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展

2024-10-20

历史进展(精选5篇)

历史进展 篇1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 中国古代心肺复苏技术比西方国家早1 000多年, 并且广为海外、尤其是周边邻国所接受, 影响堪称深入广泛[1]。现代心肺复苏 (CPR) , 的诞生已经50多年, 拯救了无数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命。其理论基础起源于人类对死亡的重要表现呼吸、心跳停止的认识, 于是由人工辅助呼吸、胸外按压、电击除颤构成了现代CPR的三大要素。这些基本方法数十年来几乎无明显变化, 只是在复苏方法的一些细节方面进行改进和更新。随着全球医学界对心肺复苏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CPR质量和技能的提高, 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逐年增加。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指出:心肺复苏应本土化。所以开创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 提高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 提高生存质量, 是现代急救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完成这一课题, 还需要更多基础和临床试验的研究支持。

1 历史回顾

最早医书记录应用“胸外按压”救治自缢死的便是东汉名医张仲景 (145~208年) , 其所著《金匮要略》专门论述救自缢死:踏肩挽发, 弦头后仰, 开通气道;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2], 的古老胸外按压技术。而口咽管通气, 始于晋代 (341年) 葛洪:以芦管纳其口中至咽[3]。到六朝时期 (420-588年) 《中藏经》记载:治缢死方, 令亲人以吹气入口[4], 是最早的人工呼吸方法的记载。隋朝 (610年)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若觉早”, 犹可救疗[5], 倡导早发现, 与现代心肺复苏指南中的生命链第一环节有异曲同工之效。唐朝 (651年) , 孙思邈著《千金要方》也曾对人工呼吸有清楚地描述:竹筒纳口中, 两人痛吹之。由芦管改为竹管, 令两人痛吹之[6]。人工呼吸到明代已经普及民间 (1627年) , 在冯梦龙: (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一文中, 有王玉姐绣阁悬梁, 其母徐氏, 嘴对嘴吹气救治玉姐复苏的描述[7]。古代简朴的理论和使用技术为后人奠定了复苏发展的基础。

2 现代CPR的发展过程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之父Peter.Safar[8]教授1958年开创了现代心肺复苏技术, 特别是首开口对口人工呼吸之先河。早在1955年, 天津的王源昶, 在急救麻醉意外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时做胸外按压复苏成功, 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在此之后全国各大城市相继成立救护站, 天津市救护站亦于1957年成立。当时的救护宗旨是基础生命支持和保护颈椎。自60年代至80年代院前救护滞留在此基础上, 到90年代这一领域进入快速发展期, 特别是1992年美国心脏学会 (AHA) 修订了心肺复苏指南, 提出了畅通气道, 人工呼吸以及心脏按压 (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 A, B, C三步曲, 主张心脏按压75~80次/min与呼吸比为5∶1, 同时提出了生命链的四早概念[9]。既早期通路,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至1998年有人提出应用CAB的理论, 首先建立循环。于2000年美国心脏学会, 再次修订指南, 提出胸部按压80~100次/min, 呼吸比为15∶2, 以及心前区叩击复律:经确定患者呼吸心跳骤停, 抢救者握拳由距离胸壁20~30cm高度迅速叩击1~2次, 并主张早期使用除颤仪除颤, 其电击能量依次为单相波除颤仪200、300、360焦耳。2005年修订指南主张:用力按压和快速按压, 胸外按压频率100次/min与呼吸比为30∶2, 心前区叩击复律问题, 不主张但也不反对。而且强调2名急救人员2min更换角色一次, 保证CPR质量。除颤能量修订为单相波除颤360焦耳一次, 或双相波除颤150~200焦耳一次。终止复苏强调只要患者亲属未表明放弃复苏, 复苏小组就应尽心尽职的完成CPR和二期复苏 (ACLS) 。最终决定停止复苏努力绝不应简单地看作一段孤立的时间间期, 在作决定时要考虑临床判断和人的尊严[10]。

3 CPR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由早期5∶1改为15∶2或30∶2。近年来专家们更意识到胸外按压的质量问题的重要性, 强调用力按压和快速按压, 使胸部充分回弹和尽量减少中断按压的时间。为此国内刘琨医生等曾在2007年对高质量CPR持续时间和CPR对基础生命支持的作用作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持续CPR 5min测得心率74.4±5.07次/min, 血压60.8±8.17mm Hg, 根据临床生理学理论, 此数值能够满足维持机体重要器官的最低的灌注需求, 证实了单人持续CPR第一个5min是高质量, 可以产生前向血流, 满足心脑血管最低灌注要求。而在CPR的通气方面比较面罩、气囊和气管插管通气在血氧饱和度 (SPO2) 方面的异同, 实验结果三种方法分别达到:89.2±3.05%和90.8±3.71%。t=1.044 P>0.05证实了面罩、气囊通气在CPR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而鼻导管使用 (PSO2) 71.3±7.48%与面罩、气囊组比较t=2.472 P<0.05与插管组比较t=4.107 P<0.01证实鼻导管通气在复苏抢救中无效[11]。

关于除颤, 目前现场急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于应用新指南强调的仅一次除颤, 单相波能量360焦耳, 双相波能量150~200焦耳中发现的问题。国内急救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国人应用指南推荐的这种方法能量过大, 在持续CPR的努力下患者面色已由发绀转变为红润, 瞳孔回缩, 心电图监护下出现室颤, 经一次除颤后反而出现心电静止现象。因此, 目前国内部分急救中心采取延用2000年指南中单相波除颤首先用200焦耳, 无效后再用一次300焦耳, 仅两次的改良方法。对特别消瘦患者, 估计其体重用儿童能量2~4J/kg, 最多用两次。通过临床实践观察, 此种方法似乎更符合国人体质。此现象也表明制定符合本国人体质的心肺复苏标准, 让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本土化是全国急救界当务之急的任务之一。

4 心肺复苏指南的最新进展

基于2005年和2006年心血管急救指南框架结构经过5年的应用实施, AHA于2010年10月将更新后的心肺复苏 (CPR) 和心血管急救 (ECC) 指南正式发表。较之200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新指南在急救方法及急救理念方面有如下新变化:

4.1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由2005年A-B-C改为2010年C-A-B即:

C—胸外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4.2 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

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 最大限度的减少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4.3 几个数字的变化

4.3.1 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4.3.2 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4.3.3 人工呼吸频率不变, 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3.4 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 对普通目击者要求CPR程序由ABC改为CAB, 即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4.3.5 除颤能量不变, 但更强调CPR。

4.3.6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 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4.3.7 维持ROSC的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4%~98%。

4.3.8 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 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4.3.9 强化按压的重要性, 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4.4 生存链的变化

4.4.1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 激活急救系统。

4.4.2 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

4.4.3 早期快速除颤:

其理论基础基于室颤导致心跳骤停的三个阶段理论。 (1) 电生理障碍阶段 (0~4min) , 心脏泵血停止, 由于大血管的弹性回缩血流运动势能, 心肌的血液灌注没有完全断绝, 心脏停搏主要因为电生理的紊乱, 心肌仍有一定的能量供应, 除颤后所有心肌动作电位易达成一致, 成功率较高; (2) 循环障碍阶段 (4~10min) 血液灌流完全断绝, 心肌依靠无氧代谢提供能量, 除颤后心肌动作电位不易达成一致, 成功率下降, 此时复苏重点为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得到适当灌注; (3) 代谢紊乱阶段 (>10min) 由于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和酸碱失调, 心肌损害严重, 除颤成功率非常低。据此理论, 短时程室颤时强调尽早除颤, 长时程室颤时先行胸外按压和通气使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维持一定血流, 有利于除颤和复苏。

4.4.3. 1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4.4.3. 2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4.5 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 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 (3) 深度至少5cm。 (4) 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 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 避免过度通气。

5 院前CPR的现状与展望

院前CPR的高质量、高效果, 依赖于Emss的完善。院前急救面对社会各个层面, 涉及社会每一个角落, 建立特服联动救援体系[13], 在体系内建立高效的医疗急救指挥系统, 完善的医疗急救网络, 以训练有素, 装备精良, 反应迅速的专业院前急救队伍作为紧急反应系统的基础, 是我国现阶段对院前急救体系的构想。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院前急救队伍现状是, 院前急救医生来源不一, 急救技术水平不同, 且趋于高龄化, 与院前急救的快节奏不相适应。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讨论中, 江观玉教授曾指出:院前急救, 医院急诊科、ICU三环节相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急救理念[14]。院前急救实践也证明, 探索三者无缝连接的相关模式, 更加充分有效发挥院前急救作用, 打破院前急救, 医院急诊科及ICU各自独立的现状, 以医院内急诊科作为院前急救医生主要来源, 使院前急救医学队伍系统化, 专业化和年轻化, 有利于整体急救医疗水平的提高。王一堂教授指出:院前急救看似简单, 事实上院前现场急救是否及时, 诊断是否正确, 措施是否果断得力, 均将影响到患者的安危, 因此难度很大[15]。所以院前急救医生必须是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急诊科医生或完成科住院经历的“准主治医师”。另外, 新毕业的临床医生在定科之前轮转一年院前急救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方法不但能够让这些临床医生强化了解学习院前急救的特殊性, 独立性和复杂性, 也是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促进院前急救领域科研工作开展的途径之一。提高完善院前CPR的水平, 重要的是加强科研工作及基本院前急救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总之, 院前CPR成功率的提高在于深化理论研究、加强技能培训、组建符合中国特色专业急救队伍、普及急救知识, 以及汲取世界医学前沿科技成果, 将这些成果本土化, 制定符合我国国人现状的心肺复苏指南, 在围绕中国心肺复苏指南的大课题下探讨和循证CPR的基础研究及突发事件的随机对照研究。这些工作都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对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历史进展 篇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陈其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最近已由教育部制定颁布。根据这部大纲修订的历史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将从2000年秋季起,在全国各省市逐步推广使用。为帮助广大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本文特将大纲修订的背景及其主要新特点概括介绍如下。

一、大钢修订的背景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课程改革

近十年来,为培养新型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历史课程方面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美国历史教育近十年来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首先,历史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1991年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颁布,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学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核心课程都要合格。 1992年《历史课程全国标准项目》开始启动。1996年,三个《标准》,即《世界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通往今天之路》《美国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美国的历程》和《幼儿园到4年级历史课程全国标准》正式发表。这三个《标准》实际上是《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中的主要教育改革目标之一从而成为国家立法的一部分。历史作为五门核心课程之一的地位,被国家立法所认可。

从这些《标准》中可以发现21世纪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功能。首先,历史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美国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是参政的意识。《标准》强调了历史教育对公民的重要意义: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它认为,学习本国史的意义在于:“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同时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新《标准》明确指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史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度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一部平衡的、范围广泛的世界历史,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学生们会由此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事物的习惯,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具备这种品质”。

从能力培养来看,美国的历史教育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认为历史学习和研究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它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新《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五类历史思考能力:按照年代顺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历史的理解能力;历史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研究的能力;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力。

从历史课程的功能来讲,美国历史教学强调理解“历史对我们的私人和公共生活、对我们社会的意义”,认为历史是“了解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互异性,以及我们同享的社会共同性”必不可少的课程。60年代,西欧的“新社会史学”对美国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社会史”着重撰写“自下而上的历史”。历史的主体不再是美国历史上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是名不见经传“沉默无声的”姜芙众生。美国史成为印第安人、非洲高美国人、亚洲裔人、拉丁美洲裔的男女老少共同书写的历史。“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生动的、伸手可及的、与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往事,使历史学习和探究更好地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服务。

英国于1991年颁发统一的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该文件提出三个具体的成就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理解目标。在这三个目标下,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展:历史年代顺序的理解;历史上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和理解;历史的解释;历史的探究;组织与交流。“国家课程”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五个方面得到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道德修养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发展;在关键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如交流的能力;数字运用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用互联网、 CD-ROMS、 e-mail进行历史探询,发展、编辑、分类,重新组织和建构信息,然后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美国和英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有以下主要共同点:1.历史教学的整体目行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后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的类型转变大思维训练的类型;2.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一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3.不是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议记,而是注重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历史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4.重视学生学习历史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5.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

(二)近十年来我国历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199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四有”新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德育方面,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它同时强调“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为此,《决定》特别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在智育方面充分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今年春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调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历史、地理教材。总书记于3片12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我最近看了一些初中、高中的历史、地理教材。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级干部要加强历史、地理等知识的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对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亲切关怀,是对青少年学生乃至干部历史、地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的充分肯定、鼓励和鞭策。实际上,去年江泽民同志在致白寿彝教授的信中就曾指出,学习中国历史,对领导干部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获得“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有益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他还指出,干部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以开阔眼界和胸襟,提高精神境界。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

10年来,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历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已取得许多积极的进展。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简称试验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它有了明显进步。比如,它提到历史学“具有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功能”;对“提高国民的素质”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认清世界发展进程,进一步了解国情”。基础知识方面,它强调要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近代世界格局的变化”。能力培养上“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思想教育方面,增添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和养成“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等等。根据试验大纲编写的试验教材从1997年秋开始至今,已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试验了一轮,反映基本是好的。与在1990年历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相比,已有长足的进步。

上海的历史课程改革也正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目前上海使用自己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上海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的《历史》有几点新意。第一,它采用近年来史学界的新观点,即以15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才有了真正的世界史。第二,是在结构体系上进行突破,采用中外史合编的结构体系,目的是“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第三,如此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各国历史,以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线索以及中国的发展与演变。1999年上海又颁布《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希望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构建新的历史教学体系,同时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初中构建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在高中开辟专题史;设置居于探究性课程模式的史学阅读、分析与实践;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

北京市于1999年制定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其主旨是:在教育理念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课程结构方面,它在初高中阶段构建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一分部一融合”的课程结构。在初中阶段构建中外史合编的新体系,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对人类文明脉络的整体把握,形成完整的历史图景和正确的历史观。”高一和高二年级采用中外历史分部深化的体系。这一体系强调知识的相对系统性,注重在初中综合学习的基础上的纵深学习。在高三年级则采用中外文化史合编的新体系。

对课程价值的论证中,与过去传统提法相比,北京市的历史课程标准也体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思想。它把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彼此独立然而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下面只列举对传统突破较为突出的几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一般把“思想教育”目标的内容涵盖得相对狭窄。北京市的《标准》把“思想教育”的提法用“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拓宽了其内涵。比如,它指出,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理解、尊重其他民族,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了解世界众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认识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二、高中历史试验大纲征订版的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历史教学在某些方面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表现在:历史教育的功能没得到充分发掘;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忽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历史学科体系束缚较大,对历史教学体系的考虑则不足;知识点偏密、概念偏多、理论性偏强、难度偏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在高中1996年试验大纲的基础上,最近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这部大纲体现了如下新意。

(-)历史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得到强调与充实

首先,历史教学大纲的政治导向性和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在大纲中得到坚持。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深入,西方学术观点不断地被研究借鉴,活跃了学术思想,使学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历史研究领域,20世纪中期出现到70年代达到高峰的西方“新史学”对西方的传统史学发起冲击。法国的“年鉴学派”、英美的“新社会史”,新马克思主义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英国的“全球历史观”和美国的“世界体系理论”一都扩大了我们认识历史的视野,加深了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我国史学工作者摈弃“左”的影响和教条主义倾向,通过借鉴和吸收,在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在我国历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也使很多青少年对诸多历史问题产生糊涂、甚至完全错误的历史观点。

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特别是历史教学大纲,理应具有政治导向功能。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历史课程标准或历史教科书概莫能外。比如,从美国的历史标准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历史教育主要强调三个原则。第一,爱国主义精(patriotism)。这个词虽然很少直接出现,但是它的精神自然渗透于课文具体的历史叙述中。第二,美国价值观念的教育,主要通过《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的学习和理解来实现;第三,《公民权总论》对公民权观念进行灌输。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同样要体现符合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因为它不是“私家著作”或“一家之言”,就要求对中学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有一个准确而审慎的定位,为它制定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在这方面,修订大纲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观和方法的指导,又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修订大纲在原则上仍然依据唯物主义史观。把社会发展形态和性质作为历史阶段分期的主要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在世界史方面,近年来我国世界史学界从整体世界史现出发,以“ 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分期法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从目前的中国国情出发,再考虑到中学历史教育与高校历史教学和历史专业研究的不同性质和对象,十月革命问题就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意识形态性很强的问题。况且,即使从纯学术角度衡量,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俄国十月革命说”的立论基础仍然有其合理性。所以,修订大纲仍然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处理是审慎而负责的。

另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也反映了对思想教育的重视。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两史一情”教育的指示,修订大纲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必修课加以重点讲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富强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教训。同时,它还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认识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是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理解改革无效、不断创新,才是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

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也得到拓展。大纲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日这里“国情教育”被提高到比较突出的地位。所谓国情教育,一方面,通过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另外,“正确的国际意识”与传统的“国际主义教育”相比,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拓宽了世界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但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精华,还要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要建立为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等与世界进行多方面合作的意识。但是需要指出,对“全球化”“一体化”“世界村”和“世界公民”这样比较时髦的概念要持审慎的态度,不能一概而论。

“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是对传统思想教育目标的拓宽,也是江总书记的指示和第三届全教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神益。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学生们能够体验人生的意义,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会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全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和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辩证理解,可以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保持自信与乐观。“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指的是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在人文素养方面,从浅层次上讲,正确而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话语言谈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高层次来讲,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加强人文精神,从对自己人格和人生的尊重和珍惜,产生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在社会迅速转型和高科技发展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对人文知识相对忽视的总体形势下,更应该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能力培养的原则得到充分强调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为把历史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修订大纲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往大纲相比,修订大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加具体。其宗旨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中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修订大纲对“研究性课题”的新设置,就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研习过程中,首先涉及搜集和整理与本专题有关的史料、然后对已有资料进行解读、判断和运用。接着,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大纲还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编演小历史剧;有条件的地方,可鼓励学生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

在考试和评估方面,为了体现鼓励学生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等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修订大纲特别强调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综合理解的同时,要注重考查能力,尤其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强调,“对学生的考试评估,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掌握上,而是希望通过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线索、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把握,使历史教学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大纲特别强调,历史教学要达到“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的目的。例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可以联系去年的科索沃问题;讲到信息技术革命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感受科学技术革命的重大意义,理解它对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历史知识传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纲列出的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的中美关系,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吸此最新研究成果、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修订大纲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尽量吸收史学界公认的新成果。对某些历史阶段的定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更加趋于客观。以世界历史举例说。在1990年大纲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历史内容,都是作为西欧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加以处理的。1996年试验大纲已经吸收史学界的新成果,表述为“14、15世纪,人类开始向近代迈进”、“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修订大纲保留了试验大纲的基本思想,但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表述为“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内容的表述,也从原来的相对片面和主观转变为更加全面和客观。1990年大纲中,对世界现代史的定性从“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改变为现在的“是垄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再如,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全面肯定,到现在客观地指出其弊病,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问题”;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加入了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评价。

修订大纲根据新的历史发展,把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末。与几年前相比,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方面显现出新的特征。这次大纲在修订时增添了这方面的内容。从国内的历史发展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一系列巨大进展。过去几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内容十分重要,有益于学生正确地认识时代特征和走向,认识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清醒地应对21世纪挑战。举例说,在世界政治方面,大钢突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既涉及东欧剧变导致两极格局的结束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明确指出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实际上想把北约轰炸南联盟及其体现的“新干涉主义”原则包括进来。在经济方面,则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的继续发展。修订大纳希望通过这些新的历史内容,使学生意识到“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大纲在坚持唯物主义史观指导的前提下,避免对历史进行机械化、庸俗化和教条主义的叙述和理解。在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给以更多的关注,防止把人类历史叙述为简单的政治和阶级斗争发展史。西方的一些史学理论、流派和方法,如法国的年鉴史学、近代化史学、社会史学、心理史学、人口史、生态史学,新社会史和政治史,以及一些具体的研究成果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从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政治史和阶级斗争史的痕迹较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通过自身探索和对国外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借鉴,日益重视社会史、文化史、学术思想史、科学技术史和教育史,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全面。修订大纲也进一步拓展了历史叙述的对象和内容。它对文化史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如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修订大纲还特别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这些内容的增加,使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精神文明在历史过程中推动作用的理解,认识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修订大纲的世界史部分努力突破欧洲中心论,增多了亚洲史的内容。这也与近年来国外历史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吻合。日本中学历史教学努力摆脱“偏重欧美”的传统,开始重视亚洲地区的历史和现状。韩国有些中学历史教材甚至遵循“近远亲疏”的排列顺序,把中国文明单元置于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之前讲述,原因在于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更是地理上的近邻。马来西亚中学开设的历史课程,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开设东亚史。美国历史教育也因近十几年来世界政治和经济新格局的逐渐形成,打破“西欧中心论”和“美国特殊论”的传统,强调对亚洲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的研究。中国作为亚洲大国更应当重视亚洲的历史和现状。修订大纲讲述了较多亚洲史的内容,如“16至18世纪的亚洲”“亚洲革命风暴”“亚洲的经济发展”几节。此外,在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等节中,对亚洲史多有涉及。

(四)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地方、学校留出充分的空间,为教材编写者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修订大纲在几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弹性。

首先,大纲的内容要点比较概括,一般只设两个层次,即章和节。这样,就为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一方面,除必须达到大纲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外,编写的内容可以有一些伸缩性,有利于编写出不同层次的教材。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可以在于目的层次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促成教材风格的多样化。

历史进展 篇3

关键词 气侯环境;健康;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1-0178-01

伴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全球环境的变化,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类健康也因此受到了重大影响,如何克服这些消极的影响,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只有本着科学的态度不断探索和总结,已有的成果,最终才能得以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不断繁荣。本文着重介绍了气象环境与健康研究的历史渊源及现代研究进展。

1 古代对天气气候与健康的早期认识

亘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天气气候与健康的关系,历代医书名著都有深邃详实的论述。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指出:“谁要掌握医学科学,必须懂得考虑一年四季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我国最早古代的医书《皇帝内经》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病不起,是谓得道。”又说:“治病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故病未已,新病复起。”这深湛精辟的经典告诫我们,顺应四时季节气候、天气变化规律,就能强身健体,反之,就受病魔缠绕。《素问·调经论》中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说明病来自天气气候的变化,同时还来自饮食和居室环境条件的小气候变化。这些都表明古代人民就十分重视天气气候对人的健康影响。

2 气侯与健康的现代研究

外界环境的一切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机体也必然产生相应地生理或病理上的反应。人类适宜生存的气象要素范围是有限的,当气象要素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阈值时,就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身体的不适情绪波动,进而诱发疾病,促使旧病复发甚至造成死亡。对于气候与健康两者之间关系的系统、深入研究,是在近几十年来才开始的,并逐漸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生物气象学。据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的定义:生物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以及地球外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给予植物、动物、人类即生物体的一般理化因素的规律或不规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科学。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展,人类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增加了0.6 ℃,研究表明,随全球排放CO2的增加,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了0.1 m-0.25 m,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更加频繁。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预计消极影响会大大超过其积极影响,其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且以间接影响为主。气象条件对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有着明显的影响。如:流行性感冒、心脑血管疾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病率与天气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这类疾病通常称为气象疾病。恶劣的气象条件会破坏人体的健康状况,带来疾病;适宜的气象条件能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能力,达到治病、保健的效果。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改善、保护大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趋利避害,顺应气候的变化规律,做到提前预防不利气候条件,充分利用有利气候环境来达到防病治病是简易可行的。现在已开展了很多气候与医学的交叉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例如:天气气象条件是影响人体生理、心理感觉的一种重要因素。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气象条件的变化,天气系统的演变,都会使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反应。科学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其实都与气候变化有关,现代医疗气象学把气象因素看成是生命的主要基础,认为人的任何一种生理机能,包括呼吸、血液循环、消化、代谢在内的一切机体功能,几乎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由天气、气候原因引起的人体疾病一般俗称气象病。可分为气候病和天气病。天气病多由气压、温、湿度和风的急剧变化引起的,如:气管炎、高血压、关节炎和感冒等;气候病则是因气候变化所致季节性病菌感染引起的,如:肺心病、脑溢血、哮喘以及痢疾、肠炎、流脑、麻疹等传染病。当然这两者不能截然分开的。气象因素引起的疾病大多具有季节性,天气陡然变化时,往往在几天内骤然增加许多感冒、孝喘、胃溃疡病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机体难以随气候的变化及时调节而诱发疾病。

人类活动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环境对健康影响差异很大,构成不同的健康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对环境与健康的研究已从刚开始的局域性疾病控制研究发展到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涉足期间。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环境质量恶化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健康发展,环境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3 气侯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祖国医学提出了“天人相应”、“五运六气”学说,充分体现了人与外环境的密切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采用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合称“三因制宜”。是指日常生活或在疾病的治疗施护过程中:要根据季节、气候、地区及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不同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与施护措施。我国大部分气象局都开展了具有提示作用的健康天气预报,如:穿衣指数、户外活动指数、紫外线指数等,都对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参考。

全球环境变化是一个多尺度、多维的复杂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因此,采取积极响应措施,减缓全球环境变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危害,控制地方性疾病的流行,在经济发展和全球化、城市化过程中保障人民健康是我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国家气象局针对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根据社会的需要,开展一些环境气象服务工作。再者我国卫生部也同时呼吁:卫生与气象应多“握手”;今后在研究和制定国家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政策时,要充分注意气候和全球环境变化的有关因素,以减轻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通过加强全民健康意识,教育和引导人们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预防和减轻气候、环境变化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宋广舜.环境医学(第一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蔡则怡,李国庆.气象保健、气象治疗与保健舱,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4(1):111.

[3]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盛连喜,冯江,王娓.环境生态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孙成权,高峰.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IPCC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概览[J].自然杂志,2002,24(2),:114.

[6]金振民.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球科学面临的新任务[J].地质科技情,l997,16(51):l-5.

[7]朱霞,成北金,杨佃志.天气、气候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06,7:155-156.

[8]王五一,李日邦,谭见安.我国21世纪环境、健康与发展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16(1):11-14.

[9]程扬,杨林生,李海蓉.全球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46-58.

[10]苏平,彭秀健.环境与健康[J].人口学刊,2001,28 (4):48-52.

[11]朱惠刚.环境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9,16(l):l-3.

[12]程杨,等.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J].地理科学进,2006,25(2):57.

黄芪炮制方法历史沿革及研究进展 篇4

1 黄芪炮制方法历史沿革概况

1.1 净制

关于黄芪最早的记录见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 但仅有性味功效的阐述, 未见有炮制方面的介绍。关于净制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的《金匮要略方论》[2], 其要求黄芪“去芦”。其他关于净制的记载还包括南北朝《雷公炮炙论》[3]中要求“须去头上皱皮”, 宋朝时提出“洗净”, 明朝又有“刮皮”后入药的记载。

1.2 切制

黄芪的切制技术始记载于《雷公炮炙论》[3], 其要求“手劈令细, 剉用”。宋代又提出“薄切、柞为细末、细切”等切制方法。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黄芪“炮制”项下收录的方法为“除去杂质, 大小分开, 洗净, 润透, 切厚片, 干燥”。

1.3 炮制

宋代时, 黄芪的炮制方法得到大力发展, 不仅有单纯加热的制法, 如蒸制和炒制, 还提出了采用不同的辅料炮制黄芪, 如蜜、盐、酒、姜汁、乳等。宋代始载有蜜制法, 如蜜炙、蜜炒、蜜水拌炒、蜜蒸等;同时还有盐制法, 如盐水浸焙、盐水拌炒、盐蜜水涂炙等, 以及酒制法、炒制法等[4]。现行的《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芪炮制法包括蜜炙黄芪。

黄芪的炮制作用、目的和理论始记录于明清时期, 如“生用治痈疽, 蜜炙补虚损”“治痈疽生用, 治肺气虚蜜炙用, 治下虚盐水或蒸或炒用”“上部酒拌炒, 中部米泪拌炒, 下部盐水炒”“蜜水涂之, 炙过用, 补中益气;如是若实腠理以固表, 须酒炒”“补气药中蜜炙用, 疮疡药中盐水炒用”等[5]。黄芪蜜炙制法可增强其补中益气的作用, 从而用于脾肺气虚、中气下陷之证的治疗;黄芪酒制有助于散寒, 用于气虚肺寒诸证的治疗;黄芪盐制可引药入肾, 增强补肾气、利水退肿的功效, 用于肾虚气薄诸证的治疗。现代炮制理论认为黄芪蜜炙制法甘温而偏润, 长于益气, 兼有润燥作用, 故较常使用。

2 黄芪炮制方法研究进展

炮制是指中药在应用或制成其他剂型之前的加工过程, 是对药材进行净制、切制或炮制处理, 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 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需要, 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6]。黄芪的炮制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 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传统的黄芪炮制理论、方法及工艺等已满足不了现代医疗的要求, 制约了黄芪的临床应用, 因此需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及手段对黄芪炮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7]。

2.1 新设备探索与应用

传统的黄芪炮制方法即取黄芪饮片适量,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药材炮制通则 (附录II D) 项下操作: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 加入待炙品拌匀、闷透, 置于炒制容器内, 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 取出, 放凉。由于炒制时间及火候不易掌握, 常造成黄芪炮制品不符合要求。周美娟等[8]利用远红外线及微波具有穿透能力强、加热速度快且灭菌效果好的特点, 改用微波炒药机炮制黄芪, 取得良好效果。李兴尚等[9]采用HPLC-UV法研究黄芪炮制前后特征图谱的变化, 以薄层色谱法 (TLC) 比较炮制前后黄芪总皂苷成分变化情况, 同时采用HPLC-蒸发散射检测器 (ELSD) 法检测黄芪甲苷的含量变化, 建立了黄芪的HPLC-UV特征图谱。杨志雄等[10]探讨了微波炮制法对蜜炙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 优化了蜜炙黄芪微波炮制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微波法炮制蜜炙黄芪是可行的。宋肖炜等[1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 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结果表明黄芪经酒制后毛蕊异黄酮含量增加, 蜜制后黄酮类成分含量降低, 盐制和米制未对黄芪中黄酮类成分含量产生显著影响。杨星辰等[12]采用HPLC法考察了黄芪蜜炙前后4种异黄酮的含量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快捷, 重复性良好, 可用于黄芪和炙黄芪药材中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王静竹等[13]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黄芪不同炮制品中32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黄芪不同炮制品中微量元素的种类与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该实验结果为黄芪炮制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2.2 新工艺探索与应用

2.2.1 切制工艺研究

蒋纪洋等[14]以水煎液的比重值和水溶物的百分含量为指标, 利用正交设计法, 选择浸泡时间、软化方法、饮片厚度三个因素对黄芪饮片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黄芪饮片最佳切制工艺为:取净药材, 常温浸泡5min, 常法浸润软化, 饮片厚度2~3mm。唐乙祥等[15]采用《中国药典》中规定的热浸法, 以水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 结果表明黄芪水溶性成分的浸出效果与饮片厚度有直接关系, 切斜片时浸出最为充分, 故建议黄芪的统一片型为斜片。芦喜珍等[16]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不同浸润时间切制的黄芪饮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 浸泡时间越长, 黄芪甲苷损失越大, 因此黄芪软化时应尽量少泡多润, 采用浸润加工方法为佳。

2.2.2 炮制工艺探讨

冯成汉[17]对蜜烘法制黄芪和蜜炒法制黄芪两种方法中黄芪所渗入的炼蜜含量和黄芪中所含的皂素、黄酮进行对比分析, 并进行组织切片显微观察, 结果表明两种制法无显著差异, 故认为采用蜜炙黄芪用烘法代替炒法是可行的。俞振良等[18]研究表明蜜炙烘黄芪在70℃或80℃, 烘制2h条件下与传统蜜炙炒黄芪都有相似结果, 没有显著差异, 故烘烤法完全可以取代传统蜜炙炒法。黄大平[19]对炒蜜法、焖润后炙炒法、烘炙法三种方法进行互相比较, 结果表明烘炙法蜜炙的黄芪质量较好, 色泽鲜艳, 不易吸潮, 不生虫, 不霉变, 三法中以烘炙法为优。张加强等[20]通过实验将蜜炙黄芪的炮制方法改进为黄芪饮片与蜂蜜比例为1∶0.25, 加水将炼蜜稀释 (一般以0.25kg蜂蜜, 加水50mL) 煮开, 趁热与黄芪拌匀, 焖润30min, 置于烘箱内, 50~70℃烘烤, 使之干燥至深黄色即可, 蜜炙后的黄芪饮片干燥, 外形美观, 贮存时间长, 不易吸潮。

2.3 优选最佳炮制方法

宋崎等[21]采用正交设计法, 优选黄芪与炙黄芪的炮制工艺, 得出炙黄芪最佳炮制工艺为加蜜量为30%, 炒制温度为300℃, 炒制时间为2min。田源红等[22]研究了炮制对黄芪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影响, 采用冷浸法测定黄芪中浸出物的含量, 结果表明盐麸制黄芪中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 其余炮制品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均较生品高。李兴尚等[9]对黄芪炮制前后相关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采用HPLC-UV法研究黄芪炮制前后特征图谱的变化, 辅以TLC法比较炮制前后皂苷成分的含量变化, 采用HPLC-蒸发散射检测器 (ELSD) 法比较黄芪甲苷的含量变化, 建立了黄芪的HPLC-UV特征图谱, 结果表明, 黄芪中大部分小分子有机物会被炮制时的高温破坏而使含量下降, 蜜炙对黄芪中的化学成分有保护作用, 能减轻炒制时高温对小分子有机物的破坏程度。田源红等[23]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黄芪生品、酒炙、盐制、米制、盐鼓制及炒制品中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含量, 结果表明酒炙黄芪中多糖含量最高, 生品最低, 但黄芪炮制后水溶性和还原性糖含量均下降, 且还原性糖的降低程度较大, 故炮制时应根据不同需求优选最佳炮制工艺。

3 结语

历史进展 篇5

一、选择题

1.英国数学家怀特海说:“近代力学体系的全部发展过程刚好占了两个世纪……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找到了正确的思维道路。”“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是指()A.提出了量子假说

B.指出了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错误

C.指出了外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他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者

D.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是普朗克的成就,B属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属于牛顿的贡献。C是对伽利略科技成果及作用的正确表述。

[答案] C 2.下列对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伽利略等人的研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牛顿个人的巨大努力

D.同时代众多科学家的通力合作

[解析] A项是当时科学研究的经济基础和条件;B项是该体系产生的基础;C项是该体系产生的主观条件;牛顿力学体系是牛顿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创新,故D项错误,故选D项。

[答案] D 3.某班同学在制作《近代物理学的成就》手抄报时,画了下面

一幅漫画。他要表达的是()

A.伽利略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在自然现象启发下开始研究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 D.任何科学规律及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偶然的因素

[解析] 图片“星星、月亮”“树木”“人”,描述的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项正确。

[答案] B 4.“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一结论最应该送给()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B.量子论的提出 D.相对论的提出

[解析] 20世纪初,普朗克的量子论把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推进到微观世界,故选B项。

[答案] B 5.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的话:他以超乎寻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此人可能是()A.哥白尼

B.牛顿

C.达尔文

D.普朗克

[解析] 牛顿力学定律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解释了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本题选B项。

[答案] B 6.“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解析] “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指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空间观,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所以选C项。

[答案] C 7.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C.牛顿

B.达尔文 D.爱因斯坦

[解析] 根据题干中“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分析,属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内容。

[答案] D 8.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说:“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法论证其他的现象。”据此,牛顿注重

()A.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 B.实验和数学运算的有机结合 C.实验、理论和应用相结合 D.运用哲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解析] 根据材料中“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法论证其他的现象”得出牛顿注重实践,不是注重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对数学运算的论述,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法论证其他的现象”得出牛顿注重的是实验、理论和应用相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哲学的任务,不是运用哲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故D项错误。

[答案] C 9.史学家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符合此“先决条件”的事件是()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经典力学的形成

C.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 D.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解析] 可从时间上来判断分析排除各错误选项,A项是在1

543年,C项是在1859年,D项是在1590年。故选B。

[答案] B 10.(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因为相对论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德国科学家普朗克的学说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相对论揭示了时空与物质的本质属性,可以广泛地解释不同状态下的物质运动,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同时,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力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新途径,因此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故C项正确。

[答案] C 11.1919年11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文章有如下标题:“天之光歪斜”“科学家急切等待着日蚀观测的结果”“恒星不是在它们似乎应该所在的或被计算出来的位置上,但不必担心”。这些文章介绍的科学理论应该是

()A.经典力学

C.广义相对论

B.狭义相对论 D.量子理论

[解析] 经典力学的发表是在1687年;狭义相对论发表于1905年;广义相对论发表于1915年;量子理论发表于1900年。

[答案] C

12.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是物理学的一场革命,它们都()A.打开了原子的大门 B.将牛顿力学概括在其中 C.使人的认识深入到宏观世界

D.为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判断和比较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电子和放射线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相对论将牛顿力学概括在其中;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使人的认识深入到微观世界。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伽利略发现运动中的物体若无一定的外力使它转向,便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发现要求人们必须能解释:为什么行星不以直线飞离,而趋于落向太阳,结果形成椭圆形的运动轨道;为什么月亮同样地趋于落向地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牛顿的贡献绝不仅限于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更重要的在于他给当时的人们展现了一个像钟表一样严格遵循既定规则而运转的机械论世界。这种机械论世界观影响西欧人达两个世纪之久,极大地改变了西方人对待自然界以及对待上帝的看法,培育了一种注重必然性的理性精神。……牛顿力学中的机械观经伏尔泰介绍到法国,深刻地感染了启蒙思想家。

——赵林《西欧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揭示出人类可以将物质的部分质量直接转换为巨大的、并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能量。这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后来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李华平《超越2012:世界危机与人类的选择》

(1)针对材料一的问题,牛顿是怎么回答的?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的科学理论与启蒙运动的关系。(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人类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解析] 第(1)问,针对材料一中“为什么行星不以直线飞离”等,可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来回答;牛顿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注意提炼材料二关键信息,归纳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第(3)问,首先根据材料二的启示,回答相对论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其次根据材料三归纳出原子能的发现。

[答案](1)回答:万有引力定律。成就:建立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

(2)经典力学展现了遵循规则而运转的世界,为启蒙思想家培育了一种注重必然性的理性精神,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3)贡献: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类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为人类找到了新的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人,力求达到知识的完全的合理的协调,把这当做是哲学及宗教的目标……伽利略与牛顿的物理学,推翻了这个自

成系统知识体系;科学采取了建立在力学基础上的常识性实在论。

材料二近年来物理研究,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或者说进入了17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状态。一方面它的古典的背景,即牛顿的动力学与麦克斯韦的电磁学,依然在应用,依然在产生具有伟大价值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今日最惊人的发现——原子结构的理论方面,古典的定律又已失其效用,而我们不得不接受相对论与原子论概念。

——以上材料皆选自丹皮尔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 1842年,迈尔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论无极界的力》,终于在德国的《化学与药物杂志》上发表……但没有受到人们的青睐,反而受到不少嘲笑和攻击……焦耳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写成论文《论伏打电池所产生的热》……焦耳的学术成果和迈尔的成果一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遭到权威们的反对,使他的论文不能立即发表。——《蒸汽机带来的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的物理学”的历史作用。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17世纪物理学的伟大贡献和近年来物理学研究的伟大贡献,并指出二者的关系。

(3)材料三中迈尔和焦耳的遭遇说明了什么?

[解析] 第(1)问,据“伽利略与牛顿的物理学,推翻了这个自成系统知识体系;科学采取了建立在力学基础上的常识性实在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作用。第(2)问,据“牛顿的动力学与麦克斯韦的电磁学,依然在应用”“最惊人的发现——原子结构的理论方面”说明贡献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者的关系。第(3)问,据“焦耳的学术成果和迈尔的成果一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遭到权威们的反对,使他的论文不能立即发表”概括说明。

[答案](1)作用:推翻把科学当作是哲学及宗教的目标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17世纪贡献:经典力学;“近年来”贡献:相对论和量子论。关系:相对论和量子论发展了经典力学。

【历史进展】推荐阅读:

选育进展10-18

理论进展05-12

预防进展05-14

学科进展05-29

育种进展06-26

药物进展07-27

方法进展07-31

局部进展08-05

工程进展08-30

应用进展09-02

上一篇:金融数据中心建设走向下一篇:地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