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精选12篇)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篇1
1 前言
近些年来, 部分城市有些建设工程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疏于质量控制, 出现近边坡基础倾斜破裂、地下室底板隆起破裂及地面二层结构倾斜破裂、桩基础施工导致邻近建筑地基基础变形等现象, 造成不良的经济社会影响。因此,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是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础, 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强岩土工程勘察过程的质量控制,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水平, 对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模式, 提出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 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群主要由1幢2-3F商业建筑、22幢24-34F高层建筑物组成, 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层地下室 (总高度9.4m) , 工程总建筑面积417395.67m2, 基础形式待定。
本次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 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提出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资料和岩土参数建议值;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 并对基础类型、基础型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本次工程勘察勘探点平面布置及性质依据有关规范规定确定。勘探点位由设计单位布设, 布置钻孔计210个, 实际完成勘探点208个 (Y21、K07勘探点引用初步勘察阶段地质资料) , 其中, 控制性钻孔88个, 一般性钻孔120个;布置取岩土试样孔72个, 标准贯入试验孔30个, N120动力触探孔18个, 抽水试验钻孔3个, 波速测试孔22个。
3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 应当按照规范确定的勘察目的、勘察任务和勘察工作方法的要求合理设置, 是工程勘察质量控制的基本保障。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工作项目如下:现场踏勘, 勘察设计, 提出工程勘察纲要及技术交底;工程测量, 勘察点测放;钻探施工;工程编录;原位岩土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 重型动力触探, 波速测试等) ;现场水文地质试验;采集样品及送样;现场勘察质量检查;工程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审核及计算机录入;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及编制报告图文表初稿;报告初步审查及修改;报告审定及出版;建设工程现场验槽验孔、勘察说明通知及基础验收等, 图审回复、施工勘察或者补充勘察应当归属该勘察过程。
体现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十三项单个工作项目, 要求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循环实施, 才能体现一个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的有效性。
本次工程勘察过程中的钻探施工, 是对各孔位地层采用合金钻进, 进行现场鉴别和取样。在建设场地钻探过程中, 进行了三种类型的原位测试:选取zk33、zk57、zk75等18个钻孔, 采用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设备, 对卵石土层进行N120动力触探, 用以评价的卵石土层的密实程度和均匀性;选取zk3、zk6、zk9等30个钻孔, 对粘土、全风化泥岩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获取其贯入击数, 为承载力评价提供依据;对22个高层建筑物区中部地带的控制性钻孔, 采用单孔法对地基土进行波速测试, 查明场地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获取抗震设计有关参数。现场还进行了zk18、zk36、zk68钻孔抽水试验, 获取卵石土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对粘土、泥岩等岩土层岩芯及时采集了原状岩土样品, 送室内土工试验, 获取土层、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并对卵石土层采取扰动样进行颗粒分析。勘察期间的钻孔初见水位在钻孔施工及工程编录过程进行鉴定, 钻孔终孔当时测量终孔水位, 钻孔终孔后的第二天测量稳定水位。
通过上述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 进一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是否有不良地质问题, 并为基础设计和施工措施提供准确的岩土参数。通过钻探、编录、原位测试以及室内试验, 查明地基中建筑物影响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情况、岩性的均匀性和物理力学性质, 对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量作出工程地质分析评价。查明地下水位及其变变化幅度, 各含水层的分布及透水性、水和土的侵蚀性等, 为基础工程、基坑工程、人工降排水等提供设计施工的参数。
4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一, 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勘察基本过程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注意要求工程勘察项目委托单位提供拟建场地工程布置图 (地面首层结构布置图) 、地下室范围、建筑立面图, 提供建筑规模、建筑总面积、设计地面标高等建筑设计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提供拟建场地工程测量控制点坐标及高程, 提供拟建场地原始地形图等。根据建筑工程布置图等的要求, 在现场踏勘以后,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勘察设计 (布置勘察工作量) , 提出工程勘察纲要, 进行勘察技术交底。临时性接受委托的勘察项目, 要求在野外现场及时向勘察单位总工程师办公室汇报情况, 取得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技术交底以后才能开展钻探等勘察施工, 外业结束返回室内资料整理时应当补办工程勘察纲要等备案文件。
勘察钻孔数量、钻孔位置、钻孔深度及样品数量等勘察工作量的确定, 有勘察规范要求和法规责任要求, 应当属于勘察单位与勘察项目委托单位协商确定的事情, 建议设计单位等不宜参与此事。
第二, 勘察中钻探工艺的选取应当符合场地地基实际。钻探设备的选择是钻探质量控制的重要条件, 其主要包括动力装置、钻机、泵、钻塔、拧卸工具等。首先应定期检查钻杆, 保证钻杆的轴线的直线度误差小于0.1%;其次应该配备两套钻杆, 其中一套为直径42mm的钻杆, 主要应用于软层、较硬土层的钻进及原位测试。第三, 钻探工艺应当合理, 螺旋钻具应用于较弱土钻进, 硬质合金取心钻具应用于较坚硬岩土层钻进, 金刚石钻头适用坚硬岩层取岩芯样。在较软弱土、较坚硬土层中尽量采用冲击钻进, 采用大口径 (110mm) 合金钻头及岩芯管取岩芯样。回转钻进适用于坚硬岩土层。根据钻头在卵石土中的运行特点, 设计选用适岩钻头, 关键是钻头技术参数: (1) 硬合金大八角斜镶方式, 增加硬质合金的抗磨性, 提高了切削刀的抗崩断性能; (2) 钻头底出刀较小, 在卵石层钻进中, 钻头长期处于崩和磨的状态, 防止合金崩刀和断刀; (3) 割两个三角形水口, 保证冲洗液的冷却和携带作用。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好钻进转速、回次进尺和给冲洗液, 提高岩芯采取率, 及时测量校核孔深及记录班报表, 是钻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第三, 工程编录, 样品采集, 原位测试和水文化地质试验, 要求做到及时准确。对当天施工的钻孔取芯, 当天就要完成柱状图的现场编录和计算机录入。工程编录之前, 应当先整理好岩芯排放顺序并数码摄相。工程编录过程中, 应当按照规范术语确定岩芯的岩土类别, 按照岩芯采取率确定岩土层位深度。及时测量记录结构面间距及轴心夹角、地下水溶蚀沟穴和软弱夹层。对上个回次钻孔掉快的异类岩芯、机械破碎岩芯、孔底沉渣等应当仔细鉴别或剔除, 对大于回次进尺长度的岩芯等应当合理上推分配处理。一般先进行工程编录, 然后再根据勘察纲要确定的工作量采集岩土样品。原位测试应当与钻孔施工结合, 一般尽量见分层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等的原位测试, 以防止穿过层位。
要求按照工程测量放样的钻孔位进行钻探施工, 特殊地面条件下钻孔位置移动范围应当控制在2-5m内 (非灰岩区) , 否则按照加密钻孔处理。及时进行地质测量定点, 收集地表岩土层、水文露头地质构造产状标高特征, 圈定岩土层、微地貌范围界线, 查明场地内外附近市政管线、建 (构) 筑物等, 这些重要的勘察工作不应当被忽略。
第四, 加强现场勘察质量检查指导。及时开展现场勘察质量检查, 指导钻探施工、勘察编录、样品采集、现场原位测试或试验等勘察工作, 了解场地地基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和场地建筑环境, 有利于及时发现及解决勘察问题和完善勘察过程, 有利于保障勘察施工编录质量 (收集齐第一手岩土层特性资料) , 有利于说明场地地基岩土工程条件及初步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第五, 加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是室内原始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制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工程编录资料, 原位测试试验结果, 实验室样品测试结果等资料, 都应当进行审查复核以确定其合理性, 这是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正确的前提。应当按照规范要求对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 习惯进行正反分析, 为基础设计和施工措施提供准确的岩土参数。
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时, 要注意结合场地地基所处的地形地貌单元及区域地质构造环境进行分析评价, 要注意地基岩土层之间工程性质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协作效应, 要注意地下水、地表水的渗透作用对地基岩土层工程特性的影响关系, 要注意考虑到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地应力变化对地基岩土层工程特性的影响关系。
工程勘察报告成果, 在说明清楚场地地基岩土工程特征的基础上, 应当更多地合理提出安全经济的建设工程基础方案设计、施工措施选择、可能存在的岩土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面的建议。因此要求能够理解和熟悉建设工程项目所属行业设计施工应用的主要规范、法规及专业理论方法, 这是一个优秀的岩土工程师应当具备的技术素质。
第六,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验槽、验孔、基础验收等, 应当归属于工程勘察的基本过程, 也是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应当积极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基础施工现场验槽验孔、基础验收等工作, 解说工程勘察报告成果反映的重要岩土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建议, 用以保障基础工程设计施工符合场地地基岩土条件, 及时发现和解决基础施工揭露出新的岩土工程问题及勘察工作的不足。
对图审回复、现场验槽验孔、基础验收、施工勘察或者补充勘察工程过程产生的岩土工程分析报告成果, 一般以工程勘察说明通知单的文件形式表达, 不宜修改已经提交给建设单位设计施工使用了的勘察报告文件。由于场地地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建设工程布置方案的调整变更, 对于工程勘察项目委托单位等提出的勘察新要求, 一般情况下应当以书面函件形式向勘察单位提出。勘察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沟通处置, 及时进行岩土工程分析, 及时出具解释性报告或者变更报告, 必要时应当及时进行施工勘察或者补充勘察。
5 结语
(1) 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质量控制, 是保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成果质量的重要措施, 是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水平的重要方法, 对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意义重大。
(2) 合理设置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有利于质量控制。体现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十三项单个工作项目, 要求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循环实施, 才能体现一个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有效性。
(3) 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质量控制, 要求加强工程勘察设计;勘察中钻探工艺的选取应当符合场地地基实际;工程编录, 样品采集, 原位测试和水文化地质试验, 要求做到及时准确;加强现场勘察质量检查指导;加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积极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基础施工现场验槽验孔、基础验收等工作。
(4)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实施,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模式的十三项单个工作项目循环实施, 基础验收合格, 主体工程验收合格, 工程勘察基本过程质量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多年来, 我院坚持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勘察项目实施的合格率100%, 顾客满意率95%。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篇2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
1、改变媒介系统中华考试论坛
2、服务对象系统
3、目标系统
4、行动系统
二、通用过程模式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或意义。
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活动提供了工作的介入蓝图。社会工作者要懂得: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中这四个基本系统不断地互动,从而实现助人的目标。作为改变媒介的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对象改变的重要人物,而对于各系统的分析与运用则是实现助人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案例分析。
艺术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篇3
一、对生活的观察体验
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因为艺术是反应社会生活的,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原料都必须由实际生活来提供,不仅作品的题材、情节和艺术形象的原型来自实际生活,就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也离不开实际生活。高尔基说:“主题是由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实际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艺术家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那就不仅失去了描写的实际对象,而且也不能形成明确、实在的思想。由于这个原因,艺术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树从根起,艺术创作也必须从观察体验生活开始。历史上一切大艺术家、大文学家都十分重视观察和体验生活。我国汉代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写作《史记》,曾多次出外旅游,进行实地调查访问,收集材料,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自己青年时期的作品很不满意,认为他成功的作品要在中年以后才有,因为他在中年参加了四川的军事活动,有了实际的生活感受。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在创作名画。《最后的晚餐》时,为了画叛徒犹大的丑恶灵魂,曾长期在生活中寻找原型,甚至天天到米兰城里的各种场合去观察赌徒、流氓和罪犯,终于画出了那个形状粗鲁丑恶、内心惊慌不安的叛徒形象。
在观察和体验生活中,艺术家的世界观以及思想方法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统一社会现象面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艺术家在创作中不一定都是亲身经历的生活材料作为题材的,有时也要运用间接的生活材料,即以别人所经历的生活作为材料。例如,写历史剧和历史小说就非利用历史记载的材料不可。即使写现实生活的题材,也不一定每件事都得亲身经历,有时也需要做一些调查、访问和阅读材料,用间接材料进行创作时,艺术家仍须在自己直接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来丰富和补充间接材料。
二、艺术构思
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生活过程中为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情景所打动后,就会产生一种把这一切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欲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创作冲动。有了创作冲动以后就可以进入创作过程了,而创作过程是从艺术构思开始的。
艺术家是通过创作构思把生活材料升华为艺术作品的。从广义上说,艺术构思是伴随着整个创作过程的,艺术家在自己头脑中对生活材料所进行的反复加工改制,都属于艺术构思。从产生创作冲动开始后的一个阶段是艺术构思最集中最紧张的阶段;而反复推敲、修改原稿的过程则是艺术构思逐步深化的过程。具体地说,艺术构思是指选材、立意、布局构图等各个环节而言的,它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艺术构思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选择题材,构思是从选择题材开始的。准备写哪些生活内容,要塑造哪些人物形象,选择哪些情节和细节,用什么来构成画面或场景等等,都要通过艺术构思来解决。题材是创作的基础,它为作者表达思想和感情,实现艺术上的追求提供了可能性,因此,题材选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仅仅有了那些题材还是不够,还必须对已经把握到了的题材进行深入的开掘,到题材的深层中去探求最深刻的思想和社会意义,从而形成作品的主题思想。这也可以叫做立意。艺术创作中立意很重要,陆机在《文赋》中说的“辞呈才以校伎,意司棋契而為匠”,就是把立意放在统辖一切文辞描写的地位上。古人论画时说的“意在笔先”,也就是要求先有了立意然后再着手描写。那种用形象来图解思想概念的“主题先行”固然不足效法,但没有立意的创作也不会成功。特别在小说、戏剧创作中,以题材的开掘是否深,主题抓得是否准,往往是一部作品成功之关键。
主题思想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现实生活的启示,来自对生活材料深入分析体察以后的认识。但当它一旦正式形成后,又在整个艺术构思中起着主导作用。
艺术构思是一桩复杂而又艰苦的精神劳动。不可否认,艺术构思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没有“精鹜八极,心游万仞”那样的想象作用,就不能产生优美动人的艺术作品。但从根本上说,艺术构思的成功与失败是由作者的生活底子和艺术修养所决定的。正因为这样,所以刘勰才在《文心雕龙》中向作者们提出要求,要求他们“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也就是说,要他们平时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对事理进行仔细分析,以丰富才能,并广泛深入地观察研究各种生活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恰到好处的语言文辞。刘勰的这一要求是相当合理的。
三、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艺术创作的完成,艺术构思只有经过艺术表现,才能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以使人感觉到的艺术想象。例如,戏剧要表现在舞台上才算完成,音乐必须表现为演奏或演唱,绘画则最后表现为线条、色彩和画面。
在艺术表现中,艺术技巧的作用不容忽视。艺术作品如果只有生活内容而缺乏艺术性的话,往往会流于公式化、概念化,不会有艺术感染力。而作品艺术性的取得,无疑地应借助于卓越的艺术技巧。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人对生活不乏真知灼见,对一些生活现象可以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艺术作品来。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艺术技巧。善于写小说的不一定会写剧本,能画画的不一定能作曲,其原因也是由于没有掌握编剧和作曲的技巧。
所谓艺术技巧实际上就是艺术家用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各种手法的综合,它包括艺术技能在内。如画家要掌握素描,歌唱家要懂得运气、发生的方法,文学家要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剧作家要熟悉舞台等。但这还不是艺术技巧的全部,真正的艺术技巧是艺术才能的表现,在对生活材料的鉴别与提炼上,在对作品内容的组织与剪接上,在恰当地运用一些艺术手段上,都可以看出艺术家对艺术技巧掌握的程度。
艺术技巧是以生活为基础的,艺术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一味的卖弄技巧,一味的卖弄技巧实质上也是一种形式主义,因此我们仍必须强调从生活出发来运用技巧。中国戏曲艺术很讲究表演技巧,但那些表演大师们无不反对脱离了人物、生活来炫耀技巧。法国19世纪流行一种“佳构剧”,这种戏剧很有技巧,但内容十分贫乏,因此,只能风行于一时而无长久的生命力。“佳构剧”的代表作家斯克莱布曾写过三多部作品,但后来几乎全部被人遗忘了。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篇4
一、依托活动, 汲取“直接经验”
(一) 紧扣原始性经验
任何经验都具有承前启后的价值, 不仅以过往的经验为基础, 也会对之后的经验形成一定的影响。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现有的认知原始性经验, 这类经验不仅包括了有关数学的结构性知识, 更融合了丰富的非数学经验背景。即便很多学生的原始性经验呈现出凌乱而模糊的一面, 但这些都是学生吸收新知和践行数学活动的基础。
如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玩过积木、魔方, 对比过各种事物的长度、重量、形态, 反复抛过硬币看朝上的方向……这些都是学生在正式接触数学之前形成的“前经验”, 教师不能对学生这一原始的认知状态坐视不理, 而要依据教学的内容, 把握两者之间的逻辑差距, 探寻出其内在的链接点, 选准学生意欲前行的方向, 使得原本模糊而断裂的经验逐步清晰化、序列化、体系化。
(二) 契合最近发展区
在教学中, 创设的数学活动仅仅给予了学生身心感知的契机, 并未能帮助学生获取有效的直接经验。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创设活动时并未能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紧密结合, 导致了活动与学生认知之间存在较大的沟壑。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数学活动的创设必须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让学生通过看、摸、想等方式在活动中形成较为直接的感官体验, 促进学生直接经验的有效获取。
例如在低年级学生认识平面图形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各种立体图形的面画在纸张上, 在此基础上可顺势选择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事物再度感知平面的视觉感受。这一策略正是通过图形转化与自主观察, 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并从具象性的实物中获取体验, 依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将学生的直接经验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对接, 从而丰富更新学生的认知理解。
二、自主探究, 吸纳“数学化经验”
(一) 在观察思考中形成“分裂”经验
在数学学习中, 观察不仅限定在对客观事物上, 更需要对意识中的形象进行再度组合、重新加工。这样的过程要引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关注异中求同以及同中求异的两种思维质态。因此, 教师要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把握数与形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依据原有经验发现自我认知过程中的错误, 在探寻零散经验的内在联系中将模糊转为清晰、粗糙转为精致, 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感知。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以小数”时, 学生采用同时扩大相应倍数的方法将其转化为“整数除以整数”, 而遇到一旦有余数的情况, 学生就会忘记余数倍数的缩小。这时, 教师可以选择这一典型现象引导学生自主辨析探究,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理清原因, 最后自主学习教材的内容, 验证自己发现过程中的思维历程。
学生辨析、修正错误的过程正是其算法策略体悟的过程, 这样的观察与探讨正是将教学的焦点聚集在教学重点之中, 在学生经验分裂中衍生出全新的数学经验。
(二) 在归纳提炼中拓展“生长”经验
当学生的思维遭遇与前面相同的数学活动时, 他们既已形成的经验将再度激活, 并积极参与其中。而在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提升时, 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归纳性的思维, 促使一般解决方案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 教师没有直接告知学生计算方法, 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尝试, 学生则各施其法, 有的通过数形结合进行计算, 有的将其化成小数但繁琐不堪。于是, 教师再次出示了一道“分子为1”的异分母分数加法, 引领学生再度比较, 学生发现运用通分的策略更加简便。此时, 教师顺势点化学生,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采用通分的方法更加有效。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在实践中比较, 在比较中反思, 最终在归纳中实现获取普适性的策略方案, 实现数学化经验质的飞跃。
三、实践应用, 促成数学思想的形成
在学生对某一类经验逐步走向丰富时, 会不自觉地将经验运用在适切的情境中, 而在这样的运用过程中经验也在逐步趋向条理化。此时的数学经验开始逐步脱离原本依附的具体事物, 而逐步演变成为学生思维中的相应符号, 走向抽象与简洁, 逐步形成更为高级的数学思想。
例如在学习了“角”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过平面两点可划一条直线;过平面三点可以划几条;过4点、5点呢?……起始, 学生动手操作即可顺利解决问题, 过3点可划3条, 过4点可划6条……随后,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过3点:1+2=3;过4点:1+2+3=6……学生此时得出规律:从1连加, 直至小它一个数, 就是总条数。为什么会是如此呢?教师引导学生再度思考:从第一个点可以划出的直线是总点数少一个, 而从第二个点划时比第一点再少一个, 于是会形成1+2+3……的规律。
这样的案例充分运用了学生既已形成的数学思想, 在“以简驭繁”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提炼策略, 在历练学生思维的基础上促进了其数学智慧的提升。
面试提问基本过程 篇5
有关个人经历的问题最重要,原因有二。第一,这些问题迫使应聘者重新回顾其职业生涯。第二,这是应聘者展示才华的良机。你目前或最近离开的工作团队怎样?简单谈谈工作团队的人员构成。点明其特点即可,如紧密协作、士气高等。不要传闲话和流短飞长。你解雇过人吗?解雇员工是经理人的职责。如果你不曾解雇过员工,就说明你的管理经验欠完整。最简单的答复是肯定回答,不做任何解释和理由说明。承认即可,点到为止。描述一下你目前或最近离开的工作与你所在部门和企业的总体目标有何关系。这直接关系到“增值”问题,即你为企业增加了多少价值?讲讲目前或过去的工作最让你兴奋的项目。如果你感到所参加的项目都不符合面试者的要求,那么回答前不妨做个开场白:“我认为我参加过的项目中没有够得上重大的。不过,让我告诉您一个我曾参与对……不可或缺的项目。”目前或最近离开的工作中,你所做的最重要决策是什么?态度客观地指出是工作中的哪些方面要你做出重要决策。职位的高低显示出你参与决策的份量。你认为做经理人最难之处是什么?“报忧”是最简洁、直接的回答。这种简短有力的回答可以诱使面试者进一步向你发问。
(5)行为问题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篇6
关键词:经历;规律探究;渗透;基本思想
【背景分析】
笔者最近备一节市级公开课时,发现苏教版教材对“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的规律”进行了精心安排(如表):
研究教材呈现的脉络,不难发现,编者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来构建教材体系。
而笔者备的课题正是三年级的那道“思考题”,教材中的“思考题”一般不作为基本的教学要求,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以及传播数学文化。如何将“思考题”这一浓缩的精华资源更好地挖掘、利用起来,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教师用教材教,不能简单地把目标锁定在完成“教材”上,这道思考题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仅仅是教知识吗?其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是什么?三年级的孩子能否理解“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的规律”,要使学生透彻理解,我要为孩子搭建怎样的桥梁?
寻找学生的真实起点成了笔者的当务之急:学生一年级认识了连续单数,二年级认识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更简便,三年级上册学周长时,积累了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的经验,初步具备了图形等长转化的策略(如图1)。
鉴于对三年级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认识,笔者想:教材呈现的顺序未必是教学的顺序。于是,笔者决定大胆尝试:对教材有所加工重组,合理组织。笔者坚信学生经过思维努力后大多数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个规律,而笔者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经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沟通联系,发现规律。
综上所述,针对三年级学生,笔者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观察、寻找图形的特点,结合图形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教学相互作用基本过程初探 篇7
关键词:教学相互作用,教师,学生,媒介知识
教学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媒介知识。通过教学相互作用, 教师输出了他掌握的知识, 完成了他的社会责任, 同时, 学生接收了知识, 并结合个人的知识背景进行加工, 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体系, 解决具体问题, 从而达到知识传递和知识延续的社会目的。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如何输出媒介知识的, 学生是如何接收媒介知识的, 媒介知识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教学相互作用, 教师和学生发生的根本变化是什么等问题都是教学相互作用的发生的基本问题,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1,2,3,4]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 论文对以上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媒介知识的信息特征
媒介知识是指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传递的各种知识形态的统称。它是由理论、思想、原理、技术、方法等知识形态组成的知识体系, 如万有引力定律、胡克定律等。知识具有数据化、信息化、有序化特征。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数据的有序排列, 知识是信息的有序排列。
对于某一具体的媒介知识, 可以分解成独立的知识单元和单元连接知识单元是知识体系的组成基础;知识连接指的是知识单元的排列规则, 各个知识单元必须有序排列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正是这些排列规则不同, 才会形成不同的概念和思想, 可以说排列规则决定了知识体系的多样化形态 (为叙述方便, 在以下论述中, 知识单元的含义不但包括知识单元还包括单元连接) 。如基本的字词句的有序排列 (字词句连接) 形成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之间的有序排列 (概念连接) 形成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之间的有序排列 (原理连接) 形成知识体系。
媒介知识以文字、符号、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形式存在于何种媒体中,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面对的都是相同的信息形式。不同的是教师借助这些信息形式输出知识, 而学生借助这些信息形式接收知识。正是通过教学相互作用, 完成了知识的传递过程。
二、教师对媒介知识的解构输出
教师要进行教学, 必须首先形成关于媒介知识的知识体系, 而且媒介知识必须能够被教师充分理解掌握, 传递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为了能将知识解释清楚, 必须将知识系统解构, 即将知识系统离散化, 离散成独立的知识单元, 基本概念等。
1.教师知识体系矩阵。教师知识体系矩阵:是指教师经过系统学习获得的关于媒介知识的整体性认知, 形成整体知识矩阵, 这些知识和感觉信息密切相连, 是经过教师内省矩阵, 已经内化为个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对于教师而言, 媒介知识可以浓缩形成知识核。
当需要表达和应用这部分知识时,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和教学环境, 将媒介知识解构成知识单元矩阵, 并与感觉信息矩阵一起构建N×6维的知识体系矩阵, 根据接受对象进行输出。这个维度矩阵说明, 对于每个知识单元都有可能以6种感觉器官可以接受的信息形式进行传递, 关于媒介知识整体所包含的信息形式将更为丰富, 不但有助于学生对媒介知识的理解, 也有助于教师对媒介知识的深化。
可以看到, 每个知识单元或单元连接, 如果都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接受, 那么形成的教学维度将是N×6维的, 将大大丰富教师输出知识信息量, 而学生也增加了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 这将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信息。针对每个教学维度单元dij进行有效的输出, 对于学生接受媒介知识的效果就越好。
2.知识单元矩阵。所有知识单元和单元连接形成关于媒介知识的知识单元矩阵。每个知识单元和单元连接都是形成完整媒介知识的必要元素, 不可或缺。解构媒介知识的方法要求对媒介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才能有效地将媒介知识进行解构。有了离散的知识单元, 还要有离散单元的排列规则, 才能有机地形成知识整体。
例如关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教师通过前期的学习, 在其头脑中形成了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知识, 即万有引力定律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定律, 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 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 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为了能将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输出, 教师必须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整体分解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和知识连接。根据教师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认知, 其知识单元为万有引力、引力常数、物体质量、距离、万有引力计算公式五个离散知识单元, 即=[万有引力引力常数物体质量距离公式]。教师必须能对这五个知识单元进行深度认知和理解, 其知识连接为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是这四个知识单元有序排列的规则, 正是其有序排列才形成了万有引力定律, 否则, 仅仅是一些基本术语的简单堆积, 处于无序状态, 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整体, 即不能形成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完整认知。
3.感觉信息矩阵。针对各个离散的知识单元, 教师应根据其性能特点, 确定有效的输出方法, 使之能为学生接收。对于人类个体而言, 大致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等信息输出和接收系统, 因此, 教师也必须将离散的知识单元借助各种感觉器官可以接收的信息形式 (文字、图像、声音、动作、气味、接触等) 输出, 才能为学生接收。例如关于“苹果”这个概念, 教师可以用声音说“苹果”, 用图片显示“苹果”, 拿个真的苹果, 让学生吃, 带学生到苹果树上去摘, 让学生画出苹果的形状, 让学生切开苹果观察等等形式, 帮助学生理解“苹果”这个概念, 信息输出方式越多, 强度越大, 多种多样的信息形式, 刺激了学生的感觉器官, 那么学生对苹果这个概念的理解越深刻。
各个知识单元和单元连接都需要依附各种信息形式, 语言、声音、图像、动作、气味、文字等信息模式,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和传递, 形成感觉矩阵。这个感觉矩阵是指教师在输出知识单元的过程中, 将知识单元转化为感觉信息形式的程度, 其取值介于0~1之间, 0表示该感觉器官不活跃甚至是关闭的, 1表示该感觉器官是活跃的。取值越大, 表示该感觉信息器官的活跃程度越大, 反之越小, 甚至是关闭的。传递知识单元的信息形式越多, 强度越大, 那么, 学生接受的程度也越大。
假设, 只是进行视觉和听觉信息传输, 而嗅觉、味觉、触觉、动觉等信息处于休息状态, 则得到的感觉信息矩阵为, 这种状况类似于仅借助板书和教师解说进行教学的情况, 由于教师仅能输出视觉和听觉信息, 学生也仅能接受这些信息刺激, 其感觉信息矩阵也是, 制约了媒介知识的传递程度和学习效果。如进行实践教学, 教师和学生的感觉信息矩阵均为, 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功能的效果。
4.内省矩阵。教师内省矩阵:教学相长, 在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教师在输出媒介知识的过程中, 在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积极地思考和完善其对媒介知识的认识, 形成内省矩阵。其中元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内省的活跃程度, 其取值介于0~1之间, 0表示该感觉器官不活跃甚至是关闭的, 1表示该感觉器官是活跃的。随着教师对媒介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化, 教师内省矩阵系数将会逐渐趋近于1, 也就意味着教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认识达到了相对完善的程度。也就是说, 经过长期的教学相互作用, 教师对其传递的媒介知识的理解越来越透彻, 也越能游刃有余的进行教学工作。
三、学生对媒介知识的接收建构
对于学生而言,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等感觉器官接收的知识单元的感觉信息, 接收到各个感觉器官并传递到大脑各个对应部位的过程是被动的过程, 重要的是能将各个独立的知识单元信息重新组织起来, 重新形成知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单元之间的连接信息, 即知识单元的连接原理, 必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并经过反复实践练习, 才能被学生掌握和理解, 完成知识体系在学生脑中的系统建构过程, 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体系, 应用于具体问题。
1.学生知识单元矩阵。经过教学相互作用, 学生接受的媒介知识形成学生知识单元矩阵。在形式上学生知识单元矩阵和教师知识单元矩阵是相同的, 但在内容上, 由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知识损失, 学生知识单元矩阵在内容上是低于教师知识单元矩阵的, 其原因在于教师和学生对媒介知识的接触时间不同。
2.学生的感觉信息矩阵。面对教师输出的丰富的媒介知识的信息形式, 学生则需要启动其相应的感觉信息矩阵接受教师输出的知识维度矩阵, 并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知识单元矩阵。这个转化过程是指学生感觉器官接受媒介知识信息刺激并在学生相应感觉器官形成记忆的过程, 这是一个生理过程, 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在此略过。
3.学生内省矩阵。学生获得知识单元矩阵后, 这些知识单元还是离散, 还没有形成知识整体, 还需要学生自身不断的思考和理解, 使之融合于学生现有知识体系之中, 即将离散的知识单元内化为完整的知识整体, 这时还需要学生内省矩阵, 这些内省矩阵仍然和各个感觉器官密切联系。例如, 学生积极思考、练习并和自身的知识体系关联, 则其内省矩阵为, 则媒介知识经过教学相互作用最大可能的转化为学生的知识。
如何把这些离散的知识单元和单元连接建构成知识整体, 即融合各个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和知识单元特点, 构建完整的知识感念和知识核。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和学生个人的思考和感悟有关, 即学生的内省矩阵, 因为这个过程是隐性知识转化为学生内部知识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较为艰难的过程, 需要大量的实践过程才能形成, 如果没有实践, 那么学生要想形成关于该知识的完整体系将会耗费他个人更多的思考和时间, 甚至不能形成关于媒介知识的完整体系。
四、教学相互作用过程实例分析
教师经过长期的学习, 对于所要教授的媒介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体系, 在开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根据教学对象, 经过内省分析, 将媒介知识分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 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 以各种事物为实例, 如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 并将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依附于各种信息形式, 向学生传递。
学生则根据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形式, 开动相关感觉器官接受媒介知识信息的刺激, 并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单元记忆, 存储在记忆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和实践, 经过学生的内省分析和思考, 将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利用知识规则连接起来, 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整体, 随着学生练习和内省时间的积累, 学生对接受的媒介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 并能在实践中有效输出。
以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过程为例, 剖析教学相互作用过程:
经过前期的学习, 教师获得了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知识, 其形成的知识单元矩阵, 设初始值为1, 即KT=[万有引力引力常数物体质量距离公式]-1=1-1 1 1 1--1, 假设教师已经深刻理解了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因此其内省矩阵每个元素为1, 内省矩阵和知识单元矩阵乘积, 形成了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体系,
为了将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教师首先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解构为知识单元KT--=-万有引力引力常数物体质量距离函数关系-, 然后根据可能的条件, 将万有引力、引力常数、物体质量、距离、函数关系5个离散的知识单元赋予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动觉信息形式 (文字、图像、声音、动作、气味、接触等) 。例如, 关于“万有引力”这个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图形、模型、物理实验等方式, 将“万有引力”这个概念用尽可能的形式传递给学生, 帮助学生理解“万有引力”的含义, 对每一种感觉信息的输出效果在0-1之间取值, 值越大, 表示输出的信息强度越强, 对于本例, 对引力常数、物体质量、距离、函数关系这几个知识单元也采取类似的方法进行输出, 暂做如下取值, 视觉强度、听觉强度取1 (因其是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最常用, 也是效果较好的2种信息输出形式) , 味觉、触觉、嗅觉取0.1 (对于万有引力这个特殊情况, 这三种感觉信息的效果不易体现, 暂设为0.1) , 动觉取0.6 (主要考虑的是关于万有引力的视频资料的效果) , 由此构建包含感觉信息维度的知识矩阵, 传递给学生。用矩阵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dij表示每个知识单元都以文字、图像、声音、动作、气味、接触等信息形式进行表达, 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传递, 仅可能的用丰富的信息形式将媒介知识传递给学生。
学生启动感觉信息矩阵, 开始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刺激, 并经过神经生理过程转化为学生的单元知识矩阵K-s-, 这时学生的初步建立的知识单元矩阵和教师的知识单元矩阵还是有区别的, 区别的原因在于学生仅仅通过课本和几个小时的教学相互作用, 获得了关于该知识的初步认识, 还有很多模糊和不清晰的地方, 同时也包括一些和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的一些不必要的信息, 都汇集到学生关于万有引力的认识当中。
在接收到教师传递的知识单元后, 学生经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 启动内省矩阵, 将离散的知识的融合成完整的知识整体, 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融合成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体系。可以用矩阵表示如下:
时间是完善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不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 学生关于万有引力的认识逐渐深化, 原来相对离散的知识结构, 逐渐浓缩, 深化、升华, 并最终形成关于万有引力的知识核, 至此, 才基本完成了关于万有引力的认识和学习。
经过教学相互作用, 教学相长, 学生初步获得了媒介知识的整体认知, 有了应用媒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教师则对媒介知识有了深度的认识和理解, 并逐步达到元认知, 完成了对媒介知识的理解和升华, 并有了创造新知识的可能。媒介知识经过教学相互作用得到了有效传递和创造。
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态度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学生和教师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主动程度, 如彼此兴趣高, 状态好, 取相互作用系数等于1, 反之分别取二者状态的乘积, 如教师的态度系数取0.8, 学生的态度系数取0.7, 则综合相互作用系数取0.56, 即二者的乘积, 即
比较教师知识矩阵和学生知识矩阵, 可以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差异矩阵的结果可以看到, 经过教学相互作用后, 学生对教师的输出信息的接受程度, 受到教学维度和教学态度的影响巨大。在本例当中, 视觉和听觉信息输出和接受效果最高, 信息损失较小, 其次是动觉信息的接受和输出效果, 最后是嗅觉、触觉、味觉等信息的输出和接受效果最差, 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对于“万有引力”这个概念的嗅觉、触觉、味觉的信息输出和接受形式的局限性造成的。这也说明, 对于不同的知识单元, 其有效的信息输出方式是不同的, 不同的信息单元传输效果不同。教学态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整体性的, 导致所有信息折减, 因此, 建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 都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相互作用, 以保证教学效果。
教学相互作用的信息强度和维度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信息维度是指教师输出媒介知识时所利用的感觉信息形式的类型的多少, 如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味觉信息、触觉信息、嗅觉信息、动觉信息等, 在本文中主要是指这6种信息形式。信息强度是指某种信息能量对信息接受者的刺激程度, 以及信息的作用时间。信息强度就是指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输出的信息刺激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如声音的高低、图形的形象效果、文字的明暗程度、操作频率和时间等形式, 主要强调的是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这些信息刺激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刺激越强, 作用时间越长, 教学相互作用效果越好。
教师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将媒介知识融合进各类信息形式之中才能传递给学生, 而学生受到的信息刺激越强, 时间越长, 对媒介知识的接受程度越大。
五、结论或建议
1.教学相互作用三要素:教师、学生和媒介知识, 媒介知识可以解构成知识单元与知识连接, 知识单元的有序排列构成知识整体;
2.教学相互作用过程是教师解构知识、输出知识, 学生接收知识, 建构知识的过程, 知识传递发生机制在于教师和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对于双方信息的输出和接收;
3.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应充分调动各个 (输出) 接收知识的感觉器官, 将每个知识单元赋予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动觉等信息形式 (文字、图像、声音、动作、气味、接触等) , 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 保证媒介知识的信息流动, 完成知识传递过程;
4.教学相长, 在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经过内省矩阵, 逐步深化各自对媒介知识的理解, 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核;
5.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师、学生态度、教学相互作用强度、相互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 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才能形成对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美]R.基.索耶, 等, 著.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徐晓东, 等,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2]R.M.加涅, 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 王映学,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美]理查德.I.阿兰兹, 著.学会教学[M].丛立新,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医院基本建设投资的过程管理 篇8
关键词:基本建设,管理决策,资金控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始建于1935年, 其前身为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 经过近80年的发展, 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 是江苏省唯一教育部直属“985”、“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附属医院, 也是江苏省首批通过卫生部评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多年来, 由于地处城市的核心区域, 基地面积受限, 医疗用房一直处于紧缺状态。2008年, 在部、校两级党委领导的支持下, 正式启动了教学医疗综合楼的立项规划, 2009年破土动工, 经过3年多的努力, 2012年12月正式启用。
工程总面积75678m2, 设病床1100张, 配有17间手术室、7间DSA手术室、40张ICU病床、6间层流病房、107床血透中心、中心药房和药物配置中心等医疗用房和辅助用房, 地下设有130个车位的立体停车库。
该工程基本建设资金预算为4.4亿元人民币, 平均6000元/m2, 支付过程持续时间为8年。由于健全了资金的决策管控体系、增强了招投标的透明度、加强了设计的内涵管理, 对单位建筑面积造价实现了有效管控, 建筑整体造价比南京地区的平均造价略低, 工程质量有所提升, 确保了建设的整体效益。下面主要从4个方面浅述医院基本建设实施过程中资金管理与控制策略。
一、建立资金的管控体系
资金管控的决策体系是基建工程管理系统的核心, 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的始终, 从明确问题、设定目标, 到制定备选方案、评价与选择方案、追踪决策与实施中不断地完善决策, 每个阶段的管控都是紧密相连的。
在建立资金管控体系过程中, 医院将方案遴选决策、资金运作管理作为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进行全方位管控, 既从决策上充分论证, 也从实施中严格把关。
(一) 方案遴选决策
方案遴选阶段, 在院领导主导下, 成立有中层干部及职工代表参加的决策群, 既在规模上进行管控, 又在设计费用上进行管控。
规模上, 按照国家教学型三甲医院的建设标准, 根据医院未来的发展规模、能够使用的土地存量、医院资金可能支持状况, 用系统的观念进行全方位的论证, 选定符合医院未来发展的最佳方案;确定了分期建设的原则, 根据资金状况, 一期建设7.6万平方米病房综合大楼, 二期建设10万平方米门急诊综合大楼。
在设计上, 遴选医院设计经验丰富、方案初选进入前三名、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报价合理的设计单位。
(二) 资金运作管理
资金管控是工程工期、进度、质量的关键点。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既注重宏观运作, 也注重细节的落实。
宏观上, 协调好财务部门与基建部门的关系, 基建部门按照财务部门的要求, 把每个时间节点的用款计划尽可能准确地提交给财务部门, 以便财务部门能准确地筹集资金。财务部门既抓筹款计划的落实, 也在工程款项的支付上及时与工程部门协调, 做到账面资金积存适度, 节省了利息成本, 提高了投资效益。
在资金管控的细节上, 主要抓住资金的支付管理、工程变更的控制与审计两个方面。
我们在资金的转接与支付管理上, 按照东南大学的基本建设流程, 结合医院实际, 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流程。所有资金预先划到大学财务处基建财务专项资金账号统一按相关规定支付, 并对项目招标、施工等各阶段的付款进行全方位跟踪;除在政府建设交易中心招标的项目外, 其余项目都要在东南大学招标办按严格的招标程序招标, 并对所签合同进行跟踪管理。对超合同不同比例的结算付款需有不同的过程资料补充和说明, 要求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时刻做好资金的管控。
在工程变更上, 从严控制。大学审计处成立项目跟踪审计小组, 对变更项目实行现场跟踪审计, 尽量减少重大工程变更, 控制工程变更次数, 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变更量;实行层层把关、分级变更的管理制度;确须变更的重大项目经过现场各方讨论、调研、专家论证等程序后, 报经院务会通过, 并上报学校基建财务部门同意后执行。
二、加强建筑设计的内涵管理
医用建筑规划设计的内涵管理主要包括:设计范围、结构设计、用材设计、功能设计这4个方面, 管控的要求为:
(一) 前期策划要周密
拟定项目任务书时, 一定要周密详细, 业主要想到, 设计要做到, 避免重复设计、重复施工, 尤其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 避免因图纸不同而返工, 可以大大节约施工管理费用。我们在病房大楼设计过程中, 除了对手术室、ICU、层流病房、血透中心、供应室、输液配制中心等进行二次专业设计外, 其余都由建筑设计单位一次性设计完成, 不做二次装修设计, 每平方米节约了50元。
(二) 请专业结构工程师把关
避免因过度保守设计而造成浪费, 我们专门聘请了东南大学设计研究院的高级结构工程师作为建筑结构设计顾问, 从设计到施工, 为我们提出大量优化结构设计和施工建议。
(三) 设计用材严格把关
同样功能的建筑材料, 因品牌不同、产地不同, 其价格相差甚大, 尤其是装修用材。在该项目中, 除了设备选用好的品牌外, 一般装修材料的使用原则是满足功能要求、价廉物美。拿外幕墙用材来说, 原设计为白色微晶石, 我们经过再三考虑, 改用山东红花岗岩, 节约了260万元。
(四) 功能和使用要求定位要科学合理
各部位使用功能的确定、使用要求的定位要科学合理, 设计前要充分调研和讨论, 民主集中, 确定后尽量不做大的变动。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不要随意修改, 否则将会因大量变更而增加投入。我们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充分征求意见, 尤其是二次深化设计上, 仅手术室就进行了二十多次图纸调整, ICU和供应室在征求多方意见后确定不做净化, 不但节省了建设资金, 后期运行成本也大大降低。要注意的是二次设计的内容要尽可能在一次设计完成前做好。
三、规范成本控制的细节监管
医院基建成本的控制, 涉及面比较广, 既是经验、技术和制度的综合, 也是基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集中体现, 从建筑工程的全程来看, 医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的细节主要是施工队伍招标、甲供材管理、进度款控制、现场签证4个方面。
(一) 解决好施工过程中的总包配合费用问题
这是所有建筑施工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果解决得好, 能节约大量资金。我们的解决办法是从招标文件上下功夫, 选择一个总包能力强且诚信可靠的优质施工单位, 把尽可能多的施工内容交给一个单位来完成, 把建筑施工、安装和装修包括部分消防工程都交给一个总包施工队伍。另外, 二次设计的净化用房 (手术室、层流病房等) 只招一个施工队伍, 其中涉及到的水、电、气及一般装修内容都交给总包施工, 特殊施工队伍只做份内施工, 避免施工扯皮, 明确维保责任。总包配合费用在招标文件中约定好, 全部落实在明处, 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扯皮现象, 不但确保专业施工质量, 也节约了一大笔总包配合费。
(二) 加强甲供材的管理
这是建筑成本的主要部分, 约占整个建筑造价的30%以上。我们把清单中所有暂定价材料都作为甲供材由甲方统一招标, 并与甲方签订合同, 这样不但能合理低价, 同时也能保证供货质量。以钢筋的采购为例, 因为大体量建筑的施工周期一般都在三年左右, 材料价格波动比较大, 我们在钢筋价格降至3700元每吨左右时, 分两次购买了6000吨, 节约了近600万元资金。
(三) 加强现场签证管理和进度款的控制
这个相对比较容易掌控, 尤其是进度款, 在充分调研后, 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比例, 既保证正常的施工资金, 又不过多支付, 我们是在完成正负零以后按完成工作量的60%支付。现场签证按现场发生的实际变更签证, 关键是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和各方人员的配合到位。
四、严把决算审计的过程控制
决算审计是基本建设资金控制过程的最后一关, 也是决定建设资金有效合理支付的关键一环, 这个环节做得好坏, 不完全取决于决算审计, 它要由基建投资的整个过程管理及控制的好坏来决定, 所以要想决算审计做得好, 在基本建设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细, 并在每一个环节做好审计时的预案对策。
(一) 明确招标内容的细节
招标文件必须注明所招内容的技术指标、数量清单、材料品质等, 如果是施工标段, 一定要把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或容易形成漏洞的内容注明, 要为决算审计埋下伏笔, 使施工决算没有任何理由增加费用。比如我们在招标基坑支护和桩基工程项目时, 把基坑支护后期排水的费用在招标文件中注明, 只给两个排水工的工资, 不能以水泵的台班计费;桩基施工过程的用水, 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约定, 因为工地边就是金川河, 甲方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用水时, 由乙方自行解决用水不足的问题, 费用在投标时注明, 在决算时不得另行增加。因这两项的注明, 使得乙方在决算时尽管都已提出增加费用, 但在决算审计时被合理否决, 仅此两项就核减了近300万元。
(二) 严格执行合同签订时的法律审查
合同是每个项目合作的法律基础, 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把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注明, 包括在招标文件中都已注明的内容, 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发生争议的处理方式等。
(三) 工程变更签证和决算审计必须有依据
决算审计是确保项目资金有效合理支付的最后一道屏障, 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我们的做法是:首先将决算交给监理审计, 监理审计完成后形成书面审计意见, 交由甲方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审计, 完成审计后, 与乙方核对最终的核减额, 按二轮的审计结果重新做决算书, 由基建处形成书面审计意见, 连同决算书一并提交到审计处, 送第三方审计。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都有明确规定, 决算审计的核减额超过5%, 则审计费用要由乙方承担。
五、结束语
医院基本建设工程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投入的资金量大。建设资金的管理和控制, 贯穿于基本建设的各个环节, 管理决策、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建设成本, 一个合理化建议的取舍都会严重影响到最终建设资金的总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凌达, 汤越.论医院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4, 15 (4) :94-96.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篇9
2009年12月30日, 韩国国会第9931号法案通过了《绿色增长基本法》, 并于2010年4月14日起开始实施。目前在国际上, 虽然有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气候变化对应策略和以联合国为主导的气候变化框架协议, 但绿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韩国政府此次将低碳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并立法。作为世界第十位的能源消耗大国, 和一个97%的能源要依赖海外进口的国家, 但是韩国政府此举具有深远的意义, 也值得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1 立法背景
1.1 国内环境
韩国是世界第十大能源消耗国, 97%的能源依赖于海外进口, 因此国际油价得急涨急落严重地影响着韩国国内经济。自李明博总统执政后, 气温上升和化石燃料枯竭等能源环境问题已经逐渐上升为世界环境经济亟待解决课题, 李明博总统在2008年8月15日建国60周年纪念仪式上通过对国民的演说提出, 应采取由政府、企业、国民共同参与的国家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 并将“低碳绿色发展计划”作为国家新的发展计划制定并强力推行之。
韩国的气候变化、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等绿色发展相关法律, 过去并非是一个互相链接的完整体系, 而是各自单独施行。所以, 为有效推进绿色发展, 就需要能够有涵盖经济、产业、技术、国土、环境、国民意识及行为的措施;需要能够积极应对全球性能源、资源危机、气候变化问题且能够强有力和有效推进作为国家发展计划的低碳绿色发展的法律制度框架。
1.2 国际环境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全世界已经或正在努力制定相关法律。对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一向持积极态度的欧盟则进一步加紧了防止全球温室效应的步伐。2007年3月欧盟领导人会议通过签署‘An Integrated Climate and Energy Policy’, 在2008年12月的欧洲议会上又通过了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的《“20-20-20”气候能源统合法》的法案———即到202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扩大20%的可再生能源, 将能源使用率提高20%。同时, 在2009年10月欧盟环境部长理事会上, 发表了欧盟对哥本哈根会议的立场———到2050年为止温室气体减排80—95%的目标 (1) 。
特别是过去对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一直不温不热的美国, 在奥巴马总统执政后也开始表现出积极的态度。‘American Clean Energy and Security Act’ (WaxmanMarkey Bill) , 于2009年6月在下议院获得通过, 目前上议院审议中。根据该法案可知, 以2005年为基准, 美国以到2020年为止温室气体减排17%、到2050年为止减排83%作为目标。同时为达到上述目标从2012年开始实行“控制总量排碳权交易制度”。2009年11月上议院通过了‘Clean Energy Jobs and American Power Act’ (Kerry-Boxer Bill) , 提出了到2020年为止减排20%、到2050年为止减排83%的目标, 这也影响着韩国是否引入排碳权交易制的相关讨论。中国的胡锦涛主席也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了题为《面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共同对应》的讲话, 并提出了到2020年为止, 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15%以上, 并于2009年11月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 这些都显示了中国积极应对的态度。
澳大利亚于2007年9月制定了《国家温室气体、能源报告义务法》, 建立了控制总量排碳权交易机制。
英国在全球首次制定了《气候变化法》, 该法明示了国家温室气体中长期减排目标 (2) , 还包括了碳预算系统的引进等内容, 并在同步进行修改能源法。
日本自从1997年制定了有关地球变暖对策的法律之后, 又进行了3次法律修订, 并从2008年12月起开始实施了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的示范项目。2008年发表的“福田蓝图”中明确了到2050年同比2005年二氧化碳减排60—80%, 重点发展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高效天然气等的可再生能源。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 日本发表了“鸠山倡议” (3) 。又于2009年11月美日首脑会谈上发表“美日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其中声称截止到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80%。
法国也在推进涵盖能源、气候、建筑物、核能、绿色消费、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Grenelle环境立法 (2008年10月21日下议院通过, 上议院议决中) 。
世界各国接连出台温室气体控制及气候变化应对政策、计划等举动, 不论其实际效果如何, 已经在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协商中对韩国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1.3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结果
2009年12月,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原计划设立POST-2012体制的框架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严重对立, 未能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也未能达成具有未来指向性的概括性政治性协议。
2 立法的推进过程
2.1 成立绿色发展委员会
在2008年建国60周年纪念仪式上李明博总统通过对全国民演说提出绿色发展将要作为国家发展计划, 并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废止了既有的气候变化协约对策委员会, 将国家能源委员会更名为能源委员会, 将知识经济部长官指定为委员长, 将国家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归属于环境部属下等措施。
李明博政府在2009年1月5日把《绿色发展委员会设立及运营相关规定》以总统令的形式颁布, 并为了支持委员会的工作, 设立了绿色发展规划团, 同时在2009年2月16日作为总统直属机关成立了“绿色发展委员会”。委员长的职责由国务总理和民间委员长共同来负责, 委员由当职委员18人和任期为一年的民间委员29人来构成。
当职委员由企划财政部长官、环境部长官、知识经济部长官、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外交通商部长官、农林水产食品部长官、知识经济部长官、国土海洋部长官、国务总理室长、广播通信委员会委员长、总统室国情企划首席秘书官、韩国开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能源经济研究院、韩国交通研究院、韩国环境政策评价研究院、国土研究院的院长以及能源管理公共团体的理事长来构成。
2.2 绿色增长基本法的制定及推进
绿色发展委员会把2008年下半年推进的气候变化对策基本法案扩大、补充修订为低碳绿色成长基本法案, 并通过立法预告和国务会议, 于2009年2月27日提交到国会。该法律在产业界的激烈反对声中引进了排碳权交易制。
2.3 发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
2009年8月4日, 绿色发展委员会为了制定2020年的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表了3个版本的规划案 (4) , 并广泛听取了NGO, 产业界, 环境团体的意见之后在2009年11月17日把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最终规定为同比总排放预期量减排30%。
韩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提出不但作为对在2007年6月份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召开的G8峰会和2008年7月7日在日本洞爷湖召开的G8+G8峰会上对外所约定事项的履行, 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事实上这将成为引进产业界一向反对的总量限制排碳权交易制的前提条件。
如此对国内外公布减排目标和相关法律的制定过程, 成为政府推进政策的强大动力。
2.4 国会通过
绿色增长基本法案在2009年2月27日提交到国会并在2009年4月22日组成第一次法案审查小委员会, 围绕着通过该法的合法性问题 (5) , 在国会中形成了执政和在野党的激烈对峙。因此绿色增长基本法的审议也随之不断被推迟。绿色发展委员会当初预计他们的努力能使法案在上半年获得通过, 但事实是比预计的审议程序慢了很多。
下半年随着在野党对世宗市修订案、四大河流项目 (6) 、劳动关系法等执政党所要推进的各种民生相关法案的处理持反对意见并以占据国会等方式与执政党对峙情况越发严重, 国会功能被逐渐麻痹。特别是围绕着有关李明博总统所重点推进的四大河流项目相关的2010年预算案在国会审议和通过, 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的对峙情况更为严重化, 致使绿色增长基本法的年内通过变得不可实现。但随着执政党和在野党达成优先审理除去预算法案之外的法案的共识, 绿色增长基本法也在2009年12月30日以法律第9931号本会议予以通过, 并在2010年4月14日开始施行。作为后续的措施, 低碳绿色成长基本法施行令从2010年10月16日开始施行, 并制定为总统令第22449号。
3 法案的主要内容
本法案的法律体系 (7) :共七章64个条文
第一章总则包括法的目的和用语定义, 推进低碳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 国家责任, 地方自治团体责任, 企业家责任, 国民责任, 和其他法律的关系等整理成了8个条款 (8) 。
第二章低碳绿色发展国家战略低碳绿色发展国家战略, 中央行政机关的推进计划的建立及施行, 地方自治团体的推进9计划的建立及施行, 推进情况的检验及评价, 政策相关意见的提出等整理成了5个条款 (9) 。
第三章绿色发展委员会等绿色发展委员会组织及运营, 委员会的功能, 会议, 分科委员会, 绿色发展企划团, 公务员等的派遣请求, 地方绿色发展委员会的组织及运营, 绿色发展负责人的指定等整理成了108个条款 (10) 。
第四章低碳绿色发展的推进为了体现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的基本原则, 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的培养及支援, 资源循环的推进, 企业绿色经营的推进, 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及项目化等的推进, 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金融支援和搞活, 绿色产业投资公司的设立和支援, 税收制度的运营, 对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的支援、特例等, 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的标准化及认证等, 中小企业的支援等, 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园区建立等, 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创造, 规范的先11进化, 国际规范对应等整理成了16个条款 (11) 。
第五章低碳社会的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能源政策等的基本原则, 应对气候变化基本原则, 能源基本计划的建立, 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目标管理, 温室气体减排的早期行动的促进, 温室气体排放量及能源使用量等的报告, 温室气体综合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 总量限制排放权交易制等12的引进, 交通部门的温室气体管理, 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及对策的推进等整理成了11个条款 (12) 。
第六章绿色生活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绿色生活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基本计划的树立、施行, 绿色国土的管理,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水源管理, 建立低碳交通体系, 推广绿色建筑物, 绿色的农林水产的营销及碳吸收源的扩充, 生态旅游的推广等, 为了绿色成长的生产、消费、文化的扩散, 13绿色生活运动的促进, 绿色生活实践的教育, 宣传等整理成了11个条款 (13) 。
第七章补则资料提供等的要求, 增进国际合作, 国会报告, 写作国家报告书, 渎职罚款等整理成了145个条款 (14) 。
4 立法推进过程中的主要争议事项
4.1 政府部门
4.1.1 青瓦台
李明博总统于2009年6月在济州岛举行的韩—ASEAN特别首脑会议中, 表示各国要通过可持续发展达到共同繁荣, 2009年7月举行的G8扩大会议上, 在承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会议中, 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登记簿 (NAMA Registry) ,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中通过两次演讲, 对国内外阐明了韩国身为早期行动者设立全球化绿色发展研究所 (GGGI) 计划等一连串应对意志, 发挥了带头作用。
4.1.2 绿色发展委员会
总统属下设立了绿色发展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干事由青瓦台的国情企划首席来担任, 企划团长由国情企划首席室秘书官和由各政府部门派遣的高级公务员来共同负责。因此委员会为新政策的制定和相关政府部门政策的推行充当了后盾, 并且在建立绿色增长基本法, 绿色发展5年计划, 国家温室减排目标等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4.1.3 国会
自从国会收到绿色增长基本法草案, 国会气候变化对策特别委员会审议了裴恩熙, 李仁基议员提出的立法案以及政府提出的草案, 为此也听取了各个社会阶层的意见。虽有产业界强烈且持续地发出反对声音, 但最终在议员和政府的立法案间找到了协调点通过了基本法案。值得注意的是之后低碳绿色发展相关理念却在议员间成为了替产业界和环境界辩护的代理战。
4.1.4 政府主管部门
该法律的主要政策主管单位为知识经济部和环境部, 比起政策决定和实施他们更为关注的是谁能成为主管单位。在制定绿色增长基本法、绿色发展5年计划、国家温室气体减少目标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纳了环境部的立场, 且绿色发展委员会也表明了类似的态度, 为此使知识经济部站到了风口浪尖, 矛盾开始深化。
4.1.5 地方自治团体
随着绿色发展委员会的建立, 各地也纷纷自行组织了地方绿色发展委员会并且定期召开由绿色发展委员会委员长主持的地方自治团体成员参与的绿色发展地方协议会。因自治团体一直与环境部进行污染物排放权交易, 因此为了应对运营将来的地域性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自治团体开始关注法律制定相关动态。为了确保碳排放交易所设立在自己的领域, 各地方自治团体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
4.2 民间部门
4.2.1 产业界
因绿色增长基本法明确引进了排碳权交易制, 作为与限制总量的排碳权交易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产业界曾向知识经济部、绿色发展委员会提出了意见书 (2009.2.5) , 2009年3月12日以气候变化对策特别委员会委员为对象进行了研讨会, 阐述了反对立场、发表声明、把意见书递交给国会 (2009.4.9) 等持续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在国会立案审议、决议过程中也表明了强烈反对态度。
但是以部分大型企业 (15) 为中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尽管气候变化对策必然成为产业界的挑战和管制, 但是也将会成为新的市场与机会, 因此企业也主动通过出资参加海外造林项目获得排除权, 并进一步改善自身工程的绿色化、积极促进环保技术开发等来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2.2 市民团体、进步新党
各个市民团体一向对于政府制定的绿色增长基本法以及制定温室气体减少目标等行为进行了批判。绿色联合等市民环境团体在2009年1月28日, 在制定绿色发展基本法听证会上通过记者招待会主张“绿色发展基本法不仅违反了立法预告程序, 自身定位为其他法律的上位法律的行为严重毁损了法治主义原则”, 并指责推进法案过于仓促。市民、社会团体主张“2009年1月15日立法预告, 28日听证会, 29日结束采纳意见, 2月强行实施立法的行为必然导致社会的混乱与矛盾。”
4.2.3 媒体
The Hankyoreh新闻、韩国日报等进步倾向的媒体称“李明博政府虽把绿色和绿色环保挂在嘴边, 却缓和了对于解除绿色地带, 高尔夫场建设等各种开发项目的限制, 从四大河流大运河项目等相关项目上的政府态度表明, 政府实际行为与所述相反。但与此相反地以每”日经济新闻、东亚日报、朝鲜日报等为代表的保守倾向媒体称“绿色发展在全世界是没有明显领头人的新领域, 发展绿色经济并非是选择事项, 而是必须事项的。为了成为21世纪新经济的主流, 必须要赶在前方推进。”同时大力宣传绿色发展村、绿色教育示范学校、绿色城铁、自行车道路建设情况等, 站在政府立场强调正面影响。
5 法律制定之后的各界博弈
5.1 环境部与知识经济部间的竞争
环境部认为排碳权交易是管制业务, 欧盟等国家也由环境部负责, 因此在有关部门会议中主张自己为主管部门。知识经济部以温室气体排放量中的70%以上是由知识经济部下属企业排出为依据主张自己为主管部门, 因此在推进各种政策上冲突依然存在。
5.2 青瓦台与产业界的对立
李明博总统把绿色发展阐明为国家战略, 并且通过制定法律为支援体系打下了基础。在2013年初为了任期内达到可观的效果, 虽然通过环境部和绿色发展委员会积极推进排碳权交易等绿色发展所需的政府政策, 但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钢铁、造船、汽车、半导体等产业却通过媒体明确表明反对立场, 认为李明博政府强行推进的政策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 且通过知识经济部暗暗地支持阶段性推进。因此未来制定、推行绿色发展的各个相关政策有一定难度, 需要进行促使产业界理解的事前对话和调整。
6 结论
现阶段以先进国家为代表的很多国家纷纷制定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法律、法规以及政策, 但缺乏直接影响到绿色发展的经济、产业、技术等领域的关联规定。目前韩国总体能源使用量中有97%依存于海外, 作为世界十大能源消费国, 制定并实行低碳绿色发展的“基本法”, 并且优先适用于其他法律 (能源基本法、气候变化对策法、可持续发展基本法等) , 即修订其他法律时要求符合该法的立法目的以及基本原则, 并且根据不同法令所制定的各种国家政策和行政计划也要与“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相协调。本文认为为了保护独一无二的地球以确保人类共同繁荣, 韩国政府早期采取行动树立“低碳绿色发展”战略是明智且必须的选择, 应当受到肯定和尊重, 联合国等国际社会也高度评价韩国在此领域的领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灿铃等, 著.国际环境法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2]裴广川.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卞钟立.关于气候变化对应政策形成过程的研究.博士论文, 2010.
[4]绿色发展委员会.低碳绿色发展推进方案.总统报告书, 2009.
[5]绿色发展委员会.绿色增长基本法制定推进计划.总统报告书.2009.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篇10
关键词:自主探索,探究方法,基本活动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当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理解走进数学活动时, 不仅需要教师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 更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智慧引领,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主动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不断提升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因此, 数学教师应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探索机会和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实现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
一、“赏”中唤醒, 激活学习需求
生活是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展开数学想象的源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欣赏、观察、分析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 可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期待。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 教师可出示奖杯、北京天坛、飞机、蝴蝶标本、医院的标志等图片, 让学生找找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并说说觉得这些图片给了自己怎样的感觉。由于选用的都是学生熟悉不过的物品,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当教师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物体地形状也是像这样对称的”时, 学生一个个抢着回答。
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创设一些情境,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 进一步感受到我们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做”中感知, 丰富学习体验
学生只有经历了实践的过程, 对知识的感悟才更为深刻。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 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
1. 提出问题。
长方形到底有哪些特征呢?你能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创造一个长方形吗?边做边想, 你用了哪些材料?发现了长方形的哪些特点?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2. 操作实践。
学生用自己的办法创造一个长方形。 (有的用钉子板围;有的折纸得到;有的用小棒围;有的借助本子的格子画;有的剪;有的量) 方法多样。
3. 交流创新。
你是怎样得到一个长方形的?通过做, 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 及时完成板书。
这些首尾相连的4根小棒, 或者4根线, 是4条线段, 是长方形的四条边, 长方形有4个角。长方形的4条边又有什么特点呢?你是怎么发现的?4个角呢?
4. 每个学生画一个长方形。
既然大家找到了长方形的特点, 我们就一起来画个长方形。 (感受从具体到抽象成平面图形的过程)
5. 总结提炼。
看来不论是用什么材料, 采用什么方法, 这些形形色色的长方形都有相同的特征, 你能说一说吗?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 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做、画、围、量、议、说等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对长方形的特征有了清晰地认识, 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当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他们对长方形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感受越来越深刻。在探索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变”中深化, 发展数学思维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中, 我们要依据知识自身的重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改呈现知识为呈现问题, 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拓宽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 (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在数量上的特征) ”一课, 在学生已经清晰认识了“首尾相同, 排成一列的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 两端的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多1”的规律后, 我进行了两个层次的拓展。
拓展一:首尾不同, 排成一列的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数量有什么特征?
拓展二: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围成圈, 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又有什么特征?为此, 我设计了“排队游戏”。
下面我们来玩排队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 男生有4个, 女生有几个?”学生分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 有学生排成了一行, 这时女生就有3人。有的围成圈, 这是学生平时在做游戏时经常用到的队形, 很容易被想到的。这时, 我引导:现在4个男生之间要几个女生呢? (4个)
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 当你们围成圈时, 男、女生人数就相等了, 你有什么好办法告诉大家怎么会这样呢?学生回答, 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 4个男生要对4个女生。 (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
这时我请围成圈的学生现在也排成一行, 我们来看看队伍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 第一个是男生, 最后一个是女生, 首尾不同了, 男、女生的人数是相等的。
通过排队游戏为学生打开了创新思维的窗口。在学生全面了解“首尾相同, 排成一列的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 两端的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多1”的规律以后, 利用“排队”进行了两次拓展, 使学生认识了“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 还可以围成圈, 就是“首尾不同”的情况, 消除了学习“首尾相同, 排成一列的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 两端的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多1”后形成的思维封闭, 引领学生向思维深处发展。
总之, 强调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与发展的过程, 绝不是对学生的探究放任不管, 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 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教学环境, 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获取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活动经验, 只有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 学生的数学素养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治锋.注重数学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体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8) .
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 篇11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激趣促思,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等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在新课的学习中应该学什么,学到什么层次,明确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复习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准备,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学科特点,所以创设的情境应体现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新课开始的前5分钟,要根据课型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师要能够运用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或简单的生活现象或新奇有趣的社会现象等多种手段,简明扼要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为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操作的目标和方向,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与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我在讲高中数学选修1-2“演绎推理”的时候先举一系列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如“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铀是金属,所以铀能导电”,让学生能通过一些生活上的常见例子得到一定的感性认识,初步感知演绎推理的模式,并能抽取出一般性演绎推理的程式,这样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第二阶段:探究研讨,交流总结,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和合作性
对于创设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应简单地直接讲解,而要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和讨论,可以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加以分析,做出判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元认知能力,又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接着由观点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各组可通过辅助手段如上网查资料等证明己方观点;最后各小组间进行讨论、答辩,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此过程是对前面学习效果的升华,同时也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综合能力提供了大好时机。
高中数学必修5中的“等差数列”中有一个等差中项的概念,课本没有例题或总结性的文字说明,只出现一个思考型的习题,但这个结论在做题的时候应用性很强,我也是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这个内容的,先举出“1+2+3+…+100=?”的例子,让学生用常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出,再让他们说出101×50=5050的结果,接着举例子扩展,找出三项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具体求法,引导学生得到等差中项的一般形式。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对学生没有发现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补充,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尽量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则不必再花时间讲解,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探究,对于学生遇到对数学概念、定理等内在联系和区别理解不透的情况,教师要启发学生深入探究。
第三阶段:突出应用,扩展深化,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师生合作讨论归纳出结论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实际问题,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以利于更好的迁移和运用,选题应“小”“精”“活”,形式要多样化,尤其应强调“活”,所选习题能适合学生参与探究,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灵活性,训练时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展开探究,解决不了时再和其他同学讨论,训练时既要注重学生的讨论,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技巧点拨,促进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把所学知识具体化、条理化和系统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题型都教给或让学生都练习,只能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通过知识的迁移和总结解决没有遇到过的题目或题型,故在探究式教学的这一阶段,就要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一些知识点清晰地表达出来,在消化的基础上巩固,并达到灵活运用,我在教授指数函数的性质过程中,对于过定点y=ax(a>0且≠1)过定点(0,1),就要求学生能够知道要经过这个定点的原理:由什么决定,什么量变化不会影响函数特征,这个知识点弄通了,学生遇到形如y=ax-2+2过哪个定点的题目——就算是第一次遇到也能够解答出来。
例谈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 篇12
一、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行为, 并使学习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的动力。它的实质是学习需要, 这种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适时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引起认知冲突,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心理需要, 那么学习过程就会变得十分有效。
这是一位教师教学“可能性”时的一个片断。教师以这样的故事开头:有个奴隶冒犯了国王被处以死刑。按当时该国的法律, 行刑前犯人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法官拿着装有写着“生”、“死”两张纸条的盒子让犯人摸, 摸着“生”就免去死罪获得自由, 摸着“死”便立即执行。同学们, 你们说奴隶的命运会怎么样?学生七嘴八舌:可能生, 也可能死, 因为摸着哪一张纸条的可能性都有。可是国王只想让他死, 于是找人偷偷换掉了写有“生”的纸条, 盒子里的两张纸条上都是“死”字, 你们现在觉得奴隶的命运会如何呢?学生回答:不可能生, 一定死, 无论他摸着哪张字条都必死无疑。教师继续讲故事,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奴隶, 奴隶整整思想了一夜。第二天一切准备就绪, 当法官拿着盒子让奴隶摸时, 奴隶毫不犹豫地走向前去, 伸手摸了一张纸条, 然后快速放进嘴里吞到了肚里。所有人都惊呆了, 不知道他摸到的是哪个字, 法官只好通过盒子里剩下的纸条上的字判断奴隶摸到的字。同学们说说奴隶的命运如何?一定获得了自由。这个故事可谓一波三折, 紧紧吸引着学生。在教师适时引导下, 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率术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而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二、知识的感知
感知是指学生通过对提供的数学材料、数学事实进行最初的区分和认识获得的感性认识。它是获取数学知识的第一步,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一般都必须从感知开始。如, 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 教师让学生每人拿出8根小棒, 并分成两堆。学生动手操作总共有四种分法:1根和7根, 2根和6根, 3根和5根, 4根和4根。教师让学生找出其中比较独特的分法, 显然是4根和4根的分法, 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每堆4根, 这就是除法, 学生初步感知到: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
三、知识的理解
理解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逐步掌握概念的基本特征或规律法则的实际含义, 并达到理性的认识。它既是知识感知的升华, 又是知识保持和应用的基础, 可以说没有理解就没有数学知识的掌握。如, 四则混合运算规定:先乘除后加减, 但是学生不理解。教师可以这样帮助学生理解:要买4个本子和3枝笔, 每个本子2元, 每枝笔3元, 总共多少钱?学生有生活经验, 先算出4个本子8元, 再算出3枝笔9元, 总计17元。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4×2+3×3=8+9=17。
四、知识的保持
在数学学习中, 对数学知识和学习技能, 既要求在长时期记忆中得到保持, 又要求在应用时随时可以提取, 这就要求在记忆时选用有效的策略, 以提高保持的效率。如, 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 (b+c) =a×b+a×c解题时, 学生总是忘记a与c相乘。教师发动学生的智慧:你有什么办法能不忘记a与c相乘呢?一个学生说得好:a代表我、b表示语文课、c表示数学课, 在学校我既要学语文还要学数学。
五、知识的应用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推荐阅读: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06-09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07-07
指导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理过程08-19
旧路路基拓宽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浅析06-11
考试指导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理过程07-30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过程09-10
从基本国策到基本法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立法背景与立法过程评析06-28
过程系统控制05-22
热工过程控制系统07-03
控制系统工作过程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