“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 通过内部和外部双重约束机制, 促使经理人员依法合规地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有效避免损害股东和债权人利益行为的发生。
5、积极推进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方面, 要在董事会下设风险政策委员会, 全行贷款质量由总行按照统一标准集中进行五级分类审核认定;另一方面, 要增强内部控制, 构建稽核体系, 成立内部控制委员会, 及时建立分别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负责的内部审计体系和内控合规体系, 使企业的内审监督更具有独立性和有效性, 构建和完善比较严密有效的内控监督体系, 实施与农行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全程、量化的全面风险管理。
6、着力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努力强化科学技术对农行在公司治理、内部管理和业务经营方面的支撑作用。建设大型的数据库系统, 推动实施网络银行和数字化银行系统。同时, 应研究制定信息科技发展规划, 加大全行信息科技建设的投入力度, 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数据中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创新产品, 为客户不断提供一流的金融产品和安全、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
摘要:商业银行的治理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着重剖析了中国工商银行公司治理模式, 探讨了农行股改后公司治理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农行改制后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的对策, 以期为农行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农业银行,公司治理,内部治理
参考文献
[1]樊蓓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08 (10) .
[2]姚铮、汤彦峰: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提升了公司价值——基于新桥收购深发展的案例分析[J].金融与保险, 2009 (7) .
[3]周宗安、于渤: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模式的评价与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4) .
加强商业银行业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篇3
一、我国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的银行商业化改革, 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建立了以三道监控线为基本内容的内部控制制度, 初步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在我国仍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尚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银行危机的需要。无论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是在实际操作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体系都存在着不少的欠缺。这些欠缺主要表现在:
(一)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
尽管内部控制制度在审计等领域的运用广为人知, 但从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看, 不少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尚知之甚少, 对内部控制制度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则存在着不少误区。有些商业银行把内部控制机械地理解成各种规章的制定、装订和汇总, 认为做了建章建制方面的工作, 就等于建立了内部控制机制;有的商业银行虽然在理论上比较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但表现在实践中则发生了背离。具体体现在:在把握内部控制与业务管理、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内部控制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上, 认识上存在着偏差, 管理上不够规范, 有的甚至把内部控制与发展、内部控制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 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 不切实际地贪求所谓的“规模经济”, 一味强调争取所谓的“生存发展空间”, 盲目扩增营业网点, 随意扩大经营范围, 致使违规经营和账外经营屡禁不止, 其结果是业务不按规定的要求发展, 资产在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质量却每况日下, 最终导致管理上的失控甚至是经营和生存危机。
(二)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以及体系间的相互脱节, 具体体现在: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牵制乏力。一些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不仅是相互割裂的, 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的。如会计部门不能制约资金组织部门的资金成本, 结果存款经营“唯量是图”, 存款结构越来越不合理, 与银行的利润目标严重背离;二是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有的银行不仅对违规违纪人员没有明晰的处罚条款, 更无相应的执行主体。如多年以来对信贷人员放款造成风险损失怎样处理就无制度规定, 致使有关人员的责、权、利脱节, 放款的不收款, 收款的不放款, 贷款风险无法得到控制;三是对管理者疏于管理。我国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是“控下不控上”, 对主要负责人和决策管理层的约束主要靠他们的觉悟程度和思想道德约束。事实上并不是也不可能每一个管理者都有很高的自我约束能力。另一方面, 银行的管理人员凭借其地位, 还会处于垄断信息的优势地位。这样一无自我约束二无外在控制, 往往就会出现因为个别银行管理人员滥用手中权力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四是内部稽核机制不完善。从总体上看,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仍然相对薄弱, 更谈不上存在强有力的内部稽核机制。这首先表现为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其次表现为内部监督力量配备不足, 监管人员素质不高;再次, 内部稽核面过窄, 频率偏低, 履行职责滞后性比较严重。最后是表现为缺乏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体系。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机制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评价可以起到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强、保证内部控制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作用。但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看, 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建设上更多着眼于完善和加强制度建设, 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效果往往缺乏有效的衡量、评价手段。因而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以及内部控制管理现状进行积极的探索, 摸索出一条内部控制评价的途径, 已经成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稽核机制乃至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 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
风险控制是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也是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薄弱环节。目前各金融机构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处于软约束阶段。许多商业银行仅仅满足于决策环节的“审贷分离”, 而对贷款发生时以及发生以后的具体风险程度心中无数, 缺乏以具体风险评估及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监控、交易风险管理监控的手段, 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法也极不完善, 资金交易、贷款发放、债券买卖等往往没有实行风险度管理, 决策部门、交易部门不能据此做出正确决策和进行预警管理, 使得银行的业务管理从一开始就孕育着难以预测的风险。
(四) 现存制度的滞后性
尽管我国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但与世界上的信息化潮流相一致, 在我国也出现了大量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运营的企业, 其中当然也包括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业。在会计核算手段日趋高级化、科学化的同时, 原有的监督制约机制已经不再能适应新兴业务特别是外币业务的需要, 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措施没有及时加以配套, 形成了内部控制领域的盲点。会计部门缺乏既懂业务又懂微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对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不得力, 以致微机作案时有发生。在一些存在大量外汇交易和资金往来的银行和相关部门, 有关人员和境外犯罪分子内外勾结, 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这给银行的资金正常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银行的广泛运用与我国商业银行技术管理的相对薄弱以及稽核监督的长期空白已经形成了非常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是否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潮流, 从而在未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和自身壮大发展的关键所在。
(五) 处罚措施乏力
尽管各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内控制度,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责任事故和经济案件仍不时发生, 其主要原因是正面要求多, 寄希望于人们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思想觉悟的提高, 对越权行事、违规操作及弄虚作假者没有具体而强有力的处罚措施, 处理问题往往批评教育多, 或罚款了事, 使一些人在执行内控制度上始终缺乏紧迫感、危机感, 更使一些人挺而走险, 走上犯罪的道路。
(六) 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还相当有限
突出表现在内部审计没有独立性和权威性, 审计面没有覆盖所有业务, 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建议得不到执行, 审计力量不足等等。由于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发挥, 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和缺陷就得不到及时反馈和纠正, 甚至出现失控的局面。
二、加强银行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的对策
金融机构的内控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于大商业银行来说任务更为艰巨, 实践证明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从本质上讲, 是金融机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 是一种自律行为和机制。金融机构要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 同时要控制和防范风险, 保证各项业务安全稳健运行, 就要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 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运作。
(一)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
首先, 是建立科学的内控体制制度。没有科学、独立、权威的内控体制, 一切内控制度都很难得到彻底执行。如中国工商银行开始实行直接对总行一级法人负责、垂直领导和下审一级的内控监督新体制, 这是当前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轨过程的相机抉择, 是与国际银行业内控体制接轨的需要。其次, 建立全面、系统的业务与非业务内控制度体系。业务内控制度要覆盖商业银行所有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 并依据“制度先行”的原则, 对所有拟开发新业务部预先制订有关操作规程和内控制度, 等新业务试运行后再不断修改、完善。内控制度要具备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当前, 商业银行当务之急是尽快制订完善银行电算系统内控制度, 保障银行业务电子化进程, 要尽快弥补电子新业务出现造成的控制空白, 具体包括电算系统基础控制制度、分类控制制度等。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是商业银行内控的立足点, 是内控的基础。
(二) 建立良好的营运约束机制
主要是建立健全并不断强化各项内部管理机制, 保证资产的安全性、流运性和盈利性。
从商业银行来看, 建立内部运动约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以资产负债比例为前提的自我调控机制。这是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重要制度。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与管理资产和负债的比例结构来规避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提高资本充足率和利润率。二是建立内部授信授权制度。目前各商业银行实行的是总行一级法人体制, 因此, 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 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总行要实行法人授信授权制度, 以增强整体控制能力, 防止系统失控。应从实际出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具体程序为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 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 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支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进行转授权, 核定每一个委员的具体审批权限, 从而形成分级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对外授信, 通过对企业的信用与经营者素质、企业经济实力、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企业的发展水平等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 根据不同的等级给予不同的授信。
(三) 建立分工合理、职责分明的业务操作制度
主要是建立以业务操作规程为基础, 岗位独立、人员分工、职责分明的业务操作制度。业务操作规程是个程序控制的问题, 它是银行控制业务风险的基础环节。当前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有效的契合和平衡。一是严格岗位分工, 切实根据业务运作的实际要求, 因事设岗, 因岗定人;二是按照每一项业务至少必须有两个岗位或两个人以上参与记录、核算和管理的要求, 明确各岗位或员工在业务操作中的责权划分, 按各自的工作性质、权限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三是加强业务操作的控制和事后检查, 每项业务要求有一个业务主管或专门岗位对该项业务处理的整个流程进行综合把关和全过程的检查, 确保各岗位按照职责要求正确处理同一业务,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防范员工舞弊行为。业务操作规程就是通过业务操作时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共同参与, 时刻将业务置于双线核算、双重控制、交叉核对、相互制约的状态, 达到防范风险、提高效率的目的。
(四) 建立科学严密的内控组织体系
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内控组织体系。首先, 要在总行成立监督控制委员会, 作为全行内部控制的最高决策机构, 受法定代表人直接领导, 对法定代表人负责, 并根据金融形势任务研究制定全行内控工作方针和规划, 对全行基本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和管理及对内控中发现的重大经济案件和严重违规违纪作出经济处罚决定, 提出行政处分建议等。该委员会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等其他决策机构相互支持。其次, 强化内控执行系统建设。一是要明确业务职能部门的内控职责, 改变过去重业务拓展、轻内部管理的错误观念, 把业务管理部门放到内控自律的中心地位。其中, 建立顺序递进的三道监控防线是业务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第一防线是以一线岗位人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 各业务部门及各岗位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第二道防线是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
(五) 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银行组织架构
首先, 通过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造, 建立和完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使各项权力得以合理配置;通过建立制衡与问责机制, 改变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仍存在的所有权单一及虚置、组织结构行政性、激励机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所引发的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达到分权制衡和对经营者多层控制约束的目的。其次, 强化一级法人制度, 突出一级法人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明确各分支机构、各部门在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中所承担的角色。三是完善授权授信制度, 根据经营行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制度执行以及资产等状况, 按类型、档次、额度等指标实行差别化授权制并进行连续、有效的监督。四是在严密科学的岗位分工、明确的工作职责和业务操作规程的基础上, 健全决策风险约束机制和责任人制度, 从制度、程序上对决策行为进行约束, 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奖惩直接与经营风险挂钩。五是改革现有银行组织机构, 按照区域原则或规模效益原则进行重组, 适当收缩分支机构, 减少管理层次, 实现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
(六) 全面防范风险, 推进内部控制体系标准化
首先, 要从主要控制和管理信贷业务风险向全面控制和管理各类业务风险转变, 从制度防范风险向程序防范风险、技术防范风险等方面转变, 真正从组织机构和人员上保障风险评估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其次, 要努力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标准化。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优化, 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商业银行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机制, 对内部控制人员、职能和流程加以规范和统一, 便于执行和操作, 以将控制机制渗透到每项业务活动中, 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能够持续改进的风险控制体系平台。第三, 尽快构建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 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支撑, 并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第四, 加强对计算机系统风险的控制, 形成一套有效的内部电子监督和牵制系统, 保障计算机存储备份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七)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促进内部控制机制日臻完善
一是要通过改革, 逐步建立起绝对垂直和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 按照总行审计部、地区审计分部、一级分行总审计室、审计办事处四个层次开展审计活动, 同时一并健全和完善审计规范制度建设;二是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功能, 审计工作的战略重心要向全面风险管理和综合经营管理转移, 审计目标从偏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三性”审计转向经营审计;三是审计方法要进一步倡导并实施风险导向审计, 要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方法, 并借助于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方法。四是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以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 强化审计培训, 组织内部交流与外部交流, 引入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 普及审计创新意识, 提高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适应性。
(八)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文化建设
银行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员工具有一定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 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就是通过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约束每一位员工的行为来达到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 要在银行内部树立全员内部控制意识, 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 通过对员工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培训, 将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行为规范由管理层贯彻落实到基层, 由此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戴彦.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 2006年第2期。
[2]刘静, 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 2005年第8期。
[3]朱荣恩, 内部控制的方式[J], 《中国审计》2002年第7期。
[4]孙孟强, 谈加强和完善银行内部控制, 〈中国内部审计〉2002年第四期。
内部银行管理机制 篇4
一、培养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先进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培育、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 主要有知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所组成。信贷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商业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统一于风险管理方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作为精神层面核心价值观念形态制度具有更长远的效应。这种观念的继承可以超越制度本身,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 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不仅要寻求行为及组织上的知识和制度层面, 而且要寻求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文化。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建设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 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 研究完善风险评估技术, 加强和改进信息系统建设, 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完善信贷激励和约束机制, 大力推进信贷文化建设, 全方位构建并筑牢信贷风险防范“免疫系统”, 切实提高信贷风险内控管理水平和防范能力。
1、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构综合协调机制。
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能的设置在管理决策层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以便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综合协调机制。按照信贷经营与信贷风险管理相分离的原则, 设立独立的专职信贷风险管理部门, 主要行使授信审批职能。为确保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贷款审批岗位应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系统, 相对独立, 基本上不受业务部门和各级分支机构的控制和影响。
2、建立制度观念, 强化法治意识。
坚决制止“制度”给“权力”让位的现象, 要树立以制度规范经营, 以制度管人的经营管理理念, 树立制度的最高权威性。不仅要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严惩, 而且要在日常管理中强化制度的刚性, 将已建立起的法规制度贯穿到金融管理的各个领域, 建立起坚决按制度办事的管理体制。
3、强化岗位分离和职能控制。
完善规章制度、梳理业务流程, 针对商业银行比较普遍存在的实际业务操作中有章不循、违规现象严重等情况, 应积极地从制度的完善落实和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等方面来规范内控体系的实施。强化岗位分离和职责控制, 岗位设置控制是对商业银行内部岗位设置、职位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 以防止单独作业的职员从事或隐藏不正常行为。建立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 对银行所有岗位, 所有人员的行为都要有所制约。
4、完善对客户的统一授信制度。
对客户的授信做到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统一管理;对表内业务的贷款业务、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贴现等业务和表外的信用证业务、保函、承兑等业务进行一揽子授信管理;做到本币业务授信与外币业务授信的统一管理。对集团公司进行统一授信管理。对集团公司本部及其控股子公司要进行统一授信。对关联企业进行统一授信管理。对由同一人或同一家庭成员任法定代表人的多个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有参股关系的企业等关联企业进行统一授信。
5、加强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随着金融工具的日益现代化, 商业银行需依靠科技来实现对信贷风险的有效和实时控制, 做到制度制约与系统制约有机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个人疏忽而导致的业务失误, 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1)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授信业务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对授信业务全过程进行持续监控, 并及时、真实提供授信业务的经营情况和资产质量状况, 对授信风险与收益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 全面和集中掌握客户的资信水平、经营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等信息, 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对已列入黑名单、逃废债等资信不良的企业和个人实施授信禁入。
(3)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我国商业银行要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 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价体系, 力争在短时期内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 加强风险监测分析的系统性和准确性。
三、完善信贷内部稽核体系
商业银行应将信贷业务稽核列为稽核工作的主要内容并研究建立一套全面、系统、完善的信贷稽核体系。首先, 要以规章制度保证检查监督机构即稽核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因为它是内部稽核的生命, 没有它, 内部稽核就丧失其监督、制约的作用;其次, 要使稽核部门独立于各分支机构, 只对一级法人负责, 从而避免内部稽核人员与所处的分支机构由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导致审计流于形式、审计报告容易失真的后果;第三, 内部稽核的内容要明确, 稽核方法先进科学, 稽核内容和稽核报告直接向一级法人机构汇报;第四, 要防止稽核内部风险, 这种风险是由于稽核本身或是稽核人员造成的, 因此一支合格的稽核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四、完善信贷过程控制
对信贷业务流程风险点加强内部控制主要应做好: (1) 认真负责地进行贷前调查, 从真实性和目的性方面控制信贷风险; (2) 把好贷款审批关, 严格控制贷款业务的审批权限; (3) 加强贷后检查管理。
信贷的持续检查与监控, 是在贷款发放以后, 银行对借款企业的经营风险实行跟踪和动态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将信贷资产风险防范工作前移, 及时发现贷款使用中潜在的风险, 尽早采取预警或者抢救措施, 化解风险, 减少信贷资产的损失。在继续搞好贷前调查、贷时审查的同时, 要有效地加强贷后检查管理。经办信贷业务的客户经理是贷款检查的第一责任人。
五、完善信贷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应当按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进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的设置, 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行长、监事会 (审计委员会) 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银行治理结构。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完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环境, 信贷组织结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建立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 对授信进行统一管理;②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的信贷组织结构;③建立贷款、审查、放款等关键职能分离的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汪文文, 陆萍.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探析[J].财会通讯, 2010.7.
[2]刘杰, 谢加贞.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研究[J].商业研究, 2010.5.
内部银行管理机制 篇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经历20年的渐进式改革后,终于完成质的改革,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但随着我国入世五年保护期的结束,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那些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技术人才,必然会成为各大银行招聘的主要目标。面对外资银行的强势揽才和国内股份制银行的高薪招聘,对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研究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激励机制进行科学设计有利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才竞争力。而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薪酬激励机制相对落后,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要求不相适应,人才流失严重,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对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薪酬激励机制,其是我国国有银行发展的基础,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金融人才。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首先,通过建立和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内部人员的合理配置,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人才潜能,提高人才使用效益,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促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因此研究如何运用薪酬激励全体员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目标的方向努力工作,达到银行与员工的“双赢”,具有长远和现实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纷纷瞄准中国市场,这进一步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迎接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做了一些积极的内部改革,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但从各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总体上看,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尤其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整体经营活力依然严重不足,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是商业银行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二、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委托一代理理论
激励机制源于委托一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内涵。经济学上认为,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而工作的成果同时取决于他的努力和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且两种因素对委托人来说无法完全区分时,就会产生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这就是“委托一代理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无论是委托人还是代理人,其目的都是追求约束条件下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代理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从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委托人一方面需要对代理人进行激励,使代理人采取能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另一方面需要对代理人进行约束,以便代理人的行为不偏离委托人所做出的安排。经济学经过理论分析认为任何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设计都必须遵循两个原则:首先,代理人参与工作所得的净收益不低于不工作也能得到的收益,这是参与约束;其次,代理人让委托人最满意的努力水平也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水平,即激励相容约束。基于这两个条件,当存在不对称信息时,分成制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机制,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按一定契约进行剩余索取权分配,将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与经营绩效挂钩。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约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制度约束,即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代理人约束;二是契约约束,即通过委托人和代理人签订的合同对代理人进行约束;三是市场约束,即通过经理人市场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约束,如果高层管理人员业绩平平或有不良记录,将影响其今后在经理人市场上的价值。
随着现代化公司的建立,所有权与控制权日趋分离,所有者通过委托一代理制度来实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由于所有人和代理人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和契约不完备,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就会产生代理问题,由此增加的成本便是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包括委托人的监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证支出、由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之间的偏差所产生的剩余损失。为解决所有者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代理成本,需制定各项制度来协调企业内部不同成员的关系,在委托人和代理之间进行利益分配及风险配置,从而更好地激励和约束代理人,这就是公司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涵,激励机制主要研究何降低代理成本。基于委托一代理理论,有效的激励机制一般应当实现以下四个基本目标:第一,使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一致起来,让管理者能够像股东一样去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第二,对管理者的奖励具有足够大的变化幅度,以鼓励他们对工作倾注更大的热情,投入更多的时间,勇于承担风险,敢于做出决策;第三,降低管理者去职风险;第四,使股东成本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之下。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共同影响下,剩余索取权分享制是最优的激励契约安排。
三、我国现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了一套相对健全的激励机制。但是与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其激励机制还是比较落后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励资源稀缺,形式单一
激励资源也即拿什么激励的问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针对人的需要实施相应激励是可能的。但激励人们努力的方式不应是单一的,应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并且还应针对人的需求层次来设计不同的激励形式。目前西方国家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职务晋升、薪酬、各种福利和精神激励,其中以薪酬制度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西方企业薪酬制度结构,企业普通员工主要是基薪和年度津贴或奖金,经理人员除此之外还可以享受到经理股票期权、业绩股份和股票增值权益。基薪和年度津贴或奖金对银行员工和经理人员的风险影响程度很小,其对经理人员的决策影响也比较小,只能起到短期激励作用。股票期权、业绩股份和股票增值权益则把经理人员的风险收入与其长期努力相联系,具有长期激励效果。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职务晋升、薪酬、各种福利以及精神激励。从大的结构来说和西方企业差不多,但是却明显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工资机制僵化。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工资总额仍然由财政部来核定,银行基本上没有自主权,影响了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二是在薪酬结构中,无论是银行高管还是普通员工,其薪酬都不包括股票期权、业绩股份和股票增值权益,基本上没有长期激励机制。
(二)激励依据不完善
激励依据也即凭什么激励的问题。这是激励机制的核心问题。因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实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依据的合理与公正程度。如果激励依据不完善、不合理、不公正,激励机制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西方国家在职务晋升、薪酬支付等方面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选拔机制和指标体系。绩效考核所涉及的要素主要包括对整体结果的贡献、对客户的效率、个人业务和技术熟练程度、执行程度、领导力、对内对外关系、全球效力和社会责任等。就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激励机制考核的设计比较简单,系统性差,科学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标体系比较简单。二是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设定的考核指标有时相互矛盾,人为导致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目标效用函数不同,利益趋向不一致,严重影响了银行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三是不同时期过分强调某些指标甚至某一项指标,导致银行经营发展的不均衡。结果是各分支机构把这一指标作为首要任务,不惜采取弄虚作假甚至明显损害银行发展的各种措施来降低不良资产比率。四是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重短期指标而忽视长期指标,结果导致银行经营的短期化。五是现有的制度安排使得银行自身也无法进行长远规划。
(三)激励机制的实施不科学
激励机制的实施实际上就是激励谁、何时激励以及如何操作的问题,也是激励机制如何执行的问题。如果执行不力、不当,再好的激励资源和考核体系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商业银行的基本做法是把经营目标分解到每一条业务线和每一个经营部门以及每一个部门里的不同业务团队。每个部门、每条业务线、每个分行、每个工作小组占有了多少资源都是一定要核算清楚的。考核是以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的,每个机构小组和个人在考核期内,做了多少业务、创造了多少收益、开拓了多少市场、占用了多少资源、花费了多少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都有明确的界定,避免了银行成本收益界定不清的情况,这样银行就可以根据考核结果实施激励机制。
四、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机制的建议
(一)构建多元化的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构建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以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银行治理结构。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是根据被激励对象的需求,从各个层次,采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进行多因素的激励。就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被激励的对象就是银行组织中各种人才,它既包括银行的高层决策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还包括在银行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各种专业管理人才和实务操作人才。
(二)严格考核制度以建立公平的激励环境
良好的考核力和维护公平的激励环境至关重要。根据激励理论中的公平理论,员工有要求被公平对待的需要,人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到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既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也关心自己收入的相对值。当一个人察觉到自己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率与别人相同时,就会感到公平,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当个人感到不公平的时候,可能会选择歪曲、改变自己或他人的投入产出,或离开组织。因此,公平能够激励人,而不公平就不能够激励人。
(三)建立科学透明的绩效评估体系
对经营行应科学合理的下达各项指标。一是突出重点,给基层行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主要是在突出利润指标和存款市场占有率指标的前提下,取消那些非效益性指标。二是客观公正,务求指标合理化。主要是在指标核定上,上级行应切实根据下级行自身经营实际,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在确保各单位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前提下,客观公正地下达各项经营指标,避免搞“一刀切”。同时指标考核要科学合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四)其他激励措施的完善
在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的同时,一方面要致力于拓宽员工晋升渠道,多渠道解决员工的晋升问题,实现职业生涯激励;另一方面完善培训机制,既要从银行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培训进行长期规划,又要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后的考核。培训要与用人机制有效结合起来,培训的结果应该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晋升机会,要让培训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银行和员工之间应该建立起充分信任的合作关系,增强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员工管理中进行授权激励。给予员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能给员工带来极大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秋锦浅谈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J]技术与市场2008(9)
【2】武南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机制的完善[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史建平,李德峰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金融2006(10)
【4】徐婷婷对我国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内部银行管理机制 篇6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 (PCAOB) 的审计准则将“实质性漏洞”定义为“如果一项或若干项缺陷有能致使年度或中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不能有效预防或及时察觉的合理可能时, 该缺陷就构成实质性漏洞 (materialweakness) ”。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需要有效的设计和有力的执行。根据内控缺陷的影响程度和重要性将缺陷划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实质性漏洞。鉴于实质性漏洞是更为严重的重要缺陷, 识别实质性漏洞并进行分析至关重要。Ge和Mcvay (2005) ) 将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划分为九大类型:账户特定式、培训、期末报告与会计政策、收入确认、职责划分与授权、对账、子公司特定式、高级管理层及技术问题, 对兴业银行的后续研究, 将以此9种类型作为标准。本文以兴业银行为例, 通过对披露的审计报告进行手工整理, 研究公开披露的实质性漏洞的现状, 并对改进相关问题提出对策。
二、兴业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分析
(一)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具体如下:
(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布状况。兴业银行 (股票代码:601166) 成立于1988年8月20日, 2007年2月5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由于内部控制的信息比较分散, 本文对兴业银行自上市以来的5份报告进行整理, 并对年报的“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报告”, “监事会报告”, “重要事项”, “报表附注”, 以及“附件”部分进行统计和分析。
本文采取5级量表对年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衡量, 其中:“0”表示没有披露与内部控制有关的信息, “1”表示公司只用一句话概括说明内部控制情况, “2”表示公司对有关内部控制信息仅仅做出简单的说明, “3”表示公司对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工作计划、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有关工作的安排、内部控制检查监督部门的设置及运行情况等至少一项做出较为详细说明的情况, “4”表示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情况做出详细的说明。包括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成、对关键领域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完善计划及拟采取措施等。
表1是兴业银行自上市以来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分布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 兴业银行披露的年报中“公司治理结构”部分, 对内控信息的描述比较简单。这部分对内控的描述从简单到复杂, 说明公司结合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探索适合公司发展和完善的内控机制。
“董事会报告”部分详细披露了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2007年的董事会报告中, 单独列示了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的说明, 自我评价报告, 审计机构的核实评价意见。从2008年开始, 审计报告增加了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可能是由于2007年新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一科目, 为了适应现在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出现的市场交易, 董事会根据宏观政策和经营环境的变化, 调整了应对风险的管理机制和对策。“监事会报告”简单披露了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监事会对公司内控不予重视。公司在境内审计报告和境外审计报告的“报表附注”部分笼统地披露了内部控制的一些情况, 包括各类风险的管理措施, 金融工具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资本管理情况。自上市以来, “股东大会情况简介”及“重要事项”部分一直没有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公司的内部控制“三性”说明书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详细地说明了内控制度的现状, 以及公司为完善内控所采取的措施。从2008年开始, 公司的内控自评报告更趋规范, 评价范围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和公司层面、业务流程、信息系统三个层面展开。公司聘请的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只是简单地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内部控制情况做了说明, 主要针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发表意见。
注:1.“内控自评”栏中, 包含:《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说明》,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2.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内部控制出具的报告叫法不一。如2008年和2011年出具的报告为《对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评价意见报告》, 2011年出具的报告叫《针对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 本文将此类报告统称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并将其统计到“内审报告”栏中。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1-标准无保留意见, 0-其他类型审计意见。
(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连续性。兴业银行自2006年上市以来, 不间断地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010年, 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出台, 要求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同时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根据此规定的要求, 兴业银行2011年出具的审计报告内容更为全面和完善。可以看出, 上市后的兴业银行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及相关部门的要求, 积极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 良好的行业形象得以树立。
(二) 实质性漏洞披露情况分析
银行作为高风险的行业, 对实质性漏洞应给予格外关注。根据实质性漏洞概念和类型的划分, 笔者发现兴业银行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集中在内控“三性”说明书,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 之后通过对这些缺陷进行鉴别, 识别出属于内部控制的实质性漏洞。
(1) 实质性漏洞披露的数量。表2是兴业银行披露的实质性漏洞情况。通过表2可以看出, 董事会在2007年没有披露任何内部控制缺陷, 2008年到2010年对实质性漏洞的披露及表述都比较模糊, 在2011年披露了4种不同类型。由此可见, 兴业银行披露的实质性漏洞的数量越来越多, 这似乎说明兴业银行面对的内部控制问题也越来越突出。2007年年报是兴业银行上市后的第一份报告, 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只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机制做了陈述, 并未提到相关的内部控制不足。这可能是上市第一年, 兴业银行要给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留下较好的印象。随着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 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 2008年到2010年的内控自我评估报告中, 公司的内控体系不断完善, 但对具体的内控缺陷并未做出明确说明。然而, 这并不能说明公司的内控是完美的。2011年, 财政部出台的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 兴业银行才开始披露了一系列的实质性漏洞, 通过对这些漏洞分析, 可以发现兴业银行的内控问题由来已久, 但是可能由于相关法规的要求不够严格、违规成本比较低由此造成了其对此类问题不够重视也就未进行披露。随着严厉的监管制度的实行, 上市银行从违规成本角度和投资者对内控信息的重视角度考虑, 开始披露更多的内部控制信息并报告所发现的问题。
(2) 实质性漏洞披露载体。兴业银行实质性漏洞的披露完全集中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共披露了13项实质性漏洞, 并且2007年到2010年对实质性漏洞的描述比较模糊, 可见, 从某种角度上说, 董事会有避重就轻之嫌。在2011年国家内控规范出台后, 董事会详细披露了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整改情况, 更加积极地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而事务所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仅仅流于形式, 既没有对内控的情况做过多说明, 也没有对内控的实质性漏洞进行披露, 只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做了说明。
(3) 实质性漏洞披露类型。关于实质性漏洞的9种分类, 兴业银行披露了其中的5种类型:职责划分与授权, 子公司特定式, 高级管理层, 技术问题和培训。职责划分与授权类缺陷达4项, 2008年和2010年各披露了1项, 20111年披露了2项。职责划分与授权是有效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从披露的实质性漏洞中可以发现, 由于近几年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抢占某些客户, 获得高利润, 银行职员对某些放款检查不够审慎, 除了职责划分的缺失和不恰当的授权有关外, 也可能是由于员工的数量和素质的缺乏, 不足以关注到业务的方方面面。加之各种新兴业务的不断涌现, 兴业银行内控的修订和执行速度赶不上新业务的变化, 导致公司新的内控问题不断显现。但董事会根据经营环境及宏观政策法规变化, 不断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
子公司特定式这一实质性漏洞缺陷的披露出现在2009年和2011年, 说明总行制定的内控制度以及业务规范落实程度差, 从而导致了信用风险。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 国家相关政策规定,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2011年7月1日起取消人民币个人账户密码挂失费, 但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个别柜面人员在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仍继续收取密码挂失手续费, 给客户造成了不便和额外的密码挂失费支出。2011年8月2日国家发改委通报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 并对兴业银行总行做出罚款200万元的行政处罚。董事会的内控自评报告中, 只是简单地说个别机构授权操作存在不规范环节, 也并没有对这一行政处罚进行披露, 事务所的内部审计报告更是丝毫未提及。可见, 兴业银行分支行控制信用风险力度不够, 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流于形式。
高级管理层问题出现在2008年, 2010年和2011年。董事会对内控的建设高度重视, 努力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不断的完善, 显示了其在内部控制中的主体和决定作用。技术问题分别出现在2010年和2011年, 反映了科技的高速发展, 银行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有效满足业务和管理的要求, 银行需要进行不断的后期运行维护。2009年出现的培训实质性漏洞, 说明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和网点扩张速度的加剧, 需要大量的新职员加入, 这同时就面临培训力度不够和执行力出现偏差的问题。可见任何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都不是无懈可击的, 董事会应根据实质性漏洞的情况,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才能保证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持续有效地进行。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文的论述, 兴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内控“三性”说明书, 内控自评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 而内控自评报告是实质性漏洞披露的载体。兴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集中在职责授权与划分, 子公司特定式, 高级管理层, 技术问题, 培训五大类型上。从2007到2011年的年报来看, 董事会积极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没有中断, 并针对经营中的缺陷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而监事会对内控的评价和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形式主义严重。鉴于此, 对完善内控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做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 企业自身应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机制。上市银行通过风险获取收益, 实质性漏洞作为公司最为重要的内部控制缺陷, 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状况。2011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对上市公司内控的披露要求更为严格, 但是我国对实质性漏洞披露机制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范, 所以认定和评估实质性漏洞, 建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核的统一标准就显得格外重要。外部宏观经济、法律和监管环境不断变化, 对公司业务和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董事会应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 及时修订和完善内控制度, 采取相应的内控措施。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离不开公司员工的配合和参与, 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增强员工对实质性漏洞的重视。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不应仅仅流于形式。监事会应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现的实质性漏洞进行更为严格的处罚, 促使全行采取更有力的整改措施。
第二, 转变内部控制报告对实质性漏洞披露方式, 明确注册会计师在内控控制审计报告中的责任。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虽然审计师不是万能的, 不能保证查出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任何漏洞, 但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该公司财务状况的判断。所以, 注册会计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内控中的漏洞进行披露。然而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表明, 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了解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程序是以财务报表审计为目的进行的, 而不是对内部控制的专门审核, 其披露的报告既没有对内控的情况做过多说明, 也没有对内控的实质性漏洞进行披露, 仅仅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做了说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是独立的, 实质性漏洞的存在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所以, 应明确对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报告责任的确定, 强制其对内部控制的实质性漏洞进行披露。
第三, 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监管。首先, 企业内部控制披露的过程, 离不开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 同样,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 也需要政府发挥其权威性和监督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的监管, 建立健全相关的处罚机制, 从而有效防范管理层的道德风险, 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其次, 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的规范, 导致各载体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各异, 披露内容散乱且缺乏系统性, 所以, 相关部门应尽快对内控实质性漏洞披露的内容做出规范, 强制上市银行公开披露内控中的实质性漏洞。
参考文献
[1]瞿旭、李明、杨丹、叶建明:《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民生银行的案例分析》《, 会计研究》2009年第4期。
[2]黄秋敏:《上市银行内控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审计研究》2008年第1期。
内部银行管理机制 篇7
近十年来,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实现和股权分置改革走向尾声, 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成为愈加重要的话题, 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更让这一话题逐渐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理论上讲, 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是探讨银行业如何降低风险, 提高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一种渠道, 也是从独特的行业视角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一种方式。
相对于一般的行业, 银行业存在着高资产负债比、债务结构分散化、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资产交易非透明性以及严格的行业管制和监管等特点, 这使得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对于外部治理机制, 内部治理机制在银行业公司治理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1]
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中Pathan等 (2007) 采用泰国13家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发现泰国银行董事会规模对其绩效具有显著负相关影响, 而独立董事比例则对银行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影响。[2]Eralp Bektas and Turhan Kaymak (2009) 采用土耳其2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 以ROA以及纯收入与银行账面净资产价值之比来衡量银行绩效, 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其绩效的影响, 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和股权类型对银行绩效没有显著影响。[3]
国内的研究中, 孙月静 (2006) 采用我国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1-2004年的23份年报样本实证研究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 实证发现反映股权集中度的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呈负相关, 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对银行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而高管人员薪酬对银行绩效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4]张娜, 关忠良, 郭志光 (2011) 采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2009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 独立董事比例与银行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女性董事比例与银行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董事会年度召开会议次数对银行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另外, 董事长与行长两职兼任、董事会规模对银行绩效具有负向影响。[5]而王希, 刘吉田, 王瑶 (2011) 将风险制能力作为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衡量指标之一, 他们使用不良贷款率来衡量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实证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不良贷款率显著正相关, 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不良贷款率显著负相关, 高管报酬与不良贷款率显著负相关。他们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对其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反却能显著影响其风险控制能力。[6]
二、理论与假设
1. 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
关于股权结构与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中, 股权集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是以往研究的热点。Berle和Means (1933) 认为“提高股权集中度可以提高所有者的监督能力, 从而提高公司绩效。”[7]蔡慧和朱晋 (2011) 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前五大股东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衡量股权集中度的实证研究认为, 银行的高风险性经营需要股权的相对集中但要形成大股东间的制衡, 这样有得于股东们为了自己利益而加强公司治理的监督和完善, 从而提高经营绩效。[8]根据以往研究的结论本文假设股集中度对经营绩效具有正面影响。
假设1:银行的股权集中度对银行经营绩效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2. 董事会特征与经营绩效
董事会特征与经营绩效的研究表现在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比例上。以往关于银行业的研究中王希, 刘吉田和王瑶 (2011) 以我国九家商业银行为样本, 采用2007-2010年数据的实证结果支持了第二个观点, [6]但也有大量研究认为银行业的董事会规模对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假设2:银行的董事会规模对其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独立董事由于其在董事会中的相对独立性, 可以发挥对董事会监督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加强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Jensen (1986) 认为“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正向关系。”[9]淑琨 (2001) 通过对199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董事会独立性的提高可以提高公司绩效。[10]关于银行业的研究中张娜, 关忠良和郭志光 (2011) 的实证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5]综合以往的研究结论, 本文假设独立董事比例对银行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3:银行的独立董事比例对其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 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
关于高管薪酬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中, 杨海燕和李瑞 (2010) 以2001-200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水平与股东财富的关系, 发现“高管薪酬激励水平与股东财富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而人均薪酬则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很小。[11]葛春尧 (2011) 以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为样本, 实证分析了银行业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 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绩效敏感度是存在的, 在我国银行业通过货币性薪酬激励能够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12]因而本文假设高管的货币薪酬对银行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4:银行高管的货币薪酬水平对其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实证研究
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根据以往的研究本文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高管薪酬三个方面选取了五个变量来反映银行业公司治理情况, 其中股权集中度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衡量, 董事会特征采用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来衡量, 高管薪酬水平采用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来衡量。在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上本文参考了王希, 刘吉田和王瑶 (2011) 的研究, 采用反映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反映风险抵抗能力的不良贷款率来衡量经营绩效。另外本文还选取了资产规模和负债比率作为控制变量。
为了全面检验公司治理变量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的影响, 本文分别建立了两个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模型 (1) 用以检验公司治理变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模型 (2) 用以检验公司治理变量对风险抵抗能力的影响。
2. 样本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本文的研究数据除不良贷款率来自年报外, 其余数据均来自色诺芬数据库。本文采用了我国16家A股上市银行的80份年报数据, 数据跨度为2003年-2010年,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表2显示样本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81%, 最好时达到685.59%, 最差时只有0.049%;不良贷款率的均值为2.06%, 最低时只有0.36%, 最高时有11.41%;前三名高管薪酬在最高时达到约8060万, 最低时只有33.37万;董事会规模均值为10.775人, 最小值为8人, 最大值为17人;独立董事比例最低时为0, 最高时达到10%;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低时只有5.9%, 最高时达到67.5%;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最低时也只有1.13%, 最高时达到53.56%。总体来说样本数据的差异性比较明显。
3. 检验结果与分析
针对模型 (1) 的检验显示, Hausman检验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 因而采用固应模型, 检验结果见表3。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显著。
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整体比较显著, 但拟合优度R2相对不高。各变量的回归结果中董事会规模在1%显著, 且符号为正, 说明董事会规模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支持了假设2。独立董事比例在5%显著且符号为正, 说明独立董事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支持了假设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显著, 且符号为正, 但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并不显著且符号为负, 这个结果与蔡慧和朱晋 (2011) 的实证结果比较相近, 说明股权的相对集中有利于提高经营绩效, 只是部分地支持了假设1。而前三名高管薪酬对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且符号为负, 实证结果与假设相悖, 说明货币性薪酬激励并不能提高盈利能力。由于研究中并没有把股权激励作为薪酬的一部分加以检验, 尚不能验证整体薪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针对模型 (2) 的检验显示, Hausman检验也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 因而采用固应模型, 检验结果见表4。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显著。
针对风险抵抗能力的检验结果整体显著, 但拟合优度R2只有0.0499, 说明拟合优度比较差。各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除前三名高管薪酬在5%显著, 且符号为负外, 其余自变量均不显著, 说明高管货币薪酬的提高有利于激励高管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符号相反, 且与模型 (1) 的回归结果不符。董事会规模的符号为正, 也不符合假设2的影响方向。这些也可能是由于样本量比较少导致的。
总体来说回归结果与王希, 刘吉田和王瑶 (2011) 的实证结果相反,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因素对其盈利能力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相对地对其风险防范能力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总结以往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最近年度的数据, 从盈利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因素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发现, 公司治理因素中董事会规模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盈利能力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 独立董事比例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而言, 公司治理因素中只有前三名高管薪酬对风险抵抗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这与以往的实证结果有所不同。
实证结果部分支持了假设1, 在盈利能力方面支持了假设2和假设3, 在风险抵抗能力方面支持了假设4。由于本文选择的样本量比较少, 解释变量还不够全面, 对研究结果不免会有一定的影响, 部分结论可能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潘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个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 2006, (3) .
[2]Pathan S, Skully M, Wichramanayake J.Board size, inde-pendence and performance:An analysis of Thai banks[J].Asi-a-Pacific Finacial Markets, 2007 (14) :211-227.
[3]Eralp Bektas and Turhan Kaymak.Governance Mechanismsand Ownership in an Emerging Market:The Case of TurkishBanks[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09.6.
[4]孙月静.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06, (3) :29-34.
[5]张娜, 关忠良, 郭志光.董事会特征与银行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 2011, (1) :59-62.
[6]王希, 刘吉田, 王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J].商业研究, 2012, (12) :95-99.
[7]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05-127.
[8]蔡慧, 朱晋.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治理特征与银行综合绩效———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 2011, (10) :48-51.
[9]吴洁, 蓝发钦.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一个实证[J].经济论坛, 2009, (7) :117-121.
[10]吴世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价值的理论分析[J].学术月刊, 2005, (02) :109-115.
[11]杨海燕, 李辰颖.高管薪酬激励与股东财富相关性实证研究———以2001-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为样本[J].2010, (05) :84-87.
【内部银行管理机制】推荐阅读:
内部银行机制12-02
重构商业银行内部机制论文07-14
银行内部账户管理11-21
银行网点内部管理11-14
企业内部银行05-09
内部银行模式05-11
银行内部题库08-12
银行内部审计12-14
银行内部考试试题06-01
工商银行内部组织结构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