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的维修

2024-11-17

沥青路面的维修(精选11篇)

沥青路面的维修 篇1

在太旧高速公路路面维修时, 由于本路面维修工程处在高速路正常运营下施工, 为确保安全, 以及施工可以全幅铺筑, 所以采用分段并道行车, 封闭施工的方法。

1旧沥青路面的铣刨

1) 铣刨机:采用维特根W2000型和W1900型两台铣刨机, 联合作业。铣刨功率分别为600马力和400马力, 铣刨宽度为0 m~2 m, 铣刨最大深度为0.27 m, 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2) 维修结构:左幅K450+320~K451+200段铺筑主车道采用9+6+5, 铣刨厚度为0.15 m, 超车道采用6+5, 铣刨厚度为0.06 m, 左幅K451+200~K452+300段铺筑主、超车道采用6+5。

3) 铣刨方法:施工前先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铣刨范围, 在实地放出铣刨线样, 再根据需铣刨工程数量确定使用铣刨机数量, 经过计算选用2台铣刨机分前后先铣刨主车道:铣刨厚度分别为0.15 m, 0.06 m, 铣刨宽度为4 m, 一次性铣刨到底, 中间除特殊原因外不得停顿。铣刨时连同损坏严重的停车带一同铣掉。铣刨完主车道后, 开始铣刨超车道, 铣刨宽度为3.65 m、铣刨厚度为0.06 m。铣刨完超车道并铺筑0.09 m ATB-25沥青碎石后, 再铣刨路肩0.06 m深。铣刨过程中间出现夹层, 报监理和业主确定后, 根据实际情况铣刨。

4) 铣刨料的清理。a.依照铣刨机工作能力、铣刨料需要丢弃的距离, 确定施工现场需要的运渣车。b.铣刨后要将现场及时清理干净。铣刨出的废料用机械集中统一运输至指定地点废弃。不得随意倾倒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5) 检验:铣刨结束后, 对清理好的旧沥青路面进行检验, 保证各项指标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如出现夹层或下承层不合格的, 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进行解决。

6) 铣刨注意事项:铣刨时, 铣刨作业保证铣刨面平顺, 出现下列情况时,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a.对病害严重路段, 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 确定是否增加铣刨厚度, 增加铣刨厚度时应考虑与原路面结构层保持一致及满足摊铺厚度要求。b.当由于原路面结构层施工不规范, 达到铣刨厚度时, 存在松散加层不能满足要求时, 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 确定增加铣刨厚度。

7) 环保。a.防止灰尘污染。要及时给铣刨机加水, 减少灰尘的产生。b.防止铣刨料污染。切不可将铣刨料丢弃在河边, 路边, 及时清理, 运到指定地点。

8) 试验检测。a.对铣刨效果要及时检查, 检查铣刨宽度, 深度及铣刨位置。b.对铣刨料的堆放位置要检查, 检查其堆放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乱堆乱放。c.对于拌和好的混合料, 要及时取样做实验, 指导拌和施工。

2 ATB-25沥青碎石的铺筑

1) 施工方案:集中厂拌、摊铺机并机联铺。

2) 对下承层的检验。a.铣刨完成后进行检验, 确保铣刨厚度达到要求, 不留有夹层。b.清扫铣刨后杂物, 浮料等, 运渣车弃于渣场。c.清扫要干净。

3) 测量放样。a.由于是旧路维修, 施工重点考虑与旧路顺接问题及结构层厚度、平整度、横坡等问题。b.基层施工时设双向钢钎, 直线段钢钎间距不超过10 m, 弯道处不超过5 m, 中间用支座支起, 钢丝线采用2.5 mm高强钢丝, 每根长度不超过200 m, 后面用紧线器固定, 钢丝固定拧紧程度适中避免下垂, 不致使油面形成波浪。

4) 混合料的拌和。a.粗、细集料分类堆放;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和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别堆放。b.拌和前对不同料源的粗、细集料、沥青均进行抽样检验,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c.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 所有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 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控制要符合规范的规定。d.沥青的加热温度, 石料加热温度、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均符合JTJ 032—94表7.2.4要求。e.通过试验路段铺筑, 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料速度、拌和时间先行试拌, 并调整到符合要求后, 再投入正常拌和, 试拌的混合料废弃。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一致, 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块现象。

5) 混合料的运输。用载重能力25 t的自卸运输车把混合料从拌和站运输至摊铺地点。在运输以前彻底清洁汽车车厢, 并涂抹一层隔离剂, 使沥青不致与车厢粘结。从拌和机出料口往汽车上卸料时, 每放完一斗料, 运输车挪一点位置, 防止粗集料发生离析现象, 在运输过程中用苫布覆盖混合料来保持温度。

6) 开始前给全体运输车司机上课, 要让司机按期对汽车保养, 防止汽车中途出现故障, 导致沥青料的温度降低到规定的使用温度以下而弃掉, 造成能源和环境等的损失。运输车在拌和机的出料口下装料时, 拌和机每次料斗放一次料后运输车移动一下位置, 一般这样移2次~3次, 保证混合料均匀分布在运输车的车斗内, 从而减小混合料离析。a.运输车辆务必沿规定路线行驶, 服从现场车辆管理指挥人员的口令;b.运输车辆要保证干净, 禁止运输车辆污染和损伤新铺路面;c.运料车在运输途中, 不得随意停歇;d.运料车卸料必须倒净, 否则必须及时清除;e.运料车把料往摊铺机里倾倒时禁止撞到摊铺机;f.把剩下的料倒到不影响环境卫生的地方。

7) 摊铺。采用2台摊铺机平行进行摊铺。设定双边钢钎, 按设计挂钢丝线, 以控制摊铺厚度。摊铺速度不宜过快, 宜控制在3 m/min~4 m/min之间, 以确保其平整度。

8) 碾压。施工时, 应在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气候炎热干燥时, 基层混合料可达1%~2%) 时进行碾压。沥青混合料碾压由胶轮压路机、宝马振动压路机联合完成。作业时首先由胶轮压路机稳压一遍, 稳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 并不得产生推移, 开裂。由于分车道铺筑, 胶轮稳压一遍后, 开始两遍复压, 然后由钢轮进行两遍终压。如有轮迹继续碾压达到没有明显轮迹为止, 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8%, 7 d抗压强度达到4.0 MPa。

9) 接缝处理。在施工过程因为时间或其他原因需要留工作缝时, 摊铺机在离要结束铺筑端部前1 m处抬起熨平板, 驶出铺筑场地, 由工人将头部混合料切齐, 用事先准备好的与路面等厚的方木条顶住。由于是单车道施工, 只能纵向碾压。不符合要求时及时铲除, 重新施工。

10) 关于安全问题。由于高速公路施工的特殊性, 车辆必须严格遵守行车安全制度。a.现场安全要求:现场的一切施工人员都必须有很强的安全意识, 将安全放在首位, 遵守各种安全制度;进入现场必须穿安全服装;不得饮酒, 不得在车尾部休息等。b.对驾驶员及车辆要求:没有驾驶证及经验不足的人员不得驾车上路;行车中不得随便停车;在超车道上行驶时, 必须按喇叭, 开转向灯;在进入施工区前100 m处开双闪, 放慢行车速度, 确定后面没车时, 方可进入施工区;出施工区时开双闪, 由安全员指挥方可开出安全区;每辆车必须插红旗一面, 后面设“施工车辆”“随时停车”的标志。c.对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安全制度, 摆放安全标志, 对经过的车辆, 要有专人指挥通过, 确保不发生任何事故。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太旧高速公路路面维修的施工模式, 技术措施合理, 施工组织得当, 质量和工期均很好的满足了业主的要求。

摘要:以太旧高速公路路面维修施工为例, 介绍了旧沥青路面的铣刨方法及注意事项, 阐述了测量放样、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沥青碎石铺筑技术, 为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旧沥青路面,高速公路,路面维修

沥青路面的维修 篇2

浅谈沥青路面的开裂和防治

沥青路面开裂是各国道路普遍关心的问题,至今仍然是各国沥青路面最普遍的`损坏现象之一.从裂缝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沥青路面裂缝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影响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沥青路面裂缝防治措施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作 者:帅鹏武 范宪东  作者单位:临安市昌化公路段,浙江,临安,311321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0 “”(13) 分类号:U4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   裂缝的类型   防止措施  

沥青路面的破坏及防护 篇3

关键词:沥青路面 病害 预防 处治

1 概述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沥青与矿料组成的混合料铺筑的路面,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及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因此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多种原因,沥青路面的破坏现象十分普遍,严重降低了沥青路面的有效服务时间及服务水平,对交通安全和运输已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科学地处治病害是当前摆在路面养护工作的重要课题。

2 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2.1 裂缝类 路面结构设计不当;施工中混合料配合比不当、拌和不均匀、施工质量低劣;温度收缩引起面层开裂;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路面不均匀沉降;面层分幅摊铺时接茬未处理好;路面整体强度不足、基层软化、稳定性不良,路面老化变脆等原因。

2.2 变形类 ①波浪、推移。波浪主要是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在纵坡段,由于高温的原因也会出现这种病害。推移一般与基层施工质量、透油层洒布质量、超载车辆比重加大、沥青混合料性能不良等因素有关。在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前,由于基层表面清扫不干净、透层油洒布不均等都会容易造成沥青面层和基层粘结不良。沥青面层建成运营后在大量行车荷载(超载车辆)作用下,由于与基层粘结不良特别在沥青面层施工接缝处开始产生推移,随着时间增长,轮迹带两侧会产生拥包,甚至会出现由于推移而造成的严重裂缝。在基层平整度较差、面层厚度较薄的地段往往由于施工质量等原因,基层不平整会反映到沥青路面上,车辆荷载作用下面层不平整会愈加明显。②沉陷。局部沉陷产生,一是由于路面裂缝没有及时按要求进行处理,地表水渗入基层及地基,造成地基发软,基层强度破坏,导致推移和沉降变形、翻浆变形。二是施工时路基压实度不够、基层局部成型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而产生的变形。对于大面积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高填方地段)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面引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压实度不足,特别是容易在一些高填方和压实困难的半填半挖路段以及构造物两端出现。

2.3 松散类 ①松散。主要原因是采用的沥青粘结力差,沥青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匀,或所用的嵌缝料不合规格而未能被沥青粘牢,致使沥青混合料表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从表面向下发展的渐进过程。集料颗粒与裹覆沥青之间丧失粘结力是颗粒脱落的主要原因。对表处面层还会产生大面积松散、唧泥现象,从而导致沥青面层脱落。在我国早期的高速公路上曾出现,现在主要出现在水损坏严重的路段上。可能导致松散的情况还有:a集料颗粒被足够厚的粉尘包裹,使沥青膜粘结在粉尘上,而不是粘结在集料颗粒上,表面的摩擦力磨掉沥青膜,并使集料颗粒脱落。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集料含泥量超标所造成的。b表面离析处往往缺少大部分细集料,离析面上粗集料与粗集料相接触,但只有在少数接触点沥青膜与集料粘结。随时间增长,沥青会老化,沥青膜剥落会使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减弱,孔隙中的水冻结会破坏粘结力,或足够大的摩擦力破坏离析面上的集料颗粒而产生松散。c沥青面层要有高密实度才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如果混合料密实度不够,集料就容易从混合料中脱落而形成局部松散。②坑槽。主要原因是面层的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的。另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和雨水等自然因素作用下也容易逐步形成坑槽。它是由龟裂和松散等其它损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压实不足性坑槽一般情况是施工时混合料温度太高,使沥青老化,粘结力降低,脆性增加,导致压实不够,粘结不牢,在行车载荷作用下,形成坑槽;另一种情况是混合料温度太低,摊铺不均匀,压实不充分,导致压实度不够形成坑槽。厚度不够性坑槽路面下面层局部标高控制不严,导致沥青上面层个别地方厚度不够,在行车作用下,部分混合料易被“带走”,形成坑槽。

3 沥青路面病害预防

3.1 设计方面 半刚性路面设计时,应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抗拉强度高的材料做基层;选用松弛性能好的优质沥青、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做面层;采用密实型沥青砼;采用合适的面层厚度,确保半刚性基层不产生干缩、温缩裂缝;为提高面层抗温缩性能,可采用橡胶沥青或聚合物沥青在沥青砼表面做封层;设置应力消减中间层;选用合理基层和底基层结构,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完善路面排水设计。

3.2 施工方面 严格控制集料规格、质量及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基层碾压完后及时养生,最迟在养生结束立即用乳化沥青做透层或封层;透层或粘层完成后,尽快铺筑沥青面层;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均匀性,防止离析;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及压实效果;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加强政府行为的科学性。

4 沥青路面病害处治

4.1 裂缝类 ①轻微裂缝。用铣刀扩缝,清扫干净后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缝内潮湿时用乳化沥青),均匀撒一层直径2~5mm石屑或粗砂,用轻型压路机压入路面。②基层温缩、干缩引起的裂缝。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用液化气或喷灯将缝壁加热至粘性状态,用稠度较低的沥青(缝内潮湿时用乳化沥青)灌入缝内,深度约2/3,填入石屑或粗砂,捣实后将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③沥青性能不好、路面龄期较长或油层老化等引起的裂缝。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封层厚度宜为3~6mm;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后,再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改性沥青薄层罩面。

4.2 变形类 ①波浪、搓板。a病害较轻微的,可在高温季节用重型压路机沿与路中心线45°角的方向反复进行碾压以改善路面平整度。b面层与基层间存在不稳定夹层,面层在行车作用下推移形成的,应挖除面层,喷洒粘结沥青,重铺面层。c由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稳定性差等原因,应先对基层进行处治,再作面层。②沉陷。a土基或基层结构破坏引起的,先处治好土基或基层后重新修补基层和面层。b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局部沉陷,若土基和基层已密实稳定,可只修补面层。c桥(涵)台背填土不实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对于台背填土密实度不够的,重作压实处理,台背死角用夯机压实。对含水量和孔隙比较大的软基或含有机质的粘性土层,宜采取换土处理。

4.3 松散类 ①松散。a瀝青量偏少或低温施工造成的,先收集路面松动矿料,待气温升至15℃以上时,按0.8~1.0Kg/m2的用量喷洒沥青,再均匀撒上3~5(8)mm石屑或粗砂(5~8m3/1000m2),用轻型压路机压实。如在低温潮湿季节,宜用乳化沥青作封层处理。b油温过高,沥青老化失去粘结性造成的,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作面层。②坑槽。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划出修补轮廓线,沿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清除杂物,涂刷粘结沥青,填入沥青混合料(在潮湿或低温季节用乳化沥青混合料)并整平、压(夯)实;对基层破坏的应先处治基层,再修复面层。

5 结束语

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设计、施工及其他的一些外界因素,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根据其成因从路面设计、原材料进场到具体施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改善措施,提高沥青路面的养护水平,对已经出现的路面病害进行有效处治,保证处理质量。同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从管理、设计部门到施工部门,层层重视、层层控制、层层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沥青路面破损现象的发生,使公路基础设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37.2-200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4]陕西省公路养护技术指导意见.陕西省公路局,2005年7月.

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 篇4

近年来, 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 公路建设方面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国省干线公路的数量也在逐渐的增加。从总体上来看, 国省干线公路的沥青路面整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受到环境、材料、交通运行状况、人为破坏、以及路面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国省干线公路的沥青路面仍然存在着坑槽、裂缝、沉降等病害, 影响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由此可以看出, 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进行养护与维修,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保障国省干线公路能够稳定的运行, 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应当抓出其产生病害的主要成因, 从而采取有效的养护与维修措施。

1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根据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基本情况, 可以将病害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一, 功能性破坏。随着国省干线公路的长期运行, 沥青路面容易出现轻微的细小裂缝、泛油、沥青老化、麻面、路面渗水等问题, 这些都属于功能性破坏。其二, 结构性破坏。当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时, 沥青路面会出现严重的裂缝、沉陷以及坑槽。这种结构性破坏的危害很大, 如果没有及时地进行处理, 将难以支撑车辆的载荷, 对于行车的安全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三, 还有一部分病害是由人为破坏所导致的, 这种原因所占的比重较小。总而言之, 造成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下面将简单介绍沥青路面存在的主要病害形式。

1.1裂缝

国省干线公路在运行的过程中, 其沥青路面经常容易出现裂缝这一病害形式。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 包括沥青材料的好坏、施工工艺不当、暴露时间过长、混合料拌和不均匀等等。从形态上, 可以将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分为三种类型。 (1) 横向裂缝。 (2) 纵向裂缝。 (3) 网状裂缝, 也包括龟裂。从产生的原因角度, 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收缩裂缝。 (2) 温度疲劳裂缝。 (3) 干缩裂缝。 (4) 不规则裂缝等。

1.2坑槽

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坑槽, 通常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首先, 沥青混合料材质、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沥青路面开始出现局部松散、龟裂、裂缝等现象。其次, 在行车荷载以及雨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 沥青路面的局部松散、龟裂、裂缝现象, 将进一步形成坑槽, 从而影响了国省干线公路的良好运行。

1.3沉陷

沉陷属于一种非常严重的结构性破坏。对于国省干线公路来说, 如果正常运行的过程中, 沥青路面出现了沉陷这一病害, 将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会对行驶的车辆以及行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 沉陷的发生还容易导致国省干线公路变得异常拥堵。沥青路面出现沉陷病害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施工过程中, 缺乏严格的控制措施, 导致沥青路面存在着强度不均匀、厚度不均匀等质量问题。随着国省干线公路的使用, 过往的车辆载荷以及天气等影响, 就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沉陷问题。

1.4唧浆

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也经常出现唧浆问题, 与裂缝类似, 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产生唧浆的主要原因是, 在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 通常以二灰碎石作为基层材料。这种材料导致了沥青路面在车辆载荷等作用下, 容易发生弹簧、裂纹、松散、鼓包、冒泥浆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破坏, 从而影响了国省干线公路的正常运营。

2沥青路面主要病害的养护维修

通过分析, 了解到目前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主要存在着裂缝、坑槽、沉陷、唧浆等病害, 影响着交通的正常运行。基于此, 文章提出了对于沥青路面主要病害的养护维修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沥青路面裂缝的养护措施

在养护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裂缝时, 通常会受到时间、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并且, 裂缝的程度也不完全相同, 因此, 需要依据实际情况, 选择适当的措施加以处理。下面介绍两种比较常用的修补裂缝方法。

普通沥青灌缝主要是利用沥青的粘弹特性, 对裂缝进行封堵。首先, 用4-6MPA的压缩空气对着裂缝从一端吹至另一端。其次, 铲除缝中杂物。再次, 对沥青现场加热。用铁壶或专用容器将热沥青灌入缝, 直至灌缝材料与路面平齐。最后, 将清洁干燥石屑撒到灌缝表面, 待沥青温度下降至常温后即可开放交通。

在运用灌缝胶处理裂缝方法时, 应当在施工路段按规定摆放安全标志, 设专人指挥交通, 并根据要求尺寸, 沿裂缝方向进行开槽作业, 对开槽进行清理。在实施灌缝前, 用普通液化气罐外接喷火装置对凹槽加热。最后, 进行灌缝。

2.2沥青路面坑槽的修补方法

坑槽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 在修补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坑槽病害过程中, 主要有两种修补方法。其一, 热拌材料修补法。其二, 冷补料修补方法。第一种是比较常用的修补手段, 除去冬季、雨季外, 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而第二种多用于雨季或者是冬季, 可以进行紧急的养护与维修。在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修补坑槽时, 首先, 要清理沥青路面, 确保干净, 以免影响最终的维修效果;其次, 将调好的沥青放入坑槽时, 要用工具调匀, 确保沥青混合料得到均匀的放置;最后, 一定要注意边缘是否平整。在采用冷补料修补方法处理沥青路面的坑槽病害时, 首先, 将坑砸成方形, 并及时地清理沥青路面;其次, 将冷材料填入坑槽;再次, 尽量快速地对冷材料进行碾压。最后, 为了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同样要注意边缘是否平整。

2.3对于沉陷的处理

对于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沉陷问题的处理, 也是养护与维修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处理沉陷病害过程中, 要注意控制好处理的时间, 尽快恢复到正常营运状态, 与此同时,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 判断沉陷面积的大小以及严重程度, 以选择适当的养护与维修措施。当沉陷已经停止, 不再继续下沉的时候, 可以先涂一层油漆, 再填满沥青混合料, 然后对该区域进行压平处理。当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陷时, 应当依据实际情况, 选取不同的材料进行填充, 当沉陷面积过大时, 还可以采用罩面的方式进行处理。

2.4唧浆的处理方式

在处理唧浆这一病害的过程中, 首先, 需要测定唧浆破坏位置的具体数据, 画出大概的轮廓。其次, 用机器开槽到稳定的地方, 并且清理路面和槽壁及槽底, 将准备好的填充物进行填充。最后, 一定要让压实的地方与其他路面相持平, 最大限度的降低行车的安全隐患和减少国省道沥青路面的养护和维修周期。

3结束语

国省干线公路作为我国交通的枢纽, 承载着运输与交通的重要职能, 其质量的好坏对于我国交通系统是否稳定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上文的描述, 可以了解到当前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着许多的病害, 不但影响了交通的质量, 还增大了行驶车辆的安全隐患, 不同程度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为了有效降低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的病害, 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养护与维修, 提高整体质量, 保障行车的安全, 从而加大营运的效率,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也得到的大幅度的提升。然而, 国省干线公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 其沥青路面的问题仍旧层出不穷,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现象。为了保证国省干线公路的正常运行, 应当做好养护维修工作。文章通过阐述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被损坏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具体的养护维修方法, 以保障公路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沥青路面,国省干线,病害,养护维修

参考文献

[1]马庆飞.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

[2]葛洁, 葛懿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浅探[J].品牌, 2014.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篇5

【摘 要】沥青路边施工非常复杂,具有较高的质量要求,该项施工并非一项单一的工程,而是一项牵涉众多的系统项目。必须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由此才可以保障其路面施工质量的保障。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施工经验,围绕如何有效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文章的开始提出了质量的控制的积极意义,同时就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这些年来,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沥青路面建设也获得良好的发展,人们生活层次不断提升,发生了质的改变。国内沥青路面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其覆盖面积进一步拓展。结合相关权威统计,现阶段,在我国沥青路面占据全面道路的90%,显然沥青路面已经成为了道路主要组成部分。关于项目建设造价,虽说沥青路面均厚在11cm左右,就路基来书也只是单薄的一层,但是其造价已经站早道路总造价的25%左右,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公路的经济性、适宜性和美观性。路面是公路和行车直接形成接触的地方,是对道路进行考评、分析的重要参考。

一、提升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性

(一)沥青路面的重要性

在道路项目中,沥青路面使其重要的构成部分,虽然较之厚实的路面,沥青的厚度11cm左右,但是其项目施工的造价却占据了总造价的25%【1】。显然,如果沥青路面出现任何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工程返修,必将会大大增加工程造价,同时也会增加工程施工期限。与此同时沥青路面是车辆和道路直接形成联系的界面,它的质量优劣会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度以及安全。对于道路而言,路面还是对其进行正确评价的重要参考,所以必须切实提升沥青路面的质量,保障道路的安全和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的项目工程造价,节约了施工成本。

(二)改善沥青路面质量的必要性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多数的沥青道路缺乏较好的额耐久性,较之工程预期的使用年限,路面实际的利用期限远远不足。比如,某告诉公路,从建成通车一直到些许路面出现开裂只有8年时间,同时在之后的5年里,需要不断进行小修小补。即使是这样,仍然没有将根本性问题彻底根除,在道路通车的第12个年头,被迫全面停车封闭实施大整修以及改扩建活动【2】。

二、道路项目沥青路面普遍存在的病害及其成因

(一)开裂

路面裂缝是沥青道路出现的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同时还存在形式多样的开裂情况,涉及纵、横向、块状形式的开裂以及龟裂,上述各种形式的裂缝,主要的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基层施工水准缺失,沥青混合料配比不达标、混合料出现非常严重的老化等情况。

(二)车辙

这一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充足的压实,使得压实度严重不足,而道路建成通车之后,就出现因为过载的行车大力推挤路面,以为沥青混合料配比存在问题,使得路面缺乏较高的高温稳定性,车辙就因为车辆负载过多而造成的。沥青混合料没有达到其抗剪强度相关负荷标准,使得沥青混合料中出现剪切破坏。

(三)松散

使得沥青混合料出现松散是因为在混合料搅拌以及生产环节,沥青的用料严重不足,石油配比过低,施工温度欠佳,路面压实度严重欠缺,沥青缺乏较好的结料性,集料粘附性较差,在粘层或者透层施工过程中施工标准严重不足,所以层间连接存在较多问题,在车辆在负荷作用下,出现的滑移,水稳定性能较差,在动水压力下,使得出现松散的破坏现象【3】。

(四)幼泛油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沥青混合料制作过程中缺乏较为严格的操作,导致搅拌不均,由此痴线的沥青用量太多,或者矿粉结团的情况,没有进行及时处理就会在路面上出现泛油的情况,极易出现拥包情况从而使得路面抗滑性大大下降,最终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的安全。

(五)沉陷

沉陷出现的原因是沥青路面基层的建设没有达到相关质量标准,如果基层缺乏较好的强度,或者遭受冲刷被严重破坏,路基形成不同程度的沉降,因此则会极易发生路面沉降等相关路面危害问题。

三、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关于施工原料质量,其一,应当切实加强招标管理。指的是在项目工程招标时,必须切实重视沥青产品质量的优劣,不可单纯的以沥青价格为标准,特别是防范竞标单位为了恶意中标而采用的降低标价的情况,其二,进货管理。在进货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质量关,部分材料供应厂商中标之后却无法严格遵循合同保障材料及时的供应,或者提供的材料性能较差没有达到施工标准。其三,将材料日常管理组织到位。要对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妥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针对检查材料质量,加强复查工作。

(二)增强基层施工质量

对于基层工作,首先在工程开始之前,认真验收基层施工质量,在路基薄面的结构设计思想指导下,一般会选择利用水泥对碎石基层进行稳定,切实根据相关标准对操作过程中共材料的强度、水泥量、含水量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利用试验对施工现场的压实度进行检测,保障下乘层良好。基层施工完工之后,必须第一时间在基层上喷洒乳化沥青对养生水泥进行保湿,由此对碎石基层进行稳固。

(三)严控摊铺、碾压等施工质量

1.强化铺摊质量

在施工时,通过选用合适的摊铺机,设置适当的参数、良好的处理接缝、均匀铺摊等工作来实现质量的强化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铺摊机必须选择性能较高的机器,在此基础上提高物料匹配水平,与此同时,设置好铺摊时的速度、厚度和宽度,可以很好的保障物料传输的连续和稳定。

2.保障碾压质量

碾压效果同碾压装备具有很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也同铺摊层造成的碾压阻碍作用有关一定的关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碾压设备得到了很好的研发和使用,比如,智能压路设备上安装了全球定位系统,还可以在碾压轮上安装温度以及刚度传感器,由此可以实现实时监测路面温度以及材料的刚度,最后可以将根 据一定的转换绘出温度以及密度图谱。

(四)控制施工环节的试验检测

在施工环节,可以综合采用多项试验检测技术,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一旦质量不过关马上返工。在此过程中,重点检测路面渗水情况、沉弯系数、平整性以及压实性等指标,渗水情况采用改造后的渗水装置进行检测;弯沉值通过贝克曼梁法等方法检测;平整度通过颠簸累计设备、连续式平整度仪法;压实度通过钻孔取芯法进行检测,由此保障各项指标符合标准。

四、结束语

科技更新换代日益加快,施工工艺水准逐步提升,较之过去十几年,国内沥青路面的施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质量大大提升。但是,国家经济也在同步快速发展,车流量也已经比过去增加了很多,沥青路面面临更高的质量要求,而当前的沥青路面过快的发生裂缝、沉降、脱落、车辙、泛油等问题,给人们的出行形成了安全威胁。不断优化路面设计、加强施工监督,增强道路养护等,从而保障沥青道路问题的解决,实现路面质量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坤. 浅析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7:99-100.

[2]杨波. 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4,17:187.

沥青路面的维修 篇6

1 沥青路面常见主要病害及产生原因

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除了路基强度、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碾压效果不良等原因外, 水破坏是一个主要因素。所谓水破坏即降水透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 它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最常见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国省线干线二级公路改建路面出现主要病害有裂缝、坑槽、沉陷、唧浆、车辙、拥包、松散等。

1.1 裂缝。

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 按其成因不同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 (包括龟裂) 三种类型。裂缝是国省道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的破损形式。

1.2 坑槽。

沥青路面的坑槽往往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开始是局部龟裂、松散, 在行车荷载和雨水等自然因素作用下逐步形成坑槽。坑槽可分为以下几种:路面厚度不够性坑槽;粘结层不牢坑槽;水损害性坑槽;运营期间车辆运输重物刮撞形成的坑槽;基层、低基层损坏产生翻浆形成的坑槽。

1.3 沉陷。

路面沉陷一般是由于基层局部成形不足, 强度不够, 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通常有均匀沉陷、不均匀沉陷和局部较大面积沉陷。均匀性沉陷是由于路基路面在自然因素和行车作用下, 达到进一步密实稳定的表现, 这种沉陷不会引起路面破损。不均匀沉陷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型不足, 强度不够, 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对于局部大面积沉陷则往往是由于填方路基 (高填方路段) 的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引起的。

1.4 唧浆。

这个病害在我们养护的41km路段上作为一个新的路面病害频繁出现, 主要是由于以二灰碎石作为基层材料的大修路面在行车作用下路面发生弹簧、裂纹、松散、鼓包、冒泥浆等程度不同的破坏。唧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基层用料不当, 或拌和不匀, 细料过多。b.低温季节施工的半刚性基层, 强度增长缓慢, 而路面开放交通过早, 在行车与雨水作用下使基层表面粉化, 形成浆水。c.冰冻地区的基层, 冬季水分积聚成冰, 春天解冻时翻浆。d.超载车辆对路面整体的破坏。

2 沥青路面主要病害的处治

目前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主要有稀浆封层、微薄层罩面和加铺补强层的方法等。至于采用何种措施要根据路面的破损程度来决定。其中,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主要用于恢复路面的表面功能, 加铺补强层可提高路面承载能力。

在实施预防性养护措施之前要对路面上的病害进行修补 (如灌缝、修补坑槽和较深车辙) 当路面病害较严重时, 需对原地面进行挖除处治修复后再实施。

2.1 路面裂缝的养护处理。

裂缝的养护根本上应解决不浸入造成的病害及寿命等效益问题。裂缝的养护具有很强的时限性, 表现在路面生命周期中养护时间的确定, 以及养护年中养护时间的确定, 根据气侯条件和裂缝的时间效应,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养护的方法很多, 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对裂缝进行养护处理。2.1.1普通沥青灌缝。该方法采用沥青的粘弹特性, 保证裂缝封堵, 防止水分的浸入.沥青通常采用道路石油沥青A-90#, 施工工艺为:a.先用4~6MPA的压缩空气对着裂缝从一端吹至另一端, 一般需吹两遍;b.用铁钎或铁铲铲除缝中杂物;c.对沥青现场加热, 温度控制在150℃-160℃.用铁壶或专用容器将热沥青灌入缝内一般需浇灌2~3遍, 直至灌缝材料与路面平齐为止;d.将清洁干燥石屑撒到灌缝表面, 待沥青温度下降至常温后即可开放交通。此种方法操作简单, 使用设备和人少, 养护费用低廉, 速度快, 效果较好。但缺点是:a.由于未清扫裂缝造成粘结不牢固, 一般第二年几乎全部需要新灌缝;b.夏季高温, 沥青体积膨胀, 部分沥青溢出路面被行车粘走;c.未经开缝处理, 不能保证薄缝的深度;d.由于作业面较大和分散, 长时间人工作业的危险性较大。2.1.2灌缝胶修补裂缝。灌缝胶处理裂缝方法的工艺为:a.施工路段车辆绕行, 按照规定摆放安全标志, 设专人指挥交通, 并根据工程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b.按照要求尺寸沿裂缝方向进行开槽作业;c.清理开槽.采用高压气体进行吹缝, 充分将开槽后缝内的松散颗粒和杂物彻底清理干净, 一般需吹2遍;d.用普通液化气罐外接喷火装置, 在实施灌缝前对凹槽加热, 有利于灌缝胶和沥青混凝土粘结牢固;e.灌缝.在密封胶加热温度达到180℃时, 加热炉自动停止加温进入保温状态, 这时用灌缝机上自的具有刮平装置的压力喷头将密封胶均匀灌入槽内, 灌缝分两次灌满, 第一次灌入槽深次灌满并在槽口两侧拉成宽60mm, 厚3mm的封层;f.养护撒料.在刚灌满的密封胶表面撒布石粉或细砂, 待灌缝胶冷却至常温后即可开放交通, 一般冷却时间为15分钟.灌缝胶处理裂缝, 灌充分饱满, 表面平整, 无颗粒状胶粒, 并经行车碾压后不得发生脱落变形, 保持有足够的弹性。

2.2 沥青路面坑槽的维修。

沥青路面坑槽的维修一般分为两个时期:春、夏、秋 (4月初至10月末) , 为常规修补期;冬季 (1月初至3月末, 11月至12月末) 、雨天, 为应急修补期。通常, 坑槽有二种修补方法:热拌材料修补法、冷补材料修补法。2.2.1热拌材料修补法。坑槽位置的确定后放样;切割破碎及废渣清理;清边及坑槽清理;洒粘结油及填料, 在干净的槽底、槽壁上薄刷一层粘结沥青, 随即将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填入槽内, 用耙子、铁锨将其摊铺均匀, 坑槽边缘填入细料;压实:符合填料标准后, 将坑槽边缘周围的废料清除干净并回收, 压路机振动压实保证修补后的密实度及平整度。在碾压的同时需注意边缘处是否多料或缺料, 多料应及时清除, 缺料应及时增加。2.2.2冷补料修补方法。此种方法一般在冬季或雨季使用。临时修补坑槽的紧急措施是为了控制坑槽扩大, 防止车辆通过时发生交通意外。修补时用小型切割机将坑槽凿成方形, 把废料清除, 用吹风机吹干。填冷补料。袋装冷补料要用人工捣碎, 放入坑槽内, 一定要掌握好松铺系数, 一般应根据坑槽的深度掌握, 然后找平压实, 压实到成形为止后开放交通。

2.3 沉陷的处理。

对不均匀沉落引起的路面裂缝和下沉, 如路面和土基已经密实稳定, 不再继续下沉, 可只修补面层, 并根据路面的破损状况采取以下处治措施:2.3.1路面略有下沉, 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 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粘层油, 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 并压实平整。2.3.2对不均匀沉落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如面积不大, 可在拉毛、扫净、洒布粘层沥青后, 根据沉落的程度采用不同粒径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予以补平;如面积较大, 可采用罩面处治。

对基层和路基结构破坏引起的沉陷, 必须先将基层和土基妥善处治后, 再修复面层。对于路基下坑洞、沟槽等引起的局部沉陷, 应采用砂砾石、碎石、干砌或浆砌片石等将其重新回填密实, 面积较大或有暗流时, 宜用桥涵跨越。

当桥头路面沉陷高差达2cm时, 应及时填铺平顺。必要时, 可采用钻孔压浆处治加固桥头填土。

2.4 唧浆的处治。

2.4.1测定唧浆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 画出大致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处治挖除唧浆部分轮廓线 (正方形或长方形) 。2.4.2用切割机开槽到稳定部分, 槽壁要垂直, 并将槽底、槽壁清理干净。2.4.3在干净的槽底、槽壁刷粘结沥青, 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 新填补部分要略高于原路面 (高出量应根据处治深浅等实际情况而定) , 使填实压实后与原路面相平, 用平板振动夯进行振轻压实。

国省道干线是公路网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正日益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保障公路运输及再生产连续进行, 必须加强公路的养护管理, 以保持公路的运营能力, 提高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保证行车安全、舒适、通畅。

参考文献

沥青路面的维修 篇7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损坏,特征,维修

0 引言

沥青路面经过若干年的营运, 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 材料逐渐老化, 路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病害, 而且病害呈逐渐发展趋势。当道路的服务功降低, 出现了坍塌、坑槽、水毁和隆起等损坏情形, 道路养护与管理单位就应当设置警示标志, 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并采取修复或翻修的及时处理。以避免导致路面通行人员、车辆及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的的情况出现。

1 沥青路面损坏的主要特征

1.1 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或不均匀产生的沥青路面损坏。

这种损坏的主要特征是沥青路面产生网裂或沥青路面发生裂缝后产生的先冒白浆, 后成坑槽, 成片破坏现象。随着水进人基层, 也起到了加快损坏的作用。

1.2 由于沥青与石料失去粘结力产生的沥青路面损坏。

其主要损坏特征是沥青与石料完全失去粘结力, 沥青砼从黑色转化为黄色, 混凝土中已看不到沥青的存在, 只有胶泥和石料, 弯沉明显增大, 车辙加速发展, 继而出现连片坑槽和大面积的路面损坏。

1.3 由于超限重车作用而产生的加速损坏。

几乎所有的沥青路面破坏都有以下共同特点:行车道破坏要比超车道严重;流量多的方向比流量少的方向损坏严重;流量多行车速度快的路段要比车速慢的路段损坏严重。说明超限重车交通仍是公路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由于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不足产生的损坏。

这种损坏主要表现特征为沥青路面的车辙、泛油、推挤、拥包等。以上损坏类型往往是多种损坏同时产生, 相互作用加速了路面损坏的发展。

2 沥青路面损坏翻修时机的选择

当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时就需要对路面进行翻修。根据与荷载有关的病害评价路面结构承载能力是比较直观和有效的方法。与荷载有关的病害类型和水平参见表1。如果表1中的任何一项病害达到了破坏的水平, 就至少需对路面进行翻修;基层、底基层是否更换需要进行分析判断。如果表1中的任一项病害均没有达到破坏的水平, 但其中一项或多项病害达到了临界水平, 则可以选择对路面进行翻修或加铺结构性罩面。当然, 还需根据公路养护和维修的实际情况, 以及公路使用情况加以综合分析, 最终进行正确的判断。判断主要基于各路面结构层是否需要更换, 如果必须要更换, 就说明需要采取翻修的方法进行维修;反之, 就只需采取加结构性罩面的维修方法。

3 路面病害维修施工方法

当需要维修的路面确定维修方案后, 即进入方案实施阶段。其具体步骤如下:

3.1 根据维修设计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复核维修路段内的病害情况, 测量路面的标高以及施工中需要的基本数据;对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和技术指标检测, 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 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工具进行全面的维修检查, 使其性能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机械数量必须充足, 重要的机械要有备用设备。

3.2 路面的铣刨

施工放样。根据路面的损害情况和设计的高程确定铣刨深度, 在路面上作好标记, 以保证铣刨后具有良好的“平整度”。铣刨废料要运出场外, 不得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3.3 路面基层的施工

3.3.1 需要重做基层的路段, 在铺筑新建部分路面垫层前, 应将路槽用12~15T的三轮压路机或使用等效的压路机械压3~4遍。

如发现表层过干表层松散应适量洒水, 如表层过湿, 则应采取翻开晾晒或掺石灰 (或水泥) 等措施进行处理。并按规定检查路基顶面的标高、宽度、路拱横坡、平整度、压实度以及路基表面的回弹膜量等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3.3.2 在进行半刚性基层施工时, 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应采用“宝马”拌和机进行拌和, 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拌和时配料要准确、均匀, 颗粒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温度应在5℃以上, 混合料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碾压应该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 压路机要使用12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 碾压完成后, 应采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 养生时问应在7天以上, 整个养生期间必须始终保持基层或底基层表面潮湿。除洒水车外, 应封闭交通。

3.4 封层和粘层施工

半刚性基层完成后, 应做封层沥青。浇洒封层沥青前, 路面应该清扫干净, 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适当防护, 以防污染;封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 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 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在大风或降雨天不得施工, 气温低于10℃时, 不宜施工封层。粘层施工时, 在浇洒粘层油前, 必须将路面上的赃物清理干净, 当有沾粘的土块时, 应用水刷净, 待表面干燥后浇洒;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 浇洒粘层沥青后, 严禁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他车辆、行人通行。

3.5 沥青面层的施工

3.5.1 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 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 不得随意变更;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按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的步骤进行,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中不得随意变更;改性沥青在在储存期间不得降低使用效果, 已经离析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

3.5.2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混合料为度, 应根据设备情况经试拌确定, 一般不应少于45秒;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应控制在170℃~185℃;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 无花白料, 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并应及时调整。

3.5.3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铺筑沥青混合料前, 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 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 不得铺筑沥青面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机应符合下列要求: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 在运料车换车时能连续摊铺, 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前进;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实等初步压实装置。

3.5.4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压实后的各层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施工单位应配备1 2吨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 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为达到最佳效果, 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及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 复压时宜使用振动压路机以高频低幅的振动方式进行碾压。

4 结语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路面的维修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充分的调查路面的实际损害状态, 并分析路面损害的成因, 才能根据不同的损害状态, 对路面的维修方法从设计、施工到质量监督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 并严格的控制施工质量, 以确保路面维修工程的顺利进行, 保证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与迅捷。

参考文献

[1]李愉平.《沥青路面质量管理与控制》[J].青海交通科技, 2003 (4) .

[2]王仁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维修》[J].交通世界2008 (11) .

沥青路面的破坏及防护 篇8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沥青与矿料组成的混合料铺筑的路面, 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 及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 因此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多种原因, 沥青路面的破坏现象十分普遍, 严重降低了沥青路面的有效服务时间及服务水平, 对交通安全和运输已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 科学地处治病害是当前摆在路面养护工作的重要课题。

2 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2.1 裂缝类

路面结构设计不当;施工中混合料配合比不当、拌和不均匀、施工质量低劣;温度收缩引起面层开裂;路基压实度不均匀, 路面不均匀沉降;面层分幅摊铺时接茬未处理好;路面整体强度不足、基层软化、稳定性不良, 路面老化变脆等原因。

2.2 变形类

(1) 波浪、推移。波浪主要是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 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在纵坡段, 由于高温的原因也会出现这种病害。推移一般与基层施工质量、透油层洒布质量、超载车辆比重加大、沥青混合料性能不良等因素有关。在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前, 由于基层表面清扫不干净、透层油洒布不均等都会容易造成沥青面层和基层粘结不良。沥青面层建成运营后在大量行车荷载 (超载车辆) 作用下, 由于与基层粘结不良特别在沥青面层施工接缝处开始产生推移, 随着时间增长, 轮迹带两侧会产生拥包, 甚至会出现由于推移而造成的严重裂缝。在基层平整度较差、面层厚度较薄的地段往往由于施工质量等原因, 基层不平整会反映到沥青路面上, 车辆荷载作用下面层不平整会愈加明显。 (2) 沉陷。局部沉陷产生, 一是由于路面裂缝没有及时按要求进行处理, 地表水渗入基层及地基, 造成地基发软, 基层强度破坏, 导致推移和沉降变形、翻浆变形。二是施工时路基压实度不够、基层局部成型不足、强度不够, 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而产生的变形。对于大面积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 (高填方地段) 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面引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压实度不足, 特别是容易在一些高填方和压实困难的半填半挖路段以及构造物两端出现。

2.3 松散类

(1) 松散。主要原因是采用的沥青粘结力差, 沥青用量偏少, 或所用的矿料过湿, 铺撒不匀, 或所用的嵌缝料不合规格而未能被沥青粘牢, 致使沥青混合料表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 从表面向下发展的渐进过程。集料颗粒与裹覆沥青之间丧失粘结力是颗粒脱落的主要原因。对表处面层还会产生大面积松散、唧泥现象, 从而导致沥青面层脱落。在我国早期的高速公路上曾出现, 现在主要出现在水损坏严重的路段上。可能导致松散的情况还有:a集料颗粒被足够厚的粉尘包裹, 使沥青膜粘结在粉尘上, 而不是粘结在集料颗粒上, 表面的摩擦力磨掉沥青膜, 并使集料颗粒脱落。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集料含泥量超标所造成的。b表面离析处往往缺少大部分细集料, 离析面上粗集料与粗集料相接触, 但只有在少数接触点沥青膜与集料粘结。随时间增长, 沥青会老化, 沥青膜剥落会使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减弱, 孔隙中的水冻结会破坏粘结力, 或足够大的摩擦力破坏离析面上的集料颗粒而产生松散。c沥青面层要有高密实度才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 如果混合料密实度不够, 集料就容易从混合料中脱落而形成局部松散。 (2) 坑槽。主要原因是面层的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的。另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 在行车荷载和雨水等自然因素作用下也容易逐步形成坑槽。它是由龟裂和松散等其它损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压实不足性坑槽一般情况是施工时混合料温度太高, 使沥青老化, 粘结力降低, 脆性增加, 导致压实不够, 粘结不牢, 在行车载荷作用下, 形成坑槽;另一种情况是混合料温度太低, 摊铺不均匀, 压实不充分, 导致压实度不够形成坑槽。厚度不够性坑槽路面下面层局部标高控制不严, 导致沥青上面层个别地方厚度不够, 在行车作用下, 部分混合料易被“带走”, 形成坑槽。

3 沥青路面病害预防

3.1 设计方面

半刚性路面设计时, 应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抗拉强度高的材料做基层;选用松弛性能好的优质沥青、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做面层;采用密实型沥青砼;采用合适的面层厚度, 确保半刚性基层不产生干缩、温缩裂缝;为提高面层抗温缩性能, 可采用橡胶沥青或聚合物沥青在沥青砼表面做封层;设置应力消减中间层;选用合理基层和底基层结构,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完善路面排水设计。

3.2 施工方面

严格控制集料规格、质量及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基层碾压完后及时养生, 最迟在养生结束立即用乳化沥青做透层或封层;透层或粘层完成后, 尽快铺筑沥青面层;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均匀性, 防止离析;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及压实效果;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加强政府行为的科学性。

4 沥青路面病害处治

4.1 裂缝类

(1) 轻微裂缝。用铣刀扩缝, 清扫干净后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缝内潮湿时用乳化沥青) , 均匀撒一层直径2~5mm石屑或粗砂, 用轻型压路机压入路面。 (2) 基层温缩、干缩引起的裂缝。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 用液化气或喷灯将缝壁加热至粘性状态, 用稠度较低的沥青 (缝内潮湿时用乳化沥青) 灌入缝内, 深度约2/3, 填入石屑或粗砂, 捣实后将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 (3) 沥青性能不好、路面龄期较长或油层老化等引起的裂缝。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封层厚度宜为3~6mm;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 或先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后, 再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改性沥青薄层罩面。

4.2变形类

(1) 波浪、搓板。a病害较轻微的, 可在高温季节用重型压路机沿与路中心线45°角的方向反复进行碾压以改善路面平整度。b面层与基层间存在不稳定夹层, 面层在行车作用下推移形成的, 应挖除面层, 喷洒粘结沥青, 重铺面层。c由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稳定性差等原因, 应先对基层进行处治, 再作面层。 (2) 沉陷。a土基或基层结构破坏引起的, 先处治好土基或基层后重新修补基层和面层。b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局部沉陷, 若土基和基层已密实稳定, 可只修补面层。c桥 (涵) 台背填土不实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对于台背填土密实度不够的, 重作压实处理, 台背死角用夯机压实。对含水量和孔隙比较大的软基或含有机质的粘性土层, 宜采取换土处理。

4.3松散类

(1) 松散。a沥青量偏少或低温施工造成的, 先收集路面松动矿料, 待气温升至15℃以上时, 按0.8~1.0Kg/m2的用量喷洒沥青, 再均匀撒上3~5 (8) mm石屑或粗砂 (5~8m3/1000m2) , 用轻型压路机压实。如在低温潮湿季节, 宜用乳化沥青作封层处理。b油温过高, 沥青老化失去粘结性造成的, 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 重作面层。 (2) 坑槽。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 划出修补轮廓线, 沿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 清除杂物, 涂刷粘结沥青, 填入沥青混合料 (在潮湿或低温季节用乳化沥青混合料) 并整平、压 (夯) 实;对基层破坏的应先处治基层, 再修复面层。

5结束语

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设计、施工及其他的一些外界因素, 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根据其成因从路面设计、原材料进场到具体施工, 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改善措施, 提高沥青路面的养护水平, 对已经出现的路面病害进行有效处治, 保证处理质量。同时,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从管理、设计部门到施工部门, 层层重视、层层控制、层层落实,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沥青路面破损现象的发生, 使公路基础设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摘要:沥青砼路面在长期的运营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路面破损, 直接影响到行驶车辆的行车速度、行车安全, 降低了路面服务水平, 缩短使用寿命。本文从沥青路面的常见破坏类型入手, 分析破坏成因, 结合实际提出预防对策及处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预防,处治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037.2-2001)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3]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J0.7-96)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4]陕西省公路养护技术指导意见.陕西省公路局, 2005年7月.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9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车辙,路面渗水

1 前言

部分沥青路面的建设水平并不如人意, 甚至发生了通车头几年就不得不大规模维修车辙、开裂、泛油、坑槽等早期损坏的现象。如何预防高速公路的早期损坏是公路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文中针对公路沥青路面几种常见病害的产生机理, 提出防治病害产生的建议, 并给出其整治方法。

2 沥青路面病害形成原因

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厚度不足;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不当;沥青面层混合料进场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 拌合不均、离析、粘结力差;碾压不及时, 压实度不够空隙大或有微细裂纹, 路面渗水, 加之路面结构防水、排水设施不全, 形成水损失;下封层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 导致未成型或强度不足的基层在路面渗水、排水受阻和在行车作用下, 使受浸泡的基层顶面变软、唧浆、路面变形, 继发裂纹、松散;半刚性基层未成型, 强度不足;半刚性材料底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 留有素土夹层;油石比控制不当, 粘层油用量过多;路基不均匀沉降。

3 完善设计预防病害

3.1 路面结构设计应优先选用半刚性基层

作为沥青路面基础, 并考虑今后车辆迅猛发展和大吨位车辆确定合理的基层厚度。沥青混合料应经试验优先选用适应当地特征的沥青混混凝土密实式矿料级配曲线范围, 作为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依据。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采用马歇尔试验指标设计与理论密实设计双控。沥青面层设计厚度应与所选沥青混合料的类型相匹配。

3.2 基层

3.2.1 石灰粉煤灰碎石

其早期强度较慢, 但后期强度比较好, 在施工中只要严格控制混合料配合比及混合料中碎石级配, 也是基层可选择的一种结构。

3.2.2 水泥稳定碎石

早期强度较好, 只需严格控制水泥用量 (一般为4%左右) , 按规范要求掌握好施工工艺, 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基层结构, 是基层首选的一种结构形式。

3.2.3 底基层

本着因地制宜、就近取材、保证质量、节约投资的原则, 比较选择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水泥稳定砂性土、水泥稳定风化砂等结构类型。

4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4.1 路面施工之前, 须对路基的平整度、拱

度、密实度、弯沉、外型尺寸进行严格交接检查, 路基外观质量应满足表面无松散、起皮、局部弹簧或裂缝, 所有缺陷需经处理并交验合格后, 方可进行路面施工。

4.2 路面施工组织设计应综合考虑各方面

的制约因素, 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应提出预防性措施及应变对策。要通试验路来确定路面施工工艺及机械设备的组合, 从实验段总结出各方面的经验, 用于指导路面的大面积施工。

4.3 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碱性石料以保

证油石间的粘附要求, 碎石形状要近似立方体、表面粗糙, 多棱角为佳。施工中控制材料的级配不是一件易事, 在我国的现在油路施工中, 为了节省资金, 粗集料大部分都采购当地现有碎石, 只能是有啥料用啥料, 实现不了用啥料购买啥料, 其级配很难达到设计质量要求。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公路部门应成立自己的粗集料场, 按照设计要求生产粗集料, 上面层粗集料易采用质地坚硬的玄武岩。

4.4 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宜采用机制砂, 若

天然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则可使用, 但用量不得超过10%, 沥青路面上面层应全部采用机制砂。如果严格控制石屑筛的孔径, 生产粗级料剩余的石屑也可作为中、下层机制砂使用, 既节省了资金又确保了施工质量。

4.5 粗集料、细集料破碎时, 应及时捡出风化石和泥块, 以减少或消除集料中的含泥量和部分风化石。

4.6 集料常规试验工作应设置在轧石场,

需每天进行原材料试验, 当某档需求级配集料有偏离时, 应及时调整轧石机机口或检查振动筛是否需换筛, 确保各档集料产品质量和产量。

4.7 填料石料应采用石灰岩或其它憎水亲

油的岩石、经磨细得到的符合质量技术要求的矿粉, 沥青混合料采用抗剥落剂, 应通过试验论证后选用。

4.8 集料堆场地面必须硬化, 并应有防污

染隔离措施和完善的排水系统, 各档集料应分别堆放, 避免混杂。细集料和填料应风干防混、防雨储存。

5 路面结构层施工措施

5.1 底基层、基层

5.1.1 为了缩短半刚性基层混合料从拌和

到碾压成型的时间和确保拌和、摊铺、碾压的质量, 基层必须采用固定式拌和机搅拌、摊铺机摊铺等, 以确保底基层、基层的分层流水连续作业, 优质、高效、快速施工。

5.1.2 底基层、基层混合料的组成材料质量

应符合要求, 尤其是石灰应提前充分消解人工全部过筛, 避免混合料成型后有未消解灰的“放炮”现象。拌和混合料的各种材料用量配合比应正确, 拌和必须充分、均匀、色泽基本一致。底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时, 应保证含水量均匀, 特别是上下一致, 拌合深度内不允许留有“素土”夹层。整个拌和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对石灰、水泥剂量、含水量的检测, 施工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1.5%。

5.1.3 摊铺基层必须采用混合料摊铺机全

幅摊铺, 确保表面平整无拉槽、离析现象。底基层采用灰土拌和机路拌法施工、平地机整平时, 应重视纵、横向接缝处拌和质量及平整度, 碾压成型后严禁薄层贴补找平。

5.1.4 碾压应重视压实机具配套, 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 碾压成型的底基层、基层应平整、密实。

5.1.5 底基层、基层分层施工, 应确保层间

结合良好。注意洒水保湿养生, 养生期宜不少于14d。若需越冬施工, 应对已建部分覆盖防冻。

5.2 透层沥青、下封层、粘层

5.2.1 透层沥青:浇洒透层沥青前应对基层

的平整度、横坡度强度等各项指标严格检验, 符合要求后再清除基层顶面的调料和粉尘, 清除必须彻底, 透层沥青用量应严格控制在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低限。

5.2.2 下封层:可采用层铺法或拌和法施

工。为便于砂料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作业, 铺筑厚度宜控制在1.5~2cm。砂粒料式沥青混凝土空隙率宜小于2%。

5.2.3 粘层:沥青中、下面层不能连续施工

时, 应对表面被污染部分刷粘层油。沥青中、上面层宜连续施工。

5.3 沥青混凝土面层

5.3.1 沥青混合料拌和

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 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应与天气温度变化、风速大小、运输时间长短等各种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不合格料不允许出厂。

严格控制油石油比和矿料级配, 每台拌合楼每天上、下午必须做一次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 当发现沥青混合料油石比或级配超过允许偏差值时应及时调整。油石比的控制应考虑到粘层油的影响。

5.3.2 沥青混合料运输应覆盖保温, 装车及运输需防混合料离析。

5.3.3 沥青混合料摊铺应确保连续不间断

地摊铺作业, 必须保证摊铺温度, 严格控制基准线, 调整烫平板的振级使初始压实度控制在85%以上。确保厚度、平整度, 摊铺的沥青混凝土层表面应粗、细均匀、致密、无明显接缝。

5.3.4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碾压

碾压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最重要的一项工序, 在压路机轮前混合料不产生推移、压后路面无裂纹的前提下趁热早压。碾压以驱动轮在前为易, 用轻型钢轮压路机初压, 从横断面上低的一侧逐步向高的一侧碾压, 后用轮胎式压路机复压至稳定和无轮迹, 最后再用轻型压路机终压。

6 结束语

浅谈山区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 篇10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预防性养护

由于受到天气、温度、行车及路面材料等方面的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会出现裂缝、水破坏、松散等病害,影响了道路使用质量和安全。为确保这一病害不进一步发展,需针对不同的路面损坏情况采用适合的养护方法。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程度的组合使沥青路面破坏的原因显得极为复杂。因此,提高沥青路面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应从一条路的设计、招标、施工、竣工、养护整个过程的控制做起。

1.常见病害的成因

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雨水下渗要求,宜选粒径较小,空隙也较小的密级配混合料,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由于沥青贯入式碎石层是有大量孔隙,雨季渗入贯入式碎石层中的水如不能及时排除,贯入层就会成为蓄水层,使沥青与矿料黏结力降低,促使沥青从矿料上剥离,这样,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就产生各种病害。这种现象在养护中更为严重,因而经常出现前补后坏的现象。常见病害的主要成因:①路面沉陷主要是地下水的浸入和路基不稳定因素造成的。②松散主要是混合料级配不合理或集料发生离析所造成。③拥包主要粘层油洒布质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沥青混凝土离析造成的。④裂缝的类型通常有三种:即纵向、横向、网状裂缝,它们的成因:纵向裂缝:主要成因有两种可能,路基加宽压实不均匀和路基边缘受水侵蚀产生不均匀沉陷,沥青面层分路幅摊铺,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逐渐开裂。横向裂缝成因是: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和当地的气候温差所致。网状裂缝:主要是路基沉陷所致。⑤坑槽主要因面层的龟裂成因,网裂等其它损坏未及时养护修复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2.沥青路面养护类型

2.1沥青路面传统的养护技术

2.1.1开裂类病害由于形成原因不同,其适用方法亦不同

若由基层水稳定性不足导致网状裂缝,则需补强基层;若由温差产生轻微裂缝,可在夏季喷洒并压入沥青料,或在冬季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对于油料老化引起的裂缝,可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

2.1.2变形类病害常由于强度或水稳定性不足导致

对于较重的沉陷、拥包、搓板等需挖除基层,补用水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后再做面层;对于较轻且已稳定的沉陷、拥包、搓板等可在夏季铲平、补平面层;如因面层与基层间有夹层,则应挖除面层后清除夹层。

2.1.3松散类病害由面层缺陷而导致的情况比较多

对于大面积松散,需重做面层,而局部松散可用挖补方法;对于较轻坑槽,可在坑壁涂粘层油后将沥青混合料铺入、摊平;由于面层与基层或面层与封层粘结不良引起的脱皮,应先清除脱落部分,清扫干净后重做封层及面层。

2.1.4坑槽的修复用切割机将修补的范围按几何形状切割清除

检查基层,基层完好时,将基层清扫干净,在坑边和坑内洒刷粘结沥青,用沥青混合料填筑、整平用光轮压路机碾压密实,使新旧混合料紧密无缝隙,开放交通。

2.2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是指在路面病害出现之前或者是道路病害发生初期,对现有的道路系统进行预先的、有计划的、基于费用和效益的,防止病害产生或进一步扩展的一种养护形式。预防性养护在不提高路面结构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减缓路面使用性能的恶化速率,维持或改善路面的路用性能,延长原有路面的使用寿命以推迟昂贵的大修或重建工作。

2.2.1封缝

可以作为常规或在其它措施实施前进行裂缝预处理,防止水或碎屑进入,从而大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常用材料有热沥青、乳化沥青、专用压缝带等。

2.2.2同步碎石封层

用专用设备即同步碎石封层车将碎石和粘结材料(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几乎同步铺洒在路面上,通过轮胎压路机碾压或自然行车碾压形成单层沥青碎石磨耗层,这种技术能有效治愈路面松散、轻微网裂、车辙、沉陷等病害,使路面具有良好的抗防滑性能和防渗水性能。

2.2.3雾层封层

此类封层是将雾状的乳化沥青或专门的再生剂喷洒在老化的沥青路面上(专用的再生剂要求渗入路面6cm左右) , 其目的是更新和还原表面已氧化的沥青膏体。雾层封层和还原剂封层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施工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开放交通, 必须严格掌握单位面积的喷洒量, 喷洒量过多会在路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而使路面丧失摩擦阻力, 必要时需用铺砂的方法来改善其抗滑阻力。由于上述原因, 雾层和还原剂封层通常主要用于低交通流量、低速的道路和停车场上。

2.2.4稀浆封层

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推广,近几年出现了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它是由乳化沥青、破碎的集料、矿粉、水和添加剂组成的稀浆状的混合物, 它在拌和均匀后被摊铺到原有的沥青路面上, 形成一层与原路面接合牢固、具有抗磨表面结构的均匀养护层。稀浆封层技术对沥青路面的裂缝、光滑、老化、松散、坑槽等病害有良好的预防和维修作用,能够迅速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抗滑、防水、耐磨性能。具有凝固快、施工周期短的特点,施工后一小时即可开放交通。稀浆封层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乳化沥青在裹覆性、粘结力、流动性和渗透力等方面的优势,封住表面较好但已产生氧化的路面,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同时还可以避免细集料的散失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松散,封住微小的路面裂缝,减小噪音,改善行车舒适性。但当路面出现明显的疲劳裂缝、温度裂缝较严重或车辙较深时不宜采用稀浆封层。

3.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及管理

(1)加强路况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病害,研究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2)及时清扫路面,保持路面清洁。在清扫路面时,应采取洒水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环境。(3)禁止履带车和铁轮车在沥青路面上直接行驶,如必须行驶,应采取相对措施。重视超限超载运输的控制和管理, 减少超限运输车辆对公路的损坏。(4)雨后路面积水、淤泥要及时排除。沥青路面对气温比较敏感,所以要根据各地季节的气候特点、水和温度变化,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季节病害根源,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防护和保养的工作。

4.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公路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超载严重,车辆行驶渠道化现象日趋突出。但公路在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将为实现地区间均衡发展,提高现代物流效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路养护质量的好坏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公路沥青路面的前期养护非常重要,它能够减少后期的大中修费用及次数,并能保证公路良好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试析沥青路面的施工问题 篇11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噪音低、施工期短和维修方便等优良特性, 当前世界各国的高等级公路大多采用沥青路面, 我国也不例外。但令人担忧的是国内已经建成的多条沥青路面高速公路出现了严重的早期破坏, 通车不到几年的时间就出现路面开裂、剥落、泛油、拥包、车辙等早期破坏现象, 严重影响了行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虽然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 但是沥青路面施工中过程控制不严格, 关键环节控制不得力也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是指路面能提供的行车条件。路面行车使人感觉越舒适, 路面使用性能越好。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除了影响行车舒适性外, 还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路况差, 必然增加行驶难度, 造成驾驶人员紧张, 降低运输效率, 增加油耗, 直接影响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 并带来不良社会影响。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 大部分路面的使用状况是比较好的。但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较薄弱, 高速公路的建设起步晚, 技术力量的储备较少。

2 气候条件及交通情况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2.1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拥包等主要发生在夏季高温情况下, 是一种混合料各种成分位置的变化过程。

2.2 沥青路面的温缩裂缝表现为寒冷季节

沥青混合料的集料之间的沥青膜拉伸破坏, 然后再导致集料的破裂。因此低温抗裂性能主要取决于沥青结合料的低温拉伸变形性能。这时候的混合料非常坚硬, 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对抵抗收缩变形导致的开裂无能为力。

2.3 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是由于沥青结合

料与集料表面的粘结力丧失而导致剥离,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取决于沥青与矿料界面的粘结力, 尤其是矿料品种。

2.4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开裂源于反复荷载

的作用, 集料性质、矿料级配、沥青结合料的性质, 还包括路面设计都起到重要作用。

2.5 除了抗疲劳及水稳定性外, 沥青路面

的耐久性还与沥青的老化速度密切相关。为了减缓沥青的老化速率, 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至关重要。

2.6 沥青路面的表面服务功能取决于表面

矿料 (主要是粗集料) 的微观构造及宏观构造深度 (主要是矿料级配) 、排水能力。

3 改进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途径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取决于道路使用者对路面使用条件的综合感受, 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 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第一因素是平整度, 其次是道路裂缝及车辙。同我国路况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看, 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品质的主要问题是坑槽、车辙、裂缝, 当然桥梁伸缩缝安装质量及施工缝的施工质量也会影响行车舒适性, 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自于前者。分析原因, 大致有以下三个因素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一是路面设计。这里主要指路面结构及厚度设计。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厚度设计应根据气候条件、交通荷载、地理条件、材料供应等因素根据计算理论得出。目前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大部分可称之为模式化设计, 不同地区, 不同气候条件, 甚至不同交通量状况, 得到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厚度设计都是类似或相同的;二是材料设计。沥青路面的材料设计 (原材料质量要求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是沥青路面设计、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我国的设计文件中, 缺乏有针对性的材料设计内容, 而仅仅是照搬规范, 按中值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级配。在实际施工中, 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或规范推荐的级配范围中值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级配。这样做的结果是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同使用要求不匹配, 易形成早期损害。合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技术前提, 在配合比设计方面, 必须摈弃僵化的概念, 根据交通量、气候等因素, 以路面使用性能为基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配合比设计, 才能保证沥青路面的良好使用性能;三是施工因素。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经常与使用的材料不好、压实度偏低、级配变异性大、排水设计不合理等有关。要充分发挥沥青路面的优点, 必须有良好的施工品质作保障。要确保沥青路面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和路用性能, 必须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 如原材料、气候条件、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的变异性问题等。

4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定义, 可以定义基于可靠度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为:在施工阶段, 为了达到要求的沥青路面结构可靠度, 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可靠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藉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从前面的施工可靠度分析可知, 为了保证施工可靠度目标值,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对原材料和施工工序影响可靠度的测试指标进行控制, 并对这些测试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 以便进行质量改进。

这种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是根据影响材料质量的各项技术标准和工艺参数在施工过程中的测试数据, 借助控制图 (管理图) 之类的统计工具, 对生产过程进行测试及统计分析研究, 探求测试数据的变化原因, 对那些明显影响质量的因素, 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并不断建立新的施工标准, 来保证今后不要发生严重的质量事故, 使施工能长期保持在稳定的质量状态。

要保证沥青路面设计可靠度, 关键是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控制。质控指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对应两种控制方法。第一类指标与施工可靠度概念直接相关, 如土基回弹模量、各层材料回弹模量以及各结构层厚度, 可通过建立体系可靠度评价模型, 计算不同结构层的可靠度来评估参数水平, 并通过在后期参数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预算路面可靠度, 在当前参数水平不够的情况, 通过对后继施工水平的提高, 保证路面设计可靠度, 减少返工, 实现动态控制。第二类指标是与施工可靠度概念间接相关, 它们直接影响第一类参数水平, 可以利用常规控制图实现过程控制来控制其变异水平。

5 结论

综上所述, 较早的路面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受到强有力的挑战, 我们必须根据国内现有的材料状况和设备条件进行调整, 利用好国外的先进技术, 再加以中国化的运用, 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针沥青路面的材料特点进行重新而有深入的研究, 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方法已经迫在眉睫了。

参考文献

上一篇:线性微分方程组下一篇:广东机电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