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研究展望

2024-09-24

未来研究展望(共12篇)

未来研究展望 篇1

科学研究是无休止解决问题的过程, 老问题不断得到解决, 新问题接踵而来。

到21世纪中期, 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 而且寿命得到延长, 由此而带来的环境压力及其他问题成为人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此, 我们只有依靠科学, 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为了庆祝英国皇家学会成立350周年, 英国皇家学会推出最新报告《科学是解决世界性深层次问题的根本》报告。报告认为, 未来的前沿科学研究领域重点包括:衰老过程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认知与计算研究、文化的演进研究、外太空生命研究、地理工程研究、全球可持续增长研究、温室气体研究、新疫苗研究、干细胞生物技术研究、科学的不确定性研究、网络科学研究等。

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现在有何成就, 未来的发展又是什么?

未来长寿不是梦

对长寿人群的基因研究, 国际科学界一直都在进行。早在2001年8月,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等几家科研机构联合在国际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美国科学院学报》 (PNAS) 上, 报告了对137对90岁以上同胞兄妹的基因组学特点的研究结果, 发现在第4号染色D4S1565位点上, 可能存在长寿基因。

“当时这在科学界是个大新闻, 我们都很振奋。因为研究人员称, 将在半年至一年内, 彻底破解人类长寿基因之谜。可如今10年过去了, 结果仍遥遥无期。”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童坦君说。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 国际上已经提出一系列衰老学说, 为揭开衰老机制及开发抗衰老药物奠定了基础。除自由基学说、线粒体DNA损伤学说外, 还有交联学说、生物膜损伤学说、遗传程序学说、染色体突变学说、差错学说、免疫学说、内分泌学说等。这些学说从不同学科对衰老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目前研究正逐渐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但机体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生物学过程, 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组织再生性细胞减少、机体内自由基增加、机体中毒等, 由多种机制参与发生, 各种机制因素综合作用, 在直接造成机体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各系统的功能损伤与退化的同时, 也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功能逐渐衰退, 机体因而逐渐趋于衰老。衰老过程中引发的各种老年病又会加速衰老的进程。衰老机制的研究已有了较大进展。

抗衰老药物是一类以提高生命效率 (生存时间与生命活力的总和) 为最终目的的药物, 能从多系统、多层次和多阶段来发挥其调整功能, 能在遗传学上所界定的寿限内延迟衰老或提高生命质量。抗衰老药物可分为化学药物和中药两大类。

延缓衰老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衰老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 涉及全身多功能系统。药物抗衰老只是抗衰老方法的一种。

业内人士透露, ageloc全基因表达芯片技术用于中草药抗衰老产品这项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生产力, NU SKIN ageloc新一代抗衰老产品已准备在美国上市。专家预测, 在未来的抗衰老研究领域, 天然中草药产品将会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 受研究成果带来的巨大商机影响, 抗衰老产品的研究也将吸引更多科学家和企业的关注。

美国梅奥诊所 (Mayo Clinic) 的科学家们日前成功在转基因鼠身上试验了一种控制老化细胞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有望在针对老年人的医疗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法国科学家近日向百岁老人的细胞注入多种基因进行重组, 使其变得年轻并重新分裂, 还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质。这项突破有助科学家了解老化过程, 可望用于研制各种健康人体组织, 并移植至长者身上, 开启抗衰老治疗的新里程。

一系列研究的突破, 可以乐观的预见, 未来延缓衰老不是梦想。

生物多样性最好的条件是什么

生物界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 提供了保持土壤肥力、保障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 它关系着人类的安康福祉和文化完整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了3个部分。第一是生物, 包括它所携带的基因。第二是生物在自然界不是孤立存在的, 要和周围环境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叫做生态系统, 也可以叫生态复合体, 包括生态系统和景观。第三是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这些单位是活的东西, 靠能量流动、养分循环、水分循环等各种生态过程来维持, 如果这些过程停止了, 那这个单位就停止了。

其实, 生物多样性在过去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以前就存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马克平研究员指出, 生物多样性价值非常大, 一是直接价值, 如食物、药物、工业原料等;二是间接价值, 间接价值经常被我们忽视, 比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

我们往往没有注意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1997年《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 从数量上反映了一个定性的结论。每年全球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折合成经济价值是多少?结论是33万亿美元。1998年美国总统的科学顾问团做了一个报告《与生命为伍》, 内容是生物多样性在生物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这个报告提出一个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资本。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近年才开始重视?这是因为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现在物种的灭绝速度要比自然的灭绝速度快100倍甚至1 000倍, 这个速度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过去在地质历史上已经出现了5次生物的大灭绝, 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恐龙大灭绝。科学家们认为,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期。

物种灭绝问题牵涉到物种与生物群落的关系问题。生态系统是物种在自然界长期存在下去的基本单元, 如果仅仅保护物种的话, 实际上不容易把这个物种长期保存下来;只有把生存环境保护下来, 才能把这个物种保护下来。

实际上, 人类尚不知道物种需要的最好条件是什么, 因为生态系统很复杂, 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能量、养分循环等很多方面, 包括信息的传递, 我们现在的知识还是很有限。

开始人们习惯于把物种搬出来进行保护, 后来发现, 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不仅是保护物种, 更重要的是保护生存环境。

随着生物多样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保护生物学应运而生。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它具有理论科学和应用管理科学的双重特征, 它是一门处理危机的决策科学, 是门处理统计现象的科学, 也是一门价值取向的科学。

保护生物学的诞生无疑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物种进化潜力的保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认知和计算 未来充满挑战

认知是否可计算?计算机能否具有智能?是一个长期困扰不同学界 (哲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 的话题。什么是认知、什么是计算、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能否具有智能?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认知现象的本质, 探索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解决古老的哲学问题, 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实社会的一些现象, 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认知神经科学的成果可以直接服务于社会。

在过去20年间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研究在各个层次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研究发现, 人类的学习、记忆, 至少由五个以上的脑功能系统, 实现着多种学习记忆功能, 包括重复启动效应, 知觉启动效应, 语义系统, 工作记忆和情景记忆的多重记忆, 以及熟练技能学习、知觉学习、语义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

学习和记忆的性质不同, 参与的脑结构也不同。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 不仅学习中刺激呈现时间, 而且学习之间的间隔期也制约着学习效果和稳定长时记忆的形成, 其原因在于从学习到记忆, 必须有脑内记忆相关的基因调节蛋白的激活和基因表达。

行为水平上所需的时间恰好与基因调节蛋白激活所需的时间巧合。介于行为科学和分子水平研究之间的细胞学研究表明, 脑的个体发育中, 突触形成需要一定的神经化学环境, 包括神经递质和神经生长因子。因此, 作为学习记忆神经生物学的基础而言, 突触可塑性的研究, 已成为近年教育相关脑科学所关注的研究课题, 寻求脑发育和不同认知功能发展的关键期和可塑性是当代心理学与生理学共同热衷的研究。

而与人类视听觉感知密切相关的图像、语音和文本 (语言) 信息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迅猛增长。这类信息可被人类直接感知和理解, 也可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远逊于人类且处理效率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如何借鉴人类的认知机理和相关数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建立新的计算模型和方法, 从而大幅度提高计算机对这类信息的理解能力与处理效率, 不仅可有力推动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 也将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近些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人们越来越开始关注文化、思考文化, 而我们对今天和明天的世界文化格局的理解, 必须建立在对昨天文化理解的基础上。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文明, 都是有连续性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如果我们不了解一种文明的昨天, 那么, 对其今天和明天的状况也是难以作出清晰的判断。

人类最早的文明有5个, 从西向东依次是:地中海上的克里特文明, 由于该文明的影响广泛地辐射到爱琴海沿岸地区, 所以也被称为爱琴文明;然后是地中海南岸的古埃及文明, 由于受尼罗河的冲积灌溉, 也叫做尼罗河流域文明;再往东就是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 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有一块冲积地, 在那里建立的文明就是两河流域文明, 又叫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就是两河之间的意思;再往东就是印度河流域文明, 这个印度最古老的文明又叫做哈拉巴文明, 是由南亚次大陆的土著达罗毗荼人在哈拉巴这个地方建造的文明;最后, 亚欧大陆的最东边, 就是我们中国的黄河流域文明, 通常是指夏商周三代或者先秦时期的远古中国文明。

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文明的形态在不断地嬗变, 但是, 这个文明的本体或实质却在嬗变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和传承。

在长达3 000年之久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冲突与融合过程中, 人类的文明正是通过“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双重作用, 在时间的坐标上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形态嬗变, 在空间的坐标上一次又一次地扩展地域范围,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逐渐发展起来的。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都是源远流长的。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源流传统方面, 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一种是“以夏变夷”的模式, 其结果是导致了一种文化上的超稳定结构, 形成了一种协调的现实精神;另一种则恰恰相反, 它呈现为一种融合更新的模式, 其特点就是通过不同文化的“杂交”和相互否定而产生出新的文化性状, 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整个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和自我超越, 形成了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

人类当前面临的危机实质上是西方文化的危机, 西方人意识的危机。它不是依靠在表面搞一些修补就能解决的, 而是要依靠人类从内心觉醒, 在意识的深层次上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才能解决。近现代西方主流意识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物质主义的价值观,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这场“意识革命”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这三者的超越和扬弃。我们现在从美国文化进化前进的方向中可以看到一些值得注意的苗头。

毋庸置疑, 中国要想发达、要想强盛, 必须广泛吸收和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但是同时, 如果我们亦步亦趋地跟在西方文化的后面走, 那我们永远都只能是一个跑龙套的二流角色。一个民族要想强盛, 固然不可夜郎自大, 但同样也不可妄自菲薄, 这两种极端都是应该避免的。

外星人的信

50年,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人类又走过了怎样漫长的探测之旅?

早在1960年, SETI研究所以一个直径27公尺的碟型天线, 对波江座的天苑四 (Epsilon Eridani) 和鲸鱼座的天仑五 (Tau Ceti) 这两颗类似太阳的邻近恒星进行监察。这个名为“奥兹玛计划” (Project Ozma) 的监察行动, 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生命的首次尝试。此后, 人类开始了外星生命探索之路。

1972年, 天文学家又实行“奥兹玛Ⅱ计划”对外星进行搜索, 结果于1977年收到一个“WOW”信号。不过这个信号后来再未出现过。1974年11月, 美国利用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向外星人发了一份用二进制数码编制的电报, 传达了地球人类的信息, 但至今仍无“知音”。

1992年, 美国又实施寻找外层空间智慧生物的“凤凰”计划, 利用当时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搜索宇宙中各类天体传来的不同波长的无线电信号。2004年, 俄罗斯在发射的Glonass-M12L卫星上安装了6个带有发给宇宙外文明的文字和图案信息的铝制“信息盘”。

2007年, 以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名字命名的艾伦望远镜阵列 (ATA) 启动。这个拥有42个碟形天线的阵列负责观测太空中的大量恒星系统, 捕捉外星人信号。有了它的帮助, 科学家20年内对恒星系统的人造放射物的检测数量将提高1 000倍, 搜寻地外文明 (SETI) 计划也将因此挂上前进挡。

关于外星人是否存在, 弗兰克·德雷克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这个公式被称为德雷克方程式。利用这个公式可以估算出银河系中有多少个星球居住着和我们人类一样有智慧的生命体。这个公式其实是将以下7个要素相乘求积:银河系每年诞生的恒星的数量;该恒星拥有行星的概率;其中具备生命诞生条件的行星的数量;生命诞生的概率;该生命进化成有智慧的生命体的概率;拥有与其他星球进行通信的技术的概率;该技术文明能够存在的时间。然而, 每个要素目前都还没有具体的数值。代入的数值不同, 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假如银河系中一共有1 000亿颗行星, 其中具备生命诞生条件的占1/1 000, 然而这些星球中, 只有1/100实际上诞生出了生命。这么算下来银河系中约有100万颗行星存在生命。然而, 即使这100万颗行星上的生命体都已进化为我们人类这样高级的生命体, 而且还掌握着与其他星球进行通信的技术, 我们和外星人相遇的概率还是很低。虽然我们与外星人相遇的机会不大, 但是在宇宙的某个地方存在和人类一样有智慧的生命体的概率却相当高。

自从人类第一次满怀希望地将有关地球的讯息通过航天探测器以电码和图片等形式传向外太空开始, 人们就对于这样一个话题热情不减——究竟我们要向外星人传递多少有关我们的讯息?

事实上, 如果我们真的想和宇宙中的“邻居”们相互交流的话, 我们传递信息的速度必须要达到光速的水平, 而不能只是目前先锋号探测器的飞行速度。

对于传向外太空的讯息内容, 人们已经花了很多精力去研究——有些科学家甚至研究出了一种特殊的语言, 他们给它取名叫“Lincos (即宇宙语言) ”。

生命的起源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当时的物理和化学条件所决定, 这些条件对生命的化学组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生命是宇宙的一种现象, 只要这些条件具备, 生命就会出现, 而且不是只有地球上才具备这些条件。

英国皇家学会的专家们认为:在天体生物学和地外文明搜寻技术成熟之前, 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类改造气候是否可行

面对众多的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 人类是不是就束手无策、坐以待毙?面对全球变暖、飓风、海啸、拉尼娜现象, 是不是人类无法避免痛苦的打击?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于这些地球现象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近日, 世界著名的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 (Lawrence Livermore) 国家实验室的气候模拟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在5月2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会议上美国科学家宣布, “地理工程计划”获得突破, 已经可以实现对全球水循环的影响, 科学家们成功地使用“地理工程计划”初步实现了模拟地球大气条件, 拖慢了全球水循环的速度, 这为进一步推进对地球的地质地理研究打开了历史性的一页。

长期以来, 科学家们一直认为,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 将减少太阳对地球的阳光反射, 会造成全球气温降低。为此劳伦斯·利弗莫尔 (Lawrence Livermore) 国家实验室的首席大气科学家戈芬达萨米-巴拉根据这一理论, 设计规划了“地理工程计划”。该计划将通过人为的故意操纵太阳辐射等多种方式, 实现操纵控制全球水循环的速度, 还可以改变地球地表温度。

据专家介绍, “地理工程计划”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故意操纵太阳辐射, 影响地球表面的气候变化;第二部分是利用二氧化碳对陆地植被、海洋或地球内部进行模拟干扰。在第一部分操纵太阳辐射计划中包括在近地宇宙空间安置太阳反射镜, 向地球大气平流层注射硫酸或其他反射粒子, 在大气云层中注入云凝物质提高云海的反射率等多种方式。目前科学家掌握的数据显示, 全球平均降水量和太阳光的反射有很大关系, 为此通过这一计划, 可以改变地表的降水量, 从而影响全球水循环。科学家称, 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每增加一倍, 太阳辐射降低6%, 那么全球平均降雨量就增加约4%。巴拉教授称:“因为全球水循环的变化较为敏感, 太阳辐射要比增加的二氧化碳更能影响水的数量, 对全球水循环产生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在获得这一重大突破后, 还准备继续研究二氧化碳对海底火山、地下气体、地质构造、海洋洋流的模拟研究。希望也能通过模拟研究, 制定出干扰计划, 可以预见性地影响这些地质自然现象。“地理工程计划”将通过更多的方式, 实现人类对地球的了解和认识, 改变人类科学史上“上天容易下地难”的尴尬。

英国的研究人员用气球链接了一根1千米长的软管, 将其吊入空中, 他们尝试将水撒进大气层。

水不会影响气候。试验是为了证明人们可以将其他更大质量的物质带到高空。如果试验成功, 证明未来可将含硫酸气溶胶撒入平流层, 削弱阳光直射地球, 从而减轻温室效应。

这个试验是“气候工程之平流层微粒注入计划 (SPICE) ”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布里斯托大学的马修-沃森领导, 整个计划投资200万英镑。研究还计划找出最理想的削弱阳光直射的物质, 以及基于模型计算出更多的细节。继这项研究之后, 会有很多相关“地理工程学”的实地试验陆续展开。

如何用有限的化石资源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 人类将面临有限的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在今后25年内, 世界人口可能达到90亿, 需要满足如此大量人口的食物和必要的物资。同时, 需要供应相应能源、交通、住房、学校以及各种机器等需求。呈指数增长的需求和有限的资源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世界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按现在的消费方式还能持续40-50年, 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尖锐问题是:百年以后, 我们靠什么驱动今天庞大的社会机器?

回顾20世纪的发展,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 正是烃类经济发展的历史, 主要资源来自于化石资源 (煤、石油和天然气) , 许多国家都认为化石资源是保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的基础。尽管烃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呈强劲势头, 但是有限的资源令人担忧, 而各种化工产品带来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球共识, 并且已被广泛接受和推行。

在可持续发展的施行中, 要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 经济持续增长、生活健康标准不断提高、国家安全与稳定, 保证资源供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许多国家政府的产业界都呼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来补充和取代目前过于依赖的非再生并日益减少的化石燃料资源。

在可再生能源中, 除了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及海洋能等以外, 还有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同样属于环保能源。

最近生物技术进展可以改变植物成分和酶提取系统, 这就为现在需要的化学产品和新型中间人体及产品制造提供了新的经济机遇。烃类虽然将继续起到非常有效的经济发展平台作用, 但是在其未来应用中却有若干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对石油化学产品的应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随着又产生了许多相关的问题。化石燃料是一类正在减少的原料资源。应用植物/农作物资源作为一种补充, 由于它们是可再生的, 所以为经济有序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创造了机会。

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时间。

据计算, 2020年可再生资源应用将增加五倍。而生物基原料需要涉及多门学科。但是有3个产业是中心, 即化学、生物和农业, 每个产业都涉及几门不同的学科, 如农业, 林业和石油化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也表示, 要缓解目前的能源危机, 第一位的是节能, 同时能源供应结构应该向多元化发展, 火电、风电、水电都应各显神通, 地热能虽然只占有极小比例, 但也能因地制宜地发挥作用。

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

21世纪的气候将如何变化?对于这一重要问题, 我们可以在预测未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量的基础上, 通过气候模式模拟来回答。

具体来说, 根据气候模式预测, 未来20年, 在合理的排放范围内, 全球温度将以每10年0.2的平均速度增长。由于气候系统对目前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反应具有滞后性, 因此大约有一半近期的增温将影响到未来的变化。

尽管如此, 21世纪的长期气候变暖仍受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强烈影响, 科学家针对各种各样的情况 (比如从快速经济增长到适度经济增长, 从过于依赖化石燃料到不太依赖化石燃料等) , 对未来的气候进行了模拟。在各种不同的排放情况下, 全球温度将上升1.8到4.0。排放量越高, 则升温越高。就区域性影响而言, 科学家比以往更加确信, 未来的气候变化形式将类似于过去50年来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形式 (例如, 陆地比海洋升温快) , 只是变化的幅度将比以往更大。

模拟结果还表明, 随着全球变暖, 通过陆地和海洋的自然过程去除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 收效将越来越微弱。气候变暖会使更多被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滞留在大气中, 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速全球变暖, 这是碳循环 (carbon cycle, 碳化合物在气候系统中的交换过程) 中一个重要的正反馈效应。尽管模型也认为碳循环的变化表现为正反馈, 但是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仍然无法确定, 因为这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 比如植物或土壤对碳的吸收如何随气候变化而变化, 而我们对此知之甚少。这些过程也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模拟还预测, 气候变化将影响海洋的物理化学性质。21世纪海平面将上升30cm-40cm的估计, 同样取决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海平面的升高, 大约60%是由海洋热膨胀引起的。但这些预测, 并不包括近期观测到的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盖消失速度加快, 可能引起的海平面加速上升。尽管对冰盖消失过程的科学理解非常有限, 但是它们可能将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再增加10cm-20cm, 因此不能排除海平面有更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海洋的化学性质同样受到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将使海水变得更酸。

根据预测, 最剧烈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发生在极地地区, 包括高纬度地区土壤温度的显著上升、冻土层融化深度的增加和北极盆地夏季海冰的大量减少等。在纬度较低的地区, 将可能出现更为强烈的热浪、降雨和更为强烈但可能频率有所下降的飓风与台风。飓风和台风增强的程度还不确定, 这也是未来的研究课题之一。

当然, 一些重要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云对温度上升的具体反馈途径, 是影响全球变暖整体预测的一个关键因素。令人沮丧的是, 云的复杂性意味着它们的反应难以把握, 因此还需要在这一领域开展更多的研究。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自然和人类共同影响着地球和地球生物的进化。不幸的是, 我们的气候模拟对一个世纪以后的预测还显得无能为力, 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如何?我们对此的认识局限也增加了预测的不确定性。不过, 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未来至少1 000年里, 植物、动物和人类都必须承担气候变化的后果。

新型疫苗可对付以前无法治疗的致命病毒和癌症

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确立了一种全新的疫苗方案, 如果充分发挥其预期的潜力, 将有助于拯救千百万人的生命, 并给现有的疫苗技术带来一场革命。这被称为“Invacc”的疫苗技术平台, 代表了现有DNA疫苗的最新进展, 能制备出性能大大提高的新疫苗。该平台由结合到疫苗目标病毒的某个基因上的氨基酸链组成。将这种“遗传鸡尾酒”插到无繁殖能力的流感样病毒如腺病毒中, 注射到体内后就能引发更广泛和更强烈的免疫应答, 使免疫系统能够在疾病入侵时快速发现并消灭它。

迄今为止, 该疫苗平台在小鼠的试验看起来很有希望, 科学家能针对不同的致命流感毒株为试验动物提供100%的保护。

科学家也相信, 尽管不同的病毒和细菌会不断变异并产生抗药性, 该项新技术对它们也仍然有效。

Invacc可提供快速的保护。在动物试验中, 单次接种后不到3天即可得到完全的保护。这特别适用于处理流行病、迅速控制感染率和预防重大疫情的爆发。

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治疗70%癌症的疫苗。研究者们相信, 这种疫苗也可以治疗前列腺癌、胰腺癌、大肠癌和卵巢癌。另外, 该疫苗还可以治疗目前市场上包括赫赛汀在内的最好的抗癌药都对付不了的癌症。

与其他抗癌药物主要攻击癌细胞不同, 该疫苗可以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症。据报道, 它“训练”免疫系统识别细胞中的一种糖, 并使之反过来对抗癌变。据研究人员介绍, 这种疫苗可以引发免疫系统的强烈反应, 从而可以将肿瘤平均缩小80%。这种疫苗只在老鼠身上进行了实验。但科学家们希望在两年内能在人体上进行实验。如果实验进行得顺利, 该疫苗可期望于2020年走向市场。

目前, 生物疫苗 (包括传统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 是主要的生物制药产品之一。传统疫苗是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或在不同寄主动物上传代, 使致病微生物毒性减弱, 或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其灭活来完成。近百年来, 虽然疫苗的生产方法不断改进与创新, 但就其性质来说, 仍属于第1代疫苗。自基因工程技术引入疫苗研究领域之后, 便产生了第2代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相对于传统疫苗的缺陷包括抗原性不断演变、生产成本高和对某些疾病无效等诸多弊病, 新疫苗开发和研制更加安全、高效。目前传统疫苗的发展方向为:选育遗传性更稳定、使用更安全的弱毒活疫苗株;应用纯化、浓缩抗原、冷冻真空干燥等制备技术;开发多价疫苗或多联疫苗;开发和应用新型免疫佐剂、免疫增强剂及免疫刺激复合物等, 提高动物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增强免疫应答。但现在疫苗市场, 仍以常规苗为主。在短期内, 基因工程疫苗很难替代大量使用的传统疫苗。对于一些目前不能或难以人工培养生产的病原和有潜在致癌性或免疫病理作用的病原, 以及常规方法制造的疫苗效力不符合要求的病原等, 基因工程技术将会对这些疫苗的制造发挥作用。

干细胞工程技术的未来

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 21世纪将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干细胞是细胞治疗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类, 尽管其他类型的细胞治疗也有相当的发展基础, 但干细胞治疗是细胞治疗中最新的、最具发展前景的治疗手段, 必将发展成为医学治疗方法的一场革命。

获准进入临床研究实现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再生是临床医学研究人员和生物学家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1996年, 当英国科学家利用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制造出克隆羊“多莉”时, 人们看到这一梦想实现的可能。但随后由于“体细胞克隆技术”备受争议, 政策等因素的限制, “人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在近十余年进展缓慢。于是, 科学家又将目光转向基于干细胞的“细胞疗法”。

我们都知道, 细胞是生命体最小的结构功能单位, 基因在细胞核内, 如果把细胞和基因这两个层面都研究透彻, 那就可以对每个人进行分析, 根据其基因如何、细胞的功能怎么样从而判断人的身体处在一个什么状态, 是健康、亚健康还是已经生病。进行快速诊断, 指导人们自己合理预防和科学治疗,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在人们已经生病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生物治疗手段得到痊愈。将来生物诊断技术结合信息技术, 只需要取一点活细胞放在那里, 任何信息就都知道了, 如果只想获得基因信息, 用一些死细胞就可以, 比如皮肤脱落组织。那时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检查自己的机体状况, 判断自己用不用吃药, 能不能喝酒, 需不需要补充点营养, 要不要抗衰老, 适合不适合美容, 所以说这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其社会效益也是不言而喻的。

早在上世纪60年代, 造血干细胞就应用于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器官移植后的免疫修复等。造血干细胞也是目前为止研究最为透彻、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干细胞疗法。近年, Osiris公司来自骨髓的成体干细胞 (Osteocel) , Stemcyte公司来自脐带血的成体干细胞, 都已在临床得到应用。2011年5月, 美国FDA以孤儿药方式核准Osiris公司的Prochymal用于I型糖尿病的治疗。此外, 该产品的其他适应证, 如治疗克罗恩氏病、修复梗死心脏组织、胰岛细胞再生等也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而且, Prochymal在2008年还拿到美国国防部2.2亿美元的合同, 这是目前干细胞产业最昂贵的订单。

2006年, 日本科学家首先通过导入四种转录因子, 使小鼠的成纤维细胞具备胚胎干细胞的表型和功能。2007年, 利用类似技术, 将人皮肤细胞诱导成类胚胎干细胞。由此, 科学界提出“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 的概念, 即通过细胞内部重新编程, 使成体干细胞具备胚胎干细胞的功能。2011年8月26日, 英国科学家利用IPS技术成功将人皮肤细胞转化为肝细胞。

利用多能干细胞替代胚胎干细胞进行干细胞治疗, 这是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另一条“蹊径”。

虽然, 干细胞药物还存在诸多技术障碍, 干细胞研究尚存伦理学的争执, 甚至可能遭受政策禁锢, 但干细胞治疗领域已具备市场规模, 形成了细胞治疗、脐带血库和新药筛选三大市场板块。预计2012年, 其市场份额将达到23亿美元, 2016年预期达到85亿美元。

干细胞的研究几乎涉及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所有研究领域。干细胞疗法的应用几乎涵盖了目前临床上的所有疑难病症。麻省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发明了利用合成基质体外培养干细胞的方法。这预示着大规模制备干细胞的技术瓶颈即将突破。

科学的不确定性是一个长久的问题

20世纪以来,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如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混沌学的提出、兴起与确立, 科学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而且,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向现代科学的全面渗透, 在科学领域内出现了一股反对、否定科学确定性的潮流, 认为科学已经失去了客观与真理性, 不再表达确定性, 科学正由确定性向后现代的不确定性转换。那么, 科学的确定性是否真正面临终结?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问题是科学要遇到的基本问题, 在追求真理、相对真理的路上, 我们的科学研究将会在怎样的一个整体心态上前行呢?

不确定性是科学永远的话题, 其实是一种追求。

一个结论的获得是要经过长久的艰辛努力得来的。像地震预报科学就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搞科研的人都知道, 我们都在追求一种确定的东西, 希望能够在某些领域有所得, 但是事实上在某些问题上我们是糊涂的。

科学的另一个方面是科学的内容, 即已经发现的理论和定律。这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后的收获, 也是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奖赏。做这类工作不是为了应用, 而是为了导致令人振奋的发现, 这一令人激动的部分也正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真正原因。

试图理解大自然的规律是对人类理性能力最严峻的考验。为了避免人们在预言某些事件上犯错误, 人们必须排除种种假象的欺骗, 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严密逻辑的基础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思想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没有任何一个权威能决定哪一种观点比其他想法更优越。为了弄清一个观点的正确与否, 我们不必求助于任何权威。我们可以阅读一位权威人士的论著, 听取他的建议;但是我们必须推敲他的观点是否具有合理性, 并且检验他的想法是否正确。如果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更严重一些的话, 这些“权威”将失去其“权威性”。

毫无疑问, 在科学中我们说的所有的东西、所有的结论都具有不确定性。因为它们只是推论而已。它们是对什么将会发生所做的猜测, 但是, 你无法知道将来真会发生什么, 因为你并没有穷尽所有的实验。

因此, 科学家往往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经历是很重要的, 具有很大价值, 甚至远超出学科领域。为了解决以前从未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给未知留有余地, 必须允许不确定性存在, 因为你并没有穷尽所有的观察实验来确保你的结论绝对正确。否则, 如果总是害怕我们的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也就无法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科学发展的速度不仅仅是指进行了多少次观察实验, 获得了多少实验数据, 更重要的是, 你提出了多少供人们检验的新思想、新观念。

当前, 面对经济发展, 各国都做出了不同学科的研发方向, 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发, 这里就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 公共政策争辩经常陷入科学不确定性及其风险所造成的困境之中。其实, 科学与人类经历的许多其他领域一样, 对于不确定性和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会不会成功, 成功的代价是什么, 又何时成功。

但科学要发展, 科学的决策又不能不下, 或许, 当决定科学不确定规律完全发现之后, 我们的科学决策才没有风险。但那可能吗?

万维网的发展没有完结

虽然互联网有50多年的历史, 但真正让信息得以无处不在地共享, 则要归功于万维网 (World Wide Web) 或称内容服务器网络的出现。

1989年3月13日, 英国人蒂姆-伯纳斯·李 (Tim Berners Lee) 首先提出建立一个“通用链接信息系统” (universallinked information system) , 正式拉开了万维网发展的序幕。伯纳斯·李也因此被称为万维网之父。

他在瑞士日内瓦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 (Cern) 工作时看到, 实验室的很多科研信息无法找到, 不是因为这些信息没有价值, 而是因人员的快速变动, 很多信息存储在电脑中, 但没有拿出来共享。于是他提出在Cern内部网络中引入“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 使这些文档能在网上发布。

伯纳斯·李随后提交了一份题为“信息管理:一个建议”的报告, 涵盖了万维网的基础技术。他认为, 应创建一种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的超文本页面, 并通过浏览器来阅读。随着网站的流行, 不久出现了域名和超文本标志语言 (html) 的国际标准。

人们常常将互联网与万维网搞混, 实际上互联网是一种电脑之间相互连接的全球网络, 采用TCP/IP协议通过分组交换实现数据的共享。而万维网是集合了标志性语言、文档上网和超文本的概念, 通过开放标准和协议使任何人都可建立自己的网络服务器和html文档。

万维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世界, 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但网络的革命性影响一直都没有让伯纳斯·李感到满足。万维网诞生20周年纪念活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时, 伯纳斯·李出席纪念活动, 回顾万维网诞生过程, 对网络发展前景寄予厚望。在伯纳斯·李看来, 20年过去了, “万维网的发展没有完结, 这只是冰山一角。我确信新变化将更加震惊世界。”

国际上已经提出的一系列衰老学说, 为揭开衰老机制及开发抗衰老药物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近年才开始重视?因为目前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文明的形态在不断地嬗变, 但是, 这个文明的本体或实质却在嬗变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和传承。

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治疗70%癌症的疫苗。实验显示, 这种疫苗可以使乳腺癌肿瘤缩小。

一个结论的获得是要经过长久的艰辛努力得来的。像地震预报科学就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未来研究展望 篇2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中,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班的优良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努力:

一.大学期间,学习知识是我们大学生首要的任务,所以接下来的日子也要互相督促,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1.保证课程的出勤。班委积极配合进行点到,保证大家无特殊情况不缺席,并且督促大家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2.定期收集同学们对于老师,课程,教学的疑惑和建议,并且向老师进行反馈。

3.形成学习互助小组。由同学们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对于学习上的疑难进行讨论,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共同进步。

4.考试总结与经验分享。考试结束后对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让每位同学都能分析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并让学习优秀的同学分享一些学习的经验与方法。二.积极开展班级思想作风建设和班委建设。

1.团支部积极开展团日活动,进行有关党思想,团思想的理论传播,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培养更多的党员和预备党员,并让优秀个体发挥榜样作用,宣扬良好的行事作风,促进优良班级的形成。

2.加强班委会的建设,以热情,负责,高效,务实为行动准则,积极开展班委会议,分享经验,完善不足,并确保大家各司其职,切实完成各项班级事务。同时班委要关心同学,对遇到挫折的同学给予帮助。并且关注班级动态,对于不良风气的产生要及时的加以矫正。班委要以身作则,带动班级整体的优良风气。

三.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

1.结合本专业内容,与老师一起策划一些专业的科研,调研,实践活动。以此来促进同学们对与本专业的理解,巩固学习到的知识并能加以运用,并且提高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养成。

2.不定期举办一些趣味集体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以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3.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开展读书周,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在演讲中分享读书的收获,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并且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演讲能力。

未来研究展望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未来展望

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如果想要得到更高效率的施行,那么其管理强度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目前的实情来看,很多企业为了更快的成长或是拓宽业务范围,会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革新,主要是对于人才方面的优化。其中具体的方式有采取绩效制度,激励制度等,以此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督促员工获得更好的业绩。部分企业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在这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这就需要在管理中加入对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认识和深化,才能更有效的进行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概述

目前的市场并不稳定,其变化的速度和方向都是不可估量的。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必须要符合变动的潮流,通过对于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来使自身的业绩提高。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逐渐理解并且深化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作为鼓励员工的一种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可以有效的保证员工的期待和行为之间的正比上升,如果合理的运用这一手段,那么可以使得企业有飞速的发展。所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政策并且运用,使得员工在相应的岗位各司其职,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这些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实际上,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不难发现,员工对于工作的态度和行动力在很大程度上都受企业环境的影响。但是因为个体差异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也就不一定会被全部员工接受,这就造成了即使管理措施十分完备,也可能收效甚微的情况。

二、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维度

(一)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独特性

这一特点的本质是指如果企业能够合理运用这一措施,那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员工的行动力,并且让员工更加专注于工作。其独特性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并不能被泛用,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和调整,具有可视性、可理解性以及职权正当性、相关性等特征。

而这种政策的施行对员工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可以间接的促进员工对工作态度的转变,增强其专注力,而这正是人力资源管理可视性的提现。这种特性不但会对执行有积极作用,还会对信息有影响。所以,要在合理范围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扩增甚至是宣传,让员工能够感受到政策方面的变化。

除了可视性之外,其独特之处还有其可理解性、职权正当性以及相关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够有效执行的前提是企业职工的认可和支持,想要达到这一前提那么第一个要务就是要使得政策明确,而不是模棱两可,除了对于条款的明晰之外,政策制定的目标也要清晰。除此之外,目标的制定必须要符合实际情况,最重要的符合企业发展的方向,做到这些,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一致性

而一致性实则是说在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实施中,必须要保证其规定和实际落实要完全一致,这就需要员工和人力资源部门的信息交流要通常,这样管理部门才能在反馈中明确其措施是否做到了一致,而且人力管理部门也要根据员工的业绩以及考核来对员工的行动力和状态进行调整。实际上,通过这一管理活动,企业也能做到和员工间的信息交流,使得员工能够了解企业的重要信息,进而保证员工能够把握工作方向,使其方向同管理活动,以及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而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一致性也主要表现为充分性、有效性、信息一致性这三大特点。一来,在措施的执行中,奖惩机制的确立是重中之重,是保障员工工作行动力和态度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保证实践的效果符合预设的目的和要求,这样才能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在职员心中的可信性。另外,在实践中要做到政策之间不相冲,员工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无障碍,才能保证其信息的一致。做到这几点,才能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切实的发挥作用,保障员工的发展方向同企业方向一致,帮助企业更快速的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共识性

这一特性是指员工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表示认可支持,同时要保证信息沟通做到一致。简而言之,共识性所影响的不只是决策者对于措施的制定,也会对员工是否认为其措施公正产生影响。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出发,其政策导向为决策者的目标。这一目标同员工一致时,职员就会认可并支持这些政策,继而使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其职能。其中关键是公正原则,只有这一原则的充分发挥才能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人力资源管理在实施,奖惩,沟通中的公正。

三、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测量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水平较发达国家还有段差距,并且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概念起步较晚,虽然吸引了较多的研究者,但是在测量方面仍然有诸多欠缺,但衡量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实际运行和切实实施。这其中的差异就是衡量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算是通过对于决策管理层和基层人员对于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产生的。其强度的高低主要依靠差异数值的大小,但是二者并非是线性关系。

四、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探讨

(一)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前因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并不能只依靠一种角度,要从多元化来进行研究。其根本出发点是强度,从这一概念的发生、发展、维度以及测量来看,目前的研究更多是偏向于理论,其中实践操作的研究较少。大部分的研究只注重于最终的结果,而对于其原因研究并不细致深化。基于这一情况,可以判断如果想全方位的对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进行研究分析,不能只依靠理论,要结合实践,对其成因和影响作出深入的探讨分析。

(二)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作用结果

正如前文所说,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结果来进行分析讨论的。这些研究又分为了两类,一种过渡看重个体层面上结果变化的研究,忽略了对组织层面结果变量的深入探讨。比如说,对于其变量的分析只看重员工行动力和态度的改变,而忽略了管理层以及公司整体结构和发展方向的变化。正因如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更要注重组织层面的变化,从多角度来分析其最终的效果。另一种研究只注重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和员工的正向作用,缺乏对失败案例的探讨,也就使其忽视了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这是极为片面的。所以,今后的研究中更要提及管理措施的双面性,辩证的看待。

五、结语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了解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以及其发生发展和衡量。虽然目前的研究存在片面化和局限化,但是这也给未来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思路。在今后的研究方向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要更加多元化,多元化,多焦点的去看待。加入对于前因,影响等因素的分析,才能结合实际不断地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进行优化。这也要求,企业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且深化的研究其概念以及衡量方式。才能不断地深化改革其自身的管理措施,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甫利.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182-183.

[2]汤臻茹.中国NGO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7:6-13+19.

[3]唐贵瑶,孙玮,贾进,陈扬.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10:82-96.

[4]韩治彬.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度探讨与展望[J].人才资源开发,2015,18:90.

[5]刘雅琦,曹霞,王凯.人力资源多元化管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9:31-38+46.

城市管理指标相关研究与未来展望 篇4

一、开展城市管理指标相关研究的必要性

全球化经济趋势越来越广泛, 开展城市管理指标相关研究有利于满足和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已经转向了城市,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例如:资源贫瘠;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 这就提出了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开展城市管理指标相关研究有利于满足国家“十二五”划建议, 针对我国国情, 统筹城乡, 互动区域,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关注和保障民生;另外开展城市管理指标相关研究能够进一步应对国家标准化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 国际组织对城市化开展了深入研究, 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城市指标体系, 其中涵盖经济、金融、文化以及环境等各个方面, 不同的指标体系来约束城市管理。在充分了解国家标准技术指标内涵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管理标准化研究, 有效应对国家标准提案, 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管理指标的相关研究

根据国家对城市发展及其管理的研究, 以及国际化标准化发展的条件, 最终提出了关于城市管理指标的相关体系, 概括为三大方面:全球城市指标;城市智能基础设施量化评估;社区可持续发展。其中全球城市指标主要从居民的生活质量, 具体针对教育、健康、休闲、交通、能源以及城区规划等方面具体探究;另外是从城市状态方面研究, 针对城市人口、住房、市政管理、气候、环境以及技术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究。在城市智能基础设施量化评估体系中, 主要针对目前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关内容具体展开, 需要通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衡量城市能源、交通等, 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方便, 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基于社区可持续发展方面, 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社区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标准, 将其作为衡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具体包含:社区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的要求、商业规划、住宅规划、工业园规划、绩效指标及评估以及使用年限等, 进一步统筹城乡, 促进趋于良性互动, 协调发展, 加快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保障民生, 加强城市管理要求手段。

三、城市管理指标的进一步研究

为了加快城市发展, 提升衡量城市发展指标, 因此, 还需要对城市管理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成立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必要性

基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城市管理国家化标准的要求, 需要尽快成立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进而有效地为我国城市宏观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协调各部门, 全面落实标准化管理的相关政策、方针及其技术等, 同时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能够按照国家制修订标准的各项方案, 为城市标准体系建立有针对性的内容, 在组织和协调城市管理范围的基础上, 努力做好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进而开展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 逐步向国家化标准发展。

2. 深入开展对城市管理标准化的研究力度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面对城市管理国际标准化的大环境以及国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趋势下, 基于城市管理的现状以及现代城市的状态, 深入开展对城市管理标准化研究十分有必要。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城市宏观管理标准化研究, 给予更有效地支持, 不断开发新的研究项目和课题, 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城市管理标准化研究的相关体系, 完善城市管理项目, 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及其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管理, 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程序, 确保我国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进而加快城市化进程。

3. 建立健全我国城市管理指标体系

基于国际标提案的基础上, 借鉴发达国家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 并结合我国城市管理的具体现状及其城市发展的状态, 完善有关我国城市管理指标体系工作, 要将城市经济、政治、金融及其居民的参与程度等敏感性指标融入其中, 彼此之间协调互动;努力做好城市环境指标评估方案及其技术性指标, 在净化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完善城市管理项目;增加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衡量指标, 城市管理者在衡量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不断扩展, 将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环境等方面涉及其中, 进而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改善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城市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对于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城市管理指标的标准化, 阐述了加快开展城市管理指标研究的必要性, 最终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指标研究提出了建议,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指标体系, 统筹城乡;协调规划, 在有效应对国际标准化城市管理的基础上, 推动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常文慧, 李俊超, 杨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2]沈建国, 宁登.城市指标与城市管理--联合国人居署”城市指标项目”回顾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 2004, 11 (3) :42-46.

未来研究展望 篇5

教室门口有一扇水门,上面有一张笑脸,你必须先点一下眼睛,再把学生证放进它的嘴里,等跳出一个提示“可爱的小同学你可以入内了”,你就可以把书包放在笑脸上,然后扑入软绵绵的门中,踏着“钢琴”地,就像音乐家一样,“弹”出美妙的音乐,同时一条五彩斑斓的蝴蝶鱼会将你的书包放到水桌上,拉开你的椅子。这时你可以马上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海马先生会帮你把作业交好的。

再看看正前方的黑板,当老师写不下的时候,它会自己拉长,或老师生病在“家”的时候,智能粉笔会通过老师的脑电波自动写下来,下课时将黑板的字删掉,只剩下一堵墙呢,是不是很神奇呢!

再看看我们的桌子吧!上面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膜,你可以在上面乱涂乱画,等画好后再按一下删除键,就可以啦。但是专门画画的时候,桌子上会出现一层白纸,如果画错了,可以按一下回车键,就可以重画那一步了。桌子底部贴着一只“章鱼”,原来是吸尘器,它只要看见桌子下有垃圾,就马上跳下桌子吸进肚子里,对它们而言,这是一种美味佳肴呢!

座位旁有一个抽屉,如果里面很乱,它会帮你自动将里面的垃圾吃掉。抽屉旁有一堵墙,会自动隔音,在教室里连一亿分贝的噪音都听不见了!

铭记历史 展望未来 篇6

1950年4月24日,中央音乐学院正式成立研究部,民间音乐组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3月,研究部改称“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1959年改称“中国音乐研究所”,直属文化部艺术局。1961年再次归属中央音乐学院,全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1964年,研究所划归新成立的中国音乐学院。1973年并入文化部艺术研究机构,即现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尽管研究机构几经变动,但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历史和现状研究始终占有突出地位。

1950年7月,郭淑珍、廖胜京等10名学生参加中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访问团文化组,赴云南、贵州、西康等地访问演出和调查采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还进行了一些创作。

同年8月下旬,杨荫浏、曹安和等人赴无锡寻访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录制了他演奏了《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等三首琵琶曲,并根据录音记谱整理,于1952年出版了《瞎子阿炳曲集》。

1952年,中央音乐学院首次对“西安鼓乐”作了初步访问。次年7月和10月,研究所杨荫浏等人再次前往西安进行了两次采访。

1952年底,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古代音乐研究室组织人力,先后三次对北京“智化寺”进行采访、录音与试听工作,并撰写“京音乐调查报告”,此项活动曾引起当时文化部的高度重视。

1954年,当时的作曲系教师带领四、五年级学生赴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套一带采集民歌。

1956年4月,民族音乐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由副所长杨荫浏带带队赴湖南,与湖南省文化局组成采访组,对44个县的民间音乐进行了普查,于1964年出版《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一书。

1956年和1958年,分别由国家民委、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组织了“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赴各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调查,期间分别对达翰尔、蒙古、鄂温克、哈萨克、塔吉克、锡伯、塔塔尔、维吾尔、彝、白、佤、瑶、水等民族的传统音乐展开普查工作,成果陆续汇编出版。1957年,中央音乐学院派出何振京、方暨申、孙云鹰三位青年教师赴贵州考察侗族大歌。

1958年8月,中央音乐学院部分师生再次参与调查团远赴各地进行采风:何乾三赴四川甘孜和阿坝藏族地区;郑小瑛赴福建畲族地区;钟子林赴青海土族、撒拉族、藏族地区;陈梅赴延边朝鲜族地区等等。

1964年,中国音乐研究所派毛继增赴云南考察白沙细乐,并出版《白沙细乐考》。

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 篇7

关键词:物流,绩效评价,综述

1引言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经营、财务效益等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Kaerney(1985)研究发现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的公司可以提高总体生产率14~22%。Stanley E.Fawcett和M.Bixby Cooper(1998)指出由于绩效评估体系决定了组织的行为方式,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竞争策略,因而物流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对于改善物流企业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20世纪初,与物流绩效方面相关的问题就已经受到国外学者们的关注,特别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围绕着企业物流绩效评价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关于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多集中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研究两个方面。下面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分析。

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

2.1 国外关于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在发达国家,物流的绩效研究起步较早。日本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整体物流成本最小化、顾客服务最适化、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重点放在了不断降低成本上,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物流管理学说。早期研究物流绩效的学者们大多数也就集中在实物配送成本的衡量方面,构建单一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Raybun,1969;LeKasnman等,1969;Lewis,1969;Cohen等,1988;Arntzen等,1995)。Lambert等(1993)曾经提出过份强调物流的成本的中心作用而不是竞争优势来源,并继续以成本与财务指标来衡量其自身是危险的。但基于成本的绩效衡量通常在讨论物流绩效指标时仍经常被提出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仅仅从财务单方面衡量物流绩效是不科学的,所以更多的学者是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Levy(1995)认为平均存货水平、订单完成率是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Harding(1998)将对顾客的重要性、企业绩效和改进的成本/时间作为衡量物流绩效的三个标准。Gunasekaran等(2001)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与战略、战术与运作三个层次相联系,并将指标被划分至财务与非财务领域。Bowersox等(1999)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中提出物流绩效一般从内部、外部和综合供应链三方面来进行评价。其后,Bowersox等(2004)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提出:物流绩效评价系统首先需要一个职能视角。除基本的职能绩效外,改进后的客户适应度评价方法在许多企业中正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整合的供应链绩效衡量对现行的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准则是物流评价中第四个关注的问题。Thor(2005)通过大量的研究,在综合考虑了生产环节、客户服务环节后,提出了物流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这一思想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并没得到实际的检验与论证。Staling (2005)经过长期探索和研究,认为成本和客户是影响物流绩效的两个最主要指标,并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但其并未考虑影响物流绩效的一些关键指标。

实际上物流绩效评价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有些学者提出应根据不同性质企业提出相应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Anthony R等(2002),Chen Y C(2002)对配送中心绩效评价提出指标包括运输工具数量、工人工作年限、生产时间、销售量;Haas D A等(2003)提出逆向物流的评价指标应是构建回收渠道成本、固体废弃物的回收规模、接收回收服务的家庭数量、废弃物回收数量等;Evangelos I K等(2006),Teng fei Wang等(2006)对港口绩效评价提出的指标是装备、信息技术和集装箱处理量。

2.2 国内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

在国内,研究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文献不少,提出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点,再加上评价对象的不同,指标体系的选取更是灵活多样。有的学者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的综合指标(马红艳等,2003;王勇等,2003;刘秉镰等,2003;陈子侠等人,2007),有的学者侧重于物流功能评价研究(周涛等,2002;潘文荣,2005;王炳勋等,2009;于航等,2010),有的学者则针对某一类具体物流企业绩效评估进行研究(黄福华等,2002,2003,2005,2006;叶伟媛等,2010)。

马红艳等(2003)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罗伯特·卡普莱(Robert Kaplan)教授提出的“全方位绩效看板”,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方面:内部绩效、服务满意度、财务盈利和发展潜力。王勇等(2003)从成本、效率、风险和客户管理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刘秉镰等(2003)依照平衡记分卡的分析框架,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业绩评价和学习创新绩效评价四个方面建立了“3+1”物流企业绩效分析的评价指标。陈子侠等人(2007)对传统的平衡记分卡分析框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发展、营运安全角度对企业物流绩效评价进行指标设计。

在侧重物流功能绩效评价的研究方面,周涛等(2002)建立了与物流企业功能要素相关的7项指标,具体包括采购、库存、配送、市场实力、客户满意水平、信息水平及企业聚合力。潘文荣(2005)从物流运输、库存、订单处理、包装、财务、信息等各个功能环节角度提出评价指标,并且为每个一级指标又设计了若干二级指标。王炳勋等(2009)在分析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采购功能、库存功能、配送功能、流通加工功能、信息功能、服务质量及布局与设施等作为一级指标。于航等(2010)构建了一套适合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配送成本、运输、服务水平为一级指标;以包装费用、流通加工费用、满载率、承运能力、客户满意度、配送人员应变能力等为二级指标。

黄福华从2002至2006年对零售企业绩效进行了专门研究。2002年提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原则;2003年指出零售企业物流服务绩效主要受交货可靠性、服务质量、柔性和信息服务等要素的影响,从而构成评价指标。2006年,他运用绩效测评理论确定了供应链博弈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焦新龙等(2009)深入分析了港口物流绩效,根据港口的作用和特点,按照硬件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客户满意度三个主因素以及对应的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深水泊位数量等二十一个子因素来建立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叶伟媛等(2010)对我国港口物流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估进行的研究,设立了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几个指标。王健(2010)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的特点,并结合钢铁企业,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包括物流运作指标、物流信息指标、物流管理指标、财务指标。

3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现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多是借助案例分析,利用专家的由于定性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是物流绩效评价的主流,所以现在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中多不会单独使用。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现在研究物流绩效评价的文献中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平衡记分卡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见表1)。

3.1 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

DEA是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DEA不仅可以对同一类型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做出评价,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各决策单元非DEA有效的原因及其改进方法,从而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管理决策信息。Min H等(2005)运用DEA方法对国际集装箱港口的效率进行了评价。Min H等(2006)运用该方法对美国典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Evangelos I K等(2006)运用DEA对美国港口物流进行了绩效评价、Teng fei Wang(2006)等运用DEA对欧洲的集装箱码头物流进行了绩效评价。Lin W(2006)将DEA方法应用于船舶业的绩效评价。张宝友等(2008)运用DEA选取了中国深沪两市21家上市物流公司,利用其2002~200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动态绩效评价。Zhou G等(2008)运用C2R-DEA和BC2-DEA模型对中国10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公司规模大小与企业绩效无关。杨德权等(2009)提出了DEA和AHP相结合的方法对物流系统绩效进行了评价。史成东等(2010)建立了物流公司绩效的C2R-DEA交叉评价模型,并以2006年和2007年22家中国物流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3.2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Process,简称AHP)

AHP是1973年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最早提出的,它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方案或多目标决策的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黄福华(2006)对某中小零售企业进行了供应链博弈下物流绩效动态测评的实证研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使用AHP,利用Expert Choice for Windows2000求得各评价指标相对上一层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提出该企业物流绩效改进对策。焦新龙等(2009)运用Delphi法和AHP法建立了港口物流层次分析模型,构建了物流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基于“差动”原理的赋权法——Gl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绩效综合评价。

3.3 平衡记分卡法(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

哈佛教授Kaplan与诺顿研究所最高行政长官Norton(1992)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BSC的文章,将过去绩效评价中的财务评价和未来绩效的驱动力结合在一起。此后,平衡记分卡就被《财富》1000强企业中的近半数企业组织采用。BSC是一种全面的严谨的系统绩效评价方法,其核心思想反映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型指标和领先型指标、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之间形成平衡。王鹏姬等(2003)依照BSC的框架,构建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财务、内部业务、客户层面和创新与学习能力各个方面的具体评价指标。许国兵(2008)构建了基于BSC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绩效综合评价模型。陈钢(2008)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设计思想,构建了综合测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绩效的指标。

3.4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简称PCA)

PCA通过将原来相关的各原始变量作数学变换,使之成为相互独立的分量,然后再对分量计算综合评价值。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消除了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减少了指标选择的工作量;采用信息权数有助于客观地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焦癑等(2005)以企业物流绩效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流绩效进行综合评价。C.Junmo(2009)将对模糊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物流绩效评价中。叶伟媛等(2010)以20家港口物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其公布的2007年度的截面数据作为分析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绩效评价。方永美等(2011)运用PCA方法构建了一套符合生产企业物流的绩效评价体系,并选取了我国医药行业的10家上市公司作为评价对象,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10家上市公司的物流绩效进行了评价。

3.5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E)

模糊综合评价是利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模糊评价方法不仅可对研究对象按综合分值的大小进行评价和排序,还可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去评价对象所属的等级。由于模糊综合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因此,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物流绩效评价中。连贵兰(2004)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评价,阐述了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意义和具体过程。于航等(2010)通过指标的初步选取、筛选与精简,构建了一套适合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常用绩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的分析,选出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农产品物流配送进行绩效的综合评判。

除了上述绩效评价方法外,还有功效系数法(ECM)(孙宏岭等,2001)、模糊聚类方法(FCM)(魏新军,2003)、效用理论方法(马红艳,2003)以及理想点法(TOPSIS)(孙晓东等,2005) 、关键绩效指标方法(KPI)(李晓英,2006)、随机前沿方法(SFA)(Kevin Culliane,2006)、全要素生产率法(TFP)(Daniel J,2006)等物流绩效评价方法。

4物流绩效评价研究未来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研究归纳与总结,可以看出物流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物流绩效评价系统动态的研究

对于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从开始单一财务本指标的运用,到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大都处于静态的衡量下,但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发的系统,影响物流绩效的各个因素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绩效评价的目的还是为了提升物流绩效。因此,应从系统动态的角度考虑建立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及反馈机制。

4.2 多种绩效评价方法的结合使用

目前采用的各种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在获取评价数据后,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一致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权重的确定、综合评价结果的计算等一系列计算过程,但目前对评价数据进行处理的评价算法还比较少,有的还很不完善,且大部分源自其他领域,需要开发符合与物流相关的绩效评价、切合行业特点、并具有科学可行性的评估算法,可以考虑多种评价方法结合使用以扬长避短。

4.3 供应链背景下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目前企业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群和企业群的竞争,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以企业绩效评价应放在供应链大环境下,考虑如何使得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最优,而不是单个企业绩效最优。因此,研究在供应链背景下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流程的设计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4.4 针对物流的不同方面进行绩效评价的研究

费用粘性研究现状综述及未来展望 篇8

(一)成本、费用粘性的基本特征

Anderson et al.(2003) 通过大样本数据证实了费用粘性的存在, 研究发现销售收入每增加1%,SG&A增加0.55%;销售收入每减少1%,SG&A仅减少0.35%,这说明美国上市公司在业务量不同方向等额变化时,SG&A的边际变化率不对称, 并首次明确提出了费用粘性这一概念。 在Anderson的研究之后,有学者发现了美国上市公司的SG&A、CGS(costs of good sold)和总费用 (SG&A+CGS)均存在粘性行为 ,并提供了经验证据。

Calleja et al. (2006)、Subramaniam and Weidenmier (2003)和Balakrishnan and Gruca(2008)等人发现费用粘性存在差异性,并将这些差异归纳为国别差异、行业差异和部门差异。 研究结果还发现企业的费用粘性行为具有两大特征— 反转性和反向性。 反转性是指费用粘性行为会在以后的期间内出现反转,即费用粘性程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弱甚至消失。 反向性是指费用粘性水平与业务量下降幅度呈现反向变化关系,业务量下降的幅度越大,费用粘性水平反而会降低。

Anderson和Lanen (2007,2009) 采用Anderson,Banker和Janakiraman (2003) 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 , 结果发现 , 当剔除那些费用的变动与销售量变动不同方向的样本之后,企业的费用粘性会大大弱化,甚至出现反粘性(anti-sticky)的现象, 这无疑激起了学者对于费用粘性存在性的质疑。 随后, Banker et al. (2010a) 对Anderson和Lanen (2007,2009) 所提出的样本选取问题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当管理者对未来的预期比较悲观时,企业就存在费用反粘性的可能性,粘性和反粘性并不是一个孰对孰错、孰真孰假的命题,而是在不同条件下费用行为的不同表现。

(二)成本、费用粘性的成因

1.资源调整的成本 。 Banker et al.(2011)研究发现 ,经理人员在面对公司业务量下滑的情况时,必须做出是否保留多余约束性资源的决策,而影响经理人员决策结果的主要因素则是继续持有多余约束性资源的滞留成本大小(闲置生产能力成本)和立即削减约束性资源的调整成本大小。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立即削减约束性资源的调整成本较高。 因此, Banker认为 ,当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业务量下降时 ,立即削减约束性资源的费用越大,经理人员越可能继续持有现有的约束性资源,而不会立即调整自身控制的过剩资源,这就导致了费用粘性行为的产生。 为了克服资源调整成本可度量性差的困难,达到实证检验资源调整成本与费用粘性相关性的目的,Anderson et al.(2003)选用了资本密集度和员工密集度作为资源调整成本的替代变量,发现资本密集度和员工密集度与费用粘性行为正相关,公司的资本密集度和员工密集度越高,SG&A粘性的程度越强。Kama and Weiss(2010)认为,如果经理人判断市场需求不确定性较大,他们将采取灵活的技术来降低资源的调整成本, 从而降低企业的费用粘性水平, 实验分析 了1979—2006年11758家上市公 司的营业 成本性态,发现营业成本的粘性程度随着市场需求风险的增大而降低。

2.管理层的预期 。 如果经理层预计业务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是下降的,即对未来持悲观预期,他们会果断地削减更多的约束性资源,这将会降低费用粘性程度;如果经理层认为公司业务量的下降只是暂时的,即对未来持乐观预期,他们就不会做出立即削减约束性资源的决策,而是继续保留闲置生产能力, 这就会提高费用粘性水平。 Anderson et al.(2003) 以连续两期销售收入是否持续减少和GNP增长率作为管理层预期的替代变量,发现如果公司连续两期销售收入持续走低,SG&A粘性程度相对较低,而宏观经济增长较快时 ,SG&A费用粘性 水平相对 较高 。 Subramaniam and Weidenmier (2003)、Banker and Chen (2006) 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3.管理层的自利行为 。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 ,代理问题是两权分离的必然结果, 由于经理人和投资者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代理冲突,从而经理人不可能完全按照投资者的利益行事。 Anderson et al.(2003)发现,自利的经理人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动时, 既不愿意减少自己的薪酬, 也不愿意削减自己所能控制的资源,因此做出了保留闲置约束性资 源的决策 , 最终导致 费用粘性 的发生 。 Chen et al. (2010)认为 ,构建管理层帝国的动机会增加费用粘性程度 ,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地抑制管理层的帝国构建行为,从而降低费用粘性程度。 自利动机导致管理层在面临业务量下降情况时继续保留过剩的生产能力,维护自身所能控制的资源;自利动机驱使管理层在业务量上升时倾向于获取更多实际上并不需要的资源,扩大控制的资源量。 研究运用公司持有的自由现金流量作为管理层帝国构建行为的代理变量, 证明了公司治理强度与费用粘性程度负相关。 Kama and Weiss(2010)研究发现 ,当管理层蓄意避免亏损或受到盈余持续减少的巨大压力时,企业的营业成本粘性水平有所降低,这是为满足目标盈余的动机降低了成本粘性程度。

二、我国成本、费用粘性研究现状

(一 )成本 、费用粘性存在的客观性

国内最早 关注费用 粘性行为 的学者是 孙铮 、 刘浩 (2004)。 他们指出费用 “粘性 ”是费用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时,其边际变化率在不同的业务量变化方向上具有不对称性 , 并且通过 对1995年12月31日前上市 的292家公司从1994—200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了中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费用“粘性”:当销售收入增长1%,费用增长0.5597%;当销售收入减少1%的时候, 费用仅降低0.0578%。 孔玉生等 (2007) 通过对我国927家A股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数据 测试发现,营业收入增加1%,营业成本增加1.0375%;营业收入减少1%,营业成本减少0.9093%,这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确存在费用粘性。

(二)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因素

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因素,大体可分为外部环境、公司属性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

在外部环境方面,孙铮、刘浩(2004)最早提出了宏观经济增长和资本的密集程度可能影响费用粘性,根据数据分析得出这两个变量均对费用“粘性”的增强有所贡献,但在一个时间跨度较小、非市场性因素较多的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费用行为还相当不一致;刘彦文、王玉刚等(2007)在孙铮的基础上发现了历史费用对费用粘性有增强的效果; 龚启辉等 (2010)则从地区要素市场发育角度进行研究 ,发现了地区市场发育水平越高,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成本粘性都会越小,但对国有控股公司的影响更大。

在公司属性方面,孔玉生等(2007)则选择了资本密集程度、劳动力密集程度、负债水平、营运资本率、净资产收益率这五个指标替代公司属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当收入增加时, 资本密集程度较高、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公司成本粘性并不增加;当收入下降时,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公司成本粘性不太明显, 而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公司成本表现出显著的粘性,没有证据表明负债水平、营运资本、净资产收益率影响成本粘性水平。

在公司治理方面,马景涛(2008)发现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大小与费用粘性成负相关关系。 万寿义等(2011)验证了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自利行为和销管费用粘性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而两职 (董事会主席和CEO)分离可以有效控制销管费用粘性水平 。 王明虎 、席彦群等则探讨了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与费用粘性的关系,发现在公司营业收入增加时,自由现金流量与费用粘性正相关;在营业收入减少时,自由现金流量与费用粘性负相关。

(三)成本费用粘性的成因

对于费用粘性的成因,孙铮等(2004)归纳为三种学说, 即“契约观”、“效率观”和“机会主义观”,与边喜春(2005)的观点一致。 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上述三种理论往往会交叉在一起而发挥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相互排斥,并且也很难明确界定到底是哪个理论在起作用。

(四)不同行业的成本费用粘性的比较分析

孔玉生等(2007)采用了证监会将全行业分为9类来分析成本粘性与行业的关系, 发现了建筑业的成本粘性最大,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的成本粘性也较大,房地产业、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成本粘性较低,交通运输业、水电煤气生产及供应和批零贸易业不存在成本粘性。 而刘武(2006)则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选取了沪深A股上市公司1998—2005年企业的年度财务数据并将上市公司分为制造业、 电煤水供应业、信息技术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房地产业五个行业,发现“粘性”行为存在着显著的行业差异性: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均呈现出较强的费用“粘性”行为,而房地产业、电煤水业及批发零售贸易业等行业的费用粘性行为却并不显著 ,甚至出现 了费用的 “反粘性 ”现象 ;当企业销 售收入下 降幅度在 [-0.3, -0.05 ] 范围内时 , 在上述五类行业中表现出费用 “ 粘性”行为的行业最多且程度最强,但这几种行业间粘性程度的差异较大,如房地产业和电煤水供应业在各个区间均不存在费用“粘性”行为,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制造业等在所有区间内都呈现出费用“粘性”行为;宏观经济增长对上述四类行业的费用“粘性”程度具有减弱作用,惟对房地产业的费用“粘性”程度起增强作用。 在宏观经济增长与销售收入下降幅度的协同作用下,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和电煤水供应业三个行业与批发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表现出不同的费用“粘性”行为,表明企业费用“粘性”行为既存在一些行业的趋同性,也存在着行业差异性。

此外,曹晓雪等(2009)结合2004—2006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一任期业绩考核这一制度背景,其研究结果证明了中央企业上市公司费用“粘性”在2004年前后存在显著差异,2003年考核办法出台后,费用“粘性”降低了。陈灿平(2008)就基于地区经济生态差异视角专门研究了企业费用粘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东部企业费用粘性行为最弱,中部次之,而西部最强。 谢利人等(2009)对保险公司的成本费用粘性做了分析,发现保险公司并不具有成本费用的粘性特征。

以上论述表明,随着Anderson(2003)的开创性研究,对费用粘性行为的探讨不仅成为了成本与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还成为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交叉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正确认识费用“粘性”行为不仅有助于揭示企业成本管理行为这一“黑箱”,还能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建立起一座桥梁。 但应意识到,我们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1) 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样本绝大多数是公众公司,公众公司的规模一般比较大,而中小企业在成本调整决策的能力和速度以及代理问题等方面与公众公司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基于公众公司(大企业)研究得到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非公众公司(中小企业),即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结论不一定具有一般性;(2) 在对费用粘性的决定因素或成因进行分析时, 学者们多通过规范研究的方法来进行论述,可以更多地尝试采用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研究。

三、研究展望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成本以及费用的认识局限于管理成本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成本性态分类,忽略了这一分类的相关假设只能在一定范围上成立的事实。 随后的一些新的成本方法更是建立在成本与作业量线性相关的基础上,如作业成本法等。 如果费用是存在粘性行为的,以后在思考成本、 费用与业务量、作业量或者其他因素的关系时会有更加准确的思考结果。

未来研究展望 篇9

作为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前提,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是第三方物流运行模式还以粗放式为主, 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我国制定和实施的一路一带发展战略, 为我国物流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势必对我国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时更需要通过第四方物流统筹和共享物流信息, 协调各方物流资源, 节约物流成本。

二、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我国接触第四方物流的时间较短, 对第四方物流的理解也借鉴了国外学者的观点。当前, 学术界比较认同John Gattorna所给的定义, “第四方物流提供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 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能进行整合和管理, 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我国学者对于第四方物流也有其独到见解。有学者将第四方物流定义为一种中间状态, 介于企业将物流全部外包与完全自己管理。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要以第三方物流为依托, 通过促进企业内部物流和物流供应商的资源共享与整合, 得出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也有学者认为第四方物流对整个供应链起着领导作用, 通过信息技术和物流信息共享, 整合社会资源为企业客户提供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物流供应商。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第四方物流是整个物流体系的领导者,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 统筹共享社会资源, 形成一套整体的物流解决方案, 以帮助企业达到提高物流供应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 同时在物流信息、物流咨询等方面实现价值增值。

三、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 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优劣势分析

(1) 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中的优势:首先我国当前有各种形式的物流方式, 在海陆空都有比较完善的物流设施, 包括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运输等。其次, 物流运输路线和作业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涌现出大批的物流集散中心。

(2) 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中的劣势

人才的缺失。调查显示, 中国物流人才缺口为600万左右, 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为40万左右。很多物流专家是从营销、管理工程、交通运输等相关领域转过来的。

物流发展不完善。首先, 物流管理的标准不明确, 没有明确的政府部门参与管理;其次, 物流发展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使物流企业无法实现跨地区、规模化发展。而大的跨区域贸易是产生第四方物流的前提;最后第三方物流行业缺乏管理, 物流发展不平衡, 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现象普遍, 资源浪费严重。

2. 我国第四方物流面临的机遇

政治方面:我国的一带一路政策为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的一带一路政策, 不仅是指与国外的贸易共荣, 还包括打通我国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充分利用发达的交通运输设施, 实现各省市、地区之间的物资往来与经济的共同增长。这势必会产生大规模的物流运输, 对我国当前的物流体系提出更大的挑战, 需要通过第四方物流实现物流运输的高效化、规范化和低成本。

科技方面: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中, IT技术飞速发展, 物联网、GPS定位系统、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科技的发展都为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帮助第四方物流实现数据搜集与共享, 数据处理与分析, 方案制定与选择, 以及实现社会资源的协调与共享。

经济方面:随着我国的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 产业重心也逐渐由低价、粗放、高浪费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高效、高附加值的方式转变。第四方物流相对于当下的物流方式来说, 不仅能够统筹兼顾各方资源, 实现物流的高效化, 同时, 还能提供物流信息共享、物流咨询、物流金融等增值服务, 扩大了物流产业的增值空间。

四、第四方物流发展策略浅析

通过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内部优劣势以及外部机遇的分析, 本文认为, 无论是科技、经济还是政治环境, 都为第四方物流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应当加强第四方物流建设。首先, 有效运用现代科技, 加强物流网络平台和信息数据库建设。其次, 促进不同物流模式之间的信息共享合作, 减少资源浪费。最后, 补充高素质物流人才。

五、结论

未来几年, 我国宏观环境的变化为第四方物流发展提供独特机遇。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 我国各地区之间、与国外各国之间势必会进行大规模的物资运输, 需要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作为第四方物流, 要抓好这次机遇, 不断完善自身网络平台建设, 提高信息共享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与其它物流模式之间的合作, 以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不断引进物流专业人才, 提升第四方物流的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 第四方物流必将会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力量, 并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盖特纳.战略供应链联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56-60.

[2]陈尚聪, 李红霞, 刘安英.第四方物流初探[J].物流科技, 2007 (9) :71-73.

[3]朱彤.论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困境及策略[J].物流技术, 2012 (6) :36-38.

未来研究展望 篇10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 碳审计属于资源环境审计的一部分, 在我国起步较晚, 目前还属于初级阶段, 其理论体系尚不完善, 缺乏系统性, 不能有效地指导碳审计实践。碳审计所涉及的文献主要都是2009年以后的相关研究成果, 数量也相对较少。本文全面梳理了碳审计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系统阐述国内有关碳审计的理论和实践, 以期为碳审计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

二、碳审计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关于碳审计的研究大多采用理论研究方法, 而应用性研究———实证与案例研究较少。一方面与学科性质有关, 另一方面与我国碳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有关, 相关审计数据难以取得。

(一) 碳审计理论框架研究现状

1. 碳审计的主体。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碳审计的主体有着较统一的认识, 大部分学者认为, 碳审计的主体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方面。何雪峰、刘斌提出, 从宏观角度来看, 碳审计的主体应该是接受公民委托的国家审计机关;从微观角度来看, 碳审计的主体可以是企业审计委员会或者是外部审计机构。但是有的学者认为碳审计主体应采取以“政府审计为主导, 逐步向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过渡”的模式, 如王爱国指出, 碳审计主体不应像传统审计那样是“以社会审计为主, 兼顾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模式, 而必须是“以政府审计为主导, 逐步向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过渡”的模式。于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低碳审计行为应以政府审计为主体开展,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为辅。而高建慧则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 他认为, 对于刚刚起步的低碳审计而言, 应该以第三方审计为主导, 利用社会审计的独立性与公允性对被审计单位的低碳政策的实施、低碳技术的推广以及相关资金的运用进行独立审计, 并利用政府审计的权威性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监督与监管, 以确保低碳审计的有效实施。

2. 碳审计的客体。

王爱国认为, 碳审计客体不像传统审计那样涉及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行业、各组织和各级政府, 而是侧重于那些重点的或主要的碳排放源, 包括采矿、制造、电力、燃气、建筑、交通运输等碳源行业、企业、家庭或个人。而高强, 李秀莲等在此基础上补充了碳审计的客体, 不仅包括接受独立审计机构审计的承担碳排放量的履行者, 通常就是指被审计的单位或者企业, 而且也包括国务院的各个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部门、财政金融机构、企业和事业单位等。

3. 碳审计的目标。

碳审计的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总体目标对具体目标起指导作用, 而具体目标的实现也依赖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卢相君、刘蒙将低碳审计的总体目标概括为:通过审计监督, 促进低碳政策、低碳经济活动、低碳技术合理、有效的应用, 进而保障低碳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减缓气候变化, 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管亚梅基于免疫系统理论, 归纳出碳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审计监督, 使被审计对象能够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 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它的最终目标同样是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碳审计的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的进一步细化, 卢相君、刘蒙以总体目标为基础, 进一步提出碳审计的具体目标:低碳政策、法规和制度制定过程的科学性, 执行过程的效益性;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低碳责任落成的效果性;低碳产品补助资金申请和使用的合理性, 低碳技术扶持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低碳财税减免的真实性和效果性;低碳交易行为的真实性等。

4. 碳审计的内容。

关于碳审计的具体内容, 多数学者认为应该从低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审计、低碳财税资金的审计监督、低碳产品和经济行为的审计认证三方面来展开;卢相君、刘蒙等学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微观层次的低碳审计;刘惠萍、王爱国则是增加了节能减排的达成情况;张薇、伍中信则提出我国“两型”社会低碳审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低碳合规性审计、“碳中和”审计以及政府低碳绩效审计;管亚梅基于免疫系统理论提出碳审计包括的具体内容:基于免疫系统理论的低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审计、基于免疫系统理论的低碳经济资金的绩效审计、基于免疫系统理论的低碳信息披露审计、基于免疫系统理论的清洁能源审计。

5. 碳审计监管体系。

关于碳审计监管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何丽梅、兰玲瑜在分析我国碳审计监管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之后, 借鉴了香港地区、欧美国家碳审计监管的经验, 分别从加强碳审计监管力量、完善碳审计监管方式、增强碳审计独立性和制定碳审计收费监管制度四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碳审计监管体系的建议。

6. 碳审计报告。

刘惠萍、王爱国提出碳审计报告的两种报告方式: (1) 碳审计报告合并在传统审计报告中; (2) 出具单独的碳审计报告。在开展碳审计试点初期, 更倾向于单独报告和披露, 待时机成熟后再合并。

(二) 碳审计应用研究现状

1. 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关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唐建荣、傅双双以我国沪深两市7家电力公司发布的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为基础, 构建了电力收入、二氧化碳排放量等17个评价指标为基础的评价体系。管亚梅以较为普遍的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系统层次构架, 借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DRS (驱动力—状态—响应) 模型和指标构建原则, 构建了以废弃物碳排放强度、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等14个评价指标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指标构架体系。高建慧利用目前评价体系构建较为流行的KPI法以及AHP法, 初步构建了以低碳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低生产领域内温室气体排量的增长等20个评价指标为基础的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并且以宁波市能源企业为例, 对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以及权重赋值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正, 从实践上论证了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余欢欢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了以单位GDP能耗、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等18个评价指标为基础的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并且利用2011年浙江省低碳经济数据对浙江省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践。王爱华, 李双双以DRS (驱动力-响应-状态) 模型为目标导向, 从经济驱动力、社会驱动力、环境驱动力, 低碳化管理响应、能耗模式响应、低碳治理响应、低碳政策执行状态、能源耗费状态、低碳经济绩效状态入手构建了包含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共46个具体指标的企业低碳审计DRS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2. 碳审计案例研究。

陈燕燕、彭兰香以我国香港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为鉴, 提出了碳审计工作开展的详细过程与方法。钱英莲、樊鹏燕引用中国矿业大学节能技术服务站依据对某大型煤炭企业低碳审计案例, 实证分析低碳审计在大型煤炭企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审计方法来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李欧洋通过解读《水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议定书》, 结合安徽海螺水泥厂应用示例计算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从而具体说明企业开展碳审计的方法, 并据此提出企业在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潜在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途径。高建慧通过案例分析法, 对吉林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在重工业低碳转型以及建筑业低碳审计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并从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技术两大方面提出了低碳审计评价体系的改善建议和完善方案。张薇根据国际范围内碳足迹评价标准, 借鉴温室气体核证 (ISO14064) 和温室气体核算体系 (GHG Protocol) , 以生命周期法为基础, 选取以电脑机箱作为主打产品的A制造企业进行了碳审计的案例研究。

三、碳审计研究现状述评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在碳审计方面的研究仍主要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案例研究方法辅之, 碳审计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关于开展碳审计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 理论研究框架应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学者们关于碳审计的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报告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但不同学者针对同一个问题甚至得出完全相悖的结论, 有的学者仅仅在理论层面上泛泛而谈, 研究成果较为分散, 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因而碳审计应用于我国企业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2.实证与案例研究方法应用较少, 缺乏碳审计实用性研究。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 虽然研究成果不少, 但低碳经济发展并没有公认的指标和标准, 因而在指标的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为主观性, 有些指标的专业性不够强, 指标的权重计算方面缺少正规的依据, 而且构建的指标体系中与财务有关的指标较少, 和环境有关的指标居多, 最终可能导致所选取的指标代表性、导向性不强, 是否能起到评价功能和警示功能仍需验证, 因而对碳审计评价实践所起到的指导和借鉴引领作用也会相应地打折扣。目前碳审计没有引起整个社会足够的重视, 碳审计相关数据的获得较为困难, 这些都是碳审计的实证及案例研究方法应用较少的重要原因。

四、碳审计未来展望

低碳经济一直是全球的热点, 碳审计作为发展低碳经济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必须得到重视, 开展碳审计势在必行, 为此笔者认为推动碳审计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系统构建碳审计理论体系。促进碳审计的发展, 应从顶层设计入手。政府部门应加速致力于碳审计工作相关法律或准则的制定, 为碳审计工作的严格执行提供法律保障。如建立低碳审计准则等, 在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增加碳审计的内容, 针对具体行业的碳审计办法做相应的规划, 为审计工作人员制定碳审计方案有证可循, 从理论与实务的角度推动碳审计的发展。努力构建更为科学全面的碳审计理论框架, 为实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2.拓展碳审计的应用性研究。虽然目前开展碳审计的应用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但随着理论与政策等宏观环境的优化,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必将逐步推广。因此针对企业的不同性质分行业、地区对碳审计实务进行研究, 可以先从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入手, 然后再逐步扩展到所有企业, 促使企业自主开展碳审计工作, 让碳审计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摘要:近些年来,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显。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正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碳审计作为经济发展中监督和制约的力量, 对促进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全面梳理了碳审计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系统阐述国内有关碳审计的理论和实践, 以期为碳审计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碳审计,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冰, 王浚.碳审计研究综述[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 (2) .

[2].王爱华, 李双双.企业低碳审计研究综述[J].当代会计, 2015 (1) .

[3].李欧洋.我国企业碳审计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4) .

[4].余欢欢.浙江省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5) .

[5].于瞳.我国低碳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3) .

[6].傅双双.企业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6) .

[7].高建慧.低碳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1) .

[8].郑立乔.低碳经济背景下国内企业碳审计制度框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12) .

[9].卢相君, 刘蒙.论低碳审计的目标、内容和发展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 .

立足现在 展望未来 篇11

关键词:高考作文;预测;应试策略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在紧紧围绕“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人生”这个主题的同时,有越来越开放的趋势。这不禁让我们深深思考:2011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将会走向哪里?

一、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向预测

1.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打。分析2009年和2010年全国的作文题可以看出,话题作文渐渐淡出,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平分秋色,所以2011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还将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主打天下。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的高考作文中出现了内涵丰富的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并且在作文命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难看出这将是今后高考作文的一个方向。因此2011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走向,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时刻关注。

2.贴近自我和关注生活是主流。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来看,高考作文命题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视个性、关注社会。这必将是2011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2009年高考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重庆卷的“我与故事”、天津卷的“我说90后”,三个直辖市的作文一致地以“我”入题,直接关照了“我”身边的世界。以“我”的眼光看自己、看世界,是避免假、大、空的策略,更是体现了“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展示自我个性的正确途径。作文题目关注生活,尤其关注社会热点是激发考生写作热情的有效方法。2010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都能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如江苏卷的“绿色生活”、江西卷的“找回童年”、重庆卷的“难题”等都直接针对社会,选取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3.真实诚挚和健康向上是主调。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要表达真情实感。题材的选取上,要从自己熟悉的或亲身感受的生活中选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情感的表达上,要融入一种诚实、守信、宽容的心理,体现人间的真爱。如2009年湖南某考生写的《踮起脚尖》,朴实地叙述了夜深了躺在床上难以入睡的“我”等待在外谋生的父母回家这样的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由于文中再现了父母回家后怕吵醒“我”而“踮起脚尖”上楼、开门、给“我”盖被子等细节,所以生动地表现了父母对子女伟大的爱。这样的细节往往就蕴含着父母的深情。

近几年高考作文中新材料作文比较流行,我想是由于这种新材料作文让考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能够从多角度加以阐发,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发散思维。

二、2011年高考作文应试策略

1.训练文体(以训练议论文和记叙文为主)。“文体不限”延续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是为了防止绝对化,也是为个性化表达预留的空间,但“文体不限”并不是说对于某个题目写什么文体都是可以的,如果没有超出一般的个性、特长或创意,根据题目意图选择适宜的文体肯定会更加有利。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对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典型而常见的文体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不可轻视其中一种文体的思维练习及行文结构框架。否则,将难以真正从容应对高考。

2.审清题意。考生写作时一定要有强烈的审题意识。首先,要读懂材料。其次,要辨析概念,扣住题眼。如2009年高考江苏卷的“品味时尚”,考生在写作时就要理解“时尚”的内涵。最后,用好提示语,把握好材料的感情导向。如2009年高考江西卷的关于蔡铭超以高价拍下铜兽首的材料,考生就要全面地把握材料所含信息,体会命题的含意。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分析,就可以揣摩出命题人的意旨,就是要考生对文物流拍和蔡铭超的行为发表支持性、肯定性看法。只有把握了这个主旨,下笔才不会跑题,观点才不会偏离题意。

3.优化语言。语言要有文采,一篇文章中只要有一个亮点,就能使文章出彩。如引用名言警句,与历史名人的故事相配合,如果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也能显示出考生的语言功底,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可信度。

4.打造亮点。高考作文不比平时作文,由于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又因为考生的作文内容和形式往往雷同,阅卷老师一直处于疲惫状态,这就要求考生作文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这样分数就有可能上去了。那么如何打造亮点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①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阅卷老师的眼;②以闪亮的标题“煽起”阅卷老师的情;③以靓丽的“凤头”激起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④以优美的文笔打动阅卷老师的心;⑤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閱卷老师的魂。

未来研究展望 篇12

在研究审计质量之前, 对它的定义界定有助于理解审计质量的各种因素。瓦茨和齐默尔曼 (1980) 把审计质量定义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报告出客户具有财务违规行为的概率。张龙平 (1994) 认为, 审计质量反映审计工作的优劣, 即是审计结果达到最终审计目的的有效程度。对审计质量的研究应是对整个审计过程和最终的审计报告来评定其质量高低。但在实际审计中, 专业能力和独立性是无法观察的, 能够看到的仅是审计报告。因此, 审计质量的高低只能根据审计报告质量高低的假设, 本文认为审计质量可以定义为:注册会计师把客户会计信息披露予以公允的鉴证的准确性程度。

二、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一) 审计主体对审计质量影响。

与审计主体相关的因素及其表现有: (1) 行业专长。Krishnan (2004) 发现行业专长能力强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更稳健, 发布的审计报告质量更高。郁刚 (2008) 发现,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长对我国上市公司正向的盈余管理有明显的遏制作用。 (2) 审计师的独立性。Defond, wong and shuhua Li (2000) 发现, 只要可以认定存在使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丧失的因素, 就认为其审计质量将会无法保证, 发表的审计意见存在质量问题。 (3) 审计任期。刘启亮 (2009) 发现, 在正常的聘任关系下随着签字审计师任期的延长, 审计质量将得到提高, 在异常的关系下, 审计质量就会变差;在正常聘任关系下, 学习效应对审计师的促进作用在其任期的第5~8年效果最好。 (4) 非审计业务。非审计服务有使注册会计师在经济上对客户产生依赖性的可能, 不能保证其应有的独立性。董普 (2007) 发现当非审计服务较少时, 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能和效率;当超过一定程度时影响审计独立性。 (5) 会计事务所规模。De Angelo (1981) 认为大规模会计事务所, 如果因质量问题丧失声誉, 将失去更多的获取未来准租的机会, 所以大所有更强的动机提高其审计质量。刘成立 (2008) 发现, 在我国很多事务所通过合并变大, 政策导向的合并没有从实质上来提高审计质量。 (6) 审计收费。Defond (2000) 发现, 香港四大的审计收费溢价在10%~30%之间, 这种溢价表明其审计质量较高。雷光勇 (2006) 发现, 低额的审计收费可能会产生时间压力进而影响审计质量。 (7) 事务所组织形式。逯颖 (2008) 发现, 在高风险的制约下, 合伙制的事务所更有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动机。原红旗 (2003) 认为, 公司的财务特征是影响审计意见的主要因素, 事务所的规模和组织形式没有对审计意见造成显著影响。

(二) 审计客体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与审计客体相关的影响因素及表现有: (1) 公司治理和审计委员会。Cadbury (1992) 和Hampe (l998) 均认为, 好的公司治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审计师独立性和审计质量。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高的审计质量积极影响公司质量。刘启亮 (2007) 发现公司治理水平越高, 公司具有的盈余管理空间越小, 审计师的审计质量越高。吕文慧 (2011) 发现, 随着公司审计委员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管理层盈余管理的水平会逐渐降低, 独立审计质量也会提高;当公司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强的审计委员会时, 更有可能聘请质量好的事务所, 将其审计质量提高。 (2) 董事会。王进朝 (2011) 发现, 公司高管的董事长更换更容易降低审计质量, 并且非正常更换高管、外部更换与审计质量降低均有显著性关系。

(三) 审计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影响审计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审计市场供需、审计市场结构、法律环境方面。 (1) 审计市场的供需。袁洋 (2007) 发现国内审计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是引起独立性降低, 审计失误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朱红军 (2004) 发现在当前转型经济中, 公司IPO选择会计事务所与政府管制具有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市场功能就相对缺失; (2) 审计市场结构。刘明辉 (2003) 发现, 在我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之间具有一种倒U型的函数关系, 当事务所的市场份额达到7.4%时, 其审计质量最高。张良 (2012) 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非标意见比率并没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呈现出反向发展趋势, 所以高集中度不一定提供高审计质量; (3) 法律环境。尚兆燕 (2011) 随着投资者保护程度加强, 国家会用更多法律手段来加强对事务所的行业监管, 这就增加了会计师受到处罚的概率, 就会迫使审计师在审计时更加谨慎, 提高其审计质量。实施行业监管后, 总所和分所的审计质量都明显提高, 米莉 (2013) 。当改善整体监管环境后, 大的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更高, 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与监管风险没有依赖性。在相对薄弱的法律环境下, 加强监管是有效的机制来推进事务所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 宋衍蘅 (2012) 。

三、审计质量研究现状评价和展望

(一) 审计质量研究现状评价。

从中外研究当中,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审计环境如何变化, 来自国外的证据还是国内的证据, 表明审计质量是审计研究的核心。 (1) 对衡量指标进行评价。中国上市公司在申请IPO时, 为了获得上市资格多会进行盈余管理, 所以盈余管理的程度能够作为替代指标。选择审计收费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 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众多且较为复杂, 所以用审计收费来衡量具有片面性; (2) 对研究现状评价。西方均认为审计质量直接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和独立性, 目前他们更关注特定行业和交易的研究。我国的相关研究更多关注单个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没有考虑其他的因素综合影响。在研究会计事务所规模的影响时, 应综合考虑我国的制度背景, 政策性导向的事务所合并规模是变大了, 但是没有将审计质量提高。我国学者的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 可能是样本数据有差别, 可能衡量标准不一样。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多采用横向数据, 在很多行业和领域没有采用纵向数据进行研究。

(二) 审计质量研究展望。

(1) 我国对审计质量的研究应更加关注特定行业和领域。目前, 我国的研究具有普遍性, 在选取样本数据时往往选取多个行业的数据来进行研究,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行业特点, 在我国金融行业和房地产业有其特殊性;或者研究多个因素, 探索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2) 继续探索新的影响因素, 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 更应该考察制度、地理和文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转型时期企业寻租普遍存在, 但是企业的寻租能力较弱, 因此企业与政府关系直接影响企业的寻租。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向的判断, 从而会影响审计质量, 所以政治关系也将成为研究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来进行研究。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 研究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审计判断, 从而减少审计偏误, 提高审计质量。比如, 注册会计师的风险偏好和道德底线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4)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最大的功能就是注重经营风险, 适应客户的要求, 主动控制风险, 更加有效配置资源。因此, 合理有效地运行以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 一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摘要:审计质量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 鉴于目前研究成果众多且较为分散, 本文按照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环境三个方向将各种被经常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 再对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进行文献回顾, 并对审计质量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 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建议。

关键词:审计质量,会计事务所,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Watts, R.L.and J.LZimmerman,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86.

[2]De Agelo.Auditor size and auditor quality, JAE, 1981.

[3]Defond M.L.T.J.Wong and shu hua Li The impact of improved auditor impendence on aoudit market conceration in china.JAE, 2000.

[4]Cadbury.A Committee on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GEE London, 1992.

[5]张龙平.浅谈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的设计[J].四川会计, 1994.10.

[6]逯颖.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8.6.

[7]郁刚.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制度性因素及其度量方法[J].经济导刊, 2008.Z1.

上一篇: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论文下一篇:粉尘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