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内部控制

2024-07-01

筹资内部控制(共12篇)

筹资内部控制 篇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发展, 企业的筹资渠道和方式日趋多元化。如何选择正确的筹资策略, 以规避由筹资引发的财务风险, 就成为领导干部及财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以来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了解还比较匮乏, 对资本市场的运转、资本市场的理论缺乏研究, 在筹资时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 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 投资项目若不能达到预期效益, 从而影响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

1 筹资风险的含义

企业筹资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 通过一定的渠道, 采取适当的方式, 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企业筹资风险是在企业筹资过程中因为各种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2 筹资风险的种类

按企业筹资渠道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所有者投资, 包括企业的资本金及由此衍生的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 另一类是借入资金。借入资金均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本付息金额。

按照筹资风险的成因不同, 负债筹资风险可以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的时点上, 资金流出量超过资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

按照期限分, 可分为长期筹资与短期筹资。长期筹资是指筹集可供企业长期 (一般为1年以上) 使用的资本。长期筹资的资本主要用于企业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与推广, 生产规模的扩大, 设备的更新与改造等。短期筹资是资金需用期在一年以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筹资, 一般来说, 短期筹资的风险要比长期筹资要大。其主要方式有银行短期借款、商业信用、短期融资券等。

3 筹资组合

企业所需资金, 可用短期筹资来筹集, 也可用长期筹资来筹集。企业资金总额中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各自占有的比例, 称为筹资组合。我国企业有三种筹资组合策略, 即正常的筹资组合和冒险的筹资组合和保守的筹资组合。一般来说, 企业所用资金的到期日越短, 其不能偿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就越大;反之, 资金到期日越长, 企业的筹资风险就越小。一般短期筹资的风险大于长期筹资的风险, 因为短期资金到期日近, 可能产生不能按时清偿的风险;短期债务在利息成本方面也有较大的风险。如果长期债务来融资, 企业能明确知道整个资金使用期间的利息成本, 若为短期借款, 则此次借款归还后, 下次再借款的利息成本为多少并不知道, 金融市场上短期资金利息率很不稳定, 有时甚至在短期内会有较大的波动。

3.1 正常的筹资组合策略, 是指对临时性流动资产, 用短期资金解决;而对永久性资产, 包括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则用长期资金解决, 以使资金的使用期间和资金来源的到期期限能相互配合。这里所说的临时性流动资产是指受季节性或周期性影响的流动资产;这里所说的永久性流动资产是指为了满足企业长期稳定的资金需要, 即使处于经营低谷时也必须保留的流动资产。

3.2 冒险的筹资组合策略将部分长期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 这种策略的资金成本较低, 能减少利息支出, 增加企业收益, 但由于短期资金融通了一部分长期资产, 风险比较大, 喜欢冒险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融资时都采取这种对策。

3.3 保守的筹资组合策略是将部分短期资产用长期资金融通, 即短期资产的一部分和全部长期资产都用于长期资金来融通, 而只有一部分短期资产用短期资金来融通, 这种策略的风险较小, 但成本较高, 会使企业的利润减少。

4 结合实例分析筹资风险与防范控制

不同的筹资组合对企业筹资风险有不同的影响, 在资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 成本较低的短期资金增加, 企业利润就会增加, 如果流动资产的水准保持不变, 则流动负债的增加就会使流动比率下降, 短期偿债能力减弱, 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现以实例说明不同的筹资组合对企业风险的影响。

华富公司是一家运营正常的铝合金民营小企业, 目前的资产组合与筹资组合如表1所示。

其税息前利润为2万元, 短期资金成本为4%, 长期资金成本为15%, 设税息前利润不变, 资产组合不变, 且免所得税。为进一步改善其财务状况, 拟清财务人员通过财务管理方法, 运用不同的筹资组合和企业的盈利、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所得出的不同筹资组合方式对企业盈利及风险的影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采用正常组合融资计划和比较冒险的融资计划, 即使用较多的成本较低的流动负债, 企业净利润分别从1.36万元增加到1.47万元和1.525万元;投资报酬率也分别由27.2%上升到29.4%和30.5%, 但流动资金占总金额的比重由20%上升到40%和50%, 流动比率也由2.0下降到1.0和0.8。这表明:冒险筹资组合的风险大于正常筹资组合的风险, 也大于保守筹资组合的风险。而冒险筹资组合的报酬大于正常筹资组合的报酬, 也大于保守筹资组合的报酬。短期筹资与长期筹资的不同组合对企业收益和风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资金来源中大部分资金属长期资金, 包括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这部分资金取得后可长期使用, 风险小但资金成本较高, 会给企业带来定期支付利息或发放股利的负担。余下部分资金是短期资金, 主要是流动负债。这部分资金取得和使用成本一般较低、灵活性强, 但使用期短、风险大。在短期筹资与长期筹资的组合策略中, 正常型组合策略收益与风险居中, 冒险型组合策略收益与风险较高, 保守型组合策略收益与风险较低。企业在选择短期筹资与长期筹资的组合策略时, 应考虑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之间的平衡, 权衡收益与风险。企业在选择短期筹资与长期筹资的组合策略时, 应考虑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之间的平衡, 权衡收益与风险。根据当前经营状况和对市场的预测, 选择对自身最优的筹资组合。

当今西方企业在筹资方面又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习惯做法, 例如英、美企业往往偏向发行股票上市, 将发行股票作为企业筹资的首选, 这种方法可加强企业自有资本基础, 加强融资能力, 扩大企业影响和实力;而日本企业大多数对银行借贷情有独钟, 在企业需要资金注入和周转时, 常常向银行申请贷款, 用于小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长期占用。银行则要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后, 才决定是否贷款, 在某种情况下银行还要对企业有一定的控制权。

总之, 企业若要筹资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企业应在正确认识筹资风险的基础上, 充分重视筹资风险的影响, 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使企业既获得筹资经营带来的收益, 同时又将筹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使其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企业的筹资活动已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同时也是一项关系企业全局的重要理财活动。因此, 要求企业在筹资时, 应坚持谨慎和科学的态度, 要在严密精心的市场调查下, 分析各种资金成本、预测企业投资项目的收益大小及相关的风险, 从而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需要,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韩晓强.企业不同筹资方式利弊谈[J].内蒙古财会报, 2003, 7.

[2]马英麟, 王俊生, 肖镜元.企业经济活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3]吴春平.企业如何选择筹资方式[J].时代经贸, 2007, 8.

[4]邓明然.现代企业财务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

筹资内部控制 篇2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1.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这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7)筹资顺序安排不当。这种风险主要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在筹资顺序上,要求债务融资必须置于流通股融资之后,并注意保持间隔期。如果发行时间、筹资顺序不当,则必然会加大筹资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2.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

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及对策 篇3

筹资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为现代企业非常注重规模效益,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是很难产生规模效益的,进行外部筹资是非常有效的途径,随着筹资规模的扩大,风险会随之而来,但企业的筹资风险只要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1筹资风险的内在因素

(1)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放大了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这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对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2筹资风险的外部因素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变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很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言破产。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的利息率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二、筹资风险的控制。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

(2)提高风险价值观念。

(3)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优化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企业要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

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财务杠杆运用的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运用不当,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降低企业的价值。

4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与到期债务、现金与债务总额、现金与流动负债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5合理安稍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恰当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演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6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不足部分再考虑外部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7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抵的资金成本。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沉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8建立风险预测体系

企业的筹资风险与控制 篇4

一、企业筹资风险的分类

1. 筹资过度风险。

企业筹资必定要承担筹资成本, 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按期支付利息。如果企业从金融机构过度筹集资金造成资金闲置, 则资金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将额外负担利息费用, 减少企业收益, 这种风险称为筹资过度风险。

2. 筹资不足风险。

如企业确定在不久的将来进行一项投资方案, 投资规模及时间已初步确定, 企业为减少贷款利息支出, 暂不向银行申请贷款, 待实际需要时再向银行申请贷款。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变化, 在实际需要时企业无法及时取得银行贷款, 影响企业投资方案的实施, 这种风险称为筹资不足风险。

3. 不能按期偿付债务的风险。

形成不能按期偿付债务的风险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企业从金融机构的借款到期日集中或单笔借款金额较大;另一种是由于企业出现巨额亏损或现金流入量少, 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归还银行借款, 造成资金链断裂, 产生财务风险。

二、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1. 筹资风险产生的内因。

(1) 筹资规模。筹资规模是指企业从银行借款总额的大小及在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企业筹资规模越大, 利息费用支出越多, 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2) 筹资结构。筹资结构指企业的各种借款所占的比重、期限及到期日。如果筹资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 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 或者相反, 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

2. 筹资风险产生的外因。

(1)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 其直接表现为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及资产的变现能力。如果企业经营不善, 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 严重时企业丧失偿债能力, 被迫宣告破产。 (2) 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企业能否从银行取得借款, 除自身经营状况符合银行的信贷条件外, 更取决于国家金融宏观政策的变化。如国家采取从紧的货币金融政策, 则筹资难度增大, 同时借款利率将大幅度上升, 部分企业由于无法筹集到所需资金导致资金周转困难, 甚至破产。

三、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

1. 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综合授信。

金融机构给予企业的综合授信, 既是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前提, 也是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评价, 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因此, 企业应积极向各家银行申请综合授信, 争取获得较多银行的授信额度。对授信额度企业可以不用, 但如有资金需求, 可以立刻向银行申请贷款, 保证了企业的资金周转。

2. 合理安排企业的筹资结构。

对于投资金额大、期限长的固定资产投资, 应申请项目贷款, 不能将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项目投资, 否则, 将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很多企业因为将短期贷款用于长期投资, 当遇到企业经营不善或国家宏观金融政策趋紧时, 导致资金链断裂。单笔贷款金额不要太大, 避免贷款到期时还款压力大, 乃至不能按期偿付贷款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如企业有笔大额贷款, 可在该贷款到期日前分割偿还, 所需资金分笔向银行申请贷款。如企业有多笔贷款, 应将贷款到期日分散在年度各个月份, 减少集中还款的压力。

3. 密切关注国家金融宏观政策。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和国家的金融宏观政策密切相关。当国家采取从紧的货币金融政策时, 企业尽量不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因为此时筹资难度增大、筹资成本增加, 规划不当可导致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当国家鼓励投资时, 企业可顺势而为, 因为此时企业可获得投资所需资金, 且筹资成本较小。

4. 及时预测企业未来经营形势。

筹资方案 篇5

筹资是指为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对筹资的途径、筹资的数量、筹资的时间、筹资的成本、筹资风险和筹资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一个最优资金结构的分析判断过程。筹资的核心,就是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筹资条浸下,如何利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力求筹集到最经济、资金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其基本思想是实现资金来源的最佳结构,即使公司平均资金成本率达到最低限度时的资金来源结构。筹资是企业财务管理相对于投资决策的另一重要决策。

企业筹资;

1、财政资金;

2、金融机构信贷资金;

3、企业自我积累;

4、企业间拆借;

5、企业内部集资;

6、发行债券和股票;

7、商业信用、租赁等等形式。

假设我所在的企业要筹集1000万元资金。观察资本市场 分析我会选择发行债券和股票的筹资组合方案。确定1000万元资金的最佳筹资方案。

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是每位企业决策人比较头疼的问题,通过分析各种因素,每个企业只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来抉择筹资策略。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与企业资本结构、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中小企业不可能达到发行股票的条件,最常见的筹资方式就是吸收直接投资、利用商业信用、银行借款,这就限制了筹资的规模和企业的发展。就算是在这种较窄的范围内选择筹资方式也是需要权衡利弊的,作为财务人员就要向领导解释分析这些问题,所以最先要清楚的就是筹资方式的分类及特性,然后就是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筹资方式。

1.影响这些筹资方案资本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1)现行银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水平。一般债券筹资的利率应高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水平。现行银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水平是公司债券利率的下限。确定企业债券利率大小的原则是依资金供求的真真实实变动和发债企业的风险差异,在基准利率上再上浮一定幅度。

(2)国家关于债券筹资利率的规定。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与银行同期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

(3)发行公司的承受能力。为了保证能到期还本付息和公司的筹资资信,必须测算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量入为出。

(4)市场利率水平与走势。

(5)债券筹资的其他条件。

2.你如何保证企业筹资资本结构最优的?

(1)从筹资成本来看,在债券融资中,债券的利息计入成本,在税前支付,因而它有冲减税基的作用;在股权融资中,对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人进行“双重纳税”,即股利要从税后盈余中支付。与股权融资相比,债券的发行费用较低。债券融资还可以锁定成本,尤其是在预期利率上浮时期效果明显。

(2)从控制权来分析,债券融资不会削弱公司现有股东的相对平衡权利结构,而股权融资因新股东的加入,公司的管理结构受到影响导致控制权分散。

企业筹资风险防范 篇6

关键词:债务筹资风险;财务预警分析;风险控制;风险转移

一直以来,债务筹资风险都是困扰企业生存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据分析,引发企业破产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其经营上的失误,而是对筹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不利所致。因此,研究债务筹资风险,管理与控制债务筹资风险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债务筹资风险的界定

作为企业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筹资风险包括债务筹资风险和股权筹资风险。前者是指因企业的举债经营而导致偿债能力的丧失或企业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导致企业遭受损失及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后者是指发行股票筹资时,由于发行数量、发行时机、筹资成本等原因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风险。基于债务筹资风险为筹资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其进行着重论述。

二、债务筹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影响债务筹资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具体来说可分为两类:

1.内部因素

⑴债务规模的大小。债务规模越大,企业潜在的债务筹资风险程度就越大。

⑵债务期限结构。债务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拥有的长短期负债的相对比重。债务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将会增加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

⑶负债利率。债务利率的高低,利率的固定与浮动,都会影响债务筹资风险。

2.外部因素

⑴经营风险。企业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这样就会导致企业陷入筹资风险。

⑵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

⑶或有风险。或有风险是指企业存在贴现、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负债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三、债务筹资风险的防范

(一)设计财务预警指标

为了能简单通俗的对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预测,一般通过财务比率分析来预测可能会发生的财务危机。在参照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能反映公司流动性、结构性、效率性、盈利性和成长性的5大类财务预警指标作为财务预警分析的主体,通过这些指标能较为有效的测量企业财务风险。

(二)企业债务筹资风险的控制

企业只要举债经营就会存在财务风险,因此,因债务经营引起的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真实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风险:

1.合理的债务筹资期限结构

企业债务筹资的渠道很多,按期限的长短分为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两类。不同期限结构的债务对企业债务筹资风险具有不同的影响。企业债务筹资的期限结构有以下几种:

⑴保守型债务筹资结构

这种类型的债务筹资结构在企业的实际业务中并不多见。企业主要使用长期债务来筹集资金,流动负债很少或几乎没有,用长期债务满足企业短期资金的需要,投资者投入资金来满足长期资金需要。

⑵稳健型债务筹资结构

这种类型债务筹资结构在企业中比较常见。企业采用该种筹资方式会保持一个良好的财务信用,这样短期偿债能力就相对较强,以至于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不会很高。

(3)风险型债务筹资结构

该种债务筹资结构给企业带来的债务筹资风险是比较明显。在该种结构下,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极大,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

2. 合理安排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的比例

企业融入的债务资金,都要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和利息,企业会不断地需要有一定量的现金流出,债务比率越高,企业偿债的风险也就越大。为了控制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应在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之间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以保证企业资金运行的安全。为寻找到债务筹资与股权筹资的最佳结合点,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⑴确定企业债务筹资的规模

确定企业债务筹资规模的大小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财务杠杆作用。②财务危机成本。

⑵债务筹资与股权筹资的选择

在筹资方式选择中,企业可采用资本成本比较法和无差别点法进行分析。

①资本成本比较法;②每股利润分析法。

3.合理控制资本成本率与投资收益率的大小

到期债务能否得到偿还是建立在投资的未来收益的基础上的,一般来讲,只有投资的未来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率,债务筹资才是安全的。债务资本成本的大小受资本市场供求关系和不同债务筹资方式等的制约。所以在筹资时应将各种方案的债务资本成本加以比较,以资本成本最低者为优。企业筹集来的资金应主要投放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将资金投放到最优的建设项目上;②将资金用在高效的产品上。

4.合理控制债务增长率与收益增长率的增长速度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使收益增长率的增长速度超过债务增长率的增长速度。很明显,如果债务增长过大就会压制企业,甚至使企业窒息而死,而收益增长过小企业也没有立足之地,并且债务增长率绝对不能在长时期内大于收益增长率,如果那样后果只能是企业面临破产的境地。

5. 债务筹资保险

债务筹资保险,即采用保险、担保等方法将部分风险转嫁的做法,保证企业的安全性。

(三)债务筹资风险的转移

1.使用新型的金融产品

使用新型金融产品就是创造一种新型证券,使其风险更低或将风险从一类投资者转移到另一类对风险不是很敏感的投资者,以降低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从而降低资本成本。这些证券主要有: ⑴可赎回债券;⑵可退还债券;⑶浮息债券;⑷指数债券;⑸可转换债券。

2.降低筹资成本费用

如果证券发行的交易成本越低,企业收到的发行债券的净收入就越高。所以企业可以设计一种承销费用较低的新证券,以降低筹资成本。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这一实际问题。企业只有广泛开展债务筹资风险管理工作,做好债务筹资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使企业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更加有效,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证企业安全的生存发展。(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王禹.华润创业:《零成本筹资》[J].载《证券时报》,2003年版:13

[2]宗秀松. 《浅议企业筹资风险管理》[J].载《会计之友》,2004年版:11

[3]傅元略. 《财务管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9

[4]王宁. 《企业筹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5

[5]荆新,王化成,刘俊彦. 《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3~84

企业筹资风险类型及控制策略 篇7

一、筹资风险类型

筹资风险按成因不同, 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和外部环境影响性筹资风险。

(一) 现金性筹资风险

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由于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而造成的不能按期支付债务的风险。它是一种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与债务的还款期限不相匹配而形成的支付风险。同时, 由于会计处理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即使企业当期收入大于支出, 也并不等于企业就有现金流入, 即它与企业收支是否盈余无直接关系。由此可见, 此种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现金预算的安排不当或执行不力。如在商品交易中, 由于对赊购方信用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 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到期债务。此外, 企业在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数量结构安排上选择不当, 也会导致企业在某一时点上无力偿还到期债务。

(二) 收支性筹资风险

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收不抵支或者净收益减少而出现的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企业收不抵支即意味着经营亏损和净资产总量的减少。而净收益减少意味着承担了不合理的费用。如果企业经营不善, 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到期利息费用, 不仅股东的收益化为泡影, 而且还会用股东的权益来支付债务本息, 严重时将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企业承担不合理的举债费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负债规模越大, 则利息费用支出就越高, 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就越大;二是筹资方式选择不当, 会增加额外筹资费用, 减少企业应得利益, 增大企业筹资风险;三是资本结构选择不当, 也会影响企业收益, 增大筹资风险。由此可见, 一旦这种风险发生, 就可能对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这种风险不仅是一种理财不当造成的支付风险, 更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净资产总量减少或营业利润下降的筹资风险。

(三) 外部环境影响性筹资风险

外部环境影响性筹资风险是指国家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政策与金融市场波动、利率、汇率的走势等因素对筹资风险的影响程度。

二、筹资风险控制

分析筹资风险的目的, 就是要在明确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 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防范, 从而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由于企业筹资风险的类别不同, 产生的成因也不相同, 为此, 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

(一) 现金性筹资风险控制

对于现金性筹资风险, 应从资金占用与资金来源期限的合理搭配入手, 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现金流量的预算工作, 保证企业债务到期如数偿还, 同时, 又要做好现金的投放工作避免现金闲置而造成浪费;二是要做好客户的资信评估工作, 缩短应收账款的挂账时间, 保证赊销款及时收回;三是要做好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结构组合工作, 根据资金运用的期限, 合理安排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的数量, 保证各项借款到期后如数偿还;四是要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 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实现。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 不但可以产生适宜的现金流量, 而且还可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 提高企业的利润。这样, 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 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二) 收支性筹资风险控制

对于收支性筹资风险, 要从其产生的根源出发来寻求其具体对策:一是运用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来调节企业筹资风险的变化, 即当资产利润率上升时, 提高负债数量, 借款本息相应增大, 财务杠杆系数随之升高, 企业的筹资风险也随之增大;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 适时减少负债数量, 借款本息相应减少, 财务杠杆系数随之降低, 筹资风险也随之降低。二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 适时选用不同的筹资方式, 减少企业的额外筹资费用, 降低筹资风险, 提高经济效益。三是选择最优的资本结构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 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 企业应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只有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相匹配, 才会达到最优资本结构, 才能使企业收益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四是做好债务重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 一旦企业面临债务风险, 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都将面临风险, 如果处理不当, 双方都将受到损失。在此种情况下, 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做好债权人的思想工作, 动员债权人将其部分债务转作投资或降低利率。适时进行债务重组是降低企业筹资风险, 避免债权人因企业破产而造成损失的较好对策。

(三) 外部环境筹资风险控制

外部环境筹资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从利率、汇率的变动趋势, 国家法律、法规, 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程度入手进行研究。一般而言,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 应尽量少筹资, 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付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 筹资较为有利, 但应避免过度筹资;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 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 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另外, 因经济全球化, 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 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 相关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最后, 作为企业经营者, 应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防患于未然, 尽量降低政策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浅析企业筹资风险的有效控制 篇8

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和企业利润 (股东收益) 的可变性, 是指企业在融资活动中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融资来源结构、币种结构、期限结构等各种不确定因素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在企业筹集资金占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逐渐增大的当下, 企业筹资风险的有效控制成为企业管理备受关注的经营策略之一。在此种情况下, 强化企业筹资风险的有效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科学合理的筹资不仅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 而且能够为企业带来市场竞争力, 使企业在该领域内脱颖而出。

二筹资风险的构成及成因

1.筹资风险的种类。

(1) 现金性筹资风险。由于现金的短缺而导致企业存在一种支付风险。

(2) 收支性筹资风险。企业盈利能力不佳, 导致其净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小于债务所带来的利息负债时, 存在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

2.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1) 负债规模:负债/总资产的比例越高说明负债的规模越大, 负债规模越大, 产生的利息就越多, 企业的筹资风险也随之增大。

(2) 负债的利息率:在负债规模一定时, 负债利息率越高, 所产生的利息也就越多, 企业的筹资风险也随之增大。

(3) 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长期负债的还款利率较高, 但是其偿还时间同时较长。短期借款还款利息率较低, 但要求的还款期限较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合理选择借款种类。

三筹资风险控制

筹资风险控制是指企业针对不同性质、类型、不同风险含量的筹资风险, 通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力图在损失发生之前消除隐患, 将筹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主要的控制技术有:回避凤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和自留风险等。

四韩国大宇筹资风险案例分析

1.韩国大宇的背景介绍。

金宇中:

(1) 原韩国大宇财团的创始人与总裁;

(2) 1967年他开始创办的大宇企业从当初的一个规模不大的纺织厂在短短二十几年内发展为横跨贸易、金融、建筑、造船、汽车、机器人、电讯及家电等行业的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创造了大宇神话和大宇家族。

(3) 大宇集团的辉煌业绩, 与金宇中董事长重视科技的投入有关、与他重视职工队伍的素质提高有关。1991年大宇集团的科研投资是213百万美元, 占总销售额的2.44%, 1994年达到640百万美元, 占总销售额的3.89%。科研人员从1994年的6892人增加到1999年的16840人, 增加率为144%。

金宇中是“章鱼足式”扩张模式的积极推行者, 认为企业规模越大, 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 即所谓的“大马不死”。并且敢于冒险。

2.大宇神话破灭的原因。

(1) 负效应。企业盈利水平越低, 扣除债权人拿走的固定利息之后, 股东得到的收益也就越少。当企业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时, 股东不仅得不到回报, 甚至可能倒贴。

(2) “大马不死”的经营理念和“独断经营”的管理思想。大宇负责人金宇中坚持“大马不死”的经营理念, 将扩大企业规模作为重点, 甚至“每3天增加一个企业”。他的勤奋和事必躬亲是其经营的一大特点, 但也使他养成独断专行的习惯, 公司的经营决定很少有群策群力。

(3) 企业的章鱼式扩张和世界经营战略。大宇集团“章鱼式”的经营模式, 贪大求快, 通过兼并方式成长速度虽快, 但是一般被兼并的企业, 都是由于经营策略、战略部署等失误导致经营不善, 这就意味着这些被兼并的企业包含大量的负债, 兼并以后, 这些负债全部划算到大宇公司上, 随着兼并的企业增多, 大宇的负债也是越积越多。而这些负债又因为扩张速度之快没有得到良好的处理, 导致大宇债务问题愈来愈严重, 产生一种滚雪球的效应。

(4) 内部控制不足。大宇解体后, 人们发现大宇面对危机采取的是财务造假的适应措施。通过做假账虚增资本近400亿美元骗取银行贷款, 还非法海外转移资产。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 韩国其他企业都在进行保守经营, 但韩国大宇公司仍然实行扩张式的发展模式, 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 进行“借贷式经营”, 结果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 债务越背越重。

五思考与总结

1.财务杠杆具有双刃影响。举债将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也会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应根据项目的盈利能力, 谨慎选择相应的筹资模式提高风险意识, 建立有利的资本结构, 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利用效果, 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2.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财务管理。

要真实掌握和控制企业账表, 不要使企业财务出现不符现象。要坚持内部审核与外部审计相结合, 督促自身以防弄虚作假。

3.控制好负债的规模, 把握好负债率和偿债能力指标。

4.增强企业经营能力, 加速资金周转。

5.政府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政府在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 要密切关注企业是否正常经营, 对有问题的企业要实行监督与检查, 防止企业盲目追求利润而失去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清明.企业筹资指南[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6

[2]李三喜, 徐荣才主编.3C框架——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手册及应用[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3]吴瑕, 李伟娜.理财有道——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操作大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4]宗秀松.浅议企业筹资风险管理[J].会计之友, 2004 (11)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及其控制 篇9

1 造成筹资风险的原因

(1)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这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就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负债期限结构不当。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4)经营风险。负债经营的企业,其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亏损,那么企业就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这样就给企业带来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可能使企业信誉受损,不能有效地再去筹集资金,导致企业陷入财务风险。

(5)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

(6)企业投资息税前利润率和借入资金利息率的不确性。当企业投资息税前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企业使用一部分借入资金,可以因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当企业投资息税前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企业使用借入资金将使自有资金利润率降低,甚至发生亏损,严重的则因资产负债率过高或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

(7)利率变动。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可能面临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当国家在实行“双松”政策,即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增加,贷款的利息率降低,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减少,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筹资风险;相反,当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的利息率提高,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增加,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这样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

2 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1)应树立风险意识。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2)提高风险价值观念;(3)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3)优化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就是调整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以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充分发挥负债经营效益。企业可通过以下方式优化资本结构:(1)通过增加权益资本来改善负债权益比,主要措施是留存收益。当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比重过大时可考虑增加权益资本。(2)通过偿还债务来改善负债权益比。当负债比例过大时,可通过偿还债务来降低负债比例。这就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3)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资产的有效组合以及债务的合理搭配。为此,企业应进行资产经营,以调整资产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加强资金使用及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债务结构,安排好长、短期债务比例并使短期债务和资产与长期债务和资产在数量和时间上相配比,真正发挥负债经营效益。(4)制定全面的经营发展战略,做好各项经营决策,拓宽经营思路,加强横向联合,做好各项制度的配套改革和技术革新,提高资金利润率,减少风险,最终实现增资减债,优化资本结构。

(4)制定债务偿还计划。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帐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应不低于1∶1,流动比率应保持在2∶1左右的安全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并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

(5)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债务总额比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6)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内部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内后外的融资顺序,即先考虑内部融资,然后才考虑外部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7)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启中.关于建立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2004,(8).

[2]肖竹敏.浅议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J].财经科学,2002,(2).

[3]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M].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4]陈宏明.谈现代企业负债结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9).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成因与控制 篇10

在全球遭受金融危机的今天,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以及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众所周知,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运作。然而目前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却是筹资风险大、难筹资金的问题。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渠道不畅,其发展受到制约,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研究解决中小企业筹资困局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下面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式浅谈一下中小企业筹资风险与控制,希望为中小企业能够早日摆脱筹资困境提供帮助,从而使其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出一己之力。

1 概述

1.1筹资与筹资风险

(1)筹资与筹资渠道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筹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居民个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企业自留资金。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央财政预算应当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在2006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技术进步和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采用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方式。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和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项目,一般采取无偿资助方式;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投资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一般采取贷款贴息方式。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3700多家,筹集担保资金总额逾1770亿元,累计为70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总额1.35万亿元。但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需要第三方提供保证,这就有赖于信用担保制度和担保机构的健全完善。而这项资金数据的落实将大大缓解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

(2)筹资风险的形成

企业筹资风险的形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筹资风险的内因和外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诱发筹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筹资风险无处不在,因此企业的负债规模、负债的期限结构、经营风险、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筹资风险的发生。

1.2中小企业的筹资现状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改善经济格局、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小企业从社会中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却是极不相称的。

目前我国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民间机构借款等几种方式,目前我国筹资方式以银行贷款居多,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可抵押的房屋、厂房等固定资产少,经营业绩不稳定,投资者风险较大,信誉度低等原因造成中小企业得到的资金支持程度较低,银行在对其放贷方面较为严格。由于银行放贷的严格做法导致企业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企业顺利发展。自有资金是最为保险的筹资,比如企业号召职工集资,即通过企业内部职工融资、向亲戚借款等,但这些筹资的款额额度都相对较少,只能解决一些小的资金困难,不能解决真正的筹资难题。中小企业多数规模较小,注册资本较少,自有资金极为有限。因此企业为了能够生存发展只能向一些民间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然而民间机构的金融规则是极不规范的,如具有向企业放高利贷等一系列不合法违规行为,这大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风险。久而久之形成了筹资圈的恶性循环,导致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单一,难筹资金。

2 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体现

目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困境仍然是筹资难问题。这虽然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此问题仍没能得到明显改善,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难问题仍有待于国家的重视。

2.1中小企业筹资难成因

(1)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是造成中小企业筹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不还债务现象发生,这严重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后,不是在改变产品结构、加强自身经营管理上下功夫,而是想方设法拖欠贷款。还有很多企业偷税、漏税、骗取银行贷款。这不仅给金融机构和税务机关的资金运转造成很大威胁,也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自身的信誉。为了寻求自身利益,中小企业转制过程中出现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是当前信用道德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表现,中小企业贷款后由于资金周转频繁,很少有余付,若有多余资金又急于扩大生产项目,所以常常不能按时归还借款,中小企业由于资产少、抵御风险能力低,因此当发现亏损、资不抵债等情况时就急于选择破产或逃废债务,这都使银行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广东银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末,广东省小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418.33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26.89%,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19.0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筹资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而且筹资经验不足,筹资意识比较淡薄,民间借贷频繁。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造成了中小企业筹资困难加剧,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运营。

(2)筹资成本较高

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筹资借款时,可谓是困难重重,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抵押物不足等原因,导致在筹资过程中中小企业要支付比国有大中型企业多得多的利息。一般情况下,银行贷款常采取抵押和担保两种方式,但此方式手续繁杂,时间漫长,而且为了寻求担保或抵押等一系列条件,中小企业还要付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抵押押金等很多价钱不菲的相关费用,而中小企业的筹资特点是短、急。由此,中小企业深感办理抵押环节多、收费多、筹资难。中小企业经济规模小,经营状况大多不佳,加上企业信用意识淡薄,资金实力有限,筹资渠道的狭窄和阻塞使得许多中小企业为寻求发展不得不向地下钱庄等民间非法贷款机构进行高利贷款,而这些向地下钱庄高利贷款等一系列不良现象,无形中都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负担,更加大了筹资的风险,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2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体现

(1)成本高筹资渠道单一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金来源可分为两种,一是企业的自主投资、盈余积累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二是发行股票、债券及向银行借款。由于直接融资难度大,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只有寄希望于银行贷款,然而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活动和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差,可用于担保的财产不足,信用度也相对较差,这导致银行普遍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抵押担保。而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逐步向中小城市和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使得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上加难。因此,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来进行运营。我国企业的资金基本上有上市与贷款两大主渠道,但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比较单一,目前正规的资本市场仅包括上海和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由于上市公司对企业的资金、技术等一系列条件要求过高,导致中小企业无缘入围,这样银行信贷就成为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现实来源。中小企业的产品类型多,筹资频率高,资金一次性需求量少等原因,加大了筹资过程的成本。而成本高、融资渠道的狭窄和阻塞使得许多中小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从民间高利借贷,这就造成了很多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如向地下钱庄高利借款,这些无形中都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负担,使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截止2006年底,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家。但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总贷款额的20%,而我国中小企业筹资约98.7%来自银行贷款,其它方面的筹资方式几乎与中小企业无关。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很多家,大都是国有企业,只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极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借“壳”上市的机会。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筹资难、贷款难等问题,中小企业普遍认为贷款难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因素。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筹资成本高,筹资渠道单一,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2)自身竞争能力较弱,运营不规范

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都是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大多处于创业或发展初期。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高耗能、高污染参与市场竞争,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许多企业资源严重浪费,产品质量低,缺乏市场前景。也有一些中小企业发展初期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注重资源的积累和长期利益,筹资意识比较淡薄。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身运营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如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不真实,不能准确详细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其次,中小企业自身的积累能力不强,积累较少,对筹资资本不能做出合理的规划,以致于在资金筹集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企业经营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其筹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否将其筹集的资金合理地运用到经营各个环节,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也就是说,要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以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使企业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一旦企业的资金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其整体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引发财务风险。资金少、人才缺、管理落后、在生产领域专业化协作程度差、市场信息不透明、应变能力差、经营无序等问题均造成了中小企业筹资的困境。

由于中小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具有高风险、规模小、资金少、信誉差等特点,加上对发行债券企业各要求都很高,这使中小企业一般很难进入一级证券市场。而在间接筹资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固定资产等传统抵押资产为其提供还款担保来满足银行贷款的抵押要求,这使中小企业筹资困难重重。

(3)中小企业信息传递失调

目前,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信贷政策不协调,贷款的担保方式也相对比较单一。如何能使中小企业信息对称,提高信息透明度,有效扩大金融方面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已经成为破解我国当前中小企业筹资难题的必要条件。

银行与申请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借款企业了解项目的具体风险,银行了解风险的统计分布却不能准确判断这种风险。特别是在申请借款时,借款人常常披露有利于获得贷款的信息、隐瞒不利信息。由此,由贷方控制将导致投资项目面临更大的风险。

3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手段

针对以上中小企业筹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改善,近年来,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筹资难、担保难等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相继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下面对中小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与解决提出几点建议。

3.1拓宽中小企业直接筹资的渠道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直接筹资的渠道非常狭窄,在博鳌论坛分论坛“多哈回合:危机中的展望”上,安佰深全球合伙人张曦轲表示,全国银行贷款95%没有在中小企业,只有5%进入中小企业。显然这种局势是非常不合理的。考虑到我国筹资渠道单一的现实,当前必须建立多种形式的筹资渠道,以此来解决中小企业筹资困难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应优化自身筹资能力,提高筹资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企业基础、企业规模、发展阶段、信息约束条件以及资金需求等方面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弥补自我积累发展不足,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树立新的筹资理念,拓宽筹资渠道,转变筹资观念,逐步降低对间接筹资的依赖,加大直接筹资的比重。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单一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筹资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根据该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拓宽中小企业筹资渠道。

(1)企业职工内部筹集资金

银行借款是中小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银行业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年来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的贷款金额仍很有限,与同期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所作的贡献不对等。尤其是中小企业与商业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大阻碍了中小企业的筹资步伐,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除了向银行贷款,职工集资是目前中小企业的主要筹资手段。由于企业在开办初期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职工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职工入股是改制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重要筹资方式。目前很多企业都采用了职工集资的方式进行筹集资金,这样企业的效益与职工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既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又可以带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更重要的是用职工集资筹集资金的方式风险极低,而且利息也相对较少,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筹资风险,这些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于企业扩大资金进行再生产,提高企业效益,达到企业和职工双赢的最佳局面。

(2)利用“外部筹资”

企业筹资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企业外部筹资是指在企业的主观意愿下,筹资需求得到外部市场条件认可的筹资方式。它包括各种方式,如信用担保贷款、抵押或质押担保贷款、承兑汇票或票据贴现融资、项目直接融资、典当融资及融资租赁等。目前,除了依靠企业本身的资本积累,其他形式的资金来源已经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主要来源。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分别采取赊购商品、预收货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短期资金,对于有长期供销关系、并且产销供应量均较大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成本相对较低、风险较小、且见效较快的有效筹资方式。而最主要的是这样可以有效针对中小企业筹资借款金额小、借款频率高的特点完成筹资任务。

(3)争取上市机会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于2004年5月17日正式发出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并核准了中小企业板块实施方案。这意味着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开辟了直通车。目前,虽然证券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要求标准较高,国家对于发行债券也比较谨慎,但对于那些发展前景好、效益高的中小企业应积极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还应积极争取直接上市筹资的机会。中小企业一旦成为上市公司,筹资难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

(4)依靠政府支持

近年来,国家逐步认识到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所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筹资难、担保难等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相继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中小企业有很多可以申请的国拨资金项目,比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基金、技术改造基金等。金额由数十万到上千万不等,既有国家无偿资助、不需归还性质的,也有贷款财政贴息的;拨款部门既有国家相关部委的,也有各级政府的。积极申请国拨资金不但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和提高盈利能力,还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依靠政府扶持,使企业走向正规的、健康的筹资之路,是企业的明智选择,与此同时,此举也为企业的重组改制提供了有利支持。

因此,中小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可以根据一定的经济环境,从可利用的筹资渠道中选取若干个筹资渠道进行组合,从而避免筹资渠道单一的弊端,利用多元化的筹资渠道进行筹资,达到在资本最低的情况下取得最高利益的最佳效果。

3.2加强企业自身管理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不仅是资金短缺,更主要的是中小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下、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必须在提高自身经营管理素质方面下功夫。中小企业要想解决筹资难问题仅仅凭借外界的扶持,并不能真正使中小企业变大变强,要想提升中小企业的自身积累能力、抗风险能力以改变目前中小企业筹资难的现状,加强企业自身管理是关键。

要想加强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首先要提升企业人员素质,特别是观念和思维模式。只有企业财务人员拥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使会计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做出科学的决策对企业的筹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出科学合理的筹资决策必须对目前的财务状况有准确的掌握。因此要切实提升中小企业的总体实力,只有提高中小企业综合实力和经营质量,其信用状况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筹资难问题,因此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认真学习筹资知识,科学经营,加快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还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再教育,让他们经常分析经济形势、了解货币及财政政策等情况,及时了解各项金融信息,以便寻求合适的机会,为企业筹资作出正确的决策。

3.3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失衡

中小企业筹资难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由此产生了信贷配给,而信用担保是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途径。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缓解了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困境。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担保机构作为银行放贷和企业借款的中介,分担了银行的贷款风险,银行通过担保机构扩大了其业务领域、增加贷款规模、更提高了贷款的安全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银行的市场化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的本质就在于按照市场规则办事,企业根据获利多少来开展经营活动。那么毫无疑问,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开展业务时存在的规模歧视现象,从而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筹资困境。所谓信用担保风险预防机制,是指信用担保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和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风险预防机制包括以建立规章制度为基础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建立良好的组织机构。为减少中小企业筹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帮助中小企业走出筹资困境,必须建立风险预防机制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披露制度。风险管理是信用担保机构运营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为了有效地管理各种风险,信用担保机构应当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信息不透明的情况比较严重,大力发展信用信息中介机构,有利于通过信用信息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减少中小企业筹资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结论

浅析公司负债筹资风险 篇11

关键词:负债经营;筹资风险;风险防范

一、负债筹资研究背景

负债经营最早起源于国外,Modiglian和Miller于1963年提出了MM理论,他们的结论是负债会因利息的减税作用而增加企业价值。我国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研究起步较晚,吴世农、黄世忠(1986)曾介绍企业的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接下来近十年该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直到1995年刘淑莲等介绍了Z—Score模型,为我国开展有关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研究重新打开了篇章。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有关负债筹资风险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来郭斌等采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综合考虑财务和非财务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运用国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①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负债筹资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有负债就会有相关筹资风险。因此,防范因负债而引起的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公司负债筹资中存在的风险

(一)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前提是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降低了偿债能力。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用以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企业的高额负债,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

(二)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还本付息,就会影响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它企业就不愿再提供资金,降低了再筹资能力。

(三)负债经营增加了权益筹资风险

过度负债可能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上市公司负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股票的市场价格。当负债率超过允许范围,股票风险增高,其市场价格也必然随着下降,企业权益筹资必然受到影响。

(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

负债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企业负债经营必须按期支付利息,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巨额资金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

三、防范公司负债筹资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全面预测经济形势,应对利率变动风险

科学预测利率及汇率的变动。利率变动主要是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动和物价上涨率以及政策干预引起的。利率的经常变动给企业的筹资带来很大的风险。这就需要根据利率的走势,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作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量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措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另外,应积极使用金融工具规避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如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合约,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

(三)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个企业只有股权资本而没有负债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是资金成本较高,收益也不能最大化。反之,如果没有股权资本,企业也不可能接收到负债性资本。如果负债资本多,企业的资金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风险却加大了。因此,应确定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的筹资费用总和可能会超过企业的财务负担。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做法就是转移风险。最常见的做法:一是开展专业化协作,将一些风险较大的项目承包给能力较强的企业去完成。二是通过保险分散风险,可以稳定企业的资金结构,避免过多的债务输入和过高的资金支出,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风险恶化的局势。加入WTO后,国际性的保险公司在我国开展业务后,带来新的经营理念,会进一步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在防范企业筹资风险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风险与机遇并存,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企业只有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才能降低筹资风险。(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邵天伦.浅谈企业负债筹资的风险与防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2]何金鹏.浅谈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重庆工商大学会计管理学院2010.

[3]刘加敏.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种类、风险因素以及风险防范[J].华章,2010,(23).

[4]樊月娟.谈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山西财税,2009,(03).

[5](英)吉恩德米内,(英)约琴夫F比萨达. 资产负债管理:价值创造与风险控制指南/财经新概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04).

注解

①高萍,孙玉华.试论筹资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0,(08).

日本医疗保险筹资与费用控制措施 篇12

关键词:日本医保,筹资模式,费用控制

从世界范围来看, 日本是一个医疗体制健全、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高、医疗保障实现全民覆盖的国家。2012年日本人均寿命连续20年居全球第一[1], 日本女性人均寿命更高达86.4岁[2], 这与国民生活水平改善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密不可分。当前, 中国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处于重要阶段, 面临不少难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了解并借鉴日本在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具体做法。

1 医疗保险的筹资

日本是个高收入、高福利的经济发达国家, 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1960年颁布的《健康保险法》规定实施医疗保险制度, 即全民参与医疗保险。截至2012年3月, 在现行各医疗保险制度中, 加入政府掌管的医疗保险和共济组合医疗保险的有7372万人, 加入国民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831万人, 加入后期高龄者医疗制度的有1473万人[3], 合计为12676万人, 占日本全国总人数12887万人的98.36%, 其余为低保人员等, 享受免费医疗救助。

其缴费基本概况大致分为四类:

(1) 共济组合医疗保险:参保对象是大公司、大企业雇员、政府公务员、自卫官等, 其保险费具体比例由各个共济组合自主决定, 厚生劳动大臣认可。2012年保险费的征缴率占被保险者月均标准工资的4.9%-7.2%。[4]

(2) 政府掌管医疗保险:参保对象是中小企业从业人员, 保险费的缴费标准同共济组合医疗保险, 参保人和雇主各负担一半。

(3) 国民医疗保险:参保对象为自营业者和农民、退职者、大学生等, 由于这类人不存在雇用关系, 参保者的保险费以个人缴纳为主, 2012年的保险费率为9.7%。[5]在保险费征收方式上, 国民医疗保险费由市町村根据法律按纳税方式或保险费方式向被保险者征收。在个人缴纳的保险费额中, 50%根据被保险者的收入和资产多少征收, 其余50%根据被保险者人均数以及家庭平均数征收。

(4) 后期高龄者医疗制度。主要是针对7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建立的单独医疗保险制度, 费率为7.9%。[6]

2010年, 日本医疗费负担情况为:48.5%来自医疗保险缴费, 其中个人缴费占28.3%, 雇主缴费占20.2%;公共财政负担38.1%, 其中国库负担25.9%, 地方财政12.2%;患者个人负担12.7%。[7]另外, 国库还负担各保险者的部分事务费, 即向保险者提供用于保险制度运营所需经费的补贴。

综上可见, 日本医疗保险采取的是政府、雇主与个人共同分担的制度安排, 其中, 政府与个人负担较雇主负担要重;而在政府负担中, 中央政府负担较地方政府负担要重。

2 医疗保险的支付比例

2003年以前, 不同医疗保险制度的支付比例是不同的。例如, 被雇用者保险包括组合保险和政府掌管医疗保险, 本人报销比例为80%, 自负率为20%。家属住院时自负比例是20%, 门诊就诊的自付比例为30%。国民医疗保险因为是以家庭为单位参加保险, 所以自负不分个人和家属, 门诊和住院一律都是30%。2003年4月以后, 政府通过修改相关法律, 对各制度的自负比例进行了调整, 统一定为30%, 但3岁以下儿童自负率为20%, 70岁以上老年人自负率为10%, 体现对幼儿与老年人的照顾。2008年以后, 进一步调整为无论住院还是看门诊, 个人自负比例6岁以下为20%, 7-69岁为30%, 70-74岁20%, 75岁以上为10%。[8]这一次调整体现了个人负担有所加重。需要说明的是, 日本还有高额医疗费支付制度, 每个人看病超过一定数额就可以免费, 因此, 患重大疾病并不用担心。另外, 根据现行规定, 对生活无助的老人, 治病可完全免费。

3 医疗费用的控制措施

日本早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2013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为3186万人, 占总人口的25%。[9]2010年75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花费是年轻人的4.6倍。[10]据预测, 日本的国民医疗费用到2025年将高达141兆日元。另据政府推算, 掌管运营的医疗保险费率要提高到23.5%, [11]而这一数字从目前来看是很不现实的。因此, 如何控制医疗费增长已经是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3.1 医疗费用定价实行“点数法”。

一直以来, 日本对承担医疗保险的机构即医院、诊所和药房都要签订承担医疗保险任务合同, 合同由地方政府及保险组合联合审批。医疗保险一般不实行定点医疗, 病人有自由选择医院和医师的权利。医疗保险支付标准, 由厚生劳动省中央社会保险医疗协会每2年修订1次, 患者就医时, 除了自付挂号费和自付部分外, 其余医疗费用由医院每月向医疗保险组织提供结算清单和票据, 报酬计算严格根据《医疗保险点数表》进行积分计算, 点数表厚达500页, 对各种诊疗项目、药品范围、检查项目均有非常详尽的规定, 每点分值为10日元。如住院进行消化道溃疡诊疗, 住院费、诊疗费、检查费累计为1万点, 合计费用为10万日元。但医疗保险组织对医疗费用的支付相当严格, 需由医疗保险支付基金和医疗顾问联合审核后方支付。

3.2 实行医药分家, 严格药品定价。

日本政府在药政管理上提倡医药分家, 现已达到40%左右。一般而言, 日本医院外都有药店, 患者看完病可以在医院取药也可以到医院门外药店拿药, 医院和药店没有关系。同时, 医生开药要接受医院和医疗保险部门的双重监督, 因此, 医生多开药、乱开药的现象较少发生。不仅如此, 日本政府还对新药药价采取极为严格的审查, 使医院、药店不能随意高价售药。目前, 日本实行的是国家对认可的12000种药品实行国家统一定价, 如一片抗生素100日元, 医疗机构无论多高价格购买, 医疗保险基金都是报销100日元 (约合人民币6元) 。日本的医生收入和医药费是官定价格, 全国统一。另外, 在医院、诊疗机构、医生等收取医疗费方面, 政府采取修改计价的方法, 控制医方收费, 控制医药费, 从制度上降低收费。

3.3 普及大众用药。

在医药品生产方面, 日本通过政府行政指导, 把医疗用药和大众用药分开, 并对大众用药作出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如药品适用疾病的范围和主要症状、用药方法, 均有清晰的规定, 使得家庭主妇和个人不一定事事去医院, 自己按说明服药后就可疗伤治病。体温计、血压计、棉纱、棉球、纱布、消毒酒精等, 都作为一般健康用品推广到每个家庭。结合日本防地震、防火灾等措施, 日本普及了家庭药箱, 内装多种必备的大众药品、救急药品和体温计、血压计、消炎膏药等, 以便随时取用。大众用药的普及, 既节约了家庭医疗费用的开支, 又推进了药品生产的发展。

4 几点启示

作为亚洲发达国家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由于医疗保险制度健全, 政府干预有效, 日本人的疾病后顾之忧从根本上得以解除。日本医疗保险实践所带来的启示, 主要有如下几点:

4.1 对医疗保险的筹资分类分层进行处理。

日本医疗保险对有工资收入的人按工资比例收取保险费, 对没有工资收入的则按家庭收入和家庭人口的不同情况收取医疗保险费, 低收入家庭和低保家庭还可以享受费用减免和医疗救助。这可以作为我国进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整合的参考。

4.2 以渐进方式对各类人员报销比例进行整合。

目前, 我国各类人员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种类繁多, 手续繁琐, 有必要加以整合、简化。日本也是在不同制度适用不同人员并且规定不同报销比例的情况下, 通过逐步改进、整合来强化统一性的。它以年龄段为划分依据, 明确基本合理的报销比例, 并向高龄老人倾斜。同时, 不论门诊还是住院, 只要是合理医疗合理用药都进入医疗保险统筹报销范围, 没有起付线和封顶线, 只对高额医疗的个人付费封顶, 从而真正解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

4.3 日本的“点数法”值得借鉴。

日本医疗保险机构按统一标准向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 该标准由厚生劳动省中央社会保险协会制定, 费用计算方法采用计分累计法。具体措施是, 政府根据医疗成本和医务人员工资等情况, 经过周密的调查和计算, 将各种医疗项目分数值标出, 医疗机构每完成一个医疗服务项目就获得一定的分数, 每一分值为10日元, 最后按一定时期内的总分向医疗保险机构结算费用。政府对各种医疗项目制定分数表, 共分甲分数表、乙分数表、牙科分数表、药房药品换算表四种分数表。根据医院和诊所的规模性质, 有的实行甲分数表, 有的则实行乙分数表, 实行哪种分数表由地方政府决定。政府还经常根据物价等因素对项目分值进行调整公布。参保者持医疗卡可以在允许范围内选择机构 (属医疗保险合同) 就诊。就医时除按各医疗保险组织规定个人负担的一定比例外, 大部分由医疗保险组织报销。在医疗保险管理水平提高亟需精细化管理的我国, 应该借鉴这一做法。

此外, 实行医药分开、普及健康知识和大众用药也是值得我国医疗保险管理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日本人平均寿命连续20年居全球第一[N/OL].http://japan.xinhuanet.com/jpnews/2013-05/17/c_132388734.htm, 2013-05-17.

[2]葛鹏.日本女性平均寿命排名世界第一达86.4岁[N].环球时报, 2013-07-26.

[3][4][5][10]日本厚生劳动省官方网站, 访问日:2014-04-05.

[6][7]日本厚生劳动省官方网站, 访问日:2014-04-06.

[8]日本厚生劳动白书[M].平成25年 (2013) 版, 第310页.

[9]日本65岁以上人口为3186万人占总人口的25%[N].人民日报, 2014-03-20.

上一篇:拟静力试验下一篇: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