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成本控制(精选12篇)
过程成本控制 篇1
1、过程控制仪表与控制系统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元组合仪表构成的简单控制系统。图中控制对象代表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环节, 控制对象输出的被控变量 (T P L F等) , 经变送、转换成相应的信号, 送显示、记录、调节与给定单元来的给定值进行比较, 将偏差值进行一定运算后, 发出信号控制执行单元的动作, 将阀门开大或关小, 改变控制量, 直到被控变量与给定值相等。
2、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1 液位控制系统
图中, 检测变送器检测到水位高低, 当水为高度与正常给定水位之间出现偏差时, 调节器就会立刻根据偏差的大小去控制给水阀, 使水位回到给定值上。从而实现水位的自动控制。
2.2 温度控制系统
它由蒸汽加热器、温度变送器、调节器和蒸汽流量阀组成。控制目标是保持出口温度恒定。当进料流量或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引起出口物料的温度变化时, 通过温度仪表测得的变化, 并将其信号送至调节器与给定值进行比较, 调节器根据其偏差信号进行运算后将控制命令送至调节阀, 改变蒸汽量维持出口温度。
2.3 流量控制系统
它由管路、孔板和差压变送器、流量调节器和流量调节阀。控制目标是保持流量恒定。当管道其他部分阻力发生变化或有其他扰动时, 流量将偏离设定值。利用孔板作为检测元件, 把孔板上、下游的差压接至差压变送器, 将流量信号标准信号;该信号送至调节器与给定值进行比较, 流量控制器根据偏差信号进行运算后将控制命令送至控制阀, 改变阀门开度, 就调整了管道中流体的阻力, 从而影响了流量, 使流量维持在设定值。
自控系统由被控对象、检测元件、控制器和调节阀四部分组成。组成方框图如下:
3、控制系统的分类
由于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控制理论的发展, 使得控制系统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但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 即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3.1 开环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又分两种、一种是按设定值进行控制。其操纵变量与设定值保持一定的函数关系, 当设定值变化时, 操纵变量随之变化。另一种是按扰动量进行控制, 即所谓前馈控制, 如图:在蒸汽加热器中, 若负荷为主要干扰, 如果使蒸汽流量与冷流体流量保持一定关系, 当扰动出现时, 操纵变量随之变化。
3.2 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输出 (被控变量) 通过测量、变送环节, 又返回到系统的输入端, 与给定信号比较, 以偏差的形式进入控制器, 对系统起控制作用, 整个系统构成一个封闭的反馈回路, 这种控制系统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系统。
4、结语
通过上面论述表明, 自动化程度的完善就等于生产力的提高, 虽然先期阶段增大了投资费用, 然而在长期正常的运转中可以实现各项能源的节约, 其特点十分显著, 其取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先期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李树伟.有关自动调控的一些看法[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1994, (1) :55-57.
[2]牛学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J].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 2.
过程成本控制 篇2
特殊过程质量 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2014年2月12日
目录 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措施......................................................................................................1 1.1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度............................................................................................1 1.2 完善自检体系,加强质量管理................................................................................1 1.3 完善技术保证措施....................................................................................................1 1.4 建立内部“三检制”和验收把关制度........................................................................2 1.5 建立隐蔽工程“专业联检制”....................................................................................2 1.6 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施工质量等级与结算和分配挂钩....................................2 1.7 搞好质量预防,加强过程控制................................................................................2 1.8 配足设备、及时校验................................................................................................2 1.9 建立例会制度、开展技术、质量培训....................................................................3 1.10 材料质量控制..........................................................................................................3 2 特殊过程控制要点..............................................................................................................3 2.1 灌注桩施工................................................................................................................3 2.1.1 桩位放样..........................................................................................................3 2.1.2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控制要点......................................................................3 2.1.3 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要点..............................................................................4 2.1.4 混凝土灌注......................................................................................................5 2.1.5 施工事故预防、处理措施..............................................................................5 2.2 预应力混凝土............................................................................................................9 2.2.1 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9 2.2.2 混凝土浇筑阶段质量控制............................................................................10 2.2.3 张拉和放张阶段质量控制............................................................................10
I
本工程特殊过程确认为2项,分别为灌注桩施工、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根据两项特殊过程特制定专项质量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如下: 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1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度
工程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对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管理,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与施工的优化配置,项目经理持证上岗,施工前组织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加强现场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1.2 完善自检体系,加强质量管理
1.2.1 自检体系组织
自检体系由施工班组、施工中队队长或中队技术员、质检科三级组成,以项目质检科为自检核心。项目经理部内设独立的质量科和工地试验室,并配置足够的工程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
1.2.2 自检内容
自检体系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工艺要求,细化分解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自检人员监控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随时进行放线测量,材质试验、工序与工艺检查、质量检测等工作,保证质量检查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自检体系要以建设单位质量奖罚管理机制为基础,制定和完善内部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促使和激励职工强化质量意识,内部实行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实行项目挂牌、首件验收、测量复核、质量检查、奖金挂钩、质量否决等制度,明确岗位质量职责,层层落实质量责任。
1.3 完善技术保证措施
在工程开工前,必须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写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要点。常规分部、分项编写标准施工组织设计和要点,特殊分部、分项要特殊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及要点。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以施工组织设计为纲领,以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为指导,以两级技术交底、操作规程和工序交接检查为保证,严格各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对易产生问题或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要加大技术投入和管理力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施工工艺流程。
按要求配置施工机械和试验检测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质量检测水平和各种设备的有效应用。
1.4 建立内部“三检制”和验收把关制度
建立班组自检,施工队中队复检,项目部质检科终检的内部“三检制”。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检测和验收严格按有关程序进行,实行层层管理、分级验收、总工把关制度。
从管理层到作业层建立一支覆盖所有工作面和作业工序、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经验丰富的质检队伍。施工过程中,质检员必须坚持在施工现场主持工序交接、完备检测手续,并沟通班组自检,施工队中队复检和终检上报之间的关系。工序完工后,经过内部“三检制”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验收报告和有关资料,得到批准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1.5 建立隐蔽工程“专业联检制”
对于隐蔽工程,在覆盖前必须遵循严格的质量检查程序,施工中组织各专业的质检工程师对隐蔽工程进行联合检查验收。
1.6 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施工质量等级与结算和分配挂钩
对施工过程中违反技术规范、规程的行为,质检人员有权当场制止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不重视质量、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人,质检人员有权要求行政领导给予严厉处理,并追究其相应的责任。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
1.7 搞好质量预防,加强过程控制
依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施工规范和施工措施,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细则和岗位责任制等,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确保整个施工过程连续、稳定地处于受控状态。组织主要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经常性的进行工序分析、提高工艺水平和工序能力,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严格按照技术图纸、规范及技术措施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做到“六不施工,三不接交”。“六不施工”是:不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资料未经审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联合签证不施工;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或批准的工序不施工。“三不接交”是:无自检记录不接交;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值班技术员验收不接交;施工记录不全不接交。
1.8 配足设备、及时校验
配备足够的符合计量要求、满足质量检查与检测需要的仪器、设备和工器具,并按规定及时进行校验;精度不能满足计量要求,及时更换。
1.9 建立例会制度、开展技术、质量培训
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总结质量管理效果,对质量控制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检查、检验人员和特殊工序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针对人员素质构成和工程特点及时对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进行施工管理和相关技术培训,为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1.10 材料质量控制
进场原材料(包括成品或半成品)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和标书文件要求,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场;使用前重新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特殊过程控制要点
2.1 灌注桩施工
2.1.1 桩位放样
(1)严格执行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93)的规范要求,保证桩位放线误差小于±20mm。
(2)根据场地情况,桩位放样工作最好三次完成,放样用四点拉线交叉点测量定位的方法。护筒埋设前需对开挖桩位进行二次确认,护筒埋设过程中利用拉线交点及时调整桩中心点位,护筒埋设完成后需对护筒中心进行复测。
(3)放样结束后,经现场监理确认方可施工。
2.1.2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控制要点
(1)钻孔桩施工前应探明和清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
(2)为保证桩体不侵入基坑平面,考虑施工误差及桩身变形量,桩位外放10cm。(3)桩位允许偏差为:顺轴线方向±100mm,垂直轴线方向+50mm,每根灌注桩钻孔前应利用提前埋设的护桩复核桩位。围护桩垂直度控制在3‰以内。
(4)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100mm。
(5)钻孔桩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桩制作不少于1组混凝土抗压试件。
(6)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保证桩底沉渣允许厚度不大于100mm。
(7)成孔过程中泥浆比重应能保证不塌孔,清孔后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5。灌后桩顶应高于冠梁底面20~30cm。(考虑破除桩顶不良混凝土长度20~30cm)。
(8)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钻头直径、磨损程度及钻杆垂直度。
(9)围护桩混凝土浇筑采用的导管直径宜为200~250mm,导管使用前应严格清理干净,并进行导管密闭性及通球试验,导管底端距孔底应保持300~500mm。
(10)封底混凝土浇筑后导管埋深应不低于1m,根据估算封底混凝土需要3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持导管埋深2~3m,围护桩混凝土应该具有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确定,粗骨料宜采用粒径不大于40mm的卵石或碎石,混凝土塌落度宜控制在160mm~210mm。
(11)在拔出最后一节长导管时速度要慢,避免孔内上部泥浆压入桩中。钢护筒在灌注结束、砼初凝前拔出,起吊护筒时要保持其垂直性。当桩顶标高很低时砼灌不到地面,砼初凝后回填钻孔。
(12)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整桩浇筑应在封底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以保证钢筋笼不上浮。
(13)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成后48小时内应避免重载车辆从桩附近经过,以保护成桩质量。
(14)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1,不宜大于1.15。(15)现场用于质量控制的测量设备要准备要,测绳、泥浆比重计、塌落度筒灯。(16)现场混凝土试块制作频率和方法由二工区试验室提供。
(17)现场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立刻向主管领导及拌和站报告,及时解决问题。
2.1.3 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要点
(1)钢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长度±50mm。
(2)钢筋笼主筋连接应保证35D连接区段范围内接头率不大于50%,焊接连接时主筋焊接段应做适当弯折。
(3)沿钢筋笼外侧,对应内箍筋位置,等间距布置4根定位耳朵筋,以保证钢筋笼在桩内位置准确,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
(4)HPB235钢筋采用E43型焊条,HRB335钢筋采用E50型焊条。
(5)钢筋笼底部做内收口,收口段长500~800mm,收口角度10°。
(6)外箍筋布置应圆顺,间距应均匀一致;箍筋加密段位置应准确,加密范围应满足设计要求;外箍筋与主筋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允许出现焊点脱开或绑扎松动现象,箍筋接长应符合规范要求。
(7)内箍筋采用焊接连接,内箍筋截面应垂直主筋方向安放,与主筋焊接应可靠,内箍筋封闭焊接应满足单面10D,双面5D的连接要求。
(8)钢筋焊接应饱满,无气孔、夹渣等焊接不良现象,焊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9)钢筋笼焊接成型后应整体性良好,满足吊装要求,吊点部位应加焊吊装L筋,加强吊装点连接强度,确保吊装安全。
(10)成品钢筋笼注意保护,防止生锈、污染、变形,并应编号,以防混用。(11)钢筋笼入孔过程中应吊装牢靠并保持顺直,缓慢吊入,以免触碰桩壁。(12)钢筋笼吊筋宜采用圆钢,长度需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计算,吊筋与钢筋笼主筋应焊接牢固。
2.1.4 混凝土灌注
(1)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先要安放隔水包,并要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深度≥1m。
(2)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宜控制在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最大埋深不得超过6m。
(3)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注意勤上下活动导管,并及时测量管外混凝土面的高度,由此推知埋管深度,作好灌注记录。
(4)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灌注时间按初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灌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
(5)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得偏低。保证超灌高度0.5-1m,应凿除的泛浆高度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灌注过程中也应注意混凝土质量。
(6)确保混凝土塌落度保持在16-20cm之间,不失水、不离析。灌注桩的实际灌注量不得小于理论灌注量,保证混凝土充盈系数不小于1.0。
(7)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采取孔口制作试块,并注意试块的编号、养护,每桩试件组数一般为3组。
2.1.5 施工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2.1.5.1 坍孔
(1)原因分析:A、护筒埋置过浅,周围封填不密导致漏水。B、操作不当,如提升钻头或放置钢筋笼时碰撞孔壁。C、泥浆稠度小起不到护壁作用,D、泥浆水位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小。E、向空内加水时流速过大,直接冲刷孔壁。F、在松软砂层中进尺过快。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坍孔部位不深时,可改用深埋护筒,将护筒周围填土夯实,重新开钻。B、轻度坍孔,可加大泥浆相对密度和提高水位。C、严重坍孔,用粘土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D、提升钻头,下放钢筋笼时保持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E、在松软的砂层钻进时,应控制好进尺速度,并用较好泥浆护壁。2.1.5.2 垂直度超标
(1)原因分析:A、桩架不稳、钻杆导架不垂直,钻机磨耗,部件松动。B、土层软硬不匀,致使钻头受力不均。C、钻孔中遇有较大孤石、探头石。D、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E、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2)预防及处理措施:A、检查、纠正桩架,使之垂直安置稳固,并对导架进行水平与垂直校正和对钻孔设备加以检修。B、偏斜过大时,填入土石(砂或砾石)重新钻进,控制钻速。C、如有探头石,宜用钻机钻透,在逐步进尺钻进。2.1.5.3 卡钻
(1)原因分析:A、孔内出现梅花孔、探石头、缩孔等未及时处理。B、钻头被坍孔落下的石块或误落入孔内的大工具卡住。C、入孔较深的钢护筒倾斜或下端被钻头撞击严重变形。D、钻头尺寸不统一,焊补的钻头过大。E、下钻头太猛,或钢绳过长,使钻头倾斜卡在孔壁上。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对于向下能活动的上卡,可用上下提升法,即上、下提动钻头,并配以将钢丝绳左右拔移、旋转。B、卡钻后不宜强提,只宜轻提,经提不动时,可用小冲击钻锥冲、吸的方法将钻锥周围的钻渣松动后在提出。C、施工中注意保持护筒垂直,防止倾斜;钻头尺寸应统一,下钻应控制钻进速度,不要过猛过快。2.1.5.4 掉钻
(1)原因分析:A、卡钻时强提强拉、操作不当,使钢丝绳或钻杆疲劳断裂。B、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C、马达接线错误,使不应反转的钻机反转,钻杆松脱。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卡钻时应设有保护绳方能适应强提,严防钻头空打。B、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合连接装置。C、掉钻落物时,宜迅速用打捞叉、钩、绳套等工具打捞若落体已被泥沙埋住,则应用冲、吸的方法,先清除泥沙,使打捞工具接触落体后再打捞。
2.1.5.5 扩孔及缩孔
(1)原因分析:A、扩孔时因孔壁坍塌或钻锥摆动过大所致。B、缩孔原因时钻锥磨损过甚,焊补不及时或因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
(2)预防及处理措施:A、注意采取防止坍孔合防止钻锥摆动过大时的措施。B、注意及时焊补钻锥,并在软塑地层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C、已发生缩孔时,宜在该处用钻锥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2.1.5.6 钢筋笼掉落
(1)原因分析:A、操作疏忽。B、吊点受力不够。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教育。B、认真检查各受力点,确保满足受力要求。C、采用打捞勾或潜水员潜入孔内辅助挂勾的方式将钢筋整体捞起,捞起的钢筋笼出现变形,则需重新加工。2.1.5.7 钢筋笼下完后塌孔
(1)原因分析:泥浆密度太小、黏度太小或下钢筋笼的时间太长。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尽量缩短下钢筋笼的时间。B、根据下钢筋笼必须花费的时间、施工规范的要求,合理选择泥浆性能指标。C、用小锤置于钢筋笼内冲击清孔或用空压机清孔法将塌落的余土清除后将钢筋笼整体捞起。D、若塌落的余土无法清除干净使钢筋笼无法整体捞起时则需选择合适的夹具将钢筋笼主筋逐根拔起,再将螺旋筋、加强筋捞出后重新清孔直到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E、若无法将钢筋部分或全部拔出,则需用碎石、片石等材料将钻孔回填后重新成孔。2.1.5.8 导管掉落
(1)原因分析:A、操作疏忽。B、安装导管用的工作平台起不到固定导管的作用。
(2)预防及处理措施:A、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教育。B、安装导管前认真检查导管安装平台的完好性,保证安装导管时能起到临时固定导管的作用。C、如导管口离孔口深度不大,可直接捞起。D、导管口离孔口深度较大,直接捞起有一定难度时,可请潜水员潜入孔内帮助捆绑导管后再老去,要注意安全。E、选用合适的工具将导管套住后捞起。
2.1.5.9 钢筋笼无法入孔
(1)原因分析:孔径偏小、桩位偏斜、钢筋笼焊接成折线或钢筋笼起吊不垂直。(2)预防及处理措施:A、确保桩径、倾斜度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B、钢筋笼焊接时保证顺直并保证起吊垂直。C、若桩径倾斜度不满足要求则需重新修孔。D、若钢筋笼焊接成折线则需纠正后重焊。E、将钢筋笼水下旋转一角度再下,严禁将钢筋笼吊起一定高度后猛冲。2.1.5.10 孔壁坍塌
(1)原因分析:A、泥浆指标不符合要求。B、自停止反浆算起的时间太长。(2)预防及处措施:A、混凝土灌入较少时,可迅速将钢筋笼整体拔起并立即将坍落的岩土合已灌入的混凝土清除干净,重新下钢筋笼,浇灌混凝土。B、混凝土灌入量较多时,因无法将钢筋整体拔起,只能将钢筋笼主筋逐根拔起,随后尽快将坍落的岩土和已灌入的混凝土清除干净,重新下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C、若无法将钢筋逐根拔起,则可用碎石、块石等填充料将桩孔填满后重新成孔。2.1.5.11 堵管
(1)原因分析:A、混凝土质量有问题,如和易性差、较严重的泌水、离析现象。B、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过长,混凝土已初凝。C、混凝土中有大块石、打砖块等杂物未捡除误入导管。D、导管埋深太大。
(2)预防及处理措施:A、长杆冲捣:就是用较长的钢杆、钢筋等物品在导管内上下插捣使混凝土从导管内下落,在允许范围内反复提升导管振冲。B、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导管顶部安装激振装置,不断振动导管。C、堵管部位离导管顶部较近时,可拆卸导管,更换导管。D、尽量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深(一般不宜小于2m)。E、修理导管。
2.1.5.12 导管破裂、导管漏水
(1)原因分析:A、导管使用年限太长,管壁磨损严重,B、混凝土浇筑时间太长或混凝土质量有问题造成堵管后激振,振破导管。C、导管接头处漏放橡胶垫圈或垫圈挤出、损坏、假焊、焊缝漏水。D、导管埋深太小。
(2)预防及处理措施:A、拔出导管并拔出钢筋后重新清孔、浇筑混凝土,钢筋笼无法整体拔起时,则需将主筋逐根拔起后重新清孔、浇筑混凝土。B、拔出导管将混凝土浮浆层清除后,重新下导管并将导管底口埋入混凝土内30C、m左右,按正常水下混凝土浇筑工艺重新浇筑混凝土,用此法重新浇筑混凝土后,需对两次混凝土交界面进行压浆补强,并需征得监理、设计单位的同意。C、钢筋笼或(和)导管无法拔起时,需回填后重新成孔、成桩。2.1.5.13 混凝土串孔
(1)原因分析:相邻已成孔的两桩,在一桩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该桩的薄弱层(如淤泥)挤向另一桩。
(2)预防及处理措施:
A、邻桩还未下钢筋笼可重新清孔。B、邻桩已下钢筋笼的情况,若混凝土挤入量不多将钢筋笼拔起或主筋逐根拔出后重新清孔,若钢筋笼或钢盘无法拔出则需回填后重新成孔。2.1.5.14 钢筋笼上浮
(1)分析原因:A、钢筋笼未固定好。B、钢筋笼性能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造成混凝土面上升时顶托钢筋笼一起上升。
(2)预防及处理措施:A、浇筑混凝土时随时注意钢筋笼是否上浮,一旦发生上浮或在未浇筑混凝土前固定好钢筋笼。B、发生上浮时尽量减少导成孔。管底口的埋深,减少混凝土的顶托力,同时固定钢筋笼。C、若无法阻止钢筋笼上浮,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重新来一次。
2.2 预应力混凝土
2.2.1 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
2.2.1.1 制作与安装阶段质量控制
(1)主要控制项目
A、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B、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电火花损伤预应力筋;受损伤的预应力筋应予以更换。
(2)一般控制项目
A、下料长度为设计长度加固定端锚固长度和张拉端张拉长度;预应力筋应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B、当钢丝束两端采用镦头锚具时,同一束中各根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应大于钢丝长度的1/5000,且不应大于5mm,当成组张拉长度不大于10m的钢丝时,同组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得大于2mm。
C、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预留孔道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 b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孔道中心线; c成孔用管道应密封良好,接头应严密且不得漏浆;
d在孔道的曲线波峰部位应设置排气兼泌水管,可在最低点设置排水孔; e灌浆孔及孔道的孔径应能保证浆液畅通。
D、预应力筋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2.2.2 混凝土浇筑阶段质量控制
2.2.2.1 主要控制项目
(1)复核轴线、标高,经施工方自检后报监理方复核认可。
(2)审查采用材料如:钢纤维、钢材、水泥、外加剂、焊接材料等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检测资料;现场抽样的见证取样,审查相关检验报告。所有使用的原材料均应向监理方报验,报验合格才能使用。
(3)所有工程变更须经业主、设计单位签字认可。
(4)检查梁截面尺寸及钢筋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梁是否按规范要求起拱。
(5)施工前应对建筑物预埋铁件进行检查,钢筋及有关预埋铁件在施工完后,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报监理进行隐蔽检查验收。
(6)检查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冲洗,混凝土配合比及计量工作,禁止向已搅拌的砼内加入生水。
(7)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预应力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A、预应力筋、锚具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B、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开头及灌浆孔、排气兼泌水管等;
C、锚固区局部加强构造。
(8)监理工程师对钢筋、模板、预埋件检查认可后,浇筑混凝土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报送混凝土浇筑申报单,由总监签发混凝土准浇令。
(9)浇灌混凝土时,监理工程师应在现场跟班督促,实行旁站监理,做好旁站记录。
督促施工单位按审查认可的施工方案施工,观察混凝土的拌合质量,督促承包商的实验员做坍落度检测,以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现场见证取样、督促承包单位按规范要求做混凝土试块;
(10)督促施工员指挥混凝土的振捣工作、接缝的处理,防止冷缝的发生。
2.2.3 张拉和放张阶段质量控制
(1)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值强度标准值的75%。
(2)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国标《砼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B、张拉工艺应能保证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均匀一致;
C、后张法施工中,当预应力筋是逐根或逐束张拉时,应保证各阶段不出现对结构不利的应力状态;同时宜考虑后批张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结构构件的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影响,确定张拉力;
D、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篇3
关键词: 隧道成本控制
公路隧道施工管理作为一项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混凝土使用等成本的控制,是实现隧道施工的质量和社会效益的保障之一。因此,要从施工方法到施工的各项内容,进行科学的控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因成本造成的误工现象。
一、隧道超欠挖控制的途径
(一)施工设计要精确测量放样。在进行隧道的施工时候,要按照科学的设计进行完善的施工监督,对开挖控制的距离要尽量的减少超挖的误差。这就需要施工部门配备较高级的测量仪器,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确的策略,加强测绘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等。
(二)及时反馈测量成果,据此做出相应调整。爆破后的隧道断面和施工前设计的放样断面有一定的差距,工区按照前期的设计数据进行预算超挖的距离,多以在实际的断面放样程序上,因此要根据设计的断面的预定值进行施工控制,全部的超欠都要经过测量组给以准确的数据之后,和施工队长、施工人员等商定,做好第一手资料之后,上报给工程技术主管和工区主任,便于及时的决策和管理。
(三)对混凝土每日消耗量的及时反馈。为实现测量数据的校对核准,施工技术部门要加强对喷射、隧道仰拱、隧道填充以及围岩衬砌等地方的混凝土使用量进行准确严格的控制,安排好专门人员检查每天的混凝土使用情况,并及时上报施工区主任或者技术主管。
二、隧道施工进度管理措施
(一)加强开挖工序循环时间和进尺的考核。在提高工程的进度方面,施工区结合前期的施工经验、本工程的实际施工条件,可以制定科学严格的施工人员考核奖惩制度,对隧道施工的各个班组实施现场签到时间规定,加入出现衔接脱链或者耽误施工的现象,由当事人进行签认并负所在的责任。严格考核施工现场人员的循环交班情况。不准早退、离岗现象的出现。隧道施工的全部时间以及施工的进度要合理的计划,提高广大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二)提高隧道施工的交通运输管理。工区要根据施工策划的方案和隧道施工的整体规划情况,在每个大的避车洞的地方预留好两组避车位,并且要把避车洞开挖到适当的高度和宽度等,保证施工车辆的顺利调头,从而更好的解决隧道内施工车辆的错车以及调头问题。隧道的出口地方要在施工区内的每个大的避车洞地方设置醒目的警示和限速标志等,提高运输车辆司机的判断能力。与此同时,要对施工车辆的驾驶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按照先出后进的原则,先经过错车处的工程车辆继续往前行走,需要错车的车辆在错车到处等待错车,并主动的关闭车的前大灯,让对面的车辆先行通过。
(三)增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隧道施工用到的通风机械、空压机械、搅拌机、罐装车、挖掘机等等产生的费用是隧道施工过程,作为工程机械费用的主体部分,要对机械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减少隧道施工的成本。空压机、通风设备的管理是工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工之后要对空压机、通风机械等实行严格的管理考核,可以根据隧道施工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控制空压机和通风设备的开关,落实专人负责制;加强对使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对风水管的安装,不能出现漏风、漏水的现象。为了实现对控制搅拌站的成本控制,工区可以对每周混凝土使用量等进行全面的准确统计,并在每周的陈本研讨会上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电的使用不正常的现象进行原因的分析,并给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减少工区的后期施工不必要的浪费,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施工的成本。隧道施工的装载运输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装载车、罐装车等,工区对挖掘机和装载机的使用要按照每小时的油耗量进行考核,对罐装车的考核也可以按照这一方式进行,与此同时,工区的各种设备机械等,严禁驾驶操作人员私自使用,对违反者进行严肃的处理。工区在处理设备维修问题时候,可以根据下面的程序进行,首先是司机进行保修,在主管检查的基础上,通知修理人员进行修理,修理之后机械主管要及时的验收,最后司机查验维修状况,将设备报修单交至机械管理人员。验收合格之后,机械使用的司机,修理人员以及机械主管员要对维修使用的所有配件进行登记证明,以减少配件的浪费和维修的成本。
(四)管理人员每日巡检。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施工现场的存在问题,工区要成立以工区主任作为组长的考核小组,此小组的成员主要包括:施工技术主管、施工队长、相关部门的主要责任人、班组长等等。考核小组的成员要做到按时到考查地点进行集中,对自己负责的考核内容要进行严格的学习,发现问题后,及时的提出解决意见或处理方法,减少因施工问题造成的损失。
三、按时召开各种相关的成本控制会议
(一)施工周例会的召开。工区要根据施工的进度、施工的状况等进行有组织的生产会议研究,会议有工区的施工技术主管主持,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班组长等管理人员参会讨论,针对前期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中的问题、难题等进行讨论,以更好的促进施工的进行。
(二)施工过程中成本会议的召开。为了能够让工区的管理人员及时的了解施工成本的控制,工区可以安排较为固定的时间召开成本分析主题会议,成本分析会由工区的施工技术主管主持,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班组长等管理人员参会讨论,会议的内容主要是分析前期的超欠挖情况、水电使用情况、施工进度、机械设备的使用、油耗、混凝土使用(下转15页)(上接16页)量以及各种施工材料的消耗情况等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讨论和发布,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节约意识,从而降低施工的成本。
四、结语
公路隧道施工管理作为一项大的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混凝土使用等成本的控制,是实现隧道施工的质量和社会效益的保障之一。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贵在坚持。隧道施工的控制人员要在执行和落实的过程中,逐步的改进和完善各项控制制度,从而实现公路隧道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强.关于公路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04).
[2]王飞.论桥梁施工管理中的质量与安全控制[J].科技资讯,2009,(18).
[3]雷敏铃.浅析公路施工过程计量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篇4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 以项目工程目标成本管理为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制定成本计划, 运用合理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 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监督, 并结合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成本控制方法, 以保证项目的有效实施。同时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必须确保工程质量, 保证施工安全, 进而满足项目进度情况, 最终实现对工程预定成本目标的管理。对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需要结合当前的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具体实际, 近年来,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 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工程材料价格上升, 企业施工成本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成为各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在企业施工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 企业利润无法保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涉及到质量控制, 进度控制, 安全控制, 资源控制, 通过各施工环节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对于施工成本控制利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的企业成本控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成本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确定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必须是系统和动态的, 加强成本管理必须结合质量管理, 技术管理, 资金管理以及安全管理,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 进行同一时间管理, 根据项目施工前的计划, 实现动态跟踪管理, 进而实现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2 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2.1 成本最低化原则
成本管理是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同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各种成本控制的管理手段, 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以促进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成本的建设和使用寿命。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应以保证质量为基本原则, 没有质量保证, 成本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项目成本控制是必要的, 通过各种手段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降低成本来达到预定的目标控制。成本控制是施工过程的协调和指导, 不是被动的成本制约和问责, 通过各种手段控制来实现成本最低, 并根据成本的变化规律, 对成本控制方案的实时调整, 以科学的管理水平, 实现最小成本管理。
2.2 全面管理原则
施工成本分析要注意整个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因素, 合理确定生产成本、质量成本等, 以保证施工成本的不断降低, 进而达到成本最低的目的。与此同时, 施工阶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施工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降低成本, 而忽略了安全问题。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不应以降低安全标准和安全为前提。另外, 施工周期也越来越短, 时间就是金钱, 所以成本控制也应考虑时间因素。具体而言, 工程项目的成本是在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 包括之前的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和竣工修复阶段。施工准备阶段首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 制定合理的采购决策、使用方案。在施工过程中, 合理选择成本控制目标的施工管理方法, 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 科学管理应用降低成本, 确保工程质量, 减少返修成本和维护成本。工程验收阶段, 对工程剩余物资进行合理的工程结算, 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2.3 成本责任原则
在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 为了实现全面成本管理, 必须建立目标责任成本制度。目标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和评价尺度, 积极推行责任成本管理, 同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目标成本细化, 分解成各个阶段, 形成完整的, 全面的责任体系。同时项目成本控制不能单方面, 不仅需要进行项目预算和决算, 在施工过程中, 应在公司的指导下, 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建立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计划, 对施工过程成本实施动态控制, 建立动态控制的观点, 按照实施方案, 及时纠正施工成本偏差。
3 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3.1 加强原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
材料成本约占据项目成本控制过程的比重60%~70%, 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要素。因此, 需要对采购供应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在采购过程中必须评估材料供应价格, 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及时供应, 确保采购过程产生效益。在施工过程中, 严格执行公司质量体系,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减少返工和浪费, 合理堆放材料, 减少处理和存储过程损害, 合理使用材料, 降低材料的租赁费。应认真分析各种材料价格, 根据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 合理确定材料采购时间, 避免增加材料的价格造成的材料成本。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材料价格变动增加材料的成本。另外, 做施工原材料的规划和管理, 根据施工速度和材料价格趋势, 合理考虑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 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 及时采购材料, 积极提高材料的回收率, 缩短材料的租赁期, 实现对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
3.2 合理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
工程机械产生的费用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租金, 二是机械和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为了合理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用, 需要做好机械操作人员技能的准备工作, 防止因操作不当, 加大工程机械的使用率和事故损失。同时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 使机械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保证施工机械正常运行;同时根据大中型设备的使用状况合理设备租用时间, 以尽量减少设备租赁费。另外, 应根据工程施工期的特点, 确定所需的机械, 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设备的租赁期, 尽可能在一个周期内使用相同的机械设备, 做到施工机械科学合理使用, 有效进行成本控制。
3.3 建立全过程成本控制系统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 建立和完善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管理系统, 促进施工各个环节职责分工明确, 加强施工各部门负责具体的成本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成本控制, 明确责任。对各部门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同时在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 结合不同施工阶段, 需要不同类型和不同数量的施工人员, 进而根据施工进度对施工队伍和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安排, 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4 结语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施工企业要想实现更大的发展, 除了需要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还需要加大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力度, 同时企业利润是企业生存的中心, 企业要想获得最大的利润, 就必须做好成本管理, 实现成本控制的合理化。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施工建设的全过程。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必须建立成本控制的概念, 不断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 提高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 实现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管理, 进而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企业健康合理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进行分析, 从具体实际提出了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措施, 对于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措施分析
参考文献
[1]孔德生.谈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 2013 (23) :211-212.
[2]牛丽.浅析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08) .
[3]刘亚静.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J].经营管理者, 2011 (05) .
[4]任保国.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 2011.
[5]刘作彤.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D].北京邮电大学, 2009.
[6]郭金富, 李成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科技信息, 2010 (05) :655.
过程成本控制 篇5
专业论文
路桥施工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实证研究
路桥施工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实证研究
摘 要:以某路桥公司A项目为依托工程,以成本控制为论文主线,从事前、事中、事后对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进行分析,并对A路桥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179-02
近几年来,不少路桥施工企业没有重视企业项目成本控制问题,或者说不懂得怎样进行项目成本管理,或者是想控制项目成本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措施。据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大部分项目仍然是处于项目拖期、成本超支的状况,从而严重影响到项目的效益的发挥和企业的发展。
一、工程概况
某路桥公司承包的A项目工程为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范围为K0+000-K1+100段,即A项目改造工程1标段,该道路全长1.1公里,工程包括某路上跨桥,某路下穿通道、桥梁工程,道路,排水,绿化/交通等工程。某跨线桥结构分为五段,分别为20.78码(调头车道桥)+19.09米(柱板墙)+8.75码(人行通道桥)+51米(某路跨线桥)+8米(人行通道桥)。其中咬合柱380根,桥位驻82根,方柱82根。本工程合同造价为1.7896亿元(暂定金为1 320万元)。
二、A路桥施工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1.A路桥施工项目成本概况。(1)产值完成情况。A项目为某路桥公司承包的一项综合性的路桥项目,项目的合同工期为六个月,总造价为1.79亿元。截至2011年12月25日,项目己经完成施工,累计完成产值约17 941万元。(2)成本管理情况。A项目作为公司项目全面成本管理的试点项目也具有重要意义。公司以多年来施工完成的类似项目的财务数据和材料消耗账目归纳总结制定的企业施工定额为依据,结合中标价,详细比对施工图纸进行成本预算,为项目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定成本计划。A项目从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中充分加强成本管理理念,对于过程中出现的成本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调整,最终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A项目于2013年1月1日建成通车。经过核算审计部统计,该项目的总成本为17 181万元,占工程总造价的95.98%,实现了公司的制定的成本目标。
2.A路桥施工项目事前成本控制。(1)项目投标。A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桥梁设施、人行天桥、道路施工、排水管道、防洪菜站、交通设施、道路绿化、路灯照明以及供电设施的土建部分等,整个改建工程造价约为5.4亿元。省路桥公司中标A项目改造工程1标段,该工程合同造价1.7896亿元;中铁某局中标A项目改造工程2标段,该工程合同总造价2.0287亿元。公司在投标前,不仅针对招标文件做出合理的预算,同时大量地收集关于对手的历史信息和背景资料,对参与投标的企业充分地了解,并分析竞争对手可能做出的决策策略,做出最优报价决策,该项目的控制价在28 237万元,其中有五个企业参与竞标,最终我方以17 896万中标。(2)成本预算。A项目成本由直接费(人、材、机械费)、间接费、管理费,基于公司投标竞争性成本及公司目标成本为基础,项目部分解各个单位工程,分部分项成本分析,进行实施性成本分析,编制实施性成本计划。针对A项目性质,优化施工方案和合理进行机械配置生产要素,制定一系节约成本和挖潜措施,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满足公司成本目标。项目成立成本核算小组,由组长组织相关部门共同执行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确定成本目标。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项目、每期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结合项目营收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项目成本的依据,以使项目经理部门人员及组织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目标进度成本,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有效控制成本。
3.A路桥施工项目事中成本控制。(1)人工费控制。A项目在施工中,项目人员工资是根据公司下发的项目员工定岗文件及项目工资发放标准,由项目部统一考核,项目经理确定的方法来进行发放。工资总额的发放作为成本核算中的管理费。(2)材料费用控制。公司实行招标统一采购的材料,材料部门按照分部分项用料计划,经分项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程师或领导核准后上报公司,收料时材料部门严格做好验收工作,认真核对数量、型号规格,然后由使用队伍按承包合同的约定限额领用。项目部自购材料严格实行“计划采购一合理价格一严格验收一限额领用”程序办理,严禁盲目采购,随意领用摊销。(3)机械使用费控制。机械使用费包括可变性机械使用费用和固定性机械使用费用两个部分的内容。物资设备部加强对租用设备的严格管理,按公司要求确定租用价格。为分包队服务的设备严格遵照“谁使用谁付款”的原则。机械采用自有机械优先使用,那些不常用的机械设备可采用租赁方式使用,以减少有关资金的占用,大型施工机械同样采用社会招标的方式。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保证机械的正常满负荷运转,降低和节约机械使用费。(4)分包费控制。对分包费用的控制主要是做好分工工程询价、合同订立、工程验收、竣工结算等环节。每个月需要对分包工程的完成情况先由施工队提出验工计价申请,然后再根据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的详细意见作出是否验工计价的决定。(5)间接费控制。间接费用是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由于该项费用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应实行定额管理的办法。其中差旅费和招待费参照公司的《财务管理办法》执行,食堂开支中项目补贴部分由公司统一核定补贴标准。
4.A路桥施工项目事后成本控制。具体来说,人工方面的实际成本为8 510万元,与计划成本相比,成本超支额510万元;材料方面的实际成本7 171万元,约占工程总造价的40.06%。其中,钢材节约208万元,砼节约11万元,沥青超支14万元,碎石超支14万元,水泥节约38万元,砂砾超支6万元,外运土节约17万元,共计节约303万元。机械使用方面的实际成本共计521万元;管理费和其他费用总共为979万元。人工费超支510万元;材料费节约303万元;机械使用费节约312万元;管理费节约85万元;其他费用节约36万元。
经分析,人工费超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实际施工数量与中标时的工程数量有差别;二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导致人工工资有所上升。造成材料费的节约原因可能是,加强了备料的管理,建立了比较健全材料的采购、保管、消耗等制度;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在拌料时在水泥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施工过程中,使用了部分开凿挖出的土;但沥青、砂石、砂砾没有做好露天存放工作,从而导致部分材料的损失。机械费节约的原因可能有,一是计划成本较高;二是机械使用数量的减少。
三、A路桥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效果分析
1.经济效益。2011年年底A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并于2012年3月份完成验收。从2011年7月份到2012年3月份,A项目总目标成本是17 407元,实际总成本是17 181万元,实现了总成本目标,并节约了 226万元。个别成本目标与原目标偏离,是由于中标时预算工程量比实际发生的施工工程量偏高一些和物价上涨等原因造成人工费有所超支。但这并没有实质性影响到A项目的经营效益。最后的A项目总收入为17 941万元比中标价17 900万元多出41万元。
A项目利润=A项目总收入-A项目总成本-上缴税款= 941-17 181-312=448(万元)
A项目最终获得的利润为448万元,实现了安徽省路桥公司在该项目上的盈利。
2.社会效益。目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大多数人停留在粗放式管理的层面上,而A项目在成本管理控制中取得成效,说明了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施工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需要,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已经成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大趋势。同时,人、财、物等成本的节约,不仅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浪费现象的发生,降低了公路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呼应了当今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耗的需求。
四、加强路桥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建议
1.加强项目事前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时最重要的两点是:第一,项目成本管理中材料费、人工费等都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材料部应该仔细调查搜集项目周边各类地材、人工费等市场行情,确保成本预算的可行性及合理性;第二,每个项目因为其地理位置、规模、结构等各有不同,所以在制定责任成本的过程不能只注重表面,要将所有可能的主、客观因素都考虑到,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预算目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注重质量、工期、安全等因素对成本管理的影响。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贯彻和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应该根据施工合同要求,将安全经费部分投入到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加强一线工人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项目施工工期不断地受到内外部因素影响,所以项目部应该正确地处理好工期与成本的影响,不能盲目地抢工期,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3.完善内控制度,加强执行力度。内控制度是一个施工企业项目日常管理的标准,同时材料的采购领用制度、办公用品的采购及领用制度、招待费的申请制度及零星用工制度制定也是影响非生产性成本的重要因素。如材料采购,应该由材料部填写采购单,由项目总工及项目经理签字确认后,再由材料部进行市场调查,调查至少不少于3家供货商,并记录材料综合信息,最终由项目领导批准后方可购买。
五、结束语
通过在A项目成本管理中进行摸索和实践,归纳总结出公路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点在于:事前项目投标、成本预算;事中费用管理;事后成本汇总及成本分析。这对类似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继德.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 林维毓.优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8):35.[责任编辑 安世友]
收稿日期:2013-07-19
作者简介:曹波(1981-),女,湖南邵阳人,会计师,从事成本控制研究。
试论统计过程控制 篇6
关键词: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控制;措施;SPC
一、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一)定义。统计过程控制坚持预防原则,结合统计技术,对于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监察,从而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可接受、稳定的水平,保障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与规范的一种技术。
(二)特点。①统计过程控制注重的是全员参与,不局限于质管人员;②注重应用统计方法确保预防原则的实现;③统计过程控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个别生产工序中控制问题,注重的是全过程、全体系来解决问题。
三、SPC用于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调查研究发现,复合二层工序出现问题是因为撕口移到顶部,用菱形撕口,采取对应措施后,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除此之外,本文对SPC应用于产品控制方面提供建议:
(1)SPC的实施应用必须要持续加强系统自动化程度,以取代传统SPC中手工抄录数据、人工计算等方法;(2)SPC实施要突显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也即是三全一多:全企业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员性质量管理以及多方法质量管理;(3)SPC实施要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系统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统计过程控制是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的一种,把统计过程控制应用到塑料袋包装的生产过程中来,一是可以让质量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系统和科学;二是为生产过程进行工艺调整及控制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勉.正确应用统计过程控制生产无缺陷产品[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8(03).
建筑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刍议 篇7
一、切实树立以利润为基准的全过程成本管理理念
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最直接也是最可信的标准就是利润, 房地产开发也不例外。如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增强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是我们在商业活动中永恒追求的核心。房地产企业控制成本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 就成本管理而言, 利润可以成为通用的管理基准。因此以可实现利润为基准就成为必然选择。
成本管理的理念应贯穿房地产开发全过程, 通过此方法使成本与收入、利润、品牌存在着联动的影响关系, 使成本也成为战略组成部分。现阶段低成本、低价格、高利润、较大的市场份额的战略定位或面向高端局部客户群的市场选择, 必须采用整体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使成本要素内部以及成本与时间和质量之间也有一定的代偿性, 表现为发生互为消长的变化。复杂的关系使成本控制无法单独着眼于建设成本的本身, 而应建立全局的理念。
二、实行目标成本分解, 加强成本的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 又叫前馈控制, 是主管人员运用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 包括上一个控制循环中所产生的经验教训, 反复认真地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 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行比较, 从而在必要时调整计划和控制影响因素, 以确保目标的实现。搞好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第一步, 预测既是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 又是计划工作的结果;预测是使管理具有预见性的一种手段;预测有助于促使各级主管人员向前看, 即为将来做准备;预测有助于发现问题, 从而集中力量加以解决;预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组织活动的成败。因此, 要根据工程项目的预算总额和计划利润指标, 按成本控制计划的指标要求, 制定出先进、合理、切实可行的各种施工工序, 在生产过程中所要支付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工费等消耗定额和可变性费用支出的标准。把可实现的目标成本按各部门分解成指标下达。各部门按照成本指标展开具体工作。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标的第二次分解, 将分指标再分解到每个具体分项工程。即:预算部负责控制总成本预算;采购部负责材料及设备成本控制, 设计部负责设计费用的成本控制, 营销部负责营销成本控制;人人都有控制指标, 每个指标都有人员监控, 形成一个“横到边, 纵到底”的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层层控制、层层考核的有机整体。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 70%的成本是由事前的成本控制所决定的。这就要求在设计阶段将大部分的设计标准、建造要求落实到位。设计标准又是由营销的产品定位所决定。高、中、低档楼盘的定位直接落实在具体的设计标准、材料选择上。成熟的房地产企业会针对不同档次的项目确定不同的设计标准。例如对于入户门一项, 高档小区会采用子母门, 进口产品, 价位在万元以上;中档小区则采用单扇门, 国产钢制防盗门或钢木防盗门, 价位在2000-5000元之间, 低档小区可采用普通的钢制防盗门, 价位在900-2000以内。
三、加强目标成本的事中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科学管理方法, 对生产经营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对材料供应过程的控制。在保证施工生产正常的前提下, 加强物资采购、材料保管、材料领用的控制。控制的方法:一是按“ABC管理法”进行物资管理;二是按“三比采购”的原则进行材料采购, 努力做到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三是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加强材料发放的控制。
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加强工程用工控制, 节约人工费用开支, 严肃用工制度, 对施工期间所用工程局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统一调配, 对工程施工临时需用杂工, 项目部落实到具体用工单位, 作为承包责任的一项主要内容, 予以奖罚;加强能源管理, 降低能源消耗, 加强投入新型节能施工设备的管理, 如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 提高材料利用率, 降低施工成本。
努力提高工程结算产值, 降低单项工程的可变成本, 分析变动成本的控制情况与目标成本的差距, 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加强目标成本管理的事后控制
目标成本管理经过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 还要进行事后控制。在目标成本管理的事后控制中, 我们着重抓了目标成本的信息反馈和分析工作, 找出问题, 及时地制订改进措施, 使目标成本管理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同时进行目标成本考核, 奖罚, 从而严肃目标成本管理工作。
另外, 后期的成本管理要检查项目结算数据的准确性, 做一仔细的检查, 确定无误后, 然后找出并修订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漏洞, 注意在下一阶段或新项目开始时对该环节中的重点防范, 作一个结算指标库, 给后来的项目作参考。
五、结语
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 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科学。同时,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各个阶段对成本的节约度是不同的, 从整体上来看, 前期的决策和规划设计阶段对项目成本节约的作用是巨大的, 应该重点加强管理。而施工阶段虽然进行成本节约也要加强管理, 反之可能造成浪费和成本增加。总之,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 只有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才能增加开发商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开发商的利润空间。
摘要:房地产企业控制成本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因此,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我们必须时刻关注项目的全过程成本情况, 对一切可能影响项目的成本做到过程中监控和管理。
关键词:建筑,全过程,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
[2]赵艳玲、张仕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4 (10) 。
[3]杨东:《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建筑经济》, 2006 (8) 。
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篇8
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自身管理水平、管理特点和各单位所确定的项目施工责任成本范围,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活动,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计划、控制、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使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
1 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过程
1.1 事前成本计划预控
1)优化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顺序确定、施工段划分、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技术组织措施的设计。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工程量大小、工期长短、物资供应条件、场地四周环境等因素,拟订可行方案,遵循切合需要、实际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优选后再决策。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合理安排工期,充分有效地利用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和资金的占用。施工方案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益、施工质量、施工工期和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材料采购和结构选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选择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使用寿命、耐火抗震性能,而且对施工费用、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建筑材料一般占直接费的70%,降低材料费用,不仅可以降低直接费,而且也会导致间接费的降低。采用各种先进的结构形式和轻质高强度建筑材料,能减轻建筑物自重,简化基础工程,减少建筑材料和构配件的费用及运费,并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建设工期,经济效果十分明显。
3)做好项目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备活动,是通过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项目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成本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和施工人员无论工程进行到何种程度,都能事先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1.2 事中成本过程控制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施工生产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各项费用开支,采用一定措施进行监督、调节和控制,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偏差,保证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预定目标之内。为了搞好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在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员成本控制原则。项目施工成本涉及构成项目施工成本的所有要素及项目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因此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充分调动每个部门、每个职工控制成本和关心成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全员控制成本。
2)全过程成本控制原则。施工项目在确定之后,要经历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回访保修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人力、物力的消耗及费用的支出,项目施工成本支出的发生和形成自然也贯穿在从施工准备到竣工交付直至保修期满的全过程。所以,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使项目施工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目标控制原则。实施目标管理,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在给予责任的同时,赋予相同的权利和相应的利益,从而保证成本控制真正有效。
4)适时原则。成本发生过程控制的时段应越短越好,即做到边干边算,适时控制。在一道工序执行过程中和完成后,岗位应进行自我成本核算。某一工序的施工方案初步确定后,必须算一算成本的节超,进行优化。
5)节约控制原则。节约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核心,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实践证明,搞好变更签证索赔、深化经营管理工作是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3 事后成本分析纠偏
在项目成本运行过程中,对各项成本进行动态跟踪核算,全面检查与考核成本变动的情况,将目标成本与项目的实际成本进行对比,系统研究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偏。
2 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控制是在成本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对成本进行的监督检查,按照既定的计划和标准,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成本。
2.1 以目标成本控制成本支出
1)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首先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降低工日消耗;其次在企业与业主的合同签订后,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范围确定劳务队伍。一般情况下,应按定额工日单价或平方米包干方式一次包死,尽量不留活口,以便管理。第三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合同核定劳务分包费用,严格控制支出,每月预结一次,发现超支现象应及时分析原因。同时,要加强预控管理,防止合同外用工现象的发生。
2)材料费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70%,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材料消耗量的控制和材料进场价格控制两方面的工作。首先编制的材料需用量计划要适时、完整、准确。材料品种要齐全,不能丢三落四,避免临时采购造成损失。材料需用量要计算准确,不能粗估冒算。第二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第三工序施工质量控制。工程施工前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往往影响后道工序的材料消耗量。如:土石方的超挖,必定增加支护或回填的工程量;模板的偏差和变形必定增加混凝土的用量。因此必须分清成本责任,对每道工序受控,一次合格,避免返修而增加材料消耗。第四依据工程招标时的报价和市场信息,材料进场价尽量控制在工程招标时的报价以内。由于市场价格是动态的,企业的材料管理部门应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收集材料价格信息,定期发布当期材料最高限价和材料价格趋势,控制项目材料采购和提供采购参考信息。
3)机械使用费控制。首先要尽量选用施工单位的现有机械,减少施工的投资额,提高现有机械的利用率,降低成本。第二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第三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4)现场经费和其他直接费控制。现场经费和其他直接费内容多,人为因素多,不易控制,超支现象较为严重。控制的方法是根据现场经费的收入,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不易控制的项目(如交通差旅费)可实行包干制,对一些不宜包干的项目(如业务招待费)可通过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来进行控制。
2.2 工期—成本同步分析法
因为成本是伴随着施工的进行而发生的,施工到什么阶段应该有什么样的费用。因此,成本控制与施工计划管理、成本与进度之间有着必然的同步关系。如果成本与进度不对应,必然会出现虚盈或虚亏的不正常现象。施工成本的实际开支与计划不相符,往往是由两个因素引起的:1)在某道工序上的成本开支超出计划;2)某道工序的施工进度与计划不符。因此,要想找出成本变化的真正原因,实施良好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必须与进度计划的适时更新相结合。
2.3 价值工程方法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研究工程设计的技术合理性,探索有无改进的可能性,在提高功能的条件下,降低成本。在项目的施工阶段,通过价值工程活动,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
总之,成本的发生和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决定了成本的控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成本控制既是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成本管理的难点。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要求和特点,应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实践上全面展开,扎实有效地把握好每个环节,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预定目标之内,达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海芳,周红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7, 33(7):281-282.
[2]梁德文.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J].管理之道,2004 (3):66.
[3]方筱栋.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7(6):263-266.
[4]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第4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5]徐帅娇,徐浩梅.试论工程造价与工程项目的实施[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6(5):33-34.
过程成本控制 篇9
关键词:成本管理,全过程,成本控制
我国加入WTO后,全球化经济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企业经营无国界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好多企业都面临着市场更加激烈竞争的挑战。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和深化改革,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应对入世后激烈竞争的挑战。而降低产品成本,就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意识,从市场出发,增强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成本效益观念。加强成本管理,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1 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又叫前馈控制,是主管人员运用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包括上一个控制循环中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反复认真地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行比较,从而在必要时调整计划和控制影响因素,以确保目标的实现。搞好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第一步,预测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测既是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又是计划工作的结果;2)预测是使管理具有预见性的一种手段;3)预测有助于促使各级主管人员向前看,即为将来做准备;4)预测有助于发现问题,从而集中力量加以解决;预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活动的成败。因此,对外,要预测市场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量,了解市场资源供应条件、供应渠道及运输方式,了解企业原材料和本企业产品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对内,要了解产品产量计划指标以及各项经济指标,以便作出成本决策。
2 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又叫现场控制,控制工作的重点是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是控制工作的基础,是成本控制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强事中控制。
2.1 物料采购成本控制
加强物料购进管理是抓好降本增效的第一道环节。产品要在市场上保持占有率,就必须有质量、价格、服务三要素作后盾,而这三要素中的质量、价格,实际上从原材料购进时就已经定型了,只有先进的设备,质优价廉的原材料,才能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降低采购成本的主要措施是:1)制定合理的储备定额。物资的储备定额,就是指在一定的管理条件下,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所必要的、经济合理的物资储备数量标准。原材料储备一定要合理,不同的材料要有不同的标准,特别是大宗原材料和燃料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制定不同的合理库存,以减少资金的浪费。笔者认为,对库存管理可以采用ABC分类法,就是把品种繁多的物资按其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大小、资金占用等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做到抓住重点、照顾一般。物资部门按厂部下达的消耗定额和库存计划指标,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和限额,实际采购量和进价必须控制在限额之内。2)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采用现款采购,尽量避免赊账购进物资。因为通过赊账得来的物资,一般比在市场上用现款采购的价格高30%左右,这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特别是以货物抵账,供应商以低价出售货物,以便更快地换取现金,使企业销售难以实现,大大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3)在采购过程中,要实施“货比三家、招标采购、按质论价”的物资采购原则,以做到质优价廉,并尽可能做到就近采购,以减少原材料的运输费用。同时,尽可能做到定点采购,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交货期。4)要重视供应合同的签订。与供应商(特别是外商)签订供货合同必须填清货物的名称、材质、规格、型号、质量技术标准及要求、数量、价格、供货日期、运输方式和违约责任等,并加盖合同专用章,以防止无效合同的出现。5)落实采购成本执行情况,加强计量和质量管理。物资供应部门对厂部下达的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做到资金到库、成本到人;定期检查考核,并与经济责任挂钩;加大进厂物资的质量验收和计量力度,防止质次价高,缺斤短两的货物进厂,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2 生产过程控制
实施生产过程控制,主要是降低原材料及动力消耗的成本。这部分成本在工业产品成本中占70%左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其主要措施是:1)改进产品设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改进产品结构,降低材料消耗;2)改进工艺,利用科学技术研制并使用新材料和代用料,力争做到低投入、高产出;3)注重边角余料的回收利用,实行科学配料、集中下料、合理套裁和修旧利废,使原材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4)做好原燃料的供应储备工作;5)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损失,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严格的检验制度。
3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又叫反馈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情况,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并具体实施,以防止问题的再度发生。
事后控制就是要建立正常的分析制度。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利用实际核算资料与计划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将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同历史最好水平、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比,找出实际成本脱离计划的原因,从中找出实际消耗和费用开支与计划指标的差距、与同行业之间的差距;充分揭示企业当前成本所处的位置和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并抓住降低成本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
综上分析可知,成本管理在企业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应将降低产品成本作为挖潜增效目标的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努力降低产品成本,以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孙永波.生产与动作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汪锦晖.成本控制[M].北京:中国企业联合会,2006.
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篇10
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是指覆盖建设工程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它包括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包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阶段的竣工结算与决算等。目的在于把投资的费用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以内, 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 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 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 更好地取得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分析成本控制的各阶段
1. 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 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的前提, 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此阶段的项目各项技术经济决策, 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 有着决定影响, 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 要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估算, 此估算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投资估算要保证必要的准确性, 如果误差太大必将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 准确、全面的估算建设项目的投资, 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乃至整个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任务。
投资决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要科学地选择投资方案, 准确地做好投资估算工作。为了使估算投资不留缺口, 不仅要准确的计算出静态投资, 而且还应充分考虑动态投资及铺底流动资金, 全面准确地反映建设项目投资。
2. 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实施的过程, 是工程建设的灵魂, 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拟建项目经过决策以后, 设计就成为工程投资的关键。一般的工业项目设计可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基本点阶段进行, 成为“两阶段设计“;民用项目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应编制设计总概算。施工图设计是通过图纸把设计者的意图和全部设计结果表现出来, 作为施工的依据。
专家研究指出:设计虽然只占工程全部费用不足百分之一, 但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 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显然, 设计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对于重施工、轻设计的错误观念必须纠正。
3. 招投标阶段
建设工程招投标是指招标人在发包建设项目之前, 依据法定程序, 以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 鼓励潜在的投标人依据招标文件参与竞争, 通过评定以便从中择优选定中标人的一种经济活动, 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竞争行为。建设工程投标是以工程设计或施工, 或以工程所需的投资、设备、建筑材料等为对象, 在招标人和若干个投标人之间进行的, 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是一种最普遍、最常见的择优方式。招标人通过招标活动来选择条件优越者, 使其力争用最优的技术、最佳的质量、最合理的价格和周期完成工程项目任务。投标人也通过这种方法选择项目和招标人, 以使自己获得丰厚的利润。
招投标是一种经济活动, 更是一个法律行为。既要求招标人员对招标流程、技巧精通, 还要求了解现行定额、法律、金融、经济等知识, 才能确保公正、公平和招标成果的质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招投标法律法规也越发的完整与健全。《招标投标法》的诞生、招标代理机构的兴起, 是完善招标制的重大举措之一。它的出现在建设工程承发包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程招投标事业的发展。
4. 施工阶段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 即施工阶段, 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 是建设项目价值实现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施工过程中, 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 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 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 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 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 进而采取多种措施, 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
由于施工阶段的投资强度远远大于其他阶段, 因此, 严格控制以下环节必不可少。首先, 要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 按照最优方案施工可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 实现工程项目投入少产出大、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其次, 有效控制人工费, 人工费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5%左右, 并随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因此, 要做到合理用工, 在有效工日完成最大效益。再次, 材料费的管理和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工程处成本的60%以上, 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 材料控制包括材料采购、材料价格和材料用量控制三个环节。第四、合理控制机械费。机械费占工程成本5%-8%, 要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合理调度, 力求提高机械利用率。第五、制定合理工期。合理安排工期, 注意处理好工期与质量、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 组织连续、均衡有序的施工。
5. 竣工阶段
竣工决算是以实物数量和货币指标为计量单位, 综合反映竣工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设费用、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 是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竣工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考核分析投资效果,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依据, 是反映建设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目前我国重点及大、中型工程的预决算都由审计部门进行审计, 严把审核关, 这对控制造价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过程成本控制 篇11
关键词:房建工程 造价 全过程 成本控制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逐渐兴起。现今,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出现情势危急的“钓鱼”、“三超”情况,房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的成本控制水平与这些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房建工程的资金投入有着一次性投资、投资时间长、投资金额大等基本特征,因此就要求建筑行业在项目进行中构建全方位、全阶段的管理制度对项目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2. 房建工程全过程造价成本控制的范围
2.1房建工程投资目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长时间以来,房建工程造价阶段的成本控制出现很多的问题,要想将这些问题全面解决,那么则要求成本控制相关部门对房建工程的项目设计、施工以及工程竣工等方面的预算及结算工作做好成本控制的工作,在项目过程中要进行多环节、多方面的努力,而将投资工程预算的准确性有效的提高,是房建工程造价主要领导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确定房建工程的投资目标阶段,在工程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中房建工程的法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房建工程的主要负责人要对工程项目深入的调查以及研究,在房建工程确定投资目标阶段做出造价成本控制的实际目标,并且项目造价主要负责人根据此目标制定相对合理的投资预算[1]。
2.2房建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的成本控制
在房建工程的设计过程,工程单位应该制定工程设计的相关规定以及要求,设计部门要按照合同的内容以及要求将设计预算严格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设计过程的成本控制属于连接整个工程的重点,在设计过程的每个阶段的预算、概算以及估计都有着相互补充以及制约的作用。在房建工程的设计阶段,建筑单位要适当的了解设计过程,对于房建工程的设计内容以及设计图纸及时的给予评价,及时对比投资计划以及设计的投资项目,倘若房建工程的投资设计高于投资计划时,要立刻监督设计部门对房建工程进行修改,确保投资设计在投资计划的范围内[2]。另外,合理的对比房屋工程设计的可行性,使在项目投资上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
2.3房建工程施工過程造价的成本控制
房建工程实行是指规划项目、设计项目变成项目施工的整体过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师首先要仔细的审核设计的施工组织,通过对比项目可行性的方式对设计的施工组织实行整体评价,将投资计划的额度当成项目成本控制的实际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将具体的投资金额与投资计划进行分析,并且了解导致偏差的因素,重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合理而造成费用增加。倘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要变更工程计划,那么则要细致的检查工程各个项目的金额、数量以及单价在变更中出现的变化现象,全面达到在工程前严格把关,及时监控,保证能够有效的实现投资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通常在项目的施工中会发生工程索赔的情况,一般工程承包单位都是找到一些过失,期望能够取得相应赔偿的同时并获得工期以及利润的赔偿,因此,就要求项目造价师在施工前要熟悉合同内的各项条款,精通房建工程项目的技术的相关标准,全面体现“仲裁员”的作用,确保项目双方的利益能够有效保证[3]。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进行造价成本控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要确保计量工程的准确性,将付款账单仔细审核,根据具体内容对工程款项进行结算。(2)熟悉工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将工程变更严格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倘若工程设计出现不合理的情况要及时进行修改。(3)认真审核房建工程的具体清单、合同标价以及材料单价。(4)认真分析设计的施工结构,根据房建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计划,有效的进行房建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
2.4房建工程竣工审计核算过程造价的成本控制
在房建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中竣工审计核算属于重要的部分,通过竣工审计核算不仅能够将房建工程的具体施工成本真实进行反应,还将承包方管理项目造价的实际情况真实的进行反应,全面的进行竣工审计核算首先要将竣工审计核算的内容进行整理以及收集,主要有变更设计内容、签证资料以及项目竣工图等,同时还要确保收集所有材料的真实准确性。倘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变更情况,那么设计变更文件需有设计原部门以及房建工程相关设计工作者的证明,其中工程竣工审计核算必须重视以下两个方面:(1)审核项目的工程量。在工程的竣工审计核算中工程量的审核属于最基本的,其能够对房建工程的费用结算的准备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与项目造价的水平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在竣工审计核算时首先要证实工程竣工相关材料以及竣工图纸的正确性,从竣工的所有资料中找到是否存在因为计算失误而导致实际施工和项目施工、图纸出现互不相符的情况,尤其是一些职业道德素质较低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结算时故意进行重复计算以及增加工程施工量等现象[4]。(2)审核工程材料的单价差以及实际用量。通常情况下,房建工程的施工材料所使用的金额在整个房建工程的使用金额中占75%以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工程施工材料的单价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建筑行业在控制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施工材料进行审查,不但能够改变房建工程施工材料偏高的情况还能将房建项目的造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促进项目投资的成果有效的提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单位要做好房建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不仅要将原先重视控制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变成房屋工程造价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还要根据房建工程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控制手段以及造价管理进行工程的成本控制,推动建筑行业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建江,郭淑青.浅谈如何有效进行工程造价管理[J].新疆有色金属,2009,18(4):199-200.
[2]贺德斌,彭再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J].广东科技,2009,12(14):172-173.
[3]陈跃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过程成本控制[J].建筑,2011,22(8):72-73.
企业物流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篇12
一、企业物流过程中成本的控制方法
(一) 物流过程中成本的会计控制方法
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 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数据来控制物流过程中的成本, 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过程中的成本会计控制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过程中的成本。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 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过程中的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时, 首先要根据物流过程中成本的会计控制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过程中成本不同控制层级的具体项目, 还必须能够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过程中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第二, 企业应根据物流过程中成本项目和成本会计控制管理的需要, 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 这是物流过程中成本会计控制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是单轨制, 即在现有成本控制基础上增设与物流过程中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二是双轨制, 把物流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其他成本控制截然分开, 单独建立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科目、凭证和账薄。第三, 根据物流过程中成本的控制特点设置物流过程中成本编制会计报表, 提供本企业物流过程中的成本信息, 是企业进行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目的所在。此外, 还可以编制“物流过程中的成本明细表”来反映物流过程中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一是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 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控制体制中, 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二是个别物流过程中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 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 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控制。
(二) 物流过程中成本统计的控制方法
物流成本的统计控制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控制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 以企业会计控制资料为基础, 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 最后汇总出企业的物流过程中的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 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 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控制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企业成本控制资料进行分析, 从中分离出物流过程中耗费部分, 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控制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 最后根据物流过程中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建立物流过程中的成本会计控制之前, 一般都实施物流过程中成本的统计控制体制。
(三) 物流过程中作业成本的控制方法
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 而物流过程中的活动常跨组织发生, 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上存在着缺陷, 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过程中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 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过程中成本的控制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 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 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 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 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 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 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控制的缺陷。同时, 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控制深入到作业层次, 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 从而提高了企业领导者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二、企业物流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企业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影响:一是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过程中的成本资料, 找出并消除物流过程中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过程中成本的控制本身也有成本, 需要消耗一定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前应对取得物流过程中成本资料的耗费 (成本) 与取得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 (收益) 进行权衡, 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的详细程度;二是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成本控制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 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三是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过程中成本的控制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 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择控制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的现状。企业应根据不同控制方法的特点, 综合考虑影响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 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控制方法。
物流过程中成本的统计控制方法是一种较简单, 实施成本较低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的缺陷是:不能连续、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过程中的费用, 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物流过程中的成本信息精确度相对较差。但由于目前企业还不能很全面、系统地把握物流过程中这一概念, 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 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因此, 物流过程中成本的统计控制方法具有简单化、成本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 企业可考虑使用该种控制方法, 尤其适用于处于物流过程中成本管理和控制初期阶段的企业。
物流过程中成本的会计控制方法利用会计原理连续、系统、全面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控制, 期末汇总出物资总成本。这种方法具有明显优点:一是控制物流过程中的成本较为精确;二是有助于企业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 通过这种方法, 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物流过程中的成本;三是与物流过程中成本的统计控制方法相比, 会计控制方法可以减少物流过程中成本与会计成本控制之间的重复性工作, 有助于物流过程中工作获得财务主管部门的支持, 便于进行成本分析, 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控制过程较为复杂, 且现有的会计控制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 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 忽视了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 不能适应物流过程中跨边界性这一特征, 不能跟踪物流过程中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另外, 该种方法的实施需要一定条件, 因为物流过程中的会计控制、计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是一项交叉工作, 需要有较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良好会计控制基础、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
物流过程中成本的作业成本控制法将物流过程中成本按作业分类, 便于企业分析成本结构, 深入管理;该控制方法科学、精确, 基本涵盖了物流过程中活动的各个方面, 可以暴露出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管理者可同时进行基于作业的管理、改进活动内容, 促使企业各物流过程中功能单位的协调合作, 排除不需要的、无效率的作业, 从而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但是, 以作业为基础作物流过程中的成本分析仍存在一定问题:首先, 要求在所有物流活动中的节点实施, 需要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成本分析水平;其次, 控制科目繁多, 分类归总工作量大, 会造成控制工作直接成本下降, 间接费用上升;再次, 在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分析中, 有必要确认与完成特定活动或任务相联系的成本, 但是在正常的以会计为基础的费用分类实践中, 物流过程中成本的分配不易为个别活动所细分。这种方法只是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在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缺陷。因此, 这种方法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要求都很高, 其实施成本也较高, 因此具有较强实力、较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企业可考虑实施。
以上三种方法各具特点, 其理论基础、优缺点及适应范围存在差异。但这三种方法也有相同之处, 如控制目的和要求相同, 原始凭证及数据收集渠道也有相一致的地方等。这种相同之处使企业可采取逐步从简单到复杂过渡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方法的演进和变革。分析认为, 从三种方法的实施步骤来看, 处于在物流过程中成本管理与物流过程中成本控制初级阶段的企业, 可考虑实施物流过程中成本的统计控制方法。对于具有成熟会计体系的企业来说, 选用作业成本法相对比较适合。但就目前我国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和企业信息化状况来看, 建议首先采用传统的会计控制体系, 随着企业物流过程中的流程改进、信息管理的完善, 再逐步过渡到作业成本法。
摘要:处于物流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初级阶段的企业, 可考虑实施物流过程中成本的统计控制方法;对于具有成熟会计体系的企业来说, 选用作业成本控制法相对比较适合。
关键词:企业,物流过程,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刘江澎.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实现财务长效管理〔J〕.财会研究, 2009 (17) .
〔3〕丁江贤.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对策分析〔J〕.财务与会计, 2010 (3) .
【过程成本控制】推荐阅读:
项目成本管理过程控制11-19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05-09
管理过程对成本的影响05-27
成本会计教学过程设计05-28
全过程成本管理论文11-04
在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09-13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管理及控制论文09-22
交易过程与交易成本会计毕业论文12-18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程序12-31
过程控制管理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