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意识

2024-10-09

内部控制意识(共9篇)

内部控制意识 篇1

(一) 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的含义

有关内部控制含义的论述, 主要有以下几种:1.柯氏会计辞典把内部牵制定义为, “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 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2.美国会计师协会在专门报告中指出,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和企业为了保护资产, 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经营效率, 以及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等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措施”;3.COSO委员会在专门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指出, “内部控制是受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 旨在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律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从以上含义中, 可以发现:内部控制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其内容越来越丰富;同时, 内部控制从内容的侧重点和形式上都打上了审计专业或行业的烙印, 被定义在与财务审计密切联系的“保证和防护政策、程序、过程”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实际上, 随着管理理论与实践和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内部控制的含义也应当不断发展与完善。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 可以把企业系统要素之间为了达到系统目标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称为内部控制;从契约论的角度, 可以把内部控制看成是为了取得低交易成本、弥补企业这个契约的不完备性而在企业内部建立的一个控制机制。

(二) 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基本上可用几句话来概括:国有企业的比小型企业的写得好, 但执行得不够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单位的比国有小型企业的好些;上市公司、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比国有企业执行得好些。

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最突出的问题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 循与不循、究与不究都是以法人代表的意志为转移;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最薄弱的环节, 一是货币资金, 二是采购业务, 而且资金使用的随意性、采购业务中弄虚作假、吃“回扣”等现象较为严重。而非公有制经济在内控制度建设上虽然一般没有国有企业搞得好, 但他们的老板却自觉地去实施内部控制, 因为他们有着明晰的产权。

(三)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现状的成因分析

1. 产权不明晰。

国有企业没有非公有企业的内控制度执行得好, 从根本上讲, 是产权不明晰所致。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 加强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不明确。而在非公有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产权明确、权责清楚, 加强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也很明确。因此, 对这些企业, 无需法律、法规的强制, 无需行政干预, 私人老板自然会加强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2. 风险意识差, 内部压力不足。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 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 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 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 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3. 没有形成法制制约的大环境。

由于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大环境, 因此, 在一个企业也就很难形成有章必循, 违章必究的局面。

4. 内控机制不健全, 控制乏力。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计划可能是好的, 但由于没有认真地去考核、去检查, 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 其执行效果往往很差。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 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 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 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很薄弱, 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够先进, 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5. 人员素质低。

内部控制制度的加强必然会增加贪污舞弊、侵吞资产、弄虚作假的难度。这样就会触及那些私心重的法人代表和某些员工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抵制。还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国有企业的“老板”, 对于约束自己的内控制度很反感, 另有一些国企法人代表业务素质低, 不懂内部控制制度为何物, 就更谈不上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了。

(四) 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意识

内部控制必须是有效的, 否则根本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没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二是指在设计完整、合理的基础上, 控制应具有的可操作性, 即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 实现其为提高经营效率效果、提供可靠财务报告和遵循法律法规提供合理保证的目标。有效性是内部控制的精髓, 是以其完整性与合理性为基础, 完整性与合理性则以其有效性为目的。为了使内部控制真正有效, 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必须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 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建设制度化。

2. 加强法制建设。

在增强普法教育的同时, 要注重法人代表的法制教育, 真正提高其法制观念, 使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3. 尽快制定相关的注册会计师职业标准, 使有据可依。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应该执行哪些评价程序, 评价意见的可依据程度如何, 遵循哪些标准, 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承担责任, 承担什么责任, 都是必须要慎重解决的问题。为了避免过大的期望差距和不必要的纠纷。

4. 加强研究, 丰富理论, 建立标准, 示范指导。

内部控制理论落后, 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需要, 也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之一。因此, 管理、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应当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 丰富和发展传统内部控制理论, 使我国企业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5.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体系, 内部控制的执行与否、执行效果如何, 能否适应新情况、需要做哪些改进等, 都需要进行跟踪, 而这种跟踪是不能仅仅通过规范制度要求的定期的信息披露来完成的, 而是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加强监督, 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转, 另一方面也可以监督管理当局责任义务的履行情况。当然, 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能否实现, 关键在于内部审计部门设置的合理性和独立性能否得到保证。

6. 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作用。

财政部门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 应当充当基本内控制度制定者和裁判者角色, 发挥引导、督查和处罚三大作用。

7. 尽快制定配套的法规、制度来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标准。

为了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的难题, 应该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来规范公司的内部控制, 并明确管理当局对企业内部控制应承担的责任, 使其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而不是仅仅为了达到上市筹集资金或维持上市资格所做的一种形式上的包装。正如只有制定出会计原则和具体准则后, 才能以相应的规范为依据来判断企业报表信息的公允性、真实性一样, 也只有制定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以后, 注册会计师才有了判断企业内部控制完整、合理的标准。

8. 加强关键岗位及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

为了加强企业岗位及人员监督约束机制, 企业应制订适当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核算和统筹, 使得企业内部控制集中、简便、高效, 员工职责清晰, 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细化和岗位职责的恰当分离, 对关键岗位人员给予适当的授权授信。

摘要:许多重大的案件都与会计不遵守规章制度, 违规操作密切相关。文章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及当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进行了分析, 就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意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企业

参考文献

[1]朱文元.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及措施[J].四川会计, 2001, (07) .

[2]王开田, 娄权.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J].四川会计, 2001, (10) .

[3]万重.怎样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J].四川会计, 2001, (04) .

[4]刘明辉, 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1, (04) .

内部控制意识 篇2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人、机、料、法、环的角度来分析,员工质量意识的好坏,是其中决定汽车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员工的知识层次、认识深度、日常习惯等参差不齐,质量意识也相差甚远。那么要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就是要加深他们的认识深度,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在实际生产中:

一、培养员工的自检、互检、专检意识和汽车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意识,从而减少不合格汽车的产生和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1、自检意识,我们的汽车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所以在汽车的制程过程中,每一位员工必须树立下工序要为上工序服务的质量意识从而为下工序提供优质的装配,要求员工对自己岗位的装配零件进行自检,确认是装配合格时才可以流入下工序;发现不合格零件时,要做好标识并单独存放,通过自检可以及时发现本工序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减少不合格的数量和杜绝不合格的装配流入下工序。

2、互检意识,对于上工序流过来的,我们员工应仔细检验,认为合格才可以进行本工位装配等。如果查到上工序流下来的装配零件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上工序或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坚决做到不制造不合格产品、不接收不合格产品、不传递不合格产品。例如:在汽车装配过程中,零件自身明显存在不合格等缺陷时,员工盲目地装配、专检人员未及时发现,流入下工序后装配出来为废品、大量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3、专检意识,通过员工的自检和互检后,作为专职的检验人员,更应该有强烈的质量控制意识,对汽车存在的缺陷应及时发现并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处理,尽量杜绝不合格汽车流入下工序,造成汽车的报废及返工处理,产生重复检验和二次的加工时间。

增强汽车质量,离不开员工在汽车的装配过程中对汽车的全过程控制,首先是首检控制,在原材料上线前,应仔细对零件仔细检验、确认无误后方可装配,在装配时必须进行自我检验,确认装配是否到位,不合格要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不能让其流入下工序才发现不合格,再进行整改,造成大批量的返修。

其次是巡检控制,在汽车装配过程中,汽车专职检验员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及时对汽车进行抽检、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用大多数的精力关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如易

出现问题工位。产量不是靠蛮干和一味埋头苦干完成的,作为普通的质量管理人员,我们要对汽车的质量负责,善于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质量素质,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再次是终检控制,我们员工将要下班时,对于最后的汽车要重点控制、重点检验,往往在将要下班时,员工的心态都比较急躁,在生产任务还没有完成时,又急着下班于是就将不良品装箱,滥竽充数充当合格品,流入下工序造成质量事故。

二、把好入门关,提高员工素质

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岗位(直接影响汽车质量的岗位)的人员在文化层次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就要强一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相对也要容易些。

三、加强员工培训,走好“三大步”

1.做好新员工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最近,车间在不断引进新员工,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员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实践经验。面对这些新员工,培训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总结得很好: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比纠正一种坏习惯要轻松得多。新员工培训也应该做好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在新员工上岗之前进行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新员工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对汽车装配的认知度较低,上岗前就要为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如:装配的基本知识,质量的重要性、汽车的相关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等。

其次,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这是关键的一步。我们目前的操作培训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那么师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直接影响到学徒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度。所以师傅就要选用岗位上操作技能最强、操作最规范的员工来担任,让新员工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再慢慢地影响另外一些老员工。

最后是加深和巩固阶段。当新员工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对汽车装配有一定的认知度时,再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理论培训,这样可以让新员工更容易理解。

2.抓好质量培训考核,提高员工重视程度

以前,员工的培训也不少,但往往培训效果不好,对员工的触动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员工不重视学习,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时聊天、睡觉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培训考核,促使员工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然后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再培训,不合格者进行换岗。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员工对待培训的重视程度,加强培训效果。

3.班前班后进行质量意识灌输是一项长期的培训方式

班组长是生产车间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是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可以发现很多不规范行为。在班前或班后进行通报,让员工理解此行为的危害性,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对于汽车质量状况,也要及时告知员工,当发生不合格时,或许员工会提出许多管理人员不知晓的现象或好的建议,这有助于分析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也会增强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四、管理者加强质量意识是关键

“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这句话说明了管理者意识的重要性。基层管理人员就是生产队伍的指路人,员工就按照管理人员指明的方向前进。如果我们对一些违规现象视而不见,不制止、不纠正,员工就会逐步淡化质量意识,违规现象就会不断增加。

通常人们都知道,一只狮子率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群狮。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在体力上后者要强过前者百倍不止,但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占据前者思想的是狮子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王者气概,而后者其实早已退化成一群披着狮皮的“绵羊”。由此看出领导的作用是强大的,质量意识的加强应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对员工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该把确保汽车质量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考核指标。

五、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建立质量激励机制

质量的重要性靠什么来体现?在市场经济时期,也许经济杠杆的作用更具有优势。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加大奖罚额度。对于工作质量好的员工,就应该大张旗鼓地奖励;对于工作质量差的员工,理所当然应受到惩罚。如果说,干好干坏没什么差别,或者差距太小,就不能体现质量的重要性,就不能增强员工的重视度。好的意见或建议,都应该给予物质激

励和精神激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

我们工作中有一个缺点,很多东西停在表面,所有的工作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去做的。海尔张瑞敏曾举过一个经典例子: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6遍桌子,他们会一丝不苟每天擦6遍,而我们中国的有些员工第一天擦6遍,第二天也会擦6遍,第三天擦5遍,第四天4遍„„,这个简单的事实相信你我他都遇到过,质量也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够做好的。

内部控制意识 篇3

关键词:质量意识;高职教育;内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15-04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特别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初步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不可否认,高职教育规模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的重要贡献。但是,高职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却留下了自身内部管理很多问题,有鉴于此,笔者尝试把内部管理与教学质量相提并论,在质量意识下探讨高职教育内部管理模式。

一、现状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快,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基本建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办学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但是,当我们津津乐道高职教育所显示的大数据时,高职教育固然存在的内部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影响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借鉴过多,创新不足

我国的高职教育很大一部分来自中职教育的整合升格,因此,在管理模式上,基本沿袭中职管理模式,甚至为了向高等教育靠拢,照抄照搬本科高校管理理念和做法。主要表现: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以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主,院长为学院的法人代表。民办高职院校则是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长为学院的法人代表。院长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及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下设分管副院长,对院长负责。各部门设有处长(主任),对本部门负责。如此组织架构,基本确保了高职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但高职教育毕竟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它应该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特色,更应该凸显实践教学的特性和培养对象的职业性。在当前的组织架构下,经常出现以下问题:

教务管理部门忙于日常教学运行管理,缺乏教学质量建设意识。教务管理部门向来被称为学院教学的中心和枢纽,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是其主要责任,但同时教务管理部门也是服务部门,还要承担教学建设和质量提升的任务,要提供优质的服务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疲于奔命,忙于救火”却成了很多高职院校教务管理部门的写照。

学生管理部门则缺乏质量意识的指引,忽视对高职生学情的了解,套用本科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对学生放任不管,认为学生管不好主要责任在教师。特别是学生管理干部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和因人设岗现象普遍,最终导致学风建设每况愈下。

(二)人为因素多,尊重规律少

2013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120位高职院校书记、校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发展中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办学经费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生均拨款未落实;二是管理体制多元多极化,政府对高职院校过渡干预;三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对高职生源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高职教育在迅速崛起之后,为摆脱在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夹缝中的尴尬,借力中央政策文件精神,以创新为名,效仿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展开“多、快、好、省”的尝试。笔者以为,所谓的“多、快、好、省”,是指高职教育学校数量之多、发展之快、办学口碑之好和成本核算之省。如此追求本无可厚非,但在教育领域,难免相伴而生出很多问题:

现有管理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据湖南工业大学周元明教授开展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有35%的管理人员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闭门造车,主观臆测,部门协商少,制度各行其是,过于零散,甚至部门条款冲突,导致同一事件有多个执行标准。如此进行高职教育管理,归根结底,就是缺乏一种质量意识的主导。

不以质量意识为准绳,更突出的表现在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上。很多高职院校为迎接教育部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在人才引进方面为装门面,短期聘用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和行家能手,待评估通过,马上改变做法,随意招聘一些应届毕业生,缺乏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和长远规划,这在民办高职院校表现尤为突出。在专业设置上则采用头脑风暴法,更有甚者,则直接开设往年报考人数排名前列的专业,盲目性随意性严重。

·前沿理念·质量意识下的高职教育内部管理模式研究(三)提拔干部多,储备人才少

在我国公办的高职院校,很大部分是采用政府化管理模式,以行政级别排资论辈,“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由此衍生出以人管人和小势力团体的氛围,严重制约高职教育管理的质量提升。就是在民办高职院校,也存在机关单位所特有的行政管理色彩,最终导致学校上层决策过长,中下层执行过程不到位,没有形成职级的压力传递。据周元明教授调查,有近60%的教学一线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没有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向教学一线倾斜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特别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人员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教师职务终身制,在分配上又是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可见,当前高职教育管理有很大部分是不以教学为中心,不以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而是以追求职务提升为旨归。

高职教育内部管理本应该是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法人、教师、管理干部、学生、用人单位、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主体,都应该要有质量意识作为主导思想,教高﹝2006﹞16号文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建设,重视过程监控”,“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因此,在高职教育内部管理不够健全的体制机制下,本该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却成了升官的摇篮和行政职级提升的中转站。

二、原因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现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特别是以教育部16号文件为指导的历史条件下,全国高职院校掀起了内涵建设的大运动,从之前量上的扩张转移到质量提升上来。但是,我国的高职院教育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以致出现上述诸多现象,特别是在当前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条件下,如果不能有效引导和改正,将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而探究其中原因,主要如下:

(一)体制机制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行各业的管理中,党委领导作用不可或缺。在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基本是采用机关单位的党委系统部门设置与人员配备、行政系统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模式。即使是衍生的职能部门和服务部门,也生搬硬套相应的职务和岗位。这其实源自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大部分来自机关单位,接受的是传统管理方式的规训。在新的环境下,管理者缺乏对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缺乏前瞻性和国际视野,于是乎,我国的高职教育管理至今仍无法从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夹缝中突围,没有呈现高职教育规律。

(二)质量意识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短,在管理上多以借鉴为主,普遍缺乏质量意识指导。特别在规模扩张阶段,管理者为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和获得更好招生,倾注全力进行宣传,与此同时也就弱化了内部管理上的质量监控。于是,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依然是身份管理,薪酬分配仍是建立在学历、职称和身份上,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无法兑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推诿扯皮无法遏制。有些事没人管,有些事人人管时有发生。在有些高职院校,所谓的质量意识,其实就是成本、利润和招生报到数。

(三)内部管理

我国的高职教育管理运行基本正常,但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学术本位”无法得到体现,教学中心地位无法保证。据周元明教授调查,有6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者存在着封建家长制思想和浓厚的权力意识,将学生视为被管束的对象;36%的教师认为,学校对管理者监督渠道不畅通,信息不灵,缺乏开放性和透明度;27.6%管理者认为,各校虽然有纪委、审计处,但监督制约手段落后,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全面性、有效性、必性和严格的监督程序,以及错误或者失职的责任追究等制度保障。

三、对策

高职教育的内部管理主要是指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在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开展的决策、监督、执行、反馈的活动。通常说,内部管理科学有序,则直接影响到该校的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对上述弊端,高职教育管理者责无旁贷,必须转移到科学发展、质量提升的轨道上来,加强质量意识下的高职教育内部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转变高职教育质量意识,引进质量体系

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摆脱不掉学术型高校的套路。在高职教育的质量意识下,很大程度上仍然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学术高低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完全无视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忽视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因此,必须转变高职教育质量意识,把高职教育的质量意识落到实处,树立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强调学生通过学习是要提高个体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管理基本上是人的管理,因此,有必要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学校中,学生是每个教职工的学生,老师是所有学生的老师,每一位教职工都显性或隐性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甚至影响着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可见,当所有教职工都将质量意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并外化为自己的行动,那么,我国的高职教育内部管理的困惑也就不再是困惑了。

高职教育在质量意识下,一定会健康稳定的发展。2000年版的国际标准ISO9000界定的质量就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满足要求的程度成了衡量质量的标准。运用到高职教育管理中,则表现为满足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要求的程度。而他们的要求程度,又外化在高职学院的专业设置、师资水平、教学管理及人才培养规格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无形中已经表现为服务与消费的关系。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提高满意度,引进质量体系,借鉴ISO管理模式,将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联系起来,实现教学中心地位,通过质量认证,建成“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促进管理水平和质量提高,最终获得社会认可。

(二)回归教育规律,推行精细化管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事高职教育管理,必须深谙教育规律,按规律办事。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速度快,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紊乱,朝令夕改,无章可循、有章难循、甚至是有章不循。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薄弱,缺乏民主、平等、自由的空气和教职工幸福指数偏低,创造力不足等等。教育部16号文件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把学校的发展中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因此,笔者认为,我国高职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内涵提升,从管理上抓质量,推行精细化管理。

所谓的精细化管理,是指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是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企业只有不断地深化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规划好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赚到可以赚到的每一分钱,企业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已有成功典范。我国的高职教育内部管理也可进行精细化管理,2013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洪渠就精细化管理归纳七条:一是建立管理岗位的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实现文本化管理;二是工作流程图表化,将学校内部管理视为完整的个体,注重部门之间协同创新;三是做好计划和目标;四是立足岗位自学践行。自我问责,自我诊断;五是管理类别化,采用纵横向分解;六是管理数据化,量化工作规划、工作方案、工作目标和计划等;七是管理信息化,用信息管理系统把学校的招生、就业、教学、实训、考试、生活、财务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降低管理成本,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与时俱进,创新管理理念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短期内的迅速崛起,确实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贡献。但在当下竞争环境下,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让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危机四伏,因此,在管理上,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创新管理理念。就上文分析,我国高职教育要创新管理,主要要从管理观念、管理组织和质量追求上进行创新。

创新管理观念,首先要摒弃我国行政管理模式中不合理的成分,凸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这是我国高职院校特有的本质。人,是高职院校中管理活动的中心和学校最主要的财富与资源。对教师,管理者要根据他们的合理诉求,积极主动提供服务,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对学生,管理者要满足他们求学和就业需求,满足他们身心全面发展。其次是要有经营理念。作为管理者,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必须要有成本核算概念,把学校管理物化为产品、资产和资本,用经营的思维把学校盘活管好;最后,在理念上还要有国际视野,现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已经铺开,管理队伍的素质也必须与国际接轨,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更不必多说。

管理组织创新,首先变从前的“金字塔”式管理为扁平化管理,主要目的是加强职能部门专业化建设,弱化精简费专业行政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深化和完善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明确教学管理部门和系部权责关系,教务部门要负责在教学管理中对共性的和方向性的建设进行引导,做到该管的管,该放的放。系部则要承担起专业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确保质量提升。

所谓的质量追求,就是高职院校在具体办学过程中,要摆正教学中心地位,确保教学质量,在管理过程中制定好质量目标、质量行为、质量形象、质量原则、质量检测、质量制度等,让教职工真正能用质量意识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高职院校有了质量意识,将有利于创建优美校园文化,创建出先进的高职管理文化和培育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综上,笔者以为,高职教育内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职能部门要做到协同创新,服务部门更要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而所有教职工也要全员参与,用质量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通过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树立质量管理理念,最终实现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元明.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现状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34).

[2]张立今.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的显示路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田维珍.“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09(5).

[4]张广宇,谭海清.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现状研究[J].岳阳纸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5]刘太刚.关于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6]李洪渠,石芬芳.从理念到实践: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的路径与创新[J].高等职教,2013(34).

[7]韩月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05(3).

[8]李寿和.论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5).

[9]李玉春,丁丽梅,陈湘君.对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创新的思考[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0]李玉春,毕万利.试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

内部控制意识 篇4

在讨论文化工业以前, 先界定一下本文讨论的文化的定义。在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洛依伯和克莱德·克拉克洪在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一书中将文化的各种概念划为了9个大类:哲学的文化概念、艺术的文化概念、教育的文化概念、心理学的文化概念、历史的文化概念、人类学的文化概念、社会学的文化概念、生物和生态学的文化概念。

本文中文化的定义比较倾向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文化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 可以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这个定义是从历史的文化概念来看的。从人类学的文化视角来理解则可以发现, “文化或文明, 从其广泛的民族意义上说, 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会成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陆扬和王毅在《文化研究导论》一书中把“复杂的综合体”理解为“一个特定社会或社群的一切活动, 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一切外在的和内在的活动, 而成为信仰、信念、知识、法律、礼仪系统、伦理乃至情感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然而, 就在文化定义众说纷纭的时候, 文化研究对传统的文化形成了挑战。在传统的观点里, 文化概念主要定义在文学、艺术及美学方面, 他的特征是创造力。文化研究中发现, 这是受传统的精英意识影响产生的, 其中蕴含了阶级压迫, 传统的文化将社会分为了有文化的精英分子和没有文化的普通劳动者。

在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中, 文化一分为二:一面是抵制商业化的高雅精英文化;另一面则是追随商品交换法则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不等于文化工业, 但却是文化工业的出生地。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后现代社会中文化已经丧失了批判功能, 文化已经不能通过抵制工具理性来彰显真理, 堕落为商品法则的傀儡。

“文化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形态, 是与大众的利益根本对立的。“文化工业”则是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标准化、模式化的制作完成的, 采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出来的。大众通俗文化是自然天成的, 体现着大众趣味的多样化。“文化工业”是在资本驱使之下所进行的文化生产, 通过不断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 使大众在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诱惑中放弃思想, 大众在轻松的享乐中所体验到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感情联系”。当文化的命运变而由资本来决定、文化的兴衰存亡系于投资意向的时候, 人们从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资本这只无形之手在背后的操纵作用——“欢笑在娱乐工业中成了骗取幸福的工具”。

文化工业是指文化行业利用现代化的制作和传播手段, 对文化符号进行大规模的流水线复制, 使传统的文化走下了神坛, 成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消费的商品。大量成为商品的文化符号充斥人们的视野, 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让人们陷入无止境的追求里面。

在精神的符号上, 各种粗制滥造的流行音乐听来还不如田间地头的农民在逢年过节时的敲敲打打;大量以获利为目的充斥着商业元素的连续剧和电影在迎合消费者胃口的同时, 却促使了消费者的堕落, 文化商品成为了文化娼妓, 只要有利可图就有求必应。文学上, 名人出书、先锋文艺之类的噱头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下更是一切为了钱。早已不复曾经一生立一言而终, 却青史留名的真知灼见。

从物质上的符号来说, 例如一套成本价只有500元人民币/平方米的乡间小楼, 在被冠上了诸多文化符号和意义概念之后, 成为了1.2万元人民币/平方米的郊外别墅。一块瑞士的手表从计时功能延伸出了无数的意义。手表在现代生活中, 时间的功能被淡化, 取而代之逐渐成为主要吸引力, 而让顾客趋之若鹜的是时间或者说表的内在品质以及其所代表的时尚元素。企业的策划对品牌形象、顾客认可价值度以及顾客分类、购买力变化做详尽的分析论述, 从全方位将消费者包围。通过广告彰显商品具有的内在品质。正是这些被加冕上的各种概念给人民描绘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

二、从意识形态的产生看文化工业的控制

(一) 人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感觉——意识来自于感觉

人自出生以后, 就开始接触外部世界, 外部世界的种种都会在人身上引起各种各样的反应, 感觉引导着我们认识世界。意识是人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感受环境形成。在马克思的著作中, 其认为意识的产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恩格斯指出:“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了能思维的人脑, 这对机械论来说, 是纯粹偶然的事件, 虽然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处是一步一步的必然决定了的。但是事实上, 进一步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 是物质的本性, 因而这是在具备了条件的任何情况下都必然要发生的。”

意识的基础是客观世界, 他的源泉和内容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意识不是人的头脑中生而有之的, 只有当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并通过神经中枢传达大脑才会产生意识。意识现象是由客观世界引起的。意识形态的调控作用, 主要表现为他的导向和调节作用。控制和调节个人、社会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社会功能。

在商业社会中, 人们被成为商品的文化符号包围, 陷入对物质无止境的追逐, 其意识已经被商品符号所重塑。

(二) 统治意识形态的普遍化

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关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这样的论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 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因此, 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 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 这就是那些使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 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思想。”

实际上, 统治阶级的思想并不是铁板一块, 内部的争论和来自外部的冲击是一直存在的。控制物质生产的阶级同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精神生产, 但是这种控制并不是滴水不漏的。马克思在研究中就充分地认识到统治内部思想的重重矛盾和利益分歧, 而导致的物质资源、思想和文化上的严重冲突。“这就出现一个现象, 统治阶级的思想越来越抽象而普遍化。也就是说每一个取代旧阶级的新阶级,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 但是在抽象化和普遍化的表象下, 实质永远是分歧而不是统一。”这种普遍化在资产阶级的后工业时代中则表现为文化工业, 一种隐藏在商品和符号背后的意识形态。

人们所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用已经沦为商业傀儡的文化符号描绘的一个不切实际的美好未来。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统治思想很狡猾地隐藏在了这些消费符号的背后。文化工业从全方位包围着人们, 表面上看是为人们贴身制作, 实际上这是在表面个性的虚像下用统一标准、整齐划一的形式灌输统治阶级标准化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三、文化工业的实质

文化工业的实质就是一种巧加包装的塑造意识形态的手段。文化工业将经济、政治、文化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控制体系后, 人类理性沦为压抑人、统治人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文化工业与市场结合, 艺术和文化从属于商品的属性、资本的逻辑;文化工业在大众传媒和日益精巧的技术的协同下, 携带着意识形态把商品形象转变为文化符号, 大量生产并将这种标准化、模式化的文化符号加以普遍化, 以刺激公众的消费欲望, 从幕后控制流行的习俗风尚, 逐渐改变社会价值观念, 进而将影响渗入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构成。

文化工业一方面掩盖物质化的社会中已经异化的人性和统治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大批量的生产千篇一律的各类消费符号, 让人们在自以为充满个性化的时候被纳入一种统一的形式。人们最终被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之中, 彻底丧失掉自己的个性。曾经具有唯一性的艺术创造,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已经失去了光环。例如摄影作品, 一张底片冲洗出无数的成片, 哪一张才是正版?对艺术品大规模的复制使得精英文化中唯一性的特征消失了。这个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人是有真正的需要的, 如创造的需要、独立的需要、自由的需要, 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需要。文化工业为人们创造了一种虚假的需要并将之满足, 用大量的商品符号来刺激人们产生消费的欲望, 而使得人们忽略了自身真正的需要。人们没有意识到他们自身真正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资产阶级正是通过把这种虚假的需要施加在人们身上, 使得他们的欲望被刺激放大, 看似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但是实际上造成了人性的压抑和痛苦, 因为这种需要并不是人的本性。资产阶级通过这种虚假的需要从实际中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流行的广告、商品、流行音乐等都可以归入虚假需要的类型, 在大众传媒全方位的轰炸下, 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人都无处可逃, 陷入一种无止境的追逐。

文化工业在这里成为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双刃剑, 一方面, 他的确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但是, 另一方面他又把项圈隐藏其中, 犹如一个制作精巧的陷阱。充斥于都市的商业广告, 引导着人们的购物趋向, 并从精神上塑造着人们关于完美生活的构想。在《管子·牧民》里有句话是“仓廪实则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司马迁在写《史记·货殖列传》时引用了管仲的这一段话:“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 再次关注管仲这段有关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论述, 读来却有别样的味道——吃饱了饭就别再做刁民。

四、总结

人类在思想启蒙以后, 却陷入了工具理性的误区。人终究是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论争看似已经水火不容, 但是现代主义的思想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都值得借鉴的。在物质文明空前丰富的今天, 人不应该陷入工具理性误区。殊不知当你以为你是完全理性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误区。

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先驱葛兰西为我们揭示了,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暴力的统治越来越让位于这种意识形态的控制。阿尔都塞指出, 传播机构、学校以及各种党派组织, 甚至包括家庭, 都是生产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 以强制的但又是无意识的方式将统治阶级所需的思想和意识输入人们的思想, 从而使人们只能在一个限定的层面思考问题。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自我控制意识 篇5

广播节目中, 主持人的精神状态是节目主持成功与否的关键。良好的状态能使主持人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 以一种主动、审慎的态度, 为即将和正在播出的节目营造自信的氛围, 为节目的安全播出奠定基础。

有时, 主持人由于某些原因, 导致状态不佳, 话筒前易紧张、懈怠、过度兴奋等, 产生干扰主持的杂念, 甚至在节目中出现失误。这就需要主持人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识, 及时作出心理和生理调整, 或者在主持节目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来保持良好的主持状态。比如有些电台主持人会在主持节目前化妆, 让自己以饱满自信的状态进入直播室。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 恰是主持人自我控制意识的一种手段。

二、自我控制意识影响情感的适当表达

主持人在节目中表现如何, 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 如话题的选择、听众的互动、与嘉宾或其他主持人的配合等。在一些参与性强的节目中, 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观点, 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听众与主持人的观点不可能完全一样, 有分歧是正常的。如果主持人不理智, 以高人一等者自居, 自恃自己掌握话语权而与听众争执不下, 非要辩出个丁丁卯卯、是是非非, 不仅会损害主持人的形象和魅力, 更使媒体失去公信力。如果主持人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识, 善于及时发现并克制自己不应表现的情感, 会给听众留下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良好印象。

三、自我控制意识平衡节目的内在节奏

不同类型的节目有着不同的行进节奏。从播放栏目曲到说完结束语, 整个节目的进程和节奏都靠主持人来完成, 尤其是直播节目, 主持人对节目行进节奏把握恰当与否, 直接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主持人既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内容, 还要兼顾到节目的起伏和节奏, 让节目美起来、好听起来, 否则有可能出现没有变化感的四平八稳, 或者是不留缝隙的你追我赶, 使得整档节目失去章法, 让听众无所适从。

徐州音乐台《音乐早餐》是一档收听率较高的早间音乐节目, 主持人认真研究听众在早晨起居活动的时间分配, 在恰当的时间说恰当的话, 播节奏和风格适宜的歌曲。这种做好案头功课的做法也是主持人自我控制意识的一种表现, 使得主持人能够适时调整节目的行进节奏。

四、自我控制意识形成个性化主持风格

内部控制意识 篇6

一、经理层责任意识与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

一般来讲, 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息息相关, 它是衡量一个人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核心内容, 直接影响工作绩效。具有责任心的经理人会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 尽职尽责, 追求工作成效。要理解责任意识, 还得从责任说起。

责任, 从广义上讲是人尽职的一种品质和状态, 是个体本质上拥有的、可信赖的人格。责任作为一种品质和状态, 是人本质和内在的东西,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它的含义, 在中外资料的解释中, 除了中文有“做不好分内的事情要受到处罚”外, 基本上可以统一为:使人担当某种责任和义务, 尽心做份内的事。责任意识, 是个体对责任的感知和感受。它是社会个体从责任赋予者那里接受责任之后, 内化为个体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履行责任行为的精神内驱力。责任意识体现在三个方面———事前、事中、事后。责任心强烈的人做事前会做充足的准备, 从整体上对事情进行把握, 分析其可行性, 预测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防范应对措施;由于运筹在彼时, 操作在此时, 在实施过程中, 情况会和预期有所不同, 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本着对全局负责的态度, 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保全组织大局利益;事情做完后, 出了问题, 敢于、勇于承担责任。问卷调查显示, 责任意识的描述词选取次数前两位是成就感和自律, 即坚持诚信原则, 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超越工作目标。研究责任意识需要具体到某一岗位领域内, 通常认为是在自己个性特质基础上根据道德要求、个体动机、组织期望形成的价值观, 是内心自律的个人品质, 具有自觉性、稳定性、情景性、主体性的行为特征。

对于我们所涉及的信用社经理层责任意识问题, 具体到实处, 就是承担起对本质工作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 对股东、对信用社、对员工、对客户、对组织负责。稳健经营管理, 维护资金安全;恪守职业信誉, 诚信对待客户;严以律己, 知人善任, 明确责任, 不以权、以贷谋私, 坚决杜绝“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做到心为信用社所系, 利为信用社所谋, 恪尽职守, 实现利益相关者最大化。

综上所述, 具有高度责任心的管理者应是负责任和讲道德的, 加强信用社内部经理层责任心的经管, 势必会降低“道德风险”出现的机率, 有助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从源头上讲, “内部人控制”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委托代理制, 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不确定性和分散投资风险、科层组织中的信息不对称, 以及有限理性和个人能力的约束等不可避免因素的存在, 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这种状态给信用社内部治理带来了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性, 是“公属”与“私掌”的分离, 也可以说是“善”的目的与“恶”的可能的矛盾。从信用社的性质上来讲, 信用社是按照自愿入股、民主管理、互助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并主要为入股者服务的一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核心应是民主管理,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一方面, 由于股东股权过于分散, 股东过于弱小, 有限的投资难以激励其对信用社进行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社员代表素质不高, 参政议政意识不强, 普遍存在“搭便车”现象, 以至于出现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使得农村信用社实际上是投资人无法负责、无人负责、无心负责;另一方面, 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上来讲, 双方利益的不一致性势必形成两者利益上的博弈关系:经理层受理事会考核, 而理事会对信用社的考核指标主要是当年收入、存款增长率和不良贷款率下降情况, 很少关注长期可持续发展, 又加上经理层任期短暂而且更换频繁, 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 理性的经理人往往会利用信息优势, 抛弃信用社社员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选择“寻租”, 诱发信用社短期化行为。这种异化的信用社内部管理工作, 偏离了民主管理的渠道, 致使“内部人控制”盛行。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 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 因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实。

责任意识是对权力的一种软约束, 基于道德, 有责任心的经理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克制、约束、负责。加强经理层的责任意识建设, 提高其道德修养, 有助于控制其“恶”, 以实现其“善”, 这在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塑造责任经理层, 解决内部人控制

为了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委托人往往设计代理人所能接受的契约, 即运用激励机制来促使代理人采取适当的行动, 避免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的发生, 力求最大限度地增加委托人的利益, 这在实践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在大众层面上, 出现“道德风险”的原因并不是他们分不清事情的是非曲直, 往往是心知肚明、明知故犯, 这里存在着一个道德责任问题;责任意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 一旦形成以后会有相对的稳定性, 对人的行为发挥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责任心的缺失是导致“内部人控制”的一个原因, 作为一种动力因素, 忽视其显然有失偏颇。构建责任氛围, 塑造讲修养、讲道德、自己能心甘情愿地承担责任的责任经理, 有助于信用社内部治理的良性运转。

在信用社内部治理中, 经理必须对作为委托人的董事会负责, 经理责任必须建立在法律责任、岗位责任、道德责任与伦理责任相结合基础上, 经理必须对所实施的活动承担责任;基于“权责统一”, 经理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应处于一种责任状态, 必须对股东负责, 不允许有不承担相应的责任的现象发生;经理需要向董事会解释其所做出的决策, 并说明决策的合理性, 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此意义上, 责任经理是构建现代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取向之一。

塑造责任经理层, 使其在整个管理流程中以组织目标为目标, 全身心凝聚在一起同心同德地为利益相关者谋福利, 以实现信用社价值的最大化, 这是信用社内部治理应当加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 董事会要对经理人员适度激励

精心设计的激励机制可以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使两者的目标利益趋向一致, 即引导经营者以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首先, 董事会要和经理人员沟通, 了解他们的需要, 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使责任和利益挂钩, 并且制度化, 有责任心的人得到好处, 没有责任心的人受到惩罚。另外, 要使经理人员能尽职尽责, 必须给经理人员一个宽松的环境, 给予其足够的自主权, 真正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有的地方出现董事会过频干涉经理人员的行动, 权力没有完全放开, 不完全放开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也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 。这样可使经理对整个管理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身负重担,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 保证经理人员任期的长期性也可以加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增强其责任意识。责任心强化了, 经理人员会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愿意听取员工的反馈意见, 接受监督, 做出策略的行动, 从而也可自觉避免信用社“内部人控制”行为。

(二) 在组织上下掀起加强自身责任意识的风潮, 号召人人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 并构建多途径的监督体系

使经理层带领员工进行培训教育, 针对信用社的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倾向, 开展持久而有效的道德责任训练。另外, 进行警示教育, 利用反面教材以儆效尤, 使其明白脱离群众、做有悖于群众的事情是要付出代价的。通过此举, 既可以促使其自律, 又可以使经理层自觉产生一种自觉地示范作用, 做好表率, 可有效强化其责任意识。时间一长容易产生心理懈怠、思想放松、责任心减弱的现象, 因此要实现对经理层权力的多方位监督作用, 比如建立完善的民主监督体制、健全的法律监督制度和良好的政德监督机制等。

责任意识对于构建和谐团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种种措施, 培养、激发经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乃至最终让经理层的“内驱力”发挥作用, 树立尽善尽美的责任经理层, 可使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向民主管理回归, 有助于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 也能促使自己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另外, 在信用社内部, 如果领导能承担责任, 员工也会敢负责任, 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敢于创新, 在这样一种开放的局面下, 企业就会不断发展壮大。

摘要:委托代理框架下, 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易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 经理人员责任心的缺失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之一。文章从责任意识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出发, 在深入调查我国目前责任意识状况的基础上, 分析造成“内部人控制”现象的症结所在, 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道德状况, 探索责任经理层内部治理良性运转的内在规律, 最后针对委托代理之下我国责任意识不强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责任意识,内部人控制

参考文献

[1]、王明辉.管理者责任心研究[D].河南大学, 2003.

[2]、刘剑荣.企业管理者责任心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 2006 (3) .

[3]、张浩.代理理论述评[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5) .

[4]、景素奇.如何经管员工的责任心[J].中国酿造, 2005 (1) .

内部控制意识 篇7

1 科技项目管理现状

1.1 科技项目的特点

1.1.1 科技项目管理具有创新性

科技项目与其他类型项目的本质区别在于科技项目具有创新性。创新性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独创性、新颖性、实践性的人类活动。这里的创新性不仅指项目阶段或可交付成果具有创新性,还包括对科技项目管理的创新。任何项目的管理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方法可供参考,必须寻求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思路,通过管理创新去实现对具体项目的有效管理。

1.1.2 科技项目管理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科技项目管理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科技项目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科技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贯穿于科技项目的各个阶段。科技项目管理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的可变性。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和创新活动,在实际研发过程中,有些项目由于研发方向失误或受研究条件限制,不但没有实现预设的科技目标,反而进展缓慢,甚至于失败。由于研究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而需要重新变更研究内容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科技活动无论时间进度还是成本预算以及质量都较难把握,执行中有许多未知因素,结果往往难以预料和不可预见。

(2)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指的是技术本身的因素。技术不成熟作为科研的不利因素,已被国外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所验证。当一项未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科研时,会加大科研的工作量和难度,增加科研失败的比例。另外,当我们拥有先进技术的同时,不一定对所运行的科研项目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有些先进的技术并不具有运作的可行性。

(3)评估标准的不确定性。评估一般项目的基本标准,是看项目是否在预定时间和预算成本内达到合同所要求的质量要求,大部分产品可根据其所具有的特性直接定量评估;但科技活动所涉及的指标和成果多为定性的不易量化,也正是由于它相对于其他项目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及其评价指标不易量化造成评估体系不易规范,使得我们不能直接把对一般产品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套用到科技项目成果中去。

1.1.3 科技项目管理具有明确指向性

科技项目管理的内容是具体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而不是宽泛的。科技项目管理的明确指向性贯穿于论证、立项及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旨在解决某个具体的技术问题或某个行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有效实现科技项目预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 立项前期可行性论证不足

项目可行性论证的重点是先进性、可行性、可靠性、适应性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目前科技项目论证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立项评审的公正性有待提高。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科技项目管理也延用行政管理体制,造成科技项目的评审单位与监管单位一体化,而科技管理部门的人员有限,不足以有效管理诸多科技项目,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影响科技项目立项的公平及公正。

(2)可行性论证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科技项目的发起人一般为政府机构,承担方可能是企业或科研机构等,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导致人了解信息的渠道不同,容易造成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科技项目立项阶段的可行性论证过程中,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更明显。在项目的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单位可能会隐瞒或造假某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在项目指南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当时没有任何明显的影响,但是在项目实施周期中,问题可能就会暴露出来,导致项目失败的风险增大或周期延长,而这些风险承担方都可以归咎于自然原因,逃避该承担的责任,导致项目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而这些事前项目管理者是无法控制的。

1.2.2 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动态监测机制

目前我国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头大,中间小”的问题。“两头大”是指在项目前期立项和后期成果验收阶段花大力气,而“中间小”则是指在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不到位,未能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费投入情况、项目实施进度了解不细,项目实施单位存在任意改动攻关目标、不按合同要求使用科技经费、不能按合同要求期限结题等情况。

1.2.3 缺乏有效的验收评价机制

由于科技管理部门的人员及资源有限,对科技项目的验收难以给出专业性意见,而且验收小组的专家多数是为了完成验收工作而临时组织起来的,缺乏对项目的全面了解,在评价过程中难以提出针对性问题,影响评价结果。另外,不同的专家对于科技项目验收评价的标准及指标存在倾向性差异,也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1.2.4 对项目参与人员及组织的考核不充分

项目验收及成果转化阶段主要考察评价项目硬性的方面(即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等完成情况),而对于项目软性方面(如项目参与人员及组织)缺乏有效的评价和考核,只是从发表论文数量等内容来衡量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科技人员信用管理机制,无法为以后承担其他科技项目提供参考。

2 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的对策

针对科技项目的特殊性和现阶段我国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多年项目管理经验认为,将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应用到科技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策略,在科技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控制风险,从而达到减少或规避风险的目标。

项目风险管理属于软科学研究的范畴,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系统化管理科学。它是一项根据项目环境和设定的目标,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可能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管理,以增加积极风险的概率和影响,降低消极风险影响的动态的综合性管理活动。

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强调整体管理和各知识领域相互配合的过程化管理,而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延伸。下面分别从科技管理的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三大阶段来分析风险管理的活动内容。

2.1 立项阶段的风险管理

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即组织、评审项目建议书,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和签订项目合同。在科技项目立项阶段,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定性分析,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判断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是否合理以及找出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影响项目目标的风险因素,为项目是否可行提供决策参考依据;而风险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各风险因素的判断和比较,排列出它们对项目目标影响程度的顺序,以使科技管理人员有重点地加强对未来项目执行过程中风险因素的管理,保证项目各项计划顺利制订与执行。

2.2 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

科技项目的实施管理是保证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制订科技项目计划、对科技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实行进展评估。针对科技项目管理部门人员有限、平时日常工作比较繁忙等不利因素,可以考虑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第三方监理制的方法。

“监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领域,是指独立于项目双方的第三方。作为监管专业化指导机构,监理受项目法人委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规范和监理合同、项目合同,对项目实施全方位监督管理。随着项目管理理念的扩大,监理的范围外延也不仅局限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项目管理中也可应用监理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项目按照预期计划进展,监理方只需要对日常工作进行监管,提供阶段性的监理报告,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将承担方的问题反馈给项目主管方,再将主管方的新需求传达给项目承担方,在此过程中,起到信息传递及沟通的桥梁作用。管理应向主管方提供阶段性的验收报告,如果报告合理并且符合要求,即可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实施。如果报告不能通过审核,则三方应立即举行应急会议,共同分析原因。此时,监理方应从独立专业的视角提出改进办法与措施,并且督促承担方实施改进措施,及时检查改正效果并且对比原计划进行变更,以避免同样问题重复发生,提高监管效率。监理过程中,监理方的一系列活动能够形成一个闭环的反馈系统,使得项目计划得到层层改进和完善,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2.3 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

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包括检查项目合同考核指标的达标情况、评估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确认和评价项目成果。科技项目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主要依据项目合同计划,识别项目验收交付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以及项目最终的社会、经济等效果的满意程度。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以下3个内容。

(1)对项目交付目标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为已经出现的项目目标偏差(如时间、费用等)找到最接近或可能超过的目标。

(2)对科技管理全过程风险管理的审查。通过对科技管理全过程进行审查,处理项目过程中的风险承担责任问题,建立风险数据资料库,为未来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3)对项目完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制订风险管理计划,以便项目能持续、可靠地实现最终目标。

3 结语

科技项目管理是系统地进行组织、计划、协调、管理的经营活动。建立完善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为揭示自然规律、孕育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突破,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科技项目管理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可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改善”的办法,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全面有效地控制科技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使风险降到可接受的程度,从而增强科技项目的活力和效益。

摘要:为解决科技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科技项目自身特点及其风险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并分别从科技项目管理的立项、实施、验收三大阶段阐述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引入第三方监理制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科技项目,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第三方监理

参考文献

[1]张欣莉.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6-18.

[2]黄锦成,杨颂阳,阮付贤.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监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 005(2):91-94.

内部控制意识 篇8

一、清末新政前清王朝意识形态控制制度

清政府在继承前朝意识形态控制制度的同时,也对社会意识形态控制制度进行了一些变革,一些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被保留下来。

1.科举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连的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延续多年的官员选拔制度。就其本质而言,科举制度是王朝控制社会意识形态走向的主要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为古代百姓和政府间架设了一座用以沟通的桥梁,科举制度的制定与国家人才抱负施展和国家统治需求相结合。古代人们要想通过科举考试,需要学习孔孟儒家学说,而出仕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要求儒家文化的人才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科举制度为士人提供了可以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路径,满足了其施展抱负的需求。历代王朝不断激励士人参加科举考试,在科举考试氛围弥漫的时代,士人十分认可其所处时代的统治秩序,严格依照科举考试标准读书,为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维护者而奋斗终生。统治者深知士人心理,在为国家选拔人才之时,把自身的思想自觉规范到读书人的意识形态里。从科举考试对儒家学说的重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统治者通过官员选拔制度向考生们及整个社会灌输官方意识。实际上,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皆将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读本作为人才选拔考试教材。读书人以其为标准,规范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从而使得科举制度成为卓有成效的意识形态控制制度。

2.国家祭祀制度。清朝的祭祀分为大祭祀、中祭祀和群祭祀,频率分别为每年13次、12次、53次。除了中央举办定期的祭祀活动之外,地方官员也负责举办祭祀活动。祭祀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祭祀先人。定期祭祀先人既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践行,也是对政权合法性的宣誓。第二类是祭祀神灵。古代中国民众的神灵信仰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有记载的我国传统社会存在多样的神灵信仰,古代民间信仰的神灵超一百种,清代被官方祭祀的神灵数量也较多。第三类是祭祀对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如孔子等。历朝历代的帝王庙、贤良祠等都是举办祭祀活动的场所。该种祭祀仪式凸显了王朝的价值评定标准,其在社会意识形态引导方面的目的清晰可见。在清一代,纪念历史人物的祭祀活动始终按时举办,且不断增加新祠及入祀人员。

3.圣谕宣讲制度。“圣谕宣讲”制度是指每月十五和初一,各地县衙依照清王朝制度召集官民举行隆重的宣讲仪式,宣讲内容为《圣谕十六条》,圣谕宣讲的目的是强调清王朝统治者对礼仪教化的重视。清王朝继承明朝制度,将朱元璋的“圣谕六条”继承下来,且加以补充,形成《圣谕十六条》。《圣谕十六条》宣讲时间为半小时,宣讲内容包括孝敬父母、遵纪守礼、诚信和行善等多个方面。圣谕宣讲以讲所为单位,无论城里,或是乡里,皆设有讲所。圣谕宣讲的程序与模式极为类似,根据资料记载和先辈们的回忆,圣谕宣讲的时间为初一和十五的八点至九点,在圣谕宣讲活动的地点妥当放置圣谕牌、钟鼓等物品,参加圣谕宣讲的人役前往大门外宣化牌之下,首先需要叩拜圣谕,行叩拜大礼后,听众需要依照长幼尊卑进行排序。圣谕宣讲人为知县,由讲正和讲副两人协助宣讲,当宣讲工作结束后,需要拜送圣谕,官员人役们可以回衙门,百姓们开始解散。表面上,圣谕宣讲制度是一种道德规范教育活动,实质上,该制度的存在使得臣民对清王朝的统治形成了固定的认知,且对社会规范形成固定的认知,从而认可清王朝的管理与统治,以忠于清王朝。因此,可以将其视为清王朝社会意识控制的制度之一。

4.旌恤制度。赐恤和旌表是清代表彰官员或民众践行传统德行伦理的制度。前者是对官员有生之年恪尽职守行为的表彰激励制度,后者表彰的对象是普通的民众。前者依照官职的高低设有不同的等级,分为按例赐恤和优恤。赐恤制度虽然是为了对官员生前的优秀事迹进行表彰,然而,赐恤制度的意识形态控制意味仍然浓厚。官员生前的恪尽职守是指终身践行以官方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君臣关系,凸显了官员对王朝的认可与拥护。在对一般官员实行旌恤制度的过程中,政府强调一般官员的忠与义,以寻求机会激励官员与民众共同遵循官方意识形态,从而忠于清王朝,这是意识形态控制的典型表现;旌表的目的是通过表彰民间道德模范激发人们遵循儒家伦理纲常,意识形态控制动机较为明显。旌表制度对于民间遵循儒家伦理纲常有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其中,对妇女的旌表占据多数。封建社会特别重视控制妇女的意识形态,因妇女屈从男权是对封建社会伦理纲常严格遵守的表现,因此,旌表妇女的本质是控制妇女的意识形态。

二、清末新政时期意识形态控制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1.科举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科举制度于意识形态控制方面发挥着制度保障的核心作用。晚清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治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清王朝危机的逐步加深,富强成为时代主题。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科举制度成为引入西方学说和培养先进人才的障碍。特别是在甲午之后,国家急需新型人才,科举制度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统治者深知儒家学说是维系王朝统治的理论支撑,因此,在改革过程中特别注意维护科举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功用,在改革科举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儒家学说的重要性。然而,面对当时的社会形势,清末新政时期政府不得不对科举制度开刀。国家与国际形势的发展使得科举制度不得不一步步为学堂让步,其彻底被革清的宿命不可逃脱。1905年,科举制度被正式废除。科举制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传统意识维护的重要制度保证,然而,当其废除后,王朝意识形态控制的主要制度保障已经失去。纵然统治阶级改革者们一度宣扬学堂制度可以完全取代科举制度于人才培养和意识形态控制方面的作用,然而,实践表明,其观点是错误的。学堂可以取代科举制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但是不能取代其在意识形态控制方面的作用。新政时期科举制度的逐渐废除是意识形态控制问题的重要事件,其未能使得清王朝争回知识分子的认可,且失去了一些人才对清王朝的拥护与支持。

2.国家祭祀制度的变革和演化。清末新政时期,当时的政府依旧坚持举办繁多的祭祀活动,且伴随当时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作出适宜的改动与调整,这说明当时的政府对祭祀活动于王朝统治的意义有着明晰的认识。该种认识不仅是统治者信仰进而进行意识形态控制所产生的效果,而且是清王朝统治阶级将意识形态控制制度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进行操作获得的结果。清末新政时期出现的“关羽显圣”奏折反映了统治者对祭祀活动举办意义的主观性操控,而光绪年间慈溪举办的祭祀活动广为人知,它是统治阶级操纵百姓意识的主要体现。清末新政时期的政府之所以继续举办多种祭祀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想要通过多次举办祭祀活动,使得百姓们形成固定的认知,从而认可清王朝政府和儒家学说。清末新政时期的统治者十分了解祭祀仪式的严格对于不同祭祀活动的意义,因此保留了各种祭祀活动的复杂仪式习惯,且规定参加祭祀活动的人员也需要严格遵守仪式的相关规定。值得注意的是,祭祀活动的举办需要一定的场合,然而,祭祀活动作用于参加人员的意识形态形成不仅被限定为祭祀仪式举办的时间和场地,而且突出了“祭祀仪式可将价值传递于祭祀活动操演者的生活全过程中”的合理性。由此可知,清末新政时期的祭祀活动在意识形态操控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3.圣谕宣讲制度的变革和演化。1902年,恩寿将知县梁延年撰写的《圣谕像解》呈给清王朝政府。清廷在1902年2月19日正式发布上谕,令恩寿将《圣谕像解》石印成书,且分别送给各个省,从而端正各地风化。为了进一步推进圣谕宣讲制度,戴鸿慈提议设置宣谕化导使。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新政时期贯彻“圣谕广训”原则,突出体现为其于学堂改革中的作用。除了圣谕宣讲之外,还存在其他对百姓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制度,即“乡饮酒礼”制度。其和圣谕宣讲制度相辅相成,共同引导和控制臣民的意识形态。圣谕宣讲通过宣讲教育活动的常规化举办,引导臣民逐渐形成遵守日常文化习俗、礼仪等意识形态习惯,从而认可清王朝的意识形态,以效忠清王朝的统治。然而,清末新政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意识形态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圣谕宣讲制度得以延续下来。在其变革和演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圣谕宣讲制度对清末王朝的命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旌恤制度的变革和演化。清末新政时期,旌恤制度得以延续,且规模较大,其中表现突出的是庚子之役后清廷的多次旌表活动。1900年,清廷发布上谕,提议崑冈等查奏京师官员中在战乱中“矢志殉节,临难捐躯者”。1900年9月28日,清廷发布上谕。赐恤在战乱中殉职的官员。此后,清廷共发布15次赐恤上谕,共表彰了约四千人。1902年,第14次集体旌恤的官员百姓共达800余名。1909年,一道对于一名武学教习的上谕典型表达了该种制度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上谕的目的是“风示天下”,即大力提倡武学教习精神,且鼓舞臣民遵循忠义要求,团结忠义,以忠于清王朝统治阶级的管理。自清末新政后,赐恤活动得以有效延续。1904年,出现了一系列旌表妇女的活动,充分体现出清王朝重视旌表妇女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礼教。1911年,旌表妇女的记载仍然可寻,其表明了当时的清政府在新政推行时期十分重视和维护儒家伦理纲常,且将其作为约束社会民众意识的中枢核心。清末新政时期已经出现较多的改革者提倡解放妇女,使得妇女可以摆脱传统的礼节束缚,且倡导成立“不缠足会”,以之对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此后,清王朝开始兴办女子学堂,其强调了女性权利和解放女性的重要性。“中体西用”是当时新政时期清王朝统治百姓的指导思想,在“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引导下,一系列的改革活动相继开展。但是,遗憾的是旌表制度仍然得以保留下来。

三、对清末新政时期意识形态控制制度变革和演化的反思

清末新政时期意识形态控制制度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和演化,如今,直面历史,我们可以反思何种原因导致清末新政时期意识形态控制制度的变革居然最终以失败收场。研究表明,清末意识形态的失控表现为“中体西用”思想不能整合变幻中的多种思潮、新闻传播等传播媒介逐渐失去控制和新型知识分子发展为反清势力的先锋,究其根源,主要影响原因包括:国家无力挽回的持续衰败导致合法性基础的丧失、官方意识形态调整停滞不前和国家控制力过于薄弱。

1.清末意识形态的失控。

(1)“中体西用”思想不能整合变幻中的多种思潮。清政府时期面对的“邪说暴行”主要表现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其对清王朝官方意识形态的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时的清政府若想良好控制意识形态,需要对社会思潮进行整合,即使得官方意识形态能够代替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在民众心中的地位。用如此标准衡量“中体西用”显然不能够取得成功。原因在于官方宣传“中体西用”思想所形成的力量不足以和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对抗。从民权思想角度出发,新政后期的民权主义演变为民主,完全没有君主的意味。清末新政时期革命派意识形态与君主专制相对。从民族主义角度出发,当“中体西用”思想发展为官方意识形态后,民族主义迅速蔓延发展,且将矛头指向满族统治者。“反满”是当时民族主义的突出特点。纵然统治阶层做了调和的努力,然而民族主义大行其道。总之,清政府“中体西用”的官方意识形态无法说服维新派与革命派,无法和盛行的意识形态相抗衡。尤其是当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思想深刻影响到国内民众的思想,清政府官方意识形态制度已经无法发挥其固有的意识引导作用与教化功用。

(2)新闻传播等传播媒介逐渐失去控制。清末新政时期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速发展时期,清政府想方设法限制革命派通过新闻传播手段进行的革命意识形态宣传活动,却始终效果不佳。伴随时间的发展,革命派的宣传规模逐渐扩大,其舆论影响力不断增强。清末新政时期革命派的宣传媒介为小册子和报刊。其中,报刊是革命事业宣传的重要工具。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创办120余种报刊。区别于清政府开设的官报,革命派宣传小册子和报刊更受学生群体和社会青年、精英等人士的欢迎。清政府为了控制意识形态发展,也开始兴办报刊,以控制民众思想,然其呆板的创报形式和过时的论调使得官报被社会民众所排斥。清政府为了继续推销官报,采取强行措施,却获得了反效果。虽然清政府通过强制手段将官报“塞”给学校,学生们并未真正阅读,而革命派的报刊和小册子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革命小册子和报刊以全新的世界观和新奇的表达方式触动了知识青年的内心,激起了他们对清政府的厌恶感。革命报刊和小册子于革命舆论宣传方面获得的成功强有力地证明了清政府应对新闻舆论传播手段的失控而导致的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失控。

(3)新型知识分子发展为反清势力的先锋。知识分子是社会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要对象。清政府在进行改革时,极为重视新型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控制方面,也将控制新型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作为重点工作。然而,如今,我们可以发现,清政府最为重视的是新型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控制,而结果却是新型知识分子意识形态控制最为糟糕。例如,清政府使用多种手段控制留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然而,很多留学生成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宣传人员,且在回国后开始大办宣传报刊,以揭露清政府的腐朽,宣传革命思想。在控制国内学生方面,清政府从课程设计、教材选择等方面做好控制设计,却适得其反。学堂成为革命思想的宣传阵地。由此可见,清政府期望通过“中体西用”思想引导社会民众忠君、尊孔的理想失败了。青年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时,对社会文明和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反清反满的主力军。

2.清末意识形态失控的根源。

(1)国家无力挽回的持续衰败导致合法性基础的丧失。与国家意识形态关系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国家的合法性问题。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引导与控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合法地位,革命意识形态则是为了破坏统治阶级合法性。然而,精神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并非仅取决于精神领域,物质和社会都是决定意识形态的力量,共同影响着统治阶级政权的合法性。清王朝的合法性受到挑战源于清王朝的衰落。虽然在清末新政时期,政府采用了一些革新手段,但是清政府对外采取投降态度,对内欺诈百姓,使得社会整体局势动荡不安,清王朝的合法性逐渐丧失。伴随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富强”、“民主”成为时代的主题,追求富强取代了儒家思想的传统地位,成为人们追求的核心价值。是否能够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成为判定合法性的根基。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是富强的直接表现。然而,甲午后,列强纷纷瓜分中国,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受到侵犯。此后清政府的一系列懦弱行为都使得人们对其失去了信心与希望,纵然清政府后期实行了新政,然而已经无法挽回人们的信任。而革命派积极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指出了国家未来发展的道路,因而清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发生动摇。

(2)官方意识形态调整停滞不前。19世纪60年代后,“中体西用”思想开始萌芽,其成为西学引进的新思维模式。实践表明,代表着历史发展趋势的意识形态在社会意识形态争斗中最后会取得成功,是因为新型意识形态的出现集聚了新的社会力量,其一般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然而陈旧的社会意识形态往往不能够反映其利益。旧意识形态因不能妥善解决不断出现的历史问题,渐渐失去人们的认可和拥护,最后被新意识形态所取代,原因在于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始终向前的。甲午战争前,中国业已出现新的社会思潮,且拥有拥护新的社会思潮的官员和人才。假若当时的清政府能够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代表国家意志向民众宣传“中体西用”思想,那么即便会遭遇到守旧派人士的对抗,然而,会逐渐受到愈多的认可。守旧派的对抗不会侵犯到清王朝政权的合法性。如此,国家便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可以引导和控制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然而,清王朝统治者缺少远见,失去了“中体西用”社会思潮发展机遇。

(3)国家控制力过于薄弱。清末新政时期官员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中央权力的不断衰败。国家意识形态不再是社会黏合剂,国家强制性控制能力逐渐薄弱。加上因不平等条约签订而导致的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清王朝的社会意识控制能力更加薄弱。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此后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近代的中国逐渐丧失了国家主权。在多种不平等条约的限制下,租界和一些司法成文规定使得清王朝的意识形态控制遇到了障碍。一些学者认为租界的意义区别于割让,列强在租界内不能行使管辖权,其仅拥有市政权。然而,现实中,列强在租界内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利,使得租界完全脱离于中国的管治外。一方面租界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地方;另一方面又成为革命者宣传革命思想的场所。清政府想要清扫革命宣传者,却难以在租界内采取有效的措施。尤其是一些报刊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查,打着外国人的名号进行登记,这使得清王朝无可奈何。清王朝对于行政、司法方面的控制力也逐渐下降,无法满足专制型国家控制民众意识形态的需要。

官方意识形态的调整对清末改革道路的走向意义重大,是维护改革政权稳定性的必要条件。清末新政时期意识形态控制制度的变革虽然最终以失败收场,但是其对我国近代史而言,大有益处。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与发展是对封建社会传统纲常伦理束缚发出的挑战,只有打破封建传统思想对封建伦理的维护,我国人民才能走向解放,我国才能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从而走向共和,且向现代世界靠拢。

参考文献

[1]王鸿铭.国家能力的削弱及割裂:清末新政与立宪改革的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2).

[2]黎俊祥.清末新政时期的政治参与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3]史成虎,张晓红.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解:以路径依赖为视角[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4]岑红.分形与游弋:清末民初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再考量[J].江海学刊,2012(6).

[5]崔志海.建国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J].清史研究,2014(3).

[6]黄建.清末新政与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近代化[J].中州学刊,2014(9).

[7]许纪霖.“土豪”与“游士”:清末民初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士大夫精英[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内部控制意识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院消毒供应中心38例工作人员, 男25例, 女13例, 年龄29~50岁, 平均年龄 (32.3±3.8) 岁, 工龄10月~26年, 平均工龄 (12.9±3.2) 年。其中中专13例, 大专19例, 本科及其以上6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式

采取该院专门针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设计的调查表 (主要内容包括:一般内容如年龄、工作年限等, 医院感染知识) , 由专人对消毒工作人员进行仔细询问并准确填写, 对全部供应中心人员的感染意识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监督、宣传教育。统计两次调查结果差异, 进行有效分析。

1.2.2 管理方法

①医院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将医疗中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告知工作人员, 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职业感染的相关知识, 重视预防职业感染, 强化其防护意识, 从而有效减少职业感染的发生。②优化消毒中心工作环境, 在消毒中心安装空气净化调节设备及空调, 工作人员工作结束后湿扫地面, 用紫外线对室内消毒2次/d;设立对外创口, 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消毒供应中心。严格工作及防护流程, 并监督工作人员规范执行, 将包装区、无菌区、办公区、污染区等严格区分, 并设置专用器具, 保证物流、人流及气流的有序进行, 严禁逆流。③工作人员在下收清点污物及清洗污染物品时, 要严格按照规定措施进行预防:穿好口罩、工作服、橡胶手套及圆帽等, 严禁裸手接触污染器械, 清点完毕后及时脱去手套, 并使用消毒剂清洗双手;需要双手进行清洗时, 需佩戴防水围裙、眼罩、袖套, 穿防护鞋、戴双层手套等, 清洗操作必须在水面下进行, 清洗特殊类物品时需要先浸泡在清洗。消毒供应中心锐器损伤也是常见的感染之一, 因此中心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类器械的操作技术, 在刀片、针头及其他锐利器械的分离及清点时要采用辅助工具, 严禁徒手操作, 同时对于各类医疗废物要正确合理处理。若不慎被锐器所伤, 要及时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 并进行登记并上报, 从而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对于较为严重者需要专科就诊处理并定期进行追踪检查。④仪器外面设置醒目的提示标识, 同时可使用防烫手套, 减少烫伤。由专人不定期对科室的设备、仪器进行检修及普查, 及时更新设备, 在进行超声清洗时要加盖隔音, 减少噪声污染。工作人员在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清洗消毒时, 要严格规范操作, 并妥善保管各类化学溶剂, 定时开窗透气, 减少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影响。在进行消毒时若除锈剂、润滑剂等不慎进入眼睛, 要立即采用洗眼器进行清洗, 并及时送往专科进行处理。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感染意识

采取有效措施前, 工作人员感染意识优10例 (26.3%) , 良13 (34.2%) , 差15 (39.5%) , 优良率为60.5%;采取有效措施后,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意识优18例 (47.4%) , 良16 (42.1%) , 差4 (10.5%) , 优良率为89.5%;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这意义 (P<0.05) 。

2.2 感染控制情况

采取措施前, 消毒中心工作人员共发生刀片或剪刀割伤25次, 容器边缘割伤13次, 化学制剂损伤5例, 共43次;实施管理措施后, 共发生刀片或剪刀割伤5次, 容器边缘割伤3次, 化学制剂损伤5例, 共9次, 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是为各科室服务的中心, 是医院实现无菌操作, 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日常灭菌、消毒及清洗过程中, 接触各类剪刀、刺针等锐器, 同时与各类化学消毒液剂接触较多, 工作风险较大。临床研究中, 锐器损伤发生率最高, 造成这一现象有多种原因:使用医疗器械的科室为能对使用过的器械进行初步处理, 常将各类器械混合放置, 如缝合针容易留在持针钳上, 导致工作人员在分类及清点时容易被刺伤, 另一方面, 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强, 工作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等也是导致被锐器刺伤的重要原因。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意识相较措施实施前有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感染发生情况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由此可知, 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 同时工作人员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有助于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 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摘要:目的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危险,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 探讨感染控制效果。方法2010年7月—2011年7月对该院消毒供应中心38例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采取填写问卷的方式对1年内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意识的优良程度、感染例数进行调查,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 并采取相同问卷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38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对比前后感染意识及感染率发生变化。结果 消毒中心人员感染意识相较采取措施之前明显增强, 人员感染发生率亦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取有效管理宣传措施, 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 降低感染发生率, 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意识,感染效果

参考文献

[1]陶莉芬.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及职业防护[J].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 (10) :1836-1837.

[2]陶华, 李高亮.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意识及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0) :2430-2431, 2469.

上一篇:MSTP技术及应用下一篇:农业用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