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过程

2024-10-17

内部控制过程(共12篇)

内部控制过程 篇1

1、过程控制仪表与控制系统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元组合仪表构成的简单控制系统。图中控制对象代表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环节, 控制对象输出的被控变量 (T P L F等) , 经变送、转换成相应的信号, 送显示、记录、调节与给定单元来的给定值进行比较, 将偏差值进行一定运算后, 发出信号控制执行单元的动作, 将阀门开大或关小, 改变控制量, 直到被控变量与给定值相等。

2、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1 液位控制系统

图中, 检测变送器检测到水位高低, 当水为高度与正常给定水位之间出现偏差时, 调节器就会立刻根据偏差的大小去控制给水阀, 使水位回到给定值上。从而实现水位的自动控制。

2.2 温度控制系统

它由蒸汽加热器、温度变送器、调节器和蒸汽流量阀组成。控制目标是保持出口温度恒定。当进料流量或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引起出口物料的温度变化时, 通过温度仪表测得的变化, 并将其信号送至调节器与给定值进行比较, 调节器根据其偏差信号进行运算后将控制命令送至调节阀, 改变蒸汽量维持出口温度。

2.3 流量控制系统

它由管路、孔板和差压变送器、流量调节器和流量调节阀。控制目标是保持流量恒定。当管道其他部分阻力发生变化或有其他扰动时, 流量将偏离设定值。利用孔板作为检测元件, 把孔板上、下游的差压接至差压变送器, 将流量信号标准信号;该信号送至调节器与给定值进行比较, 流量控制器根据偏差信号进行运算后将控制命令送至控制阀, 改变阀门开度, 就调整了管道中流体的阻力, 从而影响了流量, 使流量维持在设定值。

自控系统由被控对象、检测元件、控制器和调节阀四部分组成。组成方框图如下:

3、控制系统的分类

由于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控制理论的发展, 使得控制系统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但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 即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3.1 开环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又分两种、一种是按设定值进行控制。其操纵变量与设定值保持一定的函数关系, 当设定值变化时, 操纵变量随之变化。另一种是按扰动量进行控制, 即所谓前馈控制, 如图:在蒸汽加热器中, 若负荷为主要干扰, 如果使蒸汽流量与冷流体流量保持一定关系, 当扰动出现时, 操纵变量随之变化。

3.2 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输出 (被控变量) 通过测量、变送环节, 又返回到系统的输入端, 与给定信号比较, 以偏差的形式进入控制器, 对系统起控制作用, 整个系统构成一个封闭的反馈回路, 这种控制系统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系统。

4、结语

通过上面论述表明, 自动化程度的完善就等于生产力的提高, 虽然先期阶段增大了投资费用, 然而在长期正常的运转中可以实现各项能源的节约, 其特点十分显著, 其取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先期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李树伟.有关自动调控的一些看法[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1994, (1) :55-57.

[2]牛学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J].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 2.

内部控制过程 篇2

第1章

 过程控制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连续或按照一定周期程序运行的生产和过程自动化。 过程控制系统的定义:为实现对某个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由相互联系、制约的一些仪表、装置及工艺对象、设备构成的一个整体。

 连续过程:稳态条件下连续完成生产任务的生产过程。 被控量:被控制的过程变量

 操作量:用来保持被控量等于或接近设定值的过程变量。 干扰量:能够影响被控量的过程变量。

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时域控制性能指标包括:衰减比、最大动态偏差与超调量、余差、振荡频率和调节时间、偏离度。

★过程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单元、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过程组成。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按过程控制系统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按设定值信号的特点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顺序控制系统。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是定值控制系统。第2章

 自衡:在原平衡状态出现干扰时,无需外加任何控制作用,被控过程能够自发地趋于新的平衡状态。

 无自衡:在原平衡状态出现干扰时,当没有外加任何控制作用时,被控过程不能重新到达新的平衡状态。

★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的目的: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整定控制器参数;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被控过程及新型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和研究;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设计。

★数学模型的基本要求:简单、能正确可靠地反映过程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动态关系。 过程建模的基本方法:解析法,实验辨识法,混合法 解析法:根据被控过程的内在机理,运用已知的静态和动态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关系,用数学推理的方法求取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实验辨识法:根据过程输入、输出的实验测试数据,通过过程辨识和参数估计得出数学模型。

混合法:将机理演绎法和实验辨识法相结合来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

★解析法建模的一般步骤:1.明确过程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中间变量。2.根据建模对象和模型使用目的做出合理假设。3.根据过程的内在机理,建立静态和动态平衡关系方程。4.消去中间变量,求取过程的数学模型。5.模型简化。 响应曲线法:指通过操作调节阀,使被控过程的控制输入产生一个阶跃变化或方波变化,得到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的阶跃响应曲线或脉冲响应曲线;根据输入-输出数据来辨识输入-输出之间的数学关系。

 脉冲响应曲线法:在正常工作基础上,给过程施加一个矩形脉冲输入,通过测取相应的输出变化曲线来估计过程参数。第3章

★过程控制研究的四大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物位。 过程参数检测仪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变送单元构成。

 检测仪表的工作特性:指能满足被测参数测量和系统运行需要而应具有的仪表输入/输出 过程控制系统复习资料

特性,主要通过量程与零点的调整与迁移来实现。 测量误差:可划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 温度检测方法:按测温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接触,可分为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 物位指物料的高度,包括液位、料位、界位。第4章

★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组成。

按使用能源不同,分为气动、电动、液动。按输出位移形式不同,分为转角型、直线型。按动作规律不同,分为开关型、积分型和比例型。

 执行器的执行机构和调节阀组合实现气开和气关两种调节。

 调节阀流量特性: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的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直线、等百分比、快开、抛物线4种形式。

 选择蒸汽锅炉的控制阀门时,为保证失控状态下锅炉的安全,给水阀应选气关式、燃气阀应选气开式。第5章

 同时具备点燃源、爆炸性物质、空气时,才可能产生爆炸。 引起爆炸性危险气体爆炸的主要点燃源:电火花和热效应。 本安型防爆仪表必须限制能量,可靠地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限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安全栅:安装在安全场所,是安全场所仪表和危险场所仪表的关联设备,一方面传输信号;另一方面控制流入危险场所的能量在爆炸气体或混合物的点火能量以下,以确保系统的本安防爆性能。

 判断系统是否属于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危险场所的仪表必须设计成安全火花型;安全场所的仪表与危险场所的仪表之间必须有安全栅,从而限制送往危险场所的电压、电流,保证进入危险场所的电功率在安全范围内。第6章

 PID控制原理:本质上是一种负反馈控制,特别适用于过程的动态性能良好而且控制性能要求不太高的情况。

★PID控制参数整定:根据被控过程特性和系统要求确定调节器的比例度δ、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使系统的过渡过程达到满意的控制品质。

 控制参数指标:系统瞬态响应ψ=0.75~0.9(衰减比n=4:1~10:1)。

★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分为三类:理论计算整定法、工程整定法、自整定法。第7章

★串级控制系统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

 串级控制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复杂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改善控制品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器串联组成,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

 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1.对进入副回路的二次干扰有很强的抑制能力。2.能有效改善控制通道的动态特性,提高系统的工作频率。3.对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 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1.用于容量滞后较大的过程。2.用于纯滞后较大的过程。3.用于干扰变化剧烈而且幅度大的过程。4.用于参数互相关联的过程。5.用于克服被控过程的非线性。

 前馈控制系统:是按照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干扰大小进行控制的,在干扰出现时进行控制,在偏差出现前把干扰影响消除。过程控制系统复习资料

 大滞后过程控制系统:在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中,既包含纯滞后,又包含惯性时间常数T,若/T0.3,即为大滞后过程。

★比值控制系统分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选择性控制系统是把工艺生产过程的限制条件所构成的逻辑关系叠加到正常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控制方法。

 分程控制系统:将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节阀,以使每个调节阀在控制器输出的某段信号范围内全行程动作。第9章

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工业生产过程相结合的产物,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单回路或多回路控制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工业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集散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1.实时性强2.长时间的高可靠性3.高抗干扰能力4.网络结构的层次性和开放性

★现场总线:在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中,实现智能化现场设备与高层设备之间互连的、全数字、串行、双向传输的、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系统。

 现场总线的特点:1.开放性2.互操作性3.智能化4.分散化5.环境适应性。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集中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第10章

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要求:安全性(最基本)、稳定性(前提)、经济性。

★被控变量选择中的直接变量:直接反映产品质量与产量,又便于测量的参数。间接变量:与直接工艺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的间接工艺参数。

两者的关系:1.尽量选用对产品的产量、安全稳定生产、经济运行等具有决定作用,并且可以直接检测的工艺参数作为直接变量。2.当直接变量难以获得,或检测滞后较大时,选取与直接变量具有单值函数关系的间接变量作为被控变量。间接变量对直接变量应具有较高的控制灵敏度。

 气动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形式选择:控制器输出信号为零或气源中断时使生产过程处于安全状态;在系统安全运行的条件下,综合考虑节能、控制便捷等因素。

试论统计过程控制 篇3

关键词: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控制;措施;SPC

一、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一)定义。统计过程控制坚持预防原则,结合统计技术,对于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监察,从而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可接受、稳定的水平,保障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与规范的一种技术。

(二)特点。①统计过程控制注重的是全员参与,不局限于质管人员;②注重应用统计方法确保预防原则的实现;③统计过程控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个别生产工序中控制问题,注重的是全过程、全体系来解决问题。

三、SPC用于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调查研究发现,复合二层工序出现问题是因为撕口移到顶部,用菱形撕口,采取对应措施后,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除此之外,本文对SPC应用于产品控制方面提供建议:

(1)SPC的实施应用必须要持续加强系统自动化程度,以取代传统SPC中手工抄录数据、人工计算等方法;(2)SPC实施要突显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也即是三全一多:全企业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员性质量管理以及多方法质量管理;(3)SPC实施要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系统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统计过程控制是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的一种,把统计过程控制应用到塑料袋包装的生产过程中来,一是可以让质量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系统和科学;二是为生产过程进行工艺调整及控制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勉.正确应用统计过程控制生产无缺陷产品[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8(03).

论企业内部控制的动态过程观 篇4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演进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与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内部控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以及经营管理方式变革、政府宏观控制理论与实践运用和外部审计推动相关,内部控制理论的每次突破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内部控制经历了“方法措施观”、“政策程序观”到“过程观”发展演化阶段。因此,内部控制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动态性,其每一步发展都是公司失败案件或系统危机作出的反应。

借鉴COSO报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从内部控制的内涵发展看,内部控制是手段而非目的,是一个执行“过程”而非结果,不是单一制度机械、静态的规定,而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贯彻于企业管理始终的执行系统和动态过程;从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变迁看,内部控制从最初主要作用于业务层,逐步向企业金字塔顶端扩散;从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看,内部控制是一个连贯、稳定的状态,要保证内部控制执行的持续有效性,控制设计与监控必须不断适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看,内部控制信息是动态的,内部控制各要素详细化的结果都存在明确的时间与空间逻辑,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是内部控制的载体,通过内部控制各要素之间不断地流动,实现各要素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内部控制实际运行中,花费大力气制定的内部控制标准一旦转化为固化的制度和程序,容易被理解为一成不变的固定程式,影响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树立企业内部控制动态过程观成为必要。

二、内部控制观念上的误区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发展独具特色。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规范是从其核心的内部会计控制即会计监管入手而不是由内部控制框架起步的;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是由政府各部门以“准法规”形式发布实施的,权威性强,执行快速有力。由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起步较晚,尚存在观念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过分依赖“固化”的控制信息

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常常会被限制在内部控制规范的范围之内,更多的是根据相关文本性条款寻找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实施控制流程,即过于依赖程式化的控制信息,偏重于控制制度的层面,按照被动方式进行风险管理,产生“因为制度”就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干净的思想。特别是设计操作层面关键控制点时,一味的按固化的信息来设计、执行,就会出现各级管理层按照原来规定管理而不敢有所变化。即使已经掌握了可以积极应对问题的措施,为了避免承担相应的责任,也会以各种借口而推脱,这样就会僵化原来的控制措施和程序,结果丧失了随着环境变化而积极变更失效控制的良机。

(二)采用“自下而上”的执行方式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时,倾向于采用从下到上的执行方式,即内部控制的实施首先是根据整体制度,在较低的组织层次上来识别和监控风险点,然后通过各个环节配合实现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认为只要“尽职遵守”风险就会降到最低,因此,将很多精力放在了制度执行上。这种执行方式,其实也是依赖于固化的控制信息,而不能应对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

(三)内部控制就是纠错防弊

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观念常常与纠错防弊相等同,在执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往往重视发现问题后的修复性和补救性功能。这种执行是建立在已经发生问题基础之上的,检查过程相对来说更加简便,不需要做出更多的专业性判断,但是却限制了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发挥,降低了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四)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脱节

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不能真正溶合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出现控制与管理脱节现象。这种做法忽视了企业发展战略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认为控制是执行层面的事、管理是战略层面的事。其实现代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企业管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讲到控制必须提到管理,控制就是管理。内部控制致力于培育企业生存的商业环境,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设计、执行与评价都须基于企业战略视角。

三、内部控制动态过程观

运动是系统的主要存在形式,为了设计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平衡风险和控制信息的关系,提高内部控制运行效率,企业应当树立应对变化而动态调整的内部控制观念。

(一)决策与执行相互动

树立内部控制动态过程观,要求企业从风险的角度掌握、筛选控制信息。这就要求强调决策层(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决策层要决定整个企业的风险偏好,控制监督整个风险管理过程。在决策层决策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操作风险点的设计、执行和控制,从而达到提高经营效率、合理降低控制成本的目的。这样,执行层对风险的关注更加宏观,进而提高决策有用性。操作中还应强调下层执行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避免控制制度的固化和脱节。

(二)显性和隐性相融合

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将向两个相反方向延伸,一个是企业的显性层,即业务层、管理层与治理层,是现在理论与实务界比较关注的层面。另一个是企业的隐性层,如企业的学习能力、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约束力等,有关隐性层的研究已经边缘化。如果内部控制只对显性层有效或对显性层的局部范畴有效,企业的内部控制还是属于任务型内部控制;只有对企业显性层与隐性层同时产生影响,尤其突显对隐性层影响的内部控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型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作用的企业隐性层应从显性层背后分离出来,从后台置于前台,与显性层处于同等的地位。

(三)设计、执行与评价相协调

传统的纠错防弊观念已不适应控制信息不断变化的要求。树立内部控制动态过程观,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要求我们提前预测和评估各种现存和潜在风险,从整体战略目标一致的角度确定相应内部控制应对措施降低风险的损失和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一个可执行的制度,它有机地贯穿于企业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对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强调了整个组织的学习过程包括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内部控制系统执行与内部控制的评价等三个关键环节。如果不突出内部控制的三极,而简单的将内部控制视为一个闭合环路,就会增加控制主体寻找控制关键点的成本,同时也与企业控制的基本原则相违背。

(四)控制与管理相结合

树立内部控制动态过程观,必须将风险管理作为一个有效的切入点,使得内部控制真正作为组织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组织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使得内部控制能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多的贡献。克服内部控制和管理脱节的问题,整个组织风险管理过程也是内部控制实施的过程。组织的各个部门包含在风险管理的环节中,激发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参与动态调整的内部控制,灵活应对变化的各个环节的风险信息。

四、树立内部控制动态过程观的若干思考

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很多企业都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威胁到企业的正常运行。树立内部控制动态过程观,从制度执行向评价组织整体风险发展转变,重视识别和评价组织整体层面风险,及时筛选和识别控制信息,才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一)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适应环境的制度

在内部控制建设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内部控制应先“固化”再“优化”,固化做不到就别期望优化。由于受风险偏好的影响,不同的战略会使企业面临不同的风险程度;不同企业对待风险的信念和态度是不相同的,同一企业不同的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也不一致;在不同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下,企业员工对待风险的信念和态度都会有所改变,因此,原则性与灵活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并非绝对的对立,只有统一起来才能达到和谐。对一个企业而言,内部控制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不成熟到成熟的演化过程,对整个社会而言,内部环境制度建设过程也是如此,其发展可能受到企业失败、甚至系统危机的影响和推动。在制度建立初期,只有降低标准,才能统一规范;只有统一规范,才能达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经营的效率与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首先取决于其制度设计的精巧,而是在于企业是否有一个优良的、适应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转的内部环境,当然也包括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

(二)内部控制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是全员参与的过程

强调决策层的整体把握和从上到下的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并不忽略企业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树立内部控制动态过程观,应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注重全员参与。只有规范企业中每个个体的行为才能对风险加以有效控制,企业内各个成员相互协作才能真正保证其高效地工作,抵御风险的侵袭。激发各个层面参与构建动态内部控制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度,使风险管理从整体把握到具体实施有机结合,才能建立真正有效的应对变化的动态内部控制机制。

(三)企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公司治理的较量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性工程,过去我们通过管理层实施的内部控制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现代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视决策层在企业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企业应明确决策层在树立内部控制动态过程观中的责任,董事会是企业内部环境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是形成战略思想、影响公司成员控制理念与风险意识的有效力量。董事会是否独立于管理层,董事会成员的经验和地位,董事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监督程度,董事会行为的适当性,董事会对公司战略、计划和业绩的质疑和坚持以及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师、外部审计师的互动,都会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各要素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决策层(董事会)应该把握整个组织的风险偏好,从总体、全面的高度把握整个组织的风险水平,进而对各个下属单位提出要求并监督落实。

(四)加强内部监督,保证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

内部控制过程 篇5

开设机械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中国高校指南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石油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业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理工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辽宁工学院、抚顺石油学院、东北大学

[吉林]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福建] 福州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

[山东] 山东大学、青岛化工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河南] 郑州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湖北] 武汉化工学院

[湖南] 湘潭大学、南华大学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茂名学院

[广西] 广西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四川轻化工学院、西南石油学院

[贵州] 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 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西安石油学院

[甘肃] 甘肃工业大学

[青海] 青海大学

[宁夏区] 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 新疆工学院、新疆石油学院

内部控制过程 篇6

摘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越来越在职业教育中占主流地位。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过程控制技术》为教学改革对象,以本专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流程为基础,结合本课程特点,详细介绍项目化教学法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资源开发及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工作过程 过程控制技术 项目化教学

1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与《过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机契合

《过程控制技术》是针对高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特点,将《自动控制原理》与《自动控制工程》两门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课程的特点是专业知识综合性强、专业面宽、理论内容与实践应用联系性强。无论是简单控制系统,还是串级控制系统、比值控制系统、分程控制系统等复杂控制系统,它们的设计和实施,都是为了实现对某个生产工序或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以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生产过程”。

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某一职业的典型的工作任务,从而获得从事某一职业的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导向创建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模式,把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过程控制技术》研究的对象为“生产过程”,抽象到学习领域即为某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所以对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是十分合适的。

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过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依据企业过程控制岗位工作过程,进行广泛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专业岗位群技能分析,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论构建课程内容,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理论并突出实践,将企业中工程实例加以教学提炼,形成7个技能训练项目。改革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均以“任务提出、理论准备、任务实施、检查评价”四阶段法教学法进行组织,在适当做基本原理讲解、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大量使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辅助教学过程的实施,每个实训内容由具体的项目和任务展开,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提高学习兴趣、在项目进行中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学生通过课程实践与工作,学习企业中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实际工作方法,体会到在企业中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最终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完整工作过程,集中体现了强化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的教学思路。

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过程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过程控制技术》以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为背景,将其内化为若干项目,各项目由一系列反映某项工作过程的子任务组成。每一个子任务教学项目采用任务要求提出、理论准备、任务实施、检查评估四步教学法。具体的项目教学内容见表1所示。

在每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利用教学课堂、网络资源及过程控制实训设备,模拟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真实情境,学生通过资料收集、自主策划、制定计划、教师建议、修订计划、投入实施、工作进度与状况记录、工作过程中自查与互查、完成任务形成物化成果、提交工作报告、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教师点评、问题反馈及错误修正等流程,加强学生的实践目的性,并最终以工作小组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展示已学知识和规范的职业技能,提高持续学习与综合应用能力。以项目六为例,说明每个子任务实施的具体过程,见表2所示。

4 开发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

为了保障课程的实施效果,为课程建立了丰富的全方位立体式、开放式教学资源供教学双方使用。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从形式上分成两大块,一块是为教师服务的资源,包括:教学指南、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手段、课程考核评价、网络教学环境、课程实践环境、课程教材、课程教案、教学课件等;一块资源服务于学生,包括学习指南、项目学习、教学动画、教学录像、视频教学、工程案例、课程题库、技术园地、自控论坛等。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5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不同于传统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控制技术》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融入岗位技能评价,注重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实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使学生在岗位技能训练中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力等都得以展现,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最终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李耀中.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设计选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黎洪坤.基于工作过程的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广西教育,2001(6):31-34.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过程控制技术课程改革(课题编号NGJGH2012051)。

作者简介:

企业内部控制及框架的实施过程 篇7

所谓内部控制, 是指企业为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 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 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 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长期以来, 我国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致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按照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 从内部控制框架的基本要素入手, 逐渐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从制度建设上来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

研究企业的内部控制, 就不能不对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阶段有所了解。内部控制理论在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后, 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这四个阶段。

1. 内部牵制

内部牵制思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 强调实施岗位分离, 这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

2.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认为, 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或称内部业务控制) 两个部分, 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则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既定的管理方针。

3. 内部控制结构

西方学者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 逐步发现二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 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 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各项政策和程序”, 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应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

4. 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20世纪90年代, COSO委员会3就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 将内部控制的构成素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信息和信息沟通、监督这五个方面, 并提出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观点, 逐步将各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统一起来。

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特征

1. 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是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

内部控制理论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逐渐完整的过程;从这一发展历程来看, 内部控制与会计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会计系统应建立在内部控制程序基础之上, 以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 内部控制程序利用可靠的会计数据来保证资产的安全, 并监督各部分的业务。

2. 内部控制目标呈现多元化趋势

从内部控制目标和内容的演进进程来看,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查弊或纠错, 而是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 成为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具体体现。在现代公司制度下, 以保护资产和查弊纠错为内容的内部控制显然不能满足需要, 以更新内部控制结构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机制应运而生。这种内部控制制度, 其职责不只限于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可靠, 它还将促进企业贯彻经营方针以及提高经营效率纳入其中。

3. 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包括财务控制的会计控制

尽管内部控制的目标呈多元化趋势, 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从企业实践来看,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也正是围绕着会计控制这一核心来抓的:从保证资产安全和信息真实着手做好基础工作, 在此基础上采用预算管理、内部审计等控制措施, 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内部控制框架的实施

我国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这三个基本要素。构建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可考虑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这三个基本要素入手。

根据内部控制理论框架, 企业内部控制由组织结构、人员管理和业务程序三个部分组成。在实践中, 首先, 企业要按照政策控制、流程控制和职责控制这三个层面来考虑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建设;其次, 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 从业务流程入, 在各个环节上互相制约的职能岗位, 确定相应的关键控制点, 从基础环节来改造企业的整个内部控制系统。

1. 分层次构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从流程角度看,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政策控制、流程和职责控制这三个层面:

(1) 政策控制

在政策控制层次, 企业所做的工作包括: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公司的内部控制手册;手册中明确规定公司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在特定业务中, 设定业务防范规定, 以建立特定业务的防火墙;对于企业业务中特定的授权、审批权限, 以及相应的汇报、审批流程进行详细、规范的规定。

(2) 流程控制

在流程控制层次, 企业应做到:通过对业务运作流程进行分析, 寻找可能对业务带来潜在损失的“风险点”;在风险评估报告中评估风险点存在的现状, 根据其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 设计一定的内部控制程序, 提出流程改进建议, 并编制相应的手册, 帮助企业弥补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损失。

(3) 职责控制

在职责控制层次, 企业应做到:通过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支持部门的各岗位进行职责定位和职责分工, 以明确各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牵制和协作的关系;建立专门的管理和控制机构, 设立专门的风险控制岗位, 并明确其岗位职责、分工及其与业务部门的监督与协作关系;岗位职责分工须与该岗位在组织结构相结合, 以明确具体岗位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岗位职责手册须标明该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上下级关系、任职资格, 便于在操作中严格遵循。

2. 业务流程环节的内部控制建设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 企业可优先考虑从业务流程入手, 从业务基础环节来改造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 这主要包括构造业务循环模型、分析现有弊端, 提出内部控制要点和设计内部控制文本这四个环节。

(1) 构造业务循环模型

业务循环法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和运用的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的一种方法, 是指企业中密切相关的交易活动周而复始的过程。企业按照业务循环设置相应的流程图式, 在各个环节上设立相制约的职能岗位, 确定其中的关键控制点, 来进行内部控制, 这样可以避免按业务项目设置内部控制产生缺陷, 且对不同业务性质的企业更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不同类型的企业, 由于其业务构造和规律不同, 其业务循环的划分也有所不同。通常, 制造企业业务程序的内部控制, 存在着如下四个循环分类:销售和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融资与投资循环。

企业在设计业务循环模型时, 应着重考虑满足如下要求: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全貌, 符合企业经营特点;以价值运动为主线, 以资金流为中心;满足审计方法的使用。

例如以现金为中心、以价值运动为主线原则设计的业务循环模型, 其构造如图:

(2) 分析常见弊端

在业务循环构造的基础上分析该业务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弊端, 这个过程实质上也就是风险评估。业务循环的风险来自记录错误、违反会计政策、欺诈和侵吞、非法交易、资产流失等因素。

判断业务循环常见弊端, 可通过总结归纳企业历史上该业务曾发生过的错误教训, 也可采用“合理怀疑”, 即对假设不予控制可能造成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来进行主观推测。例如销售业务中觉的错弊有:虚计销售收入、调节利润;销售成本结转不实, 调节利润;结算方式选用不当, 造成坏账;销售费用支出失控, 成本增大;销售凭证保管不严, 造成产品流失风险。

3. 提出内部控制要点

针对现有弊端, 设置相关内控要点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关键控制点

所谓关键控制点是指一个业务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那些控制环节, 如果没有这些控制环节, 业务处理过程就很可能出现错误或舞弊, 达不到既定目标。设置关键控制点要针对错弊的发现和纠正, 如为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明细账与总账之间的核对是关键控制点;为保证银行存款余额的正确性, 由非出纳员核对银行对账单就是关键控制点。

(2) 补偿性控制

所谓补偿性控制是指能替代前道控制作用的控制, 通常设置补偿性控制的目的是一旦前道控制失控可以予以补救。要根据每一类业务处理的重要程序设置数目不等的补偿性控制点, 以保证内部控制运行的可靠性。

(3) 成本效益分析

内部控制对防范业务活动的错弊只能是起到“合理保证”。合理保证就是控制成本不能超过实施控制而获得的收益, 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这个问题上要把握这几种情况:第一, 无论采取哪种控制都应满足控制收益大于控制成本的基本要求, 所有设置控制点应达到控制收益大于控制成本;第二, 当有些业务可以不断增加控制点来达到较高的控制程序, 就应考虑采用多少控制点能使控制收益减去控制成本的边际值达到最大;第三, 当控制收益难以确定时, 应考虑在满足既定控制的前提下, 使控制成本最小化。

根据以上销售业务的例子, 可以设置以下控制要点:销售业务的职务分离 (审批者、销售员、仓库保管员、收款员与会计相分离) ;销售定价控制 (制定价目表并予以执行, 特殊情况有专人审批) ;授信额度控制 (建立客户信用评估、授信机制、审批信用额度、审批销售合同) ; (4) 销售发票控制 (发票编号、空白发票保管、开票审核) ; (5) 销售费用控制 (销售费用预算编制、落实责任人、专人审批、定期分析考核) ; (6) 应收账款控制 (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催收账款、坏账预警信息反馈、销售应收和实收的定期核对) ; (7) 退货控制 (退货审批、退货原因分析、有关责任者追究、货物验收) 。

4. 设计内部控制文本

内部控制文本是指导落实内部控制实施的文件。企业可根据其内部管理的基础和管理水平, 选择采用混合格式或单独格式。首先单独格式是将企业内部控制要点按业务领域单独列示, 其次混合格式就是将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结合起来, 混合式文本将内部控制融合于企业的业务管理制度中, 使业务管理制度既有业务程序又有控制程序, 便于企业有关部门和员工熟悉和掌握。而独立式文本将业务管理制度中内部控制要求分离开来单独列示, 便于企业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了解和评价。企业应视其规模大小和业务复杂程度来进行选择, 一般中小企业、基层企业可采用混合式文本, 而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及其总部可考虑采用独立式文本。

按照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 从内部控制框架的基本要素入手, 采用上述业务循环法实施现代内控制度, 逐渐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从制度建设上来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致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按照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 从内部控制框架的基本要素入手, 逐渐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从制度建设上来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内部控制,发展阶段,特征,实施,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1]张云亭“: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经济导刊》, 2001年第6期

[2]吴又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 2000年第5期

内部控制过程 篇8

一、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质量是任何产品生产的根本追求, 最早的质量管理是由人通过经验来进行直观判断的, 后来休哈特开始将数理统计技术引入质量管理,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 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基于数理统计的质量管理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应用于两个领域:一是在零件工业中应用的统计过程控制 (SPC) ;二是在过程工业中使用的工程过程控制 (EPC) 。

(一) 统计过程控制

现代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自动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 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因素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这个过程所生产的产品质量都能达到要求, 残次品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我们很难保证操作人员、机器设备、所用原料、制造方法、测度方法和环境等要素长期保持不变, 这就会导致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偏离既定的质量标准, 也就是所谓的波动。如果等待产品生产完成来监测质量是否波动, 再查找具体问题的原因, 这是事后的补救性控制。如果将产品质量控制定位在生产过程, 则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并迅速纠正, 就不至于让问题延续到后面的生产过程中, 可实现事前的预防性控制。

休哈特提出的SPC正是着眼于生产过程的各阶段, 他将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因素分为随机原因和异常原因。随机原因可观存在且不可避免, 它具有偶然性, 而且对产品质量波动影响较小。异常原因, 这类原因可以识别, 它们的发生能引起较大的产品质量波动。如果只有随机原因, 那么该过程就处于受控状态。如果有异常原因的存在, 则该过程会处于失控状态。SPC是假定我们对具体生产过程输出的观测值相互独立, 且围绕该过程的目标近似正态分布, 如果这种正态分布被打破, 那么就可能意味着存在异常, 基于这个原理, 休哈特将控制图技术应用于SPC。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 据此进行管理的一种统计图形, 它包括中心线、上控制限、下控制限、随机抽样的样本序号、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等五部分, 中心线是该过程的均值, 上、下控制限为该过程标准差的3倍, 随机抽样的样本序号是控制图的取数来源, 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可以直观展示统计值是否超出了控制限, 如果发生某个点超出控制限的情况, 那就会发出过程失控的警报, 相关人员需要对失控的原因进行调查。控制图应用的就是数理统计中的假设检验, 由于是随机抽样, 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警报的错报或漏报, 这时就需要根据情况对控制限进行调整。

控制图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直观展示过程的状态, 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持续监控。随着SPC研究和应用的日渐深入, 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数理统计方法, 目前已达近百种之多, 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极大地提升了控制图的监控能力。利用控制图不仅可以帮助查找过程中异常原因的根源并对过程运行进行纠偏, 还可以通过对控制限内描点序列的变换来减少随机因素的影响, 实现对过程的持续改进。不过, SPC的实施要求企业具备应用的基础条件, 管理层要重视企业全体人员的参与, 以实现生产的全过程应用。

(二) 工程过程控制

在连续过程工业领域, EPC被用于对过程进行自动调整, 以保证流程的持续稳定运行。EPC主要运用的就是反馈控制原理, 通过将过程的输出值和目标值进行比较来获取一个反馈, 同时对输出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偏离进行补偿, 以使该过程运行能够输出期望的结果。

EPC和SPC一样, 都是力图减少过程中的波动。不过, 由于EPC是由过程工程师发明的, 他们着眼于生产过程本身, 针对的是过程中无法认为消除的导致过程波动的随机原因, 比如,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材料性质的差异, 而对于具体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原因, EPC并未予以考虑。EPC对随机原因所造成的输出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偏移进行补偿, 使输出值重回目标值, 从而保持过程的稳定性。而SPC是用来消除引发过程波动的异常原因, 但对随机原因所造成的过程波动却不能及时进行调整, 因而无法维持过程的稳定性。可见, EPC与SPC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将两者的有效整合可以充分发挥EPC对过程稳定, 以及SPC对过程改进的作用。图1是一个EPC与SPC的集成模型。

在图1中, 过程同时受到SPC与EPC的监控。EPC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整规则, 不断地对过程进行调整, 以保证过程按期望的状态运行。由于受到异常原因的影响, EPC的调整并非持续有效, 这时候就需要通过SPC的控制图进行监控, 找出超出控制限的原因, 并对过程中的异常原因进行消除, 如果某些原因本可以由EPC来消除, 则可以考虑对EPC方案进行修正, 实现对这些因素的自动调整。如果未能找到异常原因, 则可能是控制图本身设计的问题, 就需要对控制图的控制限、所运用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 起决定作用并非是数理统计方法、自动控制技术如何先进, 而是工程人员对导致过程的深刻理解, 只有工程人员能够对过程中的异常原因进行分析、理解, 提出解决方案, 最终通过数理统计方法与自动控制技术将解决方案固化下来, 这个EPC与SPC集成的模型才会有持续改进的生命力。

二、内部控制持续监控的基本原理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任何信息系统都是有目的性的。信息系统要实现其目标, 需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控制和调节。控制作为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行为, 其目的主要表现在施控主体总是力图使被控客体合乎目的地变化。从施控主体来说, 控制是施控主体根据被控客体可能的状态空间, 选取施控目标, 并通过调整被控客体的输入, 进而保持或改变被控客体输出状态的过程。从被控客体来说, 控制又是被控客体根据施控主体的指令信息来调整和改变输出状态的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控制系统。自COSO整合框架提出内部控制五要素之后, 内部控制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控制系统。在内部控制中,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中的前馈控制, 监控是内部控制的反馈控制, 控制活动是施控手段, 信息与沟通是整个控制系统中的信息通道, 而控制环境则是整个控制系统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监控对于内部控制的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 它给我们对内部控制的认知提供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契机。由于风险评估是建立在认知主体 (如经理层) 先前的实践经验和认知成果, 并且对未来作了诸多假定, 借助监控过程, 认知主体可以更好地认识受控系统的运行规律, 从而加深对控制系统和控制环境的认知, 进而将监控的结果内化为风险评估的内容。监控和风险评估的结合, 使得内部控制表现为一个自我完善的“动态过程”。

可见, 内部控制五要素是环环相扣, 互为因果的, 如果其中信息与沟通能力能够消除内部控制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使利用自动化的信息系统来使信息在整个内部控制系统中自由流动, 那么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与监控三要素就实现自动化了, 内部控制系统由此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动控制特征。内部控制各要素的协同运行保证了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应环境变化动态能力。这个过程可用图2来表示。其中,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种前馈控制, 它通过将风险进行评估所得结果形成控制规则, 作为控制活动的输入;控制活动是严格执行控制规则的机制;监控是根据业务的运行、风险的变化来对控制规则进行动态调整, 它所运用的技术和方法和风险评估是相似的, 只不过风险评估是事前进行的, 监控是事中进行的, 因此, 在信息系统建立好之后, 监控其实已经开始履行风险评估的职能了。从监控与控制活动的关系来看, ISACA在《内部控制系统与IT监控指南》中就提出了, 监控是具有双重目的的, 在控制活动存在时, 它要对控制活动的设计和运行进行监控, 在控制活动缺失的地方, 监控又可作为控制活动而存在。综上分析, 在自动化的内部控制系统中, 监控是以持续监控的形式来运行, 它与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之间的技术界限和功能边界区域模糊, 是各种控制技术的集成体。

三、过程质量控制对内部控制持续监控的意义

对比过程质量控制与内部控制持续监控, 会发现两者存在高度相似性。首先, 两者都是以提升质量为根本目标, 前者着眼于生产过程的质量, 后者着眼于内部控制系统的质量, 如果将内部控制看作是由一系列过程组成的, 那么两者的根本目标都可归为提升过程质量;其次, 两者都需要大量信息支持, 前者的数理统计方法的执行是建立在大量观测值基础之上, 后者也需要对业务数据及控制规则进行详细的分析;第三, 两者效用的发挥都需要一个自动化的运行环境, 以确保信息的及时采集、分析和处理。

过程质量控制中所运用的SPC与EPC的最大优势, 就是基于数理统计原理建立起了庞大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这些方法越来越多的实现了与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相结合, 使这些控制方法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解析、预测能力, 而不仅仅是对现有过程机械式的纠偏。客观来说, 要发挥这些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优势, 需要大量过程信息的支持, 这就是为什么目前SPC与EPC主要是用于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半导体制造工业。相比而言, 内部控制持续监控运行以信息系统为平台, 数据库中存储着丰富的历史业务数据、业务流程运行数据及业务处理规则, 这更加有利于SPC与EPC中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在此应用背景下, 还可利用信息系统本身的优势, 对现有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法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 进一步丰富这些控制方法体系。

从SPC与EPC整合的角度来看, SPC的优势莫过于将过程中流动的信息的规律, 用控制图直观展示出来, EPC的优势在于对过程的自动调整。在内部控制持续监控中, 可以充分运用控制图的原理来展示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 对于一些可以进行推理解决的问题, 有可以运用EPC的方法来对内部控制进行自动调整。需要明确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过于强调SPC与EPC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 希冀实现内部控制能够象生物一样有自组织性, 这在目前来说还是不可能的, 如此控制图的存在也就没有必要的。控制图的价值就在于给内部控制监控人员提供一种可视化的界面, 对于那些超出控制限的情况, 可以运用专家系统的原理, 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异常原因, 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褚崴、孙树栋、于晓义:《SPC与EPC的集成及相关关键技术研究》, 《计算机应用》2007年第1期。

[2]张黎:《SPC、EPC和田口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9期。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篇9

一、财务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必要性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视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 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 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加强内部监督, 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减少欺诈和舞弊事件的发生, 因此, 企业必须建立完整和规范的内部控制, 才能有效化解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财务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缺乏或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目前, 企业都有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监督控制制度, 但很多企业缺乏一个合理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执行原因主要有:一是制度本身制定得不合理, 或过于理想化, 随着新情况出现, 原有制度已不能适应却没有及时修改, 从而使得制度不具可操作性, 自然也就不会被执行;二是缺乏保证制度执行的机制, 一些单位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既没有检查监督, 又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墙上摆设和一纸空文也就不奇怪了。为此, 企业一方面需要提高制度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执行力, 减少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2、岗位职能不清, 机构设置不规范, 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随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财务管理关系日益复杂, 部分企业在机构设置上没有按照会计与财务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分开设置。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企业面临着一个全新的财务环境, 岗位设置没有跟上企业的发展, 相关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没有进一步明确, 不相容岗位没完全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致使内部控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3、管理层不重视, 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一些企业未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甚至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存在误解, 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制度、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制度等, 以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就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等。个别领导“一只笔”审批, 缺乏完善内控制度和流程保障。一旦出现问题, 仅是事后修补, 没有把重点敞在事前防范上。有的企业有章不循、执法不严, 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 遇到具体问题, 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 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作用。

三、财务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对策及建议

企业要在外部环境中具有竞争优势, 保证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就必须对企业内的资源合理配置。对企业而言, 建立一个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切实改进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形成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企业财务管理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 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财务管理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 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 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 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 并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汁部门为基础, 成立一个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会计报表等手段, 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 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2、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这一部分是整个控制环境中重要的部分, 财务管理制度不论如何健全, 最终都要受到行为人的管理素质印道德品行制约, 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 对从业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 自觉遵守财经纪律, 以提高其工作能力, 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 把内部控制工作做好。

3、推进全面预算制度, 细化财务控制

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按照其内容可以分为:资本性支出预算、销售预算、产量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各项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和总预算。按照其预算的时间跨度来分, 可以分为年度预算和月度预算。其中月度预算是年度预算的基础, 应实行滚动编制的方法, 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情况来编制。全面预算编制应该抓住资金收支两条线, 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将产供销、人财物全部纳入预算范围。预算编制过程中, 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依据充分确实的材料, 进行严密的计算, 不能随意编造。全面预算确定后, 层层分解到各分厂、车间、部门, 各部门再落实到每个人, 从而使每个人都紧紧围绕预算目标各负其责, 各司其职, 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

我国目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尚不完善, 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都不高, 光靠会计人员的自觉性、企业自身完善和政府监督还远远不够。所以, 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促进企业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实践表明, 以往多数企业的重大会计造假案也大多是由社会上的会计人士查出来的。因此, 政府应大力推动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 让他们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帮助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间接地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淑霞.发挥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经济视角 (B版) , 2005

运用控制图实现计量检定过程控制 篇10

1 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

控制图是一种图形方法, 运用数理统计技术, 以过程的某一质量特性绘出“控制图”, 从而评估和监视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利用控制图进行检定过程控制的示意如图1所示。

根据控制图追求稳态所处阶段的不同, 可分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2种。分析用控制图是对收集到的一定数据进行分析, 寻找稳态;控制用控制图是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 保持稳态。具体建立控制图时, 应首先建立分析用控制图, 确认过程处于稳定受控状态后, 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时间界限延长, 这样分析用控制图就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

2 控制图法实现统计的过程

2.1 确定所采用的统计控制量

确定所采用的统计控制量, 即确定所采用的控制图类型。计量控制图一般采用一对控制图, 其中, 一张用于控制均值, 一张用于控制波动情况。通常采用平均值-极差控制图或平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

平均值-极差控制图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控制图, 均值控制图主要用于观察正态分布均值的变化, 极差R控制图用于观察正态分布的分散情况。控制图将二者联合运用, 用于观察正态分布的变化。但是当子组m≥10时, 极差对数据的利用效率大为减低, 需要用标准偏差s图来替代极差R图, 因为标准差偏差s能够充分利用子组的信息, 所以一般运用平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来实现控制。

2.2 预备数据的收集

收集预备数据是为了确定进行统计控制时控制图的中心线和控制限值, 所以要求取样过程处于随机控制状态中。

(1) 在重复性条件下, 对选择好的核查标准作n次独立重复测量。核查标准必须有良好的稳定性, 能够通过核查值分析到检定过程的异常, 从而达到监视检定过程的目的。当采用标准偏差控制图时, 要求测量次数n≥10;当采用极差控制图时, 测量次数n≥5。该n次测量结果称为一个子组。

(2) 在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规定的测量条件下, 重复上面的过程, 共测量m个子组, 要求子组数m≥20, 在实际工作中最好取25组。即使当个别子组数据出现可以查明原因的异常而被剔除时, 仍可保持多于20组的数据。

2.3 计算统计控制量

当采用平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时, 应计算的统计控制量为:每个子组的平均值标准偏差s, 各子组平均值的平均值和各子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

当采用平均值-极差控制图时, 应计算的统计控制量为:每个子组的平均值x, 每个子组的极差R, 各子组平均值的平均值x和各子组极差的平均值

2.4 控制界限的计算

计算每个控制图的中心线 (CL) 、上控线 (UCL) 和下控线 (LCL) 。对于不同的控制图, 其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

(1) 平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

平均值控制图, 图的中心线CL、控制上限UCL和控制下限LCL分别为:

标准偏差控制图, s图的中心线CL、控制上限UCL和控制下限LCL分别为:

(2) 平均值-极差控制图

平均值控制图, x图的中心线CL、控制上限UCL和控制下限LCL分别为:

极差控制图, R图的中心线CL、控制上限UCL和控制下限LCL分别为:

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标准给出了控制图控制界限公式的系数表, 查表可计算出分别对应于R、s的控制上限 (UCL) 和控制下限 (LCL) 。

2.5 制作并绘制控制图

根据这些参数便可以绘制过程控制图, 如图2控制图的纵坐标为计算得到的各统计控制量, 横坐标为时间坐标, 并在图上画出CL、UCL和LCL三条控制界限。由于核查标准是相对稳定的, 可以通过、R、s图直观地看出测量结果分布的离散度或波动幅度的变化, 反应出计量标准的稳定程度。

2.6 判断测量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按照控制图对异常判断的各项准则, 对分析用控制图中各个测量点的分布状况进行判断。现行的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明确给出了8种变差可查明原因的检验模式和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标准, 可参照对应的8种异常判断。若测量点的分布状况没有任何违背判断准则的情况, 即表明测量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2.7 将分析用控制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

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时间坐标延长, 每隔一规定的时间间隔, 再进行一组测量, 在控制图上标出测量点的位置后, 将连接测量点的折线逐次延长, 就成为可以对测量过程进行日常监控的控制用控制图。

3 结束语

墙体节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篇11

【关键词】墙体节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自从我国实现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这种速度体现在我们生活以及生产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其中和我们生活有着非常紧密联系的建筑发展速度就十分的显著。目前各式各样,不同规模的建筑出现在我们国家的大江南北。然而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目前越来越重视对其开展的节能问题,笔者基于这种背景环境,重点的分析介绍了当前时间段如何做好墙体节能工作,以及其重要意义。

1.加强墙体节能施工的核心

对于一个能源相对紧缺,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来说,推进节能建筑是具有前瞻性的。从操作层面看,建筑节能涉及科技、设计、建材、结构、家电等多个领域;从管理层面看涉及墙改、质量监督、技术监督等多个部门。所以,推动节能建筑工作的核心在于,节能建筑综合性标准体系和完整的行政监管体系。一方面政府首先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节能建筑标准,不能是分门别类的各有一套节能标准,而应形成综合的一体化的节能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应有统一完整的行政监管体系,不能各自为政。必须从工程设计开始,在施工图审批、施工许可、施工过程、施工验收中层层把关,直至房屋的销售,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监管过程,这样才能将节能标准真正落到实处。

工程设计抓什么?很多人提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也许难以监督,但如果施工图纸设计本身就不符合节能标准,显然是在最初的审查中就缺乏强制措施。针对这一情况,目前施工图纸的审查已经将建筑节能进行专项审查和备案,如果建筑不符合节能的相关标准,施工图纸就不能通过审查。按基本建设程序规定,施工图设计没有通过审查的工程就不能开工建设,这样就从源头上杜绝非节能建筑施工图流入施工现场。

2.墙体节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2.1抹砂浆处理

应该在施工中缝隙出现频率较高的位置,对其进行抹砂浆处理。当采用加强网作为抗裂措施时,加强网的铺贴和搭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砂浆抹压应密实,不得空鼓,加强网不得皱褶、外露。

2.2现场安装的质量

采用预制保温板现场安装的墙体,现场安装的质量,主要是从预制保温板本身的质量、墙板安装的质量、板缝的处理等方面进行控制。

2.3砌筑砂浆的强度

保温砌块砌筑的墙体,应采用具有保温功能的砂浆砌筑。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的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应低于 90%,竖直灰缝饱满度不应低于80%。

2.4饰面层的基层及面层

墙体节能工程各类饰面层的基层及面层施工。应符合设计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要求,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墙板本身的质量控制:包括结构性能、热工性能、安装性能等。进场验收时,应当查验由厂家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注意报告中提供的墙板结构性能、热工性能、尺寸和安装性能是否齐全.是否都符合设计要求。墙板的安装质量控制: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必须牢同。首先要确保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次按隐蔽工程验收要求进行验收,如埋件数量、焊接质量等是否满足要求。板缝质量控制:组装过程容易出现连接处渗漏等问题,要保证板缝不渗漏,要求保温板的板缝处理、构造节点及嵌缝做法都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可采用现场淋水试验的方法检验,对墙体板缝部位连续淋水不渗漏为合格。

2.5保温材料

当外墙采用保温浆料做保温层时,材料的具体配合工作需要当场进行。其中就有很多潜在的不利因素,比如搅拌的时间等会因为人员的水平差异而出现一些失误等现象,因此保温浆料的保温件能主要通过检测施工中制作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导热系数、干密度和压缩强度来加以保证。测试导热系数和干密度时,同条件试块尺寸为300mm×300mm×30mm,通常对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护理。试块数量为每个检验批至少1组,每组3块,先测干密度,再按《绝热材料稳定态热阻及有天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ITl0294)或按《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GB-T0295)测导热系数。

2.6影响现场浇筑混凝土墙体两大因素

外墙采用预置保温板现场浇筑混凝土墙体时,其中有两大原因会影响到这道工序的质量,第一点是原料的品质好坏,第二点也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点事,材料的移动现象和其余混凝土的连接,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安装的时候,必须要认真仔细,确保不存在任何缝隙,位置要合理。在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不应出现形变现象。

2.7施工的具体步骤要求

具体的施工时,需要遵照下述要求进行。首先选择好材料。具体的讲要从最开始的选择到最后的竣工的每个步骤都要认真地检查。针对保温板来讲,我们应该在最初的选择的时候,就对它的厚度以及其他的一些性能进行仔细的测验。其他的一些材料也应该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方案规定进行必要的测验。在连接保温板和其他的结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施工严谨,确保有效地连接到一起,一旦出现缝隙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其正常的使用性能。而上述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方式可以应用,比如粘连等措施,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措施来开展工作,不过有一个大的前提条件,即不论是使用何种措施,都要确保连接的紧密可靠。假如方案中对此没有做出详细的说明,我们需要参考国家在这方面的相关要求进行。在对保温的浆料进行处理的时候,要认真地按照层次来进行。我们一般是使用人工的方式来对其处理,要注意控制好用量,不可过厚或者是太薄。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假如太厚了会发生不合理的形变现象,因此一定要在施工的时候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具体的讲,在处理用量的时候,应该参考材料的指标以及具体的环境因素等合理的确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 ,单层的厚度应控制在二十毫米之内,而最后的应该控制在十毫米左右。

2.8面层结构

施工时对于所有的层面构造都要认真地遵照规定开展。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将构造工作做好是其中的关键点,因此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观测每层的结构,认真地检查,并且对于关键性的工序要尤其注意。

2.9合理布置基层

在项目运作以前,施工队伍应该认真的阅读相关的方案规定,按照规定合理的布置基层。只有做好了此项工作,我们才可以确保材料能够和墙体有效地结合到一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很多时候在对主体进行处理的时候,忽视了材料的性能规定,由于在工作的时候出现大量的杂物,而这些杂物一旦沾到材料表面就会影响到它的平整性指标。除了这点之外,很多材料本身比较的光滑,假如不对保温板有效打磨,也不利于将其有效地连接到一起。

3.结语

由于中国建筑规模宏大,也由于中国建筑主体结构以厚重结构为主,在建筑节能跨越式大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居住建筑墙体节能应以外墙外保温作为主要技术。发展高效、经济的保温材料和先进的构造技术已成为我国居住建筑的墙体节能当务之急,我们相信,建筑节能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朱盈豹.保温材料在建筑墙体节能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2]隋艳娥.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C].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基于锅炉控制的过程控制方案设计 篇12

1.1 被控对象工艺流程

待加热物料A经由上料泵P1101泵出,温度为常温20℃,流量为F1101,分两路,其中一路进入换热器E1101与热物料换热后,与另外一路混合,进入加热炉F1101的对流段。进入换热器E1101的待加热物料A走管程,一方面对最终产品(热物料A)的温度起到微调(减温)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待加热物料A起到一定的预热作用。加热炉对流段由多段盘管组成,炉膛产生的高温烟气自上而下通过管间,与管内的物料A换热,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并使物料A进一步预热。对流段流出的物料A全部进入F1101辐射段炉管,接受燃烧器火焰的辐射热量,达到所要求的高温后出加热炉,进入换热器E1101,进行温度的微调并为冷物料预热,最后以工艺所要求的物料温度输送给下一生产单元。本设计系统中,维持流量稳定和温度稳定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最终目的。

1.2 控制要求

1.2.1 物料出口温度要求

保证物料A进料流量一定的情况下,使加热后的物料A达到要求的温度并且维持在允许范围里面。

1.2.2 节能减排控制要求

节能要求是在满足工艺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达到最小燃料使用量。其中,一方面要求加热炉在正常工况时燃料的使用量最少,同时在从冷态开车到加热炉达到正常工况所需的燃料用量也要达到最少。减排要求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少,且兼顾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一氧化碳的排放量。

1.2.3 安全控制要求

针对炉管爆裂(A物料为可燃物质)、炉膛灭火、进料中断这三种加热炉事故进行故障识别并设计相应的安全控制系统。

1.2.4 过程特性simulink仿真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本系统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simulink中建立过程控制模型。通过对加热炉系统的simulink仿真测试,基本了解控制对象的特性,为得到良好的控制品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通过对系统综合仿真测试,可以得到:

1)加热炉系统是一个大惯性、大滞后的控制系统,燃料流量控制温度需要较长的调节时间,因此在控制时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控制方法,保证控制速度,同时减少超调和调节时间。

2)加热炉输出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换热器的冷物料初始温度,当对换热器进行控制时,导致冷物料初始温度发生大幅波动,造成加热炉控制系统和换热器控制系统的耦合控制,在实际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解耦控制,或者部分解耦。

3)换热器的开度控制并不能够静态改变输出温度,只能够动态调整温度的瞬态变化。

2 控制方案设计

2.1 开车方案流程图

2.2 燃烧控制系统

本系统中,耦合主要由于部分燃料两次经过换热器引起。因此,为简化模型,减弱或消除耦合的影响,采用部分解耦的方法,实现换热器阀门开度对加热炉耦合的解耦。经过matlab仿真可知,系统很快进入稳态,加热炉与换热器协同工作,保证出口温度为给定值。

2.3 进风量控制系统

为使加热炉适应负荷的变化,必须同时改变燃料量和空气量,当空气流量太大时,多余的空气会带走很多热量,造成燃烧能量的浪费;但当空气太少时,就会造成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黑烟及一氧化碳。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经济燃烧,燃烧过程中应有最佳空燃比K。

然而定比值控制方案只能克服流量干扰对比值的影响,当系统中存在着除流量干扰以外的其他干扰,比如温度、压力、成分等其他干扰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适当修正两物料的比值,即采用变比值的控制系统。

本系统中,燃烧时需要有一定的过剩空气量,当过剩空气量增多时,一方面使炉膛温度降低,另一方面使烟气损失增加。因此,对不同的燃料,过剩空气量都有一个最优值,即最经济燃烧。因此,选用烟气含氧量作为变比值控制系统的第三参数,控制空气与燃料的比值,以此来获得最高的加热炉效率,同时防止产生一氧化碳。

2.4 炉膛压力控制方案

在实际系统中,除了要求控制系统在生产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情况下能够客服外界的干扰,维持生产的稳定运行,同时当生产操作达到安全极限时,控制系统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促使生产操作离开安全极限,返回到正常的状况,或者是生产暂时停止下来,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或者进一步扩大。

本设计系统中,炉膛压力直接决定了生产的安全运行,因此要求当压力达到极限值时,系统采取相应的措施。系统中,当炉膛压力控制在一个安全范围内时,利用TT1105的温度测量变送控制器去控制挡板的开度。而当炉膛压力在这个范围之外,用压力控制器去控制挡板的开度。这样既保证了加热炉的安全性,同时又实现了节能减排。

2.5 分流阀阀位控制系统

在改变V1103的同时改变V1102的开度,从而保持整个线路上物料A流量的稳定。采用把V1103选用气开阀,而V1102选用气关阀,并且这个阀用同一个控制信号的控制方法。

控制阀气开气关的选择,首先要从安全角度出发,即当气源供应中断,货控制器出故障而无输出,或者控制阀膜片破裂、漏气等而使控制阀无法正常工作,以致阀芯回复到无能源的初始状态时,应能确保生产工艺设备的安全,不致发生事故。另外,需要保证当控制阀出于无能源状态而回复到初始位置时,不应该降低产品的质量。

本控制系统中,控制阀V1103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当系统出故障时,关闭分流阀,使通路关闭,所以选用气开形式;燃料进料控制阀V1104出于安全性考虑,当控制信号中断时,保证进料通路关闭,因而也选择气开形式。对于长期工作在小开度、或者负荷变化比较大的工况时,阀门宜选用对数特性的阀门,因此工作在小开度的V1103、负荷变化较大的V1104,均采用对数特性的阀门。

从主控变量的回路可以看出,控制阀V1103为气开正特性,控制对象W1103为反作用,测量变送为正作用,所以分流阀流量控制器选为正作用。再看辅助控制变量回路,控制阀V1104为气开,正特性,控制对象V1104为正作用,分流阀流量控制器为正作用,所以燃料流量控制器选为反作用。

2.6 安全控制系统

2.6.1 防止回火的控制系统

当燃料压力过低,炉膛内压力大于燃料压力时,会发生回火事故。为此设置如图3所示的防止回火的联锁控制系统。在燃烧嘴背压过低时,压力开关PSA带动联锁装置,把燃料控制阀的上游阀切断,以免回火现象发生。

2.6.2 防止脱火的选择性控制系统

当燃料压力过高时,由于燃料流速过快,易发生脱火事故。从而,对于正常及异常情况下的工况,应选用不同的控制系统。为此,设置燃料压力和物料温度的选择性控制系统。正常时,燃料控制阀根据生产负荷的大小调节;当燃料压力过高,燃料压力控制器取代物料温度控制器,防止出现脱火事故。

2.6.3 炉膛灭火的应急控制方案

炉膛一旦灭火,炉膛内部温度会快速下降,通过对炉膛的温度检测,很容易就可以发现问题。一旦检测到炉膛灭火,首先切断燃料的输入,减弱引风量,同时中断物料A对下一级工艺的供给。

2.6.4 进料中断的应急控制方案

FT1101检测到管线内流量突然减少时,即可判断进料中断,此时必须采取紧急停车的方案。方案步骤如下:

1)所有控制器停止输出,切换到手动控制;

2)关闭阀门V1104,停止燃料的输入;

3)保持空气的鼓入;

4)待重新恢复到正常后再开车运行。

3 结束语

在分析了锅炉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套实际可行的锅炉控制方案。方案中以单回路控制系统、变比值控制系统以及选择控制方案为基本方案,同时设计了针对各种安全问题的应急控制方案,这样既可以保证系统按要求稳定运行,也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孙洪程,等.过程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孙优贤,等.工业过程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金源文化下一篇:同步系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