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事故

2024-10-26

施工安全事故(共12篇)

施工安全事故 篇1

1.建筑施工危险源分析

建筑施工危险源是指建设活动的现象, 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重大损害和破坏环境的不安全事故, 以及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意识和行为。

1.1危险源一

建筑安全生产的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物质被称为一个危险源。包括机械、电气、控制因事故而产生的潜在风险, 能量将被转换为能源的破坏造成的损害。导致第一危险源的危险物, 包括爆炸性物质有毒物品、放射性物质等。

1.2危险源二

故障或损坏造成的制约, 限制不安全的各种危险源被称为能源措施。在建筑施工作业, 能源或受到约束和限制有害物质释放发生不是偶然的, 没有意外。安全事件和开发这两类联合行动的主体是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确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个危险源确定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的危害结果的来源。在第一危险源安全事故的前提下, 首先出现的第二个危险源导致该事件的危险源。在事故预防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危险的第一来源, 从源头上遏制它的出现, 然后通过安检措施, 防止危险源。

2.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 事故诱因主要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因素。前三个是直接原因, 最后一个是间接原因。

2.1人的不安全因素

有两种类型的人为错误:随机失误和系统失误。

随机失误是对人的行为的随机性引起的随机误差和人的心理与生理上的原因, 通常是不可预知的, 但也不能重复。系统失误是系统故障引起的异常状态, 与工作条件有关, 可能会导致一次或重复错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个人能力的因 素, 导致人的心情变了, 错误的数量也变化了。经常教育,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消除紧张心理因素的影响, 有效控制心理压力的外部因素, 能更好地消除人为错误。

2.2物的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的背景材料, 如设计、设备选型的不足, 环境配置不正确, 维修、维护、保管得不好, 可能会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2.3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施工安全密切相关。整洁的施工环境、合理有序的施工规划有助于施工便利, 从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建设材料, 设备的生产和生活用电乱摆乱放, 私自乱拉, 不仅给正常生活带来不便, 而且导致施工人员情绪急躁, 增加事故隐患。

2.4管理不善

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人、物、环境进行优化配置, 采取预防措施。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缺乏安全管理。后者虽然是间接原因, 却是决定性因素。

3.施工中消除危险源、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

3.1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工作可能是危险源的有效预控阶段。在随后的建设工作中, 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效率。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熟悉施工现场的基本环境, 了解开展制定和实施目标的建设项目建设概况。即将开始建设工作, 建设工程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做以下方面的危害预判。

3.1.1脚手架工程:贯通建设的整个过程。传统的脚手架是与施工有关的危险源, 主要包括脚手架链接不紧密的危险隐患、脚手架规格不协调从而引起坍塌危险隐患;悬臂支架建设相关的风险来源, 包括外部的悬臂杆的高度与建筑物的结构不牢固连接的工人可能出现摔伤的危险隐患, 挑梁的工人不戴安全防护措施, 因跌倒造成潜在的危险情况, 相关危险源连接焊接或螺栓连接的高度不符合要求的脚手架框架从高处摔伤的危险隐患。

3.1.2模板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 , 先行测试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是否符合要求, 在检查工作开展前应对每个浇筑模板进行检查, 消除危险隐患;阶段施工完成后, 剩下的建设模板支架, 应合理堆放, 防止出现坍塌事故。在检查过程中, 如果没有可靠的基础支持拆模板, 则模板支撑脚手架必须进行固定, 否则会导致模板脚手架瞬间坍塌分离。

3.1.3混凝土工程 : 在施工中混凝土的危险隐患主要在机械和设备的安全上, 对设备进行检查是减少危险发生的重要手段; 在高处浇灌混凝土时应当注意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的危险源。

3.2整个施工过程控制

3.2.1在整个施工准备阶段 , 施工控制是建设项目的基础施工阶段,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及装修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包含广泛的危害分析, 是全方位测试地面和地下电缆、管道、旧建筑物、设备基础和其他障碍, 排除危险源。事实证明, 了解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的基本情况及在一个安全距离的输电线路的基本情况, 可能泄漏区是绝缘的防护措施, 避免触电伤亡事故。

3.2.2在基础设施建设前 , 配送网络体系布局应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未知的建设需要, 配合相关部门了解地下管线和地下障碍物的位置, 防止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造成破坏公共设施, 从而造成不良影响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建设位置。

3.2.3为建筑工人施工准备阶段的详细信息的研究 , 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办理安全生产卡, 挂胸牌, 提前做好三个安全教育, 使工人在施工期间的工作之前, 进入工作状态, 从而减少从源头产生的危险。

参考文献

[1]方任敏.基于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研究.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8:28.

[2]董勇.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田.重庆: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2003:57, 0.

[3]董大呈.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管理研究田.上海:同济大学硕士论文, 2007:13.

[4]东平, 黄新宇, 等.建筑业安全事故经济损失研究[J].建筑经济, 2003 (3) .

施工安全事故 篇2

这段时间以来,项目部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给公司和项目部造成了严重的名誉和经济损失。

几次事故的连续发生充分说明我们的员工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还有待加强,施工中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流于形式,只做了表面文章,没能将安全规章、上级文件精神落实到现场施工之中去。安全施工要求我们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大于天”充分说明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提高安全的认知能力,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严肃性、严厉性,要做到危及安全的工作一票否决,不留余地。“自扫门前雪”虽然是贬义词,但对于工作而言我认为恰恰是我们干每一项工作都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身的职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不能因为个人的疏忽而影响到整体的运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工作责任心,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全面,那事故也就不会发生了。当然,我们作为有组织的、有纪律的施工队伍,就要求我们不能像散兵游勇一样的蛮干,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做到整体一盘棋,时刻从集体出发,团结合作,有效衔接,而不是像一盘散沙一样的见风就散。

作为项目调度员,我首先要做好上传下达,把现场的情况及时准确的汇报给领导,把领导的指示全面细致的贯彻到现场。协调好各部门工作,做好各部门、班组之间的纽带桥梁。向莆工程线长面广,而且已经进入了全面的联调阶段,夜间施工增多,现在又正值雨季,确保安全尤为重要。“一点四交”首先交安全,在安排工作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要确保安全。确保联调试验的安全,确保雨季施工的安全,确保施工车辆的安全。确保试验安全要求我在提报施工计划的时候做到全面、谨慎、细致、准确;在安排工作的时候把施工计划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提醒现场施工人员不要超计划、超范围施工。确保雨季施工安全就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勤安排人员排查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安排人员处理,雷雨天气注意人身安全,提醒物资部门把雨天施工物资配备齐全。确保施工车辆的行车安全,就要尽量的合理安排车辆,保障司机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提醒司机雨天行车注意安全,谨慎驾驶。

施工安全事故 篇3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危险源;事故分析;事故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6-0112-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483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公路建设也随之扩建,但是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人身伤害和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我国目前尚未形成能在事先控制事故发展苗头、预防事故发生的完整的有效的事故防范体系,在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基本属于“经验控制型”,在安全事故预防方面基本属于“过程控制型”。事实上,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基于一定的原因,这些原因包含管理缺陷、不安全的人为活动、物的不安全状态等等危险源,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导火索,所以危险源才是现代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管理重点是加强对事故的管理,实则就是对事后的管理。本文分析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提出了对危险源的管理措施和控制原则。

2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1 内部原因

依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特征,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是环境、人员、材料、工具、设备等等。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安全事件、一定的作业活动、不安全因素所组成的体系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生产施工活动是安全事故发生的载体,安全事故发生的基础是不安全事件与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所以有效控制、分析、识别导致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危险源,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预案、计划,采取有效的调整、检查、改正等手段和措施,及时对施工中导致不安全因素产生的活动载体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控制和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2.2 外部原因

(1)公路施工主体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为:部分施工主体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培训教育组织不到位;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基础非常薄弱;安全防护未按标准执行。(2)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安全施工认识的不到位,主要是对于事故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事故防范措施采取的不到位,主要是针对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安全监管执行力度不到位,可能存在盲点,未能合理利用和发挥各种管理资源、管理环节、管理层次的整体效能。(3)保障安全生产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主要表现为:施工企业间存在着无资质单位挂靠、低价中标、以包代管、违法分包、恶性竞争、非法转包等严重问题;加强对公路施工行业的科技投入,促进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

3 对危险源控制和管理措施

对危险源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是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

3.1 建立健全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系统

(1)要对危险源有充分的识别、辨识,明确各种危险源。(2)在建立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系统时,要以公路工程工艺流程和施工过程为主线,依照不同的施工标段绘制系统图,在系统图中明确表明危险等级、危险源所处施工环节、危险源管理所属部门单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危险源散、杂、广而难于预防管理的缺陷,可以更加系统地对危险源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促进危险源检查控制管理工作更加有轻有重、有条不紊,可以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和决策水平。

3.2 制定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办法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具有特殊性,有动态危险源和静态危险源,所以要根据公路工程点指定与之相适应的危险源管理办法,根据危险源等级不同建立各级危险源控制管理办法,根据直接管理者各种责任要求建立管理档案。主要表现为:(1)要对全标段危险源建立控制管理档案,有利于及时调整并控制危险源系统的变化,使得安全管理更有抓手。在档案中应明确四方面内容:一是各级危险源状况;二是危险源升降级情况;三是危险源控制措施;四是日常管理办法。(2)要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条件、施工状况、应急措施、控制措施等相关情况制定危险源安全检查表,并且根据该表分别按照施工作业班组、业主、项目部、监理的安全检查要求进行核查,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3)对动态危险源进行实时的跟踪管理控制。动态危险源具有情况复杂、变化速度快、难于掌控等特点,对此应进行实时的跟踪管理。对一般情况的动态危险源,要由项目经理部安排人员跟蹤检查,相关安全部门要不定时监督检查。对于一些危险指数特别高、情况异常复杂的危险源,要由监理指定人员采取定点跟踪的办法,并有权在现场停工观察和采取应急预案及措施。(4)制定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的考核办法。考核办法要明确规定对危险源分级控制、危险源分级依据、危险源变化呈报、危险源审批制度、危险源管理责任人、建档要求与制度、检查情况汇报制度等实施全面系统的考核,奖罚分明。

3.3 细化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危险源:一种危险源是因客观存在而产生的;一种危险源是因特殊气候特殊环境条件下而产生的;一种危险源是因机械设备缺陷而产生的;一种危险源是因施工过程中而产生的。在对施工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一定要明确怎样避让危险、如何加强防护、采取何等措施控制危险源的发生。

4 结语

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安全施工是公路建设和发展永恒的主题,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安全管理是保障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有效控制危险源是预防安全事故发展的有力措施。只有以安全第一作为指导思想,认真抓安全,加强严预防,才能更好地促进公路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建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分析与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建筑安全,2011,(9).

[2] 商红标,孟建丹.浅谈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J].湖南交通科技,2010,(1).

[3] 李作恒.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管理控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作者简介:刘衍平(1980-),山东省东营市公路管理局公路工程处项目副经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规律浅析 篇4

无论国内外, 每年都有很多施工企业发生大量安全事故, 从统计结果看, 事故的主要类型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电击伤害、起重伤害和机械伤害等。通过对美国15年间 (1994年至2009年) 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类型统计调查发现: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率最高, 约占总数的37%;物体打击事故次之, 约占24%;其它的方面包括电击事故占13%左右, 坍塌、挤压事故占12%左右。对加拿大安大略省同期的安全事故也进行了统计调查, 数据显示, 其施工企业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年均约184人, 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率也是最高, 占41%;机械和起重伤害事故排第二, 占17%;其余依次为电击伤害占14%, 物体打击伤害占11%, 坍塌伤害占7%, 其他事故约占10%。

国内安全事故形势也很严峻, 有关部门对我国2010年上半年发生的建筑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高处坠落事故103起, 仍是发生率最高的安全事故, 为总起数的48.13%;在第二位的是坍塌事故, 有40起, 为总起数的18.69%;次之的是物体打击事故, 共30起, 占总起数的14.02%;以下依次是起重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其它事故, 分别发生了18起、13起、10起, 所占比率分别是8.41%、6.07%和4.68%。

通过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高处坠落是发生率最高的安全事故, 在有的国家接近其半数。美国对不同工程类型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分布进行统计发现, 约有60%的高处坠落事故是发生在新建建筑工程上的, 还有18%左右发生在改建翻修工程上, 另有15%左右发生在维修工程上, 其余的发生在拆除和其他工程上。还有一项调查显示, 高处坠落多发地点不是在我们认为中的那些高层建筑物, 而是相对层数较低的公共建筑或住宅工程, 也就是说, 高处坠落事故不是因为建筑高度的增加而造成这类事故增加的, 众多低楼层建筑的施工其发生高处坠落的事故比例并不低。通过对比这类建筑的承包商、安全保障措施等条件的差别发现, 其根源是因为承包商资质较低、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防护用品缺失等等, 造成低层建筑的施工一样发生较大量的高处坠落安全事故。

从坠落高度的统计数据看, 最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高度是3m至6m区间, 约占总数的27%;排在第二位的是3m以下高度, 约占总数的23%;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 坠落事故发生的比例总体水平实际是下降的, 在60m以上高度, 事故发生比例只占到2%左右。相对较低的高度是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概率最大的地方, 究其原因是施工作业人员由于个人忽视这一高度的危险性和后果严重性, 不重视安全防护措施, 或者不使用安全保护装置, 导致高坠事故发生比例较高。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也是施工企业在安全教育上的缺失、安全保障体系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所以, 无论施工作业面的高度如何, 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相应的防护措施都必须到位, 安全保障措施都必须落实。

从坠落位置和工作内容看, 多半的高坠事故都与工作面高度或施工设施布置有关系, 如高坠事故发生的关键位置包括:屋面占28.4%、结构层占19.3%、脚手架占13.0%、临边洞口占11.3%;易发生高坠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屋面施工 (尤其是坡屋面) 、外围护结构砌筑、剪力墙或楼板钢筋安装等。特别是在层数不多、高度相对较低的建筑物的屋面, 是发生高坠事故最多的位置。所以, 一方面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 针对事故高发的位置和工作, 配备足够的防护设施;另一方面, 也要重视工人的安全角度, 做好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 尽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 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规律分析

经统计发现, 在一天的某时间段内发生事故相对比较频繁, 结合人的状态分析, 可以说明施工人员在特定时间段上精神状态不佳或工作状态进入瓶颈, 导致事故多发。通过对我国近几年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时间的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在正常工作日内, 施工人员在夏季上午9点至11点、下午3点至5点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是因为, 我国 (尤其是北方城市) 主要施工季节是夏季, 但夏季的9点到11点, 温度上升很快, 使人的情绪集中焦躁, 注意力无法集中, 工人易忽略容易发生事故的安全隐患;在下午3点至5点, 经过一天曝晒, 气温、地面温度都达到高峰, 施工现场一般都没有遮挡, 施工人员很容易疲劳、困倦, 一走神、一打盹的瞬间, 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如果夜间施工, 通常在半夜和凌晨最容易发生事故, 这个高峰期一般也就是施工人员非常疲劳或是交接班的时间, 注意力容易分散。

3 施工安全事故中人的行为规律分析

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 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人的管理。建筑工程是人与材料、机械设备一起进行的立体交叉作业过程, 来完成一项建筑产品, 所以说人的因素不仅是进行生产的关键性因素, 更是安全生产情况好坏与安全事故发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人的行为安全了, 就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人的行为出现了异常, 安全事故往往难以避免。

异常行为原因和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内因疾病及性格缺陷, 如职业病、耳聋、眼花、反应迟钝、性格孤僻等;施工安全素质差, 如缺乏安全思想知识, 技术水平低等;品行素质差, 如意识衰退、目无法纪、自私自利、道德败坏等;违背规章秩序, 如有章不循、执章不严、不服管理、冒险蛮干等;身体劳累, 如精神不振、神志恍惚、力不从心、打盹睡觉等;工作态度不良, 如急于求成、心不在焉、侥幸心理等;社会环境影响, 如情绪反常、思想散乱、烦恼忧虑、苦闷冲动等;不良环境影响, 如高温、严寒、噪声、风雨雪等;信息错误, 如指令错误、警报错误等;设备不良, 如设备技术性能差、超载运行、无安技设备、使用非标准设备等;制度失控, 如管理混乱、无章可循、违章不究等。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排活和巡查时, 要考虑施工人员的情绪和工作现状, 抑制、改变工人的异常行为, 达到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根本目的。

4 机械工具的安全事故规律分析

对机械工具事故规律分析主要是从研究机械工具发生故障时的规律、人操作机械工具事故的规律、机械工具所处环境的事故规律三个方面入手。其中机械工具发生故障, 是因为机械工具本身发生异常, 使得故障产生以致事故发生, 如新、旧两台机械工具相比, 各自的使用时间和运转状态不相同, 其检查、维修周期也就不相同, 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机械设备自身状态确定检查和维修保养周期, 按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人操作机械工具发生事故一般是因为在操作机械工具时, 操作方法、操作时间或操作动作发生异常, 导致机械异常工作, 从而造成事故, 如工人违背操作规程使用机械、超负荷使用机械或非法使用机械等原因导致的各种机械事故。机械工具所处环境事故多是由于机械所处环境发生异常, 与机械工具结合时产生机械异常运动导致事故发生, 如由于气温变化或环境污染导致的机械故障或轨道式塔吊在运行中由于轨道的异常导致塔吊发生倒塌的事故等。因此, 对操作人员的机械安全教育要提高重视程度, 梳理机械事故发生规律, 从实际出发控制和监督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

路基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篇5

路基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四年十月一日

路基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批 准:XXX 审 核:XXX 编 制:XXX

***工程公司项目部 二〇一八年四月

路基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基本情况

遂渝铁路xx枢纽引入线x标段工程,管段起讫里程为DK136+100~DK144+273,全长8.173km,主要实物工程量土石方127万m3。工程位置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本标段为丘陵地貌,地形波状起伏,地面横坡15~35°,本标段为丘陵地貌,地形波状起伏,地面横坡15~35°,局部较陡,基岩裸露,以泥岩夹砂岩为主。丘坡上地表覆土较薄,沟槽多辟为水田,覆土较厚,地表土多为软土,单斜构造节理发育。段内不良地质为顺层,分布于全标段。特殊地质主要为软土,主要分布于山间槽谷、水田地段,大多为软粉质粘土,软塑状粉质粘土,力学性能较差。

路基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路堑爆破开挖,纵向挖槽,横向分层开挖施工。路堤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分层填筑施工。

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

由于管段线路里程较长,施工点多分散,机械作业设备使用量大,施工中交叉作业,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地质、地形复杂,全线路堑多为顺层工点,易发生滑坍事故。管段位于重庆市郊区,线路穿越居民区,石方爆破作业中易引起爆破安全事故。西南地区雨水较多,易引起雨季洪涝事故。

三、预防事故的措施

1、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 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建立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要记入人员档案。

2、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要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3、爆破施工前应分工点制定专门技术方案,并经有关人员审核批准方可施工,大型爆破方案应经地方公安部门审批后才可施工。

4、爆破作业必须有现场指挥管理人员指挥。

5、加强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作业工点的危险点及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交底采用书面形式,保存安全交底签字记录。

6、雨季施工应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及工程实际情况,做好防洪涝工作。

四、应急救援

(一)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主任:贾振功,组员:王清江、隋建丛、黄旭升、况良书、刘学庆、张刘宝、李有能。

(二)应急救援队伍

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各施工作业工点均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由工点现场负责人任组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副组长,人员由具有丰富施工及抢险经验的管理负责人员及具有2项以上特种操作技 能的工人组成。

1、急救小组

职责: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对事故中的轻伤人员,现场及时进行包扎救治,伤情严重的,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紧急抢救。

人员组成: 组 长:王清江

副组长:刘学庆、况良书

组 员:张刘宝、唐金宝、王印久、夏春雷、马立新、李有能、卢伟民、郑洪印、尹希林

2、现场抢险小组

职责:事故发生后,现场抢险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置。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制定处理方案,采用加固、抢修或排除事故隐患等措施,有效的遏制事故的蔓延。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同时避免事故范围的扩大和再次发生。

人员组成: 组 长:隋建丛

副组长:刘学庆、况良书

组 员:张刘宝、马立新、唐金宝、王印久、王政、章海洋、李有能、郑洪印、尹希林、金朝成、朱三付、王锐

3、后勤保障组

职责:为了确保事故预案的顺利开启、实施,由后勤保障组对事故的上报、事故处理中的通讯联系和安全处理应急资金提供保 证。

人员组成: 组 长:黄旭生

副组长:刘学庆、况良书

组 员:曾洪忠、王廷将、刘国军、杨汉富、唐金宝、马立新

(三)应急救援必备设备和器材

发电照明器材、切割工具、抢险工程车、吊索具、简单医疗急救设施、现场应有的事故应急所需的物资、工程机械等。

(四)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事故报告由总工程师王清江负责(联系电话023—68322365)。按照安全法规规定的时间(24小时内),按照规定的内容(事故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状况、经济损失等)把事故发生情况报告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集团公司安质部及重庆市北碚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现场保护由现场抢险小组负责,保护的内容包括交通疏散、警戒、现场物证、受伤人员和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等。

(五)通信和联络方式

应急救援之间的联络和应急的设备设施的调动由总工程师王清江(联系电话:023-68322365)负责。火警119(重庆市北碚区消防大队022-68322119);医疗急救中心120(重庆市沙平坝区嘉陵医院急救电话:023-65192730)。

五、滑坡、崩塌、陡坡开挖施工安全处理办法

1、施工中如遇滑坡、崩塌迹象,立即暂停施工,所有人员和 机械撤至安全地点;做好临时排水工作,防止地面水流入滑坡体内加剧滑坡发展;设置必要的观测点,观测变形体的动态变化,并做好记录。

2、开挖滑坡体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开挖,机械操作人员应由有经验的驾驶员担任,施工现场必须有管理人员值班。严禁上下重叠作业,严防落石伤人。

3、滑坡体范围内不得搭建临时工棚,堆放机具和居住人员。

六、培训和应急演练

本应急方案由集团公司指挥部组织每半年演练一次,由指挥部安全质量监察科科长黄旭升负责记录收集资料信息。

七、预案的维护与更新

根据演练情况和有关人员的变化本应急方案半年更新一次,由指挥部安全质量监察部负责更新和发放工作。

附件:应急救援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遂渝铁路xx枢纽引入线x标段工程,管段起讫里程为DK136+100~DK144+273,全长8.173km,主要实物工程量土石方127万m3。工程位置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本标段为丘陵地貌,地形波状起伏,地面横坡15~35°,本标段为丘陵地貌,地形波状起伏,地面横坡15~35°,局部较 陡,基岩裸露,以泥岩夹砂岩为主。丘坡上地表覆土较薄,沟槽多辟为水田,覆土较厚,地表土多为软土,单斜构造节理发育。段内不良地质为顺层,分布于全标段。特殊地质主要为软土,主要分布于山间槽谷、水田地段,大多为软粉质粘土,软塑状粉质粘土,力学性能较差。

路基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路堑爆破开挖,纵向挖槽,横向分层开挖施工。路堤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分层填筑施工。

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

由于管段线路里程较长,施工点多分散,机械作业设备使用量大,施工中交叉作业,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地质、地形复杂,全线路堑多为顺层工点,易发生滑坍事故。管段位于重庆市郊区,线路穿越居民区,石方爆破作业中易引起爆破安全事故。西南地区雨水较多,易引起雨季洪涝事故。

三、预防事故的措施

1、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建立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要记入人员档案。

2、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要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3、爆破施工前应分工点制定专门技术方案,并经有关人员审核批准方可施工,大型爆破方案应经地方公安部门审批后才可施 工。

4、爆破作业必须有现场指挥管理人员指挥。

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综合性文件)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总则 1.1编制目的

简述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1.2编制依据

简述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和标准等。1.3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1.4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注: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主要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三个层次。1.5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主要包括单位的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结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4 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4.2 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a)信息报告与通知

明确24小时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c)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5应急响应 5.1 应急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5.2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5.3 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6 信息发布

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 10 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7 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内容。8 保障措施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参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部门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8.2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8.4 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8.5 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要而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9培训与演练 9.1 培训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9.2 演习

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10 奖惩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11 附则

11.1 术语和定义

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11.2 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11.3 维护和更新

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11.4 制定与解释

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11.5 应急预案实施

施工安全事故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伤亡人数

1 美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根据美国1992-2002年的统计资料,美国每年有1122.1人死于施工安全事故。1992年美国建筑行业事故死亡人数985、1993年991人、1994年1094人、1995年1103人、1996年1099人、1997年1123人、1998年1209人、1999年1215人、2000年1191人、2001年1265人、2002年1127人。从1992年到2002年美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总体上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呈稳步下降的趋势,在这11年间美国事故死亡总人数减少693人,其中从1992年到1994年呈上升趋势,并于1994年达到顶点,死亡6632人,之后死亡人数逐步下降,但降幅较小,在2002年达到最低,为5524人。建筑行业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事故死亡总人数一直高居各行业的榜首,呈小幅上扬趋势,从1992年到2001年一直是上升的态势,并于2001年达到最高,死亡1264人。

2 日本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从1950年到2002年,日本各行业工伤事故的伤亡情况经历了上升-平稳-下降的变化过程:其中1950-1961年为上升阶段,在1961年事故伤亡人数达到顶峰,约有48万人,其中死亡6712人;1962-1973年呈平稳态势,死亡人数基本稳定在6000人左右:从1973年开始,事故死亡人数总体上是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建筑施工事故也是如此:1973年2511人、1974年2023人、1975年1765人、1976年1623人、1977年1697人、1978年1513人、1979年1502人、1980年1501人、1981年1415人、1982年1399人、1983年1056人、1984年1029人、1985年1103人、1986年987人、1987年999人、1988年1011人、1989年997人、1990年1003人、1991年1001人、1992年996人、1993年996人、1994年996人、1995年996人、1996年875人、1997年697人、1998年703人、1999年691人、2000年653人、2001年613人、2002年597人。自1973年开始,日本所有行业的死亡人数基本上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1973年到1985年,呈比较快速的下降状态,之后在1986年到1996年,死亡人数保持在2400人左右,从1997年开始死亡人数继续下降,直至2002年的1548人。显然自1973年到2002年,死亡人数从5269人下降为1548人,下降了70.62%。从单个行业上看,死亡人数最多的为建筑行业,几乎每年的死亡人数都占总死亡人数的35%到55% 。建筑业从1973年到1982年呈下降的趋势,之后在1983年到1996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大约在1000人左右,之后持续下降,2002年建筑业死亡568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69%。

3 英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建筑业是英国最大的行业,也是最危险的行业。根据2004-2005年的统计资料,英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190万人,有20万个建筑公司,其中85%的公司雇员少于5人。虽然英国建筑业的安全状况在欧洲位居前列,但是英国所有行业的死亡事故中大约有1/3发生在建筑业。1992-2004年度建筑行业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是:1992年83人、1993年70人、1994年76人、1995年59人、1996年61人、1997年68人、1998年69人、1999年47人、2000年60人就、2001年72人、2002年60人、2003年58人、2004年70人。显然,英国的建筑行业的死亡人数是很低的,自1992年到2004年,年死亡人数一直保持在90人以下,其中1999年死亡人数为最少,只有47人。英国的10万人死亡率仅为6.0,还不到美国的1/2。

4 我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由于建筑生产具有一次性、复杂性、露天高处作业多、劳动力密集等特点,因此一直是高危行业,建筑领域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伤亡人数居高不下,而且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给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到1999年我国建筑企业施工事故每年平均发生1530件,平均死亡1560人。另外,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统计,2000年发生1013起、死亡1180人;2001年发生923起、死亡1097人;2002年发生846起、死亡987人;2003年建筑业(含基础设施、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发生伤亡事故2634起,死亡278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4年发生事故2582起,伤亡2789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2005年发生事故2224起,伤亡253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2006年发生事故2224起,死亡253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888起,死亡1048人;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近几年来,建筑业的事故发生率和伤亡人数仅次于道路交通和煤矿业,已成为事故高发的第三源头。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天几乎有7人丧生,每年我国在建筑业上死亡的人数相当于美国的2倍,日本的3倍多。1981年到2007年每年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是:1981年410人、1982年497人、1983年585人、1984年763人、1985年807人、1986年991人、1987年1219人、1988年1387人、1989年1203人、1990年897人、1991年1211人、1992年1415人、1993年1896人、1994年1857人、1995年1825人、1996年1799人、1997年1289人、1998年1245人、1999年1113人、2000年1193人、2001年1095人、2002年979人、2003年1024人、2004年1298人、2005年1200人、2006年1023人、2007年1011人。容易得出,我国建筑业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呈大起大落的状态,从1981-2007年间出现了三次死亡高峰,峰尖分别在1988年,1993年和2004年,而在1990年和2002年死亡人数处于谷底。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人员死亡情况并不呈现一种稳定上升和下降的趋势,而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监控的力度的变化而随之变化。

5 结论

(1)20世纪90年代,美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总人数一直高居各行业的榜首,呈小幅上扬趋势,并于2001年达到最高;日本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先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之后持续下降;英国的建筑行业的死亡人数是很低的,自1991年到2004年,年度死亡人数一直保持在90人以下;中国建筑业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呈大起大落的状态。

(2)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人员死亡情况并不呈现一种稳定上升和下降的趋势,而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监控的力度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应该吸取教训,向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较低和逐年下降的英国和日本学习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以降低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Hinze J,Gordon F.Supervisor-worker Relationship Affects Injury Rate[J].Journal of ConstructionDivision,1979,105(3):253261.

[2]赵爱国.国外行业安全生产发展过程[J].现代职业安全,2004,(8):5659.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因素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

施工企业作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体,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提升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 第一步就是要对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理。在施工过程中, 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一般的直接因素有机械的直接作用、化学物质的直接作用、温度的直接作用、电流的直接作用、爆炸品的直接作用等。除此之外, 还有工作通道照明不足, 影响通行并妨碍工作;持续强烈的噪声影响人的注意力, 同时听不清声音信号等很多间接因素。

不同施工阶段面临的事故不尽相同, 如表1所示。本文力图通过对不同施工阶段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重点防控对象。

一、土方工程中主要事故有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土方坍塌的原因主要有:不按土体特性放坡或加支撑、沟沿超载、沟内积水、振动土体失稳、解冻、支撑措施不正确等。土方坍塌会使施工人员的身体部分或全部埋入土中, 造成窒息死亡, 抢救过程十分困难, 坍塌事故的危险性很大, 必须要高度重视。物体打击伤害一般为挖出的泥石堆突然发生滚落, 从而砸伤坑内的作业人员, 或堆放在沟边的材料由于堆放不当、不稳定, 掉落到基坑砸伤工人。高处坠落伤害一般是没有安置跨越基坑的桥板, 造成作业人员失足坠入基坑或未安置上下攀爬的梯子, 而使人员在爬坑沟时发生坠落;同时, 也可能因为桥板或梯子质量不合格而造成坠落。

此外, 在土方工程施工阶段, 其他事故因素如挖土方时地下存在电缆管道等障碍物、土方机械设备的倾翻失灵及附近建筑物的设施坠落等均会给施工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因此, 在土方阶段要放足边坡、设置支撑、妥善布置泥石堆和材料, 板桥梯子等设备确保其质量, 挖土前做好地质考察工作及周边环境分析, 保证其土方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基础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 基础工程做的不好, 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采用天然浅基础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造价低且施工简便。当土层较软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载时, 则要采用机械压实、深层搅拌、堆载预压、砂桩挤密、化学加固等方法进行人工加固;若未按正确操作方法操作机械, 则会造成碰、绞、砸等机械伤害。

深基础的承载力较高、变形小、稳定性好, 但施工技术复杂、造价高、工期也较长, 其中桩基础在现实中应用比较广泛;深基础时, 也要注意机械设备的使用规程, 以防机械伤害和电击伤害等。

三、脚手架工程的主要事故原因有:基础处理不当、用料选材不严、防护栏杆不符合实际情况、脚手架与永久结构拉结不牢、拆架操作不符合安全规定等

这些因素造成脚手架的外倾倒塌及断裂, 因而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甚至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

四、模板工程在进行装拆过程中, 主要是确保不发生意外坍塌、物体打击和高处坠落等事故。

在进行模板工程过程中, 往往由于操作人员拆模时未站安全处、模板拆除硬砸猛撬、坠落时未采取缓冲措施, 高处拆模时, 未搭脚手架和防护栏杆, 也没有专人指挥, 模板拆除后预留洞口盖板未盖好等因素造成安全事故。因此, 要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同时, 在拆模过程中, 若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 要暂停拆除, 经过处理后, 方可继续拆除。

五、砌筑工程是主体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的墙体工程在整个建筑中占据相当大比重, 其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30%-40%, 它在房屋结构中起着维护、挡风防雨、隔热、保温和承重等作用。

由此可见, 砌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在砌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采用砌筑的材料不合格、砌筑的方法不当、或作业人员工作马虎, 致使墙体或房屋倒塌, 从而造成作业人员砸伤、坠落摔伤甚至死亡等事故, 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六、建筑构件吊装工程是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吊装工程的安全环节做不好, 就常会发生工作人员砸伤、坠落受伤、电伤甚至死亡等事故。

而这些事故的发生, 往往是由于吊装前未进行试吊;吊装时没有统一的指挥和信号;高空作业人员未确保安全带是否牢靠就使用;高空作业人员酒后作业或未按要求穿衣鞋;吊车行走道路和工作地点不坚实平整造成沉陷;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大雾天气, 进行露天起重和高空作业;拆卸吊绳时, 下方有人;使用橇棒等工具发生橇滑事故;构件未经校正、焊牢或固定就松绳脱钩;起吊笨重物件时, 中途长时间悬吊停滞;起重吊装的钢丝绳触及有电线路和电焊搭铁线或与坚硬物体摩擦;未遵守有关起重吊装的“十不吊”规定等。由此, 应采取安全措施, 保障吊装工程的顺利进行。

七、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工程施工中的主要环节, 也是安全施工的关键部分。

钢筋施工分为钢筋的加工制作和钢筋绑扎两个方面, 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 一般使用加工机械, 因而会经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和触电事故, 钢筋绑扎一般为手工操作, 因而要注意避免刺伤、戳伤等伤害, 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步骤主要有:配料、拌制、运输、浇筑、养护、拆模等。由于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 人工操作居多, 同时混凝土的振捣, 常会发生触电事故, 因此要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安全。

八、屋面工程是主体工程的重要一环, 主要施工步骤分为:隔汽层、保温层和防水层等。

在屋面施工前, 未在周围设防护栏杆, 在孔洞处未加盖封严或未设置防护栏杆, 都会引起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屋面防水层一般为铺贴油毡卷材, 其中沥青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剂、堵漏材料等都有毒性且易引起火灾, 作业人员未按操作做好防护措施, 会发生恶心、头晕、刺激过敏、烧伤等事故;作业过程中, 作业人员随意从高处向下乱扔杂物, 造成砸伤他人事故等。因此, 在屋面工程中, 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进行施工, 避免事故的发生。

九、装饰装修工程一般都是多工种交叉作业, 且作业空间相对比较狭小, 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亦较多, 而且也常常发生伤害事故。

装饰装修工程主要包括:抹灰工程、油漆涂料工程、玻璃工程、吊顶工程、外墙面砖工程等。这些装修环节容易发生火灾、触电、高处坠落、中毒等事故。抹灰工程一般为抹灰和装饰抹灰, 其重点部位一般在墙体和顶棚。高处抹灰作业时, 绳索未结实牢固易发生断裂坠落事故;灰铲、刮杠工具的乱丢乱扔易发生坠落而伤人;油漆涂料均易燃或有毒, 工作人员未带防毒口罩或未使用防护用品, 则会发生中毒或引起火灾。在玻璃工程中, 作业人员要配戴防护手套, 或用布、纸垫住玻璃, 以防划伤;边角余料若未集中堆放和处理, 易发生扎伤事故。吊顶工程中, 材料多具有可燃性, 要注意防止发生火灾;吊顶的主、副龙骨与结构面若未连接牢固, 则会发生吊顶脱落伤人;同时, 高空作业人员工具的随意丢扔, 则会造成砸伤事故。外墙面砖工程是装修标准比较高的一种外墙饰面, 目前多层和高层建筑较多, 外墙饰面均为高空作业, 工作人员若未按安全规程进行作业, 会发生高处坠落、绳索断裂伤人等事故。因此, 要多加强安全防护工作, 避免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对策研究 篇8

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类别及原因分析

1.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类别

当前, 建筑施工中的生产安全事故主要类别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和触电。据统计, 这五类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数, 平均每年占因工死亡总数的80%以上, 其中高处坠落占40%左右, 坍塌占14%左右, 物体打击占12%左右, 机械伤害占9%左右, 触电占5%左右, 这五类事故被称之为建筑施工中的五大伤害。

1.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2.1 建筑施工危险因素分析

(1) 危险源的定义和种类

危险源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 在实际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的。虽然危险源的表现形式不同, 但从本质上说, 能够造成危害后果的 (如伤亡事故、人身健康受损害、物体受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均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结果。存在能量、有害物质以及对能量和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源导致事故的根源和状态。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 第一类危险源: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 (能源或能量载体) 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一般地说, 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 存在的危险物质越多, 则其潜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也就越大。如高处作业或吊起重物的势能, 机械的动能, 带电导体的电能等。 (2) 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为失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 和管理缺陷等几个方面。

(2) 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

(1) 危险源的辨识:可以按工作活动的专业进行分类, 例如, 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和爆炸类等;也可以采用危险源提示表的方法, 进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方法主要有:专家调查法和安全检查表 (SCL) 法。 (2) 风险评价:目的就是根据评价结果, 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

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

第一、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根据R=pf (R-风险大小;p-危险发生的可能性;f-危险后果的严重程度) 公式计算风险的大小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第二、LEC方法 (又称定量评分的方法) , 根据D=L*E*C (D-风险值;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公式计算风险的大小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3) 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 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 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2.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对建筑施工危险因素的分析, 在确定第一类危险源, 即能量和危险物质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根本的客观存在的前提下, 重点分析研究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必要条件的第二类危险源, 即引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所造成, 总体上分为三大类。

(1)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通常是指在施工作业中存在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和招致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的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归纳为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在吊物下作业、停留;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 忽视其使用等行为。

(2)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在施工场所和作业项目之中由于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 造成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如:电缆绝缘层破坏会造成人员触电;压力容器破裂会造成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泄漏导致中毒或爆炸;脚手架扣件质量低劣给高处坠落事故提供了条件;起重机钢绳断裂导致重物坠落伤人毁物等。

(3) 安全管理缺陷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缺陷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防范措施不当、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管理责任不明确等。管理缺陷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

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对策研究

为了有效预防及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针对以上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特提出如下预防对策。

2.1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的理念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 劳动者的地位不断提高, 人的生命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施工企业要树立“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事故是最大的浪费”观念, 体现“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的理念, 充分体现对员工生命价值的尊重, 促进员工自身价值提升的实现。

首先, 建筑施工企业要组织开展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这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企业要经常性的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 尤其要加强对外协劳务人员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 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转变;通过教育培训,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和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 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 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组织施工, 避免为赶工期而加班加点, 造成施工人员身心极度疲惫。第三, 要尽量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在施工现场, 注意做好通风、照明、除湿度、减噪声等工作;在日常生活中, 结合项目“三工建设”, 提供必备的生活必需设施。同时, 要及时关心和了解员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及时给予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帮助, 使他们心情舒畅的从事施工生产工作。

2.2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 要针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不同属性, 从不同侧面去研究和把握, 要将其综合起来, 并根据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部门和有关管理人员分别主管工作的范围有重点地去实施管理,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2.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为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 (1) 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2) 明确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3) 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和办法,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4) 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培训体系; (5) 设立内部监督检查机构, 结合企业实际, 有针对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检查体系; (6) 加强对施工现场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 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措施、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应急响应体系等。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根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各种安全事故隐患, 分析安全事故原因, 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防范以为然。要通过对施工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的预防措施, 将各种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

作为大型铁路专业化建筑施工企业, 这些年来我公司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安全压力巨大。但是, 公司这么多年来, 在工程建设施工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企业一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的危机感、责任感。根据不同时期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及时积极的研究探索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同时, 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对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处罚, 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生产意识。这些年来, 通过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加强对施工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的预防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做到了有序可控, 保持了安全生产十五年无事故, 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了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建筑业强劲发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现状, 总结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别, 并着重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阐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力求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促使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原因,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朱永华.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探究与思考[J].中国房地产业, 2012 (1) .

[2]涂向阳.引发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及预防措施[J].陕西建筑, 2011 (3) .

[3]李娇, 丁增会.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之我见[J].建筑安全, 2009 (6) .

施工安全事故 篇9

所谓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 就是指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先分析, 使得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基于施工事故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是决定建筑施工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 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 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安全管理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质量控制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安全事故发生。如何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如何提高施工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从技术和管理层面上采取措施, 确保施工的生产要素按照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2 基于施工事故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现场条件差、施工现场复杂, 很多承包商都不按规程要求施工, 危险源多;材料质量不合格, 材料运输过程中没有注意材料进料口 (如下图1所示) 的位置,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但是缺乏安全意识导致了很多隐患。由于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不到位, 材料不合格, 安全难以保证。

2.2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漏洞, 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安全意识淡薄;法制建设跟不上时代要求, 很多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施工人员安全与质量意识淡薄, 工程建设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及责任心不强。安全管理人员知识和管理水平较低, 对存在的质量隐患或可能造成的质量事故抱有侥幸心理, 安全意识十分薄弱。

2.3安全检查流于形式, 施工机械设备不合格, 对建筑质量构成重大影响。很多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没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致使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安装人员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安装, 不能严格执行安全施工方案, 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

3 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定会改善劳动条件,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焕发劳动热性, 带来经济效益, 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说, 安全与效益完全是一致的, 安全促进了效益的增长。因此, 为了提高经济收益, 必须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能控制。

3.1 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高层的安全教育,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

加强对从业人员施工安全教育是增强其安全意识的必要手段。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企业应当健全劳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狠抓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首先要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高层的安全教育知识, 其次就是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与此同时, 加强安全教育, 可以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 不断培训施工管理人员的志气。随着建筑施工技术含量的不断增加、施工设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相关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 通过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从而使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可以逐渐提高。在进行了员工的安全健康教育培训课程之后, 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各个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教育培训, 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的人身伤亡。安全控制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 要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要求管理人员牢固树立“百年大计, 安全第一”的思想, 通过以身作则带动工作人员。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求坚持持证上岗, 杜绝违章操作。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制定安全施工方案, 实行分级审批。

3.2 严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组织设计安全关, 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项目开工前安全条件审查, 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把握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组织设计的安全关, 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明确每个人员的责任。检查建筑施工的安全器材劳动保护是否完善齐备, 确定安全生产目标, 严格施工组织设计检查是从源头进行安全控制的有效保障。对悬崖陡坡、深坑的可能塌方或滑坡进行检查, 对参与安全管理的各方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切记监督好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所有设备设施, 为其提供安全保障。此外, 我们应该要清楚:安全控制的责任从第一责任人到其他责任人到各班组的安全责任制是否分解落实, 并和经济利益挂钩。针对一些不规范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我们应该要坚决抵制, 实行单位领导对整个施工现场负责, 要限期整改补救不规范的地方, 并给予通报批评。

3.3 注重施工安全设计, 改善施工环境条件

建筑施工项目的单位在编制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 要编制完成施工安全设计, 做出整体统一部署。对进场的施工设备加强安全检测, 避免一些比如材料过于陈旧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事故。在编制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时,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 要完善安全施工安排, 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确保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能。在一般情况下, 施工设计中对安全施工考虑较少, 因此, 要有安全管理人员的直接参与。强化日常维护保养, 消除安全隐患。因为有很多设备都会由于长期的施工而埋下了事故隐患, 为了提高安全性能以及工作效率, 必须要在施工前进行检查, 并且淘汰不能再使用的设备、材料。与此同时, 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的浪费。

4 落实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

注重对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落实是做好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对施工现场最重要的设备--起重吊机 (如下图2所示) 的使用必须要落实好。吊装工程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 施工期间在允许荷载和气候温度变化作用下, 在吊装前应对吊装设备施工现场进行认真检查。使用机械操作时, 禁止戴手套, 吊装工程不能产生变形、倾斜或摇摆等现象, 使用自动手压刨 (大压创) 时, 严禁将手伸入进料口附近。锯料时前后二人协调用力, 要有足够的工作面满足工人操作和材料的堆放以及施工车辆行驶的需要。起吊构件时, 构件上严禁有人, 起重设备下严禁有人。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应有防护设施, 戴安全帽。安装高层建筑结构时, 严禁上下两层交叉作业。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能够预先避免因为安全失控造成成本损失的问题。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必须建立在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下, 才能够有所保障。因此,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是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前提条件。一言以蔽之,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高层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切实把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控制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只有当施工项目管理安全问题得以控制, 才能够使建筑施工项目进一步发展。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 建筑施工事故安全管理的工作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无论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材料采购、运输的控制, 施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管, 还是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控制都极其重要。文章将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 通过分析建筑施工多年来发生的一些施工事故, 找出其存在的安全漏洞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改善措施, 推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发展, 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施工事故

参考文献

[1]汤宏峰.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02) .

施工安全事故 篇10

关键词: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

1 引言

安全管理指管理者针对生产过程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以及协调控制等的一系列活动, 以保障整个生产过程安全与职工人身安全。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安全, 旨在分析、发现以及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 杜绝事故发生和职工职业病, 避免经济损失, 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促使企业生产活动顺利开展, 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企业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单件性、离散性、劳动密集型等特点, 是事故高发的行业, 我国建筑行业的死亡率、工伤率居高不下, 是继煤炭、交通领域之后的又一大事故高发行业, 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 通过控制生产要素和社会要素的具体状态, 不断减少直至消除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和危险状态, 杜绝事故, 尤其是杜绝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 保障项目顺利完成以及经济效益的实现。

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类别与时间规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决定了建筑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电气工具使用以及基础工程作业中。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事故, 施工坍塌和中毒事故等类别, 这几类伤亡事故是建设施工中的最主要伤害, 死亡人数占每年因工死亡数的比例超过三成。

高处坠落以从脚手架上坠落、在拆除井架时、在临边和平台等作业场所、拆除塔吊时为主要类型。由于在脚手架上吵闹, 休憩;悬空作业、探身作业身体探出度过大;饮酒高处作业和不使用安全带;扣件不符合规定要求;施工管理部门忽视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忽视安全检查;施工安全制度不尽完善;没有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恶劣天气作业等都可能造成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事故通常由高空落物、崩块、滚动体, 硬物、反弹物、器具、碎屑和破片的飞溅造成。由于工人安全意识差、作业玩忽职守;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违章施工;在施工中精力不集中、操作不当、误操作;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失灵、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采光或照明不足导致的施工人员视角疲劳;施工场地狭小, 人员集中, 一旦发生物体飞出, 极易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施工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低, 操作不熟练;注意力不集中, 导致误操作;施工或操作时未使用合适的防护服及工具, 未能合理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老化并没有很好的履行保养维修制度;安全管理不到位, 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另外还有照明、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方面的原因。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事故。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 电击会破坏人体呼吸、神经系统以及心脏, 甚至产生生命危险。电伤是由于电流的热、化学以及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用电检查不到位、未穿戴防护用品;接错电线、相零反接;违章操作、麻痹大意;电气设备年久失修, 破损设备线路未及时更换;潮湿的施工环境;紧邻高压操作等等都会引起触电事故。

施工坍塌事故包括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事故, 拆除工程中的坍塌事故, 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 施工现场的围墙及在建工程屋面板坍落事故。

中毒窒息事故会发生在工人清理污水管时, 在人工挖孔桩中、在顶管施工中, 在室内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形中。

从时间上来看, 上午6点到9点的时候事故比较多, 工作分配、安排任务后工人到各自的岗位上, 7:30点以后工作会达到满负荷, 但是这个时间段工人注意力不是很集中, 容易出现伤亡的事故。而9点到12点的时候, 工种交叉作业增多, 工人手头的活越来越多, 这个时侯只要稍微有点分心就会发生事故。下午将近6点快下班的时候, 工人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 极易发生事故。晚上6点到9点, 有时为了赶工期, 晚上要加班, 夜间灯光、环境等各种因素和个人体力、精神下降, 也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对伤亡时间分布的分析, 提示我们可以在事故高峰期的时侯, 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这样就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成因溯源

3.1 宏观原因

从宏观方面来讲, 我国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 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法律法规多但不全, 执行力不够, 建设部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政府机构管理不到位, 也形成了一定的安全管理真空。

3.2 主体原因

施工单位是建筑安全活动的主体和核心, 建筑安全问题主要出在施工单位的身上。人的主体, 包括管理人员、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操作工人和其他人员等。他们的对安全的忽视是事故的重要原因。比如忽视安全和警告、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危险作业、高速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 用手工代替机械工具违章操作、人为的安全装置失效等都是人作为主体的危险因素。物的主体包括原料、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燃料和动力等。诸如工具、设备的装置结构不良, 零部件磨损和老化、材料强度不够;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等。毋庸置疑, 物主体的危险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物质基础, 势必造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 从而转化为安全事故。

3.3 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不良、不安全的环境往往会引发安全事故, 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岩石等自然环境的恶劣变异以及温湿度、通风、采光、照明、噪音、振动、空气质量等工作环境方面的缺陷。事故产生的间接原因是管理方面的原因, 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诸如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等技术缺陷;安全施工规章制度不健全, 安全管理经费不足, 未能执行良好的安全检查或错误的检查指导等不合理状况;未能执行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等原因。

4 完善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排除安全隐患消除安全事故已经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建筑企业是安全生产的真正责任主体, 只有认真的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 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 明确和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才能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建筑企业内部必须制定包括教育制度、检查制度、技术制度、奖惩制度在内的健全的安全制度, 明确各层安全管理考核指标, 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 严格要求员工必须照章办事, 遵章守纪, 抛弃主观感觉的错误观念, 建立客观的科学的安全观念。从法规、文化、技术、管理等方面有组织的开展系统的安全培训, 尤其对农民工的安全意识要特别加以关注, 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 把建筑安全政策法规与安全行为准则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规范, 大幅度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 要加大安全技术方面的投入, 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

5 结语

综上所述,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是社会系统工程, 是建筑业的生命线, 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参建各方只有不懈的努力, 不断地探索, 充分认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 落实责任, 强化监管, 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邢哲.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J].中华建设, 2008, (02)

[2]潘卓茵.浅谈如何做好施工安全管理[J].福建建材, 2008, (02)

施工安全事故 篇11

关键词:建筑施工 电气安全 现场管理

随着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我国的建筑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更快的进步和提升。建筑施工现场混乱是常见的现象,然而,混乱并不是影响建筑施工的重要问题,真正影响建筑施工的主要问题的是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问题。机械联电、电器漏电等现象是导致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在健康稳定的环境中发展,必须注意常见的施工安全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

一、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隐患

(一)建筑施工现场的接地保护线设置引发的安全事故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电源的连接,这就涉及到了施工现场的接地保护线的设置问题,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应该选用TN~S接零保护系统,而且要求所有具有金属外壳的用电设备都应该进行接零保护。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现场中,接地保护线的设置很难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经常引发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PE线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任何细节都是不可以忽视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单位对接地线设置的环节并不重视,而且也觉得设置过程十分麻烦,所以,设置过程简单,疏漏很多重要环节。比如,在PE线设置过程中,中端和末端没有进行重复接地,也没有进行检验和测试,导致其没有应有的保护作用,带来了强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2、临时用电设备的PE线连接问题频发,在固定的用电设备连接过程中,通常会受到比较高的重视,经过检测和测试能够保证线路连接的正确。但是,在临时用电设备的额PE线连接的过程中,由于用电的临时性,其重要性也受到了严重的忽视。通常会出现电源一侧没有与配电箱内的PE端子连接,或者设备一侧没有与设备外壳连接的现象。

(二)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系统配置引发安全事故

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过程中,配电箱漏电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根据国家用电安全的要求,每一个分配电箱的内部都应该有一个漏电保护器,但是在实际的现场施工操作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也为了节省资源,减轻操作难度,在一个分配电箱内设置一个漏电保护器,而其他的分配电箱内并不设置漏电保护器,而是从有漏电保护器的电箱内进行引线,这样就给用电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开关箱内的闸刀开关和漏电开关额定容量参数与所用设备额定容量参数不匹配,无依据随意配置,尤其是用铝线或铜线替代保险丝,开关不能起到过流、短路的保护作用,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三)建筑施工现场的电线铺设引发安全事故

在建筑施工用电过程中,对于电线铺设的要求是埋地或架空,这样可以减少电线出现在施工现场的现象,也减少磨损破坏产生漏电的现象。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现场到处可见电线的铺设。尤其是在一些施工环境相对较暗的环境下,为了照明方便,很多工人随意扯线,并不进行架空或埋地的处理,为了图一时的方便,将重大安全隐患问题漏于表面。而且,有些电线的外包装是非常容易破损的塑料材质的,经过不断的摩擦和踩踏,十分容易发生断开、漏电的现象,一旦漏电,就对施工人员等的生命安全问题造成严重的威胁。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防治措施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安全的进行,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的认识

目前,引发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安全意识薄弱。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首先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等的安全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对于安全意识不够和安全知识不过关的人员,不允许其进入到施工操作过程中,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

(二)采用安全责任人负责制

在建筑施工现场应该设置专门的安全监察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问题也分配到个人身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检测不合格的问题,负责人都会接受严厉的惩罚,从而保证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电气问题都有相关的负责人负责。

(三)建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制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频发,也是由于安全制度不到位的原因,所以,应该建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安全制度应该包括安全电器的应用规定,配电箱的相关要求,以及线路的铺设和设计要求等等。将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施工安全问题都仔细的进行规范和要求,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

(四)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工作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就应该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工作。主要的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工作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建筑施工现场中进行应用的电气装备以及绝缘的器具等应该进行定期的检测,保证电气设备没有联电和漏电的现象,保证绝缘器具没有破损和漏电的现象,这样,才能在建筑施工中进行应用。

2、在进行带点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让施工人员掌握相应的带电施工要求,然后,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让施工人员做好带电施工准备,采取有效的绝缘防护措施和保证。

3、注意施工现场的电线铺设的问题,尽量采用架空和埋地的方式,保证电线不要漏出在施工现场,对于不得不露在施工现场的电线,应该做好电线的表皮的保护工作,不要将电线置于有水的地方,也要注意不要使用拖线圆盘、多用插座等无防雨措施的电器器具等。

4、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施工现场与邻近架空和敷设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避免钢筋、水管、工器具等金属物体触碰高低压电线。由此类问题出现的触电伤亡事故屡见不鲜,因此。要特别注意加以防范和监控。

总结: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不仅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给施工企业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促进施工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应该明确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因素有哪些,进而找到有效的防治和控制措施。在建筑施工现场中,接地保护装置、配电系统、电线铺设等问题都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做好这方面的控制和防治措施的同时,还应该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控制意识、建立安全控制制度、实行电气安全责任制等。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控制,才能保证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工程安全以及经济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诸永明.变电所土建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J].浙江建筑,2009(11)

[2]谢恩来.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漏电保护器使用探讨[J].施工技术,2010(3)

[3]孙关林.建筑机械施工常见安全隐患问题[J].浙江建筑,2005(z1)

施工安全事故 篇12

事故发生的原因

道路、桥梁工程属于工作周期长, 劳动强度大, 工作环境恶劣, 机械使用多, 危险性大的工程之一。其中易出现差错的环节有:挖孔桩的施工、高边坡作业施工、移动式挂篮施工、爆破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梁板架设施工、隧道施工、预应力张拉施工等。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结于3类:

1. 管理水平不到位

(1) 施工准备工作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 一个工程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完成, 能否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 与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的质量密切相关。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项目设立、图纸设计、施工申请、招投标等工作, 这些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对后期的施工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前, 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前期工作存在严重不到位问题, 比如施工图纸设计不合理、项目复杂且变更多、各种配套设施的设计与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冲突等, 这些问题直接增加了整个工程的造价, 并给后期的施工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2) 施工管理与工程建设脱节

施工管理和工程建设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两个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 施工管理要贯穿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 如此才能够保障工程建设如期完成。但是, 目前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均是由多个管理班子分阶段负责施工管理。由于采用的是分阶段管理的方式, 直接导致很多问题无法进行综合分析, 无法给后期的运营创造一个更加适合管理的环境, 给运营期管理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运营效益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 因此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利益。

(3) 施工监理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监理单位也越来越多。监理单位的主要工作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以及成本投入等监督和控制。然而很多监理单位由于本身实力差或者经验不足等原因, 在开展监理工作时往往无法真正发挥其在控制工期、质量以及成本投入上的作用, 在保障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上作用形同虚设。

2. 安全意识低下

(1) 安全教育有名无实

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安全教育——项目部级安全教育——工队级安全教育, 未按流程具体实施下去, 只是存在一些书面性的交底和文件, 无实际流程和环节, 这也使得施工人员意识不到安全的重要性, 从而忽略安全问题。

(2) 施工人员未把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放到首位

处于危险状态下施工的施工人员疏于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或者有些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具虽然佩戴, 但其佩戴方法不正确, 当危险降临时不仅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 有时还帮倒忙, 带来更大的危险。

(3) 安全监督机构监督不到位

虽然项目上都设立有安全监督部门, 但有时他们对经常出现的共性问题疏于管理, 日积月累就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还有些隐藏的安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以至于不能及时预防。在这之中还存在分工不明确造成的疏漏, 所以在分工上要责任到人。

3.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地方不重视

(1) 重进度轻质量

由于道路、桥梁工程工期都比较紧张, 为了能在工期时限内完工, 施工方往往忽视质量而一心抓进度, 殊不知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加快进度, 若为了进度造成的返工将会更加延误工期。

(2) 追求低成本高利润

对于一些重要环节, 承包方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用一些所谓“过得去”的材料、设备, 未考虑到长期使用, 一旦出现特殊状况, 这些材料、设备没有承受多余那部分荷载的能力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 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对质量要求疏忽

对于这个问题要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 要求监理人员、项目业主、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尽可能的配合做好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 尽量掌控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情况, 及时对不规范或者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项目给予改正和替换。这种监督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工程建设的规范性。

预防措施

1.坚持质量第一, 施行施工标准化和规范化

道路、桥梁建设是否能够成功, 关键在于质量是否过关。近年来, 市场上也出现很多质量不过关、技术水平差、管理水平低的施工企业, 严重影响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因此,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管理能够顺利进行, 确保工程质量, 必须要将施工质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制定的所有措施均要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高水平为准, 对施工现场的所有设施、材料和人员等进行全方位控制和监督, 施行施工标准化和规范化, 真正从细节上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具有较高质量。

质量问题说到底也是伴随着进度、利润问题存在的, 同时, 质量问题的出现还会引起安全问题的出现。对于这个问题最主要的还是监督,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强的责任心, 所以需要多一些质量、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让人们注意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其次, 进度与质量也存在必然联系, 要明白不注重质量非但不会加快进度, 还会为进度拉后腿。

2. 规范招投标秩序, 选择较优秀且负责的合作单位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是否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单位的水平。所以, 为了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质量, 首先必须选择一个好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招标单位更是要制定明确的招标规范, 严厉清退不良的施工单位, 尽量选择信誉好的施工单位。只有如此工程质量才有保障。仅仅有优秀的施工单位还不行, 在公路项目中设计单位也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 都希望不断提升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效益。在设计方面难免出现不符合实际、不完善的地方。如果出现频繁变更, 就需要施工单位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案, 经设计部门审核通过, 给施工单位增加麻烦, 留下工程质量隐患, 并且不利于工程投资控制。所以在设计方面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要选择有能力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3. 安全事故预防

一提到工程人们不由会想到安全问题, 虽然常提但还是不够引起人们的重视。造成安全问题的因素有好多种, 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不够重视, 避而不见。对于安全问题可谓是人人有责, 上面也具体提到了几个, 当然, 除了要具备一定的防护用品和措施外, 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安全意识, 若个人都忽视自己的安全问题, 那么再说什么都是多余, 所以在这笔者想说工程上每个小事、细节都到位了, 那么大事也就不会发生。

总结

上一篇:数学以兴趣为本下一篇:游戏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